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

2024-06-27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精选6篇)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 篇1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歌剧, 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 自从在中国安家落户后, 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将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与本国的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相结合, 进行大胆尝试, 使其中国化。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 探索阶段——秧歌剧, 歌剧阶段。

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

由黎锦晖首创的儿童歌舞剧, 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歌剧舞剧的形式创作出来的。形式上既有独唱也有重唱, 还有舞蹈表演, 音乐将剧中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 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代表作有《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等。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 是西方歌剧舞剧与中国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除初次探索, 这一具有启蒙意义的创作探索, 为中国歌剧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探索阶段——秧歌剧

1942年, 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 文艺工作者们根据文艺座谈会的指示, 深入民间, 挖掘基层军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他们的视角敏锐的捕捉到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被称为“秧歌”的民间歌舞形式, 在“秧歌”的基础上将话剧、戏曲、民歌因素融合在一起, 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进行的歌舞短剧——秧歌剧。秧歌剧, 主题鲜明、内容简练、演出方便, 深受广大抗日战士、群众欢迎。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扩展到了抗日根据地, 形成了音乐工作者和群众创作表演秧歌剧的高潮, 即新秧歌运动。代表作有《兄妹开荒》 (王大化、李波、路由集体创作, 路由作词, 安波编曲) 、《夫妻识字》 (马可等) 。

在秧歌剧的影响下, 以马可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创造性的从新的角度, 运用新的形式, 在1945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贺敬之、丁毅等编剧, 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 , 使得秧歌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完成了从秧歌剧像新歌剧的转变, 并预示着中国歌剧时代的到来。

歌剧阶段

称《白毛女》为新歌剧, 是因为它是第一次将深刻感人的民间故事和音乐戏剧形式进行近乎完美的统一, 将民间音乐元素的传承与借鉴西方手法相统一, 第一次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的巨大艺术魅力。在《白毛女》创作成功之后, 作曲家们纷纷效仿其创作的成功经验, 掀起了以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的歌剧阶段。

这一阶段的著名歌剧有《小二黑结婚》 (田川等编剧、马可等作曲) 、《洪湖赤卫队》 (朱本和、杨会召等编剧, 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江姐》 (严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这一时期形成了无人不知《北风吹》, 无人不晓《绣红旗》, 无人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些优秀歌剧的诞生, 在全国引发了如雨后春笋般的歌剧创作浪潮。

二、从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引发的思考

黄翔鹏先生曾经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 笔者对传统的理解是, 经过世代传承的先辈们创造的有形或无形的, 精神或物质的文化形式。音乐就是在这条传统的长河中形成的文化财富。

从音乐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体现并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气息。在音乐的传承过程中, 会不断地进化、改革, 甚至吸收其它民族的音乐元素, 使其发展壮大, 直至融入到世界音乐的海洋, 并在世界音乐的海洋中树立自己。就像人们经常说的: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西方歌剧经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而中国歌剧从诞生至今才仅仅几十年。从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算起已百部有余, 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深入人心的屈指可数。中国人为何写不好自己的歌剧呢?笔者觉得, 是因为部分作曲家不能从时代出发、从本民族的传统出发, 或者可以说, 对本土音乐缺乏深入的研究, 不能发觉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在研习西方歌剧时一知半解或照本宣科, 结果创作出来的作品中不中、洋不洋, 既不符合中国听众的音乐审美习惯, 也不符合西方歌剧的规范。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歌剧创作现状倒是很贴切。熟读唐诗三百首, 即便不会创作, 也会吟诵。但如果连读都不读, 那就连吟诵都谈不上。

