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证据

2024-06-27

过程证据(精选7篇)

过程证据 篇1

1 简介

我们在花岗岩中常可以见到暗色包体。关于这些暗色包体的成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残留体说, 认为这些包体是地壳岩石发生深融作用产生花岗岩岩浆后残留下来的偏基性的难熔残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暗色微粒包体是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混合过程中的产物。Didier和Barbarin在他们的著作中将花岗岩中的暗色包体分为了三种:捕掳体、残留体和镁铁质暗色包体。镁铁质微粒包体又称镁铁质微粒花岗岩类包体或镁铁质岩浆包体, 其英文缩写均为MME。

2 镁铁质包体的主要特征

(1) 成分特征:MME包体颜色从黑色到灰色不等, 但均比寄主岩深。成分主要为镁铁质和闪长岩质, 与寄主岩相比更加的基性, 成分点也比较分散。MME主要矿物的种类在包体和寄主岩中相似, 且均为岩浆岩矿物组合。但一般说来, Si、K、Na+K、K/ (Na+K) , 石英和长石在寄主岩中更富, 而其它元素以及铁镁矿物在包体中更富。但在酸性的包体-寄主岩对中也可达到成分的平衡, 尤其是Mg、Ca、Ti、长石等组分。寄主岩中的黑云母Al、Fe含量较高, 而包体的黑云母Si、Mg含量较高。但多数铁镁矿物的Mg#比值在包体和寄主岩中却很接近。斜长石中An的含量在二者中相近。虽然包体为基性或中性成分, 但其斜长石却是低钙长石, 有时可以具有高钙长石的核。

(2) 结构特征:MME为岩浆结构。典型的结构有微粒-细粒结构, 斑状结构及嵌晶结构等。

(3) 构造特征:包体大小变化较大, 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 最大达几米直径, 大多数在数厘米到半米之间。最常见的形状为浑圆状、椭球状、卵状, 有时也可以见到各种不规则的或拉长的形状, 角砾状。

3 MME包体对岩浆混合的记录

镁铁质岩浆进入长英质岩浆后, 由于温度和温度的差异, 二者会发生热的反应和物质的反应。MME包体特征的成分和结构就记录了这些反应。

(一) 热交换

高温的镁铁质岩浆在进入低温长英质岩浆后, 会与长英质岩浆之间发生热扩散。当镁铁质岩浆比例较大, 温度较高时, 与长英质岩浆之间达到热平衡的时间较长;当包体较小时, 温度较低, 热扩散的时间则较短。MME包体中的一些结构就记录了岩浆混合过程中的热扩散过程。早期快速结晶的铁镁矿物、斜长石被慢速结晶阶段的嵌晶状石英和钾长石所包裹。这种结构形成镁铁质岩浆经历了两大结晶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结晶阶段, 较热的镁铁质岩浆与较冷的酸性岩浆遭遇后, 快速降温达到与花岗岩浆相同的温度, 即达到热平衡。第二阶段为相对慢速结晶的过程, 这时MME包体的残余岩浆或经混合作用改造的岩浆, 与其寄主花岗岩浆以相同的速度冷却。这时, 石英和钾长石也结晶出来, 形成较大晶体, 甚至形成嵌晶结构, 包裹早期结晶的铁镁矿物、斜长石、副矿物。

(二) 物质交换

由于成分上的差异, 相互接触中, 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之间物质交换。这会造成两种岩浆成分上的变化。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物质交换方式主要包括机械交换和化学扩散。

(1) 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机械交换包括岩浆团和晶体的交换。小的镁铁质岩浆团进入长英质岩浆中后, 迅速失热、固结, 形成镁铁质包体。

(2) 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化学扩散发生在热平衡之后。这是因为化学扩散发生化学扩散比热扩散的速率要小几个数量级。化学扩散会造成包体和寄主岩之间化学平衡。

在物质交换过程中, 这两种交换方式是共同进行的。机械交换可以使包体和寄主岩岩浆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 以及使包体外围的寄主岩岩浆不断更新, 保持包体和寄主岩浆之间成分上的差异, 从而促进化学扩散。

4 MME包体的形成

(一) 控制因素

MME包体作为岩浆混合不均匀的产物, 形成受控于两种岩浆的的成分、含水量、温度、粘度、结晶度、大小和相应的流变学特征等因素, 主要受控于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粘度。

(二) 形成位置

由于岩浆在岩浆房、岩浆通道等的任何一个层位均可进行混合, 所以MME包体的也可以在多个层位产生。

(1) 在岩浆房中, 包体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岩浆比例的不同。早期, 幔源岩浆刚进入下地壳, 引起下地壳熔融, 使其产生熔体。这时, 由于镁铁质岩浆比例较大, 整个岩浆房的岩浆温度较高, 粘度较小。两种岩浆之间的对流搅动可以使岩浆混和的较均匀, 形成钙碱性长英质岩浆。这时, 一种组分中的斑晶会可能被蚀变及被运移到另一种组分中, 形成捕掳晶。这造成混合岩浆中存在大量捕掳晶随着地壳的进一步熔融, 长英质的岩浆的比例逐渐变大, 岩浆房岩浆温度变低, 粘度较大, 使得两种岩浆之间的物质交换受到限制。通过岩浆之间的对流和搅动, 镁铁质岩浆进入长英质岩浆中会淬冷成为MME包体。

(2) 在岩浆通道中, 两种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会导致岩浆之间的搅动但由于时间较短, 导致岩浆之间无法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从而产生MME包体。

