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2024-11-13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共8篇)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篇1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关于科学技术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什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在探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时都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科学技术现代化。他关于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观点,是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升华得出的重要结论。科学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把世界科学最先进的成就介绍到中国各个部门中来,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中国各个方面装备起来,使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周恩来所指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标志是掌握和运用原子、电子、超音速等现代的科学技术。1962年6月8日,周恩来说:“现在既不是三十年代,也不是四十年代,接近七十年代了,是原子、电子时代,技术水平提高很快,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没有的。原子、电子时代,改变了很多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能是逐步实现,逐步提高,不可能一步攀登高峰,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周恩来经济文选》第493页。这里他不仅指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标志,而且提出了“逐步实现,逐步提高”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 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

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而在中国现代化中,科学技术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

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成果,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概括来说,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强大驱动力,它的历史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篇2

因此,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观点, 采用恰当的方法, 通过人物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是我们高中历史学科教研的重要课题之一, 也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和捕获课本中有关历史人物教育信息的能力, 并以此为突破口对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提升, 从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下面就以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材 (人民版)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 谈谈本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涵义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 特别是在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 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目前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 专家们众说纷纭,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给出的定义:“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 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路径。”[1]按照这样的思路,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即符合历史人物教学客观规律, 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以最优的效果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对人物全方位的感悟, 从而有效地实现历史人物教学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其中“符合历史人物教学客观规律”, 指教学时除了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发展规律与教学活动自身的规律外, 还要结合历史学科和历史人物教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具体的“三维目标”则要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人物教学的要求。简单地说, 即注重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全面性的结合。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及反思

“有效教学研究”是近几年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关研究成果较多, 自2001年以来与有效教学有关的国内外著作就有50多部, 但大多数专著或从有效教学的整体性特征角度分析, 或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为例论述, 而新课程改革以来涉及历史有效教学专著只有1部。由此可以看出, 有效教学研究明显存在着学科研究的不均衡性, 尤其对历史学科的研究不够充分。

就相关论文而言, 用“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材 (人民版) ”作为词条在中国知网进行全文检索, 找到110条结果, 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文章只有49篇, 其中22篇论文专论高等学校历史教学, 与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相关的只有9篇, 而其中涉及有效教学的仅有3篇。这3篇论文都侧重于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微观研究, 研究涉及有效教学的原因和意义、实践与反思, 提出了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并且还不同程度地与低效历史教学作了对比。综上所述, 目前研究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论文数量明显偏少, 专论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论文尚没有一篇, 因此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微观视角对高一人民版历史教材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 可以以点带面, 找到历史人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对其他领域研究也有促进作用, 对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科研能力也很有帮助。同时, 在新课程背景下, 这是一个全新的小角度专项教学研究, 以前有教师对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进行研究, 但都是针对选修教材。目前尚无人专门研究必修教材中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 从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 人物教学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会得到高度重视。关于历史人物评说, 主要集中于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但限于篇幅也仅涉及22人, 而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材着重介绍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人物众多, 但目前没有关于相关人物的研究专著。

为此, 我们在教学和研究中有必要凸显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在“必修一”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这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并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体现出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时代需要, 符合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特点, 也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 与研究选修教材相比, 研究必修教材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 两个研究方向之间可以相互补充。这样做, 对其他版本的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 开展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实施办法

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教师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有效教学作为切入口。为此,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材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的现状, 对现行的教学进行理性反思, 并通过对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的个案研究, 检测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效果, 提出可实际操作的策略, 借此初步探索出以“必修一”教材为载体的历史人物教学模式。要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有效教学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切入口, 教师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开展摸底调查

教师可以针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开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方式, 初步了解目前学校高一近现代历史人物教学总的状况。这项工作将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开展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研究的个案分析

