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载体

2024-09-30

新型载体(共9篇)

新型载体 篇1

新型载体的档案在制作材料上各有不同,自身的化学稳定程度也有所不同,载体在和信息相互结合的方式也比较特殊,所以在对其进行保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各种载体的情况,然后指定相应的保管措施。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对每类载体档案都分类保管,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能有效保证其保管的寿命,能保证档案不会混淆甚至丢失。

一、胶片影像档案

(一)照片档案。一般的照片档案都由底片、照片以及说明这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底片的机械强度比较高,有相对稳定的几何尺寸,但是它的制作材料属于化学感光材料,很容易起化学反应,然后自我毁灭;它还属于一种胶质的材料,也很容易发生变质或者起火熔化的情况,所以要想保护它不受损坏,保管的条件也就相对较高。在保管的时候,一般都要配备一套空调设备,以对它的温度进行控制,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可以在保管空间内放置吸湿剂等。对于底片的保管温度一般都要控制在13° C到15° C之间,湿度应控制在35% 到45% 之间,并将底片放在底片盒或者底片册等保护器具内。

(二)缩微片。保管缩微片的环境中不能含有有害的气体,温度和湿度也要适宜。最常使用的缩微片就是银盐胶片,它的最佳保护环境中不能含有二氧化硫以及硫化氢等一些酸性的砌体,这样能防止缩微片出现图像失真、霉变、乳层脱落以及粘连等现象;并将其放在符合条件的环境或者保管的器具中。为了防止它与外界的空气有所接触,一般都选用密封效果好的容器存放,并在容器盖的接口处封上胶带,存放容器的高度还要在地面1.5 米以上,这样能避免容器浸水或者潮湿;对于一些不常用的胶片应该站立摆放,这样能防止它被挤压出现破损的情况。

二、磁性影像档案

我们所说的磁性影像主要包括录像带、磁带、影带等。

(一)防止机械振动和磁场。磁性的载体主要在外来的磁场作用下,使磁性涂层中的剩余磁性发生磁化或者消磁的情况,这样使信噪比有所降低或者信号缺失,对磁性影像中的档案信息造成破坏,读出的效果也受到影响。而且强烈的震动也会对磁性载体中的磁分子造成排列次序上的破坏,使磁性减弱,影响记录的信号。所以,在对磁性影响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注意外磁场的破坏和影响,应该远离磁性强的磁场,最好把磁性载体放在抗磁性的金属盒或者框架内部进行保管;如果有长期不用的档案,就进行定期的绕动,以防磁带出现生霉、粘连的现象,并将录制孔打开,防止操作不当对信息造成破坏。

(二)防止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磁盘和磁带的基础支持体是聚酯底基,如果在温度太高或者太低的环境下,聚酯地基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发生变形,而且它容易吸引尘埃和产生静电,导致磁带发生卷曲、伸长后不容易恢复等一些缺点,会严重影响信息的读取。而且磁粉中含有的磁性氧化物还很容易受到外磁场的影响出现消磁等情况,所以在保存磁带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其中温度要控制在15°C到17°C之间,湿度要控制在40%到60%之间,温度的上下浮动不超过3℃,湿度的上下浮动不超过5%。

(三)防止灰尘内部的有害物质。霉菌孢子很容易在灰尘中衍生,并以灰尘为载体快速繁殖,这对磁带载体会带来严重的损坏,造成档案信息丢失。磁性新载体很容易受到灰尘中化学成分的降解和腐蚀等化学反应,是磁带载体中的信息丢失。在保管磁带载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灰尘,采取有效的防尘方法。

三、激光视盘影像

对光盘进行保管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它受热、受挤压表型、划伤以及老化等现象的发生,要将其放在相应的保护盒中保存,在使用的时候还不要用手去碰触光盘上的数据面,将数据面朝上摆放,在用完光盘后要及时放入保护盒中。

(一)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果光盘所处的环境空间温度太高货值太低,都会使光盘的介质材料发增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弯曲,这样会影响光盘的信息读取,合理的存放温度是在14℃到24℃之间,而湿度应该在45% 到60% 之间最合适。

(二)灰尘的影响。这种载体的档案与磁性载体的档案一样,都会受到灰尘的影响,灰尘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能够降解和腐蚀光盘,使光盘内的信息都丢失;同时,灰尘中还含有霉菌孢子,这也会影响到光盘载体,造成数据全部丢失。所以,在保管光盘档案的时候要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在光盘上包裹一层保护膜,这样就不能使灰尘沾染在光盘上。

(三)设备、技术软件对光盘档案的影响。光盘有很多优点,储存容量比较大、检索速率大,还能在网上进行传递,是档案部门主要应用的档案载体;但是,也使档案信息对软件和设备有较大的依赖性,而且还随着载体设备的变化而发生异样,使信息不能顺利读取,这是主要的缺点。

四、计算机打印影像

研究人员在对计算机打印影像加速老化的实验基础上,对计算机激光、色带、喷墨打印的黑自影像进行了耐水、耐高温、耐光、耐氧化剂、耐有机溶液、耐酸、耐碱、耐磨察八项指标综合评价后得出的结论是,激光打印的黑自影像除了耐高温、耐磨察指标稍低外,其余指标都优于色带、喷墨打印的黑自影像。

结束语

对于新型载体档案的合理保管,是现在人们应该重视的问题,面对不同的载体,要采用不同的保管方法,以防止档案信息出现丢失或者不利于读写的情况。

摘要:由于新型载体的材料各不相同,所以相应的保管条件和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有保管不当的情况发生,就会导致档案信息丢失或者使用的寿命更短,在对其进行保管的过程中,要根据新载体的自身特点寻找有效的保管方法。本文分析了新型载体档案保管的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载体,档案,保管

参考文献

[1]熊威.新型载体档案的保管及措施.华章,2014(9).