就像美国学者保罗·罗宾逊在《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中提到:“如果对创新没有一个开放的态度, 艺术将会变的愚昧可笑和机械呆板…但如果不尊重传统, 艺术就不可能一脉相承, 也不能与前人的艺术成就达成创造性的结合, 这是所有成功的发明必不可少的立足点。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并赋予社会活力的艺术, 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1) 之所以要强调传统, 是因为它对一个民族或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不断地追寻历代祖先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财富, 这是我们认识自己和打开灵感源泉的钥匙, 失去传统将会失去创造力。这就像接力赛一样, 前面的运动员必须接过后面运动员的接力棒才能往前跑, 如果没有接过接力棒便跑, 即使他最先到达终点也不会得到承认。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创新是对传统的肯定和发展。世界上没有空中楼阁。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 有那么多的音乐形式, 有那么多的传奇故事, 有那么多的文学家、民族音乐学家、艺术评论家、作曲家、歌唱家。尤其是对于一个民族音乐学家来讲, 他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世界各民族音乐形式, 以文字记录或录音的形式使那些鲜为人知的或濒临灭绝的音乐形式重见天日。但如果仅仅将历尽艰辛整理出来的音乐记录下来, 或是存放在博物馆里, 那就失去传承与发扬它的意义了。因此, 笔者觉得, 为何不能组建一个歌剧创作团队呢? (中外第一部歌剧都是集体创作的,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汇入到歌剧这座大熔炉当中, 既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同时也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结论

历史是一面镜子, 它能使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面镜子不仅能照出人的优点, 也能照出人的缺点, 正如历史的发展有光明, 也有曲折一样。我们要以史为镜, 在历史的演进中, 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 笔者相信, 中国歌剧一定会树立在世界音乐的海洋之中。

参考文献

[1]钱苑.林华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6重印.

[2]朱敬修主编.西方音乐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5.

[3]维纳尔-简森著.路旦俊译.歌剧指南.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9.4.

[4]居其宏著.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6.

[5][美]保罗·罗宾逊著.周彬彬译.杨燕迪校.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6][美]约瑟夫·科尔曼著.杨燕迪译.作为戏剧的歌剧.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4.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 篇2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作者:吕祥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引入主流银行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建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金融意识的转变进行了试错式发展;政邮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演变而进行调整转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进行发展演进。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路径的分析,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统筹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 篇3

【关键词】国际背景;体育事业;发展历程

1复制“苏联模式”阶段(1949年建国后至1955年)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继承优秀的体育遗产和学习外国体育的先进经验是建立新体育的必由之路。苏联人民给中国人民以无私的帮助,特别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同志为了帮助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但派遣大批技术人员,而且借助自己男篮在世界奥运上挫败美国的威望,亲自调派体育教练到中国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因而新生的共和国自然而然的把发展体育的重心放在了苏联。1949年10月,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的讲话中正式提出:“要学习苏联体育方面的好的经验。我国受到帝国主义全面封锁、又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情况下,学习苏联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它有利于加快新体育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变旧体育落后的面貌,尽快建立新体育体制,中国把学习、吸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进的体育体制和经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1950年8月新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应邀访苏,对苏联体育运动的组织领导、以及学校体育等较为系统的考察和学习,并参观了全苏田径运动大会、莫斯科斯大林体育大学、中央体育研究院,以及列宁格勒和基辅等地的工厂、学校及公共体育等体育活动。体育代表团主要由体育界学者和青年团人士组成。1950年《新体育》杂志创刊,就把对苏联体育的介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在创刊号发表的牟作云《今闻苏联的体育》一文中、从苏联体育的发展历史、运动的原则与方法、制度与作风、体育组织以及体育师资培养,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赛与奖励制度等方面作了全面的介绍。

除了通过报刊、报告、出访等方式学习和宣传苏联体育的经验.当时还邀请了许多苏联体育专家等来华访问讲学。1953年,中央体育学院成立不久就设立研究部,聘请苏联体育专家凯里舍夫为研究生讲课和指导,从而培养了新中国的第一批体育理论研究生。凯里舍夫是莫斯科中央体育学院的讲师,他是对中国体育理论影响最大的一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的体育教育理论体系,对新中国的体育界来说,却十分新鲜,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体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思考,促进了中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形成,对中国学校体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2“苏联模式”中国化阶段(1956-1965年)

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本土化问题就明确地提出来了。1956年在个国范围内兴起了以总结建国几年来的经验为基础,从理论上认识苏联经验,反思苏联教训的社会政治思潮体育界也有一些学者看到学习、移植苏联体育思想过程的不足,提出要联系实际,不能机械搬用苏联理论,需要打开眼界,批判地接受所有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成果等意见,其中有些看法由于当时政治原因受到批判,但结合实际将“苏联模式”本土化却是共识,且有学者在这力一面进行了努力。

