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保护

2024-10-05

载体保护(精选5篇)

载体保护 篇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不仅使信息技术成为了21世纪的代名词, 而且也引发了电子档案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子档案在存储和保护方面的成败也成为了理论关注的焦点。

1 电子档案的有效载体

1.1 光学载体

电子档案的光学载体是基于已经普遍应用的光盘技术开发出来并已被普及使用的最常见电子档案载体, 光盘主要由盘片、载体和保护层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子档案的光学载体存储时间长、生产成本低、利于复制和多次反复使用, 它有着更为可靠和简便的物理操作技术, 对环境等因素没有太大的硬性要求, 而且存储量大, 特别是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光盘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的电子档案储存手段。

1.2 微缩载体

以最前沿的固态硬盘为代表的微缩载体已经成为军事、医疗、工程领域的主要存储介质。U盘、硬盘微缩载体读写速度快, 容量大、低能耗、无噪音、防震性好特点, 而且在很小体积上就可以存储大容量电子档案数据。微缩载体尽量减小了对机械部件的使用, 在计算机中使用时散发的热量较小, 也更为安全和有效。

1.3 网络载体

网络载体主要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云计算机概念上发展出的档案存储技术, 它可以将网络中存储在不同计算机上的大量不同类型的档案自动拆分, 放置在互联网当中, 当用户需要时可以快速的将档案传递给用户, 虽然其本质上是一种计算机服务, 但其强大的档案调取和流动能力, 能更好的发挥电子档案作用, 本文也将其列为现代新兴的存储方式之一。

2 电子档案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子档案有强大的存储能力, 方便的调取功能, 与计算机结合后, 还可以产生强大的信息整合效应, 但也存在着数据泄露、存储介质失效、程序错误引发的数据丢失等问题。

2.1 数据泄密

数据安全和保密性是电子档案存储工作的生命线, 即使数据保存的再持久完好, 泄密的档案也是毫无意义的。电子档案的强大交互性和快捷使用的方便特点, 也为档案数据的流失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虽然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的保密手段, 但是仍然不能100%阻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这也成为电子档案受到质疑的最大原因。而且电子档案的泄密不易被察觉, 一旦发生电子档案的泄密问题, 极有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2.2 存储介质失效

电子档案是基于光盘、硬盘等物理介质存储的数据, 当物理存储介质出现破坏时, 存储其中的档案数据很难被恢复。电源电压的不稳定、外来磁场对磁介质存储设备的破坏, 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软件的更新, 电子档案的长久保存也会遇到像文件扩展名称改变、数据读取程序对物理介质不适应等问题, 这些归类于存储介质失效的问题都可能引起电子档案的无法调取、甚至是电子档案的永久灭失, 存储介质的安全性也是当前电子档案应用领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2.3 程序引发的数据错误

电子计算机领域最大的敌人就是病毒, 程序的错误、黑客的攻击都有可能造成对电子档案的破坏。网络的发展使电子档案可以被广泛共享, 但木马程序同样对电子档案构成致命的威胁。电子档案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由于传输过程为了适应某些软件的操作需要, 电子档案数据无形中被篡改, 从而引发了对电子档案的数据破坏。由程序引发的电子档案错误正在像疾病一样侵蚀着电子档案, 严重影响了电子档案的正常高效使用。

3 有效电子档案保护手段

3.1 审慎的采用电子档案存储方式

发挥电子档案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低成本制作优势, 首先需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 因此不是越方便简单的电子存储介质越好, 而是要根据电子档案的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一般来说, 容量小、密级低的电子档案可以选择经济实惠、可以多次使用的光盘做为主要存储手段。容量大、需要长久保存的电子档案可以选择不易损坏、不直接接入互联网的磁盘为主要存储手段。选择存储方式应当尽量根据电子档案的用途对其分类处理, 以此达到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3.2 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更为规范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应当覆盖到电子档案从生成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 使所有过程都处在可监控的安全体系之下, 这其中包括电子档案的制作、使用、维护、人员培训、安全检查等种种环节, 也包括了电子档案的存储与使用在分别的操作系统和终端进行、纳入了电子档案的使用管理权限设定等工作, 只有建立了规范合理的电子档案安全制度, 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档案数据的原始性、使用操作的合理性、档案长久存在的安全性。

3.3 建立电子档案的备份系统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 建立一套完备的电子档案备份系统, 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包括硬件的备份, 指的是实现两套存储介质分别对档案进行存储, 其中一套用来使用, 另一套用来做永久储存。软件的备份, 主要指对系统的定期进行备份, 可以随时将数据恢复到某个时间结点, 以此保证当电子档案数据出现错误时, 可以快速追查, 解决问题。备份不是将档案数据进行简单的复制, 而是要建立起一整套可控的保险机制, 只有建立了电子档案的备份系统, 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减小不必要的档案损失。

3.4 广泛应用电子档案安全技术

为了有效应对计算机病毒、恶意篡改电子档案数据等行为, 切实防止因档案数据破坏带来的损失, 可以将电子档案置身于先进的安全技术当中, 这其中包括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档案网络结构, 将包括数据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调取机制全部处在网络监管体系内运行, 比如设置不可卸载的模块程序、进行目录级别控制、进行身份认证、实行档案通信的网络端口控制等。这些依靠技术对电子档案实现的监管, 可以有效抵御降低电子档案的运营维护成本, 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子档案的实际功有, 保持电子档案的稳定使用。

