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2024-06-22

现代教育技术(精选7篇)

现代教育技术 篇1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课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的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

一、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有不少小学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单调枯燥的讲解和说教,让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无疑会对物理课堂起到积极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

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课堂变得生动真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插入一些练习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对练习题的选择就需要教师去把握,去整握。还有利用多媒体,学生从中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在物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物理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伟大的艺术魅力。

现代教育技术 篇2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从现代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艺术 篇3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艺术化,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 篇4

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作为交叉学科,教育技术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它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

2.更加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需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

3.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教育技术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人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行为特征、心理过程特征以及影响学习者心理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4.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智能化与虚拟化

二、结合实际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

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教师,应该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具备运用信息及时进行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对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而言,专业素质可以通过信息素质与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质的组成部分。在技术方面,教师应该具备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在人文方面,要求教师具备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

三、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施中,应当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过程设计、体验性的协作学习。要针对课程目标、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来开展整合的教学活动。不能将整合定式化,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真正具有活力。

四、阐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主要观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史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为世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一个人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使得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随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获得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持,为它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建构主义理论开始进入学校的课堂,成为支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事实上,目前流行的如基于Web的在线课程、基于虚拟现实的教学软件等,大都遵循了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非线性、网络化的设计思想,从而更加符合人类的学习特征。(2)在逼真的情境中开展教学:在情境化教学中,学习者是学习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知识和知识构建是学习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情境和学习共同体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创设的重要方式。(3)重视社会性互动:建构主义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五、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各种不同学习流派、学习理论的认识。

1、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成功要靠强化。斯金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2、认知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例如,加涅的心理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指把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存储在短时记忆区中,短时记忆区中的信息再经过各种方式加工后才被存储到长时记忆区中,在需要的时候通过一定的线索提取出来,作用于环境。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来的。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另一方面是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建构完整的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去学习。

六、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主要内容:戴尔把学习所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3个大类10个层次。

1、做的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和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静态图像、广播和录音。

3、抽象的经验。包括视觉符号、言语符号。基本观点:

(1)经验之塔中最低层的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着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低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工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并易于理解的经验,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七、简述常用的视听媒体及其教学应用方式。视听媒体:(1)电视系统和电视机(2)录像机(3)摄像机(4)VCD和DVD 应用方式:(1)主体式教学(自己扩充)(2)补充式教学(3)示范式教学(4)个别化教学

八、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1、操练与练习。特点:

(1)可以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

(2)能够以多媒体方式有效地激励学生(3)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及时加以保存

2、个别指导。特点:(1)学生参与程度高

(2)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开展(3)教学效率高

3、教学测验。通常把测验分成主观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两类。主观性测验的优点是有利于测定考生的综合认识能力,但评分标准不太好掌握。客观性测试可以弥补主观性测验的缺点。

4、教学模拟。其优点主要有高效、安全;低成本;形象逼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5、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6、问题解决。问题求解可给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应用、检验和精炼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和知识。

九、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课件开发基本步骤。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步骤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需要开发小组全体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以···为例

1、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课件目标分析、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等任务。

2、教学设计: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

3、脚本设计:脚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最重要的依据。因此,本阶段也是课件开发过程中从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

4、软件编写:该阶段的任务是将教学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教学策略以及脚本设计阶段所得出的制作脚本,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或多媒体软件工具加以实现。

5、课件评价与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项工作实际上存在于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十、分别指出目录检索工具、搜索引擎、多元搜索引擎的优点与局限性。答:(1)目录检索。优点:所收录的网络资源经过专业人员的选择和组织,可以保证质量,减少检索中的“噪声”,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局限:通过人工收集整理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难以跟上网络信息发展的速度,所涉及信息的范围有限,其数据库规模也相对较小。(2)搜索引擎:

优点: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时无须判断类目、归属,因此对一般用户而言十分方便。

局限性:由于人工干预过少使其准确性较差,检索结果中可能会有很多冗余或虚假的信息。(3)多元搜索引擎:

优点:可以调用多种搜索工具,检索方法简单,只需输入检索词并单击“提交”按钮即可。局限性:它对结果不作排序,可能存在重复信息,主要面向专业数据库。

十一、谈谈如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有: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十二、讲述微格教学及其实施的基本步骤。