吴邦伟等1957年出版《的体育理论基本知识》一书,可视为“苏联模式”本土化起步阶段的代表作其思路主要是在苏联体育思想体系框架内,进行消化、补充比如运用毛泽东矛盾学说充实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概括了体育对身体、思想教育、国防、生产以及国际事务力一面的作用等。

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已经有些疏远的迹象,但仍然延续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这段时期经过多次与社会主义国家互访活动,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也借鉴苏联模式,稳步向前推进。伴随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体育发展开始彻底中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走上“关门闭户”的道路。直到1966年“文革”之前,人们一直试图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体系,1961年.1963年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可谓本土化努力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3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

这段时期中国的国际环境一直比较危险,国防安全受到重大威胁,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国开始从背靠社会主义的一面进入到面对世界各种力量敌视的局面。《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使“左”倾错误方针席卷了全国。随后的红卫兵运动通过全国性的大串联,煽动起全国性各行各业的“造反”风潮,使各级领导相继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遭到批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体育系统内的领导干部也难逃被冲击和揪斗的命运。

1966年开始各省、地、市级体委都停止了正常的工作,体育系统陷入了瘫痪状态。1967年以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确定的一整套竞技体育管理制度被废止,整个训练和竞赛体系完全崩溃,国家队和各省、市、自治区运动队多被解散,竞技体育受到严重的破坏。

文革开始后,学校是整个浩劫的重灾区,在新闻舆论的煽动下,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学校处于混乱状态。1967年,中央要求全国学校“复课闹革命”,虽然恢复了上课,但体育课被军体课取代,主要学习解放军的队列、投弹、刺杀等简单动作,以往的教学内容因属于“资产阶级教育”范畴而被取缔,很多学校干脆用劳动代替军体课教学。由于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被占用损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是“民兵训练”和“学军活动”,课外活动几乎取消,学校体育全线崩溃。

文革初期,群众体育活动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骤然降温。文革初期,由于农村特殊的社会环境,农民体育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与“文革”前相比,无论从规模和内容上都已经大大萎缩了。1970年9月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的政治局势有了好的转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在竞技运动方面,“乒乓外交”的成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4“苏联模式”扬弃阶段(1977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体育,促使中国体育快速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打破了长期封闭状态。从80年代初开始,国外各种体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地介绍进来,成为推动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苏联模式失去了原有的神圣光环。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还是学校体育,原有体制上都不适应市场经济,因此一步步走入改革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国际环境。一方面,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对中国的内政横加干涉,对中国实施外交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苏联的解体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产生了怀疑。面对这种不利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十守拙、绝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二十八字外交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同世界各国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9月

[2]吴礼文.贺龙同志与我国的体育事业[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1,03

[3]范国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3.04

[4]王昊.论新中国的体育外交[D].外交学院,2006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篇4

一、我国电视的诞生

电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美国于1920年首先研试电视机,1936年英国开始在伦敦建立第一座电视台。1940年美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并于1941年播放了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彩色电视机则于1954年问世。1953年2月,日本NHK电视台首播,同年8月NTV商业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亚洲第一个商业电视台。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成为中国大陆电视的诞生日,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

二、我国电视的发展 探索阶段

20世纪50年代国际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电视业的发展。

1958年4月上海市政府下达研制任务,上海广播器材厂不分昼夜进行研制,并于同年7月24日完成,收到“中心发射台”发射的多种几何图形组成的表格。测定表明,其质量和稳定度超过了当时中国市场上的日本“通用牌”和前苏联的“红宝石牌”电视。现在,“中国第一代电视机”已经入藏历史博物馆,这就是上海牌 101 型 43 厘米(17寸)电子管。

1958年,被命名为“红光”牌35SX的我国第一只35厘米黑白显象管在成都诞生。起步阶段

中央电视台于1972年5月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则于同年10月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数字化阶段

在我国国庆50周年的日子里,数字电视试播成功。之后,深圳、常州等地也进行了小规模数字电视试播。作为与北京、深圳同步试验发展数字电视的上海,则在2000年开通了数字电视,其中增补27频道的一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频率:379MHZ、符号率:6835、调制方式:16QAM);并实验其他频道的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

