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载体

2024-06-05

故事载体(通用8篇)

故事载体 篇1

理解型班级文化, 是班集体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一系列理解的方法、途径、措施, 进行创造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形成班级成员间平等沟通、真诚交往、合作共享的相处态度和集体的做事方式, 是具有集体知识经验、集体制度规范和集体价值取向的班级共同体的集体文化。理解型的班级生活, 以真诚的沟通、和谐的默契, 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浸润在班级文化的氛围中, 团结在班级文化周围, 产生认同感, 找到“家”的归属感, 从而更好地激发创造潜能。故而, 建构理解型班级文化, 创建理解型班集体, 成为班主任工作的理想追求。

班级故事, 是理解型班级文化的一种载体。班级故事应该是:记录班集体生活中体现“理解”理念的点滴琐事, 反映新的班级管理理念与策略, 是班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真诚对话、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一种方式。即真人真事, 不编造, 不杜撰, 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无病呻吟。记录故事时, 应力求新颖、及时、可读、感人。

一、记录班级故事的“人”

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单靠班主任的话, 就会孤掌难鸣, 所以一定需要借助校内外多方面的合力。只有将各种教育、教学力量协调成为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德育合力, 才能形成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场”, 这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亲历体验”的班集体生活方式是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使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得以改造和重塑。因此, 班级故事不仅仅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随笔、工作案例, 体现的也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策略选择, 它还应该巩固学生对亲历活动的认识和情感, 优化学生对该活动、该事件的体验与理解, 为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往构建一个平台。

另外, 班级故事又可以是家校联系的纽带, 让家长通过班级故事了解班级中的事件, 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家长也能及时把自己的想法、意见记录在班级故事中, 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来。因此, 班级故事又可以是亲子交流的乐园。

综上所述, 记录班级故事的人应该是:教师、学生、家长。班级故事是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共同记录的班级活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有意义的故事。班级故事呈现的是师生、生生、亲子、家校之间多元真诚的对话。

二、班级故事的素材来源

(一) 内容与构成

班级故事讲述的应该是班集体生活中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教育故事, 也是教师、学生、家长真挚情感的流露。记录、阅读班级故事, 可以不露痕迹地给予孩子物质上、精神上的教育影响。文本形式可以是事件、活动的过程叙述, 可以是夹叙夹议, 可以是日记体式, 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故事中还可以穿插活动图片, 使之图文并茂。如雏鹰争章活动、表扬学生等, 可以运用书面语言, 辅以表格、图片等来激励学生。这种无声的语言, 却持久地“说”着学生的成绩, 因此, 能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被表扬的学生, 始终处于享受成功的愉悦中, 从而产生一种再创造、不断上进的愿望;而其他孩子, 也会有急起直追、超越自我的渴求。

班级故事应表扬与批评共存。表扬, 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而更加奋发努力, 同时, 也在无形中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批评, 使学生能正视自身的不足, 教师、同学和家长适时写上激励的话语, 可以鞭策其不断完善自我, 积极向上。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过, 是很容易的, 受责骂而改过, 却不大容易, 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恶言。”因此, 我们在面对表扬和批评这对矛盾时, 还是要以表扬为主。

(二) 素材的产生

1. 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 可以是一次班会、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一次运动会、一次捐赠、一次文艺会演……这些活动始终贯穿在学生的班级生活中, 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班级中, 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针对本班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有计划、精心地进行设计,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 获得更多的交往、实践的机会, 得到更多的独特的体验。再把这种个性化的体验, 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反馈到班级故事上, 通过师生、生生、亲子的多元而活跃的对话, 丰富、分享体验的快乐,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并获得老师、同学、家长“我们在一起”的心理慰藉。

这些体验活动, 把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了起来。班级故事, 以记录班级中发生的班级成员亲历的事件为线索, 以抒发彼此的真实情感为契机, 成为了见证理解型班集体成长的文字相册, 成为了联系师生、生生、家校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班级故事, 配合班级体验活动, 通过栩栩如生的描绘、点点滴滴的渲染, 使得理解型的班级文化得以拓展和升华。

2. 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往往隐藏着某些必然的因素。一旦出现, 班主任就要防微杜渐, 尽量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 争取最快地找到最佳的处理方式, 获得最理想的效果。有时, 如果时间允许, 教师可以先采取“降温处理”的方式, 稳定矛盾双方的情绪, 也为自己赢得更好地处理问题的时间;然后, 让矛盾双方进行一次真诚的心理剖白, 再请双方交换阅读, 最后可以请当事人、其他学生或者老师、家长等都来发表意见, 因势利导, 通过自我反思、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等方式, 让学生调适好自我。

3. 师生交流

在班级生活中, 教师与学生总会有许多崭新的话题不断酿造出来。教师要善于捕捉话题, 及时与学生交流, 真正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关心孩子的成长。把这些交流, 倾之于笔端, 让师生一起细细品读、体味, 可以构建一个师生真诚对话的平台, 可以让爱与信任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和谐沟通的氛围中成长, 班级故事会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

4. 课堂生活

课堂生活, 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教师应该始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来到课堂上, 就会发现:学生饱满的精神、精彩的发言、活跃的思维……都会让人感动。把课堂生活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每一滴细小的进步, 记录到班级故事中, 真诚的话语, 就会一字一字走进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快乐、向上, 茁壮成长。

三、班级故事的理解功能及教育意义

(一) 班级故事的理解功能

理解型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型精神文化。它是班级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 是理解型班集体风貌与个性特点的集中表现。班级故事的写作过程, 为学生表达自我情感和进行相互的沟通理解, 留出空间, 搭建平台, 提供方便, 使学生拥有了真正的对话权, 从而能够敞开心扉, 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 并在交流、沟通中, 不断进行反思、探索, 产生情感共鸣, 升华对彼此的理解。

