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2024-06-04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共12篇)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篇1

1、前言

作为当代体育研究生来说, 了解中国体育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体育历史的发展概况, 是相当有必要。唯有这样才能够以便我们更好学习、进一步对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 以及对比分析法, 参考体育史学界各位前辈和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体育历史的发展历程主要从中国体育史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进行认识和了解。

2、中国古代体育历史的发展

2.1、关于古代体育史的论述

在中国古代有关于体育历史的专门性论述是非常少见, 虽然中国古代体育实践活动非常丰富多彩。中国古代真正关于体育历史的记载大部分都是散见于浩瀚的各种典籍中。比如:在敦煌文献《綦经》提到的围棋, 《荀子·天论》、《吕氏春秋·尽数》;还有就是大家比较常听的蹴鞠活动, 这就要参考各朝代的历史、别史、实录、笔记以及各种典制、方志、任务等。这就说明, 古代有丰富的体育实践及其记载, 但都还没有出现过完整的体育史著述, 更没有形成专门性进行体育史的研究, 这为体育史有效参考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在甘肃居延汉简“秋射”, 其详记了当时汉代每年秋季举行射箭比赛的盛况;宋朝调露子写的专门论述相扑运动的《角力记》, 论述了相扑运动的产生发展情况, 而且还汇集了许多五代以前有关相扑运动的重要历史资料;唐朝人皮日休所著的《原棋》关于围棋运动的知识书。但是这些典籍都是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专门的体育史研究。

2.2、古代体育史研究特点

由于中国古代体育活动本身的分散性、“羞于武士齿”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以及统治阶级的一时好恶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体育史的论述主要以分散、描述现状、附带论述比较多;而系统论述及专门性研究比较少的特点。

3、中国近代体育史的三个发展阶段

当外国入侵者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 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于此同时中国传统体育受到西方近代体育的强烈冲击,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出现的新的变化。在近代社会, 中国体育史研究更是经过了萌芽、成立、发展三个阶段, 这为中国体育史的发展迈出了艰难而又重要的一步, 并初步取得了一些可见的成就。

3.1、中国近代体育史发展的萌芽阶段

洋务运动时期, 严复中国近代体育史最早从历史的角度谈到体育的学者, 并发表《原强》一文, 讨论国家富强之道, 提出了力、智、德是强国之本, “民之手足体力”是基础;而且文中还介绍了古希腊体育概况。当时为救国图存, 体育也成为了重点。之后进入到维新时期, 梁启超发表了《中国之武士道》, 这是带有一定体育思想研究意味的第一篇专著。到1909年, 体育杂志《体育界》, 中国最早的体育专业刊物和中国体育史最早的论文。虽然在这个时期体育史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介绍欧洲、日本等国家体育史的水平上, 但是这位中国体育史的发展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3.2、中国近代体育史发展的成立阶段

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推动之下, 体育史的发展也随之提高。郭希汾先生所著的《中国体育史》一书, 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史的专著, 这也标志着中国体育史研究活动的正式开始。这个时期许多体育学者还从大量的有关体育历史资料中, 分别对多个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论述, 概述了中国在20世纪以前体育活动的发展历史, 以及中、西方体育的异同。并建立了体育会、体操学校等一些体育设施, 这也标志着中国体育史的发展正式成立, 为中国体育史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3.3、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发展阶段

20世纪20-40年代, 中国体育史的活跃阶段。大量的关于中国体育史著作的出现, 其中有通史、单项体育运动史;更有涉及体育史研究方法的论著。在这一时期“新旧体育”之辩、“土洋体育”之争, 以及一些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相关论述出现。最重要的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 为加强对体育事业的管理;在学习西方和日本等国家体育管理的经验上, 陆续建立了一些体育行政管理机构。1927年国民政府大学院, 成立了“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 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门的体育咨询机构。之后又建立了“教育部体育委员会”, 以及体育法规的颁布, 这表明中国体育史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使中国体育史走向了现代化的脚步。

3.4、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特点

从总体上来看, 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内容上比较粗浅, 方法上较为简单, 对体育的认识上还有不足。关于体育的本质、价值、作用缺乏深层次的探讨, 没有形成一种科学体系, 学术上交流也甚少。主要表现在大量翻译和介绍欧美等国的体育史, 对于中国抑郁是全面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中国近代体育史的一些优秀体育史学者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 皓首穷经, 呕心沥血,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开创性、奠基性的著作, 他们开创了我国体育史研究的先河, 水平随不高, 但意义重大, 这为我国体育史研究的全面振兴和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中国当代体育史的发展研究

体育史学研究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发展热潮, 可是到了90年代后期, 受历史学科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萎缩趋势的影响, 我国体育史学研究也出现了衰退现象。

进入新世纪的头十年, 体育史学界紧紧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良好机遇, 围绕体育发展历史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 体育史学为体育事业服务、为社会政治服务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同时, 广大体育史学者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 课题数量不断增加, 研究领域逐步扩展, 研究内容日益深入, 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得到加强, 推动了我国体育史学出现新一轮的发展趋势。

4.1、当代体育史研究方法的进步与更新

突破以往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考古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到体育史研究当中, 体现了交叉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进展, 提升了体育史的研究水平。《体育文化学》就是将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体育文化研究框架的著作。探索体育文化产生、发展和兴盛的原因、机制和意义, 对体育文化学结构与功能、类型与模式、比较与交流、冲突与变迁等进行了阐释, 并结合当前实际对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体育文化整合与全球背景下的当代世界体育文化作了一番文化学的审视。

4.2、当代体育史贴近现实、参与现实意识的增强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体育史学者进一步认识到体育史研究必须进一步贴近现实, 参与现实, 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服务, 一大批体育史学者开始从古代体育史研究转向当代体育史研究, 体现出了一种开放型的和外向性的史学观, 实现了体育史学功能的转变, 体育史学研究的现实性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 召开“新中国体育60年”理论研讨会, 推动了体育史学界关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历史与现实, 掀起了一股当代中国体育史学的研究热潮。

5、小结

中国体育史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与演变, 社会的不断更新与变化;中国体育史也是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中国体育史学界的各位专家, 在顺应时代的潮流的同时, 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与建议, 这为我国体育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我国体育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体育史将会走向辉煌的篇章。面临体育史学研究新一轮发展机遇, 体育史学界应继续围绕体育发展历史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应用宽广的理论基础, 以严谨踏实的学风, 开展专门而有深度的体育史学研究, 力争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点, 进一步推动体育史学科的复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栋梅, 张振华.百年中国学校体育史的再认识[J], 体育教育, 2011年1月, 总第17期.

[2]郑原, 江岚.唯物史观视阈下体育历史价值探析[N], 山东体育学院报, 2011年1月, 第27卷第1期.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篇2

2009-11-03 10:20:34 作者:wangxuanyi 来源: 浏览次数:1243

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1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

1)初创期(1985年--1992年):1985年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的管理方法出台

2)发展期(1992年--2002年):1992年成立专业报关公司

3)成熟期(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报关协会的成立

随着国际报关协会同盟大会的召开,中国的报关企业将向国际化转型,将深化与世界各国报关企业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安全。

1.2中国进出口贸易及报关量情况

中国外贸进出口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5097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中国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以促进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外贸量的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量的增长带来了报关量的增长,2000年报关票数不足2000万票,至2005年中国报关量达到4000万票,报关量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成熟报关企业近年报关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0%。

1.3报关行的发展规模

目前国内的报关行以民营和国有企业为住,分别占35%和26%,中外合资企业仅有5%。从规模上说,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已经是中大型企业了。所以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

目前绝大多数的报关行的经营范围仍然局限在本地区域,但已经有30%的报关行考虑在外地设立网点或与外地报关,货代企业联盟合作。

调查中发现,在进出口贸易量不大的口岸和内陆城市,中国报关行的规模较小,对报关价格比较敏感,在深圳,上海等口岸城市大型报关企业会比较集中,这些报关行比较关注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规模经营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报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希望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战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规模扩张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1.4报关行的服务特点

传统的报关业务是报关行目前开展最多的业务类型,报关,报检,查验,换单,办理海关免税登记,代为办理免表,加工贸易手册与核销是报关行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另外,有些企业也提供一些质检服务,例如代为办理熏蒸处理,3C质量证明,旧机电的备案,旧机电许可证等。为了提高通关服务是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报关企业介入物流衍生服务和咨询服务。

目前中国报关行所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纺织服装,塑料橡胶,机电,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但是目前根据产品的划分其部门和岗位的报关行非常少,报关业务大多按照服务区域,合乎划分来设置部门,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岗位。从国外报关行的经验分析,成熟报关行为增强其专业性,往往回依照产品类型设置来进行复核和把关。这对中国报关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5报关行的营销模式

调查发现,老客户,朋友间介绍是报关公司目前寻找客户是最主要途径,因为公司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吸引客户慕名而来的也占到一定比例。统计数据显示,报关运用广告媒体进行宣传来吸引客户的非常少,大多采用的是最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拜访的销售模式。对销售者而言,顾问式销售是获取客户信任的关键,要求销售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报关行业市场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1中国报关行外部环境的分析

经过专家论证研讨,影响报关行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WTO规则,政府政策,信息技术,外贸环境。

中国报关行正面临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调整的阶段。贸易安全与便利给中国报关行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WCO标准框架》促使贸易环境更加安全,同时也对报关行的诚信守法,如实申报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政府为了贯彻《WCO标准框架》,逐步分阶段调整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报关行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中国海关促进中外贸易的安全与便利的举措相继出台:中国电子口岸建设,H2000系统的应用,无纸化报关,跨关区快速通关,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等。这些措施的应用提升了中国海关通关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报关行的竞争优势也从原来的人际关系转向综合能力的提高。

4)贸易安全与便利的要求也促使信息系统在通关各领域,各环节的推广和应用。以上海为例建立了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空运快件通关管理系统,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口岸船舶动态申报系统,区港连动系统,口岸GPS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通关作业流程的改变,加快了通关速度,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出一个新课题:中国报关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塑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历程 特点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53-01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①

