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

2024-05-23

中国现代教育(共12篇)

中国现代教育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呈现多样化, 对当前的人们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无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是对于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与运行。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现代价值

本文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 并且将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阐述, 希望实现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而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简述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

1. 礼仪的基本概念分析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与准则, 由于人们受到不同社会因素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 如风俗习惯、时代潮流、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 使人们在这些因素背景下其个体均存在着差异, 然而礼仪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准则, 使不同的人们通过这种行为规范及准则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关系。另外, 礼仪从交际的角度上来说, 是一种交往艺术, 是一种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对于个人修养来说, 礼仪是一种可以表现某人内在修养与素质的内在表现。

2. 礼仪的内容分析

根据古典文学文献资料记载, 礼仪中的“礼”与“仪”是两种概念且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礼”是一种规则、制度, 即人们常说的社会意识形态, 而“仪”是“礼”的具体表现, 其主要内容是仪式的规范行为。因此, 不同的“礼”将会对应的产生不同的“仪”, 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仪”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将其内在的精神表达出来, 由此可看出, “仪”可以将“礼”形象化与具体化。另外, “礼”“仪”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即可实现“礼”“仪”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礼仪的含义基本被细化, 不再像传统古典文学记载的那样宽泛。在现代社会活动中, 礼仪逐渐注重规范人们交际活动, 使得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人们的感情才能得以增进, 社会的文明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动。由此可以看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遵循的规范标准以及程序, 其需要人们的共同遵守才得以正常运行, 是推动社会文明的一份重要力量。

3. 我国传统礼仪教育资源的分析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 但就近代礼仪的发展来看, 我国的礼仪发展由盛转衰。虽然在五四运动中将封建落后的礼仪制度推翻了, 但其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精华被保存了下来, 其对当代的社会礼仪学习有很多的帮助与启示, 这是因为当代的礼仪教育与传统的礼仪教育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礼仪教育中有很多著作与记载, 其对当代的礼仪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 如《弟子规》《礼记·曲礼》《童蒙须知》等, 这些均有着儒家思想且对我国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可将这些儒家思想著作投入到当代礼仪教育活动中, 建立新型的礼仪教育理论。

二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1. 道德是传统礼仪教育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中, 人们通过学习相关礼仪理论而长期受到熏陶, 并升华到道德的层面, 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能够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由此可以看出, 礼仪与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 我国传统礼仪与道德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礼仪蕴含于人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 且蕴含于道德规范以及道德意识中。道德是人们通过礼仪活动而体现出来的, 因此, 礼仪既是一种行为活动, 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2. 礼仪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礼仪的实质就是社会道德规范, 它对人们的行为建立了相应的标准, 并且对人们的行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 人们在礼仪素质的大背景下, 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

3. 构建社会文明是传统礼仪教育的目标

社会秩序中一直蕴含着礼仪, 且秩序一直体现出和谐文明, 可以说, 和谐是社会秩序形成的最终状态, 而礼仪的秩序就是和谐。因此, 为了能够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则可以发挥礼仪的作用, 这是因为礼仪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结构, 从而促进社会结构实现和谐与安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 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传统礼仪教育资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并且将我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进行了综合阐述, 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 进一步实现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局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 2008

[2]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16) ——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 2009

中国现代教育 篇2

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生平及政治思想

(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武汉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2003研;天津师大2006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幻灯片3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

(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l

评价:

l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l

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政治上的反动性显而

l

易见。但其打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

l

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

l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l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l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2、重视教育,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张之洞认为“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

(张之洞,刘坤一:《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59页)。他考察西方各国强盛的原因,也得出结论:“西国之强,强以学校”。

3、改书院为学堂,推行新学制,废科举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清廷,提出改经心、两湖书院为学堂。书院改为学堂后,除经史外,增加了许多“西学”课程,涉及天文、地理、测量、化学、博物学、算学、格致、制造等门类。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这是他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大贡献。

对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张之洞也功不可没。张之洞也认识到:“科举文字,每多剽窃;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止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学堂虽好,然“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学堂不兴,“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60-63页)。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的生平及哲学思想

蔡元培(1868—1940),自幼聪颖好读书,17岁中秀才,18—20岁曾在家乡做过塾师,其间博览群书,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后连中举人、进士。1892年,以新科进士身份,参加朝考,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授职翰林院编修。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对清政府深感失望,遂辞官回归故里从事教育。1901年蔡元培到上海,应聘为南洋公学之特班总教习,宣传革新,提倡民权,鼓励学生自由读书。1902年4月,与章太炎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教育会,被推为会长。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07年,蔡元培赴德,先在柏林学习德语,次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元培应国内电召回国。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被孙中山委任为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1912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独裁专制,辞去了教育总长职务,并于同年9月赴德留学,1913年9月,又前往法国从事学术研究,考察法国教育。1915年6月,与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在法国创办勤工俭学会。1916年底,蔡元培回国,于次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了国民政府委员及常务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院长等职务。1928年8月,辞去其他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逝世。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

蔡元培在民国元年,就任教育总长时,就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目标。为了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出了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他对上述五育作了详尽的论述

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

民国元年7月,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开会词中指出,“封建旧教育以成人之自存成见强加于儿童,不顾儿童自身的特点,阻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民国之新教育,则立于儿童之地位,按照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地发展.民国七年(1918年),他又作了《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的演说,指出:教育要深知“儿童心身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进而提出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担任北大校长时,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了对于学说,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4、教育独立的主张

早在1922年,他就提倡“教育独立”,主张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使教育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各派政党和各派教会的影响。他认为,若把教育权交给政党,在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若把教育权交给教会,宗教是保守的,宗教教义和规定会限制科学的发展。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超然于党派和教会之外。

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异常丰富,以上所谈的四点,并不能涵盖其全部。例如,他对平民教育的重视和提倡,对读书做官发财的封建旧习的批判,以及成立大学评议会和教授会以民主治校的思想等等,同样都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闪光点。总之,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许多方面,不但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陶行知(1891-1946年),1906年入耶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读书,在这里,陶行知接受了西方文化科学的教育。1908年进入杭州“广济医学堂”,半年后,因不满学校歧视不信教的学生而愤然退学。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由于信奉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而改名陶知行。1914年秋,他赴美留学,开始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获政治学硕士学位,此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和孟禄,研究教育,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秋,他在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凭”后,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

回国后,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担任教育学教员,后为教授。次年又担任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1921年9月,南高师并入东南大学,他继续担任教育科主任。同年冬,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陶行知担任了该社的主任干事,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地提倡和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师范学校。1930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政府下令查封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也受到通缉而被迫逃亡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国内,在上海发起“科学下嫁”运动。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了“山海工学团”。他认为“工学团”是中华民族的救命圈,主张“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1933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普及教育促成会”,并在1934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半月刊,阐述其生活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的主张。

1938年夏,陶行知回到国内,10月到重庆,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同年12月,“生活教育社”在桂林正式成立。1939年7月,他又在重庆创办了蜚声中外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战士和专业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陶行知又适时提倡“民主教育”运动,批评国民党推行封建法西斯教育,提出“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四大教育方针。1946年7月25日,因脑溢血而与世长辞,年仅55岁。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

普及民众教育,是陶行知一生中都在孜孜以求的理想。早在1914年南京求学期间,陶行知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强调指出,“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就是要给程度实有不足的众庶,“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国家之主人翁之资格焉”。在《平民教育概论》中,他认为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在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的东西,能够为我们今天普及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一、他非常关注女子教育和老人教育问题,并想出了用“小先生制”的办法来解决。

其二、陶行知非常重视向劳动人民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其三、陶行知非常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

此外,陶行知将普及教育与控制人口增长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有意义的。

2、关于师范教育改造的思想

其一、关于师范教育改造必要性的认识。师范教育在陶行知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师范教育实乃“国家所托命”,它“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他说“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

其二、关于师范教育改造方向的认识。

陶行知就在一次关于师范教育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师范多设在城市,因之乡村受益少。因乡下学生入师范后,都不愿在乡下做事而愿在城市做事”,而“中国的农民占85%,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因此,他认为,应当将好多师范学校设在小镇上(陶行知:《对于师范教育的意见》)。

1926年1月,他发表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一文,指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里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新教育评论》1卷6期1926年1月)。

其三、关于艺友制师范教育。

陶行知认为,现行师范教育将学理和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所出人才和普通中学没有什么分别,也由于感觉各行各业

实行艺徒制之实效,于是提出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的方式。他指出,艺是艺术或手艺,友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教师的生活或职业也是一种艺术或手艺,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从师或访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他认为“凡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3、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其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影子(《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页、715页)。“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7页、638页)。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使是包罗万象,它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532,594,246页)。在他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247页)。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第126页)。“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转引自黄书光著《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卷第403页)。

陶行知

“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

一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裹头布”的层层的包缠中解放出来;

