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2024-08-27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共8篇)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篇1

摘 要 本文梳理了中国近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分为近代学徒制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学徒制是中国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为中国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会推动学徒制的变化发展。我们要在学习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做好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

关键词近现代 学徒制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06

2015年是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年,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新阶段、掀开新篇章的一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加强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引导和推动,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政策解读及培训。

中国学徒制的历史悠久,从封建社会艺徒制的师徒关系逐渐演变成现代企业组织的雇佣关系,几经沉浮变迁,在新时代以新的形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世界的关注。

中国近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学徒制萌芽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在中国古代手工技艺、知识的传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一直没有受到正统教育的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徒制非但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跟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革新。近代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众多学徒群体的存在,并且学徒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1.1近代学徒制发展的社会背景

1856年清政府在英国人的大炮中被迫打开了国门,传承了几千年封闭锁国的小农经济也趋向解体,中国的经济发展被拉入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过渡,生产方式也由家庭本位过渡到社会本位,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就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

清政府在1866年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即中国第一所近代高等实业学堂,这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开端。政府开始介入学徒教育,具体表现为增加设场授徒的场所和学徒数量。晚清时期,学徒制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原有的学徒制也得了改造,学徒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政府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大力推行这一制度,而且在法律方面也得到了支持。1929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工厂法》,其中第11章(共12条)就涉及了学徒制的立法问题。同时对学徒教育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培养环节都做了相关规定:对学徒的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等都做出了规定。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传统的学徒制正在逐渐现代化。

1.2近代学徒制的一般规定

(1)年龄、地域的规定。包括招收学徒的年龄、地域、文化素质等。首先,学徒的入学年龄比较灵活,“近代学徒年龄,小则十二、三岁,大不过十七八岁,是为最佳学艺年龄”。①其次,招收的学徒一般为本地域的学生,一般由保荐人推荐,这样做是为了对招收学徒的家庭有所了解,避免招收品德不合格的人。最后,对学徒的个人素质有着简单的要求,一般行业没有特殊的背景要求,只要学徒勤奋好学、行为端正即可。但也有一些特殊行业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如刻字店招收会基本的读书识字的学徒,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因为不懂文字而胡乱刻画的人。②

(2)招收人数、修业年限的规定。随着行会制度的发展,招收学徒不再是师傅的私人事情,招收学徒的同时不仅仅是培养行业的继承者,还是同行的竞争者。如果招收学徒过多,可能带来市场的失衡。一方面徒弟多,则生产的产品多,会导致本行业的市场失衡,因为商品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学徒不可能一直是学徒,总会有出师的一天,到那个时候,市场上会出现过多的竞争者,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各行各业对学徒的招收人数都有着自己的规定,一般要求“一出一入”或者“二出二入”,即一个师傅一次招收一个学徒或者两个,大部分行业修业年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学徒出师以后,师傅才能招收新的学徒。”③

(3)学徒出师的规定。学徒学习期满,意味着可以出师,具备从业资格了。学徒出师之后一般会在所学的场所以较低的薪资帮工一段时间(一至二年),帮工期结束之后,由师傅推荐到同行的其他地方或者自谋出路。学徒出师不仅要考核基本业务技能,还要进行实践和道德的考核。黄鉴辉《山西票号史料》曾记录:“练习成熟再测验其做事能力与道德,如远则易欺,远使以观其志;近则易狎,近使以观其敬;烦则难理,烦使以观其能;卒则难办,卒间以观其智;急则易爽,急期以观其信;财则易贪,委财以观其仁;危则易变,告危以观其节;久则易情,班期二年以观其则;杂处易淫,派往繁华,以观其色。”④ 2近代学徒制的特点

(1)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学徒制强调“做中学”,即学徒在实践过程中边看、边做、边学。具体的教学模式是,师傅在工作的时候,学徒在一旁观看,经过一段时间基本熟悉以后,给师傅做一下辅助工作,之后不断练习以达到熟练。民国财政部长王云五曾说过,我国旧日的工人培训的办法都是采用的学徒制,学徒们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技能不容易遗忘,又很切实际。⑤

(2)教学模式。传统的学徒制一般由师傅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到了近代特教学模式由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教学,教学方法则转变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例如福建工艺局的学徒们每日上午在学堂内学习数学等科目,下午则在工场实际操作漆器、皮器等制作方法。这种半学习理论知识半实践的教学模式标志着学徒制由传统走向现代。

(3)教学内容。学徒除了学习本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接受职业道德的培训。要求学徒做人真诚、恪守信誉,张正明的《晋商兴衰史》中有记载“培养学徒要中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妒、幸辛苦、戒奢华、并派往繁华商埠、以观其色”。

(4)师资组成。这一时期的学徒制在师资组成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师资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专门在课堂上讲习教理,另一部分则是专门进行技术训练的匠人。⑥其次,出现了洋教习,这是学徒教育不同于传统学徒制的另一大特征,教授学徒新式的工艺。

近代学徒制对中国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批民族经济发展急需的职业人才。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方面社会上有多之400万的人口待业在家,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来建设新中国。

3.1 旧社会学徒制的改造时期(1949.10-1958.01)

旧社会的学徒制已经不再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功能,而是沦为剥削学徒的工具,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对旧社会的学徒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造。1950年6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其中有规定如下:“第一、动员工厂内有技术的工人树立培养下一代技术工人的义务;第二,对不同的岗位的学徒制定不同的技术培训方案并且签订师徒合同;第三,制定学徒考核办法,如定期举行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徒,一方面提升他本社的技术等级,另一方面给予他师傅一定数额的奖金。”⑦这一文件使得我国传统的学徒制在保留和继承的基础上得以改造。据1959年统计,建国10年工建交12个相关产业部门共培训新技术工人837万人,其中90%以上是通过学徒方式培训的。⑧

3.2 传统学徒制的改革时期(1958.02-1976.10)

