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科学发展历程

2024-05-20

中国领导科学发展历程(通用7篇)

中国领导科学发展历程 篇1

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及其领导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其主要经验有: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把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国家统一;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仁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二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社会背景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这是一种客观的趋势。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帮助。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程

1920年1月,就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的文章,呼吁“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同邓中夏等多次商议后,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威处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并同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7月,上海的社会主义者举行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1年3月,李大钊著文公开呼吁创建工人阶级政党。”同月,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举行了一次会议,并以会议的名义发表了关于我们的目标和原则的共同声明。这次会议还制定户喻日寸纲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仁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举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二.长期坚持党加强自身建设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及时总结历史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历史。

2.1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党内民主发展情况最好的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途径,更新观念,拓展思路,使党内民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内民主文化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党员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发展党内民主成为全党共识。

2.2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起点。30多年的奋斗历程使我们党越来越重视党内民主建设,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借鉴人民民主经验,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大胆借鉴国外党内民主建设的有益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主要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1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名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根本要求,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征程,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业绩。

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 148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

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3.2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统一方面的进步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适时创新和丰富国家统一理念,使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向前进。1947年,建立了第一个省一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了《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因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承认美国军事干预和占领台湾。人民解放军于9月3日开始炮击金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1955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港、澳相继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我国政府收回了港澳的主权。这充分表明,“一国两制”既坚持了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赋予了许多联邦制元素,打上了许多联邦制色彩。这一创造性的统一理念,把我国统一大业推进了一大步。

3.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在这个曲折发展的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确立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伟大转折。在维护基本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和改革,稳步推进,从而使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建设;拓展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公民权利保障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各方面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结语: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格局中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政权建设中,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中国共产党而成为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者和主体力量;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政治力量。

参考文献:

[1]黄金华,潘华凌.论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观的演进。第9卷第4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赵广东.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新成就.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9月 3期(总第62期)

[3]岳珍.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成就及其启示.2010年6月第25卷第3期延边党校学报.邓振芳.浅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2010年4月 [4]沈传亮,苑晓杰.国外学者评析新中国六十年.科学社会主义 2010年第5期

梁道刚.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本质、结构与功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5期

[5]王玉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成就和展望.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2期 [6]江仁宝.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01年第4期

[7]钟昌火.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04期 [8]袁建伟,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学习月刊2010年 24期

[9]谢嘉梁.论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及其实践要求.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 03期

[10]翟昌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赢得人心的经验探析.理论探讨.2010年 06期

中国领导科学发展历程 篇2

科学出版社始建于1954年8月1日,由原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和原上海龙门联合书局合并组建而成。至今已走过了55个春秋,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书刊种类最多、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型科技出版社,也是全国优秀出版单位,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的旗舰和龙头企业。

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出版方针,致力于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文化(C)、期刊(P)等领域的出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科学出版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人才培养历程的一个华彩篇章。她凝聚了一批又一批以院士*为首的科学大师、著名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为核心的作译者队伍,可谓巨匠云集,名家荟萃。他们的智慧通过一本本著作、一篇篇论文,哺育和造就了一代代、一批批高级人才。使用“科学版”书刊成长起来的各类人才,如今已成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繁荣富强,为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两弹一星”、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载入了功勋卓著的光辉史册,也必将为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出版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是几代科学人不断拼博奋斗历程的一个真实写照。他们以自己的勤劳、艰辛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科学出版事业,铸造出了优秀的企业品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编辑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富有科学特色的、底蕴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图书品质。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半个多世纪的创业磨砺,科学人敬业爱岗,辛勤耕耘,播撒汗水,精雕细镂出一部部图书精品,浇灌出一朵朵科技之花……,这是科学人理想的闪光!曾几何时,科学出版社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我国优秀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出版工作,近年来更是承担了大量“863”、“97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出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等成果的出版任务,取得了恢宏的业绩。多年来,图书获奖项目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一、诞生与初创

1954年8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诞生和百废待兴的时代需要,科学出版社应运而生,成为新中国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综合性出版“高精尖”科技书刊的出版社。她从此肩负起繁荣我国科技出版事业,促进我国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发展,培养造就科技人才,提供科技食粮,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任。

科学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和龙门联合书局(上海)合并成立。建社伊始,设社长1人,副社长若干人,总编辑1人,副总编辑若干人,经理1人,副经理若干人。设编辑部、出版部、经理部。成立之初全社职工200人。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为周太玄,留法博士,著名生物学家;经理为严幼芝,龙门书局创始人,影印出版专家。

科学出版社成立之时,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出版方针是:遵照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组织编译和出版中国和外国科学著作,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9年8月,出版方针任务调整为:①明确出版工作必须围绕科学院的研究任务,特别是尖端科学、国民经济中重大科技问题和基本研究,以及培养干部的需要。②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既要克服“学院式”不联系实际的倾向,又要反对忽视理论、狭隘理解“联系实际”的思想。③跃进必须落到实处,要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数量,克服贪多求快,不注意好省的苗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自建社至1965年的11年期间,科学出版社初创发展阶段主要进行了如下开创性工作。

(1)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与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相对应的编辑部,设为一室、二室、三室、四室、五室,密切了与学术界的联系(1961年以后,哲学社会科学部改变隶属关系,相关学科的出版任务转由其他单位承担),同时建立了设计、校对、出版、发行等业务部门,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2)根据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科研规划精神,相应制订了《科学出版社十二年远景规划纲要(1956~1967)》,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制订了《科学出版社十年出版工作计划(1963~1972)》。这两个长远选题出版规划,为科学出版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组织出版了代表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成果。代表性著作有著名科学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钱伟长、林洪荪、胡海昌、叶开沅等的《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和黄昆、谢希德的《半导体物理》等。

(4)吸收上海影印出版社设立本社第二出版部,专门引进和介绍国外先进科技图书资料。1964年第二出版部从本社划出,另行成立光华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前身)。

(5)各学科领域、各研究机构的学报、通报、译报和文摘大量创刊。

(6)建立了全国一流水平的印刷基地——中国科学院印刷厂。

(7)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广州、南宁、武汉、南昌、重庆、成都、昆明、西安、兰州、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呼和浩特全国19个城市设立书刊门市部或特约门市部。

(8)代表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刊物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换、发行。

