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精选8篇)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1
又是一年春来到。
2009年春天,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并波及我国。中医药积极参与防治,抗病毒和提升免疫力同步,扶正祛邪,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开始认可我国的中医、中药。
但中药产业要想真正“走出去”,加快运用现代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众所周知,现代中药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其制药全过程,而中药的提取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传统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保留精华、去除无效成分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法、半仿生提取法等新技术和方法,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提取方法,相信实现中药现代化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前景。
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中药提取技术及相关的浓缩、分离、干燥技术,本期我们特征集了多篇相关文章。详细介绍了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分离等相关设备与工艺,其中有《中药前处理、提取浓缩及分离设备与工艺》、《超声微波连续逆流提取、微波灭菌、真空带式干燥技术及设备的特点》、《微波提取的基本特性与微波连续提取装置》等文,属应用者的体会或研究者的总结,值得一读。
希望这些文章对业内有关人士能有所帮助,也期盼大家踊跃来稿深入探讨,共同推进中药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2
程艳芹等应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复方苦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法分析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得出,SFE-CO2萃取法对复方苦黄方中蛇床子素、人参醇及苍术醇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朱德艳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CO2超临界提取葛渣中葛根素的工艺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应用CO2超临界方法得到葛根素的萃取率为82.5%。此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萃取率较高并且无污染等优点,但是成本较高的问题仍有待解决。超声波提取法
尤静等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酶法结合半仿生法提取野菊花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得出较高的提取率。张芝维等应用超声辅助技术提取出蕨菜多糖的提取率为1.72%,该方法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微波萃取法
徐春明等采用微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苦荞麦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条件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占苦荞麦粉的1.38%。徐澜等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萃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料液比1w25 为最佳条件得到0.766%的有效成分薯蓣皂苷元,此法具有时间短,取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半仿生提取法
半仿生提取法是模仿人体胃肠道转运吸收环境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赖红芳等应用半仿生法提取鸡骨草中有效成分总三萜酸,经UV 测定总三萜酸含量达0.123%,高于传统水提法,并且绿色无污染。此方法常与其他提取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薛璇玑等分别采用酶解法、半仿生法及半仿生酶法对拐枣七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结果发现,半仿生酶法提取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蓝峻峰等以超声波法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地桃花多糖的提取率为12.86%,加样回收率高达95.3%,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取多糖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成本低等优势。酶提取法
刘炳福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当归有效成分的酶解提取工艺,应用HPLC 法测定有效成分阿魏酸、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酶解法对当归有效成分的提取较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药材成本消耗低。周晔等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樱子多糖的酶提取工艺,在最优条件下金樱子多糖的提取率为14.49%,并且与理论萃取率接近。郑钧予等采用复合酶酶解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353%。此工艺耗能低,效率高,是多糖类的有效提取方法。破碎提取法
该方法大多利用闪式提取器使中药材在溶剂中破碎而得到有效成分。王玥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发现,应用闪式提取器提取黄芩苷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率高,操作便捷,节能经济等优势。杨炳川等应用闪式提取法提取马尾松松针中有效成分总黄酮,与乙醇回流法等相比,该法提取时间短,溶剂消耗少,并且环保。大孔树脂吸附法
郭小藤等用大孔树脂分离得到40% 乙醇洗脱部位,该有效部位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 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王键等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桔梗中总皂苷得到较高含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及稳定性好的特性。超微粉碎法
任桂林等对低温超微粉碎地龙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用低温粉碎过的地龙其有效成分无变化,并且不易聚集。黄芩经气流超微粉碎技术粉碎后,提取出的黄芩有效成分具有溶出速度大、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因此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名贵药材的微粉化。动态逆流提取法
该分离方法具有高产率、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势。张雄志采用动态逆流技术提取龙牡壮骨颗粒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实际药材消耗量,使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高达87% 以上。罗喜荣等采用罐组式动态逆流法提取有效成分当归油的得率为3.43%,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该法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更多,提取率更高,并且提取溶剂消耗少,工艺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膜提取分离法
颜继忠等应用膜分离技术结合树脂法富集纯化桑叶中有效成分,得到收率较高的1-脱氧野尻霉素。张涛等分别采用膜分离技术和水提醇沉法纯化双黄连口服液并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与水提醇沉法相比,膜分离法处理得到的有效成分黄芩等质量稳定性更好。分子印迹技术