1近代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发展迟缓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文化体育事业繁荣。例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图书馆的国家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了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又如,东汉时进行蹴鞠的“鞠城”(相当于今天的足球场),圆鞠方墙,建筑样式很有章法。

到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忧外患,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发展迟缓。从晚清开始,伴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和国人“开启民智”的思潮,我国近代文体观念开始萌生,近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始起步,一些具有近代性质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始筹建。例如,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我国第一所官办的近代性质的大学图书馆。1897年重建成,1905年正式定名的上海徐家汇藏书楼,是上海近代图书馆的雏形,“藏书楼的藏书中,西文书籍类有法、英、德、希腊、拉丁等语言的图书,各国著名的百科全书(辞典)几乎应有尽有。”②在体育设施方面,如1907年在上海兴建的虹口游泳池,是西方近代体育进入中国的体现。中华民国时期,1936年6月开始建造的南京中央博物院(1937年8月,因日军的侵犯被迫停工,第一期工程仅完成四分之三,解放后于1950年定名为南京博物院);1935年建成的上海市立体育场,当时被称为“东亚首屈一指”的体育场馆。

总的来看,建国前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严重匮乏,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设备上都非常滞后。

2 建国后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迅猛发展

建国后,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这一历史时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主要是对旧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恢复、整顿和一批重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开工建设。如建国初期首都著名的十大建筑中,有七个就属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这时期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受到当时苏联的影响较大。后期,全国规模的“大跃进”运动影响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二个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受到了严重阻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空前的骄人成绩。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快速增长。特别是“八五”以来,各地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一大批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城乡结合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服务网络。

时至今日,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3建国后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几个鲜明特点

①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同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统一起来,对民族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等的建设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营造了全民参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风尚。

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各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好于内陆地区。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有计划地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给以扶持,非常重视边远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不是一个单个的经济行为,它涉及到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社会因素。由于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中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种类不健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②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著.上海名建筑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 寿孝鹤,李雄藩,孙庶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1949-1985)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3] 石泉长.中华百科要揽[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4] 沈福煦,沈燮癸.透视上海近代建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篇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参与主体身份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群众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并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政策、法规, 来促进该项事业的发展。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国民体育。”1949年10月, 朱德在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指出:“体育事业要为人民服务, 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1]7同时, 冯文彬也在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指出:“体育要成为全民普及的运动, 要从学校发展工厂和部队, 从城市发展到农村, 从知识青年发展到劳动群众中去。”[2]8然后, 1950年7月, 冯文彬又在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阐述来了体育运动的目的与发展方向。他指出:“体育运动为了增进国民的健康,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 和新中国国防的巩固。”[3]41952年6月, 毛泽东作了这样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4]203这个题词言简意赅、韵味十足, 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54年1月, 贺龙在体育工作总结大会上指出:“体育运动的方针是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 并使之经常化与普及化。”

从这些纲领、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体育运动的参与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换句话说, 体育就是群众体育。这里所说的人民群众, 既包括国民, 又包括人民, 还包括群众, 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党和政府领导人构建的宏伟蓝图中, 体育运动旨在增强人民体质, 培养人民大无畏精神,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和发展祖国的重任。国民、人民与群众都是集合性概念, 这说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参与主体是一个整体, 是以集体身份出现的。这些参与主体, 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是新中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特点分析

1. 群众体育参与主体身份称谓辨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和政府特别强调体育运动的国民性。党和政府之所以这样做, 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 这是由新中国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政权还不够稳定, 面临着国内敌对势力和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新中国随时都可能遭受分崩离析的危险。为此,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培养人民大无畏的精神, 唤起全国人民的认同感, 共同应对这种复杂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另一方面, 这是改造国民性与重塑国民形象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重振中华民族的雄风,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必须大力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焕发国民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作为新政权的主人, 承担着维护新政权的责任和义务。体育运动要想发展,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人民群众自始至终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在革命战争年代, 党充分认识到“只有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才会获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才会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5]137。由此可见,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的对象, 是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新中国体育要想真正地实现大众化与普及化, 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 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真正地将体育运动当作一项群众运动来抓。

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特点。

(1) 群众体育的政治服务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作为群众体育参与主体的国民、人民和群众, 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因此, 群众体育必然会带有明显的政治服务性。在第一届全国工人体育运动大会上, 朱德、周恩来与刘少奇分别为大会作了“增强职工体质, 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开展职工体育运动,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开展体育运动, 增强健康,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题词, 这些题词就是群众体育具有政治服务性的最好例证。

(2) 群众体育的自上而下性。从政治权力结构的角度分析, 党和政府在政治权力中具有上者地位, 而国民、人民和群众在政治权力中只能是下者地位。进一步讲,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 国民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劣根性, 人民中的一些阶级还存在着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而群众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其盲从和判断能力低的特点。由此可见, 国民、人民和群众在政治觉悟方面具有局限性, 在革命方面具有不彻底性, 必须依靠党和政府加以规范和约束。只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体系中, 党和政府“既不是外在于群众的, 不可能是群众的主人, 而是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的”[6]15。国民、人民和群众作为群众体育的参与主体, 与党和政府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 它们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础, 党和政府必须依靠它们、尊重它们、关心它们;另一方面, 它们自身具有一些局限性, 党和政府必须领导它们、规范它们、约束它们。这说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具有自上而下性。

(3) 群众体育的整齐划一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和政府倡导群众体育运动要各具特色, 根据行业特点来区别发展。然而,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群众体育有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的目的, 因此, 其必然会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在全国各行业, 大都开展田径运动、篮球运动、排球运动等体育项目。除了趋同性特征以外, 群众体育的活动形式还具有“一窝蜂”式的一致性特征。这说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具有整齐划一性。

(4) 群众体育的注重规模效应性。在我国, 国民、人民和群众都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整体, 在群众体育实践中, 党和政府特别注重群众体育的这种规模效应。在党和政府的相关文件、报告、报纸中, 我们都能窥见这种规模效应的踪迹。由此可见, 群众体育将参与人数规模作为衡量群众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当时的环境下, 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群众体育的热情, 而且有利于衡量各级政府或各类体育组织的工作绩效状况。当然, 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直接引发了体育领域的“大跃进”。但是, 不管怎么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注重规模效应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1. 群众体育发展路线的时代合理性。

(1) 肩负维护国家尊严与重塑民族形象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展体育与强国强种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 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 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着艰难的困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文化落后, 再加之人们将发展体育完全寄托在学校体育上, 使得体育发展的努力付诸东流。面对这种局面, 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使国民、人民和群众成为群众体育的参与主体, 使群众体育踏上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道路, 真正地肩负起维护国家尊严与重塑民族形象的历史重任。

(2) 体育普及目标的实现。在1952年, 荣高棠在《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报告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三年来体育运动的成绩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扩大了对国民体育运动的宣传, 认识到体育运动科学价值;二是体育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向更广大的群众中发展。”1954年1月, 贺龙在年终体育工作报告中指出:“三年时间内, 全国铁路职工由10万人增加到52万人, 学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达80万人。”这说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群众体育的发展迅速, 参加群众体育的人数不断增加, 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 体育普及的目标基本实现, 群众体育运动的成绩令人称赞。

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纵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其发展历程为新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概括起来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 群众体育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任何体育运动的发展, 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水平基础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 体育运动普及的条件还不够成熟。群众体育必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际, 实现群众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其二, 群众体育发展要关注群众需求, 注重差异性;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必须切实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真正注意到彼此间的差异性, 实现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最后, 群众体育发展要遵循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

综上所述, 在新时期, 加速群众体育发展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想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首先要弄清群众体育的发展脉络。具体而言, 我们要做好这样几项工作:首先, 我们要对我国群众体育参与主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 我们要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特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最后, 我们要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历史反思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 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群众体育事业以及整个体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的讲话[J].新体育, 1950 (1) .

[2]冯文彬.新民主主义的国民体育[J].新体育, 1950 (1) .

[3]冯文彬.关于开展人民体育的几个问题[J].新体育, 1950 (3) .

[4]中国体育年鉴 (1949—1991上) [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5].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1.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篇5

初创时期(1990年底—1993年)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现货为主,首次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期货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内各类交易所大量涌现,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达到1000多家,大多为兼营机构。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参与境内外的期货交易,损失严重,造成了国家外汇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层出不穷,期货市场虚假繁荣,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

规范整顿(1993年底—2000年)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第一阶段:交易所从50余家减为15家,经纪公司从上千家减为330家。第二阶段:交易所从14家(96年关1家)减为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经纪公司从330家减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种保留12个。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四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规范发展(2001年—至今)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九届人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正式拉开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序幕。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2004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2006年4月,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2007年3月16日,中国国务院第489号令,公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新条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新《条例》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为中国推出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础。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 篇6

“写实主义”译自英文realism,这同一个单词又被汉译为“现实主义”。在英语中作为同一个英文单词的realism,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中国有着不同的含义,前者属风格学范畴,后者属社会学范畴。这种含义上的差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演化。写实主义绘画及其艺术思潮被传入和引进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从最初作为异质文化遭排斥,再到作为拯救中国传统绘画的良药被引进,最终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美术教学和创作的重要标准,写实主义的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主干,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代表性成果。纵观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写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最初的肇始期(明清时期)、发展和确立期(清末民国到解放战争时期)、主流和全盛期(解放后到80年代)、多元期(90年代之后)。

