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2024-11-01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精选12篇)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篇1

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两千多年前,随着中国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人们不仅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留念生活、追求生存,而且希望活的更加健康、更为长久。为了追求健康长寿,人们开始注意了身心的养护,自觉地把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方式作为追求健康长寿的手段,并不断在在实践中研究、发展、传播。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身体活动对于保健祛病的作用,从而较早地运用了养生手段,为增进身体健康服务。《路史-阴康氏》记载,在远古时代便有了以舞蹈消除肿块的养生手段。之后,殷末周初的《易经》,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吕氏春秋》,东汉的五禽戏,唐代孙思邈的《孙真人养生铭》,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及胡文焕的《寿养丛书》等养生著作,逐渐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养生理论。

2、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

2.1、注重整体性

中国养生学认为,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这种相互联系,在脏腑与脏腑之间,不论从生理和病理都可以体现出来。局部的安危影响到整体的安危,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等。所以中国养生学讲爱护牙齿,保养耳目,按摩脚掌,绝不仅仅是牙齿、耳目、脚掌的局部保健问题,而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意义。

2.2、注重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养形”,主要指对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充盈其间的精血等的摄养。所谓“养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健康的精神活动、情志变化,必须有健康的形体做基础。

2.3、强调掌握适度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中国养生也以“掌握适度”为重要原则,如精神情志活动的适度,饮食的适度和运动的适度。

2.4、注重顺应自然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素问》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崇尚自然,注重研究人的生命发展,重视自然、社会、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正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理念。道家认为,只有在纯真的自然面前,人们才能寻找纯真的自我,并提出了一整套养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

人体虽然能受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疾病,但是人与天地相应。顺应自然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类在逐渐适应自然的基础上,逐渐地掌握和利用某些规律,主动改造自然、增进健康,如加强体育锻炼、人工免疫等。只要我们既注重顺应自然,又主动地改造自然,就能适应人体的需要,避开或消除对人体的危害因素。

3、体育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我国传统养生运动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养生应当树立保健预防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而生命在于运动,中医运动养生有“动以养生,静以养神”之说,主张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刚柔相济。对运动的养生作用机制,虽古今看法不一,但有共同之处:凡锻炼者,必内养神、外养形,使神形相济。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通过运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增强人体体质和抗病能力,增强各经络、脏腑的代谢功能,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现代医学证明,运动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的原因在于对大脑皮质起抑制作用,从而使大脑皮质得到良好的休息,使大脑细胞寿命得以延长。由于大脑皮质组织的衰老得到延缓,其调节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也大大改善,使整个机体的衰老过程到得延缓。

当然,万事皆有度,过犹则不及,运动养生要讲求适度、适量,超负荷、超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强身、健身和养生的效果,反而对身体生成伤害。

4、中国传统养生方法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形成了各种锻炼理论以及运动方法。锻炼理论:医、武、儒、道、佛等五家的锻炼理论各具特色,它们之间互补,完整地勾勒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全貌。其中中医气功侧重防病与健康;武术功法则在健康人的基础上,发掘人的潜在力量;儒家倡导人在社会实践中修身立命,完善社会人格;道家则深入生命底层,探索了一条系统的养生长寿之路;佛家则借外域文化深究了人的意识深层。锻炼理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分支,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基石。锻炼方法:包括气功、五禽戏、武术、八段锦、太极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锻炼方法方面的内容。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介绍了中国传统锻炼的思想及方式。使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体育以及将体育运动更好的运用到养生中去。

关键词:养生文化,运动

参考文献

[1]刘桐华,万延根,姜志明.论科学养生对缓解老龄化社会护理难题的价值,浙江体育科学,2000,(5).

[2]冯胜刚.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生活.体育学刊,1998,(2).

[3]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7,7.

[4]唐宏贵.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理论来源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篇2

【摘要】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十分重视养生保健,在生活实践中创建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我国传统养生内容丰富,涉及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方面面,在增进人类健康,延长寿命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对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养生进行产业开发,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论文,让你更加的了解茶文化。

【前言】

传统养生文化源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文化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养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并且还声名远扬传达到外国等诸多地方。而且茶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和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

【论述】

一、茶文化的作用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二、中国茶道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茶道礼仪最基本的是奉茶之道,也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

中国的茶道有悠远的历史渊源,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三、茶文化及茶道精神的传承对当今大学生的作用

1.茶道精神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茶道精神离不开茶人精神。所谓茶人精神是指茶人的形象或者说茶人应有的道德情操、风范、精神面貌。“茶人精神”是已故原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钱梁教授在 80 年代初率先提出的。“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茶人精神”的朴素表达。它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过来。以茶喻人,以茶树为榜样的茶人,就是指具有这种博大胸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范增平先生将茶人的精神归纳为四点: 一是理性的思考,作为一个茶人凡事能做理性的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沉着的修养,有沉着的修养,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三是坚毅的信仰,能择善固执,不畏讥怕谗,明是非、辨善恶,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四是正义的行为,为追求真理,只问是非、善恶,不计利害得失,只要是合乎社会正义,符合大众公平的道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茶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无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时期,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难免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使大学生自身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有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较弱,遇到学习困难、爱情失意和人际关系紧张,便产生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甚至发生轻生行为,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疏导和调节能力。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及通过对茶德思想的领悟,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平衡人的心态,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稳定社会秩序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道精神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

2.讲究“敬”、“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修心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是要从茶中得到感悟,并可与人的追求相关系,这种相关性与茶相联系,使得人们从细致入微的感官感受去感悟体验,甚至去寻思一些尚未认识的东西,有助于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进一步发现中实现自我超越。陆羽在《茶经》中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懂得茶道精髓的人认为“茶可行道”、“茶利礼仁”、“茶可雅志”,他们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灵感,通过饮茶而自省。这种自省有利于清醒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个体的思想、品德对人类社会正常运转有重要作用。仁义、诚信是每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同时也是资源、财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某种诚信危机。甚至高等学校里的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从部分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到择业过程中的伪造证件、改动成绩、随意毁约,无不显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因此,作为培养新时期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在人格塑造、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精神教育已成为适应新时期的挑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以德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的修身养性,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这对于培养大学生个人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3.中华茶文化有利于丰富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

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体系中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融汇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茶文化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内容丰富的各式茶艺、茶道都容纳了礼仪、道德、科学与艺术的内容,欣赏茶歌、茶舞和茶音乐,可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增加我们的人文知识。

四、红、绿茶的品质审评

红绿茶的审评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外形:茶叶的外形包括色泽在内,为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审评处形,即检验茶叶外形松紧、整碎、粗细、轻重、均匀程度及片、梗含量与色泽。