二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家长、保育员、教师应当允许小孩有动手的机会,不要动手就打手心,那样会摧残儿童的创造力,说不定就把中国的“爱迪生”给枪毙了;

三要解放儿童的嘴,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因为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只有得到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四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要让儿童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象这样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和家长不要把儿童的时间排的太紧,要把儿童从赶月考、赶学期考、赶会考、赶毕业考等众多的赶考中解放出来,多留一些时间让儿童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

四、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一)黄炎培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黄炎培(1878—1965年),号楚南,后改号韧之、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黄炎培出生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充任督抚幕僚,长年在外,幼年由母亲教他念书认字,后入南汇县外祖父家的家塾读书,深受儒家“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思想的影响。20岁时任塾师。1899年,应松江府试,以第一名考取秀才。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师从特班总教习蔡元培,深受其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在南洋公学期间,曾于1902年秋应江南乡试,考中举人。1903年,南洋公学**后,返回故里,创办了川沙县第一所新式学堂,即川沙小学堂。教学之余,他经常以演讲的形式,痛陈国家民族的危机,揭露清廷的腐败。因此,1903年6月23日,被南汇知县以“革命党”的罪名抓捕入狱,后逃到日本。

1914年2月,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黄炎培辞去江苏教育司长职务。此后,以江苏省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上海《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先后赴安徽、江西、浙江、山东、河北等省考察教育。1915年4月,参加农商部游美实业团,在美国考察职业教育。之后,他又到日本、菲律宾等地考察,更加坚定了提倡职业教育的决心。1916年9月,主持成立了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5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任办事部主任。“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2月,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被推为召集人,积极为国内和平民主奔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1917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在发布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上述思想得到了明确体现:“夫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需也;一方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当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1918年5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作了归纳: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二十年代后,他又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政治思想的跃进,他又把职业教育的目标同社会改造的任务联系起来,例如,1939年5月,他在一次会上说:“职业教育的目的何在呢?”往远处说,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要使社会上没有无业者,也没有不乐业者,职业教育,本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的任务,才算是真正完成”。

2、对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认识

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在他看来,社会化和科学化是职业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办学方针。

所谓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用黄炎培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教育宜以经济为中心”,“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黄炎培

《断肠集》)。1925年以后,他又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指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须同时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他说:职业教育机关“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

所谓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他把办理职业教育的工作归纳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物质方面,如农业、工业、商业、家事等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编写、教学训练原则的确定、实习设施的配置等,都力求因地因时制宜,经过试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一类是人事方面,采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的自身建设。黄炎培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各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各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

(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3、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认真总结了清末以来开办实业学堂的经验教训,指出所谓实业学堂或学校的功课设置,其重理论而轻实习,“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

(黄炎培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从而导致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

(黄炎培:《河车记》)。并认为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为此,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4、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

黄炎培非常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

黄炎培所说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其基本内容是“敬业乐群”。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对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

(潘文安:《最近之中华职业学校》,转引自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8页)。黄炎培反复告诫青年学生:“诸君须知,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若何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彼不务应用而专读书,无有是处”,“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

(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中华职业学校还将“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校训。后来将“敬业乐群”具体化,内容有:认识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对所从事职业之乐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和政治思想的转变,黄炎培不断地赋予职业道德教育以新的内容。1933年,在中华职业学校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会上,他号召学生:“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公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国家社会效用”

(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所谓“人格好”,他解释为:“须有高尚纯洁之人格,须有博爱互助之精神,须有侠义勇敢之气概,须有刻苦耐劳之习惯。而更须以坚强贞固的节操战胜千难百险的环境。……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工作上”(黄炎培《吾人在非常时期将以何者为最大贡献乎》)。

思考题:

1、评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价值探析 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教育价值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最主要的落实途径,关乎人的精神趣味的涵养提升、关乎人格、人性的健全完善,关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得到发掘和发挥。因此,在完整的教育体系确立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地位,深入阐发艺术教育的人生价值,积极推进艺术教育的实践,是艺术教育者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历史价值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在现代中国剧烈变革的社会现实中,依然取得了在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推进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首先,我国美育教育思想的引介者、倡导者,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之初,在建立完整教育结构的意义上,提出美育主张,阐释艺术教育的美育价值,因而不是对西方“美育”理论的照搬移植,而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教育理想设定。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始终将艺术与科学并举,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强调美育之必要,着眼于以艺术教育辅助德育、促进智育。因此在教育整体构架中所确立的艺术教育与教育的关系。具有富于哲学深度的理论内涵和现实发展的远见。

其次,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要求解放人的感性生命,将人的情感、内在精神变化作为人的生命体验、作为生活、社会变革的组成部分,使“审美作为一种个性解放与时代精神的表征,受到重视与关注”,因此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确立艺术教育诉诸情感的意义,与社会转型的逻辑相契合。现代艺术教育者反对将艺术教育局限于技艺传授的层次,反对艺术教育流于形式,基于对感性地位的肯定,对作为内在精神组成部分的情感的关注,在现代意义上确立了艺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因而也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对现实人生的关怀意义奠定了基础。

再次,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面向现实的社会人生,在哲学、美学的思想基础上展开阐发、倡导,具有理论贡献。理论的意义显现于实践的效能,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由理论思想所支撑,因而区别于从形式上对教育模式的仿效、照搬。在变革动荡的历史环境中取得发展。民国时期,在教育制度上,确立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展开了包括艺术课程设置、艺术科系设立、艺术院校兴办的一系列实践,培养了大批专业艺术人才,推动了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其实践意义影响至今。

二、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现实价值

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全球化交流与互动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当今时代,审美教育对人的自由协调的全面发展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实施美育的意义所在,也是开展美育研究的价值所在。

首先,在思想内容方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从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出发,在完整教育构架中,确立艺术教育诉诸情感、作为情感教育的必要地位,阐发艺术教育在情感教育意义上对于精神趣味、德性情操、科学认知全面的人生价值,对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现代人格,克服现代化发展给人生、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启示性。

现代教育的育人理想在于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实现人生、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发展的目标方略中,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审美情怀成为现代人格建构必要的组成部分。从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出发,当代中国改革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凸现出美育、艺术教育对于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重要意义。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里明确将美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现代艺术教育者所阐发的“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表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对于素质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发展人的实践能力而言,艺术教育对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教育家融合中西的学术视野和积极践行的责任感,他们不仅深入细致地阐发西方哲学、美学思想,而且基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和学术气度。他们不止于思想理论的建构阐发,而是着眼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希望发挥教育的效能使陷于危机的国家复兴发展。“教育救国”的信念在血与火激烈;中突的变革状态中或许具有书生意气、理想色彩。他们致力于对美育主张的倡导推行,现代教育理念、关于美育思想的演说,从面向国家教育会议之政策制定者到面向临时学校、学生社团普遍的教师、学生,范围之广、内容之谨严详实,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学问、人格,而且体现了现代艺术教育思想者致力于发展文化教育振兴民族国家的真切的责任感、使命感。正如实施艺术教育,在于将艺术深植于人们现实的感性生活中,而不是使将艺术孤立在语言和思想领域,中国艺术教育者的积极践行。真正在教育中实现了教育的价值,实现了从事艺术审美研究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

三、结语

中国现代教育 篇4

为了更大范围满足广大职教X作者展承研究和教学成果的愿望, 鼓励全国的职教T.作者一同加人到探索中网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的活动中来, 从2016年一月开始,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将与丹青少年 (北京)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以“屮同职教•中网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如下:

一、征稿对象:全国所有职业院校 (高职, 髙L中职、中々>教职员下以及在校学生, 包括职业高师生撰写的文章3

二、征稿内容:职业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与校企合作探讨;新时期职教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多种选择;各学科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职教学生品德培养新思考等等

三、征稿要求:参加有奖征文的作品须具有新颖的学术观点, 通过自己提出的观点, ffl研究成果或者亊实加以佐证, 做到条理清晰, 语言流畅., 《现代职业教育》只刊发首发作品, 因此, 作者必须保证为原创作品, 且未在艽他报刊杂志发表过, 否则, 不予发表, ,

四、征稿格式:参加有奖征文的作品, 如果是纯文字内容, 以3200卞为官, 通过word文档的方式发送品。如果有图片、图表、公式的文章, 可参考字数统计酌减文字内容。

五、征稿时间:从2016年1川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此期间, 作者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作品传送至组委会。同时, 请作者在论文标题后面注明“有桨征文”字样, 以方便统计,