[2]刘宇浩.新型载体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机电兵船档案,2014(1).

新型载体 篇2

筠连县政府副县长胡波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涉及层面较复杂、建设历程较曲折的系统工程,其涉及产业偏向、城市功能定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一系列政策、体制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单纯从环境建设的角度来看待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以创建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标,通过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是能够有力促进城镇又好又快发展的。

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所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即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为先导,以道路街巷、重点区域、违规建设、城市村居、交通秩序、生态环保、交通沿线及村居容貌等为内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显着改善城乡面貌、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的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联合执法的综合性行动。

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考验政府行政能力的过程。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人多了,城镇变大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村居容貌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管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话,城镇化建设也就仅仅是个口号而已。这是摆在执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许多问题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管理者通过全面统筹、综合协调进行治理就比

单方面“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更为有力。因此,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有效载体,统筹协调各部门行政职能,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城乡面貌根本改观,生态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确立,城乡群众文明素质明显增强,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抓紧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停车场等专项规划,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园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治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行为。坚持疏导与便民利民的原则,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合理设置夜宵摊点和临时市场,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并保持环境整洁。三是规范街道车辆停放,治理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严格停放秩序。四是规范城乡街道垃圾收运,治理卫生死角。五是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六是规范建筑工地管理,治理噪音挠民、扬尘污染及建筑弃土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问题。七是规范规划建设行为,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改造,治理城镇居民出行难、居住环境差问题。

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的思考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管理体制或者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这样的结果要么虎头蛇尾,治标不治本,要么就是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增大管理成本。笔者结合多年来在县政府分管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经验,认为顺利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性工作。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施“大城管”城市管理新模式。所谓“大城管”,就是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城市管理由过去城管办一家“独唱”变为“一家领唱、大家合唱”,从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担负起城市管理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形成管理拳头,提高管理效率。这涉及到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块管关系的协调和县上与各个乡镇条管关系的协调。

从块管的角度,以前的行政执法,由于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真空,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扯皮,城市管理效率低下。通过实施“大城管”,整合城管、规建、公安、交通、环保、工商、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行政职能,形成管理合力,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从条管的角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县—乡(镇)—村”的体制。县城城市管理由县政府负责,所需经费和相关管理由县财政划拨;乡(镇)村一级则按照乡(镇)政府的统一组织实行村民自治,县上根据各乡(镇)开展工作的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乡(镇)一定支持。通过块管与条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实现重心下移,形成“县城有城管、乡镇有城管、村上有城管”覆盖全县的“大城管”格局,有力推进城乡环境的治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长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参与,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城管、规建、公安、交通、环保、工商、卫生、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和部门间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二是建立举报公示制度。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举报电话和信箱,在有关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的“脏、乱、差”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进行梳理,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由媒体予以曝光。三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加入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对“脏、乱、差”问题及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劝导、纠正,并将有关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规定进行宣传、讲解、示范。同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内容细化形成考核指标,义务监督员队伍的意见将作为县政府对各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保障经费。县、乡(镇)两级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和改善装备,确保必要的城市管理经费开支,提高管理和执法能力。同时可以考虑开展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方式,吸引社会、个人闲散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保障队伍。科学核定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人数,充实管理力量,保证管理需要。强化城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严格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快速的城管执法队伍。五是建立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和移交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规划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克服建设“后遗症”现象,做到标本兼治。凡是规划建设部门建设完工的市政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工程移交时,都必须有城管部门的参与,这样可以确保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六是建立宣传动员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宣传栏、发放资料、举办市民学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广泛参与氛围,发动城乡广大居民自觉投入到活动中来,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将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使干净、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明、有序、和谐的人文环境得到经常性保持。

新型载体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社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504-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发展面临的困境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脆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现状没有根本改善;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没有突破性扭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基本态势没有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在农村改革领域,面对弱质的农业、弱势的农民,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加快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步伐,有效整合分散在政府职能部门与市场主体的各类服务资源,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促进现阶段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这不仅是破解“分”有余而“统”不足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缺陷的有效途径,也是城镇化背景下解决“谁来种地”,并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深陷“双重失灵”困境

中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雏形产生于传统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了适应当时城乡割据体制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先后在农村基层建立了俗称“七站八所”的专业服务机构,按照垂直分工的原则面向社队集体组织提供相应农业职能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对推动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集体组织土崩瓦解,农民重新成为农村服务的微观需求方,而相应的农村服务领域改革却严重滞后,导致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又尚未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了一个“四不像”的畸形儿,陷入了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的窘境。

1.1各涉农部门重复、低效供给造成农村基层服务资源分散和细碎化

现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延续了传统体制下的运行模式,涉农服务多部门、多主体的运作特征明显,造成农村基层服务资源分散和细碎化[1]。各涉农部门呈纵向垂直结构运行,部门设置一般从中央延伸到乡镇一级,有的甚至延伸到村,各部门服务沿着这种自上而下的相对封闭管道运行,导致“各用各的钱,各唱各的调”。如直接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政府服务主体有农业部门的乡镇农技站、畜牧站、科技部的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入户工程,科协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供销社系统的“庄稼医院”等;提供农资服务的政府服务主体有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合作总社的“新网工程”等。这些部门之间服务职能交叉,在单一服务项目上重复服务、过度服务,大大增加了服务成本,而在面对综合性的服务需求时,往往是单兵游勇式供给,服务效率低下,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型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1.2趋利动机驱使与农民诉求机制不畅导致农村公益性服务领域严重缺位

