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通用5篇)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篇1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本文转自:http://(中州期刊联盟专业代发论文,QQ 1619318789张编辑
张艺(文章来源于:大舞台杂志,转载注明出处)
摘要:自从1853年首次公演以来,歌剧《茶花女》一直被世界各大著名歌剧院作为保留曲目久演不衰。它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打动如此多的观众,一方面是因为美妙的音乐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色彩,另一方面,人物独特的性格更是其魅力所在。玛格丽特对纯真爱情的炽烈追求,为了所爱的人甘愿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世界著名歌剧《茶花女》的人物性格特点,论述欣赏该部歌剧对提高当代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意义。关键词:歌剧《茶花女》;纯真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力;健康的人性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名妓玛格丽特因为喜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玛格丽特受到青年阿芒真挚情意的感动,与他坠入爱河,毅然离开纸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这段爱情却受到了阿芒父亲的阻拦。在他父亲的哀求下,玛格丽特为了爱人的前途和家族的声誉无奈选择了放弃,回到巴黎重操旧业。而不知实情的阿芒无法理解她的举动,于是,当众羞辱了她。爱人的怨恨让原本就患有肺痨的玛格丽特病入膏肓。此时,阿芒的父亲则无法再继续忍受内心的煎熬,终于将真相和盘托出,但为时已晚,玛格丽特已怀着遗憾孤独地离开了人世,如茶花般凋零陨落。这部歌剧对当代人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引导人们追求纯真的情感,培养坚定的意志力,体味人性的丰富内涵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当代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追求纯真美好的情感
纯真美好的情感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不懈的追求目标。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潮流,正因为如此,《茶花女》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才显得尤为可贵。爱上阿芒后,她决然地斩断了与公爵的关系,从而丧失了经济来源。为了维持生活,她瞒着阿芒不断变卖典当自己的财物。而为了阿芒一家所谓的名誉,她又满足阿芒父亲的请求,牺牲自己,忍痛离开自己心爱的人。在面对阿芒的误解和报复时,她甘愿默默地承受,因为爱对方,而宁愿牺牲自己,虽然极端无奈,却是玛格丽特坚定的选择,这份对感情的执着深深感动了无数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往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有的人为了所谓的理想和事业舍弃爱情,更有人为了钱财和权势扭曲爱情。而玛格丽特宁愿洗尽铅华,抛开唾手可得的奢化生活,与阿芒到乡间过隐居的生活。这种真挚的爱情,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现代人干涸的心田。
二、固执的观念与虚荣心
玛格丽特虽然付出了真挚的爱情,但是阿芒却一直不信任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以至于阿芒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就怀着一颗猜疑的心。第三天阿芒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了自己,于是阿芒迅速发出一封绝交信并在信里百般羞辱谴责她。然而,当阿芒听到一些朋友因为他得到了“美艳绝伦并可以为自己争面子的情妇” 玛格丽特而为他祝贺之后,阿芒在自己虚荣心的强烈作用下,马上就又后悔了起来,他即可给玛格丽特发出了一封请求她宽恕自己一时冲动的信。对于阿芒对玛格丽特的感情转变之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阿芒的意识中,占有巴黎美艳绝伦的名妓的那份虚荣心比对玛格丽特的真挚爱情强一百倍。也可以这样理解,在阿芒心里想要得到的是一份拥有名妓的那份虚荣并不是要得到一个
普通女人的爱情。人们常说,“真正的爱情很容易使人变得崇高”,但是阿芒在得到了玛格丽特之后不但没有变得丝毫崇高起来,反而变得更加堕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着拥有巴黎名妓的那份虚荣和快乐之外,就是去地下赌场赌博来增加一点用于挥霍的金钱。
与阿芒如此堕落与无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挚的爱情真正让巴黎的一个妓女玛格丽特变得如此的崇高起来了,玛格丽特决定抛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虚荣和奢侈,她幼稚的想要与阿芒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玛格丽特不惜一切代价要贱价变卖自己拥有的一切财富,为的就是告别曾经的一切,要洗心革面做一个新人与阿芒过上一个平凡人的生活。她与阿芒租起了一间清静的小屋,过起了远离风尘的隐居生活。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阿芒仅仅是依顺着玛格丽特安排的一些,但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和玛格丽特结婚这样的事情,也许在阿芒的内心之中始终不相信玛格丽特能重新做人脱离以前的一切。也许正是由于阿芒这样的想法,在玛格丽特因了阿芒的父亲的要求给阿芒写了一封分手信后,阿芒马上就否定了玛格丽特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抛弃了对她的一切爱情和信任,甚至没有想到应该去问一下这个变化是为什么发生的,尽管他明明知道父亲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反对他和玛格丽特继续来往。
三、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歌剧中,玛格丽特为了履行自己对阿芒父亲的诺言,默默承受阿芒的误会和侮辱,不管多么艰难,她都信守承诺,直到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表现出一个普通女性所具有的坚强意志。
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力。现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具备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少有挫折感,他们一方面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对生活抱有过高的要求。而且部分人对学习,对事业都采取顺其自然,得过且过的态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然而人类也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生活越来越安逸,甚至越来越奢华,精神却日益空虚,人成了概念化的抽象,失去了情感和意志等宝贵的人文精神。
四、回归健康的人性
