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

2024-10-16

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精选12篇)

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 篇1

周恩来总理曾经在音乐舞蹈座谈会上强调过:艺术的发展与创作可以借助中国的民族艺术文化中所具有的手法和形式来实现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进而在整部作品中更多地是体现民族的风格与气派,因此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再加上与本土优秀文化相结合才能够实现改造,进而体现出其民族特性。

一、芭蕾与中国芭蕾舞剧

芭蕾一词是法语中Ballet的音译名,因其跳舞的动作十分具有特色,也被称作是足尖上的舞蹈。在人们的观念之中,主要是将芭蕾看作是西方文明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芭蕾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国家文化的影响下也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进而演变成了不同的发展流派。芭蕾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是《天鹅湖》、《茶花女》等,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非常多的赞誉与好评,也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外交格局的逐渐开阔,芭蕾开始进入中国,这个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再加上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的形成。

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探索时期,主要是结合西方芭蕾舞表演特点,再加上中国的发展特点和文化审美特点等因素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而开创了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诸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等,从总体上来看却没有摆脱外国的表演影响,但是仍然是芭蕾舞剧在中国发展的重大进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而文学与艺术上的发展也一度出现了停滞的状态,比较庆幸的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经过改编之后进行演出,继而得以保存,这个时期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要属《草原儿女》和《沂蒙颂》两部作品的保存,对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百废待兴,中国的芭蕾舞剧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学习俄罗斯芭蕾了,而是采取博采众长的方式,吸收各派的芭蕾艺术再结合中国舞蹈文化特点来进行重组,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祝福》一类名著改编的作品和《青春之歌》、《兰花花》等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进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这一阶段也是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繁荣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芭蕾舞蹈教育不断发展和舞蹈团体的兴盛为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中《二泉映月》、《大红灯笼高高挂》、《花样年华》等最为著名。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传统的继承及民族化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通过题材与主题的转换来实现民族化

在芭蕾发展的过程中,其主题与题材的变化是其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发展之初只是一味地模仿俄罗斯的芭蕾剧目《天鹅湖》而进行改编的《美人鱼》,到以中国的神话故事作为题材的中国芭蕾舞剧的新探索,再到《红色娘子军》等优秀的故事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高潮。中国芭蕾舞剧在题材上摆脱了传统的题材的限制,通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改编,因此与中国人的审美品位和逻辑性思维具有一致性,进而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促进了芭蕾舞剧在中国的长足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除了在题材上更加符合中国人民的品味与需求,在主题上也是更加具有民族化特性,因此使芭蕾舞剧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思想发展更加具有契合性。例如,通过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了芭蕾舞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爱情观,整部作品都是在歌颂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在题材的选择上与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实质具有一致性,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具有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例如芭蕾舞剧《梅兰芳》既是对于中国杰出人物的完美演绎,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进而使得其能够与各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契合。

(二)通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民族化来实现影响

在西方芭蕾的表演过程中,主要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来实现其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而在中国的芭蕾舞剧表演过程中,还在其中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化元素,进而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性。例如,在《白毛女》的表演中,通过喜儿一身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服装来体现其中的中国化元素,此外在其扮相上也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化特征,也就是说,在中国芭蕾舞剧的表演过程中通过中国化元素的加入来使得人物形象和细节上的描写更加生动,进而对于民族化性格的描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也是更加具有民族化特征,从整部作品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到在表演过程中,对于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具有十分重要和细致的描写,因此除了表演的人都是真正的中国人,其性格也更是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映射,因此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通过民族化的装束和形象性格的表现使得其透露出十分浓郁的中国化特色。例如,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表演中,塑造了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点十分明确的女性人物吴清华,她本来是一个饱受地主压迫的女奴性质的人物,但是她并不屈服于命运,因此在性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成长,进而通过不屈不挠的反抗来实现革命女战士形象的塑造,生动的情节表现和性格刻画使得其不屈不挠的、反抗剥削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通过风格和词汇的民族化发展来实现影响的提高

从总体来看,中国芭蕾舞剧中的舞蹈和词汇是在芭蕾的基础之上进行借鉴,进而根据中国舞蹈的民族化特色和语言词汇使用特点来进行更加民族化的发展。例如,在传统的芭蕾舞剧《梅兰芳》的表演过程中夹杂了一段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剑舞来渲染出了一种悲壮而传神的氛围,而这正是东方舞蹈中发展的重要特点。另外,在芭蕾舞剧的表演过程中,音乐词汇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作品素材的实际情况来对音乐的旋律和和声等方面来进行生动的表现,进而实现民族化特色的表现,例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就是十分具有民族化特色的音乐。

三、结语

随着芭蕾舞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现已在中国自成学派,因此相关表演人物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特色来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进而实现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教学体系的建设。例如,在芭蕾舞剧《桃花潭》中,无论是场景的布置、人物的唱词和舞蹈音乐等方面的设置都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特色,因此在旧金山艺术节上惊艳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 篇2

2009-11-03 10:20:34 作者:wangxuanyi 来源: 浏览次数:1243

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1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

1)初创期(1985年--1992年):1985年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的管理方法出台

2)发展期(1992年--2002年):1992年成立专业报关公司

3)成熟期(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报关协会的成立

随着国际报关协会同盟大会的召开,中国的报关企业将向国际化转型,将深化与世界各国报关企业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安全。

1.2中国进出口贸易及报关量情况

中国外贸进出口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5097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中国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以促进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外贸量的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量的增长带来了报关量的增长,2000年报关票数不足2000万票,至2005年中国报关量达到4000万票,报关量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成熟报关企业近年报关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0%。

1.3报关行的发展规模

目前国内的报关行以民营和国有企业为住,分别占35%和26%,中外合资企业仅有5%。从规模上说,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已经是中大型企业了。所以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

目前绝大多数的报关行的经营范围仍然局限在本地区域,但已经有30%的报关行考虑在外地设立网点或与外地报关,货代企业联盟合作。

调查中发现,在进出口贸易量不大的口岸和内陆城市,中国报关行的规模较小,对报关价格比较敏感,在深圳,上海等口岸城市大型报关企业会比较集中,这些报关行比较关注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规模经营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报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希望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战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规模扩张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1.4报关行的服务特点

传统的报关业务是报关行目前开展最多的业务类型,报关,报检,查验,换单,办理海关免税登记,代为办理免表,加工贸易手册与核销是报关行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另外,有些企业也提供一些质检服务,例如代为办理熏蒸处理,3C质量证明,旧机电的备案,旧机电许可证等。为了提高通关服务是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报关企业介入物流衍生服务和咨询服务。

目前中国报关行所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纺织服装,塑料橡胶,机电,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但是目前根据产品的划分其部门和岗位的报关行非常少,报关业务大多按照服务区域,合乎划分来设置部门,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岗位。从国外报关行的经验分析,成熟报关行为增强其专业性,往往回依照产品类型设置来进行复核和把关。这对中国报关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5报关行的营销模式

调查发现,老客户,朋友间介绍是报关公司目前寻找客户是最主要途径,因为公司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吸引客户慕名而来的也占到一定比例。统计数据显示,报关运用广告媒体进行宣传来吸引客户的非常少,大多采用的是最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拜访的销售模式。对销售者而言,顾问式销售是获取客户信任的关键,要求销售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报关行业市场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1中国报关行外部环境的分析

经过专家论证研讨,影响报关行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WTO规则,政府政策,信息技术,外贸环境。

中国报关行正面临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调整的阶段。贸易安全与便利给中国报关行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WCO标准框架》促使贸易环境更加安全,同时也对报关行的诚信守法,如实申报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政府为了贯彻《WCO标准框架》,逐步分阶段调整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报关行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中国海关促进中外贸易的安全与便利的举措相继出台:中国电子口岸建设,H2000系统的应用,无纸化报关,跨关区快速通关,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等。这些措施的应用提升了中国海关通关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报关行的竞争优势也从原来的人际关系转向综合能力的提高。

4)贸易安全与便利的要求也促使信息系统在通关各领域,各环节的推广和应用。以上海为例建立了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空运快件通关管理系统,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口岸船舶动态申报系统,区港连动系统,口岸GPS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通关作业流程的改变,加快了通关速度,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出一个新课题:中国报关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塑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 篇3

“写实主义”译自英文realism,这同一个单词又被汉译为“现实主义”。在英语中作为同一个英文单词的realism,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中国有着不同的含义,前者属风格学范畴,后者属社会学范畴。这种含义上的差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演化。写实主义绘画及其艺术思潮被传入和引进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从最初作为异质文化遭排斥,再到作为拯救中国传统绘画的良药被引进,最终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美术教学和创作的重要标准,写实主义的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主干,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代表性成果。纵观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写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最初的肇始期(明清时期)、发展和确立期(清末民国到解放战争时期)、主流和全盛期(解放后到80年代)、多元期(90年代之后)。