4 结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子档案正在成为广泛应用的存储手段, 在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可快速读取、方便传递交流信息特点的同时, 要时刻重视电子档案可能带来的数据信息泄露、存储介质不安全、网络电子档案交换所带来的风险。要使电子档案时刻处于规范监管的状态下, 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 选择正确恰当的电子档案存储介质, 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维护, 广泛应用现代网络技术, 确保电子档案的有效保护和合理使用。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触发了档案管理手段的全新变革, 在电子档案日益广泛应用的今天, 探讨电子档案新载体的实践应用, 加强电子档案的信息保护, 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和应用领域的前沿。从电子档案的载体分类介绍开始, 着力总结出电子信息档案载体的选择标准, 并对电子信息档案的保护措施进行阐述, 力争为长期、有效、大规模使用电子档案找到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子档案,载体,信息,保护

参考文献

[1]陈勇.现代电子档案载体的分析与选择[J].经济管理, 2008, 3.

[2]张威.浅析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的区别[J].档案学研究, 2013, 1.

论档案载体的变革及保护 篇2

一、档案载体变革的原因

1.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是中国造纸术发明和传播的结果。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出质量较高的纤维纸,是现代纸的前身。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被普遍使用。我国在纸张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种载体的档案仍同时使用。直到东晋安帝时(404),太尉桓玄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皆以页纸代之。”纸才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书写材料,纸质档案也才逐渐普及起来。它的产生及优越性,使其代替了以往的载体,使档案载体趋向统一,即纸质化。纸张的出现促使公文载体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给文书档案工作带来了深远影响。

2. 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是现代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的结果。新型载体档案出现的最早标志是:1826年世界第一张照片—— 《在Le Gras的窗外景色》的出现。新型档案载体的概念很广,主要包括照相底片、照片、缩微片、磁带、软磁盘、光盘等等。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使档案载体多元化,但并未完全取代纸质档案。

二、档案载体变革产生的影响

档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从产生那天起,就与记录手段及记录载体紧密相连。档案载体经历了从甲骨、木竹、玉片、青铜、石器、缣帛、纸张等传统载体到声像、光、电、磁技术载体等新式载体的历程,档案载体的变革对档案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1. 对档案自身的影响档案载体的变革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但本身也是档案载体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在纸张出现以前,多种载体的档案交叉并存,纸张出现以后,之前的档案载体都逐步退出了档案事业的历史舞台,档案载体趋于统一,由于书写、记录、保存方便,成本低廉,特别是印刷术出现和改进后,纸质档案的数量明显增加。由于新型材料的发明和使用,使新型档案载体不断出现,打破了纸质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突出表现是档案类型的大大丰富。但由于新型载体存储的安全性、稳定性问题, 以及纸质档案的原始记录特性决定了纸质档案不能完全被取代。

2. 对档案保管机构及其保管条件的影响档案载体的两次变革都对档案保管机构和保管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纸质档案的出现,使档案的数量急剧膨胀,并且推动了档案机构类型的进一步丰富。随着档案的增多,档案保管机构也相应增加。档案机构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和类型的丰富,还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大,馆藏种类的增多。但是纸张较之原来的载体较脆弱,对保管条件的要求提高,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其保管温度为14℃—16℃,湿度为45%—60%,须尽量避免阳光的直射,还要注意防虫、防火、防霉、防尘等。

新型档案的出现对档案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档案馆的存在形式和职能受到了有力的冲击,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子文件的归档,突破了纸质档案的实体归档,并产生了全新意义上的“逻辑归档”,导致了未来档案馆可能会以虚拟的方式存在;另一方面,新型档案虽然没有导致档案馆数量的增加,但对保管条件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们对于温度、湿度、光照、振动、磁场、尘埃等都十分敏感。

3.对档案利用的影响。在纸的产生和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形成在统治阶级的政务文书活动中,利用它们的人可能只有当时的档案管理人员。例如孔子,他就是利用了鲁国史官所记的档案纂写了《春秋》。再如司马迁,他是汉太史令,掌天文历史,他之所以能撰写《史记》,这与他一生管理档案分不开。这种对档案利用的结果与档案载体不能普及使用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在纸的产生与被普遍利用以后,尤其在印刷术产生和改进后,文书档案的复制容易了,很多可以被人们传阅利用了。新型档案的出现丰富了档案的利用方式,但其提供利用方式也具有特殊性,必须使用专门的设备将其还原成具有直观可读性的信息。

4.对档案工作人员及档案学理论的影响。纸质档案出现以前, 档案多是与图书和其他珍贵物品保存在一起的。纸张档案出现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也有了专职的档案工作人员。新型档案的出现对档案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复印技术及现代化通讯技术等。纸质档案的出现和大幅度增长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萌芽和发展,档案机构猛增,档案人员专业化,进而促进档案理论的发展,并推动了档案学的诞生。而新型档案对现有的档案学理论提出挑战,要求档案理论进行不断变革和完善。新型档案尤其是电子文件对传统的档案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档案的定义是否需要重新界定、来源是否依然用于电子文件管理、传统的档案鉴定理论能够适用于电子文件的鉴定等。