一是由于政府与市场责任边界划分不清,当前一些农村服务部门逐利动机日益增长,竞相选择进入高利润的经营性服务领域,且利用其行政权力,在竞争逐利中排挤市场经营主体,使得市场经营主体难以公平地进入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性服务领域,最终导致市场难以在经营性服务领域中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2]。而涉农服务部门对于公益性服务领域则或以“改革”名义纷纷选择退出,或是部门之间“互踢皮球”造成严重缺位。二是目前涉农服务部门绩效考核的主体是上级部门,导致农村服务供给模式沦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推动,而不是由最终服务接受方——农民的现实需求拉动,其结果必然是导致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农民对服务的满意度降低[2]。在湖北省农户调研中发现,受访农民接受的服务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服务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而农民迫切需要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和农业信息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接受率分别只有20.25%、33.33%、28%[3]。

2供销社具备成为农村公共服务有效载体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湖北省供销社充分利用传统经营优势,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服务。2013年,湖北省供销社系统实现购销总额 2 171.24亿元,同比增长24.35%,利润总额4.42亿元,同比增长4%。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21%,在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2.1贴近农村,发挥基层网点优势

湖北省供销系统现有省级供销合作社1个,省辖市(州、林区)级供销合作社17个,县(市、区)级供销合作社86个。全省系统发展各类网点66 000多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省累计建成18 187家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全省70%的行政村。建设庄稼医院2 634个,组建农机队520个。2013年,全省供销社系统新建集农资配送中心、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为一体的新型庄稼医院310家,开展农资供应、测土配方、农技推广、农机植保等全程社会化服务。通过科学试验示范种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建立生产基地,服务辐射面积近26.67万hm2,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100万人次。2013年,省供销社积极组织开展了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邮政局及移动、电信、联通等公司的战略合作,改造信息化网点2 540个,丰富了服务内容,拓展了服务功能。

2.2服务农业,发挥主渠道功能

2013年,湖北省供销社系统售给农民农业生产资料151亿元,占全省农资市场80%以上;湖北省供销社系统新建和改建农村流通服务配送中心达到200家,连锁销售额达到253亿元;裕农公司等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2.41亿元;全省供销系统农产品交易市场达到50家;湖北省再生资源公司“三园一网”规划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3 000个以上,2013年,实现再生资源回收额96.31亿元,报废家电、汽车、钢材、塑料等回收量占全省总量的50%左右。

2.3富裕农民,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湖北省供销社系统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 369家,其中36个全国总社示范社,100个省级示范社。2013年,湖北省供销系统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民合作社服务月等活动,培训农民5 732人次,680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领办各类行业协会247个,各类协会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并联合各级人社部门共同加强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共培训庄稼医生、农产品经纪人、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5 732人次。调研的沙洋县供销社采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公司+专业园区的创新模式, 2013年总产值达8 000万元,助农户平均增收2.8万元;武穴市供销社植保专业合作社,2013年从种子收购到销售一条龙服务,为农户烘干稻谷60 000 kg/d,年底二次返利3.6万元,增收1 650元/hm2以上;远安县茅坪场镇领办的瓦仓大米专业合作社年加工能力达到8 000 t,在远安、宜昌等地设立品牌专营店,年销售额达5 000多万元,入会社员户均纯收入48 000多元,比非社员增收25%以上。

3供销社增强服务能力是自身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化部署,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纳入2014年重点工作,随后国务院批准同意供销合作总社在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省开展试点,实施供销社综合改革。在市场化大潮下,随着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消费需求从消费品类别到产品质量均出现新的变化,以往相对单一的产品获取渠道更趋多元化,供销社的原有职能正在弱化,积极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可谓顺应市场化要求的必然之举。

3.1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重复、低效供给现象严重,亟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除了以上所述,涉农部门之间重复低效供给现象严重,就供销社系统内部而言,各级供销社之间也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往往局限于利用各自存量资产经营谋求发展,省社与下级供销社上下联结不紧密,如农资销售网络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几乎省内的每个县都是一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缺乏物流与信息流的双向流动;就市场主体而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业经纪人,在没有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行政监督对其身份和行为约束的背景下,一窝蜂地涌入,造成农村社会化服务市场的秩序混乱。

3.2供销社历史包袱较重,亟须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9年,为响应中央号召,供销社实现全面改革与改制,在国家自筹经费、自谋出路的改革方针指导下,一方面导致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供销社大多数形成沉重的历史负债,时至今日也是年年入不敷出,同时导致供销社人员流失严重,改制后各县市供销系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人才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从调研的9个县市区情况来看,供销系统员工45岁以上的员工占比超过57%,而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12%。员工受教育程度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1%[4]。另一方面,由于现存集体负资产较多且权属问题复杂,如果继续闲置则造成极大浪费,拖累自身发展;但如果盘活、处置转换,供销社国有划拨土地变性为出让土地时要缴纳40%的土地出让金以及21%的城建税,土地办证难度大,置产处置难,这种不能上也不能下、进无攻退无守的现实困境严重制约了湖北省供销社的持续发展。

3.3供销社服务的深度广度不够,亟须解决供需矛盾

当前供销社所提供的服务更多集中在产前,主要是提供化肥、农药、种子等供应服务。调研问卷显示,有近50%的农户反映在科技、信息、产后等方面服务很少甚至没有,超过40%的受访供销社认为自身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需求。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发展和信息发挥功能不强,对生产结构、生产环节进行调节和引导的功能难以发挥。说明当前供销社所提供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综合性服务多,专业性服务少;市场性服务多,公益性服务少;产中服务多,产前、产后服务少,服务针对性不强,服务主动性不够,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层次偏低,服务深度广度不够,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指导、技术培训、金融信贷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新型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形成极大反差,造成供需矛盾突出[5]。

4以供销社为载体构建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以顶层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自建体系与购买服务相结合、以突出重点与打造亮点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全面增强和不断提升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服务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充分整合涉农资源和努力发挥多元化服务主体作用为主要任务,妥善解决政府与市场权责边界关系为重点内容,以供销社为载体,逐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覆盖农民生产生活各领域、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4.1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生力军作用

