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精选8篇)
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 篇1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福建
——中国现代散文史考试大纲——
教材:《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前言
中国现代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意义
散文的一般审美特征,中国现代散文的独具特点。
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分期及编写体例
第一编
萌芽于思想革命的文苑新花 第一章
新潮激荡飞春燕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 中国古典散文的演变 晚清政治文化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思潮的输入,外国散文的译介,现代报刊杂志的兴盛和现代文学社团的兴起。
第二节
开创期的散文理论建设
从广义的散文向纯文学散文概念发展,大量输入外国散文理论,突出强调散文要写实求真,表现作家个性。
周作人关于小品散文的论述 鲁迅的杂文理论 记叙抒情散文的理论建设
第三节
开创期的杂文“五四”时期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兴盛。《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杂文: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的杂文。《语丝》的杂文: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刘半农等的杂文瞿秋白、肖楚女、恽代英等的杂文《现代评论》上陈西滢的杂文
第二章 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
第一节
域外与国内的旅行记与游记
域外旅行记与域外游记: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郭沫若的《今津纪游》,孙福熙的《山野掇拾》和《归航》,冰心的《寄小读者》,梁绍文的《南洋旅行漫记》,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
国内的游记和旅行记:李大钊的《五峰游记》,孙伏园的《伏园游记》,朱自清的游记和旅行记,俞平伯的游记,成仿吾的《太湖游记》,徐蔚南和王世颖的《龙山梦痕》,徐祖正的《山中杂记》,郑振铎的《山中杂记》
第二节
表现人生意义的探讨和人生情味的体验的记叙抒情散文冰心的《往事》及其他,许地山的《空山灵雨》,王统照的《片云集》,朱自清的《背影》,叶绍钧的早期散文,川岛的《月夜》,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和《两地书》,徐志摩的《落叶》、《自剖》和《秋》,周作人的《泽泻集》及其他,朱自清的《女人》,钟敬文的《荔枝小品》,苏雪林(绿漪)的《绿天》。
第三节
表现漂泊者的希望、悲愤和哀歌的记叙散文 宗白华、郭沫若的《三叶集》,田汉的《田汉散文集》,郭沫若的《月蚀》和《山中杂记》,郁达夫的《还乡记》洪为法的《长跪》倪贻德的《秦淮暮雨》,罗黑芷的《乡愁》,冯沅君的《劫炭》蒋光慈的《纪念碑》,庐隐的散文,石评梅的《涛语》和《偶然草》,陆晶清的《流浪集》,陈学昭《倦旅》。第四节
反映“五卅”运动: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的散文
沈雁冰的《五月卅日的下午》,西谛(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的急雨》,石评梅的《女师大惨案的经过——寄告晶清》,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
第二编
在新的革命风涛中发荣长 第一章
雷鸣雨骤振林木
第一节
政治形势的严峻和文化革命的深入 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新文学阵营的分化和重新组合文化界三次论争的影响 译介外国散文的热潮
二十年代末期散文在沉寂中缓慢发展,三十年散文创作高潮的到来 报刊杂志的勃兴和新兴社团流派的对垒与消长 第二节
散文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 散文样式的分蘖和创新 关于小品文的论争
林语堂和周作人的小品文理论
鲁迅和瞿秋白对现代杂文理论建设的卓越贡献 《小品文与漫画》 何其芳等人的散文艺术观 报告文学的倡导和理论建设 第三节
杂文的重大发展
鲁迅、瞿秋白、茅盾、徐懋庸、唐弢、阿英、陈子晨等的杂文 陶行知、梁遇春等的杂文 林语堂、周作人等的杂文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 群众性的报告文学写作热潮
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李乔、沙千里等的报告文学 胡愈之、林克多、戈公振、邹韬奋、范长江、萧乾等的旅行通讯
第二章
记叙抒情散文的兴起
第一节
表现人生的观照、领略与玩味的散文
叶圣陶的《未厌居习作》、夏丏尊的《平屋杂文》,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王统照的《听潮梦语》,俞平伯的《燕郊集》、朱湘的《中书集》,叶永蓁《浮生集》,冰心的《南归》,朱自清的《你我》,黎烈文的《崇高的母性》,谢六逸的《茶话集》、傅东华的《山胡桃集》,庐隐等的情书,老舍等人吟味生活的散文,吴秋山的《茶墅小品》,马国亮的《偷闲小品》,味橄的随笔。第二节
海外旅游散记和国内山水游记
郑振铎的《海燕》,王统照的《欧游散记》,朱自清的《欧游杂记》,李健吾《意大利游简》,刘思慕的《欧游漫忆》,陈学昭的《忆巴黎》,庐隐等的东京小品,徐霞村、刘海粟、邓以蛰等旅外游记。
钟敬文的《西湖漫拾》,郁达夫的《墨痕处处》,胡适、方令孺、袁昌英等人的国内游记。
第三节
表现内心的探索和光明的呼唤的散文
茅盾的抒情散文,巴金的《生之忏悔》等,何其芳的《画梦录》,李广田的《画廊集》,缪崇群的《晞露集》和《寄健康人》,丽尼的《黄昏之献》和《鹰之歌》,陆蠡的《海星》
第四节
反映广泛城乡生活场景的散文
王统照的《北国之春》,郑振铎的《西行书简》,冰心的《平绥沿线旅行记》,巴金的《旅途随笔》,艾芜的《漂泊杂记》,吴组湘、蹇先艾、和沈起予的旅行记,茅盾的《随笔与速写》,许杰、阿英、叶紫、夏征农的速写,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舒新城的《故乡》,鲁彦的旅行记和故乡随笔,李广田的《银狐集》等,吴伯萧的《羽书》,芦焚的《黄花苔》,靳以的《猫与短简》,陆蠡的《海星》与《竹刀》中的山乡,丽尼的《鹰之歌》与《白夜》中的城乡面貌,柯灵的《望春草》,何其芳的《还乡杂记》,方敬的《风尘集》
第五节
表现革命家襟杯和流亡者境遇的散文 阿英、柔石、殷夫等人抒写革命生涯的散文。
“东北作家群”的散文:肖红的《商市街》和《桥》,肖军的《绿叶的故事》,李辉英的《再生集》,戴平万、舒群、白朗、以群、穆木天、孟十还、端木
蕻良等人的散文。第六节
传记文学的收获 郁达夫等人的倡导 闻一多的《杜甫》
自传:郭沫若、郁达夫、沈从文、巴金、庐隐、谢冰莹的自传与回忆录;盛成的《我的母亲》。第七节
知识小品的兴盛 科学小品:从拓荒期到兴盛期
社会科学小品:柳溪的《街头讲话》,艾思奇的《哲学讲话》
自然科学小品:周建人的《花鸟虫兽》,贾祖璋的《生物素描》,高士其的微生物小品,董纯才的《动物漫话》
历史小品和读书记:曹秦仁的理论和创作:读书记
第三编
在民族民主革命中拓展
第一章
硝烟烽火
松竹凌云
第一节
从建立抗日救亡的“文艺阵地”到争取民主解放的“文艺复兴” 抗日战争形势和抗战文艺运动 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活动 香港新文坛的形成 西南大后方的文艺阵地
东南内地的文化据点
陕甘宁地区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文艺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文艺和人民文艺 国外反法西斯战争散文报告的大量译介 第一节
散文理论的新建树
杂文: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传统问题的三次争论,巴金的《论鲁迅的杂文》,田仲济的《杂文的艺术修养》,王力和朱光潜的杂文理论。
记叙抒情散文:抒写个人真情实感与表现时代精神关系的讨论:关于散文的特性,散文意境的创造,散文语言美的论述。
报告文学:对报告文学特性的认识;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与艺术性关系的探讨;报告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呼唤;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二节
鲁迅杂文战斗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上海的“鲁迅风”杂文作家群: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
桂林和香港的“野草”杂文作家群:夏衍、聂绀驽、宋云彬、孟超、秦似。重庆的杂文作家群:郭沫若、冯雪峰等。昆明的杂文作家群:闻一多、吴晗、王力、朱自清
延安的“新杂文的“新杂文”作家群:谢觉哉、艾思奇、胡乔木、何其芳、林默涵。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空前繁荣
正面战场的悲壮战斗和搞战的艰难历程:《芦沟桥之战》和《上海抗战记》等,丘东平的《第七连》,曹白的《呼吸》,S〃M的《闸北打了起来》,骆宾基的《东战场别动队》等,胡兰畦和谢冰莹的报告,曹秦仁的《大江南
北》、《在南京被虐杀的时候》,《血战台儿庄》和《津浦线荡寇记》等,《平汉前线》和《西线的血战》等,范长江的《西线风云》,碧野的《北方的原野》,田涛的《黄河北岸》,李辉英的《北运河上》,“文协”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及其通讯报告;姚雪垠的《随枣行》等,黄源的《随军生活》,司马文森的《粤北散记》等,夏衍、茅盾、华嘉的“香港沦陷记”,沈起予的《人性的恢复》,乐恕人的《顷甸随军纪实》,众多的“抗战将士志”;萧乾的欧美通讯报告;李公仆、赵超构和黄炎培等的边区访问郭沫若和茅盾的苏联访问记,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团结战斗有胜利凯歌;群众性的通讯报告写作,丁玲的报告文学,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何其芳的《老百姓和军队》等,沙汀的《随军散记》,吴伯萧的《潞安风物》等,杨朔的《潼关之夜》,周而复的报告文学,陈荒煤、黄铜、刘白羽、曾克、华山、李立、韩希梁等的报告,第二章
记叙抒情散文的拓展 第一节
救亡的呐喊 战斗的激情
郭沫若的《在轰炸中来去》茅盾的《炮火的洗礼》,巴金的《控诉》,靳以的《火花》,杨刚的《沸腾的梦》,田一文的《向天野》,S〃M的战地抒情散文,严杰人的《南方》,林英强的《麦地谣》;曹白《呼吸》中的抒情散记,林滨秋的《交响》,何为的《青弋江》,白朗的《西行散记》。第二节
流亡杂记
人世百图
茅盾的《见闻杂记》,巴金的《旅途杂记》,丰子恺的《辞缘缘堂》等散文,朱雯和罗淇夫妇的流亡记,李广田的《国外》和《日边随笔》,冰心的《关于女人》,叶圣陶的《西川集》,靳以的《人世百图》,司马迁的《重庆客》,臧克家、华嘉的“复员”记;沈从文的《湘西》,罗莘田的《苍洱之间》和费孝通的《鸡足朝山记》,冯至的《山水》,黄裳的《锦帆集》。第三节
炼狱浮沉 曙前的星光
王统照的《繁辞集》和《去来兮》,陆蠡的《囚绿记》,柯灵的《晦明》,唐弢的《落帆集》,芦焚的《看人集》和《夏侯杞》,李健吾的《希伯先生》和《切梦刀》,郑振铎的《蛰居散记》;巴金的《龙〃虎〃狗》等,靳以的《红烛》等,缪崇群的《石屏随笔》和《眷眷草》,卢剑波的《心字》,黄药眠的《抒情小品》,黄秋耘的《浮沉》,海岑的《秋叶集》,方敬的《生之胜利》,陈敬容的《星雨集》,莫洛的《生命树》,郭风的散文和散文诗,彭燕郊、庄瑞源和单复的散文,田一文的《跫音》,叶翚和丽砂的散文诗 第四节
解放区劳动战斗生活的新篇章
丁玲的《陕北风光》,何其芳的《星火集》。吴伯萧的《出发集》等,杨溯的《潼关之夜》等,卞之琳的《沧桑集》,草明的《解放区散记》,陈学昭的《漫走解放区》等,孙犁的《荷花淀》等;长征记、延安颂歌,战斗生活抒怀,人民翻身的歌唱。第五节
人物传记和知识小品
传记文学:肖三的《人物与纪念》,有关鲁迅的传记作品,巴金《怀念》,有关文化人士的传略,范泉的《创世纪》,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郭沫若的《洪波曲》,臧克家、王亚平、风子,胡山源等人的文学回忆录。知识小品:
董纯才的科学小品,贾祖璋的《碧血丹心》,顾均正的《电子姑娘》,周建人《田野杂草》,吴晗、孟超、廖沫沙等人的知识小品。
结束语
