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2024-08-15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通用8篇)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篇1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听后感

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进步,我院今天下午邀请了罗致刚先生为我们讲解《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我有幸参加了这个讲座,从中受益匪浅,也获得了许多启发。

罗致刚先生妙语生辉,用许多有趣鲜明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列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几个过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化→集中化→全球化。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让我联想到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国也再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似乎有点扭曲,可以理解为城镇化。现在的政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有悖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中国的大城市集中了全国的优势资源,吸引了大批人员涌进。应该加之以正确引导,扩展规模,从而形成城市集中化现象。而不是现在的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村村点火的局面。这样浪费了许多资源,没有做到资源整合,聚集起来发挥最大作用。

从讲座中也了解到,中国现在正在开始走城市集中化,形成京津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以及珠三角城市带。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建制也阻碍了中国城市集中化的发展。但我仍相信中国正在好的方面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谷孟杰2011 11 03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篇2

一、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关系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成本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成本的多项信息。成本会计产生的成本信息主要用于决策制定和业绩评价, 既为管理会计, 也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的计划、控制、决策等活动提供管理信息, 发挥会计信息的管理职能。财务会计主要为股东、债权人、政府机构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 发挥会计信息的社会职能。可见,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两者都必须依赖于成本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 两者“同源分流”。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管理会计发展历程

1、1880年以前, 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

早在15世纪末, 意大利兴起“复式簿记”方法时, 就已经产生了成本的概念。当1765年工业革命爆发后, 机器生产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形式。企业将多个单一生产过程联系起来, 逐步形成了更加复杂、经营范围更广的组织形式, 这时就需要一种指标来衡量内部产出的价格。企业主必须知道如何计算产品利润和确定产品价格, 从而必须知道如何计量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于是, 企业主设计了一系列指标, 把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分配到产成品上, 以便计算出企业利润。这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信息。在这一时期, 受到特别重视的是人工成本的计量;存货流转假设 (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 已经普遍地在工厂中运用。早期的管理会计指标虽然简单, 但很好地满足了企业主管理者希望控制资源 (原材料、人工、一般性管理费用) 转化为产成品全过程的需要。

2、1880—1910年, 追求效率和科学管理的管理会计阶段。

19世界末, 西方企业界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运动浪潮。这场管理浪潮的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 (Frederick Taylor) 推行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即“泰罗制”。“科学管理”思想给管理会计的理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新的方法纷纷涌现。在这一时期, 收集成本信息的目的仍然与19世纪的纺织和钢铁企业一样:评估生产过程的效率, 而非评估整个企业的绩效。

3、1910—1985年, 前信息时代的管理会计阶段。

1900年左右的一场兼并风暴造就了一批大型企业, 生产、采购、运输、分销等从前由独立企业承担的互不相关的业务被整合到了多重业务企业中。在综合性多重业务企业中, 高层管理者设计了预算指标和投资回报率指标, 来协调各部门与企业总体的目标, 并首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资本运用的有效性上。唐纳森·布朗 (F.Donaldson Brow) 建立了一种机制, 既能评估管理者绩效, 也能协调管理者与业主的利润, 即为众所周知的“杜邦—通用管理会计模式”。在此阶段, 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结构体系, 但是管理会计执行的依据——合理分配产品成本的方法——没有进一步发展, 甚至产生了倒退。

4、1985—1990年, 信息时代的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80年代, “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的发展给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术界进入了一个反思期。以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S.Kaplan) 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管理会计研究必须走出办公室, 到实践中去, 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一时期, 学者们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1988—1990年, 罗宾·库珀 (Robin Cooper) 和卡普兰连续在《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述作业成本计算的文章, 在西方掀起了一场“作业成本计算”研究浪潮。在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提出的“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 管理会计借助“作业管理”, 致力于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服务。

5、1990年以后,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变化”是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 管理会计研究要适应行业调整和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管理会计已经转变为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导向上来, 目的是协助企业管理者组织、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由此可见, 管理会计是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它离不开企业管理者和实际管理工作, 研究者要具备实际管理经验。

