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通用5篇)
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 篇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的同时,将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加以灵活运用,带给学生现代鉴定方法和技术,使中药鉴定标准化,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其3/4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因此,能否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地把中药材原植物及动物、药材性状、显微形态学特征表现出来,将是中药鉴定学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
数码互动显微多媒体室,由显微镜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语音问答系统及投影系统等组成。任何一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都可随时传输到计算机上,并可通过投影系统反映在屏幕上,教师可针对反映在屏幕上的真实图像进行讲解,讲授效果客观、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1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中药鉴定学教学内容中药材性状鉴定属于形态学鉴定,包括药材基源,中药材性状及饮片形状等,例如在讲到某些中药的性状特征时,如:何首乌横断面的“云锦状花纹”;商陆根横断面的“罗盘纹”;防风根头部的“蚯蚓头”;黄芪、甘草断面的“菊花心”;川贝母中的松贝、青贝与炉贝的区别等;栽培人参与野山参的性状区别等。由于学生刚接触中药材,没有经过具体的中药材实践培训,很难理解这些中药材俗语及同一药材不同来源性状上的差别。如果只是一味使用板书和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形式极其枯燥和无趣,其教学效果也不好。利用课件在屏幕上通过动画或图片,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把它展示出来,学生则一目了然,并且印象深刻。
同时教师每学期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扩充及完善,可以把最新和最前沿的中药材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学习传统的中药材鉴定知识,同时也了解国内外对中药材鉴定的最新鉴定方法和技术,并将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灵活运用到中药鉴定学学习过程中。例如我们以往在学习中药材的鉴定方法时,只介绍4种鉴定方法: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知识的开发,以及这些新知识在中药材鉴定上的运用,现有5种鉴定方法,较以往多了生物鉴定法,这5类鉴定方法中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及显微鉴定法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带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认识及鉴定方法。
2 数码互动多媒体系统的运用
中药鉴定学教学内容中药材鉴定方法中的显微鉴定法主要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药材横断面及粉末的结构,来鉴定药材的真假和优劣。教师可通过数码互动室中的显微镜和电脑的连接系统,把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中药材的结构,通过主电脑显示屏清晰地展现在学生机上,并可通过投影系统映射到大屏幕上,教师可针对反映在屏幕上的真实图像进行讲解,讲授效果客观、形象,便于学生掌握。上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对照屏幕或电脑,对学生提问。如给出中药材中的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横切面结构,让学生找出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茎的区别。如双子叶根和单子叶根的横断面在显微镜下观察,都有一圈环纹,双子叶根中的环纹是形成层环纹,而单子叶根中是内皮层环纹;双子叶根中一般具有次生结构,而单子叶一般只有初生结构。对照根及根茎中的特殊构造和异常构造的结构图一一说出其特征,如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复合型维管束、内涵韧皮部、木间木栓层等结构,其特殊异常在什么部位,这些都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加深学生对药材的鉴定知识,熟练掌握运用显微鉴定法鉴定药材的方法和一般技巧。
在授课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系统与教师展开互动。利用授课结束后教师留下的5分钟问答时间,学生可以点击学生机举手菜单,教师可通过耳机进行一对一辅导;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全班辅导。这样教师不用走动就能指导学生,十分方便地进行相互交流。
布置学生作业也可以通过互动系统,教师将作业及一些参考资料等文件下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也可以通过数码互动系统中的“上传作业”传输到教师的作业文件夹,对批改后的作业,教师通过文件的形式下发传给学生,电子作业比传统的作业更加方便批改和携带。
3 辅以“真材实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教学内容改革的主线,充分利用我院已建成的数码互动多媒体实验室,实现中药鉴定学教学上的多样化,同时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平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实例教学,课堂上将所讲授药材分组发给同学,进行性状观察,对照性状鉴定法的十要素,通过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感试等方法来鉴别中药的品种、纯度或粗略估计品质的优劣。克服了平铺直叙、抽象枯燥的讲述,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活已学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质量上一更高层次,教学效果良好。
4 结束语
在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数码互动多媒体系统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师单方面枯燥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我们应用新的教育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经实践证明确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贵君.中药鉴定学(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张贵君.中药鉴定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金哲雄,曲中原.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09,22(3):344~345
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 篇2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PBL教学模式元素,以贝母教学为例阐述PBL教学模式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反思。笔者通过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引进PBL教学模式,充实了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思考中学习,学习中思考”的教育理念,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教学模式;中药鉴定学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8-0103-02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中药质量鉴别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1],授课过程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动向,并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将现代分析技术和传统中药鉴别经验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中药鉴定学主要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药用植物学、动物学、中药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药鉴定学信息量大、知识点散杂、易混淆内容多、类似品种难以鉴别。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课上呆萌记、课下全不知”的现象,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易学难记。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接受并理解大量的中药鉴定学基本理论知识,是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弥补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现有教学中应用了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ming,PBL),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为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被忽视。其特点是教师口授,学生耳听,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存在教学偏理论、书本知识陈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弱、积极性被抑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不足。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元素势在必行。
