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新技术

2024-09-06

现代高新技术(共12篇)

现代高新技术 篇1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等内容。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储存、传输、转换和分配,对教材文本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服务于教学,这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常态。从现代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艺术,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科学选择、优化处置、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教育技术成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艺术化,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现代高新技术 篇2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 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

假如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东方文明的轮回,我们就不应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和死亡,而应该考虑它的繁殖和成长。如果东方社会是个大摇篮,科学发展观和它的民众做着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成长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人们用国正论的创新思维分清实体与性质的知识论。在科学发展观可靠、包容的系统中,以人为本,不分领域,不讲智力,不管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广泛地让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角色建立关联并在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中进行文明的创造,以占优之和让更多的个体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学发展观时代一起成长,让繁荣的过程在自己身上发生,与时代共荣。

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博弈圣经》中说道:“任何一个创新,首先是标题的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个命题,人们因命题集合起来,与命题互动。未来繁荣的社会到处应该看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成长的第一特征,就是通过竞赛激起的情绪在飞秒瞬间优先唤醒更多人和主题一起呼应,像重大庆典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伍,用皮鞋踏动大地的声音,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的兴奋之情,从而自我显得无比强大。因此,我们发现人的精神会融入背景,成为自然实体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被优先唤醒的人已经呈现出中心,成了积极分子。在各行业走在前列的人已经成了专家和明星,这都是竞赛的事实。由此得出,离主题越近,越容易成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就是把握科学、正理、均赢、连续与创新的博弈过程,也是人类寻找正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或许,不久之后,更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彼此携手去研究这个文化命题,把各行业零星的理论归纳成发展原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们会完整地告诉我们关于科学发展观自身的来龙去脉。

现代信息技术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写作素材 阶段特点 写作兴趣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时空拓展的无限性、展现形式的多样性、较强的可实践性和有效的沟通性等,这些特性有效地对传统写作教学进行了补充,决定了它在五年级写作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教学的帮手。

一、五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写作阶段要求

五年级段作为高年级段的初始阶段,在《语文课程标准》上提出了如下写作具体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简单地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而教学中,五年级的学生锻炼机会少,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也不关心别人的感受,很少留意周围事物,没有多少可积累的习作素材,对生活认知不深,对很多的事情和现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有表达自我感受的欲望。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写作课教学的有效突破

1.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是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大量素材被学生积淀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对生活的积累。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了使用一种或几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方法。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我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传统写作课进行了有效的突破,丰富了五年级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空无限性教会学生去搜索需要的资料,并选择来自于生活的写作素材

通过直觀感知和抽象的体验,学生能积淀下素材,然而这些远远不够激发写作的兴趣。当学生想阅读、想体验的时候,往往不能达到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任何时候学生只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同时可以克服地理和时间的限制,无限地搜索自己需要的知识,使得素材的获取轻松而快捷。我鼓励学生去探索学习学科教材以外的东西,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达到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沟通性、时效性,教会学生及时了解身边和世界的变化,及时作出评价

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课和在家的时间及时了解当下时事,把自己的感受写在QQ上,把自己的日记写在空间中,或者在博客里写心情等。学生可以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也可以对身边的、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也可以是几句话,甚至是简短的遣词造句。从写片段、记日记、写周记开始,让学生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是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行。这种方式的作文是学生能接受的,也是他们能完成的,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很新奇,有成就感,都积极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角度和形式的立体性,教会学生全面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角度和形式的立体性进行写作课的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写作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演示,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利用现代信息真实的直观体验性,将需要的素材积累保存并及时运用

利用现代信息形象直观、过程直观和结果的直观,给予学生有效的刺激。在观察开花的过程和毛毛虫蛹化成蝴蝶的过程时,传统的观察展示就没有快放过程的录像有效。学生眼耳并用,视听同步,加快感知和理解事物的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兴趣盎然的时候就能自然而然地把过程完整地描写下来。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多视角多形式的立体冲击下,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维的广度更加拓展,遇到平时在生活中自己理解的现象也更加深刻。这些素材最后自然地融入学生思维中,在阐述写作中的事例时就更加深刻和深入。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积累空间。“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我经常鼓励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后,走出课文,到互联网上去浏览相关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理解,积累学习素材。我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来丰富个人的积累,并建立了个人积累文件,文件内由学生分门别类写出自己积累的资料和感受,如写人、记事、写景等等,让他们把从现代信息资源所看到的有所感触的材料复制到个人文件夹内,以备查看;同学间可以相互访问、查看、交流。

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当我环顾四周,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去感触世界,然后在自己平静的内心中添上丰富多彩的一笔,那我也能静静地坐在他们的四周,看着、听着、想着他们的内心一点点地丰富起来,这是多么静谧美好!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

[3] 杨九俊.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李碧英.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软件导刊,2008.

[5] 李燕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情报探索,2008.

(责编 张敬亚)

现代高新技术 篇4

一德绍尔阐发现代技术发明思想的逻辑进路

德绍尔认为,现代技术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的运用,它还具有认知价值,而且以现代技术发明之物为视角对现代技术发明活动进行哲学思考,可以比“研究事物的性质、状态、甚至整个的现实存在”更能获得关于物的本质的深刻认识。[1]换言之,在德绍尔看来,在对物的本质的把握程度上,追求功效的现代技术发明活动要比追求真理的科学认识活动深刻,科学认识活动只能使人接近物的超验本质,但却不能获得对物的本质的认识;而技术发明活动则可以使人把握物的本质。为了把握现代技术的本质,德绍尔对现代技术发明进行了哲学思考。

第一,德绍尔运用康德的先验哲学范式对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的前提进行了阐述。德绍尔引入柏拉图的理念,把现代技术发明界定为“在精神中获取理念世界中业已存在的解决方案,进而借助人工手段使其得以实现”[2]55。这里,在德绍尔看来,相对于经验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代技术发明之物,关于现实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上帝创造的现代技术之可能性形式或结构,它如柏拉图的理念,既是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本体存在,也是其存在的根本依据,而且在人类进行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之前,它就已经客观真实地存在于上帝的理念世界中,只是它尚未完成,需要人类通过现代技术发明活动来继续完成。与此同时,在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能被发明者思维着的精神所获取,发明者也只有以它为模板,才能制造出现实的技术人工物。如此,现代技术发明可以理解为:人类将上帝创造的现代技术理念加以现实化,简言之,即上帝理念的现实化,现代技术发明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发明者在进行技术构思和设计时,思维着的精神能否发现或找到潜在存在的技术理念,它是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的先验前提。

第二,德绍尔沟通和融合柏拉图的类本质理念和康德超验实在的物自体,对现代技术发明具有的特殊地位进行了阐述。德绍尔在康德的三大先验王国之后加上了一个“第四王国”,且认为它是一个存在着现代技术之可能性形式或结构的先验技术王国,也是上帝创造的技术可能性领域,由“全部业已存在的解决方案的总和”构成。[2]154同时,德绍尔吸收康德关于事物的现象界背后还存在一个超验实在的物自体本体的思想,认为先验的技术王国中存在着超验实在的本质存在———康德式物自体,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本质不是预先在自然物的现象界找到的东西,而是源自“第四王国”中超验实在的康德式物自体。[3]42-43德绍尔进一步指出,康德式物自体隐藏在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中,当发明者思维着的精神以目的为导向在“第四王国”寻找技术理念时,它也正通过发明者的精神前行着,发明者的认知形式能够无限地接近它,而且在经得自然知识的检验后,在人手加工自然物时,它发挥功能,完成物的本质,产生新的技术人工物。[4]51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技术由潜在转化为现实,康德式物自体得以物化,人类也因此认识和把握了物的本质。这样,原本在康德看来,无法被人类理智认识和把握的物自体,德绍尔认为,在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它不仅能被人类的认知形式所接近,而且能被人类的理智所认识和把握;同时,原本在康德看来,离开中介,无法与之发生确切联系的物自体,德绍尔认为,在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以发明者思维着的精神为中介,现代技术理念能与之发生必然的联系。[3]41-42由此,现代技术发明具有了通达形而上学本体的特殊地位。