(1) 根据历史人物的不同特点开展个案分析。立足实际, 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 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开设多种形式的研讨课, 以个案分析的形式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可以依据历史人物在教材中的地位, 将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分成主要线索、次要线索、穿插介绍、事件联系四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整个人物作为研究对象的有毛泽东、洪秀全、孙中山、邓小平、周恩来等; (2) 以人物的某个片段展开研究的有左宗棠、邓世昌、丘逢甲、张学良、李宗仁、彭德怀、张自忠、洪仁、林觉民、李大钊等; (3) 以思辨形式探究的人物有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林彪、黎元洪、陈独秀、王明等; (4) 对教材中涉及的反面人物, 以局部细节展开研究的有慈禧、汪精卫等; (5) 对教材未提及的历史人物, 以穿插联系展开研究, 如陆宗舆、秋瑾等; (6) 对与教材相关, 在影视视频中出现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 以时空联系展开研究。

(2) 注意将个案分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物, 通过反思交流的方式将历史人物与现实联系起来;在师生间的问答对话中, 凸显历史人物的灵魂, 理解历史人物;在探究、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 达到用学生生命温度与历史人物的生命温度相知相融的有效教学目标。

3. 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策略与建议

对历史人物分析得出的结论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路。在“个别”的例证中, 主要通过教师分析案例, 经过对比、归纳, 寻找并得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的一般方法、操作步骤, 形成规律认识, 最终得出历史有效教学的模式。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深入推进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有效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意义重大。本文只是作了一个粗浅的探索, 因为这是一条新路, 对它的探索需要更多同行的关注, 并且一起转变教学理念, 才可以更好地探寻出适合当前历史人物教学的路径, 最终才能在以点促面的基础上, 真正达到历史学科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永恒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化史观与历史教学 篇3

时下正当全国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转型时期,高中历史教师用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历史现象,用什么的理论来指导新一轮历史教学,是目前高中一线教师 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显然旧的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都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历史教育,虞和平则在这本书中认为现代化史观以其独特视角诠释历史显示其探索历史的生命力,它正好对接了新课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理应成新一轮高考命题的主导理论。

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阅读,我认为虞和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首先,中国现代化歷程是世界近代化潮流中的一种。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散和社会主义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有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既会受到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影响,又有自己内在因素和道路选择。因此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既要运用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原理,更要建立和运用适合中国现代化特点的解释体系;既要放眼世界潮流,又要注目本国国情,还要慧眼识别外因和内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发展规律,表现形式,现实状态进行比较实事求是的分析,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历程的思维。

其次,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发展脉络。以工业化,民主化,民族化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将近代中国160年历史概括为两大模式即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四大阶段,三条道路即1949年10月前,以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主体,称之为“早起现代化”;其中,1912年之前为“前提和准备阶段”,1912年至1949年10月为“启动和道路抉择阶段”。1949年10月至起1978年,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形势下,基本效仿苏联模式和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的,称之为“经典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79年至2000年,是在依据国情实行改革开放和世界冷战基本解除的情况下发展的,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所以,中国现代化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经典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转换。同时本书还详实地揭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制度下,中国现代化的畸形状态和难以健全成功的一般规律;论证从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向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性。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差异,并能深入讲解民族化也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从而考试答题中做到要点多元化。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中国是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被迫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因素里有阻碍因素特别多,也有一些推动中国与外国资本主义文明对接的地方,比如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商人行帮组织的变异等。这一点教学中很容易忽略。

2.外因与内因的关系问题。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现代化,特别是在1949年前,也可以说是一种“外源性现代化”或“传导性现代化”。他本人则提出了“传动性”现代化理念 。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外国现代社会因素的注入及其所引起的中国人的学习和效仿之外,还包括中国人因外国的民族压迫而激起的谋求自强自立的动机,其次“传动”突出初期的促动意义。随着列强的入侵,由以前的被动向主动学习演变。则是主要靠自己来做,外国的传导就不再占主要因素。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认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够明确指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育的方向,不至于在新课改背景下迷茫于传统教育而不能自拔。

首先,历史教育本身意义就在于鉴古而知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把握方向。古人修史本来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目的在于鉴往而知今,《中国现代化历程》内容上强烈的现实感更是能教育我们学生了解历史,利用历史,创造历史,做好新一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也为改革开放背景下党和国家决策者提供了现代化建设新的思路。

