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技术设备

2024-05-14

现代化技术设备(精选12篇)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1

具有纯度的中药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而在原中药材料中, 除了含有一些需要的元素之外, 还含有其他的元素, 要想对中药进行提纯, 就需要采用合理的中药提取工艺技术,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 传统的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 需要对原有的提取工艺技术进行改进, 并配合现代化的设备, 从而可以更好的对中药实现提纯,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 中药提取工艺技术的发展动态

在科学技术长期发展的进程中, 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在不断的对浸提原理以及提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 中药提取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新的中药提取工艺技术被应用到中药提纯工作中, 有效的保障了中药提纯的效率。下面就对中药提取新工艺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

1.1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一定压力条件下,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以及溶解度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应用这种技术来进行中药提纯, 可以对中药体系的温度以及压力进行合理的控制, 保障提取过程中, 中药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既定的范围内, 这样就可以对中药中的一些其他的物质进行分离, 从而提取出有用的物质。然而, 这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 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这种技术的可测性质相对较低, 所测得的数据也都是依靠实验所获得的, 在测量结果上会与实际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且这一技术应用的成本相对较高, 其属于一次性实验, 所以还不适宜进行普及。

1.2超声提取技术。这种技术在目前来说, 相对已经得到了完善, 将其应有功能到中药提取工作中, 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超声提取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所产生的微扰效应来实现对药品的分离, 同时将溶剂加入到所要提取的中药中, 从而使得传质的过程得到有效的加强, 在超声空化的影响下, 细胞壁上会形成较大的剪应力, 当剪应力超出了细胞壁的极限承受能力之后, 细胞壁就会出现破裂的现象, 这样就可以将细胞壁中所存在的物质进行有效的释放。相较于传统的提取工艺技术来说, 超声提取工艺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 提取的效率相对来说要更高, 提取作业的时间也相对较短。由于, 这种技术所具有的诸多应用优势, 使得其能够在一些混合类的中药中, 有效的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但是这种技术也具有着一定的问题, 其现在还无法有效的规避高温高压的影响, 其对于容器壁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因此, 其在大规模的生产中, 应用起来还具有一定的限制。

1.3酶法提取技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相关酶的作用, 从而破坏药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而让有效成分流出的一种新的提取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简化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 是一种可以最大程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

1.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的或者由人工合成的各种高分子薄膜, 通过借助一些外界能量的催动, 从而实现了对两种组分, 或者其中多种组分的混合液体进行了分离。因为膜分离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中药水煎液的传统特色, 所以今后应该将会大力的应用于中药的分离, 提取或者精制的过程中。

1.5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吸附剂, 这种吸附剂不仅具有物理的吸附作用, 而且由于它的多孔状结构, 使其具有了对物质的筛选作用。大树脂分离技术在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中, 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 在未来应该很有发展。

2 中药提取设备现代化的发展动态

在中药提取事业逐渐发展的进程中, 中药提取设备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 才能够有效的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在长期的研究和发展中, 相关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一个符合现代化中药提取工艺的设备, 这个设备就是平转式中药连续提取器。这一设备在实际的应用中, 具有加工能力强、生产效率高、应用成本低等诸多的优点, 其还可以在应用有机溶剂的时候, 达到良好的密封性能, 其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在目前的中药提取工作中, 应用较为广泛。然而, 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我国大多数的中药提取生产线上还采用的是间歇式提取设备, 这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2.1中药提取牵涉到与设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虽然新设备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中药提取生产的情况, 但是这些新设备却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的符合现代中药提取的要求, 要想能够使得这种设备的错用风险性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 使得中药的提取生产可以顺利的进行, 很多的厂商不得不还是选择间歇提取器, 而对于新的平转式中药连续提取器的应用则相对较少。

2.2提取量有限。连续提取设备在生产上虽然能够起到更为理想的效用, 但是在单品中药生产和提取中, 所能够提取出的数量却有限。

2.3连续提取设备在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障碍。国家药典规定了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 不按药典生产即属非法, 可按情节判为劣药或假药。采用连续生产工艺会同药典规定产生冲突, 即便允许更改工艺也必须经过验证并得到SFDA批准, 而中药制剂更改工艺的验证工作是比较困难的, 中药制剂生产厂家不可能因为生产成本低而选择连续提取设备。

目前, 中药提取仍然是国内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之一。世界天然植物药市场已达300亿美元, 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很有可能在近几年内快速增长到1000亿美元以上;2003植物提取物占中药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加到30.16%, 已超过中成药, 成为我国中药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

植物提取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前景看好。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安全程度高的提取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未来的几年, 植物提取品种和数量将大大增加, 十年内将有数量级的飞跃, 探讨采用连续提取工艺, 提高加工能力和得率, 减低生产成本, 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结束语

因为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对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加快新药的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上述的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都可以大力的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为推动中药的现代化进程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也为我国的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 同时注重对新设备的研发, 从而提高我国的医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莹.超临界萃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9) .

[2]王艳艳, 王团结, 宋娟.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装置研究[J].机电信息, 2011 (8) .

[3]沈文娟, 岳亮, 何英翠, 于秀妍, 张国刚.天然药物常用提取技术与方法研究概况[J].中南药学, 2011 (2) .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2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现代教育设备是学院开展多媒体教育教学、网络化办公和无纸化办公的物质保证。为了管理使用好现代教育设备,使现有设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流失,减少损坏,特制定本制度。一、现代教育设备应一式二份统一登记入账,分别由现代教育中心设备技术部和部门保管员留存。二、所有使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老师,在使用设备时必须履行借用手续,填好借用的.时间与归还日期,并按时归还。三、使用设备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做到操作规范无误,并及时记录好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四、交还设备时使用者和保管员同时验好设备的完好程度,若有损坏现象发生,填好报告单等候处理。五、任何老师不得随意将借用学院的现代教育设备再转借他人,更不准拿回家使用。违者按有关规定论处。造成设备丢失、损坏等,后果自负(酌情赔偿)。六、现代教育设备是为教学服务的,任何人不得以用于教学为名,用其参与社会商品经营活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七、学院现代教育设备一般不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应报请学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外借。同时要履行借用手续。八、对语音室、微机室、微格室、多功能教室的使用,任课教师务必要按学生的学号顺序入座,相对稳定座位,责任明确。学生不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调机换座,下课后任课教师填好“设备使用记录”,以备设备正常使用。九、贵重设备(如摄相机、录相机、多媒体外设备等)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借还手续,并在使用期间妥善保管,确保安全,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让设备在库房以外的任何地方过夜,应当天借用当天归还。十、现代教育设备管理人员、老师和实验实训教师,要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台设备,随时注意提高防范意识,养成人走关机、关灯、关窗、关门的良好习惯,并经常搞好室内卫生,保持设备清洁。十一、在设备基地,未经批准不得带领外单位人员来操作,不准任课教师利用学院设备私自搞培训(以赢利为目的)等活动。十二、教师若使用设备,要求提前三天约好,以便协调使用。十三、设备出现故障,不得私自拆卸,不得私自更换器件,最少两人在场且在允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维修,以确保机件的完备性。十四、实验教师、保管员及有关教研室要经常检查电源情况出现问题应及时反应给有关方面,争取及时解决问题。十五、任何人不得在库房、机房内吸烟,保持室内卫生。十六、凡属淘汰、报废设备不得随便丢弃,各种仪器设备要清点记账,应妥善保存,经学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适当处理,并及时销账(一式二份)。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3