(9)制定了《书刊成品管理》、《编辑部工作制度》、《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业务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选题组稿业务“质量第一”和“精而准,系统化”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不辍。还创编了《著译者手册》和《样对手册》,成为重要的业务工具书,为培养编校人才、提高书刊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成为全国出版界培训教材,被国内各出版单位广泛应用。至1965年,科学出版社出书5000余种,印数近2000万册;期刊66种,约5000期,3800万册。全社员工达354人。标志着建社初期出版工作的全面铺开和顺利发展。

在此期间,周太玄社长组织出版的《十年来的中国科学(1949~1959)丛书》,是一项重大的图书工程。总结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10年来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套高水平、高质量,具有时代意义的巨著,得到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主持。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等30个大学科200多个分支学科和专题,有500~600位院内外著名科学家参加撰写和审稿。

《中国植物志》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部联合资助的一项重大研究项目,是科学出版社启动的又一项重大图书工程。全书80卷126分册,3万多种植物。自1959年开始陆续出版,2004年全部出齐,历时45年。这是一套经过几代科学家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包括许多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成果,也是迄今世界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植物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引起世界的关注。该志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80余项,并获得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在科学出版社建社第一个十年期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1964年隆重而热烈的十周年社庆。社庆在北京饭店举行。郭沫若院长和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领导莅临祝贺。郭院长为科学出版社欣然题词:“在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斗争中,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其中的关键。要促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出版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严肃、严密、严格的精神。”此后,郭老提出的“三严”精神,激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科学人”。

二、动荡与低潮(1966~1975年)

1966~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出版事业同科学研究等其他事业一样,基本上处于低迷和停滞状态。1969年科学出版社机构被撤销,全体人员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和信阳市“五七“干校劳动,出版工作基本停顿。与此同时,科学出版社上海办事处及设在全国19个城市的门市部全部关闭,中国科学院印刷厂转行印刷非科学类书刊。

1970年,由科学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和其他单位抽调部分人员组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72年又恢复科学出版社名称。原下放“五七”干校人员陆续返京归队。1973~1975年恢复部分书刊的出版。据不完全统计,这10年期间,科学出版社所出版的书刊种数和期刊期数尚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5。值得庆幸的是,一些有影响、有价值的好书仍得以在狭缝中艰难诞生。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牛满江等人关于胰岛素晶体结构的研究,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等相关论文,竺可桢副院长的《物候学》,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概论》,以及《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多卷集)等重要著作。翻译出版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总论、数学、天文、地学等分册。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猪病防治手册》等大众化科普读物颇受欢迎,印数达数十万册,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科学出版社的《化石》杂志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青睐。1975年8月中国科学院传达:毛主席喜看科学出版社的《化石》和《动物学杂志》。同年9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胡耀邦等汇报中国科学院工作时,曾两次提到毛主席关心《化石》杂志一事。这是科学出版社的崇高荣誉,给全社职工增添了搞好出版工作的巨大动力和信心。同时,也预示着“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国科技出版事业正式恢复和发展的前景即将到来。

更令人振奋的是,胡耀邦同志(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75年7月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不久,即于8月亲临本社,在全社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示科学出版社出版工作的正确方向,《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正确的办刊方针,使大家在浩劫中看到了光明。这对全社同志乃至全国科技界和出版界都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三、恢复与发展(1976~1986年)

“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迅速恢复与发展,新的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曾经处于知识饥饿状态长达10年的我国亿万读者,对于获得知识的渴望,促进了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科学出版社作为科技出版界的龙头,在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此时,科学出版社的出版方针被确定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兼顾普及”。至1980年,图书和期刊的出版规模已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1965年的水平,这成为科学出版社恢复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同年中央明确指示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为了贯彻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方针做好出版工作,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科学出版社的工作指导方针和任务是:

(1)“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认真贯彻“百家争鸣”、“洋为中用”的方针。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方针任务,大力加强有关应用研究成果的出版,继续重视基础研究书刊的出版,适当兼顾科学普及读物的出版。

(2)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形势对科技出版工作的严峻挑战,承担起为新技术革命迅速、准确传递信息的责任,对新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实时推动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最新科技发展。

(3)积极推广科研成果,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术交流,“为四化建设出好书,快出书,多出书做出更大贡献”。在编辑出版任务中,以出版学术著作为主,适当兼顾出版中高级科普著作;以出版国内科技著作为主,适当出版国外先进科技著作;以出版院内科研成果为主,积极出版全国优秀科技著作。同时,应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

这一出版方针的制定,对科学出版社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3年科学出版社完成了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组成了基本符合中央关于干部“四化”要求的新的社室两级领导班子。社内机构进而调整,成立了生产管理部、国际合作室、技术室等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部门;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中层领导岗位,升格发行科等为处级单位,加强总编室、办公室等部门的职能,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制订了1984~1990年图书选题规划,包括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学、海洋工程和生物技术等“七五”期间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点规划项目,以及各基础学科项目共22个规划单元,成为全社出版的指导方案和重要依据。

对外合作出书(刊)是科学出版社在科技出版界最先开辟的一个创新领域。经过多方努力,从无到有,不断扩展了对外业务联系。积极参加法兰克福和莱比锡等国际图书博览会,对推动本社乃至我国图书进入国际市场发挥了示范作用,取得了可喜进展。至1986年科学出版社已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德国、丹麦、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瑞士和我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出版公司建立了合作出版关系,签订了近百份出版发行协议,出版外文图书114种,外文期刊20种。开创了我国书刊走向世界的先河。

与此同时,科学出版社开始了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开发,先后购买了新技术设备,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冷排能力、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和照排、复印等技术服务条件,形成了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现代化的雏形。

1976~1986年期间,科学出版社主要工作成果,除了传统图书和期刊外,还新兴开发了图书音像出版物和计算机软件出版物。大量丛书的组织出版,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

图书方面:10年完成图书出版约6000种,约15亿字,1亿册。图书种类包括:①科研成果专著;②基本科学资料;③基础理论;④应用技术;⑤论文集;⑥综述评论;⑦史(科学史)传(科学家传记)法(自然辩证法);⑧科普读物;⑨科学名词与工具书;⑩外文版图书等。其中:

●科研成果专著: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代表性著作有著名科学家华罗庚、王元的《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陈景润的《初等数论》,钱学森、宋健的《工程控制论》,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概论》,张文佑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唐敖庆的《配位场理论方法》与《量子力学》,黄汲清的《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黄昆、谢希德的《半导体物理学》,谷德振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李庆逵的《中国土壤》,钱宁的《泥沙运动力学》,苏步青的《数学论文选集》,杨乐的《值分布论及其新研究》,潘承洞等的《哥德巴赫猜想》,李汝琪的《细胞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冯士的《风暴潮导论》,光炽等的《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方宗熙的《普通遗传学》,竺可桢、黄秉维主持的《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张广厚的《整函数和亚整函数理论——亏值、渐近值和奇异方向》,冯康的《弹性结构的数学理论》,周立三主编的《中国农业地理》等等。绝大部分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以及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奖项。

在此期间,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需要,大量引进了外国名著,如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C·基泰尔的《固体物理导论》、M·玻恩等的《光学原理》、马丁·哈威特的《天体物理学概论》、林忠四郎的《宇宙物理学》等数十种。

●基本科学资料:这是科学出版社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类图书,包括大量的国土资源、自然环境等考察研究报告,以及生物学、地学方面的图、谱、志等成果。如《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等100多种,以及系列《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陆地卫星影像地学分析图集》等。

●基础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科学出版社邀请各学科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编撰出版基础理论丛书。如华罗庚主编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冯康主编的《计算方法丛书》,张维主编的《力学丛书》,周超主编的《现代物理丛书》,张青莲主编的《无机化学丛书》,光炽主编的《地球化学理论丛书》,卢衍豪主编的《古生物专著丛书》,曾呈奎主编的《海洋湖沼科学理论丛书》等。引进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与《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摩尔根的《基因论》、孟德尔的《植物杂交的试验》、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等。

●应用技术:“文化大革命”后,为了贯彻出版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开拓经济增长点,科学出版社突出了应用技术读物的出版,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组织出版了《核技术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塑料大棚园艺》、《锅炉水处理及水分析》、《气相色谱法》、《酶制剂工业》等,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技名词与工具书:编订、出版自然科学名词是科学出版社的传统任务之一。建社以来,特别是文革以后的10年间,出版了汉英(英汉)、汉俄(俄汉)、汉日(日汉)、汉德(德汉)、汉拉(丁文)等不同文字对照的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名称、词汇、术语等专业用书数十种,以及《物理学词典》、《半导体词典》、《遣传学词典》、《国际电工词典》等工具书。20世纪80年代初期翻译出版了美国麦格劳-希尔版《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大型现代化工具书(30卷)等。

●科普读物:基于科教兴国、积极普及科学知识的需要,科学出版社十分重视中级科普读物的出版,组织出版适于隔行专家和高中文化水平阅读的科普著作。如出版了《物理学基础知识丛书》、《光学知识丛书》、《化学知识丛书》、《天文学基础知识丛书》、《地质学基础知识丛书》、《生物学基础知识丛书》、《计算机基础知识丛书》、《自动化基础知识丛书》,等等。

●综述评论:包括各学科进展性综述、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特别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前沿性学科的著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如自然科学史方面,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纵览这一时期,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著名科学家的优秀著作,它们犹如甘醇散发出沁人的芬芳,许多学术著作代表了国家科学水平,展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面貌。在1982~1984年的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中,科学出版社连年夺冠:1982年全国有69家出版社参加评选,本社有9种图书获奖,占全部73种获奖图书的12.3%;1983年有75家出版社参评,本社有5种图书获一等奖,占全部24种一等奖图书的20.8%;1984年有76家出版社参评,本社有4种图书获一等奖,占全部14种一等奖图书的28.5%。科学出版社被誉为“三连冠”。此外还有众多获奖图书图书。

期刊方面:学术期刊在科学出版社占有重要地位。仅在1976~1986年间,科学出版社共出版学术期刊100多种。1986年达122种,705期,创造了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的新高。这在国内外也是少见的。

科学出版社刊物分为学报、通报与专业杂志、科普期刊三类。以学术刊物为主。当时,学报92种,占75.4%,包括20种外文版学报;通报与专业杂志24种,占19.7%;科普刊物6种,占4.9%。

学术刊物的出版,反映了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和前进步伐。20世纪50年代初期,科学出版社恢复出版了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刊的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学术刊物,五六十年代相继扩展到力学、高分子、燃料化学、海洋与湖沼、自动化、声学等领域。特别是在文革后的10年间,新创刊物达56种。如数学期刊有《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数学学报》(中英文版)、《计算数学》(中英文版)、《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以及相关的《系统科学与数学》、《数学物理学报》等;物理学期刊有《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快报》、《声学学报》(中英文版)、《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低能物理》、《半导体学报》、《应用声学》和普及性的《高能物理》;生物学和地学研究领域广阔,分支学科众多,期刊分别有《生物学报》、《地质学报》与《地理学报》等30种和23种。随着环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新兴发展,科学出版社又实时出版了《环境科学学报》、《空间科学学报》等前沿性期刊。

四、成长与壮大(1987~1994年)

科学出版社在经历20世纪50~60年代的初创、文革期间的低潮和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之后,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再一次迎来了百花盛开的大好时光和发展机遇,迅速成长壮大。在那百舸争流、激烈竞争的年代,仍然以其雄厚的编辑力量,一流的作译者队伍,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图书品牌,居全国之冠的科技书刊规模和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在全国科技出版界继续保持了领先的地位。

1987~1994年期间,制定了《科学出版社三年工作规划要点(1988~1990)》和《科学出版社1991~1995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改革、发展的思想、战略和措施。正确的决策和精心的规划,换来了科学出版社的新气象,科学出版社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和顺利发展的轨道,为后来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一阶段,科学出版社的基本方针任务是:在20世纪末或更长一些时间,在原来基础上把科学出版社建成为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努力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从内向型向国际型转变,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积极实施“以书养书、以外补内、以副补主”的策略,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实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出版工作方针,多出好书,多做贡献,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奋斗目标:继续调整、改革、转轨,稳步发展前进。国内部分,在保持原有书刊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效率为中心,既要多出好书,又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国外部分,对外文书刊要积极开拓,努力经营,力争有较快增长,站稳对外合作的脚跟。