PBL英文全称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其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而不只是纯粹的探索和发现,同时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关键要素包括作为导向的问题、团队合作与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其精髓在于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因具体问题不同而产生变异,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得到发展。具有使学生思维不受限制、主动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及互动交流能力得以培养、学会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优势。
2传统教学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
中药鉴定学对于未来要从事中药领域各个行业的学生来说,能否真正学好该门课程,准确识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3]。但《中药鉴定学》是一门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课程。主要原因一是课程内容多,二是外部形态或显微结构近似的药材很多,学生难辨,三是在讲述的过程中,每味药材都仅涉及原植物、性状等几个方面,难免有枯燥重复之嫌。就每一味药材的教学过程而言,《中药鉴定学》传统的教学顺序都是先简单介绍该药材的历史渊源,接下来依次介绍该药材的原植物鉴别(或无)、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份及相应的理化实验鉴别,最后是该药材的性味及功效。在这几部分内容中,几乎每个学校都是侧重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粉末鉴别和理化鉴别这四部分内容,其它部分都只作为辅助部分,通常在课堂上只是简单提及。
3PBL教学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是直接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将知识的学习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的学习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现以百合科药材——贝母(川贝、浙贝)的教学为例阐述PBL教学模式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情况[4]。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也是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因此,“川贝母、浙贝母”这章节是中药鉴定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如何使学生掌握该内容也是评判教学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章节重点,将“贝母”主要的学习内容划分4个部分:贝母的品种、来源、产地和加工,贝母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贝母的鉴定,贝母的功效,并在学习过程中全程渗透PBL教学方法。
①贝母的品种、来源、产地和加工。中药鉴定学课本主要阐述川贝母、浙贝母,附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且分别描述了其产地。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由古籍记载:清代学者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载“贝母有甜苦之分;有川象之别。《百草镜》云:出川者曰川贝,出象山者(作者注:浙江一带)名象贝。川产者味甘,间有微苦,总不似他产之一味苦而不甘者也。入药能补气化痰而不寒,虚人宜之。象贝一味苦寒……贝母川产味甘,最佳;西产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引出问题:1通过古籍记载,贝母的品种是单一的么?2其来源分别是什么?3其产地都分布在哪里?在3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变化导致贝母的产地发生改变,学生不但掌握了贝母的产地,而且了解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在贝母的加工内容上,设计的问题为“为什么浙江磐安“浙八味”特产市场禁止浙贝母入市?”。通过案例和问题的提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既可掌握贝母的加工方法,同时也了解到禁止硫磺熏蒸中药材,进而产生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监管的意识。
②贝母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中药鉴定学课本论述贝母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根据化学成分,问题设计为“贝母的药效学活性部位在总生物碱。各种贝母的所含生物碱种类一致么?主要生物碱单体分别是什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提取贝母化学成分,观察实验现象,课后查找资料,了解生物碱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和问题使学生掌握贝母的化学成分,并掌握贝母的理化鉴定方法。
③贝母的鉴定。给学生提供几种贝母的实物,提出问题“所提供的几种实物贝母存在哪些差异,各具何特点?有哪些专业术语可以对其性状进行描述?”并鼓励学生扩展增加了药材真伪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亲密接触药材,结合查阅资料,解答该问题的过程,学生将掌握贝母的性状特点及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丰富了学生对贝母这个品种的认识,进一步延伸学生会懂得生药鉴定的重要性。
④贝母的功效。利用《芈月传》中的情节,设计问题为“黄歇在街上偶然听见药商和采药人谈论女医挚难缠之事,采药人说:上次店里给她准备了川贝母,她说那是北贝,药性差,材料不好,她只用松贝和青贝,其他的不要。为什么,贝母的不同品种药效存在哪些差异呢?”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会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性微寒,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燥咳或干咳少痰。浙贝母、湖北贝母性寒凉,偏于清热化痰。土贝母散结消肿,用于乳腺炎、淋巴结核等。临床上应注意区分使用。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和解答,使学生掌握贝母教学内容的同时,加深了对中药鉴定、资源保护和对症下药等方面的认识。很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当然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和资源,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预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将要讲授的内容。例如[BF],“[BFQ]贝母”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将《芈月传》中的情节放映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后复习和思考对于课程学习同样重要,既可巩固课堂知识,又会引发学生深思。
4教学反思
本次 PBL教学选取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贝母为例,且这一知识点与为岗位密切相关且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更能切合学生工作岗位的需求;该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思考中学习,学习中思考”的教育理念;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并不再是不强调教学生什么,而是以虚拟或实际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乐于思考,勇于分享,提高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教学模式拥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思维及知识水准,教师应该突出过程性评价,避免学生对所设计问题的结论随意拼凑,疲于应付。PBL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主动进行批判性思考,改变其被动地学习各种事实性知识的习惯,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小组成员要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交流,教师合理评估每一位小组成员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青青.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135.
