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2024-07-03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精选6篇)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篇1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

冀地税发„2011‟44号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四个一”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近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部署,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改善民生等三项重点,结合全省地税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改善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我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以科技行动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12个科技重大专项,建设8大科技创新工程,推动8项重大科技行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科技支撑。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既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民生是老百姓的生计,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改善民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民富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当前一个时期,各级地税机关要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业发展与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税收的组织收入和宏观调控职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将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二、政策引领,优惠助力,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改善民生提供税收保障

(一)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2.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5.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6.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计征企业所得税。

7.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8.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9.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0.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11.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享受软件企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

12.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

13.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4.对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5.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16.对经国务院批准的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和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中转为企业的科研机构和进入企业的科研机构,从转制注册之日起,5年内免征科研开发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政策执行到期后,再延长2年期限。

17.自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18.自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园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 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19.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20.航空运输包机公司按向旅客或货主收取的全部价款减除支付给航空运输企业包机费后的余额缴纳营业税。

21.纳税人从事无船承运业务,以其向委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的海运费以及报关、港杂、装卸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22.纳入全国试点物流企业名单的单位将承揽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以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23.对公路经营企业收取的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统一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24.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25.旅游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作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26.旅游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薪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作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的政策: 27.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28.自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29.对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从事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买卖业务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30.保险公司开办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凡开办的险种列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免征营业税的名单的,免征营业税。

31.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包括出口货物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免征营业税。32.保险公司开办个人投资分红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

33.经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现为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贷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支持邮电通信业发展的政策:

34.对国家邮政局及其所属邮政单位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业务(具体为函件、包裹、汇票、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享受免税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按邮政企业报刊发行收入的70%计算。

35.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邮政企业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及其所属分行、支行代办金融业务取得的代理金融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36.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

37.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服务业,经认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8.企业在一个纳税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9.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逐年延续抵扣。

40.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4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支持其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42.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43.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44.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45.从事物业管理的单位,以全部收入减去代业主支付的水、电、燃气以及代承租者支付的水、电、燃气、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46.服务性单位从事餐饮中介服务的营业额为向委托方和餐饮企业实际收取的中介服务费,不包括其代委托方转付的就餐费用。

47.外事服务单位为外国常驻机构、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其营业额为从委托方取得的全部收入减除代委托方支付给聘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和交纳的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

48.纳税人从事代理报关业务,以其向委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以下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申报缴纳营业税:(1)支付给海关的税金、签证费、滞报费、滞纳金、查验费、打单费、电子报关平台费、仓储费;(2)支付给检验检疫单位的三检费、熏蒸费、消毒费、电子保险平台费;(3)支付给预录入单位的预录费;(4)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费用。

49.对勘察设计单位将承担的勘察设计劳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勘察设计总包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的勘察设计费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营业额。

(三)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起征点优惠政策:

50.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在我国境内有偿提供营业税应税行为按期纳税的每月营业额低于5000元(不含),或按次纳税的每次(日)营业额低于100元(不含),免征营业税。

51.“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包括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达不到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的,个人所得税及营业税附征的税种不再征收。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

52.对普通学校以及经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其学员学历的各类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3.对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4.对学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5.对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全部归学校所有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6.对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对其从事营业税暂行条例“服务业”税目规定的服务项目(广告业、桑拿、按摩、氧吧等除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7.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的高校学生公寓住宿费收入,免征营业税。

58.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高校学生食堂为高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9.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其直属单位与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海外教育考试机构和各省级教育机构(以下简称合作单位)合作开展考试的业务,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单位的合作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60.对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6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62.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63.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64.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获奖人在取得股份、出资比例时,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65.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66.全日制大、中、小学校(包括部门、企业办的学校)的教学用房、实验室、操场、图书馆、办公室及师生员工食堂宿舍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6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或者备案的幼儿园内专门用于幼儿保育、教育的场所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68.承受土地、房屋用于教室(教学楼)等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免征契税。69.对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70.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

71.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72.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

73.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3年内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企业办的医院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74.对血站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75.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76.医院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77.承受土地、房屋用于门诊部以及其他直接用于医疗的,免征契税。支持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

78.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79.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支持随军家属就业的政策:

80.对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随军家属,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支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政策:

81.对为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就业而新办的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当年新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及其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82.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83.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84.对为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就业而新办的商业零售企业,当年新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支持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的政策:

85.为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占企业总人数60%(含6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

86.军队转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支持大学生自主就业的政策:

87.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88.残疾人员本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89.对残疾人、孤老人员、烈属本人独立从事个体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减征80%的个人所得税。

90.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减征营业税的办法。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91.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92.对在一个纳税内月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且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高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可减征或免征该城镇土地使用税。

育幼养老保障的政策:

93.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征营业税。94.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95.经批准设立的养老院内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的场所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住房保障的政策:

96.个人对外销售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以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销售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个人自建自用住房,销售时免征营业税。

97.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或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98.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99.对个人转让自用房屋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100.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暂免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①离婚财产分割;②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③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④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101.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02.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103.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及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的廉租住房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04.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经营管理单位回购经济适用住房继续作为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的,免征契税。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在法定税率基础上减半征收契税。

105.开发商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廉租住房,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经济适用住房,如能提供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可按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免征开发商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106.对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经营公租房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

107.对经营管理单位回购已分配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继续作为改造安置房源的,免征契税。

108.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公租房房源,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109.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

110.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111.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112.对个人之间互换自有居住用房地产的,经当地税务机关核实,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113.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个人因住房被征用而取得赔偿费,无论是现金还是实物(房屋),均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对被拆迁居民在改建中按照国家和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规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114.对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建造公租房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在其他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公租房,依据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可按公租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免征建造、管理公租房涉及的印花税。

115.对公租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公租房,免征印花税;对公租房租赁双方签订租赁协议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

116.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营业税。

117.对个人从事养殖业取得的所得(含养猪、牛、鸡专业户等),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投资者取得的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促进公共环境改善的政策:

118.企业从事规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19.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20.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121.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其他改善民生政策:

122.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纳个人所得税。

123.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机构为个人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原来提存的上述款项及其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单位为职工个人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缴纳的工伤保险、计划生育保险,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24.个人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相当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125.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经县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类似组织发给见义勇为者的奖金和奖品,免征个人所得税。

126.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属于个别的自然灾害,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核实提出减征意见,报上一级地方税务机关批准;属于区域性的自然灾害,由县级及其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减征的比例和期限。

127.军队干部取得的军人职业津贴、军队设立的艰苦地区补助、专业性补助、基层军官岗位津贴、伙食补贴、政府特殊津贴、福利补助、夫妻分居补助费、随军家属无工作生活困难补助、独生子女保健费、子女保教补助费、机关在职军以上干部公勤费(保姆费)、军粮差价补贴免征或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28.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免纳个人所得税。

三、狠抓落实,优化服务,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各级地税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税收执法,用足用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一)大力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城市新兴媒体等多种载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税收宣传;通过腾讯QQ平台、税法邮箱和税收动漫提供最新政策,采取集中培训、专题宣讲、网送税法等多种形式,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掌握各类税收优惠政策。

(二)积极推送优惠政策。各级地税机关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日常纳税辅导和对口联系,准确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分门别类地、主动地向相关纳税人提供专业的政策解读服务,将企业实际与税收优惠适用条件相比对,按照政策导向为其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三)简化审批环节和流程。按照省局《关于税务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清理结果的通知》(冀地税函[2009]59号)要求,取消了部分减免税审批程序,对必须审批的减免税项目已经下放到县区局或委托县区局代为审核的,省、市局要加强督导落实。同时要简化审批流程,归并和简化各种手续,要求纳税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必须事先明确告知,要求纳税人补正资料的必须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已经依法申报的纳税资料不再要求重复提供。推行限期办结制、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制,开设绿色通道,预约服务等举措,对符合条件的税收减免,要及时受理,及时审批,及时退库,提高办税效率。

(四)拓展办税服务方式。在市(城)区的办税服务厅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务,实现一人多岗、一窗多能,满足办税服务工作的需要;稳步推行涉税事项“同城通办”业务,逐步实现各设区市的市区范围内的纳税人可自行选择任一地税办税服务厅办理常规涉税事项,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便捷服务;积极推行自助服务终端,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服务;积极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拓展网站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网上办理登记、涉税事项审批、税企沟通、购票等功能,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主要涉税事项;贯彻落实省局《关于调整简并征期纳税人标准的通知》(冀地税发[2011]27号),减少纳税人往返税务机关的次数;大力推进国、地税局协作,联合办理各类涉税事项,使纳税人进一家门能办两家事,推行“国地税联合税务登记”系统,实现“一方受理、双方认可、一证两章、信息共享”,减轻纳税人办税成本;积极开展志愿者纳税服务活动,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五)健全考核监督机制。要以深化“两力”建设为契机,创造性地抓好现行国家和省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各级地税机关要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通过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巡视、专题调研、减免税专项检查等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同时按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责任追究,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好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地税机关尤其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各级要成立分管局领导为组长,法规、税政、征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业务部门负责督导落实的工作机制。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篇2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中国现在主要依赖于信贷政策主导下的金融扩张来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问题。袭著燕 (2009) 指出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来源渠道是政府部门推荐。巴曙松 (2000) 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融资方式。目前针对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相对滞后, 本文将金融划分成几个具体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一、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

