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规定

2024-07-22

民事证据规定(精选6篇)

民事证据规定 篇1

一、民事证据保全的概念、原因和方法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1]

因为从起诉、受理到法院开庭调查证据,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在这个时间内,有些证据可能会出现某些重大的变化,到开庭时再去收集,将无法或难以收集到。这将会给当事人举证证明自己所主张的事实,以及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实现对证据进行固定和保存。特别像股票、证券、电子证据这些特殊证据,不进行诉前保全,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所需保全的证据将在瞬间就被更改、伪造、隐匿和毁灭;另外像侵犯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民事纠纷的证据保全也都需要在诉前秘密进行,这样才不会给人留下伪造、毁匿证据的机会,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法律对证据保全的规定较为简单,条文上仅有《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十三条和二十四条,即申请诉讼证据保全提出期限和证据保全方法。除此之外,还有2007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诉讼特别程序法》中第五章对海事证据保全条件、程序等作了专章规定,特别是在立法上肯定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另外,在新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立法中也都确立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现在虽然法律上有了一些关于证据保全的零星规定,但是仍然缺乏统一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证据轻易地被更改、伪造、隐匿甚至毁灭,进而严重影响到了办案,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我国一般是由公证机关实施证据保全,所以申请人应向证人住所地、物证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申请。《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证据保全的方法:“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二、民事证据保全的条件

申请证据保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提起诉讼的同时或者人民法院受理诉讼后开庭前提出;另一种是起诉前就申请证据保全。由于民事证据保全这一措施的特殊性,如果不设定一些条件的限制,将会给当事人滥用诉权留下漏洞。民事证据的保全应满足以下条件:[2]

1. 须有《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情况出现。

一般都是由当事人自行收集取得证据,同时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还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如果上述两种途径仍不能保证及时得到证据,且证据有灭失或者将来难以取得的危险,才可以申请民事证据保全。

2. 被保全的证据要符合下列要求。

(1)被保全的证据与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或其他法律行为有关,不允许所谓为他人利益而提起证据保全申请。

(2)被保全的证据与要证明的事实有关联性。

(3)被保全的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3. 应当事人申请而作出民事证据保全时需符合以下要求。

(1)当事人提出明确的申请,包括明确指明需保全的对象,说明该保全证据符合上述关于对象和特殊紧急情况的要求。

(2)当事人提出证据保全的申请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3)对于诉前证据保全,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因为一旦保全对被保全方造成损害,保全方应进行赔偿。对于诉讼证据保全,担保不是必须提供的,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4)当事人需为民事证据保全申请缴纳费用,但我国民诉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

(5)当事人应该提供明确线索使人民法院可以执行对证据的保全,不能仅提供申请而将大量工作抛给人民法院进行,浪费人民法院的审判资源。

4. 诉前证据保全之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保全证据的,依照其规定办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诉前证据保全的申请应在起诉之前提出。

(2)诉前证据保全的申请人须是诉讼参加人,或者法院主动采取保全,在例外情况下,利害关系人也有想法院申请证据保全的,此时应当向有关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3)诉前证据保全的限制。

①诉前证据保全要符合民事证据保全所要求的一切条件,不能因其紧迫性而放松要求。

②虽然诉前证据保全不必然引起民事诉讼,但宿迁民事证据保全要求其后续结果在一定期限内发生。

③诉前证据保全的方法应受限制。

A.保全方法应尽量不损害被保全证据的价值,不妨碍背包全证据作为财产的正常流通,能够采取复制、记录、照相等方法,就不应采取取样、扣查等方法。

B.在尽量保护被保全证据财产价值的同时,保全方法应尽量全面反映证据各个方面的状态。

5.

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6.

