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2024-06-05

《茶花女》(精选12篇)

《茶花女》 篇1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最成功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于1948年正式发表, 获得巨大成功。1852年小仲马将其改编成剧本上演, 再次引起轰动。此外,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于1853年把它改编成歌剧, 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 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 《茶花女》的影响不断扩大。在19世纪末, 《茶花女》已在欧美各国获得盛誉, 使千千万万读者和观众一掬同情之泪。值得一提的是, 《茶花女》还是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 由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于1898年译出, 以《茶花女遗事》为名发表。

《茶花女》的女主人公名叫玛格丽特·戈蒂埃, 是当时巴黎城内时运最旺的完完全全受人供养的姑娘, 换句话说也就是妓女。她每年要花费十万法郎以上, 此外她还患有严重的肺病。供养她的人主要是一位家财万贯的老公爵, 此外还会接受阔少爷德·N伯爵送来的首饰。在她身边还有一个女人, 名叫普吕珰丝·杜韦努瓦, 是一家时装店的老板娘, 也是一位失了俏的老妓女, 她看似在时时刻刻帮助玛格丽特解决困难, 实为从中谋利, 以维持生计。男主人公名叫阿尔芒·迪瓦尔, 他奋不顾身地爱着玛格丽特, 愿意为她失去一切。但是, 阿尔芒并不富有, 他拥有的全部财产除已过世的母亲遗留给他的六万法郎年金之外, 只剩下父亲给的五千法郎生活费。父亲迪瓦尔先生是C城总税务长, 在他身上体现了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与保守思想, 他是导致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爱情悲剧的重要人物。

小说中, 围绕着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出现了很多人物, 他们对玛格丽特怀有截然不同的情感。

一、玛格丽特身边的女性人物

第一位是玛格丽特的姐姐, 她与她的这位妹妹已有六七年没见, 但是她可以继承玛格丽特五万法郎的遗产, 小说写到“她回到乡下时, 为妹妹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 然而她把这笔钱以四厘五的利息存了起来, 使她的悲痛获得补偿”。这位姐姐对她妹妹的情况一无所知, 而且已有六七年没见, 说到她对玛格丽特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 实在可笑, 多半是因为她继承了妹妹五万法郎的遗产, 如若不表现得悲痛点就说不过去罢了, 说白了只是做做样子。

第二位就是普吕珰丝, 她在玛格丽特当红发达的时候, 热情地帮助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建立关系, 还帮助玛格丽特东奔西跑, 比如她说“那么, 去对公爵说把房子给您租下来, 我有把握他会给您租下来。如果您愿意的话, 我来负责办这件事”。在玛格丽特刚重病卧床时, 还在当铺与各位供给人之间替玛格丽特来回奔走, 但是当玛格丽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给普吕珰丝那么多钱时, 她开始借口有事避开了。小说写到“杜韦努瓦太太为人不怎么样。这个女人一向几乎全靠玛格丽特生活, 她以为能在玛格丽特身上搞到更多的钱。她欠下一些债, 无力偿还。她看到自己的邻居已毫无用处以后, 甚至不来看玛格丽特”。在玛格丽特去世之后, 她也破了产, 还到处散播谣言说是玛格丽特害她破了产, 因为玛格丽特在生病期间向她借了很多钱, 而她又算不上是债权人。

最后一位就是朱丽·迪普拉, 她是在玛格丽特重病卧床即将离开人世之前留在玛格丽特身边的唯一一位真诚的朋友, 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玛格丽特, 守在玛格丽特床边, 睡在玛格丽特房间里, 当有男人来查封玛格丽特财产的时候“她冲到餐室, 徒劳地跟他们争吵, 哭着回来”, 还想用自己最后一点积蓄来阻止查封。她因为玛格丽特的去世泪如泉涌, “回忆起她的女友, 不禁潸然泪下”。朱丽对玛格丽特忠诚的友谊让人感动。

二、玛格丽特身边的男性人物

第一位就是阿尔芒·迪瓦尔, 他深爱着玛格丽特, 对没能见上玛格丽特最后一面而万分心痛。他一出场, 作者这样写道:“于是我看到一个年轻人, 头发金黄, 身材高大, 面色苍白, 身穿一套旅行服装, 他好像穿了几天不离身似的, 甚至到了巴黎也没有费心刷一下, 因为衣服盖满灰尘。”在与作者沟通, 想要买回《玛侬·莱斯科》这本书的时候, “他泪水盈眶, 声音颤抖”, “他坐下时, 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 把脸捂住了一会”。“这个年轻人本来已经克制住激动, 但说完这句话, 他又控制不住, 不得不用双手捂住眼睛, 两大颗泪珠滴落在书页上”, “他一会儿凝视着信上的字迹, 最后捧到唇边亲吻”, 乃至后边提到他与玛格丽特约会前“回到家里, 花了三个小时打扮, 看了上百次挂钟和表, 不幸的是它们走得分秒不差”。这些描写, 都不容置疑他对玛格丽特的爱慕之情。

第二位是老公爵。在巴涅尔城, 正在疗养的玛格丽特与老公爵相遇, 老公爵始终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来热爱, 小说这样写道:“一天上午, 他在一条小径的拐角上遇见玛格丽特。他仿佛看到女儿的亡灵掠过, 便朝她走去, 抓住她的手, 泪流满面地拥抱她, 也不打听她是谁, 只恳求能够允许见到她, 把她当作他逝去的女儿活着的影像来热爱。”当玛格丽特刚刚卧病在床时, 老公爵看到玛格丽特惨白的面孔, “两大颗泪珠从他的眼眶掉下来, 大概她想到女儿的死亡才掉泪的”。后来, 玛格丽特病情加重。老公爵再也没有来看过她, 理由是“他对医生说, 这种景象太令他难受了”。

第三位是德·N伯爵。他对玛格丽特的感情代表了许多同他一样富有的男人对玛格丽特怀有的淫荡情感, 他认为只要给玛格丽特需要的首饰并经常拜访她就可以了, 他爱玛格丽特只是为了他自己。用玛格丽特的话说就是“他们讲自尊心的时候, 我们排在前面, 要他们尊敬的时候, 我们却降到末座”。不消说, 德·N伯爵对玛格丽特根本没有真挚的爱情, 他想拥有她只是为了撑起自己的面子。

第四位是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迪瓦尔先生满脑子旧观念, 认为凡是妓女都是没有心肝, 没有理智的人, 是一种榨钱机器, “就像钢铁铸成的机器一样, 随时都会把递东西给它的手轧断, 毫不留情, 不分青红皂白地粉碎保养它和使用它的人”。但是, 在他接触了玛格丽特, 听到玛格丽特说愿意牺牲掉自己的爱情之后, 他尊称玛格丽特为“您”, 说她是一位“高尚的姑娘”, 并吻了玛格丽特的前额。后来, 获悉玛格丽特重病在床, 亲自写信给玛格丽特表达关切与祝福之情, 并委托朋友给玛格丽特捎去了一千埃居。可以看出, 迪瓦尔先生对玛格丽特的尊敬、感激、关切之情都是真诚的。

三、《茶花女》中的情感启示

以上总结的这七个人物对玛格丽特各自怀有不同的情感, 世人都会给予评断:朱丽·迪普拉、阿尔芒·迪瓦尔及其父亲迪瓦尔先生对玛格丽特心怀真诚的情感, 而玛格丽特的姐姐、普吕珰丝、老公爵及德·N伯爵却是虚情假意。不可否认, 这种普遍的评断是世人公认的。

但是, 什么是真情实感, 什么是虚情假意?真的能说得清吗?朱丽、阿尔芒及其父亲对玛格丽特的感情偏向真善美的一面, 其他人对玛格丽特的感情只是偏向假恶丑的一面罢了, 难道就能说他们的感情是虚假的?譬如普吕珰丝吧, 她是一位依靠玛格丽特生活的老妓女, 让她该怎么对待玛格丽特呢?她真心诚意地利用玛格丽特然后又真心诚意地抛弃玛格丽特, 最后真心诚意地污蔑玛格丽特, 她不应该这样做吗?一个跟玛格丽特毫无亲情与血缘关系的人, 只是在人生半路上结识的伙伴, 又凭什么让她不惜一切代价并善良温柔地对待玛格丽特呢?她与玛格丽特之间只有互相利用与被利用关系, 普吕珰丝只能这样无情地对待玛格丽特, 这是唯一的方式, 这种感情是假的吗?不, 这也是真情真意, 只是偏离真善美的真情真意罢了。

有时候觉得, 在这个世界上, 人与人相处时真情与假意很难说明白。别人对你好只是为了达到他自己的某一种目的, 当你发现事实真相时你觉得你的感情被欺骗了, 你遇到了一个虚情假意的人, 为此而痛心。但是换一种思考或许更好, 你对别人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你又凭什么获得别人善良的对待?他欺骗你、利用你, 可这也是来自人类内心的一种真正的情感。世间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 合情合理的。在芸芸众生之中生存, 我们没有办法强求人人都善良温柔地对待你, 人们的感情就是你所看到与感受到的所有内容, 这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

通过精读《茶花女》这本书, 可参透一个道理:人世间根本不存在真情与假意, 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 只是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分罢了。人生在世, 与他人相处时, 无须对别人给予你的感情过分苛求, 别人对你无论怀有什么情感都是合情合理的存在, 我们坦然接受抑或是一笑了之, 人生便会坦荡一分。