1. 凝聚功能

班级成员共同记录班级中发生的故事, 就能把个人与班级的目标和行为一致, 把个人利益与班级荣誉紧密相连。这种共同创作班级故事的过程, 寄托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体现了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和价值观念, 从而可以激发他们对班集体的一种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集体意识。

2. 激励功能

美国学者波尔强调:学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 它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 激发道德勇气, 共享经验知识, 实现自我超越。班级故事, 为班级每一个成员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热点讨论等, 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 互相激励, 从而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快乐、和谐的班级生活和学习中去, 积极发展自我。

3. 规范功能

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 团结了集体, 加强了集体, 以后集体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班级故事, 可以成为班集体积极舆论的导向。在这里, 学生能不约而同地形成一种班级的行为准则, 每个成员都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通过这种集体的教育力量来约束自我, 让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合乎班级的规范, 从而得到个体的归属需要。

4. 赏识功能

班级故事, 记录了学生自己的点滴进步, 分享了学生彼此走出困难的“金点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体验到取得成功欢乐的人, 他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 那些在班级故事中“反刍”了成功喜悦的学生, 赏识了自我, 从而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 使得他们期待自己成为更好;而那些通过班级故事, 分享了他人成功的学生, 以激励的“回帖”文字或内心的阅读体验, 赏识了对方, 从而也能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二) 班级故事的教育意义

班级故事, 记录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成长的过程中, 有鲜花, 有荆棘;有欢笑, 有泪水;有喜悦, 有烦恼。但这些, 都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珍贵的记忆。在这里, 学生做错时, 失败了, 没有大声呵斥、讽刺挖苦, 有的只是师生的耐心引导、真诚勉励;学生苦恼时, 有矛盾了, 没有视而不见、说教指责, 有的只是大家的消除隔阂、真心劝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其结果是刻骨铭心的。这种教育, 既让学生的自尊得到呵护, 懂得什么是尊重, 什么是平等, 同时也让他们切实体验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教师的拳拳爱心。

另外, 故事中记录的每一个活动、每一次对话, 都是班级中的师生共同亲历的。班级故事记录的是成长过程、心路历程、真实的生活。记录、阅读、交流故事, 让学生敞开心扉、学会倾听、真诚交往, 说真话、诉真情, 把每一个珍贵的记忆留住, 不仅是对班级生活的美好回忆, 也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

班级故事, 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 体现在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 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叶澜教授主张“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班级故事的写作过程, 就是一个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过程。“文以载道”, 实践告诉我们,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通过班级故事这个平台, 无痕地悉心帮助、引领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 做生活的有心人, 与他人沟通, 浸润于理解的班集体文化氛围中, 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班级故事,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快乐地健康成长;也使班级在理解的情感土壤里, 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而保持一种内在的活力。

故事载体 篇2

白藜芦醇合酶(RS)是Res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1分子4-香豆酰辅酶A和3分子丙二酰辅酶A反应合成Res.以花生中克隆的RS基因为基础,成功构建了RS基因的以Ubi为启动子的单子叶植物表达栽体pBIL-RS,为以后的基因工程遗传转化果蔗和其他单子叶植物改良其品质提供条件.同时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VT102U-RS,为下一步研究真核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提供条件,并为利用酵母生产Res提供了可能.

作 者:方珊茹 阙友雄 林剑伟 陈如凯 Fang Shanru Que Youxiong Lin Jianwei Chen Rukai 作者单位:方珊茹,Fang Shanru(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福州,350019)

阙友雄,林剑伟,陈如凯,Que Youxiong,Lin Jianwei,Chen Rukai(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州,350002)

故事载体 篇3

关键词:合作探究;故事演绎;学习效率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有丝分裂、孟德尔杂交实验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真核细胞的分裂种类、实质、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进化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知识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的知识抽象,涉及的概念名词比较多,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回顾有丝分裂知识,通过复习、提问,为进一步学习减数分裂做好铺垫。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动画演示、故事演绎,将微观变宏观,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情境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最后动手制作,比较、归纳、巩固了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技能。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举例说明配子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

技能目标:尝试制作减数分裂图片,识别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情感目标: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精子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制作减数分裂图片。

二、教学过程(这里主要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彩色橡皮泥、白纸,布置任务复习有丝分裂。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有丝分裂过程及特征,观察图片——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提出问题:

(1)配子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何区别?

(2)图中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

经过学生讨论后回答,这种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生物细胞怎样分裂才使染色体数目恰好减半呢?生活中怎样平分物品呢?例如,哥俩分苹果,四个大的,四个小的,在不破坏苹果完整性和没有任何称量工具的前提下,怎样做到平均分配呢?学生讨论后,认为两两大小相似为一组,每组每人分一个。通过设疑、问题情景,导入新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2.阅读梳理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给学生布置任务,自学归纳要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形成的场所、时期。

(3)精子形成中细胞名称变化。

(4)概念辨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

通过学生阅读归纳,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继续探究。

3.动画演示、故事演绎,将抽象变直观

演示精子形成的动态课件,精讲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别减数分裂,编辑了一个浪漫的故事,灰太狼与红太狼门当户对(借喻同源染色体),两情相悦,步入婚姻殿堂(配对),二人形影不离(联会),拥有了爱情结晶(四分体),灰太狼为了养家户口,外出打工创业(同源染色体分裂),家人少了一半,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九月怀胎,一朝分娩(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儿子出生了,灰太狼也经过艰苦磨炼(变形),成功了(成熟精子)。这就是灰太狼的幸福生活四步曲:结婚—创业—生子—成功。通过动画演示、故事情境,将抽象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更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4.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学生分组,使用橡皮泥制作减数分裂图片,体验灰太狼的幸福人生,完成后派代表展示,奖励评价。识别课本静态图像,归纳各期特点。