该方法具有预定、识别和实用的特性。刘庆山等分别采用沉淀聚集法和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比较得出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的人参皂苷Rg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更高,选择性更好。衣丽娜等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定向分离有效成分胡黄连苷Ⅱ,得到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靶向吸附性,此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单,无污染,有机溶剂的消耗较少。分子蒸馏法
史晋辉等采用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深海鱼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得到质量好、收率高的脂肪酸,并且产物无杂质、安全环保。吴永平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法联用提取分离泽泻中的有效成分,得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此方法提取的有效成分较纯,并且高效无污染,因此主要应用于挥发油、甾醇类成分的提取。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3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 新技术;新机具;发展;提高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5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农业是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任何先进农艺措施必须和农机有机结合。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为农业机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推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它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强大有效的推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仅局限于动力机械、收获机械、设施机械等常规化推广,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就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必须由重生产能力提高,重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转变,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向效益型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推广之路。
1 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机技术推广
在推广工作中我们要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新技术,新机具,主要是要根据地形地貌以及种植结构选择农机推广的重点,因地制宜。例如,扶余市中西部地区以种植花生为主而且种植面积很大,就要在花生的种植管理收获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推广有利于花生生产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也要把农户多年来在花生种植中一些发明创造的,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把它推广介绍给其他的种植户,这是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者的责任与任务。比如,对农机具的改进、创新,只要它适合农业的发展安全有效,没有安全隐患我们就利用所学帮助他们完善,给予支持和鼓励,甚至推广。还要通过调查研究选择适合本地区推广的项目,拿出可行性报告给上级推广部门争取他们的支持。
2 转变农机技术推广观念
一是由过去企业生产什么就推广什么转变为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二是不但要推广上级科研单位的新技术新成果还要把实践生产中好的发明创造加以推广;三是转变推广单一的增产技术为推广综合配条技术,实现农机与农艺新技术的结合;四是改变过去重点推广粮食增产技术为全面推广;五是改变只追求数量,数字上的技术推广为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养机户的增产增收效益为目的。
3 把农机大户作为主要的推广对象
农机大户是农机发展的排头兵,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着重要抓好的。农机技术推广要与农机大户常联系,做朋友,摸清农机大户的需求,把适合于他们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给他们,让他们起示范带头作用,为普及推广打基础。扶持农机大户引新技术,进新机具,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争取实现在农机大户的田里搞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组织农民观看。以开现场会、培训班的形式宣传推广。请当地新闻媒体参与录像制作科技宣传片。我们也可以制作成光盘免费发给农民。试验田最好能实现春种农民看,秋收农民羡。这样我们的推广工作就成功一半了,接下来普及就圆满了。
4 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各级政府也很重视,但苦于财政十分困难,没有资金可投,致使农机推广服务机构无设备和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没有下乡经费及服务工具,很难适应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需求。由于缺少资金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农及技术推广的职能作用难以发挥。为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势在必行。二是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影响农机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质量。原因是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青黄不接。绝大数专业技术人员是上世纪1997年,1998年之前的大中专毕业生,1998年之后的毕业人员几乎没有。对新技术,新机具知之甚少,缺少学习提高的机会。致使所需要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短缺,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主要是知识老化。建议加大对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搞好推广工作先要建设好推广队伍。建议上级部门应组织对农机技术人员定期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人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功能。
5 努力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公益事业,作为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也要积极主动的给政府当好参谋,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有为才有位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立足本职工作,把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搞好,争取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推广服务功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增加正能量。
总之,做好新时期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要依法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提高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的本领,打造一只过硬的农机推广队伍。争取政府的支持,改善推广条件特别是经费问题,使农机推广工作稳步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做好服务。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4
新机具——使农业生产进入农机主导新时代, 农民种地更轻松