其次,历史教育一定要重视选材要独具匠心,论证要史论结合,对号入座。新课标下更重视史实而非结论,这种观念在这本书中有明显体现,比如在说到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时,这本书尽量避免义和团运动等题材,而尽量挖掘一些中国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了许多既无法论证又容易陷入死胡同的后果,这对于我们在做高考历史41题很有借鉴意义,教育学生尽量选择有史实依托的观点来评述,再比如这本书将革命引入现代化研究,提出现代化内容,民族化内容,但在具体论述中,除了辛亥革命正面直接阐述外,其他如太平天国运动,二次革命,国共内战等作者基本不提。

第三,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切不可落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新课标下更重视活学历史,活用历史,一定时期的历史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历史,这本书在介绍中国现代化内容时,特别加上民族化,就是鉴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这意义特殊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背景的,所以我们在历史课教学中一定要有最先进的历史理念,大胆讲解目前历史前沿观点。

综上所述,读了这本书,作为历史一线教师,我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理解更充实更透彻,对学生讲这个问题也得心应手,脉络更清晰。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篇4

2、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是指由新民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一化三改造)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上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失误的原因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后果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艰苦创业的好榜样有解放军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教训: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③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背景: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全国各项工作徘徊不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公开发表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全会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底,安微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用“包产到户”的形式改革农村经济体制。1982年后,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全面展开。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事件有感 篇5

必然:别无选择的选择,唯一选择。历史背景和因人物性格所做出的决定和导致的结果。偶然:小概率事件的出现时间、经过和结果,关键人物的出现和作用

一直都有太多的人,对社会各个方面有太多的不满和抱怨,那是他们不懂历史!的确,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制度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矛盾等待化解。但无论如何,当下的中国是先祖们留给我们唯一的遗产,如果他们当年还有第二个选择,我相信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美国的确强大,让全世界为之疯狂。无一不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多完美,美国的建国先贤多么伟大。但如果你研究美国那短暂的历史,也会发现,美国民主也是美国人民和先贤们的唯一选择,是美国的最好选择。都是唯一选择,为什么就一定说美国的比我们的好? 现在是历史的延续,现在的果是过去的因决定的,认识现在就必须先认识过去的历史。让我们一起回顾近现代历史中的大事件吧。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耻辱历史——必然

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袁世凯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开端。——偶然

1911~1912年,辛亥革命。终帝制,起共和,中华民族第一次近代的自我拯救尝试,没有孙中山就没有革命的成功,成功概率极小,孙中山的伟大就此奠定!——偶然 1913年,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必然 1915年,袁世凯称帝——偶然中的必然

1919年,五四运动。一批青年老师和学生的流血牺牲改写了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中华民族再次自我拯救,知识分子伟大!——必然中的偶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偶然中的必然 1922年,永丰舰事件(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救护孙中山,蒋介石个人命运从此改变——偶然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出任校长,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是最恰当的选择,也是唯一选择,蒋介石从此上位——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偶然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的开端。——必然中的偶然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地位,把共产党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唯一选择,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后来的共产党,毛泽东的伟大就此奠定!——必然中的偶然

1945年,日本投降,重庆谈判。联合政府和独裁政府的历史性选择,中国革命的又一次分水岭。

1946,解放战争,国共内战开始——必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终结了上百年的近现代耻辱,中国共产党胜利,成为唯一执政党——必然 1966~1976,十年文革——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1977年,邓小平复出。既是最佳选择也是唯一选择。从此开启了邓小平时代——必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救党救国,邓小平的伟大就此奠定!——必然中的偶然

此后至今,中国经济强势复苏崛起,中华民族再次雄起!

回顾历史,才会明白,我们当下的社会制度和结果是多么得来不易,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被打倒,无数次再站起来,多少人付出了生命,辛苦,智慧和个人幸福!即使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是无数次生死存亡关头的唯一选择。且行且珍惜!

晚清,西方列强,北洋,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等等,那段百年的耻辱和黑暗,全世界全人类,再没有比中国更加可怜的国家!再没有比中华民族更加可悲的民族!