1958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文件对学徒的学习年限、学习内容、学习期间生活待遇以及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方面都有着规定:对于学习技术含量不高工种的学徒的学习年限一般是2~3年;学徒在学曾期限内,由所在单位按月费抬生活补贴;学徒在学习期限不足以前,不得转为正式的员工;在学徒学习期限内,师傅应当履行认真教学的义务,学徒则要履行尊师重教、遵纪守法的义务;各单位同学徒以及师学徒之间,都应该订立合同。这一文件的颁布也标志着我国学徒制的建设进入了制度化阶段。

在企业大规模的培养学徒的同时,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1958年1月,中央明确指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⑨同年5月30日,刘少奇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了《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他指出,在中国除了全日制的学校制度和八小时的劳动制度以外,还应该存在一种与之平行的制度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1958年7月,刘少奇在天津召开半工半读的座谈会,在会上他指出除了在工厂中进行半工半读以外,还可以在青年学生中举办半工半读,即工厂招收初中毕业的学生为学徒,四小时工作,四小时学习。学校工厂合一的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不难看出已经初具现代学徒制的模型。但可惜的是,半工半读在文革期间被批为资本主义形式的职业教育而遭到中断,学徒制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⑩

3.3 传统学徒制的终结时期(1976.11-1989.0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面对技术工人的大量缺失,学徒制又被重新提上日程。1979年9月28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学徒制仍然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同时重申50年代建设的学徒制。对学徒制做了如下规定:首先,要明确确定学徒制的学习年限,不断革新培训方法;其次,学徒工作以后在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再次,学徒在学习期限内,学习技术理论知识的时间不能低于整个学习学习时间的1/3;最后,师徒之间要签订合同,实现包教包学包会制度,保障教学质量,学徒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考核。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搞好青壮年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是最近两三年内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z同年5月21日,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徒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学徒制在一定时期以内仍然是培养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技术工人的重要手段,并且对招收学徒条件、学徒学习年限、学习内容、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相应的劳动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1983年劳动部召开全国培训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面系统的改革培训制度,从实际出发,今后企业招收的工人将从职前培训转向在职培训,将招工转向招生。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不断上升,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企业也由过去的招收学徒工转变为招收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为技术工人,劳动者的素质也得到了有效改善。1989年3月3日劳动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学徒培训制度改革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一方面肯定了学徒制的作用:建国以来,学徒制为新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为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和推动社会主义进步作出了自己的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发展,而大多数的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学徒制的培训方法,不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需要和技术支持,所以应该逐步改革学徒制的培养办法。这一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以企业为主体的传统学徒制走向了终结,此后的十年政府也鲜少出台与学徒制相关的政策。

3.4 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时期(1998.03-今)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增强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国际现代化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改革学徒制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而现代学徒制则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现代学徒制的概念: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直到今天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推动的阶段。

学徒制是人类文明社会最古老的职业教育模式,将人类社会传统的技术技能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继承下来,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学制将学徒制与学校职业教育联合在一起。学徒制的发展历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其极大的推动力量。我们要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历,做好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篇2

1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演变

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孕育期(1949—1998年)、起步期(1999—2010年)、发展期(2011—2020年)和成熟期(2021年以后)4个阶段(图1)。孕育期是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的工程水利、传统水利,起步期是以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发展期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水利。中国水利现代化经历60多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完成了从孕育期到起步期再到发展期的演变,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1.1孕育期(1949—1998年)

孕育期是以工程水利为主的传统水利时期。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凸显了水利的重要战略地位。经过几十年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我国初步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工程水利的实质是通过工程措施来除水害、兴水利,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内涵是研究水利与工程的关系,特别是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的措施和理论,以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2]。这一时期的水利现代化是以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为特征的治水思想,水利建设的重点是修建好工程、管理好工程以及不断改进完善,使之发挥更好、更大的效益。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以工程建设为主的工程水利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防洪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兴建也为中国水利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水利现代化侧重原始的供水管理,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管理目标单一。水的特性表现为一种强公共物品,政府主要采用行政命令进行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建设、水灾害的防治、水资源调配和管理。同时,出现了少量正式的法律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简称《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简称《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简称《水污染防治法》)等。

1.2起步期(1998—2010年)

起步期是以资源水利为主的现代水利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灾害日趋严重。长江洪灾、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面临着全面的水危机。严峻形势要求中国水资源的管理应从供水管理转向需水管理和全面厉行节水。1999年,水利部确立了“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的治水思路。资源水利的实质是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内涵是依托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节功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节约型社会和经济发展体系,以及防洪减灾体系。具体表现为:① 在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方面,早期是以“开源”为主的供水管理,侧重于供水水量的时空调配,2002年《水法》的颁布标示着治水思想从“开源”的供水管理逐步转向了“开源节流”的需水管理;②在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方面,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的“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治水思想从以治污技术为主的单一水污染治理转向以综合管理为主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③在防灾减灾及洪旱灾害管理方面,2003年水利部提出的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从“农业抗旱”向“全面主动抗旱”的两个转变,意味着,治水思想从以工程手段为主的被动式洪旱灾害控制转向以综合风险管理为主的主动式洪旱灾害管理。

这一时期,我国侧重需水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统一管理模式,管理目标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水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水利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用水户之间利益冲突继续加剧,中国开始注重水法体系建设和基于市场机制的水利管理制度供给,水资源公共物品的属性由强变弱,逐步走向市场化。一系列水利现代化管理制度开始付诸实施,如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税、排污收费制度、灾害补偿制度、期权契约等[3,4,5],且先后修订了《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颁布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文件。

1.3发展期(2011—2020年)

发展期是以民生水利为主的现代水利中期阶段。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防汛抗旱事关生命安危,饮水安全事关身心健康,水利建设事关生存发展。21世纪以来,影响民生的突发水灾害事件频繁爆发,暴露出我国水利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等。以人为本是一切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这意味着,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民生水利阶段。民生水利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以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着力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民生水利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措施为抓手,在防灾减灾、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服务人民群众。

