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中药鉴定学(共9篇)
总结中药鉴定学 篇1
(一)蒽醌类:
1.番泻甙A、B、C、D(双蒽酮甙):大黄、番泻叶。
2.其它:何首乌、虎杖、巴戟天、番泻叶、茜草、大血藤、决明子、连翘。
(二)萘醌类
紫草、茜草。
(三)皂苷类:
1.人参皂苷: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
2.三萜皂苷:牛膝、商陆、太子参、威灵仙、地榆2.其它:怀牛膝、太子参、黄芪、远志、威灵仙、柴胡、桔梗、党参、麦冬、知母、天南星、枇杷叶、款冬花、木瓜、瓜蒌、砂仁、豆蔻。
(四)生物碱:
1.莨菪烷类:洋金花、天仙子。
2.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草乌、附子。
3.甾体类生物碱类:川贝母、浙贝母。
4.黄连小檗碱:黄连、黄柏。
5.其它:防己、延胡索、川芎、北沙参、百部、钩藤、厚朴、秦皮、地骨皮、马吴茱萸、马钱子、牵牛子、辛夷、菊花、槟榔、麻黄、淫羊藿、益母草、冬虫夏草。
6.剧毒性生物碱:川乌、草乌、附子(双酯类)、马钱子。
(五)苷类:
1.芍药苷:白芍、赤芍、牡丹皮。
2.环烯醚萜苷类:胡黄连、玄参、地黄、栀子、龙胆(裂环)。
3.其它:黄芪、天麻、川木通、大血藤、秦皮、红花、西红花、葶苈子、苦杏仁、桃仁、巴豆、酸枣仁、龙胆、地榆、石韦、山楂、沙苑子、连翘、牵牛子、槲寄生、紫花地丁、车前草。
(六)鞣质:
绵马贯众、大黄、虎杖、何首乌、白芍、赤芍、地榆、大血藤、鸡血藤、秦皮、枇杷叶、木瓜、山楂、槟榔、金钱草、儿茶、五倍子。
(七)黄酮类:
虎杖、地榆、苦参、葛根、甘草、黄芪、三
七、黄芩、麦冬、知母、苏木、鸡血藤、桑白皮、罗布麻叶、金银花、款冬花、菊花、红花、蒲黄、木瓜、山楂、沙苑子、补骨脂、枳壳、小茴香、菟丝子、栀子、砂仁、淫羊藿、紫花地丁、金钱草、荆芥、薄荷、穿心莲、茵陈、青蒿、儿茶、。
(八)香豆素、内酯类:
甘草、白芷、前胡、防风、北沙参、木香、川木香、白术、桑白皮、肉桂、、秦皮、决明子、补骨脂、连翘、菟丝子、穿心莲、茵陈、青蒿。
(九)挥发油:
绵马贯众、白芍、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防风、柴胡、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石菖蒲、莪术、姜黄、郁金、沉香(白木香)、厚朴、肉桂、辛夷、丁香、菊花、五味子、葶苈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广藿香、荆芥、薄荷、青蒿、茵陈、没药。
苍术酮:白术、苍术。
(十)酚类:徐长卿、厚朴、牡丹皮、丁香、连翘。
牡丹酚:丹皮、徐长卿
(十一)多糖类:商陆、川乌、甘草、黄芪、人参、西洋参、防风、地黄、天花粉、党参、金樱子、冬虫夏草、茯苓、猪苓。
(十二)甾醇类:商陆、太子参、地榆、柴胡、巴戟天、桔梗、党参、山药、鸡血藤、黄柏、地骨皮、红花、沙苑子、连翘、菟丝子、牵牛子、槲寄生、金钱草、蒲公英、冬虫夏草、茯苓、猪苓。
(十三)菊糖:菊科和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白术、苍术、木香、青蒿、茵陈
(十四)有机酸:地骨皮、五味子、山楂、金樱子、栀子、瓜蒌、益母草。
(十五)靛蓝、靛玉红:板蓝根、蓼大青叶、大青叶、青黛。(十六)木脂素类:辛夷、五味子、连翘、淫羊藿、(十七)绿原酸与异绿原酸:金银花、菊花
理化
1.泡沫试验阳性(产生丰富而持久性泡沫):上述含皂苷的药材。查皂甙类:1.泡沫试验——牛膝、太子参、柴胡、桔梗。2.醋酐+浓硫酸——(二液交界处棕红色)党参;商陆及威灵仙(三萜皂甙)。
2.盐酸-镁粉反应阳性(显红色):含黄酮的药材。
查黄酮类:醋酸铅显橘黄色:黄芩;盐酸+镁粉显红色:枳壳、黄芩
3.加三氯化铁试液显绿-黑色:鞣质、酚类等含酚羟基的药材。查鞣质类:三氯化铁(FeCl3)试液显乌绿色——狗脊、丹参等
4.异羟肟酸铁反应阳性(显红色):含香豆素及内酯类的药材。
5.遇碱液显红色:含蒽醌类的药材。查蒽醌类:遇碱液显红色:大黄、何首乌、番泻叶等。
6.加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碘化铋钾多显红色,碘化汞钾多显黄色,硅钨酸多显白色):含生物碱的药材。
查生物碱:
碘化铋钾显红色:延胡索、百部、浙贝母(橙黄)、厚朴(橙红)等。硅钨酸显乳白色:百部、浙贝母、厚朴等
7.醋酐(或冰醋酸)-浓硫酸反应阳性(两液交界面显棕红色环):含皂苷、甾醇等的药材。
显微化学反应:黄连、柴胡、肉桂等。
微量升华反应:大黄、何首乌、沉香、牡丹皮、蓼大青等。
(一)伞形科
1.根头部有纤维状叶残基或叶鞘痕绕茎痕成同心环。
2.表面多具横长皮孔。
3.断面多散在油点。
4.气芳香。
5.皮层、韧皮部具油室。
6.中果皮有6条油管。
7.内果皮细胞为镶嵌细胞。
8.含挥发油。
(二)唇形科
1.茎方形,多被毛茸。
2.叶对生,叶缘具锯齿或分裂,叶面被毛。
3.气香。
4.四角处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在四角处发达。
5.气孔直轴式。
6.具腺鳞、非腺毛。
7.含挥发油。
性状:全草类药,茎方形、叶对生、边缘锯齿、常有毛;轮伞花序腋生或顶生(穗状或总状)、花冠二唇形开裂、花萼钟状、顶5裂,气香。如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等。
显微:全草类药具小腺毛、腺鳞(8细胞头)、多细胞非腺毛、气孔多直轴式;偶见草酸钙小针晶(广藿香)及橙皮苷结晶(薄荷)
成分:挥发油(绝大多数全草类药);脂溶性菲醌色素类化合物(丹参);黄酮类(黄芩、荆芥、薄荷);生物碱类(益母草碱)。
理化:以微量升华法取油,加香草醛及硫酸进行挥发油显色反应,如广藿香、薄荷。
(三)姜科
1.根及根茎断面筋脉点散在。
2.有香气。3.皮层散有油细胞或油室。
4.果实具钝三棱,顶有花柱基,基部有果柄痕,表面具连续或断续棱线。
5.种子团被隔膜分成3瓣,种子不规则多面体,外被假种皮。
6.种子破碎后具芳香气。
6.种皮具表皮、色素层、油细胞层、色素层、内种皮(石细胞)等数层组织。
7.含挥发油。
果实:姜科果实性状:蒴果,三室,每室种子多数,种子多面体形,外被膜状假种皮,气芳香。如砂仁、豆寇、益智等。
显微:种子横切面由外到内依次为:假种皮薄壁细胞→种皮表皮厚壁细胞1列→色素细胞1~2列→油细胞层1列→色素层细胞数列→内种皮栅状石细胞1列(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较大,含淀粉粒及少数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较小,含糊粉粒)。
成分:挥发油——姜科类药: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豆寇、益智;石菖蒲等。
(四)菊科
性状:A根及根茎类药:断面见棕色油点,香气如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箢等
B花类药:头状花序如款冬花、菊花(舌状花及管状花);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C菊科全草类药:茎圆形,表面具纵棱,叶多互生,少对生,常羽状分裂,头状
花序顶生或少腋生,花管状或舌状,气香。如青蒿、茵陈、蒲公英等。
显微:分泌组织为油室(多数药)、分泌道(红花)
成分:常含挥发油(款冬花、菊花、红花;其中木香、川木香及白术油中含内酯;白术及苍术油中均含苍术酮)、菊糖、香豆素(茵陈、青蒿)、黄酮(茵陈、青蒿、款冬花、菊花)、内脂类(青蒿含倍半萜内脂)等。
理化:厂进行挥发油类显色反应(用香草醛检查白术挥发油:用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显玫瑰红色检白术及苍术)
(五)蔷薇科
果实:酸涩,常见花托参与果实的形成:木瓜(外层为假果部分)、金樱子(假果)
种子:种皮红棕色(苦杏仁、桃仁等)
成分:有机酸(木瓜、山楂、金樱子);氨基酸(金樱子、山楂);鞣质(地榆、木瓜、山楂、金樱子);皂苷(地榆、木瓜、金樱子、山楂)、糖类(山楂);黄酮(地榆、木瓜、山楂);三萜类(地榆);苦杏仁苷、苦杏仁酶、脂肪油(蔷薇科种子的特征成分如苦杏仁、桃仁)
理化:常进行皂苷的显色反应(地榆:醋酐加浓硫酸溶液显红紫色后变为棕褐色查三萜皂苷;木瓜:醋酐加浓硫酸出现紫红色环,溶液上层显棕黄色);鞣质显色反应(地榆);黄酮反应(木瓜:加三氯化铝乙醇液显蓝色荧光。);苦杏仁苷的水解及显色反应(苦杏仁:水解有苯甲醛特殊香气;使三硝基苯酚试纸显砖红色
总结中药鉴定学 篇2
中药鉴定学专业理论课程不像文学、数理等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性,它更为突出分类的细分化和体系的独立性。该课程的特点是:药物品种繁多,内容庞杂;各种药材之间的关联性不大,要求记忆的内容多;每味药材都需要细分鉴别,包括药材拉丁名、基源、性状鉴别、显微横切片特征、粉末特征、理化鉴别等内容。而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特点只是让他们觉得课程纷繁庞杂、索然无味。目前的状况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导致对药材的记忆更为困难及较差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有趣地牢记每个药材的主要鉴别特征、正品与伪品的区别等,是中药鉴定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是笔者根据中药鉴定学的专业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氛围和教学效率提出的几点心得体会: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目的性