2001年的APEC期间,上海主要宾馆开通数字电视节目。

2002年元月,上海开通数字有线电视节目频道,此时上海电视台的数字化程度已达45%,并计划两年内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两年后实现无磁带化硬盘播出。

2002年9月28日,上海试播30套数字电视节目(全国第一)。(实际可收44套视音频节目及气象、股票、新闻等;2003年起开始收费,每月37元)。

2003年,上海多个小区开通数字电视试播。同时,国家加快了全国边缘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考察“西新工程”时强调 :坚持抓好西部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是顺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工程 „„(《文汇报》 2002/2/1)并进一步指出:在新形势下,要高度重视广播影视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努力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宣传方法等方面增强广播影视的影响力,用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到2003年末,全国有广播电台28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4座,电视台320座,教育台62个。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0508万户。广播覆盖率93.6%,电视覆盖率94.8%。据央视索福瑞《中国电视栏目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电视频道总量为2094个,新闻、专题、综艺是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2003年收视量分别占总量的15.5%、7.1%和5.8%。

电视是以新闻与娱乐为主的传播媒体,也与教育息息相关。电视以其方便简炼的“浅交互”而将继续占领传播领域的大市场。

另一种分法: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三分法: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至二零零零年底为上,电视的覆盖别为92.5%。然而,积极性调动得过火了,则出现另一种情景:电视台过多。截至一九九四年底,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建立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九百八十二个,有线台更多至一千二百一十二个,教育台九百四十一个,总数达三千一百二十五个,较美、俄、日、法、德、英、印度、加拿大、澳洲、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十一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二千六百零六个)还多了五百一十九个。而到了一九九七年底,仅有线电视台数目就逾二千个。

回顾这一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能够留在我们记忆中,或者说,能够在中国电视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事件几乎与竞争并没有什么关系: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6月15日,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6月19日,第一次成功地现场直播了一场篮球比赛。

10月1日、12月20日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相继问世。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来信。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自此,年三十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新的民俗。

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树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之后,总导演戴维宇及其创作班子趁热打铁,再次推出《话说运河》。

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

1990年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

中央电视台与正大集团合办《正大综艺》。该节目采用特邀嘉宾——明星或名人——猜谜、现场观众参与的形式,一举成为收视热点,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电视名人,杨澜就是第一个幸运者。该年又称电视剧年,一部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引得万人空巷。

(在这一阶段,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而几乎没有什么节目与栏目的概念,即使有,也是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比如《渴望》、比如《新星》。)

二、“栏(节)目”时代:有竞争但不充分的阶段:(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

1993年5月1日早晨7:20,中央电视台推出《东方时空》,其中包括“浓缩人生精华”的《东方之子》、“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聚焦热点事件”的《焦点时刻》等子栏目。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焦点时刻》启示下开播每期13分钟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焦点访谈》还是国内将制片人体制引入新闻节目制作的第一家。

1996年3月16日,由崔永元主持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出台,自此中国老百姓才开始真正认识什么叫谈话类节目,但是此类刚加盟的电视“新军”很快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新宠。因为制作方便、花费成本小,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继而纷纷推出自己的谈话节目。3月3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正式开播。《时事直通车》、《相聚凤凰台》、《锵锵三人行》等节目令内地观众耳目一新。

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第一期节目《宏志班》。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从形式到内容,《宏志班》呈现出独特的形貌。1997年7月13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横空出世,开中国大陆综艺节目之先河,迅速在全国观众和电视台中刮起一股“快乐旋风”,成为“电视湘军”崛起的标志性栏目。节目内容以游戏为主,辅以歌舞、小品、相声和少部分事先录制的花絮。1998年

7月16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一炮走红。它的开播,首开了大陆电视媒体婚恋节目之先河,似一股清风迎面拂来,令人耳目一新,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国内首档互动式益智类节目《幸运52》。

2000年5月,国内第一档大型电视“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在广东电视台拉开序幕。随后,《走进香格里拉》(全国100家电视台联手打造)、《完美假期》(湖南经济电视台制作)等“真人秀”节目纷纷亮相,广西电视台甚至将“真人秀”做成了每周一期的固定播出栏目《挑战星期四》。