5.有丝、减数分裂对比,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提问:学习了减数分裂,它与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对比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亮点:通过动画演示、故事演绎、合作探究等环节,将抽象理论变得更形象、直观,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对于难理解的内容,通过认真剖析、深入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经过检测反馈,绝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记忆和理解减数分裂过程,达到了预期效果,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故事载体 篇4

一、朗读故事情节内容, 积累语言和词汇

优秀的故事不仅有着生动的情节和积极的主题, 语言也是经过反复加工润色, 不但符合现代语法、用语习惯和学生的口味, 而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非常精练。引导学生阅读朗读故事内容,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阅读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感知情节开始, 理解语言承载的信息思想, 感知语言词汇的意思, 再进一步从语言和词汇入手, 感知故事的角色。分角色朗读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 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也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模式,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 尤其是分组分角色朗读以及小组展示, 学生热情大涨, 兴趣很高。坚持朗读, 很多的故事中的丰富的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都慢慢内化为他们的语言素养, 转化成他们的表达能力。

比如, 让学生朗读《爷爷一定有办法》《三只小猪》等故事, 这些故事中有许多相类似的句子, 很多学生能够理解深入, 表现到位, 分角色朗读能够将语言承载的信息和思想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 非常生动。还有一篇学生较为喜欢的故事《勇气》, 学生在朗读时对一些排比句把握较为到位, 读到“勇气, 是……”这些句子, 有很强情感和气势, 很能打动人。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深入理解这种排比的修辞, 但已经感知他的表现力, 在后来的写话活动中, 不少学生尝试模仿, 有的学生还模仿得有模有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应该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和实践感兴趣, 朗读故事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内容, 分角色扮演朗读是他们最爱尝试的实践活动。

二、引导学生表演, 在模仿训练中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 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 他们都喜欢以自己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 以自己的活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以自己的优势来获得成就感, 因此, 小学生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故事情节动人, 形象鲜活, 语言生动, 引导学生讲故事, 或者对阅读的故事进行表演, 他们非常热情。最为重要的是, 通过讲故事和表演故事, 能够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讲和表演的实践活动中, 强化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提高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促进学生语用综合能力的提升。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相对于朗读又是一次提升, 他们在准备和表演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理解语言, 需要把这些语言融入自己的心理, 并通过自己的表达加以呈现, 又要附之以对应的表情和动作, 这又是一次加工转化的过程, 是一次很好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语言表达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 让学生阅读一篇《群鸟学艺》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寓言故事, 让学生讲解表演, 学生非常积极, 能够根据凤凰、麻雀、喜鹊、燕子等不同的角色特点, 能够把不同角色的语气和性格表现出来, 还能够通过语调变化并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能够把喜鹊的自满、燕子的谦虚很好地表现出来。在相互评价过程中, 学生能够指出对方的问题, 还能够提出较好的建议, 并当场展示以对比,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编写创作个性化故事, 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 语言感知理解能力不断增强, 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创作一定的童话故事, 以此提高他们的创新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故事开头, 让学生试着续写故事,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编写故事, 甚至让学生根据阅读理解感悟, 自己独立创作一些情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童话故事。

例如, 学生读过《狐狸和乌鸦》《乌鸦喝水》的故事, 现在我们编写一个新的童话故事, 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要求故事要有一定的寓意, 还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学生非常热情, 他们展开奇思妙想, 大胆想象, 每个学生都非常积极踊跃。有的学生向同学展示的童话故事《乌鸦二战恶狐狸》, 乌鸦被狐狸骗走一块肉后非常生气, 想方设法要严惩狐狸。有一天, 乌鸦叼来一块有毒的肉, 故意停在了狐狸家门口的大树上等待狐狸出现。狐狸看到乌鸦又叼着一块大大的肉, 心想:“这个不长记性的笨乌鸦, 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狐狸又向乌鸦搭讪:“您好!我是记者, 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听说了, 非常佩服你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 请问你是如何想到这种办法喝水的呀, 我想写一篇关于你的通讯报道?”乌鸦一张开嘴, 狐狸就吞下了这块肉, 说:“你这只菜鸟, 吃一百次堑, 也不长一智, 活该被我们这些有计谋的狐狸欺骗。”狐狸一会儿就口吐白沫, 用它的最后一口气说:“同样的错误一般是不会犯第二次的, 不能在一个乌鸦身上吊死。”狐狸罪有应得, 从中我们需要明白一定的道理:害人者终害己, 要与人为善。

总之, 语文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重视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提升他们的表达欲望和能力,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培养语用综合能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力训练。以故事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量, 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聆听中培养语感, 在表达交流中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故事载体,策略

参考文献

[1]谢淑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J].新课程 (小学) , 2014 (09) .

创新代表活动载体 篇5

高顺华蒋惠维

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钟楼区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来抓,努力在增强代表责任意识,切实代表人民利益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扩大了代表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树立了代表在群众中的新形象。

一、健全人大工作网络,构建代表活动平台

发挥代表作用的前提是为代表开展活动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在经2003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九个街道统一设立了钟楼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任命了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并下设办公室。人大工作体系的完善,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在有层次地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促进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了解民意、反映民情,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街道人大工委注重树立代表形象,展示代表风采,引导代表在学习上做表率,岗位上当标兵,为民服务上争模范,并普遍要求做到“三个一”: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建议或调研报告;为辖区选民办一件好事;与社区困难户结一对子。每年初,各街道人大工委都及早筹划好全年开展代表活动的内容,做到围绕重点难点监督有新突破,代表联系选民反映民意有新成效,从组织上确保代表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一些原为乡镇现改为街道的人大工委,围绕农村征地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安排了视察农民安置房配套工程进展情况;建筑工程安全情况;失地农民再就业情况;土地补偿和社会保障等情况,就这些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些原城区街道人大工委,围绕城区社区建设、社会治安、未成年人教育,弱势群体帮扶等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既代表群众利益同时也推动了政府工作。街道人大工委成立后,对接待反映社情民意的来信来访,人大工委主动衔接,并对居民意见综合分析,整理归纳,有根据地向上反映。特别是当前涉及城市改造,开发园区建设的一些拆迁安置问题,通过街道人大工委牵头协调,政府出面,使一些受到侵害的群众利益得到保护,维护了一方平安。