课堂伊始,采用问题启发的方式,引入正题。问题启发的方式有很多,首先,联系和药材相关的新闻记事,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药材人参的授课伊始,先给学生引入一则新闻,不法商贩用桔梗拼接芦头和须根来冒充野山参,此时就可以提出问题:“野山参有那些主要鉴别特征?野山参的芦头和须根有哪些特征?”等,带着这些问题,循循善诱,最终使学生掌握野山参的鉴别特点。其次,也可以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展示正品药材与伪品药材的原药材或饮片,例如,三七与伪品莪术,柴胡与伪品大叶柴胡,松贝与新疆贝母等,使学生认真观察其性状特征后,带着如何区别正品与伪品的这些疑问进入课堂学习,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将所有可利用的资源(网络、多媒体等)应用到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展知识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工作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例如,在讲述来源鉴定过程中,来源鉴定包括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三个程序,此时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中国数字标本馆(www cvh.org.cn),让学生主动去检索未知植物,更全面地了解植物形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述各个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种植以及分布情况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中国药材网(www.ycn.cn)、药材GAP网站(www.tcmgap.com)和中国药材信息网(www.zgyaocai.com)等网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药材的最新发展动态、知名药材企业、药材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就业招聘等信息,培养学生对行业的关注度,树立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利用网络搜集关于药材原植物生长环境、药材加工、销售、混伪品情况、市场动态等各方面信息,并结合图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见识,同时也有助于巩固他们对所学药材性状特点的了解。
其次,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及伴随图、文、声并茂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海量信息[2,3],使学生能够直观、生动、清晰地看到中药的植物形态、形状特征、显微组织特征、植物细胞形态和颜色等,来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3 独立设计药材的质量标准,培养综合鉴定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外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行教材未收载药材的质量标准设计。我校使用的《中药鉴定学》教材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2版,总论部分详细讲述了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中药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4]。比如,以河南产药材“墓头回的质量标准研究”为题使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学生为了制订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使自己的小课题获得成功,就必须首先做好充分的设计,仔细查阅资料,反复筛选实验方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质量标准的设计包括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各个方面,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功,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药典和地方标准等才能完成实验设计。通过整个实验过程,从开始设计到方案完成,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真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进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要因势利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认药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药能力和学习兴趣。首先,参观药草园或者到野外实习认识原植物,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药材原植物特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及特征,学习药材采集和初加工方法,了解药材收购情况。并且唤起他们爱惜植物、保护环境、节约药材的意识。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到药材市场,医院药房,医院中药房进行现场学习,使学生亲眼见到各种规格的原药材或者饮片,鼓励学生要多看多闻多品尝,反复对照药材并且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切片和粉末,不断实践,将理论知识和药材的实际性状结合起来,加深记忆和对药材鉴定特征的理解。再次,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邀请有长期鉴定工作经验的老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技工,针对中药材实际鉴别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野生药材与栽培药材性状的差异、不同规格药材的差异、药材不同加工方法的差异等,使学生能够借鉴老师和前人的实际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它关系着中药生产、销售和科研的质量,也关系着中药的疗效和品质[5]。中药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诸多问题,对每味药材进行真伪优劣鉴定是从源头上保证中药用药安全和有效性的基础。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一些药材从业人员因专业知识欠缺而造成药材误用的中毒事例。人命关天,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以后工作的特殊性,明白自己所要肩负的责任。同时也使同学们意识到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否则就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另外,及时给学生传达国家对中药产业的重视和科研投入的增加等相关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对整个民族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很多方法和途径,正确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将各种手段和信息合理运用于教学当中,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效果。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中药鉴定学的特点,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启发式导课、有效利用网络、加强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效思,魏海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13-114.
