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伤逝》

2024-07-03

歌剧《伤逝》(精选4篇)

歌剧《伤逝》 篇1

中新网消息,民族歌剧《伤逝》在33年后,经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复排,将巡演第一站放在了浙江绍兴。作为小说作者鲁迅的故里,不仅是首次引入歌剧这一形式,也是对大师的致敬。《伤逝》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作曲家施光南将此改编成歌剧。33年后,这部作品将首次在鲁迅故里巡演,同时,这也是绍兴首次引入歌剧这一形式,不遗余力地传承“鲁迅精神”。

歌剧《伤逝》 篇2

歌剧《伤逝》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它取材于鲁迅的同名小说《伤逝》创作于1925年,是鲁迅的唯一一篇爱情题材小说。歌剧中的主人翁子君和涓生是五四时期的知识青年,也是一对情侣,他们为了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勇敢的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结合在一起。现实生活残酷与无情,俩人的爱情与幸福始终不能超然于社会之外。而自身的软弱是子君和涓生无法摆脱社会的重压和生活的贫困,爱情最终导致悲剧性的结局从而演绎了他们不幸的人生,最终子君含恨而亡,涓生带着心灵的创伤探索新的生路。

《伤逝》中《不幸的人生》子君的咏叹调,是声乐教学和演唱的经典曲目,与以往中国民歌为主要演唱形式的歌剧不同它是以西洋美声歌剧的形式表现了中国旧时代的城市小知识分子的普通生活。是主人翁悲剧人生的总结,分量很重,音乐很丰富,表现了子君迷茫、苦痛、挣扎的心情。

二、情感处理

单三部曲式的三个部分分别为主部、中部、再现部,而《不幸的人生》就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

歌曲一开始运用了f小调4/4拍,中速稍慢,情绪由舒缓凄凉 →柔美伤感→极度恐慌→无奈悲伤→反抗、坚持最后恍惚麻木,无力再挣扎,最后主人公在悲愤中离开人世。

(一)主部

歌曲用f小调表达了主人公向世人诉说冰一样的寒冷感觉,默默地哭泣着自己不幸的人生。要用诉说的形式,表达子君内心中的那一种无奈与不舍。最后一句,声音一转用一种柔美的声音,一扫沉闷的坏境,唱出了年轻少女为爱情愿牺牲一切的追求。但又再封建治压迫下是显的无力挣扎,自己的苦果只能自己吞食。

(二)中部

音乐转到F大调上,旋律色彩比第一部分要明亮一些,旋律起伏较大,柔美的旋律中带有说不出来的凄凉和伤感。

(1)第二段中运用了很多让人揪心的“别了”,而这几个“别了”所要表达的感情却是不同的。前两个“别了”是子君对自己憧憬美好生活的告别,在演唱时要轻巧、柔媚的声音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无限的眷恋;接着下来的两个“别了”透着一种无奈在里面,用一种感叹的声音在里面。最后的两个“别了”是子君对生活爱情的无限失望,用声力度要强于前几个,而“我的眼泪啊!滴滴洒在自己掘下的坟茔”这是歌曲第一个高潮部分,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时把整个情绪调动起来。

(2)第三段,音乐的节奏加快,要求演唱者有力度的演唱,表现出子君对周围压力下的一个文弱女子的心情,内心急促不按,对自己的归宿感到迷茫。随着音乐层层推进,戏剧性的华彩拖腔,这也是对歌唱者的考验。

(3)高潮过后,音乐转回到f小调上,在暴风雨般的伴奏中歌唱者的情绪由原来的恐慌转为无奈和悲伤。

(三)再现

结尾乐曲又回到开头那冰冷、寂寞的气氛之中。结尾里重复出现的,两小节音乐,如同死神敲响的表钟,表现了主人公变得恍惚麻木,最后在一个强记号的连续用“啊”的旋律,表现了子君无力再挣扎,喃喃自语着“默默哭泣着不幸的人生”在悲愤中离开人世。

三、声情并茂

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咏叹调要想唱好并非一件易事。首先演唱者要具备一定的声乐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歌唱技巧。其次,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充分做好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再次,我们还应该做到认真分析音乐作品,达到歌曲所要追寻的情感。