(3) 在岩浆上升就位过程中, 由于粘度不同, 岩浆的流动可以导致MME在花岗岩岩体中的局部富集, 或形成多成因包体群, 与捕掳体、同源包体、残留体及钾长石等伴生。在岩浆停止流动之后, 且没有完全固结之前, MME包体会和寄主岩浆发生化学扩散。大量的化学扩散会造成包体和寄主岩之间的同位素的均一, 而局部的化学扩散会造成包体具有细粒的边部、斑状过渡带及长英质晕。

5 总结

MME具有岩浆岩矿物组合和岩浆结构, 是岩浆混合不均匀的产物。MME包体记录了岩浆混合作用中发生一系列热和物质的反应。这些反应主要受控于两种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其中热交换主要与包体的大小、温度有关;物质交换与包体的成分、含水量、温度、粘度、结晶度、大小和相应的流变学特征等因素均有关系, 主要受控于包体残余岩浆和寄主岩岩浆之间的粘度。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岩浆混合的证据-MME包体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关键词:岩浆,混合,过程

参考文献

[1]莫宣学, 肖庆辉, 喻学惠, 等.2002.花岗岩类岩石中岩浆混合作用的时间与研究方法。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53-70.

[2]Koyaguchi, T., 1985.Magma mixing in a conduit.J VOLCANOL GEOTHERM RES 25, 365-369.

过程证据 篇2

意的几个问题

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运用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所谓证据,就是指证明的凭据,即用自己知道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实。证据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坚持法定依据原则和法定程序原则。也就是说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在具体执法办案中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的基础上才能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所谓事实清楚,就是作为处罚根据的有关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清楚;所谓证据充分确凿,是指对作为办案依据的证据的质和

量的总要求。这里的证据充分,是指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足以认定违法事实;证据确凿,是指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力。作为基层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必须加强对证据的研究,增强运用合法证据的能力,切实保证证据的证明力,才能有效的、不断地提高行政办案的水平和案件质量。

一、证据必须同时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三个基本特征,方可作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

1、合法性。是指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材料不仅要符合法定的表现形式,而且取得证据的方法要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指出:“证据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在药品行政执法过程中,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不得采用违法的手段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同时,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七类表现形式,否则,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2、关联性。是指证据须与违法事实相关联。与违法事实无关、无关紧要、过于重复的证据不能作为案件定案的依据。

3、真实性。是指证据事实须客观存在。被处罚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复印件、复制品,被当事人或他人进行技术处理、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证言等证据,不能视为该证据真实存在,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构成证据事实的主客观要件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药品行政执法实践中,我们把证据事实分为必要证据和充分证据。必要证据是指在认定违法事实中必不可少的证据,即能直接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构成要件的证据。充分证据是指能够充分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即起连带、补充作

用并能充分证明违法事实的证据。

三、证据之间应形成证据链 证据之间如果相互独立,相互脱节,未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就会构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四、证据应随案卷一起存放

过程证据 篇3

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是指能够证明违法行为的一切事实材料和具体证据。路政执法中在处理各种情况时也要采集证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材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路政执法中常见的证据有:路政巡查日志;询问笔录、勘验笔录;现场照片、录像;证据保存清单;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证人证言;鉴定结论;超限运输车辆过磅单(驾驶员签字);责令停驶通知书;交通违法行为通知书;交通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等。

一、对路产损害案件证据的收集

路产损害证据保留可以采取物证照相的方法。物证照相是对物证意义的痕迹或物品(物体),为记录或揭示,显现其真实的状况、细节特征而采取的一种拍照技术和方法。在路政执法管理中,是勘验的措施之一。通常采用远景和近景结合的办法,特别是大额的路产损失案件中,由于路产损失面较大,一定要拍摄整个路产损失的全景照片,并对重点部分分别拍摄,如果是拍摄照片,必须由损害发生起始地、损害发生结束地,由标尺衡量的损害全景等一组照片来说明问题。这样就可以还原整个路损的全貌,使当事人心服口服,难以提出异议。

二、对言辞证据的收集

询问证人和当事人,以言词证据为主。言词证据是以口语形式提供的证据。如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人的鉴定结论等。由于言词证据都是特定的人所进行的陈述,一般又把它称为人证。对言词证据的收集一般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并要证明与笔录,由陈述人阅后在笔录上签名盖章加以固定。在路政具体执行中,应当个别进行并告知其作伪证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对当事人陈述制作《询问笔录》,对证人证言制作《调查笔录》。在遇到证人或当事人拒绝签字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二者同时使用。制作笔录要求完整。重点要把握好八个细节:1)、制作现场笔录要有两名以上具有执法资格的现场参与调查的路政执法人员,这是证据合法的关键;2)、执法人员与记录人要分别签名,不能代签,否则会影响证据的合法性;3)、笔录的制作时间要详细,地点不能笼统含混;4)、违法行为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5)、为了有效防止出现“不亮证执法”问题,笔录当中应当在开始就表明执法人员的身份和询问意图;6)、在笔录中要尽量避免下定性的语句,只调查、不结论,比如说“某某,未经同意在XX线XK+X米处建设管线一案,是不是你做的?”;7)、经被询问人(或被调查人)确认无误并签字。8)、在笔录制作过程中注意询问用语的规范性,避免随意性,缺乏逻辑关系和晦涩难懂的方言。