[2]王红霞,陈随清.《中药鉴定学》教学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30):75-76.
[3]王永芳.多媒体教学利弊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06-107.
[4]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55.
技校《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初探 篇3
【关键词】技校 中药鉴定学 教学改革
1 引言
中药鉴定学是技校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中心学科,技校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药厂、药店、医药公司等,这些单位的大部分岗位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中药鉴定学知识。而技校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技校现有的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教师在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要多下工夫。
2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目前技校学生大多数入学分数较低,自我约束能力差;另外,加上家长的压力、社会的偏见和自己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他们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感和厌学情绪。因此,教育者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工作落到实处。 “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老师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老师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教学工作才会做得更好,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才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
3 两阶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中药鉴定学课程可分为两阶段教学:第一阶段理论教学,主要由教师讲授,穿插提问式,让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理论知识体系。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印制内部讲义,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交流互动,而不是忙于抄笔记。第二阶段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首先进行综合实验设计,自拟题目,最后以小论文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另外,适当组织同学到校外参观药材市场。这样,学生在本门课程结束后就具备了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和创新基础。
3.1 教学手段多元化,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3.1.1 启发式教学法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尽量利用训练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制作粉末制片时,为什么常加水合氯醛液透化?为什么透化后滴加稀甘油少许,再加盖玻片观察?
3.1.2 讨论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和思维障碍,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比如在学习基本操作时,提出问题:①你会使用显微镜吗?②怎样能规范、准确地量制片呢?③有哪位同学能演示操作吗?
3.1.3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课堂为主,首先向学生布置题目,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上课时由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陈述案件事实并回答问题,被点到名的学生若没有准备好,可以“PASS”,但学习成绩就要降一个档次。同时教师要不拘一格,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讨论,最后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中,也要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了使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故意出些难题,让学生辩论,使课堂气氛活跃,只要学生讲得有道理,能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就能得高分。单一的传统的系统讲授模式,已与现代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应予以调整和改变。因而,引入案例教学法模式来弥补传统讲授模式的不足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
3.2 实践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2.1 合理调整实验内容
中药鉴定学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和技校學生的特点,认真设计好每一次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变难,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实践课内容。
3.2.2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对于技校学生中药材的鉴定技术的培养,仍然以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为主,充分利用中药标本和饮品,全天开放中药标本室以供学生识别训练;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体图像与局部放大图像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显微结构的观察和鉴定。另外,学校应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开设一些比较前沿的中药鉴定技术和方法,如气相色谱(GC)、红外色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这也是未来中药鉴定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
4 结语
总结中药鉴定学 篇4
星点: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云锦纹:何首乌皮部,异型维管束。
同心环:川牛膝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而成 罗盘纹:商陆木部隆起,形成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砂眼:银柴胡表面孔穴状或盘状凹陷。
珍珠盘:银柴胡,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糟皮粉渣:赤芍 菊花心:甘草、黄芪
三七:主根为三七;支根称筋条;根茎称剪口;须根称绒根。疙瘩丁:杭白芷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 蚯蚓头:防风 狮子盘头:党参 油头:川木香 朱砂点:茅苍术
起霜:苍术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怀中抱月:松贝 鹦哥嘴:天麻 白颈:地龙的生殖带
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蕲蛇 珍珠结构环 珍珠虹光环为珍珠特征 剑脊:乌梢蛇 银皮:毛壳麝香 冒槽:麝香
花鹿茸:一个分枝(二杠),主枝(大挺)二个分枝(三岔)马鹿茸:侧枝一个(单门),二个(莲花),三个(三岔),四个(四岔)乌金衣:牛黄 细密同心层纹 挂甲:指甲染成黄色,牛黄 骨塞、通天眼:羚羊角 火炬头:款冬花 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 车轮纹:防己、大血藤 紫萁贯众叶柄基部中柱“U” 针眼:川木通、鸡血藤 水试:
红花:水染成金黄色
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苏木:投入热水,水显鲜艳桃红色。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
熊胆: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短时间不扩散 蛤蟆油:温水浸泡,膨胀系数不低于55 火试:
麝香:轻微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 海金沙:爆鸣声及闪光 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
有害物质检测: 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阿胶、枸杞子有重金属的要求
甘草、黄芪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桃仁、陈皮、胖大海、酸枣仁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查 白芍、天花粉、党参、天冬、山药、天麻、白及二氧化硫检测 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大黄:
伪品:蓼科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河套大黄、酒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
鉴别要点:根及根茎横切面无星点,药材新折断面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土大黄苷)。何首乌:
伪品:1.翼蓼,称“红药子”,毛脉蓼,称“朱砂七”两者断面皮部均无“云锦花纹” 2.人形“何首乌” 苦参:
伪品:豆科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伪品表面灰褐色至灰棕色,栓皮紧密不破裂,也不易剥离。气微,味苦,嚼之有豆腥气。甘草:
伪品:苦甘草,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
鉴别要点:栓皮反卷或脱落。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灰棕色,木部棕黄色,粉性小。气微,味极苦,主含生物碱。黄芪:
伪品:1.豆科植物锦鸡儿
鉴别要点:表面残存皮孔,断面皮部淡黄色,木部淡黄棕色。质脆,断面纤维状
2.锦葵科圆叶锦葵、欧蜀葵、蜀葵 鉴别要点:嚼之有黏滑感。人参: 伪品:1.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