(1)不断提高歌唱技巧。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全面的歌唱技巧是一个成功的歌唱者必不可少的条件。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良好的嗓音还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刻苦勤奋的练习,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参加一些演唱实践,不断加以改进,使每次演唱都有新的创造。

(2)演唱这首歌时做好心理准备和思想上的准备。做好心理准备和思想上的准备是做好声情并茂的基础,演唱者在唱这首歌时,做好对这首歌的风格及情感表现的认识和思想把握。

(3)认真分析这首声乐作品,最终达到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歌唱者应千方百计的使这首歌曲回到当时的情景、时间、地点、人物等,竭力去找主人公子君的内心感受。

(4)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歌唱是用来感染人的,音乐是源于生活,人不体会生活又怎么能够表现歌曲呢?善于理解和接受他人,学会一些感动,爱憎分明,体会喜悦、兴奋、离别、悲伤、思念、豪放等情感和情绪并能够真正感受到,这样才能更好的认知到子君凄凉、悲惨的根本。

四、结语

通过了解该作品,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声乐艺术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它不仅作为一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给社会生活、社会风尚以深刻的影响”。歌唱者要想把这首歌的情感完整的表现出来,从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作品,做到声情并茂,声音、语言固然很重要,但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能动人,只会唱歌,不会唱情,不是一个完美的歌唱者,一个真正的歌唱者是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歌唱。因此若想把这首民族咏叹调完整的表现出来,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浅论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 篇3

关键词:施光南,歌剧,《伤逝》,音乐特征

一、施光南歌剧的创作特点

施光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多以声乐作品为主, 也涉猎到其他的题材和体裁, 歌剧《屈原》和《伤逝》是其大型体裁创作的优秀代表作。

施光南作品创作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创作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的重要原则。施光南自幼酷爱音乐, 对音乐有较高的天赋, 后期在良好的家庭背景下, 曾对中国传统的京剧音乐有所研究, 还曾深入民间学习过河北梆子, 这些都对他后来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2) 大胆把西洋歌剧的创作方法同中国音乐创作“民族化”特征相结合, 将中国的民族化音调与西洋的作曲技法相融合, 这样的创作在其声乐作品中体现尤为明显。同时, 在其歌剧器乐创作和编配上, 不也断加入自己的观点, 每一部作品都有出新点, 都极具创造性。

(3) 作品的创作以现实主义为原则。他善于把音乐与政治素材相结合, 来反映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主流。这种尝试是他成为此类音乐体裁创作的标志性代表。

二、抒情性的艺术特征

歌剧《伤逝》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一座分水岭, 也是施光南创作生涯中的高峰, 该歌剧剧本是由王泉、韩伟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歌剧《伤逝》的剧本充分发挥音乐抒情性的功能, 将人物的千变万化的心理、音乐戏剧性的冲突与整部作品的结构相结合。这些方面都极具体现了作品的创新性特点。笔者通过以下三点来谈抒情性:

(一) 抒情性与戏剧性的融合

施光南认为“歌剧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善于抒情的功能”, 因此, 使抒情性在歌剧里得到充分发挥, 是完成创作的关键。这部作品在舞美灯光、服装道具, 乐队的编配、人物角色以及演出的艺术性上都做了大胆的创新。在剧中运用了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对唱、伴唱等丰富的声乐体裁来达到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 将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的融合。众多的形式的变换, 都能看出作曲家在抒情性和戏剧性上所下的工夫, 作品的戏剧性冲突也在抒情性这一特征中显得相得益彰, 达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比如剧中《风萧瑟》和《不幸的人生》这两段咏叹调本身具有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点, 并在抒情的基础上巧妙地烘托出戏剧性, 很好的抒发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不幸人生的控诉, 进一步推动了剧情的向前发展。是整部歌曲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充满了生命力。