摘要:《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小说围绕着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出现了很多人物, 女性人物主要有玛格丽特的姐姐、普吕珰丝和朱丽·迪普拉, 男性人物主要有阿尔芒·迪瓦尔、老公爵、德·N伯爵和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 他们对玛格丽特怀有截然不同的情感。本文对这些人物给予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不同情感进行了详细剖析与评判,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世间根本不存在真情与假意, 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 只是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分罢了。我们无须对别人给予你的感情过分苛求, 别人对你无论怀有什么情感都是合情合理的存在, 坦然接受抑或是一笑了之, 人生便会坦坦荡荡。

关键词:《茶花女》,玛格丽特,情感

《茶花女》 篇2

1、玛格丽特过着热情纵欲的生活,但是她的脸上却呈现出处女般的神态,甚至还带着稚气的特征,这真使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

2、只有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她们情人的各种微小的虚荣心,才能巩固情人对她们的爱情。

3、这种男人们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爱情,成了你一切事业的累赘,它不容于家庭,也使你丧失了雄心壮志。

4、黑玉色的头发,不知是天然的还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样地鬈曲着,在额前分梳成两大绺,一直拖到脑后,露出两个耳垂,耳垂上闪烁着两颗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钻石耳环。

5、如果公爵发现了你们的私情,要她在你和他之间作出选择,而玛格丽塔因为爱你而放弃伯爵和公爵,那么她为你作出的牺牲就太大了,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6、我们这些受命运摆布的女人,我们有一些古怪的愿望和不可思议的爱情。我们有时为了某一件事,有时候又为了另一件事而委身于人。有些人为我们倾家荡产,却一无所得,也有人用一束鲜花就换得了我们。我们凭一时高兴而随心所欲,这是我们仅有的消遣和唯一的借口。我委身于你比谁都快,这我可以向你起誓,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到我吐血就握住我的手,还留了眼泪,因为你是唯一真正同情我的人。我要告诉你一个笑话:从前我有一只小狗,当我咳嗽的时候,它总是用悲哀的神气瞅着我,它是我唯一喜爱过的动物。

7、我曾经把这种爱情看作我生活的希望,梦想和安慰。您相信吗?

8、她身材颀长苗条稍许过了点分,可她有一种非凡的才能,只要在穿着上稍稍花些功夫,就把这种造化的疏忽给掩饰过去了。她披着长可及地的开司米大披肩,两边露出绸子长裙的宽阔的镶边,她那紧贴在胸前藏手用的厚厚的暖手笼四周的褶裥都做得十分精巧,因此无论用什么挑剔的眼光来看,线条都是无可指摘的。

9、在您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阿尔芒,我已经是别人的情妇了,我们之间一切都完了。

10、回到您的父亲跟前去,我的朋友,再去看看您的妹妹,她是一个纯洁的姑娘,她不懂得我们这些人的苦难。()在您妹妹的身旁,您很快就会忘记那个被人叫做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堕落的姑娘让您受到的痛苦。她曾经一度享受过您的爱情,这个姑娘一生中仅有的幸福时刻就是您给她的,她现在希望她的生命早点结束。

11、你爱我,这我完全相信,但是你不知道那种爱我这样女人的而爱情有多么脆弱。

12、你希望我向一个穷光蛋那样爱你,我却又不是那么一无所有。你也懂得,必须作出果断的决定:要么跟这个女人一刀两断,要么从此不再猜疑。

13、喔!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玛格丽特的生命几乎全部倾注在她给我的狂吻里面。我是这样滴爱她,以致在我极度兴奋的爱情之中,我曾想到是不是杀了她,让她永远不会属于别人。

14、一个人的肉体和心灵都像这样地爱上一个月的话,就只能剩下一具驱壳了。

15、人们不管阿尔芒是不是爱您,您是不是爱他;人们可不管这种相互之间的爱情对他是不是一种幸福,对您是不是说明在重新做人;人们只看到一件事,就是阿尔芒迪瓦尔竟然能容忍一个妓女,我的孩子,请原谅我不得不对您说的这些话,容忍一个妓女为了他而把所有的东西统统卖掉。以后的日子就是埋怨和懊悔,相信这句话吧,对您和别人都一样,你们两个人就套上了一条你们永远不能砸碎的锁链。

16、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细巧而挺直的鼻子透出股灵气,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您的大致印象。

17、人生只不过为了满足不断的欲望,灵魂只不过是维持爱情圣火的守灶女神。

可悲一代“茶花女” 篇3

说起“茶花女”,我们当然知道是源于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这部小说不仅在巴黎轰动一时,也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人。1889年林纾用文言文翻译此书,书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翻译时,他就与合作者王寿昌被故事感动得“相对大哭,声彻户外”。译著出版后,《茶花女》风行一时,“不胫走万本”,严复曾诗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为什么“茶花女”在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影响这么大呢?因为“茶花女”美丽、善良、聪慧,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有梦想,有灵魂,追求真挚的爱情,并甘愿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在巴黎浮华喧嚣、轻薄如纸的世界里,她没有失去对美好人性的信赖,所以她成了至情至性的象征,感动了许多人,岂止浪荡子。《茶花女》在中国风行,跟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痴情”传统也许有关,我们在霍小玉的身上,在杜十娘的身上,在《花月痕》中刘秋痕的身上,不都能看到“茶花女”哀伤凄婉的身影吗?晚清时期流行的狭邪小说,到了后期,已经完全不相信爱情了,大多沦为“嫖客指南”,暴露的多半是妓女们如何奸诈贪婪等,所以《茶花女》的出现,等于是重新宣布“爱情”的存在,重新肯定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曹禺的《日出》中也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茶花女”形象。女主人公陈白露其实是出走的娜拉,就像鲁迅所说的,娜拉出走后,不是回来,就是堕落,而陈白露就是那个“堕落”的娜拉。她曾经是个“新女性”,离开丈夫后,沦落风尘,依附有钱人,贪图舒适豪华的生活。不过对于自己的这种卖笑卖肉生涯也感到不安,于是做了一番自我辩护:“也许名誉的看法,你跟我有些不同。我没故意伤害过人,我没有把人家吃的饭硬抢到自己的碗里。但我弄来的钱是我牺牲过我最宝贵的东西换来的。我没有费着脑子骗过人,我没有用着方法抢过人,我的生活是别人甘心愿意来维持,因为我牺牲过我自己。我对男人尽过女子最可怜的义务,我享着女人应该享的权利!”她的这段话,也让我们想起张爱玲小说《十八春》曼桢为做舞女的姐姐辩护的话:“我觉得我姊妹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可以说,无论是小仲马,还是曹禺、张爱玲,都用超越世俗道德的眼光来看“茶花女”,不仅给予她们同情,也通过她们的悲剧来见证和批判“有病”的社会。虽然陈白露一方面迷失于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可是另一方面却仍旧不甘沉沦,仍旧守住自己的精神追求。她虽然愤世嫉俗,不再像“茶花女”玛格丽特那样相信并且追求纯洁的爱情,不过她仍然企图保卫灵魂的贞洁,还对“日出”和光明的未来有着向往,希望能够走出阴森的地狱。正因为她还有灵魂,还有良心,所以没有办法做纯粹的“肉人”,但社会实在太黑暗了,只好走向绝望,选择自杀。曹禺其实是通过陈白露的形象,来探讨在现代物欲泛滥的社会中,人们如何能够获得灵魂自救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茶花女”们,已经没有不安与“不甘”,再也不会像玛格丽特那样为了爱情而甘愿牺牲生命,再也没有陈白露似的痛苦矛盾的挣扎,没有灵魂,没有理想,有的只是对嫁给大款的向往,做的只是“富婆梦”。这个时代的“茶花女”,比较接近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妓女形象,眼里看重的是钱而不是情,想到的是大款越大越好,只知“好”不知“了”。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时代的“茶花女”的卖身生涯,还被许多人羡慕,因为她的生活方式成了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而不愿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如邓玉娇,只是想通过劳动来保持住自己的清白,则不得不动刀了。

《扶桑》与《茶花女》之比较 篇4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铸就了扶桑与茶花女的不同性格

《扶桑》塑造了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妓女扶桑的形象。扶桑本是中国的一名乡间女子, 却被拐卖到旧金山的唐人街妓馆, 她身受多重戕害和摧残, 却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善良的性格存活了下来。扶桑的形象摄人心魄, 她是美丽的, 她的美丽是温顺善良、宽容坚忍的性格诠释的。而与扶桑不同的是, 《茶花女》中的名妓玛格丽特虽然和其身份相同, 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 玛格丽特在追寻自己的梦时始终在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向不公的命运抗争, 她放弃了豪华奢靡的生活, 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丝毫不留下过去的痕迹”, 和深爱的人隐居乡下, 最后当她彻底被幸福之神拒之门外时, 她仍向这个社会发出了血的控诉:“一个人不管做了什么, 跌倒以后是永远也爬不起来了!天主也许会原谅您, 可是世人却毫不宽容啊!”[1]

扶桑是隐忍的, 宽容的, 接受一切苦难和不幸的;玛格丽特是抗争的, 执着的, 始终试图摆脱命运对她的不公。拥有共同的身份,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这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蕴所造成的。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指出:“西洋民族性恶侮辱宁斗死, 东洋民族性恶斗死宁忍辱”[2], 当时的陈独秀认为忍辱是一种卑劣无耻的性格, 是民族的劣根性, 这种说法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治条件, 其实对苦难的隐忍和对不幸的反抗都是一种处世的法则, 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苦难的方式。