百年之前,没有人能告诉中国,哪里才是出路,哪里才有希望,还有没有生存机会。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邓小平等等一批人,是他们改变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但他们也是人,也会犯错误。十年文革,十年浩劫,消耗了绝大的国力民力,错过了最佳发展机遇期。但就是这样,中国的今天依然让世界惊叹和学习!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

百年之后,中国将去向何处?历史无法改变,也无从选择。做为当下的年轻人,当以现实为基础,尽己所能去改变,而不是抱怨,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会改变,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完全由我们怎么做来决定!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少年强则国强!明天握在我们手中!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篇6

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掌握了核技术后,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B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XX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顺利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着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顺利升空。XX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着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顺利升空,翟志刚完成了出舱行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他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锇问题。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②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他还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①文学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②艺术作品:1959年被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优秀电影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①人民教育的建立: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

“三个面向”:1983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景山中学时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义务教育法》: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厦门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总体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以前属于第一阶段, 该阶段中,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和策略尚不完整, 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缺少必要的法律手段和公众参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公众与专家都越来越关注历史风貌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保护, 从而修订了有关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法律。由此, 对厦门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进入到第二阶段。

1. 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第一阶段

厦门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在2000年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如对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的保护和改造。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措施以及公众参与, 所以整体的保护观念及保护手法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 比较保守, 强调修旧如旧的保护。

1.1 以集美学村为例

为让珍贵的近代建筑遗产之一嘉庚风格建筑得以永续流传, 厦门市启动了集美学村风貌建筑保护工作。保护方案确定了保护整体框架, 即一带八组若干点, 即允许对保护对象进行必要修缮和加固, 但必须以不改变原貌为前提, 即“修旧如旧”原则;确定了特殊保护、重点保护、一般保护三级保护对象, 及相应保护措施。基础采用施工较简单的扩大基础法和平板筏基法进行加固, 加固屋顶支撑结构, 修整屋面, 修缮门窗等。整体的外观修复偏重对历史工艺的模仿, 整体保护手法偏单一。

1.2 第一阶段保护观念特征

(1)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厦门一直没有出台与历史建筑保护有关的明确的法律依据, 直到1999年12月形成了《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法规研究》。

(2) 施工技术较为单一

建筑加固措施单一, 应综合应用多种方法, 从而保证历史建筑能够更安全地被使用。而对于有些不存在安全问题的结构, 则应该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

(3) 过分强调“修旧如旧”

对历史建筑“真实性”反映不够不仅在于它很难完全恢复建筑的原样, 还因为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来讲, 这种方式违背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原则。因为“重建必然掺杂很多人对历史的主观判断, 现代人对历史工艺模仿也不能保证完全准确, 会影响下一代人对历史的解读, 对当代人也会产生误导”。

(4) 公众参与度不够

2000年以前, 公众参与过程缺乏开放性, 公民缺乏参与渠道, 唯有通过上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 低层次的参与者多于高层次的, 导致参与效果不佳。

2. 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第二阶段

2000年以后, 厦门市出台一系列法律措施对近现代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整体保护手法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本文以鼓浪屿为例, 来讨论2000年以后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变迁。

2.1 以鼓浪屿历史建筑保护为例

在2000年1月13日,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布了《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从而为保护历史风貌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施规范。条例中将历史风貌建筑分为重点和一般保护这两种类别:其中重点保护这一类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只允许进行功能的适当改变, 严禁做不可恢复性改造;而一般保护类别的历史风貌建筑, 需要严格控制外观, 允许内部改造。

当前鼓浪屿近代洋楼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方式针对不同等级和保存状况的历史建筑定出主以下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原样保护型, 这一类型几乎完整保留建筑原貌, 只是更新内部功能;二是室内装饰型, 这种类型主要对建筑内部做可恢复装饰, 不允许对建筑其他部分做大改动;三是内部改造型, 这种类型只保留建筑外观, 对内部的利用十分灵活, 适用于外观有特色或内部损坏严重的建筑。

(1) 原样保护型:“海天堂构”洋楼建筑群

“海天堂构”建筑群 (图1) 位于福建路40号, 由五幢洋楼组成, 由菲律宾华侨黄秀烺、黃念忆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然而在文革后, “海天堂构”的内部空间被多户居民随意分割, 其外观由于长期风吹雨淋且缺乏维护而受到破坏。