三、对视听资料的收集

视听资料是证据的一种,指以录音、录像和其他信息保存手段储存的,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料。如用录像工具图解伪造的文书或显示物证,收录或播放证人证言等。其特征是:(1)以形象或音响反映一定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2)以电子计算机和其他信息保存手段储存的数据和材料证明案件的事实。它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证据形式。视听资料的收集方式有公开收集和秘密收集两种。在当事人拒绝配合的情况下,因案情需要需采取秘密收集,有三类情况不得秘密收集,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案件,秘密收集是违法的。在收集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摄像资料的要求。摄制前须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镜头里须有出示执法证的内容,并在制作时将执法证件突出一下。摄制时既要注意图像效果,也要注意声音效果,将图像与声音资料有机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证明作用。摄制时要注意尽量只拍摄现场,摄制完毕要根据案情发展,对其进行刻盘存放,原则上不作删剪处理。摄像资料的制作同样要有执法人员姓名、执法证号以及证明对象的记录。二是录音的制作。录音须与案情有关,且在录音时要制作与录音内容一致的文字材料,因为所录音对象不一定都讲普通话,录音资料一旦在诉讼中运用,文字是该资料的解释与诠注,就方便多了。

四、对二次事故中证据的收集

二次事故中当事人可以提出异议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路政部门有没有及时处置,二是处置过程是不是符合法律要求。对此,在收集证据时应包括以下要点:

1.路政部门接警时间,处置时间,主要用以证明有没有足够时间来清障救援。常见的证据保存形式是在电话记录和巡查记录中详细记载。

2.路政部门已经在现场进行清障救援作业,证据收集的重点应放在锥标、标牌的摆放和现场处置措施上。标志、标牌摆放可以用现场照片保留,如果现场条件允许把事故车先拖至应急车道,还应当将事故车在应急车道上的情况通过记录和照片保存下来。现场处置要有详细的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总之,有关路政执法的证据具有时效性,必须在现场未被破坏前做好保留工作,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确保在纠纷中掌握主动权,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公路路政管理实务>、<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

[2]刘涛.百度网站:浅谈路政执法过程中的证据收集.

过程证据 篇4

位于西秦岭西段的夏河—合作地区近年来的金矿床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以早子沟特大型金矿床为代表的一批金矿床的相继发现显示出该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3,4,5]。甘肃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西北部,夏河—合作—岷县断裂带以南。自1997年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队发现以来,随着矿区内勘查工作的不断开展,目前已圈出金矿体178条,控制金储量达到90.35 t,是西秦岭地区继大水、寨上、阳山、早子沟金矿床等之后,又一特大型金矿床。

1 区域地质背景

加甘滩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南秦岭构造带三叠纪陆内裂陷盆地上,北部和南部分别以合作—岷县大断裂和尼日—马热送多逆冲断裂为界如图1所示。区域上由北向南依次出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其中赋矿地层主要为下、中三叠统。区域上发育EW向褶皱和NWW向、NE向和SN向三组断裂,断裂以走滑平移为主,为中—浅构造层次环境下形成。区内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沿着夏河—合作断裂带分布,断裂北东部发育美武岩体、得乌鲁岩体和阿米山岩体,南西部有马九勒、杂恰勒布和华尔赛梁岩体。区域上以中低温热液型金、银、锑等矿产为主,受断裂构造严格控制,典型矿床有枣子沟、桑曲、索拉贡玛、纳合迪、也赫杰、南格加、早仁道金锑矿及杂恰勒布金银矿等[6]。

2 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

加甘滩金矿床位于夏河-合作区域性逆冲推覆断裂以南,矿区总体位于纳合迪南向斜的北翼。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三叠统隆务河组(Tl),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岩屑砂岩等,金矿体赋存于长石石英变砂岩夹粉砂质板岩岩性段内。受纳合迪南向斜的控制,矿区地层总体走向呈NW向(255°~280°),倾角35°~55°,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层间褶皱及揉皱非常发育。矿区内断裂有NWW向、EW向和NE向三组,NWW向为主干断裂,近EW向断裂较晚,NE向断裂形成最晚,对早期断裂具叠加改造作用如图2所示。岩石呈灰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带上常见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蚀变,受断层作用影响,接触带内岩石破碎,且发育赤铁矿化蚀变。

2.2 矿体特征

加甘滩矿区共圈出金矿体178条,其中Au18-2、Au19-1、Au24、Au25-1、Au26、Au27-2、Au37-1为主矿体(见表1),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隆务河组长石石英变砂岩夹粉砂质板岩岩性段内,矿体的产出严格受该逆冲断裂的次级构造控制,其中NWW向的F1断裂为最主要的控矿断裂,严格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形态和规模,金矿体(群)产出于F1断层的破碎带内,呈雁行状、羽状分布(表1)。在F1断层及其次级断裂的倾向、走向等断裂产状变化部位、断裂带内局部引张地段、羽状三级断层发育的构造应力释放部位以及与EW向断裂或NE向断层交汇部位,往往是成矿最有利的地段,常形成厚度较大、品位较高的矿体。

2.3 矿石特征

2.3.1 矿石的矿物组成

加甘滩金矿床矿石的成因类型以浸染状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硫化物细网脉型矿石。上述两种类型的矿石均主要为原生矿石,局部地段原生矿石出露地表遭受氧化形成少量次生矿石。浸染状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其次有少量辉锑矿、黝铜矿、闪锌矿和白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少量方解石等。石英-硫化物细网脉型矿石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为主,伴有少量黝铜矿、闪锌矿和白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