肇始期——西风东渐

根据确凿的文献记载,西方写实主义艺术传入中国发生在明代万历7年。1579年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罗明坚首次把油画携入广东境内。当时,西方一些传教士积极参与天主教在东方的扩张,他们在传教过程中把西方的科学和文化连同油画一并传入中国。利玛窦通过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及“文化传教”的手段,使西方“笔致精细”的写实性绘画引起中国皇帝和上层官儒的兴趣。另一个传教士画家乔万尼在澳门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传授西方绘画的学校,培养了一些早期的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家。这些传教士及其中国弟子在我国南方珠江口岸建立了稳固的传播基地,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内地渗透,为日后西方油画在中国南北经济重镇的兴盛奠定了初步的文化移植、社会影响和人才基础。如果说明代传教士的功绩在于开拓了西方油画在中国的东渐之路,那么到了清代,随着中国皇帝对传教士油画家的御用力度加大,西方油画家开始聚集帝国的宫廷,北京遂成为中国油画的重心。而南方则因中西经济交流的加深和历史积淀,民间油画家也逐渐增多和成熟起来。至此,清代油画形成了南北并峙的局面。中国皇帝对西方写实绘画的青睐,既有其彪炳文治武功、追求享乐和宫廷时尚的目的,也缘于由透视、明暗等写实手法构造出的逼真效果的吸引,乾隆皇帝意识到,“至于写真传影,则可用油画,朕备知之”。为了取悦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一些画家试图采用折衷的方式来处理画面,如降低强烈的明暗光影,增加画面的装饰性等,郎世宁即其中之一。有迹象表明,早在明代,油画的发展就已出现中西融合的倾向,许多作品兼具西方油画的材质美感和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神韵。这就为西方写实艺术在中国的传承作了一些有意思的早期探索,也为后来写实艺术在中国的兴盛预演了一套观念和思路。康有为就曾建议中国画家采用郎世宁的路子。

中国皇帝的御用对写实绘画在中国的传播起了一定的艺术赞助作用,但作为西方宗教和商业扩张的副产品,其影响毕竟有限。中国独立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体系对一切外来样式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性,西方写实主义美术的“他者”进入,起初遭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诋毁和蔑视。在长达数百年的整个肇始期内,写实主义画风并未引起中国主流画家的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缓慢。

发展和确立期——美术革命

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日本的崛起,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急切求变的改革者眼中,理想的新艺术必须是西方模式。最早旗帜鲜明地提出对中国美术进行变革的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三位思想家——康有为、蔡元培和陈独秀。他们对中国美术除旧布新的理想规划,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途径:写实改造中国画。其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艺术领域的深层潜目标含有政治变革的意图。从那时起,西方写实主义美术开始受到我们的垂青。值得注意的是,那时我们对写实主义美术的学习,着眼点在“写形”的形式语言和对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的追求。

辛亥革命后,一批批艺术学子满怀报国之志和学习西方美术的渴求游学海外。早期到西方学习写实绘画的代表人物是李铁夫和周湘,他们成为近代中国西画和美术教育的拓荒者。紧随其后,东渡日本的代表人物有李叔同、陈抱一、汪亚尘、许幸之等,留学欧洲的有吴法鼎、方君碧、蔡威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颜文梁、吴作人等,刘海粟也到欧洲考察。从20年代起许多留学生相继回国,或办美术学校,或从事教学,成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骨干力量,尤以徐悲鸿(1895-1953)的影响最为深远。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基本是在一条由传统到以写实为基础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的影响及改造中国画的宏愿使之确立了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忠于客观描写的艺术方向。徐悲鸿1928年学成回国后,便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开始推行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作为一个坚定的写实主义者和精神领袖,徐悲鸿强调素描基础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写实功底的美术人才。经他培养和推荐出国深造的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和教育家有吴作人、吕斯百、颜文梁等,形成了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徐悲鸿体系,中国美术界出现了以徐悲鸿为首的强大写实阵容。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三四十年代,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除徐悲鸿之外,著名的还有王悦之(1894-1937)、司徒乔(1902-1958)、许幸之(1904-1991)、唐一禾(1905-1944)、沃渣(1905-1974)、李桦(1907-)、江丰(1910-1982)、胡一川(1910-2000)、王式廓(1911-1973)、张漾兮(1912-1964)、冯法祀(1914-)等,他们关注社会,体恤民众疾苦,并用自己的艺术反映民众的抗敌斗争和解放运动。他们大都取法写实主义,代表着当时艺术运动的主流。如王悦之的《弃民图》(1930-1934)、唐一禾的《“七七”口号角》(1940)。这一时期徐悲鸿专注于主题性的历史画和故事画,创作了《田横五百士》(1928-1930)、《徯我后》(1930-1934)、《愚公移山》(1940)等佳作。早在1912年开始,鲁迅受蔡元培之聘,在国民政府的教育部任职,主管文化、科学、美术工作,他热心推动具有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艺倾向的美术。这也成为后来解放区美术事业的主导思想。1938年,在延安建立了以鲁迅命名的艺术学院。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对后来的中国文艺创作影响深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否定了超阶级的、纯粹的艺术观,把文艺视作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冯法祀创作了《演剧队的晨会》(1948)、莫朴(1915-1996)创作了《清算》(1948)。解放区的艺术工作者和以徐悲鸿为核心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并坚持现实主义道路的艺术家,成为新中国文艺建设的中坚。这为后来写实主义成为中国画坛主流奠定了人力资源和思想基础。(01、02)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当19世纪末的西方写实主义已经逐步退出了统治地位,而由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构成的现代主义方兴未艾,中国学子为何把写实主义这一看似落伍的艺术样式迎进国门,当作改革中国美术的良方?其深层原因在于国家危亡的处境和救亡图存的使命感。中国的知识精英从中西绘画的对照中,把西画的“写形”与西方文明成果相联系,把“写意”的文人画与中国近代的落后相关联,因而认定不重视写实是中国画的最大弊端,是束缚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根源。在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写实绘画更被看成是科学、进步的艺术观和艺术形态得到大力倡扬。而大多数在国外接受了学院写实主义绘画训练的留学生,回国后也多以教学方式极力推行写实主义绘画,以至于写实主义绘画成为这一时期最受瞩目的流派。虽然庞薰琹、倪贻德等发起的“决谰社”也曾主张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试图探讨中国艺术发展的另一条道路,但中国的新艺术缺乏西方现代艺术所具备的社会基础和人文环境。30年代发生的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道路之争的“二徐”论战(徐志摩和徐悲鸿之间就西方现代主义的争论)表明,现代艺术在中国发出的声响是微弱的,也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要。与此相反,以徐悲鸿为首的写实主义,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创作理论和大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在社会动荡时期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不仅标示着中国历史的新时期,而且改变了realism的译法和词义。从此,现实主义取代写实主义成为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概念。描绘社会现实需要写实主义,写实艺术承担着重大的时代命题。伴随着民族解放战争的洗礼,写实主义美术不断成长,实现了从“风格学”到“社会学”的概念蜕变,完成了其意义的转化和升华。在世纪末西方光怪陆离的艺术万花筒中,中国美术革命的结果是最终选择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艺术。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主流和全盛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徐悲鸿成为新中国美术界的领头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画风和现实主义的主张从体制上得到确认,成为美术教育和创作的主导。

为了加大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步伐,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政府派出了一批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学习,有罗工柳、全山石、肖峰、李天祥、钱绍武、林冈等,同时又聘请一些苏联和东欧的美术教育家来华执教,如在中央美院办油画训练班的马克西莫夫。该班培养出一批后来在中国美术界发挥影响的人物,如靳尚谊、詹建俊等。50年代初,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被推荐到全国美术院校,从此成为我国素描教学的正统。在艺术创作上,苏联美术界继承了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道路,提倡写实的、主题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这自然是我们借用的样板。这种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造就了一大批擅长主题性创作的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他们的积极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思想观念、创作方法和评价标准,由此呈现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如胡一川的《开镣》(1951)、罗工柳的《地道站》(1951)、董希文的《开国大典》(1952)、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1959)、蔡亮的《延安火炬》(1959)、何孔德的《古田会议》(1960)、侯一民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1961)、钟涵的《延河边上》(1963)、孙滋溪的《天安门前》(1964)。客观地说,在苏俄体系引进之前,我们的写实主义从形态上看是粗放的,技术手段也缺乏系统性,而且整体水平相对不高。苏俄体系的引进,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学院写实主义训练系统,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画家的写实水平,大大增强了对宏大画面的把握和进行主题性创作的能力。今天一味指责苏俄体系,过分夸大其消极影响是有失公允的。只是后来到了文革时期,片面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极端思想和权力干预才使得艺术成为政治的附庸,艺术家成为无个性的工具,从而背离了写实主义的原则,使写实主义成为狭隘的、单一的现实主义。(03、04)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经过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人的时代课题终于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对“文革”的反思成为这个时期意识形态的特点。反映在文艺创作上,就是所谓的“伤痕文艺”。罗中立的《1976年的天安门》(1979)和《父亲》(1980)、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1979),这些本来反映作者亲身体验的作品却在美术界引起了强大的震荡和激烈的讨论。这说明改革之初,人们还处于一种惯性的集体意识之中。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在今天通常被视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里程碑。与那些精神昂扬、容光焕发的共和国英雄不同,巨大的画面主体是一位农民,辛劳的生活在他的身上雕琢了苦涩而又残酷的标记。尽管《父亲》受到了照相写实主义的影响,它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更多的是基于社会意义而不是其风格手法。这幅反英雄式的作品因此超越了那个时代。同一时期的另一杰出代表陈丹青创作了西藏组画。作者尊重现实,描绘一种未被矫饰的生活岂不正符合写实主义的思想前提?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写实主义迈向一个新的时代,即强调自我意识的写实主义。(05、06)

