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歌剧魅影有感1000字

2024-07-04

观歌剧魅影有感1000字(共10篇)

观歌剧魅影有感1000字 篇1

1919年的巴黎,黑与白的世界。残破的歌剧院门口,几个小孩嬉戏着追逐打闹。一辆车,一个老人,一架轮椅,参差不齐的石板路上聚积着刚下过的雨。寒风瑟瑟,落叶飘零,昏暗的街道上,写着拍卖会标语的横幅悬挂在剧院门口的柱子中间。交织的蜘蛛网,成群的小鸟,从屋顶直射而下的几束光线让阴暗的拍卖会现场显得不那么阴森恐怖。目光的相遇注定会勾起对往昔的回忆。一个小巧的八音盒,做成手摇管风琴的形状,上面有个两腿交叉拴着绳子的玩偶小猴。老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猴,抿了抿嘴,仿佛那里面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老人轻轻抬起一根手指,三十法郎,成交。老人目光迷离地捧着音乐盒,耳边传来轻声的诉说:will you still play, when all the rest of us are dead...

影片就是以这样一种从黑白现实到彩色回忆的方式将我们带入那个歌舞升平的年代。半个世纪的岁月沉浮,斯人已去,唯有这座破烂不堪的歌剧院以及那些锈迹斑斑的旧物,见证了那个时代刻骨铭心的爱。没有绝对的现在,只有永恒的过去,人的一生一直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中,现实到回忆的过程,就是黑白到彩色的一种完美诠释。

随着大吊灯的缓缓升起,随着让人血脉贲张的音乐的响起,黑白的世界瞬间变得纸醉金迷——1870年的巴黎。正如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一切变得明亮;上帝说,要有爱,于是已经消沉半个世纪的世界重新被爱的记忆唤起。歌剧院,马车,行人,雕塑,壁灯,旋转楼梯,小丑面具,裙摆,舞鞋,小提琴,歌谱,舞台,la carlotta,清脆的女声。置身于这样的世界,谁能不为它们的美而眩晕。

电影的三位主角:christine,roual,phantom。christine仿佛是一位为音乐而生的天使,an angel of music,音乐就是她的灵魂;加上她的美貌与气质,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美。roual是一位有钱有势又帅气的绅士,和christine青梅竹马互相爱慕。而phantom,也就是魅影,仿佛一个能控制一个人内心的幽灵,能让你欲仙欲死不能自拔,也能让你坠入万丈深渊永世不得翻身。一幕幕爱恨交织,一处处情意缠绵,正在上演。

对于phantom这个带有悲剧性色彩的人物,有人这样评价:丑陋的容貌是恶魔赠送他的礼物,出众的才华是上帝给予他的补偿。仿佛被魔鬼贴上了标签,phantom从出生开始就被视为异物,人们尽情地嘲笑他,尽情地折磨他。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使得他心灵扭曲,杀死看守,逃至剧院,戴上面具,将恐怖的外貌隐藏于黑暗之中。黑暗造就孤独,爱的缺失让他变得疯狂。虽然在音乐、建筑等方面才华出众,但他终归是个异物。直到遇到christine。我相信,在他看到christine的第一眼,听到christine的第一声时,就已经认定她是那个来拯救他的音乐天使。那是一种超越一切的爱,当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可以相依时,christine的世界就是他的世界。他教她唱歌,他教她感受音乐的灵魂,在孤独中用歌声相互慰藉,像是一位老师,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但是,phantom注定是个悲剧性的角色。roual的出现让christine陷入爱河,而对于他来说,christine和音乐就是一切,当christine这个音乐天使渐渐离他远去时,一无所有的感觉让他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恐惧,仇恨,疯狂,一个充满魅力的魔鬼,渴望着属于他的爱。他不希望再一次回归孤独,受人耻笑,但他无法挽回失去的东西,那种发自内心的强大的悲伤感让我心碎。戒指,音乐盒,玻璃镜,玫瑰,“死亡之吻”,当他知道自己注定将会失败时,他让这份爱结束于此。把灵魂作为赌注去爱一个人,换来一生的感悟:如果真的爱一个人,那么只要她过得幸福,就足够了。正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

christine的抉择无比痛苦,一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互相爱慕的“王子”,另一个是给了她美妙的声音让她灵魂升华的“父亲”。每次出现christine和phantom深情对唱时,我都会沉醉其中。例如phantom第一次将christine带到黑暗的地下世界时,他们的声音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your/my spirit and your/my voice in one combined.”此时此刻,声音与灵魂融于一体,christine深深陶醉不能自拔。但悲哀的是,christine终究只是出于对音乐的崇拜与迷恋。正如上演phantom自己写的剧本《唐璜的胜利》时,两人的演绎将音乐的力量发挥到极致,那是一种性感的危险,刀尖上的舞蹈。鲜红的布景,摇曳的火焰,光亮的道具,黑色的礼服,魔鬼的心灵之花需要鲜血的浇灌才能盛开。christine的舞蹈,roual的眼泪,phantom的灵魂赌注,当观众们已然无法分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幻时,紧张的气氛在音乐停止的那一刻瞬间变得无比压抑。phantom已将内心的情感倾诉于christine,但当那一层面具被残忍的揭下之时,他知道一切都已结束。爱与绝望激发了他强烈的占有欲,带着christine离开,永远离开这个黑暗的世界。