“三秋”时节, 在青岛莱西市望城街道后冯北村的玉米地里, 农民惊喜地发现, 今年的玉米收获机上多了一个秸秆收集箱, 可以边收集玉米棒边收集秸秆, 收集的秸秆青贮就可以直接喂牛。莱西市望城街道养牛户耿学修买了一台, 他说:“用新式玉米收割机1天能收割30亩, 每亩收取50多元的机械作业费, 收割的秸秆不用再加工可直接进青贮池。虽然一台机械要15万元, 但是像我这样养了50多头奶牛的, 三年就可以收回机械成本。”
不仅是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也搭上了机械化的顺风车。
花生是青岛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约150万亩, 但传统收获方式劳动强度大, 1个劳力1天只能人工收获半亩到1亩, 使用大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却能一次性完成花生从挖掘、输送、去土到摘果、清选、装袋全过程, 效率是人工的50倍。
青岛市40万亩薯类收获也用上了机械化。农民曾算过一笔账, 一家两口人工收获1天顶多收2亩地, 而用了马铃薯挖掘机, 1天收获20~30亩没问题, 一台机器能赶上60多个劳动力。还有一笔生姜账, 一台生姜挖掘机能顶40多个劳动力。
今年, 青岛市种植大户——流转土地3500亩的平度市兰底镇桑园村的村支部书记王玉芹花了20多万元, 添置了一台烘干机, 成了青岛市首个购买烘干机的农民, 这台烘干机把晒粮难的问题解决了, 一天24小时, 能烘干10万斤粮食。
目前, 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81%, 耕、种、收、脱粒全部实现机械化, 全市玉米耕、种、收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8.8%。全市花生机收率达到60.3%、薯类机收率达到45%, 均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农民只需选好种子、化肥, 缴上作业费, 就可把果实拉回了家。农机化作业领域也从种植业拓展到农林牧副渔各业, 农民务农成了轻松惬意的职业。
新技术——让同样的农田多产粮, 农业节本又增效
平度市兰底镇是典型的缺水干旱区, 今年组织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万亩, 与实施前相比, 平均每亩实现增产粮食24公斤, 节约作业成本30元、灌水费用20元、化肥费用10元, 每亩节本增效100多元。今年大旱之年, 青岛市保护性耕作地块小麦平均亩产463.7公斤, 比传统地块小麦亩增产5.2%, 亩降低作业成本20%, 提高化肥利用率30%。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8万亩, 为农民增收节支4800多万元。
今年推行的机械化深松作业比传统地块每公顷多蓄水400吨左右, 相当于建立一个“土壤水库”。通过实施深松作业机具40%的补贴和每亩40元的作业补贴, 全市完成深松作业面积68.5万亩,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纪家庄村农民王兴迁今年通过购机补贴买了2台深松机, 起早贪黑, 每天都干10多个小时, 完成深松作业400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 其他农机手纷纷加入深松作业行列, 仅周围11个村实施深松作业面积就达6000多亩, 每亩收入70元左右。“土地深松后, 种植蔬菜增产最明显, 以土豆为例, 能增产20%, 粮食增产在10%左右。”胶州市农机局业务管理科徐凤敏科长说。
青岛还推行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花生与薯类生产、果品生产加工等农机化新技术, 大大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
新农民——农机化发展催生产业新大军
今年“三秋”期间, 虽然要价比别人还贵20元, 但青岛胶州市胶东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是很抢手。整个“三秋”下来, 合作社的机手平均比其他机手多赚上万元, 其奥妙就在于他们的玉米收获机上独立安装了合作社社长刘宗杰研发的玉米剥皮机。据刘宗杰介绍, 他为研究剥皮机, 投入了有几万块。有很多技术难点, 不会计算数据, 要改装机械, 只能靠眼看。通过长期的田间观察实践, 他向生产厂家提出改进意见, 生产厂家则负责制造。如今, 刘宗杰已经是好几个农机生产厂家的顾问了, “我到厂里去待遇可高了, 因为我不闭门造车, 我有丰富的田间实践经验。”刘宗杰自豪地说。
48岁的胶州市温家庄村农机手隋武群, 今秋在淄博、胶州机收玉米, 净赚3万多元。“三夏”还凭着他的小麦联合收割机, 到安徽阜阳、河南南阳等地跨区收割小麦, 净赚2.8万多元。像隋武群这样的机手, 其实只是青岛市28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众多成员之一。通过合作社, 这些机手们开展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代耕代种代收, 实施“玉米机收、深松作业、小麦免耕播种”等农机一条龙作业, 推进了农机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 青岛市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6亿多元, 拥有农业机械3.5万台 (套) , 承担了全市50%以上的农机作业量, 成为服务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5
紧步科技前沿,创新诞生完美
在现代中药的生产研发中,如何用最小的服用剂量取得最大的药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焦点课题。其中,提高药物吸收率成为影响中成药疗效的重要一环。作为以现代特色中药生产为主的大型现代医药企业,以岭药业始终把高新技术应用放在药物研发的首位,并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近几年,一项前沿科技——超微粉技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要对此项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做首次尝试。
超微粉技术是“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分散等手段,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超微粉能够“对粉体原料进行高精度的分级,并改变粉体的表面活性”,正是这一特性使其在中成药的加工方面具有了独特优势。为此,他们与清华大学材料系合作,共同开展通心络胶囊超微粉技术的研究,这是国内医药企业第一次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中成药生产。“超微粉技术在通心络胶囊中的应用示范研究”课题受到国家及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同年进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在历时三年、耗资几千万元的课题研究中,科研人员采用多种动物、多种模型、多项指标,明确了超微粉粒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在项目中建立了多种动物药在中成药中专属性强的TLC鉴别方法。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的标准,并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物药制备的工艺技术水平。2005年4月,“通心络胶囊超微粉技术应用示范研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验收。同年年底,河北省科技厅成立专家组对该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国内数十名医药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超微粉技术在通心络胶囊中的应用示范研究”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至此,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超微粉通心络诞生!
让利于民,就是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为药品的最终受益者,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让利于民就是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岭药业多年来严格的GMP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现代高新制药技术、世界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标准规范的优质原料,都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了硬标准。超微粉技术应用,更使通心络胶囊中的药粉粒度达到5~10μm(传统药粉为150~200μm),极大地增加了药粉的表面积,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率也随之大大增加。技术专家和评审专家们将超微粉通心络的产品特性总结为更加通俗易懂的“三不变、三提高、两减少”:三不变即处方不变、适应症不变、服用方法不变;三提高即工艺提高、药理活性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两减少即胶囊型号变小、胃肠道反应减少。至此,国内首次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含动物药的中成药工业化生产中,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检测,为含超微粉的中成药控制成品质量的均一性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首次建立了动物药材在中成药中专属性强的TLC鉴别方法。同时,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也使药物的吸收更加迅速,从而对冠心病、脑梗塞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疗效较原通心络胶囊明显提高。