一、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和技术

目前在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设备维修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状态维修或预知维修

状态维修是一种基于实时设备数据优化配置维修资源的维修方式,它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或离线监测,诊断设备的故障机理并准确预测设备的剩余寿命,进而判断设备的维修需求。与预防维修方式相比,状态维修能更精确地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它在制定维修策略时考虑了系统运行的状态及设备间由于制造过程、使用保障过程等原因造成的差异,尽可能在其发生故障前进行维修。由于其能够掌握设备的现行技术状态,运用数据分析与决策技术预测设备的寿命并实施“精确”维修,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停机时间,节约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可用度。

2、主动维修和故障根源分析

主动维修以故障根源分析为基础,给出了故障根源的种类(材料变形、超常液体污染、液体泄漏、转子不平衡、不对中、严重的磨损状况、原始设计缺陷等),认为通过对可能引起装备产生故障的故障根源进行系统化的识别,在系统的性能和材料退化之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整体维修需求,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与其他维修方式不同的是,主动的计划维修是在设备失效之前的某一最佳时间进行,而被动维修是由于突发故障而进行的,预防维修则是完全按时间间隔进行的维修。

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这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强调对设备的异常工况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设备状态为基准安排各种方式的计划维修,以达到最高的设备可利用率和最低的维修费用。其定义为:“按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装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程序,确定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维修停机损失和最小的维修资源消耗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

4、全员生产维修

全员生产维修的含义是:(1)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的;(2)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系统,确保寿命周期内无公害、无污染、安全生产;(3)包括与设备有关的部门,如设备规划、使用、维修部门等等;(4)从最高管理部门到基层工人全体人员都参加;(5)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推进生产维修。全员生产维修追求的目标是“三全”,即全效率——把设备综合效率提到最高;全系统——建立起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更新直至报废的设备一生为对象的预防维修系统,并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全员——凡涉及设备一生全过程所有部门以及这些部门的有关人员,包括企业最高领导和第一线生产工人都要参加到全员生产维修系统中来。

5、最优化计划维修

最优化计划维修是最新发展的一种设备维修管理方法,起源于澳大利亚。最优化计划维修注重维修需求(法规、经济、技术等)和维修资源(人员、备件、消耗品、设备、设施等)之间的平衡。优化的目标是为系统中的每一台设备制定出适当的维修方案并确定维修周期,以保证设备满足规定的要求,运行安全可靠,使整个系统保持高有效性和低运行成本。通过有效的实施最优化维修,就会:(1)提高系统的可用性;(2)降低总维修成本;(3)提高设备可靠性;(4)改善系统的安全。

上述各种维修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于计算机设备管理技术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振动分析,温度检测,油液分析,超声波检测等)来管理数据和提供设备的状态信息。要建立起这些系统除需要很大的投资外,还需要培训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甚至需要改变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

二、我国煤矿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煤矿生产的特点是设备运行地点分散,运行环境恶劣,现场设备维修人员能用的技术手段有限,给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大多数煤矿的维修工检修仍然主要用传统的听、看、敲的方法来判断设备的故障。但由于每个维修工人的诊断水平和经验不一样,很容易造成维修失误,无法保证煤矿现代化生产所需的设备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由于管理、设备、技术和人员素质等原因,除了极少一些较早开展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国有大型煤矿外,我国大多数煤矿还是采用传统的设备维修方式,即事后维修和计划维修。由于定期对设备拆检存在着时间不准确、无效维修甚至是有害维修的情况, 因此导致了设备维修费用居高不下,设备故障频繁发生,极大的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这种定期维修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煤矿的现代化生产和管理要求。

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方法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维修标准。设备维修的管理还是停留在一般的台帐管理的水平,对各类煤矿设备的特点、常见故障类型、应该采取的故障诊断手段和有效维修方式、维修质量的检验标准等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基础数据。

三、在煤矿实施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的一些思路

一是建立适应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的组织架构,培养企业内部的维修管理专家,改进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设备的不同情况,综合采用事后维修,预防维修,预知维修及主动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式,以达到整个维修系统最佳的目标。

二是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计算机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完善设备档案和基础数据管理工作。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建立健全各种台账,严格设备管理,认真执行设备故障报告制度,严格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和故障危害性质,逐级进行报告,使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主要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广泛使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采用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关键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测。加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从时间维修模式逐步向以状态监测为核心的多种维修模式转变。提高状态监测管理水平,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传递、查阅和审核,及时准确做出维修决断,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四是建立和完善煤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各项标准,根据煤矿企业同类设备的最好维修实践,对关键设备建立起一套样板维修管理标准,使维修工作的管理有据可依,能够根据比较判断找出自身设备维修的薄弱环节,不断的加以改善和提高。

五是跟踪设备维修管理工程的实施效果,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维修系统和维修方式做出改进和调整,最终使企业的设备维修体系达到最佳。

现代企业数控设备的技术和服务 篇4

1 现代企业数控设备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企业竞争更为激烈, 为了获得更好地市场, 企业需要保证高精尖的数控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 但是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 由于设备的使用时间长, 再加上高负荷运转, 设备的加工精度明显减低, 出现故障的频率也逐年上升。这种状况容易导致废次品的增多, 从而增加了返修的成本,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 对数控设备的维修管理措施

2.1 现场诊断与维修

现场诊断与维修需要维修人员拥有丰富的诊断经验, 在数控设备出现故障后, 负责人都会要求维修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诊断,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理完成。这就要求维修人员的技术过硬, 希望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2.1.1 观察法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要求维修人员通过观察发生事故时的现象进行判断, 仔细检查, 从而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 进行修理。

2.1.2 仪器测量法

仪器测量法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诊断, 维修人员采用常用工具按照系统电路图及机床电路图对故障部分的电压、电源、脉冲信号等进行实测, 最终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

2.1.3 参数检查法

系统参数是机床运行的保证, 一旦数控设备发生故障, 系统参数一定会有所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只需要核对修正参数就能将故障排除。