本片的高潮,也就是最后的“死亡之吻”。几近疯狂的phantom用roual的死威胁,roual带着对christine深深的爱望着phantom,而christine知道,此时唯有自己才能解决一切。christine的吻发自内心,但又让人崩溃绝望。在那一刻,phantom流下热泪,所有仇恨、悲伤、恐惧、孤独,在那一刻都化为乌有。phantom不知道如何宣泄,黑暗给了他黑色的心,而此时他能做的只有哭泣,让一切抑郁随着眼泪流向体外。再也听不到这样的誓言了,再也得不到这样的吻了,一生一世,只有一次,正所谓“终生的所有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他只是想得到爱,想得到那一点点的爱,但他知道这对于他来说太过奢侈,也永远不可能。放他们走,给他们自由,这是他唯一能做到的给予christine的幸福。心碎时的吼叫,“go now”,“go now”,带走一切这儿的记忆,永远地离开。最后的最后,魅影独自坐在黑暗中哭泣,他轻轻捧起christine留下的丝巾嘶哑地喃喃自语:“i love you.” 赤身裸体来到这世界,等待某一天孤独的离开,而此时的phantom并没有失去一切,即使christine将离开,即使地下世界将不复存在,但陪伴他的,还有christine还给他的戒指,christine动人的声音,christine深情的吻,以及将会永远印在他脑海里的christine最后的回眸一笑。爱是残酷的,情到深处人孤独。

斯人已去,只剩白色的面具,曾经的面纱已经褪下,终究回归现实。依然是那两腿交叉拴着绳子的小猴音乐盒,彩色到黑白,过去到现在,50年的光阴,对玩偶小猴来说只是一瞬间。墓地,寒风,风烛,残年,颤抖着起身,将音乐盒置于爱妻坟前,却不经意间低头望见墓碑的角落里,一支红玫瑰,配着用黑丝带系着的那枚戒指。原来他从未离开,一直都在,虽阴阳两隔,但至死不渝。这是一个轻盈但又沉重的结尾,那狂风暴雨般的情感无以言表,孤独的沉默,归于死寂。淡淡的一抹,就如此刻骨铭心。

christine是上帝派来人间的音乐天使,如今她在天堂一切安好,享受着属于她的音乐。roual是一位英俊而又绅士的王子,他给了天使幸福的一生。phantom就仿佛墓边的那支红玫瑰,永远守在自己深爱之人的身边,无论是陪伴,还是祭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真正的悲剧,是不负责提供答案的。我们不知道christine真正爱的是谁,我们不知道她在潜意识和意识这个错综复杂的空间中何去何从。她是一个被迫得做出痛苦抉择的悲哀的人,就像尼采借森林之神西勒诺斯之口说出的人生真相:最好是别出生,次好是立刻就死。因为人的生命过程是痛苦的。艺术这一慰藉方式就成了摆脱痛苦的良药。而尼采认为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悲剧更能唤起我们对生的渴望,在感受美的同时,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意义。就像影片最后的那朵红玫瑰,黑白世界唯一的一抹血红,孤独地守望着世间的爱恨情仇。

歌剧魅影有感小学六年级 篇2

这个人没有名字,但是由于他居住在歌剧院中,时常以鬼魂的名义出现,决定剧院的大事小事,因此人们叫他“歌剧魅影”。他生下来就相貌丑陋无比,令人恐惧,于是他的第一件贴身衣物就是—面具。由于他的相貌,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强迫他离开家。多年之后,他在巴黎歌剧院定居,并且建造了自己的家。之后他爱上了美丽单纯的.女主角——克丽丝丁,并且每天教她唱歌,是她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但是,克里斯丁并不喜欢魅影,她真正喜欢的是劳尔——她的青梅竹马。当魅影得知克丽丝丁答应嫁给劳尔时,他的心碎了……

魅影很生气以至于他绑架了克丽丝丁到他的住所,劳尔试图去救克丽丝丁,但是,他被魅影绑在栅栏上。克丽丝丁摘下了魅影的面具,然而,面具下的另一半脸是如此丑陋K丽丝丁轻轻地吻了魅影一下。

这一个吻,改变了魅影的想法。这时,警察冲了进来,他放走了克丽丝丁和劳尔。并且敲碎了镜子,最后,魅影消失了,只留下一个面具。

歌剧魅影观后感800字 篇3

一个嘈杂的故事,一切源自于那个幽灵,其实他不是幽灵,他是一个人,一个戴着面具的人,他没有名字,也没有人见过他,他是一个孤寂的灵魂。他的孤寂,源自于出生时,因为相貌丑陋而不得不遮掩着半边脸,虽然露出的半边看起来还是很优美的,有一种俊美的贵族气质,但苦难的经历扭曲了那个灵魂。他曾被吉普赛人当作怪胎像猴一样,被关在笼子里展览,只是对命运的不甘心,他杀了那个关他的人,然后逃到了巴黎歌剧院,从此以后那个巨大的歌剧院的地底下,就是他一个人的天堂。他是个建筑师,为自己在这个地底世界里建造了一个皇宫,有水,有船,有国王般的宝座…… 他还是个音乐家,剧作家,在这个歌剧的天堂里,他是个天才,只是无人识。后来他遇见了女主角christine,一个七岁时就被送进了歌剧院的孤儿,在那里她学习芭蕾舞,同时她一直念念不忘拉小提琴的父亲临死前告诉她的那句话,他会在天堂为他找一个音乐天使来保护她,而她在圣像前的祈祷被phantom听到了,于是这个孤独的灵魂每天都会化作天使来教她唱歌,还会给予她鼓励,每每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总会有music of angle的声音传来……