申请人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保全措施解除。

三、改造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建议

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改革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主要体现在台湾民事诉讼法第368条到第376条。首先,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的理念如下。[3]

1. 贯彻程序主体性原则。

2. 扩大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保障诉讼妥适进行。

3. 疏剪讼源。

4. 预防纠纷的发生或扩大。

其次,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证据保全的启动。

第370条规定保全证据之声请,应表明下列各款事项:一是他造当事人,如不能指定他造当事人者,其不能指定之理由。二是应保全之证据。三是依该证据应证之事实。四是应保全证据之理由。前项第一款及第四款之理由,应释明之。

2.证据保全的要件。

第368条规定证据有灭失或碍难使用之虞,或经他造同意者,得向法院声请保全;就确定事、物之现状有法律上利益并有必要时,亦得声请为鉴定、勘验或保全书证。前项证据保全,应适用本节有关调查证据方法之规定。

3.证据保全的管辖。

第369条规定保全证据之声请,在起诉后,向受诉法院为之;在起诉前,向受讯问人住居地或证物所在地之地方法院为之。遇有急迫情形时,于起诉后,亦得向前项地方法院声请保全证据。

4.证据保全的裁定。

第371条规定:保全证据之声请,由受声请之法院裁定之。准许保全证据之裁定,应表明该证据及应证之事实。驳回保全证据声请之裁定,得为抗告,准许保全证据之裁定,不得声明不服。

5. 证据保全的调查程序。

第373条规定调查证据期日,应通知声请人,除有急迫或有碍证据保全情形外,并应于期日前送达声请书状或笔录及裁定于他造当事人而通知之。当事人于前项期日在场者,得命其陈述意见。第374条规定他造当事人不明或调查证据期日不及通知他造者,法院因保护该当事人关于调查证据之权利,得为选任特别代理人。第五十一条第三项至第五项之规定,于前项特别代理人准用之。第375条规定调查证据笔录,由命保全证据之法院保管。但诉讼系属他法院者,应送交该法院。第375—1条规定当事人就已于保全证据程序讯问之证人,于言词辩论程序中声请再为讯问时,法院应为讯问。但法院认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6. 证据保全的效力。

(1)对人的效力,未作明确规定。

(2)对事的效力,第375—1条仅作了灵活的规定,即当事人就已于保全证据程序讯问之证人,于言词辩论程序中声请再为讯问时,法院应为讯问。但法院认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3)时间效力,第376—2条规定保全证据程序终结后逾三十日,本案尚未系属者,法院得依利害关系人之声请,以裁定解除因保全证据所为文书、对象之留置或为其它适当之处置。

前项期间内本案尚未系属者,法院得依利害关系人之声请,命保全证据之声请人负担程序费用。前二项裁定得为抗告。

7. 证据保全程序中的协议。

第376—1条规定本案尚未系属者,于保全证据程序期日到场之两造,就诉讼标的、事实、证据或其它事项成立协议时,法院应将其协议记明笔录。前项协议系就诉讼标的成立者,法院并应将协议之法律关系及争议情形记明笔录。依其协议之内容,当事人应为一定之给付者,得为执行名义。协议成立者,应于十日内以笔录正本送达于当事人。第212条至第219条之规定,于前项笔录准用之。

台湾地区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对我国大陆民事诉讼法有着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可以综合运用他们的制度来完善我国大陆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

参考文献

[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66页.

[2]王安, 吴玲.论民事证据保全.

[3]许少波.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民事证据规定 篇2

法释„2001‟3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当事人举证

第1条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2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3条 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4条 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臵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第5条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第6条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7条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

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第8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第9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

(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10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第11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

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第12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13条 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第14条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第15条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二)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第16条 除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第17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第18条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第19条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第20条 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书证,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副本或者复制件。是副本或者复制件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

第21条 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物证应当是原物。被调查人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品或者照片。提供复制品或者照片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

第22条 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提供复制件的,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其来源和制作经过。

第23条 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保全证据的,依照其规定办理。第24条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第25条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27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26条 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第27条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第28条 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第29条 审判人员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一)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

(二)委托鉴定的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五)明确的鉴定结论;

(六)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

第30条 人民法院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应当制作笔录,记录勘验的时间、地点、勘验人、在场人、勘验的经过、结果,由勘验人、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对于绘制的现场图应当注明绘制的时间、方位、测绘