(一) 资本形成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种子期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自有资本。创建期风险投资和政府基金发挥重要作用。成长期风险投资资金大量介入。成熟期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成为主要资金供给方。

(二) 信息揭示机制

政策性金融介入可弥补市场失灵。银行会筛选培育优质客户, 其放贷情况和资本市场股价等也会传递投资信息。

(三) 风险分散机制

保险公司等可分散投资风险。银行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与企业一同治理风险。

(四) 激励约束机制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会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择优筛选。商业银行放贷、资本市场资金流向、保险公司服务均会选择优质企业。

二、山东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山东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000—2011年山东省政策性金融、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情况 (见图1) 。高新技术产业直接融资额低, 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截至2013年5月, 全国有193家信息技术公司上市, 山东省仅有7家, 占比仅为3.63%;全省有92家上市公司, 属于信息技术产业的仅占7.6%。

(二) 山东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政策性金融投入不足。财政科技支出使用效率低下, 相关法律不健全。

2.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少。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初期各项指标很难达到银行贷款要求。

3.科技银行数量少。美国的社区银行总量占全美银行类金融机构总数的92.65%, 而山东省科技型银行数量很少。

4.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不发达。中国资本市场场内进入门槛高、场外缺乏统一监管。如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上市公司中科技类企业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5%。

5.保险支持力度不够。山东省保险业未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产品。

单位:%

三、山东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

本文将实证研究政策性金融、银行、资本市场、保险等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分别用山东高新资金政府来源/山东财政总支出、山东高新资金贷款来源/山东金融机构总贷款、山东高新资金直接融资来源/山东总直接融资、山东科技保险保费/山东总保费量化上述四种金融因素, 依次用X1、X2、X3、X4来表示。将山东高新资金企业内部来源/山东高新企业总筹集资金、山东高新R&D人力/山东高新从业总人力、山东高新R&D经费支出/山东高新总产值作为控制变量, 分别以X5、X6、X7来表示, 被解释变量用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山东工业总产值来代表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变量 (Y) (数据来源于2000—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国泰安数据库) 。

(二) 回归结果

将以上X与Y进行回归结果为:

由结果可知:政策性金融和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每提高1%, 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每提高1%,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增长17.44%和26.49%;保险、人力资本相关指标每提高1%, 对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影响分别为提高0.76%和0.22%;但资本市场因素、企业自有资金因素、研发投入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系数均为负数。

(三) 实证结果分析

1.政策性金融和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作用较大, 说明山东省应该不断加大二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险体系的作用效果不大, 则是由于山东省保险服务缺失造成的。

2.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政府科技支出、银行科技贷款。由于山东省资本市场不发达, 企业的直接融资额占比非常小, 如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额占总资金来源的比例仅为0.01%。因此目前资本市场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 且近年来直接融资额的绝对量与其占总筹资额的比例均成下降趋势, 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导致回归结果出现了二者为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3.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每年自有资金占筹资总额的比例均在85%以上, 有限的自有资金却成为了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限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2011年, 企业研发经费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支出比例分别为2.230%、6.415%、91.355%, 可看出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存在问题。

四、山东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

(一) 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争取资源, 发挥杠杆效应;实行税收优惠, 鼓励建立股份制或合作制的中小型金融机构。

(二) 发展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

政府引导建立基金和公司,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鼓励发展好的企业上市, 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1]Samuel Kortum,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 Vol.31.No.4.Winter2000, 674-692.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篇3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是地方产业集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持对象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产业集群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关键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政策 专项资金 支持对象 监管

产业集群(简称“集群”)作为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热点。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要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倾斜,有条件的地区可创设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设。部分省市在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如: 2007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产业集聚区创新服务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湖北省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宁夏出台《关于促进“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山东、湖南、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尽管自2001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政策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但多侧重于国外产业集群政策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的评述、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和政策建议探讨,而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就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对象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界定