主要措施:①不断优化选题,调整出版结构,既要发扬传统特色,又要提高书刊效益。②坚持“三严”作风,切实做到以质量为中心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在全社职工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要求图书从编前工作抓起,坚持三审制;期刊从编辑部抓起,坚持质量第一。③加强发行工作,探索有效发行方式。④积极推进技术改造与创新,建立编辑、出版、发行和管理数据库,并为联网准备条件。⑤继续发展多种经营,壮大经济实力。⑥加速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行社室两级管理、目标责任制等。

主要工作和业绩:①经中国科学院决定,自1987年开始,科学出版社调整领导管理体制,实行社长负责制。②建立了科学出版基金,支持优秀科技书刊出版。③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启用“龙门书局”副牌,拓展出版范围和经营范围。④大力加强发行工作,采取主副渠道并行、自办发行的办法,打开销售通道,取得了宝贵经验。⑤创办海外机构(香港、纽约、莫斯科办事处),开拓国外书刊市场,为科学出版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出版业务,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出版业务关系。⑦积极参加国内各类书市和国际图书博览会,树立科学版图书形象。多次参加德国法兰克福、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美国ABA国际书览和日本东京国际书展等。在国内联合新华书店、北京新华书店、南京新华书店等,多次举办科学片图书展销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⑧建立书刊质量管理小组,全面提高编校质量。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图书质量评选活动,促进书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⑨建立音像制品编辑室,开始了图书音像制品的生产和发行工作。⑩发展多种经营,开辟“以辅为主”新路子。

这一时期,主要图书工程和重要出版成果有:①《科学家传记大辞典》。这是本社一项重大图书工程,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主编。该《辞典》包括《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上下册)、《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1~6册)、《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按学科分册出版),至1994年共出版18册。②1987年3月科学出版社第一部计算机软件《状态风险分析程序》和第一部用计算机和激光照排处理的《状态风险分析程序使用说明》正式出版。③《相对论电子学》(刘盛纲)、《微分几何》(丘成桐等)等重要著作相继出版,并获奖。④1989年数学大师、国际知名学者陈省身访问本社并举行科学版《陈省身文选》首发式。⑤由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倡议,国家科委组织编写,由本社和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干部读本《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印数达90万册。⑥科学版数十种选题被列入国家“八五”全国重点科技图书选题规划,在全国首屈一指。

重大事件与活动:①1990年7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等院领导来社视察,出席科学出版社36周年社庆,肯定了本社36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所取得的业绩与发展。②1990年10月《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图书馆召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和卢嘉锡、周光召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题词、讲话。宋健代表国务院发来贺信。③1993年10月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文,科学出版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④1993年第二届出版韬奋奖(出版界最高奖项)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社姚岁寒编审获此殊荣。⑤在此期间,科学出版社获奖图书147种,继续在全国科技出版界居于领先地位。期刊方面,1992年科学出版社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44种,占全国获奖期刊总数(351种)的12.54%,其中一等奖14种,二等奖22种,三等奖8种,分别占全国一、二、三等奖的28%、22%和4%。同样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五、创新与辉煌(1995~2004年)

20世纪90年代是充满诗意与青春的年代,也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代。在1995~2004年的10年期间,走过40年创业、发展、壮大的科学出版社,又踏上了创造辉煌业绩的新征程。科学出版社迈开了改革创新的大步伐,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痛苦过程,经历了艰难的“爬坡”、“上台阶”、“双突破”的各个阶段,经历了大展鸿图的谋略与规划,经历了许多日日夜夜的拼博与奋战,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向前,走向辉煌!

(1)跨越式发展新思想与高瞻远瞩的出版战略。1994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视察科学出版社,在全体干部大会上指示:科学出版社要通过改革与调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1995年10月以汪继祥为首的新一届社领导班子,及时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站在历史的高度,宏观战略的高度,放眼全国,放眼世界,锐意进取。为了打开新局面,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在保持“三高”(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特色和“三严”(严肃、严密、严格)作风的基础上,调整出版发展战略,创新,创新,再创新。

具体发展思路与方略:更新观念,开创有科学出版社特色的“双效益”道路。确定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性调整为主要手段,以转换机制为中心,以提高双效益为目的,以全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要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实现经营目标的指导思想,采取“超常规发展”的举措,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这样,通过1996年的“爬坡”,1997年的“上台阶”,1998年的“全面突破”,科学出版社在保持原有学术书刊出版传统,学术著作出版品种稳步上升(从1995年的373种上升到1998年的554种)。

1999年以后,根据我国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和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信息,科学出版社又开始了“二次创业”,再创新高。提出新的战略目标:“立足科技,面向教育,面向未来,用市场手段实现知识创新成果的归纳整理、传播转移、普及提高,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产业化服务,为科技成果国际交流服务,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经过10年努力,把科学出版社办成以科学、技术、医学、教育为主要领域的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化的媒体集团,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办社方针确定为:“立足科技,面向教育,多种媒体,综合经营。”围绕总体发展目标和办社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了体制机制转化战略、人才战略、精细化管理战略、产品销售战略和职能管理战略等10大分类战略。

2003年再一次调整发展战略,把科学出版社和龙门书局两个品牌同时经营。这是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大变化。使科学出版社在经营规模、两个效益、体制机制改革、编辑队伍建设、作译者队伍建设、选题资源规划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业绩,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2)硕果累累,业绩辉煌。先进的理论、战略、方针、措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①品种翻新,周期缩短:如前所述,研究专著、基础理论、基本资料、论文集、应用技术、工具书、综述、科普类图书和各类学术期刊,是本社传统出版物的集中体现。但在上级停止亏损补贴的1995年以前,本社每年初版书的品种徘徊在320种左右。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1998年上升到554种,1999~2001年平均每年出书达807种,为1995年以前的2.16倍,2004年出书4000多种,期刊200种,日均出书11种,期刊2期以上,创造了国内科技书刊出版的新高。同时出版周期大大缩短,从以往的平均300天以上,缩短为现在的平均150天以下,赢得了声誉,赢得了效益和好评。这是社里投入大量资金,实现计算机冷排和编辑网络管理的结果,从而实现了书刊出版优质、准期的目标。②加大投入,加快重点图书出版进程:本社1996年以前组织的很多优秀大型丛书和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迟迟不能完成。1996年以后加大了财力、人力投入,使这些图书得以尽快出版。例如《郭沫若全集·考古编》,1982年开始工作,至1995年仅出版4卷,2002年在郭老诞生110周年之际全部10卷重新出齐。《中国科学技术史》计划出版30卷,1995年以前一卷未出,1998~2002年已出版20卷。《中国动物志》1996年以前每年仅出版1~3卷,1997~2002年平均每年出版10.5卷。之后,三志(《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被科学家评选为1999年中国科学十大新闻之一。③瞄准前进目标,扩大出版领域:最显著的特点是从原来传统的科学(S)、技术(T)领域,扩展到教育(E)和医学(M)领域。在教育类图书中,又从中小学教材、教辅类图书延伸到大专类教材、教辅类等,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出版社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出版空间,开始与国际大型出版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科学与社会学方面:出版了我国三大年度报告:《科学发展报告》、《高技术发展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创新与未来》、《科学前沿与未来》等一系列图书。