此外,在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实践进程推进的同时,水利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目前,水利现代化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一些专家学者对此做了些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6,7,8,9,10]、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价[11,12,13,14,15]两方面;另一方面是由水利部办公厅、规划计划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成立的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开展的一系列的、较为系统的水利现代化研究[16,17]。

2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启示

2.1中国水利现代化的成果

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理论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 水利现代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于水利事业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也就有所不同。

b. 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再到“民生水利”的发展过程,伴随这一过程,治水思想从“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向“尊重自然、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同时形成了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出民生水利的新方向,这些都为水利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 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其治水思想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供给,而这些管理模式与制度又较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d. 水利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特定历史时期下水利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水利现代化内涵和特征、评价指标体系、水利现代化推进策略等方面。

2.2启示

a. 水利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必须以动态的观点进行水利现代化建设。今天,中国水利现代化已经步入民生水利阶段,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和深化中国水利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b. 新形势下水利现代化建设应加强调水利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现有的水利现代化研究仅停留在宏观概念、原则、指导思想、指标评价等层面,缺乏对水利现代化概念及内涵的全面解析,缺乏对水利现代化发展演变过程内部作用机理的分析,缺乏从水利自身发展规律角度去探求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影响因素及各种因素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用于指导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与制度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

c. 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水情,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为行动导向,从制度创新角度展开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与路径研究,分析政府主导下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多维动力下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体系,寻找基于战略前沿目标的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完善水利现代化实现的保障机制,从而有效促进水利现代化进程,达到保障国家各项安全、改善民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目的。

基于上述启示,笔者提出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的构想:按照“问题提出—模式发现—路径选择—实践示范—政策建议”的逻辑,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中国水利现代化问题。首先分析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及历史演变,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和水情,界定新形势下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展开中国水利现代化演变规律分析;其次,基于水利自身发展规律,设计多维动力下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即不确定条件下和适应性管理理念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约束激励惩罚一体化的水污染治理模式、人水和谐理念下和政府主导合作框架下的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通过多维情景模拟结果给出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再次,确定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找出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并从制度、投入、供给和利益角度给出水利现代化发展的保障机制;最后,选取某一典型区域,分析该区域水利现代化历史演变进程,评判水利现代化水平,制定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构建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通过示范研究,从国家战略、政策执行和政策实施3个层面,提出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途径、措施及保障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及实现路径的一般理论,为国家制定水利现代化发展规划、政策和纲领性文件提供决策参考,达到促进水利改革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3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及路径选择

江苏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江苏省提出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构想。江苏省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江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江苏水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发展确立了一个理念、两个规律、三个统筹、四个任务的基本治水思路,即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把握水的自然规律(良性循环规律)和经济规律(效率优先规律),统筹城乡水利共同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的协调推进,发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

根据《江苏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2004)及苏发[2011]1号文件制定的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结合江苏省洪水、干旱、水污染频发的现实水情,笔者提出了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及路径选择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动力因素应包括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环境与生态保护、防洪减灾和水利发展保障4个方面。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包括不确定条件下江苏水资源适应性开发利用、约束激励惩罚一体化的水污染治理、洪旱灾害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构建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选择模型,展开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选择分析,旨在找出影响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符合江苏发展的、更具针对性的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主导管理制度、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节水型社会的水价形成机制、利益协调的水利补偿机制等。

摘要:国家现代化需要水利现代化的支持和保障,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了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水利现代化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提出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即以动态的观点,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水情,基于水利自身发展规律分析,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多维动力管理模式及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江苏为例,提出了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研究框架。

中国现代化:艰难的历程 篇3

从社会情况看,中国的起点也是很高的。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阶级相对开放,科举制为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敞开了大门。农村小块土地占有方式盛行,小地主所有制连同租佃制形成一种没有鲜明等级差别的乡村环境,与欧洲过渡性的小农土地占有出现以前的贵族或农奴主的大庄园制形成鲜明对照。此外,中国地方社会还存在其他许多明显的现代特征。

最后,前现代中国的突出发展在教育上表现得也很明显。“除日本之外,就技术和社会价值对民众的渗透程度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前现代社会可与之相比拟。官档和私录的记载以及通讯联系皆依赖书面文字。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两方面对成就、普及和理性的取向,受到普遍的重视。世俗化的学校教育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规范化的。”(242页)

然而,有着上述诸多现代化因素的中国,却迟迟未能踏上现代发展之路。答案究竟何在?这本书指出五个方面。

先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而滋生了一种中国文化优越感和自视为万邦来朝的中央之国的世界秩序观。中国人长期以“无邻邦帝国”自居,对外关系不是多边的而是双边的,即册封与被册封、朝贡与受朝贡、天朝与蛮夷之间的等级秩序关系。这种世界观使中国人在面对强大的西方挑战之际缺乏应变的灵活性,加之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终于在一个世界历史巨变的关头,在短短时间内从文明强盛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落后挨打的深渊。

这里有必要提及一点,这就是:西方殖民者用强力打开中国的门户,迫使其放弃以老大帝国自居的世界秩序以后所建立的无非是一种民族压迫和剥削的秩序,而不是所谓传播国际平等观念。

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很早就具备了政治现代化的某些最“现代”的因素,但是

“从一种重要意义上来说,可能正是中国政治理想本身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构成了它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像扩大政府责任范围,或者为民众积极参与政治建立正规机制这样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变革,在娘胎里就被旧政治秩序那种窒息一切的稳定性和伦理上的正当性给扼杀了。……谁能想象出并证明一定要进行改革呢?这个社会能产生哪些会呼吁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社会势力呢?在中国领导人不准备对中国政治进行彻底的改造,而仅仅小修小补之前,要设想历史自己能够走上缔造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而又不吸取西方演进的政治体系和观念所扩散出的特定因素和业已显示出来的优越之处,实在是匪夷所思。”(62页)