这一经由国家高技术示范项目研发的创新药物,也吸引了媒体的多方关注,国内各大报纸、杂志、网络等相继报道了以岭药业这项最新的科研成果。
超微粉通心络,中成药现代制藥技术的突破
在现代特色中药生产研发之路上,科技创新为打造完美国药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新技术平台与质量管理平台。应用超微粉技术,以岭药业改变了国药“制备工艺粗放,质量标准低下”的形象,并且超微粉通心络在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还借助了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薄层扫描、气相色谱、红外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建立现代特色中药的质量控制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创新的中医络病理论的指导下,他们从中药种养殖、中药加工炮制、制药工艺到中药的组方配伍等,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创新……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6
一、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
1.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 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播和使用的技术。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目前, 信息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
(1) 计算机辅助授课系统。该系统运行需要的硬件包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和一套与之相连的大屏幕投影设备。该系统解决了教师在对某些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时的难点问题, 可模拟出运动中复杂的技术动作, 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技术动作的形成过程。
(2) 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这是供学生使用的课件, 具有交互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 (总体学习目标、考核办法、课时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 、讲课要点 (每一运动项目的教学任务、技术动作要点与难点、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练习方法等) 、课程讨论、教师答疑、课程公告、作业处理等。
(3) 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以其优越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 已逐渐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 较之传统体育教学手段优势明显, 其对体育教学过程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在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结合过程中, 新的体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也会不断涌现。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网络体育信息资料的共享、远程体育教学、网络体育学术交流、网络体育健康指导等都将变为现实。
二、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 对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影响
(1) 教学的目的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体育教学不再是偏重于技术怎么教、动作怎么学, 而是“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力、责任感等的培养。
(2)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 主体地位凸显。传统的体育授课制是以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听讲、模仿练习为主的教学形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 学生则由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探究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自主地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交流, 并根据自己的情况, 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通过交互式的网络教学活动, 如, 实时授课、实时答疑、专题讨论等, 加之丰富的信息资源, 可大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于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教师授课方式发生变革, 主导作用突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教师授课脱离重复性劳动状态, 从而使体育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具体来说, 教师可对教学予以宏观调控, 对学生的学习予以适时的策略性指导。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 设计教学课件, 并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合理化建议。
(4)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发生变革, 趋向于综合化、交互性。信息技术条件下, 体育教学内容可不再单纯以文本方式呈现, 而是能够以声音、图像、文本等多种方式呈现, 达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并用的表现效果, 使体育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 从而大大增强了体育教学的整体效应。
2. 对体育教学系统基本结构的影响
在教学活动诸要素中, 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构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大要素, 前两者以教学内容为存在前提, 构成了教学活动中“教与学”这一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也构成了教学结构的主体框架。在传统体育教学中, 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 教学结构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教学信息 (教学内容) 的输入与输出。如果从信息传输的这一角度来理解的话, 就可将其抽象概括为“人—人”结构。显然, 这是一种二维的平面结构。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使得体育教学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并对体育教学的其他要素及其结构的整体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即教学结构的信息传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传统的二维“人—人”平面结构变为三维的“立体结构”。在这一立体结构中, 教师可对学生施以策略性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与教师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互动中, 能主动地、交互式地进行学习。这种双重的引导、指导与信息传输的系统结构称之为“双导”教学结构。