2.3.2 矿石组构

镜下详细观察可知,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纤维状结构。

粒状晶结构:磁铁矿和毒砂多为不规则的它形粒状,部分磁铁矿呈浑圆状,而毒砂略显长针状,粒径在0.02~0.1mm之间。

交代结构:黄铁矿被灰白色的胶状集合体褐铁矿交代,该集合体以粒状黄铁矿晶形假象的形态存在,粒径约为1.0~2.0mm。

胶状结构:黄铁矿强烈褐铁矿化,晶体细小者完全被褐铁矿的集合体交代,晶体相对粗大呈孤岛状残留,褐铁矿为灰白色的胶状集合体。

纤维状结构:主要见于氧化矿石中。针铁矿晶体具纤维状、针状形态,粒径约0.02~0.03mm。

矿石构造主要有星点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碎裂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如图3所示。

2.3.4 矿石化学成分

加甘滩金矿幢的矿石化学组成如见表2~表4。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表2),矿石中Ag、Pb、Zn、Cu、Mn、Sb含量较低,仅As含量较高,平均为0.24%。矿石多元素分析显示了相同的结果(表4),Au品位变化较大,而Ag、Cu、Pb、Zn未显示出与Au元素有相关性;As含量较高,均值0.68%;C含量较高,均值2.38%,不利于金的综合回收利用;S、Sb仅个别样品中含量高。

矿石全分析结果显示(表3),Si O2含量为57.42%,说明金的富集成矿与硅化作用关系密切;Fe2O3、K2O、Al2O3含量较正常沉积砂岩略高,说明含矿热液与地层发生元素间的交代作用;微量元素中Th、U、Ta、Sr、Co、Zr、Y低于地壳均值,而Ba、Co、Ga、La、W较高,且Th/U(0.19)、Th/Sc(2.7)比值明显低于地壳均值。说明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富铁镁质物源的参与[7]。

加甘滩金矿(化)体赋存于三叠纪隆务河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中,该碎屑岩岩石能干性较强,易于碎裂而形成较为密集的节理、裂隙,有利于热液的渗透交代作用。岩矿石全分析显示成矿热液中主要带入的组分有K2O、H2O、Ca O、S、Fe、Au、Ag、As、Sb等,微量元素的特征反映出成矿过程中有富铁镁物质源的带入,表明成矿物质来源具有深源特征。

注:表中QX-2为矿石样品,其余为围岩样品。分析单位为国土资源部兰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分析单位:注:Na2O、Mg O、Al2O3、Si O2、K2O、Ca O、Fe2O单位为10-2;其余均为10-6,分析单位为国土资源部兰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分析单位:注:Au、Ag、Hg单位为10-6;其余均为10-2,分析单位为国土资源部兰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2.4 金的赋存状态

对原生矿石的金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金在矿石中主要以不可见金的形式分布在金属硫化物中,这种形式的金仅能通过化学溶解法进行检测,但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测。不可见金约占73.28%(表5),经对光片高倍镜下检测加甘滩金矿矿石中金矿物较为稀少,主要为自然金,很少的银金矿,以微细粒包裹金、粒间金和裂隙金形式,镶嵌在脉石中、金属矿物与脉石粒间、脉石微裂隙中等。金矿物在矿石中的粒度微细,小于0.01mm占89.11%。

3 矿床成矿过程

加甘滩金矿产于索拉贡玛—格里那逆冲断裂下盘,该断裂为成矿热液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而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则控制了矿体的就位。矿区的NNW向断裂严格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是本矿区重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此外,在其倾向上由陡变缓部位、羽状次级断层发育地段及与NW、赋矿围岩中的石英长石砂岩和粉砂质板岩之NE向断裂叠加复合部位,往往形成厚度较大、品位较高的矿体。

赋矿围岩中的石英长石砂岩和粉砂质板岩之间存在较大的能干性差异,使围岩极易破裂形成构造角砾岩,岩石能干性较强的石英长石砂岩往往破碎成刚性角砾,而能干性较弱的粉砂质板岩则发生塑性变形并包络砂岩角砾。这些构造角砾岩中,特别是塑性变形的粉砂质板岩条带中,形成了密集的劈理和裂隙,有利于热液的渗透交代作用。而断裂的多期次活动造成的多期次角砾岩化、碎裂岩化和弱片理岩化,保证了控矿断裂内成矿流体的持续流动,有利于富集成矿。

对加甘滩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大致分析如下:在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上侵过程中,岩浆逐渐冷却,释放出大量富含Au、As、S等成矿元素的岩浆期后热液,并沿着构造破碎带朝向压力较小的浅部空间运移。含矿热液进入靠近地表的浅部构造破碎带的裂隙之后,由于压力减小、温度降低和围岩条件改变造成的p H、f O2、Eh值变化而引起矿质饱和沉淀。早期阶段热液温度相对较高,围岩孔隙度良好,形成了强烈的浸染状黄铁矿、毒砂矿化和隐晶质硅化、绢云母化蚀变。随着成矿温度进一步降低和围岩空隙度的降低,晚期阶段,富含Si O2的含矿热液局限在少数构造裂隙内,主要形成石英-多金属脉以及无矿石英—方解石脉等。

4结论

1)加甘滩金矿床中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辉锑矿、磁铁矿、毒砂、赤铁矿。矿石结构包括粒状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纤维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星点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碎裂构造、纹层状构造等。

2)金矿物组成主要为自然金,很少的银金矿,矿石工艺类型为贫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含金矿石。金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占73.28%,单体裸露金占7.49%,脉石中金占17.68%。

3)矿区主要找矿标志有区域性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的次一级断裂破碎带、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辉锑矿化等蚀变组合和Au、As、Hg、Sb的元素组合。

参考文献

[1]Zhang Guowei,Dong Yunpeng,Lai Shaocong,et al.2004,Mianlue tectonic zone and Mianlue suture zone on southern margin of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Science in China,Ser.D,47(4):300-316.