三、不同档案载体的保护

1.纸质档案的保护。此类档案应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保管原则。一是在环境条件方面,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控制,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温湿度管理暂行规定》,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标准为: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在规定范围内温湿度昼夜波动幅度要求为:温度为±2℃,相对湿度为±5%;二是去酸与杀虫,去酸是指档案纸张在生产和保管过程中含有很多H+,用碱性化学物质去除H+,以提高纸张的PH值,减少H+ 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的能力。在杀虫方面有物理杀虫和化学杀虫,物理杀虫主要是低温冷冻杀虫、微波杀虫、远红外线辐照杀虫、气调杀虫等,化学杀虫是使用化学药剂杀虫,主要有磷化铝、溴甲烷、环氧乙烷、硫酰氟等, 用于档案害虫防治的化学杀虫剂要求高效、广谱、低毒、 低残留、残效期长且对档案制成材料无明显不良影响。

2.照片档案的保护。照片是一种涂敷了化学感光物质的纸基材料,照片档案上的信息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这些化学元素不稳定, 在一定的环境下容易氧化、分解,使照片褪色。因此,照片档案对保存的条件要求较高,对温度、湿度、酸度比较敏感。对照片档案的保护要注意防潮,使用防霉剂,抑制霉菌生长,调整库内环境的PH值,防止酸性过高,温度在14℃—24℃,相对湿度在40%——60%, 库房门窗应密封良好,采用机械通风时应加防尘罩,竖放保存,经常翻看,防止粘连,必要时做好翻拍和数字转换工作。

3.缩微胶片的保护。缩微技术是一种技术成熟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缩微胶片的使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管理方法,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缩微胶片具有存储密度大,技术成熟, 稳定性高,记录效果好,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易于还原拷贝等多种优点。缩微胶片应该远离有害气体源,密闭保存,按片基的特性分类保存,银一明胶片、微泡片、重氮片等不同类型的胶片不能同室存放,彩色片和银一明胶片原则上也不能一同存放。醋酸片基胶片可以按生成年代分开保管,以避免因出现老化对新胶片造成感染。在使用中避免污染和刮伤,不要使用手直接触及药膜,只能拿胶片边缘,连续阅读不能超过规定时间,避免因过热而发脆变形。

4.磁带、录像带的保护。磁带、录像带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或其他信号的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是产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一种磁记录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带基(支持体)上涂覆一层颗粒状磁性材料(如针状 γ-Fe2O3磁粉或金属磁粉)或蒸发沉积上一层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而成。其保存应放在原盒内,竖放保存,防止挤压造成物理损伤,远离磁场源,对于长期不使用的磁带要定期绕动,防止粘连,对利用频率较高的要进行复制或转化为DVD。

5.软磁盘的保护。软盘是PC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使用时不可触摸软盘盘面,用软铅笔书写标记,不可在软盘上压重物,不能放在阳光下直接曝晒,远离有机溶剂,操作时必须保证环境清洁,保存软盘时应垂直立放在纸质盘盒或适当的盘架内,不要水平重叠放置。软盘容量小、单位容量成本高、速度慢且可靠性差。现已逐渐被淘汰。

6.光盘的保护。光盘以光信息作为存储物的载体,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物品。分不可擦写光盘和可擦写光盘。光盘放置应尽量避免落上灰尘并远离磁场。取用时以手捏光盘的边缘和中心为宜,光盘在闲置时严禁用利器接触光盘,以免划伤。光盘在存放时因厚度较薄、强度较低,在叠放时以10张之内为宜,若被弄脏可用干净棉布蘸上专用清洁剂由光盘的中心向外边缘轻揉。

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新档案载体和技术在档案保护中不断被应用,不同的载体在保护技术上差异很大,要加强进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载体的寿命,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摘要:在档案发展史上,档案载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即纸张的出现和新型档案载体的出现,档案载体的变革,对档案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不同的档案载体对档案保护技术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档案载体,变革,保护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琦.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的应用及其文档工作[D].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12.

[2]刘云艳.档案载体的变革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J]云南档案,2000(3).

载体保护 篇3

本研究试图构建不同的布鲁菌保护性抗原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同时在其两端附加植物高效表达元件, 旨在提高抗原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量, 为提高口服疫苗的产量及改善其免疫效果提供可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及质粒

p MD19-T6 (含布鲁菌rpl L基因及植物表达元件) 和p MD19-T7 (含布鲁菌omp31基因) , 均由Ta KaRa公司合成, 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由本实验室保存。大肠杆菌DH5α由本实验室保存。

1.2 工具酶及试剂

Taq DNA聚合酶、T4 DNA连接酶等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为TAKARA公司产品;质粒提取试剂盒为Omega公司产品;DNA回收试剂盒购自Millipore公司。

1.3 布鲁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合成

根据Gen Bank中的rpl L基因与omp31蛋白编码基因序列, 对照植物基因偏性密码子进行设计。在rpl L基因5'端添加烟草花叶病毒Ω序列及Bam H I酶切位点, 3'端添加SEKDEL序列及Sac I酶切位点。将设计好的基因序列送Ta KaRa公司进行合成。

