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2024-07-15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精选8篇)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篇1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国家实施

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现代中药鉴定技术。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参加初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学徒期满的在职职工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参加中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参加高级鉴定人员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可少于10年、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高级技能证书,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特长、能解决本工种关键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具有传授技艺能力和培养中级技能人员能力的人员;参加高级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任技师3年以上,具有高超精湛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能解决本工种专业高难度生产工艺问题,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及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而且具有培养高级工和组织带领技师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能力的人员。

.申请职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填写职业技能鉴定 申请表,自我鉴定《现代中药鉴定技术》。报名时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培训毕(结)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工作单位劳资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等。申报技师、高级身份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须出具本人的技术成果和工作业绩证明,并提交本人的技术总结和论文资料等。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扩展阅读篇】

1.∶评论的话2.∶含有说明、解释或评论的话;作说明或讲解用的话偶尔有对正文的讲解和带解释性的注,但无评语3对某人的看法与对这人的感觉详细解释评论的话。清 唐鉴 《廪贡生王府君墓志铭》:“昔年官京师,阅 倭艮峯 日记,见其上方评语,有曰‘子 涵 子 洁 ’者,问之,则其 河南 同志 王检心、王涤心 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就将这本册子的记载,改做了小说体裁,剖作若干回,加了些评语。” 赵树理 《三里湾·决心》:“ 玉生 一时想不出适当的评语来,只笼统地说:‘我觉着你各方面都很好!’” 编辑本段评语范文X同学是个文静懂事的女孩,踏实、稳重、有礼貌,时刻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给同学们作出表率。上课时用心听讲的神情,让人感到你的专注、认真。你的作业干净整洁、字迹又漂亮,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你思维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你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班里是一个的好女生。愿你永远健康、漂亮、快乐、上进,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做一个强者、胜利者!你的聪明加上勤奋好学会令你成功,老师深深地祝福你。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篇2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问世,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向纵深发展[1]。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操作在中药鉴定中得到应用,以其独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弥补了传统中药鉴定中的许多不足,展现出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

本文以PCR技术为切入点,着重介绍目前在中药鉴定中运用较多的几种分子生物学操作技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合众人之力增加中药鉴定中的现代元素,推动中药鉴定方法的改进与革新。

1 PCR技术概述

PCR技术由美国Karray等学者于1985年首创,并由美国Cetus公司开发研制。PCR技术原理是根据已知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该DNA两条链末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在酶促作用下将待检DNA序列进行体外扩增。

PCR反应体系基本成分包括模板DNA(待扩增DNA)、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dNTPs)、DNA聚合酶和适宜的缓冲液。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过程,PCR反应的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1)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双链DNA解离为单链;(2)退火: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3)延伸:DNA模板与引物的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上述反应步骤,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如此循环往复,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模版DNA链便可被扩增几百万倍。

PCR技术使人们能够在体外进行DNA的复制,它的意义在于DNA是遗传密码的载体,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每种生物都有其固定的遗传密码。只要得到某种物质的微量细胞并将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提取出来,再通过PCR技术将其扩增,就会准确无误地判断该物质,进而判断该物种。PCR技术以其独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中药材基原鉴定和真伪鉴别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2 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石,该项技术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PCR技术为基础,分子生物学领域衍生出多种新的实验操作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对应用于中药鉴定过程的几种操作技术进行介绍。

2.1 RAPD技术

RAPD即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该技术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之上,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操作。RAPD技术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单个人工合成的随机多态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在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染色后,在紫外透视仪上检测多态性。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的多态性。

目前,RAPD技术已应用于中药材的种质鉴定及伪品鉴别等方面。徐鹏等[2]运用RAPD技术对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获得多态性条带231条,多态率达到88.9%。结果表明,3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地理分布一致,所得RAPD标记可用于钩藤属药用植物的多态性研究;李雄英等[3]运用RAPD技术对绞股蓝及其伪品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实验结果证实该技术可有效地鉴别绞股蓝及其伪品乌蔹莓。

2.2 ISSR-PCR技术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多态性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药用植物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柴素芬等[5]以象头山芸香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DNA提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引物筛选等方面研究ISSR反应及优化条件,建立和优化芸香科药用植物的ISS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ISSR技术适合于芸香科药用植物的品种鉴定,同时可为芸香科药用植物的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2.3 PCR扩增的特定片段的限制性位点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探针,通过杂交显示特定的基因组DNA酶切片段,从而构建多态性的DNA图谱。它代表的是基因组DNA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产生的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