[2]李先梓,严阵,卢欣祥,秦岭-大别山花岗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1-128.

[3]姚书振,丁振举,周宗贵,等.秦岭造山带金属成矿系统[J].地球科学,2002,27(5):599-604.

[4]卢欣祥,尉向东,丁在平,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J].矿床地质,2003,22:377-384.

[5]陈衍景,张静,张复新,等.西秦岭地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构造背景和模式[J].地质论评,2004,50(2):134-152.

[6]柳生祥,陈耀宇,刘强,雒晓刚.?甘肃夏河—合作金矿密集区控矿因素及资源潜力分析[J].矿床地质,2012,31:757-758.

过程证据 篇5

毋庸置疑, 证据制度是任何诉讼法律制度的核心, 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正与完善必然逃离不了对证据制度的从新审视与完善。诉讼追求公平公正, 追求客观真实, 追求将案件的事实大白于天下, 而与案件事实紧密相连的恰恰是证据, 它会直接影响所需要证明的案件的事实真实与否, 也会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任何判决, 任何诉讼请求的成立都必须以证据为支撑。由此可见, 证据制度在刑事诉讼的架构中处于相当重的位置。本次刑讼法对证据问题相关规定的修改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下面本文将仅从修改后的证据定义和证据种类为切入点, 谈谈本次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规定问题的几点个人之见。

一、证据定义:从“事实”说迈向“材料”说

关于证据问题的定义, 在中外法学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事实说”、“根据说”、“材料说”与“统一说”等等。我国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名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到1996年, 我国第一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 该法第42条继续沿用了“证据”的这一规定。因此, 可以说, 在我国长期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事实说”, 也就是“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这一证据定义。然而, 这一学说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届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究其原因, 主要有:一、该规定的条文表述存在形式逻辑的错误。在以前的刑诉法条文中, 先是将证据界定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而后又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这难免有点自相矛盾, 也就是说, 证据已经是案件的真实事实了, 没有必要再去查证属实。二、在“事实说”语境下, 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证据就是证明的事实”这一错误理解, 进而把证据与事实等同起来。我们知道, 事实一词往往指向真实性、客观性, 其具有典型的价值取向, 而证据所指向的案件事实本身是没有真假等价值取向的, 这样一来, 用具有真假价值取向的“事实”来代替本来没有真假价值取向的“根据”, 显然会违背该词原来的意思并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并且, 这也容易造成案件事实与证据事实界限的混乱。如果说,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那么证据本身就是真实的事实;案件的真实情况是案件事实, 也是真实的事实。这种所谓的“真实的事实”究竟是一个事实还是两个不同的事实的问题让人难以捉摸, 易于混淆。

新通过的《刑讼法》在第48条将证据的定义修正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都是证据”。从而将我国的证据定义从“事实说”转为“材料说”, 这一修改有何进步呢?首先, 其在用语上更加科学、规范, 将“案件真实情况”修改为“案件事实”, 不仅避免了以前条文刑式逻辑的错误, 使之与后面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的规定相连接, 相呼应, 从而增强了法律条文的系统性, 协调性, 而且, 删除“真实”二字避免了我们先入为主, 对证据不鉴别, 不审查, 从而片面的去认定证据效力与证明力, 表明了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应遵循一个从待定到确定的过程。其次, 将“证明”修改为“可以用于证明”表明了我们在搜集证据材料时具有相对性, 选择性, 甄别性的特点, 如果说以前证据关于“证明一切案件的事实”强调的是证据的相关性、真实性, 也就是证据的证明力的话, 那么“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同时强调了证据的合法性, 也就是证据能力的问题。最后, “材料”说为日后丰富证据种类和形式打下了伏笔, 从而使得证据这一涵义更为丰富, 如新的规定中增加了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电子数据等。

二、证据种类的增加与完善

(一) 修改鉴定结论为鉴定意见

“鉴定结论”与“鉴定意见”仅两字之差, 但两者所表达的实际含义却大为不同。结论,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从推理的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或是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也就是说, 结论一般都带有终局性、最后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也常常将结论理解为一种终级的、不可变更的, 或者是盖棺定论的东西。而意见则是指对事情的一定看法或想法, 不具备强烈的终局性、权威性特点。可见, 二者区别显而易见。在我国以前的证据法规定中, 作为证据法定形式之一的鉴定结论一直与鉴定意见相等同, 而且这在我国的证据学理论中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 这一说法, 却导致了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上的偏差。首先, 人们往往会在字面上将“鉴定结论”误解为是“最终定论”或是“正确结论”, 从而忽略了其主观性、意见性的特点。其次, 鉴定结论, 是鉴定人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方法或者专业知识、技能对案件中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检测、鉴别提出的一种判断性意见, 基于鉴定结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导致很多法官在判案时将鉴定结论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当然, 我们不排除鉴定结论这种判断性意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以及在弥补法官在涉及专门性问题上存在的判断能力不足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鉴定结论本身也只是相关专业人员依赖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性意见, 其具有主观性, 意见性, 并且这种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以及权威性还受到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客观环境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将鉴定结论盲目的视为准确无误的定案根据, 更不能简单的作为定案的结局性结论。因此, 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无疑会更为贴切, 更为准确。