三、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1、管理会计研究平台不完备。

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要立足于企业实务, 研究者们必须深入企业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纵观历史, 每次管理会计的革新浪潮都是由企业中的运营管理者、会计人员, 甚至是工程师开发的。如杜邦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公式是由一位电子工程师唐纳森·布朗偶然发现的。即使是专门的学者, 也会经常地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中去解决问题, 如卡普兰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 还兼任欧美领先大型企业的绩效和成本管理系统设计的顾问。但我国企业对于自身的内部信息往往倾向于保密, 不太愿意主动向外部研究者披露管理会计信息。即使研究者与某一家企业建立了一种合作研究的关系, 一旦结题, 对该企业的研究往往终止, 缺乏系统连续性。

2、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基础薄弱。

目前的管理会计研究比较倾向于方法研究, 如作业成本法、盈亏平衡分析、成本性态分析、平衡记分卡等对产品生产流程、管理流程中的方法改进, 而不重视建立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 对管理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和方法等缺乏系统性研究与严格的理论体系。固然, 管理会计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 但是, 从长远来看, 管理会计仍然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 在此理论框架上来改进、创新各种研究方法。在这方面,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过程就是个很好的实例。

3、管理会计的来源信息缺乏相关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来源均为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 而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则是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但是, 目前管理会计的来源信息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务会计的影响, 如财务人员为了在期末编制财务报表计算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 用很粗糙的方法来对本期的成本进行划分, 而不仔细考虑行业情况和产品情况, 这导致管理会计所需要的来源信息——成本会计———往往被粗暴、简单地进行了记录, 缺乏相关性。

4、实务中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对外披露的需要, 企业领导往往比较重视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 而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典型的案例研究报告和专职管理会计师, 对我国已往的管理会计经验也未能及时加以总结。同时, 管理会计手段缺乏创新性, 往往直接照搬国外的做法。这表明, 我国管理会计的地位还有待为管理者所重视。

5、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匮乏。

高校对于管理会计的课程设置往往隶属于成本会计课程, 实际讲授管理会计的课时量比较少;且没有设置管理会计专业, 缺乏对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在实务中, 我国尚未建立西方国家常见的管理会计师协会等行业组织, 对管理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培养与发展缺少继续教育的保障。我国管理会计人员的成长, 很大程度上依靠对企业实际工作的认识和自我学习, 缺乏行业人员间广泛的交流。

四、加快建设我国管理会计的建议

1、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 打造良好的管理会计研究平台。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简称IMA) 成立于1919年, 在管理会计、公司内部规划与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均保持最前沿的研究, 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作为管理会计师的行业组织, 它可以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研究创新, 增进同行间的交流, 推进管理会计的职业化, 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此外, 借鉴西方经验, 既鼓励高校的研究者们深入企业实践中去调查、发现问题, 也积极推动企业管理者与高校研究者之间的联系, 加深合作, 共同进步。

2、加快公司治理建设步伐, 营造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氛围。

公司治理要求把企业组织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四种职责分为不同的部门负责, 各司其职, 共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服务。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 是因为公司治理的状况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效率和效果。只有当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职权真正分离,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 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发展氛围, 有关各方给予理解和支持, 使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手段更加适应企业环境。

3、改进会计信息系统, 促使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回归。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其主要特征是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转换为货币化的会计信息, 这些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 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是及其重要的。因此, 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成本会计核算——进行改进, 使其记录的成本信息与企业真实情况相一致,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管理会计报告, 使管理会计能满足管理层的决策需要。

4、追踪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改进管理会计的手段。

管理会计是随着企业组织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规模的企业组织中, 管理者的需求不一样。当企业从事单一经济活动时, 管理者运用信息来评估和控制成本的效率;当垂直统一管理的大型企业出现时, 各部门的管理者致力于自身业务的效率和有效性, 而高层管理者致力于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 以保证企业的整体绩效;当多部门企业组织出现, 管理者变为职业经理人时, 企业需要协调管理者与业主的目标, 解决综合性企业中复杂业务带来的内部控制损失等官僚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 管理会计方法亦要不断地发展创新, 使其能够解释、指导实际管理工作, 要进一步推动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法、价值链法、集成方法、平衡记分卡、EVA等方法在预测、决策、预算、成本控制、智力资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等领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约翰逊、卡普兰: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篇3