1.4 rpl 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携带rpl L基因的质粒p MD19-T6以Sac I和Bam H I双酶切, 回收目的片段rpl L, 然后将其亚克隆入质粒p BI-121, 再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挑取单菌落37℃振荡培养过夜, 提取质粒, 利用EcoR 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 呈阳性者命名为p BI121-rpl L, 即为所要构建的rpl 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1.5 omp3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从携带有omp31基因的质粒p MD19-T7中Cla I和Xho I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omp31基因, 然后将其亚克隆入相应酶切质粒p MD19-T6中, 使两端携带植物表达元件, 再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DH5α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 (50 mg/L) 的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有氨苄青霉素 (50 mg/L) 的LB液体培养基上37℃振荡培养过夜, 提取质粒, 利用Bam H I和Xho I双酶切鉴定阳性克隆, 呈阳性者命名为p MD19-T6-omp31。继而利用Sac I和Bam H I双酶切上述阳性质粒, 回收携带植物表达元件的omp31基因目的片段, 亚克隆入质粒p BI-121, 经转化酶切鉴定后, 获得的阳性质粒p BI121-omp31即为所要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

2 结果

2.1 布鲁菌rpl 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含有布鲁菌L7/L12蛋白编码rpl L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 用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获得了约60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 大小与理论值相符合 (见图1) 。

p BI121质粒用Sac I和Bam H I双酶切后, 低熔点琼脂糖回收载体, 与上述同样双酶切并携带植物表达元件的rpl L基因连接。随机挑取单克隆, EcoR 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 获得约11.9 kb的载体带和约1.7 kb的片段带, 与预期值相符, 证明克隆成功, 且随机挑取的克隆均为阳性, 克隆效率较高 (见图2) 。

M为Marker DS2000 (From up to down:2 kb, 1 kb, 750 bp, 500 bp, 250 bp, 100 bp) ;S为pM D19-T6 Sac I+BamH I

M为Marker LD1000 (From up to down 10 kb, 8 kb, 6 kb, 5 kb, 4 kb, 3 kb, 2 kb, 1.5 kb, 1 kb) ;No.1~8为pB I121-rplL;1~8 EcoR I+HindⅢ

2.2 布鲁菌omp3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含有布鲁菌omp31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 用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获得了约700 bp的基因片段, 与预期omp31基因大小与理论值相符合 (见图3) 。

将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omp31与同样酶切的p MD19-T6载体连接后转化, 提取质粒用Bam H I和Xho I双酶切鉴定, p MD19-T6-omp31重组质粒出现片段大小约为0.8 kp条带, 若片段大小约为0.5 kb则为阴性克隆, 电泳结果证明p MD19-T6-omp31克隆成功 (图4) 。获得的阳性质粒p BI121-omp31即为所要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质粒用Sac I和Bam H I双酶切后, 低熔点琼脂糖回收载体;同样双酶切p MD19-T6-omp31获得携带植物表达元件的omp31基因, 亚克隆入质粒p BI-121。随机挑取单克隆, EcoR 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 获得约11.9 kb的载体带和约1.8 kb的片段带, 与预期值相符, 证明克隆成功, 且随机挑取的克隆均为阳性, 克隆效率较高 (图5) 。

M为Marker DS2000 (From up to down:2 kb, 1 kb, 750 bp, 500 bp, 250 bp, 100 bp) ;No.1, 2, 4, 5, 6为pM D19-T6-omp31 BamH I+Xho I;No.3, 7为Recreated vector

3 讨论

转基因植物是一种多样化、可再生和低成本的新型分子材料[6]。生产布鲁菌疫苗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 主要优点是安全无毒性、成本低廉。利用细菌其它表达系统生产布鲁菌疫苗存在着将细胞内毒素或病毒传染给畜类的潜在危险, 植物细胞则不会有潜在的动物或人类病原, 因而来源于植物的重组蛋白安全性好。植物与动物同属于真核生物, 具有完整的真核表达系统, 表达产物能进行糖基化、磷酸化、酰胺化、切割、折叠、形成二硫键及亚基的正确装配等翻译后的修饰加工。因此, 转基因植物有利于重组蛋白的正确装置和表达[7], 使表达产物与天然产物具有相似的结构、生物学活性、抗原性和免疫性。

M为Marker LD1000 (From up to down 10 kb, 8 kb, 6 kb, 5 kb, 4 kb, 3 kb, 2 kb, 1.5 kb, 1 kb) ;No.1~5为pB I121-omp31 1~5为EcoR I+HindⅢ

载体保护 篇4

2004年, 新疆龟兹研究院特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辽宁有色勘察设计院等单位, 对库木吐拉石窟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及评估 (图1) 。同时委托敦煌研究院对该石窟的新1、2窟文物遗迹, 进行保护方案的勘察设计和保护实施。

1 文物基本概况

库木吐拉千佛洞新1、2窟, 位于该石窟沟口区第二沟内, 于1969年和1977年发现。1982年, 正式编号为GK20、GK21窟。但由于窟门及窟前房屋的影响, 窟内相对湿度过高, 致使壁画产生了严重的起甲、酥碱病害。1993年, 敦煌研究院对新1、2窟的起甲、酥碱壁画进行了修复加固, 同时对窟内裸露的崖体进行PS喷护加固, 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001年, 受地震的影响, 新2窟上方岩体塌落, 造成了新2窟穹顶壁画空鼓及部分脱落的严重后果。 (图2)