人姓名、身份等内容。

第31条 摘录有关单位制作的与案件事实相关的文件、材料,应当注明出处,并加盖制作单位或者保管单位的印章;摘录人和其他调查人员应当在摘录件上签名或者盖章。

摘录文件、材料应当保持内容相应的完整性,不得断章取义。

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32条 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第33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第34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第35条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34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第36条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

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37条 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第38条 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据交换日相应顺延。第39条 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第40条 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交换。

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但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第41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第42条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

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第43条 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第44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第45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第46条 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改判的,原审裁判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一方当事人请求提出新的证据的另一方当事人负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由此扩大的直接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四、质 证

第47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48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第49条 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50条 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第51条 质证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

(二)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

(三)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

第52条 案件有两个以上独立的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逐个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第53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第54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第55条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第56条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前款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第57条 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第58条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第59条 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

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

第60条 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第61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

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第62条 法庭应当将当事人的质证情况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核对后签名或者盖章。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63条 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第64条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65条 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

(一)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三)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四)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五)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第66条 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第67条 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68条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69条 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第70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

第71条 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证明力。

第72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有异议并提出反驳证据,对方当事人对反驳证据认可的,可以确认反驳证据的证明力。第73条 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第74条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第75条 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第76条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第77条 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

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五)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第78条 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第79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判文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可以不在裁判文书中表述。

六、其他

第80条 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予以保护。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伪造、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打击报复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处理。第81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解释中第32条、第33条第三款和第79条规定的限制。

第82条 本院过去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第83条 本规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2002年4月1日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审理终结的民事案件,当事人以违反本规定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浅谈我国的民事证据制度 篇3

关键词:证据制度 审判活动 司法制度

一、证据制度的概念、内容及在诉讼中的地位

证据制度,又称为证据采信制度或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中与证据相关的规定或规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份。

二、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证据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发展更多地决定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审判经验的总结上。从总体上看,证据制度经历了从神示到法定,再到自由心证几阶段,这几种制度笼统或分别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各种诉讼中。2001年12月21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三、对我国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的评价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民事证据规则是在全国法院司法实践与探索中制定出来的,既是对以往审判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将来证据立法的预先试验,对审判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是较为规范、科学、完善的民事证据规范。在现行司法实践中,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杜绝了因当事人主观原因而造成一审错判现象将证据的学理分类纳入司法解释规定,符合审判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了证据制度。

四、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

(一)证据分类的问题

所谓证据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证据进行归类,具有相同特征的为同一种类。证据的分类分为学理分类和法定分类。我国民事诉讼法依据各种证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将证据分为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物证、书证、勘验笔录、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几类。学理上的分类包括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初始证据、终结证据等。

(二)证据的适格问题

证据适格亦称证据资格或证明能力,是指证据方法或证据资料可用做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或资格我国三大诉讼法均未明确规定需要排除的证据或是否适格问题,只是侧面规定一些证据不具有证明力。对证据的排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则作了概括性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上述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手段取得的证据,难道就不能反映客观事实了吗?我不这样认为。以事实为依据并非以依据为事实,审查证据是为发现真实事实,而并非仅为对证据本身作出正确评价。

(三)证据的真实性问题

裁判正确的前提是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而事实的认定要依赖于合法有效的证据予以证明。但不是所有的证据都是合法的、有效的、真实的。那审判者又凭什么来确认证据的可采信性呢?理论上,立法上,人们都只谈用证据证明事实。但我们据以定案的证据又是否需要证据来证明呢,那证据的证据是什么,没有证据支持的证据(即孤证)怎么认定?

