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启示

2024-09-20

中国现代化启示(共12篇)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1

一、概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布中国民国的正式成立,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人的劝说和逼迫下,清宣统皇帝退位,终结了中国268年的大清帝国,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也随之宣告灭亡。[1]回顾历史、结合史实,这场属于旧民主主义的辛亥革命虽然没能彻底的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但却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新时代的重要转折点,它对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展和开启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意义,为中国政治奠定了全面近代化的基础。

对近代中国的诸多影响和改变,进一步将运用和升华为对如今政治现代化的历史启示作用,所谓政治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政治形式向现代的、完善的政治形式转变的过程,具体来讲,是要实现政治权威的理想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化等,通过不断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活动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和开展,从而使得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更好的为其经济基础服务。

二、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进程的推动作用

(一)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回顾历史,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一直处于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腐朽的政治制度导致落后的社会发展从而产生岌岌可危的政治局面,由此,改革旧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便成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辛亥革命之前已有很多仁人志士做过相关的探索和改变,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旧制度的根基。然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采取了武装的革命方式,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变,不断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第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和资产阶级宪政的开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南京临时政府创立后,《临时约法》设计出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等政治体制,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第二,新的民主政治形式和构架的创建。《临时约法》确立了议会、责任内阁制、五权宪法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形式,为中华民国设立了一套政治制度的构架,还提出了权能区分的原则来实现民权,成立参众两院的国会以表达民意等。第三,近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创立。[3]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随后,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和社会团体随着民主制度的建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二)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通俗来讲就是:相信科学,相信创造,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来认识世界并且改造世界,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秉持开放的态度。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有以下基本表现:第一,法治精神的树立。辛亥革命开创了由“人治”向“法治”的政治统治的转变,实现了“宪政之治”的新发展。中国民国国会的召开,制定了新的宪法和法律,自此,儒家圣王的传统被一种新的观念和法统所取代。[4]第二,近代中国社会心理的变更。在民意表达方面,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共和政体更倡导民权的实现,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同时在日常行为模式方面,缠足恶习、称谓习惯、等级观念等都被新的行为模式所取代,因此,辛亥革命引起了社会心理的不断更新。

(三)辛亥革命促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的扩大化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确立了政治民主的原则。《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的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人身、言论等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诉讼等权利,并且提出了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民主原则。[5]第二,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围。民主共和制的建立,使得传统社会政治保守封闭以及被少数人控制的局面被打破,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民参政的范围和程度,仅1912年间,各种社会团体达到了300多个。同时,工人也建立自己的组织参与政治,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人民群众也参与了这个体系,还出现了女子参政的风潮,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华民国政治参与主体和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政治稳定。

除此之外,辛亥革命还起到了推动近代中国政治关系的明确化等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些政治局面混乱、发展条件薄弱等历史局限性,尽管如此,辛亥革命这一伟大的实践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依然是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这些积极作用影响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总结的,并将其更好的运用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

三、辛亥革命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历史启示

辛亥革命所开创的关于民主共和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时至今日,无论是辛亥革命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有利影响还是不利方面,我们都应该进行总结并加以运用,将其历史经验更好的融入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中。

(一)科学认识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辛亥革命虽然使得中国民主政治得到了一个新的开创,但其稳定发展的过程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必须解决军阀混乱、稳定政治局面、发动民众的政治热情等实现的长期性。辛亥革命之后,在中国政权的不断更迭中体现出了中国政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这样的转变并不是可能通过一次疾风骤雨式的革命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国家完成。纵观其他各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也是如此,[6]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中国政治发展的可贵经验,将其运用于当代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不可蓦然前行或者急功近利。

(二)坚决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领导是一项核心的政治任务

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实了一个坚实的领导核心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意义,辛亥革命中我们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但却没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也没有树立统一的政治权威,因而最终没有实现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目标,使得政治权力被北洋政府所掌握。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和“中国梦”就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权威领导。第一,必须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一权威的执政地位要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法理基础。第二,必须强化党和政府的权威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制度和文化等的建设来维护。[7]第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在我国现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深入分析和突破。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同时,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领导,才能使得各项政治工作得以有序、高效的运作。

(三)有效把握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多元的有机系统

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首先,就政治现代化本身而言,它包括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政治参与的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其次,就现代化而言,除了政治现代化,还有经济和文化等的现代化,这些方面相互联系,共筑一体。因此,我们要想更好的实现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将其与经济、思想文化、公民、国外经验等相结合,共同推动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第一,经济方面;要重视经济发展对于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着重夯实对政治起推动作用的经济基础,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水平。第二,思想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并且取西方文化之精华,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第三,公民方面;通过民主制度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政治文明的建设[8]第四,国外经验方面;西方政治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具体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管理、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有效经验。所有这些,既已得出我们应该将政治的发展看着一个有机的系统,将系统内各要素加以整合,才能促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更好更快发展。

时至今日,我们的政治改革仍然需要借鉴辛亥革命所论及的历史启示,因此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对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意义是深远的,其伟大的历史功绩值得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李建忠.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刘阿荣.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法治精神的建立[J].史学月刊,2012年第2期.

[3]李学智.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4期.

[4]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杜宏强.浅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2年第3期.

[6]张涛.中国的政治发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150-178.

[7]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J].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8]杨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5年.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2

中国园林古典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中式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中式园林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革命性的创新。总的来说,偏重于整体构图,但极少轴线对称,但极少轴线对称,有时也分区设景,但各景点之间的流动性更强,界线也更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大景重整体有气势,小景有变化亦简洁。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

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

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这些要素,并对其有意识地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景观。现代中式园林的趋势走向也由“模仿”自然向自然发展,这恰恰是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自然.顺应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的延续,在此基础上更适宜的顺应的当今的时代性,城市中自然式园林营造的根本任务,除了展示给人们自然形式的美,还有一点就是调节人居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这同时也是自然美得以展示的前提。

现代园林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城市。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的融合,让科学的生态自然构成融入到人的生活之中,让人们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的过程。单纯从景观营造角度考虑,生态原则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规则式的景观易滞于呆板,而自然式的园林往往流于散漫。在对自然式景观的控制方面,除了设计者有意为之的设计手法的控制,生态的营造原则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并且这是基于自然景观内部的一种潜在秩序,较人为的控制更为科学合理,不露痕迹,是古典园林造园理念的一种升华。

建筑大师童离曾说过:“造园要素:一为花木池鱼;二为屋宇;三为叠石。”其中,第一个要素是自然要素,第二个属于人工造物,第三个要素则介于两者之间。在这些基本要素中就产生了“意”:一种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愿望。在这样的造园过程中就需要一些基本的美学标准,我们可以概括为:得体合宜,含蓄丰富,寓情于景。花木池鱼便代表的是水景的艺术,水作为生命之源,从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的那一刻起,就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渊源。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常把水与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孔子就有“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古训;古代的风水术对水也特别的重视,“有山无水休寻地”,把水看成寻找吉地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的灰色环境感到厌倦,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景则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在现代中式园林中,水体景观重在创造空间,通过水体的蜿蜒曲折使得空间变“大”,或是建造小桥,用桥分隔水面,使水面有层次感。水景形态上也是动静结合,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水景使环境与人类更加亲近。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典园林传统的置石与山水园林相依相随,在古典园林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并不断的自我完善,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的造园艺术体系。不管是“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帝王宫苑,还是“幽君磊,原非得以,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君,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峰使君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乎于人,以示奇也”的私家园林,都追求山林之乐,对置石和堆山叠石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无园不石,无石不奇,石在古典园林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达,时代变迁,地域文化融合,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哲学、美学思潮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置石和山石景观在现代中式园林环境中,置石一般和灌木或草本结合,山石多出现在较大的空地上,表现了石在环境中较强的造型能力,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气息为人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想。面临现代环境艺术中无限的发展机遇,追求自然、返朴归真的潮流主导,置石与山石景观展示出不衰的生命力。但无论在石材选用、表现形式、处置办法及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处于发展、探索之中。景石的布置和山石景观的营造,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对景石的选材、山石景观的造型、意境的创造都要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深入自然,发现山石自然的精彩,创造出石材本身自然个性的一面。在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能牵强附会,不能无中生有,应和谐有序,有感而发,认识和掌握景石自然特征与环境协调关系。根据景石不同特征可营造出不同形式的山石景观艺术类型。

在继承古典园林堆山叠石艺术的同时,又宏扬传统的赏石置石鉴赏文化,发展其艺术成就。置石与山石景观作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及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挖掘、完善传统置石与山石景观艺术理论,使其成为可资借鉴并部分继承的财富,展望前景,博大精深的古典园林艺术必然会发挥其作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融汇于新园林环境之中。