《扶桑》中, 作者反复提到华工的“耐心和温和”, “忍受”与“忍耐”, 在沉默中“让非人的生存环境, 让低贱到践踏人的尊严的工资合理了”[3], 这种隐忍的性格正是无数东方人在西方的生存方式。而能集中表现东方民族文化精魂的无疑是主人公扶桑, 扶桑虽然生活在旧金山, 却有着和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气质, 有着让“小白鬼”克里斯心醉神迷的东方神韵, 正是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激烈冲撞下, 才更能显出东方文化神奇的魅力。扶桑始终一如既往地一袭红衣, “那血污和破旧的红色绫罗是她的原本, 已成了她的肌肤。那罪一般的深红是她本性的表征。没了它, 她的形状和色彩都消失了, 化成了乌有。”[3]这红色衣衫正是血腥、无限情欲以及神秘的东方魔力的象征。扶桑的这种坚忍的东方性格集中表现在她在面对一切苦难时的忍受和遭受苦难时的从容, 她始终以“一抹谜样的微笑”面对苦难, 她永远“笑得那么真心诚意, 让人觉得你对这个世道满足极了”[3], 甚至在遭到轮奸时, 她也没有叫喊, 没有反抗, “柔顺的如同无形无状的雾”, “只是迎合上去, 迎合在狂野和疼痛上”[3], 扶桑唯一做的只是奋力咬掉施暴者胸前的一枚纽扣, 谜一样收集到一个盒子里, 却将克里斯的那枚藏于发髻, 同时“掩藏起最远古的那种雌性对雄性的宽恕与悲悯, 弱势对强势的慷慨与宽恕”[3]。扶桑的这种宽容并不是尘世受了礼教浸染的宽容, 而是一种原始的、本真的、蒙昧的宽容, 它的纯净得以让扶桑的内心获得绝对的自由, 正是这种宽容一切的品质使得她成为在那种非人的环境下寿命最长的妓女, 而这种宽容正是古老的东方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是东方民族的精魂。马利坦在《人与人类的处境》中说, “接受欠然的生命和不幸的世界, 是爱的印记, 是参与为整个人类受难的圣子的爱的事业, 是以受苦的爱分担整个现世所遭受的恶和凌辱, 与犯罪的不幸和受苦的不幸同在”。[4]

与扶桑坚忍的东方魅力不同, 茶花女有着抗争的西方魔力, 也正因为她的抗争精神才更显得茶花女的故事凄婉动人, 经久不衰。茶花女生于法国“七月王朝”统治末期, 当时巴黎的上层社会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投机得来的财富自然要在这种形势之中去寻求开心的用场, 于是享受变成了淫荡, 金钱、污秽和鲜血就同归一流”[5], 妓女无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只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件特殊商品而存在, 她们被玩弄, 被侮辱, 正如玛格丽特自己所说:“我们已经身不由己了, 我们不再是人, 而是没有生命的东西。”[1]而当玛格丽特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时, 她选择了执着地追求, 无论道路有多么坎坷, 她都要和命运抗争到底, 这也正是西方人所追求与提倡的“宁斗死”的精神。她想尽一切办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她要和过去的生活彻底诀别, 她渴望和阿尔芒像普通夫妻那样恩爱生活, 相互关心呵护。就在她认为她已经得到她一直追寻的东西时, 经济的压力又重新压向了她, 出于对爱情完美主义的追求, 她独自承受了生活的窘境, 瞒着阿尔芒变卖她的首饰马车。当被发现之后, 她满怀深情地对阿尔芒说:“像我们这样的关系, 如果女方还有一点自尊心, 她就应该由自己作出各种各样的牺牲, 而不问她的情人要钱, 否则她的爱情就跟卖淫无异。”[1]受够了钱色交易的玛格丽特, 对于爱情纯洁性的渴望强烈到令人感动, 在她看来, 一辆马车、几件首饰远不能跟阿尔芒的爱情相提并论, 正是她的这种对于爱情的完美追求, 才使得三个世纪以来, 无数的人为她感动落泪。而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正是西方文化的伟大所在。白色在西方是最纯洁的象征, 玛格丽特一个月有二十五天戴白茶花, 这也正象征了她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虽然身为下贱, 却心比天高, 她的这种守卫自己纯洁爱情的决心和勇气正是当时欧洲社会女性意识觉醒的最有力的表现。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铸就了这两位绝代名妓对待苦难与不幸的不同方式, 尽管方式不同, 但我们看到的都已经不是两个单纯的妓女, 而是东西方文化所展现的不同魅力。

二.人性的回归

沈从文曾指出:“一个伟大的作品, 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6]无论是在扶桑的时代还是茶花女的时代, 妓女都不是被当作“人”来看待的, 然而扶桑和茶花女却活出了“人”, 甚至比当时同时代的所谓“人类”更具有人性。无论是小仲马还是严歌苓, 都能从污浊中发现纯朴美、本真美、人性美, 这是这两部作品最大的共同点。两个女人不同的性格, 却都闪耀着人性最美丽的光辉, 两位作家都从两个女人的爱情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微妙。

表面看上去, 扶桑很无情、很愚钝, 而文章的最伟大之处便在于作者在这个看似无情、愚钝的妓女扶桑的心灵深处发现了她作为人, 作为女人所具有的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能使她感到痛苦的话, 那就是爱情了, 是她对白人男孩克里斯的忠贞之爱, 而且扶桑的这种爱不是占有, 不是索取, 而是宽容与期盼。扶桑没有梦吗?不, 她有, 如果她没有, 她为什么要在大勇为她的自由而举行的赎身拍卖中有意忘记每一个男子的名字呢?因为她等待的人是克里斯。她又为什么要将克里斯的那枚纽扣藏于发髻呢?因为她用另外一种方式———宽容在表达着她对他的爱意, 她像母亲一样包容了克里斯随众人一起对她的侵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 莫过于宽恕。“我认为你对忠贞的看待更慎重, 你的感情藏得极深, 它仅仅是为那个白种男孩藏着的。”[3]

如果说扶桑展现了东方女性的神韵, 那茶花女便完美表达了西方女性的魅力, 但小仲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最后也让茶花女选择了隐忍与宽容, 如果说扶桑的隐忍是本性, 那么茶花女的隐忍只能是无奈, 是牺牲, 是为了所爱的人做对自己最惨无人道的牺牲。当时的欧洲社会, 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规范正在荼毒着苦难的人生、泯灭着善良的人性。玛格丽特只有一个梦想, 就是和所爱的人过最普通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却受到当时社会普遍道德观念的抵制, 正是当时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扼杀了玛格丽特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权利与机会。玛格丽特隐忍牺牲的精神, 成全了迪瓦尔家族的好名声, 成全了阿尔芒妹妹的幸福生活, 成全了阿尔芒个人的前途, 却使她失去了最后赖以生存的爱情之光。在这个被世人认为最卑贱最肮脏的女人身上, 我们看到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我们同情这个女人, 但我们更加欣赏她, 因为她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与不公的命运顽强的抗争精神以及被社会压迫却依然如初的纯洁无瑕的理想境界。

三.结语

妓女是阶级社会中的畸形产物, 妓女生活是对人性的一种可怕的扭曲和异化。扶桑与茶花女, 一个隐忍, 一个抗争, 这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 看似有着不同的性格, 在本质上她们却具有共同的善良的人性, 也正是这伟大的人性, 才更显现出她们的美丽、圣洁与高贵, 这也是这两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小仲马.王帆译.茶花女[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 1915年12月15日

[3]严歌苓.扶桑[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10

[4]参马利坦:《人与人类的处境》, 见《哲学译丛》, 1963年第十期, 第45页

[5]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96

茶花女论文 篇5

茶花女

摘要《茶花女》是广大中国观众和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是三幕歌剧。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由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它不仅饱含感情地写出了玛格丽特的不幸遭遇,为她的悲剧结局而叹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诚的品格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关键字爱情 信任

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玛格丽特。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罗多尔夫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剧情梗概是因喜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沦落为娼妓后,虽然过着一掷千金的生活,但精神与肉体上却蒙受着巨大的痛苦,因而身染重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位青年罗多尔夫,罗多尔夫已在暗中爱了她4年。见面后,玛格丽特正巧发病,其他人对此漠不关心,而罗多尔夫却真诚地照护她、体贴她。玛格丽特深受感动,接受了罗多尔夫的爱情。

为了摆脱那种奢华但又令人窒息的环境,她倾全部积蓄,与罗多尔夫到乡间居住,平静的生活中两情缱绻,十分恩爱。不料罗多尔夫的父亲闻讯后大怒,赶来乡间兴师问罪,当他得知玛格丽特对自己儿子确是一片真心后,有所触动,但仍坚决要求她与儿子断绝关系。玛格丽特考虑到罗多尔夫将来的幸福,忍痛答应罗多尔夫父亲的要求,给罗多尔夫留了一封信,假称自己已做了别人的情妇,又重回巴黎。罗多尔夫不知内情,指责她为了享乐而负心绝情。二十四岁的外省青年罗多尔夫在巴黎读完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凭放在口袋里,也让自己过几天巴黎那种懒散的生活。”他凭着祖传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佣人,养了一个,同时与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种风月场所寻欢作乐。正是在这种的情形下,罗多尔夫邂逅了巴黎名交际花外号“茶花女”的玛格丽特小姐,并立刻展开了对她的追求。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风月场中追求女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钱,一种是用情。罗多尔夫在当时虽然也算有几个钱的“小资”。罗多尔夫只能用“情”来追求玛格丽特,在他付出了真情之后得尝所愿,不但让玛格丽特成了他的情妇,还让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爱情。罗多尔夫:喝吧,朋友们,美酒能使我们陶醉!喝吧,朋友们,把一切烦

恼都丢开!尽情地喝个痛快,把所有忧郁都忘怀!干杯!干杯!