多元期——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多元写实主义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被骤然打开,有了研究从文艺复兴之后500多年来整个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史的机遇和条件。中国艺术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各大博物馆和名作前,悉心观摩大师原作,感受其卓越的技法和灵魂。这与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的拘谨和茫然有了显著区别,也与50年代单向学习苏联大为不同。他们除了怀着朝圣的崇敬之外,更多的是一份自信和选择。进入90年代,写实绘画倍受质疑。有些画家心态浮躁,急于成功,追求前卫,并把写实和落后画等号。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写实主义的地位受到动摇,几乎面临被改造的窘境。有人断言,写实绘画即将死亡。但事物的发展出乎许多人预料。虽然经过“85新潮美术”和后来的一次次新观念的冲击,写实主义并未像许多人所预料的那样退出中国画坛,相反却生生不息,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各种先锋艺术虽然花样翻新,但并未取代写实主义成为主流。一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前卫艺术反而招致人们的反感。

在当代西方写实主义与架上绘画趋向边缘的今天,中国的写实主义还能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写实油画真的会灭亡吗?对此我们不必担心。既然当初摄影术没能取代绘画,那么今天其他表现形式也未必就会消灭写实主义。其实,艺术只有质的优劣而无所谓形式上的先进与落后。写实油画在西方取得了几个世纪的辉煌,至今仍然在延续。实际上,我们对写实绘画的认识和理解尚浅,优厚的西方写实主义的历史积淀仍是我们需要倚重的资源。有人认为当今的图像文化和后现代的城市景观使得写实绘画失去了当代联系,认为应该放弃写实寻求创新。可是艺术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艺术离不开其所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和资源,艺术家摆脱不了他所成长的条件,艺术离不开真诚和民族精神。中国的本土画家不应盲目追逐潮流。在社会转型和人文价值观重构的时代背景中,中国当代的写实主义不断向深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塔吉克新娘》(1983)、《青年女歌手》(1984)开始,到后来的一系列肖像艺术创作,我们可以看到靳尚谊的写实主义一方面在向欧洲写实主义的大传统回归,另一方面也试图找寻民族审美的神韵和时代信息。

如何给当代的中国写实主义分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单从作品的表现技法和风格上看,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新写实主义。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以杨飞云、王沂东、艾轩、陈逸飞、徐芒耀、孙为民等为代表。他们大多具有学院背景和高度的写实水准,注意选材、画面格调的当代性和唯美主义。和较早时期的写实画家相比,重大的历史命题从他们的画面中消退了,但绘画本身的功能在回归,写实技术趋向成熟,画面走向精致。虽然都采用写实主义,都注意向欧洲的传统汲取营养,但在个人的风格技术和精神追求上有着明显不同。徐芒耀《我的梦》(1988)以精到的写实主义结合超现实主义的象征性,获得首届中国油画大奖。杨飞云由较早的精美到后来对于理性和谐的古典精神的追求,使画面超越了对技巧的迷恋。王沂东用考究的写实技巧表现中国乡土民情。艾轩把“怀乡写实主义(nostalgic realism)”的“怀斯风”与中国边远的藏区结合,形成一种原始质朴的美和冷峻孤寂的肖像风格。此外,陈逸飞的甜美华丽灵动,孙为民把日常生活提升为雅致品味。随着当代写实主义画家在市场上的走红,他们也愈发自信。2005年,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国写实画派”,以群体方式宣告当代写实主义新势力的走强。艾轩这样说“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水平也最高……”。(08、09)

超写实主义。这是写实主义的一个分支,以冷军和石冲为代表,在当今画坛独领风骚。其作品重技法、材料和构思,把写实性做到极致,以达到令人震颤的逼真效果。实际上很多写实主义者也具有超现实倾向,如早期罗中立的《父亲》和徐芒耀的《我的梦》。中国的超现实主义者又不是自然主义的超写实,他们往往从极端细腻的超级描摹中营造出超越物象自然形态的气质,使画面蕴涵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以达到某种象征的隐喻的抽象性。(10)

后现代式的写实主义。有刘小东、忻东旺、方力均和张小刚等。这是当代后现代语境下各种新的感觉经验和视觉探索。他们进一步颠覆崇高、理性、唯美、和谐的古典精神,取消经典主义,把一种日常不被关注的甚至是粗陋和无聊的人性存在状态提升为艺术。对他们来说,技术固然重要,但画面的个性因素大于技术因素。(11、12)

以写意性和表现性为特征的写实主义。他们淡化传统写实主义的技术因素对主体个性情感的束缚,追求一种相对自由的、个性的表现和宣泄。他们或追求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或与西方表现主义结合,或是尝试一种打破时空的“观看”,即所谓的“具象表现”。“写意风”盛行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之后油画的一大特色,从事者众多。

今天,回到写实已不单是一句口号,而更被市场所推动。相比那些轻浮的流派,写实主义画家的工作是辛劳而严谨的,作品数量也极其有限。也正是这点,才赢得了收藏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追捧。近年来,写实主义作品拍卖的价位和成交率都在明显提高,和经常无人问津的前卫艺术相比,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写实油画都易于找到买家,而那些在美术史上成名的画家的作品更是成为收藏者争相竞购的对象,不仅如此,一些当代有成就的写实画家的作品也屡创天价。日渐升温的油画市场再次催化了人们对写实主义的热情,有些已经背离了写实主义的画家又一次开始回归。写实主义油画已成为各级艺术市场和拍卖会的主角。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写实画派的市场行情一直保持在相当价位的稳定状态。从2005年至今,其行情几乎是急剧的直线上扬,比2000年翻了五倍有余。国人对写实艺术的钟爱和中国写实画家多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其作品市场信赖度高,潜力很大。如今,中国写实画派的成员大多都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杨飞云、王沂东、刘小东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在中国油画中拍卖记录最高的是徐悲鸿的3300万元的《愚公移山》,近来也不断传出刘小东等中青年画家作品逾千万的天价拍卖记录。画作升值的回报同样让收藏投资者感到欣慰,一些作品在几年间市场价格从几倍翻到数十倍。近年来,一些画家不仅“库存”的作品被抢购一空,甚至“透支”了将来若干年的创作。

浅论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篇4

关键词:动漫,发展

要说中国动画, 其实历史实在不短了, 大伙都知道的米老鼠, 是在1928年, 那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而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 比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只晚了20年, 所以算到今天中国动画已经八十年了

一、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

要说中国动画的起源, 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 这万氏兄弟都是从小热爱绘画。在1919年, 他们看了《大力水手》、《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几部美国动画, 从此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兄弟四人一起投入了制作动画的尝试中。咱们开始看到的《大闹画室》, 就是他们1926年制作的。在那之后, 他们又制作了许多动画, 其中还有一部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就是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二、1950年——1977年的中国动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的动画片, 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片, 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可以说是黄金时期啊——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 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咱们先给大家说说咱们中国动画另外的几个第一:1953年, 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 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 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 1958年, 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 在1960年, 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 这两部动画都在国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而且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奖项。值得一提的是, 《小蝌蚪找妈妈》使用的可是齐白石大师的原画, 而《牧笛》里的水牛, 那也是李可染大师的作品, 你想想, 这样的两部动画, 能不艺术吗最后隆重介绍的, 就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 另外, 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 《骄傲的将军》, 《渔童》、《孔雀公主》等。

三、1977年——1985年的中国动画

文革之后, 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 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新的创作高潮时期, 我们的动画制作, 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 而且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 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闹海》是一部大型的宽银幕动画, 故事情节呢, 众所周知, 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在动画里, 哪吒不畏强权, 勇斗龙王的气魄让人痛快, 而结局处, 哪吒看到生灵涂炭, 引剑自刎的场面, 让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四、198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时光机进入了85年, 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 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 这十年, 应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 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 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 这里面, 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 比如《葫芦兄弟》。另外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 到现在还是经典。这段时间的单集动画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 这些动画就不像刚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么广了。从85年开始, 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 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 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 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 想象奇特, 色彩鲜明, 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

五、199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说起这95年以后的动画, 确实很难让人骄傲啊, 这段时间里, 国产动画开始有了粗制滥造, 内容幼稚这些问题, 而相比之下, 进口动画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啊, 什么圣斗士、忍者神龟、加上后来网络的发达, 国外的动画几乎可以同步地进入国内——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下, 我们的国产动画也开始了反思。这里有几部片子值得一提。首先是1999年的《宝莲灯》, 制作这部动画用了4年, 投资1200万, 它的特点是制作方式与国际接轨, 并且, 大量的使用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结合, 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创举。另外它面向的观众年龄, 也比同时期其它的动画提高了, 比如邀请了徐帆、姜文、陈佩斯这些名人为动画配音, 还有李玟、张信哲、刘欢为它演唱主题歌, 制作非常大气, 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收益。但这部动画也有缺点, 比如有模仿美国动画的痕迹, 还有, 它内容的定位仍然有低龄的嫌疑。另外一部应该提到的动画就是2002年的《我为歌狂》, 这部动画在当时可是被动漫迷们看成是中国动画的希望啊, 因为它的定位是一部青春题材动画, 不管人物设计, 还是剧情设定, 都非常时尚, 甚至有点叛逆。但是, 轰轰烈烈的前期宣传过后, 好像却没什么动静了, 这部片子没有真的大红大紫的原因, 就是大家看到的动画成品, 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水平, 很多地方都显得很不精细, 好多不该用Q版的地方莫名其妙地用了Q版人物, 这让动漫迷们都非常失望。先别失望得太早, 因为我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这些年, 动漫爱好者的热情、努力, 加上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漫产业基地和动画公司在国内建立起来, 这些公司也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动画片作品。而且这其中, 仍然有很多人在坚持进行青少年动画的尝试, 比如动画《隋唐英雄传》, 电影动画《梁祝》、我们之前介绍的《雨石》、《风云决》也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结论: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篇5