2 文物赋存环境调查分析研究

2.1 工程地质与环境特征

地理特性:石窟所处大地构造位置, 为塔里木地台北缘与新生代天山褶皱带的交汇处, 峭壁林立, 基岩裸露, 地形险峻而复杂。由于石窟地处天山褶皱带的过渡带上, 地震活动强烈及频繁是该地区的特性 (1990年颁布的地震烈度为Ⅶ度, 特别是与其相邻的天山山脉地震烈度为Ⅷ~Ⅸ度) , 从当地地震记录可以看出, 本地区有感地震时有发生, 且地震频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岩体构造:石窟所处岩体为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岩石, 属河湖相沉积, 其主要岩性为:砂岩、砾岩及泥岩。岩层呈互层状产生, 层理清晰, 主要以泥质胶结为主, 钙质胶结次之。岩体内含有大量碳酸盐及部分易溶盐成分, 岩石胶结程度差, 强度较低, 易风化, 遇水极易崩解。

环境特征:石窟所在区域属典型的内陆干旱性气候, 空气干燥, 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多风沙、降水少。据库车气象站的资料统计, 多年的平均气温7.4℃, 极端最高气温39.8℃, 极端最低气温-32℃;平均相对湿度63%;平均降水量82.6mm;主要风向为SE (东南) , 多年平均风速1.0m/s, 最大风速22.0m/s。年平均20d大风日, 夏季最多, 春季次之, 冬季偶有大风出现。相对一致的风向, 对崖体风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2 洞窟环境及壁画地仗特性

洞窟微环境:两洞窟形制基本相同, 其特征是:洞窟小而高、且甬道狭长, 使洞窟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从而影响了洞窟内的微环境。通过监测 (2010年8~9月间) 新1、2窟封闭时的最高相对湿度为87%, 开门1h后降为74%, 同一时间内临近的K23窟相对湿度最高值则为52%, 由此可看出窟门、窟前建筑对新1、2窟微环境的影响。

壁画地仗材质:依据当地土样和壁画地仗样品的分析比对, 壁画地仗材料均采用当地粘土, 并掺入了大量的黄沙, 按体积比计算黄沙占51%。这种材料制作的地仗, 可有效的防止地仗的开裂, 但也降低了地仗的强度, 特别是受到水的影响时, 极易松软、变形甚至脱落。

仗纤维材料:通过纤维材料镜检调查, 壁画地仗内纤维为小麦秸秆, 按体积比计算不足8%。因洞窟长期被掩埋, 窟内相对湿度较高, 大部分的纤维已腐朽, 从而影响了地仗的强度。

2.3 结论

综上所述, 影响新1、2窟壁画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壁画载体 (崖体) 的不稳定性; (2) 壁画地仗含沙量及纤维老化; (3) 颜料层胶结材料老化; (4) 可溶盐、易溶盐对壁画产生的破坏; (5) 壁画保存微环境条件; (6) 崖体内的水分; (7) 地震引发的震动等。

依据以往的保护研究成果, 结合前期的调查分析研究, 壁画载体、地仗、胶结材料老化、可易溶盐等危害因素, 均可采取适当的干预和保护手段, 达到和延长文物寿命的目的;地震造成的破坏是人类无法干预的, 甚至是毁灭性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使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 保护材料及工艺的实验筛选

壁画保护修复材料及工艺的实验筛选, 是有针对性的对影响壁画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干预和治理, 从而减少或降低其威胁性, 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3.1 修复材料筛选原则

遵循“最大兼容, 最小干预”的原则, 选用粘度适中、无眩光、无变色、透气性好、耐老化以及良好的可操控性的粘结材料。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以增强其兼容性, 并辅之以必要的添加材料和胶粘剂。

根据以往相同类型壁画保护的研究成果及修复经验, 我们挑选了性能表现良好的几种修复材料为被选材料。如:聚醋酸乙烯乳液、有机硅炳乳液、丙烯酸乳液、PS等。

3.2 修复材料的试验筛选

通过修复材料的性能测试、室内实验、现场试验, 同时还参考借鉴1993年修复新1、2窟使用材料近20年的具体表现, 最终筛选出以下针对不同病害的修复材料: (1) 壁画地仗老化、盐害病害, 使用0.5%的聚醋酸乙烯乳液为加固材料;颜料层起甲粉化病害, 使用1.5%的聚醋酸乙烯乳液修复; (2) 地仗空鼓病害修复材料为:脱盐当地粘土 (1) +脱盐当地澄板土 (1) +聚醋酸乙烯乳液 (0.3) 制成的灌浆材料, 水灰比为0.66:1; (3) 壁画载体的加固和补强材料是:砂岩部分浓度为4.5%PS, 砾岩部分浓度为7%的PS (模数3.75) 。