肇始期——西风东渐

根据确凿的文献记载,西方写实主义艺术传入中国发生在明代万历7年。1579年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罗明坚首次把油画携入广东境内。当时,西方一些传教士积极参与天主教在东方的扩张,他们在传教过程中把西方的科学和文化连同油画一并传入中国。利玛窦通过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及“文化传教”的手段,使西方“笔致精细”的写实性绘画引起中国皇帝和上层官儒的兴趣。另一个传教士画家乔万尼在澳门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传授西方绘画的学校,培养了一些早期的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家。这些传教士及其中国弟子在我国南方珠江口岸建立了稳固的传播基地,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内地渗透,为日后西方油画在中国南北经济重镇的兴盛奠定了初步的文化移植、社会影响和人才基础。如果说明代传教士的功绩在于开拓了西方油画在中国的东渐之路,那么到了清代,随着中国皇帝对传教士油画家的御用力度加大,西方油画家开始聚集帝国的宫廷,北京遂成为中国油画的重心。而南方则因中西经济交流的加深和历史积淀,民间油画家也逐渐增多和成熟起来。至此,清代油画形成了南北并峙的局面。中国皇帝对西方写实绘画的青睐,既有其彪炳文治武功、追求享乐和宫廷时尚的目的,也缘于由透视、明暗等写实手法构造出的逼真效果的吸引,乾隆皇帝意识到,“至于写真传影,则可用油画,朕备知之”。为了取悦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一些画家试图采用折衷的方式来处理画面,如降低强烈的明暗光影,增加画面的装饰性等,郎世宁即其中之一。有迹象表明,早在明代,油画的发展就已出现中西融合的倾向,许多作品兼具西方油画的材质美感和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神韵。这就为西方写实艺术在中国的传承作了一些有意思的早期探索,也为后来写实艺术在中国的兴盛预演了一套观念和思路。康有为就曾建议中国画家采用郎世宁的路子。

中国皇帝的御用对写实绘画在中国的传播起了一定的艺术赞助作用,但作为西方宗教和商业扩张的副产品,其影响毕竟有限。中国独立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体系对一切外来样式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性,西方写实主义美术的“他者”进入,起初遭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诋毁和蔑视。在长达数百年的整个肇始期内,写实主义画风并未引起中国主流画家的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缓慢。

发展和确立期——美术革命

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日本的崛起,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急切求变的改革者眼中,理想的新艺术必须是西方模式。最早旗帜鲜明地提出对中国美术进行变革的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三位思想家——康有为、蔡元培和陈独秀。他们对中国美术除旧布新的理想规划,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途径:写实改造中国画。其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艺术领域的深层潜目标含有政治变革的意图。从那时起,西方写实主义美术开始受到我们的垂青。值得注意的是,那时我们对写实主义美术的学习,着眼点在“写形”的形式语言和对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的追求。

辛亥革命后,一批批艺术学子满怀报国之志和学习西方美术的渴求游学海外。早期到西方学习写实绘画的代表人物是李铁夫和周湘,他们成为近代中国西画和美术教育的拓荒者。紧随其后,东渡日本的代表人物有李叔同、陈抱一、汪亚尘、许幸之等,留学欧洲的有吴法鼎、方君碧、蔡威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颜文梁、吴作人等,刘海粟也到欧洲考察。从20年代起许多留学生相继回国,或办美术学校,或从事教学,成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骨干力量,尤以徐悲鸿(1895-1953)的影响最为深远。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基本是在一条由传统到以写实为基础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的影响及改造中国画的宏愿使之确立了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忠于客观描写的艺术方向。徐悲鸿1928年学成回国后,便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开始推行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作为一个坚定的写实主义者和精神领袖,徐悲鸿强调素描基础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写实功底的美术人才。经他培养和推荐出国深造的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和教育家有吴作人、吕斯百、颜文梁等,形成了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徐悲鸿体系,中国美术界出现了以徐悲鸿为首的强大写实阵容。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三四十年代,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除徐悲鸿之外,著名的还有王悦之(1894-1937)、司徒乔(1902-1958)、许幸之(1904-1991)、唐一禾(1905-1944)、沃渣(1905-1974)、李桦(1907-)、江丰(1910-1982)、胡一川(1910-2000)、王式廓(1911-1973)、张漾兮(1912-1964)、冯法祀(1914-)等,他们关注社会,体恤民众疾苦,并用自己的艺术反映民众的抗敌斗争和解放运动。他们大都取法写实主义,代表着当时艺术运动的主流。如王悦之的《弃民图》(1930-1934)、唐一禾的《“七七”口号角》(1940)。这一时期徐悲鸿专注于主题性的历史画和故事画,创作了《田横五百士》(1928-1930)、《徯我后》(1930-1934)、《愚公移山》(1940)等佳作。早在1912年开始,鲁迅受蔡元培之聘,在国民政府的教育部任职,主管文化、科学、美术工作,他热心推动具有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艺倾向的美术。这也成为后来解放区美术事业的主导思想。1938年,在延安建立了以鲁迅命名的艺术学院。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对后来的中国文艺创作影响深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否定了超阶级的、纯粹的艺术观,把文艺视作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冯法祀创作了《演剧队的晨会》(1948)、莫朴(1915-1996)创作了《清算》(1948)。解放区的艺术工作者和以徐悲鸿为核心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并坚持现实主义道路的艺术家,成为新中国文艺建设的中坚。这为后来写实主义成为中国画坛主流奠定了人力资源和思想基础。(01、02)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当19世纪末的西方写实主义已经逐步退出了统治地位,而由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构成的现代主义方兴未艾,中国学子为何把写实主义这一看似落伍的艺术样式迎进国门,当作改革中国美术的良方?其深层原因在于国家危亡的处境和救亡图存的使命感。中国的知识精英从中西绘画的对照中,把西画的“写形”与西方文明成果相联系,把“写意”的文人画与中国近代的落后相关联,因而认定不重视写实是中国画的最大弊端,是束缚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根源。在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写实绘画更被看成是科学、进步的艺术观和艺术形态得到大力倡扬。而大多数在国外接受了学院写实主义绘画训练的留学生,回国后也多以教学方式极力推行写实主义绘画,以至于写实主义绘画成为这一时期最受瞩目的流派。虽然庞薰琹、倪贻德等发起的“决谰社”也曾主张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试图探讨中国艺术发展的另一条道路,但中国的新艺术缺乏西方现代艺术所具备的社会基础和人文环境。30年代发生的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道路之争的“二徐”论战(徐志摩和徐悲鸿之间就西方现代主义的争论)表明,现代艺术在中国发出的声响是微弱的,也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要。与此相反,以徐悲鸿为首的写实主义,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创作理论和大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在社会动荡时期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不仅标示着中国历史的新时期,而且改变了realism的译法和词义。从此,现实主义取代写实主义成为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概念。描绘社会现实需要写实主义,写实艺术承担着重大的时代命题。伴随着民族解放战争的洗礼,写实主义美术不断成长,实现了从“风格学”到“社会学”的概念蜕变,完成了其意义的转化和升华。在世纪末西方光怪陆离的艺术万花筒中,中国美术革命的结果是最终选择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艺术。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主流和全盛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徐悲鸿成为新中国美术界的领头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画风和现实主义的主张从体制上得到确认,成为美术教育和创作的主导。

为了加大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步伐,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政府派出了一批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学习,有罗工柳、全山石、肖峰、李天祥、钱绍武、林冈等,同时又聘请一些苏联和东欧的美术教育家来华执教,如在中央美院办油画训练班的马克西莫夫。该班培养出一批后来在中国美术界发挥影响的人物,如靳尚谊、詹建俊等。50年代初,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被推荐到全国美术院校,从此成为我国素描教学的正统。在艺术创作上,苏联美术界继承了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道路,提倡写实的、主题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这自然是我们借用的样板。这种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造就了一大批擅长主题性创作的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他们的积极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思想观念、创作方法和评价标准,由此呈现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如胡一川的《开镣》(1951)、罗工柳的《地道站》(1951)、董希文的《开国大典》(1952)、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1959)、蔡亮的《延安火炬》(1959)、何孔德的《古田会议》(1960)、侯一民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1961)、钟涵的《延河边上》(1963)、孙滋溪的《天安门前》(1964)。客观地说,在苏俄体系引进之前,我们的写实主义从形态上看是粗放的,技术手段也缺乏系统性,而且整体水平相对不高。苏俄体系的引进,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学院写实主义训练系统,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画家的写实水平,大大增强了对宏大画面的把握和进行主题性创作的能力。今天一味指责苏俄体系,过分夸大其消极影响是有失公允的。只是后来到了文革时期,片面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极端思想和权力干预才使得艺术成为政治的附庸,艺术家成为无个性的工具,从而背离了写实主义的原则,使写实主义成为狭隘的、单一的现实主义。(03、04)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经过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人的时代课题终于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对“文革”的反思成为这个时期意识形态的特点。反映在文艺创作上,就是所谓的“伤痕文艺”。罗中立的《1976年的天安门》(1979)和《父亲》(1980)、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1979),这些本来反映作者亲身体验的作品却在美术界引起了强大的震荡和激烈的讨论。这说明改革之初,人们还处于一种惯性的集体意识之中。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在今天通常被视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里程碑。与那些精神昂扬、容光焕发的共和国英雄不同,巨大的画面主体是一位农民,辛劳的生活在他的身上雕琢了苦涩而又残酷的标记。尽管《父亲》受到了照相写实主义的影响,它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更多的是基于社会意义而不是其风格手法。这幅反英雄式的作品因此超越了那个时代。同一时期的另一杰出代表陈丹青创作了西藏组画。作者尊重现实,描绘一种未被矫饰的生活岂不正符合写实主义的思想前提?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写实主义迈向一个新的时代,即强调自我意识的写实主义。(05、06)

多元期——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多元写实主义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被骤然打开,有了研究从文艺复兴之后500多年来整个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史的机遇和条件。中国艺术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各大博物馆和名作前,悉心观摩大师原作,感受其卓越的技法和灵魂。这与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的拘谨和茫然有了显著区别,也与50年代单向学习苏联大为不同。他们除了怀着朝圣的崇敬之外,更多的是一份自信和选择。进入90年代,写实绘画倍受质疑。有些画家心态浮躁,急于成功,追求前卫,并把写实和落后画等号。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写实主义的地位受到动摇,几乎面临被改造的窘境。有人断言,写实绘画即将死亡。但事物的发展出乎许多人预料。虽然经过“85新潮美术”和后来的一次次新观念的冲击,写实主义并未像许多人所预料的那样退出中国画坛,相反却生生不息,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各种先锋艺术虽然花样翻新,但并未取代写实主义成为主流。一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前卫艺术反而招致人们的反感。