微格教学主要应用于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习和试讲,它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单项教学技能,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模拟教学训练,从而提高试讲人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的实施通常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十三、论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教学过程既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其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前期分析的主要任务。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以及学习背景分析。(2)教学目标的阐明。在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学习者通过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性或过程性目标,并将这些目标明确化合具体化。(3)教学策略的制定。

为了帮助学习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要素:教学过程的确定、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媒体的选择。(4)教学方案的编写。

教学方案既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教学方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文本式、表格式等。(5)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通常是一项形成性评价,即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获得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成果,提高教学设计成果的质量。

十四、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有着广泛应用。采用教学过程记录、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点在档案、在线测验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等方法,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简便、快速和科学。

十五、谈谈当前国内外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动向与特点 从世界各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技术正在进行着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只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国内外教学评价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6、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十六、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

答:多媒体教学软件多种多样,其评价标准多种多样。下面以网络课件为例,分析网络课件的评价标准:

1、教育性:教育性是网络课件评价重要指标之一。评价标准为教学内容是否紧扣教学大纲、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否突出重难点等。

2、科学性:主要评价教学内容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描述是否规范。

3、技术性:图文、声像、动画设计是否合理,有无死链接。

现代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篇5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 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

假如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东方文明的轮回,我们就不应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和死亡,而应该考虑它的繁殖和成长。如果东方社会是个大摇篮,科学发展观和它的民众做着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成长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人们用国正论的创新思维分清实体与性质的知识论。在科学发展观可靠、包容的系统中,以人为本,不分领域,不讲智力,不管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广泛地让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角色建立关联并在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中进行文明的创造,以占优之和让更多的个体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学发展观时代一起成长,让繁荣的过程在自己身上发生,与时代共荣。

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博弈圣经》中说道:“任何一个创新,首先是标题的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个命题,人们因命题集合起来,与命题互动。未来繁荣的社会到处应该看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成长的第一特征,就是通过竞赛激起的情绪在飞秒瞬间优先唤醒更多人和主题一起呼应,像重大庆典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伍,用皮鞋踏动大地的声音,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的兴奋之情,从而自我显得无比强大。因此,我们发现人的精神会融入背景,成为自然实体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被优先唤醒的人已经呈现出中心,成了积极分子。在各行业走在前列的人已经成了专家和明星,这都是竞赛的事实。由此得出,离主题越近,越容易成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就是把握科学、正理、均赢、连续与创新的博弈过程,也是人类寻找正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或许,不久之后,更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彼此携手去研究这个文化命题,把各行业零星的理论归纳成发展原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们会完整地告诉我们关于科学发展观自身的来龙去脉。

现代教育技术 篇6

一、现代性理念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从文化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 现代主义是艺术界的艺术家们在19世纪为反对世俗的陈规旧矩而倡导的新的艺术及新的文化艺术风格。现代主义理论支持者认为传统的艺术、文学等表达形式都已经过时, 因而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进行深层次的艺术加工与创新。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一切, 也试图用一种更真实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与此同时, 象征派对于感觉、感受的重视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发展。此外, 哲学方面对传统的批判也为现代主义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尽管现代主义最早兴起于艺术领域, 但是现代主义所呈现出来的特征 (科学、进步、发展等) 对其他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教育学、文学、建筑学等。现代主义思想注重实验探究, 是以科学研究作为基础的, 讲求理性探索和逻辑推理[1]。

在现代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开始反观自然科学的范式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极其崇拜科学和技术, 因而毫无疑问地将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 教育技术便带上了浓厚的现代性色彩。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体现在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中融入教育技术可以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技术能提供更庞大的信息量, 它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利用多媒体教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轻松实现师生资源共享。此外, 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 而逐步形成多媒体课件与讲解相结合的新模式, 部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师在讲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时不再局限于使用挂图分别讲解, 而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形成一种连续动态的画面, 更易接受和理解整个过程的变化情况。网络的利用让学校的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三者有机结合, 既简洁明了又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特定的信息。尤其是班主任在登记班级学生信息时, 如果用传统的纸质汇总表不仅翻阅的时候麻烦而且容易弄丢、毁坏。借助网络平台或数据库既能方便查阅学生个人情况, 又能随时进行学生信息的更新。电脑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形式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平台, 近年来, 远程教学、视频教学等越来越受到追捧, 各类网站的制作又为资源的免费获取提供了可能。不论是在提升教学质量层面还是优化日常管理层面, 教育技术的应用都体现出推进教育进步和发展的现代主义特征。