3.3 修复工艺筛选

在借鉴技术成熟和效果好的修复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现场实验, 最终筛选出以下针对不同病害的修复工艺: (1) 地仗老化、盐害及颜料层病害, 采用多次渗透粘结材料, 对老化和酥碱地仗进行补强, 同时进行脱盐处理的修复工艺; (2) 壁画载体和空鼓病害选用灌浆加固的修复工艺; (3) 预防地震引发的破坏采取相应的防护设计, 以减少因地震而造成的损失。具体方法是利用画面间的自然图案隔断, 安装伞架状拆装两便的金属骨架, 保护和预防地震或其它振动引发的病害。

4 壁画载体的处理及穹顶壁画的预防性保护

4.1 空鼓壁画及载体处理

因新1、2窟开凿岩体的胶结性差、极易疏松破碎、遇水易崩解等特性, 所以使用PS渗透加固时因采用少量多次渗透的方法加固 (图3) 。具体方法如下:

(1) 在壁画病害部位的残损处, 开设渗透和灌浆用的孔洞, 并借助内窥镜探查、清理影响回贴的砾石或杂物, 然后植入直径金属针头或塑料注浆管;

(2) 安装和支撑有防护层的壁板在渗透加固处, 防止渗透加固过程中出现载体和壁画受损;

(3) 使用注射器沿相间的针头或注浆管将配制好的PS, 输送至载体面进行渗透加固。待第一次注射的PS干燥凝固载体达到一定强度后, 再在未注射加固材料的孔穴内进行渗透加固。每次注射渗透量控制在20m L以内, 直至每点渗透加固5次为止;

(4) 渗透点完全干燥凝固后, 将配制好的灌浆材料一次性注射到病害部位, 并用壁板将空鼓壁画回贴并固定。最后, 使用与壁画原地仗材质相同的材料修补注浆孔。

4.2 防护支架制作安装

(1) 防护支架制作

(1) 按照穹顶画面不同图案隔断的实际尺寸, 使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中厚钢板 (GB711-88) , 制成宽12mm的钢板条, 作为伞状支撑架的纵向支柱和顶部井心外轮廓的圆形支架; (2) 在纵向支架的一端打直径4mm固定支架用的孔, 另一端内侧焊接固定用金属桩 (直径4mm) ;圆形支架内侧焊接半圆形金属固定扣 (直径6mm) ; (3) 再在金属支架接触画面的一侧, 粘贴防摩擦作用的海绵密封条。

(2) 防护支架处理

将制作完成的防护支架非接触画面部分进行打磨成糙面, 并在其表面涂刷与地仗相同材质的粘土作为底色, 然后将遮挡部分图案及形状绘制在支架上。

(3) 防护支架安装

将制作和处理后的金属支架依次安装到位, 下端用木螺丝固定在支托穹顶的木质托盘上。 (图4)

5 保护工作总结

5.1 已解决和得到改善的方面

通过保护措施的实施, 较好的处理了疏松岩体的不稳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壁画的安全及稳定得到了保障。

设计安装使用的防护支架, 使壁画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同时会相应的减少地震等灾害造成的损失。

5.2 不足和改进的方面

壁画载体加固和较为明显的防护支架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同时, 脱盐处理不够彻底, 也需对其工艺、材料进行研究和改进。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疆库木吐拉石窟新1、2窟古代壁画保护的勘察设计及保护工作, 来探索相同赋存条件的石窟文物保护, 特别是与库木吐拉石窟相同的地质构造及环境条件下的壁画保护。

关键词:砂砾岩,载体加固,壁画保护,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李最雄.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A].敦煌研究, 2006 (01) :2.

[2]李最雄.我国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A].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探讨会论文集[C].2008:32.

[3]陆寿麟.微环境评价与古遗址保护[A].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探讨会论文集[C].2008:79.

载体保护 篇5

2014 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提出到2020 年,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 基本建立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的格局[1]。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科技不断发展, 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在《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2013—2022 年) 》中, 东北三省仍有23 个地级老工业城市、4 个省会城市市辖区, 经过10年的老工业区改造, 东北三省老工业城市数仍占较高比重, 老工业城市振兴任务依然繁重。这些地区迫切需要新的接续产业振兴当地经济。我国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向可持续无污染的新型产业转型, 更加速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1994 年, 澳大利亚以“创意的国度” (Creative Nation) 为目标公布了澳大利亚的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2]。1997 年, 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聚焦点, 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伦敦的泰晤士河南岸美术馆改造工程等。另外, 还有美国近年来也开展了以经济系统为基础的文化遗产政府管理[3]。我国大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始于2000 年左右,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虽然已初具规模, 其产值在3% 左右, 但是落后于欧洲10%-15% 的平均水平。从发展水平上看, 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概念引入及产业整合并举阶段[4]。但也出现了发展较快的城市, 如上海率先依托大学进行了创意产业基地项目, 如赤峰路建筑设计街区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人才技术优势, 在上海是形成最早的创意产业基地。目前, 上海在改造旧车库、厂房及仓库基础上创立的产业基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还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新楼, 它曾是上海市区最大的立体公交停车场。设计策略是创造一个开放的创意办公空间, 将“机器使用”的场所营造成为“人使用”的场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工场也都在该场地规划范围, 创意工场包括金工车间、木工车间、塑料车间、珠宝车间、数码实验室和工位教室等。另外, 上海还有昌平路990 号、1000 号等成功案例, 但由于篇幅有限, 不在此赘述。