关键词:舞动编导 科学发展 历程 展望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40-01

任何舞蹈的创作都来自于生活的中灵感,舞蹈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升华,它把生活中的情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一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生活。而舞蹈编导是对于整个舞蹈制作的一个创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是由舞蹈的具体创作者来完成的,舞蹈编导完成的过程不仅仅注入了编导的生活故事,更是加入了编导作者的情感。不同的舞蹈适应于不同年代的要求,适应于不同年龄段的舞蹈演员。所以,作为舞蹈编导要懂得根据不同舞蹈演员的具体特点进行创作,同时又能把作者的情感通过舞者很好的表达给观众,这才能真正的让舞蹈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优秀的舞蹈编导学科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优秀中国古典、传统和现代舞蹈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同样也具有深厚的舞蹈文化底蕴,这就是我们舞蹈编导学科发展道路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纵观古今中外的舞蹈编导发展历程,每一个成功的舞蹈编导学科都是具有自己本土的文化气息和民族的特色的。

我国舞蹈编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可以说是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里,我们不断的进行着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实践,再总结。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有着简单循环过程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舞蹈编导学科才能不断的快速稳步的前进着。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舞蹈编导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才开始注重舞蹈编导学科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从那时开始,人们的生活才有所提高,并有了对于艺术追求的萌芽。对于当时舞蹈的编剧工作并不是一些专业的人员,他们只是对于舞蹈充满了兴趣,并热衷于舞蹈的编导。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们以往对于各种动物动作和习性进行的模仿基础上的,在不断模仿和人类思想和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人们才逐渐的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才具有的舞蹈文化。并能通过舞蹈这种艺术来表达和宣泄人们的情感。

社会一直在不断的前进,舞蹈编导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近些年来,在很多的大学里面都设置了舞蹈编导这一学科,特别是在艺术类院校,特别的重视舞蹈编导学科的建设。很多的专业院校将现代舞蹈专业的学科建设很好的与古今中外的很多舞蹈艺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使得舞蹈编导学科能够更加的体现中国现代的生活和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文艺色彩。现代舞蹈编导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传统的舞蹈艺术和现代人的需求以及人们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进行很好的协调。既满足了当代人们对于舞蹈艺术的追求,又保持住了舞蹈本身应该具有的个性。

舞蹈编导学科作为舞蹈创造和编排过程中重要的手段,舞蹈编导学科的发展不断继承和创新来源于古今中外的舞蹈文化,这不断推动着中国舞蹈编导学科的前进。舞蹈编导学科的发展建设,是经历了几辈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在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不断变化下,同时经历了自新中国建设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艺术院校对于舞蹈编导学科建设的重视,更是确立了舞蹈编导学科建设的定位。我们根据我国的现状,并结合国际舞蹈文化,对我国的舞蹈编导学科的发展提出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重要的是提出了自身长远发展的方向。舞蹈编导学科就应该在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舞蹈文化作品的基础上,培养出能够进行舞蹈创作和舞蹈编排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维的不断拓宽,舞蹈编导学科的教学模式也不在是单一和枯燥的,而是根据舞蹈编导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培养、引进和特聘等一系列有利于该学科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也一个柔性的用人机制,同时在各大学校建立了强大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学科建设的具体要求,我们对于师资队伍的人数和结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在能够满足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老师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现代舞蹈编导学科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与有很多的年轻骨干加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真是因为有了大量的骨干青年一代的加入,使得舞蹈编导学科的教学群体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同时吸收外界新知识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我国的舞蹈编导学科建设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里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待于我们为之努力,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向先进的舞蹈编导学科进行借鉴和学习。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完全模仿他人,不断的创新才是本学科能够立足的关键。当代舞蹈编导学科重视与国际间同行的交流与学习,同时积极的参与国际上的各种比赛。我们能够积极的吸取古今中外先进的舞蹈编导教学经验和创作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舞蹈编导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进行开放性、实验性以及具有民族特点的学科建设。

面对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更新换代的艺术,舞蹈编导学科的核心将是培养许多优秀的舞蹈编导人才,并能够更加的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未来我国舞蹈编导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的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断的丰富该学科的基础素材知识,培养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创作的和能够从事所学舞蹈的编导和编剧的创作工作的高级专业型人才。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明确目标:首先,要努力建设一流的舞蹈编导学科体系;其次,努力建设一流的舞蹈编导学科创新型师资队伍;第三,努力建设国际化的舞蹈编导人才培养基地;第四,努力建设国际化的并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创造基地;第五,努力培养舞蹈编导方向的研究生;第六,努力建设国际化一流的数字媒体舞蹈编导创新基地。

综上所述,舞蹈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用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这种表达是神奇的,它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而舞蹈编导不仅仅要具有真实的舞蹈技艺,同时还要具备生活中真实的情感,更要根据对表演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最佳的编创。因此,当代中国舞蹈编导学科的快速稳定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在中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额舞蹈编导人员,才能在日后的创作中获得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而现在舞蹈编导学科的建设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带着我们强大的责任心和历史的使命感,在我国舞蹈编导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努力的前行!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舞蹈编导学科必然会变得更加强大,必将能够更加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黄德龙.高校舞蹈编导的创新对策研究[J].教育艺术在线,2010(12).