一般而言,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选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虽然产业集群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仍离不开政府的适当干预,因此,政府制定、实施产业集群政策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从欧美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的实践来看,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政策不仅能弥补市场以及集群自身的缺陷,还能产生巨大的效益,促进产业集群的有序发展。制定和实施包含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在内的地方产业集群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政府产业政策失灵理论。

运用“属+种差”的定义方法,可将“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界定为: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是从地方政府按照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标,由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支持和引导当地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的专项资金。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来源一般是一种财政专项资金,其扶持方式主要有信贷担保、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无偿资助等,其中,以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两种方式最为常见。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对象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项目

产业链是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若干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经济活动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客观形成的环环相扣、首尾相接的链条式产业关联关系。产业链的本质和基础是价值链。产业链延伸指通过对产业部门追加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投入,使产业链的后续产业环节得以增加,或是得以增生扩张以获取追加收益的过程。它通常受一定经济目标驱动,如追求劳动力吸纳量最大化、产业资金追加量极大化、产业技术含量极大化和产业附加价值最大化等经济偏好(龚勤林,2004)。

产业链反映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而这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关系。生产从上一链环进行到下一链环体现的是产业链的时间次序;产业链上各个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域空间内的分布则体现了产业链的空间关系。在宏观经济视野里,链条基本是环环相扣而完整的,而从区域经济视角看,链条未必就是完整的,特定经济区域可能具有一条完整链条,也可能只具有一条完整链条中的部分产业部门。正是由于产业链这种时空顺序,尤其是产业链的优区位指向客观要求产业链环节被配置到合理的经济区域,表现为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

产业集群具有产业特性和地域特性。产业特性是指产业集群通常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产及服务展开,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通过产业链或其他竞合关系联结,共享产业要素,塑造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地域特性是指产业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邻近,共同“锁定”特定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集聚特性。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企业集聚,产业链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关系(冉庆国,2009)。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定产业区域,当集群内的产业链不完整时,需要采取措施延伸产业链,使得围绕主导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实现地理上的集中。产业链中大量企业集聚在特定区域所形成的技术替代与配套、市场竞争与结盟关系,能有效增强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充分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链的延伸也有利于原有价值链移向新的价值更高的价值链,从而有利于产业集群升级。

(二)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

产学研联合的本质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参与创新的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紧密联系、互相合作和协调的网络,包括产学研合作网络、企业之间形成的战略技术联盟、供方与用户之间的网络等(方松,2007)。目前,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帮助其攻克技术难题;企业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中心;企业在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提供科研场所和资源,吸引科技人才参与或加盟企业科研攻关活动。

目前,国内大部分产业集群自身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处于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低端,集群发展“大而不强”,这种趋势长此以往将导致集群的衰退。集群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而言,势单力薄,无力独自完成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借助外力,整合各领域的人才、技术和成果,开发新产品。企业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虽然科研硕果累累,但因为与企业需求脱节,许多技术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产学研合作是以企业为主体,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对于整个产业集群而言,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研发产业共性技术存在很高的成本以及风险,单个企业没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独自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需要集群内部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或者集群内外有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地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产业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和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及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集群内企业没有动力或没有能力去进行共性技术的研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优势,但其研发活动容易导致共性技术的市场化导向不强、共性技术的开发转化率不高。因此,仅仅依靠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任何一种组织的力量单独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实力均显薄弱。联合地方政府、集群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集群主体的力量,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各方技术资源,构建基于集群网络结构的官产学研联盟则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张聪群,2008)。

(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是指以面向产业集群提供营销网络、市场开拓、技术服务以及集群企业协调管理等集群共性需求的企业组织与机构团体为载体,而形成的专业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的平台类型和范围比较宽泛。但作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基本构成单元,主要有市场交易平台、行业自组织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三大支撑体系。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三大支撑体系的关系如图1所示。

市场交易平台。产业集群市场交易平台是指为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整体的产品展示与销售、市场开拓和营销渠道的服务载体,产业集群市场交易平台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与产业集群紧密结合的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聚集了大量经营相同类别商品的集群厂商,为产业集群提供公共的营销网络,减少了集群个体企业的营销成本,实现了产业集群的生产环节和流动环节的有机结合。