结束语对中国现代散文滋荣发展的历史规律作宏观的考察和描述 关于促成中国现代散文滋荣发展的诸因素,必读书认为:“促成中国现代散文繁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时代对散文创作的推动和制约,散文作家思想个性和艺术个性的发展,现代散文理论建设和理论批评,中外优秀文学传统的融化和新的民族传统的创意,以及新闻出版事业的发达和社团,流派的形成等等,这诸多因素构成层次不同、内外交互作用的整体,合力促成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繁荣。” 着重阐发三个关系:
时代和中国现代散文作家创作的关系; 中国现代散文和中外散文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 刊物、社团和流派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关系。
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 篇2
关键词:新闻史,幻灯片,视觉化,互动
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 新闻人用如椽之笔谱写了一曲曲壮美诗篇。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新闻人物, 让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显得极其壮美。那么, 真实地再现历史场景, 让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起来, 走近青年学子, 进而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每一个新闻传播史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而采用现代化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新闻传播史的教学, 就可以还原历史, 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视觉化, 人物可以栩栩如生, 故事可以活灵活现, 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新闻传播史教育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活泼, 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真正学有所得。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必要性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于唐代, 而人类的传播活动几乎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
人类早期的传播方式之一———岩画, 距今已有几万年。岩画是什么样子?都传播了什么信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唐代的进奏院状) 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被认为是报纸?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又是什么样子?《大公报》———中国唯一超过百年的报纸, 它的创刊号是什么样子?所有这些问题,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很难讲解清楚。而采用多媒体课件, 把相关的图片一一播放出来, 就可以一目了然,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激荡, 既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其中, 新闻人的呐喊弥足珍贵。从清末的沈荩、康有为、梁启超, 到“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李大钊、邵飘萍、林白水, 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朱惺公, 无数新闻人前赴后继,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 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新闻人的职业使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再配以视频资料, 展示他们的照片和他们所办的报刊、播放他们从事报刊活动和生平事迹的视频, 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观、更生动, 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 可行性
首先, 可以利用数码相机随时随地拍摄文献、报纸、纪念地外景等照片, 不放过任何机会。比如, 外出学习、参观旅游, 都可以拍到有用的照片。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期间, 就拍了近万张照片。其中, 有报纸的创刊号、号外, 重大事件的报道, 特别是一些著名报纸的原件。如《大公报》, 一般看的都是影印件, 比原件要小。在中国人民大学期刊室, 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 找到了一本合订本, 笔者如获至宝, 拍了很多照片。用这些照片制作幻灯片, 要比影印件效果好得多。2005年, 笔者去延安, 在新闻纪念馆拍了很多珍贵照片。特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女播音员的蜡像 (按真人1:1的比例制作而成) , 在窑洞里播音, 一切都按原貌复原, 是那么逼真, 拍出的照片也极具时代感, 放到幻灯片里, 视觉冲击力极强。
其次,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大量积累视频资料, 巧妙穿插于幻灯片中, 使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多彩。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 如康有为、梁启超、邵飘萍、陈独秀、李大钊、邹韬奋、范长江、埃德加·斯诺等, 都可以在网上博物馆、网上纪念馆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资料。另外, 有关电视节目也可以截取下来使用。例如:200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3集大型历史文献片《纪录中国》, 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近百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 不仅有许多宝贵的文字和图像资料, 还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新闻背后的故事, 立意高远, 大气磅礴。下载后在课堂上播放, 学生看后深受启发。
最后, 积累影像资料, 就是与中国新闻传播史有关的DVD、VCD及录像带等。DVD、VCD可以购买, 也可以复制。电视台播放的与中国新闻传播史有关的节目可以随时录下来。学生在校期间不常看电视, 这些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随时播放 (很多都是在课间播放) , 让学生了解教材之外的更多的信息,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精心制作幻灯片, 使课堂教学立体化、形象化
(一) 根据教学大纲, 精心编辑幻灯片文字信息
制作幻灯片的第一步工作是编辑文字信息, 然后根据文字信息精心选择图片。
中国新闻传播史内容丰富, 但幻灯片上的文字信息却不宜过多, 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精心编辑, 通过系统地归纳、总结、提炼, 做到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既要充分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 又要为课堂教学留下阐释的空间, 同时还要让学生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得其要领, 一目了然。另外, 还要考虑哪里用图片、用什么样的图片以及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等。笔者就是根据这样的理念认真梳理文字信息的。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样的文字信息收到了预期效果。每讲完一章, 笔者都把讲过的内容整理后通过邮箱发给学生, 很多考研的学生复习时都以此做参考, 对他们的考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文字信息整理好后, 只是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文字的处理非常关键, 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 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不喜欢一次出现大段的文字, 而喜欢逐句地呈现, 以顺应人的认知习惯和教师的授课节奏。传统的教学法中, 教师一般是按顺序讲到哪儿写到哪儿, 但课件制作时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选择一些重点条目逐条呈现是很有必要的。第二, 文字出现时对文字配以声音效果或动画效果, 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讲兴趣, 但不能用得太多, 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 效果适得其反。第三, 每个屏幕上的文字信息不宜太多。
(二) 根据文字信息, 精心选择图片
1. 著名人物照片———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人物众多。网上可以收集到很多照片, 不可能都用到幻灯片里, 必须精心选择。所选照片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视觉震撼, 要能够充分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梁启超, 除了采用他中年时期透着沉稳、睿智的照片, 还可以展示他的墨宝———“爱国如家”的条幅, 以及他故居简陋的房舍, 再配以精彩的视频, 一个立体的、丰碑式的梁启超就立在学生面前。再如邵飘萍, “五四”时期的照片英俊潇洒、踌躇满志, 他的墨宝“铁肩辣手”更表明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铁血男儿。这样的照片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期从事报刊活动的照片以及他们的墨宝、他们创办的报刊等, 让学生领略伟人年轻时的风采以及对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 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2. 老报纸实物照片———感受历史的厚重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的报纸、著名报纸的创刊号、著名报纸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著名报纸的号外等, 尽可能地多收集。介绍著名报纸时, 配以创刊号以及不同时期改版的照片, 让学生对著名报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大公报》为例, 从“五四”时期、“新记”时期、抗战时期, 一直到创刊100年, 从创刊时的单面印刷书册式到成为真正的报纸, 其间几次改版, 把有关《大公报》发展的照片放到幻灯片里一一展示, 再结合观看《大公报》百年DVD, 学生对这张百年老报的发展脉络就有了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认识。又如,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后, 《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两个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笔者曾专门找到这张报纸, 拍下照片放到幻灯片里, 字里行间的愤慨、字体的凝重, 可以让学生感受新闻人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为正义呐喊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 新闻史涉及的文物照片———再现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于唐代, 但是, 人类早期的简单信息传播活动却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要讲清楚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活动, 就要讲文字的起源, 讲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从岩石、钟鼎、甲骨、竹简、帛, 一直到纸张, 而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像石刻、碑刻、钟鼎文、甲骨文、竹简、帛书等图片, 以及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等, 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用这些文物图片制作成幻灯片, 不仅可感, 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认真设计互动环节,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 让学生走进历史