7月,中央电视台开播第二档益智性游戏节目《开心词典》,此后全国电视掀起一股“益智”风潮。这是个栏目化的时代,人们对电视的概念从“台”转化为了“栏目”,在普通电视观众的交谈中,“昨天,中央台播了什么”,变成了“昨晚《实话实说》说的是什么?”。在电

视运行管理上,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引入制片人概念以来,制片人制度逐步成为中国电视节目运行体系中竞相采用的管理制度模式。应该承认,与节目生产相关的人、财、物支配权集于制片人一身,有效地调动了栏目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栏目的活力蓬勃,也因此产生了一大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品牌栏目。

三、“频道”时代:竞争相对充分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

中国电视进入频道化时代,在我看来,由两个现象所导致的:

1、省级卫视上星:

仅仅在20年以前,省级卫视对于中国人还只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解决部分边远地区由于地形复杂电视节目覆盖不到本省区的困难,国家有关部门允许部分省级台的节目通过卫星进行传送。于是,诞生了中国第一批省级卫视。中国第一批上星的仅有5家电视台,云南和贵州两省共用同一个转发器,合称云贵台,由于两家电视台隔日使用卫星频道,这意味着当时的观众根本无法保证连续每天收看同一电视连续剧。即使是这样,观众们已经很满足了,精神食粮的的匮乏大大的吊着国内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胃口,一时间,经济并不发达的云贵反而凭借着“地理优势”,把自己的电视品牌首先送上卫星。先期上星卫视的示范作用以及上星产生的各种影响力成为了省台上星的催化剂,随着地方有线电视网的迅速崛起和扩大,山东、四川、浙江这些实力雄厚的省级台纷纷要求上星传播。于是进入90年代的卫星电视时代。90年代以后,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卫星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截止1999年,国内31个省级电视台已经悉数上星,一时间,一个数目庞大的卫星电视群,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概念——省级卫视,出现在中国电视媒体的版图上。

省级电视台上星的前后十年间尤其是最近几年里,国内恰恰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媒体发展的高峰期,国家对传媒行业经营的政策有所宽松,卫星电视的发展和省级卫视的崛起逐渐打破了以往“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旧电视格局,并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城市台三足鼎立,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2、有线电视发展:

中国的有线电视经历了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4年至1983年--随着开路电视节目的增多,共用天线出现在各个居民楼上或平房的屋顶上。这一阶段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共用天线阶段。该阶段的技术特点是全频道隔频传输,一个共用天线系统可以传输五-六套电视节目。

1983年至1990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于1983年批准北京燕山石化1万多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同时以1985年沙市有线电视网络开通为标志,有线电视跨出了共用天线阶段,步入了有线电视的网络发展阶段。当时的有线电视大多为区域性或企业性的闭路系统,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为--闭路电视阶段。该阶段发展的技术特点是以电缆方式为主的企业或城域网络,采用邻频传输方式,传输的节目套数一般在十套左右。有的地方开始应用光缆作远程传输。

从1990年11月2日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开始,中国有线电视进入到了规范和法制的发展轨道。随着1991年广播电影电视部陆续批准建立有线电视台,中国的有线电视真正走上正轨。目前中国有线电视正向网络产业化改造的方向发展。

有线电视的发展,让老百姓接受更多的电视频道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而省级电视的上星又使得老百姓接受更多电视频道在内容上有了保障。最新的数据显示,城乡家庭平均每户可以收看到23.7个频道。城市平均可以接受到24.5个频道,农村可以接受到10.8个频道。电视频道的数量增加,对中国电视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作用。中国电视观众开始“当家作主人”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电视的竞争时代正式开始了。