鉴别要点:无卢碗,指坚实,难折断,断面同心环纹。味稍甜后微苦,久嚼麻舌。
2.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
鉴别:组织中无树脂道及草酸钙簇晶而有木间韧皮部和草酸钙砂晶。西洋参: 伪品:国产人参 三七:
伪品:1.落葵科落葵薯“藤三七”,鉴别:断面粉性,水煮角质样。味微甜,嚼之有黏性。2.莪术加工品
鉴别:味微苦辛,姜辣味,断面是单子叶植物根茎特点。柴胡: 伪品:大叶柴胡
鉴别:有毒,密生环节,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常中空。质脆易折断。龙胆:
伪品:1.小檗科 鬼臼 断面粉性,白色,木部黄色
2.小檗科 桃儿七 皮层木化纤维众多,初生木质部五原型。巴戟天:
伪品:1.茜草科 羊角藤 2.木兰科铁箍散 3.茜草科假巴戟 半夏:
伪品:天南星科 鞭檐犁头尖块茎 “水半夏” 有凸起的牙痕 下端略尖 石菖蒲:
伪品:毛茛科 阿尔泰银莲花“九节菖蒲、节菖蒲”,断面白色,微酸麻舌。川贝母: 伪品:1.百合科 丽江山慈菇 有剧毒 2.葫芦科 土贝母“藤贝” 山药:
伪品:1.大戟科 木薯 2.薯蓣科 山薯 3.旋花科 番薯 4.薯蓣科 参薯 天麻:
伪品:1.紫茉科 紫茉莉 2.菊科 大丽菊 3.美人蕉科 芭蕉芋 4.茄科 马铃薯 木通:
伪品:毛茛科 小木通或绣球藤 沉香:
伪品:用它种木材的伪制品或混充品 秦皮:
伪品:胡桃科 核桃楸的树皮。水浸液显浅黄棕色,无荧光。栀子: 伪品:水栀子,茜草科大花栀子 石斛:
伪品:有瓜石斛;石仙桃;石枣子;细叶石仙桃 金钱草:
伪品:同属植物过路黄 全草 珍珠: 伪品:无同心性层纹和珍珠虹光环,荧光黄绿色
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人参、三
七、西洋参、牡丹皮、蓼大青叶
草酸钙砂晶:牛膝、钩藤、秦皮
草酸钙针晶:龙胆、巴戟天、茅苍术、半夏、山药、天麻、麦冬、白术、苍术、木通、吴茱萸
草酸钙方晶:石菖蒲、甘草、苦参、黄柏、栀子 草酸钙柱晶:沉香 网纹导管:大黄
晶纤维:甘草、石菖蒲、苦参、黄柏 周木型维管束:泽泻
中药鉴定学辅导:动物类中药鉴定 篇5
鉴定动物类中药,要具有动物学的分类和解剖的基础知识。其方法与植物药一样,对于药材是完整的动物体,可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如蜈蚣、土鳖虫、金钱白花蛇等;对于药材是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羚羊角、龟甲、骨类(豹骨、猴骨等)和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等)药材等,鉴定时主要靠性状鉴定以辨别真伪优劣,必要时可进行显微磨片观察;对去皮蛇类药材可进行脊椎骨或鳞片的形态和组织切片观察;对海狗肾类药材,除一般形状鉴定外,还可采用x光拍片,观察阴茎骨的形状和大小加以鉴别;对有些采自动物体的分泌物和生理、病理产物的药材,如麝香、牛黄、蟾酥等,除一般性状鉴定外,主要靠显微和理化分析,以防伪充或掺假。鉴定牛黄除用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外,还要用显微观察或红外光谱等来考察纯度防止掺伪,同时要做主要成分胆酸、胆红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有的动物产物,如蜂蜡、虫白蜡等,还应测定其熔点、溶解度或酸值、皂化值等以控制药材的质量。
值得指出,动物类药材的主要成分不同于植物类药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动物肽毒、酶及糖蛋白等,许多都是动物药的主要有效成分。现已有大量报道,利用它们含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性质的不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法可成功的把动物药材与类似品、伪品区别开来。如阿胶的鉴别,不但可用上法进行,采用蛋白质等电点检测法或蛋白质运动粘度法进行鉴别也均获得成功。
中药鉴定学试题 篇6
9.“怀中抱月”是以下哪种植物的鉴定特征?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2.药材的质地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A.浙贝 B.青贝 C.松贝 D.平贝
10.天冬和麦冬来源于________植物。()A.“松泡” B.“粉性” C.“油润” D.“角质”
3.“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指的是()A.田七 B.黄芪 C.野生人参 D.甘草
4.茅苍术断面散有多数棕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A.“金钱环” B.“菊花心” C.“车轮纹” D.“朱砂点”
5.板蓝根水煎液置于紫外灯(365nm)下观察,呈现________荧光。()A.黄色 B.蓝色 C.暗红色 D.紫红色 6.黄连的有效成分是()A.黄酮类化合物 B.皂甙 C.小檗碱 D.黄连素
7.延胡索是________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A.玄参科 B.罂粟科 C.蓼科 D.唇形科 8.天花粉是一种()A.花粉 B.矿物
A.唇形科 B.百合科 C.伞形科 D.鸢尾科
11.有些药材中含有草酸钙结晶,其中牡丹皮含()
A.草酸钙簇晶 B.草酸钙针晶 C.草酸钙方晶 D.草酸钙砂晶
12.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A.花蕾 B.花
C.头状花序 D.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13.下列药材中哪一种不是以种子入药的?()
A.酸枣仁 B.葶苈子 C.五味子 D.黄芥子
14.沙苑子又名“潼蒺藜”,主产于()A.湖北 B.河北 C.山西 D.陕西
15.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昆虫蝙蝠蛾幼虫上,其入药部位是干燥的()A.子实体 B.菌核 C.子座 D.子座和虫体
16.树脂主要是由植物体内的哪一部分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A.生物碱 B.挥发油 C.鞣质 D.皂苷 17.下列药材中除哪一项外,均为植物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A.青黛 B.儿茶 C.五倍子 D.芦荟
18.取少许粉末投入水中,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者为()A.蟾酥 B.熊胆 C.麝香 D.牛黄
19.珍珠中海产珍珠(天然珍珠)来源于()A.珍珠贝科 B.蚌科 C.鲍科 D.牡蛎科
20.目前商品“当门子”是指()A.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 B.毛壳麝香内的核心团块
C.麝香仁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 D.活体香囊中挖出的第一块麝香 21.钩藤为________植物。()A.茜草科 B.唇形科 C.瑞香科 D.豆科 22.大青叶来自()A.蔷薇科 B.豆科 C.十字花科 D.桃金娘科
23.烘干法测定中药水分的温度是()A.70℃—80℃ B.100℃—105℃ C.300℃—400℃ D.500℃—600℃ 24.百部的入药部位是()A.块根 B.根及根茎 C.全草 D.根茎
25.四川产的道地药材是()
A.银柴胡 B.附子 C.人参 D.当归 26.自然铜主要含()
A.含水硫酸钙(CaSO4•2H2O)B.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C.二硫化铁(FeS2)D.碳酸锌(ZnCO3)27.麻黄()
A.无臭,味淡 B.气微腥,味淡
C.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 D.味涩,微苦 28.下列哪种药材属于香树脂?()A.血竭 B.藤黄 C.加拿大树脂 D.苏合香
二、名词解释
1.“发汗”
2.“狮子盘头”
3.“过桥”
四、简答题
1.观察根的横断面,如何区分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
2.花类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3.简要说明如何利用显微鉴别皮类药材? 4.写出钩藤的理化鉴别特征。
5.根据所含化学成分,树脂主要可分为几种?6.列举8种性状鉴定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药物专著是【 】
C.黄柏 D.厚朴
10.暗紫贝母,甘肃贝母为川贝母的【 】 A.《证类本草》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植物名实图考》 2.“同物异名”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物异名”现象的是【 】 A.西洋参 B.当归 C.红花 D.贯众
3.具同心环状异常维管束的药材是【 】 A.大黄 B.牛膝 C.何首乌 D.人参 4.玄参主产于【 】 A.四川 B.西藏 C.浙江 D.河北
5.含晶纤维的药材是【 】 A.人参 B.甘草 C.牛膝 D.商陆
6.主含皂苷的药材是【 】 A.川乌 B.防风 C.远志 D.巴戟天
7.具“珍珠盘”“砂眼”的药材是【 】 A.党参 B.银柴胡 C.防风 D.桔梗
8.延胡索的药用部位是【 】 A.块茎 B.块根 C.根茎 D.根
9.断面外部显颗粒性,内部纤维性,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是【 】 A.肉桂 B.杜仲
A.正品 B.伪品
C.混淆品 D.代用品
11.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的药材是【 】 A.当归 B.党参 C.川木香 D.木香
1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党参的性状特征?【 】
A.呈圆锥形或纺锤形 B.根头部有“狮子盘头” C.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 D.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
13.《中国药典》规定沉香热浸法浸出物不得少于【 】 A.10.0% B.15.0% C.20.0% D.25.0%
14.粉末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的是【 】 A.蓼大青叶 B.番泻叶 C.大青叶 D.枇杷叶
15.花头(头状花序)撕开有白色丝状棉毛,嚼之呈棉絮状的药材是【 】 A.菊花 B.款冬花 C.辛夷 D.槐花
16.花的各部均有管道状分泌细胞的中药是【 】 A.金银花 B.丁香 C.西红花 D.红花
17.内果皮具“镶嵌细胞”的药材是【 】 A.连翅 B.小茴香 C.栀子 D.补骨脂
18.断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的中药是【 】 A.何首乌 B.大黄 C.牵牛子 D.槟榔
19.进口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是【 】 A.扁圆钮扣状,子叶有叶脉5-7条 B.扁长圆形,子叶有叶脉3条
C.长圆形,子叶有叶脉5-7条 D.类圆形,子叶有叶脉3条
20.麻黄的来源有数种,其中麻黄碱含量最高的是【 】 A.木贼麻黄 B.草麻黄 C.中麻黄 D.丽江麻黄
21.含橙皮苷结晶的药材是【 】 A.广藿香 B.金钱草 C.薄荷 D.穿心莲
22.粉末加稀盐酸于水浴上搅拌呈粘胶状;加NaOH溶液呈悬浮状的中药是【 】 A.茯苓 B.猪苓 C.冬虫夏草 D.灵芝
2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竭的特征【 】 A.外色黑似铁 B.研粉红似血 C.火燃呛鼻 D.有松香气
2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植物的加工品【 】 A.五倍子 B.冰片 C.儿茶 D.青黛
25.具有“马头蛇尾瓦愣身”的药材是【 】
A.穿山甲 B.海龙 C.海马 D.蛤蚧