歌剧第二幕,阿芒和玛格丽特到巴黎郊外居住,这是他们情感经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玛格丽特宁可放弃巴黎极尽奢华的享受,选择与阿芒在乡间过着安静平凡的生活。乡下的新鲜空气、幽静的环境对玛格丽特的身体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这种单纯的生活中,两个人的感情日渐亲密,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玛格丽特觉得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和幸福。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城市郊区居住,追求恬静的乡村生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新鲜空气、蛙鸣、鸟叫都成为人们心灵上的莫大享受。在把心放开的同时,潜心思考,认识自己,体味人生,这样更利于健康人性的回归。
歌剧的最后,为了阿芒的前途和他家人的幸福,玛格丽特不惜牺牲自我成全大义,饮恨忍辱而终。病入膏肓的时刻,她仍然把所剩不多的钱布施给穷人。在这个沦落风尘的女人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人性的真正涵义。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舞美等于一体,欣赏歌剧不仅有助于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且能提高观众的人文素养。我们应提倡大学生观看《茶花女》等经典的歌剧,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篇2
中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作天人关系。天人关系的基本观念, 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与人合而为一、融为一体, 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观念。
在远古时期, 生产力极其低下, 大自然的斗转星移、四季变化, 使人类显得渺小无力。在瞬息变化的大自然面前, 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敬畏和依赖的感情。这时的人们还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 只是感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已。因此, 顺天时, 因地利, 靠人和, 当时的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传下》) 远古时代, 伏羲氏通过仰观天象, 俯察地理,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而发明了八卦, 通过“类万物”来实现人与“神明”。这也就是早期人类与自然的一种沟通。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出现了哲学思想的“百家争鸣”盛况。“天人合一”观念在此时已成为一种被普遍认知的指导思想。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应时而生。
“知天之所为, 知人之所为者, 至矣” (《庄子·大宗师》) , 《庄子》一书开篇宗义, 将认识天地自然与人的基本属性作为学识的最高境界。“故其好之也一, 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 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 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这就是说天与人是一个整体, 人可以与自然沟通, 从而达到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和谐程度, 所谓“天与人不相胜也”。“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万物与人融合为一体。庄子从物性平等的立场出发, 主张天地万物本是同体同生。因此,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倡导人类要以开放的视野审视世间万物, 从而使“天人合一”的观念达到新的境界。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贬抑人为, 更多地强调人的精神境界, 提倡精神境界上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天”就是指自然, 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 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 都已经不存在。人应该遵循天地之间的共通法则来生存, 人道应遵从天道, 顺应自然。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中国人天性中就对自然和谐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顿悟。尽管近代中国受到各种国外审美观念的影响, 但“天人合一”思想却深入到国人的骨子里, 成为一种潜意识中的认知。
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当今时代,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 人类在不断炫耀成就时, 也逐渐觉察到正在陷入危机之中。
过去一百年来, 地球人口激增到60亿, 人口的增长使得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激增。同时, 工业时代以来累积的生态破坏的副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全球环境恶化, 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洪水、干旱、沙尘暴等灾难频发。对于我国来说,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沙漠化开始侵蚀城市, 还有过度开采、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历史原因造成的破坏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 使我国的自然资源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几乎是过去五千年的总和, 这一切给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极端形式, 就是自然界对人类报复导致的, 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局部倒退。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恶化问题, 就是没有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而导致的恶果。恩格斯说过:“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次选择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些生态环境危机问题, 都是由于人类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过度向自然索取, 乱砍滥伐, 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面对这些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的报复, 人类不得不审视自身的行为, 进而对环境保护问题、生态危机问题引起重视。因此, 正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我们家园, 保护我们生存地球的呼声日益高涨, 并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强烈的呼声之一。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球性、紧迫性的问题。