六、征稿评奖:征文活动结朿后, 组委会将组织知名教育令家和文化学者担当评审, 选择;丨1, —等奖论文3篇;二等雙论文6篇;三等奖论文10篇, 分別给予1000元, 500元和200元奖金并颁发证书, 同时评选;丨丨一批优秀论文芡并颁发证书另外, 组委会还将适时安排获奖者进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中_职教•中国梦”主题征文顺应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需, S•在职业教育领域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 让全同的职教T.作者认识到[11家经济发屣与职业教育的重大X系实现巾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闽职业教育T.作者责无旁贷, 让我们携手把“中国职教•中同梦”主题征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投稿信箱:电子邮箱:rlanqingshaf) nian@viii.sina.M) m (凡) 群号:303902335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地址:太原市并州北路31号咨询电话:0351—4061852 LT716898899

中国现代教育 篇5

1901年、1902年朱树人编《蒙学课本》与俞复等编《蒙学课本》先后问世 1902年张謇《通州师范学校议》发表 1902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发表

1903年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编写《教授法》及其《国语科教授法》 1903年前后的汉字切音字运动

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行与语文的独立设科 1904年《东方杂志》在上海创刊

1905年学部成立后教科书编审体制的转变 1906年清政府学部编纂我国第一套小学国文教科书 1906年王国维《教育之宗旨》发表 1906年刘师培编《中国文学教科书》印行 1907年通州师范学校日本教习举办实习评案 1907年黄守孚等评点《教科书批评》问世 1908年吴曾祺评选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印行 1908年林纾编《中学国文读本》印行

1909年清政府学部编纂《简易识字课本》印行 1909年简化汉字的发端及其演变 1909年《教育杂志》在上海创刊

1909年蒋维乔《论小学校以上教授国文》发表 1909年唐文治编《高等国文读本》出版

1911-1920 1911年《京师优级师范国文讲义》出版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1912年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发表 1912年中华书局创办和《新中华教科书》出版 1912年《中华教育界》杂志创刊

1912年湖南省长沙第一中学创立和它的语文教学革新活动 1912年《共和国新国文》出版

1912年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和《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1912年公布《学校系统令》和《小学校令》、《中学校令》 1912年至1916年间小学国文教科书“从天到人”的演变 1913年“读音统一会”成立

1913年孟禄来华及其对中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影响

1913年、1915年许国英、谢无量编“中学国文教科书”先后问世 1914年教育部饬令国文教科书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 1914年钱基博《国文教授私议》发表

1914年“自学辅导主义”教学法的引进和实验 1914年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发表

1915年胡适《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发表 1915年俞子夷在江苏一师附小实验设计教学法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7年蓬勃兴起的国语运动及其发展

1917年钱玄同《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改革大纲十三事》发表 1918年陈望道《标点之革新》发表

1918年蔡元培为《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夏宇众著)所作序言发表 1918年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发表 1919年《新教育》杂志创刊

1919年杜威来华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传播及影响 1919年蔡元培《国文之将来》发表 1919年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发表

1919年叶圣陶、王伯祥《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发表 1919年范祥善《缀法教授之根本研究》发表 1919年陶行知提出将“教授法”改成“教学法” 1920年公布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修正《国民学校令》,改“国文”为“国语”,宣告“国语科”诞生 1920年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发表

1920年、1922年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先后发表 20年代浙江一师开展白话文教授法的改革试验 20年代归国留学生开展汉语、汉字教育实验研究

1921-1930 1921年商务印书馆举办国语讲习所 1921年陈望道《作文法讲义》发表

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会议讨论学制改革 1921年《中等教育》杂志创刊

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 1921年世界书局在上海创办

1922年张士一《小学“国语话”教学法》出版 1922年叶圣陶《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发表 1922年廖世承主持教育科学实验研究

1922年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 1922年召开学制会议,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戊学制” 1922-1923年制定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

1922年沈百英编辑《设计教学法试验实况》出版 1922年梁启超讲授《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1923年吴研因《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出版

1923年小学校、初中、高中国文(国语)教科书陆续问世

1923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关于新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 1923年浙江省春晖中学的语文教育改革 1924年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发表 1924年叶圣陶《作文论》出版

1924年吴稚晖、黎锦熙等发起筹办上海国语师范学校 1924年钱基博编著《新师范讲习用书国文》出版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出版

1924年《新订初级、高级中学必修国文课程纲要》发表 1924年杨贤江《国故毒》发表 1924年舒新城《中国之道尔顿制》发表

1925年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发表 1925年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与《教廷教育》杂志问世 1925年张九如《小学语文测验法》问世

1925年、1927年张震南等编著《中学国文述教》、《师范国文述教》先后出版 1926年陈柱《国学教学论》问世

1926年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出版 1926年周铭山等《中学国语教学法》出版

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及形成并发展其教育思想 1927年赵欲仁编著《小学国语科教学法》出版 1927年光华大学编《中学国文教学论丛》出版 1928年广西中等学校国文教学问题的论战 1928年陈鹤琴《语体文应用字汇》出版

1928年国民政府批准执行《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1929年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出版 1929年毛泽东发表“十大教授法” 1929年颁布《小学国语暂行课程标准》 1929年颁布《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 1930年《中学生》杂志创刊

1931-1940 1931年傅东华、陈望道合编初中《国文》出版

1931年朱文叔《关于小学国语读本的几个重要问题》发表 1931年小学国语教材关于“鸟言兽语”之争

1931年、1933年李廉方“小问题”实验法和“合科教学法”的实施 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

1932年权伯华《初中国文实验教学法》问世 1932年叶圣陶编《开明国语课本》问世 1933年傅东华编复兴初中、高中《国文》出版

1933年苏区列宁小学通用国语教科书《共产儿童读本》问世 1933年夏丏尊、叶圣陶合著《文心》在《中学生》杂志连载 1934年《初中当代国文》和《高中当代国文》出版 1934年新一轮文言、白话的论战和《太白》杂志创刊 1934年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出版 1934年关于“中学生国文程度”问题的讨论 1934年苏区制定《小学课程教则大纲》 1935年《教育杂志》出版“读经问题”专号 1935年夏丏尊、叶圣陶合编《国文百八课》出版 1935年叶楚伧编高中《国文》出版

1935年常任侠《高中国文教学选材述略》发表 1936年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出版 1936年广西国民中学的中学国文教育改革 1936年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出版 1936年江上青等编《写作与阅读》杂志创刊 1937年叶圣陶《文章例话》出版

1938年陕甘宁边区公布《陕甘宁边区小学法》和《小学教育实施纲要》 1938年辛安亭为陕甘宁边区编写小学语文课本和成人扫盲读物 1938年至1944年间陕甘宁边区三部初小国语课本问世 1938年至1948年间晋察冀边去七部小学国语课本问世

1939年朱公振编著《基本国文》和《模范国文》作为“活用课本”出版 1939年于在春试行名为“集体习作”的作文教学改革 1940年叶圣陶拟制并发表《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1940年《国文月刊》杂志创刊

1940年关于《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和1942年中学《国文》的问世以及由此引出的社会批评

1941-1950 1941-1950 1941年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出版》 1941年林汉达《向传统教育挑战》出版

1941年、1943年叶圣陶、朱自清合编《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出版 1942年《解放日报》社论《教育上的革命》发表

1942年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版《文化课本》作序

1942年孙起孟、顾诗灵、蒋仲仁合编《写作进修读本》出版 1942年关于“抢救国文”问题的讨论 1942年《国文杂志》先后在成都、桂林创刊

1944年《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革问题》和《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 1945年叶圣陶、朱自清合著《国文教学》出版 1946年陕甘宁边区编制《中等国文问世》

1947年黎锦熙《中等学校国文讲读教学改革案述要》和《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方案》发表 1948年沈百英著《小学国语教学讨论集》出版 1948年朱智贤编著《小学写字教学法》出版 1948年王志成编著《小学写字教学的研究》出版 1948年姜建邦《识字心理》出版

1948年、1949年艾伟著《阅读心理.国语问题》、《阅读心理.汉字问题》出版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写委员会把“国语”、“国文”一律更名为“语文”。1949年叶圣陶为华北人民教育部草拟《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1949年董必武在华北小学教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和《华北区中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

1949年、1950年叶圣陶《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序》和《大学国文[文言之部].序》发表 1949年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 1950年《人民教育》杂志创刊

1950年董纯才《改革我们的国文教学》发表 1950年北京组织语文教师参加暑期讲习班

1950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 1950年郭绳武《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发表 1950年黎锦熙《新国文教学法》出版

1950年教育部颁布《小学国语课程暂行标准初稿》和《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950年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全国统一的“语文”课本:《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 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

1950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翻译出版

1951-1960 1951年教育部分别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 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合著《语法修辞讲话》在《人民日报》连载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 1951年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1年宋云斌、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及周祖谟、游国恩等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出版

1951年北京《语文学习》杂志创刊 1951年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推行 1952年教育部颁布第一份《常用字表》 1952年《新文字周刊》改名《语文知识》 1952年《中国语文》杂志创刊