●在生命科学方面:出版了《现代生物技术译丛》、《移植免疫生物学》、《现代生物系列》、《生命科学专论系列》、《“863”生物高技术丛书》,以及《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细胞实验指南》等应用类图书。

●在地球科学领域:开发出版了《中国矿情》、《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重要成果。其中《中国人文地理丛书》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丛书出版项目,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主编。该丛书与本社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13卷)专著系列是姊妹篇,分别代表了我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后两种图书系列分别由秦大河院士和钱正英院士主编,是紧密联系我国西部开发实际而推出的两套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性、权威性著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咨询意见,受到国内学界、政界极大的关注。

●在技术科学领域:开发出版了《时序逻辑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材料科学和技术科学丛书》、《现代仪器仪表技术与设计》、《微电子丛书》、《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计算机视觉》等。

●在医学领域:打破了科学出版社以往不出临床类图书的束缚,按照医学书离不开临床诊断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版了《现代临床医学丛书》、《现代临床影像学丛书》,以及外科学、诊断学等系列应用性图书。

●在教育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开发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现代生物学精要速览系列》、《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学物理》等。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3年专门成立了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现为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中心:下设生物分社、化学资环分社、数理分社、工科分社、经管分社等),系统地出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各类教材和教辅类图书。

●在考古学领域:1996~2004年出版了我国重要考古著作《天马-曲村》等154种,以及长江三峡地区等大量考古发掘报告、考古论著。编辑力量和出书规模不断壮大,现已成为国内考古类图书出版的一支生力军,几乎占据了我国文物考古类图书出版的半壁江山。

●在辞书领域:及时更新出版了《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四版),以及《数学百科全书》、《新英汉数学词汇》、《新拉汉英无脊柱动物名称》等,开发出版了《汉英生物学词汇》、《英汉汉项MBA专业词典》、《英汉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工程数学手册》、《水文学手册》等精品。

●学术期刊方面:目前科学出版社每年出版学术期刊约200种,占全国学术期刊的4%。

(3)在书刊选题、组稿、编辑、出版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国内销售网点发展也突飞猛进,形成了主副渠道三级发行网络,为经营运行提供了保障。科学出版社已从单纯出版研究、理论性学术著作,转移到多文化、更贴近科研、生产、教学等广阔的领域,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不断加强经营计划和精细化管理,书刊品种、总产值、销售额和利润等指标成倍增长,连年翻番。

(4)与此同时,获奖书刊大面积丰收。1996~2003年间,科学出版社共有132种图书获省部级以上图书奖,获奖品种居全国科技出版社前茅。仅2003年就有4种图书获国家图书奖,7种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期刊方面,科学出版社期刊在学术层面上和综合质量上是一流的,被同行公认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家队。其中《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35种刊物2003年被国际检索系统SCI等收录,占被《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47%。1996~2002年期刊获奖种数和等级均居全国之冠。如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31种,占全国获奖期刊417种的7.43%;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11种,占全国获奖期刊64种的17.1%;2002年获国家期刊奖7种、国家期刊提名奖7种、国家期刊百种重点期刊10种,分别占全国获奖期刊总数30种、50种、99种的23.33%、14%和10%。在国家权威机构评出的2001年度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科学出版社入选30种,占全国总数的30%。

(5)国际合作蒸蒸日上,国际化取得新进展。根据“形成国际战略合作,争取海外出版资源,开发国际出版市场”的目标,科学出版社在以往对外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外科技出版现状的跟踪研究和版权贸易,开展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构建了新的国际战略伙伴合作格局。合作机构从原来的几十家发展到2004年的200多家。引进外文版图书翻译出版或影印出版,1996~2002年达1049种,包括经典名著《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云集国际知名专家学者400余人撰写的大型丛书《材料科学和技术科学丛书》,全套23卷同时引进,引进版图书的规模和数量超过科学出版社历史上任何时期。其中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已形成规模和市场。2001年科学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图书版权贸易先进单位”。2003年共引进版权312种,全年接待64家出版公司百人次来访;出访40家出版公司,实现60多个合作项目。科学出版社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出版资源不断丰富。国际STM出版商协会在中国首选科学出版社加盟,德国最大的威卡集团等一些外国主要出版单位把科学出版社作为与中国进行业务合作的首选单位或唯一伙伴。通过图书、期刊、繁体字版等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出版社在引进和输出科技图书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6)重塑“龙门”品牌。龙门书局自1993年恢复以来,继承龙门的“专为青年学子出版学习用书”的传统,集中力量致力于文化、教育类图书的编辑、出版,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经营、创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在教辅书界形成品牌和规模。1999年龙门书局被誉为教辅界的“三架马车”之一;2001年被《中国图书商报》列为“文教新六家”之首。已成为与“科学版”并驾齐驱的著名品牌,并成为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之一。

(7)企业文化丰富多彩。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形象的一面镜子。科学出版社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各项工作相结合,使科学出版社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敬业意识、战略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得到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本社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以往历届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改革实践,科学出版社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实现了路甬祥院长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样大变样”的要求。截至2004年,科学出版社总产值达10.7亿元,年出书2500种,期刊200多种。科学出版社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国科技类出版社已由1995年的第十二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一位。