二、后现代性理念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有人把后现代主义称为新文化思潮或者泛文化思潮,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于后现代主义仍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定义, 关于“后”字有不同的隐含解释, 如表示现代主义之后、超越、否定与决裂等意思[2]。后现代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 它是在批判现代主义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在西方的反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想浪潮。英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认为,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思想风格, 它怀疑现代主义探寻的真理、理性, 怀疑其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后现代主义理论将世界看成是多样变化的、偶然的以及不确定的[3]。极端的后现代主义完全否认现代主义的观点, 如果现代主义追寻永恒的真理, 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对其抱以怀疑。如果现代主义倡导科学理性, 那么后现代主义则主张非理性。后现代主义支持开放思想、张扬个性与尊重人格、包容差异、挑战权威、倡导非理性等, 呈现出矛盾、不连续、随意和无节制等特点。透过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看出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思想, 如相信真理、理性、普遍进步与发展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技术被普遍运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开始思考教育技术在给教育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是否也存在不良影响。如学校通过搭建校园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学习和交友平台, 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畅快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 在虚拟的世界里, 传统道德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无时无刻不受到强烈的冲击, 新的意识观念之间不断碰撞并相互融合, 一些恶俗的理念也极其容易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并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 教育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如MP3和MP4等电子产品的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移动的英语听力学习机, 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带着耳机不注意休息, 极有可能造成听力下降等情况。

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念的对接

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主义思想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在两种思想的交互影响下, 教育技术相继表现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现代性教育技术的运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 而后现代性教育技术以现代性教育技术为基础追求多样性、随意性。找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思想的对接口, 能够促使教育技术朝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1. 现代性视角下的教育技术

以往的幻灯片只能展现特定的、静态的教学图片, 当前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幻灯片与电脑技术结合在一起, 教师应用投影仪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静态图片, 而且可以轻易展现动画、图片、影视甚至可以在线观看或查找一些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实现的方式更多样和简便, 如课件的制作在原来PPT软件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FLASH, E-book, Poco Maker等软件。而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也有不一样的教学辅助软件, 如数学图形绘制工具“几何画板”, 概念图的制作软件“inspiration”,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spss”等。各种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不断完善。

现代性理念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教育技术的不断变革上, 同时也体现在对于某种教育技术使用的范围不断拓宽上, 如在人们的概念里, 摄像机、照相机只是用于在生活中拍摄一些常规的视频、图像, 但是如果巧妙地使用摄像机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用摄像机拍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某段生命活动历程, 这样的教学视频就具有了一定的教学意义, 尤其是学生自己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能更深刻感受到学习实践带给自己的快乐, 这样也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育技术不但能助教学一臂之力, 而且能创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师生间通过博客、QQ和社区等交流平台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

2. 后现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

作为学术方法之一的“批判”, 已经在艺术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 有不少研究者将这样的批判思想应用到教育研究领域[4]。现代性教育技术的加入确实在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理想状态。现代性教育技术的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成为了后现代性思想所批判的对象。后现代思想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怀疑和抨击也可以说是对其应用的一种监督,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它的滥用。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课件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重视觉效果而轻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 由于不同水平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别, 如果课件容纳过多的图像、影像材料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散乱,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不住重点而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只依赖于课件, 在讲解到关键知识点的时候还应该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做一些打印板的材料为学生梳理知识点。

网络教育技术的介入推动了远程教学、视频教学等的产生, 虽然它们打破了知识传递的界限, 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听名师授课, 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检测体系, 远程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需要巨额的花费, 而实际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再者,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相当快, 如果教学人员不及时学习随时准备跟上时代的步伐, 即使新的教育技术开发出来也只是一种技术更新而已, 并不能成功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3. 在反思中前行,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对接