1952年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编制问题的讨论

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 1953年新中国第一部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音序排列本)出版 1953年《红领巾》观摩教学及其引出的讨论 1953年、1955年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两次讨论 1953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 1954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教育会议

195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决定中学语文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1954年教育部陆续制定和颁发了在《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并根据上述大纲草案陆续编制出版相应教材 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拟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拟定《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 1955年教育部通知要求举办小学语文教师标准语语音训练班 1955年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

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以及工农业余学校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 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指导小学生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的指示》

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科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并使用新课本的通知》

1956年教育部召开全国语文教学会议,发出《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临时办法的通知》 1956年教育部颁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后更名语文出版社)成立 1956年上海《语文教学》杂志创刊 1956年蒋仲仁编小学课本《语文出版》

1956年林焕平《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出版

1956年—1957年《人民教育》对汉语、文学分科问题展开讨论 1957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召开关于学制改革问题的专家座谈会 1957年苏联果鲁伯柯夫《文学教学法》翻译出版 1958年全国人大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教学汉语拼音字母的通知》 195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 1958年《中学语文》杂志创刊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58年在“教育大革命”“左”倾思潮支配下的语文教材教法 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中等师范语文课本 1958年南京斯霞“分散识字法”实验研究

1958年辽宁省北关实验学校“集中识字法”实验研究 1959—1961年文汇报开展“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 1959年《汉语拼音小报创刊》 1960年陆定一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 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肯定山西省万荣县“注音识字”经验

1961—1970 1961年《文汇报》编辑部邀请专家座谈教育学中的美育问题

1961年、1963年洛寒先后在《人民教育》发表《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和《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

1962年上海语文教育界把“双基”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196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学、小学、师范学校语文朗读广播讲座”

1962年教育部决定健全普通教育教材编审领导小组,戴伯韬任组长 1962年吕敬先组织“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 1962年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出版

1962年吴天石主持召开江苏省中小学师范语文教学会议,发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的讲话》

196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当前中学工作教学的几点意见》

196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

1963年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发表

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初、高中语文课本出版

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出版 1963年张志公《说工具》发表

1963年、1964年对于“爱的教育”思想的批判

1964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枫担任组长的学制问题研究小组 1964年毛泽东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春节座谈会”)1964年《人民日报》载文介绍上海育才中学教改经验

1965年《文汇报》就作文《茉莉花》的评价展开“如何指导和评价学生作文”的讨论 1965年江苏省农业初级中学语文课本问世

1965年毛泽东看过北京师院的一份报告后给陆定一写信,即“七三批示”

1965年至1966年《光明日报》先后发起“怎样掌握启发式教学法的精神实质”和“怎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讨论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1966—1967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1968年在一份所谓《语文教改调查报告》影响下出现“政文合一”小学语文教材 1969年上海、北京等地自编的中小学暂用教材开始发行试用 1969年《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小将上讲台》的调查报告

1971-1980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全面否定1949年以来的教育工作 1972年上海市编辑出版“突出政治”的语文课本 1972年谭达士《速读教学》出版 197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创刊

1973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定《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法》 1973年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翻译出版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1977年教育部成立由浦通修任组长的教材编审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中小学各科全国通用教材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及各省、市、自治区单独命题

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78年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发表 197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78年张志公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改应走“分进合击”之路的设想 1978年宁鸿彬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开始使用新编语文教材

1978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 1978年《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创刊

1978年叶圣陶发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

1978年起至198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并出版了两套体例不一的中学语文课本 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出版 1978年《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创刊 1979年《教育研究》杂志创刊 1979年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创刊 1979年《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 1979年上海育才中学语文教改实验 1979年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成立 1979年《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颁布及其修订 1979年、1983年《崇高的岗位》和《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先后出版 1979年林炜彤进行语文教改实验

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赴川、闽二省进行中学毕业生语文程度的实地调查 1979年、1980年两次全国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

1979年起至1986年中央教科所编制小学《语文》实验课本

1979年至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并出版《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试用本)》 1979年至1999年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建设 1979年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问世,其中特辟“语文教学的心理问题”专章 1980年瞿葆奎等选编《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出版

1980年12院校合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出版,后又有同类性质的教材陆续问世 1980年中华函授学校编《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出版 1980年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中学工作会议

1980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出版,后又有同类性质的汇编本陆续问世 1980年召开“十三所重点中学作文教学讨论会” 1980年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常青创设“写作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

1980年沪、浙、京、津四省市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始用 1980年张富《改革课堂结构,实行一课多次教学》发表 1980年赞科夫编《教学与发展》在中国翻译出版

1981-1990 1981年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几个问题》发表 1981年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主办“西湖笔会”

1981年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座谈会” 1981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中小学教育实验工作座谈会 1981年杭苇《谈“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发表 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召开

1981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分编型初中语文课本

1981年于漪发表《在探索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和她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981年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孕育产生和他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981年魏书生发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他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981年《光明日报》连载刘胐朏(fei)、高原关于“三级作文训练体系”的经验介绍文章 1981年叶圣陶《我呼吁》发表 1981年《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创刊 1981年《语文报》创刊

1981年《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

1981年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四省市联合编写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 1982年胡乔木重申文字改革三项任务

1982年蔡澄清《重在点拨》发表和他的点拨教学法研究

1982年顾德熙《阅读练习的一种类型》发表和他的阅读教学研究 1982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会议”

1982年吴立岗编译《苏联的作文教学》出版和他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理论研究 1982年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翻译出版

1982年韩雪屏、张春林、鲁宝元联名发表《应当建立一门阅读学》 1982年朱作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出版

1982年朱泳燚(yi)《运用范文修改佳例进行修辞教学》发表和他的语文教材教法改革实绩 1982年黑龙江省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1982年教育部高教一司组织编写《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1982年恢复出版《教师报》并改名《中国教育报》 1982年时雁行著《语文教学耕耘集》出版

1982年蒋仲仁提出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1982年香港教育署语文教育学院成立 1982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举行 1983年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出版 1983年《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出版

1983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座谈会 1983年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

198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把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引进语文教学理论研究领域 198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重点中学高中语文实验课本 1983年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率先招收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1983年河北省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改革实验 1984年《中学生阅读》杂志创刊

1984年张志公《关于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发表 1984年李吉林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出版和她的情境教学改革实验 1984年至1986年《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试用本)》出版 1984年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翻译出版 1984年《中专语文报》创刊

1985年李伯棠编著《小学语文教材简史》出版,后又有同类性质著作问世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语文教育家论语文》丛书陆续出版 1985年广东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改实验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公布

1985年起至1987年第一套幼儿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出版 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语委联合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1986年《新编小学生字典》出版

1986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语文课程组成立 1986年东北师大举办语文教学法第一期研修班

1986年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

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侯镜昶(chang)联合署名的《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发表 1986年香港中文教育学会成立 1986年澳门中国语文学会成立

1986年许耀赐、欧阳汝颖、王晋光编著《普通话教学法》出版 1986年陈品卿著《国文教材教法》出版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

1986年为编制适应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开始调查研究、分组试编、择优综合的实质性工作

1986年目标教学的孕育发展和语文学科教学改革 1986年《文字改革》更名《语文建设》

1986年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开展韵语识字教学实验研究 1986年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在中国翻译出版

1987年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出版,后有同类性质的编著陆续问世 1987年广东高等学校招生试行语文标准化考试 1987年实施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 1987年上海市闸北八中语文成功教育试验

1987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成立“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 1988年国家教委召开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

1988年、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初审稿”和“试用本”先后问世

1988年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1988年国家教委、国家语委颁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年中国文章学研究会成立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

1989年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国情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 1989年香港中文教育学会编《中文科课程教材教法研讨集》出版 1989年罗大同主编《实用语文教学辞典》出版,后有同类辞典问世

1990年朱作仁主编《小学生作文量表》(学生用)和《小学生作文量表指南》(教师用)出版 1990年、1991年安子介著《解开汉字之谜》减缩本中文版和《安子介现代千字文》先后在香港出版

1990年关于“淡化语法”的讨论

80年代以来快速阅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80年代以来快速作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991-2000 1991年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1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及《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

1991年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草案)》试行

1991年浙江省印发《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送审稿)和《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送审稿)1991年沈蘅仲编著《知困录》出版

1991年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出版 1991年香港新一轮中学语文课本始用

1991年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出版

1991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1991年上海市实验学校探索利用电脑辅助学习汉字以提高读写效率

19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审查委员会审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社、北师大、四川、四川自学型、辽宁分编型、广东、江苏、北京等,约八套教科书相继出版)

19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1992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 1992年上海组织愉快教育实验 1992年和谐教学法实验在山东试行

1993年上海市自编H版、S版两套全日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两套小学语文课本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通知》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湖北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 1993年浙江宁海县实验小学“写字评段”教学实验研究 1993年张志公语言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94年起上海建平中学探索以多媒体大屏幕教学技术改进语文等学科教学 1994年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出版 1994年吕型伟著《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出版