二对德绍尔现代技术发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

德绍尔的现代技术发明思想将柏拉图形而上学的理念发展为现实的技术本体,且将康德以科学认识活动为基础的形而上学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为基础的经验世界之上的形而上学,[4]80建构了现代技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现代技术哲学体系,奠定了现代技术的新哲学基础,但德绍尔关于现代技术发明活动的相关神学解释也无法幸免于批判性的审视。笔者主要对以下三点进行批判性审视。

第一,关于德绍尔现代技术发明概念中的神学内涵。从德绍尔对现代技术发明的界定来看,现代技术发明不是人类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从未存在的事物,而是人类将上帝尚未完成的现代技术理念加以现实化。如此,原本复杂而又系统的现代技术发明活动被德绍尔看成是人类按照上帝的安排或计划继续着上帝“尚未完成的创造”,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产生成了“上帝通过人类,完成了自己的作品”。[2]240德绍尔这一轻视人类本质力量的概念界定是笔者要进行批判的第一点。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即约瑟·奥特加(Jose Ortega)所称的“现代技术”时期,尽管仍有不少发明出自独立发明者之手,但以爱迪生门罗实验室为样板建立起的一大批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标志着人类创造了“现代工程”这一新的发明方法,现代技术发明从此成为高度制度化和组织化目的的产品。[3]295可以说,19世纪中叶以来的现代技术发明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造意义上的系统性发明,它不仅依赖于数学与受控实验相结合的自然和工程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依赖于系统化的工程设计,而且还依赖于技术共同体在设计过程中的沟通与协商以及他们对具体技术客体的制造或建造,等等。

尽管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德绍尔在对现代技术发明进行哲学思考时把技术与工程“合二为一”,[5]他在区分“开创性发明”与“开发性发明”时认为前者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如人类目的的推动、自然物质基础的具备以及自然和技术规律的遵循等,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还需要组织化技术共同体的周密计划和社会条件,但他更强调现代技术理念的先验前提性和发现环节的决定性。实际上,现代技术发明活动远不止德绍尔所强调的理念前提以及人类对它的发现,现代技术发明是一个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复杂社会过程,它所需的科研、设计、沟通与协商以及制造或建造环节是环环相扣的,这些环节及其包含的要素不说更重要,至少它们的重要性也是相当的,而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的类本质力量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二,关于现代技术发明之先验前提归功于上帝创造力的观点。德绍尔运用康德的先验哲学范式阐释预先存在于上帝理念世界中的现代技术理念是经验世界中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的先验前提。这意味着,德绍尔并未吸收康德先验哲学关于“先验”是人类思维认知事物所必需的先天因果关系范畴的思想,而将现代技术发明所需的先验前提归功于上帝的创造力,以至于忽视了人类思维具有的某些先天能力。这是笔者要进行批判的第二点。

“先验”意指“关于先天的”,是康德从形而上学角度引入的一个哲学术语,皆在表示先于经验,且独立于经验,又对经验有效的可能条件,康德把专门研究人类思维之先天认识形式的理论称为“先验哲学”。[6]542康德的先验哲学主张科学知识必须同时具有先天的和经验的两个因素,经验因素为科学知识提供内容,先天认识形式为科学知识提供形式,先天认识形式,尤其是其中的先验范畴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简言之,康德主张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需要先验范畴这一先在依赖性。德绍尔从形而上学角度对现代技术发明进行哲学思考,认为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也需要先验的现代技术理念这一先在依赖性,但遗憾的是,德绍尔将其归功于上帝的创造力。

康德的先验哲学认为,人类思维之先天认识形式具有先天想象力、先天知识能力和先天推理能力,并通过“先验演绎”证明了它们能在追求真理的科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是科学知识成为可能的先验前提。[6]545-551德绍尔指出,人类进行技术构思设计时,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即关于现代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会伴随“内心图像”的出现而呈现在人类的想象中,并在随后的思考中经“自然知识”的检验后被人类思维着的精神获取。[2]142这意味着,人类在技术构思设计时需要发挥自身具有的想象力、知识能力和推理能力,才能获取现代技术理念,根据康德先验哲学的主张,这三种能力的有效发挥要以人类思维之先天认识形式所具有的三种先天能力为先验前提的。换言之,人类思维具有的三种先天能力是人类在技术构思设计时获取现代技术理念的先验前提,它们是现代技术发明活动得以可能所需的先在依赖性。

如此可见,关于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并非如德绍尔所言源自上帝的理念世界,归功于上帝的创造力,而是源自人类的大脑思维,归功于人类思维之先天认识形式具有的某些先天能力。

第三,关于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康德式物自体可知而不可造的观点。德绍尔认为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康德式物自体隐藏在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中,伴随着自然知识的检验和人手对自然物的加工,它作为具有自身规律的本质存在出现在经验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它被人类的理智认识和把握。简言之,在德绍尔看来,对人类而言,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康德式物自体可知,可转化为现实,但不可造。如此,尽管德绍尔超越了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论,但他认为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康德式物自体不是人类创造的,而是预先存在的。这是笔者要进行批判的第三点。

在《理想国》的第十卷,柏拉图以床为例阐述了他的理念论。他认为,神创造了真正的、本质的床,即床的形式或理念,工匠以床的这一形式或理念为模板,才制造出了现实可感的床。[7]但亚里士多德对此做出了批判,认为柏拉图把事物的类本质与具体事物相分离了。[6]89亚里士多德以床为例,认为床是质料与形式的复合体,质料即床“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于其中”的载体,如自然界中获取的木料就是床的载体或质料;形式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床“是其所是”的内在本质,它与柏拉图的形式或理念同源,二是作为床之结构或模型的外在形状。[8]20-32亚里士多德强调,对技术人工物而言,形式比质料更重要,例如,如果仅仅只有木料而没有床的形式,它仅仅是一张潜在的床,还不是现实的床;只有当工匠将木料加工成床的形式,才称之为“床”。[8]20-32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床的内外两种形式一般不与床相分离,即它们总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而且质料与形式作为床的两个根本原因,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于现实可感的床中。[8]30-32基于此,人类能够以某一自然物提供的质料为前提制造出具有内在本质和外在形状的现实技术人工物,而德绍尔并没有正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和推进,就直接吸收了柏拉图关于类本质理念是神造的思想。

同时,康德把世界二分为可知的“现象界”和不可知的“物自体”,恩格斯批判康德否认了人类“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人类通过思维活动、能够彻底认识包括康德式物自体(也称“自在之物”)在内的世界,通过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实践活动,还能够生产和制造它。[9]225恩格斯以茜素为例指出,既然按照它的条件,人类能够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服务于我们的目的,这就证明:人类不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康德式物自体,而且还能将它转化为服务于人类目的的“为我之物”。[9]225-226据此,现代技术发明之物的康德式物自体不仅可知,而且可造,而德绍尔没有正视恩格斯对康德的批判,忽视了人类制造康德式物自体的客观经验事实。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现代技术”时期,人类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只有以现代器具为技术基础且能有效地使用它们,才能成功地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而这一转化的成功实现,不是像“偶然技术”时期通过不断试错而偶然获得的偶然性技艺来保证的,也不是像“工匠技术”时期通过师徒传艺和实践经验积累而获得的经验性专业技巧或规则来保证的,它是通过精密的自然与工程科学实验获得的理性技术规则来保证的。也就是说,在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人类使用现代器具加工自然物时,需要理性技术规则来保证具体操作的有效性,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的人手加工可以说是由科学和技术知识做指导的“理性行动”,[10]101相对于科学认识活动强调思维具有的理性认识能力,现代技术行动则强调人类肢体或器官具有的理性实践能力。可见,尽管德绍尔注意到了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的人手加工环节,但他没有强调和突出它所蕴含的理性因素,没有将它与古代和近代的人手加工做出根本性的区别。