为一时的异想天开干杯!干杯!干杯!为瞬息即逝的幻想干杯!

干杯!干杯!为昙花一的欢乐干杯。

薇奥莱塔:喝吧,朋友们,别虚度了我们的青春!喝吧,朋友们,我们的生

命由欢乐和爱情组成!明天回怎样,谁都难预见;无论多么美丽的花儿,鲜艳的日子也过不了几天!盼望,遐想,憧憬,都将是

黄梁一梦......干杯......玻璃杯的叮当声,决不会吓走爱神!

薇奥莱塔:(对罗多尔夫)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罗多尔夫:是的,爱你的人是多么快乐。

薇奥莱塔:谁会爱我呢?......我根本不知道。罗多尔夫:是我,我这是在劫难逃。----歌声:干杯等......上面的那段对话来自茶花女歌剧的饮酒歌的那部分。从薇奥莱塔和罗多尔夫的对话中可以看到,维奥莱塔表面上的生活是那样的光鲜亮丽,但其实她缺乏的巧好是别人的爱,在她看来其他男人对她的追求只是在于表面,她需要的是真正的爱情。

交际花以出卖肉体和感情为职业,但她们也有自己不愿意出卖的爱情,或许正是因为她们看够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爱情。

所以当玛格丽特把罗多尔夫对她的爱慕当成了真正的爱情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不顾一切地献出了她的一切。

面对玛格丽特的一片真情,罗多尔夫却始终不肯相信交际花也会有真正的爱情,所以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就让猜疑占据了他的心头,第三天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了他而发出了一封羞辱和谴责她的绝交信。然而,当他听到朋友祝贺他得到了“可以替他争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妇” 玛格丽特之后,在虚荣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来,并给玛格丽特发出了请求宽恕的信。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罗多尔夫心目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的分量要比对玛格丽特的爱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说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拥有名妓的虚荣而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正如书中玛格丽特当面怒斥罗多尔夫时所说的那样:

“你,你不愿意让我知道你的景况,你要我保留我的虚荣心来满足你的虚荣心,你想保持我过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们思想上的差距,你,总之,不相信我对你的无私的爱情,不相信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这笔财产我们本来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宁愿把自己弄得倾家荡产,你这种成见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为我会把虚荣当着幸福吗?一个人心中没有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一旦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

人们常说,“真正的爱情往往能使人变得崇高”,然而罗多尔夫在得到了玛格丽特之后不但没有变得丝毫崇高起来,反而变得更加堕落了。爱情真正让玛格丽特变得崇高起来,她义无反顾地决心抛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虚荣和奢侈,要洗尽铅华,革心洗面从新做人,与罗多尔夫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遗憾的是罗多尔夫只是被动地听从玛格丽特的一切安排,丝毫没有考虑过应该和玛格丽特结婚之类的问题,也许在他的内心从来也没有相信过玛格丽特真正愿意脱离过去的生活。正因如此,在玛格丽特因了罗多尔夫的父亲的要求给罗多尔夫写了一封分手信后,他立刻就否定了玛格丽特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抛弃了对她的一切爱情和信任,甚至没有想到应该去问一下这个变化是为什么发生的,尽管他明明知道父亲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反对他和玛格丽特继续来往。

更加可悲的是,作为法律专业毕业、理当擅长分析研究的罗多尔夫,不但没有去研究推敲一下她为什么变心,反而粗暴简单地认定她就是因为不能甘于清贫

贪图过去的虚荣才离开他的,甚至卑劣地对这个曾经爱过的女人进行了种种无耻的报复,哪里像是在对待一个自己爱过的女人啊!读到书中这一段时,身为男人的我也忍不住为他的无耻感到羞愧:一朝得到女人就温顺得像条狗,一旦失去女人就凶狠得像条狼,这样的人实在不配谈情说爱啊。

我们也无法否认罗多尔夫确实是爱玛格丽特的,只是他一直不相信玛格丽特也真正爱他,总觉得他的真正的爱情遭到了玛格丽特的戏弄和践踏。他的心胸是那么狭小卑劣,丝毫不懂什么叫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他的心里充满了怨,充满了恨,唯独缺少一份玛格丽特那样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真正的爱。哎!这世上的猜疑心有几个不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呢?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罗多尔夫对玛格丽特毕竟还是有爱的,尽管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不一定对,他对爱情的理解不一定全面,所以才会在确认了玛格丽特对他的那份真情后感到痛苦,感到后悔,才会写出这篇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男人忏情录《茶花女》,只是这个忏悔实在是来得太晚了一点。

我认为恋爱中的男女应该懂得相互信任,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两个人才永久的走下去。在遇到困难时两个人可以一起解决,多几分真诚和信任,少几分虚荣和猜疑,那么许多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

作为话题的《茶花女》 篇6

在6月1日至6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歌剧《茶花女》中,海宁·布洛克豪斯别具匠心的舞台设计为人称道。它美丽、精致、动人,一面264平米的透镜在空间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延展,不仅增加了视觉的维度,还融汇了诗化的舞台语言。我想布洛克豪斯并非天才型导演,而是经验型的舞台操作者,看他以往领导的制作大多和《茶花女》一样,皆是精密华美的视觉盛宴。只是它的诸多视觉设计未能有效参与到叙事进程,更多地停留在了呈现效果的水平上。

全新叙事姿态需要对人物关系和心灵层面做全新的解读,布洛克豪斯并没有选择冒然前进,他对人物处理偏保守,也没加入不恰当的现代元素。毕竟小仲马的原著中没有太多划时代的议题和阐释,薇奥莱塔的悲剧性一旦超越时代,将可能立即被消解。但至少有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是需要导演回答的,比如对于一个孤独无助的女人来说,同样是混迹于声色场所的阿尔弗莱多究竟魅力何在?并不是所有男高音都具备普拉西多·多明戈优质的扮相,也不是所有观众会去看小仲马原著,在文本之外,我很少见到洞见深刻的舞台处理。

张丽萍和邓利维的薇奥列塔在声音上互不相让,相比之下,张丽萍的花腔和高音更为稳健,邓利维的抒情性占优,但受声音条件所限,影响了她对人物情绪的自如控制,好在她的表演较为扎实,可以通过明确的肢体语言透射人物内心,而这又恰恰是张丽萍的弱项。张丽萍的实力体现在了第三幕,她的声音气若游丝,充满了清晰的凝聚力,而邓力维的发挥则更多出现在第二幕,她在阿尔芒出现后演出了一段精彩的挣扎戏。邓力维的二幕和张丽萍的三幕应该组合一下。

丁毅和十年前与中央歌剧院演唱此角时相比听不出有任何进步,声音僵硬,表演粗糙,甚至还在高音区表现自己技术能力的缺陷。除了扮相上更出众外,墨西哥小伙连续几天的表现都乏善可陈,可见不是发挥而是能力问题。两人的表现只能让我为马西莫·焦尔达诺未能出现而感到无限惋惜。索拉里和廖昌永的阿芒都比较称职,首先归结于角色比较讨好,威尔第为其写了不少出彩的旋律,相比之下索拉里的发音可能比廖昌永更加纯正。

虽然马泽尔时常被乐迷诟病,但他几日来的表现确实让我改变了对他的印象。第一天的节奏拖沓很大问题在于乐队和舞台交流上的障碍,邓利维过于心事重重,畏葸不前,乐队和她纠缠在一起,影响整体的推进。但好在马泽尔的乐队渐渐找到了状态,并尝试让自己成为整出戏的主导。

马泽尔已经对这支年轻的乐团用尽全力,不然我们肯定无法听到一个生动、紧凑的《茶花女》,而马泽尔在音响设计上的经验则让乐池中不时传来灵感十足的声音,当阿芒唱出“你可曾记得普罗旺斯的阳光”前,长笛和双簧管美妙的和声至今让我难忘。

浅析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 篇7

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创作 (1 8 3 9--1850) 、中期创作 (1851—1871) 和后期创作 (1871—1893) 。他的早期创作大多是对罗西尼和贝里尼的模仿, 但在题材上大都反映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内容。其重要作品有《纳布克》《伦巴弟人》《欧那尼》《阿蒂拉》等。中期创作, 在内容上大大加强了现实主义因素, 人物性格也有深入的刻画, 以《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为代表, 标志着他的歌剧走向成熟。后期创作只有两部歌剧《奥赛罗》《法尔斯塔夫》, 此外重要的作品还有《安魂弥撒曲》等。下面主要来介绍他的歌剧《茶花女》。