在现场诊断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数据系统自我诊断、原理分析、功能程序测试等方法, 维修人员进行诊断与维修时可以采用一种方法, 也可以多种方法同时进行。

2.2 数控设备维修记录管理

2.2.1 维修记录的及时更新

在进行数控设备的维修之后, 维修人员应当记录维修时间、诊断方法、故障发生原因以及排除方法, 积累维修经验;同时也让维修和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机床的健康状况, 提高机床的工作效率。

2.2.2 做好参数的备份管理工作

如上文所说系统参数是机床运行的保证, 那么参数的备份就成为维修技术人员必须要做的工作, 在备份方法中, 复制硬盘虽然成本高, 但它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当然光盘备份也是一种很好的机外备份方法。至于其他的简易方法, 本文就不再赘述。

2.2.3 数控设备维修记录管理网络化

随着企业管理层的规范化管理, 数控设备的维修也有一定的流程 (如图1) , 这样的网络化记录有助于初级维修人员进行学习, 有利于维修人员的培训, 同时也促进了管理人员对数控机床健康状况的了解, 便于管理人员决定是否购买新设备, 一定程度上打击中饱私囊的行为。

2.2.4 未雨绸缪, 储备必要的备件

数控设备的器件一般精度较高, 技术含量也高, 进行复制会面临侵犯其知识产权的问题, 为了第一时间修理好发生故障的数控设备, 这需要维修技术人员储备必要的备件。但是储备量的问题又一直困扰着企业负责人, 要准确把握储备类型与数量就需要维修技术人员系统分析, 全面估算。

3 企业数控设备的技术措施

3.1 建设一支优秀的维修人员队伍

3.1.1 有计划的培训相关人员

一个外行人是无法来判断数控设备的好坏的, 只有专业的人员才知道如何将数控设备的优势发扬光大。但是在现代企业中, 数控设备维修高技能人才仍然急缺, 由于设备的更新较快, 有的老职员并不能很好地完成维修工作, 企业应当派遣维修人员到设备的生产厂家现场培训;至于操作人员, 就需要企业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并且掌握正确的保养方法, 极可能延长数控设备的工作年龄。

3.1.2 将维修划分维修区域

企业一般都有建设一支维修队伍, 但是维修队伍的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原因就是维修人员的分配问题, 有时甚至会发生几名维修人员对同一台设备进行维修, 另一台需要维修的设备无人问津, 总而言之, 责任分配不均匀。将日常维修区域进行划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责任到人, 不会出现瞎忙活的状况, 在遇到维修难题的时候, 又可以通过大家的力量一同解决。

3.2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3.2.1 操作人员的工作制度

操作人员是与数控设备接触时间最长的人, 数控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时间、原因等他们都十分清楚, 为了更好地对数控设备进行管理, 需要企业做到定人定机, 保持数控人员的稳定性。同时也需要在为每台机床配备一本《数控机床交接记录》, 记录机床维修资料, 责任分配明确, 为以后的操作与维修提供经验。

3.2.2 维修人员的规章制度

数控设备技术是集机、光、电于一身, 技术复杂。只有建立一支包括机械、电力、动力、计算机软硬件等专业技术如愿在内的维修队伍才可以满足数控设备的维修需要。维修人员通过划分维修区域进行定区维修, 对自己区域内的机床故障了如指掌, 在进行维修之后应当配合操作人员进行记录。

3.3 数控设备的合理采购

3.3.1 采购前期

采购数控设备是为了企业产品质量, 在进行采购时, 需要从设备的兼容性、适用性与可扩展性三个方面进行考量。特别要注意的是设备的兼容性, 在新购设备是要注意与原有数控设备的继承性,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拥有同一品牌同一系列操作系统的机床, 以便于进行集中管理。

3.3.2 零配件采购

如前文所说, 需要维修技术人员确定需要存储的零配件数量与种类, 但是如果能够建立一条零配件采购渠道会更加的便利。

4 数控机床的集中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数据的共享变得十分简洁, 将数控机床进行集中管理并且将数据录入电脑将会给维修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便利, 同时也会促进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交流。

4.1 用多机联控取代手工编程

传统的手工编程如果需要修改就会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计算与输入, 也容易造成代码的输入错误, 但是采取多机联控, 技术人员只需要在一台计算机上修改测试机床程序, 就可以集中化的处理全部的机床, 大大节省了时间。

4.2 以标准程序与数据库建立代替零件编程

与手工编程相似, 零件编程也是会导致时间的浪费, 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凭借加工特征分类集中建立标准化的程序集, 从而根据加工要求对程序进行大量的删减与修改, 节约时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 数控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点,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保证数控设备的维修工作顺利完成, 并且采用数据化的技术手段, 将数控设备的故障与解决方法集中记录, 有利于以后的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 有利于设备维修技能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新忠.企业数控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适应型维修方式[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03, (03) :53-55.

[2]金辉.浅谈企业数控设备的维修和管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6, (07) :40-41.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5

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的管理之中,系统工程技术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实际的应用性也是非常的广泛,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能够给予充分的认识,通过实际的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来实现其价值以及核心的实际发展趋势,最终实现实际工作的不断健全。系统工程主要是将数学、信息学以及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在传统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来实现现代管理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以根据化学生产的实际流程来对于化学设备的实际放置的位置以及具体的次序来进行科学的设定,通过相对合理性的布局来实现占地面积的减少,同时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设备运行中所需要消耗的实际成本。还可以利用库存理论、排队理论等科学的理论学说来对化工设备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以及科学的调配,通过更加科学而合理的配件计划的制定来对化工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能够面对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进行及时性的补救。

1.2网络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通过网络技术能够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精细化,进而实现管理效益上不断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不断的提高,实现生产以及建设成本上的不断降低,进而实现化工企业在生产效益上的不断强化,实现工作效率不断的提高。通过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为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提供便利,实现管理技术上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实现资源上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计划工作周期的不断缩短,进而不断的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实现化工企业在经济效益上的不断提高。此外,网络能够实现管理中需要人员数量上的总体确定以及具体的调配,这就样就能够实现人力资源上的合理培养,通过人力的充分利用来实现损失的降低,实现人员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平衡性。

1.3计算机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

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的实际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施工能够实现化工设备管理上的自动化以及科学化,还可以借助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实现实际问题的解决,实现管理效益上的不断优化。通过设备管理水平上的不断优化能够实现总体生产效率上的更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相关数据的科学处理以及分析,制作出更加直观、科学、完善的数学报表,进而为后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保障。总之,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效率的保障,同时还为化工设备的.实际维护、故障排查以及维修管理等工作的进行提供重要的便捷性的保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技术上的避免,实现化工设备管理中所存在的故障实现快速的并且非常准确的查明,针对实际问题来进行维修对策的分析,使得总体的维修工作更加的具有便捷性以及效率性。