中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其内在根源是涉农服务部门的体制问题,因此基于长远角度,应推动涉农服务系统进行彻底性体制改革,淡化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但从短期来看,由于涉农部门面广量大且体系庞杂,施行根本性制度改革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可行的思路是,按照渐进式改革原则,走一种诱致性制度创新道路,先从改革农村基层服务组织入手,以供销社为有效载体整合和重组农村基层服务资源,创新一种贴近农村实际、农民信任、服务有力的微观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替代原先散沙式低效率服务体系,逐渐消除以往各服务部门分散出击、九龙治水格局,减少重复服务、多头服务,实现彼此间服务协作,促进综合服务效率的提高。在搞活最基层服务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再逐步向纵深层次推进,不断深化改革,最终形成上下一体化的有效农村服务体系。生力军定位即指依托供销社在农村地区原有的成熟覆盖网络,通过改革赋予其新的职能,对现有农村产品供应格局带来全新、有力的冲击和改变。应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争取将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事务性工作职能划入供销社系统,建议参照“七站八所”,政府对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公益性岗位实行“以钱养事”机制,并以供销社为连接器,充分优化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社会资源。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出台一个依托供销社为载体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将供销社作为各类服务主体积极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中转站。

4.2兼容并蓄,倾力打造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综合平台

综合平台的定位则区别于供给渠道的单一职能,即通过搭建平台供销社转型成为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农村消费需求的综合性、复合型服务的提供者。

4.2.1坚持开放合作农村社会化服务涉及范围点多面广,供销合作社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的思维,打破传统的部门化的科层制结构,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供销社的经营管理与网络对社会资本、农村能人与农民开放,对外联合、对内合作,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合作开发、建设中心社的方式开展资本合作、资本与资质合作、资产与渠道合作、技术合作等。

4.2.2实现纵向贯通强化省社、县(市)社、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的纵向联系,密切各层级之间的有机联系,依托裕农网、省农资公司将全省农资公司(龙头企业)与各经营网点建立起经济联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各类项目加强联系,引导基层社产品、领办的合作社产品进驻裕农网,要求村级综合服务社必须由供销社同一配送物质;加强各级供销社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支农惠农的作用,促进各级供销社协同发展;加强供销社品牌建设,各级供销社下属企业、合作社产品共打一张牌,扩大供销社品牌影响力。

4.2.3加强横向联结加强本级各类涉农服务资源整合、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供销社农资店、新型庄稼医院与农业技术部门、土肥站合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指导,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五务合一)与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社区事务办理与网格化管理,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与社保部门、金融部门、移动通信等部门合作,将农村生产、生活、信用、金融服务联结起来,开展社保、医保存取、银行存取款、水费电费缴纳等便民服务。

4.3顶层设计,营造供销社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1)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供销社系统的职能定位,加快县级社振兴和基层社建设,完善现代新型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体系。(2)加快推动供销社专门立法。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体系,理顺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争取颁布全国合作社法,作为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上位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3)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县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对鄂政发[2010]75号文件中“关于妥善解决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关政策进行细化,如供销社国有划拨土地变性为出让土地时应考虑供销社的公益性职能,在税收方面予以一定额度的公益性减免,并简化办证手续。此外,由于农资淡储旺供,储存周期长,而淡储补贴资金在省一级,县(市)、乡镇在农资储存资金紧缺矛盾突出。建议将化肥淡储补贴到县(市)、乡镇,减轻基层农资储存风险,保障农资供应。(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全国绝大多数供销大中专学校关停并转,应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定向或委托培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樊亢,戎殿新. 美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兼论农业合作社[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

[2]龚继红.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组织协同与服务能力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3]孔祥智. 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彭玮,王金华.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网络写手:店铺营销的新型载体 篇4

迎合网络潮流寻找新型宣传载体

信息时代, 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渠道, 网络推广已成为新的媒介形式, 且大有超越传统媒介的迹象。在网络上涌现了一批写网络小说的写手, 网络写手们抢占了大部分人的阅读眼光, 写手们凭借潮流的撰写思维、流利的写手技巧已成为各大论坛吸引网民流量的重要板块, 每天数以万计的点击率, 绝对称得上是店铺行业进行推介的有效载体。

网络写手营销的方式与植入式广告比较接近, 就是在一个情景中将产品移入到场景中做为辅助工具, 间接的进行产品宣传, 但两者不同的推广手法则让效果产生了明显区别。植入式广告以影视类节目中的产品介入为主, 并且出现的频率较低, 使人一看就明白是在为产品做广告, 投资额较大, 从投资角度来分析不合适进行店铺营销推广;而网络写手则更多的是结合区域人情特色并利用循序渐进的故事发展情节为产品服务, 更加适合店铺的营销需求, 具有传统媒体无法与之相媲美的优势。

网络写手营销优势

(1) 隐性营销不露锋芒

利用网络写手营销时, 通常会根据一个故事的发展, 自然而然地将店铺导入, 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情节需求, 将店铺的功能一一进行详细描述, 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 能够自然的对文中把描述的店铺产生好奇, 再配合文章对店铺进行随时的情调整改, 会让消费者快速产生光顾的决定。

淘宝网在刚开始推广时, 聘用了多名熟悉市场操作的网络写手, 注册不同的ID, 以网店经营者的身份在各大论坛撰写开网店的过程与收益, 凭借娴熟的市场经营技巧, 使读者有效的接受了淘宝网经营模式, 并吸引了无数的网民产生尝试, 网络写手营销为淘宝的崛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2) 低成本高效益

采用网络写手营销不需要投入太大的宣传成本, 一个懂市场操作的写手, 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完全可以将店铺进行有效推介, 与传统的平面、影视媒介相比, 写手营销绝对称得上是店铺宣传的低成本途径, 加上定位准确的目标受视群体, 点对点效果无与伦比。我在5月份写的一篇网络短篇文章《追妞在青岛》曾经为青岛一家情调餐厅的客户写过一段场景的文章, 这篇文章不到一个月自然点击率达到了7万多次, 使这家餐厅从6月中旬始几乎天天客满。