《茶花女》 (La traviata) 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部作品, 全歌剧有三幕, 剧本是由皮亚维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戏剧《茶花女》改编而成的, 由威尔第作曲。歌剧于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的“费尼切”剧院首演。音乐体现着威尔第的中晚期创作风格, 以充分地描写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性格为重, 最终以悲剧而告终。但由于歌剧的主角是一位“堕落的女人”等原因, 演出反响不佳, 随即威尔第对歌剧的第二幕作了修改, 于1854年5月再次上演, 并一举获得成功, 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并与《弄臣》《游吟诗人》被誉为威尔第50年代的“三大杰作”。

这部歌剧主要描述的是位于19世纪巴黎, 上流社会中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微奥列塔”, 因她喜欢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 她整天沉迷在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荒谬生活之中。虽然显得高贵, 但患了重病, 在一次酒会上, 他无意中认识了英俊潇洒的阿尔弗雷德, 凑巧此时微奥列塔突发重病, 倒在沙发上, 阿尔弗雷德见状立马上前深切的照顾她, 同时, 也向微奥列塔倾诉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心, 微奥列塔很是感动, 便接受了他的请求。

微奥列塔为了阿尔弗雷德, 改掉了所有的不良陋习, 同时也摆脱了之前花天酒地、奢华荒谬的环境, 带着所有积蓄和阿尔弗雷德回到了乡下, 过着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 这个消息不知如何传到阿尔弗雷德父亲的耳朵里, 父亲顿时勃然大怒, 赶来乡间兴师请罪, 父亲严厉的面孔使他们感到恐慌, 两人的分离已在预料之中。当其父亲得知他们的真心真情之后, 虽然有所感动, 但考虑到自己儿子的未来, 仍然要求两人断绝关系, 微奥列塔只好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忍痛答应了其父亲的要求, 并给阿尔弗雷德写了封“绝情信”, 很快她便又回到了之前令她厌恶的生活中。当阿尔弗雷德看完信之后, 颤抖欲绝, 打算给微奥列塔以深深的打击报复。在一次宴会上, 满腔怒火的他, 当着众多朋友的面羞辱了微奥列塔, 说她为了享乐而负心绝情, 微奥列塔遭此打击和满腔委屈, 顿时晕倒在地, 生命垂危。当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得知此事后, 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儿子, 可是这一切都太晚了。阿尔弗雷德带着无比的歉疚再次来到微奥列塔的身边时, 她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 最终带着无法实现的爱情离开了人间。

威尔第在整部作品中突出了两大主题:第一“爱情主题”;第二“告别主题”。“爱情主题”主要出现在第一幕阿尔弗雷德向微奥列塔倾诉衷肠的情景, 以及最后一幕阿尔弗雷德当知道事情真相后, 再次来到微奥列塔的身边的场面。虽然是以悲伤而告终, 但亦是爱情主题的又一次上演。“告别主题”则主要出现在开头的序曲中, 它营造出了悲伤的气氛, 预示着不幸的结局, 还有当阿尔弗雷德父亲出面干涉两人的幸福生活时, 已说明了“告别”的必然性。

以下, 笔者将介绍歌剧《茶花女》中的几个精彩唱段。

1.《饮酒歌》 (Libiamo neliete calici) 选自第一幕第二场, 由阿尔弗雷德和微奥列塔共同演唱的一段二重唱, 运用了轻松活泼的3/8拍曲调。阿尔弗雷德举杯祝福, 他为青春、为美好的爱情干杯, 同时也向微奥列塔倾诉了自己心中的爱意, 微奥列塔也与此同时奉劝大家能够和他一样的生活, 因为快乐不会长久, 青春会转眼即逝, 人们都热烈的同声应和。在歌剧的幻想梦境中, 他们志同道合地谈了起来, 爱神丘比特便刺中了微奥列塔的芳心。这段曲调轻快优雅, 旋律鲜明易记, 整体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

2.《像天使一样美丽》 (Pura siccome unangelo) 出现在第二幕第二场, 是阿尔弗雷德父亲劝说两人分离时的一段著名男中音咏叹调。描述的是当他知道微奥列塔深爱着他的儿子, 并痛恨自己的过去后深受感动, 但依然请求微奥列塔作出牺牲, 因为他还有一个像天使一样美丽的女儿, 如果不能洗清家庭蒙受的耻辱, 她就不能嫁给一个好的青年。在这段咏叹调中, 充分体现出其父亲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家庭道德捍卫者的角色。

3.《永别了, 快乐的梦》 (Addio del passato) 这首曲子出现在第三幕的第一场, 是微奥列塔在遭到阿尔弗雷德打击当场晕倒, 被送到医院后, 她所发出的微弱呼声, 她在向过去美好的梦想告别, 死神正在向她走近。即使没有人会为悼念她而悲伤流泪, 会用鲜花布满她的坟墓, 上帝也会怜悯她, 宽恕她的此曲充满了极度的悲伤, 同时与窗外喧嚣的巴黎狂欢节的合唱声造成强烈的对比。这就造成了歌剧中“戏剧性”的产生, 同时, 这更有利于接下来阿尔弗雷德上场的效果。

4.《巴黎, 我们将一起离去》 (Parigi o cara, non lasceremo) 这支曲子出现在第三幕的第二场, 当微奥列塔卧床不起时, 阿尔弗雷德满怀愧疚再次回到她的身边, 温柔地劝导她, 要她永远离开这遭人唾弃的巴黎, 和他一起到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去养病, 一起欢度幸福的生活。这个念头使可怜的微奥列塔又恢复了对幸福的憧憬, 可由于她身体太虚弱, 于是向无情的死神提出了抗议——“我向往生活, 我还年轻”。歌声中充满了爱情和绝望, 笼罩在悲凉的气息中, 两人的歌声形成一首经典的二重唱。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和艺术上的大胆创造与探索而感人至深。该歌剧虽然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 但尽量克服不自然的、刻板的段落衔接。咏叹调内部的结构, 随剧情及情绪的发展而处理的灵活自由, 使人物性格在音乐与戏剧浑然一体的对比发展中呈现出来。他还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粗糙、表现力苍白的弱点, 在绝不压倒声乐旋律的情况下, 尽情发挥其表现力。他还在该剧中对瓦格纳分场不分曲的结构乐队的巨大作用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使在该作品当中表现出了他始终坚守自己民族风格与传统的审美习惯。他的包括《茶花女》在内的独树一帜的新型歌剧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 而且得到了欧洲乐坛的真诚尊重。

参考文献

[1].廖天瑞.《音乐百科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世元.《艺术歌剧大师:威尔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茶花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茶花女》 篇8

一、《茶花女》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一个堕落的女人”维奥莱塔在巴黎过着寻欢作乐的妓女生活,她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女性人物,虽然过着奢侈的生活却没有追求名利的作风,整部歌剧描述着她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芒的真挚感情,但是最终还是敌不过上层社会人家的阻拦,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为了爱人的荣誉放弃了自己最珍贵的爱情。女主人公因为喜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

二、维奥莱塔主要音乐语言分析

1、维奥莱塔在前奏曲中的音乐语言

在前奏曲中表现了茶花女的不同方面的音乐形象,分别是悲剧性主题﹑爱情主题﹑轻浮喧闹的音调主题。开始部分为柔板,用乐器最弱音演绎出凄凉气息的长旋律。这一小调将很快就转为大调。转调后的旋律是由管弦乐队精美的演奏而成。茶花女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形象中,由前奏的开头部分的展开,从而引出了悲剧主题,潜移默化的告诉观众死亡是茶花女这一角色的最后结局。在音乐上给人的感觉是悲惨的﹑忧伤的﹑冷清的。它的特点是调性不稳定,节奏不对称,旋律的下行与半音进行。贯穿全剧的主要是爱情主题,每一次变奏都演绎出了关于爱情的不同情境。将轻浮喧闹的音调接二连三渲染到两个声部,同时把复杂的爱情主题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运用花腔美妙的创作手法完全刻画出茶花女在当时寻欢作乐的生活情景。

2、第一幕中维奥莱塔的咏叹调

1)第一幕结尾处,维奥莱塔她为久病初愈而举办的热闹非凡的家宴结束了,客人走后,孤独的维奥莱塔在这时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那就是他么”。随着情感的伴随这段很长的咏叹调更令人陶醉。此时维奥莱塔察觉到自己已被阿尔弗莱德诚挚的爱情所吸引。维奥莱塔唱到:“我的心在跳动,我单身一人,孤独寂寞,只有他能使我这寂静无聊的生活富有生气和欢乐。”她反复的用阿尔弗莱德所唱的旋律部分演绎出二重唱。她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无比的遐想。

2)奥莱塔的咏叹调,描述了她自己的心理,也是对维奥莱塔即“茶花女”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刻画。她知道阿尔弗莱德对她的真挚感情让她唤醒了对爱的渴望,但是,她的处境让她只能当成美丽的梦,卑微的自己怎么能承受这份爱,可是矛盾的她又不相信会有人对她这样一个风尘女子动真情虽然阿尔弗莱德一再的表明真心,但她仍在告诫自己,不要再心存幻想,那种放荡腐朽的生活才是真正属于她的。这两首咏叹调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纯情的少女情怀和最后放荡不羁,浮躁的茶花女形象。

3、第二幕中奥莱塔的深情咏叹

随着第二幕剧情的发展,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维奥莱塔对纯朴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沉沦的巴黎交际花生活,和阿芒到乡下隐居。这时,阿芒的父亲这个重要角色的出现引起了全剧悲剧性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方面来看整部作品都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为了表现出维奥莱塔的惊恐及绝望之情,与第一幕中茶花女的唱段相比已经没有了花腔的踪影。