三、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在地球环境恶化, 人与自然关系紧张, 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庄子和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本理念, 对我们今天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自然界有其美好的安排和秩序, 人只要顺其自然, 与自然事物互不干预, 和谐共处, 就会无为而无不为。它启示我们必须放弃人类作为自然界立法者、主宰者的观念, 应充分尊重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平等身份和基本权利, 以良好的道德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开放、兼容的心态来接纳自然。同时, 也被自然所接纳。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反思当前因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割裂造成的环境危机等教训,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已经摆到了人类的面前。关于如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为日益凸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物我合一的思想资源。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 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式。这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 自然地得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建设目标。这同时也是具有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深化概括。注重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和谐统一, 从而达到建设“天地与我并生”的和谐统一的社会目标。
建设和谐发展社会,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 我们应该创造新的物质形式, 改造原有的旧的物质生产领域, 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创建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第一, 要从单一索取型发展模式向综合开发利用、和谐共有发展型模式迈进。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分类处理, 对于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要做好规划步骤, 从而做到“物尽其用”, 对于不可再生、循环资源, 要做好统一规划, 合理处理, 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贻害子孙后代。第二, 要大力倡导绿色产业, 形成绿色产业链经济, 对化学农药的开发和应用形成规范, 从而减轻大量化工产品对自然、对人类自身的损害。对绿色、无公害的农业、化工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其次在社会发展方面, 我们要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形式, 加强环境教育、环境科技、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健全制度纪律, 增强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相关宣传。二是要发展生物技术研究, 从科学角度加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沟通。第三, 要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在整个社会环境中,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和信仰的氛围, 在整个社会营造“物我共存”的和谐氛围和境界, 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快速、可持续发展。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宏观的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哲学理论, 是我国古代的基本哲学原则, 同时也是一种生态哲学原则, 更是中国古代产生的彻底而完备的生态哲学与美学理论的完美结合。追本溯源,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固有文化, 在当代, 继承和发扬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文明的研究发展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找到了思想领域的脉络与源头, 同时也为今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根源和理论方向。
参考文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薛晓源, 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4]杨果, 李天道.先秦儒家的生态美学观及其构成态势[J].宜宾学院学报, 2008, (6) .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篇3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代校园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87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完善,在今天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挥其积极的方面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天校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渊源和智力支持。
一、孔子简介
孔子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及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奴隶制逐步趋于崩溃而封建制度萌芽和发展的时代。当时社会经历着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性大变革,而此前等级森严的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奴隶制教育制度也逐步被打破。在这种大背景下,“学在官府”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孔子顺时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教育对象不再分等级,下层劳动人民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进步思想。据说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孔子不仅开启了私人办学的先河,也点燃了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导火索。
二、孔子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简洁明了地说,就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制度及贵族的礼乐修养,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提出了“先做人再学习”的思想——“弟子入则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令今人叹为观止!