3. 对体育教学系统整体动态关系的影响
(1) 再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一大特点。教师的讲解与动作示范内容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予以表现, 再配之以生动形象的技术动作的演示, 以及图片、影像、动画的交替运用, 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且避免了现场动作示范一现即逝的现象, 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多次重复中, 完全学会相关知识、技能。
(2) 优化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多媒体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 使得体育教学结构中的要素成分发生改变, 并导致整个教学结构整体功能的飞跃, 达到了优化体育教学过程的效果。
(3) 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由于学生在智力、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 学生往往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人机对话时的专一性,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和进度进行学习, 这就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4) 扩大学生信息量。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体育教学, 除了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授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之外, 还可以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则可在网络平台上浏览国内外先进的体育运动技术、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 并进行专题讨论等, 从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5) 突破时空上的限制。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 不但能够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 为学生终身体育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而且可消除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客观差异, 使得体育教学突破时空上的限制。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1. 个别化辅导教学模式。
把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之中, 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知识基础及掌握运动技能的状况, 及时调整学习步调, 并自选方法, 进行个别化学习, 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向“专家”请教, 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会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于学生本人和教师, 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同时也便于教师帮助其确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2. 讲授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继承, 但它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人数、场地及时间的限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或边模拟演示边进行实时讲解。
3. 模拟演示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能够把体育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获得示范性的知识, 使其把握概念、原理的实质。
4. 探索与发现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小学语文教学 篇7
一、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 使现代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 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从而在突破重、难点时具有独到的作用, 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 还有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还能动手操作。尤其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效果好得多。例如:在讲《埃及金字塔》这篇课文时, 理解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和原理是重点, 也是难点。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将科教片中介绍建造原理和过程的视频播放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直观地理解了古埃及人民如何先砌一层, 然后堆起相同高的斜土坡, 再将巨石通过斜土坡拉上去, 砌第二层……这样学生很快理解了其建造原理和过程。再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时, 学生错把“生”写成“升”, 如何引导学生区别?此时,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 很快就领悟到:“升”字只能升起烟雾, 可能会散去;而“生”字却是源源不断地生发, 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具体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茅塞顿开。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更便捷、丰满、高效。
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有力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例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 课前教师布置预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包括上网查找) 获取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课堂中采用学生当推销员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利用因特网的强大搜索功能, 把新型玻璃的功能査得相当全面, 还有的学生把网上的图片下载下来, 作为推销的有力依据。上课了,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己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仅仅起引导补充的作用, 而学生却兴趣盎然, 一样一样地推销着他的新型玻璃。有时学生还自编小组, 资料共享, 以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对新型玻璃进行介绍。这样他们既扎实地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更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整个课堂活动中,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如此, 信息技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究。对于高年级学生, 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综合学习活动, 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自主探究。成果可以用文字处理软件剪辑、整理编排成文章、手抄报、简报等, 教师给予张贴并表扬。对于比较熟悉网络使用的学生, 把他们组成兴趣小组, 鼓励他们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一些有趣味的演示文稿、专题网页甚至建立个人网站, 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提高语文素养。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学得更自主、更生动、更丰富。