(四)关于法官取证

法官取证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产物。我国民诉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在这一职权主义诉讼原则的影响下,大多当事人消极应诉,而是等待法院主动调查,造成了当事人一动嘴,法官跑断腿的被动局面。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证据规则中明确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和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转变的改革理念,改变了法官办案的被动局面。但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法官就改变了以往主动取证的做法,消极坐堂审案。我们认为,法官主动取证,既是核实当事人所举证据真伪的有效方式,也是发现客观事实,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减少错案的有效途径。在必要的情况下,法官应当主动依职权取证,这种取证不应受到当事人申请与不申请等诸多条件的制约,法官应当酌情决定。在我国司法改革的浪潮中,我国证据制度应走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道路。

(五)证据在诉讼中的冲突问题

我国没有统一的证据法,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各自有各自的证据规则,但却不一致,彼此还有冲突。刑事证据的审查较为严密,刑事证据的要求比民事证据更高。刑事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民事上的因果关系则可是必然的、直接的、间接的、条件性的。刑事上,单凭当事人的口供不能定罪,疑罪从无。民事上则一方陈述,另一方认可即可认定,存疑证据中优势证据应被采信。这就会产生相同证据在民事、刑事中的不同认定。如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就会存在依刑事证据规范不能定罪,判决宣告无罪,而又依民事证据规则判决被告人赔偿的情况。

五、完善我国民事证据制度

1.改革成果法律化

我国法院系统在审判实践与改革中,根据法律原则的规定及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高人民法院并据此制定了目前较为科学的证据规则。但法院并非立法机关,许多有益的科学的规定超出了现行立法。立法机关应将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及其它司法实践经验纳入立法,使司法改革、司法实践成果法律化,得到法律的认同。

2.完善证人作证制度及保护制度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第一,确立证人作证前的宣誓制度,这是保证证人证言真实性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在现代证据采信制度上的证人宣誓制度,势必将大量虚假证言拒之门外;第二,在刑法中,规定民事伪证罪。这是保证证人证言真实性的第二道防线,也是底线。第三,建立证人保护制度,让证人面对法律敢说真话,敢讲实情,对法律负责,对客观事实负责,对当事人负责,以此提升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免除其后顾之忧。笔者认为,实践中对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1款4项中的“证人”应作目的性的扩张解释,应解释为包括证人本人、证人的近亲属及其它与证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3.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

浅析民事证据能力规则 篇4

证据立法一直是我国法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是其中的重头戏。然而, 并不是只要在法条中明确规定“某某证据应予排除”, 就真的可以使那些证据在案件事实的认定过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一项证据真正被“排除”必须依靠相应的程序才能实现。

无论是大陆法系的证据能力规则还是普通法系的证据可采性规则, 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排除证据的规则。在理想状态下, 一项不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被“排除”, 应当是指该证据所反映的信息对于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不产生任何影响。但是, 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证据排除的这种理想状态, 却是一个颇费周折的问题。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 为达到这一理想状态所做的努力不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 隔断应予排除之证据通向事实裁判者的渠道, 即不给事实裁判者以接触这些证据的机会。陪审团审判模式是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 该措施的效果无疑最为立竿见影, 既然应予排除的证据根本不为事实裁判者所知, 也就无所谓对其产生影响。但这种措施在具体程序设置上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存在彼此相分离的两个程序和两个裁判者。美国证据法学家达马斯卡在其著作中对这种被其称之为“二元式”结构的程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指出, 证据的“排除”, 只有在这种“二元式”结构的程序中才能真正实现[1]。从理论上讲, 在对案件事实进行正式听审之前, 设立一道由专门法官主持的对证据能力进行裁判的程序似乎是可能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尚没有一个大陆法系国家设有这种专门程序。究其原因, 除了历史传统因素之外, 还有来自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自身方面的原因。如果在事实认定程序之前再设置一道专门对证据排除进行裁判的程序, 将会导致诉讼成本的增加。

第二, 如果应予排除的证据信息不幸已被事实认定者知悉, 则通过具有权威性的警告或指示, 命令事实裁判者对该信息不予考虑。陪审团审判模式之下, 法官对陪审团的指示 (instruction) 即属此类。它对于证据排除问题的有效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在法官做出指示之前, 应予排除的证据已经在陪审员脑海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 法官的指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这些印象, 并不存在有足够说服力的心理学上的研究来验证。