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刘国正著《实和话》出版

1995年山东高密一中试行“语文实验室计划”

1995年刘国正、顾黄初、章熊主编《中国语文教育丛书》出版 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 1996年首届全国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建设理论研讨会召开 1996年香港成立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1996年以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等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学课程系列教材出版 1996年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丛书“小学语文卷”和“中学语文卷”出版 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7年《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发布

1997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1997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两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北大出版社的张志公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河北省教材。)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重要报告 1997年首届国际汉语文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997年《北京文学》杂志刊登署名文章对语文教育展开批评,引发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讨论 1998年国务院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 1998年江泽民到北京大学祝贺该校百年庆典并发表讲话 1998年澳门颁发试行语文教学大纲 1998年澳门颁发试行普通话教学大纲

1998年教育部在全国七个地区进行语文中考改革试点工作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99年《胡乔木谈语言文字》出版

199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1999年教育部制定《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1999年第二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999年教育部对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90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和任务的讨论 90年代关于语感问题的再讨论

2000年江泽民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 2000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

浅探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篇6

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道家与佛教的教育思想起辅助作用,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统教育中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法治关系的认识,关于德育与智育,知识与才能的认识,关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关系的认识,以及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手段,如立志有恒、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知识教育与教学的手段,如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尊师爱生等,这些不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也是对人类教育宝库和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对此我们应该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弘扬,并使其在新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平等、正义、变迁。平等是“有教无类”的第一要义。“有教无类”彰显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在孔子看来,人不分贫富贵贱,都应该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正义是“有教无类”的第二要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则认为,正义是后天学习而得的品质,即所谓“不学问,无正义”。变迁是“有教无类”的第三要义。这里所谓的变迁观念,是指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性格,从而改变人的命运。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运用到现代素质教育环境中,更能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普及性。“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教育的功能就是教人向善,不应拒绝有缺点的学生。不论学生有什么缺点,都一视同仁,善于发现闪光点,发挥特长,树立信心,不厌其烦。因此,教师要充分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与学生为善的态度。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专长,使广大学生成为各方面的“贤才君子”,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奋斗目标。

2.“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德育。早在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就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以政治家的敏锐视角,阐明了“树人”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并将礼、义、廉、耻看作是国之“四维”。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主张先行德育,后行智育,也就是说德行修炼到位以后,还有精力的话,然后才去学习知识。孔子的“六艺”思想中,六艺为:“书”“数”“礼”“乐”“射”“御”,其中,“书”“数”为小艺,是初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礼”“乐”“射”“御”为大艺,是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可见,中国传统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育内容等方面无不强调“立德树人”。

中国传统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高认识,树立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思想,确保“立德树人”理念付诸实践。

3.“行为示范”的师德风尚

师德,即为人师者之德,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优秀传统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对中国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以其特有的影响受到教师的尊崇。主要表现为:(1)爱生亲徒,乐教不倦。传统师德重视对学生的爱。“教不严,师之惰”。严格教育必然要求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对敬业精神的高度概括。(2)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传统师德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历代教育家对以身作则的重视使得为人师表的观念始终受到重视,得以发扬光大。(3)博学多闻,精益求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是做教师的本分。(4)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孔子主张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接受知识的可能,由少到多、由近而远、由事到理、由浅入深地加以耐心引导,使他们逐渐把握义理。(5)尊道重德,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义利观影响着后人。“君子”成为人们追求的人格目标。

传统师德对于今天所提倡的构筑“师德风尚”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教育事业所需要的名师素质,主要由博学多能与崇高人格构成。而德艺双馨者恰好体现了传统师德的精华与现代价值观。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些在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不朽的生命力。

4.“弟子称贤”的创新精神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代先贤早已指出这是一条教育中的客观规律,教育者不宜始终以道德典范自居,要允许学生当仁不让。

“弟子称贤”的创新精神对于今天提出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诸多思考和启发。创造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原始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冒尖,大胆创新打破常规,张扬个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应再停留于这个学生是否“听话”“顺从”,我们反而应该着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敢于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并容易形成不断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他们往往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许多事实表明,这些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在学校中学习保守的学生。学校,不应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是否是一所好的学校不应以考试排名的先后为标准,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为准绳。

总之,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诸多内容,蕴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教育的精华。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就能够为今天的教育提供充分的养料和历史资源,发挥其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中国现代教育 篇7

为f更大范陳茜足广大职教n作#展尔研究和教学成米的愿堪, 鼓励全闹的职教丁_作者一N加入到探索中岡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的活动屮来, 从2 0 1 6年一j j」卩始,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将与丹//少年 (北京) 文I t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以“中国职教•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如下:

一、征镐对象:全网所冇职业院校 (卨职、高^、中职、中G) 教职员I:以及在校学生, 包括职业高师生撰写的文G

二、怔稿内容:职业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多7lj化的课堂教学与校企合作探讨;新吋朗职教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多种选择;各学科勺时俱进的教学方式、职教学生品徳培养新思芍等等

三、征稿要求:参加有奖征文的作.品须具有新颖的学术观点, 通过自d提出的观点, 用研究成果或者实加以仏:ill:, 做到条理清晰, 汧苫流畅《观代职业教育》只刊发首发作品, W此, 作#必须保丨止为原创作品, K未他报W杂忐发表过, 否则, 不予发衣

四、征稿格式:参加有奖征文的作品, 如果是纯文字内容, 以3200卞为宜, 通过wcut丨文档的方式发品。如果有图片、图表、公式的文章, 可参考字数统计酌减文字内容

五、征稿时间:从2016年ljj 1口至2016年6月30日在此期间, 作者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作品传组委会N时, 请作者在论文标题后而注叫“侖芡征文”字样, 以方便统汁

六、征稿评熒:征文活动结束后, 组委会将组织知名教育争家和文化学者担当评审, 选择出一等焚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6篇;5等奖论文10篇, 分別给予1000元, 500元和200元焚金并颁发证书, 同时评选出一批优秀论文奖并颁发丨|丨:丨•;) }外, 纽灸会还将适吋安排获焚荇进M参加学水交流活动

“中同职教•中网梦”主题征文顺应中同职业教育发展所需, 旨在职业教育领域营造更好的学承氛围, U:全闽的职教丁作者认识到, 家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重大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职业教育丨:作者责X旁贷, 丨丨:我们携T•把“中同职教•中丨司梦”主题征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投稿信箱:电子邮箱:Hanqiiigsliaonian@..ip.sini U. (, in<八>|、丨:丨'}:303902W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地址:太原市许州北路3丨4^U i Jll L i, 1;':0351—4061852 I37I6 8 9 8 8 99

中国现代教育 篇8

1 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从书院的教育思想上看, 中国传统书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为学”与“为人”并重的治学态度。书院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把德行放在第一位, 它在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与传播过程中, 始终贯穿于其中的却是“明人伦”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追求完美道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的教育思想, 这是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2]在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 着重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人, 处处强调“德”在学习与做人中的作用。书院教育对道德教育高度重视, 不仅表现在对儒家德育理论的继承和改造、综合与发展的基础上, 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实施系统, 且制定了完整的制度化、可操作性的教育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为书院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这种教育思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把做人与治学结合起来, 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 是书院长期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之一。

秉承这一经验, 高等院校也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个完善人格的过程。“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已获得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教训合一”的风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生活的要求太多种多样了, 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用这样专门的训练”, 而“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 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人格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等等都反映了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校的德育工作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在日常活动中日积月累的过程, 要做好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把德育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把人格教育提升到应有的地位, 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和品格的培养和训练。加强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 除了要加强学生品德和人格培养外, 还要做好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工作, 让大学生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培养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具有事实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当代大学生。

2 创建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氛围

书院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把传授知识与学术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学术研究过程中, 书院始终秉承求知求实的学术理念, 形成了浓郁的求知求实的书院学术氛围, 为学生们深入钻研、培养学者型人才, 提供了真正的学问场所。求知求实的学术氛围不仅使书院成为求道问学、培养人才的场所, 它所秉承的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学术传统, 同时也是极大地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学生们在书院里钻研学问, 注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德才兼优者比比皆是, 很多学者都有著作留存于世, 为古代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一笔巨大的无以估价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求知求实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知识必须追求真知, 它是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是今天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所普遍认同并努力追求的目标。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知识传授, 学习精神特别是求知求实的学习精神更是大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书院所具有的求知求实学术精神就是要有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保持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精神和不唯书, 不唯上, 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活力。只有在这种精神的的感召和引领下, 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够蓬勃发展, 为中华民族谱写出新的篇章。大学不仅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之地, 更是给人自信、使人享受知识之地。现代大学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 还要努力创建一种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 成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的合格的大学生, 更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实事求是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领域, 开拓新境界的优秀人才。同时这种学术氛围的形成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应力争使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到现代思想文化体系中来, 它是使大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原动力。