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使这个目标的实现变为了现实。网络的优势在于能收集更多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 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增大教学的信息量, 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 对诸葛亮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 他们查找故事, 搜索图片, 很短的时间内就找来了大量的故事, 趁着这股热情, 马上召开一个故事会, 大家把查到的故事在故事会上绘声绘色地讲一讲。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于是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妙算华容道、借东风、三气周瑜、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故事被同学们生动地讲了出来。这样做到了资源共享, 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 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 对诸葛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不仅是“智”的化身, 也有“勇”的一面, 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再比如:学生在学习了《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后, 对台风的形成、危害, 卫星的种类、功能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想进一步探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当一回小科学家, 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教师先让学生确定研究的对象, 到《中国台风网》或《科技之光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把提取的重要信息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然后整理信息, 试着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有条理地向大家做介绍。通过自由练说,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作介绍、师生共同评议这样几个步骤, 共享研究成果。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了新课程, 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筛选和提取的能力, 分析和重组的能力,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课题的研究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绝不能仅凭手头的几本资料, 几位教师的有限交流, 以及自己的慢慢摸索, 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 教育专家的引领, 以及名师名校的样板示范。在当前, 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能进行实地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方便。网络上有更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料, 有更精辟的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 遇到疑惑时, 教师还可以在群里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探讨。最近几年长春市开展的远程教育的培训使教师受益匪浅, 学到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 在论坛里可以分享别人的研究成果, 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网络上名师的课程, 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随时随地欣赏、学习, 如亲临课堂一般。更可以随时到全国各地的教研网站或一些学校的校园网去看看, 学习他校、他人的研究成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这些翔实的资料, 对课堂教学和课题的研究很有帮助, 不知不觉中研究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网络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青睐。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恰当地运用并与课文教学进行整合, 会助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设施配备的不断更新, 现代教育技术定会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和欢迎。现代教育技术一定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 篇8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辅导员工作面临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一) 面对的对象多。
一是对口部门多, 上至学校领导、各行政处室、各系部, 下至宿舍、物管, 都是辅导员需要沟通协调的部门;二是管理对象多, 以班级为建制的学生至少50人, 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 不同家庭, 个体差异较大;三是考评指标多, 对辅导员的考评包括领导干部测评、任课教师测评、宿管老师测评、所带班级学生测评, 方方面面的测评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 教育的内容广。
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学生日常的行政管理, 如早晚自习检查、出勤情况考评、宿舍卫生督察以及规章制度的下达学习和重要活动事件的通知等;其次是思想政治工作, 包括经常性的思想动态了解, 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三是能力素质培训,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包括进入社会前的适应性训练, 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拥有必要的面试技巧等。
(三) 工作的要求高。
辅导员工作看似平凡琐碎, 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直接影响到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建立, 直接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 直接影响任课教师授课效果, 甚至影响到整个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四) 学生的心态杂。
踏入大学, 面对和高中完全不一样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思想波动大, 价值取向多元化, 追求独立人格, 主张个性张扬, 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求, 网络成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面对上述矛盾和问题, 辅导员工作原有的方法和手段亟待改进和完善。
二、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辅导员工作的优越性
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一种认知工具、是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是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是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是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关注电脑、网络、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 以及高级思维能力, 对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信息时代的辅导员, 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辅导员工作的优越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 辅导员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来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 而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室授课、开会、谈话等形式。它将使我们的辅导员工作形式更加灵活, 工作实效更加突出。
