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的弊端

2024-08-03

中国体育的弊端(精选12篇)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1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上, 我国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金牌榜的第一名, 这标志着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进入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当我们在享受这些鲜花和掌声的同时,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欠缺,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每况愈下, 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重和肥胖学生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视力不良率更是居高不下。因此, 发现和解决小学体育教育的弊端刻不容缓。

其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重智轻体”的思想早已在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正所谓“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以及片面追求高分的应试制度, 使体育在德、智、体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追求只要学好了科学文化知识就可以在竞争愈加激烈的21世纪功成名就。这样错误的观点容易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体育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产生消极的活动意识, 无法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真正快乐。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有锻炼好自身的身体素质、掌握熟练的身体技能才能为以后的好好学习做足铺垫。不仅如此,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还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态, 陶冶情操。

2、相关部门的关注程度偏低

在体育设施方面,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使我国加大了对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 特别是在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人数和体育活动需求之间的悬殊比例。而有些相关部门只关注到了前期体育设施的投入与使用, 而忽略了后期要及时对其进行汇总、评价、通报、加强监管的职能, 造成了只知道一味的投钱而不知道后续的管理和开发。所以, 教育主管部门要真正的行动起来, 切实加强对小学体育工作的领导, 把提高小学生的健康素质纳入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规划之中, 要坚决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 建立新的体育评价机制, 大力改善学校的体育条件。在体育政策方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学校体育政策、方针, 并使制定的政策真正的发挥作用, 落实到实处。

3、学校的评价模式落后陈旧

至今, 大部分边远山区的小学仍旧保持着用体育运动成绩和规定性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既定目标, 单纯的围绕体育达标和运动会项目进行无休止的反复练习与考试课, 学生成了体育教师取得县级或市级运动会成绩的工具, 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挫败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误导了体育的真正含义。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局限性, 体育老师一味的追求成绩的错误理念, 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阻碍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4、小学体育专业教师的缺乏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好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至关重要。可是在我国大部分城市, 具有创新思想和资深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的人数却少如牛毛。非专业的小学体育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和训练学生, 常规的教学模式极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专业的体育教师人才是通过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他们无论是在教学创新上、教学理念上还是在实际的教学操练上都技高一筹, 投影、摄像、照相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摄入更好的满足了体育活动的实际需要。而事实上, 我国广大体育教师的思想和教学业务能力仍停留在“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上述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弊端和不足, 提出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办法破在眉睫。解决小学体育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转变传统体育在家长和学校中的固有观念, 提高对体育教学的全新认识, 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的目标, 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 突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大力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正课”和“副科”之间的比例问题, 要“两条腿”走路, 避免两者发展不平衡。

2、小学体育教育要受到持续的关注度

小学体育教育要受到相应的重视, 一要完善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把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有的放矢, 并注重后续工作的延续性, 及时地分析、总结前一段主要工作的成果和问题。二是改革传统老式的教育体制。就现阶段而言, 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小学体育教育的功能性, 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到年度教学计划的关键地位。三是针对体育设备的效率问题。体育主管部门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手段, 指导和监督各小学体育设备的使用情况, 把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转化成为下一阶段的工作的重点, 真正做到把人、财、力等资源用到点上。

3、创新学校的评价模式

学校体育教育的好与坏, 不仅要考虑到体育考核等常规性的评定标准, 还要充分参考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 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绩, 要全面考察到学与教之间的关系。利用体育考核的反馈调节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一切体育运动都旨在服务于体育考核的偏激观念。学校的评价模式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体现, 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 并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体育所带来的真正乐趣。

4、加强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针对广大边远山区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的严重不足, 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的现实需求, 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 例如利用寒暑假等长期休息时间, 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可统一组织相关课题的讲座或学习, 转变体育教师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加强市、区、县级小学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蓬勃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优秀教师亲临体育教学现场进行指导和交流。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营造研究、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氛围。

促进小学体育教育健康、和谐的发展, 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 从各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积极推动小学体育运动的发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 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操场, 树立“快乐体育”的理念, 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特长, 在体育教学中享受, 快乐, 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中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四大弊端

自从18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中国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从传统文化学习的文质走向了极端外国文化学习基本全面流氓化,知识分子也不再“学而优则仕”,而是披上知识分子的外衣充当真正的文化流氓。这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从前面的简单论述中我们已经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然而,中国教育制度究竟出了哪些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中国教育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个方面:

(一)、统考制度

统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学英语定级考试制度、职称英语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成为束缚中国学子学习的枷锁,也是误导中国人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制度的约束和误导下,每一个中国人从6岁开始便失去了学习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人生发展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只会学习课本和考试,相当多的人变成有文凭无文化的“文盲”(进入学术权威或教育权威者甚至就是文化界的流氓和学霸)和人格不健全、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投机钻营和玩弄权术、贪图享乐的知识分子的败类。

(二)、英语学习制度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进行全民英语教育制度。初考、中考、高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职称评定等待无论是什么专业都要考英语,从而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是用不上或忘得一干二尽。然而,作为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对人的教育(学会如何做人)方面却无人问津。人们从小不仅不重视修身,而且还鄙视有教养者—这是多么怪异的社会现象啊!

在全民英语教育制度下,人们从来不去过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春秋》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典籍,更不去从这些文化经典中承接修身之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人民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剧本身及其一切悲剧的根源。

(三)、管学教一体化制度

中国教育中另一个致使性的制度问题就是教学者、研究者和管理者三位一体制度,即在学校里(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术和科研机构)管理位置上的当权者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研究者。于是,学校和研究机构就形成了“当官

当教育权威 当学术权威”的利益追逐链。在此利益链中,学校和研究机构成了行政管理者尤其是当权者的天下,他们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行政权力,然后利用行政权力给自己评职称(教授和研究员等)、当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各种各样的代表教育权威和学术权威的社会兼职,最后将一切教育权力、和学术权力尽归于自己门下,并将一切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变为自己、家人和朋友可资享受的源泉。而那些真正老老实实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底层教师和研究人员却无法得到应得到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他们只能拿着国家规定的微薄工资去支撑他们的教学、研究和艰辛的,甚至只能默默忍受着当当权者打工仔的苦难。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目前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下在于教研管三这就是中国目前教育体系中日益严重化的悲剧。

(四)、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制度的本意在于监督各个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事与愿违,教学评估的实施却导致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