2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得天然气化工设备的管理建设呈现出了一种多样性,这就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来不断的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工业技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充分的借鉴当今先进性的相关科学技术,通过管理水平与生产实际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管理效率的保障。对于先进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现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且结合先进实践中的各项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水平的不同提高,在系统性的分析中实现核心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的把握分析,最终实现工作上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相关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更新。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6

关键词: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现代设备管理;重要性

一、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设备状态监测以及故障诊断技术就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一定的参数标准进行评价,预测设备的未来运行状态,能够在早期发现设备的故障并对故障的原因、位置以及程度进行诊断识别,进而针对其分析结果作出改进决策,防范大型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包括3个过程:首先是状态的监测过程,即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硬件技术进行检测并将运行中的信号数据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故障诊断的基础性过程,也是该项技术的首要过程;其次就是分析诊断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及故障诊断。信息分析处理主要是对状态监测过程中的数据信号进行变换处理,然后将有用的特征信息进行不同角度的提取,最后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分析仪器进行信息的分析。故障诊断则是在信息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将分析的结果与运行正常时的参数信号进行对比,发现不符合规则的信号,对其进行判断,从而找出故障的原因以及位置;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对故障的处理与预防。通过上述两个过程,可以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状态,进而对其进行故障处理,如设备零件的更换、调整以及检修等工作,然后根据状态的变化,制定准确的设备运行故障预防方案,达到应用该项技术的重要目标。

二、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设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在各型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供热设备为例,探讨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一)受监测设备的确定

要对设备尤其是供热方面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故障诊断,首先需要确定受监测设备。供热方面的设备主要有电力设备以及热力系统设备,这些设备发挥的功能不同,在监测设备的类型和所处位置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确定受监测设备时,要对设备进行分析,评价装置的运行状况,将故障发生可能性较大的设备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从而确定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的数量。

(二)监测等级的确定

对设备状态监测的等级确定主要是为后期监测结构的评价作准备,同时也保证正确选用监测诊断方式和时段。在供热设备的监测中,可以将设备按照监测重要程度进行编号,然后进行分别管理。

(三)预知维修体系的建立

预知维修体系的建立对于设备管理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把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结果形成系统化的数据库,进而让设备的状态监测工作成为一个例行制度。预知维修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对供热设备的监测数据形成三个数据库:基本信息库、振动数据库以及故障数据库。该三项数据库包含的内容分别为:供热设备的基本硬件信息、振动产生的信号以及所监测设备的异常情况的诊断数据,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以及故障结果。

(四)监测标准的制定

对设备状态监测后,要判断设备是否产生故障,不能光从监测结果数据来反映,因此就需要对设备正常运行时的信号参数进行确定,也就是要制定监测的标准,进而比对数据信号,发现异常,如设备的转动振动标准参数等,可以通过定器的标准运行状态监测结果来制定和修正。其次,要对监测的过程进行标准的确定,一般按照“五定”的原则:定时、定点、定期、定人以及定指标。

(五)实施状态监测

在实际状态监测过程中,供热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包括电力设备以及热力设备。通过前面设定的设备监测重要程度,分别展开监测工作。监测的内容有:振动分析、电流频谱采集分析处理、设备系统的自动诊断系统、摩擦付的温度监测以及定期的简易振动状况监测。对上述监测到的数据和图像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后再利用分析系统,得到设备运行状态。

(六)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对出现与正常运行标准出现偏差的设备进行故障的分析,找出故障位置,确定设备的隐患点,进而提出检修报告,最后进行维修。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将过程和结果计入数据库,以备下次的监测检修工作。

三、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设备状态监测的信号主要是来自于微机分析系统,因此对所监测的设备运转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振动数据的采集和软件系统的分析,能够有效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故障情况,为工厂或企业带来安全保障,因此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设备管理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监测工作的开展,培养监测技术人员

状态监测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企业或者工厂的设备管理模式迈向新的阶段。随着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也越来越高,不仅推动了监测工作的开展,也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更培养了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尽早发现故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项现代化技术,利用了先进的监测仪器和分析软件,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状态中的数据准确性,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监控,也能尽早发现故障,进而排除故障,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工厂、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三)为企业或工厂的年度修理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测后,企业或者工厂能够对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量化掌握,在年度设备的修理计划中,能够保证有问题的设备及时纳入计划当中,得到及时的修复。

(四)对设备的后期维护和再利用积累资料

设备的每次状态监测,如振动监测都会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对每个测试点的振动变化过程都建立图表,对其趋势有很好地体现。另外,在不断的实际振动测试中,建立了各个测试点的诊断诊断标准,为后续监测提供参考。其次,这些数据资料还可以作为设备后期维护和报废设备再利用的参考依据。

(五)节约设备使用成本

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能够避免故障隐患的范围继续扩大而导致机器的报废和维修成本的增加。在工厂中,通过对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综合性分析,可以取消每年的设备修理计划,因此不需要因为设备的检修而停止工厂的运作,只需要对异常设备局部进行检修,这样就大大节约了经费和成本。

四、结语

在现代化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的故障处理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因此对于故障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检修是很有必要的。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现代化设备管理提供了福音,尤其是供热方面的设备。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也明显降低了故障的发生率,让现代设备管理进入到主动型模式,给各行业、工厂或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潘古炎.浅谈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4):313-313,315.

[2]刘洪宝.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煤矿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9):167-167,168.

[3]高峰.设备管理中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与状态监测维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7

关键词:港口设备,电控系统,远程诊断技术

近年来, 我国的港口设备日趋大型化、自动化, 设备上的电控系统越来越复杂。由于港口设备所处作业环境的特殊性, 电子类元器件比机械类零部件更容易发生故障。一旦电控系统发生故障, 能否及时快速地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直接关系到港口生产作业效率。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出现, 为解决港口大型设备电控系统故障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此点, 本文以某港口桥式起重机的机电控制系统为依托, 并以远程故障诊断技术为基础, 设计一个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通过该系统来实现对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的故障监测和诊断。下面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1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1) 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优点。

所谓的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实质上就是网络通信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的融合。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设备所在现场的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与远程故障服务中心内的诊断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并由现场监测站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传给远程服务中心, 通过中心内计算机的分析、判断便可得出故障诊断结果, 然后再将这些结果回传给监测站, 指导设备维修。与传统的诊断技术相比, 远程故障诊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其一, 能够更快地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可大幅度降低故障对设备的影响;其二, 有助于提高维修需求的响应能力;其三, 可进一步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其四, 能显著缩短因故障导致的设备停机时间, 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 远程故障诊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在远程故障诊断中, 诊断系统与被诊断对象之间基本都分布在不同的地点, 信息的交互是借助通信网络来实现的, 这就使得远程故障诊断具有了跨地域性的特点。而如何使传统诊断技术中的信号采集、数据分析和专家诊断等功能通过网络在远程运行, 就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解决, 具体包括:网络模式下的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库设计、故障诊断推理等等。