4、第三幕中奥莱塔的悲情咏叹

1)随着悲剧情景进一步的深入,刚开场不久,医生的无奈叹息,让维奥莱塔也意识到了自己终将死亡的悲惨结局。此刻她的内心深处只有遗憾和绝望,她不怕面对死亡,她无助难过的是唯有她的挚爱才能给与她最后的一丝安慰,等她深情地念完最后的遗言便挣扎的唱出"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在她看来那段伟大的挚爱便是她人生最美的梦想。

2)富有悲情死亡与挚爱升华的这段旋律中,威尔第与歌者的创作只有达成了一致,才能更完整更贴切的来表达女主人公的伟大爱情,维奥莱塔永别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奢华肤浅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反映她对爱情的执着,用自己的生命去证明的动人情感。

3)当乐队在这首咏叹调中运用沉闷笨重的音响演奏出惶恐、阴暗、沉重的音符节奏时,已经非常明显的表示出死神正在一步步向维奥莱塔走来,死神的代表正是阿芒及其跟他阶级相一致的代表,维奥莱塔之死正是赐予他们的黑暗阶级。这种沉重的节奏音响效果一直伴随着哀悼维奥莱塔的悲哀离去。

4)从窗外传来的欢快过节的热闹声伴随着最后的终场音乐声,两者声音融汇到一起形成了明显的戏剧性比较。女主人公的的爱情主题旋律又再一次出现,它是以回音的形式出现,让观众重温当时她与阿芒幸福快乐的那段时光,对爱情依然充满着憧憬美好的向往。

5)随着故事情节一点点的发展,把这些音乐主题从头至尾连续贯穿起来,不难发现维奥莱塔的音乐语言从刚开始以甜美温馨的歌唱来表达对自己心上人的爱慕之情,也引发了这部悲情剧的源头,这里的音乐语言有纯情也有孤独。直到拆散这对恋人的重要人物出现,暗示了维奥莱塔的命运将向悲惨情境发展,女主人公的这段音乐语言表现出她内心恐惧、无奈。

为了能更好的把握维奥莱塔这位悲剧的人物形象,本文我从主人公生活初期到一步步陷入悲剧的人物语言进行浅析,在我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我会更深刻的体会人物情歌的变化,以至于更好的去完成这部歌剧中的演唱作品,《茶花女》是一部非常值得去探究的一部歌剧作品,未来我会更加仔细的去学习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南利华.歌剧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8.

[3]张弦、申文凯等.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4]林柏杰.一夜变成歌剧通[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茶花女》 篇9

一、玛格丽特身上蕴含着美的特质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它包括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无论在客观抑或主观上都具备美的特质。从小说的一开始, 玛格丽特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个容貌倾国倾城、性情轻佻豪放的混杂在上流社会的“名妓”, 这名妓女面对初识者喜欢“装疯卖傻, 喜欢跟她们初次见面的人恶作剧”。于是, “正派人士”用他那蔑视的口吻、轻浮的心性对待她。正眼、尊重、好感从未赋予她。然而谁又知道, 沦为风尘女人的玛格丽特, 在她带的这张面具下是怎样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纯真女人。她明白, 残酷的现实世界, 虚伪的道德标准, 妓女的身份, 流露出纯洁的本性, 只会让人更加耻笑。于是, 对于初识者, 他有意刁难, 有意恶作剧, 迎合众人的口味, 带着她的面具穿梭在人群中, 既是一种报复, 也是一种保护。仅凭玛格丽特那番清醒的话语, 她的睿智光芒便是挡也挡不住。

普律当丝, “过去做过妓女, 曾经打算进戏班子, 但是没有成功, 后来靠了她和巴黎那些时髦女子的关系, 做起生意来, 开了一家妇女时装铺子”, 她的心中、脑中, 除了利益, 一无所有, 这个空空的惯于挥霍的女人竭尽所能地压榨着玛格丽特, 表面上替玛格丽特介绍情人, 实际上只有玛格丽特的情人多, 她捞的好处才自然多, 至于玛格丽特有多少情人, 受多少苦, 她毫不在乎, 冷酷无情的老妓女嘴脸!对于普律当丝的残酷无情、冷漠、势利、自私自利的本质, 玛格丽特了如指掌, 她自己对阿尔芒的一番表白中就曾说普律当丝是她们的食客, 友情到了供驱使的地步。纵然玛格丽特已沦落风尘, 最明金钱的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过利益二字, 但玛格丽特本着宽容的心性, 善待普律当丝, 不与之计较分毫, 当自己山穷水尽, 生命垂危时, 却依然发挥着人格魅力, 可怜的静静远观着剥削她的那些女人!

二、在爱情中完善自己

风月场中的自戕式的生活已经不能再给玛格丽特带来愉悦, 慢慢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这时阿尔芒出现了。

对于那时的玛格丽特来说, 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安全的, 没有人能真正地对她付出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利用和被利用而已。她曾经的那些年轻而没有足够经济实力的情人的离去, 对她而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阿尔芒刚出现的时候, 玛格丽特并没有太在意, 她虽然感动于这个男子为她落泪的真情和在她生病时的默默守候, 可她还是不能放弃眼前的那种奢华, 所以当她最初同意成为阿尔芒的情人后, 为了应付每年十万法郎的巨额花费, 她仍然继续接待其他情人。因为在她心底依然认为, 阿尔芒的情感不过是一时的, 等他玩够了, 总会有离去的一天。她把与阿尔芒之间的感情依然看作是一场交易, 她要求阿尔芒“必须信任她、服从她、行事谨慎”。

可是阿尔芒对她的爱情太过热切, 因而当得知玛格丽特欺骗她而与伯爵过夜的时候, 他差点就愤然离去, 幸而最后还是因为割舍不下而相互谅解。但也正是因为阿尔芒的这一切执着和强烈的表现, 使得玛格丽特渐渐认识到阿尔芒对她的真情, 她的想法也开始有了变化。

她决心要和过去彻底诀别:“我们一定会很幸福, 我们将永远平平静静地生活, 我将永远告别那种我现在感到羞愧的生活”。可是正如普律当丝所说的那样:“与理想的生活相伴而来的是物质生活, 最纯洁的决心也会与世俗的东西连在一起。”当他们享受着如胶似漆的甜蜜的时候, 生活消费的压力也在悄悄地降临。

面对阿尔芒的父亲, 她所想的是:“我对他产生了纯洁的感情, 我就要赢得的这个正直的老人对我的尊敬, 我相信以后也必定会得到的您对我的尊敬, 所有这一切都在我心里激起了一个崇高的思想, 这些思想使我在自己心目中变得有了价值, 并使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圣洁的自豪感。”她违心的抛弃了阿尔芒, 同时还有自己的生命。

她的悲剧色彩更加浓烈的一笔还是后来, 阿尔芒对她的误解, 对她的非人的折磨、报复。玛格丽特抱着爱的心理看着阿尔芒所做的一切, 忍受他所做的一切残忍的事情, 无形之中, 她的人格魅力让人震撼。

在爱情中, 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爱得执着而热烈, 为了爱人, 她可以不顾一切, 甚至生命。这就是多姿多彩的人生, 不可言说的生活。

三、作者的审美态度

“任何文学, 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 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小仲马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1823年, 大仲马在巴黎与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同居, 次年生下小仲马却由于嫌拉贝身份卑微而拒不娶她为妻。小仲马就成了私生子, 靠母亲辛劳抚育, 直到7岁才在法律上获得父亲承认。身为私生子的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歧视和讥讽, 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其对受辱被弃的女性感情也开始偏向。1844年9月, 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出身贫苦, 流落巴黎, 被逼为娼。她珍重小仲马的真挚爱情, 但为维持生计, 仍得同阔老们保持关系。小仲马一气之下与之绝交而出国旅行。1847年小仲马回国, 得知只有23岁的玛丽已经不在人世, 她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 死后送葬只有两个人。她的遗物拍卖后还清了债务, 余款给了她一个穷苦的外甥女, 但条件是继承人永远不得来巴黎!现实生活的悲剧深深地震动了小仲马, 他满怀悔恨与思念, 将自己囚禁于郊外, 闭门谢客, 开始了创作之旅。一年后, 这本凝集着永恒爱情的《茶花女》问世了。

根据一般的善恶有报的观念, 一个美丽的灵魂, 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归宿。但是她的本性美和社会恶对她的打击反差太大, 简直惨不忍睹。但是, 她受到的折磨愈非人, 命运愈悲惨, 遭遇愈无辜, 她得到的同情也就愈强烈, 她的美的追求也就愈彻底。

作者沉重的情感与明显的审美态度使玛格丽特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 她越是要保持自己, 她越要追求自己的爱情, 越是被鄙弃, 作家越是想要成全她的爱情, 她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悲剧力量就越强烈。

生活已成审美本身, 那就不能按生活的原样来生活, 而应该按作品的需要来处理。而美是危险的, 因为美排斥平淡中庸, 美需要多姿多彩, 就像北岛说的“渴望燃烧/就是渴望化为灰烬”, 因此很少有人胆敢把美学引入生活, 人们通常在艺术作品中进行审美活动, 完了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这是“美在于距离”的真谛) 。就像人们激赏“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但是一般都采取“好死不如赖活”的策略来对付人生。玛格丽特不是常人, 他窥透了这些奥秘, 决定选择为美献身的人生道路。