三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

剥去德绍尔现代技术发明思想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外壳,可以明确以下三点:(1)现代技术发明活动是一个与人类本质力量有着必然联系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复杂社会过程;(2)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所需的先验前提是人类思维之先天认识形式具有的某些先天能力;(3)在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人类可以认识和建构康德式物自体。同时,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所需的五个因素(“五因”)得以明晰:(1)人类的需求或愿望(目的因),(2)发现、提取和改造自然物中能为人类目的服务的质料(质料因),(3)人类思维之先天认识形式具有的某些先天能力(先验因),(4)人类以科学和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理性技术规则(理性因),(5)人类使用现代器具进行有效操作的理性实践能力(动力因)。

以上主要是从人文视角来探讨现代技术发明的可能性。但当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强调,任何关于技术的哲学研究都要求技术哲学家在学习和掌握工程语言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师设计和制造技术人工物的经验活动来进行,而且“现代工程”已经成为现代技术发明活动的新方法,它常被现代工程师用来解决现代发明过程,并将这一过程系统化,被称为“发明的发明”。[3]298鉴于此,对现代技术发明之可能性的哲学研究和分析,还要基于工程师的经验活动、按照现代工程进路做进一步的推进。

现代工程是工程师们组织设计、生产和操作一种人工事物或人工过程的实践,它的任务是将能实现某一运行原理的常规型构或物理结构成功地转变为某种能达到人们预定目的的现实技术人工物。[10]121一般而言,工程活动中的生产和操作以设计环节绘制的设计图或建造的模型为前提和基础进行,在设计环节,工程师通常利用微型建构的设计方法解决技术人工物的结构-功能关系问题,实现投入-产出差异的最小化,具体而言,是通过视觉或图式、模仿以及对作为绘图或模仿的结果进行精确化的数学分析,将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进行概念化的视觉或图式表征。[3]298,312简言之,在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工程师们通常利用工程设计、为寻求解决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最优设计方案或模型而做出系统性的努力。

由于工程设计是一个由不同能力和专长、不同责任和任务以及不同兴趣和价值追求的工程师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系统化社会过程,每个或每组工程师负责不同部件或对象世界的设计,不同对象世界里的工程师使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的工程语言,[11]因此,工程师需要学习和掌握工程语言、并用它来设计和优化方案或模型。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1)要运用意向性的概念文字对所要求的功能进行描述,以便将客户或用户的功能需求转换成具体性能的参数和指标,再用数学函数将它们转换成结构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关系;[12](2)要以具体的、量化的细节详细描述一个装置实现给定功能的运行原理,以及用具体的设计图或模型显示能较好实现某一装置运行原理的常规型构;[10]122-123(3)要将分解了的各个部件整合为完整结构的复杂“装置”,并对此进行检测、做出评价和调整,使功能与结构较满意地联结在同一现实技术人工物中,从而将要被实现的功能转变成要被生产的微型建构。

以上用来描述功能与结构的意向性概念文字、图示、数学函数和符号等都是工程师在设计技术方案时常用的工程语言。换句话说,对实现给定功能之物理结构的完满设计,工程师必须具有学习和使用工程语言的能力,这正如技术史学家辛格所言的,“没有语言或符号的使用,有效的思考、计划或发明即使不是不可能实现,也会非常困难”。[13]简言之,语言能力(语言因)在人类构思设计技术方案中发挥作用,它是现代技术发明活动需要的第六个因素。

结束语

现代技术发明活动需要目的因、先验因、语言因、质料因、理性因和动力因(“六因”),这“六因”与人的类本质力量有着必然的联系,且不同程度地具有实现某种现代技术的潜能。但它们必须同时存在于现代技术发明活动中,并要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得到整合、形成合力,现实地解决技术人工物之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问题,现代技术发明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这“六因”的存在只是意味着某种现代技术发明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而不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它们组合成一个条件集,是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摘要:德绍尔认为预先存在于上帝理念世界中的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使得现实世界中的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德绍尔忽视了现代技术发明与人的类本质力量发生的必然联系。打开现代技术发明活动的黑箱,发明活动需要的“六因”,即目的因、先验因、语言因、质料因、理性因和动力因不同程度地具有实现某种现代技术发明的潜能,且在解决现代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问题上现实地发挥作用,但它们是使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运用现代技术技术 提高德育实效 篇5

务求德育工作实效

——送桥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设想与探讨——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当前服务于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旨下,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提供了挑战。我校从矫正传统德育的弊端入手,设想以体验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校园现代教育设备为依托,抓住现代教育技术集成性、交互性、时代性、新颖性特征,在德育实效性上进行探索:

一、理论支撑: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奠基人约翰·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教育者应该对儿童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如果教育者能对活动加以选择、利用和重视,以满足儿童的天然欲望,使儿童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说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是体验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

所谓“体验教育”是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生自我教育,它旨在唤醒、开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学者也对“体验性教育”理论在德育工作中运用进行探讨,主要形成了“情感说”、“特殊活动说”、“意义建构说”、“活动—过程说”、“活动—结果说”、“图景思维说”、“感受—领悟说”等观点。

深刻领悟杜威“从做中学”理论以及我国国内对体验性教育的一些运用方法的实践价值,为学校运用多媒体,服务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物质条件:

1、学校的物质条件:我校拥有上百台微机、二十多部录音机、两部数码相机、一部录像机,配置了教师、学生微机房,每位教师自购了电脑,购买了十一台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和演播系统,2008年创建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这些物质条件既为教学提供的物质条件,也会德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教师的德育实践:从2005年起,我校诸多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课上开始运用多媒体,有的在一般班会课上也注意使用录音机、录像机,播放视频,深受学生的喜爱,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也为我校德育整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前期探索。

3、德育的网站资源。打开网络,诸多德育网站,如“中国德育网”、“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以及各省、市教育网站的德育资源,只要我们信奉“拿来主义”,多加筛选、组合,都能成为符合校情的的德育资源。

三、运用原则:

1、生本德育原则:教师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在组织教育资源中,教师只作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至多也只能是其中的一员“参与者”,把德育的建设权、评价权交还给学生。

2、体验德育原则:针对过去德育方法单一化,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缺少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的弊端,现代德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德育积极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大胆地进行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实现德育目标。

3、校本德育原则:德育是大学问,德育应用多媒体必须彰显本校办学思想、校风、班风、学风、校识、校歌等,重点解决学校德 育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困惑的问题,以校为本,以本校学生发生的问题为切入口。

4、开放德育原则:开放的时代要求学校的多媒体库具有开放性,开拓创新的时代特征要求学校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与时俱进。

四、具体策略: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效。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学校德育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的具体运作之中,首先在“渗透”所凭借的手段上予以更新。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德育内容具有直观性。现代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为一体,可以使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例如:我校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学生厌倦背诵的特点,制作的《关爱你我生命健康》辅助教学软件,学生通过观看Flash课件,直观感知预防不法侵害的注意点,并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于生疏的交通法规加深理解,对于抽象的“自我保护能力”进行形象的说明。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德育形式具有感染力。将多媒体引入学科教学,让德育教学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启发学生智能,诱导学生与主题、与主人翁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而且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展现形象生动的音乐画面、优美的音乐旋律,熏陶感染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例如教唱《康定情歌》,教师可以 凭借多种媒体,引导学生首先感受壮美的画面:无际高低起伏的青山,一群骏马,片片白云在空中浮动着彩多姿,蔚蓝色的天空雄鹰在展翅翱翔„„让学生从美丽的画面和鲜明的色彩中感受美,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德育影响具有持久性。现代教育媒体所创设的德育情景,提供的生动内容最易于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教育,具有优化德育效益,延伸德育效果的特殊功能。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诚信也是一种资源》一课中,为了说明违背诚信的危害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黑心棉、注水猪肉的一段产品质量的短片,再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市场交易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什么原则?这些违法行为有什么危害?由于这些视频的逼真生动,调使大多数学生懂得做人应该讲诚信,也使不少学生以此节课为起始,关注社会诚信建设。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效。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的载体,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我校校长室、政教处、团总支在组织德育活动中,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克服德育流于空洞说教的弊端,把学校“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领悟,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为我校开展快乐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1、开辟网上德育组织结构,注重听取师生的正确建议。2008年 建成校园网后,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开辟“政教处”网页,设 置好各大版块,将政教处、学生会、团总支等组织的机构挂在网上,并开设“我的e言”专版,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意见和建议。同时开通网上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让家长或者社会各界完全可以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寄”给校长、班主任或其他老师。