2004年在科学出版社成立50周年之际,科学出版社出资100万元设立了科学出版社知名作者奖和优秀作者奖,奖励为科学出版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作者,陈省身、黄昆、李政道、刘东生、钱伟长、钱学森、丘成桐、王忠诚、吴文俊、吴征镒、徐光宪等156位作者入选,这项奖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2004年8月科学出版社举行了隆重的建社50周年社庆大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等领导同志,以及60多位获得科学出版社知名作者奖和优秀作者奖的著名科学家临莅会议,有关领导、科学家和国际友人为科学出版社题词或发来贺信。路甬祥题词:传播科学,创造未来;宋健题词:加强科技出版,推动科技发展;周光召题词:精心编辑,精心出版;徐匡迪题词: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出版事业;钱伟长题词: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可以说,1995~2004年是科学出版社创新与辉煌的年代,是科学人引以自豪的年代。

六、转制与引领(2005~2008年)

正当科学出版社迎来创新与辉煌的年代,庆祝50华诞之际,一个新的挑战和任务又落在了科学出版社的肩上,即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成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35个试点单位之一。

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是新闻出版总署第一批试点集团,也是国内惟一的中央级专业出版集团。成立之初,集团是一个法人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科学出版社、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中科希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等。

改革试点以来,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集团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已经顺利完成改革试点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集团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光荣称号,成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代表;集团输出科技书刊项目数量位居科技出版单位的首位,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北京市版权贸易先进单位”;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数量名列出版社前茅;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等数量位居第一;韬奋出版奖、优秀出版人物奖等均榜上有名,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优秀编辑出版人才成为集团中坚力量;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净资产增加136%),竞争力位居科技类出版社之首。

通过改革试点,集团在核心竞争力、出版品牌、科技成果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展显著,为未来做强做大、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主要发展战略和进展: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作为改革试点,集团创新体制机制,锐意进取,克服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许多困难。2005年6月和2007年4月,集团和集团的核心企业——科学出版社分别进行了工商注册,顺利完成改革试点任务。

但是转制只是手段,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才是目的。集团在体制改革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符合市场竞争需求的内部运行机制,充分释放改革能量,出版业务取得了较快增长。

2008年集团出版图书8117种,科技期刊209种,书刊产值13.28亿元,集团总销售收入9.48亿元,资产总额12.17亿元。2008年集团与试点初期(2003年)相比,资产总额增加93.70%,净资产增加136.40%,销售收入增加54.70%。

集团核心企业——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经营业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08年,全社出版图书7537种(其中新书2785种),期刊189种;书刊产值达到12.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3%;全社总销售收入7.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7%;税前利润、净资产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31%和22.70%。

2006年科学出版社的竞争力位居全国科技类出版社榜首,在全国出版社中排名第4位。

(2)以重大出版工程为龙头,打造中国科技出版第一品牌。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一直致力于在专业出版领域做强做大,努力打造中国科技出版第一品牌,而专业出版发展须以重大出版工程项目来带动。目前,集团已经形成了重大图书出版工程群。如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关注、由钱伟长院士倡导并担纲总主编的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部分,20卷约60分册,涵盖数学与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农学、医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化工冶金轻纺与材料工程学、能源与矿产工程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以及哲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等,2007年已启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9卷;凝聚我国四代植物学家智慧、跨越半个世纪的巨著《中国植物志》;2007年由路甬祥主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为国家科学发展提供了高端权威咨询,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以及大批“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54项,入选数量在全国科技出版社中位居第一),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2008年获资助44项,资助金额占整个出版基金资助总量的50%左右),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788项)等。

在期刊出版方面,集团2008年出版科技期刊209种,其中《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简称“两刊”)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代表性刊物。针对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变化和国际学术期刊的竞争,作为我院学术期刊改革试点单位的“两刊”正在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改革方案,大力推进管理体制、院士平台办刊、出版单位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专业出版发展以及品牌形成,获国家级奖项是一个重要体现。多年来,集团和科学出版社一直在国内书刊获奖方面名列前茅。其中在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科学出版社获得图书奖二项、图书奖提名奖一项等6项,全国第一。再次被国家评为“全国优秀出版单位”;2008年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称号。

(3)以科技出版“走出去”为途径,实现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作为中国科学院专属的中央级专业出版集团,将推动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而要实现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就需要集团“走出去”。为此,集团非常重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拓和利用,采取“引进带输出”的合作策略,建立“走出去”长效机制,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动科技出版“走出去”,并取得丰硕成果。在近两年北京和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科学出版社每年向欧美国家输出优秀科技图书200多项,输出数量居全国第二、科技出版社之首;在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科学出版社还有114项图书得到政府资助。此外,包括“两刊”在内的31种集团出版的英文版科技期刊也与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取得良好效果。2007年集团被商务部、文化部等部委评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授予“北京市版权贸易先进单位”。在2008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集团董事长汪继祥还应邀作了题为《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的经验介绍。

(4)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加快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出版人才队伍建设。近5年来,科学出版社共引进278位新人,其中2/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新人不断进入,使得全社编辑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348人的编辑队伍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47%,30-40岁与41-50岁分别占24%和1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编辑比例占62%。

为了加快编辑业务队伍迅速成长,科学出版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建立了“社—出版中心—分社带培导师制”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和上岗考核,使其能够尽快合格上岗。二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对在职员工组织不同方式、不同类别的针对性培训,如邀请国内外知名出版专家讲座、选派骨干到国内高等院校进修和国外出版集团交流访问等。三是大胆使用和提拔一大批年轻骨干到重要业务岗位。社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编辑共有8位,年龄均在42~46岁,其中两位还分别获得了韬奋出版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四是实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从制度上促进了员工队伍的创新力、执行力和战斗力。通过上述措施,使科学出版社拥有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熟谙市场运作规律的专业化、年轻化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

目前,集团正根据国内外科技出版发展动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国家级专业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科技成果的发布中心和国际优秀科技成果的引进中心)建设为核心,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在国际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级科技出版集团,成为以科学、技术、医学、教育为主要领域的中国科技出版旗舰,引领中国科技出版走向未来!