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 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化悲痛为力量,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将这些人生历练作为一种难得的财富加以咀嚼和收藏, 则能够从人生的风浪中变得成熟, 或许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有意义, 能够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才算真正的活过。这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法) 小仲马, 茶花女, [M], 人民出版社, 2005。5。

[2]苏屹峰, 论《茶花女》悲剧的成因, [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 9。

[3]徐姗娜, 花开, 在不同的世界, [J]文艺理论和批评, 2006, 2。

[4]张筱红, 十字架上的神女, [J], 克山师专学报, 2001。

[5]李宁梓, 爱情的执着与牺牲, [J], 新余高专学报, 2007。

[6]安国梁, 神女生活原是梦, [J]。

[7]潘万木, 个人情感与传统势力抗争的悲剧, [J], 荆门大学学报, 1996。

[8]郭玉琼, 《茶花女》:对一个女性命运的四种书写, [J]听云观泉, 2001。

[9]梦琳, 现实生活中的一朵奇葩, [J], 语文新圈, 1996。

《茶花女》 篇10

《茶花女》中, 悲剧主人公薇奥雷塔本是一个天真纯洁、美丽动人、心地善良、情操高尚的农村少女。但由于生活所迫最终沦落为妓女, 成了权贵们的玩物。但由于薇奥雷塔身上有着一种来自下层人民的纯朴善良的精神光辉, 她对美好人生的真挚信念始终未被泯灭, 这就有了她对阿芒的一段爱情。在这段生活里, 她的美丽情操, 突出表现在自我牺牲的精神上。为免除阿芒的烦恼她变卖自己的马匹、披肩, 典当自己的金银首饰。为了挽回阿尔芒家庭的名誉, 为了成全阿尔芒妹妹的幸福, 她毅然接受阿文 (阿尔芒父亲) 的恳求, 以重操旧业为借口同阿芒分手。这是薇奥雷塔对阿芒家庭所能作的最大牺牲。阿芒是她唯一的亲人、知心者, 她正希望借助他的爱怜重新做人, 过真正的正常人生活, 对她来说, 离开阿芒则意味着她必然走向死亡, 明知其不可为, 却不得不为之。

这样一个悲剧故事情节简单, 但却让人痛彻心肺。薇奥雷塔不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 但是生活所迫, 成为了一个妓女, 在肉体和精神上倍受折磨和摧残, 没日没夜的奢毕淫荡的巴黎生活, 使她感到精神上的极度疲劳、烦闷与空虚。生活中没有快乐, 没有温暖, 遇不到一个真诚相待的人, 到处都是虚情假意, 冷酷而自私的纵垮子弟, 她感到自己如同在“苦海里飘荡”一样, 孤独而又痛苦, 于是, 原本善良端庄的她喜笑怒骂, 反复无常, 饮酒作乐近乎疯狂, 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美女子, 喝起酒来谈起话来简直像个脚夫”, “笑起来愈是旁人说得不堪入耳愈是笑得起劲”, 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神经刺激”, 一种忘怀烦恼与忧伤的无聊手段, 是一种慢性自杀的具体表现。悲剧一般是描写好人受难直到最后牺牲, 这种情节和一般的善有善报的道德理念相矛盾, 古希腊人习惯于用“命运”来解释悲剧中的好人受难, 认为悲剧是人与命运抗争的必然结果。这是存在于薇奥雷塔身上的悲剧性因素, 它使读者为之难受, 倍感苦涩辛酸。

悲剧主人公薇奥雷塔有温柔的性格, 美好合理的愿望, 却被无情地破坏了。在刚刚遇到一个相爱的人,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想要远离过去的堕落生活重新点燃生活希望的时候一切又在瞬间破灭了。这些破坏薇奥雷塔生活并使其最后悲惨死去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的是当时巴黎那个腐朽虚荣, 冷酷堕落的社会, 正是这个巨大的吃人机器把薇奥雷塔推进死亡的虎口, 并最终导致她的灭亡。其次, 该是以阿芒的父亲为首的自私而冷酷的人物, 他认为上等人和情妇之间只能是买卖关系, 决不能产生真正的感情, 不然就会砧辱门媚, 断送前程。再次, 阿芒在这部小说中也对薇奥雷塔的死起了客观上的催化作用, 这些都是悲剧产生、发展、并推向高潮的因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悲剧人物遭殃, 不是因为他罪大恶极, 罪大恶极的人遭殃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与恐惧, 也不是因为他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的人遭殃会因为不符合道德理念而引起反感;恰恰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有过失的人遭殃会引起我们的哀怜, 我们担心会像悲剧人物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因小错而酿大祸, 这会引起我们的恐惧。“他的这个观点在这部歌剧中表现得很充分。也是这部悲剧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因为薇奥雷塔的经历就是这样, 出身的问题让她无奈的沦落成为一个妓女, 但她确为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让人为之叹惜!

在《茶花女》中, 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薇奥雷塔和阿芒, 他们不仅同社会、家庭之间充满矛盾, 而且自身也存在着矛盾。薇奥雷塔身上有许优秀的品质, 但由于她的特殊身份, 使得她有一些变态, 这又使得观众难以一下子理解接受。在同阿尔芒分手那部分, 她的行为可以称得上一个“壮举”。假若她能够“自私”一些, 也不会有人怪罪她, 而她却为了爱人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幸福。阿尔芒能够出于真心爱上一个妓女, 也是难能可贵的, 但他由于自身性格、气质的限制, 使他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薇奥雷塔, 最后还客观上加速了薇奥雷塔的死, 这也不能不说是自身的矛盾。正是主人公自身素质中的正反两种因素, 再通过悲剧人物自身的种种限制, 一方面使他们自己成为悲剧人物, 一方面又把他们变成制造悲剧的参与者, 变成对价值事物的破坏性因素。黑格尔的“冲突说”认为:“在悲剧冲突中, 代表片面思想的人物因各自固执于自己片面的理想, 最终必然导致双方都遭受痛苦和毁灭。”黑格尔认为, 悲剧冲突中, 虽然悲剧人承受了无辜的牺牲, 但是他们所代表的理想不会毁灭。相反, 正是由于悲剧人物宁愿牺牲生命, 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 才使他们所代表的理想得到升华。该剧中的女主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阿芒, 但是阿芒也没有得到幸福, 而是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他们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歌剧《茶花女》中曾一度出现了让人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幸福场景, 但马上这些幸福的片断都被现实的冷酷所无情的扼杀了, 它们是为后来的悲剧性起烘托服务作用的, 同时也是居于整个过程的次要位置, 对整个过程的性质生成根本起不了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并在悲剧性不断壮大的压力下而退隐了, 悲剧性却不断地拓展着自身对整个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的控制力, 因此, 当悲剧性达到了高峰即自身力量的最大化时, 《茶花女》这一过程就只能成为一个悲剧过程了!《茶花女》是一部悲剧, 不是单纯地从结果上看, 在这一悲剧的开头到结尾都始终充满了悲剧性因子的存在, 这些因子既有主体性的, 包括维奥莱塔内心情感的矛盾、阿尔弗雷的偏激与冲动、老阿芒的迂腐和无情, 同时也包括社会的种种偏见、世态炎凉、社会的不平等和金钱的至上以及普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等等, 这些能够引发悲剧性生成的因素都交织在一起, 都把自己的破坏力量压在了一个弱小女子身上, 没有支持, 没有帮助, 没有同情, 有的只是打击, 只是无情的摧残, 只是对无望爱情的忠贞与绝望, 悲剧性正是通过对这一弱女子的无情摧残才得以不断地强化自身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并决定这一过程性质的。

单纯从观众心理上来看, 在对失败者寄予深切同情、对邪恶者憎恶愤恨的过程中, 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快感, 这其实是一种间接的自我肯定, 这也是悲剧的目的。强烈的情绪交集在对悲剧人物的同情上, 使得观众感情冲突异常激烈, 从而产生较前更加深沉的、持久的悲剧快感。

参考文献

“茶花女”宋颂唱响“中国年” 篇11

一袭黑衣,微鬈的长发,戴着一副墨镜。草长莺飞的四月,在上海戏剧学院操场上看到宋颂老师时,仍让记者吃了一惊,眼前的时髦女郎很难让人跟舞台上优雅的“茶花女”挂上号。宋颂笑着说,“茶花女”是她,戴墨镜的时髦女郎是她,与同学打成一片的老师是她,经常背着包到野外踏青的也是她。

“茶花女”唱响“中国年”

3月冬末的莫斯科乍暖还寒、雪雨翻飞。3月2日晚,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的音乐厅里歌声如缕、掌声如潮,为庆祝俄罗斯“中国年”,中俄艺术家同台演绎了世界著名歌剧《茶花女》。此次出演第一女主角维奥列塔的是来自上海的女高音歌唱家宋颂,她与俄罗斯同行默契配合,将这百年前的悲剧主人公演绎得淋漓尽致。

回到上海后,一些老师和同学纷纷向宋颂表示祝贺。宋颂对《华人世界》记者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再演一回《茶花女》,如果能在全国巡回演出就更好了。”