2港口设备电控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港口设备电控系统实现远程故障诊断的意义。

从目前我国港口大型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来看, 电气部分故障的发生几率要远远高于机械部分, 并且电气系统本身对维修和保养的要求也比机械部件高。同时, 由于电控方案的种类较多, 从而使得我国各大港口中同类设备就会有多种不同的电控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平均4年左右港口设备的电控系统就需要进行一次更新换代, 这给维修保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获得及时有效地维修, 那么会直接影响港口正常生产, 这不仅会给一些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此, 对设备电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提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下面以某港口公司50T-50M集装箱岸边桥式起重机的电控系统为例, 设计远程故障诊断监控系统。选择该设备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电控系统极具典型性, 其采用的是由656DC5变流装置、676H5变频装置、2000系列PLC以及CP316H CPU组成的全数字控制变频系统。

(2)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1)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1) 系统的远程PC机应当能够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对桥式起重机控制室PLC的状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2) 在特别许可下, 远程PC机应当能够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对桥式起重机控制室PLC的状态数据进行实时控制; (3) 远程PC机应当能够对桥式起重机控制室PLC的日常数据和故障数据进行保存, 并且能够自动完成一些统计分析报表。

2) 实现远程诊断的主要技术内容。 (1) 对PLC的配置、信号采集、存储以及传送原理进行相关的试验和研究, 以此来确定所具有的功能; (2) 对PLC的通信协议进行系统研究, 具体包括变量内存地址分配表、PLC源程序以及编程工具软件等; (3) 建立包括通信接口在内的PLC试验装置, 并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和调试; (4) 按照处理终端的功能及界面要求,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数据采集系统; (5) 建设公司子网, 并设置相应的授权用户。

3) 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远程故障监控系统设计。该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基于通讯网络这一基础之上, 下面进行具体介绍。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信息流与通讯网络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远距离I/O信号与PLC间的通讯网络层。由于该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的通讯网络是远距离I/O信号与PLC之间的通讯网络, 这个网络属于信号采集、命令执行与PLC之间的通讯网络, 它由多个现场I/O模块构成, 并利用通讯线缆与PLC主框架上的通讯模块相连接, 该通讯模块能够实现对现场各个I/O模块的通讯; (2) 驱动器与PLC之间的通讯网络。利用一根带有屏蔽功能的三芯对绞线将若干个交、直流驱动器的控制装置及反馈信息与PLC主框架上的通讯模块相连接, 由此来实现信息传递, 这样便可完成PLC对驱动器的控制。同时交、直流驱动器上的状态信息以及各种故障代码除能够显示在相应的显示装置上之外, 还能利用与之相对应的通讯模块传给PLC, 这样维修人员便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具体位置; (3) PLC与控制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网络。该通讯网络主要负责PLC与控制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具体设计时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相应的配套软件来对PLC进行编程和配置, 并且使用该软件还能够对交、直流驱动器的驱动程序进行编程和监控; (4) 远程监控的实现。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的远程故障监控系统可通过公司内部互联网子网来予以实现。先将存储在PLC中的电控系统的控制信号数据通过RS232通讯接口与公司的网络相连接, 然后再利用不同的通讯协议便可以实现对桥式起重机电控系统的远程监控。

参考文献

[1]王志浩, 张浩, 严隽薇.远程服务技术在设备维修领域的应用[J].同济大学大学学报, 2009 (6) .

[2]吴伟蔚, 杨叔子.远程协作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11) .

[3]王金涛.机电设备信息管理以及远程诊断方法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 2008 (5) .

[4]范建共, 张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电控系统改造设计及应用[J].港口科技, 2012 (7) .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8

经过这几年的应用实践,教育技术设备由最初用一张木桌子进行管理,到现在用钢质多媒体讲台将计算机、实物展示台、中控等设备统一进行管理,在硬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研究了学校以往经历,考察了兄弟学校在教育技术设备管理上的经验,在钢质讲台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在每张讲台上安装了网络门禁,与学校现有的一卡通系统进行连接,公用一张卡,方便教师使用和保管。利用网络门禁对多媒体讲台可以进行班级多媒体使用者、使用时间等设置;记录使用者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等信息。通过这样改造,可以记录学科教师的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对教师就可以进行考核,也使教室内多媒体设备有效的发挥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管理

由于班级多媒体设备类别多,操作复杂,于是课题组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在招标书中就将整套设备的功能进行标明。在设备到校进行安装调试时,要求多媒体集成商满足一键开机功能,只要任课教师在中控面板上按一个键就可以将计算机启动、投影机启动、屏幕降下等动作。对于任课教师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模式,即必须先通过公司技术员进行的操作培训、现场练习、操作考核等程序,成绩合格后才可以发卡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做极大的保证了多媒体在使用过程中正确操作率,减少多媒体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故障。

在每个班级里由班主任推荐一名负责任的同学担任班级电教员,对班级电教员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基本使用和简单故障维护等培训,协助任课教师能够顺利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教室多媒体使用登记表》登记任课学科、时间、设备情况等信息。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班级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开关机,且时间间隔比较短,这样操作有以下弊端:直接影响投影机灯泡寿命;这样的开关机还会出现机器启动不正常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研究组进行讨论,通过两条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在班级电教员职责里添加一条要求,即要求每个班级电教员需要到教师办公室了解一天有哪几节课要用到多媒体,根据实际情况提醒上一节课的任课教师是否要关闭系统;二是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到班级电教员处登记或提前到任课教室接前一节课老师班。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护程序的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故障报修程序、故障设备维修程序、故障硬件更换程序等。

四、故障报修程序

班级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班级电教员通过常规检查后还是无法解决的故障,用电话联系学校管理员进行报修,学校管理员接到报修电话就应在《教室多媒体设备问题处理登记表》记录。如发生学校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向系统集成商报修,并由学校管理员进行记录,在《金华市第六中学多媒体设备报修联系单》上登记。

五、设备维修程序

当接到班级多媒体设备故障报修后,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并记录维修的结果。故障已解决的维修应让班主任在《教室多媒体设备问题处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故障无法解决需要返修,也要得到班主任的确认,才能将故障设备带离班级;对返修班级的设备,按标书要求替换备用设备,做到不影响教学工作。