学习新闻传播史, 必须了解历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让学生讲历史:本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每次上课前有三四个学生讲, 每个人讲两三件事。对于这个活动,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他们课下认真查找资料, 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也暗中较劲儿, 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很多学生把讲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有的做得还非常好。比如, “南京大屠杀”“一二·九”运动都被做成了视频, 课堂效果相当好。所有幻灯片笔者都保存下来, 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在案, 并作为期终考试成绩的参考。这个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随时解疑释惑
幻灯片教学基本代替了板书 (不能完全取代) 。背对学生的时间减少了, 面对学生和讨论的时间增加了。在编辑文字信息、制作幻灯片时, 就要把课堂提问充分考虑进去。每次课都要有一两个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带着问题学, 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在课堂上, 笔者还曾针对近代报刊政论家王韬100多年前提出的中国人要办外文报纸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们谈古论今, 引经据典, 谈到对外宣传问题、国家形象问题, 特别是结合实际案例———2008年的“拉萨事件”和汶川大地震, 大家踊跃发言, 以“准新闻人”的理念, 结合以后的职业理想,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 朗诵新闻名篇, 活跃课堂气氛, 感受时代气息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新闻人物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 像王韬的《变法》、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邹容的《革命军》、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邵飘萍的《飘萍启事》、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等, 讲解这些经典篇目时, 就把重点段落播放出来, 或者请一名学生朗读, 或者集体朗诵,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影响了几代人, 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背诵该文的视频, 最后让全班学生也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那样一起朗诵。听着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朗诵, 笔者感觉到他们完全被感动了。
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 篇3
关键词:近代文化;军事工业;文化教育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风行三十年,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中央以奕訢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其目的 “安内”“御外”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因而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及文化、思想等,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进程。
一、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李鸿章是举办洋务最多、成绩最卓彰的人物。他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器不能及”。从1861年起,他们开始了以购置西洋枪炮,操练西式阵法的练兵活动。1862年奕訢等人在天津组建了洋枪队,聘外籍教练,选派京营八旗兵到天津接受训练。与此同时湘军、淮军逐渐取代了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称作“防军”。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更意识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大力购置铁甲舰,北洋水师于1888年正式建成,拥有舰船二十五艘。陆军的新发展和海军的创建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
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两位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机器局、船政局、枪炮厂等军事工业。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最初两家也是手工业生产,没有使用机械动力。但以后建立的诸厂均一开始就进口外国的机器设备,引进国外技术,以至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这些进口的机器设备在当时尚属先进。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的机器设备均比较完整,在当时也较先进。军事工业除了生产普通军火(如洋枪、洋炮)外,还生产机器设备、船只等。如江南制造总局,除制造枪炮和弹药外,还制造“制器之器”,到1894年生产各种车床、刨床245台,其他机器310具。天津机器局在1876—1879年间,自制了机床等设备177台。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还建成造船厂,次年造成第一艘轮船,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10余艘。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机器生产更多地被采用。如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建厂时,即派人到美国选购机器,其中包括轧花、纺纱、织布机械全套设备。后来李鸿章决定扩充纺纱,又向英国增订机器。当时,无论是纺织、钢铁工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都建立起了机器工业企业。
洋务企业尽管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再则,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和棉纺织业,即当时所谓“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的规律的。
生產工具和科学技术属于社会生产力。新的生产力输入中国之后,必然会逐渐引起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中,已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劳动,大部分工人都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工资大体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决定的。例如: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工务之缓急为衡;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这显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性质上与军事工业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仅大量雇佣工人,而且以私人投资为主,所生产的产品计价出售,有明确的利润目的,进行的是商品生产。企业中很明显地存在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总之,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此真正开始。改进。如开平煤矿之所以办得较有成绩,这同它“摒除官场习气”,改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洋务派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对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成长是大有补益的。