(二) 增加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

虽然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才新增加了辨认笔录和侦查实验笔录这两种证:

据法定形式, 但它们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已有涉及, 只不过其被归到了其他证据种类当中, 可以说此次规定也算是给了其一个正式的名分。

辨认笔录, 是指记载依法进行辨认诉讼活动过程所形成的证据材料。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法中, 没有辨认笔录这一规定,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把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形成的辨认笔录归类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和辩解中, 并运用辨认笔录的证据材料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

侦查实验笔录, 是对侦查实验准备, 侦查实验时空条件、侦查实验模拟实施过程以及侦查实验结果等情况记载形成的证据材料。侦查实验笔录源于侦查实验。此次将侦查实验笔录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材料形式予以规定, 可以说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证据理论体系, 更是顺应了打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时代要求。

(三) 增加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是指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及其传输、储存介质为载体, 运用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物理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数据信息资料, 包括艺术字、字母、文字、图形、符号、音频等形式记录信息内容的资料。电子数据是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而呈现的一种新型信息载体, 具有易变性、再生成性和储存稳定性等特性。

同辨认笔录一样, 电子数据这一法律术语在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和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未出现, 然而它们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有所涉及。过去, 我们往往将侦查、起诉、审判环节获取的电子数据转化或者归类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来证明案件事实。我国2004年通过的《电子签名法》中规定:“数据电文不得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由此可见, 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据材料在实践中已有很长时间。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 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材料形式加以确定, 符合我国刑事证据种类发展的客观现实, 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相关证据规则并未建立

(一) 重证据形式, 轻证据规则

此次刑讼法对证据种类的修改除了将鉴定结论修正为鉴定意见, 新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以及电子数据外, 与以前的刑诉法一样, 继续采用了封闭式列举的方式对证据的法定形式予以了规定。究其原因, 是因为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表达的是证据的法定形式, 证据会因此而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以此来排除那些不能作为证据的材料。也就是说, 在法律上, 当事人收集提供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 不具备法定形式的证据是不被承认, 不能纳入诉讼轨道的。也许有人会好奇了, 在我们的新刑诉法未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这些早已存在, 但却未被规定为证据法定形式的证据材料增加到证据法定形式之前, 它们是不是都是无效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前文所述, 它们被转化归类到其他的证据形式, 同样被当作证据使用。至此, 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想象, 以后要是再碰到类似的新的证据形式时, 我们还将继续转化归类并加以使用吗?由此可见, 我们关于证据的这种封闭式的列举方式或许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其实, 对比其他国家关于证据的法定形式的规定,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刑事证据的规定, 基本没有如同我国这样对证据的法定形式做封闭式列举的。究其原因在于, 在他们看来, 确定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 关键的并不在于其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的要求, 而在于是否符合证据的“可采性”要求。从原则上来说, “凡是可以在诉讼中向法庭提出, 供法官和陪审员据以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和罪行轻重的证据, 都是可采证据”。证据的可采性涉及到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等诸多因素, 通过规定证据形式并不能予以完全解决, 对此, 需要依靠系统的证据规则予以确定。因此, 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成为英美证据法的核心问题。而我国, 从过去到现在可以说都一直很重视证据的法定形式, 而对于与证据的核心“可采性”相关的证据规则却关注甚少。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针对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确立了不同的规则。可以说, 我国对证据规则的重视度不够, 相关证据规则也并未建立。

(二) 改变证据封闭式列举形式, 着手建立证据相关规则

如上文所说, 证据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只要符合这一本质属性, 某种材料即使不在法律规定的法定证据形式的范围之内, 也不影响其作为证据的资格。因此, 我们对证据形式的规定虽然可以追求可能详尽, 但更为合理的方式, 或许是改变目前封闭式列举方式, 改为以证据定义为基础, 对证据形式做开放式规定。而且基于证据问题的核心在于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而证据的“可采性”依赖于一系列的证据规则,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不同的证据所使用的具体规则的详细规定, 确立不同的证据形式使用不同的证据规则。如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就适用不同的规则, 相应的, 每一种证据形式都应有其相匹配的收集、鉴别、质证等规则, 遗憾的是我国刑诉法对此却并未规定。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予以肯定, 比如其对证据定义的修正, 对证据种类的增加与完善等等, 都顺应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立法趋势。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对我国的刑事证据法来说, 就证据形式问题而言, 重要的不是对证据形式做无一遗漏的列举, 而是对不同种类的证据设置相应的证据规则。这应该是我国刑事证据法今后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摘要: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做了大幅修改, 内容涉及证据定义的修正、增加证据种类、细化证明标准、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等一系列的规定。可以说本次刑诉法关于证据问题的诸多新规定, 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修改后的证据定义和证据种类为视角, 对我国证据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证据制度,证据定义,种类,证据规则

参考文献

[1]沈志先主编.刑事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何家弘, 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郭志瑗.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敏远.论现代刑事证据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我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6) .

[5]孟昭武.论我国刑事证据定义、种类和形式的新变化[J].法治研究, 2012, (5) .