26.鹿茸中有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的化合物是【 】 A.多糖类 B.多胺类 C.脑素 D.次黄嘌呤 27.牛黄的气味是【 】
A.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有清凉感 B.气清香,味苦微涩
C.气清香,味苦,嚼之粘牙 D.气芳香,味微苦,嚼之粘牙
28.朱砂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者,习称【 】 A.辰砂 B.朱宝砂 C.镜面砂 D.豆瓣砂
二、名词解释 1.道地药材 2.酸不溶性灰分 3.金井玉栏 4.栅表比 5.连珠斑 6.二杠
四、简答题1.简述中药水分测定的目的和不同测定方法及适用的中药。
2.简述正品大黄的来源及商品习用名称。3.简述茅苍术与北苍术的性状鉴别要点。4.简述蒲黄粉与松花粉的显微鉴别要点。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2.中药材中常见“一药多来源”的现象,以下有“一药多来源”现象的中药是()A.杜仲 B.浙贝母 C.黄连 D.玄参
3.具有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的药材是()A.何首乌 B.大黄 C.甘草 D.商陆 4.附子主产于()A.浙江 B.四川 C.云南 D.广东
5.含草酸钙砂晶的药材是()A.牛膝 B.甘草 C.人参 D.黄芪
6.主含蒽醌类的药材是()A.黄连 B.大黄 C.银柴胡 D.川芎
7.具“铜皮铁骨”特征的药材是()A.三七 B.川乌 C.防己 D.白术
8.川乌的药用部位为()A.茎 B.根茎
C.主根(母根)D.侧根(子根)
9.断面外侧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的药材是()
A.厚朴 B.肉桂
C.杜仲 D.黄柏
10.素花党参,川党参为党参的()A.正品 B.混淆品 C.伪品 D.代用品
11.断面有多数“朱砂点”,久置可析出白色毛状结晶的药材是()A.白术 B.北苍术 C.关苍术 D.茅苍术
1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正品半夏的性状特征?()
A.类球形,有的稍偏斜 B.顶端有凸起的茎痕或芽痕
C.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D.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13.平整的横断面皮部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的药材是()A.络石藤 B.鸡血藤 C.大血藤 D.海风藤
14.叶肉为等面叶型,上下均有一列栅栏细胞的药材是()A.番泻叶 B.大青叶 C.蓼大青叶 D.枇杷叶
15.花蕾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绒毛,内表面无毛的药材是()A.金银花 B.菊花 C.辛夷 D.款冬花
16.具大型气室,花粉粒极面观略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的药材是()
A.红花 B.西红花 C.丁香 D.洋金花
17.确定种子类粉末中药的主要标志是()A.地龙 B.水蛭 C.金钱白花蛇 D.蕲蛇
26.斑蝥的抗癌有效成分是()A.淀粉粒 B.糊粉粒 C.油细胞 D.脂肪油
18.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有明显粘液,子叶皱缩折叠的药材是()A.牵牛子 B.菟丝子 C.沙苑子 D.白芥子
19.外形呈三钝棱,内有种子团3瓣,气芳香,味辛的药材是()A.栀子 B.金樱子 C.枳壳 D.砂仁
20.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A.节部 B.节间髓部 C.木质部 D.皮部
21.含钟乳体的药材是()A.肉苁蓉 B.广藿香 C.薄荷 D.穿心莲
22.藻、菌、地衣类属于()A.低等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蕨类植物 D.单子叶植物
23.根据其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乳香、没药属于()A.香树脂 B.酯树脂 C.油胶树脂 D.油树脂
24.火烧时发生爆鸣声且闪光的药材是()A.青黛 B.海金砂 C.儿茶 D.冰片
25.具有“白颈”特征的药材是()
A.蚁酸 B.蛋白质 C.脂肪油 D.斑蝥素
27.斑蝥胸腹部的颜色是()A.棕黄色 B.乌黑色 C.暗褐色 D.黄色
28.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条痕色棕黑色或黑绿色的是()A.朱砂 B.磁石 C.自然铜 D.雄黄
三、简答题
1.简述灰分测定的目的及方法。
2.以薄荷为例简述中药科学采收的原则。3.简述松贝与青贝的性状鉴别要点。4.简述伞形科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共同性状特征。
5.简述党参与人参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6.简述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来源与性状鉴别要点。
五、论述题
总结中药鉴定学 篇7
1. 具体做法
1.1 改集中考试为分散测试。
传统的中药鉴定学考试大多通过期中、期末2次综合性理论考试决定学生的成绩, 实行目标教学以来, 我们遵循评价、反馈和矫正贯穿始终的原则, 除继续保留期中、期末2次终结性测试外, 又增加了诊断性测试、课时性测试和单元性测试。
诊断性测试多在每一单元开课前进行, 目的是评估学生对学习该单元必需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情况。如在学习“根及根茎类中药”一章时, 先对已学的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中根、根茎的形态、组织构造等有关内容进行测试,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记得模糊不清或遗忘的知识及时辅导补习。
课时性测试是为改善和促进正在进行的教学而专门设计的测试, 往往根据课时内容及授课形式灵活安排。目的主要是让师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结果验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或比较几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以获得改进教学方法的信息, 学生则可从考试成绩的分析中客观评价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指导今后的学习。
单元性测试通常被编进学期授课计划, 教师在制订单元目标的同时, 精心编制了各单元测试题, 每单元授课结束都进行10分钟至l小时不等的单元测试, 测验成绩一方面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反馈矫正的依据, 对未达标的学生及时提供矫正材料或个别辅导以使其进行补救学习。
1.2 改单一理论笔试为知识、技术、态度全方性测试。
中药专业是一个专业面广、实践性强的复合型专业,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态度是教学目标中缺一不可的因素, 因此, 我们将知识、技能、态度的评价全部纳入学生成绩, 在终结性测评中, 每名学生的总成绩均由4部分组成:理论笔试成绩、显微鉴定技术考试成绩、单元测试成绩及平时成绩 (包括实验课平时成绩和理论课平时成绩) 。
近几年来, 我们又加大了技能操作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首先在课时分配上, 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1或2:1, 增加了实验学习时间, 并对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分班上课, 保证每次课的教学效果。我校的中药鉴定实验考试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 参考学生每次的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 给出最后实验课成绩。
在各项测评中, 我们不仅详细制订了知识和技能考核标准, 还特别注重对态度目标的评价。如在对显微鉴定技术测评时除了观察学生的操作准确程度和实验最终结果外, 还规定了实验过程中的态度目标: (l) 认真预习实验目标、内容及相关知识; (2) 着装整齐, 操作规范、仔细、积极、主动; (3) 尊敬教师, 与同学团结协作; (4) 按时完成实验内容, 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5) 爱惜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自觉维护实验室秩序及卫生; (6) 节约水电。此外还详细规定了各项目标的评分标准。
2. 体会
2.1 全程评定学生的成绩, 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 提高了学习成绩。
教学是一个组织严密、目标明确但又不易控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是教师的教,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 要完成教学目标, 两者缺一不可。实施目标教学以来, 由于加大了对学生全程学习的监控, 教师可以直接、客观地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 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 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并在教学活动中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 学生也在多次的测试中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及时调整、补救, 把工夫、精力用在平时, 因此, 考试压力大大减轻, 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知识、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2 考核目标更加客观、全面,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结中药鉴定学 篇8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PBL教学模式元素,以贝母教学为例阐述PBL教学模式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反思。笔者通过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引进PBL教学模式,充实了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思考中学习,学习中思考”的教育理念,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教学模式;中药鉴定学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8-0103-02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中药质量鉴别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1],授课过程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动向,并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将现代分析技术和传统中药鉴别经验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中药鉴定学主要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药用植物学、动物学、中药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药鉴定学信息量大、知识点散杂、易混淆内容多、类似品种难以鉴别。