第三, 由事实裁判者在判决作出之后出具判决理由书, 列明事实认定结果所依据的证据和推理过程, 以示依法应予排除的证据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确已被排除。这是目前大陆法系各国广泛采用的做法。但判决书中写明的事实认定理由能否忠实地反映法官认定事实的心理过程呢。让法官从他们头脑中完全删除已知的信息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他们在认定案件事实时, 往往会有意或是无意地向那些已知信息发出的诱惑屈服。因此, 大陆法系的证据法学者也意识到, 所谓的证据排除规则只不过是“为法庭论证判决增加困难”而已[2]。总之, 该做法对于证据排除的作用即使有也十分有限。

普通法系的陪审团审判模式是目前最符合证据排除要求的程序制度, 因为它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那些应排除的证据对事实认定过程产生影响。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民事审判中, 目前证据排除的程度并不十分乐观。尤其是在我国, 法官不仅可以接触到所有证据, 而且判决书对于事实认定过程的描述也往往语焉不详, 在这种情况下, 证据排除规则几乎没有任何发挥作用的空间。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注意, 有学者指出, 应当建立庭前准备程序, 由专门的庭前法官来解决证据排除问题[3]。这显然是借鉴了普通法系“二元式”审判结构的思路。我认为这种尝试是值得考虑的。尽管在大陆法系的诉讼模式中不可能完全复制普通法系国家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二元式”审判结构, 但还是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合理的借鉴。但是, 在这种借鉴的过程中, 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是应当明确的。

(1) 对庭前准备程序在证据排除上的作用不能估计过高。有学者认为“, 需要排除某一证据的证据能力时, 该证据根本就不应出现在法庭之上”[4]。这固然是证据排除的理想状态, 但是仅凭在正式听审之前增加的一道准备程序, 这种理想状态是无法实现的。庭前准备程序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证据排除问题, 当事人对证据能力提出异议的权利也不可能被限制在庭前准备程序这一短暂的时间之内, 对于那些在正式听审过程中出现的证据排除问题, 庭前准备程序显然鞭长莫及。因此, 通过庭前准备程序只能实现一部分证据的排除, 即使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作用也终究是有限的。

(2) 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过程中必须弱化查明真相的要求。上文已经提到, 大陆法系国家之所以普遍缺少专门的证据能力裁判程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事实问题。法官在决定是否排除某一证据时除了考虑该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之外, 还必须考虑它对于查明案件真相的重要性。证据的排除通常是对全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衡量之后的结果, 而主持庭前准备程序的法官不可能胜任这样一项复杂的任务, 如果要求他在决定某一证据的排除问题之前必须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 那么, 相对于随后进行的正式听审, 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 由于庭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裁判者都是职业法官, 这样一种浪费是毫无意义的。因此, 我国以及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在建立庭前准备程序的同时, 必须弱化适用证据排除规则的事实条件。庭前准备程序在对某一证据的排除进行裁判时, 原则上只能以法律为依据, 而不去过多地考虑该证据的重要性, 否则, 建立这种庭前准备程序很可能得不偿失。

二、我国民事证据能力规则的现状和本文的观点

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制订出独立的证据法, 证据规则主要散布在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当中。从这些证据规则中不难发现, 证据法对证据能力一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导致实务中也很少用证据能力规则解释具体案件。我国民诉立法上尽管可以找到一些与证据能力相关的规定, 如《民事诉讼法》第70条第2项规定的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以及1995年3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这一司法解释的规定所反映的部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 但是由于这些规则要么是立法技术不够明确、严密, 难以执行, 要么是缺乏诉讼程序方面的配套措施而流于形式。一言以蔽之, 在民事诉讼领域中, 有关规范证据能力的规则不仅数量稀疏, 而且质量低劣。

从历史演进和现实架构的角度来看,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诉讼模式的差异与融通决定了其证据能力规则在内容和设置动因上的差别和趋同。从世界性视野来看, 建构我国民事证据规则需围绕证据能力这一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借鉴两大法系对证据能力规则的相关规定, 笔者有以下两点初步的设想:

第一, 从关联性的角度去判断证据的证据能力。关联性不是一项证据的内在特征, 而是作为证据与本案争执的实体法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 关联性之有无, 为一经验事实, 可依经验与科学加以自主判断。而证据之可采纳与否, 属于法律问题应由法官根据法定规则进行法律判断。多数学者主张证据关联性作为事实命题既靠逻辑推理, 也应依赖于经验法则[5]。