[2] 陈川,黄亨建,刘锦琳,等.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2):311-313.
[3]张丽梅,杨灿光,沈勇,等.关于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37,39.
[4]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94-200.
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 篇3
1.001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来源:
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1.002 “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
b.古代的药学 来源: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1.003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来源:
e.《本草经集注》
1.004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来源:
e.《证类本草》
1.005 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来源: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1.006 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来源: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1.007 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1.008 《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来源:
1.009 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神农本草经》 来源: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衍义》
1.010 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 来源: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
1.011 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
a.《植物名实图考》
b.《本草蒙筌》
c.《本草衍义》
d.《本草原始》 来源:
e.《图经本草》
1.012 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纲目》
1.013 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
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1.014 rhizoma coptidis的组成是
a.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 .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
e.以上都不是
1.015 semen armeniacae amarum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
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
1.016 “四大南药”是指
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来源: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
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
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
1.017 “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 篇4
2.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
4.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此外,医学教育网原创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
5.烊化:即溶化或熔化。
6.冲服:有些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执业药师中药的药材性状鉴定总结 篇5
执业药师中药的药材性状鉴定总结
在执业中药师考试中,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所占分值为1~3分。考题多在最佳选择题中出现,也有可能以多选题的形式考查。医疗卫生考试网现在对其中药材性状的鉴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药材性状鉴定(十大内容)(1)形状: 党参——狮子头 防风——蚯蚓头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2)大小:药材的长短、粗细和厚度。(3)色泽:
自然光下—药材的颜色、光泽度
药材的颜色与其成分有关,色泽通常能够反映药材的质量,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黄芩由黄变绿——质量下降 丹参—红 紫草—紫 玄参—黑 黄连—断面红黄色(4)表面特征: 白芥子——表面光滑 紫苏子——表面有网状纹理 海桐皮——钉刺
合欢皮——皮孔棕红色,椭圆形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医疗http://ylws.huatu.com/
辛夷——苞片外密被长茸毛(5)质地:
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药材一般较脆或较松泡——南沙参、生晒参 富含淀粉的显粉性—山药、半夏 含纤维的韧性强—桑白皮、葛根 含糖、粘液的黏性大—黄精、地黄
富含淀粉、多糖成分的药材加热后常质地坚实、半透明、角质样—红参、延胡索、天麻(6)断面:
菊花心——黄芪、甘草、白芍 车轮纹——防己、青风藤、大血藤 朱砂点——茅苍术
星点(髓部异型维管束)——大黄
筋脉点(同心环点状异型维管束)——牛膝与川牛膝 云锦状花纹(皮部异型维管束)——何首乌 罗盘纹(同心环型异型维管束)——商陆(7)气:
阿魏——强烈的蒜样臭气 檀香、麝香——特异芳香气
伞形科、唇形科——含挥发油、有特殊香气。如:白芷、当归、薄荷、广藿香、紫苏 花类药材具蜜腺,含挥发油,香气宜人
木类中药大多有树脂及挥发油—特殊香气。如:沉香、檀香、降香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医疗http://ylws.huatu.com/
牡丹皮、徐长卿——含牡丹酚,有特殊香气
香加皮——含甲氧基水杨醛等成分,具奶油话梅样香气(8)味:
乌梅、木瓜、山楂——味极酸(有机酸)甘草含甘草甜素、党参含糖——味甜 黄连、黄柏含小檗碱——味苦 干姜含姜辣素——味辣 海藻含钾盐——味咸 地榆、五倍子含鞣质——味涩(9)水试:
西红花——水浸后,水液染成金黄色 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种子变黏滑,体积膨胀 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
熊胆——投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呈黄色线状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 哈蟆油——温水浸泡,膨胀度不低于55(10)火试:
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状物流出,灰烬白色 海金沙——点燃,产生爆鸣声及闪光 青黛——火烧产生紫红色烟雾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医疗http://ylws.huatu.com/
以上便是对药材性状的鉴定的相关内容进行的总结,华图医疗卫生考试网将会继续推出其他考点的讲解,敬请关注。
原文链接:http://ylws.huatu.com/zyys_zyxzyzs/20170607/1568580.html
【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复习自测题】推荐阅读: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口诀09-22
中药临床药师05-31
执业药师《中药学》辅导:补虚药10-14
总结中药鉴定学08-28
中药鉴定学试题12-03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07-20
中药鉴定学各章总结08-19
中药鉴定复习总论05-21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06-13
中药鉴定学资料电子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