PCR-RFLP技术综合RFLP技术与PCR技术二者的优势,用特异性的引物先对模板DNA进行扩增,获得特异性的扩增产物,之后利用多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解,构建物理图谱,分析限制性位点在分类群中的差异。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中药鉴定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报道。吴平等[6]从5种海马干标本中提取DNA,利用PCR技术扩增12SrRNA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实验结果证实,采用PCR-RFLP技术可鉴别出其中的两种海马。

2.4 mRNA差异显示技术

mRNA差异显示技术通过将总RNA反转录成单链cDNA,然后进行PCR扩增,由此分离出不同分子大小的DNA,选择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该技术具有快速、多功能、所需RNA量少和重复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分离克隆真核生物差异表达的基因[7]。目前,该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仅处于起步状态,借助该技术可以将栽培品种与野生种、道地药材与普通药材之间的差异鉴别出来。因此,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中药材的质量鉴定方面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2.5 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是对药材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精确的DNA序列分析,并加以比较,从而达到鉴别药材的目的。常用的基因片段包括线粒体细胞色素基因和rRNA基因等。用于基因测序的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而在种间序列的差异较大,适用于中药材种间的鉴定。

徐丽等[8]从冬虫夏草与其他品系虫草及其混淆品虫草中提取DNA,对核糖体基因(rDNA)进行测序,设计18S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与西藏白草、西藏黑草、无头草、默勒草的18 S序列相似度为100%;与亚香棒、北虫草的18S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1.37%和91.74%。由此可见,18S序列可有效地鉴别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北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此外,基因测序技术也被报道应用于三七[9]及其伪品的遗传背景差异分析、巴戟天[10]道地性研究及半夏[11]的基原鉴别。

2.6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是专门用于核酸检测的生物芯片。基因芯片的主要技术流程为:芯片的制备→样品的制备→杂交反应→芯片信号的检测与分析→芯片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生物学分析。即在固相载体上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大量序列已知的DNA片段,将样品基因组DNA或RNA经过PCR或RT-PCR扩增等技术掺入标记分子后,与已知序列杂交,通过荧光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检测杂交信号强度,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的基因序列特征或基因表达特征信息。基因芯片技术可为植物种属的验证与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高质量的检测工具。杨忠等[12]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多种贝母根茎的基因组DNA进行操作,结果显示不同贝母种属可在芯片不同位置检测到荧光信号,从而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集基因分型与中药鉴别于一体的方法。

3 展望

与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相比,基于PCR技术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稳定、可靠的优点。利用现代化分析技术可准确鉴别中药的真伪,从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中药安全、有效、可控。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各项技术的优势,以便取长补短、综合利用,满足市场对药材准确鉴定的需求。

摘要:全文着重介绍了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ISSR-PCR技术、PCR-RFLP技术、mRNA差异显示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指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兴起将极大地推动中药鉴定的发展。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篇3

一、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由于《中药鉴定技术》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概念、任务、鉴定方法和当前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因此,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也接受一些当前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以后学生进一步地学习打下基础。如:中药指纹图谱法、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技术等。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当前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情况。

2.互动式教学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要求学生们要有直观认识,需要大量的中药材真伪品标本的对照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将本堂课要讲授的中药材标本发下去,让学生对照书本学习,归纳出鉴别要点,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讲述进行归纳总结。②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辅,先让学生们反复观看真伪品标本,然后教师提问。这样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中药材鉴别要点的掌握和理解。

3.开放式教学

由于中药鉴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践性很强,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便于学生们的学习。①开放实验室,要想学好中药鉴定学,必须接触实际,而开放实验室能够保证学生接触大量的中药标本,同时解决实验课时间不足的问题,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技能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②开放时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周确定两课时的辅导时间,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二是老师的时间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老师请教,包括学生在市场发现一时难以鉴别的中药真伪品,都可以请老师到市场现场鉴别。③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野外教学,使學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形态鉴别、生长环境、采集时间、加工方法、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调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

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训课时的比例为2:1,而在实际教学中,《中药鉴定技术》的课时一压缩再压缩,一学期要讲完500多页的一本教材,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懂学会,难度可想而知。笔者在讲授《中药鉴定技术》时,尝试调整了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训课时的比例,由过去的2:1改为1:1,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明显增强。