1、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质量,而是评教学设施。

2、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水平,而是评准备材料。

3、教学评估误导了教学和科研的价值取向,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和研究者的研究精力,将教师的工作误导到了做表面文章和评估材料的准备上,将研究者的工作误导到了抄袭成果和评估材料上,真正的教学质量和原创性科研成果廖廖无几,教育垃圾反而将真正的教学成果以及它的完成者逐出了教育界,而学术垃圾也反而将真正的学术成果逐出了学术界。

4、按照教学评估标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为了达标而大量、盲目“引进人才”。为了引进“教授”、“博士”,很多高校给引进的教授、博士以巨额奖励,这些教授、博士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才实学,有的甚至边做一个教师或研究人员最基本的人品、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都不具备,但他们却一进学校就可以得到数十万元甚至价值近百万元房产、骄车和“科研启动经费”,而真正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研究能力相当强的教师反而受到压制和歧视,如果他们不能成为当权者的奴才,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待遇都得到,更不用说能够得到诸如出版学术研究成果经费等这样的学术资源。

国外的教育

小学:

在小学,孩子在学校大量的时间是在认识字,阅读,老师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图书馆,让

他们看各种孩子们喜欢读的书或画册。老师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 常识,带领他们参观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讲解做人的道理,怎样懂礼貌,有爱心。直到三四年级以后,才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由于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比较 成熟了,学习的速度就比较快。在小学阶段,国外的孩子阅读的量要远远多于我们国内的孩子,而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远没有我们国内的多。所以,和我们国内相比,国外的孩子比较成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而数学的基础知识没有我们学的深,学的那么多。

中学:

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多,初中才学我们国内小学五六年所学的数学,但是他们阅读量非常大,老师并不阻止孩子们交男女朋友,某种程度上是在引导和鼓励他们这样做。

很多西方国家高中课程里就有不少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而主修的课程并不多。选修课程种类很多,第二外语、艺术和戏剧、音乐、计算机、商课、建筑设 计、饮食健康教育等,还有一些国内高中必修的课程却被纳入他们选修课程,如: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选修课程是给上大学打基础,提早引起孩子对专业课 的兴趣,所以一般情况下,选修的课程都不难。不过,即使学生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如果申请的专业跟高中的课程不相符,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并有优秀的 成绩,换专业也非常容易,总之,国外的教育更人性化。几乎所有人都听说国外的学生压力小,这个压力小主要体现在课时少、作业少、竞争不那么激烈,考试压力小等方面。在西方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到 深夜,或者补课,参加课外辅导提高班等,绝对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三,每次拜访他的时候都没见过他学习,听朋友说,孩子回家前基 本上把作业都写完了。业余时间,孩子学钢琴,曲棍球和舞台剧表演。我总是能从那个活泼爱笑多才多艺的小绅士的身上看到希望。这跟我回国后看到学校的学生感 觉很不同。我没有具体算过西方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学习上平均花多少时间,但一定远远少于国内学生学习的时间。可是,真正比起社会适应能力,个人素质,和快 乐程度等,我们却远远落后。

大学:

现行体育教学评价弊端初探 篇3

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价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笔者就此论述如下。

一、体育教学评价观念落后陈旧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加以改进,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对评价认识上的错误。有的教师把评价作为评先进、晋升职称的一个筹码。有的学生把评价当作拿高分、升学、获得奖学金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实践操作中难免急功近利,有失偏颇。

当前,对体育教学评价仍然以对静态的教学成果的评价为主,对评价的结果仍然采用数字或文字等级的形式来表述。这种受“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作用的评价方式,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基础,以预定的课程目标为标准进行测量、分析和统计,强调的是评价的“筛选”与“评判”功能,与应试教育如出一辙。它追求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一律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被评价对象预期的能力指标,而不能真正做到准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体育教学评价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由于评价者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与被评价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被评价者只有被动地接受评价,没有任何发言权。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这样的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对话情境,双方互相沟通、理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与真实性。体育教学评价中,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应尽量给予教师足够的主动权和表现、发言的机会。评价者除给予教师技能与能力水平的评定,也应引导教师自我认识,与教师探讨真正有价值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发扬个性教学风格。

二、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缺乏科学性

由于长期受到学科课程思想的影响,目前的体育教学评价仍然只能是各个孤立的学科课程而非课程之间的整合。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注重教学的结果,忽视体育教学的过程和条件。至于对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也就是说,对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的方面,如学习的能力、终身体育的能力、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批判与创新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关注不多。因为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有的学生不用太多努力,体能和技能也能取得好分数。而有的学生“天赋”不足,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难以达标。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甚至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多年来,体育教学评价研究的方法论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的系统,主要推崇实证和人文两种互相对立的体系,非此即彼。体育教学现象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如果只从单一的视角看问题,很可能会把评价禁锢在自己的方法体系中。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单一的方法肯定无法解决体育教育与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必须从多角度出发,强调方法论的多元化。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在其多元智力理论中指出:不同的个体擅长于不同的智力方式学习,所以人类的认知表征与学习方式存在不同的形态,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既然个体可以使用不同的智力方式来学习、记忆、应用知识和创造实践,那么采用一元评价明显有局限性,应该采用多元评价。由于体育教学评价在课程结构体系、授课方式、运动竞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都有着不同的地方,体育课程的特点与个体的体育素质也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任何单一的教学评价都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和真实性。同时,由于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都不是万能的,因此评价要多视角看问题,要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只有将定性与定量、绝对和相对、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三、体育教学评价工具单一寡陋

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价长期都是从学科本身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以及体育素质基础的差异。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迥异,体育基础不一,身体条件有别,因此,若一味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单一的评价方法,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肯定不能反映出教学和学习的真实效果,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目前,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采用量化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量化评价是指在评价过程中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转化为数据或量化表,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并判断效果的过程,它解决的是“是什么”、“有多少”的问题。这种评价忽视了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内容是很难用数据或量表具体测量到的,因此得到的结论会不完全、不完整。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一阶段学习之后。通过搜集资料和信息,对评价对象的效果进行整体的评估。这种评价方法更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条件,且由予评价在学习之后进行,所以往往失去了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对激励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改进教学的作用不大。同时,它更多地是体现甄别作用,往往导致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盲目自信,不求进步;成绩不好的学生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和兴趣。