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方面的障碍可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的政治行为来分析,本书第三、九两章正是做了这样的分析。其中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对十八至十九世纪中国武装力量变化的描述。

从平定三藩之乱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其间将近两百年里清朝政府没有遇到严重的挑战。在国家安全、稳定的另一面是军队的惊人腐败和变得毫无作用。十九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少数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导致地方采取防卫措施,凭借地方士绅威望及资财武装起来的军事力量取代了无能的正规军和过去乡丁的作用,此即所谓“团练”。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组建了他的湘军,各省则纷纷效法。这些地方军队采用西式组织和技术,并以其所控制的口岸和商业为自己筹饷,形成一种新型的军事政治机器,从此开创了中国近百年地方主义、军阀主义横行的历史,本书作者称之为“中国政治的军事化演变”,它影响到所有参与政治活动的人。(91页)军阀统治破坏了国家的统一,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学习西方现代知识与技术的运动最终都成了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相互竞争的工具。作为后起现代化载体的国家及其统一的、长期的目标被远远置于一边了。国家分裂,军阀混战,国民日穷,国力日弱,帝国主义乘隙长驱直入。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现代化的课题似乎只剩一个,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权威,其它任务几乎全部搁置,一九四九年以后还要围绕这一课题付出高昂的代价。上述这种以地方主义、军阀主义为特征的“中国政治的军事化”实在是迟滞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方面,中国以农为本的传统经济结构拥有充裕的劳动力,却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土地,中国前现代经济主要依靠广泛可用的劳力而缓慢地增长,经济生活中专注于劳动力的密集使用而不是创新技术、发明机器。在经济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中国社会缺少一种类似西方新教伦理的文化精神,官僚士大夫皓首穷经、因循守旧,普遍卑视工商业活动,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打上门来时,统治集团中的许多顽固分子仍然一味反对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害怕采用现代技术会引起经济和社会失序。帝国主义打破了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的旧经济格局,取而代之的是外受列强掠夺、内部四分五裂、沿海与内陆严重脱节的另一种破败格局。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除去短时期曾经在夹缝中有所增长以外,长时期陷于停滞甚至倒退。

从社会来看,前现代中国人口增长居高不下,不多的一点剩余被急剧增加的人口消耗殆尽。中国社会分层的总体模式是包括官僚士大夫和商人在内的各阶层纷纷向地主靠拢,范围狭小的地方市场所造成的分工完全服从于农业的需要,中国社会的这种“农村导向”与一些成功的后来者如日本和俄国的日益加强的城市导向明显区别。从社会组织状况看,中国社会中占压倒优势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组织,在国家和家庭、宗族之间的公开组织极少。社会只看重家庭和宗教的联系,偌大一个中国看上去更像一个千千万万独立王国式的家族的堆积,缺少社会整合、社会动员的因素。前现代中国的这种社会状况至今在许多农村地区留有清楚的痕迹。

最后来看教育。前现代中国教育的目的是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民众,价值取向是尊孔读经以求取功名。这种教育禁锢了受教育者的思想,也窒息了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数学、医学、天文、地理诸领域的研究,甚至政治、经济、军事等学科的研究,使之不能成为系统的科学。“结果,留给二十世纪的,就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知识和方法论,只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个口号是汉学在反对所谓宋儒空洞玄学的斗争中形成起来的。这也就是说,科学价值来自人类思想上的冲突,而不是来自自然科学,中国人的学问恰巧就集中在人的思想冲突领域内。”(260页)

需要指出的是,在早熟的“现代”因素与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之间并没有截然区分的界限,有些因素兼具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有些早熟的现代因素发展到后来反而成为现代化的障碍。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冲击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影响下被动展开的,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些很好的历史传统因素被破坏了。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狂潮席卷了一切,使“中国本来可以怎样怎样”之类的命题成了无稽之谈。为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模式和特点,除了横向地考察五个方面的因素,还需纵向地观察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历史进程。在本书的架构中,这两种考察是揉合在一起的。

本书第二部分标题为“二十世纪的转变”,这个转变以一九O五年为标志,“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因为一九○五年被废除的科举制度“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335页)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启动以后却走了相当长时间的弯路,帝国主义侵略和地方主义、军阀主义的泛滥造成国家四分五裂,转移了对现代化的注意力,反对外来入侵和寻求统一与稳定成为中国在本世纪上半叶的主题。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不仅没有取得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且社会日趋分裂,教育的变革亦支离破碎。正是基于此,作者对一九四九年中国在共产党人领导下的重新统一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本书开宗明义指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把现代知识的空前增长视为历史的原动力。从这里又引申出两条原则:第一,认为现代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国内转变;第二,认为一国的发展水平不能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或其他体制上的规范来衡量。作者称这两条原则使现代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方法划清了界限。(见本书17页)但我以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这两条原则。两原则之一强调内部因素的决定作用,之二反对单纯以生产关系为标准衡量发展水平,应当说是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本书的缺点在于,由于内容太多,要交代的历史事件太多,五个方面齐头并进,线头太多,容易使人摸不着头脑。亨廷顿在其《发展的目标》(载于《理解政治发展》一九八七英文版)中批评了西方现代化研究诸流派中的“相容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把现代化的各个分进程联为一体、“所有好事情会一齐来”,或者视某一特定目标为带动其它目标的“火车头”,而未看到现代化诸目标如经济增长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了解必须在诸目标中做出选择并采取缓和矛盾冲突的政策,因而没有真实描绘出五十年代以来第三世界的发展变化。这个批评对于本书恐怕也是适用的。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摆脱现代化的诸目标和分进程之间矛盾冲突的痛苦,如何选择最稳妥、最少弯路的发展模式,解决经济增长(效益)与公平分配、增长与自由、政治民主与社会稳定等等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亟待研究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于燕园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篇4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 关键词:德国 设计 工业