后来姑娘终于有机会一举成名了,然后她与曾青梅竹马的子爵raoul相认,准备一起出去吃饭,而此时的phantom早已不能克制自己对她的爱,于是他化作music of angle 将她引导到自己的地下皇宫,告诫她要以音乐为重。女孩也曾因他的告诫而彷徨过,只是他最终未能阻挡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步伐,而他也为那个女孩做了太多太多的或对或错的事,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爱。这是一部悲喜剧,结局应该是许多人愿意看到的吧,在那种近乎疯狂的爱被漠视之后,他决定报复,但最终却在christine的一吻之下,他还是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所有的怨恨,离开了歌剧院。直到多年后,年迈的子爵在自己妻子的坟墓边看到了phantom送来的玫瑰和戒指……

引人入胜的,是那些美妙的音乐,虽然艾米的歌声被行家们认为比不上莎拉布莱曼,但那一种空灵的美,却打动了我这样一个歌剧盲。甚至令我觉得是否该重新来审视这一门艺术? 对于音乐,懂得真是不多,只能用心去聆听。更加感叹于那个孤寂的灵魂的爱,十几年如一日,默默等待女孩的长大,不倦的为其引导,既是良师,又是父亲,还要保存着心中的那一份爱意,直至最终,因爱而放弃。生活中,许多女孩又何曾不想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一个这样的男人,一切源于爱,一切止于爱,没有一丝占有,没有一丝杂念,那么干净,那么纯洁……因而就把这部电影当作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神话吧。给嘈杂复杂的现实社会中的男男女女,留存一些爱情的美好幻想。

观歌剧魅影有感1000字 篇4

一开始,看到这个影片的题目时,我不禁疑惑起来:网络里怎么有一个妈妈呢?于是,我就带着这个问题看起了电影。

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名叫刘雪萍的小女孩参加植树活动,却遭遇火灾,全身大面积烧伤,常年要做植皮手术,无法再回到课堂,但她没有放弃学习。她不能去学校学习,只能在家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凭着一股求知的韧劲,考上了中专,并成为一名会计师助手。在工作之余,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学萍学会了上网,帮助网瘾少年摆脱网游。一日,贺嘉妈妈上网与她聊天,求她帮助网瘾少年贺嘉,刘学萍上网化身成“满天星”与贺嘉聊天沟通。为了能帮她重返校园,彻底杜绝贺嘉的网瘾,她不厌其烦地和贺嘉谈心,用她自身的行动来鼓励贺嘉重返校园。

看完这个电影,我沉思了:网络游戏有这么大的魅力吗?近年来,有太多的学生因迷恋网络,不惜辍学,有的没钱上网甚至去偷钱、去抢劫。因为沉迷网络,他们一步步迷失了方向,没有了自信、自强、自我。更不可能看到父母和老师们那一双双着急、心痛的眼神。看看电影中贺嘉的父母,为了贺嘉能好好学习,他们披星戴月地工作,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听到贺嘉又逃课时,他们是那样伤心、绝望。还记得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他整天不务正业,逃课去网吧,老师、父母教育了他多次,却没有丝毫效果。他,深深地伤害了父母的心!天下有哪对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希望孩子们长大后有一番好作为。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这部影片中,我很敬佩“满天星阿姨”——刘雪萍,她虽残废,但是她有着坚强的生活态度,有着挽救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的中学生的独有的爱心。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妈妈”!

观歌剧魅影有感1000字 篇5

《壮志在我胸》以豪迈、激情、自信的歌声在感染着我,李娜姐姐的自信,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让我体会颇深。邓亚萍阿姨的幸福感言是“我要自信,我一定有独特的价值”。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我要乐观的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在新学期里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幸福是什么?在看到谭思澳她们对舞蹈的那份热爱、追求和对老师的那份依恋时,我也体会到了一种幸福,我要热爱生活,我现在的学习生活很幸福,在于丹老师的幸福感言中说“我要成长,健康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我感受到现在的我们要乐于学习,幸福成长,热爱生活,感受身边的每一份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恩和奉献,在看到孟佩杰的故事时,我十分感动。她时一名孤儿,就仅仅是养母给了她一个家,在妈妈患病后,她独自撑起了一个家。他对妈妈说“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回家时门是敞开的就行”。这样一个小小的幸福祈盼让我十分感动,让我体会到生活中最强大的不是困难,而是爱。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在幸福的世界里,要珍惜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懂得对生活说感恩,敞开心扉沟通,世界也会变开阔,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幸福。我感受到幸福来自与奉献,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别人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观歌剧魅影有感1000字 篇6

刚到时,一下车就发现几座雕像,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座,一座是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怀中抱着她的孩子,母亲抬头望着天空,眼中含泪,嘴巴微张,仿佛在像上天诉说着命运的不公,她手中的孩子双手无力的垂下,想必已被日军残忍的杀害了。孩子没了,丈夫没了,自己又受到凌辱,她无力的望着天,想问问上天为何这样待她,剥夺了她所有生活下去的力量。另一座雕像是奶奶向孙子伸出了双手,她向孙子全力呼喊着,仿佛在告诉他:“快逃快逃。”可她们却还是没能躲过敌人的刺刀,敌人的刺刀穿过了他们瘦弱的身躯,这样惨烈的一幕被雕刻者雕得栩栩如生,让我觉得甚至像个旁观者一样目睹了整个过程。我本已做好面对一切的思想准备,没想到还未进纪念馆,事实已经是如此沉重,让人的胸口像压了千斤重石喘不过气来,眼泪却已在眼眶中打转。