三、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面向、善待所有学生
孔子以前的教育制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学在官府”,孔子以伟大的首创精神开历史先河创办私人学校,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 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 顺应了教育公平服务于人民的历史潮流,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盛事。打破“有教无类”的“类”,就是打破社会地位的贵贱尊卑,让所有的人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开历史先河, 让教育不论贵贱尊卑,任何人都有资格有权利受教育, 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人”,这与后世提倡的教育精神完全一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
这样伟大仁慈的思想, 孔子早在约三千年前就如此破天荒勇敢、慈祥地提出来了, 可谓是感天动地之创举。让芸芸众生无不感念。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过人的才华, 但每一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都有可能“成人”, 这就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一个平台, 也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开辟了一条大道。
四、孔子承认个体差异,提出“因材施教”,根据个体需要,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孔子又一个极其伟大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孔子科学敏锐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中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重要得多。因而孔子在教学中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智力、志向、出身、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选择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学生的不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朱熹对孔子的教育得出一个精辟结论——“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
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记载与论述很多,后人多举这个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事实上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很多,如关于“仁”的例子。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⑤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⑥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非常有趣的是,孔子在回答众人问仁时,不仅内容不同,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的深浅、难易。如对樊迟,他回答“爱人。”多么通俗易懂呀!还有像——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都是他因材施教好的佐证。孔子这种先了解学生情况、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方法, 环顾寰球不仅在古代,即使在当今的世界, 都是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五、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不搞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
孔子在《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愤,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所谓悱,就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进行思考。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礼记·学记》中也说:“君子之教渝也,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则思。” “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也就是教师所举的一隅,也就是《孟子·尽心下》篇里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是一种科学的、启发式的、活泼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呆板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传授。
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按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在教学中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的就是接受知识与独立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不能脱离思考, 否则学到的东西不能消化; 但不学习仅空想更不行, 根本上还是要读书,否则效果更不会好。结合今天校园的教学实践, 认真体会圣人的这句名言及其包含的哲理, 会由衷地想起司马迁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谓至圣矣!”这段话。也会想起“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的这段话。
六、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完全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始终是两千多年的定律。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其作用。
总体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伟大的、民主的、进步的。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而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直到今天,孔子思想在推动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些与其中孔子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 “四个全面”成为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让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各级教师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篇4