古典园林是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丰富植物观赏内容、寄托园主思想情怀,这样的例子在古典园林中屡见不鲜,如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阿,有气节的君子等等。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结合,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承德离宫中的“万鹤松风”景点,也是借风掠松林而发出的瑟瑟涛声而感染人的。古典园林植物造景非常强调艺术性原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园主和造园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对于现代中式园林设计师来说,挖掘其艺术和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征,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因此尊重自然

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

如今植物配置设计的必然准则。在设计中要求设计师以人为本,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设计,现代中式园林中植物配置强调的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以古鉴今,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必然的趋势。只有当园林环境和文化心理相互交融才能给使用者带来长久的记忆和真正的平静。

现代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以中国红、琉

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空间。

中国古代官德的现代启示 篇3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德规定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如西周有智、仁、圣、义、中、和“六德”,以及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秦朝有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等“五善”;汉朝有质朴、敦厚、逊让、节俭等“光禄四行”;晋朝有忠恪匪躬、孝敬尽礼、友于兄弟、洁身劳谦、信义可复、学以为己等“中正六条”;唐朝有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等“四善”等等。总体上看这些规定既反映了古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也确定并引导着从政者职业操守的具体准则。

以上关于官吏职业道德操守的具体规定,大多是关乎道德修养的范畴。从中可以看出,首先,古人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就是说执政者能以公心灭私欲除私利,百姓才能信赖归服;不偏袒少数人利益,不结党营私,国家的政令就能畅通,国家就能兴旺发达。其次,古人认为清廉勤谨是最重要的官德,“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一点受到普遍认同。纵观历史资料和文献的记载,古代对官吏的道德要求,大多强调公、善、慎、廉等方面,这四个字形成了对古人为官的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对古代官德要求的归纳整理,不仅能够体会古人政治智慧的传统魅力,也能够将其中部分内容适应时代需要进行转化应用,促进“现代官德”的确立及构筑,继而提升现代政府官员的执政道德观,有益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

其一,官德维系着为官者的仕途升迁和政绩评价。中国古代官德是古人在长期政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淀的历史财富,无论其“修身、爱民、纳谏、尊贤”的归纳,还是“公、廉、慎、勤”的具体准则的总结,都是后世可以传承延续的宝贵遗产,更是现代执政者从政道德的有益借鉴。

其二,官德引导着政府官员的从政道德风气和整体社会风气。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官德不仅事关执政者安身立命之基,更是关乎民风、国风的大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仅是对领导干部执政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社会能否清正廉洁、和谐有序的重要因素。

其三,官德关系到权力法规的运行和具体执政效果。为官者的才能固然重要,但是官德更重要,否则其才越大其害越大。中国古代的“德”与“法”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但古人相信“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无德者执政无德政,无德者立法无善法,这种对于德与法的辩证看法也不无借鉴意义。

其四,官德体现了治国方略的价值取舍,反映了执政措施对形势的适用判断。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博大精深,古代官德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是古人在长期政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淀的历史财富,不仅仅是古人从政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执政者针对不同社会形势需要,对治国方略的判断取舍。其中因形势不同而采取不同治理方法、选择任用不同官员等有效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历程

“国家治理的概念是现代国家所特有的一个概念, 是在扬弃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 它吸收了治理和善治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合理内容。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其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演变来看, 始于1978年的市场化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家与社会的逐步分离, 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经历了把个体和集体经济的培育作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补充, 再到20世纪90年代初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这一阶段, 国家开始放松对社会的全面控制, 并逐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样国家逐渐削弱了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 国家权力在退却的同时为社会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和自主权。

第二个阶段是国家职能转型与社会自主性日渐增强阶段。在这一时期, 市场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挥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社会主义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实现与世界的接轨。在该阶段, 随着国有企业最终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以及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市场规则渗透到了整个经济领域、公共事业和社会生活领域。

第三个阶段是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调整阶段。市场化改革以及相应的政府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维持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然而, 持续的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并威胁着中国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稳定。中国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转型期。面对经济—社会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国家通过重大的政策结构调整, 逐步建立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 以此来解决诸多的社会分配和公共服务等民生问题。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的经验总结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的实践来看, 中国走的是渐进式改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 改革体现了强制性改革和诱致性改革相结合的特征。改革结合了党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基层组织自下而上的实践和探索, 同时通过放权让利, 促使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第二, 改革体现了渐进式变革的特征。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推行的是“渐进式增量改革”, 从而实现体制的转变。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和社会关系逐渐消解, 国家的退却为社会预留了一定的自主空间, 为促进社会不断发展成熟提供了制度环境。

第三, 改革体现了自主探索的特征。这一改革策略在改革开放早期就被形象地形容为“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渐进式改革采取了最稳妥的方式, 最小的风险和成本, 使人民群众获得最直观的收益和实惠, 从而争取到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广泛支持,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政治与经济的这种双向互动, 国家转型和市场转型的双向促进, 乃是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持久高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使国家治理不断地转型和制度化, 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 在实现国家职能的转变程度上以及在国家的全面制度化建设方面, 中国仍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受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制约, 无论是公共治理, 还是私人治理都出现了功能紊乱与协调失灵, 形成了程度不同的治理危机, 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正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多次提到“国家治理”一词, 被称之为最大一个“亮点”。改革现行治理结构, 构建适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 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挑战。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的启示

经过35年的现代化建设, 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力量趋异质化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整合这些异质的社会力量, 制度化并确保国家的合法性资源不流失, 显得十分紧迫。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顺利推进, 无论是在方法论、国家治理的观念上还是国家治理结构和方式上, 都应当要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第一,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时, 需要能够达到一种方法论自觉, 具有自觉的历史意识, 立足当代国内外出现的新变化、着眼未来的理想国家构建, 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与制度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准确地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与理论的同时, 必须带着当代人的生活旨趣去解读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凸显那些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传统资源, 以指导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 从而研究解决新的问题。

第二, 在国家治理的观念上, 需要强调从“冲突”思维转向“和谐”思维, 树立“和而不同”的“矛盾观”。在当今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民群众已经上升为统治阶级, 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已经消失, 我国现阶段国家的本质就从维护阶级利益转换为实现人民共同利益, 国家的作用也从控制阶级冲突转换为化解社会矛盾和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一旦我们要承认政治是必要的, 并且不可能存在一个没有对抗的世界, 那么需要正视的就是在这些条件下如何可能创立或维持一种多元民主秩序。这种秩序奠基于对‘敌人’和‘对手’的区分上。”现代社会是一种多元共存的复杂社会, 国家治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价值引领和利益整合”的功能, 注重培育社会自主意识, 加强国家在凝聚和整合社会方面的价值功能,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 在国家治理结构和方式上, 要创新治理的组织结构, 构建一种基于“党建、执政与国家治理互动”的新型国家治理模式。在当代全球化不断挑战传统民族国家的地位、国家阶级属性弱化的背景下, 社会安全、和平发展、生态环境、传染疾病等人类共同面临的公共性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公共性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国家力量与私人力量的协同共治。这首先需要合理界分国家与社会及个人的合理边界;然后通过变革国家机器、注重国家的制度建设和考虑提高国家策略能力。对此,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总之, 建构一个由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共同构成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体系, 在治理方式上实现从“中心—边缘”的控制向以党为核心的“多中心治理”转换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乔耀章.略论领导的综合治理理念――把综合治理理念引入领导科学[J].理论探讨, 2003 (5) .

[2]赵国勇.参与发展:公共治理中的农民工自组织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3) .

[3]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1) .

[4]曹军辉, 王瑛.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85.

[5]Arif Dirlik.Postsocialism?Reflections on“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in Arif Dirlik and Maurice Meisnered//Marxism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C].New York and London:M.E.Sharpe, 1989:364, 380.