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课上呆萌记、课下全不知”的现象,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易学难记。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接受并理解大量的中药鉴定学基本理论知识,是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弥补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现有教学中应用了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ming,PBL),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为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被忽视。其特点是教师口授,学生耳听,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存在教学偏理论、书本知识陈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弱、积极性被抑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不足。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元素势在必行。
PBL英文全称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其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而不只是纯粹的探索和发现,同时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关键要素包括作为导向的问题、团队合作与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其精髓在于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因具体问题不同而产生变异,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得到发展。具有使学生思维不受限制、主动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及互动交流能力得以培养、学会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势。
2传统教学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
中药鉴定学对于未来要从事中药领域各个行业的学生来说,能否真正学好该门课程,准确识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3]。但《中药鉴定学》是一门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课程。主要原因一是课程内容多,二是外部形态或显微结构近似的药材很多,学生难辨,三是在讲述的过程中,每味药材都仅涉及原植物、性状等几个方面,难免有枯燥重复之嫌。就每一味药材的教学过程而言,《中药鉴定学》传统的教学顺序都是先简单介绍该药材的历史渊源,接下来依次介绍该药材的原植物鉴别(或无)、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份及相应的理化实验鉴别,最后是该药材的性味及功效。在这几部分内容中,几乎每个学校都是侧重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粉末鉴别和理化鉴别这四部分内容,其它部分都只作为辅助部分,通常在课堂上只是简单提及。
3PBL教学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是直接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将知识的学习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的学习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现以百合科药材——贝母(川贝、浙贝)的教学为例阐述PBL教学模式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情况[4]。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也是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因此,“川贝母、浙贝母”这章节是中药鉴定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如何使学生掌握该内容也是评判教学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章节重点,将“贝母”主要的学习内容划分4个部分:贝母的品种、来源、产地和加工,贝母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贝母的鉴定,贝母的功效,并在学习过程中全程渗透PBL教学方法。
①贝母的品种、来源、产地和加工。中药鉴定学课本主要阐述川贝母、浙贝母,附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且分别描述了其产地。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由古籍记载:清代学者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载“贝母有甜苦之分;有川象之别。《百草镜》云:出川者曰川贝,出象山者(作者注:浙江一带)名象贝。川产者味甘,间有微苦,总不似他产之一味苦而不甘者也。入药能补气化痰而不寒,虚人宜之。象贝一味苦寒……贝母川产味甘,最佳;西产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引出问题:1通过古籍记载,贝母的品种是单一的么?2其来源分别是什么?3其产地都分布在哪里?在3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变化导致贝母的产地发生改变,学生不但掌握了贝母的产地,而且了解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在贝母的加工内容上,设计的问题为“为什么浙江磐安“浙八味”特产市场禁止浙贝母入市?”。通过案例和问题的提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既可掌握贝母的加工方法,同时也了解到禁止硫磺熏蒸中药材,进而产生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监管的意识。
②贝母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中药鉴定学课本论述贝母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根据化学成分,问题设计为“贝母的药效学活性部位在总生物碱。各种贝母的所含生物碱种类一致么?主要生物碱单体分别是什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提取贝母化学成分,观察实验现象,课后查找资料,了解生物碱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和问题使学生掌握贝母的化学成分,并掌握贝母的理化鉴定方法。
③贝母的鉴定。给学生提供几种贝母的实物,提出问题“所提供的几种实物贝母存在哪些差异,各具何特点?有哪些专业术语可以对其性状进行描述?”并鼓励学生扩展增加了药材真伪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亲密接触药材,结合查阅资料,解答该问题的过程,学生将掌握贝母的性状特点及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丰富了学生对贝母这个品种的认识,进一步延伸学生会懂得生药鉴定的重要性。
④贝母的功效。利用《芈月传》中的情节,设计问题为“黄歇在街上偶然听见药商和采药人谈论女医挚难缠之事,采药人说:上次店里给她准备了川贝母,她说那是北贝,药性差,材料不好,她只用松贝和青贝,其他的不要。为什么,贝母的不同品种药效存在哪些差异呢?”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会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性微寒,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燥咳或干咳少痰。浙贝母、湖北贝母性寒凉,偏于清热化痰。土贝母散结消肿,用于乳腺炎、淋巴结核等。临床上应注意区分使用。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和解答,使学生掌握贝母教学内容的同时,加深了对中药鉴定、资源保护和对症下药等方面的认识。很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当然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和资源,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预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将要讲授的内容。例如[BF],“[BFQ]贝母”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将《芈月传》中的情节放映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后复习和思考对于课程学习同样重要,既可巩固课堂知识,又会引发学生深思。
4教学反思
本次 PBL教学选取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贝母为例,且这一知识点与为岗位密切相关且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更能切合学生工作岗位的需求;该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思考中学习,学习中思考”的教育理念;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并不再是不强调教学生什么,而是以虚拟或实际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乐于思考,勇于分享,提高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教学模式拥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思维及知识水准,教师应该突出过程性评价,避免学生对所设计问题的结论随意拼凑,疲于应付。PBL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主动进行批判性思考,改变其被动地学习各种事实性知识的习惯,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小组成员要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交流,教师合理评估每一位小组成员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青青.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135.