雕这些雕像的作者吴为山曾说“我一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腥风血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摸,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的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我们从中华门走进纪念馆,导游介绍说这个纪念馆是建立在万人坑上的,我们的脚下就是万名同胞亡魂亡灵的所在地 ,纪念馆内有一个滴水装置,12秒会滴下一滴水,代表一个遇难者死去。那些水滴看似渺小却深深的砸在了人们心里,它警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纪念馆内有很多大屠杀时的珍贵资料还有放映片,那些放映片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死同胞的难过与悲痛 ,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日军疯狂残杀我们的同胞,老弱病残一律不放过,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大火连天,把整个南京城的天映得通红一片,惨叫声不绝于耳,万人坑中累累白骨,尸骸遍野,黄土吸尽了鲜血,却吸不尽人民的苦痛,吸不尽中华民族的冤屈。碑墙上密密麻麻的刻着遇害人的姓名,我在心中默默为遇难者哀悼,四面的墙上贴着一张张的照片,每一张都展示了日本曾在我们国家犯下的恶行。

走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对日本侵略者感到愤怒,也为死去的同胞悲伤。来到和平鸽广场,这里四处都是象征着和平的和平鸽,它们自由自在的翱翔在蓝天上,多希望这些鸽子能为我们国家永永远远带来和平与希望!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中华人民永不能磨灭的伤痛。

在极度的愤怒中,中华人民奋起反抗,一致对敌,发誓一定要把日寇赶出中国!

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我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战,如果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算,抗战时间则长达十四年.日本披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外衣实施他的侵略目的,抗战时期我国居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反法西斯战争中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日本共占领中国26省1500余县市,面积约600余万平方公里,无数的抗日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顽强的与侵略者对抗,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我们曾经因为国力衰弱,制度腐败,政府因为无能对入侵者妥协退让等原因被侵略者称之为东亚病夫。在1934年的《告民众书》中,中共就已经提出“一切真正意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不屈从做亡国奴的人,不分政治信仰,不分职业区别,联合在抗日统一战线内。”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依旧顽强对敌,直至把敌人赶出了中国。

9月3日,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一响,这是为中华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鸣响的礼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阅兵式上,中国展现了许多高精尖的武器,如96A式主战坦克,新一代04A步兵战车,各式导弹等。可是70年前,我们的武器并不如今天一样先进,反之当时的日本使用的武器比我们先进太多太多,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武器的落后,我们牺牲了很多战士,这也告诉我们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等到大国真正崛起的那一天,我们的科技力量真正被世界认可,我们的国防力量日渐强大起来,只有让自己强大,别的国家才不敢觊觎挑衅我们,我们才不会变成人人可欺的角色 。

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社会发展史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改变了中国社会,为中国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其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中国抗战的前沿,高举民族革命的大旗,倡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导着中华民族的迈进。另一方面抗日战争弘扬了爱国精神,推动了国家统一,它把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统一起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也得到了发展,抗日战争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也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日后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历史基础。

然而现在的日本仍然不能正视这段历史,他们的首相,大臣仍然以那些侵略者为荣,参拜靖国神社,把那些侵略者看做是为国牺牲的英雄,他们不承认自己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甚至肆意篡改历史真相,改变他们下一代的历史教科书来试图掩盖他们的侵略行为,这是中国人民万万不能忍受的。另一方面日本屡次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钓鱼岛历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在面对日本的问题上我们不能被网上故意散布的信息冲昏头脑,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被有心人利用,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步入社会后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在国家有难时八方相助,而不是成为社会的米虫败类。

抗日战争对我国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中国将以史为鉴,振兴中华,我们不再做一只病狮,而要做一只雄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中国人民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最后希望日方有关人员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不要再重复以前的老路,以维护各国间的和平安定为前提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歌剧魅影》观后感 篇7

导语:《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完美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歌剧魅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歌剧魅影》观后感

一个是因毁容而藏在歌剧院深处的音乐天才,一个是貌美可爱的年轻女演员,还有一个是英俊无畏的年轻伯爵,看似复杂的爱情关系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记录了一段永生不可忘的人生旅途。

鬼魅(姑且这么叫)爱上了年轻的Christine,便不遗余力的把她打造成了耀眼的女高音歌唱家,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她的一切。然而当他发现Christine与一位伯爵Raoul相爱后,感到自己受了欺骗,爱也转化成了怨恨,怒火填充了扭曲的心灵,决意以Raoul的生命来换取Christine对他的爱。最终,Christine的吻消释了一切,鬼魅也彻底觉悟,放了那对恋人,再次走向了无尽的黑暗。

拥有感人的故事,只能算是一部好电影;而这部歌剧影片中大量的歌剧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女高音的咏叹调及主题曲,不禁令我心驰神往,心中有中莫名的感动。

我不懂得怎样去写影评,更不会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待一部影片,所能及的,只是把心中所想用贫瘠的文字去表述。

影片采用追忆的手法。通过年迈的伯爵在拍卖会上购得的一些物品所产生的回忆来展开剧情的发展。一只30镑的玩偶猴子验证了那段历程。从年少的鬼魅逃离马戏团时不忘带走的那只肮脏猴子到隐居歌剧院后那只被精心打扮过的可以击钗的猴子,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绝望的鬼魅在永绝人世之前所唯一做的事便是在那只玩偶猴子前轻吟,眼眸中透出一丝淡淡的陶醉与满足之情,夹杂着对他而言一生不可及的幸福。