权艳
12031020 12法11 【摘要】儒家思想自产生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占据了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提到儒家思想又以孔孟为代表,其思想所主张的仁爱观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以及倡导德治的治国理念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当下和谐社会的和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代伦理道德关系模式的构建、对教育思想的启示以及对法治社会的建设等三个方面。
【关键字】孔孟儒家思想、伦理关系、教育思想、法制建设、和谐社会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世界所公认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思想自西汉开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不断与时俱进,绵延发展两千多年,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远播海外,构成东亚文明的内核,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所提倡的“有教无类”、“仁者爱人”、“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对当代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宝贵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当代的伦理道德关系模式的构建、对单当下教育思想的启示以及对法治建设的发展三个方面意义非凡,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下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时代与民族的限制而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发掘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古今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吸收与融合,在传承积极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使其在现代能焕发出更加闪耀的光彩,进一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的民族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孔孟儒家伦理道德关系的现实意义
儒家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词与期待上。儒家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这种修养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已修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1]几千年来,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成为中国人潜移默化的内在价值观念,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与处事原则。
道德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对其自身合理性存在的一种精神性反思;而伦理则是人经过反思形成的具有必然性且构成人的生活价值合理性的一种实体关系。因此, 有道德生活的地方, 必有伦理关系存在。所谓伦理关系, 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过程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人们的道德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具体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中, 属于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 2]和谐的伦理关系能促进人类道德生活的完善;反之, 非均衡、不和谐的伦理关系又给道德主体带来沉重的道德负担。孔孟从人的角度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伦理大厦,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在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中,既含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含道德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3] 1.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模式遵循以个人(我)为出发点、以他人为目的的原则。“仁”是孔孟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既是崇高的人生理想, 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孔子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 雍也》)这样以自己为例, 推及到别人身上, 就是实行仁的方法。这是孔孟一以贯之的思想, 是仁的本质所在, 这种思想内在地包含有人己兼顾, 但更看重由己及人, 以自己为起点来建立伦理关系。“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恕虽然是以自我为中心, 但不是为了满足自己, 而是去理解别人。是从根本上提出的与人交往之道:从自身出发,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很显然,这种思想并非利己的而是利他的,在现代,更应当贯彻这一理念,学会理解别人,看似很小的一个想法念头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在与人交往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家庭伦理关系模式。孔子反复强调“仁”的思想,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说:所谓“仁”的本质就是“孝悌”。“孝悌”也是最基本的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父慈子孝”、“夫义妻顺”等等思想在今天对于构建和谐家庭也有积极的的意义。