[3]王海燕,肖灵.舞蹈训练与编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篇4

2011-5-29 14:55 提问者: 奔二的胖子 写作要求:

1、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我来帮他解答

2011-6-7 11:06 满意回答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适当改进,应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当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象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恰好遇上德国宗教改革,随后遇上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德译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现代报刊从欧洲传播到全球,历经数百年,只有当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现现代报刊,这个起源的过程方可说结束。考证起源的“点”,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对后两个阶段转换的考察,尤为重要。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的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八,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创造了令人自身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将电报的发明列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之内。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

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十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

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象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22年,法国拍出了第一张静物照片,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世,得到不断的改进,推广速度较快,于1853年用于战地新闻采访。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技术电影,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以上19世纪的发明,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几年内,广播技术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既然声音可以跨越空间传播,图象可不可以?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英国BBC电视台1936年11月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具体哪个算第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内,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了。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50年代初从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讯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

计算机技术从60年代起,很快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1457年 第一张印刷新闻纸(纽伦堡)1615年 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1650年 第一张日报(莱比锡)1835年 第一家通讯社(巴黎)1920年 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1936年 第一家电视台(伦敦)1962年 第一次卫星传播(欧美之间)显然,早期报刊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其实,19世纪以前报刊对社会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动荡时期起些煽动作用外,远不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那样巨大而深远,报刊在社会中处于文途末路地位。但是在20世纪,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由于无处不在、深入到家庭所有成员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全世界每天有近4亿份报纸在传播,全社会拥有20亿多架收音机和8亿多台电视机。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九,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这种媒体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即它并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体,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看到别人的信息和发出自己的信息。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象)相互转换的能力(尽管目前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然而,一种不能具备产业特征的交往手段,即使科技含量很高,在没有市场的支持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至少在当前,网络传播处于两难的境地:最先进的传播科技,但是不拥有规模化的市场。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篇5

一、世界电子信息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信息技术(IT)是当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的高新技术,它的发展和应用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的变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美国经济为例。信息技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过去5年内,IT领域在美国经济实际增长中占四分之一的份额。信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在显著增长,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长。1985年,美国信息产业在经济中占的比例为4.9%,随着PC在办公室和家庭中开始普及,1990年这一比例又上升到7.5%,1998年升至8.2%。与此同时,1994年以前,信息技术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成正比,而1994年以后,其贡献就几乎是其在经济中所占份额的两倍。

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购并、结盟、合作指向新目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国家之间同行业的企业购并与结盟,目的是占领各国的市场;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趋势下,形成了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由此出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购并、结盟与合作,旨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购并、结盟已不再是以增加市场份额为唯一宗旨,共同开发新技术、新系统以及制订标准已成为当今购并、结盟的重要目标和共同特征。

为争夺电子信息高科技优势,政府参与度和干预度增强

在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政府已视它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技术,对其发展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在国际经济和外交斗争中给予保护,并直接参与组织制订和监督实施电子高科技的战略性发展计划,突出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政府意图和争夺21世纪技术优势、保持和增强经济竞争力及国防实力的强烈意图。

二、21世纪初世界电子信息工业发展展望

21世纪,人类将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将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发展潮流。

1997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40个代表方达成《信息技术协议》,承诺在2000年1月1日前取消计算机、计算机软件、通信设备、半导体、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科学仪器的关税,并允许部分发展中国家于2005年将上述信息产品关税减至零。1997年10月,WTO在日内瓦召开“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协议”讨论会,准备将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印制板制造设备、平板显示器、电容制造设备、音频设备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也纳入《信息技术协议》零关税产品清单中,但准备在2002年1月1日才把这些产品关税降为零。《信息技术协议》的签署将使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市场全球化,加剧全球信息产品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使信息产品的性价比不断提高。