片尾处,伯爵带着玩偶来到了墓园,伫立在Christine的墓前,祭奠自己离世不久的妻子,并将玩偶放在了墓碑前,希望她在天国依然能忆起那个曾经出现在她生命当中的鬼魅。刹那间,伯爵发现墓的角落摆放了一枝暗红的玫瑰,枝叶间穿插着一枚银戒指——这些都曾是鬼魅向Christine示爱的信物。似乎一切都在暗示鬼魅依旧在人间,依旧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深深爱着Christine。

这样执著,亘古不变的爱是否还会流传于世间?即使换来的仅仅是苟且度过一生? 《歌剧魅影》观后感

昨天看了XX年电影版的《歌剧魅影》,电影从1919年拍卖歌剧院内的古董起镜,当拍卖到修缮好的歌剧院的大吊灯时,大吊灯被冉冉升起,画面就由黑白变为彩色,时光也被拉回到18xx年,此时的歌剧院内,大家正在排练歌剧。在全剧中,导演多次用这种线索物件颜色从黑白到彩色或者从彩色到黑白的变化的手法让故事往返于回忆和现实之间,表达效果流畅而自然。不同于以往的回忆使用黑白,现实使用彩色,这里恰恰是相反的,从而突出电影的主旋律还是在过往。歌剧院内总是接连地出现怪事,正在排练的女主唱被突然从空中降下来的挂帘砸到,一气之下决定罢唱,于是有人推荐克里斯丁·戴做主唱,开始大家很怀疑她的能力,等她一开嗓的时候,大家都被她的歌声打动了。她演出成功后回到了自己的准备室,“魅影”出现了,那个教她歌唱,给她启示的导师。“魅影”带着面具,他和着歌的语言直抵人心,女主角不由自主地被他牵引着走过长长的隧道,又乘小船划过一条小河,到达了他平时栖居的宫殿。他孔雀型的大床很吸引我,仿佛就是为女主角准备的。他们在他的宫殿里和着歌的交流是那么让人倾慕。此时,女主角青梅竹马的爱人正在她准备室的外面等着她,可是,她却不见了。天亮的时候“魅影”把女主角又送了回去,并且给歌剧院的老板写信要求以后都让克里斯丁演女主唱,但是老板没有同意,于是魅影又开始在歌剧院作怪。故事到高潮的时候是女主角和她青梅竹马的爱人在天台是互诉钟情,被“魅影”听到了,然后两个男人决斗,青梅竹马占了上风,但是他并没有杀了“魅影”,从而留下了后患。于是“魅影”继续捣乱,那个一开始标志性的大吊灯从棚顶掉了下来,“魅影”把克里斯丁引到他的宫殿,克里斯丁的爱人为了寻她也去了宫殿,这次他被“魅影”打败了,让克里斯丁抉择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她的爱人,但是她吻了“魅影”,并把自己的钻石戒指放在了他的手里,于是“魅影”放过了他们。

看到最后,我对克里斯丁的心意有些迷惑,她到底爱着谁呢?或者说她到底更爱谁呢?

我个人觉得,她是喜欢她的青梅竹马劳尔的,她可以为了救他去死或者怎样,除了喜欢也许还有一点点爱吧,否则她也不会有勇气为他死;而对于“魅影”,克里斯丁一定是爱的,因为“魅影”是她灵魂的伴侣,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有的观影者提出疑问,那克里斯丁为什么选择劳尔而并非“魅影”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因为克里斯丁是一个世俗的女子,“魅影”长得实在是吓人。

第二,是因为克里斯丁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她觉得,相儒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电影到最后的镜头是在克里斯丁的墓前放在一支玫瑰,玫瑰上绑着丝带,丝带的结处是克里斯丁当年最后送给“魅影”的戒指。我觉得从这一幕出发,导演要表达的是第二点可能,即她和“魅影”要留下最好的印象给彼此,不要因为在一起而破坏了这种美丽的距离。若是两个人日复一日地过着琐碎的生活,也许就成了张爱玲说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了,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她在追求这种隔阂的美,这种触不到的伤。

而此时的我,更愿意相信是第一种,克里斯丁是个世俗的女子。否则,为何她多次在众人面前摘掉“魅影”为了掩饰自己丑陋的半边脸的面具呢?难道是为了让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那样的年代里,他这么做是会被当做怪物抓走关起来的。克里斯丁这么做分明就是想让他出丑,想摆脱他对她心灵上的控制。而且,她的未婚夫是一个子爵,是在上流社会里的人物,有权有钱有势有地位,跟着他的未婚夫是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夫人的,而跟“魅影”在一起却要过着不见天日躲躲藏藏的生活,即使自己的歌声再美,再打动人,那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就是个卖唱的罢了。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她心里确实是有劳尔的,即使劳尔不是她最爱的人,因此这个结局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就此搁笔吧,想到了苏轼和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在我落笔之前,我还坚信着故事要表达的是第二个原因,可是,我动摇了自己……