过程证据 篇6

1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1 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进行划分, 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可以理解为不需要任何辅助条件, 就可以证明主要事实的证据。它的证明方式是直接的, 无需研讨分析, 拿来就可以用。通常, 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 证明效力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 如果能找到直接证据, 那调查过程将事半功倍。但是直接证据也需要核实, 一切没有经过调查核实的材料都不能作为证据。收集证据时必须忠实于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 不能受主观意愿影响。

1.1.1 直接证据的证明原理。

根据直接证据的定义来看, 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不需要进行推理, 直截了当, 具有直接性;直接证据又可以单独证明主要事实, 只要有直接证据在, 不需要其他的证据, 就可以证明事实过程, 因此, 具有单独性。根据直接证据的证明特点来看, 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 直接证据的种类。

根据直接证据的定义,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可以证明整个案件事情经过的影视材料。直接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经过, 因此查找事件的直接证据, 对案件的侦办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2) 事件当事人所能提供的全部书面事实经过。 (3)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在火灾调查中, 充分发挥其对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明作用以便迅速、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 提高调查效率。 (4) 为案件整个发生过程或案件事实起因过程做描述的证人及证词。

1.1.3 直接证据所具有的特点。

(1) 直接证据是一目了然的, 是不需要经过推理论证的。 (2) 直接证据在火灾调查实践中多表现为言词证据。 (3) 直接证据的数量少, 且不容易获取。

1.2 间接证据

间接证据通常可以理解为需要和别的证据放在一起, 加上一些辅助条件, 一起证明案件的事实经过, 而它只能证明某些相关事实、某一情节片断。所以, 一个火灾案件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 如果只有间接证据, 那么, 间接证据之间必须排除矛盾, 并且形成证据锁链。根据定义可以看中, 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但可以直接证明某个事实、某个情节, 对火灾事实中的某一过程事实的证明可能具有直接性。

1.2.1 间接证据的证明原理。

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不同于直接证据, 单一的间接证据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必须有多个间接证据共同作用, 相辅相成, 相互关联与依赖, 再通过系统的分析与判断, 最终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虽然单一的间接证据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但是其可以证明案件发生过程中的某一点或某一情节的事实, 并这一独立的情节, 间接证据的证明具有独立性与直接性的特点, 这点与直接证据的证明原理相同。

1.2.2 间接证据的种类。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不同, 其证据数量相对较多, 并易于收集。在火灾调查中, 它不仅包含只能证明火灾部分情节的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 也包含现场物证、现场检查的痕迹鉴定结论等, 很多间接证据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证实。

1.2.3 间接证据的特点。

(1) 具有依赖性, 必须与其它证据结合起来才具有证明作用。 (2) 具有关联性。 (3) 具有排他性。 (4) 证明过程复杂, 调查人员必须通过自己的逻辑判断与综合分析, 缜密的推理其可能的事实经过, 其证明过程较复杂, 不直接, 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脑力等。

2 如何应用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根据以上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定义、证明原理及种类的讨论, 得知这两种证据在火灾事实证明的过程中, 特点不同, 作用不同, 所以, 调查人员在应用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这两种证据, 使相互关联与结合, 从而证明火灾主要事实。

2.1 以直接证据为干的证据体系

该体系的意思就是,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 先调查收集到直接证据, 再以直接证据为主线, 再尽可能的搜集间接证据, 使间间接证据能够印证直接证据的情节属实, 并以直接证据的内容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体系。

由于直接证据的特性, 使得获得直接证据后, 就可以顺利的完成火灾案件的调查。因此, 火灾调查人员, 要积极地收集直接证据, 并要正确应用直接证据, 从而快速地查明火灾发生原因与事实经过。直接证据虽然能直接地、单独地证明火灾案件主要事实, 但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等直接证据的内容是否属实, 就需要结合其他证据验证直接证据的真实性。所以, 在火灾调查实践中, 调查人员不仅要收集直接证据, 也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其他间接证据, 使它们之间互相印证、互相补充, 形成完整、严密的证据组合, 共同证明火灾事实。

例如, 某省会一配镜门市在某日晚11时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事故造成了商店门市被烧毁, 物质损失严重。根据现场人员提供的信息, 当天在店内值夜班的是老师傅李某 (男, 47岁) , 认定其为失火嫌疑人。当调查人员调查时, 李某做出以下证词:当天晚上服务员9点都下班了, 自己在店内用电热锅煮面, 而后家里打来电话说爱人突然在家晕倒进医院急救了, 李某立即穿衣服离开商店, 同时忘记了关电源, 与通知店内老板。12点左右老板打电话询问, 才想起来。李某的陈述是这宗火灾的直接证据, 能够直接、单独地证明该火灾的主要事实。但李某的陈述是否属实?是否存在冒名顶罪情况?故调查人员以李某陈述的证据为干, 到医院证实了他爱人的住院时间, 现场检查收集了痕迹物证, 印证了李某火灾前在煮东西和电热锅位置为起火点的事实, 使得这些证据能够相互印证, 共同证明了该起火灾主要事实。

2.2 间接证据组合的证据体系

就是没有直接证据, 仅有若干间接证据相互联系, 彼此印证, 并运用一定的判断、推理, 排除其他可能, 来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体系。

在火灾调查案件中, 能够收集到直接证据固然好, 但若没有直接证据, 只通过间接也可以认定火灾事实, 判明火灾事实真相。具体事例在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得知, 在火灾调查中, 以直接证据为干的证据体系可以更有效、更明了地证明火灾主要事实, 所以调查人员要优先选择这种调查方式。但若不能收集到直接证据, 也可以收集间接证据, 通过调查分析, 不同证据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 再通过一定的判断推理, 最终为事实真相提供可靠证明。