在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微电子技术与产品市场将持续高速发展

世界PC、网络相关产品、数字移动通信设备、数字音视频产品和汽车电子设备需求量迅速增加,使得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公司(WSTS)的预测,1998年~200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5%,200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达到2234.9亿美元。其中,微处理器的销售额将从1999年的141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45亿美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销售额将从1999年的44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98亿美元;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在2003年的销售额可达480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两倍多。

从应用看,计算机半导体市场将占整个半导体市场50%左右的份额、消费类半导体市场所占份额仅次于计算机,但通信半导体市场成长很快,到2002年,通信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过消费类半导体市场。

计算机将向高性能化、网络化、低价化发展

未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其市场将不断扩大。

在技术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性能化。未来并行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将越来越快。预计2004年,百万亿次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将问世。2010年前后,一千万亿次的并行机将研制成功。另外,超导、量子、光学、生物计算机技术在21世纪也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2.网络化与大众化。计算机网络化使计算机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计算机通过采用集成度越来越高、主频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的芯片(目前已采用奔腾Ⅲ和K7)和相应的更先进的软件,其图像、图形、语言处理能力和上网能力将更强(目前,国内外一些计算机公司如联想已推出Internet个人电脑)。计算机技术与通信、音视频技术的融合,嵌入式计算机与家用电器及各种工业设备的结合,将使计算机成为无处不在的部件。

3.人性化。计算机将越来越善解人意,人们将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口语、书写文字、手势、表情)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计算机将逐步从现在的数据处理过渡到知识处理。

4.瘦型化与低价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网上可共享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而且瞬息可得。这样,联网的设备只需基本的操作系统和上网软件即可满足需要。微机无需配置庞大而复杂的软件。微机瘦型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近两年瘦型客户机销量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通信设施将出现结构性变化

通信、计算机和微电子是信息社会的三大支柱,在信息化的推动下,通信设备市场将不断扩大。据《Yearbook

of

World

Electronic

Data

1999/2000》预测,世界通信产品的销售值将从1998年的2117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191亿美元。

目前电信基础设施的结构正在发生各种变化,其主要变化有以下三点:

一是适应多媒体通信的变化。

电信网正经历着一场从电路交换网到分组交换网的革命,通信业务将从话音通信为主向多媒体通信扩展。下个世纪初投入运营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将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以IP为基础的ATM网,它可传输话音、数据、视频(包括高清晰度电视信号)信号,提供IP电话、视频点播、交互式游戏、远程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协同工作和远程医疗等应用。同时,将于21世纪初投入使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过采用更宽的带宽、更有效的传输和智能网技术,也将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除语音传送外将提供Internet接入、高带宽数据通信能力、全球漫游和其它服务)。目前,一些通信公司已推出具有上网能力的手机。

二是网络带宽将不断增加。

预计2000年,采用密集波分复用和其它光处理技术,可使一条光纤的带宽超过1Tbps或数Tbps,到2003年可以达到20Tbps。另据预测,与目前的水平相比,到2002年广域网(WAN)的通信量将会增加300%~600%。

三是有线电话与无线移动电话结构变化。

过去无线移动电话只是有线电话的补充,但近年来移动电话以50%的年增长率递增,而有线电话仅以10%的年增长率增长。据观察家预测,1998年~2003年,移动电话的用户数将以年均20%的速率递增,到2003年或2004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达到10亿,届时将超过有线电话用户数量。

在电信领域,卫星通信的发展引人注目。为满足移动通信、构建“空中Internet”和广播电视的需要,1999年~2008年,全球将发射1017颗商用通信卫星,总价值达498亿美元。通信卫星所能提供的工作带宽正在从现有的数百兆赫发展到今后的数十吉赫。