一、德国的工业设计

1、背景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

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

1、背景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2、发展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三,德国的工业同盟(现代主义设计)

1、背景

以”青年风格“为特征的新艺术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工业中所出现的设计问题,所以,大约从1902年开始,就有一部分德国的设计师从”青年风格“中分离出来,试图从新的角度,新的方面去探索工业化和机械化条件下新的设计艺术形式。1902年(有资料说是1900年),德国魏玛大公府邀请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前身)。1906年,威尔德任首任校长。威尔德认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美一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力地挥舞,就能创造美”。主张设计师应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这些思想对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深远。1907年成立的德国制造联盟(也叫“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

2、发展

德国工业联盟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一群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德国工业设计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如凡·德·威尔德、贝伦斯、瑙姆、布鲁诺·陶特、以及奥地利的霍夫曼、奥别列切等著名人物。穆特修斯和威尔德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设计师贝伦斯更是在实践中将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一代设计先驱在这种探索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和穆特修斯。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瑙姆起草的,作为政治家的他,对设计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在宣言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第二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第三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以避免政治对设计工作的干扰;第四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第五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第六,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彼得·贝伦斯,是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也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贝伦斯的早期设计深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常常利用图式化的平面来制作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样式。后来又受到麦金托希的影响,开始重视以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采用理性的几何造型来表达设计。大约就在这时,他从形形色色的设计观念和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了正在变革中的艺术和设计趋势,认识到设计只有与大工业的加工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会拥有生命力.他不仅肯定大工业的机械生产方式,更找到了适应大生产设计方式的功能主义的内核,这些在他的设计中有完整的体现.如他为AEG设计的厂房整个建筑外面没有任何装饰,表现出新技术条件下对新建筑形式的大胆探索.这为建筑开拓了一种新的形式,被建筑界视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穆特修斯。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1907年开始,他指导了几位学生。包括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1909年设计的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在重视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的简约。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系统(CIS)的先河。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贝伦斯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设计师。

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是一位教师、外交官、古董鉴赏家出身的设计运动组织者。德国现代设计运动先驱。穆特修斯主张设计艺术必须有目的性,讲究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十分重视功能主义设计原则。他认为德国设计只有采用机械化大生产方式才能有发展前途。他提出“一定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所有设计必须符合“完全纯粹的使用功能”。1914年,他在德国工业联盟在科隆举办工业艺术与建筑展览会上与范德维尔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穆特修斯终于以有力的证据和理论驳倒了对方,指明了工业设计发展的立足点是标准化生产方式。这场争论是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场大争论,后来的事实证明,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工业产品和零部件的标准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也为德国成为理性主义的设计大国埋下了伏笔。舒密特也是联盟的支持者。1898年创办德国德累斯顿手工艺工场。

3、评价

德国工业联盟发展迅速,联盟采取举办讲座、开年会、出版年鉴、发展会员、办展览等形式宣传自己的设计主张,还在设计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设计原则。联盟培养和影响了一代新人。如贝伦斯直接影响了格罗皮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联盟还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1915年,英国成立设计与工业联盟;1910年。奥地利成立“奥地利制造联盟”;1913年。瑞士成立制造联盟。

德国工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时代的来临。

四、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的高峰)

1、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的技艺包含了设计,但可以说当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由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以及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造成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2、发展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理想主义)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索时期(高峰时期)

包豪斯新校舍

1925年4月1日,新的包豪斯学院在小型工业城市德绍市开学。格罗皮乌斯认为,新的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所以他亲自以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新校舍,这座被誉为现代建筑里程碑的建筑完全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各个不同的部分外型各自不同,高低错落。整个形体简洁明快,没有任何装饰。面对主要街道的实习车间为大面积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深灰色山墙,上书“Bauhaus”七个竖排字母。其余部分则全部为白色粉墙加黑色钢框窗。建筑内部布置着布劳耶尔(MarcelBreuer)设计的钢管皮面家具。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靠简朴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富有节奏感。由于其简洁,这些建筑也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后,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7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共产主义)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被纳粹党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实用主义)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3、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短暂,但是在现代设计史上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包豪斯还有许多的局限,比如只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人机的情感关系。在手工艺和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上还有乌托邦色彩。

四、德国现代设计

1、背景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2、发展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尔姆艺术学院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决地、完全地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设计在这所学院内成为单纯的工科学科。通过学院的努力,一种完全崭新的视觉系统--包括字体、图形、色彩计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等被发展出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仿效的模式。

系统设计在乌尔姆十分流行,并且逐步被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在系统设计上做出奠基作用的是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系统设计的观念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发展出来,由兰姆斯通过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维索公司的设计推广宣传开来,成为德意志设计特征之一。

如果从系统设计的理论根源来看,他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上看,则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非常强,但是也同时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

乌尔姆的设计哲学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从德国产品种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新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减少主义的特征,虽然学院在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关闭,但是它的影响却反而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和教员都成为大企业的设计骨干,他们把学院的哲学带到设计具体实践中去。德国战后的现代设计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工业设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观念和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各国,包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德国的著名企业都有设计部门。克鲁博公司、艾科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由于受到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德国产品设计具有理性化、高质量、功能好、冷漠的特征。

产品的形式问题一直在德国设计界有讨论。1907年就提出“好的形式”概念。穆特修斯认为好的形式是“自动出现的形式”;密斯认为“少即多”;迪特·兰姆斯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最少的设计”。色彩多用黑白灰等,没有装饰。被称为新功能主义。具有理性主义特征的优良设计施德国设计追求的最高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开始注重设计的形式因素。接受日本、美国的影响。设计沿着两条道路前进:(1)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面向本国和欧洲市场。(2)国际主义、前卫风格、商业风格的设计,面向国际市场。青蛙设计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是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是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