英美法系国家倾向于认为证据的关联性为纯粹的事实问题, 理所当然地应依经验与逻辑判断之, 非证据法所能调整的领域。“法律对于有关联性不提出任何检验标准”[6], 仅援用逻辑和一般经验, 假定法官熟悉作推理使用的各项原则。故证据关联性和可采纳性之对应关系, 仅限于抽象、概括的层面, 证据法真正关注的不是证据的关联性, 而是可采纳性。因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关于证据关联性只有寥寥几条规定的原因了。并且, 在关联性和可采纳性之对应关系中, 美国法系国家强调后半句“一切无关联性证据不可采纳”。禁止法院接受无关联性的、在逻辑上不起证明作用的任何东西。因为“一切非关联性的证据不可采纳是一个理性的证据法体系的大前提”[7]。

对证据的关联性判断建立一个证据能力规则难度较大。一般说来, 对与事实有关联的证据, 原则上都要赋予其证据能力, 因为, 证据的关联性通常会使其对于诉争事实具有盖然性的证明价值, 赋予其相应的证据能力也是理所当然的。笔者认为英美法上所规定的6种无关联性证据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第二, 从诉讼价值的角度去判断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是贯穿于整个诉讼程序的, 证据能力的判断必须要体现诉讼程序的价值。从实质上看, 证据可采性的判断标准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正当性的判断。在英美法系, 对于证据能力也即可采性是通过消极性的排除规则来实现的。有人将其划分为排除证明方法的规则与排除事实的规则。前者包括传闻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等;后者包括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信息之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反言规则等。在我国没有证据规则的规定, 但强调证据具有合法性的特征, 这就产生了我国证据法学界证据合法性是证据能力唯一判断标准的观点。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对于证据可采性在法律上的判断标准应该有:首先, 应该确定合法性标准, 也就是非法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这是证据法的正当程序价值所决定的;其次, 我国应该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建立证据规则体系, 通过证据规则排除某些证据, 体现证据法的实体公正、效率等价值, 真正将诉讼法和证据法的价值在证据法中贯彻到底。

摘要:由于诉讼传统、结构方面发展的差异, 世界各国关于证据能力的处理方法和侧重点不尽相同。英美法系均依证据的可采纳性理论加以处理, 仅消极地就无证据能力或其证据能力受限制情形加以规定。其中不可采纳的证据主要存有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关联性的证据, 二是受排除的证据。而大陆法系关于证据能力的规则要比英美法系少得多, 对于证据能力很少加以限制, 凡可作为证据之资料, 均具有理论上的证据能力。本文拟从设置证据能力规则的可行性与我国的现状和本人的设想两个方面来具体展开探讨。

关键词:证据能力,关联性,合法性,非法证据排除

参考文献

[1]Mirjan R.Dama.ka:《Evidence Law Adritf》,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46-57.

[2][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88.

[3]汪建成, 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 (6) .

[4]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73.

[5]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6]See James, Relevancy, Probability and the Law, 29California Law R-eview689 (1941) .

民事证据规定 篇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

(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根据这一规定,实际上是把载有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确认事实的裁判文书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之一种来使用的,应属民事诉讼证据书证之列。应当看到,这一规定对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避免审判人员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和重复劳动,降低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司法实践中,依据已生效的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仍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有必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比如,在一方当事人对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提出异议或法院在审核证据时认为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与本庭认定的未决案件事实(以下称本案事实)有矛盾的情况下就更应该慎重对待,以防止如果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确有错误时以之作为确认本案事实的依据可能出现一错皆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既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又有损于法律的尊严。

一、对以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作为认定本案事实依据的局限性之认识

审判实践中,以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作为本案事实依据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是时间性上的局限性

已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事实与本案的法律事实之间有时间上差异。而每一法律事实的发生均有很强的时效性。有些“事实”尽管当事人对其有疑议,但因时过境迁,往往无法收集到必要的证据,对其进行证明,可能因此而丧失了举证的机会,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再者,有些事实发生时受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完全被人们所认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显现出其本质,给人们造成认识上的差异。