初创时期(1990年底—1993年)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期货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内各类交易所大量涌现,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达到1000多家,大多为兼营机构。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参与境内外的期货交易,损失严重,造成了国家外汇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期货市场虚假繁荣,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

规范整顿(1993年底—2000年)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第一阶段: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从上千家减为330家。第二阶段:交易所从14家(96年关1家)减为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经纪公司从330家减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种保留12个。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四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规范发展(2001年—至今)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九届人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正式拉开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序幕。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2004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2006年4月,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2007年3月16日,中国国务院第489号令,公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新条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新《条例》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为中国推出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 篇6

【摘要】研究不同时期会计专业教材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我国有关各方应当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为契机,努力打造中国会计专业教材精品,更好地为培养会计人才服务。

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不仅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经济体制、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化的制约和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学习前苏联教材阶段、尝试创建具有本国特色教材阶段、本土教材规模化发展阶段与多种教材模式并存等四个阶段。研究不同时期会计专业教材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一、学习前苏联教材阶段(1949-1955年)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业待兴,会计教育事业也刚刚起步。1952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与合并之后,我国会计高等教育逐步趋于专业化。但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的会计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都是借鉴前苏联模式,学习前苏联经验。受其影响,当时的会计专业教材几乎全是照搬和翻译前苏联的会计教材。即使极少数教材由我国会计专家和学者而编写,其形式与内容基本上也是仿效前苏联的会计教材。有关文献表明,在1950年至1956年之间,我国共出版了188本会计类专业书籍,其中翻译前苏联会计教材的就有68本,占36%。(许家林,1999)

实践证明,照搬、翻译和仿效前苏联的会计教材,对建国初期我国会计专业的建设和会计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阎达五和黄寿宸教授合作编写的《工业会计核算》,虽然明显带有前苏联会计教材的痕迹,但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会计教科书,仍然给当时的会计教育界、理论界和实务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被中国人民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专业教材使用。又如,根据当时会计专业设置的四门核心课程由众多会计专家学者编写的《会计核算原理》、《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四本会计教材,作为我国首套系列会计教材,在当时的会计教学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有关高等院校正是利用这些会计专业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高级会计人才。

然而,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教材内容均将企业当作一个生产单位,片面强调成本计算,忽视对企业利润的核算;2.重在阐述货币计价、复式记账、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忽略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管理作用。充其量只相当于西方国家簿记教材的内容,运用其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簿记原理和成本计算方法,并不能使其树立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的理念,也难以让其明确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更无法根据实情做出会计职业判断和进行会计控制,从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为此,一些会计专家和学者认为,照搬、翻译和仿效前苏联会计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会计人才的低素质,甚至使建国初期的工商企业出现了“一摊烂账”的局面。

二、尝试创建具有本土特色教材阶段(1956-1982年)

1956年,我国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前苏联经济模式逐渐被否认。在会计学术界,资金运动学说观点得到普遍认可,一些会计专家和学者亦欲打破前苏联会计教材模式,尝试编写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如李天民教授主编的《会计核算原理》(1958年),被认为是全国率先突破前苏联会计教材框框的教材,在当时的会计学术界影响很大。

1962年2月28日,中央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健全财务机构和补充会计人员。这一通知给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财政部立刻积极组织力量,尝试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教材。于是,一批由国内著名会计专家联合编著的会计教材陆续问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两种:1.由赵玉珉、娄尔行、葛家澍和吴诚之四位教授联合编写的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版)。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吸收了我国会计学术界在资金运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曾被全国多所高等院校采用。有关资料表明,该教材曾先后16次印刷,发行量达到100多万册,创造了我国单部会计教材发行量的记录。直到20世纪 80年代初,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贸易系财务会计教研室编著的《工业会计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63年版)。该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具体情况,通过大量举例说明其各自产品成本的核算特点,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成本核算的感性认识,又比较注重会计实务。因此,该教材不仅在当时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而且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成本会计教材中仍可发现其一定的“踪影”,特别是其中第五、六章有关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可以说是我国现行成本会计教材的雏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当时国家对农业问题较为重视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会计教材也比较侧重于对农业会计知识的阐述,这也是当时我国会计教材的一大特色。有关文献表明,在1958年到1966年的8年时间之内,我国出版涉及农业会计知识的书籍几乎占到同期出版会计书籍的50%(许家林,1999)。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会计人才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文革期间,我国的会计教育几乎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具有本土特色的会计教材也不再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复校,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也理所当然地被列入议事日程,尝试编写具有我国特色教材的热情空前高涨,相关成果也不断出现。比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些老师深入北京市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取得大量真实资料的基础上,由贺南轩教授汇编而成的一本会计专业教材。该教材阐述了我国食品、服装、纺织、机械和钢铁等十余类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总结了不同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本国特色,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果。尽管该教材的一些内容已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目标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编写理念与方法仍值得当今的教材编写者认真学习与借鉴。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厦门大学编写的《会计原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编写的《工业会计》(1982年)和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等教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我国会计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本国特色。全国各有关院校采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

应当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会计专业教材除了上述教材以外,也开始出现了极少数西方会计教材的翻译本,如美国P·H·沃尔金巴克等合编的《会计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财务会计教研室翻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H·R·布罗克等合著的《成本会计学——原理及应用》(上海财经学院会计学系《会计译丛》小组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等。这些教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准备引入和借鉴西方会计教材的新动向,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继续创建具有本土特色会计专业教材的初衷。

总之,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尽管数量不多,但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对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缺陷是过于强调事后的核算与监督,忽略了会计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管理作用。

三、本土教材规模化发展阶段(1983-1992年)

1983年1月下旬,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由全国财经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参加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不仅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目标、方向及具体途径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而且重点审议并通过了由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和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拟订的会计专业核心课教材编写大纲。之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推出了以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企业成本、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六门核心课程为前提而编写的一套教材。上海财经大学则推出了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五门核心课程为前提而编写的一套教材。这两套教材均以立足改革、勇于创新为编写的指导思想,既大胆地扬弃以前按苏联模式及行业类别编写的会计教材中陈旧过时的内容,充分吸收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学术界对会计的阶级性、本质、职能、对象、原则、定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又引入了西方会计中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一些新观念。以此为标志,我国原来由“老四门”构成的传统会计教材体系被打破,具有本土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新体系初步形成并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些教材在当时的会计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众多院校运用其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能够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合格的会计人才。

综观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其显著特点是从根本上摆脱了前苏联会计教材的影响,主要按照资金运动观阐述会计核算方法,既能从内容到编写体例、编排格式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本土特色,又能适当借鉴西方会计教材和国际会计惯例。然而,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与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角度看,这些教材的组织、编写、出版仍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极少数出版社或大学及会计专家几乎垄断着教材的编写组织工作,基本上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编写,可谓“高度统一的会计教材模式”,既在较大程度上忽略了会计主体的受托责任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也严重削弱了各高等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应当具有的创新性。

四、多种教材模式并存阶段(1993-2005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改革也随之迈出了全面转轨变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历史性步伐。财政部于1992年11月30日起陆续发布了“两则两制”,并要求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高等院校均对此做出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大批能够充分体现“两则两制”精神的会计专业教材,并在本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予以采用。有些会计教师也借机开始自编教材或翻译西方会计教材,并积极地向学校和学生推广。于是,全国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开始进入多种模式并存的阶段。

迄今为止,诸如国家有关部门统编教材、多所院校联编教材、各校自编教材、教师自编教材、翻译西方教材、引进西方原版教材等等纷纷出现;行业会计教材、股份制企业会计教材、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教材、小企业会计教材、会计案例教材、政府会计教材、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材等等无所不有;西方原版教材、影印版教材、引进版教材以及国内人编写的会计英语教材、会计日语教材也基本是触目可及。我国会计专业教材版本之多、品种之全、内容之丰富、质量之可靠,可谓是盛况空前,百花争艳。这些教材既体现了西方国家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又能较为密切地结合我国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基本能够满足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背景下会计教学的需要,其中多数教材具有内容新颖、繁简得当、结构合理、注重理论与实务并重等优点,有利于培养宽专业、厚基础的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然而,冷静观察也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材所呈现的繁荣景象之中的确带有不少的“泡沫”成份,其突出的问题就是教材编写出版各自为政、呈自由化状态,教材内容相互抄袭、基本雷同。难怪有人认为,如今的会计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犹如“春秋战国”,会计专业教材良莠不齐、缺乏精品,长此下去,势必影响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会计人才的素质。