教育评价的方法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教育评价的发展是从最初的带有较大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定性描述开始,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的目标导向评价和标准化测验,定量评价取代了定性评价,实证化方法大行其道,崇尚一切用数据说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对定量研究的方法更加推崇备至,把体育教育和教学中的一切现象都力求定量化。如系统分析评价模式强调使用定量的资料和诸如同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数学技术。在此模式中,客观化和数量化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教学的评价对象几乎成了没有任何主观性的纯客观现象,似乎评价者只要掌握了评价和统计分析的技术就可以解决一切。

学校体育竞赛的弊端与改革初探 篇4

一、学校体育竞赛的弊端

(1) 有的学校的体育竞赛项目少、内容简单, 而且还有越来越少、越来越简的倾向, 难以达到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 无法满足全民健身计划以及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现在初中学校体育竞赛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为一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 并且竞赛的内容多少年来都停留在几个固定的项目上。当今学校体育竞赛项目多选择为田径、广播操、排球、拔河、毽球等。另外, 少数学校开运动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 并且由于受时间、安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运动会上只有径赛项目和跳高、跳远等为数不多的田赛项目, 参赛学生少, 场面冷清, 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远没有排运动会入场式方队高。这样的运动会, 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很难达到《课标》对学校体育竞赛的要求。

(2) 初中学校体育竞赛在内容上安排不合理, 违背了体育普及性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 现在的体育竞赛竞技性过强, 难以达到健身性, 也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所组织的体育竞赛应该是集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绝大多数学校举办的竞赛从内容到形式没有跳出竞技体育的范围, 跑、跳、投的学校田径运动会枯燥乏味, 没有趣味性, 很难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不少项目成了个别平时参加训练的尖子运动员的表演赛。所以, 学生参赛的热情不高, 不少学生只是到了运动会前一段时间, 为了班级的荣誉, 临阵磨枪。在运动会上, 我们看到, 运动员很少, 大部分学生是观众, 场面空旷而冷清。这样的运动会怎么能达到广泛健身的目的呢?学校体育工作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 学校举办竞赛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 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因此, 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上, 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使体育活动更经常、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 从而增强学生体质, 发展学生智力。

(3) 初中学校体育竞赛模式过于死板、落后, 与体育教学的改革不配套。学校体育竞赛与教学内容改革不配套, 给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 学校体育竞赛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没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现在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 但他们毕竟只有十多岁, 还是孩子, 虽然表现欲强, 但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在当前学校体育安排与确定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上, 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提高。

二、学校体育竞赛改革的初步构想

(1) 学校体育竞赛应迎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精力充沛、女生不好动等特点, 确定竞赛的形式和内容。要有挑战运动极限的体能类项目, 有展示运动技巧的灵巧类项目, 有体现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 有对抗性项目和非对抗性项目等。可以是正规比赛, 也可以是趣味性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初中男生喜欢的体育竞赛项目有:三对三半场篮球赛、定点投篮比赛、五对五足球比赛、篮球运球比赛、自垫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女生喜欢的项目有:自编健美操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定点投篮比赛、体操技巧性比赛、排球垫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毽球比赛等。这些小型多样化的比赛, 由于趣味性强, 易组织, 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2) 学校体育竞赛应降低竞赛难度, 使得更多人能参与其中。现在初中学生期待的体育竞赛是难度相对较低, 有趣味性, 并且多设一些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让学生锻炼自己, 展示自我;参与其中, 体会体育的激情与魅力;培养体育兴趣, 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丰富课余生活。十几岁的孩子对成功获胜有着强烈的渴望, 喜欢自我表现, 同时对比赛不好又有恐惧心理, 加之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完全用规则要求来比赛,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观赏性也差, 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要求高、怕“跌架子”而望而却步。所以, 学校体育竞赛应适当降低比赛的难度和要求, 例如根据不同的年级, 采取降低篮圈的高度、降低排球的网高、排球允许四次过网等措施进行比赛。通过这些降低难度和要求的比赛, 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使学生的心里产生愉快感。这能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加努力展示自我, 并进一步树立自尊和自信, 从而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3) 学校体育竞赛在时间安排及组织上应贴近学生, 认真制定好学校的竞赛总计划和各年级的分计划。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外活动课、体育课的测试课、各年级开设的第二课堂等阵地, 精心组织、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同时, 学校体育经费在投入使用上, 切不可热竞技项目, 冷群体项目, 参加省、市比赛固然重要, 需要一定的经费, 但作为学校的群体活动, 也应投入适当的经费, 添置器材、修理场地、发放奖品;同时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宣传、协调工作, 使各项比赛得以顺利地进行。

另外, 学校体育竞赛应从学校实际出发, 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而又不乏竞争性, 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竞赛体系, 使体育竞赛蔚然成风, 使体育竞赛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竞技体育, 而是通过比赛, 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并感受到快乐体育。这样, 既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也能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

谈谈中国足球的弊端 篇5

足球,一项古老的运动,它最早起源于齐国,被称为“蹴鞠”。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为现代足球。所以说,中国是足球的故乡。但是,近几年来,国足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作为足球的发源地,中国男足的战绩为什么总让热情的球迷失望呢?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导致国足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 1.中国足协的无作为和无能。

国外是从俱乐部理事中选出足协主席,实行市场化运作,足协与俱乐部有机地结合。而在中国,足协是政府任命的机构,中国足协与俱乐部是分离的,互不沟通,矛盾重重。任命的足协主席尽职尽责,真正为足球服务是最好的,但像谢亚龙和南勇竟然混进了辽宁派出所。中国足球要想真正发展,就必须有一个优秀和稳定的领导班子,实行市场化运作,实心实意为足球发展而努力。2.中国足球环境黑暗。

假球,黑哨,赌球等问题在中国屡见不鲜。虽然足协近年来不断提高打假的力度,谢亚龙、李玮峰等人的案件也显示出足协打假的决心,但我想或许这只是中国足球黑幕的一部分。中国足球要改善整体形象,良好发展,就必须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这样,踢球的人自然会多起来,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也会逐渐提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不给力。

目前,中国缺乏顶级足球运动员,而且许多足球队员缺乏顽强拼搏的毅力,每到比赛最后关头时,许多运动员就掉链子,战术混乱,导致失败。还有球员思想不正,无敬业感,禁不住利益的诱惑,迷失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球员平时的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坚定球员的毅力,端正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足球的良好发展是百利无一害的。4.校园足球的现状不容乐观。