2、建立多媒体德育素材库,为德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学校可以将建立多媒体素材库的责任进行分解,在培训师生正确获取网络资源信息的技能后,让“全民参与”,不断为校园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而添砖加瓦。我校目前多媒体德育库已经按照《中学生守则》分为十大类,又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为四十小类,从每个单元内部来说分为学校办学思想、学生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咨询等小类,从内容的实用性角度出发,每单元分为常用库和扩展库两类,常用库选择经典、常用,扩展库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断扩充、调整。从内容的全面性角度出发包括知识素材,即概念、名人名言、文字故事等;包括图影素材,即照片、图片、课件、FLASH动画、电影剪辑、电视节选等等;也包括可以用电脑操作的试题中心库,当然我校多媒体库处于初建阶段,以后应该注意开展学生、家长的反思材料、录音材料等。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大网上德育活动宣传的力度。①办好校园广播站。“校园之声广播站”是我校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课间活动的好形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协作意识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我校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各开播一次。团总支负责总体运筹和指导,由各班通讯 员及播音员填写广播稿件、编辑播音内容。当然校园广播主要栏目可以包括“校园新闻”、“校园新闻”、“时事新闻”、“讲文明、树新风”、“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体艺专栏”、“少儿歌曲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应该涵盖校园内外学生多彩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和形式富有校园特色,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于播、寓乐于播”,用先进文化给全校师生以深深的启迪和影响。

②建设校园检查站。政教处将德育各种活动的通知和要求,及时公布在校园网上,便于师生查询,学生会、团总支把常规检查的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评比材料,利用黑板报获校园网及时公布,方便各班及时准确地得到结果。同时学校用摄像机拍摄“校园行”,将校园“美丽”和“丑陋”制成录像,定期利用演播系统在全校播放,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③建设校园加油站。“政教处”网页开设“校园之星”版块,班级网页开设“班级之星”版块,介绍班级“优秀学生”和学校“星级少年”的事迹,以先进的事迹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4、开设校本德育课程,提高德育活动的针对性。

①引用德育资源,铺设德育“金色工程”。2009年9月15日,我校组织全校师生收看“我爱你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视频。“藏族老人每天升降国旗,真伟大!”同学们发出肺腑心声;“杨利伟的演讲,真感人!”教师们腾升出爱国深情。建设德育的“金色工程”,应该月月有主题,比如一月份“继承艰苦奋斗”,二月份“感悟传统文化”。三月份“学习雷锋”、四月份“热爱生命”、五月份“感恩励志”、六月份“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九月份“尊敬老师”、十月份“开拓创新”、十一月“诚信做人”、十二月“法制自我身边”,开展这些活动可以采用传统的黑板报、手抄报、征文评比,也可以采用“魅力 老歌”歌咏比赛,观看他校活动视频等,提升这些活动教育深度。

②借鉴多媒体技术,加固德育“红色工程”。我校定期到敬老院演出、慰问,定期到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定期走进社区和村组,开展热爱家乡,讴歌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鉴于条件的限制,有时这些活动不可能全员参与,我校就将这些活动刻制成录像,在全校播放,让全校学生感悟革命精神,成为“五爱”的接班人。

③转播视频,创新德育“绿色工程”。学校“绿色工程”建设应该月月有活动,我校一般每年依次进行,理想与前途、学习目的性、安全、才艺展示、拒绝毒品、远离网吧、道德与人生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保证这些活动取得实效,政教处经常和信息中心配合,开展一些网络摄影评比、网络作文评比、学生网页制作大赛等具有网络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2009年6月8日,我校组织九年级学生收看以“我们的未来一样精彩”为主题的心理解压视频,专家的到位劝诱,极大地缓解了即将参加中考学生的过重的心理压力,弥补了班主任心理疏导这方面知识的缺陷。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班级教育实效。

1、运用多媒体提升班主任培训档次。2010年1月6日下午,教育家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的话语在送桥初中多媒体教室响起。报告中魏书生老师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和说唱语言,像兄长般,将班级管理的两大秘诀“民主”和“科学”侃侃而谈,全体德育工作小组成员和班主任听得如痴如醉,大家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个共识:新的一年将借鉴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一招半式。几年来,我校坚持每月班主任例会雷打不动,例会中将学习教育理论、和观看教育视频相结合,不断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水平。

2、运用多媒体增强主题班会感召力。3月3日,在学校做了国旗下致辞,吹响了“做新时代的活雷锋”号角之后,各班利用多媒体举办了主题班会,把雷锋的事迹告知学生,把雷锋精神教给学生。几年来,我校绝大部分班会课采用多媒体技术,找一些有关同学间发生的身边事为题材的小录像片,让声音和影像一同刺激学生的大脑,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然后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能够适当的分析出原因,班主任再选取这个时机展开讨论,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效果。同时各班创办了班级网页,让班级“我的地盘我做主”。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三结合”教育的实效。

1、运用信息高速公路,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信息高速公路为学校家庭架起了互通的桥梁。为了拓宽学校的教育渠道,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设置家教信息,并由专人不断地把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观念,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及学校的近期打算,扩充和更新到网络之中,再把网址交给家长,让家长在闲暇时、在困惑时阅览到最新的家教信息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时刻把握学校的脉搏,与学校教育同呼吸、共探索。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有一个交流、借鉴的天地,学校还应该改革和完善“校信通”工作,让手机成为家长们教育子女的参谋与助手,成为家长联系学校的纽带,不断丰富家教结合的内容。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家教形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电视机、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课堂,可以使单调的家长会多姿多彩。例如我校在家长会前,通过大屏幕闭路电视,家长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学校内、外部设施;硬、软件设备;近期教育教学新找算、新举措及新成果,使家长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从而也树立了学校的威信。同时由于家长的层次不同,如果沿袭过去统一授课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差,而多媒体计算机房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一弊端。家长们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在网络中获取各自所需要的内容,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下载输出留作资料。为解决家长在家教中的疑难问题,家长还可以到校电子图书馆中找各种家教资料,使家长视野开阔,观念更新,用科学的家教理论指导孩子,配合学校教育。可以说运用多媒体为学校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拓宽了渠道。总之,我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使学校德育向科技化方向迈进,也为我校连续十多年获得教育、教学一等奖做出了贡献,但同时由于缺少专家的点拨,缺少时间的打磨,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我校将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努力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现代信息技术 篇6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势在必行

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鲜明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理论性过强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新入学的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要把书本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且他们能接受的观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新颖的教学设计来让学生明白课本的观点、原理、道德行为规范,从而使本学科内容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折射出它的魅力,例如在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时,我首先在网上找了一个“范跑跑”的事例,并把它通过多媒体打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范跑跑”违背了道德,但法律却拿他没办法,从而使学生能从心里真正地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比起教师的生讲,效果要好得多。

二、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仅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不能把知识真正地植入学生的脑子里,要想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他们产生共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而现代信息技术恰恰能做到这一点。例如在讲《走进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时,就可以用信息技术找到一些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人身伤亡的图片和视频来导入本课,既可以让学生知道不守规则的惨痛代价,又能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做到遵守社会规则,既淡化难点又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听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另外,再讲一些国家的政策法规时,单纯靠教师讲枯燥乏味,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上网搜集,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时让学生来举例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现阶段孩子对法律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寻找违法犯罪的事例和处罚,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资源、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的现象。同时教师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为课堂提供最新的素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上的具体表现

(一)备课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让他们接受新知识,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当今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来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首先自己弄懂,然后再教懂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学是离不开网络的,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从网络中获得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我们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上课环节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枯燥乏味,以前所施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不爱听。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就必须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这个从网络中就可以获得。国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远程教育有很多适合我们课文内容的课件,用课件上课的成绩是显著的,效果很好。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畅游,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例如法律部分,可以给学生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材料和视频资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而提醒自己别犯相同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学生记忆深刻,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方法。还可以给学生一些网址,让他们自己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以后走向社会不至于是个法盲。由此可见,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多知识,培养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总之,方法是多样的,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适应社会。