五、结语

总之,回顾我国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1.各个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既有一个主线,同时又有一些辅线,绝不能简单、笼统、标签式地用几个词、几句话来概括其特征。本文前面的论述仅仅是针对主流会计教材而做出的抽象概括。

2.会计专业教材经历了一个紧跟会计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和提高的过程。它既能充分见证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又能呈现国家对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材建设的重视及会计教学发展的轨迹。

中国编辑出版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篇7

辑:有收集, 聚集之意。

编辑:收集材料, 整理成书。——《辞源》

中国的编辑出版虽然在新中国之后才发展起来, 可“出版”“编辑”的概念在1883年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里中就已经提到, 是我国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文章。后来, 清政府在1833年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中也提到过, 而我们现在说的编辑出版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下的定义。我们现在说的编辑出版就是编辑、复制、发行三合一的组合体。出版编辑业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行业, 它是中国人们的精神食粮,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 编辑出版业同样经历了从解放思想, 拨乱反正到整装待发和走向世界, 这一切正在开始也正在进行。

一、编辑出版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的编辑出版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相统一。从先秦两汉, 至魏晋南北朝, 再到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直到近代, 编辑出版历程都与各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特征一致。例如, 20世纪之后的编辑出版, 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书籍出版, 其实编辑出版学包括很多科目, 编辑出版学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出版产业, 例如:书籍、新闻报纸、文化教育和企业的宣传等等, 这些都具有传播信息与科学的能力, 正符合了20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基于此, 中国编辑出版的发展可以说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北京、复旦、南开都设立了编辑出版本科院校, 可以看出编辑出版已经作为新世纪重要的行业出现在人们眼前。20世纪80年代, 经济迅速发展, 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编辑出版, 信息化的高科技进入千家万户, 因为有了编辑出版技术, 人类才可以共享科技信息资源。

二、我国编辑出版发展历程

中国是出现文字最早的国家, 也是编辑出版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古文献说明从古时期的某个时代起, 编辑出版已经蓄势待发。“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簨, 故谓之《论语》”出自汉书, 说明在汉代时期, 就已经有人收集资料, 整理成书了, 虽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 不过这已经是编辑的雏形;唐代的编辑出版就已经很明显了, 《永乐大典》《唐律》, 各类佛经由于唐代的佛教情结人手一本, 这在今天看来, 就是很纯粹的编辑出版。唐朝重视编书、写史、校书、刻书, 这在当时虽然没有编辑出版的概念, 但这就是出版学、编辑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到了宋代, 造纸术、印刷术兴起, 小说盛行, 编辑出版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1912年开始, 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等出版社原来被下放到乡下劳动的同志陆陆续续的被调回原单位, 一些人被恢复到原来的职位, 继续原来的工作, 一些人就算没有恢复原职但也落实了工作, 并都继续参与编辑出版工作。

在1975年, 编辑出版界便开始整装待发, 《译林》杂志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个产物, 当年的读者和工作人员都热情高涨, 《译林》杂志引起强烈反响。

同样让人们无法忘记的是1977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了解放性的三中全会, 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国家文化上拨乱反正的开始也代表着出版编辑界拨乱反正也从此开始。自从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编辑出版出现了转折点, 除四旧、文化大革命之后, 编辑出版在经历毁灭性打击之后又重新燃起火花。

但当编辑出版界完成拨乱反正、整装待发之后, 新的更加严峻的问题又出现了, 那就是版权问题。我们都知道, 出版一本书都是要申请版权所有权的, 西方国家的版权保护在1979年就已经开始了, 在没有版权保护的前提下, 我们编辑出版的东西很多很难在国际上落实, “拿来主义”是当时中国编辑出版业的通病。随着改革开放, 新思想的进入, 作者对于著作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这种外界与业内同时的推动下, 我国的版权保护法正式于1990年实施, 中国的编辑出版业也从国内走向国外、走向世界。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 三十年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短短一瞥, 但就在这短短三十年中, 编辑出版行业发展的无数变化是很明确的, 持续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

三、中国编辑出版的发展前景与重点

(一) 编辑出版学

随着中国编辑出版业的发展, 编辑出版学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编辑出版学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 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编辑出版的应用学科。这门专业是培养具有广泛的编辑出版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秀人才。这类人才在毕业后可以从事新闻编辑与宣传, 文化教育部门或者是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的管理工作。

(二) 编辑出版教育学

编辑出版教育不同于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教育是刚刚兴起的行业, 短短20年历程, 在新闻传播教育的背景下展开, 可在新的时代更好地引导舆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 编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地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总之, 无论是编辑出版学还是编辑出版教育学都是我国编辑出版行业重要的发展资源。本文通过对编辑出版的简单历程介绍和现阶段发展的前景趋势, 说明了编辑出版行业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希望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 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编辑学也在20世纪崭露头角。虽然编辑出版学在新中国百花齐放, 但在旧中国的成就却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对中国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追溯, 探讨中国编辑出版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编辑出版,历程,发展趋势,前景

参考文献

[1]黄小玲.《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08月01日.

[2]赵东晓.《出版营销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01月01号.

[3]黄强.《编辑出版与先进文化建设》,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1年04月01日.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机制的发展历程 篇8

一、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到春秋时期的“选贤任能”

商周时期的人才选拔机制。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的开元时期, 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还处于一种低级阶段。由原始的民主制经过发展变化以后形成了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础的贵族政治。在这个贵族政治中, 贵族都享有世袭的特权。政治上, 这个统治集团的成员一生下来就是天然的统治者, 而下层的社会的人根本没有机会改变他们作为被统治者的命运;经济上, 由于统治者掌握了经济命脉, 并且掌握了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特权, 下层被统治者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机会改变他们的被统治的命运了。这样, 就形成了商周时期稳定的统治秩序, 当然也就造成了统治集团的凝固化, 缺乏进取力, 决定了商周时期的人才选拔机制必然改变的命运。

春秋时期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到春秋时期, 人才选拔机制改革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上层建筑也随之变化, 造成了要富国就必须要招揽人才、改变以前的人才选拔机制。第二, 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了封建领主阶级以后, 就必然要求权利的集中, 而这就与“世卿世禄”产生了矛盾, 所以必然要求废除“世卿世禄”制。第三, 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上台和教育的发展, 科学、教育向下普及, 原来被统治者中的一部分人就拥有了知识, 必然要求改变“世卿世禄”的人才选拔机制。于是, 在这样的条件下, 诸子百家虽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却提出了同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才选拔机制———选贤任能。

二、秦汉时期人才选拔机制的发展

秦的人才选拔机制承接春秋时期百家的精神,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而到了两汉时期, 人才选拔机制有了较大的发展。

西汉的人才选拔机制大体上有两个标准:一是以德才为标准;二是以地位、财产为选举标准。第一, 以德才为标准的选举方式主要是指君主下诏求才的名号, 比如:“贤良方正”、“茂才一等”、“举孝廉”、“明经、明法”、“治剧”等然后由地方官员举荐。地方官“不举孝、不奉诏以不敬论”;而“不察廉, 不升任也, 当免”;“推荐不实, 要坐罪举主”。经过举荐以后还要策问、对策 (策:处理问题的办法) , 才能做官。第二, 以富贵为标准的方式其实是给官僚子弟的做官的特权。这里“贵”是指“任子”制度:二千石以上的官员, 在当官三年以后就可以选一子弟去京城当“郎”。“富”是指“赀选”:也就是有五百万家产的可以自备车马到京城为“郎”, 但是商人除外。汉武帝即位后为弥补财政, 曾经卖官, 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的特殊方式。

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是承西汉之制, 名目大体与西汉相同。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的标准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经明行修, 也即是德才兼备, 而在这个标准中行修尤其重要。从光武帝“尊崇节义, 敦厉名实”开始, 东汉选举的人才注重行修使得当时的社会风气都注重行修, 为东汉王朝能够在统治实质上已经崩溃的情况下还能维持较长的历史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辟除”作为东汉的选举方式, 是通向正式官吏的途径。辟除幕僚, 也就是说僚属由主官来聘任,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要选经明行修之人, 如果辟除了坏人就要被处罚, 而且还要选对自己来说有利的人, 所以主官都非常注重选哪些人作为僚属。而僚属由主官举荐造成了这些人对主官的人身依附, 视之为“君”为“卿”。于是形成了门生故吏遍天下, 形成了“世家大族”, 经过发展就形成了“田园经济”。这些“世家大族”掌握有文化权、政治权、经济权,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 东汉的选举发展到“乡举里选”和“清议”。也就是发展到了对德行的评价要经过长期的观察, 所以乡邻的评价就非常重要了。“清议”是由“世家大族”掌控的舆论, 所以也是利于强化“世家大族”的权利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 “清议”就体现出了它的弊端:第一, 推举出的人是好人而不是能人, 缺乏活力, 而有才干、不愿意被规范约束的人就不能得到任用;第二, 造成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社会风气;第三, 助长拉帮结派, 形成了人民之间的互相吹捧、互相攻击。当然, “清议”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提倡考察的伦理道德是对社会进行广泛的伦理道德教育,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在知识分子中形成了正直的风气。