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认为应该将教育技术看作是研究怎样借助技术来促进教学和学习, 重在开发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潜在影响的发明创造。而另一种基于行为科学的观点则不看重教育技术的具体软件和硬件条件, 将落脚点定位在教育技术的实际使用上[5]。教育技术对现代性的追求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而后现代思想中怀疑真理, 推崇多元化、不确定性, 挑战权威的基本理念又让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教育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两种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教育技术的发展之路更加平稳。如传统的粉笔作为一种经典的教育技术载体, 在教育历史长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利用粉笔可以呈现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板书,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但是仅依靠板书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失去活力。就在这个时候, 动画、视频、网络等新兴教育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冲击, 新媒体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优秀的备课资料,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但是,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网络利用不得当, 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不但不利于教学反而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的教师过分依赖教育技术带来的便捷而忽略传统的板书、讲解等基础教育教学环节, 容易导致整堂课变成信息的大量堆积而失去教学重难点。因而, 既要肯定现代性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又要在开发和使用的时候估量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当今世界, 对现代性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教育现代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现代性的进程既包含教育技术媒介的研发又包括教育技术的正确使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为影响教育技术的两种思想浪潮, 既有继承延续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 现代性思想体现在教育技术中是促进其进步和发展, 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后现代性对教育技术的多方位审视, 只有实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有机对接, 才能使教育技术的发展走得愈加平稳。

参考文献

[1]覃志强, 教育技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审视.电化教育研究, 2001 (7) .

[2]夏天成, 张益宁.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影响.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7) .

[3]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Hlynka, D.&Belland, J.C. (Eds) ..Paradigms regained:The uses of illuminative, semiotic, and postmodern criticism as modes of inquir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A book of readings.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991.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传统 篇7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令人感叹“天上才一日,世间已千年”,语文教学难道是一成不变的轴心?永远一潭死水冷若冰霜面目可憎地端着古板的传统的架子?也许现实中正有人抱定传统,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两难”题海中苦苦挣扎或是乐此不疲,无论当事人内心感受如何,他的结局不会是“双赢”的,盲目得排斥现代教育技术,仅靠一块黑板一张嘴就想赢得学生的心,就想“抓”出信息社会的孩子们的语文成绩,难免会顾此失彼。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调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灌输式、一言堂的教法已成为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瓶颈”。

现代教育技术,也称教学技术被定义为: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主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持。美国教育学者拜格雷认为:“在当今的科技信息时代,任何领域的改革或多或少的受到现代技术的影响,在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时,必须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校、教学的改革协调起来进行。”使语文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联姻”,不是让现代教育技术变成华而不实的装饰,而是让其成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紧密配合,水乳交融,共同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改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更新和普及,既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又向这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尊重传统,勇于创新,挖掘教材美点,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既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由之路,又是打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局面,给传统语文课堂注入活力的有利武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利用媒体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潜在智慧,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使用媒体要有目的性,并有明确要求,注意使用的适时性,与其它教学环节联系要紧密。同时必须注重诵读课文,品味语言,研读语句,探究主旨等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在新教学环境下的突破加深。

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融合,将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语文课堂实践中。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特别是优美的诗歌散文,就可运用多种媒体为学生营造逼真抒情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欣赏课文的美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沂源历山中学张萍执教的《春》,就通过歌唱《春天在哪里》,“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随大屏幕的画面感受春天”,激活学生内心对春天的鲜活印象,令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应用调动起学生良好的情绪,营造出一堂好课的良好气氛,使品味语言、把握写法、培养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在良好的开端后顺利实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零碎的语感与印象完整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进入课本,与文本对话。周村实验学校杨海燕执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大屏幕上展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的美丽画面。教师提出结合预习课文的印象,简述本文内容。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把学生从语感中获得的朦胧印象上升为清晰的画面,促进学生读文与读图结合,使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智力得到开发。同时为简述内容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推进学生对课文的总体把握。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文字难懂的内容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化解课文难点,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深层内涵。博山九中商杰执教的《安塞腰鼓入在大声诵读课文后,播放安塞腰鼓录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腰鼓这种艺术形式的震撼力,有利于对其精神内涵的把握,从而使课堂讨论顺利切入主旨,学生自主表达?“写鼓就是为了写黄土高原上的人,就是为了赞美这些人所具有的那种原始的生命力和勃发的生命力量”。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深课堂学习印象,使课文阅读提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的知识与生活和其它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巩固课堂所学。桓台世纪中学出示的公开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学完课文之后,用大屏幕出示一组罗布泊环境破坏后惨不忍睹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思考,结合课文及所学环境保护知识,写一封给开发大西北者的建议书,以避免重蹈覆辙。

上一篇:金钉子一游初二作文下一篇: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