二、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增强了代表履职责任

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为了增强代表的履职责任,从2004年起在部分街道开展了代表向选民述职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落实在行动上,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履行好代表职责,深入群众听取呼声,搜集群众意见,通过形式向上反映,扎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其次,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要述职,要汇报代表工作实绩,这就促使代表要学会听取意见,学会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参政议政。再则,有利于促进代表工作,述职是对代表的有效监督,是对代表的考核,只有代表了群众,为群众说话办事,选民才会认可。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九个街道和一个镇全面推开了述职制度,并出台了述职试行办法,规定每年初要按20%左右的比例排出述职人员名单,述职前进行公示,让选民了解和参与,并规定了述职内容八条: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促进宪法和法律实施的情况;

(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情况;

(三)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认真行使代表职权的情况;

(四)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协助政府推行工作的情况;

(五)联系选民,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民办实事的情况;

(六)在本职岗位努力学习,带头奉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模范作用的情况;

(七)认真向大会提出有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情况;

(八)在执行代表职务中存在的缺点、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三、架起代表与选民沟通桥梁,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

人民代表是人民的使者,是联系人民与国家机关的桥梁。要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是要让

人民代表充分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交朋友,通过群众怨言、呼声以及新闻媒介等了解人民的心声,找到群众的所需,把群众所需加以系统化,以议案、建议的方式提炼出来,让群众想办的事得以解决,让群众的希望得以实现。为了让代表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去年个别街道开展“代表联系选民”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九街道一乡镇普遍推开以多种服务形式的载体建设。

1.代表服务联系点。由街道人大工委在下属的社区居委会设立代表服务联系点,并把代表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在社区公示,人大工委在社区设联系点,将服务窗口直接延伸到社区群众中,开辟了反映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2.代表工作责任区。按照选区以及代表分布情况,设立“代表工作责任区”,在代表自身责任区内,经常联系选民,走访征求意见,把广大选民的要求及时转达给街道以及政府。

3.代表亲民热线卡。印制了代表服务选民的亲民热线卡,并公开承诺“有难事,请找人大代表”。热线卡放在社区服务指南袋中,上面印有热线电话,社区居民随手可取,一卡在手,体现了代表们热忱服务群众的真诚情怀。

4.代表接待选民日。街道人大工委在街道政务中心设立了代表服务窗口,每周指定时间作为接待日,由代表轮流值日,接待来访选民。

5.代表活动进社区。组织辖区内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走进社区,零距离服务选民,将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提前一周进行公告,让选民有备而来,有市代表现场接待选民,反映问题和咨询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升了人大代表形象,提升了人大工作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一方面使选民看到人大向他们敞开了一扇永不关闭的大门,另一方面更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的热情,增强他们作为人民代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

从执行好代表职务的自身要求来讲,代表应做到言之有法、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行之有规。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首先,依靠街道人大工委,依托人大工作活动室,组织代表举办学习培训,一是学习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增强宪法观念,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章守法、维护宪法的意识。二是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熟悉掌握人大工作的各项程序、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三是通过听形势报告,进行工作交流,使代表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区域内的大事要事,做到知情知政,提高代表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代表们普遍感到这样的学习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充分利用人代会和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议,视察调查、开展评议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提高了建议意见的质量。如对某老新村2幢住宅小区无卫生设施的问题,代表提出将原封闭的住宅垃圾通道建成居民住户厕所的建议,得到区房管部门的重视,很快采纳该方案,解决了百余户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组织对辖区范围内企业执行《劳动法》、《工会法》情况的检查,针对检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通报了违法行为,使职工利益得到了维护;展开对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这一热点的调研,组织代表外出学习考察,深入社区走访调查,提出了“政社分开”的构想,形成调研报告,得到了民政部门的关注,并在社区实行试点。通过学习培训,代表们围绕中心,立足大局,既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又对推动政府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人大常委会要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细胞,只有细胞充满活力,这个机体组织才能充满活力。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要服务好代表,为他们履职创造条件。在新形势下,钟楼区人大除了在扩大代表参政权、知情权、监督权方面,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听取和审议重大事项,参与视察督查之外,更多地是要求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的派出机构,为选民服务,为代表服务,为区人大常委会履行职责服务。他们协助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选区联系走访选民,走访选举单位,帮助代表收集材料,处理事务和协助办理来信来访,做

了大量细致的幕后工作和组织协调联络工作。特别是对人大代表依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提出的解决建议意见,都能及时与街道、镇进行沟通,给予办理。通过人大开展的这些工作,有力地保障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作者:高顺华钟楼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蒋惠维钟楼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委主任