嫩度:茶叶的老嫩与品质有密切关系。凡茶身紧结重实,完整饱满、芽头多、有苗锋的,均表示茶叶嫩、品质好;反之,枯散、碎断轻飘、粗大者为老茶制成,品质次。净度:即正茶内含有梗、片末、朴及其它杂质的程度。

匀度:是指茶叶是否整齐一致,长短粗细相差甚少者为佳。

色泽: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香气: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滋味: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水色:也称“汤色”。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传统文化与养生 篇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糅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确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必要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

在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提出了一个“诚”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既指“养生”,又指“养性”。其基本含义是精神专一和恭敬无欺,前者偏重养生,后者偏重养性。倘若精神驰乱,意识不能专一,势必造成气散身亡。

倘若说,儒家学说只是通过“养性”为中介,间接地把“养生”与“治国”统一在一起的话,那么道家学说则直截了当把养生视为治国的基础。老子就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庄子对此更进一层,明确提出了“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庄子·天地》)。

其次,道家养生的方法,往往可以直接用作治国之道。“清静”的养生之道,在道家看来就非常适宜于治国。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认为政治上的纷扰躁动乃是治国的大忌。

尽管儒、道两家在养生问题上都有趋向与养性、治国相统一的特点,但作为性质迥异的两种学说,它们各自在这一问题上的出发点则是完全不同的:在儒家那里,治国是居首位的,养生只是治国的派生物;养生在道家学说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治国反而是微不足道的、次要的。

如果说,在儒家学说中“养生”与“治国”是通过“养性”这样一种中介物间接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在以“人的生命价值”为首务的道家学说中,“养生”又是如何与“治国”发生联系的呢?我们觉得应该是作为道家思想核心的“道”在这中间起了纽带作用。

因为“道”是自然、社会、人类的本原,所以无论是人或社会都要“依道而行”,都应该回归到“道”所显示出的那种虚无空阔、默默无言、清静恬和的最高境界,如此才能保持永恒。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篇4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容

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不涉及各个时代的政治问题,而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式,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其涉及的领域是体育和养生,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之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得到均衡、哲理、和谐等内在因素。所以,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才能被传承到现在,并被广大人民所应用,加强了人们的体育精神和养生意识。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特点

理论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随着不断的发展,它首先作为一种文化,直至今日更多是一种理论和意识,它的内容要求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培养人们体育精神及养生意识。为人们的生活体统一定的理论,培养人们的运动意识,真正的从人们思想上改变人们的生活。

实践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虽然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理论性不假,但终究还要应用到实际,它才能发挥出作用,不断的冥想是不会培养体育精神和养生意识的,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下,要求人们现实中真正的做到日常运动以及运动养生,通过人们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来促进自身合理、健康的生活。

综合性:通过上文两个特点,有些学者可能会提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矛盾性的,其实不然,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并不发生冲突,而且能更好的综合到一起,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中强外干,使得人们空有意识,不能学以致用;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是外强中干,使得日常生活运动不规律、不可理。想要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就要把两者相结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意识,合理的进行体育运动养生,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作用。

文化融合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所以它的文化性是其根本,依上文所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体育与养生这么简单,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过程,它也不断的吸取别家的传统思想观念、哲学理念。例如佛家、道家、法家、儒家等文化与哲学都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得以体现,对于其他文化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一些更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性,通过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精华,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内容,促进自身文化不断的发展,这样才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不断保持生命力,进而不断发展、传承。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类所传承,其重点原因是它的理念对各个时期阶段都有着积极作用,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由于工作的压力变得愈加懒惰,再加上现在的科技技术迅速发展,在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社会人民的运动量,随着淘宝、京东、美团、百度糯米等网络平台,可以使人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吃穿等日常生活,不仅是减少了运动量,更重要的是削弱了人们的运动意识,使得人们从思想上和身体上都不想运动。笔者根据社会实际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以下几点作用:

(一)提高社会阶层人们的身体素质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社会人民的身体素质,现如今许多人民的锻练都通过健身房,每年支付高额的费用健身,而且还受教练、器材等因素的限制,但是这些问题无可厚非,也确确实实达到了锻炼效果,但是也是有一些问题的,第一,健身房是人口聚集地,在相对封闭的场合里,其空气流通性不强有时可能导致缺氧,进而导致一些健康问题,第二,人们在健身房锻炼会导致在锻炼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器材和教练,无法提高自身锻炼意识。所以笔者推荐采用传统的体育养生锻炼方法,它不受时间、地点、器材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锻炼,长此以往,想要提高社会人民的身体素质更是不在话下。

(二)提高现代人民的健康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更是变得越来越懒惰,由于人们工作的原因,很多大都市人民都在办公室渡过他的一天,导致社会人民的运动量不断降低,身体素质下降是必然的。再加上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就有了“没病就等于健康”、“有病去医院”的理念,这不仅是降低了人们的健康意识,甚至扭曲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在现代绝大多数人民都处于亚健康,说白了就是病种的一种长期潜伏期,如果爆发就有可能致命。

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真正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传统体育文化养生大致可以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日常的运动,锻炼人们身子骨,这是外在变现;另一个方面是可以让城市人们修身养性,锻炼人们的精气神,这是内在的一种表现。可以充分体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可以做到内外兼修,在现在生活中运动的作用不言而喻,更可以说成迫切需要。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宣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不仅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同样也能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递给他人。

(三)充实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

现如今的城市生活的人民大多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单一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像是机器人,生活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等问题常常会导致社会人民焦躁不安,生活失去乐趣,生活过的没有充实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我国人民幸福指数下降,据有关调查,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其幸福指数最高,大多数北欧国家高踞前列位置,美国第11名、中国台湾第46名、中国香港67名,而中国内地排名则是112名,位于全世界的中后段。这个指数可以确切的反映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民的幸福程度确实不高。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可以有效的调节人民的幸福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有意义,并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社会人民可以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体育养生文化不仅可以锻炼人的体魄、提高人们的精气神,还能充实人们的业余时间,经常运动的人都会养成运动的习惯,甚至是依赖运动,这个习惯是非常好的,锻炼了身体的同时又锻炼了毅力,逐渐形成自身的体育养生习惯,让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更多的充实人们的生活,让社会人民活的更加有意义,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四)增强社会人民的文化素养

在现如今的社会,笔者平心而论现代社会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民真是少之又少,也许是现代社会环境造成的原因,大多数人民只在乎外在的人格思想,往往忽略了内在文化素养,使得现代人民往往是外强中干,内在的文化素养往往都经不起推敲,这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更能影响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好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文化层次。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不仅是为了都市人民强身健体,更是注重其文化素养,其“养生”一词明显的提出人们的内心修养,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有效的补充了社会人民的内在文化素养,在21世纪的今天,仅仅能力强悍是远远不够,综合能力强的才是现在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

三、结束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放到现如今的社会依然适用,这就是文化得以传承并取得成功的表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它有效的弥补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的问题及空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提倡现在人民内外兼修,外能强身健体,内能修养身心,正能弥补了现在社会人民运动量少、内心文化素养低的问题。国家应该大力宣传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把该文化传递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这样也更有利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我国的民族非常多,这就形成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状态。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作为流传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也发挥出了它的特色与作用,在现如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依旧存在着它的价值,我们应该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精髓,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本文主要通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现代社会,作用,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瑞林,邵桂华.从道家自然养生体育观看学校体育与教学的目的[J].体育文化导刊,2002(5):169-170.