行业自组织平台。产业集群行业自组织平台是指以行业为基本特征,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由集群企业形成的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提供集群共同需求服务产品的组织机构,代表性机构是行业协会或同业商会。行业协会作为产业集群的代表,以集群中的会员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会员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帮助会员企业提高自身能力,以此来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行业协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企业服务,包括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企业指导、组织培训以及企业协调等内容;行业自律,包括制定行业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行业代表,包括破除市场壁垒、反倾销维权、与政府沟通、中介桥梁等;资源整合,包括打造区域品牌,引导合作创新。

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指依托产业集群或优势产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服务的机构或实体(周继仓等,2007)。共性技术是属于公共物品的一种,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因此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个体组织(特别是企业),自愿投资开发的可能性很小,从而导致供给不足。而集群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产业集群提供共性技术层面的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加大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在市场、行业和技术三个层面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产业集群园区基础设施项目

工业园区是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定一块规划区域,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聚集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配置,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建设既要借助行政力量进行规划和整合,又要体现产业

经济集群发展的内生特性(陈文华等,2010)。

虽然工业园区中的企业邻近与产业集群不能混为一谈,但两者存在着密切关系。工业园区可以向集群方向转化,工业园区是基于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建设工业园区是促进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集聚特性,要求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邻近,共同“锁定”特定区域。从这一角度而言,以集群为导向的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存在的最佳空间载体。

集群企业在工业园区内的聚集,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集群企业可以通过共用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共享知识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等无形资产、联合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建立集中物流中心等方式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降低运输、库存等生产成本。

集群园区是产业聚集的公共经济区域,包含着很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市政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等。集群园区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其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应当由政府财政承担。政府应该对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通讯、电力、供水、互联网、城建等设施)并高效运作,使园区能够真正服务于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五)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龙头企业是指那些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中,规模比较大的少数企业,其在产品设计、工艺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和其他中小企业比起来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些龙头企业一般自身只从事少量的生产或根本不从事生产,它们把生产任务外包给集群内的其他企业,而自身只负责原材料的供应、产品样式和工艺的提供及市场营销,从而在龙头企业周围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经营网络(许庆瑞等,2003)。龙头企业位于供应商和客户大网络的中心,在市场上占有牢固位置并起着领导者作用(贾生华等,2007)。

在产业关联度高的集群中,龙头企业通常被看作是集群发展的发动机和促进企业分工的直接推动力,对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的不断演进起到提升与促进的作用。与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相比,龙头企业资金雄厚,实力较强,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更大,因此更有能力和意愿来主导集群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活动。它们一方面作为创新的发动机,通过更好的技术资源和能力创造内生的新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治理和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提高集群对新信息的吸收能力,并推动这些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扩散(杨菊萍,2008)。龙头企业通过与其它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和扩散,并带动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

第一,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带动效应。产业集群中聚集着很多相似和关联度很高的企业,一旦有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出现,将刺激其他企业参与创新。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中起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或交易过程中,由于地理邻近、信任和外包安排的驱动,促使集群内其他相似企业进行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促使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进行创新以适应新产品新工艺的需要。可以说,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激励着整个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

第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指的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由于地理邻近,在平时的合作和交易过程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产生溢出效应。特别对于参与龙头企业创新活动或者与龙头企业合作密切的企业,这种溢出效应更为明显。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人员流动、企业衍生、产品模仿、信息共享等方式。

因此,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并发挥在集群中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在整个集群内营造创新氛围,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对象的案例实证

目前,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或对象。部分地方政府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援助对象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俞培果.集群策动•集群政府与政府行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郑健壮,叶峥.基于资源观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7

3.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

4.龚勤林.论产业链的延伸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J].理论探讨,2004(3)

5.冉庆国.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3)

6.方松.产学研结合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J].决策管理,2007(15)

7.张聪群.基于集群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载体:管产学研联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3)

8.周继仓,刘方华.加快主导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J].浙江经济,2007(1)

9.陈文华,关小燕,胡大立.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集群战略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0

(2)

10.许庆瑞,毛凯军.论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网络和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

(4)

11.贾生华,杨菊萍.产业集群演进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07(1)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篇4

颁布时间:2009-12-9发文单位:河北省地方税务局

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局:

根据各地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中反映的问题,经省局研究,现将有关政策业务问题明确如下:

一、各单位向职工个人发放的交通补贴(包括报销、现金等形式),按交通补贴全额的30%作为个人收入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当地政府(县以上)规定标准向职工个人发放的通讯补贴(包括报销、现金等形式)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标准部分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各类企业单位,参照当地行政事业单位标准执行,但企业职工个人取得通讯补贴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月500元,在标准内据实扣除,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或超过每人每月500元最高限额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当地政府未规定具体标准的,按通讯补贴(包括报销、现金等形式)全额的20%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各单位按照当地政府(县以上)规定标准向职工个人发放的防暑降温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部分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各单位按照当地政府(县以上)规定的劳动保护标准发放给个人的劳动保护用品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部分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当地政府未规定标准的,发放实物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发放现金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对个人从事养殖业取得的所得(含养猪、牛、鸡专业户等),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对实行购销费用包干的企业,其经销人员按包干办法取得的包干收入,按扣除据实报销费用后的差额,与当月工薪所得项目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冀地税发[1995]8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七、对实行差旅费包干的企业,其经销人员按差旅费包干收入办法取得的收入,按扣除据实报销差旅费用后的差额,与当月工薪所得项目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冀地税函[1996]22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八、单位为职工个人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缴纳的工伤保险、计划生育保险,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单位对个人进行集资或借款,个人所取得的利息,按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本通知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篇5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8-12-09

各市地方税务局:省直单位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取暖补贴的发放标准发生了变化,为便于执行,现将有关政策明确如下:

一、取暖补贴实行“明补”后,个人从单位取得的取暖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按下列原则执行:

(一)公务员工资改革已到位的驻石(石家庄市区,下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按照《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事厅关于驻石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取暖补贴发放问题的通知》(冀财预[2008]86号)规定的标准(即一个取暖期的取暖补贴计发标准为:本人10月份当月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生活补贴、工作津贴之和)取得的取暖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分摊到取暖期所属月份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非驻石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取得的取暖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分摊到取暖期所属月份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各类企业职工取得的取暖补贴按以下原则执行:1.当地政府对企业的取暖补贴发放标准有具体规定的,按政府规定执行;没有具体标准的可参照当地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取暖补贴标准执行,但企业职工取得取暖补贴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3500元,在标准内据实扣除。2.企业职工取得的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或超过3500元最高限额的取暖补贴,分摊到取暖期所属月份计征个人所得税。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金融支持,产业转型,研究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 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深化对外开放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一战略的实施, 不仅开启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而且对于推进内陆沿线、沿边地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步具有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 保山市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地区, 地处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的结合部, 处于云南乃至中国联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位置, 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 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因此, 保山市应紧紧把握区位优势和政策机遇, 立足地方实际, 利用区位、口岸、资源等综合优势, 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力度, 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作用, 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 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和新常态下保山发展新模式。

一、保山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

(一) 拥有“一带一路”沿线的地理位置优势

从地理位置看, 保山市地处中国陆上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是孟中缅印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枢纽。而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的陆路通道主要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线路。其中:北线沿着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公路从昆明经保山、腾冲进入缅甸密支那和印度雷多, 再经孟加拉吉大港抵达印度加尔各答。该通道贯通保山市全境, 既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历代中缅印贸易的集散地、又是现代亚州公路网、泛亚铁路西线的重要路段, 通达基础条件好, 辐射面较广。中线从昆明经保山、瑞丽进入缅甸曼德勒和孟加拉国, 最后抵达印度, 是孟中印缅汽车拉力赛所采用的路线。南线从昆明开始, 经保山、瑞丽进入缅甸的曼德勒、密铁拉到达孟加拉国的吉大港, 最后抵达印度加尔各答, 是四国连接深水港最便捷的通道, 且境外需建路程较短, 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而保山在三条线路上都处于重要节点的位置, 无论修建那一条线路, 都可为保山市的开放与发展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而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将为保山的开放与发展提供广阔的国际空间。

(二) 拥有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优势

自古以来, 保山市就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带, 且与境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保山市地处三江成矿带, 已探明储量44种, 境内分布有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24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822万千瓦, 探明褐煤储量3.2亿吨, 天然气储量9.66亿立方米, 各种地热泉田180多处, 热能250万千瓦。从文化资源来看, 保山历史上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民族文化走廊, 其自身形成极富特色的哀牢文化、腾越文化、永昌文化和侨乡文化。同时, 保山市是全国全省的重点侨乡, 在外侨民40多万人, 其中:80%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国家, 拥有深厚的开放合作人脉基础。因此, 保山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利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三) 拥有陆路大通道优势