[6]曹军辉.从“冲突”到“和谐”:国家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1 (4) .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5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推进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我们非常有必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良性影响和局限性,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经营管理的思路,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的现代管理之路。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6

【关键词】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概念书

一、书籍材料研究的重要性

书籍设计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的容量和有限的面积内完成创作,既要创新同时又要新颖足够吸引读者,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如何能做到利用书籍材料来表达设计思想或者情感呢?今后的书籍设计材料选择上是否要在保留传统材质特征的同时又能做到书籍中各方面的创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地探索。

这里说的书籍设计的材料是指制作书籍所选用的印刷媒介,即印刷载体,就是书籍设计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包括封面、内页、书脊、书封等等书籍制作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是构成书籍的主要元素,也是制作书籍必不可缺的物质载体。书籍材料的选择对于书籍设计的艺术表现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有效合理的选择材料,将材料的机理质感赋予书籍中对应内容的情感,更利于书籍的内容表现和作者的情感表现。

首先,要体现书籍的内涵,除了书籍本身的内容,还要做到书体的形态表达,所以书籍的材料是比较关键的元素,与人接触的书籍离不开物质材料,它是读者接触书籍最直观的首要物件,要以新的材料形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不同的材料都有着自己的机理触感,若把材料的表现作为创意和审美的要素来探索利用,根据书籍的内涵,利用材料发挥内容,以材料来触发读者感官,从触觉上给予读者环境暗示。

最后,我们都知道,任何书籍设计都离不开材料,所以说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书籍材料的变化,分析每个时期的材料特征,充分掌握每种材料的性能属性,借助不同材料来表达书籍内涵。

二、古今书籍材料的演变

1、纸前时代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书籍的使用材料也不断在演变,最早有关文字的记载是3300多年前殷代后期的骨甲书,当时人们用龟甲、兽骨作为记录材料,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的材质特点是形态不一、质地坚硬,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随着篆刻的兴起,3000年前出现的“金文书”,即刻于青铜器内壁的文字,当时的书写材料为青铜,其特点是造型优美、并有文案的点缀装饰,当时青铜材质做成的“书”一般都用作祭祀或者作为赏赐之物,可见价值也比较高。远古时期则有石文书的出现,人们将文字记载在石头上,石头的质地更加坚硬,更利于长期保存而且实惠方便。后来为了便于携带,出现了拓印技术,将石头上的文字拓印在纸或者缣帛上,后来承载记录的载体渐渐演变为丝织品等,相对之前的材料来说,记载容量更大,但是丝织品造价也比较昂贵。西周时期出现了木简、木犊类型的书籍,竹子和木材这两种材料成为了最早正规书籍的材料,从那时开始“书”这个称谓才逐渐成形。

2、纸本时代

纸是书籍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同時也是书籍印刷制作设计中效果最佳的材质。纸的特点是:挂墨性好,宜于书写,重量较轻易于携带,纸张比起其他材料更加轻便利于书写,便于切割装订成册。据记载,我国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纸的出现,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并造出了带有植物纤维的纸,这一举动给书籍的材料选择上带来了重大历史意义。随后纸张的广泛使用很快把其他的书籍材料代替。唐代、宋代则是纸张品种多样化发展的巅峰时期,纸张的材质质地效果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明清时期的纸张加工工艺有着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宣纸的加工达到的鼎盛时期。直至今日,书籍的主要材料仍然是纸张。虽然古代书籍装帧无论选材还是印刷技术都不能与今日相提并论,但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设计特点和艺术价值仍然是指引中国书籍设计前进的风向标,更是使中国今后的现代书籍设计能够与国际接轨并在当中鹤立鸡群,有自己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标签和重要元素。

三、现代书籍设计的普遍材料形式

1、现代书籍主要材料

书籍是人类读取信息的工具,材料是书籍的载体,每一本书籍的制作都必须建立在可选材料的基础上,现代书籍最常选用的材料是纸张。现代常见的普通印刷纸材有:凸版纸、新闻纸、铜版纸、胶版纸、拷贝纸、书面纸、白板纸、字典纸、毛边纸。总的来说,就算是一样的书籍,运用不同的纸张印制出来的视觉效果和触摸质感也会纷繁多样。

2、特殊材料的出现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极大丰富了可用于制作和印刷书籍的材料种类,使今后书籍设计的材料选择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在书籍设计中合理运用特殊材料,能够起到画龙点睛,整体档次的提高,阅读触感的升级,达到更加深层次的信息传达。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就单纸张这一种材料来说,衍生出不少特种纸。这些特种纸本身就有独特的印刷效果和材质机理,近几年来,特种纸广泛运用于书籍装帧设计中,特种纸无论是色泽、光泽、质感还是表面的机理和纹路都各自不一,抓住这些不同特种纸的特征结合书籍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可使书籍设计最终整体效果有一个突破性的未来。

3、印刷工艺与书籍材质的关系

早前中国的书籍发展中,由于印刷技术的局限性,印刷技术的选择限定了印刷材料的范围。之所以要提到印刷工艺,是因为部分印刷效果在触觉上也能起到一定的感知作用。随着印刷工艺的发展和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印刷工艺也日趋增多。当然大部分印刷技术所体现的是视觉效果,但比如一些印刷工艺:UV、发泡、压纹、压凹凸等工艺,这些工艺本身在纸张平面上的附着能够引起原本有着平滑触觉的纸张具有不同肌理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不同触感。在这个基础上也可尝试不同材质与印刷工艺的结合,使阅读者在触摸书籍时候有更多丰富的新奇触感。书籍材料和印刷工艺的不同结合可以视觉和触觉上给予全新感受,这也可以形成更多的创新空间,给设计师在灵感启发上能够发挥很大作用。具有不同的机理、印刷效果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了视觉设计效果,更多的是使触觉上变的更加的多样化。随着特殊材料使用范围普遍的扩大,经过不断的实践,特殊材料的表现特点和印刷效果日趋完美。灵活运用材料与工艺达到特殊的视觉审美特征还需要不断探索发现,从中发现书籍设计中更深层次的表现价值。

四、材料与概念书的关系

现代书籍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籍表现形式,概念书的出现打破了书籍的传统表现。从开本、材质、形式、就连信息传达方式都创新不断、层出不穷。可以说概念书籍是传统书籍的升级版,基于概念书籍形态打破传统书籍思维模式,进行天马行空的设计创作。概念书着重表现独特的设计思想、表达方法,通过个性的手法和传播方式显示作者对书籍概念的理解方式。所以概念书和传统书籍在形式和材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概念书籍的设计方面在材料选择上可以打破传统书籍材料的选择,比如木材、金属、织物、玻璃等更多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不能作为材料的材料进行创作,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液体、生长中的植物等等一些作为书籍材料的物质载体,在确保能够准确传播信息的保障下,借助材料表现设计创意,选择大胆突破常规材料挑战新型材料,才能为概念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五、视觉和触觉的关系归咎于材料

视觉和触觉是人的最基本感觉,基本上直观的视觉就能决定触觉的质感,往往在视觉上可以给读者造成错觉,当读者亲身经历触摸到书籍本身的材质时候,给予不同的触觉感受,从而形成人的意识。这里所说的触觉是通常人手的触摸感觉,就是感知物体表面质感,分辨粗糙、光滑、形状、体感等不同触感。当然,在视觉和触觉的基础上发展多元的意识元素,比如嗅觉、听觉等一系列感官感受,会使书籍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毕竟人类文明以传统书籍的形式呈现屡见不鲜。而概念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书籍观念,书籍的作用即在视觉上授予人知识,触觉的辅助,对于盲人等一些特殊人群来说,触觉即全部的文化传递方式。材料是书籍一种外在的物质体现,所以说不管视觉还是触觉对人的认识所产生的感官感受归根到底决定于材料。

六、保留传统坚持创新

传统书籍的审美形式与现代书籍形态的完美融合是现代书籍设计未来的努力方向。现代书籍设计应该借鉴保留古代书籍的材料特征进行创新设计。书籍设计从视觉到触觉,从二维到多维,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书籍材料是视觉质感和触觉质感的和谐统一的体现载体。深入研究书籍设计中材料的触觉结合读者的感性和理性需求,深度发掘材料与书籍的完美结合,将为我们未来的概念书籍设计带来更多发展创造的可能,充分展现书籍之美。好的概念书不仅在视觉上给人眼前一新的视觉冲击,纸质与非纸质的完美结合,在触觉上能够达到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多重的阅读效果。在今后的书籍设计创作中,创造性的选择运用材料,使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形式和方式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和趣味化,本质上也使人有了更多的翻阅和触摸欲望,从而提升知识的传播效果。對于书籍的材料,设计师们不单要把它视为书籍设计的物质载体,更要巧妙运用好特有的材料语言与读者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在这个基础上不要盲目的求异求新,我们更要借鉴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的书籍历史,既要保留中国书籍传统文化,在传统中发现未来,在未来中保留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破常规性的材料选择将解开定性思维对书籍设计的束缚,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材料语言,通过材料来实现设计师们的艺术构思,进行全新的书籍设计表现,不断去发掘其余可用材料和潜在价值,在新兴书籍设计中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元素,将是我们新一代设计工作者的艰巨使命。

参考文献:

[1]杭间 “开卷”——中国古代书籍艺术的审美形态[J].装饰,2005-2,总第142期:7-9

[2]朱延松 谈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构成和演变[J].大众文艺:176

[3]刘建忠 试述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与特点[J].新世纪图书馆,2006-4:78-80

[4]刘阳 古代书籍装帧艺术考略[J].图书馆学刊2011-8:121-122

[5]潘美娣 古籍修复与装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张慈中 书籍装帧材料[M]北京: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2

[7]柯思昱 浅谈材料与概念书设计[J].新美术,2007-3,,28卷:104-106

[8]杨彦红 书籍设计材料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3:1-44

[9]刘萍 触觉与书籍材料质感[J].美术大观:114-115

[10]丁雯 探究书籍的触觉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4:1-49

[11]田琳 概念书设计中材料运用的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12:1-59

[12]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7

本文对20世纪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 从时间的角度把演变历程划分为六个时期,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今后数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启示.