(二) 运用优美抒情的旋律描绘人物心理活动

在歌剧《伤逝》的旋律的写作上, 施光南尝试运用多种作曲创作技法来表情达意。例如在歌剧《春》的片段中, 《一抹夕阳》 (子君唱) 这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 旋律清晰明快, 富有简洁性、流动性和表情性, 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子君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首咏叹调是传统的三段体曲式, 在G大调上展开, 前奏刚开始就体现出抒情性的特征, 旋律流畅而优美。“一抹夕阳映照窗棂……望着窗前熟悉的身影, 我的心啊思绪纷纷”优美的旋律仿佛在慢慢陈述, 旋律音在“5”上做短暂的停歇, 乐曲陈述并没有终止。随着第二句“破网的鱼儿游向大海, 出笼的鸟儿飞向云空……”音区慢慢由低到高, 力度也慢慢增强, 后半句采用弱起节奏, 力度更强, 充分的表现了子君对冲出封建家庭牢笼渴望, 和对自由及美好爱情的向往。接下来的衬词“啊”唱出了主人公无以言表的内心情感, 将自己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出发的淋漓尽致。“诗一样的花, 花一样的梦, 他是我心中明亮的星”。八分音符和三连音交替进行, 节奏时而紧凑、时而舒缓, 两种心情通过节奏巧妙的得以体现。通过对《一抹夕阳》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旋律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中的作用, 使得整首咏叹调统一在美妙抒情的气氛之中。

(三) 规整的曲式结构是抒情性的奠基石

《伤逝》打破了传统歌剧分场、分幕的结构布局, 全曲奏鸣曲式的结构布局为音乐的整体性, 和人物感情的抒情表达做好了铺垫。呈示部:“春”包括曲目《一抹夕阳》等、“夏”包括《紫藤花》等;展开部:“秋”包括《风萧瑟》等、“冬”包括《不幸的人生》等;再现部“春”包括《古城默默盼春来》等。完全符合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使整部作品显得对称统一。

三、民族性与西洋歌剧相融合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民族歌剧, 他在借鉴西洋歌剧表现形式的同时加入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因其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族音乐功底和丰富的歌曲创作经验, 为歌剧伤逝的成功问世奠定了基础。

居其宏所说:“追求歌剧音乐的交响性, 立体化写法, 就意味着追求歌剧音乐戏剧性, 充分调动各种音乐形式 (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和乐队音乐等各种声、器乐手段) 来推进情节发展、展开戏剧冲突、抒发人物情感、刻画歌剧形式, 也即皈依‘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这一美学原则。” (1) 施光南正是以这样的美学原则为目标, 走在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的交响化的大路上, 以及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等形式, 这一创作理念的改变, 并没有改变他的民族情结, 反而通过西洋创作方法达到了强化音乐民族性的效果, 例如《伤逝》的主题咏叹调《紫藤花》的二重唱, 经典片段《不幸的人生》都具有民族风格的音调来表现, 这种特色的创作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结语

歌剧《伤逝》是我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 可以说是我国歌剧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他在创作上充满新颖性, 《伤逝》是在中国传统音调的基础上, 把西洋歌剧的创作方法加以运用, 打破了它创作之前中国歌剧常用的“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 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体现了《伤逝》在其创作上区别于其他歌剧而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2]居其宏.从《伤逝》到《屈原》简评施光南的歌剧创作[J].《人民音乐》, 1999 (6)

[3]陈燕秋.谈歌剧《伤逝》的音乐风格[J].淮南师范学院报, 2004, (2)

[4]周传明.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 (2)

[5]王志远.论施光南抒情歌曲创作的民族化与泛民族化风格[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 (04) .

歌剧《伤逝》 篇4

一、《她夺走了我的心》的音乐分析

本首曲子是一个多段并列式的曲式结构, 整个曲式又变化反复一次, 前奏、间奏和尾声都比较长。因此, 在保持曲式结构的紧凑和音乐的连续性方面给作曲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这也是此首曲子为什么要变化反复一次的原因, 不光是歌词的发展性不允许作品的音乐停止, 曲式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外, 我们可以看到施光南的作品当中, 曲式结构非常规整的作品不是很多, 这也与施光南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不拘泥于一种特定的形式, 才使他的作品与众不同。下面是本首曲目的曲式结构图:

从曲式方面来分析本首曲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一个带有变化反复的多段并列式结构曲式, 为了更好的衔接原段与变化段, 作曲家加入了较长的一段间奏, 另外, 为能更好的表达剧情, 本首曲目的前奏和尾声也比较长, 但因为是声乐曲目, 间奏和尾声均加入了人声, 所以不会使两者感觉到单一和冗长。