近几年来, 保山市紧紧围绕云南省建成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目标,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 加快昆明—保山—腾冲—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中缅印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其中:全长200公里的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二级公路已全线通车。从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看, 自2006年以来, 保山市完成公路建设投资达379.7亿元, 实现了保山、腾冲、龙陵高速公路联通,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1万公里, 等级公路达1.04万公里。同时, 保山市积极配合推进大瑞铁路建设, 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公路建设, 全力推进昌宁、施甸高速公路和保山至腾冲猴桥铁路前期工作。猴桥口岸与缅甸甘拜地口岸已实现对等开放, 2010、2011年货运量居全省各口岸第1位, 2013、2014年居全省第2位。陆路大通道优势为保山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二、“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保山市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保山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就是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框架下, 充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特别是孟中缅印经济走廊建设的区位、资源、交通、经济基础等优势, 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 加快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而形成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增长极。

(一) 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型

近几年来, 保山市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立足地域特色, 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茶叶、蚕桑、蔬菜、咖啡、石斛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积极扶持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规模较大、能带动示范区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 不断加大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 多渠道发展农民合作社, 切实推动农民合作社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截截止2015年末, 保山市茶叶产量达4.6万吨, 比2010年增加1.98万吨, 增长76.7%, 年均增长12.1%;蚕桑种植面积达21.54万亩, 比2010年增加9.6万亩, 增长80.4%, 年均增长12.5%;咖啡产值达4亿元, 比2010年增加2.13亿元, 增长113.9%, 年均增长16.4%。蔬菜产量达70.6万吨, 比2010年增加25.03万吨, 增长56.7%, 年均增长9.4%。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29个、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150个、农民合作社1799个、现代农业庄园55个、家庭农场450个、种养大户6898个。

(二) 园区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保山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来作为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平台和突破口, 不断扩大工业园区规模, 增强工业园区实力。通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建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达5个。经过多年的努力, 保山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个数不断增加, 产业集群化不断显现, 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大, 对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截止2015年末, 保山市5大工业园区完成标准厂房建设面积24.5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41户;引进到位资金51.45亿元, 增长49.13%;年末就业达34101人, 增长11.9%;完成工业总产值263.25亿元, 同比增长23.29%;完成工业增加值85.74亿元, 同比增长17.73%, 园区企业上缴税金总额14.55亿元, 增长12.09%。托管区生产总值28.42亿元, 增长18.7%;托管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亿元, 增长106.9%。同时, 积极完善工业园区产业体系, 轻纺产业园、石材产业园在完善配套设施、引进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大数据管理局挂牌成立, 一期4万平方米中心机房启动建设, 数据整合工作进展顺利, 省级四大运营商与保合作;龙陵工业园区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 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保山市按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全面实施“文化旅游名市”战略, 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加大了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 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拓宽旅游消费人群等措施, 切实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激活旅游市场。截止2015年末, 保山市共接待游客1240万人次, 增12.6%,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6亿元, 增20.7%。火山热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了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 北海温地、云峰山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善洲林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积极推进, 腾冲高山乌龙茶景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完成了评定。同时, 积极创新旅游产品,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将善洲林场党性教育基地、龙陵松山大战遗址、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整体包装、整体营销, 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四) 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几年来, 保山市加大了电子商务推进力度, 依托保山大树云数据有限公司、华为公司、“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 不断壮大电子商务规模, 稳步推进电商平台搭建工作, 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步伐, 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工业、流通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成为推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截至2015年末, 保山市共注册电商企业 (网站) 达302个, 开展电子商务企业 (个体) 预计达到3000多家 (网店) , 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有望达到17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70%左右,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左右, 从业人员8000余人。已搭建“保山·义乌购”、“云贡城”、“钓宝购”和“云南菜到家”本地电商平台4个, 并已投入运行。同时, 依托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 建立了滇西电子商务示范园, 示范园的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截止2015年末, 示范园入驻企业 (含个体) 已达98户, 预计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

三、“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下金融支持地方产业转型路径

(一)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持续加大

近几年来, 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在稳步增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投放总量的基础上, 适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信贷业务, 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 不断扩宽抵押品范围, 有效满足了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信贷资金的需求。截止2015年末, 保山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10.81亿元, 比年初增加61.35亿元, 增长25.89%。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142.38亿元, 比年初增加40.97亿元;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7.05亿元, 受益企业24户, 受益农户256户,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287.8万元, 贷款余额达192.5万元;宅基地及农房抵押贷款累计发放691.8万元, 贷款余额达479.7万元。同时, 保山市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 发挥小额现金流转、惠农卡、自助银行设备优势, 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截止2015年末, 全市新增惠农支付服务点134个, 惠农支付服务点已达1, 038个, 累计办理业务329.08万笔, 金额9.12亿元。