“鱼和豆腐”的笑话

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著名传播学者张同道教授领衔的北京师范大学“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模式研究”课题组进行社会调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城市居民一天消磨在电视机前的时光为3小时左右,过度观看者则高达5至6小时。调查发现,电视和音响往往处于一种无意识行为之中,打开并不一定有目的,使用也并不一定聚精会神。电视已经成为生活的背景,成为客厅或卧室器具构成的一部分,编织为人们的无意识活动。从总体上看,约有97%的受访者在看电视时有伴随行为,主要行为是:吃东西、聊天、打电话、看书报杂志、做家务等,对于多数人来说,它并不是正餐,无法充饥,仅仅是七嘴八舌的零食而已。除了世界杯或热播电视剧,人们不会说“今晚我要回家看电视”,但如果看电影或话剧则可以声明,“今晚有事,去看一场电影/话剧。”看电视并不是人们心中的一件事,有无皆可。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获得信息。电视节目要想吸引人们的眼球真是越来越难了。看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背景,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无意识行动,人们在看电视时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其间隔只有3到5秒钟,而就算选定了一个节目,他(她)大概也只能看10分钟左右„„

观众在一台大屏幕电视机前,从七点左右开始选择频道,也许到十一点半上床,还没有清清楚楚看好一个节目,还没有拿定主意,甚至于还没有把全部频道看一遍,用电视机的功能而言还没有“扫描”完毕。支离破碎,光怪陆离,只言片语,莫名其妙,山重水复,眼花缭乱,精疲力竭,哈欠连天,迷迷糊糊,关机了事!

马雨农:中国电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卖方市场中以生产为核心的“台”的观念在市场上趋于淡化,买方市场中以收视为核心的“频道”观念逐步强化。观众手上原来被称为“遥控器”的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频道选择器”,我们只有以频道为单位来履行我们的宣传功能、娱乐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并实施经营。与此同时,现在的市场已不是靠统货取胜的市场,而是“个性产品”或“特色服务”大行其道的市场。我们已经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入到了“频道时代”,现在一个节目,一档栏目已很难撑起一个电视频道。惟有一个个的版块、一个个相关联或相同主题的节目、栏目,才能让“这一个”频道在众多频道中凸现出来,这意味着频道的专业化时代已经到来。

论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与现代传播 篇5

关键词:中国歌剧艺术;市场定位;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46-02

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被视为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20世纪初,黎锦辉作为中国歌剧的拓荒者,创作了儿童歌舞剧。新中国成立之后,歌剧创作的思维模式有所变化,有的继承了戏剧传统,有的对民间歌舞剧进行改编,有的依然借鉴西方歌剧的经验,逐步趋于雅化或者俗化。可以说建国之后的十年是丰收的十年,歌剧的表现题材不断地拓宽。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歌剧艺术也经历了恢复与进步,不断凸显中国歌剧的特色。

一、中国歌剧艺术的特色

1.中国歌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0世纪30年代,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和《军民进行曲》这两部作品。从作品的名称上不难看出其创作的扎实的群众基础。不久之后,歌剧创作者深入体验延安秧歌运动,并依此创作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载歌载舞的舞剧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歌剧的创作思维形式有所变化,但是以民间歌舞为基础,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依然很多,如继承传统戏剧的《小二黑结婚》、《刘三姐》这些作品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9年起国家大剧院便开始举办了国际歌剧演出,众多歌剧艺术者的参与,几万名观众的响应,足见中国古典的歌剧艺术的扎实的群众基础。

2.中国歌剧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中国歌剧的拓荒者黎锦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大型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歌剧正在寻求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歌剧体裁的选择更加的多样性,音乐的创作,舞台的设计都在不断进步。之后《白毛女》的创作经验被以后的歌剧创作者借鉴,他们坚持以内容需要为出发点,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创作方法。如《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诞生。

3.部分中国歌剧也融合了西方歌剧的特色,具有包容性

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起,我国的上海、重庆等城市的歌剧创作者采用土洋结合的方式探索并且拓宽了歌剧的体裁,如《西施》、《洪湖赤卫队》、《桃花源》、《红珊瑚》、《上海之歌》、《大地之歌》、《江姐》等作品,成为了当时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大多借鉴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这些探索性的剧目使中国的歌剧内容更加丰富,舞台的表现形式多元化。建国以后的17年里,作品《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歌》、《阿依古丽》等也更多地以西洋歌剧为参照体系。