2.本首曲子所使用的动机节奏型非常明确, 作为3/4拍子的节奏, 采用的节奏型, 使作品的旋律在节奏的带动下具有了进一步的流动感。

3.在本首曲子当中前奏的写作是作曲家非常出彩的一部分, 对应歌词要表达的内容, 是“涓生”听到了脚步声, 在期望“子君”的到来, 在前奏的部分作曲家十分恰当的运用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方法, 逼真的描绘出了脚步的声音, 与歌曲中要表达的意境十分贴切的融合在一起。

4.本首曲目的伴奏织体较为单一, 低音声部大多是和弦的分解形式, 使整首曲目的音乐具有了流动性, 这与本首曲目要表达的中心情感有密切关系。伴奏的高音声部则是与旋律声部相互呼应的副旋律,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 这种声乐旋律与伴奏旋律相互呼应的伴奏手法在声乐作品当中非常常见, 而且施光南先生非常善于使用这种方法来配写伴奏。使用这种伴奏配写方法的好处首先是声乐演唱者能够非常容易的跟上伴奏, 声乐的旋律与伴奏的旋律好像破浪一样波动前行, 其次这种相呼应的手法非常好的解决了声乐旋律部分长音时的停滞感, 让音乐一直具有流动感。

二、《她夺走了我的心》的演唱提示

本首曲目是整部歌剧的第一首独唱咏叹调, 因此可以看出它在整部歌剧当中的分量, 其内容描写的是“涓生”认识“子君”不久以后, 由于两人共同语言的增多, 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涓生”对“子君”产生了爱慕之情, 在“涓生”又一次的等待“子君”来跟他讨论时, 他的心理活动。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对本曲做一下演唱提示:

1.首先从演唱技术方面来说, 本首曲子的基本格调是欢快的, 但应该是焦急当中含着期待, 而且焦急是充满希望的焦急, 因此在声乐演唱的音色选择上应该使用稍微明亮一些的音色, 避免出现暗淡的音色与整首曲目的情感不符。具体到曲目当中便是:整个A部分的声音应该运用半声唱法, 音量不要大, 表达出歌词当中所写的那种“风儿轻轻, 槐叶摇动, 我屏住呼吸聆听……”的意境。整个的B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是从f开始, 因此这里在演唱方法上就要求声音一定要“立”起来, 共鸣腔体充分打开, 声音集中到“面罩”部分像波浪一般滚滚而出, 体现出那种“烦躁不安”的感觉。进入到C部分, 这一部分表达的是“涓生”对紫藤花诉说对“子君”的爱慕, 应该是在轻轻的倾诉, 因此在演唱方法上要做到“收”一点, “管道”不要开的太大, 多加入一些轻假声, 声音要通而且位置要高, 避免出现窝在喉咙里面的暗淡声音。间奏部分是一个抒情的段落, 在这段中演唱者之所以没有唱歌词, 是因为感情的递增已经到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地步, 只能用“啊”来代替, 在演唱方法上要使用柔和的音色, 不要太明亮也不要太暗淡, 并且要有持久的气息保持, 以保证能把长的一句一口气唱完, 而且要做到婉转抒情。进入到后面的A1部分, 这段在曲式上是前面A段的变化反复, 无论是在歌词还是在感情上都是前面的发展延续, 在唱这一段的时候也还是要保持气息, 声音不要重, 注意体会歌词中所描绘画面的感觉。B1部分的演唱与前面的B部分基本一样, 演唱时松掉自己的下巴, 注意结合自己的气息, 使声音做到通且亮, 有一种坚实的感觉。C1部分与前面的C部分也基本相同, 在演唱时注意自己的声音不要生硬, 做到“立”而柔, 表达出那种向爱人求爱的感觉。最后在尾声部分呼唤“子君”的到来, 第一个“子君”可以放开唱, 往后逐渐就要“收”一些, 但一定要在气息的保持上, 不能让声音位置掉下来。