2005年9月, “海天堂构”建筑群中的三栋别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 内部功能从居住变成了历史风貌建筑展览馆以及南音和木偶表演馆, 在开发新功能的同时还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海天堂构”建筑群还拆掉了本不属于原来建筑的部分, 恢复了原来的布局形式。部分破损的部分应用了新的材料, 修补的部分与原有建筑有明显区别, 这也强调了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

(2) 内部装饰型:西林别墅

西林别墅 (图2) 位于永春路73号, 约建成于1928年, 在60年代初就被改造为如今有名的郑成功纪念馆。

在2004年底, 西林别墅又一次进行了大的修复和改造。建筑的外墙没有改造, 而是仅仅做了保护性修复, 保留原来建筑外观的真实性。但其内部根据郑成功纪念馆的功能需要, 改动了部分平面布局, 且做了较大的装饰性改造。这些建筑内部的改造基本上都是符合“可逆性”原则, 必要时可以恢复原样。

(3) 内部改造型:李家庄洋楼

李家庄 (图3) 位于漳州路38号, 是一栋私人别墅。原建筑为砖混结构, 木楼板, 屋顶为木结构, 建筑共两层, 前后砖拱外廊。但该建筑破损严重, 墙体剥落、梁柱腐蚀、屋顶漏雨、门窗破损, 而且楼板间有大量白蚁, 造成楼板与屋顶结构被严重腐蚀。这样的建筑已经失去了承载力, 随时可能坍塌。

于是在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期间进行了改造, 保留建筑外观并进行修缮, 建筑内部拆除并重建。建筑的功能从私人别墅改为了家庭旅馆, 设计了新的平面布局, 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而庭院的附属建筑使用了现代材料来进行翻建, 与原有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旧协调相处反而更加突出了老建筑材料的质感与浓厚的历史感。

2.2 第二阶段保护观念特征

(1) 法律依据更加明确

在2000年以后, 有关历史建筑的制度和法规已经相对健全, 使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可控范围之内。

(2) 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更加明确

鼓浪屿的历史风貌建筑已经被定义为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 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

(3) 更好地找到开发与保护的结合点

我们可以在保护历史建筑且不破坏其外观的前提下, 改变内部功能, 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

(4) 注重真实性表达

对于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改造来说, 表达原有建筑的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威尼斯宪章》中所提到的:“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 并且要看得出是当代的东西。”

(5) 结合新技术, 遵循“可逆性”原则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手法更加完善, 当我们无法判断这些保护措施是否是最有效最科学的时候, 应该采用尽可能的少干预加固措施, 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3. 对当下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思考

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完善许多,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以鼓浪屿为例, 旅游业的发展给鼓浪屿带来了大量商机, 也增加了其历史建筑的商业价值, 这也造成了大规模的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2014年3月, 厦门市政府提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提出“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诉求的历史条件, 是城市设计工作的挑战, 更是朝向市民城市营造的过程。在这样的经济发展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碰撞下, 笔者对当今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提出三点意见。

3.1 避免旅游过度开发, 强调社区营造

以鼓浪屿为例, 由于其过于强调对旅游和商业模式的开发, 导致目前鼓浪屿的历史建筑改造过于商业化, 以至于原始的建筑风貌都被商业表皮所遮挡。这些改造分布于鼓浪屿大部分区域, 不仅新的功能相对单一, 而且打乱了原有的区域形态与生活节奏, 使得原来以生活为目的的社区模式逐渐走向衰败。现在, 鼓浪屿的不宜居问题日益突出, 生活服务配套缺乏, 历史建筑“空心化”明显, 亟须在维持风景旅游发展的同时, 注重社区的建设与功能的调整, 若是能朝向深度的文化旅游发展而不是大众旅游, 才能避免破坏。

3.2 梳理历史建筑的产权并合理利用

厦门多处近代洋楼因战乱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产权不清, 致使建筑荒废损坏而无人或无权对建筑进行有效的维修与合理的利用。还有的历史建筑有多人和多户共同使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为满足需求往往会对建筑进行改造和增加分割。若政府进行保护, 首当其冲就是产权问题, 产权往往变更繁复, 稍有不慎, 就会陷入被动。