1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演变历程

从1902年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正式学堂章程起, 对20世纪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演变作一回顾, 从它们发展的风风雨雨中, 从它们跳动的脉搏中, 感受其演变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也为今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演变历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1 第一次尝试时期 (1902—1948年)

由于1902—1922年这一时期中学里没有现代数学内容, 所以说, 真正意义上的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是从1923年开始的, 先后在中学数学课程增加了统计与概率、行列式和微积分.1922年11月北洋政府仿效美国公布了“新学制”, 之后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草拟中小学课程纲要.1923年公布的“高级中学算学课程纲要” 中要求学习行列式, 它以独立的章节存在, 而概率是以“排列组合及机会”出现, 但没有具体的内容要求.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教育部, 1932年又公布了一个新的学制, 在1932年学制出台的前前后后曾先后三次修订过“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初中阶段, 从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算学暂行课程标准》开始就有统计图表, 1932年和1936年《初级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中都有统计图表、统计大意, 即使1941年颁布的《六年制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草案》中, 第一学年 (即初中一年级) 还是要学习统计图表和统计大意, 1941年《修正初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1948年未及实施的《修订初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都有统计图表及方法.

在高中阶段, 1929年颁布的《高级中学普通科算学暂行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要求学习或然率和行列式, 但没有增加微积分.从1932年、1936年的《高级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以及为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 而在1941年《修正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六年制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草案》都有概率、行列式和微积分.被看作未必再有像17世纪下半叶发明的人类精神最高胜利的微积分, 在1932年的标准中只是附录, 之后的标准中微积分成为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它不是独立的章节, 而是包含在方程论的章节中;概率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加强:排列组合及机会或然率或然率及其应用.

1948年的《修订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虽然未及实施就解放了, 但是有理整函数之微商即微积分又被删去了.

1.2 过渡时期 (1949—1952年)

解放后, 由于一时还来不及制定出适合新中国的数学课程标准, 于是在1950年2月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召开普通中学数理化教材精简座谈会, 根据座谈会所讨论的精简原则, 以流行的教科书为主要依据, 拟定了《供普通中学教学参考适用数学精简纲要 (草案) 》, 相应的课本称为“精简本”, 在精简本中微积分退出了中学数学课程, 而统计与概率论、行列式留了下来.这套教材结束了中学数学教材供应混乱的局面, 起到了统一中学数学教材的历史作用, 基本保证了教学质量, 程度相当于建国前的中学理科.

1951年出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草案》还是沿袭了1950年精简纲要中的现代数学内容, 不过, 这个标准草案并没有实施.

1.3 第二次尝试时期 (1952—1965年)

由于从1952—1958年近6年的时间,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以苏联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以苏联中学数学教材为蓝本编写我国中学数学课本, 把苏联10年制学校学习的数学内容拉长在我国中小学12年中来学, 程度比建国前和建国初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低得多, 微积分、概率论、行列式等内容已没有它们的踪影了, 只有简单统计图表在初中一年级学习, 所以这一阶段少学了不少应该学习的数学内容.

为了纠正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的严重的教条主义, 解决中小学数学教材知识面窄、内容少、程度低的问题,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进行了又一次地尝试.从1957年就开始编写中小学数学暂用课本, 这套暂用本的程度大体上提高到建国初期的水平, 但是行列式、导数等内容还是未能增加.在1960年大跃进思潮影响下的教育改革把概率统计内容放进了中学数学教材, 统计内容下放到小学五年级学习, 但由于理论要求过高、过深, 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得教师难以教, 学生难以学, 因此, 不久便退出了教育舞台, 只能作为选学内容, 有人把这次概率的进入与退出称之为解放后概率的“第一次兴衰”. 1961年, 由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 对1958年以来那场教育革命进行了彻底的反思, 在广泛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 调整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通用教材, 在1963年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草案) 》, 高中阶段要求讲授一些概率和行列式的初步知识, 但没有微积分初步.与教学大纲相随的十二年制课本于1963年秋季就开始使用了, 这套中学数教材许多教师反映是建国以来编写的几套课本中最好的一套, 是多年来制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编写课本的经验总结, 但也有其不足和缺点, 可是经过征求意见之后的“送审本”还未及批下来, 人们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1.4 调整时期 (1966—1995年)

在1966—1976年的“文革”期间, 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材由地方自编, 各地方的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为了统一这种混乱的局面, 在认真总结了我国三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的经验, 深入研究了几个发达国家中学数学改革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 以此来调整中学数学课程内容.

于是,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正式颁布, 相应的数学教材开始使用, 逐年更换.高中学生要求学习微积分、概率、包含在线性方程组中的行列式、逻辑代数等现代数学内容, 其中导数注明了必学和选学内容.

1982年颁布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征求意见稿) 》, 要求学习统计初步和概率、微积分、行列式、向量、矩阵、随机变量、数的位进制和逻辑代数简介.在这个大纲中提出了三类实施方案, 第一、二类基本相同, 是为理科设置的, 第二类只有概率、行列式, 是为文科设置.由于学生志趣不同, 毕业后去向不同, 以及各个学校教学水平不一, 对这些内容的教学也非常灵活, 而且六年制重点中学在全国所占比例也非常小.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和一些人的反对等因素使得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再次退到只学十七世纪以前的传统的初等数学内容.1983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颁发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三科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的通知”, 在《高中数学教学纲要 (草案) 》中, 数学内容划为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两部分, 与之相应, 较高要求的高级中学数学课本是将六年制重点中学供理科学习的高中数学课本改编为这套课本, 称为甲种本, 基本要求的高级中学数学课本称为乙种本;在甲种本中有微积分、统计与概率、行列式、向量等, 在乙种本中概率、行列式, 但都是选学内容.由于高考只按照基本要求命题, 所以选学内容实际上是不学内容, 形同虚设;较高要求教学内容只有少数学校执行.初中的统计初步内容一直必学内容.

尽管在1986年和1990年对1983年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作了两次修订, 但是变化不大, 所以自1983年教学内容大幅度调整以来, 微积分初步、行列式、概率等内容 (约占100课时) 由必学改为选学, 这使得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再一次地走向了低谷.

1.5 第三次尝试时期 (1996—2002年)

从1983—1995年近12年的时间中学数学课程里没有现代数学内容, 到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供试验用) 》和与之相应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开始, 微积分、统计和概率、简易逻辑、集合、线性规划、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等现代数学知识走进了中学数学课程, 但行列式从80年代在中学数学课程里成为选学内容到逐渐消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2000年对96年的大纲进行了修订, 概率统计与以往相比内容进一步加强, 同时增加了统计知识, 其他现代数学知识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四难”现象并未解决, 教学效果平平, 缺乏实际运用, 所以又逐渐走向低潮, 到2000年以后原来增加的许多内容不断地删减;微积分也删减了导数的定义、导函数、二阶导数、二阶导数的物理意义.与以往一样, 统计初步是初中三年级的必学数学内容, 到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实验教材中, 不仅有统计初步, 而且有概率知识, 这是历史上首次把概率初步知识下放到初中的尝试.

1.6 继续探索时期 (2003年以来)

世纪之交, 许多国家都在数学新课程改革, 尤其是美国, 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 相比之下, 我国的教育改革步伐显得较为迟缓, “如果教育的内容以传授老化的知识为主, 则学生的学习将会不断地强化脑力的退化;如果课程内容无法符合社会的需要, 则一大批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学生将会学非所用, 无法应付国家在人才素质方面面临的窘境.”所以为了顺应国际数学改革潮流, 跟上时代, 在1999年就启动了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颁布并开始实施, 2003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也进入实验阶段, 新课程不仅继承了微积分、统计和概率、简易逻辑、集合、线性规划、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等现代数学内容, 而且增加了信息安全与密码、矩阵与变换、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内容更多的现代数学内容.由于2003年标准还在实验探索阶段, 所以这些现代数学知识能否站得住脚, 都将在实践中去考验它们.