[2]姚大伟.体育生活化对未来社会和人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2(1):214-215.

[3]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2):123-124.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健身方法 篇5

苏民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养生健身都有哪些方法 能力方面: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的身体素质制定最适宜自己的传统健身方法 态度观念方面:

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养生健身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

教学难点:养生健身法(八段锦)和养生按摩法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课堂提问、讲解法、图片观察法、探究与思考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你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体育健身?当你学习累的时候你又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就涉及了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如果没有可以进行引导)再让学生思考回答:在你们的脑海里还有什么是属于中国的传统养生方式啊?

通过讨论回答引出今天的教学课题——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和健身方法 背景知识:

一、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起源于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求,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辛勤劳动和繁衍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阴阳说和五行说。代表作《周易》《尚书》。《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体因不停运动而健在,人同样应当不断运动而求健康和长寿。《尚书.洪范》对人的“五福”也做了说明:“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寿”“康宁”“考终命”就是对健康和长寿的要求。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传统养生学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

二、养生的概念

养生一词,即概念其实很简单,养乃滋养保养也,生乃生命的健康和活力,养生就是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主要的养生理论(一)天人合一理论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主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和态度探索并达到健康和长寿的目的。(二)阴阳协调理论

人们观察到自然界有天地,日月,昼夜,寒暑,明暗,生死以及男女等现象,所以就形成了阴阳学说。《黄帝内经》中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生命就像自然界一样由阴阳构成,并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互相依存。(三)形神共养理论 “形”是指形体,“神”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其实质就是既要注重形体养护,又要注重精神的调整,使身体和精神均衡发展。(四)整体观理论

我国历代是的养生学家都十分重视从整体出发,对身体进行锻炼和保养,大力提倡“治病求本”和“未病先防”。知识拓展:

理论中都是针对养生而散发的观点,那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该怎么进行养生呢?(学生回答)下面我送你们一个四句诀: 防寒保暖,腰脚头项 少咸多辛,润燥温阳 接触寒气,锻炼预防 神藏于内,坦坦荡荡

遇到不顺心的事、不高兴的事,甚至有悲观、愤怒的时候,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做到心中坦坦荡荡

一二句口诀映射出第一二个养生理论:顺应天人合一理论:利用自然变化规律来进行养生,阴阳协调理论:《黄帝内经》中还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四句口诀映射出第三四个养生理论,注重形体和精神的养护和调整,从整体出发进行锻炼预防

四、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很重视养生之道,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不少值得后人借鉴的强身延年之术,其中之一为“拜”姿健身法。说的是唐安江有一为姓张的老人,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身体非常健康,走路十分灵活,行动敏捷轻快,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好学好奇的人,想了解这是怎么一会事,于是便请教这位长者。老人说,我的锻炼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晨一起来便静心松体、拱手弯腰长“拜”数十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说:因为人的血气或多或少总会有所阻滞,而“拜”的动作刚好能使肢体屈伸,让全身的真气和血脉顺畅流通,并可暖其背、护其胸、健其肾。

由此可见,这种类似徒手操的“健身拜”,动作虽然简单,但效果可不简单。

(一)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依据我国古代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它是参悟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结合传统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和生理机制编创的一套治病强身的养生方法,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 的仿生功法。

主要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每戏分两个动作: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

(二)八段锦

始于北宋期间,它是一套以躯体和四肢的屈伸、扭转、摇摆等动作与呼吸、意念活动相结合的,针对脏腑、病症创编的导引养生方法。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作用:调理脾胃

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强身)

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

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 通过身体前后动 两手至命门

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

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三)易筋经

效仿古代的各种劳动姿势而演化的。例如,载运、进仓、收屯和珍惜谷物等动作,均以劳动的各种动作作为经常形态。活动以形体屈伸、仰腑、扭转为特点,以达到“伸筋拔骨”的锻炼效果。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方法可以纠正身体的不良姿态,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对于老年体弱的人来讲,经常练此功法,可以防止老年性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和加强全身的营养和吸收,对慢性疾病的恢复,以及延缓衰老都很有益处。

(四)太极拳

太极拳最早是由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的陈玉庭创编的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我国传统健身方法的特点:

1、具有功能养生和全身养生的特点。也就是通过锻炼恢复和提高功能,它是作用于全身。

2、用自己的意志来进行锻炼,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3、掌握适度,(劳逸结合)顺应自然、内外兼修

4、简便易行,不受器材条件限制知识拓展:

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

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中暑、中风、面部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祛风镇痛,清堵除烦

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 口内点

口内点位于手掌部位,中指指根中央处即是。

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对于治疗口腔炎非常有疗效。阳池穴

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或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阳池穴的主治疾病为:手腕疼痛、腕部疾病、掉发等病症

治疗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是指压“阳池”。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如果是脚脖子话,指压“解溪”也很有效。指压要领同前,在指压后肿消、痛止。

解溪穴

取该穴道时候患者应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势,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或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足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溪穴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指压解溪穴,对于脚腕扭伤等脚部疾病非常有效

中脘穴

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 落枕穴

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学习小结:

让学生来进行总结今天所学知识。课后作业

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的有关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篇6

清·钟 錂《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学人第五》

找点事情认真做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养生重在一个“养”字,比如饮食调养、药物补养、运动健身、逍遥身心等等。其实,这些方面虽然为养生所必不可少,却非根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此认识会导致安逸误人,若是像颜元先生所说的只顾“静息将养”,必定“日就惰弱”,养生反被“养生”误也!