三、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过程

曹操“唯才是举”原则的提出。东汉末期, 宦官与“士人”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 于是“清议”议论朝政, 造成了“党锢之祸”, 曹操于是提出了“治平尚德性, 有事尚功能”。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曹魏给予士人做官的特权来交换他们对曹魏的支持, 并且改变了以前的禄秩, 用九品来表示官阶,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程序是这样的:第一, 选有识鉴才能的人来做本辖区的中正, 负责考察本籍士人的行能, 然后按照人才优劣分为九等, 向朝廷推荐备案, 备以后朝廷之需, 也叫“九品官人法”;保持东汉的“乡举里选”的形式, 把原来的选举标准改为重才能, 中正由朝廷选派并且由他来控制“清议”, 也就是说由官方来控制舆论。第二, 品等的标准为“家世”、“状”、“品”。“家世”是来源一种叫“簿阀”的档案记录, 由中正掌管, 根据这个记录来评定人才的家世;“状”, 是对被评人的德才下的一种比较简略的考评语;而“品”就根据“家世”和“状”来定。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内容:一品, 在当时认为是圣贤, 所以为虚设的官阶。二品, 是上品, 只有“世家大族”才能担任。三品, 最初的时候也是上品, 后来三品以下都算是卑品, 由被定品后就是官职的后备人选, 以后所任的职位要与他的品协调。后来, 官职中就分“清职”———少做事、多俸禄, 和“浊职”———事情多、俸禄少, 二品往往担任“清职”, 而卑品往往担任“浊职”。

中正评定的人物三年重评依次, 可升可降, 每次品定之后把品定情况用黄纸上藏在司徒府作为档案, 如有人情况变化则由中正上报司徒府改档案。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的配合。九品中正制把“家世”作为品评的条件, 中正照例要由二品以上的士人来担任, 也就是说“世家大族”控制了九品中正制, 由人才优劣转为门等高卑, 晋司马懿就是“世家大族”掌权的代表。到晋时, 评议“九品”制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人才选拔机制蜕变为门选。到南朝的时候, 士族公然宣称“世庶之际, 实自天隔”。造成了凝固化的等级秩序, 从而导致地主阶级成为了发展史上最腐朽的阶层, 东晋也成为历史上最腐朽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 后来就由寒门出身的掌握了实权。

四、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科举制度的确立。从西汉到南北朝, 历代的人才选拔机制都重在“荐”, 而到了隋唐以后, 科举制度开始转为重“考”。科举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揲自进, 即自荐;二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三是士人定期赴考。

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学生的学校有学馆以及州县的乡贡, 除正常的科举考试外, 还有天子下诏特别的科考叫制举也即恩科。京城学馆在每年仲冬举其馆监送至尚书省, 而乡贡的要先在州县考试, 然后送至尚书省。然后全部由吏部考功员外郎进行考试, 叫做省试, 参加考试的考生都叫举人。省试的科目有很多逐渐变为两科最为看重, 即进士和明经。两科考试的内容经常变动, 但大体内容都是帖经、经义和时务策。到后来进士科增加了“诗”、“赋”, 进士可成为最受世人重视的科考。后来就由礼部员外郎来知贡举, 称为礼部试。并从武则天开始了殿试先河。发展到后来除了文试外还开了武举, 考取进士科称为及第, 考取制科称为登科, 都只能担任八、九品官或先不要做官, 要人执事官或升迁则还需要到吏部参加考试。吏部的考试内容分为身、言、书、判几项。

明清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的内容更加丰富, 程序也更加完备了。考试分为小考、乡试、会试、廷试 (殿试) 几级。小考又称童生试、小试, 考中了就成为秀才。小考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都通过以后才能称为秀才, 叫进学。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考试一般在八月举行即秋间, 分为三场, 都通过以后才能叫做举人, 举人的头一名叫做解元。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 春季举行称为春闱, 分三场, 都通过以后成为贡士, 头一名为会元。接着会试就举行殿试, 考中以后称为进士。进士在宋代为五甲, 到了元末以后变为三甲, 各三名, 一甲次进士及第即状元, 二甲次进士出身即榜眼, 三甲同进士出身即探花。

从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一直到明清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机制发展的重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历了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到春秋时期的“选贤任能”、秦汉时期人才选拔机制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过程、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几个重要历史过程,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反映出在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政府的统治下的人才选拔机制既具有了时代特征又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我国的选拔录用人才标准, 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的考核、录用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润宇.古代科举制度对当代行政人才选拔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

[2]彭劲松.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 (12) .

浅谈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篇9

什么是动画?英文“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作者的安排,使本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的运动。其实动画与电影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一个拍摄的是有生命的物体,一个是拍摄的没有生命的物体,虽然在后期的制作和放映原理都雷同,但是在起点就注定他们的不同。

1 动画的创始和以及它的辉煌成就

说起动画片我们不为陌生,那些形形色色的卡通形象以及可爱的造型都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光彩,但是对于它的发展我们可能还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早在1831年,法国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把画好的图片按照顺序放在一部机器的圆盘上,圆盘可以在机器的带动下转动,这部机器还有一个观察窗,用来观看活动图片效果。在机器的带动下,圆盘低俗旋转。圆盘上的图片也随着圆盘旋转。从观察窗看过去,图片似乎动了起来,形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原始动画的雏形。1906年,美国人J Steward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片名“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oumoious Phase of a Funny Face)。他经过反复琢磨和推敲,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完成这部接近动画的短片,俗称———动画片,这也是第一步动画片。现在我们大概清楚了一点,动画片是要有情节的。这样才能勾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才能调动观者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1908年法国人Emile Cohl首创用负片制作动画影片,所谓负片,是影象与实际色彩恰好相反的胶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胶卷底片。采用负片制作动画,从概念上解决了影片载体的问题,为今后动画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9年,美国人Winsor Mccay用一万张图片表现一段动画故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象样的动画短片。从此以后,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水平日趋成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制作表现各种内容的动画片。1915年,美国人Eerl Hurd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工艺,他先在塑料胶片上画动画片,然后再把画在塑料胶片上的一幅幅图片拍摄成动画电影。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着。从1928年开始,世人皆知的Walt Disney逐渐把动画影片推向了颠峰。(参考《迪斯尼传》)他在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的同时,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直到如今,他创办的迪斯尼公司还在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动画片。“迪斯尼”———20世纪最伟大的动画公司。20世纪计算机的加入把动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flash的简单制作到After Effect的特效,动画的制作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那么从动画的创始到如今的辉煌,中国动画在历史上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2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实际上,中国早期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在1926年中国的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诞生于万氏兄弟。随后他们一直寻找着让动画在中国传统土壤里扎根的办法。到了1940年,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下决心要搞一部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作品,在组织100多人参加绘制两万张画稿,用了1年半的时间,1941年他们完成了中国以至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随后于1961年到1964年的《大闹天宫》上下两集无疑是中国动画史和万氏兄弟的叠峰之作。是的,《大闹天空》在中国动画历史上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这部动画影响了几代人,神话故事的情节,独具色彩的人物特点,真是动画作品中的精品。也是我国动画的辉煌之作。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而钱家俊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设计的动画片天真可爱,为孩子们喜欢。1955年同李克弱联合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9年导演的动画片《一幅僮锦》,于1960年获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56年又担任了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的美术总设计。这部动画片把骄傲的将军描绘的出神入化,从动态,神态上都加入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六十年代初,钱家俊与阿达等共同创研水墨动画制片工艺。担任技术指导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在真正意义上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动画相结合,创造出了不一样且别具特色的中国动画。也迈出了中国自己的特色动画的第一步。1963年他参与执导水墨动画片《牧笛》,把中国水墨动画推到了新的巅峰。八十年代后钱家俊与戴铁郎合作的《九色鹿》将神话故事与教育结合一体,更高的体现了中国动画教育儿童的精髓理念。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

八十年代后期,动画片的发展方向从电影转向了电视动画,而各个动画制作公司为了能在播出部门手里拿到更多的播映费,所以在资金不变的情况下级数拉的约长越好,至于质量那就可想而知了。并且电视为了满足播映时间的问题,引入大量的欧美日本动画片,而国产动画片在比较之下无论内容,画面,人物设计方面都暴露出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制作出来的动画片里,往往是一些小孩子在一本正经的不说小孩话,观众就像品尝无味的点心一样没有兴趣。所以使原本应该是观众的青少年纷纷亲睐外国动画,表面上看起来随着制作单位的增加制作数量,但事实上质量大幅下降,大量观众纷纷“外逃”,不在去看国产动画片了,并把他看做是幼稚和笨拙的象征。具体代表就是《蓝皮鼠与大脸猫》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幼稚的语言,没有深度的情节,就连动画片主体观者的小朋友都觉得这样的动画无聊。