在当代西方写实主义与架上绘画趋向边缘的今天,中国的写实主义还能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写实油画真的会灭亡吗?对此我们不必担心。既然当初摄影术没能取代绘画,那么今天其他表现形式也未必就会消灭写实主义。其实,艺术只有质的优劣而无所谓形式上的先进与落后。写实油画在西方取得了几个世纪的辉煌,至今仍然在延续。实际上,我们对写实绘画的认识和理解尚浅,优厚的西方写实主义的历史积淀仍是我们需要倚重的资源。有人认为当今的图像文化和后现代的城市景观使得写实绘画失去了当代联系,认为应该放弃写实寻求创新。可是艺术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艺术离不开其所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和资源,艺术家摆脱不了他所成长的条件,艺术离不开真诚和民族精神。中国的本土画家不应盲目追逐潮流。在社会转型和人文价值观重构的时代背景中,中国当代的写实主义不断向深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塔吉克新娘》(1983)、《青年女歌手》(1984)开始,到后来的一系列肖像艺术创作,我们可以看到靳尚谊的写实主义一方面在向欧洲写实主义的大传统回归,另一方面也试图找寻民族审美的神韵和时代信息。

如何给当代的中国写实主义分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单从作品的表现技法和风格上看,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新写实主义。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以杨飞云、王沂东、艾轩、陈逸飞、徐芒耀、孙为民等为代表。他们大多具有学院背景和高度的写实水准,注意选材、画面格调的当代性和唯美主义。和较早时期的写实画家相比,重大的历史命题从他们的画面中消退了,但绘画本身的功能在回归,写实技术趋向成熟,画面走向精致。虽然都采用写实主义,都注意向欧洲的传统汲取营养,但在个人的风格技术和精神追求上有着明显不同。徐芒耀《我的梦》(1988)以精到的写实主义结合超现实主义的象征性,获得首届中国油画大奖。杨飞云由较早的精美到后来对于理性和谐的古典精神的追求,使画面超越了对技巧的迷恋。王沂东用考究的写实技巧表现中国乡土民情。艾轩把“怀乡写实主义(nostalgic realism)”的“怀斯风”与中国边远的藏区结合,形成一种原始质朴的美和冷峻孤寂的肖像风格。此外,陈逸飞的甜美华丽灵动,孙为民把日常生活提升为雅致品味。随着当代写实主义画家在市场上的走红,他们也愈发自信。2005年,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国写实画派”,以群体方式宣告当代写实主义新势力的走强。艾轩这样说“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水平也最高……”。(08、09)

超写实主义。这是写实主义的一个分支,以冷军和石冲为代表,在当今画坛独领风骚。其作品重技法、材料和构思,把写实性做到极致,以达到令人震颤的逼真效果。实际上很多写实主义者也具有超现实倾向,如早期罗中立的《父亲》和徐芒耀的《我的梦》。中国的超现实主义者又不是自然主义的超写实,他们往往从极端细腻的超级描摹中营造出超越物象自然形态的气质,使画面蕴涵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以达到某种象征的隐喻的抽象性。(10)

后现代式的写实主义。有刘小东、忻东旺、方力均和张小刚等。这是当代后现代语境下各种新的感觉经验和视觉探索。他们进一步颠覆崇高、理性、唯美、和谐的古典精神,取消经典主义,把一种日常不被关注的甚至是粗陋和无聊的人性存在状态提升为艺术。对他们来说,技术固然重要,但画面的个性因素大于技术因素。(11、12)

以写意性和表现性为特征的写实主义。他们淡化传统写实主义的技术因素对主体个性情感的束缚,追求一种相对自由的、个性的表现和宣泄。他们或追求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或与西方表现主义结合,或是尝试一种打破时空的“观看”,即所谓的“具象表现”。“写意风”盛行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之后油画的一大特色,从事者众多。

今天,回到写实已不单是一句口号,而更被市场所推动。相比那些轻浮的流派,写实主义画家的工作是辛劳而严谨的,作品数量也极其有限。也正是这点,才赢得了收藏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追捧。近年来,写实主义作品拍卖的价位和成交率都在明显提高,和经常无人问津的前卫艺术相比,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写实油画都易于找到买家,而那些在美术史上成名的画家的作品更是成为收藏者争相竞购的对象,不仅如此,一些当代有成就的写实画家的作品也屡创天价。日渐升温的油画市场再次催化了人们对写实主义的热情,有些已经背离了写实主义的画家又一次开始回归。写实主义油画已成为各级艺术市场和拍卖会的主角。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写实画派的市场行情一直保持在相当价位的稳定状态。从2005年至今,其行情几乎是急剧的直线上扬,比2000年翻了五倍有余。国人对写实艺术的钟爱和中国写实画家多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其作品市场信赖度高,潜力很大。如今,中国写实画派的成员大多都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杨飞云、王沂东、刘小东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在中国油画中拍卖记录最高的是徐悲鸿的3300万元的《愚公移山》,近来也不断传出刘小东等中青年画家作品逾千万的天价拍卖记录。画作升值的回报同样让收藏投资者感到欣慰,一些作品在几年间市场价格从几倍翻到数十倍。近年来,一些画家不仅“库存”的作品被抢购一空,甚至“透支”了将来若干年的创作。

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历程简考 篇7

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 四川的体育电视尚处萌芽状态, 只出现了零星的体育电视节目。四川电视台 (无线台) 由于建台早, 技术力量雄厚, 人员素质较高, 节目资源也较充足, 因此,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体育电视节目, 但是当时的条件有限, 其体育节目的形态仅为一般的消息报道, 且播出时间并不固定。80年代末, 四川电视台 (无线台) 推出了《沱牌体育新闻》的周播节目, 每期30分钟, 播出内容主要为国际体育新闻, 由于当时的传送条件所限, 只能靠邮寄录像带获取素材, 故该节目的时效性较差。这一时期, 四川电视台体育电视节目没有大的发展, 仍处于一个缓慢成长的态势。进入90年代, 随着中国体育的长足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全国上下逐渐掀起了体育热, 这为体育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极佳契机, 90年代初, 四川电视台推出了一周播出三次的《体育新闻》, 每期10分钟, 逢周一、三、五播出。

成都电视台也在这一时期介入了电视体育报道领域, 在1987年1月3日开办了《体坛集锦》, 每次播出10~20分钟, 在一共播出了资料片39集之后, 于当年9月18日停办。 (1) 1990年, 成都电视台15频道推出了周播节目《体坛博览》, 针对国内外体坛热点、焦点事件进行分析、点评, 在观众中有了一定影响, 但由于节目素材匮乏等原因, 该节目于2003年停办。总体来说, 萌芽时期的四川体育电视由于经济、地理位置、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虽有发展但较为缓慢。

繁荣时期

始自1994年的中国职业足球甲级联赛为四川电视台体育电视节目快速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四川电视台 (文体部体育组) 在中国职业足球甲级联赛最初的几个赛季紧紧抓住这一良机, 使自己的体育赛事直播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并打造了一个自己的体育赛事直播团队, 这个团队中的一些关键人物也成为国内知名的体育电视人, 如电视体育评论员李博、导播钟亦工、张树年等。随着赛事直播经验的日益丰富, 该台直播的体育项目也从早期的足球这个单一项目逐渐扩展至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多个项目。

除了大量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之外, 四川电视台 (文体部体育组) 此时也适时推出了《体育长廊》、《体育新闻》、《体坛追击》等新闻类、访谈类体育节目。尤其是1999年2月12日开播的《体坛追击》, 这档访谈节目以它独有的结构融新闻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 邀请了100多名世界冠军、亚洲冠军走进演播厅参与节目制作, 把各类竞技体育介绍得有声有色, 因而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获得体育爱好者和众多观众的喜爱。其收视率也名列前茅。但该节目终因资金不足、选题难保全国性等因素在制作了70期后偃旗息鼓。进入新世纪, 四川电视台 (文体部体育组) 开始购买NBA和意甲联赛的信号以补足其国际体育赛事直播不足的“短板”, 培养打造出了刘泉、唐露等较为优秀的电视体育评论员。此间, 该台还曾在多届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 (欧洲足球锦标赛) 、全运会期间推出了大型系列专题直播节目, 在体育爱好者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 因此其开始进行体育电视传播时间也比四川电视台 (文体部体育组) 晚, 先是于1997年靠着亚太啤酒的赞助推出了一档体育新闻节目———《亚太体育网》。接着在1998年世界杯赛之后逐渐推出了该届世界杯精彩赛事的重播节目。此时, 由于此前与ESPN长期合作的成都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中断了与ESPN的合作, 于是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迅速出击, 与ESPN展开谈判, 并购得了ESPN节目在四川省的独家转播权。1998年12月6日, 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以转播亚运会为契机, 将原有的经济频道改为体育频道, 确为明智之举。此举对该台的跨世纪发展意义深远。从1999年1月1日开始, 该体育频道全天播出16个小时以上, 成为西南地区首家省级电视体育频道, 信号覆盖全川, 具有广泛的收视群。

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体育频道建立之初, 由于人员素质、技术条件所限, 几乎没有自拍节目, 只能将ESPN的部分节目掐头去尾加上自己的片头、片尾和主持人打包播出, 这些打包栏目有《缤纷体坛》、《大赛场》、《晚间赛场》等。尽管如此, 由于ESPN体育节目迥异于国内体育节目的制作风格, 也开始吸引四川体育爱好者的目光。1999年, 该频道利用ESPN节目资源推出了NBA和意甲联赛以及欧洲冠军联赛的赛事直播, 受到了四川体育爱好者的热力追捧, 凌晨直播的欧洲冠军联赛直播节目的收视率达到了4.5%。与此同时, 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原总编室副主任熊志冲出任体育频道副主任一职, 上任伊始便狠抓节目质量并借2000年欧洲杯之良机, 策划推出了大型系列专题直播节目———《激情绿茵》, 进一步锻炼培养了该频道的制作团队同时也树立了频道的良好形象, 使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体育频道真正成为四川省体育电视传播的主流通道。此后, 由于种种原因, 该频道主任郝亚兰、副主任熊志冲先后离开, 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原新闻资讯频道副主任李有智调任体育频道主任一职。李有智对体育电视传播的诸多环节均较生疏, 所以, 此时该频道的具体技术工作实际上由副主任钟亦工负责。此时的体育频道除了保证每天16个小时的常规节目播出之外, 已经不满足于体育赛事的演播室直播了, 而是将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作为提升频道实力的重点, 于是先是以全国女足超级联赛的现场直播为练兵之机, 形成了该频道较为训练有素的现场直播团队, 接着该频道就顺势推出了中甲联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并培养打造出了佟宁等较为优秀的电视体育评论员。