中国领导科学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国工会;历程;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90年来中国工会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奠基与成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转折与求索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拓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顾并思考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推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工会90年风雨征程回顾

中国工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会反对剥削与压迫、不断赢得胜利的革命史,同时也是中国工会艰苦奋斗、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开拓史。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基与成长。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会运动的开端。1921年8月,我党早期公开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第一次罢工浪潮迅速涌起。1925年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其大力推动下,爆发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随着北伐军的北进,中国工人运动高歌猛进,特别是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将大革命中的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解放战争时期,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实现了全国工会和工人运动的团结统一。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城市工作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对于提高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政治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1.2 社會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转折与求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被压迫阶级的群众组织,转变为国家领导阶级的群众组织,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破坏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拥护者和建设者。”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工会工作,为确保工会组织与会员群众的法律地位与职责,1950年6月,新中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实施,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53年5月,工会七大召开,大会提出 “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推动了我国工运事业继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工运领袖刘少奇等人在工会理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66年 “文革”爆发后全总停止工作,直至全总八届七次执委会召开,全总系统恢复活动。

1.3 改革开放新时期——开拓与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拨乱反正运动。经过解放思想、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重建工会组织以及全面推进工会各项工作,工会运动开始走向复兴。

1978年10月,工会九大隆重开幕,工会的拨乱反正展开。1983年工会十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工会系统的拨乱反正基本结束。 1988年10月,工会十一大立足改革全局, 提出了工会工作的四项职能,工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此后从工会十二大到十六大,工会工作以突出维护职能全面展开。2013年10月,工会十六大开幕,大会强调“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工会正以昂扬的斗志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上。

2 中国工会运动的当代启示

从工运历史中获取启示,并将这些启示服务于当代,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1 严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坚持党对中国工会的领导。当前,我国处在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中国作为新型大国的崛起势必遭到来自西方大国的压制,其显著表现之一就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利用一切手段宣扬西方价值观,企图搞乱人们的思想,达到遏制我国崛起目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会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不断创造辉煌。所以,中国工会应当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此工会运动方可永葆生机活力。

2.2 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步入新常态的中国应对艰难险阻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此,中国工会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改善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切实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指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里引领广大职工理解改革、推动改革,确保工会工作在改革中不断有新突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强依法管会、依法维权,不断提高工会法制化水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号召下认清反腐形势、贯彻“三严三实”,切实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与前提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3 团结亿万职工凝神聚力,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旗帜指引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全总十六大提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广泛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因此,中国工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强化改革思维、创新思维,勇涉波涛汹涌、暗流纵横的改革深水区,用劳动和创造托起中国梦,用改革和创新点燃中国梦,使亿万职工“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唯有如此,中国工会方可在新形势下凝神聚力,生机勃勃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运研究所.中国工会读本[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1.

[2]王永玺,袁朝辉.中国工会运动的沧桑辉煌与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12.

[3]周新城.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J].求是,2009.13.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光辉历程 篇4

一、“科学发展观”是党80多年历史经验的最新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绝对没有错,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外部环境和自身都变化很大的今天,这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要创新和补充。因为党的先进性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这个基础上,否则一切成为空谈;或者发展就产生变形!新时期的党的建设,必须置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必须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必须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联系,必须同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相联系;因此我们必须用 “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头脑、进行全面、科学地建设!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党的80多年历史经验的最新最科学的总结。

二、“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党的辉煌经验与挫折教训的必然结晶。

中国共主党8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有五度光耀世界的伟大辉煌,也发生过四次严重挫折。8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的业绩,主要原因是党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党在探索着前进的道路上犯的严重错误,是因为与“科学发展观”思想背道而驰。中国党历史的第一个大的阶段是19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相对于此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因此革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其失败在所难免;但其间也有过短暂的辉煌!譬如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通过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这是早年的中国共产党运用分析中国的国情,运用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制定政策和策略的一个典范。由于这次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获得了胜利。但是,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左”倾机会主义,明确偏离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对革命形势、革命性质、革命对象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犯了错误,因而使革命遭受了两次严重挫折,特别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差一点断送了中国革命。因此正反两方面说明成也“科学发展观”,败也“科学发展观”;所以要想取得“五大建设”的彻底胜利,必须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

三、以“科学发展观”反思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9年,是中国共主党80多年历史的第二个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历史主题是解决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到1957年基本得到解决,到1957年底,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也都超额完成。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科学发展观”意识使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好的开头,虽然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本意,是想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但是由于大搞群众运动,不讲科学,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结果造成国民经济的大破坏。虽然发动“文化大革命”,本想使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使党更能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文化大革命”,这和“科学发展观”思想背道而驰,因此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四、“科学发展观” 使新时期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们党80多年历史的第三个大的阶段,是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直到现在的20多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严重失误。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并将继续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的主题。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必须发展、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10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阶段。

在这一阶段,胡锦涛同志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阐释了发展的重要性和含义,强调了发展应以人为本,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第二阶段: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胡锦涛同志系统阐述了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形成了完整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从2004年4月到2004年9月,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胡锦涛同志着重强调了要紧抓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篇5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

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8年。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沈原野。

1991年4月22日深市出现零成交,中国股市第一次政府救市,深圳市政府筹资2亿元拉动深发展托市。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仅仅3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5月21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8月狂潮。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终于扼住了涨势的咽喉。当天,沪深两市均跌满10%,大部分股票被巨大的卖单封死在跌停板上。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随后,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很快,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10月22日,股市的神经越绷越紧。下午3时,周小川像唐·吉诃德一般拎长枪跨瘦马直奔国务院。晚7时周回府。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篇6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舍”、“廛”。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们了解汉代商业情况的形象资料。

唐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商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全国县以上的城镇都有市。长安和洛阳的市最大。都城长安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城内有东西对称的商业区一东市和西市,占地都很大,四面八方的商客和外国商人在此交易。唐和汉代一样,市内的店铺叫“肆”,出售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组成“行”,行有“行头”。行是保护同行商人的利益,应付官府交涉事务的组织。据《长安志》记载,东市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邸是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1956年在北京房山发现的唐代石刻佛经里,记载幽州(北京)的商行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果子行、炭行、磨行、染行、布行、绢行、大绢行、小绢行、新绢行、丝绵行、丝帛行、生铁行、杂货行等。唐代对商业的管理很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市场有市令、市丞等负责管理征收商税,凡买卖奴婢、牲口等,均需立契,违者犯法。市场活动有时间限制,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始贸易,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下,停止贸易。