3 中国动画发展的现状

中国动画曾经辉煌过,因为在动画的起始,中国和日本,欧美的动画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并且是领先的。当然现在不是猴子钓鱼的那个时代。自从手冢治虫先生来到中国向上美的万簌鸣大师拜师学艺之后,日本一越而起,成为现在世界领先的动漫强国,数十年时间使后起之秀无法望其项背。青少年们追逐着新的名词“动漫”,在动漫的世界里,孩子们不再追逐童话的世界公主和王子而是倾向于暴力热血和幻想。当然,日本动漫毕竟是引领了新的动画潮流,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给予肯定。可是随着日本动漫的崛起和欧美动漫的繁荣,我国的动画到了前所未有的黑铁时期。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动画的龙头。在1995年他们首次尝试以社会集资,市场运作的方式拍摄了百级动画系列片《自古英雄出少年》,进入市场初战告捷,并得到社会的好评,为以后动画创作的市场运作开了先风。随后推出的《宝莲灯》在一定意义上将动画的制作体系做了全面的改动。首先《宝莲灯》的制作过程与我国以往动画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对每一道工序都细化分工。从剧本编写到对白设计,从造型设计到电脑特技,从整体音乐到舞蹈创作,从先期对白录音到后期全数码制作,无不是市场化运作。其次,市场宣传的注重。以往对影片的宣传不是很强调,如今市场化运作加大了影片宣传力度。比如《宝莲灯》在市场宣传上就极为成功,影片还未放映就已经制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影片最终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回报。最后,衍生品的开发。电影电视后期产品,是动画片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渠道,拓展了动画产业的综合开发,录像带、VCD、文具、玩具、挂历、连环画等动画片衍生品的发行制作,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宝莲灯》在后期产品的开发下就获得不小收益,而且也扩大影片的影响力。所以《宝莲灯》是中国动画的转折点,也将中国动画带向了新的起点。随后动画的复兴标志是2002年的《我为歌狂》,这是第一部52集模仿性动漫。它的出现打破了动画片只是儿童课外教材的理念转向了青少年的观者群。但是随后的《封神榜》《隋唐英雄传》却没有在创新和突破旧理念之后走的更远,没有制作围绕动画的丰富周边产品,对年龄层次的突破也仅限于从儿童延伸到了青少年,而且国内类似作品能数的出来也仅有这么几部,大部分动画制作单位依然在用草率的制作态度、教育为主的制作理念、儿童为主的制作出发点来制作着所谓儿童动画,相对于同一时期电视剧制作已经达到了制作完不能播出的饱和状态,动画片产量到2004年只有2万分钟而已,与电视台规定的6万分钟播出时间相去甚远,数量不足就要引进,引进又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所以才会有了很多日本动漫的出现,什么《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怪兽,《银魂》的打斗。

近年来,中国动画在盲目仿照的探索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虽然不是那么的优秀但是已经有了相当一部份的观者群。2010年《喜羊羊灰太郎》的推出赢得了一致好评。在这部动画片里,去除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冗长无意义的对话,取而代之的快乐轻松的话题伴随教育成长的故事。在情节上也不是单一的教育而是以二维的手法刻画草原动物生活的简单故事,爆笑的喜剧和轻松诙谐的风格,还有个性分明的人物塑造都是这个动画的闪光之处。而另一个代表作是《秦时明月》,他是中国第一部大型武侠电脑三维动画剧。将武侠,奇幻,历史于一体,引领观众亲历两千年前风起云涌,瑰丽多姿的中国古世界,在浓郁的“中国风”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感。这些都是在近两年我国动画的突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

4 中国动画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然另一方面,中国动画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4.1 第一个问题就是动漫人才的外流和散置

培养人才很难,有些人才是在不断地自我培训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他们有了能力之后也逐渐地了解了中国动漫现状,没有更好的空间和合理的待遇去继续创作动画以致漫画,因此改行做游戏,或是跟动漫无关的其它工作,仅把能力当成爱好了。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动漫业的一大悲哀,严重的人才流失。即使还有一些没有流失的人才,他们的待遇也远达不到“合理”这个层次。动画做很难,做的好是更难。不尽对软件电脑技巧的高要求而且在绘画和艺术上更需要精益求精,只有做动画的才知道动画有多难做有多艰难。如今中国的动画人,几乎完全是靠着对动画的热情做为动力才能维持到今天的。所以对于今后的动画发展中国一定要有更高的重视才能再让中国动画崛起。

4.2 第二就是中国动画怎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足

其实要想立足很简单,曾经我们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很多奖。为什么?因为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要有自己的特的就能立足于世界动画。可是,如何能后体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才是问题关键。肤浅的动画设计者认为,只要把本名族历史题材的相关史料搬上银幕便是一种民族性的表现,因此总是流于用动画语言来简单再现历史知识,或者用一些表面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来为其形象贴上民族文化的标签,牵强附会,生拼硬造,这是不对的。所谓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创作主体要将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素养。有了这样的素养,不论表达的事物处于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一层本土文化的神韵。如有着日本动画界黑泽明之称的宫崎骏大师的系列作品,无论在地域还是时空方面都有着较大跨度,但给人的感受是统一的日本文化格调,反映着日本文化的灵魂。例如,《再见萤火虫》表现二战中日本民众的和平祈望,《幽灵公主》表现爱护大自然的情怀,尽管主题有异,故事不同,但观者却能共同从片中感到这就是日本。那么中国呢?现在我又要提到刚才说到创造了国产动画片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它把中国人处世哲学的中庸之道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人觉得,片中的人和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例子。所以,所谓民族特色,不是依靠某种外在标志来取得的,而是依靠内在智慧来取得的。正是这种内在智慧,激发出了艺术家的想象力,使其能够以自嘲的心胸和幽默的手法表达出国人的性格。这同时说明,要体现民族文化,还必须抓住本民族的集体心理图谱。

中国的动画从他的辉煌的黄金时代到创造的白银时代在再到探索的黑铁时代。一步一步的前进着。虽然有过迷茫,但是还是继续的走着。希望中国更重视动画,让中国动画再度辉煌。

摘要:动画包含动画和动画片。动画片是具有叙事功效的动画作品, 而动画则是应用动画的制作来播放的影像, 本文主要谈的是动画片。文章在阐述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历程中, 对中国的动画片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画,动画片

参考文献

[1]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

[2][印]克里希纳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4.

[3]日宫崎骏.出发点[M].黄颖凡译.台北:台湾东贩出版社, 2006.

[4]《关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探析》 (中) 夏广宁.

[5]《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动漫发展史》腾讯网.

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篇10

一发展历程

互联网在中国的起步始于1994年, 同年4月, 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 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1995年3月, 中国科学院完成了上海、合肥、武汉、南京四个分院的远程连接, 开始了将Internet向全国扩展的第一步。邮电系统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开始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向社会开放, 瀛海威、瑞得在线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开始创立。1996年1月,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 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因此,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较大规模的运用是在1996年。

中国的在线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了缓慢起步。从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在线教育经历了从远程教育平台、培训机构转战线上到目前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在线教育三个阶段。

早期的在线教育发展受限于外部环境, 主要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如网络带宽的限制) 和家用电脑的使用;另一方面, 用户尚未养成接受线上教育的习惯, 更谈不上付费接受线上教育。

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出现了“三分屏”形式的网络视频课件, 在线教育进入多媒体阶段;二是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校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 准许开设网络教育学院, 颁发网络教育文凭, 其总体规模占据了当时中国在线教育90%以上的市场总量;三是新东方网校于2000年上线运行, 标志着传统培训学校开始角逐在线教育市场。之后, 由于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在线教育进入徘徊期, 整个行业在摸索前进, 市场容量虽然也逐年升高, 但与迅猛发展的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相比, 在线教育只能算是一个增长比较缓慢的行业。

2010年前后, 美国可汗学院的运营模式开始影响世界, 而此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 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机会已经不多, 而在线教育成为“新宠”。2012年, 美国三大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平台的大规模融资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预期, 导致国内在线教育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 开始受到互联网巨头 (腾讯、网易、百度、新浪) 的重视, 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进入这个市场, 仅2013年全年就新增近千家在线教育机构。

二现状

在线教育吸引了大量投资, 2013年有数十亿资金进入在线教育行业。根据德勤研究数据显示, 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 国内外有超过30家在线教育企业获得投资。虽然发展迅速, 但其市场规模仍远远低于实际需求规模。据统计, 目前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而美国2012年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则为910亿美元, 这一方面显示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在线教育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扶持, 在线教育行业必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分析预测, 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在2017年增长到1700亿元。

现阶段, 涉足国内在线教育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 即学前教育、K12教育 (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 、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其中, 份额最大的是高等教育市场, 一般指网络学历教育市场, 即教育部批准的可以开展网络教育的68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市场。这个市场目前每年招生40万人左右, 每年产生的市场规模在30亿元人民币左右。代表性的企业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弘成教育集团以及TCL集团和中央电大的合资企业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等。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国发[2014]5号) , 随着“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的取消, 在线学历教育市场可能全面放开, 这意味着除了原来批准试点的68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 还可能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MOOC的发展为互联网企业介入在线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从国外MOOC课程受益的互联网教育公司中, 较有影响的有果壳网和网易公司, 国内高校自建中文慕课平台的需求, 受益的如清华控股公司北京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越智慧树等。除这些企业外, 在线高等教育对精品资源的需求也为传统出版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可能的内容提供商, 传统出版企业有互联网巨头和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优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都加强了对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出版社积极参与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包括中国大学MOOC、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则与科大讯飞合作, 从事数字化教育。