三、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教育,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为培养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学堂。奕訢曾指出“欲悉各国情形,必行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李鸿章也有同感西学“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于是,洋务派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改革。首先,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学习外文,主要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1864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设立同文馆,各自招收当地少年入馆学习外语,使中国扩大了对世界的了解,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为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洋务派还创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专门人才的学堂。1867年设立的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877年清政府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拔一批学生留学英、法学习海军驾驶、作战技术。洋务派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原学航海驾驶技术,曾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后来成为著名思想家兼翻译家的严复,也曾被派赴英国留过学。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派遣出洋留学的人数共有200余人。此外,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人。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上述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四、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洋务论者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郭嵩焘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可见,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在此思想的启示下,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开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郑观应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从事改革。
因此说洋务运动不僅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同时还启迪了人们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首先,洋务派是在极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根本不可能在国内形成适应近代化工业发展的良好的环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一点在军事工业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各局厂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体制,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单位,成为清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其一,所有权属于清政府,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其二,就企业的经营目的看,虽打着“求富”的目的,但仍必须满足清政府的特殊需要。这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很难得到充分发展。从洋务运动所处的国内环境看,封建顽固派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并幻想回到闭关自守的时代。他们反对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洋务派不得不做出让步,使许多计划难以实施。从国际看,列强他们想完全控制中国,以便创造他们经济侵略的良好环境,因此不会真正对中国进行技术开放。因此说由于洋务派本身的弱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它不可能真正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不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再次,洋务派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因此,洋务派学习西方只是浮浅的模仿,只是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肌体上的嫁接,他们不能也不敢推翻封建体制,所以在维新思想出现后,他们就同顽固派结合起来共同反对新思想。
同时,洋务派在当时由于他们的封建性,不可避免地要抑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说,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中国财政史读后感 篇4
田赋
(一)——税收结构
本章先是选择了一个县的税收规章进行论述,并且探索其复杂的渊源。其次,略述主要的地区差异
再次,是正赋和役的合并,它是一个导致情况复杂的根本性因素,并且也是明朝财政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随后是对剩余的一般性的税收名目的解释。
第一节:税收结构的复杂性
复杂性的概述
以顺德县为例,顺德县的税收负担太重(据县志记载),纳税人被分为了较高和较低的两个等级,然而,纳税大户到底占有多少最初曾是官田的土地,这个却无法确定。同样,纳税小户对他们的土地是否拥有清晰地产权,也是很不确定的,这样一来,缺失的官租就由所 有的新注册的民田田主所共同分摊。但是由新田主承担官产流失的决定,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批评。
于是又进行了税收评估的新规则,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因为明代任何时候都没有将白银作为官方的标准,国家仍然以粮食的石数作为基本的财政单位,为了保持帝国的财政体制的统一性,地方的政府也就是如法炮制。
顺德县有7项主要的役,都全部或者部分的按照土田来征收。并且通过三种渠道来征收平银。其目的是是税收有更加广泛的基础。
均平银用于支付知县每年的办公费用开支,并且取代了一部分的分里甲正役,另外,徭役也吸收了人头税和财产税的特点。
另外,在工部的监管下,该县还要办纳上供的物料。
这样,单一的税收方案,却能够衍生出大量的复杂的附加税费。
税收体制的根本问题,不是因为税率过高,也不是因为税收的立法缺乏平等性的条款,而是因为这些容易受到反对的特征很少存在。这个体制的缺陷就在于税收明细表的复杂性。复杂性的原因
1.在导致税收结构的复杂性的因素上,农耕方式是不应该被忽视的。税收法规为了照顾到小的纳税户,税率不得不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2.田赋的评估单位亩很小,但是支付单位却过大。
3.收税总是缺乏整体性的。
4.税收结构不能取得所期待的的简化,是因为它服务于多种的原则和多种的目的。
5.县志在列出了税率之后,又给出了精确的计算方法。
6. 不以白银作为标准和完全的改折。(货币体制的特性)
7.在地方税收改革的方面,遇到了很多的阻力。阻力可能来自于当地的乡绅。
8.税制原则的差异
9.没有运用银行手段来管理公共资金。
10.中央政府无法进行普遍性的改革。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政体制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而后社会制度的问题。
第二节:区域性差异
长江三角洲:
地形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地方官员不得不采取一些临时性的补救措施。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强行从长三角地区的田主那里收购耕地。
官府默许私人出售官田。
土地占有与使用十分混乱。
民田与官田的合并也产生了特殊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所有纳税户的平均税 额)
6.长途运输的费用。
在周忱使用了“平米法”,体现了与“一条鞭法”相同的原则,但是即使地方的税收得到了合并,上层依然缺乏整体性,这些数目繁多的项目仍然是税收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北部中国:
1.以马差代替了田赋。
2.土地占有与使用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也是这些田产扩大的部分原因。
3.嘉靖皇帝登基以后,政府力图登记田产,贵族庄田的数目正在急剧减少。
4.派税收代理人完成税款的征收。
其他的不规则性
1.2.3.4.5.第三节役及部分地摊入田赋之中
1500年之前的役的分类
1.王朝建立之前,役与正赋被很清晰地分开。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评判这种能力的主要的标准是拥有的土地,因而,到了16世纪,这两种类型的税收会逐渐合并。
2.役派征于里甲,体现了累进税的原则。
3.对物资和差役的要求显著增加。
4.军役又是另一种役。
因此,到1500年,所有的地区都分为四种役排列如下
a.里甲
b.均瑶
c.驿传
d.民壮
从均瑶法到一条鞭法的改革
1.对物资和差役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2.以白银纳税的方式逐渐变得普遍起来。
3.在四种役中,驿传转变最为迅速。
4.民壮的转化,账目较为简单,发生得稍迟一些。但是仍保留了人头税的一些特点。
当税收管理进入最后的阶段,我们就能说,地方已经为进行一条鞭法改革做好了很好的铺垫,各式各样的银差已经每年按照相同的比例确定,现在对于每个纳税人而言,已经合并为单一的的支付额。合并的支付额能够进一步与正赋中折纳的部分合并。
一条鞭法改革及其局限性
一条鞭法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役被
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的含义,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但是没有任何的地方能够推行一条鞭法改革到如此理想的程度,即使是在最先进的形势下,也只能是接近这一目标。但是一条鞭法最终失败了,原因就是明代财政结构不能适应如此的彻底重组。最终只能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原因:
首先,京师的宫廷坚决反对进行全面的税收改折。
第二,力差涉及了纳税人的亲身应役,虽然已经减少,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第三,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预算过低,而且僵化不变,以至于在行政运作的过程中,很难不让一些纳税人为他的亏折负责。
第四,在中国北方,这个改革要比南方几省晚一些。
第五,一条鞭法改革只是修改了税收征收的方法,但是并没哟简化基本的税收结构。
第六,在一些地方,由于技术的困难,甚至不可能统一比率。
役摊入田赋的方式
官府通常采用的有三种形式:
1、以正赋税粮的石数作为基本的单位。
2、将役直接添加到每亩纳税的土地中。(这在北方的土地中更为流行,因为北方各个地区的土地等级更为统一)
3、将以上的两种合并编制。
税收合并的后果
一条鞭法虽然失败但是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乡村公布统一的税率,以替代非正式的税后摊派,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取消实物税和由纳税人亲身应役,虽然保留了很多的限制,但是确实向较为现代的税收结构迈进了一大步,所以说,这是一个经济公平的法律。事实上,改革的影响因为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它依赖于当地的情况和各县的具体而定。一条鞭法的改革目标是普遍和统一,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公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在阻止乡村税收代理人滥用权力的同时,又为许多的衙门官吏操纵官府账册创造了机会,税收结构实在是积累了太多的复杂性,这一点本应该避免但是却没有避免。
第四节税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兵饷,其意义在于,许多地方的丁银已经部分地被摊入地亩之中,因而提编相当于一个附加税的附加税。
附属附加税——征收丝、绢,麻等物品。
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 篇5
专题三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XX年考纲要求】