搞好校园足球,这对重视升学率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校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与此同时,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足球比赛,让足球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方式。其实,踢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不是课本能办到的。学校还要健全与足球相关的设施,因为许多学校缺乏足球场,更不用谈踢足球啦。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6

土地利用的实践表明,中国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配置的要求。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仍需要进一步的系统性改革。本文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土地制度的要求以及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讨论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对于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系统性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分析

土地征用权是国家行使的地权之一(沈守愚,2002),它的基本含义是:国家统治者,在不需要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土地用于公共目的之用的权力。一般地说,是指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取得他人的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当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范围过宽是我国现行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公共利益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强调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是世界各国对国家行使财产征用权进行法律限制的通行做法。我国《宪法》第十条,《土地管理法》第二条都明确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但与国外成熟做法不同的是,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都未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的界定,即《宪法》授予了国家土地征用的权力,却未对这种权力的行使做出具体的限制;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成为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另一方面,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只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才能上市流转,而征用权的行使是集体土地变为国有的唯一途径;当建设用地需求上升,非公益性经营项目建设需占用集体土地,土地征用成为目前唯一可行的制度安排。由是制度供给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征用权的滥用。但与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是,公共利益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变迁相关联的,因而体现出动态的特性;如何合理地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如何协调征用限制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如何认识公益目的性与规划间的关系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2、征用补偿不尽合理。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特定个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做出了特别牺牲,对他们给予公平的补偿体现了政府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障,符合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因而,与公共利益相对应,对财产被征用者进行合理的补偿是对政府征用权构成限制的另一要件。我国目前征用中的纠纷则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首先,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我国《宪法》授予政府征用权,但对补偿未做任何规定,从根本上导致公民现有土地权利保障不足。第二,补偿费用分配问题。现在我国的征地补偿中土地补偿占大头,由集体统一支配;其它补偿及劳动力安置费用占小头,归农民个人。但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都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对土地补偿费的使用也缺乏规范,结果乡(镇)、村、组层层截流,不当的使用又往往给农民造成更大的損失。

3、征用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缺乏透明度。《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但事实上,集体尤其是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参与的程度非常有限。在现行体制下,国家征地面对的是集体,而不是农户;农户不参与征地补偿谈判,有权去谈补偿条件的只是集体,而实际上的集体常常不过是三几个乡村权力人物;能不能完成征地任务,是乡村权力人物能不能继续居于权力位置的条件。

4、城乡差别对待问题。在我国,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财产征用的标的仅为“集体土地”,虽然在理论上意味着征用权受到严格限制,实际上却造成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脱节,不利于防止政府过度干预。目前,建设用地占用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虽然在本质上也是借助国家行政权力对公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强制取得,但并未归入征用范畴,而是由拆迁法加以调整。

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途径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各个国家的实践,对于土地征用在中国存在的正当性显然没有太大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既能充分保障被征用土地者的合法权益,又具有效率和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土地征用制度。鉴于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与征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市场经济国家土地征用的经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应当体现以下原则:

第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当与其他财产权利一样享有宪法的同等保护,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应当拥有对于政府征用其所有的土地和征地补偿的合理性提出异议的权利,而且在土地被征用时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得到公平的补偿。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完全排除了被征地者对征地提出异议的权利,加上不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这样实际上使得地方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几乎不受约束。土地管理法中所规定的征地审批权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往往会被地方政府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来予以规避。

第二,应当制定专门的土地征用法,对于土地征用的程序和土地征用补偿的原则作出公正明确的规定。这项法律既要保证国家征用土地的公权力的有效行使,也要充分保障土地被征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项法律中,应当对于征地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这包括征地申请、征地前公告、征地听证、征地批准后公告、征地公告登记、进入和实际占有土地、征地补偿的原则和标准、征地纠纷的处理等各个方面。加拿大的《土地征用法》和澳大利亚的《土地取得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

第三,要明确规定土地征用的目的以及土地产权人和公众对于征地具有提出异议的权利。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对于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的含义予以明确的规定。这不仅是指应明确列出具有公共使用性质的狭义的公共利益用地,而且也应当明确规定政府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改善社会,经济和环境福利有权征用土地及其相关的条件。

第四,确立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征地补偿的原则。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的资源,市场机制是实现其有效配置的基本途径。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征地补偿,可以对于地方政府构成财政资源上的有效约束,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强制低价征地、高价售地和乱征滥用土地的不合理行为。只有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征地补偿,才能有效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征地补偿费的构成,应以确定需补偿的项目来确定。这应当包括土地本身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搬迁费,以及必要的法律和专业服务费用,如测量与评估费用等。在按照市场价格实行补偿后,安置补助费这一原有的补偿项目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之所以规定政府征地时应当负责补偿被征地一方必要的法律和专业费用,是为了保证其可以借助法律和专业服务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第五,建立合理的征地纠纷调解机制。现行的法律中对于征地纠纷的调解机制缺乏明确的规定,以至于出现问题时行政部门和法院互相推诿的现象。在制定征地法时,应当对于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纠纷的处理机制分别予以规定,要明确行政部门、独立机构和司法机关在解决各类征地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包括它们对于征地行为合法性和征地补偿合理性的判定。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7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

大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 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 这些弊端的存在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每个学生锻炼的整体效果和加强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1、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单一, 脱离了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首先, 大学体育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还没有脱离中学体育模式, 这样的结构和模式目前已根本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大学生的求知要求了。其次, 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和结构比较单调乏味, 教学内容也比较陈旧, 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培养。

2、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 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人才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从目前大学教学质量情况看, 还根本没有彻底摆脱旧的传统教育模式, 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兴趣不大。很多大学在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安排上随意性太大, 内容过于浅显零乱, 学生真正需要和想要了解的理论知识明显不足。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也就更谈不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3、大学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严重忽略素质教育。

我们知道在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实践课是占较大的课时的, 但是体育理论课的课时却比较少开, 有的高校甚至忽略了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重实践和轻理论的教学理念的滋生。另外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很多都只是强调提高学生的体质, 对于素质教育却忽视了, 结果导致了诸多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 缺乏自我体育锻炼的习惯。

4、大学体育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缺陷。

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仍然是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结果的量化评定, 这样的评定方法看起来是貌似公平的, 其实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先天有着不同体质基础的大学生的体育成绩是有着先天缺陷的, 从很大程度上否定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努力, 同时还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因为体育教师的平时的授课只能围绕考试内容和标准开展, 很难带给学生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1、大学体育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本。