3 倡导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即亲身体验, 努力实行, 亲身实践, 它是检验教育实效性的标准。古代书院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知识要经世致用, 而不是耽于经学, 陷于理学。教育学生注重身体力行, 在理解了知识、规范后, 要做到知行合一。孔子不仅引导弟子从历史文献中获取知识, 他还常带学生出游, 远至列国, 在出游之中体验生活, 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他还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 他要求自己的弟子要多干实际事, 少说漂亮话。[3]朱熹也曾教导弟子:若不用躬行, 只是说得便了, 则七十子之从孔子, 只用两日便说尽, 何用许多年随孔子不去。这说明只有通过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才能使学生的综合水平有质的提高。

现代高等教育大力推广实践教学, 强调增进学生实践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 培养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乐趣, 以发展和完善自我。积极推动实践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 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生活,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水平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高校教师应像书院的教师学习,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问难质疑、到实践中去体验生活。高校管理者也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 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 提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

我国古代的一些儒家志士往往很推崇一种学术独立、自由讲学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书院得到了发扬光大。一些著名的学者在书院自由地进行学术传授式讲学, 而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又通过会讲的形式来开展学术交流.书院凡有著名学者来讲学, 其它书院的师生或社会人士都可以前往听讲、求教, 学术交流十分活跃。书院还独创讲会制度, 这种定期进行的讲会制度破除门户之见, 书院众多大师做到了“言是时不作矜夸自己之词, 非难时不存鄙视他派之见”, 可谓实事求是、坦诚豁达。此外, 书院还能兼取诸家之长, 吸取其精华以丰富自己学派的内容, 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 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成为社会与书院学术活动的纽带, 促进了学术社会化。[4]书院作为我国古代较有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加强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交流、治学主张博取众家之长这一学术风气, 迄今对我们发展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是最基本的大学精神, 是大学能够创造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的最主要动因和保证, 是大学的生命。当大学履行发展知识的义务时, 学术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前提, 由于这种意识是大学的基本目标, 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这种探究和表达的自由。高等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门户之见, 我们应该研究性地学习借鉴书院的教育传统, 打破学术壁垒, 鼓励兼容并包, 吸取众家之长。而作为高等院校自身要充分地尊重学术自由,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如:学者要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独立研究的成果、尊重学者、尊重学术等等。高校师生要像书院大师们那样虚怀若谷, 摒弃门户之见, 为研究性学习创造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和促进学术创造、知识创新、服务人类。弘扬高等院校的学术精神, 凝练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 从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更好地肩负起传承历史、创造未来的使命。

总之, 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 其“活力”之源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考察。其所提倡的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浓郁求知求实的学术气氛、倡导身体力行、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等教育思想理念, 是当代高等教育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秉承这些教育思想, 建设高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院的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气氛、倡导身体力行、提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等方面对中国当代高校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书院,教育思想,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颜海珍.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J].社科广角, 171.

[2]周守红.中国传统书院的办学理念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 2009 (3) :92-94.

[3]常乐《.论语》教育思想对现代终身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 2009 (9) :174-175.

中国现代教育 篇9

我有业余读书写作的嗜好。原先感到有些期刊“不识货”, 自己的创作难发表;后来留心观察每本期刊的定位, 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从《甘肃省报刊征订目录》中发现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了解到这是一本由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实行高教、基教双轨运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我尝试着向杂志基教版的“中小学图书馆”栏目投稿, 让我惊喜的是《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文在2011年第16期杂志上发表。尔后, 我继续写作投稿, 并得到了杂志编辑的指导和帮助, 多次对文章进行修改。编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创作态度, 鼓励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随着阅读与写作的积累, 我发现个别作者有“一稿多投”的现象, 既浪费读者的时间与精力, 又浪费CFED资源。得知《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自2010年起一直坚持通过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论文进行检测后, 便增添了我对期刊的敬重之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里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我几次成功的研究性学习案例 (课题) 指导都得益于阅读该刊所受的启发。她不但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 而且为教育装备伴随新课程发展提供了技术导向与参照, 给读者提供了原创的优秀佳作, 更为基础教育期刊的正规发展做出了示范。作为读者与作者, 与这样的期刊结缘, 我备感荣幸与自豪。

中国古典诗文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过去, 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无疾病, 近几年,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渐渐发现, 所谓健康不仅是生理的, 还包括心理的。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 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 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方面同时健全, 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1]。一般而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 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 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健康的新界定, 主要是要求个体能处理好与外界及自身的关系。而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不少诗文所包含的内容恰恰与联合国提出的健康的新界定不谋而合。“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是大家熟悉的一句话, 古人不因目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 或“感激而悲”或“喜气洋洋”, 这就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一首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面看来是不避风雨, 一任自然, 实际上含蓄地体现出作者心胸豁达, 不惧挫折, 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力的能力。“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东晋陶渊明《饮酒》) 作者身处闹市, 却能超脱世俗, 领悟出人生真谛, 却不张扬而“忘言”, 那份平和怡然的心境恐怕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孔子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说, 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 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 即保持心理平衡;而小人则不然, 对外界刺激表现出过激的反应。笔者认为君子的心理状态是符合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2 中国古典诗文对心理健康不同方面的影响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孔子《论语·阳货》) 诗在古代的作用巨大, 而在今天, 诗文对现代人心理健康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献诗陈志, 赋诗言志, 教诗明志, 作诗言志”[2]。下面就从3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

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 潜藏着一种自发的盲目力量。商品生产以物质需求和利润为追求对象, 它具有无限扩张和强力渗透的本性, 这种本性力图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引向商品化的轨道, 乃至人的价值也往往由物质财富和金钱来衡量, 促使人们过分关注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生产的逐利原则就会导致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人生观、世界观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 易使人们产生种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具体而言, 就是面对社会的变革, 一些人容易产生困惑, 难以保持平静, 终日处于一种矛盾、焦虑、冲突的心理状态之中。要缓解这一矛盾, 可接受一下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引导, 尤其可多读一些以德为本、修养情操的古典诗文。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是心理健康的保障。

中国古代诗文对品德情操的含义和修养的方法有不少描述。如“主忠心, 徒义, 崇德也。” (孔子《颜渊》篇)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孔子《宪问》篇) 是孔子直接对德的论述。“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凄惨,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东汉刘桢《赠从弟》) 这首诗借用松柏间接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进行了歌颂。“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诗·小雅·车辖》“德不孤, 必有邻。”《论语·里仁》是说人们对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着意亲近、模仿。“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风飙, 徒有霜华无霜质!” (南朝鲍照《梅花落》) 这首诗以作者对梅树与杂树的态度作对比, 直接讥讽了情操低下的人, 赞美了情操高尚的人。

从上面的诗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德, 那么如何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 其中内省、改过、慎独是最重要的3种方法。“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说人应该每天都要不断地审视自己。“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 (孔子《论语·里仁》) 则进一步要求大家学习贤士美德, 并以恶习为鉴, 检查自己有无类似过失。不过, 仅仅能剖析自己还不够, 发现了自身的错误还要能改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左传》“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孔子《论语》) “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从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改过之看重。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法。“君子慎其独。”《礼记·人学》“古之人, 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个现代人, 应用心体会古诗文中的含义, 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 才能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 保持平静的心态,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2.2 激励斗志, 自强不息

市场经济是富有效率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经济形式, 以竞争性为其保持活力的内在灵魂。人们要适应这样一个社会, 需要有旺盛的生命力, 坚定的意志, 强烈的进取心, 打破那种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的观念。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人们就会产生落差感, 甚至出现消极、悲观的不良心态。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文中学得奋发进取的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最早提出了自强不息的观点。古人告诉我们, 人首先要“立定志向”, “必有天下之大志, 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之志素存于胸中, 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 (陈亮《陈亮集》)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 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这些诗文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提出立志之重要。而黄巢则借用菊花提出自己的志向“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如果青年时的黄巢没有立下此志向, 后来也不会登基称帝的。可以想象, 如果一个人不能立定志向, 很可能一生一事无成。另外, 立了志还要坚持自己的志向,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挫折, 都不能轻言放弃, 身处逆境也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郑燮借竹子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志向, 做人就应该像竹子那样能经受磨砺, 矢志不渝。而曹操则直接告诉我们他对志向的坚持,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这首诗常被老人用来自勉, 年轻人更应从中汲取力量。意志最坚强的是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 贫亦其能奈我何。” (明黄宗羲《山居杂咏》) 死都不怕了, 别的还有什么可畏惧的!这种诗文还有很多, 现代人能拥有比古代精密千万倍的仪器, 但能否拥有古人这种奋发向上的心态?还需读一读这些诗文, 学一学他们的精神。