四、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影响

(一)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人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效率才是最高的。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强,如果仅用语言来表达,那是枯燥乏味的,也会使课堂变得很紧张。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也是最重要的话题,我在宽松的环境中讲这个话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在课堂实践中,我用PowerPoint的编辑功能,将学生已经找到的信息列出来,并允许学生随时修改,补充,使学生能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已经有人得出结论了,就不需要重复劳动了,觉得这个结论不完整的,可以补充,觉得结论表述不准确的,可以修改措词等等,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整个班级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大部分同学都会获得成就感,并且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成果的建设中来。接着由学生浏览教师事先做好的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观点,进行讨论。由于采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浏览了课件中的所有链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图片,甚至活动的影视资料,互联网使学生可以查找到更为丰富的内容,将自身和经验和学习的内容互相印证,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自身的提高。最后是对学生进行导行和延伸。我在课件中创立了一个留言板,让大家在查找了大量网络信息并进行了筛选、整理后将自己的心得、感受、收获等写下来并提交到留言板,与大家共享。当时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了“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即组织教学、教师引入、学生浏览、网上交流、最后由教师小结这样的模式。较好的体现当时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学生既可相对独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也可随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益。在课后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印象深刻,并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时期的教育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正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在上网找资料的同时就是在搜集、筛选,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知识,体现了自主学习,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去异求同,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

时代呼唤创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创新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的丰富性、多媒体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多媒体高速传输的便捷性和多媒体人机的交互性等优势,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欧阳超2002年08月第1版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刘天才2006年11月第1版

现代高新技术 篇7

科学技术是将生产力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坚实桥梁与基础, 其对于促进当前我国林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今, 我国林业的技术水平已经逐渐接近世界水平, 这不仅提高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 要根据我国当前的林业发展状况, 制定有利的措施促进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从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来说, 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 且木材种类繁多, 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 丰富的森林资源总量相较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来说, 人均占有的森林资源还是比较贫乏的。同时,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森林资源支持能力弱

尽管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丰富, 但是用总量除以我国的13亿人口数量, 森林资源就相对不足了。同时, 当前我国森林中树木的质量也在下降, 其各项指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森林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但是还不足以支持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我国林业发展缓慢, 使得当前我国林业中人工林树种单一, 其稳定性较差, 这又进一步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1.2 林业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从当前我国林业的管理体制来看, 不仅管理模式落后, 并且运行机制也不够健全, 从而使得我国的林业企业经营能力不足, 发展缓慢。同时, 中国当前实行的林业经济体制还存在着林权不清的情况, 使得企业的经营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也就缺少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 制约我国林业技术改革的因素

尽管当前我国具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其对于我国林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在我国当前的林业技术改革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着我国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2.1 林业技术改革的资金不足

从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来看, 科学技术水平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科技所带来的林业发展往往集中于当前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于我国大部分的林业待发展地区, 由于林业技术改革资金的不足, 使得其自身的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改革与创新, 从而不能促进林业的进步与发展。

2.2 林业技术不具有创新力

尽管我国林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但是, 从客观方面来说, 在林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方面, 我国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明显不足。当前我国的高水平林业技术, 大都是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真正属于我国的林业技术还是比较少的。同时, 对于这些由国外引进的技术, 我国还存在着应用效率不高、缺乏整体认识的问题, 从而使得我国林业技术水平以及经济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3 促进我国现代林业技术改革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力度

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林业技术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对于当前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 我国林业建设方面的工作人员, 其所拥有的知识体系比较陈旧, 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我国林业发展需要。因此, 对于这部分林业技术人员, 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 使他们能够提升理论知识,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 承担起现今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林业技术工作, 从而促进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3.2 瞄准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林业经济的提升与促进。因此, 当前市场的林业需求对于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林业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林业技术改革、创新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投入会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也使得林业企业会得到有效的利润回报。因此, 林业技术创新对于市场需求的瞄准, 不仅能够获取有效资金的支持, 对于林业的稳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建设林业技术推广网站

林业技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我国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而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 对于提高林农与林企的林业生产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其在推动林业技术快速传播的基础上,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符合当今林业发展需求的林业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网络作为当今时代中传播速度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的传播途径之一, 对林业技术的推广有着推动作用。因此, 建立林业技术的推广网站是现今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促进我国林业技术改革的有效方案。

4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4.1 林权改革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林权的改革, 传统的林权使得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不高, 从而影响了林业的总体发展。同时,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速度下, 提高林农收入, 保障林农生活水平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因此, 对于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4.2 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林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与使用, 是促进当前林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 要使得林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就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完善的推广体系, 同时还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因为当前我国市场对树木的需求量较大, 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市场导向的推广体系使得林农、林企获取信息的效率明显提高, 同时, 这对于提高林农收入, 改善林农生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4.3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无论林业如何发展, 低效的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 保证现代林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因此, 对于当前我国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同时还要在森林利用中注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4 加强林业的信息化发展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世界上多个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同时其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比如, 林业部门可以建立相关平台, 定期发布林业政务信息, 并提供林业问题的在线咨询服务。这样就能够提高林业部门与公众的互动性, 从而也提高了林业信息的流动效率。

林业的信息化发展对于我国林业保护也有着现实的意义。如今我国森林防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的林业管理能够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 例如, 遥感卫星、互联网技术等来对林火进行监测、报警等, 从而为消防部门提供各种及时、有效的信息, 确保救援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最大限度地保护林业资源。

5 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 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 尽管我国林业技术水平较高, 但是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 限制了我国现代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注重林业技术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林业技术改革, 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恒刚.推进我国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33) .

[2]何志辉.浅谈林业改革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22) .

[3]吴远志.现代林业技术推广的改革与发展[J].科教创新, 2011 (05) .

[4]蒲梅林.探讨林业技术创新中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 2013 (18) .

[5]郝彦惠.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现代园艺, 2013 (20) .

[6]刘艳春, 冯彦.林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49) .

现代电视技术 篇8

刊名题字:徐光春

《现代电视技术》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国家级电视技术期刊。《现代电视技术》关注电视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关注高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面向全国各级电视机构和电视技术科研单位, 面向所有专业设备生产厂家和产品开发部门, 面向众多电视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 为广大读者提供大量实用信息, 为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实践经验。《现代电视技术》是电视技术领域探讨新技术发展、交流应用实践经验、介绍设备产品信息的重要期刊。

论现代技术风险 篇9

一现代技术风险的负面构建

“现代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是一个有计划的活动,而非一种占有; 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状况; 是一个动力学的推动原因,而非一个工具和技巧的库存。”[3]7它的“先后顺序反映科学———力学、化学、 核物理学、生物学的先后顺序”[3]15。它的风险不仅自身具有灾难性,而且还把传统技术风险现代化,把风险从中性形象推向负面形象。风险蕴涵着“不合意性”,负载价值。[4]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传统观念逐渐失效,正在走向负面构建。现代技术风险的负面建构主要表现在风险事件的增多、风险共识的撕裂和风险意识的增强上。

1. 风险事件的增多

作为虚拟的存在,风险“涉及伤害或心理的可能性”[5]1,很难直接感悟和观察,而能感悟和观察到的多是风险后果或风险事件。技术发展之初,被用来控制风险,形象构建很正面。然而,“每一种技术进步都带来消极负效应的风险”[6]。它的危害、伤害和灾害等风险后果,破坏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甚至人们感到技术风险的破坏力并不亚于技术生产力,有毁灭人类的危险。核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二战时原子弹的爆炸,让人们感受到它威力的同时,又对这种威力充满着企求,于是把核技术应用于和平的目的,建立起核电站,供给人类所需的电力。自从1954年苏联建立核电站以来,核能供给的电力达到了世界电力总量15% ,但与此同时,核电站也会发生损坏和爆炸,泄漏放射物质等灾难。 1957年,苏联和英国发生核技术灾难后,核技术风险问题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件,更是让人们感到震惊,至今其周围环境仍不适宜人居住。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诱发的爆炸,更增加了人们对核技术风险的担忧。在技术化的社会中,现代技术风险黑箱正在逐渐打开,风险事件日益增多,比如苏丹红、地沟油、毒奶粉、禽流感、转基因等。一次又一次的风险事件,把现代技术风险建构推向负面。