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应该主要是除了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 所以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结构安排应当着重体现对大学生兴趣和心理的需要, 同时突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在不同年级的选项安排上有所侧重, 采用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比如可以采用快乐式体育教学、成功式体育教学、研究式体育教学和选择式体育教学等模式, 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学生, 以便进行分层次教学, 以便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

2、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多样化、动态化。

随着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要求大学体育要用更高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容来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 这就要求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 教学结构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都应该发生相应变化, 大学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应该从单一向多样动态化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还能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能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同时又能逐步实现体育竞技多元化等目标。

3、构建科学的大学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大学的体育成绩受制于大学生本人的先天差异, 这样的差异是先天存在的, 所以大学的体育考核要承认这种客观存在, 逐步建立一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体质的综合成绩评价体系。评价中尽力做到使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但是更要多注重过程评价, 把体育考试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制定评定标准的时候把客观因素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把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也作为一个综合评定的标准。可以说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但对教师的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自主锻炼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在重视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 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体育身心素质发展。

首先, 大学体育教学在体育理论教材方面要尽量做到科学性和实效性并进, 针对性和指导性相互融合, 要采取措施彻底纠正重实践和轻理论的教学理念。另外, 在重视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增强大学生体质和健康, 努力培养大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习惯, 不断培养他们的健身意识, 从而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意识, 使自己的身心素质得以加强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国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5年。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8

1 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1.1 对英美文学课新使命的忽视。

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背景下, 文学在体育类院校学生的眼中已经成为老套且腐朽的代名词, 旅游英语, 体育英语等课程则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新宠。毋庸置疑, 英美文学课几乎是唯一能从哲学、历史、文化、人生观等各个方面启发学生的课程, 因此它在新的背景下具有了全新的使命:全方位提升体育类类院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所以,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作品的现实意义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例如富兰克林的《自传》、杰拉德的《伟大的盖茨比》给学生的不只是对美国文化的理解, 更多的是对自我人生的思考和规划;霍桑的《红字》的作用也不只停留在理解清教文化的基础上, 而更多的是在于伦理的哲学思考。在现在的形势下, 我们应当本着对英语专业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认真地审视英美文学课程所具有的新使命。因此, 英美文学课在体育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不能动摇, 而且要继续加强, 因为它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1.2 适当教材的缺失可用教材种类的繁多也成为英美文学课的另一诟病。

从求学时代到教学生涯, 笔者从这些前辈的心血中获益匪浅, 然而, 一种困惑亦随之而来:面对如此多的素材我们该从何着手呢?1990年前出版的教材大多没有涵盖二战后的作家作品, 1990年后的教材对这一点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但有的只讲文学史, 有的只有作品选读。根据体育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基础、文学研习氛围两方面的劣势, 在教材的选定方面一定要有别于传统的英语专业院校, 我们最需要的是将文学常识、文学史、代表作家典型作品相结合的教材。由此可见, 以“与时俱进, 因地制宜”为原则编写适合体育类院校的英美文学教材是极为有必要的 (杨娟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浅议英美文学教学, 4) 。

1.3 教学模式及方法过于陈旧, 缺乏创新性。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教材+黑板+粉笔”的“填鸭式”教学。这样就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而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 都在这刻板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 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另外, 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 文学流派多, 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 再加上课时少, 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 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 作品梗概, 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其次学生认识不明确, 该课程学习劲头不足, 积极性不强, 在教学中只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2 改革措施

2.1 进行研讨试教学, 促进学生学生的主动思维。

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育》指出:“教学要以教学为中心。如果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 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 增强学习信心, 开发学生的智力,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学习。教师不仅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刘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育》, 154) 周燕在《英语教师培训有待加强》一文中指出:“相反,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实行‘一言堂’, 使学生只有听人说话的机会, 而没有自己张口练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师即使有很高的英语水平, 也算不上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程效堂, 《学习英语策略》, 224)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与研读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多种教学方法, 实现师生互动, 使学生在切实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 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 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2 优化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变化, 教师要不断优化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来适应21世纪文学教学的新要求。目前使用的文学教材大多没有突破教材编写的传统思维模式, 即按照年代顺序编排, 而早期的作品难度较大、生词多、背景相去甚远。如果教学机械地依照教材中从古到今的顺序, 学生刚开始学习文学, 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 无疑会大大挫伤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放弃一些早期的语言难度大的经典作品, 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当代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

2.3 强化现代文学理论渗透, 关注文艺评论学习, 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英美文学, 了解西方文化, 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 礼仪习俗, 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 可通过具体文本分析, 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 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 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 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 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 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在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 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 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

3 结论

体育类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材和教学模式沿用了传统的套路, 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不仅仅在于解决英美文学课的地位、教材编写、教学模式等问题, 更在于为学生提供完备的课程设置, 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确保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我们要充分认识英美文学课的特殊作用, 积极进行改革和探索, 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英美文学课的地位在体育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英美文学课新的教学使命、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必要重新认识英美文学课的地位, 重视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改革, 消除种种弊端, 逐步走出英美文学教学在体育类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困境。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教学改革,教材模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娟.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浅议英美文学教学[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2]学校外语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9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1、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1.1、体育课程内容现状

目前,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方式等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目的、目标和任务与高中小学区别不明显,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基本与中小学雷同, 教学的组织形式虽有突破, 但整体而言依旧是班级上课形式为主, 课程无针对性, 大多以田径、篮球为主。毛振明先生在大学体育课与教学的定位研究调查中得知:“约60%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体育课与中小时无区别。这些内容长期重复、苦燥无味, 早已满足不了大学生渴求新知识、了解体育新动向的心理, 使大学体育教学与现今社会生活脱节”。

1.2、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器材利用现状

根据体育经费的投入和来源显示:每年对场地的维修、器材的配备是达不到体育正常开展要求的, 这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 一是经济不好, 财政困难, 每年下拨的教育经费有限;二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 每年下拨的体育经费挪用或一部分用在体育竞赛活动上, 用于添置体育器材、场地维修资金极少;三是职业院校体育经费投融资发展的相对滞后所致, 投融资模式沿用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 过度依赖财政投资, 而没有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有效地进行筹资。场地器材设施方面, 职业院校基本具备了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和田径场;器材相对比较齐全, 但是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低仍然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3、职业院校学生课堂表现现状