2001年7月1日起, 四川电视台和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台、四川教育电视台 (筹) 各频道进行重新定位, 统称四川电视台“××频道”。但是四川电视台和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台两台的电视体育报道工作并未合二为一, 只是此时四川有线台体育频道将台标和呼号改成了四川电视台体育频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年初, 直至成都成为2004亚洲杯足球赛分赛区, 四川电视台承担了成都赛区公共信号之后才有所改观, 基于此次直播活动需要的机位较多, 两台的体育电视摄像、解说、导播人员开始合作共同直播赛事。可以说, 双方的这次首度大规模合作直播, 虽然过程多有坎坷, 但结果却是完美的, 凭借多年进行足球赛事直播积累的丰富经验, 赛后, 提供公共信号的四川电视台得到了亚足联和亚广联官员的高度赞扬。此后, 双方还合作直播了第13届世界拳击锦标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等国内外多项赛事, 进一步进行了磨合。

繁荣时期的四川体育电视, 成都电视台当属一股重要势力。1997年8月4日, 在原成都有线电视台全球体育频道的基础上, 成都电视体育频道成立。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第一家专业电视体育频道。该频道成立后, 陆续推出了一些名牌节目, 如《一家之言》、《甲A风云》、《甲B风云》、《足球聊斋》等, 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应该说, 该频道凭借一定的节目自制能力和ESPN成都地区节目版权之优势, 在四川电视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1998年该频道领导放弃了与ESPN的合作, 导致了节目源的枯竭, 使四川观众逐渐摒弃了这个所谓的体育频道。为了解决该频道节目收视率和广告市场的双重萎缩, 成都电视台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本单一的体育频道改为体育娱乐频道, 希图缓解其经营上的困局, 但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 国内体育电视市场再无多少赛事资源可用, 加之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加速衰落, 国内相当一部分曾经风云一时的地方台体育频道纷纷关停并转。2002年12月1日,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正式成立, 取代了体育娱乐频道, 也正式结束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家专业体育频道5年的艰苦历程。 (2) 此间, 成都电视台15频道于1996年3月推出了日播的体育专栏节目《运动时空》, 每期时长15分钟, 节目形式为消息与小专题, 一时广受欢迎, 但终因节目资源匮乏、整个社会的体育大环境恶化等原因, 该节目于2008年12月偃旗息鼓。

消亡时期

在四川广电集团人事制度改革落下帷幕之后, 四川电视台体育电视报道工作于2006年7月全面融合, 节目制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此时, 新任频道总监上任伊始, 也加大了节目策划与制作的力度, 成功直播了英超联赛、欧洲冠军联赛、世界男排联赛等重大赛事, 但此时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台体育频道都日渐衰落, 四川台体育频道也无可避免, 呈下坡之势。实质合并后的四川台体育频道的节目质量一直无法有质的飞跃。

此时, 履新的四川广电集团负责人对四川电视台各个频道的收视率与经营收入开始了严格考核, 收视率与经营收入成为该集团考察各个频道运行状况的最重要标准。2007年7月, 收视率与经营收入常在尾端徘徊的体育频道在经历了数月的所谓“考察期”后, 终于被“关停并转”成为购物频道。至此, 先成都电视台体育频道, 后四川电视台体育频道———四川这个人口大省曾经拥有的长达数十年的专业体育电视频道正式消弭于无形, 令人唏嘘。目前, 四川省各电视媒体仅存的电视体育节目屈指可数, 除了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咨询频道尚存中超联赛直播和意甲录播 (无主持人) , 成都电视台影视文艺频道间或有NBA直播及其他零星赛事直播之外, 曾经风生水起的四川体育电视已偃旗息鼓, 一地鸡毛。

当然, 这种现状的出现绝非偶然, 而是有着其深层原因所以我们在回眸四川体育电视史时必须对此原因加以探究:

体育节目资源极度匮乏。专业体育频道最重要的节目资源就是体育赛事直播, 而在先后与ESPN停止合作之后, 不论是成都电视台体育频道还是四川电视台体育频道都失去了其绝大多数的赛事直播资源, 加之四川省这个内陆省份由于经济欠发达, 本来就很少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体育频道几乎无赛事可转播, 不得不以电视剧等其他节目来充填时间段, 陷入尴尬之境。

领导决策失误。成都电视台体育频道走向消亡的直接原因在于其放弃了与ESPN的合作, 失去了支撑频道发展的重要节目资源。而四川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覆灭则是四川广电集团部分领导不重视体育节目、片面要求体育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创收、体育频道领导更换频繁, 难以形成较为持续稳定的节目策划与制作、管理思想与模式之恶果。

缺乏品牌栏目。一个专业频道要想在复杂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栏目。央视体育频道独步江湖的利器不仅限于大量的赛事直播, 还有《足球之夜》、《天下足球》、《体育人间》等一大批品牌节目而广受好评。而反观四川的体育电视节目, 则几乎没有令人注目的品牌节目, 这样, 观众当然会弃而远之了。

四川体育电视的发展历程其实只是我国体育电视发展的一个缩影, 地方台体育频道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人员条件、技术条件有限及电视传播管理体制僵化的情形下, 必然举步维艰。

摘要:与全国大多数地方台体育电视同步发展的四川体育电视在弹指间从发端到消亡, 情状令人唏嘘, 其衰变过程、消亡原因在国内地方台体育电视中颇具普遍性, 值得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总结我国地方台体育电视的发展脉络与瓶颈, 促进我国体育电视的整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四川体育电视,发展历程,简考

参考文献

①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成都市志、广播电视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第74页。

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篇8

广东的电视事业近几年飞速发展, 目前, 各个专业电视频道运行良好, 新闻、财经、体育、文艺等频道都有自己固定的收视人群和较为稳定的广告收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作为群众喜闻乐见、广受欢迎的电视体育频道应运而生。2001年, 广东电视台体育部和原有线电视体育频道组建而成的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体育频道。它集中了广东体育传媒界强大的人才、版权和资源优势, 目标是打造全国第一的专业体育电视媒体。从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大概勾勒出中国体育专业电视频道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体育电视的地位

虽然在电子媒体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电视和体育之间已经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目前的体育电视向更为集中、重点统一和专业体育频道的方向发展, 标志着当前被认可的电视媒体产业营运中产生的一个重大分离。在上世纪80年代, 体育电视和相关体育节目的播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体育节目形式的起源可以在传统体育实况报道的发展历史中找到, 最新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新闻专题、赛事直播和谈话类节目形式合二为一。

体育电视的内在含义曾经引起过争议。事实上, 体育电视业已超过许多其他被观察家认为有潜力的产业, 一跃成为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它的覆盖范围和所接触到的受众群使得体育电视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在电视和体育产业间都产生了一种独立的和最富影响力的新兴力量。然而随着影响力的扩大, 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个电视台都力图在这个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空间并逐渐取得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专业体育电视频道逐渐增多的趋势标志着传统的体育节目的运作已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巨变。一个专业体育频道的资源, 决定了体育频道的生存力。购买国外的优秀体育比赛转播权, 成为各个专业体育频道为了获得体育资源所必须使出的经营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专业体育频道和外国商业版权的接触, 给整个中国电视业提供了一个窗口来观察商业电视模式从早期的典型化身演变成现今状况的过程。广东电视台作为最早引进英超、NBA等国外知名赛事的媒体, 其发展最具典型性。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是华南地区体育电视的龙头, 其前身为广东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01年的广东广播电视行业整合中合并到广东电视台, 采用普通话和广州话, 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每天播出24小时节目, 覆盖广东省全部21个地市级地区。

广东电视台是国内最早拥有体育报道队伍的电视台之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经历了重大体育报道战役的考验, 创作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对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热门体育运动都进行报道。体育频道以大型运动会以及英超、意甲、中超、中甲、NBA、CBA以及羽毛球、乒乓球等热门赛事直播为主, 每天播出三档的《体育新闻》以其全面而富有深度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体育频道的栏目设置几乎包含了广东本地观众喜爱的各个体育项目和各种节目形式:《体育世界》、《体坛三棱镜》、《足球周刊》、《挑战足彩》、《体坛星语》、《劲速天地》、《棋牌苑》、《篮球大本营》、《高尔夫杂志》、《运动季候风》、《网球天地》、《健康食府》、《超级游戏》等栏目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特点

抓住黄金时段进行权威体育咨询发布。通过名牌节目《体育新闻》打造早、午、晚三档大容量、大制作的直播来提升电视体育新闻的品牌形象。在全面报道体坛资讯的同时, 根据三档不同时间和受众的收视习惯, 以三种不同的风格形象出现,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早间板块7:30~8:00侧重信息量和服务性;午间板块12:00~12:20注重权威性和亲和力报道;晚间板块9:30~10:20着重深度和多样性。

专题节目深入浅出。充分利用体育频道的人才资源优势, 推出既有文化含量又深入浅出、赏心悦目的专题类节目。《体坛三棱镜》栏目从1999年开播以来以深度专题报道和评论为主。节目定位既适合中国体育界专业人士, 又受到广大普通体育爱好者的欢迎。栏目与中国体育界人物保持密切的合作, 追踪焦点事件, 收罗世界知名品牌最新资讯, 报道观众最关心的体育事件。节目突出两个主导思想:一是“最前沿”;二是“制高点”——在事件最前沿追踪中国体育, 在中国体育背景的制高点关注中国体育。