2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原表述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增加意义;删除“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增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删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增加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删除国际国内意义)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删除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复习指导】
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6年后)。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大会制;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经济上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完成。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④科技成就上: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通过对史实的把握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成功。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阶段处于过渡时期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毛泽东思想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之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意义:
①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
.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①继续解放全国领土。1951年x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的全部解放,中国基本上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进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开展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羸得了和平环境。
④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⑤合理调整工商业。发挥了私营工商业有得于国计民生的作用。
⑥加强对农业和矿业的领导。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2.总的结果: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并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年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经济建设指标的超额完成:工矿业成就突出,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设)
.对农业的改造:1953年开始,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采用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1955年底基本实现合作化。
2.对手工业的改造:采用与农业改造同样的步骤。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3年中央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针。1955年底通过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同时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②对一部分私营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不当。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全国政协和地方各级政协是这种制度的组织形式。
②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③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制定是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时,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5个,即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x藏自治区。
四、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内容: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建国一周年时,同苏联等17个欧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国家独立和安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提供了安全的外部环境。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5.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6.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成功。亚非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了反帝反殖的万隆精神。
【教学反思】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56年迄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治上“文革”的发动。外交成就。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人两国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更广泛的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我国逐渐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XX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突出。人民代表大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完善,基层民主得到推广。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成熟。“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及两岸关系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主义的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误,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毛泽东思想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1956—1976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
(一)探索的背景
.国内:①“一五”计划经济指标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②三大改选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国内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各阶层和各民族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2.国际:①美国长期推行“遏制与孤立”中国的政策;②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二)探索的成就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2.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科学地判定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1960年,中共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7.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以纠正“左”倾错误。
8.打开外交新局面:
①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探索中的失误:
.产生失误的原因:
①客观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两极格局下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的别有用心。
②主观方面: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建设客观规律;对阶级斗争形势和世界战争形势估计错误。
2.失误的表现:
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掀起“大跃进”运动,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低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盲目扩大公有化程度。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这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和1959—1961年的国家严重的经济困难。
④开展“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涉及思想文化、政治和经济领域,导致思想禁锢、经济瘫痪、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978—迄今
(一)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支持讨论的深入发展。这场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从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二)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实现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即作出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还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2.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
③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报告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④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等的历史地位。