颜元先生原字易直,后改为字浑然,号习斋,清代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父亲为朱家养子,在颜元幼年时被清兵掳之关外,颜元由养祖父母抚养成人。颜元早年习儒,学医,究天象、地理及兵略,文武双全。后来朱家家道中落,颜元以教书耕种、开药铺反哺老人。养祖父母去世时,他代父行孝,哀痛几至于死。时局稳定后出关寻父,历时年余终负父骸认祖归宗,其孝行堪比二十四孝。

青年颜元曾中秀才,尤喜程朱理学,深得其中三昧。然而身处明末的动荡、清兵的侵掠,更彰显“百无一用是书生”,因而方知理学之虚妄无用。入清后颜元放弃举业,隐居民间读书育人,其弟子有案可查者100余人。他力主恢复尧舜周孔之道,猛烈抨击程朱陆王学说和八股取士,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在他开设的讲堂上,安放着琴、竽、弓、矢、筹、管,每日带领学生从事礼、乐、射、书、数的学习,探究兵农水火等实用之学,后人称之为“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敢下之笔”。62岁时主持肥乡漳南书院,他亲自规划书院规模,制定了“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坚持习行教学法,主张理论联系实际,读书与实践并重,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作用。

颜元不喜著述,一生只留下《四存编》(《存学编》《存性编》《存治篇》《存人编》)11卷,其余均为高足弟子李恭等人所记录整理,因而后人称之为“颜李学派”。《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则为弟子钟錂记录整理。

颜元的教育思想注重德智体美劳并举,而中国文人又讲究以修身为本,因此,要求学生并自身践行养生是很正常的。颜元养生的要点就是要善于学习、活动,他认为人应当起早摸黑,振奋精神,认真做事并形成习惯,但不要过于疲劳,如此方能日益精壮。并以《礼记》中的一句话为证:“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懒人难以长寿,惰弱使人多病。勤奋虽然使人感觉劳累,却能给人带来健康的晚年。颜元62岁主持漳南书院,劳心费力,而且一生不脱离农业劳动,为后人树立了楷模。近现代李嘉诚、吴孟超院士老而不休,奋斗不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活在世上,心中总要有所牵挂,有事做就会有牵挂;认真做,才能庄敬日强。

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养生观 篇7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长,同时,也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存亡与民族生命力的旺盛。人们对养生的兴起,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简单、易学、实用”等特点,以健身防病为宗旨,其目的明确,范围广泛,理论全面,方法多样,其中包括饮食营养、卫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健身气功、保健按摩法等,自我锻炼以及药物滋补等诸多方法,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采纳。

2 养生的概念

关于养生的最早记载首推甲骨文。现存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调理生活、预防疾病等方面的论述。“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道教书记《庄子·内篇》中,曾讲到: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培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增进健康的意思。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养生的概念的定义为:“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方法。”“养生”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摄生”,所谓“摄”,包含了“保养”的意思,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善摄生者”的论述。在古代,有关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称之为“养生术”,叫做“养生之道”。

养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劳动中对促进自身健康、延年益寿的经验总结。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注重生命的价值,通过调身、调心、调息、食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手段对身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和优化,从而达到健康长寿、机体内部与外部的和谐统一。

3 中国传统文化养生观的发展历程

3.1 殷商时期养生观的萌芽

殷商时期,酿酒技术趋于成熟。甲骨文记载,商朝对酒极为珍重,把酒作为重要的祭祀品。同时,考古学家证实,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200多件青铜器,为公元前1200多年前殷朝武丁时代出品,其中70%为酒器。商代酿制的酒类除了包括类似于现在的连汁带滓的稠酒之外,还有一种以小黑米和郁金香为原料,具有芳香气味的药酒。商代宰相伊尹在其所著的烹饪专书《汤液经》介绍了养生汤液的具体烹制方法,“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药酒是选配适当的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煤,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根据殷商的文字记载,那时人们在生病、分娩的时候都祈求神灵的保佑,对生活中的凶吉祸福与健朗状况进行占卜,并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消除灾难。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有关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的相关记载,如:表示洗脸用“沐”字等。另外还注重药酒的药酒养生方法,中医用于防治疾病,当时的人们已经采用这种这种方法治疗身体的不适症状,如:疟疾等疾病,达到了保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初步形成了保健养生的理念。

3.2 隋唐养生观的主流色彩

隋唐时期的养生观念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传统养生术做了详细的论述,他主张动静结合,重视饮食调理,提倡讲究卫生,对老年保健问题也做了专门的论述,《千金方》中说道:“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不得安于其处以致雍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义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隋唐时代的导引术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养生及医疗手段得到朝廷的认可,使导引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隋巢元方的《养生方导引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都记载了许多导引养生的内容。隋唐时期的养生文化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道教气功的兴盛。此时气功不但开始被道教吸收,而且逐渐形成了最能体现道家养生特色的“存思”和“内丹”两大流派。诸多养生思想的不断的丰富化、系统化,极大丰富了隋唐养生思想的内容。

3.3 明清养生观的完善与普及

明清时代,中国的养生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的传播。明代的著名药物著作《本草纲目》,将日常食用的各种谷类、水果、疏菜、禽类、兽类等的防治疾病功效进行了详尽的记述,对传统的食疗养生做出了重大贡献。明代的老年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为屠隆纬真人所著,书中内容多引道教养生之说,对四时顺养、饮食调治、起居全宜,药物补养的探讨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明末清初陈王廷是河南的一位武术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结合《黄庭经》中道家的“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创造了陈式太极拳。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是,要求习练者动作、呼吸和意念相结合,达到了身体内外的一致和谐。养生著作的不断完善和补充,促进了清明养生文化的普及,以其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广为人们所接受。

4 儒、释、道养生思想

4.1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包含了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道德行为规范,所以,儒家的养生学建立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之上。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重要观点,就强调道德修养对养生祛病的重要作用。早期的儒家养生文化包含养心与养身两个方面,养心与养身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养身就是在养心的基础之上得以健身。

以“中庸”为行为准则“养心”,“中”是适合、适中,“庸”是按照合理的、适宜的方法做事。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完美的品德,它的含义就是要信守“中”,“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他认为具备了这种品德、在处理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时,就能符合无理人情,无过无不及,就不会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烦恼,从而使“天禄永终”。按照合适适宜的方法做事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勉强自己与他人,在某些方面“太过”了就应该节制,某些方面“不及”时,就要补充,从而达到“中庸”所传达的理念,在这种气氛下,对促进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孔子在《论语》中讲“无怨”、“不怨”等词语,可以体现出孔子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主张,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无欲无求,不贪求名利、富贵自然会淡泊,就能清静和平,无忧无怨,就可以达到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的思想境界,身体就会健康长寿。

在“养身”方面,孔子在饮食、生活和体育保健提出独到的见解。在饮食方面,孔子很重视饮食卫生,他列举了八种不能吃的食物,例如:霉烂的粮食,腐败的鱼肉,气味难闻颜色难看的食物,烹调不熟的食物,存放时间太长的祭肉等。同时,还提出了食不过饱、肉不过量等告诫,这充分说明身体的病变与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放松身心,吃饭睡觉时不应与人交谈,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与失眠,影响身体健康;孔子开创私学,体育被归纳到教育之中,主要把“六艺”中的“射”、“御”作为主要的内容,还经常带弟子们登山、舞勺等活动,通过外界条件与自身努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种养生观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2 佛家养生思想