2.性状鉴定教学

在讲授药材的性状鉴定的教程中只讲鉴别要点和难点,不把每一种中药的所有性状特征都讲到。讲授的中药材随堂配备,每一种中药准备原药材和饮片各一份,这样有利于观察中药的外部形态和切面特征,上课时教师讲解一个鉴别要点,学生要马上跟着做,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和火烧,每一项都要做到。讲完内容后,在课堂上随机抽查,随堂打分记录;另外,在讲完一个或几个章节后,组织学生进行性状实验考核,也打分记录,这些都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3.显微鉴定教学

讲授过程中尝试将中药粉末显微鉴定由单味药辨认改为按组织特征分类鉴别。这样既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学生能够从中掌握中药粉末鉴定的规律性,同时也节省了学时, 为增设新的实验创造条件。所谓按组织特征进行分类鉴定,即是将生药粉末特征分为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导管,分泌组织,保护组织,细胞后含物等。在实验时每类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一到两种中药供学生进行观察鉴别,然后再由教师对每一类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性。例如,在观察石细胞时,让学生观察厚朴分枝状石细胞、肉桂马蹄形石细胞、苦杏仁近圆形石细胞,这样学生就会对石细胞的种类形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以后的鉴定中加以运用。在粉末特征分类鉴定实验后,我们将几种生药粉末发给学生,让大家运用学到的粉末分类知识,对照教材加以识别辨认。从结果看,即使课堂上未做过的粉末,绝大多数学生均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特征准确地加以识别。对横切面显微鉴定,由教师总结出规律,掌握共性,记住特殊部分和典型个例。

4.重视理化鉴定教学,教学重点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药的研究内容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要比较一下几个版本的药典就知道变化有多大。这个变化的特点是应用现代技术全面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及药理药效,以全面评价中药的质量。为了适应跨世纪的中药学专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职业教育目的,迫切需要改革原来的简单实验,开设一些水平相对较高的综合性实验,如: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高效液相色谱等定性定量实验。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较全面系统地熟悉各类实验方法,这不仅仅是这个学科的培养需要,还是对以前开设的课程的一个大融合。实验内容体现现代中药学的研究内容,从形态特征到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炮制等均有所体现。

5.改革现有的考试方法

多年来,学校往往用一张试卷、一个分值就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关心所谓的考点,死记硬背,导致不少学生高分低能。考试改革后,即降低笔试成绩的比例,加入综合能力的考查,改革的方法是科目考核成绩由总评成绩决定,总评成绩又包括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又包括实验技能、实验报告、实验考查成绩等,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提问、测验、课堂纪律等成绩,把这几部分按比例换算成总评成绩。

6.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学生授课,不能不顾忌学生这个主体的感受,以学生为中心,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一直以来,教师习惯于在讲台上讲解,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填鸭状态,角色互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并上台讲授,讲完之后教师再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再如,经常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添加或删除一些讲授内容,讲课尽量朝满足学生需要的方向靠近。

7.教书育人,注重道德教育

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有公德、有职业道德、有专业才能的人。道德教育,课内课外、随时随地地进行。经常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的困惑及难题,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8.结合执业药师考试,加强中药鉴定技术知识点的重点讲解

根据2012版国家医药安全十二五规划,2012年开始新开办的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十二五”末即取消售药资格,所有零售药店法人或者主要管理者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一时间,医药行业对执业药师的重视程度很高,执业药师缺口严重。在讲课时参考历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给学生讲解执业药师考试题型及难点重点。

教学改革涉及一些本学校普遍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剔除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制订相应的办法和措施,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以期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战略要求。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出,教改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中药鉴定学辅导:中药的理化鉴定 篇4

膨胀度的测定药材中含有粘液、果胶、树脂等成分,有吸水膨胀的性质,如车前子等果实、种子类药材,种皮含有丰富的粘液质,其吸水膨胀的程度和其所含的粘液成正比关系。按药典检查北葶苈子膨胀度不得低于12,远远大于南葶苈子膨胀度(不得低于3)。天竺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检查其吸水量,也是鉴定天竺黄纯度和品质优劣的质量指标之一。

色度检查含挥发油类成分的中药,常易在贮藏过程中氧化、聚合而致变质,经验鉴别称为“走油”。药典规定检查白术的色度,就是利用比色鉴定法,检查有色杂质的限量,也是了解和控制其药材走油变质的程度。