2. 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综述

台湾自2002 年将“ 创意台湾” (Creative Taiwan) 规划为未来施政的目标与愿景, 将文化、艺术及设计等原属于不同领域的相关产业整合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下, 纳入整体发展的重点计划[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台湾在赋予传统事物以新创意方面, 逐渐特色鲜明。这使得台湾的竹文化、蓝染和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形式, 通过传统文化推广和产业化研究, 建立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工艺博物馆和 (蓝染、造纸) 工作坊。台湾通过举办传统手工艺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坊, 将台湾本土的文化遗产完整且“活态”地保留和传承下来。台湾将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上升到产业化研究的高度, 这些创意文化产业给台湾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 旧建筑改造中台湾文创产业的“文化承载体”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CTAD) 对于创意性产业的定义, 是“创作、生产和分销有创意性内容、有经济和文化价值、以市场价值为目标的产品”。文化创意产业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承载体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以下将分别论述传统手工业、工业和农业作为文化承载体的表现: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广兴纸寮和日月老茶厂的传统手工艺“竹编”“蓝染”、“造纸”和“茶文化”。

3.1 手工业是文化承载体之一——工艺文化园的“竹编”和“蓝染”

1954-1972 年台湾南投县工艺研究班成立, 此为台湾手工业发展初期阶段。1973 -1998 年为台湾手工业研究所为台湾手工业制造产销阶段;1999年至今为台湾工艺研究所, 在文化制度层面上已经成为台湾工艺产业的代表[5]。为了使台湾传统工艺得到可持续发展, 在原台湾工艺研究所基础上兴建台湾工艺文化园区, 园区以工艺展示、研究和推广等功能为主, 共分六个参观区域:工艺文化馆、生活工艺馆、工艺信息馆、地方工艺馆、工艺设计馆及工艺美学馆。其中, 生活工艺馆是原来的草屯商工的校舍在经历9·12大地震后的改造工程, 其中展示了大量传统手工艺作品和竹艺、竹雕、蓝染、漆艺、金工、玻璃、陶艺等7处工作坊。如图1为台湾工艺文化园区的竹编作品展览;如图2生活工艺馆的竹编体验DIY。

“蓝染”属于中国古代印染工艺, 早在1959年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北朝遗址出土了一块镂空花版和防染剂的蓝底白花布, 说明了早在北汉时就已经成熟地掌握这种工艺[6]。蓝印花布的工艺特征和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有裱纸、图案创作、刻版、上油、刮浆、染色、晾晒、刮灰和清洗。蓝染有很多技法, 最常见有型染、扎染、缬染等。体验蓝染的扎染工艺是园区内的特色活动。体验者先在棉布上设计, 再用棉线沿缝加以固定, 侵染在蓝色染液中, 因扎制的压力, 拆开后的棉布呈现出自然的印染效果 (如图3、4) 。工艺园区内除了“竹编”和“蓝染”, 还有石艺、木艺等工艺作坊和研习课程, 限于篇幅, 不再列举。

3.2 工业是文化承载体之一——广兴纸寮的“纸旅游”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自古书契, 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帛 (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 者谓之为纸。广兴纸寮位于南投县埔里镇铁山路310 号, 创立于1969 年 (如图5) 。造纸源流造纸首重水质, 因为埔里的水, 做出的纸不因时间或阳光照射而变黄, 所以埔里成为宣纸、棉纸最佳生产地。过去造纸形式一般是搭寮在河边取汲水源, 因为河水泛滥时间不定期。因此, 设立简单、易于撤离设施, 简称工作场, 但不叫纸厂, 叫做“纸寮”。

广兴纸寮研发代表埔里特色的手工纸。手工造纸作工精细, 制造过程采用雁皮、竹子、草浆、亚麻等原料, 依古法蒸煮、浸泡、洗涤, 加上不断精研改良新技术, 造出完全手工筛制、吸水性良好、墨韵优雅的宣棉纸, 赢得“纸故乡”美称。

广兴纸寮有专业人员演示造纸基本手法 (如图6) :

1) 取材:造纸的原理是将纤维重组, 将不同的纤维形成不同的纸张, 而纤维的则取自于各种天然植物, 经过各种加工而行成纸张。

2) 蒸煮:原料经由蒸煮的过程, 加速植物纤维分离。

3) 漂洗:蒸煮后的纤维, 使用大量的水洗涤。

4) 打浆:漂洗后的纤维原料成浆状, 作打浆处理, 行成所谓的“纸浆”。

5) 抄纸:将纸浆纤维重组, 是造纸流程中最奇妙的手续 (如图7) 。

6) 压纸:纸浆经过抄纸形成纸的形态, 再来就是将水分压榨去除。

7) 烘纸:一叠叠压榨后的纸形成像豆腐的形态, 然后就是烘焙成纸 (如图8) 。

8) 、纸:纸豆腐经过温度的烘培, 就形成一张张珍贵的手工纸了。

为了能振兴当地纸产业文化, 开放了供游客参观和造纸的DIY教室, 让游客自己能亲自体验手工造纸、纸扇和屏风等工作作品及灯具成果 (图9) , 且创作产品可以产生市场价值, 如广兴纸寮手工纸商店 (图10) , 其中有广兴纸寮辅以干花装饰的手工纸及纸服饰 (如图11、12) , 这种基于文化产品和创新实践的工业造纸体验, 是一种创新实践, 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广兴纸寮展示中心从蔡伦造纸到现代造纸术, 将制纸的技术过程和发展历程都作为展示内容。广兴纸寮在1996 年成功利用茭白笋的笋壳及槟榔树干研发出“惜福宣”与“逢春宣”手工新纸, 成为埔里最具特色的手工纸。它以农产品废弃物再利用研制的惜福宣, 不仅为台湾的造纸文化开创新一页, 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3.3 农业是文化承载体之一——台湾日月老茶厂“茶文化”