2.从强弱对比和情感把握来说,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情绪高涨的时候必然力度要强一些, 情绪低落的时候力度也要弱一些。对于本首曲目来说, 我们可以看到, 在前奏部分作曲家给出的提示首先是mf-mp-p-mp, 从这些力度符号的不断变化我们可以看出, 曲目一开始出来的模仿脚步声的节奏, 通过mf的力度来表示“涓生”确确实实听到了脚步声, 而后他逐渐陷入自己的思绪里面。A部分作曲家提示我们用的mp的力度, 这是与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相符合的, 为了更确切的听到“子君”是否来临, 似乎连呼吸都要屏住, 可见这里要用比较弱的声音来唱, 当到“血液又开始沸腾”一句时, 由于是以为“子君”来了, 力度要渐强, 声音随着伴奏的跑动也要逐渐拉开, 表现出逐渐激动的感觉。

进入B部分, 作曲家给出的力度提示是f, 由于前面的感情逐渐加强, 到这形成一个小高潮, “涓生”在感叹自己的“思绪是这般慌乱, 心情是这样激动”, 在等待心上人来临的时刻心情不可能平静。再接着往后力度渐渐变弱, 成为mf以至于后面的C部分的mp, C部分的力度提示是从mp-mf-mp, 这段是“涓生”在跟紫藤花倾诉自己对“子君”的爱慕之情, 似是把紫藤花当成了“子君”在轻轻的对其诉说。间奏部分又是一个高潮的部分, 一开始的力度是f, 而后逐渐变弱至mp, 这一部分是“涓生”在一系列的内心独白之后的感情又一次迸发, 以至于都不用歌词来表达, 只能用“啊”代替, 唱到下面的时候声音要弱但要有弹性, 表达出那种逐渐激动不已的感情。

进入到后面的A部分, 作曲家给出的力度提示是p, 这段在曲式上是前面A段的变化反复, 无论是在歌词还是在感情上都是前面的发展延续, 在唱这一段的时候, 声音要弱而且柔, 因为是“涓生”在回忆“子君”, 每当一提起“子君”, 他的声音里就充满了柔情, 此时的“子君”在“涓生”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打动着“涓生”的心。B1段是“下决心”的一段, 此时的“涓生”决定“抛掉空虚和寂寞, 勇敢的向她倾吐衷情”, 这里作曲家给出了f的力度提示, 好似“涓生”在为自己的决心鼓劲, 使他能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进入到C1段是“涓生”在设想对“子君”的表白, 他要“采一串紫藤花, 献给最亲爱的人”, 这时自然是充满真挚的感情的, 力度也变为mp, 好似“涓生”正在柔情的对“子君”在表白。尾声是“涓生”在呼唤“子君”的到来, 先是f而后逐渐变弱至mp, 有一种祈求的感觉, 似乎是在祈求上天快快把“子君”送到自己身边。

3.从歌曲的语气、语调、音调上来说, 本首歌曲实际上是口语化很浓的一首歌曲, 整首歌曲的音域不宽, 没有太高的音, 这就给演唱者留下了大量可以从容表演的空间。如在A、A1部分, 这些地方无论从歌词的表达意境上还是作曲家给出的力度提示上都要求“轻”一些唱, 实际上就是更口语化一些, 与现实的情景相符合。

《她夺走了我的心》一曲在歌剧《伤逝》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它是男主角的第一首独唱曲目, 作曲家在作此曲的时候给予了相当的心思。同时, 作为一首练习曲目也相当适合中等程度的声乐学习者, 可以说是中国歌剧选段当中一首不可多得的兼具欣赏性和歌唱性的优秀曲目。

摘要:《她夺走了我的心》是作曲家施光南先生作曲的第一部歌剧《伤逝》中男主角的第一首独唱曲目, 无论从歌曲的欣赏性还是难度适中性来说, 都很利于中等程度的声乐学习者练习, 本人就是从此首歌曲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提示两方面入手, 对此首歌曲进行剖析,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便更利于声乐学习者的学习。

关键词:伤逝,她夺走了我的心,音乐分析,演唱提示

参考文献

[1]洪如丁.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歌曲101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1.

[2]李焕之.施光南歌曲选 (独唱) (代序)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陈明树.鲁迅小说论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4]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上一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群众路线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