其二,法官对法律事实认知程度上的差异

诚然,对案件事实认定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真实,因为客观事物不可能再现,所以,法官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所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真实而是相对的法律真实。这已成为现代诉讼证据学的经典理论,而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论证、推理、判断就是法官追求法律真实的过程。由于法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个人素质、世界观、方法论等各方面的差异,必然存在着对法律真实认知上的差异,法官自由心证所形成的结果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其三、案件其他证据与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和本案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上存在差异

证据对此案事实与彼案事实的证明力因案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千案千面,有的可能是决定作用(近因),有的可能是次要作用(间接力),不宜不加区别地予以认定。鉴于以上诸点差异,故笔者认为,在运用已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的时候,法院应当对此事实进行全面地审查,找出其内在联系,根据其与本案的关联程度予以分析、认定,不宜简单地照搬照抄。既不能在案件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一概予以支持,无谓地加重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负担,也不能在案件事实尚存疑点的情况下,对当事人的异议不予理睬,不加分析地对事实进行认定,影响对案件的正确裁量。

二、当事人一方对已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提出异议的,法庭应当对确认事实所依据的证据进行重新质证。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向法庭提出以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主张或法院直接以上述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作为本案定案的事实依据,如果对方当事人对此无异议,那么,提出主张的当事人可以免除举证责任,即“无须举证证明”,作为本案的待证事实就成为了已证事实,法庭在庭审中对有关证据可不再予以质证,可以以此“事实”直接作为本案的事实予以认定。但如果对方当事人对此“事实”提出异议甚或一并举出相反证据的,法庭就应当审查其异议是否成立,其所举的相反证据的证明效力是否足以推翻已被确认的事实,而不应置当事人的异议于不顾,不对相关证据进行综合审查、质证而直接对“事实”予以认定。

对一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法庭可以根据案情的需要要求主张权利方就此事实重新举证,按《规定》的要求重新确定举证范围和举证期限,并结合证据与证据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综合审查。而当法庭根据本案的证据对本案事实作出了与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不一致认定时,当事人不愿再行举证的,如该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直接影响,应明确告知其如不提供证据可能承担的不利后果,不能免除主张权利方的举证责任。

对一方当事人举出相反的证据对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进行反证的,应当对其所举证据进行质证,找出证据与证据之间的矛盾冲突点,运用证据规则的规定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当事人所举证据足以推翻该“事实”的,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认定,依据《规定》和对本案事实的认定对案件作出裁判。

三、本案裁判能否直接改变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这实际上是本案裁判文书在发现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确有错误时的表述问题。当事人对前案事实无异议的或虽有异议但未获法庭支持的,本案裁判文书的表述较为简单,实际上是把前案确认的事实作为证据加以采信就可以了。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确有错误的,其表述方法就应该采取另一种表述方式。一般情况下,案件事实认定错误,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解决。如案件已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的,应先裁定终止原裁判的执行,所以已被提起再审的案件其效力已经终止,此不必论述。对虽发现错误但尚未提起再审的案件,不宜在本案裁判文书中直接对其进行论证、否定,以免在审判监督程序尚未启动的情况下,以本案事实否定了前案的事实,造成两份法律文书冲突的现象,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遇此情况,审判人员可以通过对当事人重新举证并对相关证据进行重新质证情况的表述,综合全案证据,结合案件实际情况作出对本案事实的认定,而无须先驳后立。

审判人员如发现已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应依法定程序报请本院院长提起再审。对其他法院的法律文书确有错误的也应实事求是地向其提出建议,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民事证据中的自认 篇6

我认为自认应该是指, 一方提出某种主张或者事实, 另一方对此种主张或者事实予以承认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示承认的民事诉讼制度。自认在此种民事诉讼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证据的表现形式, 而应该积极承认它的效力, 即若一方当事人承认了对方当事人的提出的主张或事实, 就应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具有免除当事人举证的责任, 拘束对方当事人以及影响法院判定的效力, 具体而言这种效力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可以确定事实, 免除举证