唐代对外贸易很发达,“丝绸之路”是陆上对外商业交通要道。沿海的广州、扬州、明州(宁波)、登州(山东蓬莱)等,是亚、非各国来往贸易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当地设有“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宋代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商业发达的城市更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集市贸易也渐繁盛,城市的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以前固定于一定地方的制度,取消了营业时间的限制。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内外商店铺席遍布,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有的店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城里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有的

酒搂饮客常至千余人。出现了晚问营业的“夜市”。市场上有南方的米、果品、名茶、丝织品,有沿海的水产,西北的牛羊、煤,成都、福建、杭州的纸、印本书籍、有两浙的漆器和各地的陶瓷器、药材、珠玉金银器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上销售,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宋代同行业的商户,组成“商行”,人行的商户称“行户”,东京市上至少有160行,行户有6400多户。据说各行衣着不同,在街上行走,一看便知道是那一行的。外来的商人不经投行,不得在市上经商。商行又是官府敲榨剥削商人的工具。那时宫廷所需货物,向商人征购,而多拖欠几年不给钱。

随着商业和商行组织的发达,北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卖货时不用现钱的信用交易“赊卖”,和官营的汇兑机构“便钱条”。当时货币铸造量猛增,仍满足不了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手工业生产者为了推销商品,维持荣誉,还设计使用了商标。山东济南有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以白兔为商品标记。这块印制白兔商标的铜版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个商标。

明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地区性分工的出现以及分工门类的增多,投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大为增加,并且从过去的以奢侈品为主转为以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为主,从而更加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人数量大增,明中叶以后,商人的行会组织向着“会馆”发展。会馆是按地域组成,会馆内又按行业分成“帮”。这些既同乡又同行的会馆行帮组织,为保护自身利益,共同协商价格,相互借贷,合力对外。当然,它仍被豪商富贾所操纵,一般中小商人只能唯命是从,任其宰割。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尤其是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有的在明初还是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到明末已成为拥有几万人口的大市镇了。商业资本也慢慢渗入生产领域,有的以包买商的形式出现,有的商人直接投资开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但是,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摧残束缚,几经曲折,发展极为缓慢。在全国范围内,明清时期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篇7

一、孕育期 (1990——1992年)

1990年播出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等电视剧的出现不仅娱乐了大众, 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 而且为情境喜剧的产生做了铺垫。《编辑部的故事》中充满王朔式的喜剧语言和京味调侃, 这部电视剧用幽默的语言、善意的调侃、简单的故事、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广大观众, 在播出的时候形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编辑部的故事》具备了情境喜剧的基本特点, 场景固定、情节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喜剧题材, 此外《编辑部的故事》激发了观众的喜感, 而观众对于喜剧的渴望也促使情境喜剧的诞生, 这为情境喜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

二、诞生期 (1993年)

1993年, 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的第一部情境喜剧出现在北京电视台, 这就是《我爱我家》, 这部长达120集的系列剧由王朔担任策划、梁左担任编剧、英达担任导演, 这是中国第一部情境喜剧, 以一个中国式的三世同堂六口之家为背景, 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浓缩于普通家庭中, 从而以小见大的反映当时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变化。

《我爱我家》, 故事情节简单, 人物语言幽默, 演员表演夸张富有喜剧感。《我爱我家》运用了中国传统曲艺的调侃、讽刺的手法, 融入了小品中的误会、巧合等手段, 这为今后的情境喜剧的发展奠定了审美尺度。

三、探索期 (1994——1999年)

1997年英式公司推出《候车大厅》, 通过候车厅这个小舞台反映现代生活、工作、情感的各个侧面。该剧中规中矩,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观众的认可, 但没有超过《我爱我家》的收视狂潮。

1998年海派情境喜剧《老娘舅》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 该剧以弄堂石库门为背景, 讲述老娘舅一家邻里的日常生活, 折射出新时期都市的新生活, 该剧融入了上海的滑稽戏, 增加喜剧效果, 真实的展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 使得该剧在江浙沪等吴语地区受到欢迎, 初步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情境喜剧格局。

四、上升期 (2000——-2004年)

国产情境喜剧在上个世纪末进行了徘徊和探索,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情境喜剧市场不再是英式喜剧的天下, 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姿态。

2000年, 广东电视台推出了粤语情境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壮大了方言情境喜剧的队伍。该剧取材于广州市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以老两口、四个儿子、四个“外来媳妇”之间的摩擦为故事主线, 展现了改革开放后, 外地女子嫁给广东本地人带来的与传统进行碰撞的生活, 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域特色。

2002年首部反映军人军旅生活的情境喜剧《炊事班的故事》播出, 用喜剧的形式讲述军人的故事, 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幽默, 令人眼前一亮, 该剧不仅打破了军旅题材一贯严肃的风格, 而且打破了情境喜剧只能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定律, 拓宽了情境喜剧的题材。

与此同时, 英式公司推出了长达280集的《闲人马大姐》, 该剧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加入了时事热点, 如中国加入WTO、申办奥运会等。这种创作手法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五、繁荣期 (2005至今)

2004年《家有儿女》的出现, 打破了情境喜剧往往只能影响本地及周边观众, 很少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尴尬局面。该剧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人物语言幽默诙谐、情节安排得当。作为一部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故事背景的情境喜剧, 该剧来源于生活, 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普遍性。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武林外传》引起了轰动, 该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情境喜剧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状况, 产生了极大的文化效应和影响。《武林外传》在故事上采用中国武侠这个题材, 但是该剧只借用了“武侠”这个外衣, 实际讲述的仍然是现代故事, 比如传销、逃税、赌博等社会话题, 从根本上看同福客栈实际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在客栈里发生的各种故事正是社会的热点话题的投射。

从1994年的国内第一部情境喜剧《我爱我家》的诞生到今天已经20年了, 国产情境喜剧经历了诞生的辉煌、痛苦的探索时期、上升时期的成长到今天繁荣期的辉煌, 中国情境喜剧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正是在这种坎坷地道路上, 国产情境喜剧不断成长与发展, 制作更加完善, 团队更加成熟, 创作更加多元,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情境喜剧成为中国电视艺术形式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摘要:今年距离《我爱我家》开播已经20年, 情境喜剧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又凭借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之手来到中国, 在这20年里, 情境喜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 这门新兴的电视艺术带给中国观众无限的快乐。

关键词: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注释

上一篇:在珠田村殷河大桥竣工庆典仪式上的讲话下一篇:热作模具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