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利用皂素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红细胞的性质,可测定含皂素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通常如有标准皂素同时进行比较,则更有意义。溶血指数测定时,应说明温度和应用何种动物的血,以能产生溶血的最低浓度表示之。因所得数据重复性差,所以较少有实用意义。

微 量 升 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如大黄粉末升华物有黄色针状(低温时)、片状和羽状(高温时)结晶。

荧 光 分 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通常可直接取中药片块、粉末或浸出物在紫外光下进行荧光分析。如黄连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秦皮的水浸出液在常光下显淡蓝色荧光。有的药材如附有地衣或有某些霉菌或霉菌毒素时,也会有荧光现象,应注意区别。一般观察荧光的紫外光波长为 365 nm,如用短波 254~265 nm时,应加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

显微化学反应是将中药的干粉、手切片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或结晶,或产生特殊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亦用于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见药典附录项)。

蛋白电泳法中药材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动物药类和果实种子药类。以往多用氨基酸测定仪测其种类和含量,但价格贵,难于作定性分析广泛使用。近年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法,成功地定性鉴别了大量中药材。

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来鉴识。一般在试管中进行,亦有直接在药材切片或粉末上观察以了解该成分所存在的部位。如柴胡横切片,加无水乙醇-浓硫酸等量混合液后则凡是含有皂苷的组织开始呈黄绿色,渐至绿色,最终呈蓝色。

化学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可初步提示有无某种成分,如需要了解其含量多少和是否符合药用标准,则必需作含量测定。药典对有些药材规定要作含量测定,如马钱子中士的宁碱的含量不得少于1.2%等。

中药鉴定学辅导:中药的杂质检查 篇5

中药中杂质的混存,直接影响药材的纯度。这些杂质系指:

①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

②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检查方法可取规定量的样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含有可筛分的杂质,应通过适当的筛箩将杂质筛出。然后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出占样品的百分比。如药材中混存的杂质与正品相似,难以用肉眼鉴别时,应用显微、理化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对个体大的药材,必要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蛀虫、霉烂或变质情况。杂质检查所用的样品量,一般按药材取样法称取。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篇6

(1)树脂酸(resinacids) 是属于大分子量、构造复杂的不挥发性成分,常具有1个或几个羟基及羧基,能溶于碱性溶液形成肥皂样的乳液,它们大多游离存在,如松香中含有90%以上的树脂酸(松香酸),是二萜烯的酸类,乳香中含有大量乳香酸,是三萜烯酸类。过去树脂酸是制造肥皂、油漆工业的重要原料。

(2)树脂醇(resinalcohols) 可分为树脂醇和树脂鞣醇二类。树脂醇(resinols)是无色物质,含醇性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不显颜色反应;树脂鞣醇(resinotannols)分子量较大,含酚性羟基,遇三氯化铁试液则显鞣质样蓝色反应。它们在树脂中呈游离状态或与芳香酸结合成酯存在。

(3)树脂酸(resinesters) 是树脂醇或鞣醇与树脂酸或芳香酸如桂皮酸、苯甲酸、水杨酸、阿魏酸等化合而成的酯。芳香酸在树脂中亦有游离存在的,这些存在与树脂中的芳香酸,通称为香脂酸,它们多数是香树脂中的主要成分,有能与氢氧化钾的醇溶液共煮则皂化的性质,常是代表树脂生理活性的成分。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篇7

中药鉴定包括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四大鉴定方法。我校现有中药鉴定实验考核以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为主, 而在实验教学中, 则以显微鉴定为主, 现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以往的实验教学, 通常是教师在实验前明确告诉学生实验需要寻找的粉末特征, 然后学生遵循教师的要求寻找目标, 找到后让教师确认, 最后把特征画在实验报告上。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极大弊端, 教师评分主要以学生实验报告为依据, 只要结果正确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这导致很多学生应付实验, 没有真正用心观察和总结。这种按图索骥的实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掩盖了学生真实的实验水平, 因为教师根据实验报告无法判断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掌握了专业技巧。例如:学生水合氯醛透化操作水平怎么样?学生是否熟练使用显微镜?有没有真正找到粉末特征?这些疑惑, 都无法从实验报告中得到答案。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消除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 在作业的布置上取消了画图方式, 让学生用手机或者相机把观察到的结果拍摄下来, 统一上交并由课代表汇总制成PPT (发现图片雷同者, 一律给低分) , 这从源头上避免了学生造假。通过实验改革, 学生一改以往的应付态度, 而是在实验中认真观察。