(3) 有效客流量巨大

一篇好的网络文章, 产生的点击率会在几天内迅速上万, 按照简单的推算方式, 如果有效点击人数达到一万, 那么店铺的有效宣传到达率就是标准的一万人, 既使按照10%的光顾率来推算, 也会拥有一千名顾客。店铺经营者梳理好店内各个环节, 利用店铺营销知识对店内各项流程的进行特色营造, 只要经营手法新颖, 能够让慕名光临的顾客产生满意的消费, 可以肯定, 单单这批顾客的重复消费与口碑宣传, 完全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店铺的火爆经营。

选择网络写手做营销的注意点

(1) 懂市场的写手最有效

软文撰写与写手营销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可以写软文, 但却做不了网络写手。用网络写手推广, 最好由专业的营销师动笔, 因为如何寻找契入点、如何引导消费者, 只有营销师才明白。如果是雇佣写手动笔, 在写作之前, 一定要与专业的市场运营人员沟通, 由专业人员对写作的题材框架进行梳理, 然后再由网络写手进行文章的撰写。与此同时, 写手的写作技巧非常重要, 不要随便找人撰写, 在网上很多劣质写手写的推介文章让网民一眼就看出是广告, 效果大打折扣, 对店铺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开始就让人发现是做广告, 就无法再往下深入, 这种推介方式就只能宣告终止了。

(2) 针对网络受众选择适合的题材

网络与现实不同, 网络写作中, 性格小女人、花花公子式的人物描写更加吸引网民阅读, 因周一至周午上网的群体, 以20岁-35岁的青年群体为主, 思维潮流奔放, 写手在写作上越靠近此类群体的心理, 就越能引发网络轰动, 所达到的效果就会更佳。

(3) 表里如一做配合

在网络宣传进行的同时, 店铺自身要塑造独有的特色来配合网络写手的写作, 也就是说要想有一篇好的网络写作, 前提必须是店铺本身就要先做出特色之处来, 塑造出店铺具有诱惑性的特色之处, 这样才会使写手在写作时具备有效的写作根据, 也会让目标网民阅读起来充满趣味性, 如果做不到表里如一, 即使网民被文章吸引到店来, 也会觉得现实与描述差别太大, 即便当场消费了, 但可以肯定绝对不会产生二次消费。

浅议新型载体档案管理 篇5

1 新型载体档案的种类

新型载体档案指的是声像档案。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 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声音档案。

声音档案是以音响方式记录知识及各种信息, 并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载体, 又称录音档案。声音档案与文字档案、照片档案结合起来是“文、形、声”的有机整体,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使得档案馆 (室) 藏成分更加丰富、更加合理、声音档案按内容可大体分为:时事政治类、文学艺术类、科学技术类。声音档案按载体材料可分为:唱片档案和磁性录音档案。

1.2 图像档案。图像档案是指以图像方式记录知识信息并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它们可分为录像档案和照片档案。

录像档案可分为磁性和非磁性录像档案两种。磁性录像是利用磁性物质 (如磁带) 来记录电视图像和伴音信号的方法, 可电视广播储存和交换电视节目。非磁性录像有两类;一类是用机械方法录像;一种是用激光录像。

照片档案按摄影目的和表现方式, 基本上可划分为记录照片档案和艺术照片档案两大类。

2 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档案意识, 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档案意识不强, 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也有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落实不够, 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3 保管条件差, 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 底片粘连变质, 磁带受损等, 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

2.4 声像设备数量多, 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 档案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 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2.5 重大活动档案失控, 声像档案流失严重。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 但在档案馆 (室) 却找不齐这些档案。

3 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 提高意识, 增强档案工作责任感。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事, 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 而做好声像档案工作的关键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因此, 各单位要加强宣传, 提高档案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 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务必把档案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确保声像档案及时、规范、完整地归档。

3.2 加强管理, 制定办法, 狠抓制度落实。

要做好声像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强化规范管理, 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 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 防止分散流失, 杜绝归为己有, 确保声像档案的归档质量。

3.3 加强监督, 分类指导, 强化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 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 针对不同单位现状,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 强化业务培训, 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

3.4 结合实际, 创造条件, 力求妥善保管。

声像档案保管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 而目前各单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因此, 各立档单位要结合实际, 创造条件, 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 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 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 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3.5 全面出击, 形式多样, 疏通收集渠道。

新型载体 篇6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档案已伴随人类走过5000多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反映了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大量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1 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

下面让我们简要回顾人类有史以来璀灿的档案文化遗产。

档案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通过自己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本身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历史的档案中年代最久远的,出土数量达十五万片以上。商代留给我们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就是这种甲骨档案,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该种档案制成材料之特殊,年代之远,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看也是绝无仅有的。

金文档案金文档案是继甲骨档案后又一种珍贵的历史档案。青铜器上铭文铸字在商朝就已出现,到了西周,中国的青铜器进入极盛时期,此时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数量增多,记事广泛,具有了书史的性质。古代先民以金属统称为“金”,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称做“金文”或“铭文”,具有书史记事特点的青铜器铭文就称为“金文档案”。从出土的金文档案记事范围看,它比甲骨档案更为广泛而详细,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缣帛档案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缣帛档案自然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丝织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已开始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秦汉时使用更多。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有许多优点,可以随意裁剪,质地坚韧轻柔,便于携带和保管,故多用于绘制舆图或抄写经典。由于其价格昂贵,无法普及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纸张的广泛应用,缣帛的使用量锐减。但是封建王朝的一些重要文书仍用丝织品书写。直到清代,朝廷颁授文武官员的诰命、赦命等封赠文书还在使用绫锦。