2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的启示

2.1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要与科技发展相一致

科技的发展不断向数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数学化的手段在各种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 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 近代中国还在学习推崇备至的数学“经”书, 这与西方学习的现代数学相差甚远, 落后了, 自然就要挨打.我们知道, 微积分是研究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有力工具, 它的应用最为广泛, 是进一步学习数学以及研究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那么, 在中学学习了微积分的初步知识, 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 在从事现代化工农业生产都很有用;对于继续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 可在大学学习以微积分为基础的其它课程, 可以省出时间学习更为有用的近现代数学知识.

概率统计是研究客观世界大量偶然现象中的的规律性的科学, 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在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要用到概率统计, 所以在中学增加概率统计知识也是必要的.

从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出发,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增加现代数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读了12年的数学, 却对有奖销售中所谓‘中奖概率’不曾接触, ”这值得我们反思.

2.2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在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

我们注意到, 现代数学知识在中学数学课程里出现的时候, 都要加上相应的限定词, 比如“统计初步”、“微积分初步”、“简单统计图表”、“简易逻辑”、“逻辑代数简介”中的“初步”、“简单”、“简易”、“简介”, 等等.其目的是在讲授或学习这些内容时, 仅仅掌握基本思想和内容, 对理论不做或略作探究, 不能把整个内容和盘托出, 或是把高等数学内容作简单的移植而下放到中学数学里, 所以这些内容的引入应以直观描述为主, 以掌握方法应用为重点, 不追求理论上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比如, 1996年供试验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就有“导数的定义”, 而在2000年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则没有“导数的定义”, 我们知道“ε”是微积分大门的高门槛, 对于中学生而言, 只要改造极限理论的表述方法, 使它变得简单易学, 又丝毫无损它的严格性;或者干脆不讲严格的极限理论, 只要求学生会求导数, 算积分即可, 扫除学生学习上的一些障碍, 让大多数学生能接受基本的现代数学内容.

2.3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要在不断借鉴有益经验和实验的过程中完善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不是简单地把现代数学知识下放到中学, 因为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时数、师资水平、地区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所以增加现代数学内容, 必然要精简传统的数学内容, 那么增加什么, 增加多少, 精简什么, 精简多少, 教材怎样安排, 这些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因此, 在数学教学大纲或标准的研制、相应教材的编写、试验、推广、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借鉴有益经验和吸纳最新实践研究成果, 使上述问题逐渐地得到解决.比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草案) 》中增加了概率和行列式, 在根据本大纲编写相应课本的过程中, 查阅了中外古今资料, 吸取了我国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编写课本的经验教训, 也吸收了一些外国的有用经验, 多次到工厂、农村公社、学校、科研等单位了解他们的需要, 又反复同一线教师商量, 研究实际的教学可能.所以这套课本比以前的课本有较大改进和发展.

2.4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要必须遵从教育和教学规律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 解放前学欧美, 解放后学苏联, 其结果有些方面降低了水平, 强化了论证严谨性.1958年开始, 提出走自己路推行跃进式的改革, 其结果以失败告终.随后又提出“抓双基”, 培养三大能力历时不到三年.“文革”期间又强行推进冒进式的改革, 结果更糟, 不得不“拨乱反正”, 回到基础, 这些历史的教训, 就足以表明教育教学改革如果不遵从教育规律, 仅靠“长官意志”必然要失败.

从近20年的改革进程来看, 尽管比以前好的多, 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 但问题还不少.比如20年前就提出要推行素质教育, 反对应试教育, 情况有如何呢?应试教育在某些地区、有些方面愈演愈烈, 而学生的素质在某些方面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比如德育、体育等) ;又如现在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提出创新教育, 情况又怎么样?正像有些大学领导所言, 现在招的大学生考试成绩比过去高了, 但创新能力降低了.其原因像有些老科学家而言, 他们过去上小学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来来来, 来上学, 去去去, 去游戏”;而现今相对应的说法:“来来来, 来考试, 去去去, 去补习”.学生背着繁重的功课负担, 哪里有时间去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 没有爱好和奇异感, 就不能充分显示想象力, 没有丰富的想象力, 就很难发展创造力.不仅小学如此, 中学也一样, 由于高考的压力, 导致功课压力重, 随之就影响个性、爱好、想象力的发展, 最终导致了创造力的下降.再如, 尽管课程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伴随着教学方法也相应有很多方法, 如探究法、合作交流等各种方法, 但由于考试的压力, 有的除了教材中的内容还要增加许多内容, 为了赶任务, 只好“穿新鞋走老路”.从以上可以看出, 当今课程内容改革虽然已有了很大进展, 但还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9.

[2]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3]曹才翰.曹才翰数学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0.

[4]马忠林.数学课程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3.

[5]张奠宙, 李士锜, 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6]魏群, 张月仙.中国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演变史料[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4.

[7]魏庚人, 李俊秀, 高希尧.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5.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8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市场,高科技,合作组织,农民现代化

1 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在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激增和战争不断的条件下, 以色列人民创造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奇迹。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为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1.1 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以色列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农业产品自给阶段和外向型出口农业阶段。1953年, 在国家农业发展七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兴农, 实现自给自足”的口号, 在政策、财政、信贷等方面都给予农业极大的支持。同时,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 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 对农产品实施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战略的实施, 促进了以色列农业的发展, 但受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各种主要农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20世纪70年代以后, 结合本国的自然资源条件, 以色列调整了农业发展战略。以色列农业部长哈伊姆说过“我们必须发展旨在出口的、精耕细作型的新型部门, 这是我们农业政策的基石。”[1]以后以色列瞄准国际市场, 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 对粮食等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经济价值低的大田作物大面积减少种植, 而大面积增加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小但经济效益高的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 让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制定有效的农业出口营销战略, 对出口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和包装, 创出口名牌, 尽可能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大力扶持农业相关产品技术的发展, 出口于农业相关的产品、设备和技术等配套产品。

1.2 高科技农业

根据美国拉坦和日本速水佑次郎的“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 由于新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因各个国家资源条件不同而异, 因此, 不同的资源赋予情况会诱导农民做出不同的技术选择, 科研投资方向也会因而受到影响, 在人少地多的地区, 科研投资会被导向创造劳动力替代的新技术, 而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则会被导向土地替代的要素。[2]由于以色列自然条件的限制, 发展农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高科技农业之路。在以色列, 土地和水资源是最贵的生产资料, 而高科技则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 因此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3]。以色列建立了一套从地方到国家的完备的科研体系, 国家建有农业研究中心, 同时, 在地方建有规模不同的农业科研机构, 根据地方的需求进行研究, 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

1.3 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

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说过:“有效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4]以色列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农业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 达到规模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有基布次和莫沙夫。

高度集约化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基布次和莫沙夫合作组织形式, 对土地、资金和劳动等生产资料进行有效配置, 通过农户联合产生规模效益, 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以色列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计民生。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1 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农业发展战略, 必须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高效农业上来。我们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以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这样才能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

发展高效农业, 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要调整农业结构,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研究并推广能够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占有情况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对农民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是使农民掌握最新农业技术的最快途径, 掌握农业技术是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 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 根据“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 每个地区都应按照本地区的资源赋予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科技, 如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可以借鉴以色列农业的节水技术, 而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则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每个地区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农业技术发展上不应一概而论。

2.3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降低分散农户的交易成本、提高土地、劳动、资金等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可以获得规模效益、通过分工提高生产率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和以色列等农业合作组织已非常完善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 数量少而且规模小, 功能单一, 仅仅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 在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原始化, 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市场议价能力薄弱。国家应该建立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系统, 在法律、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组织更多扶持。

2.4 农民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先进的农业技术、丰富而且高质量的农产品、现代化的管理等“物”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 即农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应该具备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市场观念等) , 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 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伦理道德修养、具有现代化的行为方式。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就在于农民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 使农民能够具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等。

3 结论

农为国之本, 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 而基于本国国情, 积极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耶尔.艾哈罗尼.以色列经济-梦想与现实[M].伦敦, 1991.[1]耶尔.艾哈罗尼.以色列经济-梦想与现实[M].伦敦, 1991.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2005.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9

瓦尔格有句名言:“艺术是从艺术中产生的, 而不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其文化内涵深远丰厚, 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创造和审美最原始的精神。现代艺术设计以民众生活为中心, 传承民族精神, 应以民间美术为基础, 探究其发展规律。那么民间美术给了我们现代艺术设计怎样的启示呢?我们又如何从这些启示中吸取营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呢?本文在此浅作探讨。