[2] 陈川,黄亨建,刘锦琳,等.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2):311-313.
[3]张丽梅,杨灿光,沈勇,等.关于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37,39.
[4]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94-200.
中药鉴定学实验部分 篇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定特征:水蛭、全蝎、蟾酥、石决明、海马、蛤蚧、蕲蛇、乌梢蛇、斑蝥、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穿山甲。
2、掌握蟾酥、麝香的显微鉴定特征。
3、掌握蟾酥、牛黄、鹿茸、麝香的理化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显微镜、试管、小漏斗、烧杯、蒸发皿、水浴锅、回流装置、量瓶、电吹风、薄层色谱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光灯、酒精灯、吸管、电动离心机、超声波震荡器。
2、试剂:50%甘油水溶液、硫酸、碘试液、甲醇、乙醇、丙酮、氯仿、醋酐、环己烷、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脂蟾毒配基、华蟾蜍次素、甘油醋酸、水合氯醛、浓过氧化氢(30%)、盐酸、氢氧化钡、胆酸、去氧胆酸、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茚三酮试液、10%氢氧化钠、0.5%硫酸铜溶液、70%乙醇、甘氨酸、正丁醇、2%茚三酮丙酮溶液、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
3、材料:实验目的项下列出的中药材;蟾酥粉末、麝香仁粉末、鹿茸粉末、牛黄粉末、鹿茸对照药材粉末。
三、实验内容
1、药材性状鉴定主要特征(1)水蛭Hirudo: 蚂蝗: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腹面棕黑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吸盘不显著,后端钝圆,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长2~5cm,宽0.2~0.3cm。柳叶蚂蝗:狭长而扁,长5~2cm,宽0.1~0.5m。
(2)全蝎Scorpio:头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螯肢及一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前腹部由7节组成,背面绿褐色,有5条隆脊线;后腹部6节,棕黄色,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3)蟾酥Venenum Bufonis: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粉末少许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
(4)石决明Concha Haliotidis:
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皱纹盘鲍:呈长椭圆形,长8~12cm,宽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羊鲍: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0.8~2cm。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澳洲鲍: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宽11~14cm,高3.5~6cm。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耳鲍:狭长,略扭曲,呈耳状,长5~8cm,宽2.5~3.5cm,高约1cm。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疣状突起的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白鲍:呈卵圆形,长11~14cm,宽8.5~11cm,高3~6.5cm。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壳薄,质较脆。
(5)海马Hippocampus:
线纹海马:体呈扁长形而弯曲,长可达30cm。黄白色。头略似马头,吻长管状,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体轻,骨质,坚硬。三斑海马:体侧背部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小海马: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刺海马:体长15~20cm。头和躯干上的棘特别发达,棘细而尖,长2~4mm。
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
(6)蛤蚧Gecko:全体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多为砖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呈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指趾外,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面具吸盘。尾细而坚实,几与体长相等,微显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不甚明显的6~7个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质坚韧。
(7)蕲蛇Agkistrodon: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8)乌梢蛇Zaocys: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央,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中段较光滑。
(9)斑蝥Mylabris: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柱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下垂,有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黄黑小斑蝥:体形较小,长1~1.5cm。(10)麝香Moschus:
毛壳麝香: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8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一小囊孔,直径约2~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或“云皮”)。有特异香气。
麝香仁: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黄棕色或深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11)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花鹿茸: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1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枝顶钝圆,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毛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一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面黄白色,中部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2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4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小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稍重。
二茬茸(再生茸):和头茬茸近似,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12)牛黄Calculus Bovis 蛋黄:多呈卵形、类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微甜,人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管黄:呈管状,完整者长约3cm,直径可达1.5cm,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有裂纹及小突起,红棕色或棕褐色。质酥脆,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13)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44)cm,基部直径3~4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全体光润如玉,无裂纹,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纵裂纹。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类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断无骨塞部分的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14)穿山甲Squama Manis:扇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内表面中部有1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
2、显微鉴定(1)蟾酥:
1)取蟾酥粉末,以水合氯醛试液装片,稍加热,碎块透明并逐渐溶解。
2)取蟾酥粉末,以浓硫酸装片,立即呈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周围逐渐溶解缩小而呈类圆形的透明小块,表面出现龟裂状纹理,放置稍久,即全部溶解消失。
蟾酥粉末图:1.用水合氯醛夜装片
2.硫酸装片,示逐渐溶解状态
(2)麝香: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为无数无定形颗粒状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形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和内皮层膜组织。
麝香粉末图:1.分泌物团块 2.晶体 3.表皮组织碎片 4.麝毛
3、理化鉴定(1)牛黄:
1)取牛黄粉末0.1g,加盐酸1 ml及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 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 ml,加醋酐1 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检查胆固醇)。
2)取牛黄粉末10m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乙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溶液(30%)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检查胆红素)。
(2)鹿茸:
1)取鹿茸粉末0.1g,加水4ml,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3 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钟,显蓝紫色(氨基酸显色反应);另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2 滴,摇匀,滴加0.5% 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蛋白质显色反应)。
2)取鹿茸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鹿茸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氨酸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麝香:
1)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的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4)蟾酥:
1)取蟾酥粉末0.1g,加甲醇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吲哚类化合物)。2)取蟾酥粉末0.1g,加氯仿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甾类化合物)。
3)取蟾酥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4)蟾酥粉末水装片加碘试液,不应含有淀粉粒。
5)取1%蟾酥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波长299nm初有最大吸收(检查脂蟾毒配基)。
四、实验作业
1、描述各药材性状特征。
2、绘蟾酥、麝香仁粉末显微特征图。
3、记录蟾酥、麝香、牛黄、鹿茸理化鉴定结果。
实验十六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定特征: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石膏、芒硝。
2、了解朱砂的显微特征。
3、掌握朱砂、雄黄、石膏的理化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铜片、酒精灯、蒸发皿、小漏斗、试管、坩埚、玻片、药匙、具小孔软木塞、铂丝、显微镜。
2、试剂:盐酸、稀盐酸、硝酸、盐酸-硝酸(3:1)、氢氧化钠试液、氯化钡试液、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硫化氢试液、碳酸铵试液。
3、材料:实验目的项下列出的中药材,朱砂粉末、雄黄粉末和石膏粉末。
三、实验内容
1、药材性状鉴定主要特征
(1)朱砂Cinnabaris: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粉末状或块片状。表面鲜红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质重而脆,硬度2~2.5,相对密度8.09~8.20。气微,无味。其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有闪烁的光泽,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较松脆者,习称“镜面砂”;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质重而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