论档案载体之美 篇6

关键词:档案,载体,美学研究

誚刘宏洲

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 不仅从内容上看是重要的信息源, 而且从载体上看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研究档案载体之美, 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档案载体, 有助于我们认识档案多方面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档案载体是指档案实物形态的实体 (如加固、铸模、纸张、胶片等) 。档案是一种具有物理基础的精神性存在, 其物质外壳 (载体) 不仅是档案载体结构的一个基础、一种使利用者接近它的物质手段, 还是与其本质属性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 是其原始记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 档案载体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异。例如, 我国古代的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和缣帛档案分别以龟甲、兽骨、合金、石头、竹木、蚕丝等物质材料为载体。国外早期的泥版档案、纸草档案、羊皮档案、棕榈叶和桦树皮等档案是以泥土、莎草、羊皮、树皮等材料为载体。自汉朝我国发明造纸技术以来, 世界各国相继形成了大量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近现代又出现了胶片、磁带、光盘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新型档案载体。正是由于载体的不同, 各类档案组成了一个整体, 有图有文、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种美集中表现在档案载体的形状、色彩、质感和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因素上, 以比较直观的形态和独特的风貌展现于一定时空之中。

笔者在此就档案的载体之美作以阐述, 从美学角度研究档案载体所具有的价值。

1. 古典美

目前, 我国现存历史档案3 000余万卷, 从档案载体看, 每一件都极尽古典之美。因其文种罕见特殊、形成时间久远、载体形态别致、记录方式独特等, 使其外部的文物特征更为显著, 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说, 其外部载体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记载的内容价值。不仅年代久远的甲骨档案, 在民国档案、少数民族档案中也有一些档案因载体特殊而具有文物价值, 如缣帛制成的材料、红色状纸、贝叶、皮革和竹木等。有些档案因书法、装帧或图案精美而具有艺术价值, 也有些档案因著名人物的题词、批注、签字而具有典藏价值。可见, 档案载体具有古典美, 并且这种古典美至今仍以不同的形态散发着光辉。

2. 艺术美

艺术美指的是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从这一点看, 档案无疑具有艺术美, 而这种艺术美恰恰是通过档案的载体表现出来的。从中国古代的诰命文书档案来看, 几乎每一件都是艺术作品。所谓诰命文书, 就是指皇帝对臣僚封赠爵号、赐予官阶并赋予一定特权的凭证文书。明清统治者对诰命文书十分重视, 对其撰制材料、文面格式、用语和头尾及正文的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诰命文书不同于一般写在纸上的文书, 而是写在比较贵重的丝织物上, 形制一般为卷轴式, 分为苍、青、黄、赤、黑五种颜色, 抬头书“奉天诰命”, 皆用升降龙盘绕, 接着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引出正文。文字书写采用满汉合壁式, 满文行款从左至右, 汉文行款从右至左, 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各按奉旨、奉诏日期书写。钤盖有“制诰之宝”、“敕命之宝”。此外, 诰命文书轴头的数量、用料以及绞锦花纹等, 按官员品级高低也有严格的区别, 封赠的范围及轴数、图案也各有不同。因此, 诰命文书仅从外部形制看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3. 统一美

陶文甲骨, 金石铁券, 纸墨文书, 声像光盘, 档案载体多种多样, 档案内容日益丰富。但不管怎样, 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都统一于不断发展的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 而各种档案载体都以更好地记录历史、发挥档案的功能为目的和核心, 此为其宏观上的统一美。档案载体的统一美还体现在其微观上的内部统一, 最突出的为纸质档案的整齐一律。如《文书档案案卷格式》规定:硬卷皮尺寸规格为300mm×220mm或280mm×210mm, 卷背为10mm、15mm、20mm三种厚度;软卷皮为297mm×210mm或260mm×185mm;卷盒的外形尺寸为300mm×220mm, 厚度为30mm、40mm、50mm;对案卷封面、脊背的项目的填写, 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格式等都作了规定。与之配套的《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图文区划分、排版形式、字体字号选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法规颁布和实施以来, 文书部门推行使用标准用纸, 大多数档案馆 (室) 使用了标准的卷皮卷盒。统一的规格, 形成一种风格、一种节奏, 呈现出整齐一律、步调一致的美感。

4. 多样美

档案随人类社会一同产生、发展, 如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 反映了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 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档案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 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 还有我们今天最为常见的纸质档案。近百年来, 由于科技的发展, 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 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等载体形式。以声像档案为例, 它具有直观的形象性。声像档案记录的是社会发展中人们活动的声音和图像, 反映的客观事物直观形象, 活灵活现。这是纸质档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它进一步凸显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以电子档案为例, 它具有更多的现代特征, 如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磁带、磁盘和光盘的信息存储密度远远高于传统载体, 并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胶片、光盘、磁带、磁盘等新型的档案载体闪耀着现代社会科技时代的光芒, 使档案载体更加丰富。

传统戏曲与载体 篇7

关键词:戏曲,电影电视,互联网

一、媒体剧场剧本

人们谈戏曲, 大多会侧重于“本体”, 如剧本内容、演员表演、舞台美术等, 不大注意它的“载体”。其实, 艺术所附着的载体一旦发生变化, 其本体势必有所变化。载体又联系着“媒体”, 若无媒体的传播, 艺术也是难以普及的。

约在80年代中后期我国曾有过一项问卷调查, 内容:“你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戏曲的”?统计的结果是, “进剧场看戏”的不过百分之六七, 绝大部分人是通过听唱片、广播、录音带, 电影、电视、录像带来观赏和了解戏曲的。确实, 近半个世纪以来, 城市里的戏院和专业性戏曲剧场大为减少, 人们观赏戏曲不再局限于“进剧场”一条途径了。

20世纪文化艺术的繁荣, 得益于新的载体与媒体, 如报纸、杂志、图书;唱片、电影;广播、电视等。如今又有音像制品和电脑网络。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并存, 营造了特有的文艺景观。从载体与媒体的角度看, 戏曲经历了剧场时代、唱片时代、胶片时代、广播电视时代, 进入了包括音像制品再内的“多媒体”电子时代。