三、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辅导员工作有机整合的具体途径
(一) 日常管理中:
在传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对于重大事情的通知, 往往是通过班长或者几位班委传达, 由于高校学生上课的流动性和自主性, 这样便增加了信息传播的环节, 容易造成信息的延误。鉴于高校学生已经普遍使用一般手机的现状, 在笔者的日常管理中, 充分利用了“飞信”技术, 比如需要通知学生明天下午听讲座, 只需编辑一条电脑“飞信”向所有同学的手机群发:“明天下午2点在B213听讲座, 请准时参加, 望回复….”。这样, 发布通知就犹如广播一样, 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教育教学活动, 同时也大大拉近了与学生们的空间距离, 增强了辅导员和同学之间的亲切感。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与这种“现代元素的交流方式”整合运用, 大大扩展了与学生们的交流渠道, 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了。如, 竞选班干部报名, 采取短信方式, 让自信心不太强的同学也能参与;特别是QQ空间、教师个人博客等现代信息手段的运用, 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关心和进行疏导, 架起了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使辅导员工作更加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对全体学生的关爱。
又如:在传统的宿舍卫生督察不理想的教育中, 往往直接采取批评教育方式, 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此非常抵触, 导致警示和教育的效果不佳。在笔者的教育中, 采用“不点名曝光制”, 用数码相机拍摄出标兵寝室的卫生状况和较差寝室的卫生状况, 通过视频展示, 请学生自己比较和点评。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且让学生乐于接受,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思想政治工作中: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辅导员在讲台上宣讲时事政治, 重申规章制度, 学生总感觉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 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而在主题班会中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系统, 选择性地组织收看具有冲击力的专题报道或节目等, 以声、像并茂的形式传递形势教育的信息, 把呆板单一的时事宣讲变得生动起来, 与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更加贴切。又如: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举行音乐班会中, 选取同学们熟悉的流行歌曲, 如“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我需要你”等歌曲, 通过歌声的传递, 情景交融, 班会气氛顿时活跃, 将“互助、友爱”的风吹进同学们的心。这样, 学生在愉快欢悦的情绪中轻松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三) 能力素质培养中: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升学者有升学之路, 使就业者有就业之才”。毕业生既要有踏实的文化基础, 又要有适应职业发展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所以, 素质教育要超越时空界线, 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教会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共同生活。笔者在进行能力素质培养中, 开展了以下活动:
———“多媒体软件制作大比拼”: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话题, 如有同学从“你的形象价值”的角度, 分享如何打造职业形象;有同学选取了“心里测验”, 分享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等等, 制作成精美的PPT, 图文并茂地向全体同学做展示, 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点评, 在这个过程中,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拓展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实训答辩”: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财经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 长久以来, 传统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一直沿用学生手工做账、上机操作财务软件和撰写实习报告的模式, 侧重于提升和考评学生会计专业技能, 但从近几年来用人单位所反馈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到, 用人单位对会计职业人的要求不仅仅只是算账、记账, 还必须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改进模拟实训方式, 提高模拟实训效果, 是财经职业院校高度关注和持续探索的问题。
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引入“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实训答辩”环节, 其作法是:在答辩前对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 将会计职业岗位要求转化为精心设计的问答题目;通过随机抽题、现场作答、现场点评、现场判分, 全面考查学生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答辩方式, 体现了网络环境方便、快捷及统计功能的优势, 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自如。与此同时, 学生在答辩中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明确努力方向, 增强学习动力, 从而使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内涵得到拓展和丰富。
四、结语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工作者, 也是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对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的作用。实践证明, 通过利用新兴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其方便、快捷的技术特征和学生认同的优势, 可优化辅导员的管理工作, 促进辅导员工作在现代管理理念下有效推进。
时代赋予了辅导员“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现代信息技术与辅导员工作的有机结合, 既是崭新课题, 也是发展方向。我们将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上, 进一步找准辅导员工作特点和规律, 积极探索高校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秦月培, 孙香珍, 魏改然.网络时代辅导员的工作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5.
[2]李华.浅议应用网络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J].高教高职教育, 2011.2.
【新技术助推中药现代化】推荐阅读:
新技术助推绿色发展论文08-08
中药提取制剂新技术10-30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助推高效课堂08-28
现代农业新技术答案06-09
现代农业的新技术论文10-28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07-15
新技术05-08
新技术前景05-09
控制新技术06-11
电力新技术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