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分为南派与北派,但他们都有共同的核心是“禅”。禅,使用一种最平易的方式为一般人最切身的安心立命要求提供了一种可能,自心自悟的禅都是注重凸显个体的位置。禅修的方法一致被佛家人士所推崇,《释禅波罗蜜》中指出:“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唯禅为最,如得珠玉,众宝皆获”,由此可见,修禅在佛家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禅修,是以“八正道”的修学为主,以四梵住的慈悲喜舍为辅,其宗旨就是逐渐减少烦恼所带来的困扰,解放束缚愚昧的思想,使得心灵得到净化,使自己向善、向觉悟解脱的方向前进。“坐”是佛学中行住坐卧的姿势之一,也是修定的开始阶段。在静坐时要求闭目舌抵上腭,定心定使时注意力集中,呼吸自然,以调身、调息、调心为目的,达到“静”的境界。在“静”的过程中能专心于一件事情或是思考问题,驱散杂念,使六根清净,开发智慧,是修身养心的重要方法。

4.3 道家养生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宗。老庄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无为、虚静、自然为主旨,注重人与天的和谐,人修道就是要返朴归真。《老子》中讲到人们养生要:“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人们若能做到精神专注、心无旁骛、内心虚静清澈,淡泊名利,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才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老子》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句话揭示了老子关于人、地、天、自然之间高度和谐发展的美妙境界,也阐述了以人为本的“人、地、天、自然”系统由近及远的关系层次。要求人们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与天地相掺,人们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提供的各种条件,人体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吐纳心术,也是道教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锻炼时把人的呼吸调整均匀细致,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将自然之气流入全身循环,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一种祛病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法。

5 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观对现代人的意义

养生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工作、学业导致学生的精神压力过大,致使人们身体与心理不能和谐发展,为各种身体疾病的发生埋下伏笔,同时对社会和国家也造成不良影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动静结合、阴阳平衡等观念,强调人们要坚持锻炼,符合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要求。马王堆导引术、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拳等健身气功,健身气功简单易行,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节运动强度,占用空间不大,对促进身体健康都有积极地作用。比如说:太极拳是一种缓慢柔和轻盈的拳术,在运动中要求呼吸自然放松、以意导气、动静结合、调和阴阳,让人全身心的融入自然之中,达到排遣压力、释放情绪的作用。同时,领略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练习太极拳还能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生命健康是自己争取来的,不要等到生病了再去治病,健康从你我做起,健康从点滴做起。

现代生活中,饮食不规律是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之一,儒家很注重饮食卫生,在《论语·乡党》中说:“粮米不嫌精制,鱼肉不嫌细嫩;粮米霉烂变质,鱼肉腐嫩发臭不吃;食物颜色不正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拙劣不吃;不到时间不吃;不合礼仪规定的宰割不吃;没有调味的酱不吃”,反映出孔子健康卫生的饮食观。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所食用上午蔬菜水果应符合四季变化,吃少油清淡的食物,多吃豆制品及谷类食物,补充大量的纤维素,不仅有助于消化而且还能够清理肠胃,有利于身体健康。

6 结论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诸多的养生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养生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而产生的。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阴阳调和的平衡观、儒家的养心先养身等养生学说,这无不说明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程度。

现代文明导致人们处于亚将抗状态,促使很多人投奔西医,“是药三分毒”反而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适得其反。而采用中国古老的中医、推拿、导引术等,对身体起到积极的指导、保健、治疗的传统养生理念却无人问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且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之道,做到“古为今用”,创新出更适合现代人的养生理念,为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养生观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而产生的。文章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起源和发展的养生观点,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及其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并对佛家、儒家、道家等养生之道的观点进行剖析,目的在于给人们传达积极、健康向上的养生理念,以及传统养生观给予现代人正确的引导、促进与预防与治疗等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养生,佛家,儒家,道家

参考文献

[1]李土生.儒释道论养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4]刘峰哲.中医食疗起源考略[J].北京中医,2007(7).

[5]陈熠.药酒的起源和发展[J].江西中医药,1994(2).

[6]黄渭铭.论中国传统养生之道[J].体育科学研究,1997(5).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篇8

一、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文化内涵

(一)哲学与教育功能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理论是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如果人们想探究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文化内涵,就必须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根源,从而把握其本质特征。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万物的发展、变化和消亡以及其事物本身都可以归纳为阴阳,中国传统保健功法也毫不例外,例如,动为阳,静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等等。[1]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也教育人们做事必须持之以恒,做人要诚实、谦虚,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等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健康与医学文化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文化瑰宝。中国传统功法中所包括的如伸展、弯曲、平衡、跳跃、翻滚等运动方式都需要人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参与。有研究显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锻炼可以强健人类骨骼的关节,增强肌肉力量,促使人们身体更加强壮。除此之外,中医养生功法的锻炼可以调理脏腑,使血液循环更加自由通畅,促使人们精神舒畅。[2]

传统的中国养生功法具有强烈的医学文化内涵,是传统中医养生的一部分。如果一个译者不了解中医养生的文化内涵,只是把功法招式翻译出来,即使单纯的语句翻译没有错误,他也在无意中将养生功法所具有的中医文化内涵遗失掉。

二、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英译策略

(一)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异化策略是在翻译中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的东西。在传统的养生功法翻译中,译者不应该总是使用目标语文化,而忽略了其文化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应以开放、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使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采用异化的策略的同时,译者也应注意归化翻译。但是如何平衡两者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当他们使用异化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打破目标语言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它针对的是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能力。很显然,这种程度是很难掌握的,所以这取决于译者的能力。

(二)直译、意译

直译,也被称为词对词的翻译,是理想的分割的源语言文本到单个单词,然后用目标语言进行呈现。[3]但这种方法是译者在可以保持基础结构和其独特的民族特色的条件下使用的。例如,中国有许多的传统功法术语,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此时就可使用直译,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翻译成“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and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times without defeat.”

意译,也被称为意义上的翻译,强调了对原文的意思或精神的传递,对原文的准确再现。[4]有许多保健功法不能直译,这时就可以使用意译。通常这些术语是一些动作的名字。例如:“挂剑”可以翻译成“Row with sword”;“南拳双蝶步”可以翻译成“Double fold step of southern style”;“倒卷厷”可以翻译成“Step back and whirl arms on both sides”;“并步抱拳”可以翻译成“Bring feet together and draw fists”。

三、总结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养生保健功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们的欢迎,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其正确翻译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译者应该注意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并使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采用复合的方法,准确地翻译出中国养生保健功法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Lee,B.Chinese Kung Fu[M].California:Ohara Publications,Incorporated,1963.

[2]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5.