参考文献

[1]何家弘.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过程证据 篇7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与发展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首先提出于1914年美国的维克斯诉合众国一案, 维克斯案奠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础。随后,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案例确立了“毒树之果”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 面对犯罪率的日益上升, 公众呼吁控制犯罪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美国国会在1984年通过了《犯罪综合控制法》, 赋予警方较大的权力, 使其在搜查、扣押和逮捕时受到的限制较小, 相应地, 美国刑事诉讼中最富特色而又极为有利于被告的“非法搜查获得的证据不能采用”的规则也有变化,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近十几年的一些判例以“最终必将发现的例外”、“善意的例外”等理由来规避这一规则的采用[1]。

概括来说,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国家对待非法取得的证据主要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强制排除模式, 即以积极的态度肯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如意大利、美国等。另一种是裁量排除模式, 即以消极的态度肯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如英国。两种模式各具特色, 互有利弊。强制排除模式对于排除范围规定更为明确具体, 能够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相比较而言, 裁量排除模式灵活性更强, 法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采纳非法取得的证据, 从而避免了由于“一刀切”产生放纵犯罪的危险, 更有利于国家刑罚权的实现。[2]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价值基础分析

从法律价值角度考量,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基础有二, 尊重保障人权和维护司法公正。

首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起源和终极目标是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自然法学家看来, 相对于国家权力和现有法律, 人权是在先权利, 当国家权力可能侵害到人权时, 有必要对国家机关行为予以限制和制约。正如日本最高法院所指出, “查明事实真相也必须保障个人的基本人权, 也必须适用正当的程序”[3]。因此,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 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是现代刑事司法目的从注重惩罚犯罪向注重保障人权观念的转变和进步。

其次,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司法公正的理念。公正可以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总的来说, 一个国家是否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排除非法取得的证据, 与该国的刑事诉讼目的、主导价值观念和对公民权利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最终是一个价值权衡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本质上是在尊重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与有效控制犯罪之间建立的平衡。

3 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设想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现代刑事司法中尊重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笔者认为, 在我国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 应充分考虑规则的价值取向, 从自身国情出发,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建立一套与国际化相融合的本土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问题。对于以不合法程序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辨解、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 应采取绝对排除的原则。

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问题。各国司法实践对非法实物证据的态度迥然不同,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问题未做任何规定。虽然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同样会损害司法公正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但应当看到, 实物证据的性质比较稳定, 受外界影响不大, 而且考虑到我国目前刑事犯罪的实际情况, 不能对非法实物证据与非法言词证据一视同仁。对违反法定程序获得的物证, 可以采取相对排除原则, 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排除规则适用的例外情形, 由法官根据法定例外和案件实际情况进行自由裁量, 确定是否排除。

“毒树之果”排除问题。“毒树”, 是指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毒树之果”, 是指根据非法取得的证据材料进而获得的其他合法证据。其实“毒树之果”的可采性问题, 同样是一个价值权衡问题。各国司法实践也有不同的观点, 在美国对“毒树之果”采取绝对排除原则。在英国, 则由法官自由裁量, 如果取证程序和方法是轻微违法, 而查到另一种重大证据时, 法官可以酌情决定能否采用。笔者认为, 在我国对于非法证据所派生的证据, 原则上不予排除, 因为该类证据虽然是根据违法证据所得, 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具备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要素。此外, 在司法实践中, 相当一部分刑事案件是以“毒树之果”而获得重大案件线索, 或者作为定案依据。

4 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性设计

要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预期价值功能的最大化, 就必须建立与之相呼应的程序性配套诉讼机制, 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非法证据的审查问题。过去, 我国刑事诉讼中, 对于非法证据的审查确认, 与其他证据材料一起, 一律进入庭审, 由审理法官一并裁断。这种情况下, 虽然名义上排除非法证据, 但由于受非法证据潜在的心理影响, 容易使审理法官产生偏见, 作出不利于被告人的判决。因此, 可以将非法证据的审查程序提前, 放在审前准备程序当中。在法院立案庭设置非法证据审查法官, 负责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从而避免非法证据对审判法官的潜在影响, 防止出现“先入为主”的后果。

非法证据举证责任分配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适用时, 谁来证明证据的非法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法庭上, 经常有被告人或者辩护人对公诉人列举的证据的合法性问题提出质疑。此时, 公诉人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证据存在违法性问题被排除, 因而对于证据的核实不可能尽力尽责。被告人由于人身受到限制, 而辩护人在行使调查权时又常常无法排除阻碍, 也无力证实证据非法, 使法官陷入两难境地。因此, 鉴于公诉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强势地位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置的价值取向, 可以让公诉人承担更大的证明责任。证明该证据具有合法性和可采性的责任就由公诉方承担, 而且公诉方的证明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最高证明标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救济问题。司法实践中, 可能出现法官错误认定非法证据的问题, 或是将合法证据认定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或是将非法证据认定为合法证据予以采纳。无论何种情形, 都是对权利或权力的侵害, 有必要通过正当诉讼程序进行补救。笔者认为, 可以将非法证据错误认定问题纳入上诉或抗诉的范畴, 使排除非法证据问题与我国审判体制相结合, 通过二审或再审程序予以救济。

参考文献

[1]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

[2]孙维萍.意大利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我国的立法借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64-67.

上一篇: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下一篇:献血者的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