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儒家的这套家庭伦理关系模式是为维护封建社会所提出的,在现代,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可盲目信从儒家在封建社会所提倡的愚昧孝道,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这种带有强烈封建式的盲从性、愚昧性的孝道是我们在今天所要摒弃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模式伦理。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是重义轻利,遵从礼制。“义”即道德,指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乎公认的社会准则;利是物质利益或功利。在孔子看来,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人的精神需要远比物质需要有意义。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就是说,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是贫贱困苦,也使人感到精神生活充实、快乐,但这不过同飘忽而逝的浮云,不值得一顾。[4]在市场经济下,这种重义轻利的理念似乎更值得被倡导贯彻,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下,人人都应当以集体利益为重,构建和谐的文明社会。在1994年10月5日召开的“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韵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孔子及其儒家给予评价中说:“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国家、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这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6]
二、孔孟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和孟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如今风行的终身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以及自我教育模式都受孔孟教育思想精髓的影响。例如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和教育不同才渐渐有了差距而已。孔子的这一思想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 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涉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道德教育等许多方面,儒家在这些方面所提出的思想、学说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古代教育的内容,即使在今天仍闪烁着智慧之光,富有启迪意义。
第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教学。这是儒家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这也应当被贯彻在今天教育理念中,教育者应当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分别给予不同的教育。有的学生悟性很高,老师只要加以提点,学生就能很快成长起来,这时则应该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能力。但也有学生悟性差一些,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不厌其烦地指导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使他们跟上班级整体学习的进度。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理所当然,这时候就需要可以发现他们特长的伯乐进一步发掘他们的才能,老师的悉心观察必不可少。
第二,启发诱导,学以致用。启发诱导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的教育方法。孔子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帮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才能有助于进一步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打开只是的大门。此外,孔子还主张言行一致,反对言行不一,认为言行是否一致是做人品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是正确对待知行关系的为人处事原则,也是德育的原则。
第三,学思结合、传习结合。这一教育方法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认为不读书,不学习,苦思冥想不行,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认真学习又得苦思冥想学到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他总结出了深入思考与学习的九个方面,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聪,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时时离不开思。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知,情,意,行”之说,都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法,任何孤立的教学都是违背教学发展规律的。[7]
现代的教育也应当注意这一点,教师要注意教的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学生思考了多少,锻炼其思维方式。
三、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 , 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而儒家自始至终都将道德价值的实现看得高于一切。儒家不仅将道德价值视为个体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还将道德秩序贯彻在管理国家和平治天下之中。