其次, 对实验课上积极认真、实验技能出众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笔者对实验完成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即对找到实验目标前12名的学生实行加分制度, 每次奖励1分, 不设上限, 对找到完美特征的学生实行额外加分制度, 所加分数计入总评。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次实验学生都能提前到实验室, 并坚持完成实验后才离开。

再次, 通过改变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 使实验考核从集中走向分散, 使实验评价既注重结果也注重操作过程。以往实验考核, 期末集中考核所占比例较大, 导致学生只重视期末考核而忽视平时训练, 只重视实验结果而忽视操作过程。而现在, 笔者把阶段性实验报告、实验过程等情况列入考核范围, 将实验结果、实验操作分开评价, 加强实践环节, 注重技能培养, 从而能更准确地评价学生, 更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面向21世纪的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教学目标, 要结合中药鉴定技术特点及社会需求, 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中药鉴定人才。而中药鉴定技术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2], 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新的考核机制必须将学生一系列的活动集中到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 改变现有应试教育、验证式实验课考核机制, 逐步建立更有利于中药鉴定人才培养的新型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李西林.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改革探讨[J].中医教育, 2006, 25 (4) :21~23.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篇8

紧步科技前沿,创新诞生完美

在现代中药的生产研发中,如何用最小的服用剂量取得最大的药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焦点课题。其中,提高药物吸收率成为影响中成药疗效的重要一环。作为以现代特色中药生产为主的大型现代医药企业,以岭药业始终把高新技术应用放在药物研发的首位,并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近几年,一项前沿科技——超微粉技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要对此项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做首次尝试。

超微粉技术是“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分散等手段,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超微粉能够“对粉体原料进行高精度的分级,并改变粉体的表面活性”,正是这一特性使其在中成药的加工方面具有了独特优势。为此,他们与清华大学材料系合作,共同开展通心络胶囊超微粉技术的研究,这是国内医药企业第一次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中成药生产。“超微粉技术在通心络胶囊中的应用示范研究”课题受到国家及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同年进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在历时三年、耗资几千万元的课题研究中,科研人员采用多种动物、多种模型、多项指标,明确了超微粉粒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在项目中建立了多种动物药在中成药中专属性强的TLC鉴别方法。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的标准,并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物药制备的工艺技术水平。2005年4月,“通心络胶囊超微粉技术应用示范研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验收。同年年底,河北省科技厅成立专家组对该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国内数十名医药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超微粉技术在通心络胶囊中的应用示范研究”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至此,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超微粉通心络诞生!

让利于民,就是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为药品的最终受益者,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让利于民就是药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岭药业多年来严格的GMP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现代高新制药技术、世界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标准规范的优质原料,都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了硬标准。超微粉技术应用,更使通心络胶囊中的药粉粒度达到5~10μm(传统药粉为150~200μm),极大地增加了药粉的表面积,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率也随之大大增加。技术专家和评审专家们将超微粉通心络的产品特性总结为更加通俗易懂的“三不变、三提高、两减少”:三不变即处方不变、适应症不变、服用方法不变;三提高即工艺提高、药理活性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两减少即胶囊型号变小、胃肠道反应减少。至此,国内首次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含动物药的中成药工业化生产中,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检测,为含超微粉的中成药控制成品质量的均一性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首次建立了动物药材在中成药中专属性强的TLC鉴别方法。同时,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也使药物的吸收更加迅速,从而对冠心病、脑梗塞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疗效较原通心络胶囊明显提高。

这一经由国家高技术示范项目研发的创新药物,也吸引了媒体的多方关注,国内各大报纸、杂志、网络等相继报道了以岭药业这项最新的科研成果。

超微粉通心络,中成药现代制藥技术的突破

在现代特色中药生产研发之路上,科技创新为打造完美国药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新技术平台与质量管理平台。应用超微粉技术,以岭药业改变了国药“制备工艺粗放,质量标准低下”的形象,并且超微粉通心络在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还借助了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薄层扫描、气相色谱、红外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建立现代特色中药的质量控制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创新的中医络病理论的指导下,他们从中药种养殖、中药加工炮制、制药工艺到中药的组方配伍等,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创新……

上一篇:维修高级电工实训总结下一篇:浅析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