一、借鉴民间美术的创作观念

民间美术造型创作所选用的材料多是大自然的天然产物, 如:丝绵、贝壳、泥土、金属、石料等, 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天然材料, 善于识别和保持材料固有的自然色泽、质地、肌理等, 同时因材施艺, 形成独有的特征, 实现材质美和造型美的完美结合。现代设计追求“绿色设计”, 同样应强调材质美和造型美相结合, 把设计创作的概念视为一种从自然到人工转变的过程和结果, 在选材时尽量使用天然材料, 制作过程中灌注情感, 保持自然风格。如:现代建筑物进行彩绘设计时, 可以使泥土类造型简练单纯, 使棱角浑圆化, 粗犷的轮廓细腻化体现质感, 赋予工艺造型显露自然美, 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又如:在现代陶艺设计中, 我们可以借助最原始的材料泥土和石头, 把混沌的审美观和材料相结合, 用比喻、象征、拟喻等多种意象构架和设计技巧, 以饱含情感的意象氛围追寻对人本精神的自由抒发, 创造浪漫奇幻、超凡脱俗的艺术世界, 形成特有的思维表现特征, 把粗略材料细致化, 达到材质触感美。

二、充分运用民间美术丰富的造型元素

丰富的民间美术造型为我们提供了的艺术造型宝藏, 如以民间剪纸为典型的平面剪影造型、以刺绣为典型的象征符号造型、以民间版画为典型的几何造型等。民间美术造型这种对“形”与“意”的结合与表现, 很值得现代艺术设计者去发掘和体会, 同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广泛运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造型元素不是对造型元素简单的拼凑和复制, 而应深刻理解其寓意性和创造性, 在这一基础上以现代的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元素进行提炼、改造和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的方案和思路进行创新设计, 使其具有新时代特色同时也体现民族特色。

如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形象生动如“牡丹”、“中国节”、“龙”、“喜鹊”、“仙鹤”等就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形符号, 在酒类和月饼等传统礼品的包装设计中, 这些意象符号可以加以应用, 抽象而又富于情感的画面会使观者感受强烈的文化气息。这一启示在现代设计中也得到一些运用: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 就是采用变形的盘长纹, “盘长”象征吉祥如意, 而其相互缠绕的造型寓意着公司的沟通无障碍及其发展绵延不断, 很好的将“形”和“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三、拮取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产生共鸣的色彩语言

拮取与现代艺术设计产生共鸣的色彩不是被传统色彩所束缚, 是以全新状态重新解构再造, 这样民间美术色彩的生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活, 丰富设计创意思路。民间美术色彩所具有的强烈、朴拙、浓郁、真挚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现代社会讲求“个性纷呈”, 把传统色彩融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通过最为强烈、浪漫的色彩语言来传递设计的语汇, 这对于现代艺术设计具有特别的借鉴性。在民间美术中, 色彩是用色的纯度、明度等都能反映表现对象的情感、状态及愿望。色彩以块面平铺为主, 强化装饰性、图案性, 能表现较强的视觉效果。如: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现代家居, 充分驾驭民间美术色彩语言释放的情感气息可以更好的呈现画面的气氛效果。当代平面设计要直面现实生活, 展现都市的人文气息, 要求色彩简洁明快, 强调色相的装饰性对比原则, 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与其产生共鸣。在设计现代家居色彩时按照居室的形状、大小分布、空间距离的比例关系将民间美术色彩原色和补色的强烈对比、视觉的冲击性、变换性等运用到家居色彩配选中, 避免对人的视觉刺激太大而产生不适之感, 同时透出个性化时尚的魅力。

四、总结

没有文化根基的艺术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精华。我们要从造型元素、色彩语言和创作观念等方面沉入探究民间美术给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借鉴民间美术的内涵和设计技巧, 进行创新设计, 使其既具民间艺术之形式和神韵, 又有现代设计之意味, 既有民族气质和精神, 又体现现代设计之理念。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的冲击下, 拥有民族性, 拥有国际性。

参考文献

[1]段静.浅谈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价值[J].才智, 2009, (20)

[2]李洋.论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10

1 儒家休闲思想与方式及其借鉴

1.1 儒家自适、独善其身、中和的休闲观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家定邦的方案。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儒家强调自我完善,即使是休闲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安贫乐道的自适情怀:记载孔子及其弟子平时言行的《论语》充分展示了儒家应有的人生态度、休闲方式和人生境界。孔子的众多弟子贫富不均,有富如子贡,也有贫寒如颜渊者,但乐道则是推崇的共境。贫寒弟子颜渊屡被孔子称许:“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处于贫困之境、不忧而乐体现了孔子所推崇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上德之境,颜渊堪称孔子德行的代表。孔子也曾自许:“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渊之乐还在于他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也曾赞子路:“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与穿裘皮华衣的人在一起,穿破衣烂袍的子路并不以为耻,这是孔子所欣赏的一种生活方式。显见儒家注重的并非外在的物质感官享受,面是注重精神德性愉悦的休闲方式。休闲对于儒家个体而言,不管富贵贫穷都是一种自适自得、自娱自乐的人生境界。

独善其身的生存法则:儒家的休闲思想在孟子那里上升成为一种生存的原则。《孟子·尽心上》云:“得志,加泽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 进或退,用世或遁世,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从而成为儒家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后世儒士文人基本依此为生存方式。独善其身并非消极的闲处,而是济世志趣受阻时,以自我的完善来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孔子也曾说明自己的独处休闲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闲处依然以道德为归依,但可通过“游”的各种方式充实和成就自我。

纵观儒家历史上“独善其身”的休闲之道,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立言”。古代士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4]”的“三立”理想,立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德”是儒士毕生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并具体通过济世骋志的政治实践的“立功”来实现,历朝历代的士人大多都抱有参与当朝政事、建功立业的政治渴望,但一旦这种政治渴望得不到实现则退而求其次,通过发愤著书来“立言”抒解。儒家这一休闲之道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良多,文人通过休闲中的“立言”创造了浩繁的典籍、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资源。其二是隐逸。隐逸是中国儒道休闲思想具有共性的地方,事实上中国历代的隐逸之风是文士阶层一个普遍的现象。孔子自己就有隐逸思想,周游列国不得志之后就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体现出一种文化性、精神性的隐逸。儒家的隐逸与道学的遁世隐居完全不同,儒家的隐逸是一种济世的补充,而且隐逸与“立言”往往两者结合,在隐逸中重视现实生活,抒怀写志,有陶然于生活情趣的,如陶渊明、陆游等对生活琐事的品味;或纵情于山水的,如谢灵运、李白之流[5]。隐逸为儒家的“独善其身”理想的实现提供了自由,也丰富了儒家休闲文化内涵,提升了儒家休闲文化的价值与美学意义。

中和为美的悠游之道:《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6]。意思是“中和”乃天地之本,万物繁育之所,“致中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其社会理想的至美追寻。所谓“致中和”,从哲学意义上讲包含人格精神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7]。儒家休闲之道以中和为贵,以中和为美。如休闲中人与人的悠游相处,《论语·先进》充分表现了这一志趣。孔子称许和赞叹弟子曾皙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休闲境界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之境。儒家的休闲不仅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更追求整个社会的闲适与和谐。儒家的“比德说”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把山水与人格相比照,人与自然通过比照而相通,儒家的比德观是把人的精神置于自然之中来玩味,自然是人的自然,可以因人的精神变化而改变,所以有孔子登泰山而小鲁之说,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种以精神为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对后世文人山水休闲方式及山水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柳宗元的永州游、苏轼的赤壁游等。

1.2 儒家休闲观的现代借鉴

休闲旅游以精神愉悦为宗旨:儒家休闲观产生、发展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但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儒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让心灵宁静愉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们可在追求德性提高中获得幸福的身心体验。即使是物质条件充裕,儒家休闲依然强调道德文化享受的首要性。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更应重视精神内涵,在休闲中使心灵得到平静或升华,反之没有精神的休闲,只能是庸俗的闲聊、闲逛。从儒家休闲观中可知,儒家休闲是一个人的日常修养行为,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并不强调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而现代人的休闲认知却有许多误区,其一是把休闲和工作绝然分开,工作和休闲是两种生活方式;其二是把休闲看成奢侈品。对很多人来说,休闲就是能够经常出入高档休闲场所,拥有别墅、名牌轿车,或是进行西式的贵族运动等;认为休闲生活是工作之余的寻找乐趣与刺激,因此为了休闲而拼命工作。对个体旅游者而言,儒家休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精神内质的休闲方式,个体通过休闲完善自我,休闲中以精神生活为主,安贫乐道,闲适自得,即使进行休闲旅游也应量力而行,也应以精神享受的休闲旅游产品为对象,放松心情,增广见闻。对旅游企业而言,开发休闲旅游不以奢华为目的,不以特定群体为对象,休闲旅游是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体现,休闲旅游事业应符合国家的发展水平,符合大众的整体需求,重视休闲旅游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享受。