2. 风险共识的撕裂

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不断地冲击风险认识的专家标准,撕裂曾有的风险共识。因而“谈及风险时,马上会出现的一个危险就是: 每个人说的都不是同一个东西。其实,对‘风险’概念的理解在不同的科学和科学家们之间也相去甚远”[5]1。实证主义倾向于从风险后果的概率和量化上来理解风险,把风险特性与风险概念等同。效用主义在引入风险主观因素的同时,又把风险收益和损失都融入其中。 建构主义不是把风险看作一个物理实体,而是对当前和未来现实的推论,反映的是风险认知的社会建构。文化主义走向相对立场,认为风险是文化价值的观念。专家在风险认识上撕裂成为技术专家和社会专家两个阵营,在技术专家看来,社会专家对风险认识的建构立场是荒谬的; 而在社会专家看来,技术专家对风险认识的实在论观点是幼稚的。同时,不管是受害或是潜在受害的公众,都形成了与专业人士不同的风险认识,把质疑和指责的目标指向专家及政府,“人们对风险评估共同体持有明显的自我保护态度,对科学专家知识和风险管理机构的不信任与日俱增,对风险做出的官方风险评价的有力的反精英挑战逐渐形成,人们要求技术政策走向新的方向。”[5]3公众、民间组织、企业、专家和政府等分裂成为不同的阵营,甚至演变出政治诉求,出现新权力博弈的风险政治。

3. 风险意识的增强

日益增多的现代技术风险事件,通过现代的传媒手段,比如互联网、电视、广播、微信等,迅速地传播和扩散开来,被更多的公众感知。公众很难理性地感知灾害极大的风险,往往被带有心理、情感等非理性方式加以放大,使人们的风险意识增强。卡斯帕森等学者认为,“风险与心理、社会、制度和文化进程互动,会强化或弱化公众对风险或风险事件的反应。”[7]因为现代技术风险走向了全球化,它以生死和健康的种种方式强加给公众,因而公众的风险意识很难有弱化的可能。这种“风险是预测和控制人类活动的未来结果,即激进现代化的各种各样、不可预料后果的现代手段,是一种拓殖( 制度化) 的企图,一种认识的图谱”[8]4。它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理风险,反而成了风险工具和诱发风险事件的因素。在风险事件中,公众成为受害者。风险被强加给了公众,公众在不明不白中承担风险。专家预测和控制风险,与玩弄赌博的游戏一样出错,因而公众不再信任专家和评估团体,而是不断地强化自我保护的风险意识,自发地形成一些公共团体和民间机构,反对和抗议现代技术风险,质疑和批判专家及政府的风险职能,揭露其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和政治立场。

二现代技术风险的实在质性

现代技术在扬弃传统风险之中,不断地演绎和深化风险的内涵。现代技术风险具有空前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日益彰显其不受欢迎性、负面性和损害性的走向,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并不像风险社会理论那样脱离其内在的实在质性。

现代技术风险暗含着其内在的自我之实,因为 “风险承担的后果却又是实实在在: 人类在受难,人们在死亡,环境在退化”[5]4。与风险社会理论所强调的风险不同,现代技术风险的人为性深藏着客观实在性,它的事实规定性与传统技术风险及自然风险不同。传统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主要表现在机械性、物理性的方面,而现代技术风险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主要表现在化学性、生物性、生态性等事实性上。机械性、物理性之类的风险事实,可以用概率及其相关理论来解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科学管理办法。它“有两大基本战略: 防止和减轻。前者是降低人们不愿看到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后者是指在事件发生时减少其不良后果”[9]。可以采取工程、保险、分散、调节等有效手段,达成人们对安全目标的追求,使冒险成为理性的事业,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然而,传统办法在管控现代技术风险上明显失效。即使机械性、物理性的现代技术,因为经过的复杂社会建构,已经演变成复杂的技术巨系统,风险爆发出来的损害,远超出传统观念的想象。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事件,引发的不过是一个密封垫片,它的破坏威力撕碎了人们的心,给公众留下极其负面的阴影。类似风险事件的陆续爆发,招致公众风险心理和意识的质变,使人们拒斥多于避险,甚至“闻险色变”,捕风捉影。“关于可控制性、确定性或安全性的想法土崩瓦解了”[8]2。这种失效状况反映了现代技术风险实在质性的改变,主要如下:

其一,现代技术风险的新事实,大多深入到了微观层次,其风险成分含量极低,风险作用机理极其复杂、隐蔽。现代技术有与人相连接的操作界面,但其风险成分及过程隐藏在宏观的显性形态之下。不管风险成分被控制或约束在机械性、物理性的技术之中,比如化工技术,还是被控制和约束在生物技术之中,比如转基因技术,总免不了有失控的风险物质成为诱发风险事件的因素。“很多这些新近出现的风险( 核或者化学污染,食品污染,文明病) ,完全逃脱了人的直接感知能力。”[1]26其含量之低,即使用最为先进的分析检验手段,也未必能够检测出来。微量风险成分起作用的机理极其复杂,远超出人的感知范围。虽然依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科学家进行了有关的实验研究和探索,但与现实风险物质的微观机理仍相去甚远。对于此类尚未探明风险形式,公众只能借助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进行类比推理式的解释。它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当风险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引发风险事件。尤其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还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扩散到整个社会及生态环境,潜入人体系统及自然生态系统中,与人体或生态环境等发生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等,产生致害性的风险。如果按照传统的风险认知模式,从后果暴露来最终确定风险,那么到风险成分和风险性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因为人类根本就无法经受得起其毁灭性风险的打击。

其二,现代技术风险物质多样,扩大了风险的领域,也带来了风险后果的多样,出现化学性、生物性、 生态性等新型风险,造成结构性致害,风险后果巨大,既难以预料,又不可逆。结构性致害会改变生命体和生态环境的结构,产生畸形生命结构和生态结构,危及生命的正常结构,使机体发生癌变。多年前爆发的疯牛风险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许多用机械、物理手段来控制化学性、生物性、生态性等风险物质的现代技术,往往容易使人忽略了其约束着的巨量风险成分,它不仅有机械性、物理性的风险,而且还有化学性、生物性和生态性等风险,既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害,还造成巨大的间接致害。间接性致害是现代技术风险的主要作用方式,它的隐藏性、隐蔽性和隐秘性空前,超出人们的预想和预期。 “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1]15以生命及生态技术为基础的风险,就是按照这种结构性致害方式发生作用。因为它具有滞后性及隐蔽性,所以容易导致人们的失察、大意和失误,让风险物质通过自然变化的过程,扩散到全球系统,不仅深入到人的生命机体之中,而且还会深入到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之中,对人类构成毁灭性的损害,而这是生命性和生态性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又是不可逆的。

其三,现代技术风险事实、风险性质和风险后果的改变,给风险的控制、管理和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现代技术质量提高之后,风险成分减到了极低,但安全系数值已经达到极限,即使再做此类努力,也不过是往这个极限值的小数点后增加数字而已,而每增加一个数字,提高安全系数的成本都会成倍地增加,收益增加很少,更无法阻止微量风险成分演变出来的风险事件,即使再辅以更好的管理办法, 此状况也无法改变。在这种状况下,既很难实验测定技术风险的成分,也很难测定其发生的概率及其风险后果的严重性。换言之,现代技术风险的成分、 发生概率和损害后果都无法进行量化处理。这就更难区分责任,因为“没有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明确地为任何事负责”[8]191。出现一个“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风险社会。在此风险社会里,传统的保险办法无法分散和分摊风险,因为任何组织都无法承担如此大的风险,甚至超出整个人类的能力。“保险是人们所能承受的准备冒的风险的底线”[10]49,人们根本不知道现代技术风险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保险组织及企业,敢对现代技术的生态风险开展相关的业务。也就是说,“金钱补偿的概念因而失败了”[8]72。现代技术风险日益生态化和全球化之后,谁也无法规避风险。深藏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现代技术风险,与人类发展技术的愿意和现实形成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试图采用社会调节和控制的各种办法来治理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现实意义,因为在风险后果足以摧毁整个人类的情况下,又何来公平、公正、正义等民主沟通和价值的说法呢?