二、载体、媒体与戏曲发展的历史过程

通常说, 戏剧有四个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剧本。如果说“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剧本体的话, 那么这个本体必须通过“观众”的参与方能实现, 没有观众的“表演”只能说是自说自话。在戏剧范畴内, 演员与观众谁也离不开谁, 两者对立统一, 共同构成为“戏剧”。除了演员与观众以外, 剧场和剧本是戏剧的空间载体和文字载体。

剧场———其特定的观演环境和观演氛围将演员与观众联系在一起, 同时为演员的戏剧性表演提供了表演区。

剧本———它负载着戏剧的人文内涵, 即语言、思想、观念, 可以说是戏剧的文学载体。

戏剧的初级阶段无所谓剧场、剧本。以中国戏曲为例, 早期的戏曲演员是“路歧人”, 即流浪艺人。他们游走四方, 撂地为场, 以各种娱乐性的杂耍、魔术、角抵、马戏、歌唱、曲艺谋生, 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这些杂七杂八的表演技艺统称“散乐”、“百戏”、“杂戏”, 自周秦至汉唐, 千余年间始终如此, 戏曲的胚胎即萌生于其中。宋代有“路歧不入勾栏”之说, 认为他们属于“艺之次者”。的确, 这些流浪艺人目不识丁, 表演技艺简单粗糙, 满足不了较高层次观众的需要。

三、专业剧场和剧本, 使戏剧才得以升华

在西方戏剧史上, 专业化剧场的出现被认为是戏剧发展的里程碑。在专业化的剧场里, 观众相对稳定, 口味相对较高。以往“路歧人”那种“一着鲜, 吃遍天”的杂耍般的技艺不可能在固定的剧场内永远重复, 因为他们难以满足层次愈来愈高的观众的精神需求和美感享受, 于是, 具有人文内涵的“剧本”成为戏剧创作的必要环节, 与此同时, 包括道具布景、服饰造型、灯光渲染在内的整个演剧氛围也愈来愈讲究, 形成戏剧特有的专业化的“剧场艺术”。在中国, 固定的、专业化的剧场以北宋的“勾栏”为标志。与此同时, 活字印刷术问世, 作为语言文字载体的书籍渐渐普及。于是, 通俗文艺领域的“院本”、“曲本”、“话本”开始通行, 它们是戏曲、曲艺的底本。剧场、剧本的出现, 意味着戏曲渐渐告别“撂地为场”的演出状态, 游离出“散乐”、“百戏”, 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然而, 中国戏曲没有完全走西方那种“剧场艺术”的道路。即使在可称之为专业化剧场的勾栏、茶楼、会馆、戏园纷纷建立的情况下, 在戏曲完全成熟之后, 它依然保持着流动演出的传统。特别是民间戏班, 常常以小分队演出的方式送戏上门。除了市井勾栏的商业性演出“日日如是”以外, 大量戏曲艺人以个体或家庭挑班的方式, 或“赶会”于乡村集市庙会, 在广场高台上唱大戏, 或出入于贵族和大户人家的宅院, 在厅堂院落里唱堂会。每逢民俗节令庆典、红白喜事和冬春农闲时节, 便是民间戏班活跃之时。

剧场载体的不定位和流动演出的传统, 造就了中国戏曲“写意”、“虚拟”、“形式美”、“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和美学特征。在长期的实践中, 这样的舞台语言已经为中国观众所认同、所熟悉, 约定俗成, 妇孺能解, 而且与生活本身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艺术的距离、美学的距离。

固定的剧场和流动的戏班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勾栏剧场是千方百计引观众来;流动戏班是游村走乡找观众去。勾栏剧场是相对稳定的观众在选择戏曲;流动戏班是带着有限的剧目寻找观众。其中, 专业化的剧场处于核心地位, 对戏曲起到了导向作用。如果说勾栏剧场中的艺术竞争促进了戏曲艺术的提高, 那么流动戏班送戏上门意味着戏曲的普及。这两个方面是互补的。正因如此, 中国戏曲才上达宫廷, 下及黎民, 遍及城乡的各个角落, 而且渗透各个阶层, 成为全民族的“戏曲文化”。

四、戏曲与话剧、唱片、电影

本世纪初, 话剧兴起, 走的是西方“剧院制”的路。一方面, 它渐渐摆脱小戏班流动演出的状态, 倾向于剧场艺术的探索;另一方面, 抛却半文不白的四六文体, 走向大众通行的、散文化的“国语”。话剧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分道扬镳, 不能说与剧场和剧本这两个载体无关。除了话剧在剧坛上崛起以外, 与戏剧相关的传媒在本世纪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报刊、书籍的通行, 使戏曲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照相机的普及, 使戏曲得以留影;唱片、录音磁带、激光唱盘 (CD) 的相继出现, 使戏曲得以留声;电影、录像机、VCD光盘的渐次流行, 使戏曲得到全面、完整、动态的记录。特别是广播、电视以“大众传播媒介”的面目横空出世, 使戏曲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戏曲走上银幕最早是以1905年北京国泰照相馆拍摄的无声片《定军山》为标志。此后, 1928年, 有声戏曲片《四郎探母》问世;1953年, 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问世, 电影艺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呈现新的面貌。1958年9月, 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意味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戏曲随即进入家庭荧屏, 成为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电影所显示的主要是胶片载体本身的记录功能, 没有被认定为“艺术”。即便如戏曲电影故事片, 也不过是舞台戏剧的实录和翻版。电影的艺术语言既包括银幕载体带来的特定的视听节奏和时空跳跃———即所谓“蒙太奇”的表述方式;又包括景别的组合、镜头的运动、声画剪辑、色彩光效、气氛烘托、构图设计、特技运用等一系列艺术技巧和技术手段;还包括客观纪实与主观表现兼而有之的形形色色的风格追求。于是, 电影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再现”, 已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式, 一种包含电影艺术家人生态度、美学观念、风格技巧在内的艺术的“表现”。就电影戏曲片而言, 它来源于于戏曲, 但通过了以上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法比舞台上的戏曲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两者艺术特征的区别, 在相当程度上是因载体的不同而造成的。