事实上,“德治”的源头在中国很早就有 ,《尚书》载尧舜时代即有德政、德教、德治的活头。周初就已有“敬德保民”、“修德配命”等“德治”的雏形。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很早即突出道德教化在政治上的作用。郭沫若曾指出 , 周人的“德” “不仅包含着正心修心的工夫 , 并且还包含有治国平天下的作用 , 便是王者要努力于人事 , 不使丧乱有缝隙可乘;天下不生乱子 , 天也就时常保存着了。” [8 ] 儒家既将道德与政治视为一体 , 以其重道德之思路 , 必倡言“德治”。为政以德之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政治实践中的根本观念 , 也是其德治的根本性纲领。为政以德就是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的手段 , 仁政、德治、仁民爱物 , 其实均是指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 , 以德治、仁政去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拥护 , 并以此来巩固政权 , 维护社会秩序。[9]“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 》)由此看来,儒家的“德治”十分重视道德感、羞耻心在人的心中的作用。只有有了对一切不道德的事情的羞耻之心,才可能使一个人不去犯罪,否则,就是用严刑重罚,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根源。在当下中国实行法治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今天,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结果,如何真正切实贯彻起代表人民利益的法律,使法律为人民服务,民主法治普惠人间,社会更加和谐应当是现代人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总之 , 自宋明以来 , 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 ,并且成为中国人立法之根据。中国人的“政”“治”便以“德治”(实则是一种“人治”)为核心 , 完全确立起来。如果说,在宋明以前,儒家的正统地位还有过动摇(如魏晋之玄学、如隋唐之佛学), 那么,宋明以降、儒学是彻底胜利了。它在吸纳了佛、道之思想 , 融和了玄学、道学和佛学之后终于成为中国人政道、治道与学统之根本。[10]
当然,孔孟的“德治”、“仁政”思想是在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下维护封建统治的政策思想,带有封建色彩,在现代应当正确审视其历史背景与其作用,与韩非子所倡导的严峻律法相比,孔孟所主张的仁政德治在现代的意义显然更大,除此之外,儒家的道德思想同时也贯穿于当代人的基本价值观中,“仁”“礼”已于与无形中成为大多数人交往的准则,这也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在我国所处的广泛而深刻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更新、创新的世纪转换和社会变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道德体系的重构、道德力量的张扬、道德人格的塑造等历史任务,是异常艰巨的。我们既要立足本国,立足现实,又要将眼光遍及古今未来,吸纳人类优秀精神文明成果,弘扬有益于现在和未来的优良精神文明遗产。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具有极大的历史借鉴意义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政、德治”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体系的建构、教育教学的传承与改革乃至当今法制体系的建构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认识历史性、阶级性的局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使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仍能焕发起闪耀的光彩,进一步推动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参考文献]
[1]张华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J]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 [ 2]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1.[3]张关华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J]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 [4]苗润田.结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第24页 [5]杨明.现代儒学重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篇5
关键词:《茶花女》,旋律,节奏,情感,发声技巧
1848年, 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问世, 音乐家威尔第就以此为剧本写了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歌剧《茶花女》, 该部歌剧被很多的歌剧院上演, 也曾有多位著名艺术家分别扮演过其中的主角。
一、二重唱“让我们走向遥远的地方”中的旋律、节奏特点
歌剧《茶花女》二重唱“让我们走向遥远的地方”是在第三幕中恋人相见时所演唱。这首二重唱在整部《茶花女》歌剧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它将这部悲剧歌剧推向了顶峰。当第三幕刚开始时, “乐队用支离破碎的命运主题塑造了病入膏肓的薇奥列塔凄惨形象”【1】, 紧接着医生私下告知她的仆人阿妮娜:薇奥列塔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待阿妮娜退去, “小提琴奏出爱情的主题, 在爱情主题的乐队伴奏下薇奥列塔从怀里掏出一封阿尔弗莱德父亲乔治·亚芒写来的信, 独自念起:乔治·亚芒感激薇奥列塔遵守诺言, 并且也已转告阿弗莱德有关薇奥列塔所作的一切, 而阿弗莱德也将赶来向薇奥列塔致歉, 但这一切对薇奥列塔而言, 都已经太晚了!”【2】薇奥列塔的内心发出了“太迟了”的感慨, 音乐用薇奥列塔和单簧管的一唱一和来表现她内心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己悲惨命运的哀伤的矛盾冲突中。接下来薇奥列塔唱起了咏叹调:“永别了, 过去的美梦”【3】, 这段女高音咏叹调为后半部分的二重唱做了个铺垫。
紧接音乐旋律突然转向了一种跳跃的感觉, 节奏感也加强, 巴黎狂欢节的喧闹声从窗外传进来, 造成悲剧性的对比。薇奥列塔在音乐中也出现了幻觉, 她觉得心爱的人即将到来, 此时的音乐旋律由合唱队与乐队共同完成。仆人阿妮娜匆忙回来, 她问薇奥列塔今天是否真的觉得好过一些?因为她要给薇奥列塔一个大惊喜。这时音乐的旋律越来越强烈, 节奏感也越来越紧奏。直到阿弗莱德与她相见, 并深深的拥抱在一起, 音乐的旋律达到顶峰, 此时作曲家用了大量的表情记号、力度重音记号。并在二人演唱重唱之前用四个重音记号来结束这段二重唱之前的引子。这种旋律上的处理表现了这对男女还是互相深爱着对方, 即使之前双方有误解, 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是不能分开他们的, 为后面的二重唱做了个铺垫。
之后音乐旋律出现了缓和的现象, 作曲家用了3/8拍节奏, 伴奏音型也出现了跳音记号, “带有呼唤性的音调表现了薇奥列塔和阿尔弗莱德对重活爱情的美好幻想与期望。”【4】阿尔弗莱德的旋律断断续续, 总体呈下行, 表现阿尔弗莱德盼望和薇奥列塔过幸福生活的急切心理。旋律音程的关系分别出现了级进和跳进。这种感觉是平静、自然, 但又不乏一种激动。这种音乐的处理给人感到一丝无奈的感觉, 让我们看到了男女主人公的真挚的爱情。能深刻的体会到主人公此刻的心情和状态, 音乐感觉给人一种柔和但又不时带着一种凄凉的音调。
“而薇奥列塔的旋律则不断重复这个旋律动机, 表现她因阿尔弗莱德的归来而激动, 因为有机会再次获得爱情而欣喜, 忘却了不久离开人世。阿弗莱德紧紧拥抱住他亏欠甚多的薇奥列塔, 两人至此, 误会冰释, 并且打算离开巴黎, 重新过着只有他们两人的宁静生活。”【5】
该重唱的中间部分是旋律的高潮部分, 旋律感起伏强烈, 因为二人在诉说这美好的生活, 希望彼此远离痛苦, 迎接美好未来
谱例二:
但这些都是幻想, 薇奥列塔终离开人世。所以在二重唱最后部分作曲家用了急切的而又有些奢望的音调。音程方面出现级进, 甚至是同一音程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表达突出音乐结束时的平静、柔和。只是在接近尾声的地方音程出现了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 突出男女主人公生死离别痛苦感觉, 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旋律线成波浪形, 随着大波浪线逐级推进和下降, 这种处理是一种非常细致地表现了乐思的起伏变化, 再加上表情记号丰富, 结束句也就更加激动人心。”【6】作曲家在二重唱的尾声这样处理, 表达的是男女主人公从刚开始的相见再到最后生死离别的痛苦感觉, 给听众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
二、演唱中强弱变化的控制
这段二重唱作曲家用了3/8拍节奏, 旋律都在男高音的过渡声区上, 很容易使声音不统一, 而且声音容易疲劳。所以要注意喉咙的充分打开, 气息的运送均匀, 以及声带均匀向下的挡气结合起来, 使音色发生较暗的变化, 从而实现音区的顺利过渡.达到这一角色应有的柔和抒情的音色, 我们称它为“关闭”。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训练, 才能完成这段经典的唱段。
歌曲《让我们走向那遥远的地方》二重唱开始的几小节由男高音阿尔弗莱德演唱, “这时的音乐要求半声的运用这是一项较难的歌唱技巧.它要求横膈膜的支持, 打开喉咙和面罩共鸣密切配合, 否则声音就会浅, 紧, 虚, 半声指的是在各方配合好的基础上控制住音量, 即唱出较弱的声音.这种声音同时必须要有高泛音, 很好的面罩共鸣.从而得到音量弱, 但能致远的效果, 以便使抒情的色彩更浓。”【7】当时的剧情是薇奥列塔忍受着病魔的痛苦偎依的躺在阿尔弗莱德身边, 阿尔弗莱德希望他心爱的人能够远离病魔, 远离痛苦, 和她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演唱开始的几小节可以用半声来歌唱。作曲家在这个地方用了“p”、渐强到渐弱等表情记号, 这种表现手段贯穿于男高音的独唱部分, 在后面女高音开始独唱的前几小节, 出现了两个“f”表情力度记号, 紧接随后的剩余二小节又出现了“pp”表情记号。这些旋律上下起伏的变化, 这就要求男高音喉拢要充分打开、喉头要很稳定, 喉头不可随着音程关系的上下运行而变化喉头的位置。要想做到前半部分声音轻而不虚, 就必须像强声一样, 追求高位置, 追求良好的面罩共鸣。音质、音色、喉头的位置也和后面的强声一样, 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种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阿尔弗莱德深爱着薇奥列塔, 但之前的误解, 让他很后悔, 一切的解释在现在这时候都是多余的, 表现出阿尔弗莱德无奈却必须面对薇奥列塔即将离开人间的事实。所以这段歌唱必须要求演唱者有高超的声音的控制能力, 强有力的气息支持, 才能做出音乐的渐强到渐弱的旋律要求, 保证这段二重唱前半部分男高音的演唱出彩。
三、男、女二重唱的互相交流与配合
当女高音唱完独唱部分后, 就是二重唱当中的轮唱部分, 这时的音乐变化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问一答, 相互交织在一起。这部分堪称二重唱的高潮部分, 也是整部歌剧中的精华之一, 音乐自然也突出强烈的对比。乐队伴奏也从前半部分的平淡, 逐渐突变成了强烈。开始部分, 虽然主旋律在女高音薇奥列塔的唱段中, 而且音域也在女高音的换声区域上, 但旋律起伏很小, 男高音在旋律的下方起到一种对主旋律的补充, 音域都在中音区域中, 只需一种自然的、加上气息的支撑声音即可。这段所要表达, 阿尔弗莱德不愿接受薇奥列塔即将离开人间事实, 他小心的呵护着薇奥列塔、把她紧紧的搂在怀里。二人都希望痛苦和悲伤永远忘怀, 幸福与快乐即将来到, 永远不分开, 从此过着幸福生活。所以在轮唱前几小节部分要求男、女高音声音相互和谐, 男高音声部不能太强, 女高音声音略显突出, 旋律音程关系是级进的, 旋律线条要求做的很明显, 要很连贯。音乐强弱变化控制也要做到从p-f-p。
作为演唱二重唱中间部分, 要求男高音与女高音需要有强大的气息支撑, 喉咙充分打开, 喉头稳定, 使得三者结合在一起, 特别是在二重唱中间部分几个降A的高音上, 一定要将声音唱进头腔, 也就是要喉头稳定, 不要认为这是高音就很随意的将喉头往上一抬高喊上去, 这样的唱法将会破坏音乐的线条, 声区得不到统一。因为这段所要表达阿尔弗莱德与薇奥列塔似乎看到幸福的曙光在向他们接近, 他们已经远离了这段痛苦。所以这段旋律线的类型成波浪型, 说明音乐的旋律起伏很大, 表情记号也很丰富, 特别是女高音的跳音旋律上要求声音灵活、富有弹性。需要气息的支撑, 以及高位置的声音相配合。因为这时主旋律在男高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不能太突出, 阿尔弗莱德在告诉薇奥列塔病魔一定会离你而去, 一定会活下去, 而薇奥列塔似乎也看到了希望, 虽然她在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 但她似乎精神上已经忘却了。在演唱二重唱中间部分一定注意互相的配合, 要求男、女高音声音融为一体。男女之间声音要相互配合, 形成一种默契感, 才能出色圆满的完成整段二重唱。
结语
如何艺术表现这部经典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二重唱——“让我们走向遥远的地方”, 需要全方位的把握整部歌剧的来龙去脉, 要仔细的研究这部作品的内涵。通过、旋律、节奏、发声技巧的全面分析以及综合, 才能够出色的完成这部二重唱作品。
当然, 《茶花女》这部歌剧还有许多经典的唱段可供我们去研究。可以进一步的去研究其它唱段, 从而达到对整部歌剧的融会贯通。
注释
1[1]曾宪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的塑造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2]曾宪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的塑造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3]曾宪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的塑造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4]曾宪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的塑造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5]曾宪林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的塑造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6]李贞华著《音乐分析与创作导论》[C].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论歌剧《茶花女》对当代学生的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试论中华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10-24
茶花女悲剧的原因07-07
读伟大的茶花女有感05-27
茶花女小学的读书心得07-28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09-08
歌剧中的卡门08-10
歌剧艺术与歌剧表演08-09
《茶花女》06-05
歌剧《卡门》的观后感09-10
歌剧欣赏的观后感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