三现代技术风险的悖论演绎

现代技术风险纷争的背后所指向其客观存在, 它表明人们可以降低风险,但这种降低不是绝对的, 试图完全消除风险,达到绝对安全的说法和做法,是不可能的。所以,维达夫斯基明确地指出,没有风险才是所有风险中最高的风险。[11]风险是技术发展过程的客观现象,也是人类迈向未来的必然过程。只要指向未来,那么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因为未来毕竟没有到来,未知仍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如果一切都是已经知道的,那么未来就可以重复,未来就是确定的,人们就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寻求更为美好的未来,也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如果未来已预先注定或独立于现在的人类活动,‘风险’一词则毫无意义。”[12]人类所面对的未来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人类的未来探索充满着风险。

把握未来,克服不确定性,消除风险,这是人类发展的追求。种种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结果,创造发明了技术。技术延伸了手的功能,使人类控制风险成为现实。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控制风险的能力,在这种状况下,技术逻辑逐渐形成了。技术逻辑以控制为主导思维,使人们相信技术可以控制一切, 既能控制自然,又能控制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这种技术逻辑和技术思维,又称为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意味着“技术本身就是( 对自然和人) 统治,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统治”[13]。它把技术作为控制自然、控制世界和控制未来的工具,因而又是工具理性和工具思维的。按照技术逻辑,人类走上了控制风险的旅途。

在技术逻辑的思维中,之所以风险普遍存在,是因为缺乏有效控制工具。的确,利用技术对风险的控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果再与其他类技术的风险管理手段相结合,那么风险控制的效果会更好。 可是,如此也不可能把其风险成分和风险概率降至为零,因为风险是客观的。但是,这样的风险客观逻辑,却无法取得技术理性的认同。技术理性把这种非零风险概率的原因,归之于缺乏更好的技术。于是,创造发明更好的技术,就成了技术理性消除风险的不懈追求。“技术精英们不仅使公众相信大规模的技术设计标准和风险管理的实践足以控制技术的灾害潜能,他们还成功地使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确信这些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合法的角色。”[5]2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残酷结果表明,技术理性的这种思维逻辑是不现实的。

更出乎人们意外的是,用来控制风险的技术和工具,竟然也会产生风险。“以技术形式出现的理性超出了人类的干预或修正。”[14]于是,就有了技术风险之说。技术理性把技术风险的原因,归结于缺乏有效控制工具和更好技术。因此,如果能够创造出更有效的控制工具和更好的技术,那么技术风险就会得到控制。然而,技术理性思维现实演绎的逻辑仍然是无法消除风险。即使所谓更有效的控制工具和更好的技术也存在着风险,它们是新的风险工具或风险技术。也就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控制风险,它们都是有风险的技术。用有风险的技术来控制技术风险,这在逻辑上是很荒谬的,“技术风险的规避是一种悖谬。”[15]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偏偏就难以舍弃此种做法。这种逻辑,我们称之为技术风险逻辑,反映的是技术风险控制的悖论。

试图根除风险的更好技术,又在更高层次上产生新的技术风险,这是一个很吊诡的演绎逻辑。它隐藏着风险的自反性或反身性问题: 风险是自指的, 任何试图控制风险的手段,都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着的风险问题。因此,“危险更多地来自于我们自己而不是来源于外界。”[10]55风险与风险控制工具、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控制工具之间层层叠加,建构一个极其复杂的超循环风险构建体系。按照这种建构机制,不仅被建构出来的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形成技术世界和技术社会,而且技术风险也在建构复杂和庞大的风险系统,形成风险世界和风险社会,导致“从短缺社会的财富分配逻辑向晚期现代性的风险分配逻辑的转变”[1]15。技术和技术风险的构建和发展走到了这个层次,再也没有把其称之为现代技术和现代技术风险更为合适的说法了。这加深了我们对风险社会的理解,在风险社会后隐藏着的风险客观逻辑,以及因风险客观逻辑而建立起来的风险主观逻辑。而贝克和吉登斯等把风险看作是人为的、构建的观点,其实不过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理解而已。

现代高新技术 篇10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数字测绘技术,3S测绘技术,数字国土

3S测绘技术是三种测绘系统的简称。这三种测绘系统分别是:第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种遥感技术;第三种是全球定位系统。3S测绘系统主要应用的技术有:第一种空间技术;第二种传感器技术;第三种卫星定位技术;第四种导航技术;第五种计算机技术;第六种是通讯技术。上述六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空间信息进行全面的解读及分析。将空间信息的采集;空间信息的处理;空间信息的管理;空间信息的分析;空间信息的表达;空间信息的传播及空间信息的应用有效的进行。3S测绘技术是现阶段测绘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在测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3S测绘技术对于世界范围的科技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3S测绘技术的先进性,在各个领域的测绘方面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有三个代表技术:第一个是数字测绘;第二个是全球定位系统;第三个是遥感及地理技术。这三种测绘技术的逐步建立,同时伴随着4D产品的出现,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测绘仪器的应用就使得地籍测量筒现代的先进的测绘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地籍测绘在理论方面和实际方面有了本质的改变。让地籍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现阶段的地籍测量是利用了现阶段的的先进的测绘技术,通过先机的测绘技术的应用来准确的测定土地界限;土地的位置权属和明确的土地面积。通过上述土地信息的测量来判断土地的实际使用类型,土地的使用分布情况和土地的质量等级等。这种测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通过上述土地测绘资料进行土地的相关登记,作为土地的登记依据。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划,我国的数字国土计划工程已经在我国全面的展开,这项工程可以为我国的国土清查做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地籍测量工作必须最大程度上建立健全我国的地籍数据库信息和地籍管理的系统。为我国的地籍方面的工作提供最为合理,准确和科学的基础测绘数据。我国的传统的测绘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的国土测绘实际使用和工作需要,因此,现代先进的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非常的关键和及时。

地籍测绘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因为地籍测绘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地籍测绘的相关文件和数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二个特点是地籍测绘对于测绘的相关数据要求较高,特别是数据的精准度方面;第三个特点是地籍测绘的全部配套资料和测量结果需要有实时性,要准确的反映出现阶段的土地测量情况;第四个特点是地籍测绘工作需要同步的进行更新,要反映出土地的测绘变更情况。

地籍测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应用较为先进的专业的测绘设备和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地籍测绘主要应用四个测绘技术和设备:第一个是野外数字测量技术;第二个是GPS测量技术;第三个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第四个是遥感测绘技术。通过上述的四种技术或者设备就能够很专业的进行测绘工作。由于测绘的现场的不同的环境,导致了上述的方法和设备存在着些许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也会突出个别的设备或者技术的优点及优势,这四种设备或者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存在的,这样才可以在地籍测绘的过程中实现测绘的全覆盖。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的利用了当下最先进的信息产业技术和计算机先机技术。现阶段数字测绘技术已经是一种主流的测绘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全野外数字测绘主要是依据野外的测绘数据作为基础,来为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基础的测绘数据,这种测绘主要适用于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土的测绘;第二个方面是城建的测绘;第三个方面是水利工程的测绘;第四个方面是电力工程的测绘。上述四方面的测绘数据主要来源于野外数字测绘技术。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地籍测绘数据库的管理工作的优劣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测绘模式的收集和测绘方式的选定。同时要保障测绘工作的经费和测绘工作使用的测绘仪器,以免测绘工作出现中断,影响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地籍测绘中非常重要的测绘手段就是现代的测绘技术。现代的地籍测绘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测绘技术的专业性;第二个特点是测绘技术的数字化;第三个特点是测绘技术的网络化。基于上述的三个特点,可以得出现代化的地籍测绘工作主要是数字化的数据采集方面。

现代的测绘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测绘技术。这种综合的测绘技术要融合了两种技术:第一种是地籍测绘的野外作业技术;第二种是测绘中的内外结合的技术。这种综合性的测绘技术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不仅仅能够进行地籍的测量工作,同时还可以对相应的测绘数据进行建档,入库。专门为测量的结果建立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实现地籍测量的电子化,这样就是我国数字国土工程最主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地籍测绘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全自动的测绘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科学地反应出地基测绘中的实时数据,规避了人为测量带来的误差。本文所述的地籍测绘的所有测绘数据有两种获得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充分的利用原有的测绘数据,在土地不变的额情况下,可以作为新的测绘数据进行使用;第二种途径是直接进行新的野外地籍测量,这样的测绘数据在理论上可信性极强,可以进行数据库的输入。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测绘仪器的应用就使得地籍测量筒现代的先进的测绘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地籍测绘在理论方面和实际发面有了本质的改变。让地籍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为我国的测绘工作起到一种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革.测绘技术发展探讨[J].城市建设,2010(03).