[3]陈海英.武术英译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这只是一方面,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可能会导致精神粮食的匮乏,从而人的生存失去平衡。“人的生态性优存”是人们从生态优存的视域中认识人存在的意义,其前提应该是在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的人的“能动性”存在[1]。人的生态性优存是以和谐为基本理念,来共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多重存在关系。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载体,其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以“养生学、哲学、自然科学”[2]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养生气功、武术等专门性的养生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3]进行自身调养,并结合“适应四时、保健防病、内外兼修、动静结合”[4]的养生原则,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促进人身心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其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哲理,是通过身体的参与体验来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追求。在传统养生体育发展的道路上,受不同时期文化思想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今天具有多元思想的养生体育,而在未来它必定回归到“以人为本”,为提高人们生存质量而服务的文化层面,追求自然和谐、休闲娱乐将成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发展的趋势。

2“人的生态性优存”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意识存在的统一体,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了人性的系统结构,完整的表征了作为整体存在的人。“人的生态性,本质是指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5],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我身心,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其是在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所谓优化生存,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综合要求,把人的生存活动调适到一个有机、和谐的状态。

人的生态性优存应该在人与自然建立的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的人的“能动性”存在[6,7]。对人来说,要使自身的生存活动趋于生态化状态,就必须要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实体来完备人们的精神体验过程,以完善人们的精神品质。对人的优存而言,离不开人的躯体的中介性,但更要体现人的精神状况,二者协调统一,并最终结晶为文化存在状况,反之来充实人的思想,修正人的行为,促使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态达到最适、平衡的优存状态。人的生态性优存起始于人,归结于人,个体的优化生存不仅要满足现实自然肉体的需求,实现生存活动目的,又要使人的内在性得到优化,将人的自然需求进行意识和理性的规范,从而使无数个体生存得到优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和谐的生态组织系统。

3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生态性优存

“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所强调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注重的和谐、内外兼修的思想,不仅对于人的生态优存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且通过人的精神体验过程对自身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和确证,优化人的生存结构,追求人的本真性的生存状况。

3.1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改善人的自然躯体的活动状态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关注人的自身运动,包括人的自然运动及各种劳动活动,强调“不当使极”、“觉劳即止”[8]的原则,要求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适可而止。通过修炼方法上的松、静,思想上的集中,意念的引导,柔和缓慢的动作等来屏蔽外界信息对人体感官的刺激,维护生命体内部协调,发挥其自组织功能,以达到对人身体本能状态的发展。传统养生体育主要以导引运动为主, 根据人体生命发展需要创编了组合动作,有的与医疗活动结合形成一些运动组合,来消除或减轻人体各部位的病患,如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模仿了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特点,创编了“五禽戏”,被人们广泛练习,流传至今。同时导引动作强调人的身体运动要在意念下进行,形神合一,使身心完全得到放松,心情愉悦, 从而使自然躯体充满活力。目前,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功法现在比较流行的有导引养生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气功等。

3.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改善人的精神生存质量

在中国古代,“精神”一语源自道家的学术渊源,最早见诸 《庄子》。“精神是一种意向、一种自我意识、一种理性的价值取向、一种观念化的东西,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高级情感。”[9]人的意识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喜怒情绪都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讲求神形兼修,且把神经系统的功能锻炼放在首要位置。在运动方法上有自己独创的静功和内功,来锻炼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例如 “导引术”是由自我意念主导的肌肉收缩运动,动功与静功结合, 没有外界信息对运动器官进行干扰,“理血气而调诸顺逆”、“缓节柔筋而心和调”[10],不仅能使身体得到锻炼,还能使精神和心理得到平衡和调。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传播比较广泛的一项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现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人们的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紧张状态, 精神压力大,长期以往势必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习练太极拳时要求全身放松,不仅仅是身体要放松,尤其是思想、意识要放松。“以意导气、以气运身”[11],用意来控制人体各肢体的运动,排除杂念,全神贯注于拳,练习后使人神清气爽、 精力充沛。且太极拳实践结合中医理论更能使人修身养性、神形俱养、情志健康。

3.3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多重存在关系得到优化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初期,受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影响较大,从中获取了自身发展需要的养分。尤其是道家,它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了自然、社会及人生诸领域,并阐明他们之间相互和谐统一的终极理论。

3.3.1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优化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遵循道家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在道家看来,“顺其自然”就是“天—地—人”在整个自然有机系统中各尊其“生态位”,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不仅在自然生命的流程中,其根性与自然性是相通的,人类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之一,自然界是人类长期生活的基本生存环境,人的生长、生理、病理、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自然界的变化, 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顺四时而适寒温”的顺应自然观就要求人们在锻练身体时要动静结合、内外兼修,要根据不同的时节时间选择不同的锻炼功法适度锻炼,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和谐统一发展。像“四季养生法”、“十二月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再如,“习武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二五更的功夫,一年四季不间断,活到老练到老”[12]。这些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而不任意作为。

3.3.2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与人的关系得到优化

人的生态性存在不仅是自然躯体与自然界生物建立联系的中介,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了,却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少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继承了道家道教“德及微命”[13]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生命关怀精神,致力于缓解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高情感活动的太极拳运动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太极拳以“舍己从人”、“随曲就伸”、“粘连黏随”的运动理念,以“引进落空”、“立身需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的技击思想[14],不断追求着全方位高度的和谐理念,在练习中不断培养着人的谦和、宽容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从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使人们之间和谐发展。

“未曾习武先习德”是练武者之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伦理纲常支配或影响着任何一个文化领域。习武者长期练习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协调了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更懂得了“孝悌、 敬诚”[15]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学会做人, 形成了自身内心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为,真正实现自己人格上的完善。

3.3.3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优化

人的生态性犹存并不限于我性,更需要体现外在性,多个体相互间的交往、连接方式。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在人的社会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心灵孤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发展演进的永恒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前进的不变法则。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努力适应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其实人与社会是互动的、双向的,我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汲取我们的养分时,也要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去改变社会环境,这样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从孔儒、老道及周子百家的思想中获取了自身发展需要的养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促进身心和谐,完善人格。而且道家道教文化中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智慧,如“弱胜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都能给人心理上的调适和抚慰。老子的“上善若水”,将人性比作水的品格,像水一样能屈能伸,不争名利,清静自守,从而健全人的身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们通过习练传统养生体育与学习传统养生文化来修之于身,完善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在人与社会的矛盾中永久生存下去。例如太极拳运动不仅在国内推广的很好,而且深受其它国家人们的喜爱。其文化底蕴丰厚,动作舒缓平和、 形如流水,套路简单易学,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情操,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运动不分国界,同一种运动可以拉近异国人的距离,也可以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从而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国际间的和平发展。