六、故障硬件更换程序

学校教师基本配备计算机,都已经使用了三年,逐渐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每年都有教师需要更换一些配件,学校根据需要会适时购买一些,并将配件保存在总务处仓库里。需要向学校信息中心进行申请更换,并填写《硬件更换申请表》,由技术员对该硬件进行检测并登记故障原因,诊断是否更换,确需更换时将总务处的存根开给教师,让教师携带损坏硬件和《申请单》去总务仓库领取新的硬件。

七、研究成果

建立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机制,建立了一支负责任的小电教员队伍;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套维护保障程序等保障教学的有效工具;不仅为教育技术设备出成效、降损耗作出了贡献,而且使全校师生及管理人员均能自觉地、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改善了学校教育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红玉, 田保红, 王海明.《教学模式改革的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教育部就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3].孙祯祥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学》浙江师范大学

[4].孙祯祥教授.《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者的责任与素质》.浙江师范大学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9

1 港口设备管理系统模型

在现代港口管理中, 港口设备管理系统模型的运用, 能够通过对港口设备的作业信息进行有效地汇总和分析, 进而得到提高港口设备管理效率的目的。通过港口设备管理系统的运用, 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有效设备信息和作业生产信息, 从而通过科学的信息来对设备管理策略进行不断地调整。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下, 通常需要使用人工方式对报表中的信息进行统计, 中间包含的环节较多, 而且周期较长,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却也无法获得较为准确和及时的管理信息, 经过人工计算获得的数据已经无法实现对当前设备运行状态的及时反映。因此, 只有将滞后的信息处理方法不断地更新, 才能够满足当前大型港口设备管理的需要。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 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交流平台, 并且通过对庞大的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帮助管理人员更加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设备管理信息。

1.1 硬件系统

大型港口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应当对现有的硬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我国, 很多的大型港口已经具有了适合自身单位运转的管理系统, 在通讯设备方面一般包含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 通讯的信号也能够覆盖整个港口。这些港口可在充分考虑生产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总体信息传输性能要求的基础上, 利用已有的通讯资源, 开发更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 加快整个港区的设备响应性。另外, 在进行港口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时, 应当针对不同的设备充分运用组域的概念, 对于每组设备不同的逻辑进行全面地管理, 对港口设备中的动态数据进行全面地采集和分析, 并且将分析的结果存储在相应的设备上, 再通过港口设备管理系统的网络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的节点, 实现数据的及时共享与沟通, 主要确保网络系统的可运转性, 则能够通过与服务器的连接来实现对地面设备的管理, 并且根据要求定时对数据进行刷新。这种管理方法能够保证其他的设备在软件匹配、并且具有相应权限的基础上, 进入到管理系统中, 对地面设备进行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则可以根据需要, 对服务的数据做双机备份或者是通过镜像系统实现备份。

1.2 软件系统

软件资源包括静态管理系统软件和动态管理系统软件。由于不同种类设备的动态管理系统往往是不相同的, 这可能导致其数据库结构等数据文档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有必要在静态管理系统中构造不同数据库的转换接口, 以保证动态与静态系统的数据交换软件。

完善的静态管理系统的模型, 应有故障统计模块、计划维修模块、设备履历模块、备件模块和信息统计模块。各模块之间的信息应可相互共享。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模块的信息统筹进行计划安排, 人员配置, 分析故障, 备件预报及成本控制。同时它的数据库结构应采用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

2港口设备电控系统的远程诊断技术

通过对港口设备电控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港口设备电控系统进行远程诊断, 以此不断提高港口设备电控系统的性价比, 大型港口设备电控系统的监测过程如图1所示。

2.1 港口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功能

第一, 能够通过对具远程监测系统的运用, 实现对单机控制室的相关状态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 以此为远程诊断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第二, 在特殊情况下, 通过远程的个人计算机能够实现对某一单机控制室内PLC数据的获得。第三, 通过远程个人计算机实现对获得数据的有效保存。第四, 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进而生成统计分析表。第五, 在需要时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为远程诊断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

2.2 现代港口设备电控系统的运用, 是远程监控和诊断技术的基础

当前, 在设备层中广泛应用的电控系统, 大多以结构模块的形式出现, 系统通常由可控制编程器 (PLC) 驱动器以及CMS组件等部分构成。港口设备监控与维护系统成为一个完善的港口设备诊断工具, 它能够提供起重机运作的连续监控和报告。诊断工具提供维护和操作人员所需的功能和信息, 使任何一台单机都获得各自所需的不同关注, 从而确保任何一台设备的最大可用性和生产率。通过这些监控信息, 可以在整体运作要求范围以内计划安排维护性停机,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安排设备的维护工作对港口整体运作的影响。瞬时掌握港口机械设备的一举一动, 操作的条件和特定的过程, 使得实际检测的操作简单易行。随着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全部功能的掌握, 他们将更快捷、更有信心地解决由各种原因产生的问题。

2.3 港口设备电控系统远程诊断技术的内容

(1) 对于PLC配置进行不断地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PLC信号的采集和传输, 实现各项远程实验, 以此来对所有的功能进行判断和实现; (2) 对PLC通信中的相关协议和技术细节进行研究, 对其中的变量内存地址以及编程工具等项目进行研究; (3) 对PLC实验装置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实验系统, 以此来完成对系统软件的开发与调试; (4) 对组态软件进行对比和选择, 以此为远程诊断提供必要的支撑; (5) 针对具有本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功能的软件进行研究和开发, 使其能够满足操作界面的要求; (6) 对系统日常数据的产生形式、存储模式等进行研究, 以此实现对数据的动态管理; (7) 为了使数据在后台完成顺利的传送, 需要开发相应的数据传送软件; (8) 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 设置企业子网, 并且对相关子网的权限与用户权限精心设定; (9) 对各种需要的驱动程度进行编写和调试; (10) 实现与国内外相关技术支持单位的有效连接, 加强对远程监控技术和诊断技术的研究, 促进其服务功能的实现。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型港口设备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范围日渐广泛, 其现代电控系统的远程诊断技术也在促进设备维护与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港口设备的远程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在港口设备的现代化电控系统的应用方面也将不断地进步, 以此促进我国港口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在现代化港口设备的运用与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为了实现现代化港口自动装卸的目标, 需要通过电控系统的运用来实现。而在无法对电控系统进行近距离控制时, 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电控系统的远程诊断, 来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本文就主要针对港口设备的现代电控系统远程诊断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港口设备,现代电控系统,远程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1]黄有方, 史建民, 赵婉莹.大型港口设备的现代电控系统的远程诊断技术[A].2000全国设备诊断技术学术交流会[C], 2000

[2]杨叔子, 史铁林.设备诊断技术的现状与未来[A].全国设备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0