简牍档案简牍档案是指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简”是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牍”是指方形木片,主要用于一般公务文书。“策”是指若干片简编联在一起,用于国家重大政事和书写典籍。从现存史籍看,由于纸张出现之前,竹片、木片多用作书写材料,因而文书档案常被称做“册”、“典”、“中”、“简册”、“简牍”、“典籍”等。

石刻档案树碑立传的传统习俗,使中国古代石刻档案的遗存多姿多彩,浩如烟海。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用石材作为记事材料,到了秦朝,石刻不仅形制扩大,且数量增多,内容广泛。此时的刻石完全具有了档案的性质。石刻档案自秦代大兴后,历代都把刻石作为发布政策、记载国政大事的最好的传世材料。这是因为刻石取材容易,传世久远,便于保存,弥补了青铜器需要铸造,易于腐蚀,容字有限之不足。与甲骨、金文、简牍档案不同的是,这三者因时代进步而随之逐渐作古,只有石刻档案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纸质档案我国档案载体从纸质档案起发生了重大变革,取代了简牍,成为国家正式书写材料,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开始出现声像档案,如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和录像带等。20世纪中期以后,档案载体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以代码形式记录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文件,这些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称为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产生,是档案领域最剧烈的一次变革,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

2 新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措施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被逐渐地应用于档案的载体和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档案管理这些新型载体档案的保护问题也日益显露出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各种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利用及保护

新型载体档案因其载体制成材料各异化学稳定程度不同在保管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尽量按类别做到分库保存统一管理。

不同载体的保管方法有许多相同的方面防光、防尘、防水、防霉、防虫、防潮、防盗是其共同性根据其特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库房内一般应配备强制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使其处于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中各种不同载体的存贮应配备专门柜架例如影片通常使用金属柜架录音和录像材料应使用木制柜架和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柜架再就是各类新型载体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修复或需要进行其他保护性处理。

2.2 几种特殊载体档案的一般保护技术

2.2.1 照相底片

底片是一种化学感光材料极易引起化学变化和自毁它又属于胶质材料极易起火熔化和变质其保护条件要求较高。通常应配备空调设备控制温度并给予附加的防潮措施如放置中性吸湿剂。

2.2.2 照片

照片档案的保护应着重于抑制霉菌的生长可调节库内环境的pH值添加必要的防霉剂。

2.2.3 缩微片

保管环境需有适宜的温湿度, 且不含有害气体。缩微片中最常用的银盐胶片的最佳环境, 度不含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以防缩微品发生粘连、霉变、发脆、变硬、图象失真和乳胶层脱落等变质损坏现象。另外要选择适当的保管器具和存放位置。为减少其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常选用密封较好的金属容器存放并把盖子处用胶带密封。存放缩微品的柜架要求距地面15米以上以免潮湿和浸水。不常用的胶片最好立站以免挤压变形或磨损。使用中避免污染和刮伤图象表面拿胶卷时手不要触及药膜只能拿胶卷的上下边缘。缩微片连续阅读不能超过规定时间以免设备过热胶片受热易发脆变形。保存中胶卷不应卷得过紧不能加橡皮筋缠绕, 不同种类的胶片应分开保管以避免产生化学反应等。

2.2.4 磁带

磁带的保护应注意避免灰尘的侵蚀要远离磁性物体防止磁带消磁对于长期存放不用的磁带, 要定期绕动, 防止磁带粘连与生霉。录制孔应打开, 以防误操作抹掉信息。

2.2.5 软磁盘

软磁盘需防磁、防折、防潮。不能直接用硬笔在磁盘上写标签不能触摸数据读写区磁盘保存中要立放防止挤压变形写保护口置于写保护状态。

2.2.6 光盘

光盘的保护应着重预防划伤预防受热、受挤压变形和老化。其信号稳定性方面比磁盘好得多但由于其数据密度比磁盘也大许多倍要求定位准确度更高尤其数据光盘一旦划伤或变形将可能导致整张盘的数据无法读出。光盘在使用中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数据面放置时数据面朝上平放以免弄脏或划伤用完后及时放回保护套或盒中保存中要放在保护套或盒中立放。光盘若被弄脏用无腐蚀性的清洁剂清洗干净还可正常使用。

新型载体 篇7

一、新型载体档案的种类

(一) 音像档案。音像档案是以声音、图像方式记录知识及各种信息并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载体。1.声音档案是以音响方式记录知识及各种信息, 并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载体, 又称录音档案。声音档案按载体材料可分为唱片档案和磁性录音档案。2.图像档案是以图像方式记录知识信息并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它们可分为录像档案和照片档案。录像档案可分为磁性和非磁性录像档案两种。照片档案按摄影目的和表现方式, 可划分为记录照片档案和艺术照片档案两类。

(二) 机读档案。机读档案是指机读文件中有保存价值者, 机读文件也称为信息化文件、数据化文件、自动数据处理文件。

二、新型载体档案的保护

新型载体档案因其载体制成材料各异、化学稳定程度不同, 在保管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 尽量按类别做到分库保存统一管理。新型载体档案按介质有其不同的保护方法。现介绍几种一般保护技术。

(一) 照片。照片档案的保存应着重防止霉菌的生成。可调节档案室内环境的PH值, 添加必要的防霉剂。

(二) 照片底片。底片是一种化学感光材料, 应配备空调设备控制温度并给予附加的防潮措施, 如放置中性吸湿剂。

(三) 缩微片。常选用密封较好的金属容器存放并把盖子处用胶带密封。不同种类的胶片应分开保管以避免产生化学反应等。

(四) 磁带。磁带的保护应注意避免灰尘的侵蚀。远离磁性物体防止磁带消磁。

(五) 软磁盘。软磁盘需防磁、防折、防潮。

(六) 光盘。光盘的保护应着重预防划伤预防受热、受挤压变形和老化。保存中要放在保护套或盒中立放。

(七) 半导体 (芯片) 。比一般介质具有较强的抗震动、潮湿性能。但其储存量较小。

三、新型载体档案的重要作用

新型载体档案是一类储存介质和记录方式都很特殊的档案资料, 它具有传统档案无法替代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 历史作用。新型载体档案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项活动, 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它在内容上形像地记载着历史、告示未来。给了我们一个直观了解学校的方法。它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历史全貌。