数字化和信息化家电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代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篇6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全球不仅在经济领域使商品和资金快速流动,也使科技日新月异,它使人们改善生活和增加财富的机会增多。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实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疑都能从中获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使其有了发展空间,有利于其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人才,并创造机会。然而,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处于非常不同的地位,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取得极大地进展,但是,发达国家处于一种绝对的优势和支配地位。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3)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和进程: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全面自由大量结合式的流动与配置,使各国经济越来越开放和相互依存,使各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变动越来越紧密和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第一个基本内涵是经济资源跨国流动。其特点,一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自由,即弱化国家界限,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二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全面,即包括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各种资源在内;三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大量,即流动速度加快,借以流动的国际市场容量增大。四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益结合,即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结成一体,而非各自互不相干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各国经济相互影响。随着世界贸易增长超过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一方面,一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受制于外部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一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既反映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反映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关系状况。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在历史上,正是由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分工才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并且通过世界市场把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联结起来,促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国际化(那时还不叫“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因而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在当代,也是由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才得到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各国经济的联系、交融愈益广泛和深入,经济国际化因而表现为强势发展的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可见,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的社会历史潮流;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并非人为造成的。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必然的和必须的。

国际分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国际化的性质,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生产关系的性质。且不说最初的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就是在当代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参加者。尽管这些国家仅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一成,这些国家的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近两成,但体现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对外投资额、国际信贷额,以及国际技术专利申请额等,均占世界相应总额的七成、八成、甚至九成。因此,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性质,主要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也就具有不平等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经济获得总体发展,并且给所有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也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但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并非是通向各国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不会改变世界经济的南北两极分化,甚至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向更大的落后:或者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之内,失去经济自主性,得益不多,受害不小;或者被排除全球化进程之外,成为世界经济的边缘化国家。

其实,上述危险正在变为现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当经济全球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在不平等的国际生产关系的支配下,南北贫富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拉大。随着不平衡的全球化继续发展,世界经济还将继续分化。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世界上将只有20多个富国和20来个不断缩小同富国之间差距的新兴国家。而其余的大多数国家依然是穷国,其中最穷的50个国家会更加落后。

面对全球化和两极分化的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唯一战略选择。其一,切实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进程,才能更广泛、更深刻地融入世界经济,更好地运用比较优势和禀赋资源,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多地实现价值、积累财富,有效地发展本国经济。其二,正确处理国际经济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经济安全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扩大开放、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必须采取适合本国实际情况、又符合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的保护手段,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特别是注意运用当前各国普遍通行的“技术壁垒”做法(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和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经验 篇7

(一) 城镇化进程阶段性明显。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可以视为世界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开端, 所以世界城镇化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世纪有余, 整个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1800~1900年, 这100年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初期, 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逐渐增加, 但增速非常缓慢, 世界城镇化率由1800年的5.3%提高到1900年的13.6%, 100年仅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也没有形成城市体系。第二阶段是1900年至今, 可视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 世界城镇化率为46.6%, 比190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这100年城镇化增速是上100年的3倍。进入21世纪, 世界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 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 到2011年, 世界城镇化率提高到52%。

(二)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在地域和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也是伴随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显著特征。工业化起步于欧洲国家, 所以欧洲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也较其他国家快, 随着时间的推进, 城镇化在各地域的差异明显。根据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数据, 2011年较发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比例为78%, 而这一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只有47%。从国家的城镇化率的比较上也可看出这种不平衡, 新加坡很早就实现了城镇化, 2000年以后其城镇化率即为100%,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分别达到82.4%、79.6%和91.1%, 而孟加拉国、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的城镇化率还都在30%以下。

二、典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由于国情、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不同, 各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甚至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剖析国外典型的城镇化进程, 从中可以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一)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现代工业的国家, 产生了一批最早的工商业城镇。1851年英国城镇化率达到50%,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 从1760年产业革命算起, 用了90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仅为6.5%。英国在早期实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模式, 随着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骤然加剧, 产生了地区间和社会内部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和大小城市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和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的方式对城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干预, 并创造了一种用城市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

(二) 美国。

相比较西欧国家, 美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 1790年美国在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化水平仅为5%, 到20世纪70年代, 其城镇化水平稳定达到70%。大都市区在美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带的GDP占全美国份额的76%, 这是美国多年推行大都市区经济的结果。美国大都市区产业发展代表了产业转型的方向, 大都市区的产业转型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造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奇迹。20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美国城市人口由紧凑型向分散型转变, 形成了蔓延式扩张的城镇化方式。这种方式降低了人口的密度, 对缩小城乡差距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人口在地域上的扩张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比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强调减少盲目扩张, 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三) 日本。