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多为中考失利的产物,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具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自卑心理较强, 上学动机不明确等特点, 基于此, 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课堂行为有着鲜明的特殊性。“一类问题表现为争抢体育器材;不按规定着装;在队伍里交头接耳、擅自离队;拒绝按要求做动作;相互追逐、拉扯;吃东西、嚼口香糖;无故缺席、旷课等无视课堂纪律的散漫行为。另一类问题表现为学生参与竞技类项目或考试时精神高度紧张, 过度焦虑;上课精神萎靡, 心事重重, 注意力不集中;胆怯退缩、孤僻离群、羞于表现、不参与活动等;以另类行为寻求注意等”。

2、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

2.1、以就业为导向 , 能力为本位

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 都将进入专业学习的阶段, 而职业学校对学校的培养方向就以就业为导向, 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将所学专业和体育课程紧密结合, 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成为了目前职业类院校体育课程中学生发展目标的关注点。院校课程设置要从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还要考虑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 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工作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如交通学校的汽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轮胎是常见的实训道具, 也是今后工作经常接触到的, 设想在体育课堂将汽车轮胎引入教学, 做一些滚轮胎的素质游戏练习,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 又能够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基本功;又如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 可以将担架急救运输融入体育课堂, 紧扣职业技能需求, 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是三年制, 体育课教学也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要求开设两年,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体育技能、实习一年。笔者建议一年级学习基本的体育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体育习惯;二年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让他们选修学习内容。目前, 江苏省许多地区开设了五年制高职专业, 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实习一年, 这样的学制, 笔者建议开设两年的体育基本技能学习, 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点自由选修, 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才会提高。教师的授课方式也要不断创新, 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2、合理利用体育经费 , 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

众所周知, 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维修是一笔昂贵的投入, 也是一份可持续的投资。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 首先体育经费应该专款专用。保证体育器材及时到位;其次, 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 学校应经常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 如拔河、两人三足、搬垫过河或校园拓展训练, 都可以用上一些闲置的器材和场地。在管理体育器材时, 应该有专人保管。确保责任到人, 不要让现有的资源浪费掉;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场馆得到充分的活动和锻炼, 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率。

2.3、淡化传统约束力 ,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展开教学

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课堂秩序、行为自由散漫和参与活动不积极等特点, 迫使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变通传统教学模式, 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适当放宽课堂教学秩序, 汲取西方自由上课模式, 适当约束不良行为, 但关乎原则纪律道德性问题要严格约束和管教。职业院校的学生走出校园, 没有升学压力的束缚,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导不能起到鲜明的约束作用, 那么, 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应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激发其个性倾向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才会有所提高。例如, 学生甲在走廊上玩, 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 只见甲猛一转身, 拔腿就追, 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这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 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 所以, 笔者有意将难度较大的起跑和较桔燥的耐久跑练习合理地融入到各种游戏当中, 结果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待自信心不足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其的关心, 在言语上的单独鼓励, 用诙谐幽默的言语让学生放松心情, 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那么, 另一类喜欢表现, 哗众取宠寻求教师注意的学生, 对待这类学生, 教师首先应将对其的关注削弱, 一视同仁, 必要时, 抓住机会对其的活跃表现提出适当批评, 弱化其要求关注的心理。此外,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弱点, 将户外拓展训练引入校园十分有必要, 通过拓展训练, 参训者可以认识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 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 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 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 学会关心, 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这些都是现代职业院校学生所缺乏和需要历练的。在项目选择方面可以酌情而定, 可选择相对安全, 可控性稍强的项目, 如信任背摔、盲人方阵、雷阵和不倒的森林等。

3、结 论和建议

传统模式下的职业院校的体育课在时代的发展先明显滞后, 未来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应在改革中应实现以下转变:

(1) 职业院校未来的体育教学突出学生的职业性特点 , 向“生涯体育教学”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转变。

(2) 资金场地设施低利用率向高利用率转变。

(3) 抓主要矛盾 , 针对性学生特点发展体育教育 , 实现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

职业教育的体育教育应迅速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由“强制性”向“灵活性”转变, 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 由“技巧第一”向“健康第一”转变。真正实现“人本化”和“生活化”的教育, 从观念上向每位学生植入体育观念, 将体育与学生的生活方式相融合, 成为每位学生生活所必需。

参考文献

[1]姜振芳.浅谈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J].才智, 2014, (07) .

浅析中国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弊端 篇10

1 运营体制落后, 内部矛盾尖锐

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的, 主要由政府负责建设任务, 水利工程基本不包含市场经济成分, 所以政府部门对水利工程有绝对领导权;在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我国确立, 我国的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政府统管水利工程的局面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

目前,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虽然从之前的政府单一投入转变成责任划分制度, 把各个水库划归地方水利部门管理, 由水利部门独立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事项, 因此水利工程部门从原有的政府统一拨款改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但究其本质, 同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水利工程单位并无实质性区别, 国家对水利工程投入的非盈利目的同各级政府追求效益的主导思想发生矛盾, 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投入的积极性降低, 水利工程缺乏资金, 经常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为了破解窘境, 政府曾提出引入民间资本, 但民间资本投资连续性较差, 大多民间资本均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投资, 如果一段时间不能实现收益, 民间资本资金链便会断裂, 加之相关部门对民间资本在水利工程领域还尚未有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使得很多资金对于水利工程领域只能望而却步。

2 机构冗杂, 事企不分, 运行效率低

农业水利工程同其他行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的工业行业, 它的运营周期较长, 风险同收益不对。譬如:灌溉一片农田, 需要等到农田收割完后, 水利部门才能得到利益, 如果赶上自然灾害而导致农田减产, 还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收入, 对于这种风险大于收益而且收益还不可观的行业, 人们往往不会选择。因企事混杂而导致的监管不力、人员冗杂、运行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也影响到水利机构的正常生产, 农业水利工程一直一来的事、企运营模式淡化了国家财政部、国资委、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调查显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国资委、财政部从未组织过专人对农业水利部门的资产明细做过调研, 也没有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 由于缺乏这种督促, 一些农业水利部门低效运行, 导致资产隐形缩水现象日益严重。