[3]屈梁生, 孟建.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与当代前沿科学[A].全国设备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1

[4]沈一费, 黄有方.设备的管理与诊断技术[J].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4

[5]周东化, 王庆林.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J].自动化学报, 2000 (19)

[6]黄有方.设备控制系统的多维信息特征提取与识别[D].上海:同济大学, 2000

[7]黄有方, 石来德.故障特征识别技术综述[J].同济大学学报, 2001 (8)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10

其中的数控机床又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中最突出的代表, 它充分体现了现代基础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

1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作用和发展概况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 在生产能力, 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 大力发展制造技术, 已经成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促使常规机械制造技术与精密检测技术, 数控技术等相互结合。机械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 其性能, 精度和效率日趋提高, 更新换代频繁, 生产类型由大批大量生产向多品种, 中小批量生产变化。这些变化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向着高柔性与高度自动化, 高精度和高速高效率的趋势发展。

1.1 机械制造向高柔性与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机床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字控制 (CNC) 机床, 加工中心 (MC) , 柔性制造系统 (FMS) 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等自动化制造设备的应用比例迅速增加, 使得机械制造过程逐步柔性化, 适应了生产类型由大批大量生产向多品种, 中小批量生产及产品更新换代快的方向转变, 缩短了生产周期。

1.2 机械制造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 人们正积极从事超精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的研究, 其精度可达0.005~0.01μm。另外, 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已开始向纳米级 (1nm=0.001μm) 加工精度, 可望在不远的将来, 机械制造业将能实现分子级或原子级的加工精度。

1.3 机械制造向高速高效率方向发展

由于机床结构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刀具材料的应用, 使切削加工速度提高到每分钟几百米甚至一千多米, 从而促使切削效率显著提高。

2 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 作用和发展状况

现代机械制造要求产品品种多样化, 更新换代加速, 从而使多品种, 中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中, 单件小批量生产一般都采用通用机床加工, 当产品改变时, 机床与工艺装备均需作相应的变换和调整, 而且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基本上由人工操作, 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曲线, 曲面轮廓组成的复杂零件, 只能借助靠模和仿形机床加工, 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为了解决多品种, 中小批量及复杂零件机械加工自动化的技术难题, 数控加工技术应运而生。由于数控技术综合应用了计算机, 自动控制, 精密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成果, 具有高柔性, 高精度与高度自动化的特点, 因此, 采用数控加工手段, 解决了机械制造中常规加工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单件小批量, 特别是复杂型面零件加工的自动化问题。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 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水平, 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 多品种及高可靠性的机械产品。例如数控机床的特点尤为明显:

2.1 适合于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

2.2 实现计算机控制, 排除人为误差。

2.3 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实现精度补偿和优化控制。

2.4 加工中心, 车削中心, 磨削中心, 电加工中心等具有刀库和换刀功能, 减少了装夹次数, 提高了加工精度。

2.5 数控机床使机械加工设备增加了柔性化的特点。

柔性加工不仅适合于多品种, 中小批量生产, 也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且能交替完成两种或更多种工作。不同零件的加工, 增加了自动变换工件的功能, 可实现夜间无人看管的操作。由几台数控机床 (又叫:加工中心) 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 (简称FMS) 具有更高柔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包括加工, 装配和检验等环节。

美国于己于1948年最早开始数控技术的研发工作, 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而我国数控技术的研发始于1958年。

我国的数控技术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1965年, 开始研究数控铣床, 当时采用的是电子管控制, 步进电动机和液力放大器拖动的开环控制系统, 基本上是处于试制, 试用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65年开始, 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虽然数控机床的数量和品种不多, 但在少数复杂的零件加工最中, 已经开始从试验阶段进入生产试用阶段。第三阶段为1972~1979年, 是数控技术的生产和试用阶段。例如, 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数控技术在车, 铣, 钻, 镗, 磨, 齿轮加工, 电加工领域开始研究或应用;数控加工中心研制成功;数控线切割机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等。1980年以后为第四阶段, 是稳定发展阶段。通过研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我国的数控技术水平发展很快, 已自行研发了三轴, 四轴和五轴联动的数控系统和具有工艺处理能力的加工中心等, 数控机床的品种已超过500种, 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品种的数控率已达20%以上。

虽然我国数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以提高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

3 数控加工技术的前景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级尖端人才, 更需要大量既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 又能熟练胜任专业技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 即所谓的“蓝领”。尤其在近几年, 机械加工, 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 对于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就机械制造业而言,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 几乎大部分制造企业, 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南方较发达地区, 数控加工及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目前, 以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地的中,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大都开设了数控加工技术及相关专业, 但仍难以缓解这方面人才紧缺的压力。

但是, 可以预见, 也有理由相信, 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供不应求, 必然会促进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又会孕育产生大量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进而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进一步走向繁荣。

摘要:数控加工设备的种类很多, 不仅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冲床、电加工机床, 车铣教工中心、镗铣加工中心、齿轮加工中心, 还有各种柔性制造单元等等。从数控系统控制的轴数上看, 不仅有简单的二轴控制、三轴控制、四轴、五轴控制, 在高档数控系统中已经可以控制在几十个轴以上的运动状态。

关键词:数控设备,作用,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数控培训网络天津分中心.数控机床[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全国数控培训网络天津分中心.数控编程[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11

【关键词】汽车钣金维修;维修设备;应用

在汽车钣金的维修中,一些先进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对人们技术上和专业上的要求都更加的严格,维修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和维修,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维修的质量,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因素才使得汽车钣金维修工艺在当今汽车维修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汽车钣金维修工艺分析

1.1汽车钣金维修工艺的概念和现状

在以往的汽车钣金维修工作中,所选用的工具和维修方法在技术上明显存在着落后性,维修工具也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这样也使得钣金维修工艺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在心理上的需要。汽车半袖工艺是一种对汽车进行整修的方法,它通常是指汽车在发生了碰撞之后进行车身修复的整个过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车表面已经损坏的地方进行有效的处理,再加上维修后的油气喷涂,所以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汽车钣金维修工艺并不比汽车制作和生产工艺简单。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使得汽车钣金维修也成为了当今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工作,同时该项目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也是所有汽车维修行业中最为丰厚的,而当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使得钣金维修在人员上和技术上都有了更多的要求,汽车钣金维修的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