2.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公民有向国家机关取得赔偿的权利;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1999年,又增加了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
3.全面立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后又通过《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从而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的完善法律体系。
4.确保人民参政权利: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助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984年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初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宪法还强化了人大对各级政府的监督权力。
5.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
①1978年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②1983年中央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建制。
③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废除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④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工业化开辟新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
①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政府主要实施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
③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④改革分配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⑤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在国有企业中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是由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而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具体措施有:全面放开粮价,实行市场定价;改革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社会保障体制。
③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是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地对经济进行调节,推动经济合理发展。缺点是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破坏性。解决办法是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五)实行对外开放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2.内容:引进来,即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走出去,即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置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浦东新区、开放内地省会和沿江、沿边市镇。
②在开放地区实行一定的特殊优惠政策。
③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和世界贸易组织(XX年12月),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
(六)努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79年祖国大陆改变对台湾政策: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和平统一的呼吁;
②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③邓小平访美期间宣称“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2.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3.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意义:洗刷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4.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5.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发展:
①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倡议“三通”,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探亲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②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著名的“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达成了推动两岸交流的多项协议。
③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④XX年台湾当局发生变化,中共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
(七)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①调整的依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调整的内容:
a.改变了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
b.邓小平指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全球化,实现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即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积极参与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性热点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如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②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③促进联合国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3.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①199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为重要成员。
②1997年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缓解东盟经济危机,并与东盟确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③发展与欧盟各国关系,1998年与欧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④XX年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全面发展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形成过程:
①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②之后,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阐述。
③1982年中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⑤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⑥同年中共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⑦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三个有利于”。
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⑦“一国两制”的构想。
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①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立起来的。
②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现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教学反思】
中国共产党斗争史`附录
一、关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体系。
2.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撰写的主要著作有:
①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个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②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抗日战争时期的《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④解放战争时期的《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⑤建国后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③“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⑤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开辟敌后战场;
⑥新民主主义理论;
⑦革命统一战线理论,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⑧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⑨开展整风运动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①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指导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和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二、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积累的治党治国治军的经验中创立的重要思想理论。
2.在XX年中共16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中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集中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附录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建。
2.“断发易服”、放足、社交礼仪和饮食的西化。