二、中国歌剧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是如何在现代推广和传播中国的古典艺术成为了歌剧创作者的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歌剧缺乏原创力,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具有欣赏的艺术性的作品较少。最主要的是是观众基础和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目前中国电视收视率比较高的节目是由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从这一节目各个参赛选手所选择的歌曲不难看出,中国的歌剧表演在年轻人的一代失去了原有的能量。虽然各个高校在对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仍然以美声为主,但是年轻的学生可能更加青睐于能够体现时代主题的流行、摇滚或爵士等,所以中国的歌剧艺术缺乏青年观众的支持与认可。此外中国的歌剧艺术缺乏一些资金的支持,而歌剧创作者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剧的创作中。中国的各大歌剧院团忙于为“口粮”奔波,剧目的艺术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这无论是对以后歌剧人才的培养还是歌剧本身的发展都是主要的障碍。

三、中国歌剧艺术的传播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歌剧艺术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大背景下,如果剧院没有自己的特色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现代的歌剧市场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歌剧艺术所带来的美声的精妙绝伦,更可以领略到现代科技所赋予的视觉冲击的魅力,里面渗透了更多戏剧的元素。广大歌剧艺术创造者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演的《白毛女》、《原野》等剧目为主要代表,中国歌剧还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典歌剧艺术的魅力。《赵氏孤儿》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曾被法国文豪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国家大剧院将其打造成经典的歌剧《赵氏孤儿》,2012年6月首演之后,这部歌剧赢得了世界歌剧爱好者的好评与赞许。今年九月,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将再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奉献一台艺术品质精湛、情感真挚的舞台精品。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著名指挥吕嘉执棒,袁晨野、孙砾、陈勇、张英席、幺红、周晓琳等著名歌唱家将再度联袂演绎这个恢弘且悲壮的故事。在这部歌剧中,《孩子,我们怎么办》、《饥饿啊,饥饿》、《雨越下越猛》、《我已无力同行》等深情动人、感人肺腑的咏叹调不断冲击着观众的灵魂。那么中国的歌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1.歌剧需要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恰当的营销策略

国家大剧院市场部部长王威曾说道,剧院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与市场对接,由国家大剧院自制的《假面舞会》便成功的验证了这一点。目前国内的歌剧市场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如国家大剧院每年的歌剧演出达到几百场次,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却存在一些危机,最重要的是歌剧题材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具有西方古典音乐的歌剧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而中国文化相关的歌剧题材少之又少。对于国内欣赏歌剧的中国人来讲无疑是一份忧虑。走高端路线的歌剧与国人之间存在着一定断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需要歌剧创作者让歌剧走入人心,吸引群众的好奇心,慢慢提高歌剧创作的档次。

2.重视歌剧的市场运营

自制的歌剧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对于国内各大歌剧院来说,歌剧的市场如何运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西洋歌剧与之不同,它有专业的主创团队,可调配的资源相对丰富。而要在自制歌剧中获得一定的利润,除了歌剧本身的票房之外,当然更离不开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捐赠。所以如何获得某些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捐赠变成了一个难题。有些人一直认为如国家歌剧院这样的演出单位的财政支出应该是由国家来承担的。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加大我国政府的财政压力,最主要的是这些运营机构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停滞不前,会使我国的歌剧艺术拉大与西方歌剧艺术的差距。美国西雅图歌剧院第二任院长斯百特·杰金斯曾经指出,西雅图歌剧院的全年营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个体捐赠的。个体捐赠者有特权购买歌剧院的演出票,这中特权无疑会给个体捐赠者带来动力。个体捐赠者长期稳定的支持才是歌剧院创作自制的高质量的歌剧的物质基础。这个销售策略实际上促进了歌剧院制作和运营的良性循环。当然政府对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效仿美国。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标准,使企业或者个人捐赠出部分的盈利。这样,企业与个人在获得行善的美名同时,也可以少上交税务。对于他们来说是件鱼与熊掌兼得的事情。文化产业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3.观众的培养对于中国古典歌剧艺术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012年,国家大剧院追求歌剧艺术的国际化、高标准,举办了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并邀请到了多家中外表演机构的领军人物。在这次论坛中,大家仍然把焦点放在歌剧观众培养上。这里,中国的各大剧院可以借鉴英国威尔士国家歌剧院的经验。该剧院的院长表示,在每一部歌剧作品问世之后,该剧院认真策划从宣传到表演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宣传产品可以采用纸质的方式或者是电子版的形式,把所宣传的歌剧的创作背景、剧情等制作成光盘,使观众真正了解该歌剧,建立观众的信心,获得他们的支持。同时,户外的各种宣传都是必不可少的,如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歌剧表演者或者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户外的演出活动,在群众中普及艺术教育特别是对歌剧艺术的欣赏教育。当一部歌剧作品的表演结束以后,邀请观众参加对该部作品的讨论,倾听观众的心声,这样不断可以缩短演出单位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最终要的可以参考观众给予的有价值的建议提高歌剧的创作与演出效果。当然对于歌剧艺术的发展来说,培养“潜在”的观众如年轻的后备军是必要的。随着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美通”、“民通”的传入,能够真正欣赏中国古典歌剧艺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所以为了培养新一代的后备力量,歌剧院可以要求专业技能较高的歌剧表演者走进校园,对歌剧爱好者特别是高中生进行专业的音乐培训,激发学生对中国歌剧艺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歌剧知识与舞台经验,为中国歌剧艺术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4.伴随科技的进步,中国古典的歌剧艺术需要高质量的传媒手段