(二) 印证补充作用。它不受文字的限制, 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能够和传统档案在内容上互相印证, 形式上互相补充,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新型载体档案的收集管理

学校新型载体档案分布范围广、收集面大。对于分散保存在各部门和个人手中的新型载体档案要及时归档收集。对于像音像档案类的新型载体档案, 有的档案形成者不舍得归档, 担心归档后使用不便, 还有的人员把属于学校的音像档案视为个人财产, 这都极大地影响了新型载体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 作为档案管理者要切实分析原因, 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一) 要明确收集范围。对本校党群类活动形成的新型载体档案, 如党代会、职工大会、工会活动、团委活动等要收集;行政类的人事、审计、总务、对外来往活动要收集;教学类的科研、实验室建设、招生、教学评比、出版物要收集;基本建设类的基建工程、校园风光要收集, 等等。

(二) 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新型载体档案的归档意识。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归档工作意义、作用的认识, 尽职尽责地做好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途径, 提高师生的归档意识。目前, 学校师生对新型载体档案的认识比较薄弱, 他们不了解归档的范围和要求。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大宣传, 使他们了解档案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性, 使档案的收集工作得到师生的大力支持。

(三) 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学校现有的归档制度不够完善, 操作性不强。因此, 必须对档案的归档制度制定细则, 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管要求。同时, 将归档工作纳入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中, 从制度上保证归档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收集工作。由于新型载体档案形成的特殊性, 学校档案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和方式开展档案的收集管理。首先, 要重视日常收集工作。因为新型载体档案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量大, 而且时间、地点较为松散, 如果平时不注意收集, 就很容易造成丢失损坏。为避免这一点, 可将各科室岗位职责中加入收集新型载体档案这一条。由工作人员及时保存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新型载体档案, 标明时间和简要说明, 年底一并交回档案部门。其次, 要进行专题收集。对学校重大活动产生的新型载休档案要及时收集, 科学分类。统一编号后, 按不同的主题分类分开保存并进行系统编目。要在案卷上标明卷号、时间、题目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 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档案工作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在改革创新中前进, 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家真.档案管理务实[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新型载体 篇8

1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

1.1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成桩原理

复合载体夯扩桩与其他桩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是通过桩身形状、桩径的改变来提高承载能力,而是通过在桩端与作为持力层的较好地基土层之间形成荷载分散体,改变传统的桩端与地基土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相邻桩端下面各自承受荷载的土体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充分调动桩端各自的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从而使桩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1.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适用范围[1]

1)复合载体夯扩桩适用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不大于4 000 kN的工业与民用建筑;2)桩间距不宜小于1.6 m~2.0 m,持力层为粉土和砂土时应取小值,持力层为含水量较高的黏性土时应取大值;3)持力层应为可塑~硬塑状态的黏性土及粉土、砂土、碎石土;4)复合载体持力层相对被加固土层较软弱时,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5)桩端被加固土层应为可塑~硬塑状态的黏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被加固土层厚度不宜小于2 m;6)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桩身直径可取350 mm~600 mm,桩身配筋率可取0.20%~0.65%,但主筋不得少于6Φ12,可采用不少于ϕ6@300 mm的螺旋箍筋,桩顶3倍~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

1.3 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1,2,3]

复合载体夯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用下式计算:

Ra=upqsiali+qpaAe (1)

qpa=fk+ηdγm(d-0.5) (2)

其中,Ra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up为桩身断面周长,m;qsia为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li为桩身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m;qpa为复合载体下地基土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按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Ae为等效桩端计算面积,m2;fk为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ηd为深度修正系数;γm为土的平均重度;d为计算桩长。

1.4 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1]

桩身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Q≤0.7fcAp (3)

其中,Q为单桩竖向力设计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p为桩身截面面积。

1.5 承载力影响因素[1,7]

1)土性: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力特性主要取决于被加固土层的挤密程度和持力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2)填充料数量:复合载体对承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土体强度、填充料数量和三击贯入度三者的关系上。一般说来,填充料数量愈多,三击贯入度愈小,单桩承载力愈高。3)三击贯入度:三击贯入度是指填充料被夯实后,当不再填料时连续夯击3次后锤的下沉量,其中前一次的贯入度大于后一次的贯入度,或与后一次的贯入度持平,并且3次总贯入度应小于设计值。

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施工

2.1 施工工艺流程[4,5]

1)桩机就位;2)锤击成孔;3)沉护筒至设计标高;4)填料夯击;5)实测三击贯入度;6)夯填干硬性混凝土;7)放入钢筋笼;8)灌注桩身混凝土。

2.2 施工控制要点[1]

1)在确定夯扩体投料量后,夯实、挤密后的地面隆起应不大于50 mm,且应采取措施防止相邻桩受到新成桩的影响,且相邻桩位移不应大于20 mm。2)测三击贯入度时严禁带刹车离合,重锤落距控制在6 m左右。3)成桩拔管时,拔管速度应控制在0.8 m/min左右。4)投料量不宜小于0.5 m3,且不宜大于1.8 m3,当投料量大于1.8 m3时,应调整桩长或改变施工参数。5)采用合理夯扩顺序,以确保相邻桩的复合载体之间不造成相互影响。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某6层综合楼框架结构,要求单桩承载力为500 kN。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揭示地基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

3.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土质分布情况,本工程基础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第④层土作为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持力层。