3.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XX年(“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京九铁路的建成加强香港与首都的联系。
4.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5.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6.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在台湾架设,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XX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均跃居世界第二位。
大众传媒的变迁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是国人在境内最早创办的报刊。《时务报》、《民报》和《新青年》是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报刊,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国民党办有《中央日报》。建国以后《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3.1905年《定军山》首映标志着中国电影业的起步。1931年始有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渔光曲》(1935`莫斯科)。《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
4.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5.20世纪90年代,网络媒介诞生,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同年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XX年“神舟”5号飞船搭载宇航员杨利伟成功返航,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 篇6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求新的样式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流线型风格 美20世纪30—40年代
原是指空气动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后用来指那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可持续设计 :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以在思考的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低碳设计:是指能够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的设计构成主义
空间:在深度上由内向外塑造而不是用体积由外向内塑造。造型:应注重立体结构、具有形体的材料,每一根线条都应表现事物的内在力量,同时,应把时间作为一个重要要素引入造型之中样式设计(美)不断改变风格,强调美学外观解构主义:重视个体本身,反对总体统一伯纳德.屈米——巴黎维特公园 美国当代设计特点:
1.主张多元化,反对设计上单一风格的垄断 2.幽默性 3.高度民主性 4.高度商业化 波普风格 起源于英国 60年代
1.含义:具有反叛传统的意义,反对现代主义风格
2.在英国产生波普原因:50年代由于政策失误,造成设计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几乎完全失去了19世纪中期发起“工艺美术”运动时的那种先驱的地位和作用 3.实质:反对1920年以来包豪斯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思想根源:青少年对物质的崇拜,流行音乐等的心理需求,可概括为美国的大众文化 风格派
风格派运动1928 杜斯伯格 代表作: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和什罗德房子,蒙德里安20年代画的非对称的绘画 特征: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⒉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⒊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于运用。⒋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高科技风格
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了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部件涂上鲜明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
实质: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效果,赋予工业结构、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代表作:诺尔曼·弗斯特—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詹姆斯·斯特林—斯图加特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
他对于机械的肯定,对设计原则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仅是比利时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1.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能够真正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提出设计中功能第一的原则。2.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漠视功能的纯装饰主义和纯艺术主义,他应该可以被称为包豪斯的最早创始人之一,是德国设计协会—工业同盟的创世人之一。3.他提出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晰,这三个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期达到工业与艺术结合的最高目标。工业设计的作用
1.工业设计可以作为企业在决定生产的产品类型,可以开拓的新产品线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因此,工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时的重要协助手段。
2.工业设计可以通过使工业产品对顾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设计师地位
解决的是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四个因素,及产品组合,价格组合,促销组合,销售渠道组合中产品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区别:主要在于:工程解决产品的具体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工业设计师解决的是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设计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技术的,心理的,人体工程学的,市场的各个方面,通过产品来为消费者提供尽量完美的服务。现代主义设计四位奠基人
沃尔特·格罗佩斯(德)包豪斯第一任校长 代表作品:1911年的格斯鞋楦厂房设计 包豪斯第一人校长 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
1.战前:他迷恋机械,认为机械能够为人类造福,具有勒.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立场。2.战争期间:目睹战争机械的残忍和可怕,那种对于机械的迷恋在战后立即消失。
3.战后:明显转向同情左翼运动,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和鲜明左倾思想,具有(非政治化)社会主义立场的新人。
米斯.凡德罗(德)少即是多,少则多精简就是完美
代表作: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巴塞罗那椅、西格莱姆大厦,芝加哥的湖滨公寓
包豪斯第三任校长,没有任何政治主张 他的设计基本不重视理论,特别是社会理论的背景,他完全是从技术层面来看设计的。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椅,范斯沃斯住宅 勒.科布西耶(瑞士)
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 机器美学: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产生标准化的模式,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抛弃一切附加装饰
代表作: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弗兰克·赖特(美)
代表作品:流水别墅、“靴子腿”屋子 主张把环境因素融入到建筑中去以及强调现代材料、新技术 他提出有机建筑的六个原则: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
4.建筑的颜色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现代主义设计之后的风格--走向多元化 a后现代风格=反现代主义风格
代表作:穆尔——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孟菲斯集团——家居设计
b解构主义、c高科技风格、d绿色设计、e可持续设计、f低碳设计 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 雷蒙.罗维(法)
设计原则: 1.简练 2.易维修和保养 3.典雅美观4.使用方便5.经济的6.耐用的7.产品设计通过产品形状表达其使用功能世界
代表作品:“灰狗“巴士 可口可乐的瓶子等
沃尔特·提格 班腾相机 个人特点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 包豪斯 成立于1919年关闭于1933年
1928年格罗佩斯辞职,同年汉斯·迈耶任第二任校长,1930年米斯·凡德洛任第三任校长,1931年迪索校舍遭关闭,1933年迁到柏林的包豪斯在希特勒上台彻底关闭 魏玛——格罗佩斯——“理想主义”1919-1928 早期包豪斯强调手工业,艰难
战前:迷恋机械,非政治化人物 战后:反感机械,左倾思想 代表作品:1911年的格斯鞋楦厂房设计
1923年:第一次包豪斯学生的公开作品展览名称为“艺术与设计,一个新的统一”具有比较大的影响。迪索——汉斯.迈耶——“共产主义”1928-1930 1.新含义:包豪斯新校舍 整个建筑成为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最佳杰作,同样具有高等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特点
2.赫伯特:字体的改变
汉斯.迈耶:他积极参与过柏林的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组织,并且参与德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左倾思想严重。柏林——米斯.凡德罗——“实用主义”1930-1933 整改学校:学生必须重新注册,教学体系缩小,成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以建筑为核心的立场,始终贯穿在米斯的3年校长任期中形式和功能主义同等注重 1931年,纳粹认为学校宣传国际主义(共产主义)包豪斯的影响