以赛事直播、转播节目支撑频道版面。在专业体育电视频道中, 赛事直播节目占有相当大的版面比重。赛事转播和直播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和电视结合的魅力。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体育赛事的直播转播工作。对奥运会、全运会、中超、欧锦赛、NBA、CBA、大师杯等重大国内外体育赛事进行积极的体育赛事转播和全方位报道。仅以2009年上半年为例, 体育频道一共完成外场信号制作110场次, 内场转播共1382场次, 并在海南、广州大学城、珠海等地协助中央电视台转播体育赛事30多场次, 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亦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充分发掘电视的互动特点。开设《广东省职工铁臂王拔河赛》、《超级游戏》等一批互动类节目, 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 让电视台成为普通观众展现自我的平台。《健康食府》、《运动广场》等节目为观众提供了服务信息平台, 拓展了频道的功能。

电视、报纸、网络三位一体。2008年6月5日, 《广东电视周报·体育周刊》正式创办, 这标志着体育频道正式开始涉足其他媒介, 也标志着体育频道市场化的又一个新的开始。《广东电视周报·体育周刊》的版面内容主要由体育中心编播组负责, 在其他科组的大力配合下, 《体育周刊》的内容日益丰富, 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另外也为体育频道带来了新的观众。

除了在纸媒体上开辟第二战场外, 体育中心还在网络媒体上大胆尝试。在广东电视台网站上的体坛导播加入了节目推介内容, 不仅能让观众获得节目播出的第一手资讯, 而且还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节目的精彩看点。此外, 体育频道还与主流网络媒体网易 (www.163.com) 合作, 建立广东体育频道的官方网站, 加强了观众的沟通和互动, 创建出电视—报纸—网络的立体空间, 加强了体育频道对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专业电视台体育频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资讯的需求不断上升, 体育节目的收视率大幅提高。尤其是2009年, 更是体现了这一趋势。2009与2008年同期相比, 广东体育频道的收视增幅保持上升势头。截至2009年6月21日, 广东体育频道在广东城域、广东城乡综合收视份额分别为2.481、1.948, 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17%、18.71%。

与此相应的是广告收入也随之增加。但是在大众传媒竞争激烈的今天, 各种形式的媒介都在寸土必争地瓜分着受众群。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使得在有网络的地方, 数字广播突破区域的界限无处不在, 由此可得知体育专业电视台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不禁要问:专业体育的模式能生存于日益受欢迎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体育节目当中吗?体育频道的节目编排是否会为策划者和制作人员提出新的难题?

浅析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发展历程 篇9

1、治理与体育治理

1.1、治理

治理(governance)在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中的本意是指控制、引导和操纵。1989年,世界银行在讨论非洲发展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一词,此后,“治理”(governance)这个词语便迅速流行起来,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中,随之形成的治理理论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国内外的学者和组织机构从自身角度出发所给出的“治理”概念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治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不光是政府,其他社会组织,企业组织,非盈利性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成为治理的主体;2)治理的客体更加广泛,除了常见的国家政治经济事务外,各种公共事务都包含于治理的客体之中;3)治理结构更加多元,治理手段更加丰富,其权利运行是双向互动,互相包容的;4)其提倡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最终实现善治。

1.2、体育治理

国外学者关于体育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研究结果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本身事务的治理研究,即体育是治理的客体,是对体育系统内部及其子系统的治理;二是将体育作为治理的手段或方法,将其运用到治理理论之中。反观国内,虽然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体育体制的深入改革都是体育治理在实际当中的具体运用,但以“体育治理”作为学术语言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不过,从治理的内涵可以大致归纳出体育治理的概念:即体育治理是在体育领域内,对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总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领域的公共利益。可以说,治理与体育治理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治理理论为体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而体育治理是治理理论的分支,是其在体育领域的延伸和具体运用。

2、我国体育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根据对我国体育治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将我国体育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2.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治理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治理主体长期都归至于国家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计划秩序”和“摸着石头过河”两种状态构成了中国体育治理的独特形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府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异常重视,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当时叫青年团)于1949年10月26日发起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推选了108人组成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从此拉开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大幕。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北京正式成立,朱德任名誉主席,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任主席,体总由教育部领导。毛泽东主席为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阐明了新中国体育的本质的同时也成为了几代体育人心中默念的口号。同年7月,我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因客观原因虽未能参加大部分比赛,但最终实现了“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的目的。代表团回国以后立刻上书中央建议在我国政府内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以及设立体育院校、集中培训运动员、举办国家运动会以及修建大型运动设施等。根据建议,我国于1952年11月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后更名为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而后各区县级以上政府均设立体委。自此,体总领导全国体育工作的职责由国家体委替代,新中国体育行政管理组织框架趋于成型,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调整,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强化和90年代的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的体育治理体系,即“举国体制”。举国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集中统一体育资源,形成全国合力,为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20世纪90年代后的体育治理体系改革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中国更是取得了15金8银9铜的好成绩,全国上下举国欢庆,无人不为体育健儿拍手称好。然而1988年,中国代表团却兵败汉城,举国震惊,全国人民极不满意,从而使得体育界的改革迫在眉睫。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作为单一的体育治理主体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动身南巡,其在南巡讲话中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同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我国的体育治理也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阶段。按照中共十四大的要求,国家体委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红山口会议和中山会议,从此打开了体育治理改革的大门。1993年4月,国家体委通过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和五个相关意见,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的改革目标、“五化五转变”(体育法发布后改为“六化六转变”)的改革任务和“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发展思路。从此,体育治理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扩展到了企业、社会甚至个人,发展体育的责任自然也就落在了全国人民的身上。随后的1995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使得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奥运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而国家体育治理体系也经过近十年的不断调整和改革,初步形成了体育总局宏观管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单项协会实施专项管理的新的运动项目管理体制,职业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的体育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但由于各种原因,这种体育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尚不明朗,对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不能解决,仍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影响着体育治理体系的发展。

2.3、后奥运时代的体育治理体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体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已经完全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成功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巨大的成功并不说明体育治理体系是完美的。管理层的职权不分、赛事产业的治理乱象、职业赛事的假球黑哨……这些无一不在制约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成为了体育界的共识,一系列的条例政策也相继出台:2009年9月,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全面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颁布;2010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同月开始实施《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2012年,中国足协颁布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更是充当了职业联赛的改革先锋。伴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把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4年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强调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程度低和存在巨大开发空间的问题,鼓励体育核心产业的发展。同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把体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颁布,为我国的体育治理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促使着体育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任何一个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修改和完善,体育治理体系也不例外。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党的十八大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提出了我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就为我国体育领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国家治理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构建出完善的体育治理体系,才能不断发展体育事业,使体育在全面建0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武汉学刊,2014(1).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陈洪.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

[4]杨桦.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1).

[5]布特,白晓蓉,肖文升.我国体育治理方式的转变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2).

[6]张显军,种莉莉.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2008年奥运会后改革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6(07).

浅论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 篇10

关键词:动漫,发展

要说中国动画, 其实历史实在不短了, 大伙都知道的米老鼠, 是在1928年, 那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而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 比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只晚了20年, 所以算到今天中国动画已经八十年了

一、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

要说中国动画的起源, 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 这万氏兄弟都是从小热爱绘画。在1919年, 他们看了《大力水手》、《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几部美国动画, 从此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兄弟四人一起投入了制作动画的尝试中。咱们开始看到的《大闹画室》, 就是他们1926年制作的。在那之后, 他们又制作了许多动画, 其中还有一部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就是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二、1950年——1977年的中国动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的动画片, 也就是通常说的美术片, 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可以说是黄金时期啊——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 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咱们先给大家说说咱们中国动画另外的几个第一:1953年, 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 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 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 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 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 1958年, 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 在1960年, 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 这两部动画都在国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而且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奖项。值得一提的是, 《小蝌蚪找妈妈》使用的可是齐白石大师的原画, 而《牧笛》里的水牛, 那也是李可染大师的作品, 你想想, 这样的两部动画, 能不艺术吗最后隆重介绍的, 就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 另外, 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 《骄傲的将军》, 《渔童》、《孔雀公主》等。

三、1977年——1985年的中国动画

文革之后, 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 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新的创作高潮时期, 我们的动画制作, 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 而且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 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闹海》是一部大型的宽银幕动画, 故事情节呢, 众所周知, 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在动画里, 哪吒不畏强权, 勇斗龙王的气魄让人痛快, 而结局处, 哪吒看到生灵涂炭, 引剑自刎的场面, 让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四、198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时光机进入了85年, 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 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 这十年, 应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 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 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 这里面, 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 比如《葫芦兄弟》。另外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 到现在还是经典。这段时间的单集动画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 这些动画就不像刚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么广了。从85年开始, 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 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 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 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 想象奇特, 色彩鲜明, 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

五、199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说起这95年以后的动画, 确实很难让人骄傲啊, 这段时间里, 国产动画开始有了粗制滥造, 内容幼稚这些问题, 而相比之下, 进口动画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啊, 什么圣斗士、忍者神龟、加上后来网络的发达, 国外的动画几乎可以同步地进入国内——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下, 我们的国产动画也开始了反思。这里有几部片子值得一提。首先是1999年的《宝莲灯》, 制作这部动画用了4年, 投资1200万, 它的特点是制作方式与国际接轨, 并且, 大量的使用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结合, 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创举。另外它面向的观众年龄, 也比同时期其它的动画提高了, 比如邀请了徐帆、姜文、陈佩斯这些名人为动画配音, 还有李玟、张信哲、刘欢为它演唱主题歌, 制作非常大气, 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收益。但这部动画也有缺点, 比如有模仿美国动画的痕迹, 还有, 它内容的定位仍然有低龄的嫌疑。另外一部应该提到的动画就是2002年的《我为歌狂》, 这部动画在当时可是被动漫迷们看成是中国动画的希望啊, 因为它的定位是一部青春题材动画, 不管人物设计, 还是剧情设定, 都非常时尚, 甚至有点叛逆。但是, 轰轰烈烈的前期宣传过后, 好像却没什么动静了, 这部片子没有真的大红大紫的原因, 就是大家看到的动画成品, 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水平, 很多地方都显得很不精细, 好多不该用Q版的地方莫名其妙地用了Q版人物, 这让动漫迷们都非常失望。先别失望得太早, 因为我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这些年, 动漫爱好者的热情、努力, 加上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漫产业基地和动画公司在国内建立起来, 这些公司也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动画片作品。而且这其中, 仍然有很多人在坚持进行青少年动画的尝试, 比如动画《隋唐英雄传》, 电影动画《梁祝》、我们之前介绍的《雨石》、《风云决》也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结论:

论近代西方兵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篇11

关键词:兵操;军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725-03

1清代旧时的兵操之法

清代训练军士,无论京师内外,还是水陆营汛,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或定期训练,或随时训练,因地制宜。

定期训练的有侍卫三期亲军,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每月分期习射二次,习步射四次。八旗骁骑营,每月分期习射六次,由都统以下各官亲临督导。每年春秋二季,穿甲习步射,由本期决定习射时间;穿甲习步射,由部臣定期。春季每月分操两次,合操一次,秋季每月合操两次,预奏操期。八旗汉兵,春秋季每月在卢沟桥试炮,各旗都出炮十位演放,五日而毕。春秋季长操,四旗合操四次,初冬则分遣各旗演习步围。前锋营每月习步射六次,春秋穿甲习骑射两次。护军营训练同前锋营。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每月练习步射六次,春秋习骑射,兼习鸟枪。八旗步兵营习步射,城门骁骑营习鸟枪,均以春秋演操。内府三骑,每月习步射六次,春秋穿甲习射两次,立冬后,内府护军及尚虞处执事等演习步围,另选三骑护军习马射各技。火器营每月习步射、骑射、马上技艺各六次,由统辖鸟枪炮兵护军骁骑各官按日于本期考核测验。健锐营每月习云梯鸟枪技艺六次,骑射步射鞭刀等艺六次,其余时间在本期洗练枪箭。旗营校阅时,从七月开操至次年四月,在九门外设教场,将军、都统、副都统掌校阅骑射枪炮事项,按照优劣礼赏罚。春秋合操与京营同。

陆路绿旗营训练,督、府、提、镇标兵,于每年秋季霜降那天,各营将弁严肃队伍,,开赴教场,设军幕。届时,军事穿甲列阵,军中树大军旗于军中,统率大臣在将台上传令合操,,中军扬旗指挥军士,台下举炮三次,军中鸣角擂鼓,步骑甲士列队行阵,施放大炮,连环无间断,如京营操法。长矛、藤牌、短刀、编刀类兵器操练法都因地制宜,以教练士卒。检阅完毕,依据骑射技术,申明奖罚,犒劳军士,释甲归伍。八旗水师于每年春秋二季,又将军、正负都统率战舰官兵进行训练。奉天、福建、广东水师各赴江面,天津水师赴洋面。每年从四月至八月,于潮平风顺时,张犯启程、列阵出洋江,以次鸣炮练操,其余时间,各率所属讲习水务,绿旗水师营,无论内河水师,江海水师都出洋会哨。每年春秋季,乘舰列阵,扬帆驶风,鸣角发炮,操练都如军律。

随时训练的制度始于清太宗天聪七年(1663年)举行的大阅典礼。当时,八旗护军、汉军马步、满洲步军都集中于京师。分八旗为左右翼,汉军、满洲步兵为二营,四方环立,前射红衣炮三十位。皇帝皮甲上马,诸贝勒率领护军如对严敌,亲军为后盾,听到炮声前进,听到蒙古角声退却。接着是汉军马步,满洲步军进攻炮军。崇德八年(1643),清太宗大阅于沈阳北郊,列是汉军炮手,接着是满洲步兵、蒙古步兵,再在接着是骑兵、守城应援兵,最后是守城炮兵。检阅队伍长达二十里,听炮声合战。皇上亲临检阅,步伐整齐,军容整肃。以后各朝皇帝都要进行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检阅。顺治十一年,清政府规定了阅操赏银制度,骑射各兵演习日期制度,督、府、提、镇奖赏优等弁兵制度。康熙二十八年有规定了演炮制度,三十年有规定了春草制度。五十年又规定了火器营合操阵式。乾隆四年有规定了骑兵合操制度。至此,一整套军事训练制度制度完备建立起来。乾隆前,清统治者对军队训练抓得很严,因而军队战斗力强,为评定全国,建立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军队所操练的依然是几千年中国传统的陈旧式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外乎是刀、枪、剑、戟、斧、矛、鞭、叉、弓箭、马术等等。但在眼片战争中,中国人遭遇的使用坚船、利炮所武装起来的帝国主义,原来的练兵之法显然无法抵抗这种新式的武器了。为了反侵略,中国封建军队的武器、训练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魏源提出的养兵、练兵之法,正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2西方兵操思想的启蒙

翻开中国近代的历史,早在清嘉道时期,西方殖民势力就已汹涌东来,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在科技发展水平、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就已经拉开。1840年的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破门而入,使古老的中华帝国遭到了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局。可以说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抢夺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而借鸦片问题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如果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来说,则又可以被理解为是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西方文明,对落后的封建主义东方文明的冲击。这是两种文明不可避免,的冲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正视现实,“睁眼看世界”,并在比较中鉴别和认知西方文化的长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短处,从中寻找出救国救民的道理和途径。于是“救亡图存”,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最强音。

作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注意研究敌情,学习侵略者在军事上的长处,他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长技”,“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才能做到“防夷”和“制夷”。并强调:(1)火器生产技术;(2)建立强大战舰;(3)养兵练兵之法。但都没有来得及问世,就遭贬革职。魏源继承了林则徐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提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完整的、影响百余年,启迪几代人的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1]。该养兵练兵之法,即为后人所称的兵操。

受当时时代的局限,魏源的养兵练兵之法主要是针对海战的水师而言的,但以此推及,仍不失具有普遍之意义。但由于地主阶级顽固分子的坚决反对,魏源的这一整套中西合璧的养兵练兵之法未能用于实际的操作。当时,魏源主要是从战略的意义上去论述养兵练兵之法的极其重要性,对于具体的怎样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法,也少有论及。可以说,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法在当时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施。

3西方兵操的在清军军队中的实施过程

在十九世纪50年代,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终于走出个人的视野,朝野形成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风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的宣扬下,使这场改革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推进了这场改革。这样,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开始在中国正式登台亮相。

3.1湘军

早在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绿营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饬令各省举办团练,以助‘攻剿’。曾国藩针对绿营兵的流弊,组建了湘军,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薪饷较高,并专配长夫,自带帐篷,以利于加强训练和作战。二是实行募兵制,采用自上而下的办法,三是为追求武器装备不惜重金购求和使用洋枪洋炮新式武器并进行严格演练。首先选定统领,然后由统领挑选营官,由营官挑选哨弁,由哨弁挑选什长,由什长挑选勇丁,以便相互熟悉和层层控制。勇丁挑选的对象主要是年青力壮的农民。应募者须有人具保,并编造清册,填写籍贯、住址和父母、兄弟、妻子姓名。它实际上是把‘连坐法’应用于对军队的统治。这样,在伍时可以防止勇丁逃亡,解散时可以各有所归。此外,曾国藩所选将领除所谓‘诚朴’的读书人外,还从绿营中挑选少数精于武艺的将弁为营官,以便训练水陆兵丁,教会他们掌握洋枪洋炮技艺和阵法。曾国藩还强调‘严刑峻法’,并建立严密的稽查制度,以申军纪,同时,向兵士灌输‘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绝对服从官长等思想,鼓励湘军士卒大肆屠杀起义人民,为封建统治阶级卖命。至1854年初,曾国藩已练成湘军陆师十五营、水师十营,官弁、勇丁、长夫等共一万七千余人。他开创了近代军阀拥兵自重的先例,也表明清王朝已经衰朽到难以维护其统一军权的地步。

3.2淮军李鸿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的一支勇营军队——淮军,在中国近代社会存在近40年,并深为清王朝所倚重。淮军的组建,从当时社会背景来看,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清朝统治者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开始惊醒过来。面对西方的武力挑战,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识到刀矛弓箭与枪炮船舰的差距,提出效法西方以求“自强”。咸丰十年,奕盉等人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2]。在奕盉的倡导下,作为洋务运动早期主要内容之一的练兵活动,在沿海地区逐渐开展起来。在近代西方兵操实施的过程中,淮军走在前头,因而成了当时其他清军效法的榜样。同治三年,总理衙门奏请在八旗、京营火器营中选派官兵48名,到江苏李鸿章的淮军中学习外洋炸炮、炸弹及各种军火制器,得到同治帝的谕允。左宗棠也曾请淮军将领郭松林、杨鼎勋派弁勇10余人,到他所率领的湘军中教练开花炮。曾国藩奉命镇压捻军时新招募的3000湘军,也仿淮军组建成洋枪队;并请淮军将领吴长庆到湘军中教练使用洋枪和新式阵法。同治九年清廷发布上谕,“直隶天津、江苏上海及刘铭传军营,均练习枪队、炮队,步伐尚为整齐,号令尚为严肃。其教演之法,著各该省自行咨取章程照办,总期实事求是,变疲弱为精强。”[3]刘铭传部是淮军中的佼佼者,各地练兵,都依刘部的练兵章程组织实施。李鸿章接管直隶的练军后,先后派淮军将领前去任职,并给练军装备洋枪,按淮军操法训练。可见,淮军的近代化对当时清军均有较大影响。但是,作为一支勇营军队,淮军本身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诸如它在士兵招募方面兼收并蓄,军队编制仍很落后,武器装备的繁杂不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限制了它向更全面更系统的近代化方向发展,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3.3新军清末新军的建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淮军的影响。新军中最早采用新式操法训练的,有直隶武毅军、新建陆军、江南自强军和湖北抚标护军。武毅军是淮军将领聂士成就直隶驻防淮军内选练马步30营,仿德国军制编成的;新建陆军是淮军将领袁世凯,在另一淮军将领胡遹盞所编定武军的基础上编成的;湖北抚标护军由张之洞仿直隶武毅军编成的。上述新军均雇德国军官和津、粤武备学堂的学生充当教习,用德国最新操法进行训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下令各省改用新法练兵,各省教官“于北由新建陆军、于南由自强军派往”[4]。至此,清末军队完全成为用新式武器装备和用新式方法训练的近代化军队,结束了数千年来使用弓箭刀矛的历史。