日本城镇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晚了百余年, 但其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从1920年的18%增长到1946年的53%, 到2011年, 日本城镇化率已达91.1%。日本城镇化在空间上采取的是高度集中型模式, 即首先对少数几个都市圈进行集中开发。这也是由日本的国情决定的, 其国土面积小, 人口密度大, 可供开发的空间有限。高度集中的城镇化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也使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但由于存在人口和经济在地域分布上有过密与过疏的问题, 使得日本大都市和农村在发展上都有乏力的表现:一是大都市内人口拥挤、住房紧张、地价昂贵、居民生活压力大等;二是农村存在劳动力不足、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 日本大规模地发展卫星城市, 引导人口与经济要素向都市圈外疏散。

(四) 韩国。

与日本模式相似, 韩国也是以大城市为主导来推动城镇化。1965年韩国城镇化率仅为32.4%, 到1980年就达到56.9%, 到1990年城镇化率为73.8%, 到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83.2%。以“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政策是韩国为了追赶发达国家采取的办法, 优先发展大城市, 使得人口和产业向少数大城市高度集聚。目前, 韩国城市人口的近60%集中在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以首尔为核心的首都圈, 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2%, 但一度集中了韩国近一半的人口、近60%的制造业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种过度集聚发展也成为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韩国政府通过实施地方都市圈战略, 形成能够与首都圈相抗衡的区域, 来达到扩散人口、产业和机构的作用, 从现实情况看, 这种战略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五) 拉美地区。

拉美地区的城镇化是从19世纪殖民地时代开始的, 1930年城镇化率达到32%。20世纪50年代后, 拉美地区就进入了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 城镇化率从40%提高到目前的80%, 比欧洲水平还高, 位居世界第二。拉美国家城镇化是典型的过度城镇化类型。“过度城镇化”对拉美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来, 很多学者将“过度城镇化”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称为“拉美陷阱”或“拉美化”。这些问题包括: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 导致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和两极分化情况严重;住房紧张与贫民窟问题突出;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政府服务不均等。这些社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 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

三、世界城镇化经验与教训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历史, 已达到高度城镇化的国家, 在城镇化的区域推进上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 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失误, 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 城镇化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不但要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还要以农业的现代化为基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 是所有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的事情。一是有利于三次产业合理构成, 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始终立于坚实、发达的农业基础之上, 这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居民生活质量的稳定, 都是至关重要的;二是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 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之所以不理想, 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忽略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牺牲农业的城镇化, 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反还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二)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要相适应。

城镇化的国际经验表明:过度城镇化不能带来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也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目, 还会产生严重的“城市病”, 是不健康的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也不利于现代化的实现, 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发育不全的城镇化;只有同步城镇化, 才是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有序、良性发展的模式, 可以避免或缓解、消除“城市病”。

(三) 城镇化要遵从市场调节, 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推进。

市场机制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就来源于市场机制。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城市规模体系的升级都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形成的。但是城镇化的国际经验也显示出:城镇化完全由市场调节, 会使农村人口无序地涌入城市, 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城镇化是盲目的且缺乏控制力的;市场的作用还不能保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非盈利性自然垄断部门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项大变革, 城镇化过程应该有合理的防治人口过度膨胀的机制。而宏观调控是避免和消除“城市病”的良药。在欧洲城镇化进程中, 法律先行得到政府重视。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了制定法律来管理环境, 之后还在公共卫生、治安以及贫民聚居等方面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这样就使得政府进行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有法可依的。

(四) 城镇化应集约利用土地, 避免过度郊区化。

国际经验表明:城市不是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越多越好。城市过少、过大、过于集中, 容易产生“城市病”;城市过多、过小、过于分散, 就会影响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 城市必须正确布局, 集中与分散必须恰当结合, 使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搭配适当。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土地等各种资源条件较好的国家也在反思其占地多、能耗高的城镇发展模式。对于我国来说, 应根据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走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做大较密集的城市开发布局, 城市必须成为紧凑的城市, 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

摘要: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 城镇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各国城镇化动力机制也不尽相同。从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城镇化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化要遵从市场调节, 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推进;城镇化应集约利用土地, 避免过度郊区化。

关键词:世界,城镇化,历程,经验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东亚国家城镇化模式及其得失[N].人民日报, 2013.1.20.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篇8