经常在网络或者是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标题:纽约“高清歌剧”来了、上海乐迷走进“高清歌剧”时代、高清歌剧落户中国,足不出“沪”赏纽约大都会。200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NCM合作,向国内著名的电影院线、大学校园进行卫星转播。这种提前录制的“高清歌剧”如同在电影院欣赏电影一般,音响将还原歌剧现场的声音效果,观众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歌剧。为了配合“高清歌剧”的播放,上海大剧院还策划了演出讲座,特别的布置也会让观众有全新的体验。这样的演出方式不仅有利于建立广泛的观众群体,也为艺术的推广赢得了更大的关注度。很多观众在微博上发留言阐述自己对高清歌剧的观点与看法,这些都不难看出目前歌剧的传播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传媒阶段。而对于中国古典的歌剧技术而言,除了上述的在歌剧的创作上应时代精神之外,更应该体现出科技的进步。国家大剧院也有专门供观众体验的社区,观众可以翻阅一页一页的页面,了解歌剧的信息动态。

中国古典的歌剧艺术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歌剧创作者与爱好者以及广大的群众都有义务努力地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王立改.浅析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J].美与时代,2004,(9).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篇6

2013年11月18日,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公布,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登上榜首。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1.先秦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已经种植水稻了。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就已经种植粟了。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春秋时期,我国留下了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并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扁鹊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他被奉为“脉学之宗”。

2.秦汉时期。

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了用麻做的纸,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欧洲在公元12世纪以后才使用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西汉的耕犁已经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的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东汉医学家华佗制成了用于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民间药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这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内容,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隋唐时期。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隋朝时,建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该运河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药的发明引起武器的革命。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阿拉伯,后来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5.宋元时期。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了四个多世纪。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人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受教育的状况)。

北宋时,我国劳动人民制成了指南针并将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指南针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北宋时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一书,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创制的“十二气历”,与农业气象紧密结合,是当时先进的历法。

南宋时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6.明清时期。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日》,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而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二、中国近代科技成就

1.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掀起“向两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endprint

2.不辱使命。

1905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率领工程队克服重重困难,于1909年将京张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他还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众,打破碱业的垄断。他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1937年,茅以升在克服种种困难后,终于主持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为国人争了一口气。

二、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奋力追赶。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次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我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我们把“两弹一星”事业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称之为“两弹一星”精神。

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日新月异。

1986年,我国制定了“863计划”。随后,《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1994年三峡水利工程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1999年,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如期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该计划对揭开生命奥秘、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第三次载人飞行,突破和掌握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创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结束了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

【练习巩固】

1.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古代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技术产生于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鲁迅曾经说过:“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古代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3.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一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句话是指我国一位农业科学家,他被誉为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应该是 ( )

A.钱学森 B.李四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材料三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2012年4月13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全方位参与全球最畅销单通道飞机空客A320系列飞机制造。全球每2.5秒钟就有一架A320系列飞机在世界各地起降,其中“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材料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0000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三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四所述情况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可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上一篇:茶饮空间设计下一篇:过程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