1.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2.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的、以批量生产为目地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3.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的和重要的根源4.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5.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第一章。包豪斯的长远思想影响
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把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地奠定起来,与美国为中心的仅仅重视改变外型、强调商业效益的所谓“改型设计”对立。新教员的组成:
1.约翰.伊顿(瑞士人)积极影响:促进教学发展 消极>积极 消极影响:浓烈的宗教信仰使得其干预教学的发展
强调对色彩、材料、肌理深入的了解
2.杰哈特.马科斯(版画)(雕塑)主要教学期间陶瓷方面他是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之一
3.里昂.费宁格(版画家)绘画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黑白分明、线条刚毅、形式感强 4.瓦西里康定斯基提出未来的艺术一定是多种媒介的综合,不会是单一媒体的表现 5.保罗。克利 杜斯柏格主张理性表现,主张严格的结构秩序。明确放弃战后初期他的乌托邦思想和手工艺倾向,明确地提出应该从工业化的立场来建立教学体系。实验性的教学必须为实际的设计目标服务,而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无痛呻吟,或者个人探索。他要求学院的体系立即进行改革,以理性的秩序的方式取代从前的个人表现的方式
7.莫霍里·纳吉:相信简单结构的力量,追求较抽象的效果
日本设计
1.借鉴+自身消化
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 篇7
近期有幸展读刘曦林先生新著《二十世纪中国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洋洋凡50余万言,可是,几乎想一口气读完它。我也曾啃过一些中国画方面的史述,但是,大多印象已浅。刘著不但给我印象至深,而且让我情不自禁有写点书评的感触。
首先,刘著的容量极大。这不仅仅是指其篇幅不薄(凡700余页),而更是指其蒐集的史料颇为整全,从而有了相当真实的历史呈现。堆积史料或许是任何史述著作难以回避的做法,不过,对于相对比较晚近的20世纪的中国画史,却是少有价值的。作者的资料积累非常人可比,但是,他深知,关键尤在于不要遗漏或埋没重要的人物,让历史本身尽可能得以忠实的再现。与很多高头讲章的著述不同,作者对于史料的整理与还原显现出了过人之处。譬如,极少有人提及的张书旂在刘著中不但被多处提到,而且,在“第一代海外华人画家”一节中再加评骘,显得颇为难得。当然,对这位当年曾有可能出任国立艺专校长,为丘吉尔送赠力作,有画作发表在美国《生活》(1943年)杂志上的画家的研究,还是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发掘的,然而,刘著所铺垫的已是一个不俗的基础。再如,滕白也(1900~1980年)是留学美国而且是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位担任国外教席的艺术家,其作品进入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展览和博物馆(如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也获得过英国皇家美术院荣誉会员的称号,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他曾以其中国画和书法作品深刻地影响了美国艺术家马克·托贝。因而,他的份量是自不待言的。可是,偏偏他既不见于流行的美国艺术史著作,也几乎被中国的美术史文本所遗忘。好在刘著还是有所提及的(第611页),可惜称其“留学法国”,是一小小的笔误,因滕只是后来游历过法国而已。
其次,刘著起用史料小心求证,从不马虎。尤其是对他人史料运用的匡正,颇多令人感佩之处。譬如,关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藏画目》和陈独秀与吕澂关于“美术革命”通信在发表时间上谁最早的问题,作者通过求证下了定论;再如,“黑画展”何时开幕,作者也有可信的考订。无疑,刘著以其数量颇可观而且可靠的史料铺陈,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打下了再好不过的基础和结构。
再次,刘著的叙述和评价力求客观与公正,绝少被时下流行的诸如“大师”,“巨匠”之类的滥用所左右。相反,他将世纪始末的数以百计的画家,无论两岸还是海外,无论资深的名家亦或崭露头角的新秀,都为之留出了叙述的篇幅,并且要言不繁地直陈其作品的特点与价值,即使是对名气极大的画家,如刘国松、周韶华、冯远等,也不夸饰,而是从实而论。不妨读一读他对吴冠中的创作与理论观点的褒与贬,我们虽然不必通篇接受之,但是,却不得不佩服作者力求客观、公正、毫不溢美的眼光与勇气。至于他心目中的年轻艺术家,如南方的林海钟,他一方面给予颇高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写下了极为中肯的期许。
第四,《二十世纪中国画史》毕竟不是一般的史述,而是关于活生生的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历史文本。这就给作者高悬了另一种特殊的要求,即必须有足够丰富的艺术感受来面对千姿百态的中国画作品。好在作者本人学画出身,亲炙名家,而且自身的创作成就卓然,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有份量的个展。因而,他在把握和评判作品时常常可以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无论是对尺楮寸缣的小品,亦或鸿篇巨构的大作,他都有入木三分的点评与分析。读一读作者对黄宾虹艺术的解剖,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艺术家的思想、修养以及杰作等时有激赏和叹服的时候。没有充沛的艺术感受,绝难写下义理与辞章兼备的文字。
当然,20世纪与我们并不遥远,也就是说,其时间上的距离或会造成历史叙述的局促感甚或主观化。对此,作者的觉悟是显而易见的。他尽可能多地收集老少艺术家,只要他们有所成就。《二十世纪中国画史》恐怕是目前问世的涉及20世纪中国画艺术家最多的一本著作了。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其后会出现的同类研究充分预留出再续和深入的空间。
写美术史难,写20世纪的中国画史更难。刘著当是一种不凡的标志。
中国现代化史读后感 篇8
它不仅是台湾历史的侧颜,还是大陆“短工业时代”的镜照。
1
我是从中间开始读这本书的。随手一翻,刚好是杨母的逃亡之夜。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象。在现代工商业的逼迫下,农民出身的父亲做生意失败,背负高利贷,晚上警察上门来逮捕妈妈。妈妈从后门逃出藏身水田,因为秧苗太短而只能像一只泥鳅,把自己往软泥里钻,以至于整个身体都是泥巴。望着黑暗无边的田埂路,不知道往哪里去逃。
那个夜晚之后,杨渡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母亲在逃亡的水田里沾满泥泞的面容,那是他“决定命运的一瞬”。
这样的读法正好契合了杨渡写书的初衷。1993年,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做“1970年代忏情录”专题,邀请作家们回顾1970年代的生活。杨渡便是从母亲逃亡之夜写起,试图透视台湾农村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的剧痛。之后杨渡把专题前后延伸,最终成就了这样一篇凝视台湾一百年命运轨迹的自传体小说。台版书名为《水田里的妈妈》,入围2015台湾文学金典奖。
而三联书店的版本采用《一百年漂泊》之名,不仅暗喻台湾从殖民地到现代化的历史演变,也指涉如今的大陆,“几亿从农村漂泊而出的生命,辗转于返乡道途”。
“水田里的妈妈”和“一百年的漂泊”,则以互文互释的意象,对台湾,对大陆,对母亲,对故乡进行定义。
写作之始,杨渡便深知这不是一本家族史,要以私写作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公共意义。杨渡说:“我是透过父母亲的故事,去呈现台湾社会从农村转型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的资本主义化历程。这给熟知国共斗争史,却不了解对岸社会演变和民间生活史的大陆读者,带来鲜活的全景式画面,是对台湾从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的极其压缩的“短工业化时代”的一个见证与一纸吊文。
2
最终妈妈还是入狱。杨渡探监不成失魂落魄地走在回乡的路上,想起了家境巨变后遭遇的各种嘴脸,突然生起了“乌托邦”的幻想,希望自己的将来能够做一个侠盗,建孤儿院、收容贫民……
同样是这一个父亲,在母亲因他入狱的日子里,得到酒家女阿月的照顾,竟然萌生了娶其做妾的念头,被母亲的一把菜刀断了念头。
也是这一个父亲,不甘心做农民的命运,要卖地建厂:“你们啊,憨女人!世界就要翻过来了,你们知不知道?再不抓住机会,难道要一辈子趴在田中央,做一只憨牛?”
也是这一个父亲,不甘心日本人的技术垄断,以自己小学的学历,四处请教,熬夜设计,从一个不知道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的门外汉,突破局限,做出日本人都不愿意转让的专利技术。当他把自己做出的螺旋形铁管作为礼物送给日本人时,日本人的表情真是一种表情。
这样的父亲,才能跟儿子说出“终身职业之奋斗”,才能把“今不做,何时做。我不做,谁来做”贴在墙上。这样的父亲,才能解释台湾经济腾飞的民间因素。
在父亲从一个农民变身为锅炉厂厂主时,杨渡的家乡一家纺织厂同样在膨胀。这是台湾的70年代,是台湾开始转型成为典型的加工出口工业,年轻的劳动力是台湾经济的秘密,如同我们大陆起飞的“人口红利”。所以杨渡说:“用青春血肉筑成的经济奇迹”。
这样的青春血肉工厂伴随而来的自然是“河流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杨渡童年时期捕鱼捉虾的清溪到了八十年代已经成了臭水沟。“表面经济狂飙,外汇存底疾升,但生活品质却是不断沉沦”。直到90年代,因劳动力成本这些企业“公害输出”到大陆和东南亚,河流才慢慢恢复生机。起初只是开始长一点绿草,有肥大的不怕污染的吴郭鱼游来游去,但没有人敢吃,因为重金属污染。进入到21世纪,这条河溪因台风和大水而被一次次清洗,居然又有了新的小鱼小虾。
杨渡这样感叹:生命是个奇迹,一条溪流的生命就这样,死去,再慢慢复原起来,假以时日,我相信它可以恢复生机。
这其实也是正在进行短工业化时代的大陆人的哀痛和远景。
3
关于最近的台湾大选,杨渡的叙述或会给我们理解台湾人的身份认同提供一个民间渠道。
杨渡的奶奶说:我出生是清朝人,生了儿子变成日本人,生了孙子变成中国人。
“二战”期间,杨渡的三叔公在上海帮日本人当翻译,战后死里逃生回到台湾,六叔公则是远赴南洋当军夫,而留在家乡的二叔公在美军空袭中被炸掉了一条腿。他的六叔公,终其一生都在向日本人讨薪水。但当国民党赴台后,这些乡野小民同样感叹:日本人虽然严苛,但有规矩啊。
但杨父的发达却是依靠自己磕磕巴巴的小学日语。杨父和姑姑之间,总是以日语名字相称。有时他们一起唱歌,会唱出童年的日本歌谣。
对于美国,他们同样纠结。二战后期,美军轰炸台湾,杨父天天躲警报,日据教育下的他甚至立志长大后要当神风特工队,射穿美国的航空母舰,为被轰炸的土地报仇。而随着国民党到来,美军又成了友人协防台湾。
对于国民党,他们亦情绪复杂。长达38年的恐怖时代以及“二二八”所带来的政治阴影,让杨渡这样描述“台湾的上空,有一种灰色的幽灵在漂浮。那是一种恐怖的感觉,也是一种惊疑的震慑”。家乡的空竹丸仔,因为参加读书会被抓走,同学被枪杀了,而他被关了几年放回家乡,只是再也不说话,垂着头,眼神空洞地在街道上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在大的时代洪流和政治波涛中,小民如浮萍,身份定位失去依据。杨渡说,自90年代开始,台湾人忽然都像着了魔的郭靖,不断地自问:我是谁?我是谁啊?
但杨家的家族祠堂里,却一直供奉着一块唐山石。这是他的祖先因避祸远走台湾时为了平衡而放在扁担一端的石头。
这些构成了台湾人复杂族群的心理结构。
杨渡不止一次用“尤利西斯”来比喻父亲的一生,也许是描述了一百年来,台湾男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包括他父亲、三叔公,乃至自己——“我们这些移民的后代,其实更像是祖先从唐山流浪出来的时候,从路边捡起的那一块石头,在生存与打拼的扁担上,在流浪死生的旅途上,我们顽强滚动,磨蚀碰撞,漂泊四方。”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多么扭曲、多么变形,至少有些不变的人性,还是值得人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