要做到舞台表演与电影生活化表演的“化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戏曲舞台上本来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从一方空台的假定性出发, 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四功五法在内的和谐的表演技巧和美学特征, 简单地将舞台表演纳入生活场景的框框, 所以, 将戏曲搬上电影或是电视还必须尊重保留舞台上特定的某些程式化的表演及身段, 如果将这些特点改变那就会让搬上荧屏的戏曲不再原汁原味, 自然也就会减弱其本身的魅力了。如何运用屏幕艺术语言, 恰当地表现戏曲艺术的神韵和程式化之美也多年来电影电视工作者所不懈追求的。

五、电视剧与传统戏曲“联姻”

近年来, 电视剧与戏曲“联姻”, 焦点多半集中在“写实”和“写意”问题上, 如:电视剧强调“真实”, 戏曲离不开“虚拟”;电视剧是现实的“再现”, 戏曲是艺术的“表现”;电视剧强调“生活美”, 戏曲强调“形式美”, 等等。因此, 所谓“以电视剧为本体, 穿插戏曲唱腔, 生活化拍摄”的戏曲电视剧往往有“话剧加唱”之嫌, 因为它丢弃了戏曲表演中写意、虚拟、形式美的艺术神韵。

电视作为日常为伴的“空中视听杂志”。大众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观赏戏曲也可以在家里坐享其成。关于电视戏曲, 与其局限于“电视剧”和戏曲联姻的讨论, 不如拓宽眼界, 从电视功能的角度思考一下与戏曲的“联姻”。戏曲进入现代传媒, 它会摆脱舞台传播的束缚, 借助现代传媒十分快捷地传播给受众, 受众通过这些传媒欣赏戏曲、分享知识、参与讨论, 这与以往只能通过舞台演出欣赏戏曲、接受戏曲信息的局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戏曲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普及和弘扬。戏曲进入现代传媒之后也影响到其自身形态的变化, 如广播、电影、电视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戏曲广播剧、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等新型艺术样式。但戏曲在为现代传媒提供信息源的同时也给其自身带来了麻烦, 如电影、电视的出现为戏曲艺术带来的生存危机。互联网以新的姿态传播戏曲艺术, 它在传播方面的信息量和互动性又是影视传播无法比拟的。

显然, 戏曲进入电影、电视载体后, 已改变单一的舞台表演形态, 呈现出多元的趋势。电视戏曲的创作余地很大, 不拘于戏曲电视剧一途。多种形态的探索, 多种风格的追求, 恰恰可以适应多层次、多口味观众的需求。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 电影电视, 将会改变单一的剧团组织机构和演员中心制, 出现“制片人制”和“导演中心制”。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的普及, 又将缩短生活中的时空距离, 改变你演我看、你放我听的单向传播模式, 给演员以灵活的表演空间, 给观众以更大的选择余地, 给批评家和学者以更多的研究领域, 从而为戏曲艺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或有路歧不如勾栏, 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 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见《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 》第441页,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1、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或有路歧不如勾栏, 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 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见《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 》第441页,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

汉字与汉字载体 篇8

一、金石与甲骨

文字的起源有着种种说法。《易经·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时候有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 《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鬼夜哭。”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在大量的考古发掘中, 陆续发现了一些汉字初创时期的踪迹。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西安半坡遗址, 是距今有6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迹, 曾经出土了一批原始陶器, 在这些陶器上面, 人们发现了许多刻画符号, 共计有二十二种。郭沫若先生曾认为这“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1]1。文字学家一般认为, 汉字来自远古的图画, 即所谓“书画同源”, 这一点可以用散见于各地的岩画来证明, 因此说, 天然的岩石是人们使用的最为古老的信息符号载体。刻石取材容易, 传世久远, 经年不腐, 便于保存, 成为历朝历代永志记忆的最佳载体。秦朝时期大量的石刻、碑刻, 特别是汉代及南北朝, 摩崖石刻、建筑题记以及墓碑、墓志等大量出现, 也使汉字书法艺术从此走向成熟与辉煌。

目前发现最早成系统的汉字, 是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 就是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其内容多为王室占卜记事, 涉及天文、地理、宗教、祭祀、世系、家族、征伐、田猎等诸多方面,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文书, 堪称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珍贵历史档案。甲骨文是使用刀具镌刻笔画, 游刃之间, 笔画粗细均匀, 结构起承转合, 极具韵味, 尽显古朴风貌, 蕴涵着书法艺术之美。

早期的汉字载体, 还有盛行于周代的青铜器。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较为久远, 早在夏代便有记载, 史书上有“禹铸九鼎”的说法, 商周及其后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青铜器上铸文刻图更为普遍。尤其春秋中叶到战国末年, 器物装饰铭刻细浅、工丽, 纹样繁复多变, 附饰图案多见鸟兽等相对复杂的动物形象, 线纹严整有致、舒畅自然, 刀刻技法的应用, 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铸刻在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所谓的金文。金文与甲骨文都属于大篆, 字体特点整齐、圆润, 并且出现了“阴文”和“阳文”两种表现形式。

二、从简牍到印刷

从东周至魏晋, 汉字书写大都以简牍为载体。简是用竹片制成, 长约23厘米, 相当于汉制一尺, 制简之前, 先要进行打磨, 竹简要用火烤干, 谓之“杀青”, 一方面易于书写, 另一方面还能起到防腐作用。竹简一般要用丝绳编联成册, 称为“简册”。牍是木质, 尺寸相对要比简宽, 但长度相仿, 因而简牍古来又常被称作“尺牍”。在纸张发明以前, 官方的文书档案、私人信件等, 都是以简册和版牍的形式面世的。简册、版牍的形制规范, 对后世的印刷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 有关图书的制版、印刷等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 依然承袭着简牍的传统。