《歌剧魅影》观后感

特意抛开某种情感去观看这部电影,音乐没得说的,歌剧魅影主题曲的旋律很容易在大脑里形成回音,不断播放。

魅影除了在歌剧中学习一些做人的东西,他的生活全然隔离在人类社会之外。理解他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带他进入剧院生活的居里夫人。她深知他的一切,并默默的保护这个可怜的孩子,尽量避免外界的人对他的扰乱。魅影是个天才,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很多东西,自从他的生命中出现了克莉丝汀,他便他的音乐全部贡献给她,通过他的爱。对克利丝汀来说,这种爱满足了她精神上的一切,她却不知他的存在,以为那只是一个神灵、一个梦,当然,她喜欢这个梦。拉伍是克莉丝汀小时候的朋友,在她一唱成名后,他出现了。他是一个俊朗有钱的白马王子。魅影感觉到爱情的威胁,他把克莉丝汀带到了他的地下宫殿表达爱意。本来一切都很美好,但克莉丝汀却因为好奇他面具后面的面孔,揭开了即使母亲也要抛弃的丑陋面孔,也让魅影怒不可揭,他自怜的叹到——从此,他在她心中不再存在美好的一面。无奈之中,唯好送她回到剧院。

克莉丝汀和拉伍的感情因为魅影杀死一个工作人员,而讯速长温,克莉丝汀已经开始恐惧魅影的所作所为了。然而,她却对他慈父般的关怀念念不忘,她渴望再次听到那熟悉的歌声。在魅影差不多成功诱惑克莉丝汀回到他的地下宫殿时,拉伍不失时机的杀出来,并带走了克莉丝汀。魅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他决定不择手段要把她带回身边。

魅影在舞台上设置两道机关,成功的把她带到了地下。拉伍也在居里夫人的帮助下找到他们。魅影上前把他给勒住,然后以拉伍死的代价让克莉丝汀选择是否跟魅影离去。克莉丝汀歌唱他的可怜,并吻了他。这一吻唤醒了魅影对克莉丝汀最真诚的爱,魅影只好放了他们,让他们离开。爱一个人,如果她的幸福快乐不是他的幸福快乐,他还离住她,就是贪婪。

拉伍没什么好说的,是个勇敢的白马王子。

克莉丝汀是个可爱美丽善良勇敢的女孩。在魅影没有向她顷诉爱意前,她从来不知剧院的那只鬼就是她的梦中天使。后来让她在白马王子与丑陋的魅影之间作爱恋的选择,正常人都会选前者。

魅影是个孤独的黑马绅士,他一直以来都深爱着克莉丝汀,即使是在暗中。有最丑陋的面孔,也有拥最真诚的心和才华。自从爱上克莉丝汀后,她就是他生命的一切,而这一切都给一对小情人夺走时,他还是活了下来。从他母亲抛弃他开始,他一生注定是孤独寂寞的,他的生命就是《学习承受孤独》。

《歌剧魅影》观后感

《歌剧魅影》是我所看过的电影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部歌剧。是著名的安德鲁。洛伊。韦伯的得意之作。华丽的服饰,揪心的音乐,沉重的悲吟,黑暗与光明的不断交替,一切都那么吸引着我。

故事由老迈的伯爵R在拍卖会上竞拍那第663件拍卖品时开始,镜头瞬间由那玩偶转向了辉煌的歌剧院。那正预演着即将上演的歌剧。就在这时,女主人公C出现了,一位年轻而有天赋的女演员,但她却不是歌剧的主角,而长年住在地下室的一个因面貌丑而被抛弃的魅影却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并下定决心要让她成为歌剧院的第一号人物。他在C即将睡着之际,引导她演唱、跳舞、排剧,而C以为是已故的父亲派来的音乐天使,她深深为他的歌声着迷,而一切在R出现后,他们不在再为对方所着迷,在魅影威胁歌剧院的经理要C做主角后,C的歌声吸引了众人,就在魅影为她而作的戏剧即将上演前,魅影发现了C和R的爱情,他试图将她带到他长年居住的地下宫殿,向她表达爱意,希望她为他留下,而R发现她失踪后唯一知道魅影身世的居里夫人问清情况,方知魅影原来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对他欣赏、怜悯但又不可退步。

C在地下宫殿里发现了魅影长年为她所作的戏剧及婚纱蜡像,在他的歌声中沉迷了,但一觉醒来后因好奇心,她揭开了魅影的面具,为他扭曲的脸庞而恐惧,而魅影像被欺骗了一般,恐惧、愤怒,但他依旧希望C能为他留下,可她还是走了。最终魅影同R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可在生死考验,C为了救R吻了魅影扭曲的脸,让魅影震惊了,他终于放开了她,让他们离开,而自己也消失了。

可以说,整个电影最让人震惊的不是凄美的感情故事,而是一路下来的音乐,他们用音乐互诉真情,也用音乐表达愤怒、哀伤、恐惧。可怜的魅影,他是永不卸妆的演员,在歌剧院以外没有他的世界,没有他的舞台,他只能将自己的期盼寄托于C,他以为她会象迷恋他的音乐一样迷恋他,可现实却是在C揭下他面具之后跟R走了,他的面具是他唯一的衣裳,有了它,他的另一半脸是充满自信和才气,却因C的好奇,他不再自信,他崩溃了,将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她会留下,她会爱他,当她象其他人一样带着恐惧、怜悯选择离开时,他怎能不崩溃,他的世界已经没有支点。唯一让他骄傲的音乐也挽留不了他爱的人,就这么无情地被剥夺了所有的希冀,我对他深深同情啊!

再谈C和R,全剧明显对他们的感情刻画是那么的少,如果C和魅影是恶魔与天使的交替,那么C和R就是童话里王子与公主梦幻爱恋。到底是什么让C爱上R而不爱魅影,真的不懂。有人说C更像是因为R的地位和金钱才跟他走的,不得而知!或许爱一个人真的没有理由又或许爱的理由太多。如果是我们,是否也会选择R而离开魅影?但可以肯定的是魅影的自尊心何其强,心理也如其面一样严重扭曲,C如果真的选择和他在一起,估计离不了那灯火辉煌却见不得人的地下宫殿,而魅影是否会因为C的留下而逐渐向正常人转变呢?我想很难很难!