我国是茶叶的生产国, 历来就有喝茶的传统。茶叶也是台湾的经济命脉, 已经有200 多年的栽种历史。台湾的“日月潭红茶”不仅是台湾十大名茶, 也是名列世界四大名茶之一。台湾的这种红茶是由日本人从印度引进的大叶种阿萨姆红茶, 由于南投县鱼池乡的气候环境属于高温、多湿、雨量充沛, 海拔约在700 到1000 米之间, 与印度阿萨姆邦茶区相仿, 适合该品种的生长。但是, 台湾在大规模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农药后,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衍生土壤地力退化, 经过15 到20 年之后, 茶叶质量下降, 市场竞争力开始衰退, 原先的老茶厂一度破产, 更在1999 年的912 大地震中, 原有的茶园和茶厂受到重创。但是, 台湾农业部门开始规划转型, 提倡有机栽培, 不用农药, 每年举办鱼池红茶文化季活动, 即红茶文化体验活动, 感受茶文化历史和乡野生活情趣[7]。

台湾农林公司的日月老茶厂 (如图13) 是茶文化体验中不可或缺的环境核心。这座日月老茶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 年, 见证了台湾茶叶的兴衰史。2004 年, 农林公司重新改建了旧有的厂房 (如图14) , 整体空间设计仍保持旧有的主体结构, 但是考虑引进更充足的光线。建筑物的1 楼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焙茶作业区, 包括揉捻机、解块机、发酵室、干燥机、包装储藏区以及办公室;另有三分之一空间改建为展示和解说室。原来的设备至少有50 年的历史, 目前仍然能够使用, 机器运转的声音把体验者带到了老建筑过去的岁月, 外围农场将其发展为有机休闲教育农场 (如图15) 。

日月老茶厂的案例类似于农业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概念, 作为“茶文化”为起点的创意产业开发, 不但服务于旅游业, 还服务于农业作物研发和生产环节, 并且能起到教育民众珍惜并传播传统茶种植文化的目的。例如, 挪威农业部发文有对“文化景观”“多功能农业”和“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相互包容共生的理解描述[8]。从概念分析上, 只要在市场运营中有合理思维引导, 无论是服务于农业, 还是旅游业, 创意文化产业在文化遗产的概念下, 都属于文创产业的“文化承载体”的范畴。

4. 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在大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陆地区具备56 个民族的文化和地区发展背景, 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数不胜数。大陆地区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体, 拥有陆地边界长达2.28 万公里, 东邻朝鲜, 北邻蒙古, 东北邻俄罗斯, 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 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广义上说, 文化资源包含历史建筑资源、农业园区、文化景观、宗教文化资源、传统手工艺、生活方式及语言[9]。与现代社会价值文化资源的美学、信息和生态价值及意义息息相关。这些资源如果没有合理更新和再利用, 会加剧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和自然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在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 政府和当地居民及专家的文化认同和理念冲突, 也会直接影响到文化遗产保护最终的发展态势。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遗产资源的5000年文明大国, 必须以新的眼光和视野去解读和理解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文化承载体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工业和种植文化产业, 这些宝贵的资源应受到重视。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望更多专家学者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复兴。

摘要:为了加强大陆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力度, 探索老工业基地向可持续产业转型等问题, 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法, 分析了台湾9·12大地震遭受破坏的老建筑重建项目台湾工艺文化园区、广兴纸寮和日月老茶厂:从台湾传统手工艺领域的“竹文化”“蓝染”到工业领域的“纸旅游”, 最后到农业领域的“茶文化”。无论是服务于农业、工业, 还是旅游业, 这种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体验和传承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台湾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http://www.gov.cn/zhengee/content/2014-03/14/content-8713.htm

[2].李红梅, 北京与台湾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07 (02) 39

[3].Stefan Claesson.An ecosystem-based framework for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maritim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USA.Marine Policy 33 (2009) 698–706 doi:10.1016/j.marpol.2009.02.005

[4].王定亚,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借鉴, 中国国情国力, 总第216期, 2011 (01) , 55

[5].htpp://www.ntcri.gov.tw/

[6].罗曼浅析中国蓝染工艺文化与发展研究视觉传达, 2003 (02) , 122-124

[7].重现世界四大名茶风采走进日月老茶厂体验有枧红茶魅力, 中国乡村医药, 2008, 15 (01) , 58-59

【载体保护】推荐阅读:

原核载体07-15

服务载体07-22

创新载体10-16

设计载体10-17

手机载体05-23

故事载体06-05

载体形式06-19

良好载体06-30

载体选择07-03

传播载体07-13

上一篇:期货投资正当时下一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