1)计算参数。

基础埋深为1.5 m,地下水位距地表3 m,桩长为7 m,计算深度为9 m。桩径410 mm,桩身通长配筋,主筋6Φ12,箍筋ϕ6@200,在桩顶2 m范围内箍筋加密至@100,桩身采用C25混凝土。

2)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

土的平均重度:γm=(18.5×1.1+18×0.4+8×1.8+8.9×5.7)/9=10.3 kN/m3。

地基土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qpa=fk+ηdγm(d-0.5)=130+1.5×10.3×(9-0.5)=261 kP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粉质黏土塑性指数Il=0.65,测三击贯入度为20 cm时,等效桩端计算面积Ae=2.2 m2,不考虑桩周摩阻力,则单桩承载力Ra=qpaAe=261×2.2=574 kN>500 kN,满足要求。

3)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

0.7fcAp=0.7×11.9×131 959=1 099 kN>500 kN,满足要求。

4 结语

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夯扩过程中,对所在土层进行了有效的加固挤密,改变了土性,扩大了承载面积,起到了深层复合地基的作用。该桩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桩的承载性状好,单桩承载力高;2)在同一场地,不改变桩长和桩径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整施工控制参数来调节单桩竖向承载力;3)采用锤击成孔跟沉护筒工艺,工艺简单直观,护筒起隔声罩作用,可做到锤击时无噪声;4)可消纳大量建筑垃圾,施工造价低,为城市建设中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的出口。

摘要:主要介绍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成桩原理、设计计算、构造、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并结合该桩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说明了其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可利用建筑垃圾等优点,并且在浅层具有较好持力层的地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复合载体夯扩桩,成桩原理,竖向承载力,应用

参考文献

[1]JGJ/T 135-2001,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S].

[2]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GB 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张敏.浅谈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施工工艺[J].林业科技情报,2003(1):89-90.

[5]王继忠,蔺忠彦,张连喜.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02(1):40-41.

[6]李阳.复合桩基设计及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3):91-92.

新型载体 篇9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型大学生,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引入

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创新探索经验,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动力, 更重要的是竞赛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求学求存最基本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指与智力因素相对应的创造力, 包括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和创新技法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等。瓯江学院自创建以来, 就制定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方针与目标。高校学科竞赛实际上就是参赛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处理问题, 创新思维活跃度的竞赛:这与我院的办学理念一致。我院重要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近几年, 我院广泛发动学生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探索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之路。

二、瓯江学院近年来开展学科竞赛的概况

1. 制度保障。

开展学科竞赛意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让大学生学会团队协作、激发并运用创新思维, 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进相关教育学科的改革进程, 推广素质教育理念, 统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确保学科竞赛有序健康发展, 使得学科竞赛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我们学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颁发了相关文件, 如《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试行) 》、《关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计算教学工作量的若干意见》等。

2. 管理与组织。

不断完善教务部统筹协调、分院牵头、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运作机制, 组建重要学科竞赛的指

3. 激励机制。

我院学科竞赛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学科竞赛的前提条件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创新实践活动, 为调动参赛学校、师生积极性, 建立健全有效的竞赛激励机制必不可少。让更多学生和教师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方法有积极鼓舞师生个人或团队主动参与全国性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当中, 成绩优秀者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对辛勤付出的指导老师予以一定的补贴。此外, 学院每年在进修培养、评先评优、评聘职称时, 竞赛指导教师具有优先考虑权。除了给予竞赛学生物质奖励外, 同时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课程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学分。如此一来, 学科竞赛更容易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

4. 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 (第一课堂) 。

眼下, 不少独立或半独立学院效仿、照搬国内名校的课程体系, 而不是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办学, 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科竞赛有利于教师积累有关学科方面的实践经验, 也能从中观察学生的不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纰漏, 让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作用, 教学任务顺利进行, 创新教学体制。根据竞赛成绩来评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 从竞赛过程反馈应用情况。学科竞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类似于一块试验田, 把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涌现出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进行测试和修正, 在竟赛培训课程中融入新成果, 根据竞赛成绩评定成效, 最后把这些探索性成果广泛应用。

5. 学科竞赛与学风建设。

建设优良学风, 学生是主体, 是源头, 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科竞赛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动, 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在竞赛过程中, 让学生发觉自身的不足之处, 了解到基础知识需稳扎稳打;平日的所学均有用武之地, 而不是一纸空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得不说, 学科竞赛是检验真知、考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是培养优良学风的上策之选。落实优良学风的标准和学生示范形象的塑造, 形成优良风气和营参积极氛围。以瓯江学院为例, 近些年在参赛人数及获奖项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学生借由学科竞赛对课本知识活学活用,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拓展。凡此种种, 学科竞赛俨然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一种推广竞技学习的新路子, 通过竞争来推进学风建设。

三、近年来我院学科竞赛的主要成果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竞赛在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 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加强对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来, 我院获国家级一、二等奖24项, 省级一、二等奖155项。在2010年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 我院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项, 二等奖一项;其撰写的论文《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市宜居度的影响分析》被《数学工程学报》收录。在2011年第五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 我院学生自制的“瓯江之星”节能车以一升油行驶出了382公里的优秀成绩, 获得了全国独立学院第一、浙江省高校第一的好成绩。

21世纪渴求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卓越、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举办学科竞赛的初衷是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更高层次就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毅力和遭遇挫折的勇气。学科竞赛精神的延续与扩展表现于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在后续实践课中特有的专注和投人。通过对瓯江学院学科竞赛开展情况及学科竞赛取得成绩的分析, 可见我院已逐步探索出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潘岚.饶宾期.完善机制, 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5) .

[2]严薇, 杨天怡, 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2) .

[3]周宇, 王国红, 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

[4]陈新民.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 .

[5]郭睿, 等.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 2000, (9) .

[6]包秋燕, 陈孝慧.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0) .

上一篇:采访创新下一篇:脊柱外科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