2.3 规劝开导, 调整心态

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有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成功者喜, 失败者忧, 这是人之常情。但人们却常常会在这两个方向上走极端, 往往是成功了忘乎所以, 失败了自暴自弃, 这也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尺度的掌握不容易, 古人给了我们一些指引。“胜不骄, 败不馁。”是大家熟悉的警句;“百胜难虑敌, 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同样告诉我们胜利了不要自满, 失败了可以吸取教训。这种诗文是古人用辩证的观点规劝、开导人们, 除此之外, 他们还耐心细致地对成功或失败的人分别进行提醒:对于成功者会谆谆告诫,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意思是说成就巨大仍应不断前进;精研万物, 方能达到极高的境界。“色胜者骄, 力胜者奋, 未可语道也。”《列子·说符》它的意思是气盛的人骄傲, 力大的人跋扈, 对这种人谈不了大道理。而对于失败者则是细心开导, “好事尽从难处得, 少年无向易中轻。” (唐李咸《送谭孝廉赴举》) 直接告诉青少年不要乞求轻易功成名就, 想成就事业, 须不怕艰难。“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李白的诗一向豁达自信, 具有强烈进取精神。从这些古诗文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古人那种健康、积极的心态, 要学习他们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3 中国古典诗文中某些负面影响

古典诗文是古代文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 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阶级性和局限性。它的“存天理, 灭人欲”“以礼杀人”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提出的言论, 是违反人性的[3];而“安贫乐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上方不足而下方有余”的心理意识是一种消极思想的反映, 这种局限性阻碍着人类的进步。作为现代人必须有所选择, 有所扬弃, 从中筛选出符合时代要求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精髓, 使之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李玲, 陈军.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朱自清.朱自清说诗 (名家说上古学术萃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中国现代教育 篇11

当代中国在国内、国际上积极倡导和谐的理念。改革开放20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世界各国更加关注中国,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中国传统数学的理念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件十分重要而颇具意义的工作。

1. 中国传统数学理念的成因简述

1.1 “机械化”是中国传统数学的理念

我国古代数学是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中产生并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所以,“经世致用”是数学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突出数学的实用性。大禹治水,规矩不离左右,天文历算相辅而行;《周易》的阴阳取法于数的奇偶;“筮法”是随机取样的数的组合。田赋商贸,百工各业,都需要计算。《周礼》载有“九数”,《考工记》随处都有计算问题。春秋时期,私学兴起,孔子以数学教育作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墨经》中的数学思想和内容别具一格。数学教育既包含于青少年启蒙教育之中,也依存于各行各业的有关计算问题之内。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教育相当发达,而且独具特色,开创了以筹算为工具、以计算为中心、以应用为方向的算法体系,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

曾获得首届国家科技大奖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是一种机械化的思想,一种机械化的方法,……。”[2]

1.2 “机械化”数学理念的成因探析

1.2.1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观念来谈

专家们研究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根本问题、人的自我理解问题的根本思考与回应。哲学是对生命根本问题的引导。[3]

实践哲学的取向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进路,因此,中国传统数学研究与教育的“机械化”(或“算化法”)的特征就必然会呈现出来。

1.2.2 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来谈

“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一阴一阳谓之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系辞上》),这三个命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西方文化以“技术模式”为导向,“技术模式”立足于造。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模式”为导向,“生命模式”立足于“生”。这两种思想模式在看待世界的出发点上的分歧,就派生出一系列文化观念上的分歧。[4]于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在数学研究与教育的领域中,就出现了“公理化”与“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区别。

1.2.3 從中国人擅长的思维模式来谈

2002年,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学家,曾经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尼斯贝特教授,曾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试验,给出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结论:东方人重视背景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西方人聚焦于具体物体而忽略与背景的联系。用简短的话概括:“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如此迥异,反映在数学研究与教学方面,历史上中国人长于算术(计算)而几何偏弱,而欧几里德时代的希腊人却相反。[5] 

2 “机械化”思维模式对当代数学教育的启示

2.1 “机械化”方法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与状况

吴文俊先生曾经指出:“如果公理化是导源于希腊欧几里德的西方数学的主要思想,我们中国的数学注重的‘着眼点’就完全不一样。我用一个名称,叫‘机械化’。‘机械化’这个词过去是没有的,但现在它有特别的含义。现在是所谓‘第三次浪潮’,是计算机、信息时代。……,(机械化的理念)正好符合于现时代的要求和状况。因此,我觉得对中国古代的数学要特别加以重视。”[6]

2.2 高中新课程中重视“机械化”(即“算法”)方法的教学

2003年部颁的高中新课标中,将“算法初步”作为全新的内容列入,安排12课时。《课标》中明确指出:“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7]譬如,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之一,隋朝时期数学著作《孙子算法》中提出“物不知其数”问题(又称为“孙子问题”或“中国剩余定理”)后,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对此加以推广,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算法,叫“大衍求一术”。这种解法后来传入欧洲,欧洲学者发现此解法和高斯的解法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比高斯早了500多年。

2.3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中要重视发扬中国特色

2006年9月,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发布了一份报告《课程焦点:追求一致》。这份文件中使用的“quick recall”(快速回忆),“fluency with operation”(流利计算)的词汇,在我国数学教育的话语中正在逐渐淡出。[8]

2003年,张奠宙先生曾撰文呼吁:要“多多关注教育的中国特色”,他说:“‘拿来主主义’,必须放出脑髓去拿。拿来,决不能以否定自己为出发点。教育创新决不能靠引进外国的教育理论来完成。相反,真正的创新必定会突出本民族的特点。‘上通学科,下达课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借鉴国外,走向世界’。只有真正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建设好,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责任,是拿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到国际上去一较短长。”[9]

因此,“中国的优秀数学教育传统——掌握‘双基’、记忆公式、背诵九九表、快速运算”,[10]完全应该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马忠林主编《数学教育史》(新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P20。

[2][6] 《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P204。

[3]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导论。[4] 成复旺著《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1、P25。

[5] [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中信出版社,封2、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P24-25。[8][10] 张奠宙、赵小平,“我们正在丢弃的,美国却要拾起来”,《数学教学》2006年第11期。

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钟摆现象 篇12

一、近代教育的兴起背景

近代中国社会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既是学校变革发生的背景, 也是学校变革的直接动力[2]。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源于中国社会转型, 最大的特点是在外来侵略和内部压制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它起始于鸦片战争之后的欧风美雨的西学东渐, 随着新学兴起和现代学制的引进而逐渐形成, 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中国社会处于一种被动和边缘化的位置, 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变革在教育领域表现的教育现代化更多的时候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迈开艰难的脚步, 再加上民族自卑心理的作用, 使得中国不仅缺少开拓和原创, 还缺少对自身根基的坚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不管怎样奋起直追, 却总是慢了半拍。当西方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闭关锁国的愚昧状态;当我们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的时候, 西方又渐渐地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而中国为了民族的救亡与启蒙在奋斗;当西方开始信息化时, 我们却忙于阶级斗争。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 当西方普及初等教育时, 我们的教育还处于象征性阶段;当西方开始普及中等教育时, 我们还在为扫盲而奋斗;当西方开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候, 我们只能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西方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时, 我国则在为普及中等教育而努力。与西方相比, 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复兴之路是一条学习西方并奋起直追的艰辛之路。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各项教育成就以数字来统计的话成果惊人, 但是数量的丰收并不能掩盖质量问题, 相反对质量的追求让教育改革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我们可以庄严地宣告在校大学生总量世界第一, 但是这种圈养模式中的学生芸芸众生, 唤起了对大师的呼唤;可以宣告教育的普及率很高, 但是教育平等的矛盾也相当尖锐;可以骄傲地宣布自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但是学生素质和就业问题也凸显出来。教育总有改不完的问题, 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像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总之, 中国近代教育的复兴从最初的寻求启蒙到教育独立, 再到教育发展, 最后到教育繁荣, 在各个时期不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 体现了国人各个时期对民族未来的思考。