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很大程度上与童年经历、家庭关系相关密切,魅影因丑陋面孔而惨遭抛弃,甚至被马戏团的人关在笼子里为人取笑,人格早已扭曲,他对世人有的只是冷酷和恨意,而一个人始终都心存希望,他不自觉地希望纯真的C能给予他爱,唤醒他对爱的渴望,但长期的受苦让他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打转,渴望爱又自觉得不到爱,他勇敢地去尝试,向光明靠近,伸手去触摸温暖,但仍旧无情地被拒绝,他心里只剩一个声音便是:“我不配得到爱,因为我这鬼面孔!没有人会爱我!”多么可怜的人,音乐是他的救命稻草,是他唯一珍视的东西,所以他希望用音乐交换爱情,就好象一个小孩哭着要拥抱一样,那便是他所有的希望。

我想如果他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放大现实的残酷,冷静地接受现实,努力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他会好起来的,毕竟一个人的心理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爱情是什么?什么是爱情?没有答案!就我觉得魅影对C的感情真的便是爱了吗?是他对爱的渴望之极的结果,与爱情有多少联系或许需有人帮助他分析。所以在未确定是爱情前,不要过早地去为之肝肠寸断。与其这样,不如多剖析自己,多认识下自我,何况没有完善的自我,也成就不了美好的爱情!

《歌剧魅影》观后感 篇8

——音乐艺术中的爱情

之前我从没看过音乐剧电影,《歌剧魅影》是我首次看的一部音乐剧电影。虽然看的是电影而不是舞台剧,但无论是影片中华丽的场景、美妙的音乐还是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都令我很震撼,真有一种“相看”恨晚之感。

这是一个发生在1870 年的宏伟壮丽的法国巴黎歌剧院里的故事,影片先播放所谓的剧 院连续五季的首席女高音卡洛塔小姐排演,她的歌声,刺耳,犹如吼叫,剧院内的人感到厌 恶,我也实在不敢恭维。这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与后来女主角克里斯汀代替其演唱的歌声形 成鲜明对比,克里斯汀的歌声温和有感情,很美很动听。最让我震撼的是魅影的歌声,洪亮,有力,简直像是从天而降,与他神秘的“魅影”身份很相应。他第一次带克里斯汀到他的地下宫殿时,那歌声满是柔情。在与克里斯汀演出他编的《胜利的唐璜》时既表现出了他对克里斯汀深情的爱又充满了孤独的悲伤感。而在影片最后魅影将克里斯汀带到地下室后,他的歌声充满了愤恨,充分表现了他内心扭曲后的凶残的一面。在看电影的同时能有这样一种音乐艺术的享受,真的是很满足的一件事。所以在上完选修课后,我回去又看了两遍。

影片除了美妙的音乐吸引我之外,其中的深沉而伤感又爱恨

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也很吸引我。魅影一直教导克里斯汀音乐,为她排除阻碍她音乐事业发展的障碍,一直在为她付出,他是爱克里斯汀的,但是由于他丑陋的面貌,他是不可能正大光明的去追求克里斯汀的。对于克里斯汀,她对音乐天使,她的导师的爱并不是爱情,因为音乐天使是他的老师,也像是她的父亲一样,那是一种敬仰与感激之情。况且她一开始也无从知道音乐天使是真正的一个人。到后来魅影露身之后,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经不像天使了,他凶残的杀人,他自以为克 里斯汀只属于他从而要控制她,这一切都让克里斯汀美好的梦想破灭了,并对魅影充满了恐惧和怨恨。我很同情魅影的不幸遭遇,也肯定他对克里斯汀的爱是那样的真、那样的深。他也应该有追求自己所爱的自由和权力,只是因为他从来就缺少爱,而且过于心切得到爱,所 以他爱的方式太暴力了,占有欲和控制欲都太强了,不懂得爱她就应该给她自由的道理。前人早就总结了:自由比爱情更重要!他认为为克里斯汀付出就一定要得到她的爱情是不合理的。这都是在克里斯汀吻他之前的。当克里斯汀说:“让上帝赐我勇气向你展现,你并不孤 独!”然后给他深情之吻,我想这也是爱之吻,可能不代表爱情,但一定带有克里斯汀要拯救魅影扭曲的灵魂,把他从孤独的禁锢中释放出来的爱,这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动人的爱。就是这么看似简单的一吻,魅影的心融化了,灵魂不再扭

曲了,从他流下的泪水,我看出了他孩童般的天真与满足,原来他并不是真的一定要得到克里斯汀和她的爱情,他要的仅仅是有那么一个人可以理解他所承受的痛苦,可以不怕他丑陋的容貌,给他一点点温暖,哪怕不是爱情而是友情也就足矣。也许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容易满足,可以为了尊重所爱的克里斯汀的选择而放弃她,成全她与劳尔的爱情。看到这,我已经成了泪人了,他太伟大了,他不仅懂得了真正的爱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

劳尔对克里斯汀的爱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可能有观众会觉得他们的爱情并不感人。不过我并不觉得。劳尔多次为了克里斯汀与魅影交手,受伤他也没有退缩,他看似弱小,那与魅影抗衡到底的决心确是那样坚定,那种不退缩不认输的精神,为爱而战的勇气就已经足够 震撼人心了。试想在当今社会真那么容易遇到一个这样为爱勇往直前的男子吗?更何况还是一个子爵呢!