1.2在技工学校汽车钣金维修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技工学校当中当前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就是汽车钣金课程的j教材和教学无法做到步调一致,而且其培养模式也无法很好的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师资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加强,这些状况都对汽车钣金维修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当前必须要对汽车钣金维修技工学校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汽车钣金维修专业在招生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瓶颈,但是高职院校还没有开设这一专业课程,同时这样的情况也在不断的加剧和恶化,所以本专业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这对汽车钣金维修行业的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第一是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当今钣金专业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和教师甚至认为它就是一个技术含量低,工作很劳累赚钱又不多的工作,所以实际上对它也不是足够的重视。第二是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承受非常高昂的教学投入,在汽车钣金维修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多的原料支持,而对技工学校而言他们无法汽车专业实习的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在实习之后,很多实习中使用的原材料就面临被浪费的命运。第三是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对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基础课和实训课,这看上去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在很多专业技能的教育上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体现出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是教材的内容已经无法很好的适应当今的汽修行业的发展需要,实际和理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也不是很强,所以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也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解决维修过程中所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是教学内容无法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效的借鉴,同时也没有对这样的书籍和教材进行及时的整改,这也是我国汽车钣金维修教学出现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

2、现代化维修设备的广泛应用

2.1在汽车钣金维修工艺上的价值与利用

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我国的汽车钣金维修工艺和国际的接轨,同时它也大大的提高了汽车钣金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使得汽车钣金维修更具技术含量,也对汽车钣金维修的理念和相关工艺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同时还可以将其应用到比赛项目当中,在比赛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的环节,其中主要包括车身的检测车身的校正等等,在掌握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当今时代对汽车钣金维修工艺的相关要求。在维修的过程中,维修人员也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汽车发生了碰撞和车身已经产生了损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流程和规定对其进行处理和维修,同时将还要利用先进的扫描设备对损坏的位置和情况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维修的效果,使汽车能够恢复原有的各种性能,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汽车的钣金维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将现代化的设备不断的应用在汽车钣金维修的工作中去。

2.2现代维修设备是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基础

当前我国的不少维修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维修方式,在目前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高科技产业的背景下,依然不能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借助现代化维修设备、科学管理模式、高素质维修人才等优势才能够对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有帮助。现代汽车维修设备朝着光明的方向迈进,第一是多功能一机化,设备的功能多样使得体积硕大,减小体积的问题和集中多功能为一体的设备是现代化发展的潮流。汽车专用万用表的功能在传统功能基础上加上了现实汽车故障码和发动机测转速、白金触点闭合角等等功能,实现了体积与多功能的实用化。第二是智能化的电脑操作,融合到汽车领域的高科技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是越来越受欢迎。譬如电脑综合分析仪器在发动机上面的应用,既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又可以消除了主观人为不谨慎的因素影响。第三是国产化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思想观念转变与良好的发展,成功地摒弃了当初受国外维修设备的垄断并成就了国产维修技术的一定地位。第四是简单化的操作,就轮胎平衡测试与纠正的实行操作而言,在试验机上把车轮固定住并且输入相应数据,启动电脑动平衡试验机的开关,就可以方便地按照显示数据去指导接下来的工作,这就是操作简单化的趋势。第五是专业化的过程,维修质量与效率有时候和维修技术人员没多大关系,则采取设备极度单一化的办法,同时又能降低人力强度。加油机的出现,解決了给现代汽车加油时会对变速器和加润滑油部位,难以把握加油量的费力问题。

3、结语

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汽车维修也不例外。同样因为创新,汽车技术才能如此发达,同样带动了汽车维修的发展。在发展上的细化分工是高度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故形成了新兴的独立性技术,也就是汽车钣金维修工艺技术;它的高技术性,也决定了现代维修设备的广泛应用,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

参考文献

[1]仇林生,叶志军.基于汽车钣金维修现状下的专业建设思考[J].职教论坛,2011,2:39-41.

现代化技术设备 篇12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时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能力是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从实践中锻炼得来,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提供的实践教学,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是教学改革的土壤,合理科学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是进一步推进职教改革的重要保证。

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推进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必备条件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脉搏。课程设置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质量与能力发展,教育技术设备要及时更新升级硬件和软件,利用新的媒体资源,为推进课程设置改革创造必备的条件。

围绕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就业者素质的新要求,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发展更新,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力发展与企业要求相匹配、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如数控模具、汽车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需要现代化的教育设备配套支持,先进的数控机床、汽修工具等设备,为开设这类专业提供设置条件。

教育技术设备的开发除了开发传统的印刷媒体技术和视听媒体技术外,更重要的是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和专业特点,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媒体资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新的教学过程。

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促进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

职业教育要把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优化组合,依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各展所长,组成多种媒体、多种教育技术相组合的教学系统,转变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比如,目前大部分职业教育在用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教室,配备有实物投影仪、液晶投影仪、无线话筒和音响设备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调用各种生动的教学资源, 包括图片、文字、课件、动画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结构也不再是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模式。 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口头表达等多方面专业能力,学生也在互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整合上,我们也可作诸多的尝试。如,在数控专业可以利用软件技术实现模拟编程,由计算机模拟操作加工过程;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播放旅游景点的实地场景,配以适当的讲解词播放;在服装专业,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设计教学结合起来;在“教材教法”教学中,幼儿教育专业可以播放幼儿园实际教学场景,并对资深幼儿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微格”分析,这些尝试都可极大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师生创造自主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

校园网络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师生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使师生可以在网络互动的基础上,补充课堂教学在内容、方式上的不足,使学生学到更先进、更实用的课外知识。

目前的高职院校,学校、各专业教学部门、各职能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在办公室、教室、实验楼、宿舍等校园内各个角落都可以使用校园网络,通过这些网络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将课件、教学资料上传到网上,不断更新教学教育资源,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校内外各种网站,交流最新的专业动态和教学经验。学生通过学校网络,搜索整理学习资料,进行网络知识的自主学习,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学习变得高效、自主、不受限制。

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推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展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也不相同,采用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实践锻炼机会,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为提高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成立 “数控兴趣活动小组”“计算机协会”“财经会社”“家电维修小组” “学生电视台”等,学校提供实训中心、活动中心等场地和设备,安排专门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学到在第一课堂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自理、自主、社交和创新能力。

五、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远程教育体系中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设备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表现得非常明显。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双向电子通信等技术基础上的新一代远程教育,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网络化、综合性和适应性的特征。

我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整的远程教育体系,它不单单是一门学科专业,而且还是一项事业,同时又是一种产业,从中央电教馆到各省、市、地、县电教馆(站),从中央电大到各省、市、地、 县电大,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中心到中小学电教组(室), 建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

职业教育的技术设备经历了“幻灯片—电视录像—计算机和vcd—网络时代”的全过程,不仅极大地延伸了学生的感官功能,使学生学习朝着个性化、多样化、趣味性、综合性等方向发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水平,促使教育体制、结构、思想观念、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发生重大变革,使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得到了全面提升。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探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

上一篇:电影中色彩设计下一篇:高等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