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作品改编而成,该剧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见长,剧情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唱词优美华丽、感人至深,其中“饮酒歌”等咏叹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各国歌剧爱好者的挚爱。宋颂说,“茶花女”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是许多著名歌唱家和剧院的保留剧目,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歌剧”。出演《茶花女》对很多从事声乐的人来讲都是个梦,因为它犹如拂面的春风,人们可以感受、欣赏,体会、享受它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美妙,却又难以捕捉、驾驭,任何不当的诠释都是一种对经典和美好的亵渎。她回忆说,“第一次听到歌剧《茶花女》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但那一刻我就被那天籁般的歌声和华丽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暗暗下决心要学习美声,并幻想着能出演维奥列塔。这次格涅辛音乐学院为庆祝‘中国年’邀请我去演出《茶花女》,应该说是成就了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

2004-2006年,宋颂被选派到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攻读声乐硕士学位,这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俄罗斯的歌剧、艺术歌曲和文化的历史及现状,并在名师的指导下,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了声乐艺术,也有幸在舞台上完整地解读《波希米亚人》、《茶花女》这样的传世经典。宋颂说,俄罗斯是个伟大的民族,它丰厚的艺术土壤和文化底蕴为艺术家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母校格涅辛音乐学院就是这样一个“摇篮”。她还在莫斯科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并出任学校排演的世界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第一女主角咪咪,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俄罗斯专家们誉为“东方的夜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叫她“咪咪宋”。

宋颂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先后师从于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温可铮、周小燕教授。多年来,她多次与中国著名男高音张建一、著名男中音廖昌永等同台演出,并成功地在国内歌剧舞台上塑造了威尔第《弄臣》中的玛达内娜、比才《卡门》中的女主人公米开埃拉等重要角色。

铿锵玫瑰练就高吭声

宋颂出生在长沙,湘江水滋养了她美妙的歌喉,也赋予了她朴素的情感。培养一个歌剧演员至少要10年,它对于表演者气质有很高的要求,宋颂从小就喜欢歌剧,而歌剧要把美声唱法和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她从小就坚持练身段和舞蹈。在俄罗斯学习期间,她住在学校旁边宿舍第12层,由于没有电梯,她每天要爬楼梯两至四趟,并坚持唱练两小时以上。

最让宋颂难忘的是2005年的夏天,胡锦涛主席来莫斯科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庆典,在为俄罗斯老战士表演节目后,宋颂受到了胡主席的亲切接见。她说,当时,握着胡主席温暖的手,看着胡主席和随行人员脸上亲切的微笑,听着他们和蔼可亲的话语,有如同亲人在一起的感觉,简单的问候抚平了游子对家人的惦念,也唤起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宋颂回忆说:“当胡主席知道我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时,他勉励我要好好向俄罗斯艺术家学习,回国后当好中俄文化交流使者。”

宋颂父母中没有搞艺术的,但她从小就喜欢贵族艺术,受湖南省歌舞团启蒙老师王希珍的影响,宋颂从小一听音乐就兴奋。“现在人们生活不断提高了,高雅音乐一定会有它的市场,上海是一个小资情调很浓的城市,家庭聚会兴起,音乐可以让心灵的交流产生共鸣,美声表现力强,声音张力和感染力大,已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美女老师宋颂也受到上海戏剧学院同学们的青睐,同学们不但向她请教一些专业表演和演唱技巧,就连自己的恋情和家里琐事也会和她促膝谈心。空闲之余,宋颂喜欢旅游、美食、聚会、看电影、听音乐会。

《茶花女》 篇12

19世纪20年代起意大利人民要求独立,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斗争风起风涌,威尔弟面对严格的强制检查制度,采用带有预言性的题材,借以表达其同胞们期待摆脱奥地利统制的心情。在1848—1849年运动活跃时期,威尔弟密切注视着祖国的独立运动,进行着创造活动。后来他回到故乡,隐居在农村的庄园里,也就在这期间,他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利歌莱托》、《游吟诗人》、《茶花女》这三部最闻名的歌剧。

一、威尔弟创作的个性化

威尔弟的创作早期受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梅尔卡丹特等人的影响,常用间于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叙咏调,为了使音乐服从于戏剧情节发展的需要,把歌剧中的独立分曲发展为“场”。这些手法的运用,在他中期至晚期一直沿用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从他中期作品《茶花女》、《巨弄》等一些作品来看,他的创作手法倾向于成熟且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点。这些个性化的特点与时代化是作曲家一直模仿和推崇的,与瓦格纳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一)歌剧取材方面

瓦格纳提出歌剧应选择神话题材,神话代表了永恒的真理,应像古希腊悲剧一样,是面向全民的戏剧,也是将各种艺术综合为一体的艺术,这种新型的歌剧称为“乐剧”。

而威尔弟在题材上从早期偏重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转向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如《茶花女》,表现了浪漫主义的善与恶、美与丑、真挚相爱与世俗偏见的对立,生活性更强。

(二)旋律方面

瓦格纳认为以往的“分曲”结构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应取消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套式的段落,代之以“无终旋律”。只有在每幕结束时才有稳定的终止,才有明确的结束。

而威尔弟则认为歌剧的结构大多包含四或三幕,主要角色总有两首以上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咏叹调,有两个重唱,在戏剧高潮处出现大型重唱,至少要有一首重要的合唱。这些在《茶花女》中有很明显的展现。尽管在后来的歌剧中威尔弟不断增强音乐的连续性,但自始至终都采用“分曲”或者“场”形式。

(三)人声对歌剧的表现方面

瓦格纳认为音乐应服从戏剧,而戏剧的剧情有内外两层,唱词阐明的是具体情节的外层表现,内层则是管弦乐的天地,能够运载唱词不能表达的内涵,因此管弦乐被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使音乐有很强的交响性。

而威尔弟认为:[2]“歌剧就是歌剧,交响乐就是交响乐。”他从不让交响乐以侵犯人声的专权来危害歌剧艺术,他的音乐戏剧的建筑完全是以人声为基础的,从来没有忘记“歌”的魅力。

虽然威尔弟与瓦格纳同年出生,也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的创作目的和风格与瓦格纳是背道而驰的。在整个浪漫派时期多数人受瓦格纳影响较深,但威尔弟吸收融化德、法两国浪漫主义歌剧的成就,创造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但同时,他又不像勃拉姆斯“用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的新曲”,沿用古典规划艺术形式创作。威尔弟不与过去决裂,运用一切有益的创作手法来尽善尽美的创作歌剧。

二、歌剧戏剧性、真实性的浪漫主义统一

《茶花女》是威尔弟的歌剧脚本,由皮阿威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同名小说编成的,是一部举世闻名的音乐巨作,它以深刻的主题和动人的旋律,激动着后世千万人的心灵。剧中描述了十九世纪巴黎名妓薇奥列塔的悲剧遭遇,控诉并揭穿了上流社会所谓门第和道德的虚伪性。

在第一幕,音乐开始的前奏曲和其后的合唱,表现了贵族们寻欢作乐的场面。音乐是欢乐的、舞曲性的。先由男主角和女主角重唱,每节后加入合唱。场面热闹,生活性较强。旋律很容易让人记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威尔弟还用主导性动机的手法将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形象描写得非常明晰,把他们内心对彼此的爱意、情感通过咏叹调表现出来。

第二幕薇为了阿芒而抛弃她以前的奢华生活离开巴黎,到了近郊的别墅里,但阿芒离开以后,他的父亲来了,要求薇离开自己的儿子。这让她的内心十分矛盾,受到这沉重的打击她感到万分悲痛。最后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这些戏剧性的发展极具动力性。

第三幕奄奄一息的薇躺在床上。管弦乐前奏揭示了她不幸的内心世界,小提琴奏出十分动人的旋律,刻画了她的温柔、爱情和痛苦。她最后的一首咏叹调《永别了,快乐的梦》展现出如她净化了的灵魂。

《茶花女》以深刻的心理刻画,抒情的笔法揭示了当时巴黎上层社会的黑暗,它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同时歌剧本身的生活性也表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是一部戏剧、真实性统一的歌剧。

三、对歌剧“场面”的设计

歌剧在19世纪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种。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专政期间,歌剧更是豪华壮观、规模宏大,说白与歌唱结合的形式更适合于革命时期普通群众的欣赏,同时又容易与人民生活和情感贴近。在拿破仑战争之后,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这就促使作曲家创作更通俗、更现实和更有民族特征的歌剧。他们把眼光转向祖国的自然风光、传奇、民间故事,这些都要求舞台的设计有所体现,场面的变化应真实、得体。

在意大利,歌剧也是音乐领域里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威尔弟对德国、法国浪漫主义歌剧成果加以吸收,不断创新,使歌剧在意大利有了新的发展。在场面设计上不仅有法国歌剧的宏大规模和富丽堂皇,而且布景在德国歌剧之上得到更大的发展,更贴近生活,为观众所接受。

《茶花女》的舞台布景气势宏大、富丽堂皇,在第一幕的舞会中,整个舞台的灯光以金黄色调为主,华丽、壮观。在第二幕中舞台布景更富生活性、真实性,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灯光并不是那么明亮,但舞台的设置就如同室内一样,陈设非常真实到位,让观众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角色,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威尔弟的歌剧创作集法国、德国与意大利歌剧精华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歌剧的发展。他把意大利歌剧发展到尽善尽美的境地,通过对《茶花女》的欣赏,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威尔弟。

摘要:本文分析了威尔弟的创作风格、特点和成就, 并对其歌剧《茶花女》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威尔弟,意大利歌剧,《茶花女》

参考文献

[1]沈旋, 谷文娴, 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双轨制下一篇:故事载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