二、近代社会教育改革的矛盾心理

学习西方是中国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然而为了避免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 或是对前车之鉴认识, 或者是出于对西方的羡慕嫉妒, 故而陷入了想学习借鉴又害怕丧失自己本来面目的矛盾心理。纵观中国近代史的所有教育改革, 无不体现出中学与西学的老矛盾。教育改革同样陷入了这种矛盾的局面, 其中五四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的趋向, 有一大群知识分子提倡要全盘西化, 然而以余家菊为代表的国家主义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陈天启认为, “教育是国家的工具, 国家以教育为实现国家目的的工具, 发扬国性或共同的文化, 培养国民, 以为立国的根本”[3];民国时期推行毕业会考制度、童子军计划以及党化教育等方针以期望加强对教育系统、学校和学生的监管, 遭到了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谴责;教会学校的开办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 教会学校中中学和大学水平较高, 北洋政府加强对教会学校的监管也是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进行的。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特征, 教育同样经历着改革与开放的洗礼, 这一次是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较量中思考中国的教育前景, 担忧传统文化的消失。在强势的英语以及英文文化面前, 本族语言和文化遭受冷落, 全民学习英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单单是汉语, 应该说本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年轻一代身上越来越少, 不会写毛笔字、不懂得中国传统文艺等已不再被认为是可耻的。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近代以来, 几度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否定, 以及由此而来的几度喧嚣尘上的“全盘西化”思潮, 都使得公众特别是青年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 以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在许多人当中出现了文化归宿的迷惘和价值观念的缺失。在推进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时候, 应重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价值, 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总是在指责和担惊受怕中前行, 想变得现代却又担心过于现代而失去传统和本源, 想与国际接轨实现教育国际化却又担心本土化的消失, 想尊重学术却又担心过分的思想自由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矛盾心理导致了教育变革的来回摆动, 致使教育总是在曲折中前行。造成这种来回摆动的原因在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方式主要是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教育文化而缺少原创, 即使有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的微调。陶行知的“活教育”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对其老师杜威思想翻了个筋斗, 笔者认为这更多地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 而不是创新。这种状况的形成深受儒家思想守成性的影响, 尤其是经过宋明理学的改造, 中国的学术思想长于纪律, 短于创造, 对韩愈所提倡的“卫道”更是谨守, 如张载所说“吾道自足, 何作旁求”[4]。

三、教育变革的几种钟摆

1. 传统与现代的来回摆动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质是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 传统与现在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对固有传统与外来文明、对过去思考与未来憧憬的矛盾心态。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现代化更多地是学习西方, 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化更像是“西化”, 比较容易出现崇洋媚外的心态, 认为外来的都是好的, 而自己所拥有的都需要抛弃, 抛弃得越干净才会学习得越快。“但是多年来的历史证明, 我们既不愿意, 也不可能完全做西方人, 因为我们不可能与过去传统血缘断绝。退一步说, 即使我们做到了这种断绝, 也仍然无助于我们真正了解西方文化。”

这种矛盾的心理来源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经济落后于西方的现实, 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自豪的资本, 经济落后又是自卑的根源。对于中国教育的未来, 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根, 对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只会让我们不再是我们。教育改革不是进行颠覆, 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经久保持和传播, 保持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凝聚, 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即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对于我们的传统不是固守更不是抛弃, 而是林毓生所思考的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creativetrans formation) , 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 使经过创造性转化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 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林毓生所说的创造性的转化更多的是“改造”, 正如他所指出的“改造”的基础是传统中值得改造的健康的、有生机的元素, 这种改造可以也应当受外来的影响, 但绝不是生硬地照搬或移植外来文化[6], 因为“硬从西方搬来一些货物, 不但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反而制造了新的危机”[6]。更重要的是, 这个过程必须是创新, 创造过去没有的东西。但所说创新, 又“不是运用理性的能力在‘无’中创造出‘有’来, 而是运用理性的能力疏导已成的事实”[5]。

在对待西方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和我们固有教育传统时, 需要林毓生所说的, 对传统文化之复杂性与独特性及西方文化之复杂性与独特性要有双重的开放心灵, 这样才能建立中国的新文化。教育同样也需要双重开放心灵才能建立中国的新教育。

2.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来回摆动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 教育领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趋势。这个问题源于个人和社会一方面对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庞大的教育支出及提高教育效率的诉求, 所以在教育改革中, 不仅需要全球化, 而且也需要本土化[7]。中国的教育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推动教育的国际化, 为了保留本民族的特征内化外来的东西又必须本土化。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碰撞也是贯穿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线索之一, 清朝末年几批留学欧、美、日的学生成为了清朝的掘墓人;留美预备学校以及教会学校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教育国际化的体现;当前留学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等。本土化在中国也是相当明显的, 蔡元培的北大改革与其留学欧洲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其中不乏结合中国自己实际的行为, 他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特别是军国民教育 (体育) 更符合当时中国弱国需要强兵的现实;陶行知把杜威的思想改造成更符合当时中国现状的“活教育”;建国后学习苏联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毫无自己的东西。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碰撞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是在落后的时候国际化的声音盖过了本土化, 当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本土化从冷落的处境中爬了起来, 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不是两个彼此分开的过程, 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同时进行, 只是在某些时候一方处于上风, 而另一方处于下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失去本土身份与特征的危险, 所以应考虑如何一方面使课程和教育实现全球化, 从而获得最大的教育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又能为了个体和地方的发展, 丰富本土知识、促进本土人力资源的发展[6]。

3. 革命模式与学术模式的来回摆动

教育的学术模式的目的是倡导学术的学习, 学校的核心是班级。学习即意味着获得知识, 而获得知识大多通过读书。所以, 学术模式的核心组织是班级, 主要教育方法是读书。革命模式削弱了学校的中心地位, 认为学校只是许多教育机构中的一个, 社会在教育中起着积极作用:“社会即教员”, 在农村、工厂、街道都可以学习, 特别是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有教育价值。学术模式以学校为中心, 革命模式以社会为中心;学术模式是知识定向, 革命模式是行动定向;学术模式的设计者是学者, 革命模式的设计者则可能有激进派、政治家或“革命战士”[7]。重学术的正规教育称作“学术模式”, 把轻学术的非正规教育称为“革命模式”, 学术模式与革命模式在近代社会表现也是相对明显的, 民国时期会考制度就是强调知识;陶行知把社会作为学校是一种革命模式;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争论, 在形式上是对于知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的思考, 更是对学术模式与革命模式的较量;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革命达到顶峰, 很明显的就是知识分子臭老九之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科技大会, 强调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 则是学术模式的胜利;进入新时期, 强调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知识都被摆到了重要的位置, 学术模式再次受到重视;新课程改革同样经历了一场对于是否“轻知识”的辩论。

在整个近代教育史上, 学术模式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这体现了对教育的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只是在少数时期革命模式受到了过分的鼓吹, 是政治压过学术的现象。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虽然受到了国民政府的控制, 但是学术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培养了众多的大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革命模式的积极方面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伊里奇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 对我国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控制与自由来回摆动

控制与自由在学校与政府关系上表现为集权与分权的斗争, 在教师与领导关系上是服从与自主, 在师生关系层面上则是民主与专制彼此力量的消长。控制的目的是使教育成为精致化的规训机器, 使得教育像一台机器, 只要按一下按钮一切都可以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 企图把教育的复杂性简单化, 这是一种技术理性的表现。不管是在哪个层面的关系上, 为了实现规训的目的, 它以行为规范、班级管理技术等制约教育交往。在这样一个有着文化资本、权力、利益和身份定位的机构, 教育交往是为着一个“驯服的身体”和“听话的灵魂”而进行的[8]。政府希望学校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之中, 领导则希望教育对自己言听计从, 教师希望学生在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这种层面控制的模式更像是福柯所说的, “这里不存在理解命令的问题, 所需要的仅仅是根据某种人为的、预先编排的符码, 接受信号和立即作出反应”[9]。这种控制压制了学校、教师和受教育者能力和勇气的发挥及智慧的施展, 生命的冲动和维持自我的自主性信心也被削弱甚至被压制, 弥散在其身心中的是无奈与无力之感[10]。

控制与自由是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必须解答的课题, 不管是在民国时期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 还是现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束缚;不管是战时教育政策收归国有, 还是建国后的政府办学和院系调整;不管是强调教师权威, 还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控制与自由是教育与政治 (政府) 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表现, 它不仅是在教育改革时要谨慎处理, 平时更应该认真对待活动主体的自由和上级的权力控制, 也正如保罗·弗莱雷所指出的教育中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应该进行斗争, 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11]。

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表现出来的各种摆动, 正显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重困境,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笔直的, 而是一条螺旋上升的荆棘之路, 它见证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曲折历程。正如人们所警醒的, 如果历史的变化不是螺旋式地前进而仅仅是简单地重复, 那必将是历史的悲剧。教育发展的螺旋上升, 甚至来回摆动, 看似毫无向前发展的趋势, 但是背后却隐含着发展的力量。中国近现代教育在上述的几种钟摆式运动中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实现了教育主权独立与初等教育的普及, 正向学习化社会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高宁.教育的嬗变与文化传承.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小薇.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炳照, 郭齐家, 等.中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黄仁宇.中国现代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 2011.

[5]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第一版) .上海:三联书店, 1988.

[6]郑燕祥.教育范式转变效能保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7]袁振国.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8]金生鈜.学校场域和交往习惯——关于教育交往的对话.学术评论, 2001 (6) .

[9][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 杨远婴, 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9.

[10]么加利.反思与超越.陆有铨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下一篇:互助旅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