一方当事人做出自认的行为时, 对于对方当事人的产生的影响就应该是免除其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事实的举证责任。自认行为导致一方免除举证责任是合理的, 由于双方当事人对于某些事实和主张均予承认, 这种事实和主张应该不需要再进行质证, 当然要排除自认的一方非经个人自愿等情形。这在大陆法系国家有着普遍的共识。

二、形成对对当事人的制约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会形成对当事人的制约。在做出自认行为之前, 当事人应该认识到其行为将发生的效力, 自认会对自身产生约束。在法庭上做出自认行为除法定情形外, 当事人不得随意否认或撤销。由于自认会使得己方在某些事实上处于不利地位, 因而一旦做出自认行为就不得随意否认。无论是二审程序还是再审程序都不得随意撤销或否定。同时, 自认也对对方当事人产生约束。诉讼程序的进行可能会使得在某一阶段对自己有利的自认行为, 向不利方向转化。此时, 对方当事人也应受自认的制约, 不能因不利而拒绝接受。

三、自认形成对法院的约束, 影响判决

自认制度最终还是要归于诉讼程序, 归于法院的判决中体现, 对法院形成约束是自诉制度的重要体现。一般认为, 当事人已经承认的事实或主张, 对于法院而言应该采信, 体现在案件审理的最终结果中。同时, 要理解和承认这种自认行为的效力不仅仅在一审程序中有效, 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也应对法院产生约束力。但我认为, 法院最终嘴自认的事实或主张采信与否应有自身的判断, 不能只依照自认来形成判断。对于某些自认的事实与法院经庭审查明的事实存在区别或者相反时, 法院要相信自身的调查, 而非依照自认定案。法院可以不经过调查而依据当事人的自认判断或定案, 这是一种选择的权利, 而不能将这种约束力强制的加在诉讼程序中, 法院也没有这种必须认可的义务。明显的错误或者显示公平等自认不应影响法院的最终判决。

自认的效力或者说是自认产生的约束力, 无论是及于当事人还是法院, 都不应该是绝对的, 某些情形下, 自认不应当产生约束的效力:1、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作出的自认。自认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行为和制度,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做出诉讼行为, 其做出的自认也必然不能产生约束的效力, 应当及时排除影响。2、身份关系的诉讼程序中, 自认行为或制度不能适用。社会的公序良俗有赖于大众的公知, 身份关系诉讼中若适用自认, 往往会产生有悖于这种公知的结果, 因而不能适用3、法律规定法院须依职权调查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定情况也不能适用自认。例如, 诉讼程序性规定成立要件的事项、当事人适格的事项等事项, 当然的不可以自认代替。4、共同诉讼过程中单独做出的自认, 其效力不当然的及于其他共同诉讼人。但如果其他共同诉讼人已经给予授权或同意的意思表示, 或者予以追认的自认可以不受前句约束。5、自认的事实存在明显失真, 或与已发生效力的司法文书中认定的事实有悖的, 也不应该产生约束的效力。

前文已述, 自认会对诉讼当事人双方产生约束力, 自认一经做出即不能随意撤销或否定。但民事诉讼过程中, 诉讼利益体现的更为直接, 当事人做出的任何行为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诉讼利益, 有时会出现避重就轻、有选择的予以自认的情况出现, 因而做出自认行为的当事人可能会撤销之前的自认行为。自认虽不能任意撤销, 但以下情况可予以承认:1、自认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其所为的自认是违背事实的。2、违背自认行为人的主观意愿, 由于受欺诈胁迫而做出的自认。3、对方当事人同意撤销的。4、代理人不经本人同意所为之自认行为。5、自认的事实或主张与法院经查明的事实相悖。

自认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体现最终当事人诉讼权利, 维护程序正义,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 应该有效应用自认制度, 明确自认的条件、范围和法律效力, 明确规定自认撤回的条件限制, 增强自认规则的拘束力, 充分发挥自认规则的程序功能。

参考文献

上一篇:自动切割机设计下一篇:网络通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