休闲旅游以就近游与周边游为起点:儒家旅游提倡近游,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近游是儒家旅游的首肯的态度,儒家不远游是为了孝道和反对奢侈,提倡就近休闲和娱乐,提倡官与民同乐。自古以来,帝王的“巡游”和“畋猎”是儒家指责的对象,中国山水园林的本质之一就是把休闲旅游方式置于家园之内,方便于时刻举家休闲。就近休闲体现儒家社会和谐的旅游观,《论语·先进》中表现的“大众悠游”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休闲旅游首先不是高端旅游产品,而应是大众型旅游产品,最近我国政府规定免费向大众开放各级博物馆就是适应我国大众休闲的需要。从儒家“中和”休闲旅游传统可知,休闲旅游应首先在人口聚集地开展才有意义。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已到了一定的阶段,休闲旅游应以城镇为依托作为起点,首先应完善城镇内部服务大众的休闲设施,其次逐步向周边和高端休闲旅游方向趋进才符合休闲旅游发展的规律。

2 道家休闲思想与方式及其借鉴

2.1 道家无为不争、回归自然、逍遥自在的休闲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休闲思想的精义。在道家思想中,很多都是与休闲思想有关联,道家休闲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提倡 “无为[8]”,“不争”,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而庄子则是中国先哲中最善于观察世界,反省自身,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智者。

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无”具有核心的地位,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它也是天地万物之终,因此“无为”而“无不为”。人们遵守“无为”并不是事实上的一无所为,不过要人们不做只凭主观意志而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不为己有,不去强求,要顺乎自然,自然而然,能“不争”则“不去”。为追求“无为”的境界,道家的休闲方式趋于隐逸,不问世事,与儒家的隐逸风尚不同,儒家的隐逸是进退之间的操守,“隐”很多方面是一种形式,是隐而不隐;道家的隐逸是隐遁、出世,是以“无为”求“道”的行为,是真隐,所以《史记》以“不知所终”传老子结局。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往往兼具儒道思想,绝然区分儒道两者隐逸的不同是没有意义的,但道家的思想却为中国的隐逸传统注入了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除了“无为”、“不争”的休闲思想,“知足”、“知止”和“回归自然”也是老子提倡的道家休闲思想。老子说:“祸莫过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俗言“知足者常乐”可作为这一思想的注解。老子的“回归自然”,既是寄身于自然山水,也指返朴归真。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事物的本真状态或事物本来的面目。因此,人要归入自然的本身,也要归入自然的本真。尊重自然规律,这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这些思想可集中从他对“小国寡民”的理想国描述中形象体现,这是一个完全无为不争,知足、知止,与自然交融一体的人间净土。

相对于老子,庄子学说则主要是指向“自在逍遥”。庄子的“逍遥”指的就是悠闲自得的人生状态,就是摆脱一切主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的极致休闲。在庄子看来,人要获得休闲的极致状态,就必须超越形骸、功名的束缚,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9]”的逍遥之境。这种逍遥自在的悠闲状态,是从是非、虚实、善恶、内外、物我、生死的区别中超脱出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的“齐物”之境。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在现实生活中虽难实现,但可启迪人的智慧,怡养人的性情,使人可以超然物外,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庄子为求不受羁束,宁可“无用”,鄙薄人间富贵,而专注于自然之乐。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一切大自然的风光都能使他欣欣然而乐,心领神会。在中国古代,最能体味自然之美、悠游之乐的,当首推庄子。自古以来,差不多所有爱好旅游的人都能在《庄子》一书中得到启发和共鸣。

2.2 道家休闲观的现代借鉴

休闲旅游的品味在于回归自然、寻找本真:道家休闲观是以自然为宗,以回归自然本真为最高境界。为了实现“道”的自由境界,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只有在大自然中才有“天籁”,才能“神游”,即获得自由。人类有对自然和自由的本能爱好,现代休闲旅游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旅游,注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生命情趣,在大自然中得到彻底的放松和休闲。其次,道家的逍遥游不仅是自然之游,更是精神之游,是通过自然的游历实现人的精神解脱与自由境界。因此,道家推崇的是出世脱俗的游乐行为,摆脱迷乱人性、造成自然本性遗失的一切人为物役。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休闲观同样要追求脱俗的游乐,摒弃仅仅把休闲理解为休息、放松、娱乐的庸俗休闲观,把休闲视为人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生命的体验过程。对旅游企业而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休闲旅游开发就要注重旅游产品的自然性,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尽可能多地保存其原有的自然本原状态,甚至通过精心设计,营造出更为浓郁的自然氛围,使旅游者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真正的休闲。

休闲旅游是淡漠名利、闲情逸志的个性化旅游:当今时代,人很容易在物欲横流的喧嚣尘世中迷失自我,而休闲的本来目的就是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简单生活,是一种享受;休闲需要人们具备从容平淡的处世态度。老子的“知足”、“知止”,庄子的超然物外都是在自然中体认到如诗如道的人生真谛,过着一种淡泊闲适的休闲生活。同时,对个人而言,休闲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在现有的条件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不要盲目跟风,应有自我的个性化休闲,体味道家休闲中不为形式所拘,“神游”重于“形游”的境界。

休闲旅游是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可持续旅游: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一个农业社会的乌托邦,这就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它所体现出老子的知足常乐、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前提。道教理念引导下的休闲旅游要顺应这一潮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在道家自然观滋养下的游客对旅游资源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能自觉地爱护休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对环境的高要求又能促使相关企业加大力度保护和改善休闲旅游资源。因此,挖掘道家理念精髓,发展和谐型休闲旅游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教化价值,更能体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

3 民间休闲文化传统及其借鉴

3.1 民间休闲是农闲时的憩息与节日休闲

如果说以文士阶层为代表的儒、道两家休闲观代表了中国传统休闲文化意识形态的精义,那么中国民间大众传统的休闲文化则更多体现出中国休闲文化的独特形式,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农业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必须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受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影响,作息十分有规律性,因此民间大众的休闲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然特性和节律。在民间,休闲并不能自由选择,要休闲只能是在农闲时期,而农闲往往是固定而有规律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间节日休闲文化。迄今在农村,人们一直看重的春节、端午和中秋都处于农闲之时。处于较长农闲之时的春节,则成为休闲之最佳时节,因此也就成为饱含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休闲文化的凝聚。

生成于农耕社会的民间休闲文化传统,第一个特征是强调实用,“吃”是休闲的第一要义。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农业是生活资料主要来源却又无法使人们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吃”自然就占据了第一位。因此,在文化意义中,饮食之于中国,较之饮食之于西方,有着明显的厚薄之别。凝聚中华传统休闲文化的春节、端午和中秋,“吃”自然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饺子、粽子和月饼就是春节、端午和中秋的标志食品[10]。第二特征是祈福娱神、祭祖拜神,祈福吉庆是节日文化必不可少的项目,由此产生了诸如贴对联、起五更、放鞭炮、吃饺子、舞龙灯等多种以祈福为目的的娱乐形式。

3.2 民间休闲传统的现代借鉴

恢复节日休闲,回归传统、和谐社会: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传统四大节日的休假制,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进步,更主要的是正确认识了传统节日休闲文化对国人的意义。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休闲文化虽然没有儒、道两家休闲文化的丰富思想内涵,但形制固定,内容具体、丰富而实际,尤其经过几千年的延续、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的形式和情感的依托。恢复节日休闲,回归传统,使整个民族有文化的自豪与归属感,有利于民族的认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在传统节日休闲文化中,家庭亲朋中的亲情,邻里同仁间的拜望,节日休闲成为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天地山水草木之神的祭祀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时代的局限,对天地山水草木的敬畏有非常浓厚的迷信色彩。

大众休闲才是休闲旅游的最终目的:休闲是闲暇与自由的结合,是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形式。休闲无等级,社会越发展,大众休闲要求也就越高,也就越成为可能。中国古代长期的农耕文明,生产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几千年来整个民族大众的休闲方式几乎没有质的变化,民间大众休闲依然处于较低档次的注重物质的实用阶段。因此,在提倡和谐社会的现阶段,社会和人都需要达致自身的以及与自然的和谐,根治社会问题,根治人的身心问题需要休闲,应该采用更多鼓励的政策和措施,服务大众休闲需要,实现休闲旅游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鲍金.休闲的比较词源学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88-9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左丘明,李梦生.左传译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90.

[5]吴小龙.试论中国隐逸传统对现代休闲文化的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5,(6)∶167-170.