(2)雄黄Realgar: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浅橘红色。块状者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以手触之手易被染成橙黄色。晶面具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硬度1.5~2.0,相对密度3.4~3.6。断口呈贝壳状,暗红色,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其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质松脆的习-称“明雄”或“雄黄精”。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泽。
(3)石膏Gypsum Fibrosum:药材为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形。全体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有的半透明,条痕白色。体重,质软,硬度1.5~2,相对密度2.3,用指甲能刻划,易纵向断裂,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显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
(4)自然铜Pyritum:多呈方块形,直径0.2~2.5cm。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表面显棕褐色(系氧化物所致),无金属光泽,具棕黑色或墨绿色细条纹及砂眼。立方体相邻晶面上条纹相互垂直,是其重要特征。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
(5)赭石Haematitun:多呈不规则扁平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表面附有少量棕红色粉末,有的具金属光泽。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的“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的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浪状弯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粘手,在石头上摩擦呈樱桃红色。
(6)芒硝Natrii Sulfas:呈棱柱状、长方体或不规则的结晶,两端不整齐,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暴露空气中则表面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钠)。具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条痕白色,断口不整齐。
2、显微鉴定
朱砂粉末显微特征
3、理化鉴定(1)朱砂:
①取本品细末,用盐酸湿润,置光洁的铜片上擦之,铜片表面呈现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检查汞盐)。
②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硝酸(3:1)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2试管中,一管中加氢氧化钠1~2滴,产生黄色沉淀(检查汞盐);于另一管中加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2)雄黄:
①取本品0.01g,加水湿润后,加氯化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溶解后,加入氯化钡试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出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检查硫离子)。
②取本品0.2g置坩埚内,加热溶解,继续加热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并伴有白色浓烟。取载玻片覆盖后,有白色冷凝物,刮取少许,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必要时过滤,滤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产生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铵试液后,沉淀复溶解(检查砷盐)。
(3)石膏:
①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
②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取滤液2ml,加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③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检查钙盐)。
四、实验作业
1、描述各药材性状特征。
2、绘朱砂粉末显微特征图。
3、记录朱砂、雄黄、石膏理化鉴定结果。
实验十七五苓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五苓散的组成、功效。
2、掌握五苓散的鉴别。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实验材料: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炒白术180g。
2、实验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稀甘油。
3、实验仪器:粉碎机、筛网、显微镜。
三、实验内容:
1、五苓散的制备
取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炒白术180g五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2、鉴别:
(1)外观: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2)显微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①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②菌丝黏结成团,大多无色;草酸钙方晶正八面体形,直径32~60μm(猪苓)。③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泽泻)。④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⑤纤维单个散在,长梭形,直径24~50μm,壁厚,木化;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一面菲薄(肉桂)。
1.菌丝
2.八面体
3.薄壁细胞
4.草酸钙针晶
5.纤维
6.石细胞
四、实验作业: 绘显微组织图。
实验十八银翘解毒丸: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银翘解毒丸的配方组成、功效及其他相关剂型。
2、掌握丸剂的鉴别,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1、材料:银翘解毒丸。
2、试剂:乙醚,石油醚,正己烷-醋酸乙酯(17:3),茴香醛试液,乙醇,氯仿-甲醇(20:1),醋酐-硫酸(20:1),氯仿-甲醇-水(40:10:1),稀硫酸,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硝酸铝等。
3、仪器: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灯,电子天平,干燥箱,粉碎机,加热套,硅胶G薄层板,五号筛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挥发油测定器,回流冷凝管,布氏漏斗,容量瓶,表面皿,烧杯,铁架台,洗瓶等。
三、实验内容:
1、银翘解毒丸的鉴别(1)显微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黄色,类球形,直径54-68μm,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草酸钙簇晶成片,直径5-17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联结乳管14-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2)薄层色谱法鉴别
①荆芥、薄荷脑鉴别:取本品10丸,剪碎,称取9g,加硅藻土4.5g,研匀,加石油醚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g,加石油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加热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②连翘鉴别:取本品10丸,称定,研细,称取约一丸的重量,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 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2g,加水40ml,置水浴中浸渍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20:1)混合溶液,于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放冷,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③牛蒡子、甘草鉴别:取牛蒡子对照药材1.2g,甘草对照药材1g,各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分别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及荆芥和薄荷脑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硫酸,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制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
观察药丸外观是否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软硬适中,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
(2)测定水分限度(烘干法)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的表面皿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在100~105℃干燥5小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含水量不得超过12%)。
(3)重量差异限度
取供试品10份(10丸为一份),分别称定重量,求得平均重量,每份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应符合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份,并不得有1份超出限度一倍(每丸的平均重量3g以上至6g,重量差异限度±7%)。
(4)溶解时限
溶解时限检查采用“吊篮法”: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除另有规定外,取普通丸6个,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丸均应在2小时(浓缩丸)内全部溶解、崩散,碎粒全部通过吊篮网。
3、含量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量)(1)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约100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60%乙醇适量,置水浴加热使溶解,放冷,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5.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芦丁0.1 mg)。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0.5,1.0,2.0,3.0,4.0和5.0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补加体积分数60%乙醇至5.0ml,加50g/L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0g/L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40g/L氢氧化钠溶液4.0ml,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不加对照品的溶液作空白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处(约510nm)测定其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作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
(2)样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称取样品10g,精密称定,加体积分数60%乙醇80ml,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用少量体积分数60%乙醇冲洗,与滤液合并,加体积分数60%乙醇定容至200ml,摇匀。精密吸取2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精密移取2.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补加体积分数60%乙醇至5.0ml,加50g/L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0g/L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40g/L氢氧化钠溶液4.0ml, 加体积分数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不加对照品的溶液作空白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处(约510nm)测定其吸光度A,将吸光度代入上述线性方程,计算出对应的浓度值。
四、实验作业:
1、绘显微特征图。
【总结中药鉴定学】推荐阅读: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07-20
中药鉴定学各章总结08-19
中药鉴定学资料电子版08-22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口诀09-22
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11-06
2022年中药士中药学功效总结06-20
中药炮制学10-06
中药鉴定教学08-12
中药药剂学总结05-11
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