我一开始就站在了孤独的魅影这一边。只是一种感觉,从电影的开始,我就揪心,揪心于他的孤独,揪心于他的阴暗,揪心于他的无望。

最喜欢他与Christine第一次相遇的那一段。音乐突然激昂,电子乐器的特有强劲,从布满玫瑰的房间,穿越烛光长

廊,渡过宁静的水湖,美丽的christine终于来到了魅影的天

堂,抑或是地狱。华丽的黑暗,灿烂的烛光......但,悲剧终究是悲剧。可怜的魅影幽灵,他戴着面具的脸是那么的迷人,但他的美丽之下是永不能解开的诅咒。当他期待一生的吻真正贴近他旷世孤独的脸时,带给他却是更为痛苦与沉重的悲凉。

歌剧魅影读后感 篇9

丑陋是面容还是内心?

埃里克因为面容丑陋而被亲人抛弃,因为无人爱,所以渴求爱,克里斯蒂娜的出现填补了他内心的空缺,但是寂寞越久,欲望就愈发的可怕,可怕到变态的占有,为了克里斯蒂娜,不惜杀人,爱到极致恨也到极致,因爱生恨,也因爱而宽恕。在地宫里,克里斯蒂娜的吻唤醒了埃里克,拯救了拉乌尔,这一吻是真诚的,克里斯蒂娜不愿意和埃里克结婚,但是却敢于给予他一吻,这个吻是怜悯还是理解?是天堂亦或是地狱?这样的吻唤醒了埃里克的灵魂,打破了埃里克的心理界线,这样一个女人是不同于那些世人的,她是精灵,是天使,带给他爱欲的渴望,拯救了他卑劣的灵魂,他深知自己不配与克里斯蒂娜在一起,最终他选择放手,放走了自己所爱与拉乌尔,在自己建造的地宫中结束了生命。

带着丑陋外表的卡西莫多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他是被教主迷惑了双眼,在被处罚之时,极度渴求清水的他在刑台上呼唤求助,无人回应,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却站了出来给了他救命的水,也因此卡西莫多爱上了这个敢于接近他的女人,他自知爱斯梅拉达是遥不可及的星辰,但他却愿意为爱斯梅拉达做一切事,甚至是在最后背离教主的命令,主动选择拯救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死去,他也伴随在她的身边一同化为尘土。

《美女与野兽》中也是丑陋的怪兽与美女贝儿,同样是丑陋的外表,同样是拥有美丽心灵的女主,然而丑陋的怪兽可以在找到真爱后变成王子,与美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童话是美好的,给你无限的希望。现实是残酷的,丑陋的怪物是没有好下场的,如若你没有正常人的皮囊,现实中怪物的一生是悲剧的,无人愿懂,无人理解,因为被世人抛弃,他们对爱的渴望,比一般人更强烈,强烈的占有,极度的占有进而成变态。

歌剧魅影观后感 篇10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是很好听的一个词语,前些年很多文艺片啊,琼瑶的言情剧都经常出现这类的词语。经过很多文人雅士,小说创作人员,电视编制人员的不断粉刷之下。这词语已经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爱的其中一种体现了。而电影里面,我们能够明白,克里斯丁是比拉乌尔早死的,这能够在结局拉乌尔在克里斯丁的坟墓前献花能够明白。并且,电影里也没有对那克里斯丁的墓碑进行特写,所以我们不太清楚克里斯丁究竟是活了多少岁就死掉了,我们也能够猜想可能克里斯丁就是在跟拉乌尔结婚后一两年就死掉了(我太狠毒了),你说这样是不是太杯具了。然后,我觉得电影里应对克里斯丁坟前的一支玫瑰进行特写,这可能是想说魅影其实也是还没有死的,这又是一个杯具!

貌似这部剧没没有多大的杯具能够说,硬要说的话,只能说说是,“三角恋”真的确实是杯具。算了,还是不去挑这部剧的杯具了。还是正儿八经的说我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对于音乐剧这种类型的电影,说不上厌恶,只能说是不喜欢吧。总之就是忍受不了几个小时下来耳边一向充斥着吵吵闹闹的声音,连个正常点的对话都很少。《歌剧魅影》是我看过的第二部音乐剧,之前有看过的一部是《窈窕淑女》。还看过一部分《歌舞青春》的片段。这些都是被逼着去看的,窈窕淑女是高中时候英语书本里面的一片课文,然后这个歌剧魅影是此刻的选修课。我想了一下,之所以厌恶音乐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言不通,本来听着那些番语就觉得不舒服了,此刻还要一大群人叽里呱啦的疯疯癫癫的在舞台上头张着大大的嘴巴啰啰嗦嗦的不明白在干什么,在我看来,简直是噪声污染,对听觉神经的严重摧残,对人忍耐性的极大挑战。

可是,在音乐剧里面,那些没有人在唱歌的段落我还是很喜欢的,就是那些仅有配乐来衬托环境或者是用来表达某一种情景的音乐我还是觉得挺好听的。这和我刚才说的观点也重合,也是因为语言问题,音乐没有语言障碍,所以听起来不会反感,并且是能够被理解的,能够被理解的,所以才能有感受。至于那些根本都不能理解和理解的,谈什么感想。

在《歌剧魅影》中,也不乏这样的令我感兴趣的段落,具体是在哪些环节我忘记了,我一向对涉及音乐方面的东西就行就特差了。

上一篇:高中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机器人概述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