[6]方向东撰.大学.中庸注评[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92.

[7]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228.

[8]自陈鼓应.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11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 方法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有教无类、师道尊严、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人才。

1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在《论语·述而》里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又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他认为人性都是皆善,但由于每人所禀气质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善类和恶类之分,而且不论善恶,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使其复于善,所以接受学生可以不分善恶的不同。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显示出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不能做到对贫富家庭的子女一视同仁,这依然有碍于我们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中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2 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尊敬师长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荀子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这时荀子已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然而,当今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一教育方法始终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可谓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时至当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旧有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导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所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秉持严格的师道,自尊自励,刻苦钻研,务必要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务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及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据《论语·先进》记载,冉求胆小怯懦,而仲由则胆大冒失,对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教育他做事要果断,不能畏首畏尾;对仲由,孔子则教育他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事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个性特征,再加上每个人的能力、志向、品德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5 循序渐进

孔子的学生颜渊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是孔子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亦即如果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之后,南宋朱熹和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都发展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其实,要培养一个内圣外王的大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其目标,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是古代先贤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者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教学原则。

6 启发诱导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聚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老师如果加以诱导,使学生能够用一隅推出其他三隅的话,那么到最后就能够完全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了。在《礼记·学记》中又对孔子的这一启发诱导之法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亦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明白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鼓励,而不应该强迫或压制,教育者只能起引路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启发诱导式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方法,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7 寓教于乐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亦即是说道德修养的完成在于音乐。之后,荀子在《乐论》里进一步阐明了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这充分肯定了音乐能使君臣和敬、父子兄弟和气、邻里和睦,对国民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和政治教化作用。

寓教于乐是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应当很好地运用这一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应强调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2] 钱逊.《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1.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68.

[4] 袁贵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N].人民日报,2013-10-16(4).

[5]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1).

[6] 杨天宇.礼记(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7] 孙安邦,马银华.荀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

[8] 章用秀.荀子妙语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5:88-89.

[9] 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1).

中国现代化启示 篇12

中国传统山水观具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理想的模式,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精神指南,使得中国人对于园林有更高的心理要求和标准:第一,对自然的尊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根本点。第二,追求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营造现代园林的艺术气韵。第三,现代园林设计要充分重视文化内涵。现代园林设计应致力于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模式,体现自然之美。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作为人群的栖息地,营建和谐、自然、合理的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景观设计必然遵循的原则,更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努力方向。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山水城市”这样一个人居环境概念和建设模式,得到了艺术界的普遍认同。

“山水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由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率先提出来,1992年,钱先生在给美术界王仲的信中又说:“所谓山水城市,即将我国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代已经开始、将来更应发展的、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我称之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实质涉及到中国山水画、山水诗词等传统美学与城市规划及园林建设的有机联系,要求人们在建造人工环境时更有效地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包含了人文、科学、艺术,甚至涉及宗教信仰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本文就中国传统山水美学,包括山水诗,山水画艺术的审美理想与追求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粗浅的探究,供方家参考。

中国传统山水观具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山水”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复合词,几乎涵融了以山水为主体的整个自然界,包括花鸟树木,云雨风雪等所有物象在内的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先哲对人类寄情山水的审美理想与艺术哲学的精僻总结。山水因其富有美感和生命力的形象,满足人们渴望已久的适性要求,所以庄子将寄情山水称之为“逍遥游”。这种逍遥之境,实际上是人们从山水之乐中获取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赏心悦目的视觉快意,从而使世俗的人生走向艺术人生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家和山水画家们将自然山水不仅仅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看待,而且把对自然的欣赏当作人生之必需,这种意识渗透到古代文人生活之中。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当下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理想的模式,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精神指南,使得中国人对于园林有更高的心理要求和标准,这源于中国山水诗情画意的久远浸润与映照。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山水诗词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感性显现的山水诗,“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藏”。被誉为山水诗之祖的谢灵运甚至提出了欣赏山水之美为生命之必需:“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魏晋名士更是弃尘世,务心赏,追求体玄悟道于山水自然,将山水之游的瞬息审美感悟凝为永恒的山水诗。这是一种抽象化了的理想环境观的集体意欲所在,它运用特有的表现手法,实现时空的超越,探求理想中的山水模式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意境”是山水诗表达山水自然观的重要途径。

唐代王昌龄就“意境”有过精辟的论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之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也。”从“物境”到触景生情的“情境”,再到由情悟意的“意境”,是山水诗惯用的手法,也是山水诗词审美感受的妙处所在。其本质在于人类的生命安顿和心灵的润泽与提升。山水诗对园林景观的品质提升具有点化、美化、深化的效应。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而言,按照中国人的山水美学观,居住空间和自然的融合是最高境界,然而现实生活却又让人难得住在郊野山林之中,因此,营造村野山林庭院,取其意境,既提高了生活品质,又陶冶了情操,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精神指南。

至于山水画,则与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同一范畴,山水画是园林的平面图,而园林则是山水画的立体实现,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的根源。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儒、道、释,对中国园林与绘画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和中庸之道,以“仁智之乐”的比德方式塑造入世进取,兼济天下的社会人格,倡导“文以载道”,注重“成教化、助人伦”的现实功利。中国历代古城的民居形式及其室内设计,城市空间秩序,无不体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园林而言,道家与禅宗思想的影响更为重要。

禅宗的基本观念在于放弃传统的宗教仪式,而代之以通过沉思默想来达到开悟,通过作画赋诗、鼓琴弹歌的感受自然抵达生活的真谛,并接近“空”的境界。这在园林设计中的虚空观及山水画中的计白当黑,都体现了禅宗的影响。

玄学综合了佛教、老庄的清宁、虚静、冥想、无为思想,将本来就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亲和,上升到融合的关系,使山川自然成为山水艺术美的对象,达到主客一体的“物化”境界,为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哲学背景。“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强调浑然天成,万物与吾一体,这种“天人合一”,互相熔融的至上境界,在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构思、创建中,均成为最高宗旨和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内涵相近,目的趋于一致。中国山水画描绘的人化自然的可居、可游、可行、可望的理想世界,可提升园林设计的生态环境,使人居环境更好地融入自然,让人们找回久违的自然野趣和田园情怀。山水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情结,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乐山爱水”的性格,借助诗画来体味自然吟咏天地,更是从骨子里渗透了文化气息。中国的千山万水,滋养、成就着一个民族在灵魂精神上的创造,由此形成的哲学与品格具有这个民族的视觉精神特征。

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美学,是希望从中获取灵感,得到启示,用以提升现代人生活的品质。在当代由钢筋水泥筑就的物质化的都市环境中,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美学精神的重新认识,来召唤对现代园林的东方品格与艺术气质的重视。所谓东方品格,即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内涵的环境品质和精神。

第一,对自然的尊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根本点。尊重自然环境的真实规律,包括历史遗存、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同样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范畴,更需要予以足够的尊重。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告诉我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应当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导向。设计只能顺势而为,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统一布局,与自然协调,营造出环境和谐、自然气息浓郁的生活空间,使园林充满亲情与邻里精神。温馨、亲和气息的营造,是东方品格的显现,也是古今中外一致的向往。

第二,追求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营造现代园林的艺术气韵。现代园林设计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塑造手段,恰当的语言表述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高品位的园林设计取决于设计者对符合审美特色的意象的建构,按照美的规律把审美意象转换为园林样式。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我们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艺术语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观念,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现代园林设计要充分重视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是城市品质的重要象征,是以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标准为主体因素的精神形态文化,其蕴涵的信息具有丰富、流动、多层的结构特点。解读本原文化信息并营造出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架构,是园林设计传承城市文化精神的一种方式。园林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城市文化形态的反映,展示着城市的性格、精神特点和时代特征。现代园林设计要重视内涵的东西,有风格,有人气,表现出历史的沉淀与渲染,营造现代生活观念与园林景观相融合的人文气息。

总之,现代园林设计应致力于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模式,体现自然之美。园林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是景观与人类多层次互动与协调的动态过程。中国传统山水美学的审美内涵与艺术创作准则,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指导意义,在于还原人居环境的自然与文化本色,营造景观环境的生命意蕴与意境美,实现自然美、艺术美与文化气息的交融,营造具有独特民族审美特征与人文关怀的美好家园。

摘要:中国传统山水观具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理想的模式,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精神指南,使得中国人对于园林有更高的心理要求和标准:第一,对自然的尊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根本点。第二,追求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营造现代园林的艺术气韵。第三,现代园林设计要充分重视文化内涵。现代园林设计应致力于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模式,体现自然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2]朱铭、董占军.壶中天地—道与园林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上一篇:快速心房颤动下一篇:家庭教育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