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哈特莫特·艾斯林格,1969年艾斯林格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便是青蛙设计公司的前身。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另外,青蛙(Forg)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缩写,也许这并非偶然。青蛙设计也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成了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嬉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公司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苹果、柯达、索尼、奥林巴斯、AT&T等跨国公司。青蛙公司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展览、广告等,但90年代以来该公司最重要的领域是计算机及相关的电子产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青蛙的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艾斯林格也因此在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的封面,这是自罗维1947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的殊荣。青蛙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看上去就好象一只真老鼠,灰谐有趣,逗人喜爱,让小孩有一种亲切感。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青蛙的设计原则是跨越技术与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

青蛙是苹果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积极探索“界面友好”的计算机,通过采用简洁的造型、微妙的色彩以及简化了的操作系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84年青蛙为苹果设计的苹果II型计算机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最佳设计”。从此以后,青蛙公司几乎与美国所有重要的高科技公司都有成功的合作,其设计被广为展览、出版,并成了荣获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品最多的设计公司之一。五、总结

中国梦的发展历程 篇5

内容摘要: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历程,从古自今,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不仅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要想实现这个中国梦,光靠国家的努力、政府的宏观调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个人踏踏实实地足印。回顾历史,有许多的事件、许多朝代的发展,都体现了对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和奋斗。关键词:中国梦 发展历程

“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就是中国梦发展的历程;

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主要表现在他统一六国上面.战国末年,从诸侯割据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当时,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2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延续到清朝末期.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3他在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这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局势.4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疆域统一,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为防其进一步侵扰,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统一中国,结束战国的战乱,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从此,中国人不论说何种语言,但均可借助统一的文字进行交流。统一度量衡及货币,在全中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促进了南北交流,有利商业的发展。统一驿道,要想福,先修路,纵横全国的规范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立郡县,先进的行政区划,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这些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1.政治清明。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2.经济发展。贞观王朝是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3.社会安定。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贞观之治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空前稳定的国家,把中国梦的实现又推进了一大步。

三、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80年~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平均每年增长约10.1%,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等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2.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制约得到缓解,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协调。

3.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据我所课题组的测算,1978年~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占39.85%,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产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形成。市场开始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得到加强与改善,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很大进展,金融、劳力、技术、信息等市场正在发展与完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5.对外开放日益广泛深入。199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99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7.6倍,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 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就业形式的变化。过去国家实行的是分配制,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毕业后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也不堪重负,不得已采取“上山下乡”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尽管如此,人们宁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也不愿意自己去想办法。改革开放后,随着各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实施和经济状况的日益好转,人们就业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取消分配制的同时,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设立劳动力市场、就业中心等,各种民办就业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通过报刊、电视、因特网发布招聘信息,网上就业已成为一种时尚。现在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真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自谋职业形式已被广泛接受,人们承受失业压力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中国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崭新实践,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篇6

摘要:公关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要引进公关关系?公关关系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揭开公共关系在中国的神秘面纱,以飨读者。

关键词:公关关系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一.公关到底是什么

公关到底是什么?众说风云,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著作有着不同的定义,对此,作者结合了主流学说(管理学、传播学、关系学)的介绍下了一个简洁的定义:“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求,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1]

二.我国引进引进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1)公共关系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服务于各行各业,包括:一般公共关系咨询、调查研究、为企业决策做参谋,协助客户与有关的公众联络及建立业务关系;为客户撰写新闻稿件,为企业搜集和汇编有关新闻报道、市场信息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为客户设计公共关系广告,协助客户推广产品;为客户制定销售计划,组织大型会议;为客户设计、编制和印刷企业公共关系内部刊物和外部刊物,为客户制作影片、录像及其他试听材料;培训公共关系人员和传播媒介人员;等等。

(2)市场经济渗透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科技上的等领域,加上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使得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全球化经营业的企业十分重视树立国际信誉的形象,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关公司更是把公关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来抓,通过一系列成功公关案例策划和危机处理,树立了公司高效、公正、专业化和优质服务的全球形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使得公共关系成为全球焦点。

(二)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接触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此后,企业、酒店和宾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公共关系以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香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公共关系在港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其传入中国大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公共关系这种新兴的职业开始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

三.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布局:公共关系传入大陆后,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由城市向村镇、由企业组织向事业单位、由服务行业向工业企业、有外资企业向国有企业、由企事业组织向政府各部门逐步发展的格局。

(二)公共关系在内地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 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2)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991年4月CIPRA成立以后,遵循“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八字方针,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中国公关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设

立了两年一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进行行业调查和行业工作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公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这一行业。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提高,中国公关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一些重大的公关事件的发生为里程:

1984年4月28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其美籍公关部经理的策划下,把美国总统访华的答谢宴从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搬到了刚刚开业的北京长城饭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500余名记者把里根连同长城饭店一起推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84年,广州的白云山制药厂率先挂出了国内第一块国有企业公共关系部的招牌。白云制药厂的声明也随着其赞助的足球赛事和收购的歌舞团的南征北战而威名四播。

1984年,全球最早成立(1927年)的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公司亚洲地区经理认为在中国首都没有公共关系机构是不可想象的。1985年1月,深圳总工会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公关培训班。公关的左右开始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了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博雅合资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此公关进入高等学府的讲堂。到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1986年11月,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公关课题组编著的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前任美国大使钱泽民任会长,并提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宗旨和“知道、协调、服务、监督”的工作方针。1991年,伟达公关受中国政府所聘,负责在美国国会游说,争取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成为第一家服务中国政府的外国公关公司。

1993年起,有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主办了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每两年举行一届,至今已举办了五届。

1994年9月6日,“中国公共关系市场高级研讨班”在北京举办。同年“中国经营报”刊登“中国公共关系市场探索”专版,引起中国公关市场讨论热潮。

2000年12月3日,首届全国公关员职业资格统一考试进行,24个省市自治区的近7000人参加了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公关员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公关作为一个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公共关系也成为一个求职热点。