职业培训在线教育是仅次于网络学历教育的又一大市场。其中代表性企业如中华会计网校 (美国上市企业) ;英语培训企业沪江网校等。此外, 公务员考试培训企业华图教育和英语培训企业新东方在线, 也都有网上培训部分, 但它们还是以线下面授为主, 线上的课程只是补充。

K12教育位列第三大市场, 主要是中小学的线上课外辅导市场, 目前主要的企业有101网校、四中网校和学而思网校等。其中, 101网校和四中网校是最早的一批网校, 依托好学校的资源和品牌进行运作。而学而思网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力量, 依托线下学校的资源, 发展较快。虽然K12教育位列第三, 但K12领域更为复杂, 市场潜力更大, 也成为初创企业最渴望争夺的在线教育细分市场。与强调个人自主学习的职业培训不同, K12领域涉及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多个关系方, 因此要求产品能完成基于上述三方需求出发的学习闭环。无论哪一方的需求没有被充分考虑或适当满足, 都会降低用户黏性。学前在线教育市场目前在中国还很小, 开展得不多。

按照所提供内容的不同, 现阶段的在线教育服务提供者可以分为六个类别: (1) 学校:如提供网络学历教育、MOOC在线课程等的各高校; (2) 培训机构:如学大教育、新东方在线、华图教育、弘成教育等; (3) 学习工具提供方:如百度文库、有道词典、猿题库等; (4) 设备提供方:如科大讯飞、诺亚教育平台、方直科技、启明科技等; (5) B2C平台:如淘宝同学、各种网校等; (6) C2C平台:如传课网、YY教育等。

在线教育有集教育、互联网、技术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特点, 可能打破原有的教育产业链条, 产业之间跨行业联姻将成为普遍现象。

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 如何获利, 抑或盈利模式如何?从已有的实践看, 目前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1) 内容收费:主要指对提供的课程和资料进行收费。 (2) 增值服务:如对基本学习内容免费, 而对更高级的内容, 如考试服务、就业咨询来说, 则进行有偿服务。 (3) 一次性收费或包月服务:主要指学习软件。 (4) 平台使用费:主要指一些B2C平台或C2C平台, 对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或个人收取费用, 进而允许教育机构在平台上提供课程和资料。 (5) 广告模式:向在网站上投放的广告收费。目前能够依靠广告盈利的只有少数具备品牌优势, 可带来大量流量、点击量的网站

三结束语

在线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 将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 虽然在线教育市场庞大, 但用户的在线学习行为和消费习惯的培养以及网上精品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均需假以时日。目前, 在线教育尚处于“烧钱”阶段, 对于在线行业来说, 最终的胜出者将是有资金、有创新、能坚持者, 三者缺一不可。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 总结概括了目前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现状、在线教育企业的分类及典型盈利模式, 为下一阶段在线教育发展的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育,历程,现状

参考文献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篇11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经历了萌芽时期、成长成熟时期、新中国电影时期。

萌芽时期。1905年,谭鑫培先生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戏曲片电影《定军山》。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成立,之后,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制片机构。

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成长成熟时期。电影艺术从娱乐性转变到反映生活、现实文化中。此时电影主要内容题材更多反映民族存亡,同时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黑暗、对封建文化的批判、社会人生的思考等,从而承担起启蒙教化、推动社会变革的使命。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等。

新中国电影。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大致分为六代导演。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洪深等。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郑君里、史东山等。

第三代导演:成荫、崔嵬、凌子凤等。此时的经典作品有:《刘三姐》、《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等。

第四代导演:称之为“学院派”。这个时期的导演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代表导演:吴贻弓、张暖忻等。经典作品:《城南旧事》、《小花》、《良家妇女》等。

第五代导演创作主体是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学生,八十年代初走上影坛,以饱满的情绪力量、冷峻深刻的文化反思、高度个人化风格、富于挑战性突破性的电影语言开创了“中国新电影”。代表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等。

第六代导演也称新生代,指60-70年代出生,80年代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学习,90年代崭露头角的电影人。更具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主要导演有张元、王小帅、贾璋柯等。

二、发展中的中国电影

当代的中国观众的主体是年轻的一代,他们观影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宽松和舒适,体验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而不想在看电影的时候背负着一种好似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感,只有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一种平民化的电影,一种蕴含的“压力”很少的电影,才更易被今天年轻一代观众所接受。

近期,中国国产电影出现了收视上的春天,收视达到了13亿,影片的奇迹就是徐铮的新作《人在囧途之泰囧》,这部影片符合了大众的口味,更能反应百姓的需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切入现实,让浮躁的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不仅知道事业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更重要的是亲情和友情,影片中戏剧成分沿袭了第一部《人在囧途》的风格,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囧事,影片让人们看到在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并以喜剧的形式展现,让人们既能产生笑感,又能激发深思。

中国电影需要科技的支撑。从技术角度上讲,中国电影特技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特技相差甚远,当人们回味《阿凡达》影片中的虚拟技术时,人们或许会思考中国电影在技术上所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电影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并且融入中国电影优秀的元素,以便发挥自身的优势。

中国电影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着,虽然我们与国外的电影还具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自李安的《卧虎藏龙》,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等优秀影片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业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1]云德 《关于我国电影现状及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科技投资,2006

[2]余杰 《中国电影史》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 篇12

园林主要是由自然景色与人为构造相结合, 指在一定的范围内, 结合地形、风貌, 加以改造, 形成一个园林雏形, 然后利用植被、建筑, 以及各种符合地区特色的产品等, 构建成一个和谐、自然供观赏和享受的环境。园林的发转状况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的表现。

2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园林有着3000年的历史。商周时代的“囿”, 是园林的雏形, 除了部分人工建造外大部分还是以天然山水景色为主体, 其功能就仅限于帝王与贵族狩猎、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 到了秦汉时出现了宫苑和私家园林, 隋、唐、宋发展为宫与苑, 最后到了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1]。

2.1 园林的发展——秦汉时期

皇家园林始于秦始皇时代, 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 体现当时的政治思想观念, 在皇家宫苑按照天上的星座进行布局, 充分体现了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秦汉代有代表的宫苑——上林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 渐台高二十余丈, 名曰太液池, 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中神山, 龟鱼之属。”这个时期的林园构造模式对后世造成的深远的影响。

2.2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园林的发展进入了另外一个领域, 对园林的定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时期的哲学有两大派——“玄学”与“神灭论”, 这时宗教也出现了佛教与道教。文人, 士族开始寄情于山水, 在自然中寻求安逸、舒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园林建设中改变了以外的主观思想和意愿的带入, 而是更多地尊重自然特色, 更直观的表达自然景观, 修饰性和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减少, 园林开始逐步的成为了一个游赏、放松的地区。

2.3 园林的全盛期——唐宋苑园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国富民强, 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文人参与营造园林, 使园林具有的艺术性的色彩, 文人造园思想与造园技艺开始相结合。园林建设具有了文化艺术的传承。“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唐代即以出现。宋代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规模和气魄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较为精致。宋代造园的成就—筑山、理水、置石。宋代文人园林是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在唐朝园林的基础上, 宋朝对园林的建设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造园简单而意境深远。对大自然的风致的提炼与概括是宋代艺术的普遍风格, 也是创作方法趋于写意的表征。二疏朗:园内的景物数量不求其多, 因而整体性强而不流与碎琐, 园林的筑山往往主山连绵而客山拱伏成一体, 山势多平缓, 不做大的起伏。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 林间留余空地, 虚实相对。建筑密度低、数量少, 且个体多于群体。三雅致:在私家园林中大量栽植梅菊, 出来观赏之外也同样具有诗画中的“拟人化”用意。园林用石盛行单块的“特置”, 建筑物多用于草堂, 草庐, 草亭等。四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 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园林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 利用原始地貌, 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借景”, 使得园内外相结合而浑然一体。园林建筑的造型到了宋代, 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由于唐宋打下了非常坚厚的造园艺术基础, 才使我国明、清的园林艺术,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4 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成熟时期, 表达的思想和中心更加的明确。文艺艺术成为了园林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 赋予了园林景观意境, 明清时期, 园林建筑在皇室和封建士大夫之间开始普遍存在。除了皇室园林以外, 一些士大夫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 满足生活需要, 开始选择山水富饶, 景观优美的地区作为园林建筑的基地, 建设私人宅院, 促进了园林建筑的高度发展。其中江南和苏州的园林最具代表性, 园林结合自然风景, 展示自然美, 同时又具有地区性的特色, 苏州更有“园林之城”“人间天堂”的美誉。明清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如下。 (1) 独具壮0观的总体规划。如避暑山庄的山区, 分别把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的风景名胜汇集于一园之内。 (2)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筑个体和群体的外观、群体的平面和空间组合而显示出来。如乾隆在《食蔗居》诗所谓“石溪几转遥, 岩径百盘里;十步不见屋, 见屋到咫尺”。 (3) 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3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意义

中国园林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极具艺术魅力, 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不仅汇集了自然山水之美, 而且汇集了各种艺术美和人工技巧。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现如今,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园林建设成为缓解压力, 实现精神享受的一个根据地。现代园林的建设要继续发扬我国园林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园林建设, 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文化娱乐场所, 所以加强园林建设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我们要吸取和借鉴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为今天的新型园林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绕组端部下一篇:技术管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