4结论

在未来人类对生态性犹存的追求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更能彰显其社会价值,对人的自然躯体状态、精神生存质量以及人的多重社会关系三大方面通过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不同运动方式和文化思想都对其一定的促进和优化作用。首先,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改善了自身躯体状态:要求在运动中适量适度方能促使身体本能发展。其次,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改善人的精神生存质量:其中太极拳运动以自身独特的运动特点,调节人的精神系统,帮助人们减缓压力,调节心情,修身养性。最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使人的多重存在关系得到优化: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优化。的生态性犹存是通过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实践体验和文化思想来修正自身的行为、价值、意识、审美等,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运动理念和运动方式都比较符合现在人们的生存追求,将会为未来人们的生态性优存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

摘要:文章立足于未来生态优存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生态性犹存的价值所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有助于改善人的自然躯体状态;优化人的精神生存质量;优化人的多重存在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以此来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人的生态性犹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浅析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与中医理论 篇10

1 阴阳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阴阳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阴阳学说认为,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 宇宙问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1.1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 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

1.2 传统养生体育中太极拳的阴阳学说

“太极”一词源出《易·系辞上》:“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古人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看待的,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 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 两种因素相互作用, 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人吸取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 把太极的阴阳学说与拳术结合, 用太极“阴”、“阳”的哲理解释拳理, 逐渐形成太极拳术。可谓太极运动与阴阳学说结合的缩影, 意味着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标志着阴阳变化消长转化的规律及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是以螺旋型或波浪式向前变化发展的。所以太极拳的运动无论是举手还是投足, 均遵循回性而走弧性圆, 不仅是有形之势, 就连无形的心意指控, 气势衔接循回呈弧。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 就是通过运用动静、刚柔、内外、徐疾、快慢、松紧、开合、升降等阴阳法则来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平衡, 使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协调的最佳状态, 从而使阴阳消长, 阴阳平衡, 阴阳转化之观念, 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达到医疗保健之功, 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病思想,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2 经络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2.1 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脉贯通上下, 沟通内外,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 使人体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能行气血、营阴阳, 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正如《灵枢·本藏》所述:“经脉者, 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互为补充, 独到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规律, 对临床诊断疾病、拟定治则、处方遣药, 特别是针灸、推拿以及气功等,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有‘学医不知经络, 开口动手便错’之说。因此, 通经活络向来是指导中医疗疾和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依据。

2.2 传统养生体育中八段锦五禽戏的经络学说

传统养身体育八段锦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八段锦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 会使周身暖意融融, 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 有利于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 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 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 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 营阴阳, 维持和保护机体正常功能, 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中, 上肢需侧开拉伸后两臂外旋至极限, 而后内旋下按。由此可以看到, 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静力牵张作用可有效刺激腕关节处相应原穴, 如属肺经的太渊、心经的神门、心包经的大陵、小肠经的腕骨、三焦经的阳池穴等, 从而调节相应经脉的气血, 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再譬如, 传统养身体育五禽戏中猿提及导引养生十二法中金鸡报晓势中都有两手五指指尖捏拢后旋转上提的动作, 这个动作由于指尖部的六井相会, 可具有沟通手三阴三阳经气血, 并调节其所属脏腑功能的作用。特别是从四肢百骸到五脏六腑的规律性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日常生活中活动不到的部位, 而且可以很好地刺激多处五输穴和原穴, 通过沟通人体表里内外, 取得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疏通经络强壮脏腑的效果。

3 气血学说在传统养生体育中体现

3.1 中医学的气血学说

中医以气血为核心, 更以气为根本。气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中医认为“气血同源”,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血行, 气滞血瘀。因此, 从古至今的诸多名医, 其治病都注重先治气, 强调气和人安, 气滞则病, 气散则亡。古代名医张景岳说, “行气不识气, 治病无根据。”由此可见, 气在中医里的重要性。

3.2 传统养身体育的气血学说

传统养身体育中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调节下, 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 随着深长的呼吸, 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 腰脊和四肢螺旋缠绕将元气运送到全身, 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 形神兼修”的原则, 是一种积极的有广泛社会意义的自我养生。太极拳主张“气沉丹田”, 采用腹式呼吸, 即有意识的将气体徐徐送入腹部肚脐之下, 要求呼吸深、长、细、匀、缓, 纯任自然, 不可使用强力。

传统养身体育之所以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一个关键就是抓住了“气”这个根本点。通过调心、调息、调身三要素的协同作用, 练功者的气血津液由于经络的通畅而更好地输布到全身各处, 自然达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脏腑所属、主治所为”之目的。特别是通过关节的拉伸旋转, 更是有效刺激了相应部位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及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的原穴, 使该区域受到了良性的“阈下刺激”。由于这些部位刺激的积累, 局部肌肉电位增高, 温度增加, 为血氧解离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而使肌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血红蛋白能释放出较多的氧供应肌肉和组织需要。随着阈下刺激积累的持续增加和组织供氧的不断改善, 人体局部会出现酸、麻、热、胀等所谓的“气感”反应, 电位增高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沿一定“线路”, 即人体经络而逐步循行扩散, 其相应部位的组织血氧等供应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当我们将以上结论传授给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之后, 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锻炼, 便于他们理解功法的原理, 同时便于激发学生专业的兴趣和潜能, 更便于贯彻中医理论与传统养生体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增强终生健身意思, 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摘要:运用文献法, 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动作特点和风格。讨论中医理论中阴阳、经络、气血等学说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关系, 以促进传统养生体育在中医药专业中的教学,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养生体育,养生,中医理论

参考文献

[1]马英.太极拳的来源与中医学的共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 .

[2]杨洪杰.高校八段锦教学中经络养生的应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 2011 (1) .

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 篇11

老子的《道德经》中很多涉及到养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道家养生之道,为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精华。某种程度上讲,《道德经》就是一部“养生经”。

继老子之后,孔子也关注养生。《論语·乡党》篇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是我国有关饮食养生的最早历史文献。

庄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养生家。以庖丁解牛为喻,主张养生要“依乎天理”。不仅崇尚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虚静之观,而且还崇尚彭祖导引吐纳、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他在《刻意》篇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先秦养生术的集大成是《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也是一部精彩的养生著述。开篇《上古天真論》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明确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生原则。书中还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指出养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些論述都成为日后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秦汉时期,养生术有很大发展。汉末诞生了一代名医华佗,继承了庄子“熊经鸟伸”的法则,创立五禽戏,开创动形养生。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也有许多养生家。北齐颜之推著的《颜氏家训》有一篇《养生》很有价值。此外,《黄庭经》和《养生集要》也是这一时期养生思想的重要体现。

隋唐时期的养生学著述首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养生学家,《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是論述养生的专卷。其中《养生序》、《道林养性》、《居处》、《按摩法》、《调气》、《服食》、《房中补益》等很好地論述了养生。