2002年,中国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入世成功使该成为了世界的中国公关年。2003年的公关最高奖项“环球杯”授给了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委员会。

2003年,嘉利公关收购本土品牌博能公关,中国本土公关第一并购案诞生。中国公关业进入一个新的整合时代。[2]

(四)中国公关面临的新的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篇7

关键词: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历程,特点

我国对于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1世纪后半叶,西方音乐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步向近代音乐文化转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正处于走出政治羁绊、寻找新范式的“关键时刻”。综合考虑理论导向、研究方法和参与者背景,结合我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分四个时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通史进行分析研究。

一、萌芽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开始出现了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早期发展史实的论述。1936年李树化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的“音乐”部分,以19世纪欧洲“国民乐派”的兴起作为参照,对 “近代西洋音乐到中国”以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音乐”进展过程进行了评述。文中对中国音乐(包括昆曲、京曲、梆子、大鼓等)流布嬗变态势、新格局以及自“近代西洋音乐到中国以来与传统音乐不同而又有着深刻联系的新音乐文化的进展过程” 的介绍,表现出作者已经开始对近现代中国音乐的发端以及与古代音乐的差异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时期的通史研究不可能完整记述下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全过程,但它已经开始独立于古代音乐史部分,其自身的典型性得以体现。

继李树化《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之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首次开设了“新音乐运动史”课程,出于教学目的和社会形势的需要, 当时的左翼音乐家开始编写以左翼和救亡音乐的成长、发展为主要脉络的《中国新音乐运动史》(讲义)。当时主要有:冼星海的《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李凌的《中国新音乐运动史的考察》、陈原的《中国新音乐运动之史》以及吕骥主讲“新音乐运动史”时留下的不完全的课堂笔记等。这一时期,对近现代音乐的通史性研究,明确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思想,并且在当时条件下做到了最大可能的史料汇集。但是,由于思想上的局限性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研究中某些论断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以此为理念和框架演绎成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材)在音乐通史研究领域一枝独秀,足见萌芽期的影响之深。

二、初步形成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提出必须对“五四”运动以来的音乐发展史进行研究,以“保卫革命音乐传统”。1957年秋中国音协提出了“中国近代音乐史提纲”;1958年9月上海音乐学院组成 《中国现代音乐史》编写组,到北京搜集资料,采访音乐家,对拟写提纲征求各方面意见;1959年9月编纂完成《中国现代音乐史》 稿。与此同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也组织编写组,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五卷本《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1840-1959)》的编纂。期间,作为编写组主要成员的汪毓和先生还根据授课讲义编写完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初稿。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研究和编纂活动,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工作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集各地音乐家之力进行通史编纂。编纂过程中,分别对林路、章枚、马可、吉联抗、李凌、刘汉章、杨荣东等20多位老音乐家、老音乐教师、戏曲艺人和西北军的老军人进行采访录音搜集素材。同时,还到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研究室、 中宣部资料室、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广泛搜集资料。二是使用综合史学研究方法进行通史编纂。如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中,作者使用新的综合史学研究方法,将全书分为旧民主革命时期(第一编)和新民主革命时期(第二编到第五编)两大编章,重点对音乐家及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等音乐本体问题进行论述。并采用章后按节序附参考文献,引用谱例用脚注注明出处等规范学术标准进行编写。三是受“左”倾思想影响,通史编纂有历史局限性。如《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第三编第八章指出“聂耳所开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音乐道路,是我国音乐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1];第三编第七章认为黄自的《思乡》是“文人在无聊时刻的无病呻吟”[2]等等。这些论断明显是以政治因素为出发点,采取以阶级利益和对现实政治的实用性来判定其价值,具有一定的历史偏颇。

三、恢复与发展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文革”期间被搁置的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得以恢复和发展。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术讨论会”上,中央音乐学院汪毓和和上海音乐学院陈聆群分别提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音乐简史》两部史稿,作为已经应用于刚刚恢复的高等音乐院校教学的教材,标志着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与此同时,各地音乐院校也陆续开展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工作,并各自编写了教材或讲稿。其中独立研究近现代音乐通史著作主要有:1981年林葱编写的《中国音乐史讲义》、1983年刘东生编写的《中国音乐史略》、 1989年祁文源编写的《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通史著作中近现代部分主要有:1980年孙继南编写的《中国现代音乐史讲义》、1984年汪毓和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以上7部近现代音乐通史教材,在整体框架上,多采用按时间分期法划分章节的方法(仅林葱采用按音乐类型划分章节的方法)。在内容上,大多涉及中国古老传统音乐文化和新音乐两大方面,包括乐器、作品、音乐交流、著名音乐家等内容。在史料运用上,追求史料的翔实宏富, 力求多证,强调文物与文献考证研究的互补结合的史学研究传统,多配有插图和谱例。 在写作观念上,仍未完全脱离政治因素的影响。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研究观念方面开始有所转变,无论是在汪毓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还是吴钊的《中国音乐史略》等著作对于黄自等部分音乐家“资产阶级音乐家”和“无产阶级音乐家”直接定位的转变和其音乐创作积极方面的肯定。

四、转型关键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适应教学所需,教材类通史著作大量增多[1]。其中, 1991年陈聆群编撰主讲的《中国近代音乐简史》录像教材,首次以声象直观的方式阐述中国近代音乐史。1991年孙继楠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被认为是“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是目前所见的第一部中国音乐通史的著作”[2]。2003年陈秉义编写的《中国音乐通史概述》,采用断代体编写,结构对称,颇具新意。2006年刘再生编写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上下)》,重点突出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色。2007年夏滟洲编写的《中国音乐简史》,在教学材料组织、范例选取、活动设计、练习要求等方面,力求突出教材的 “师范性”。