3.3 注重整体环境保护, 兼顾单体改造

在当前的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实践中, 人们出于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往往都偏重于单体建筑的改造, 而对传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体保护做的较少。历史建筑是与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 可能一棵古树、一幢建筑、一条街区就伴随着一个历史事件, 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所以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也尤为重要。

4. 结语

相比第一阶段相对单一的保护观念, 第二阶段在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控制中, 运用了更多的保护手法和保护策略。更加注重历史风貌建筑本身及其周边环境, 注重传统格局和空间特色, 保持其城市的肌理、场所构成, 体现其所在地段内传统的建筑文化艺术。在未来的发展当中, 应更加注重从市民的角度出发, 重视集体的记忆, 肯定活的保存, 在共同缔造的过程中建立起市民的城市。

摘要:厦门近现代遗留了众多历史建筑, 对其保护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对集美学村的保护以及第二阶段对鼓浪屿的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保护阶段的对比与思考, 对厦门当下历史建筑保护提出新的观念。

关键词:厦门,历史建筑保护,变迁,鼓浪屿

参考文献

[1].王绍森.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10月

[2].王绍森.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0

[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吴瑞炳, 林荫新, 钟哲.鼓浪屿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5].王唯山.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 2002, 26.

[6].梁航琳, 杨昌鸣, 梁亮, 杨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7, 9 (3) .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回顾 篇8

近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 旧中国的近代化

——道路曲折

一、近代化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探索近代化的层次由浅入深——学习西方由“器物”递进到“制度”。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②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二、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近代化的活动

(一)地主阶级御辱图强活动

1.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御辱图强,学习西方——洋务思想萌芽。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以求“自强”、“求富”,筹划海防,培养人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二)农民阶级——救国救民的民主运动

1.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将从西方学来的拜上帝教与《天朝田亩制度》结合,试图武装推翻清政府,建立农民阶级的理想王国。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赋予新时代特征和意义,但均未实现。

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提出具有朴素爱国情感的“扶清灭洋”口号——对中外反动势力限于感性认识,拒绝西方近代文明,注定了失败结局。

农民运动的历史启示:

1.充分表现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2.平均主义和盲目排外的极端性又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保守与落后性——小生产者自身局限性。

3.农民阶级不能担当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领导重任。

(三)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活动

1.早期维新派——脱胎于洋务派。主张:否定单纯继承洋务派主张——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习西方,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2、康梁维新派。 主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学思想结合形成较系统的维新理论——挽救民族危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提倡西学——以日本为师,超越洋务派“中体西用”。实践: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民主政治的近代化理想未实现。

3、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武装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美国为师,超越维新派“改良以君主立宪政治”的近代化探索。实践:革命派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措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民主共和的近代化理想破灭。

4、实业救国派(“南张北周”为代表)。主张:在辛亥革命鼓舞下,主张创办实业以振兴民族经济,抵御外国列强入侵而强国。实践:一战期间掀起创办实业高潮,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结果:民族工业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未实现国家富强。

5、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前期)。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矛头直接指向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美法为师。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但因脱离群众,无法实现。

6、民主党派和中间人士的第三条道路(解放战争时期)。主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也不赞成中共主张,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实践证明走不通,最后转向中共共同反蒋建立新中国

资产阶级探索规律与认识

(1)民族资产阶级克服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取得反帝反封建的一定的成果,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因其软弱妥协的局限性,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其政治目标——民族独立与政治民主化不能实现,近代化也就难以实现。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胜任民主革命领导,但因其革命性决定了它是民主革命的团结对象。

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一)先天的不利条件:

1. 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 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 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 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依据不平等条约进行军事、经济、政治侵略,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社会环境)长期动荡。

(四)推动因素:

1.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带来先进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旧制度和旧观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也进行部分改革,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

3.中国近代化起步于两次工业革命之交,为较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一) 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二) 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曾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三)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四) 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一)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上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教学设计下一篇:编部汉语拼音a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