汽车工业的全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工业化的汽车制造最初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洲,欧洲起步稍晚,在二战之后全球汽车产量大幅增加。此后发展很快,到50年代末,汽车已经在欧洲和美洲均有生产。亚洲的汽车生产大概也始于二战后,但数量非常少,后来急剧增加,现在,亚洲的汽车生产约占全球总量一半。如果进一步分析,过去60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增速非常快,从1951年的1000万辆到现在的8000万辆,增长了8倍。现在的汽车产量增长都来源于亚洲,亚洲的汽车产量增长已经超过200倍,即从1951年的20万辆到现在的4000万辆,仅仅用了60年的时间。

回顾中国过去的十五年,汽车产量在2002年开始大幅增长,入世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降低了关税,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让中国更加开放,对外贸易总量大幅度增长。培育了有强大购买力的中产阶级,所以中国市场的作用令人非常关注。

西欧国家也是全球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市场开放,竞争也很充分。多年以来,欧洲15国的汽车产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有相当一部分的产品都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的汽车进口到欧洲。

毫无疑问,西欧国家和其他地区贸易交流在不断加强,这也恰恰体现全球化的一个特点,即产品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并销往世界各地。

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详细分析中国市场可以看出,中国产品往往针对国内市场。虽然未来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产能将会更进一步增长。如果中国的汽车产量超过市场容量,就有足够的出口能力。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的外方合作伙伴,出口量虽稍有下降,但进口车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经济危机仅对中国市场造成轻微影响,数据表明,从世界经济衰退到中国入世,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每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不能用百亿美元来计算。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市场的一些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中国GDP的增长最令人瞩目。中国人均GDP已经比1990年增加14倍。中国的中产阶级,即年收入约在6000~25000美元之间的家庭,到2005年已经达到8700万,预计到2016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3.4亿,到2026年甚至会达到5亿,在20年当中,中国的中产阶级会增加5~6倍。世界银行认为,这部分中产阶级到2030年会增加到11.5亿。而且分析过这些数据,再看中国强大的购买力也就不足为怪。

城市化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给人类带来的挑战越大。比如城市化加速、流动性增强、环境问题、安全问题,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这些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异常重要。这也是汽车行业必须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是汽车产业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会增长到50亿, 2050年达到60亿,而这种增长主要来自非洲、亚洲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城市人口将从2005年的5.72亿增长到2025年的9.26亿,到2030年甚至会达到10亿。预计到2025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超过221座。在欧洲,这样的城市只有35座。

另外一个挑战来自能源与环境,全世界都需要大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根据欧洲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现在一辆卡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比90年代减少26%,颗粒物减少5%。 100辆正在运行的汽车的排放物和70年代一辆汽车的排放一样多,汽车已经非常清洁了。有很多的技术还在进一步开发,以满足进一步的需求。比如可变气门、直喷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汽车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

车辆燃油经济性和高效性也得到大幅提升,全世界的政府都在制定新的标准。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要求和时间可能也不尽一致,但这种趋势显而易见。

中国制定的计划也非常远大。正在开展很多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如电动汽车,中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在将来积极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车辆安全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随着汽车的技术发展,其碰撞安全性得到很大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也得以彻底改变。现在很多车型已经装配先进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比如避免碰撞、碰撞之前提醒、变道提醒系统等都是很先进的技术。汽车与汽车之间,汽车与驾驶员之间的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最终目标是要开发出这样的汽车: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化控制,甚至可以完全避免相撞—这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所有此类技术都提升了交通道路的安全性,甚至在有些国家,汽车保有量增长非常快,基础设施、人均汽车保有量反而在下降,即道路安全性实际上也在不断提升。

汽车产业遇到的一系列挑战,都增加了行业的困难,因此需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安全、环境等问题,应当整体考量,一揽子解决。特别是技术问题,现在应该采取行动,考虑好解决这些问题且成本最低的办法。

汽车产业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建设,汽车自身以及能源和燃料的质量本身也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因为汽车和燃油必须被视为一个整体,这就对基础设施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减少交通拥挤,这些技术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采取的措施也非常必要。当然汽车消费者和驾驶员也都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汽车生产和汽车市场的深度全球化和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甚至重新考虑商业模型,需要稳定的、前后一致的政府政策,这也同时包括财政政策,以便保证技术能让普通消费者接受。

在中国、欧洲、美国经常会谈到新兴市场,但这一说法已经不被一些人采用,因为中国已不是新兴市场,因此应该更加重视中国的市场。

(本文根据Yves van der Straaten先生在2012中国汽车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上一篇:卫生系统创优活动方案下一篇:旅游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