与此同时,一批以多元化、边缘化研究视角撰写的风格各异的通史著作也开始出现。主要有乔建中的《中国音乐》、臧一冰的《中国音乐史》、刘再生的《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和居其宏的《20世纪中国音乐》 等在很多方面较之前的著作有很大转变,呈现出独特新意。

第一,历史观念之新。当时通史研究首次介绍了近现代中国传统音乐的简单发展情况[3],并改变长久以来对流行音乐刻意回避或否定的态度,逐渐开始研究流行音乐的历史。同时,开始转向对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关心,在描述上更加细致入微,富有个性。如臧一冰、余方甲等著作中均表现出强烈的人文观念以及对音乐素质教育和音乐家的关注,体现出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中人文观念的升华。

第二,研究目的和视野之新。无论是从夏滟洲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出现的富有新意的标目,还是伍国栋、臧一冰、 余方甲等学者在编写中展现出的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唯物史观与知行相相统一的风格,无不透露出研究目的和视野由单纯课堂讲义向为全社会普及乃至推动中国与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方向转变。

第三,结构布局和叙述方式之新。近现代音乐通史研究已经开始对已有的基本章节和框架进行修改完善和突破性的尝试。如夏滟洲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将近现代音乐分为1840-1900年、1900-1919年、 1920-1929年、30年代和40年代五个阶段, 并使用“近世音乐的开端”(第一章)这一概念,寓意中国近现代音乐在17世纪就已经开始,具有创新性。

第四,知识内容之新。从增添的内容方面看,这时期的通史著作在追求充分、详实的同时,更加注重涵盖范围的广泛性,尽可能的涉及近代早期学术界代表人物、有一定业绩和贡献而被遗忘或埋没的音乐家、在华做出重要贡献的外籍音乐家以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一些音乐建设政策和国统区的流行音乐的发展等之前较少研究的领域。

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篇8

进入20世纪,许多不同的观念出现,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趋于多样化。如美国的阿纳森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一书中,就提到了“Art of Environment”,其采取各种艺术整体化的概念,更主要的是生活与艺术的整体化。一些现代艺术家也往往把“环境艺术”只局限于60年代以来在欧美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Public Art)或“街道艺术”(Street Art)。在国内很多人的概念中,“环境艺术”也仅指与环境有关的雕塑、壁画、音乐喷泉等等。

此外,随着全球自然生态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生存环境品质的急剧恶化,人们开始清醒过来,认识到自己被扭曲的心灵,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空间质量有了更高更宽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建筑设计逐渐呈现出一種多元的局面。历史的反顾以及环境设计以人为中心,对地域文化及社会环境的承认与重视,都是建立在人类价值的基础上。在变化多端的环境设计当中,人们不仅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分析,做判断,必须具备更重要的条件——生活方式、创造力和无限态度及开放的意志。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人们的认识第一次趋于一致,“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共同接受,成为世界各国制定21世纪行动纲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与这种背景相呼应,人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和建筑界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生态城市”及“山水城市”、“生态环境”等概念和思想进行前所未有的研究和探讨。

借助于工业革命的支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协助,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互促中,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衰退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建筑的颠覆,环境艺术设计的春天终于来临,并且成为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应用学科之一。

二、现代建筑环境艺术探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借鉴欧美的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起来的,从不排斥外来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在吸收中创新。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集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以及园林、盆景等于一身,创造最佳的环境。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不仅强调视觉艺术,更重要的是强调科技含量、新材料、新工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独具匠心,处处有设计、处处环境美。

三、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设计

始终把人对环境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放在设计的首位。充分考虑人的安全与健康,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使用者的意志得到体现,使用者的情感得到关怀。

在设计中细微地体察和理解人体和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尊重人对不同空间和文化氛围的内心感悟和体验,突出人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而不是强调表现场所或设计本身,把环境中的人作为设计关爱的对象,如老龄人群居住环境、残疾人生活方式、弱势群体生存条件等问题,要让他们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从实用、经济、方便的角度符合人体尺度、审美规律,令人感觉亲切自然。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整体性:环境设计要考虑人在不同空间的共生、共享、共存。

2.参与性:要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让人参与更多的环境艺术创造活动。

3.时代性:应与该时代相适应,反映当代人们生活环境的各个层面。

4.地域性: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人而异,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19世纪以后德国的“包豪斯运动”使现代设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特色是以理性法则强调实用的功能因素。现代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主要有:平淡派、繁琐派、超现实派、重技派和简约派等。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趋势:

1.环境艺术是时空艺术:人们需要适应各种空间环境——优美的物质与精神环境。

2.环境艺术是生态艺术:环境艺术需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发展,否则生态就不平衡。

3.环境艺术是场所艺术:环境是人的行为场所的集合,按功能需求和一定的逻辑性来组织。

4.环境艺术是关系艺术:人与环境的构成是各种关系间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5.环境艺术是对话艺术:提倡人与生存环境中的心理与感情上的交流与对话。

四、树立生态价值观——提倡和谐环境设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保持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需求。

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速度,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并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

然而城市化进程又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环境进一步恶化,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森林植被、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可耕种的土地,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急剧减少,地球上非再生资源日渐枯竭。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政府部门、城市建设与设计开发者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五、转变观念,提倡绿色设计概念

从维护和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层面来看待生态化城市和谐环境设计开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用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念去构思和策划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开发与施工,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绿色设计概念,提倡高效能、高品位、高文化、低消耗的设计思想,营造生态城市景观艺术和文化的多样性,对于陶冶市民的高尚情操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筑工程系】

【参考文献】

[1]万凡,万萱.标志与VI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

[2]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物价出版社.1997(1)

[3]新浪BLOG.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上).无界创意工作室

[4]中国设计网.浅析现代企业的VI设计与应用

上一篇:小学生汉字输入比赛下一篇:人生应做的100件无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