[2]曹玉钧.土地测绘技术的变迁及GPS技术的应用[J].硅谷,2008(22).

[3]郑汉球,洪立波,陶福海.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J].北京测绘,1996(01).

小议现代母线保护技术 篇11

关键词母线保护;完全电流差;双母线差动保护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51-0108-01

母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连接在故障母线上的所有元件在修复故障母线期间或转换到另一组无故障的母线上运行以前会遭到停电。此外,在电力系统中枢纽变电站的母线故障时,还可能破坏系统稳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母线保护技术一直是电力系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母线保护技术分析

一般说来,在普通的简单电力系统或下可以采用专门的母线保护电力系统中,只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就可以把母线故障切除。例如:

1)发电厂采用单母线接线,此时母线上的故障就可以利用发电机的过电流保护使发电机的断路器跳闸予以切除。

2)降压变电站低压侧的母线正常时分开运行,则低压母线上的故障就可以由相应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使变压器的断路器跳闸予以切除。

3)如图1所示的双侧电源网络(或环形网络),当变电站B母线上d点短路时,则可以由保护1和4的第Ⅱ段动作予以切除。

图1双侧电源网络,可利用电源侧的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但是当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切除母践故障时,故障切除的时间一般较长。此外,当双母线同时运行或母线为分段单母线时,上述保护不能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母线。因此,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

1)在110kV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分段单母线上,为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所发生的故障,而另一组(或段)无故障的母线仍能继续运行,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2)110kV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母线或高压侧为110kV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站的35kV母线,按照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为满足速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母线保护都是按差动原理构成的。实现母线差动保护所必须考虑到在母线上一般连接着较多的电器元件(如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因此,就不能像发电机的差动保护那样,只用简单的接线加以实现。但不管母线上元件有多少,实现动保护的基本原则仍是适用的。

1)在正常运行以及母线范围以外故障时,在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中,流人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表示为∑I=0。

2)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所有与电源连接的元件都向故障点供给短路电流,而在供电给负荷的连接元件中电流等于零,因此∑i=Id(短路点的总电流)。

3)如从每个连接元件中电流的相位来看,则在正常运行以及外部故障时,至少有一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和其余元件中的电流相位是相反的。具体来说,就是电流流人的元件和电流流出的元件这两者的相位相反。而当母线故障时,除电流等于零的元件以外,其他元件中的电流则是同相位的。

2常见母线保护技术应用

当设置专门的母线保护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和其他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母线保护技术,常见的母线保护技术有:

1)完全电流差动母线保护。完全电流差动母线保护即在母线的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具有相同变比和特性的电流互感器。因为在一次恻电流总和为零时,母线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必须具有相同的变比n1才能保证二次侧的电流总和也为零。所有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在母线侧的端子互相连接,在出线侧的端子也互相连接,然后接入差动继电器。这样继电器中的电流Ij即为各个二次电流的相量和。

2)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的是根据母线在内都故障和外部故障时连接元件电流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的。为简单说明保护工作的基本特点,假设母线上只有两个连接元件,如图2所示。当母线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如d1点),按规定的电流正方向来看,i1和ij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而当母线内部故障时(d2点),i1和ij都流向母线,在理想情况下两者相位相同。

3)母线充电保护。原则上,母线差动保护应保证在一组母线或某一母线合闸充电过程中又发生母线故障时,快速而有选择地断开有故障的母线,但为了更可靠地切除被充电母线上的故障,在母联断路器或母线分段断路器上设置相电流或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母线充电保护。

4)死区保护。母线并列运行,当故障发生在母线联络断路器与母线联络电流互感器之间时,断路器侧母线段跳闻出口无法切除该故障,而电流互感器侧母线段的差动元件不会动作,这种情况称之为死区故障。为此应装设死区保护,以便快速切除故障。

5)母线联络失灵保护。母线并列运行时,母线故障,母线保护动作切除故障母线相关元件,此时如果母线联络断路器拒绝动作,则为母线联络断路器失灵。装设母线联络失灵保护可快速切除此类故障。

6)双母线差动保护。在双母线运行方式中总是把双母线作为整体设置总的母线差动保护。总差动保护在外部故障时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内部任一母线故障时都能灵敏地动作。一般来说,总差动保护动作后就首先跳开母线联络断路器使两条母线解列,同时可以通过在每一条母线上装设分差动保护来选择故障母线。

3结束语

母线保护对于电力系统,尤其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故障的及时排除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母线保护技术种类繁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只要我们在充分总结既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创新,那么一定可以推动母线保护技术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力.母线保护技术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2,2.

现代高新技术 篇12

一、利用信息技术,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1.在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时, 教师应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 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如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网络资源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 融音、像、形于一体进行听说训练, 这样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 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全方位地使语言思维与表达实践相互融合, 突破了传统教学只能设置声音场景的局限性。在这种教学情境中, 学生可在设定的画面、文字、动漫中获取知识, 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还应将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样性, 使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例如, 在教time这课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有重点地呈现4个时间段的钟表画面, 随即依次呈现相应的表达法, 即直接读 (从时到分) 和到读法 (从分到时) 。这样, 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些内容。

2.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 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在网络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图片、歌曲, 然后经过整理, 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使课堂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可听可视的动画, 让学生觉得英语这种语言离我们并不遥远, 从而可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作为出发点, 让英语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让学生形成用英语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 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以达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培养学生敏锐观察、求异思考的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在教Pets第一课时, 我通过播放视频《动物们的狂欢》导入课堂。我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图片或叫声猜测动物名称, 即刻将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通过观看图片, 倾听有关声音, 再加上简单的合作练习, 学生一听到猫的声音, 便能脱口而出“cat”, 听到马叫的声音便说“horse”, 听到羊叫的声音便说“sheep”, 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学生很感兴趣, 踊跃发言,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而且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令我很是欣慰。我觉得这样的课堂就能让英语陶醉学生, 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多投资些时间和心智,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使学生从心底滋生出一种对英语的喜爱之情, 把学英语当成一件开心而愉快的美差, 而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役。

三、利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应积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创设语言环境, 使学生所学有用武之地。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创新和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 加强思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 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学习英语新知识的渠道。现代教育技术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 能有效渲染课堂气氛, 并通过创设各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庞大的信息量润物细无声的传授给学生。这一点是传统教学中单纯“听”这一媒体途径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和思维习惯方式, 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同时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 激起了学生探索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有效地提高了其听、说、读、写的整体综合能力, 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有效和高效课堂

传统的听、说的平面教学方法远不能适应现代英语课堂大容量高效率的要求。因为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把视、听、思考结合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只有运用电教媒体, 才能同时兼顾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多重感官同时感知某一事物时, 感知的效果要高于单一的感知效果。例如, 学习Asking the way这一课时, 我先出示一份本地的地图, 让学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为他人指路。这样借用多媒体技术, 把地图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使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自豪感。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立体式艺术, 因此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时尚和必然, 这是因为它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 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 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娱情激趣,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等特殊功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可使学生乐看、乐学,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化静为动, 有效地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多信息、大容量和高效率。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只是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模式, 并对教师和学习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 并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根据教学实际, 科学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而能获得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在英语的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 教师可以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片段等素材进行综合处理, 以达到文、图、声、影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整合,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上一篇:频率变化比下一篇:辅导员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