宋元时期,儒释道医的养生术彼此融合,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論》是一部道家长生术。认为人有天元(与精气有关)、地元(与起居有关)、人元(与饮食有关)三元。三元寿命各六十年。如果调摄得当,可延寿,否则减寿。

明清之际多汇集前人养生之法,少有创见。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汇集万历以前养生成就,分为清修妙論、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祛病等类别,提出“节嗜欲、慎起居、远祸福、得安乐”等养生方法,可谓是我国历代养生经验的总结积累。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篇12

关键词:体育文化,传统养生,普通高校,健康教育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我国道家思想和“周易”理论,以及后续产生的“贵人重生”、“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性命双修”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基本结构。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善摄生者”之说。《吕氏春秋·节殓》中说:“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保养生命”中的“保”是护利御害,“养”是扶正祛邪,“保养”也就是指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1]通常以身体按摩、行气引导、武术锻炼、养身气功和滋补医药为手段,综合运用,统一施治,其功效奇绝,叹为观止。现代医学对传统养生术研究发现:传统养生术能很好的改善人体代谢机能,使人体血液、骨骼、神经、内分泌等各系统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良好适应能力。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极佳的实现了人类生命健康和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平衡及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那么,作为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后备人才的高校,无疑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优质平台和主力军。因此,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如何更好的融入学校健康教育,实现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双赢局面,就成为当代体育工作者们要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弘扬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斗争中,逐步建立起的对生命健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还是大众生活等各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大力推进其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了三个重要的途径: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和推进文化的创新。[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健康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化的繁荣发展。所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然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平台构建的重要支撑。“中央7号文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健康教育平台除了建立现代竞技体育特点的培养体系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体现自然属性的生命健康与文化传递等方面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起居、学习生活、健身锻炼、健康饮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诸多方面,对促进和提高广大学生健康水平可以起到极佳的作用。在高校教育环境下,运用现代健身原理、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不断的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展开理论挖掘和方法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点,继而实现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实现了学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推动作用。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必然对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备带来深远的影响,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 高校健康教育引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2.1 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人体科学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其所著的《论人体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和“人体科学”的观点;“人天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体科学的概括和指导。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新平台的建立,其核心价值应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自然适应力和生存能力,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科学的服务于人体这个“开放的巨系统”。因此,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必然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形成的“人天观”思想,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规划和设计具体的教育行为。那么,作为“人天观”思想重要组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充分体现出人体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必要构成,为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

2.2 现实意义

2.2.1“贵人重生”体现了高校健康教育的根本夙愿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贵人重生”,认为人乃“天地神明之统”、“生为第一”、“人命最重”。这种基于古代科学辩证观的思想强调的是“道”,即生命、物质形成发展的规律,[4]充分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本质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国现阶段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健康第一”,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最终实现这一根本夙愿而服务的。所以说“贵人重生”的观点是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这一根本夙愿。

2.2.2“天人合一”引导高校健康教育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唯物主义思维观,《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人类生存与天地之间,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宇宙运化中得到自身的生发、运化和返归。[2]从养生健身角度出发,表现为:人类生命过程要得到健康的延续,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从人体脏腑、经络的本质机理出发,在不同的时节、环境下,通过适时的生理导引、饮食调理、提高道德修养等修炼之术,来达到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应该逆天道之法则,违背人体自然生发之规律,追求人体机能的极致,急功近利,最终只能带来生命的损耗与透支。因此,“天人合一”的思维观,能够引导学校健康教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摒弃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使学校健康教育回归生命健康的自然本位。

2.2.3 传统养生术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宝贵资源

“中央7号文件”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即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并使之掌握能保障其“终生体育”目标的健身知识、锻炼方法和手段。要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使学生拥有自我锻炼能力则是问题根本所在,学校教育阶段必须要解决好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自我锻炼和生命健康需求。因此,这种自我锻炼能力应具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力、对健康问题的辩证处理能力,还应具备锻炼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锻炼方法的生活化和简单化等特点。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自我锻炼能力,才能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传统养生术内外兼修,身心并育,练养并举,练习方法简单易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能通过协调和激发人体的生理潜能,推迟或延缓人的衰老过程,实现延年益寿。将传统体育养生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中,其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质必将极大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

3 对高校养生健康教育平台构筑的思考

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平台构筑的思考,是在普通意义学校范围内进行的,不包括体育专业学校和特殊类别学校。

3.1 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健康学科体系

“健康第一”是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健康”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以期实现人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获得平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要实现以传统竞技体育为核心的学校体育,向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转化,就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完备学科体系,全面系统的考虑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配置问题,将现代体育与传统养生保健有机的结合,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提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时,传统竞技体育应作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手段来出现,而不应成为教育目的。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前瞻和发展的眼光,向广大学生群体提供系统科学的健身理论和知识,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简单易用的健身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要求来规划和开发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康理论体系、课程编制与开发体系、教学指导体系、师资建设体系、项目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现代体育知识、身体锻炼方法、养生保健理论和手段等,编制到各阶段的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保健课及其他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及时的对自我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并有能力实施有效的自我锻炼。

3.2 教材建设应务实、创新

目标明确,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而具吸引力的一本教材,是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教材应体现其教育性和导向性,即以促进健康为主线,以自我锻炼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满足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锻炼方法、养生保健、体育文化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结构规划和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全体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总结开发出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手段,尤其注重集体项目的开发,使之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养生保健内容是健康教材的重要组成,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极具教育价值,但对于传统养生保健术的引入,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剔除迷信陈腐的观念和伪科学的方法,通过现代科学从新发掘、整理、提炼、创新出简单易用的健身原理和练习方法,使其更具生活化和时代特点。总之,实用教材的编制要展现其两个特性,即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的显性教育和人格健全、文化传承的隐性教育。

3.3 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知识的更新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既是历史机遇又是自我挑战。在原有体育师资教育体系下,“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5]对体育课程及其他体育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缺乏职业能力。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拥有如此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体育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要改变目标要求与教师职业能力的不对称性,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职后教育来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补充和完善科学健身的专业知识与健身方法,尤其是将传统养生保健原理和手段进行科学加工,形成较完备的科学健身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的学习,特别是多学科横向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极为重要。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而不应是“阶段教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4 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独特的养生保健理论和修炼方法,对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极具效果,是“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中,无疑会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反之,又丰富和完善了学校健康教育平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与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不谋如何。当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走进学校,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这代人,甚至几代人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努力去搭建好这一学校健康教育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唐宏贵.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理论来源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60-63.

[2]覃燕庆.传承弘扬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J].体育文化导刊,2012(5):7-11.

[3]次仁多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三种途径和两个规范[J].科学社会主义,2008(2):85-87.

[4]罗元翔,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3-5.

上一篇:氟罗沙星下一篇:F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