同时, 由于外部监管的缺乏, 导致水利工程内部机构冗杂、人浮于事的情况屡见不鲜, 领导者没有工作压力, 仅需要配合当地农民搞好农田灌溉即可, 而且鼓励制度不够健全, 工作人员缺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内部管理粗放, 无形中增加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成本。值得关注的是, 农业水利工程因具其有事业单位成分, 使其成为很多富裕人员的蓄水池, 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的一百多家农业水利单位中, 有超过一半的机构存在人员超编现象, 解决超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问题, 成为水利工程单位的一大包袱, 冗杂的人员分配, 使得本来简单的操作流程变得复杂, 大大降低了农业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

3 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结构不科学

在农业水利工程中, 管理结构的制定和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导向和当地政府的领导, 其中行政等级在管理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从某种程度说, 中国农业水利单位中行政等级完全取代了管理层级, 由这种行政等级制度带来的高运行成本、低运行效率, 使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很不科学。

首先, 昂贵的激励成本削减了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行政等级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中, 因上级很难让下级心甘情愿的去完成自己所要求的业务, 所以往往会设立监督机构来辅助自己的工作, 然而在行政等级中又不能建立一套像市场经济中的衡量标准, 所以水利工程中所建立的监督标准不仅昂贵还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由于长期实行监管制度, 而且内部人员的交易带有重复性, 极容易诱发腐败, 在监管与被监管的环境中, 人们互相包庇互相原谅, 使公平的管理体系充满政治意味, 将不断瓦解监管制度。

更为严重的是, 对于处在不同行政等级的人员来说, 为了稳固自己的行政地位, 势必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人际关系中, 而对农业水利工程却很少有时间去处理, 这样导致的非实效性行为增加, 实效性行为削减的情况, 最终将使农业水利工程走向破产。

4 水利工程中的水权问题

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已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偿性服务, 逐步转化为以水权为参考的交易运营模式。但目前的水权还不够健全, 基于交易双方身份的不对等性和交易的非市场化形式, 使得灌溉区农民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交易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买卖, 加之农业用水中调剂余缺、优势互补的模式尚未建立, 使得交易仅属于一种管理形式上的互换, “限额交易”制度还没有公布, 从某种意义上说, 农业水利部门并不是真正的水资源拥有者, 他们只是代替国家实行水权制度, 从这个角度看, 还并非是完全的盈利机构。当然, 水权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推广, 还与当前的定价权过于集中, 有灌溉需求的农民不能参与定价机制等问题有密切联系。

综上问题, 我们应该明确, 我国现行的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弊端恰恰是未来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制度改革是解决水利工程内在矛盾的关键;管理制度上的改进将明显提高我国农业水利部门的运营效率, 大大降低农业水利工程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建立多元投资体系, 将加快农业水利工程单位向企业转化, 提高农业水利的科学化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威漩, 黄祖辉.我国灌溉管理制度与其环境的冲突及整合.中国农村经济, 2004.

[2]杜威漩.灌溉管理制度的效率与创新.灌溉排水, 2002.

[3]贾国玲, 张泽光.地理野外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衡水学院学报, 2008.

中国移动腐败高发凸显用人弊端 篇11

中国移动的腐败,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以西部省市四川和重庆为例,先有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李向东案发,接着四川移动总经理李华倒台,重庆移动总经理沈长富晚节不保。據悉,李向东卷走的巨款高达4亿元,李华受贿数目更惊人,有可能达20个亿。

中国移动高管相继落马,让人看到了它反腐的决心,但为了堵住这种漏洞,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集团到省市级公司,把更多精力花在了思想教育的学习上,导致业务进展缓慢。从最近的市场情况来看,中国移动的处境较为尴尬,中国联通在3G上咄咄逼人,将高端用户一网打尽,中国电信在3G上网卡上一骑绝尘。而中国移动的每月净增用户在不断萎缩,3G用户水分很大。

坐吃2G时代的老本,让中国移动诚惶诚恐,最近有失道义地为iPhone用户提供剪卡服务,可以看作是中国移动压力下的条件反射,试图浇灭中国联通的进攻火焰,同时阻止自身用户流失。结果反倒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

中国移动从零起步,仅用了十来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运营商。其巨变与集团公司的充分授权不无关系。总部给了各省级移动分公司充分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充分调动主要领导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时,部分领导的权力欲也随之膨胀。而地方高层任职时间长,人脉关系盘根错节,长期拥权自重,中国移动很难作出有效监控,其结果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四川移动总经理李华就江湖习气颇足,常常以老大自居。

一连串的腐败案,暴露了中国移动监管机制存在的漏洞:对分公司充分放权的管理模式,虽然带来了发展活力,却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绝佳的土壤。比如中国移动的基地模式只问业绩,使得它在数据业务上遥遥领先竞争对手,但灰暗地带也逐渐增多。目前,中国移动总共有八大基地,无线音乐基地暴露出的巨大漏洞,或许只是众多“基地”当中的冰山一角。

中国移动在用人方面,太看重个人能力,而对人品不够考究,这些人在为移动创造漂亮业绩时,也在给自己掘坑,给公司掘坑。美国亨茨曼集团创始人兼主席乔恩·M·亨茨曼认为,当今时代并不缺人才,缺的是忠诚和有原则的人。找到有天赋的人很容易,而断定此人是否具备其他的素质,比如道德高尚,为人忠诚,则需要有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去识别。

中国体育的弊端 篇12

(一)对“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的农地制度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地制度主要是“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的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而又农产家庭经营,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缺陷:1.土地经营规模的变小牺牲了规模经济效益。2.农民并没有得到土地的转让权这一土地二级产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无法获取社会大分工的利润。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势日益变化,曾经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形势一下,其制度缺陷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推进农地制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在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现存的几种农地制度改革模式的分析:

’目前,随着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经济变化特征开展了农地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多种农地制度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在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建立、农业生产是农民从事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农业收入仍是绝大部分农民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所实行的农地制度模式。这些地区都试图在解决土地经营权的稳定问题上做出制度性改革的探索。

第二种类型是在非农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果,并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工业发达地区所实行的农地制度改革。在这些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弱,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经济活动。这些地区的农地制度改革是对“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模式的彻底改变,其在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以及适度集中经营管理上都做出了制度性的变革。以此为基础的农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山东平度县发起的两田制。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土地招租的形式来模拟市场的土地交易。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办法基本上可以达到完善的市场配置所能达到的效果,即土地的边际产出在全体农户间趋于一致。但是,经过三、五年之后,由于人口和其它经济因素的变化,原先有能力且愿意多耕种土地的农户可能不再愿意种那幺多的地,而原先种地较少的农户却可能变得愿意种更多的地。这样一来,重新招租势在必行。事实上,平度正是这样做的。在这种模式下,农户对其所拥有的地块的权利缺乏稳定的预期。