4新式学堂的建立与兵操的传习

兵操不仅在军队上广泛采用,同时在洋务派创办的各新式学堂中也被列为学堂教学内容之一。如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两类学堂。“西文”学堂如同文馆;“西艺”学堂则指一批专门培养科技、军事、医务、矿务等方面的学校。福州的船政学堂,其专门开设的课程为:英文、算学、几何、代数、解析几何、割锥、平面三角、代积微、(代数、微积分)、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音学、热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学术及洋枪操演[5]。由此可见,洋枪操演已被列为该学堂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洋务派创办新式教育第一次将“兵操”列为教育的范畴。随后创办的各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广泛效仿,使兵操在学堂教育体系中得以广泛采用。笔者认为,兵操引进学堂,是开中国近代化体育教育之先河。

在学习西方兵操中较显著的学校,主要有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和北洋武备学堂。学习中学、西学、文事、武事。其中,“武事”便是兵操的传习。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聘请的是英国教习,因而习练的自然也是英式兵操。北洋武备学堂主要以培养新式陆军人才的。1984年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变法图强的运动,康有为、粱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企图在维持清朝封建统治的原则下,实现君主立宪,变法维新,引进西方“新学”改良社会,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在教育实践中,对兵操的提倡与宣传,促进了西方兵操在中国的传播。

5西方兵操引进对中国体育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没有西方兵操的引入,没有对西式军事人才的迫切需求,就不可能如此地大规模去兴办各种学堂特别是军事学堂,西式的近代教育体制就不可能在该时期在中国确立。西式近代教育体制在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冲突中,始终战而胜之,使中国近代教育体制最终融入世界,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再者,没有来自东瀛兵操的引进与影响,我国的近代化体育教育的发展还不知要滞后多少年。兵操一词,在中国近代化初期,应该说带有较浓的军事训练色彩,尤其带有“洋操”的西式兵操训练特色。我国体操的就是伴随着“学东洋”思潮的兴起由日本引入中国的。自此,人们对体操才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可以说,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属于西方兵操的引进、实施、发展阶段或年代,并无体操的概念。直到1903年清政府才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规定了各学堂开设“体操科”[6]。

军国民教育思潮在我国二十世纪初迅速形成。在军国民教育思潮影响下,体操唯一宗旨为“尚武”,使体操带有浓厚的军事准备性质。清末开办学堂的课程,“皆抄袭日本的成法”,“每周令学生习兵式体操2-3小时,以敷衍“立正"、“开步走"、“托枪"等,注重形式整齐的、机械式的、被动的动作,使体操与兵操几乎成了同一语。”[7]学校的体操分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两种,兵式体操尤宜注重。由于此时期军国民主义的盛行,学校又严重缺乏体操课的教师,教师大多数由退役兵士担任体操课教学,使学校体操课教学质量低下,正如徐一冰在1920年的《二十年来体操谈》中所述:“甲午乙已之间,民间革命思想日益膨胀,且鉴于各国海陆军之强盛,全谓非提“军国主义"不足以救亡,于是学校体操一科竞以尚武为唯一目的,以兵式为必要之教材。此风一开,弊窦丛生,一般无知识无道德之营弁之士兵,竞一跃而为学校教师,品类不齐,非驴非马,既不识教授为何物,又不知学校为何地;酗酒狂赌,好勇斗狠,无所不为;不一年,学校之名誉扫地,社会之信仰尽失,学生父兄弟,多仇视体操一科,至今犹有毒也”。[8]由此可见,体操在民国早期的地位是很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视为是“公理”战胜“强权”,而动摇了国人对军国民主义的依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引进,更促使教育界对兴学以来教育宗旨与目标的反思。同时也极大地动摇了体操=尚武=体育=军国民主义教育的观念。

1922年11月1日正式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教育史上称“壬戌学制”)。废除了旧的教育宗旨,提出了新的标准。次年又公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剔除了学校的兵操,使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完成了德日体育体制向英美体育体制的过渡。我国学校体育从此在近代化进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结束语

传统的中国养兵、练兵之法,抵挡不住西方的船坚利炮,因而显示了其落后性。“知耻而后勇”,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有向别国学习的勇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给西方兵操的引进以积极评价,它揭开了我国军队近代化的先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从西方兵操引进的整个历史来看,兵操的历史变革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的历史变革及整个社会的历史变革,加速了社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极为深远,兵操的发展促进了体操科的形成,而体操科的发展又促进了体育近代化的发展,正是由于兵操的引进,开学校体育教育之先河,其历史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参考文献:

[1] 巍源.海国图志(卷二),《筹海篇三.议战》.

[2] 奕盉,等.咸丰朝《筹办夷务史末》卷72,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11.

[3] 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12卷):第9597页.

[4] 清朝续文献通考(第203卷):第9512页.

[5]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第378页.

[6] 体育文史,1987(5):13.

浅论中国民族歌曲的发展历程 篇12

一、教化娱乐的古代民族歌曲

远古时期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歌, 舞, 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以歌颂生活, 祭祀鬼神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表演形式, 例如:《葛天氏之乐》以及传说中的“六代之乐”。到了周代, 在维护和巩固统治的礼乐制度下, 民间音乐得到了发展, 并且制定了“采风”制度, 整理编订了北方诗歌曲集《诗经》, 而南方民歌则以《楚辞》为著。汉代, 经济繁荣, 百姓安居乐业, 世俗音乐得到发展, 特别是汉乐府的设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歌曲, 如:《陌上桑》、《上邪》等。唐代的“燕乐大曲”, 是一种综合声乐、器乐和舞蹈的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唐朝时期的山歌、民歌是文人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 比如《采莲曲》、《踏歌行》等都体现了山歌中风俗性的田野劳作。宋代出现了音乐表演场所瓦肆勾栏, 一种民间艺术歌曲“曲子词”则发展起来, 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元代的剧作家根据当时统治者与各族人民的社会矛盾, 创作了许多揭露社会本质的杂剧,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元代杂剧的艺术成就对我国民族歌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两代的民歌空前繁荣, 歌曲内容不仅有揭露社会阶级矛盾的《白雪遗音》、也有赞美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夹竹桃》。明清时期是在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高度发展的时期, 它们之间互相借鉴交融, 推动了民族歌曲的发展。

二、抗战爱国的近代民族歌曲

自1840年鸦片战争时起, 就不断出现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新的民歌, 例如流传在南北许多省份的《种大烟》、《三元里抗英童谣》等。“五四运动”使中国各阶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因此具有进步思想、爱国精神的学堂乐歌兴盛起来。大批具有民族符号的歌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主要代表如:沈心工的《竹马》、李叔同的《送别》以及曾志忞的《海战》等。20世纪30年代, 伴随着“抗日救亡”的主题, 中国开始走向专业艺术歌曲创作的时代。面对着处于各种阶级矛盾的社会, 作曲家们开始执笔创作出一些反映工农生活以及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的艺术歌曲如:《渔光曲》、《玫瑰三愿》等, 还有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爱国救亡的红色歌曲如:《国际歌》、《同志们勇敢前进》等。艺术歌曲是在民族歌曲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先进技法, 创作出的具有中国民族符号的独立艺术形式, 特别是钢琴伴奏艺术与歌曲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 在听觉上要比独立的传统民族歌曲更严谨、更规范。艺术歌曲使中国民族歌曲打破尘规, 更加注重放眼于世界, 从此中国民族歌曲逐渐向世界音乐创作方向接轨。

三、交融碰撞的当代民族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流行、时尚的现当代音乐元素的渗透, 民族歌曲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 接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先进创作方法, 使民族歌曲受到影响而开始了专业音乐的发展, 形成了歌曲艺术领域中一个新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宋祖英、阎维文、张也等民族声乐歌唱家, 把具有中国符号的民族歌曲推向世界, 使之与美声发生碰撞形成了现当代比较国际化的“新民歌”形式。近年来举办的各种声乐大赛, 如:CCTV青年歌手大赛, 中国声乐金钟奖等, 不仅推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更是培养了一些优秀的民族声乐传唱者和代表性曲目如:戴玉强的《你是这样的人》, 常思思的《春天的芭蕾》以及中国新民歌领军人物陈思思的《美丽之路》等。现如今, 中国民族歌曲结合美声、通俗、原生态三种唱法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在未来, 我国民族声乐的创作还是会立足于自己的传统唱法, 吸收其他优秀唱法的技术, 使其成为一种艺术价值高、艺术个性突出的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歌曲的创作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 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 它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万物不断更新。仰望未来, 民族歌曲的创作发展始终紧密地伴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到铿锵激越的进行曲, 从悠扬婉转的山歌到深情隽永的艺术歌曲, 又从具有中国符号的民歌到乐之精粹的国歌, 民族歌曲不仅用步伐点击着艺术的脉搏, 又凝聚着万众一心的国乐之魂。一言以蔽之, 放弃继承即放弃发展, 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融合互补, 开拓创新, 才是新时期民族歌曲艺术的发展之路。

摘要:民族歌曲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 更是华夏文明永垂不朽的艺术瑰宝。文章以中国音乐发展史为线索, 通过古代、近代以及当代三大时期的音乐发展分析, 进一步认知民族歌曲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民族歌曲,历史发展,声乐演唱

参考文献

[1]白宁.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4, 01:88-93.

上一篇:三血管气管论文下一篇:肉鸡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