(二) 强化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近几年来, 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 结合地方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际, 为全市大力发展能源和制造两大战略主导产业, 提升传统工业产业, 培育轻型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建材产业提供了有效信贷支持。截止2015年末, 保山市工业贷款余额为98.76亿元, 比年初增加5.55亿元, 增长5.95%。其中:电力业贷款余额1.29亿元, 比年初增加0.59亿元, 增长84.29%;制造业贷款余额5.09亿元, 比年初增加0.3亿元, 增长6.26%。同时, 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结合工业园区发展实际, 持续加大了对园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为园区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出了信贷资金保障作用。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对5个工业园区累计发放贷款30.15亿元, 贷款余额为47.29亿元, 同比增长18.59%。

(三) 金融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近几年来, 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要求, 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全市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贷款增长较快, 较好满足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贷款需求。截止2015年末, 保山市投向租赁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电力、批发零售、农林牧渔、公共管理、房地产、教育、交通等行业的新增贷款占比达69.8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28.33亿元, 比年初增加68.66亿元, 增长43%, 比各项贷款增幅高19.87个百份点。

四、“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下金融支持地方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 但受产品价格下滑影响, 制糖企业亏损严重, 铁矿石、水泥生产行业大面积停产、产量剧减、产值下降等因素制约, 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投资拉动方面, 重大项目推进缓慢。其中:重点建设项目中新开工项目支撑力较弱。受资金缺口、业主投资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 全市100项新开工项目开工82项, 开工率达82%, 完成投资76亿元, 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2.8%, 低于时序进度8.9个百分点。

(二) 工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 保山市五大主导产业整体层次明显偏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 综合竞争力较弱, 面临市场风险时波动较大。虽然, 近几年来保山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契机, 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 全市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有所提升, 但仍面临缺少龙头企业、产品档次不高、缺少自主品牌等问题, 绝大部分工业企业总体规模较小, 产品附加值低, 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 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园区引资项目相对较少, 入园项目投资建设项目支撑不足, 园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项目推进乏力。园区投产运营的企业多为传统型、原料型、粗放型生产加工业, 产品结构单一, 产品附加值低, 且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企业生产运营较为艰难。

(三) 金融风险防范及维持金融稳定压力较大

一方面, 随着金融创新发展, 新兴金融业态不断出现, 伴生的金融风险也逐渐显现目前, 各类投融资公司的兴起,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融资困难, 但对辖区金融风险防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杠杆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另一方面, 不良贷款呈现上升趋势。12月末, 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3.2亿元, 不良率为2.4%, 余额同比增加2.92亿元, 占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占全市总额的48.32%。

五、“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下金融支持地方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 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力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力度。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 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和集中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培育名牌产品以及包括道路、水利、通讯、现代信息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二是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围绕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等五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重点、积极推进茶叶、果蔬、蚕桑、咖啡、蔗糖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向种植适宜区集中, 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 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 大力发展粮食、茶叶、咖啡、核桃、蔗糖、肉食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以及果品、瓜类和蔬菜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同时, 依托现有农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招商引资、入股等形式, 引进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努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 切实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不断壮大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培育计划, 不断壮大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电力能源等五大战略支撑产业, 积极推动产业整合, 延伸产业链条, 支持企业引进新材料、新装备, 实现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及成套先进装备, 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 尽快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三是积极发展传统优势工业。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 以节能降耗为重点, 大幅度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 大力推进工业信息化进程, 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

(三) 继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维护金融稳定

一是规范各类投融资行业准入, 注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建议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来推动建立投融资行业的准入制度。二是建立风险监测体系。按照《指导意见》中分类指导的原则, 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负责的部分制定对各类投融资公司的监测制度和报表。将监测重心放在事前监督和事中风险提示上, 关注民间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的风险, 加强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风险的监测分析, 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继续加强金融风险监测, 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关注产能过剩行业等高风险领域, 规范开展同业、理财业务, 平衡好改革创新与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关系, 完善风险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友健, 董敬茹.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北京:金融时报, 011.7.

[2]刘稚.关于保山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保山:保山社科, 2015.1.

[3]赵国鸿.“十一五”产业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中国金融, 2006.1.

上一篇: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下一篇:白班儿的意思, 白班儿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