2、“苏南模式”,这种模式放弃家庭经营,以集体化耕作为特点。

“苏南模式”曾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典型代表。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逐步实现社区内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乡镇企业最大的弊端就是产权模糊,而产权模糊在实际运作当中就会造成“没人”负责的局面。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进行了产权私有化改革。由于社区共有制的衰落,村集体在企业产权系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明了“苏南模式”原来的村企关系的法理基础已经悄悄地、逐渐地发生了转变,这种模式随着改革的推进而不再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

3、以浙南为代表的温州模式。

没有政府的干预,当地的土地调整微乎其微,而且土地租赁市场非常活跃。同为发达地区,浙南和苏南所走的道路却完全不同。一方面,与集体经济发达的苏南不同,长期的私人经济使得温州人习惯并相信了市场的运作能力。另一方面,两地的非农就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导致它们走上不同的道路的重要原因。

4、土地股份制。

在土地股份制下,每个农户拥有一定的集体土地的股份。土地股份制强调建立土地承包权股,实现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农民的承包权从实物形态转变为价值形态,在以股份形式将其稳定的前提下,解决了农村土地的整体规划、土地的征用、使用和农地保护以及提高土地的生产率等问题。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被认为是改革开发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第二次革命,农民或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

第三种类型即发生在城市化发达地区的农地制度改革。快速城市化是近年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工业化后期政府大力引导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产物。在快速城市化地区,较普遍地出现了征用农村土地难、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效益难以持续提高、农村建设密集无序、农民转移就业难和农民参加社会保险难等一系列的农村问题。

二、关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探讨:

(一)土地产权私有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不具有实施可能性

首先,把土地使用权私有化,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土地的出租转让出售问题。农民一旦卖掉土地,即使当时的价格很高,但是这部分农民将会因为永久地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带来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从长远看农民还是吃亏。更重要的是,随着土地出售而产生的大量没有土地的农民将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压力,大量没有及时找到工作的无地农民将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肋,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

其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户都认为土地应该随人口变化而调整。而土地产权私有化依据的只能是现阶段的人口,一但落实这种制度,土地便不能把农村人口变化做出调整,对未来出生的人口来说,他们的土地占有量会有所不同,从而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最后,土地产权私有化不利于农业经营的统一管理和合理规划。由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较小的人均耕地占有量导致了土地产权的分散化。提高农业产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规模经营与统一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化的推广以及农业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而在土地产权私有化制度下使不同的土地所有者间达成共识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并且达成共识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这就会使机械化的推广以及农业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受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

总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实行土地产权私有化无助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会损害国家、农民的长远利益。

(二)“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展状况,实

行土地适度集中经营管理”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的新形势和变化的需要

首先,我国的农村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大力推广机械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能够节约劳动力成本,而在土地所有权分散的情况下,同一种植区的农户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不同,这将导致大型农用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下,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业创新科技的应用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普遍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私有化地权不利于一定规模内的土地所有者在种植种类和经营方式上达成共识,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难度随之加大。

其次,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据调查,目前在农村的外出农民中,平均年龄只有31岁,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50岁,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部分劳动力不仅劳动效率低,而且农业劳动的繁重也间接的为农村医疗问题造成的隐患。一个国家老年人所享受的福利程度是这个国家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人口中的老年人是我国人口组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建设和谐社会,就不能让这部分老年人在宏观经济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得到效用上的改善,反而承担了更加繁重的农业劳动。所以,必须做出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制度创新。实行土地集中管理,广泛应用机械化和高新技术能在保证产出的同时减少农业上的劳动力投入,从而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逐年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占收入的比例呈现增长的态势,这就导致了农民向土地的投入的积极性呈现递减趋势。在国民经济已基本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起来之后,农地作为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和基本生产要素,只有同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其他要素一样流动,才能实现诸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的缺失,耕地闲置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导致了农业整体生产率的下降。

最后,实行土地集中经营管理能产生集群效应,使农业生产向工业化方式转变。集群效应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企业是否选择在一个地方落户,除了考虑它的政策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地区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对外部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一个个相关企业所形成的集群,就需要进行土地的连片开发,这显然是包产到户制度下一家一户的小块产业一土地拥有方式所无法满足的。

(三)土地股份制是土地集中经营管理的一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讲,股份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经营制度。公司的股份制改革是一种能够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建立监督机制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引入股份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土地股份制”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利用股份制多层产权结构的特点,将土地分解为价值资产和实体资产,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进一步分开。集体只保留部分收益权和最终处置权,土地的占有权和受益权则分为两部分,通过股份分红,一部分归集体所有,一部分归农民个人所有。村级集体实行土地的统一规划和统一开发利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股份制”的优越性:(1)克服了原有农地制度重公平轻效率的弊端。在我国土地制度变革中,公平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而效率则是制度存在的基础和变革的最终目的,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土地股份制”利用价值资产与实体资产的分解,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在土地股权分配中保证了结果平等,使每个农户都可以获得一份股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而在土地实体资产经营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充分体现效率原则,既能满足农民公平拥有财产的要求,又能实现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使公平嫁接在效率的基础上。

(2)体现了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土地股份制”是一个复合产权制度,不同产权主体都具有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如农民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红利,必然关心集体财产的运营;经营者的利益、声誉与经营效果直接挂钩,其必然精心经营土地资产;租佃农户或其他主体更是直接关心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形成强劲的激励机制。

(3)提高了制度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土地股份制”既具有农民个人所有制的强劲激励机制,又拥有国有制规模土地的配置效率,同时,还保留了集体所有制“统筹协调”的功能,制度运行效率较高。此外,“土地股份制”有对土地进行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土地股制”将土地经营权与收益权相分离,打破了土地均包模式,使土地适度集中成为可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现阶段农地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集体统一所有、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显现出了许多弊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农村出现了多样化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对农地制度改革的实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与发展前景展开一些探讨,得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农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土地股份制

参考文献

[1]、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魏勋、蔡继明、刘骏民,柳欣:《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林毅夫,姚洋:《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6]、刘金海,杨晓丽,《农民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及其后果》

上一篇:海事卫星下一篇:本土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