与简牍同时代使用的还有缣帛, 也叫帛书, 从战国时期已开始作为书写材料, 而以秦汉时使用最多。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有许多优点, 比如可以随意裁剪, 质地坚韧轻柔, 便于携带和保管, 不过由于十分昂贵, 无法普及使用, 只有朝廷的一些重要文书才能使用。

印刷技术起源于另一个华夏民族古老的文化符号, 即印章。印章的雏形是简牍时代的封泥。纸张出现后, 封泥的作用才逐渐褪去。实际上, 中国的印刷术经过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雕版印刷产生于对碑刻文字制作拓片的灵感。实际上, 碑拓完全是雕版印刷的反向运用, 受此启发, 人们将文字反刻在木板上, 然后转印在纸上, 我们看雕刻文字的木板, 相当于一方刻着更多文字的印章。雕版印刷有许多不足, 比如刻版费时费工, 一旦有错别字, 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印版储存占用空间较大, 易发生变形、虫蛀、腐蚀等。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用胶泥制成单个字模的活字印刷术, 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 只要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 就可随时拼版, 大大提高了制版效率。活字版使用后可以拆版, 字模可重复使用, 相对雕版节约了时间和材料。活字印刷术传到西方, 与工业革命相结合, 得到了更大发展, 迈向了机械化时代。快速印刷机、轮转机、双色快速印刷机等相继出现。进入二十世纪, 印刷技术开始采用电子、激光、信息科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 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

三、电子载体

科技日益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以计算机运用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汉字及汉字载体也迎来了又一次辉煌。从上世纪80年代起, 随着汉字信息处理和激光照排工艺以及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出, 使汉字印刷排版技术产生了重大变革。

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 对于语言来说, 文字是其最有效的记录方式, 而从简牍到印刷, 文字载体的每一次发展、变革, 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到了工业社会以后,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 使语言和图像可以得到完整保留和还原, 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使信息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人类从工业社会开始进入信息社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文字的载体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汉字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变化, 利用汉字编码技术, 汉字与计算机实现了人机对话。基于电子技术, 汉字载体的大家庭也增添了磁性、光学性和磁光性等类型介质, 实现了汉字符号的磁带、硬磁盘、软磁盘及光盘存储技术。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电子纸, 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的记录手段与传播方式。

所谓电子纸, 可以将其理解为电子阅读器。它是一种显示设备, 可以将数字编码的文字、声音及图像转换成视觉和听觉信号, 运用高科技手段, 电子纸可以做得像纸一样轻薄并能自由卷曲。电子阅读器的生命力在于, 它将传统书籍和电子设备的优势结合起来, 与传统纸张相比, 电子纸最大特色就是可以随意存取及反复使用, 可以透过计算机网络或无线传输, 下载并更新数据内容以及信息互动。在输入方式上, 除电子键盘之外, 还可以实现手写及声音识别。

四、载体的形制与汉字书法

汉字载体经历过数次变化, 其间一直影响着汉字的书写方式。当然, 这里也包括书写工具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加上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 汇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产生出一门独特的艺术, 即汉字书法。

汉字是象形文字, 其线条结构带有先天的艺术特质。李泽厚、刘纲纪先生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说:“我们看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 它是文字, 同时又是一种合乎美的形式规律的创造。这正是中国文字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根本原因。”[2]3宗白华先生也说过:“中国字, 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 这一点就有艺术性。原来是象形的, 后来中国文字渐渐地越来越抽象……但是, 骨子里头, 还保留这种精神。”[3]3汉字最初“以刀代笔”, 所用载体是龟甲、兽骨、金属、石料以及竹木等, 刀具契刻的文字, 因材料限制, 其流畅性与章法都受到很大影响。笔墨出现后, 这种限制得到了改变。由于使用软笔书写, 不但速度加快, 笔的运动轨迹也产生了许多变化, 比如始转、提按、顿挫等等, 与刀刻相比, 多了几分灵动、流畅及圆润的效果, 章法之间也富有变化和神韵。笔墨带来的最显著影响是隶书的产生, 使汉字形体发生了极大改变, 这一过程史称“隶变”, 汉字从此进一步褪去象形, 彻底走向符号化, 并在形制上定格为方块字结构, 为以后行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出现奠定了基础。

自西汉起, 纸张得到普及应用, 汉字书写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纸张轻薄、柔韧, 配以墨色调节, 更适于书写者情感的表现和发挥, 因而汉字书法艺术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充分发展, 汉字的各种书体, 如篆、隶、草、行、楷此时得到初步完善, 并逐渐由于书写者主观因素的加入而形成不同风格, 展现出不同个性。与此同时, 关于书法审美, 已经成为书写者自觉的一种追求, 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理论文章和书籍。可以说, 中国书法从这时开始, 成为了有创作者主观意识参与的艺术创作行为。

载体的变革是促进文字发展的重要前提, 科技的进步, 使载体材料产生变化, 文字的普及和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脚步。文字的原始功用是记录和传播信息, 汉字的书写, 其实用性是第一位的。汉字象形的本质、线条化的造型、变化多姿的体态, 造就其先天的艺术特质, 加之载体、工具的运用, 使不同书写者能够融入自身的审美情趣, 从而在实用性外, 将汉字书写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M]//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 1973.

[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 (第一卷)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故事载体】推荐阅读:

原核载体07-15

服务载体07-22

创新载体10-16

设计载体10-17

手机载体05-23

载体形式06-19

良好载体06-30

载体选择07-03

传播载体07-13

陶瓷载体07-26

上一篇:《茶花女》下一篇:融资担保完善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