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载体

2024-10-16

创新载体(共12篇)

创新载体 篇1

目前我国林业正在加速实现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这五大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必然要求。2013年以来, 黔东南州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为指导,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 高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两面旗帜, 紧扣“稳中提速、赶超进位”的总目标, 按照“管住、搞活、有效益、可持续”的总要求, 大力实施林业可持续增效工程, 把林业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 走出了一条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截至5月底, 全州实现林业生产总值达32.6亿元 (其中:一产16.2亿元、二产12.1亿元、三产4.3亿元) , 比2012年同期增长12.8%。

1 精心谋划, 创新思路, 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黔东南州具有发展林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比较优势, 是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西南林产业基地和全国三个生态补偿示范区之一。但长期以来, “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矛盾突出, 严重制约了全州林业经济的较快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 黔东南州从林业产业发展入手, 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效益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先后编制了“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蓝莓产业发展、木材加工业、西南林产基地、苗木花卉等产业专项规划。根据规划, 到2015年, 全州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13.3万hm2、油茶基地6.67万hm2、茶叶基地6.67万hm2、中药材基地5万hm2、楠竹基地2.67万hm2、蓝莓基地1.33万hm2。力争林业产值每年增长15%以上, 到2015年达到200亿元, 使林业产业成为全州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2 创新载体, 多轮驱动, 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黔东南州紧紧围绕现代林业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西南林产业基地、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 坚持创新载体, 实施“多轮驱动”, 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2.1 实施高位推动

成立了州、县、乡三级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产业机构, 在州、县林业部门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产业办公室, 并明确了专人抓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建立了州、县两级联席会议制度, 统筹对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在产业发展工作调度上, 以抓工业的办法对林业重点产业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 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2.2 实施政策驱动

坚持政策扶持与协调服务并举, 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近年来,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黔东南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整合资源促进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林地林木流转促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 草拟了《关于全面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 对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建设规模、发展布局及重点建设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州级财政从每年5000万元农业专项资金中, 专门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2.3 实施龙头带动

近年来, 坚持把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策划项目, 主动向外招商, 已先后引进林业招商项目13个, 签约资金32.7亿元。2013年, 按照“温度不降, 力度不减, 领导带头, 高位推进”的工作部署, 再次策划了28项林业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向外招商, 先后邀请了贵州天驰蓝莓开发有限公司、贵州恒瑞农业产业科技开发公司、福建省三明市顺良竹业有限公司、北京梦孤宇服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到黔东南州考察。6月13日, 贵州天驰蓝莓开发有限公司拟在黎平县投资7.5亿元的蓝莓种植及加工项目已正式签约, 计划在6a时间内, 建设3333.3hm2蓝莓种植基地和1个蓝莓综合加工基地。同时, 通过巩固提升, 使全州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达到66户, 其中, 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31户增加到38户。黔东南州9户林业企业被列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 占全省26户林产龙头企业的34.6%。1~5月, 全州实现林产工业产值6.6亿元, 同比增长18.4%。

2.4 实施园区和基地促动

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坚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完善配套、规模发展的思路, 选择基础条件良好的地域启动林业园区建设, 整合资源, 使园区建设在水、电、路等设施上实现全配套。目前, 全州已建成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15个, 面积达1443.87hm2。以园区建设为抓手, 大力发展蓝莓、油茶、楠竹、工业原料林等特色产业基地。1~5月, 全州共完成蓝莓基地土地流转面积2500hm2, 占全年任务的54.21%, 植苗1093.3hm2;新建油茶基地666.7hm2;楠竹基地1666.7hm2;工业原料林基地1.18万hm2。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有力地促动招商引资和特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2.5 实施林业下经济拉动

充分利用黔东南州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2012年, 全州森林旅游接待人数达179万人次, 总收入达3.4亿元, 为林农提供直接收入达1.6亿元。同时,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在麻江、锦屏、黎平等县建立了蓝莓林下养鸡、竹荪种植、林下竹鼠养殖等林下经济示范点, 2012年, 全州林下经济实现产值6.8亿元, 12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2013年以来, 黔东南州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黔东南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2015-2020) 》进行了修改, 积极向上争取林下经济发展资金, 帮助各县市林下经济示范点申报林业产业发展基金项目, 并争取列入微型企业扶持, 力争林下经济发展再创新佳绩。

2.6 实施科技促动

积极推进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建设, 建立林业产业技术研发基地, 加强林业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延长产业链, 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推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如在蓝莓科技产业发展方面, 黔东南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与中国检科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达成了在黔东南州挂牌成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蓝莓及蓝莓制品研究合作中心”的意向协议, 目前正在落实项目选址工作。与贵州科学院、贵阳医学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并在黔东南州开展产学研活动, 为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抢占行业高地。在种苗科技方面, 采取招标、邀标等方式引入育苗生产单位。如:2012年, 通过公开招标引入7家经济实力较强、有技术支撑的育苗企业进行蓝莓育苗生产, 2013年全州蓝莓苗产量可达1000万株以上, 比2011年增长了5倍, 真正实现了企业主体、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种苗保障机制。在有机产品论证方面, 黔东南州麻江县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 (蓝莓) 认证示范创建区, 依托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 从2012年起在该校设立园艺技术 (蓝莓班) 专业, 免费培养一批蓝莓技术管理人才。

在今后工作中, 黔东南州将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措施,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 把林业产业发展总量作为促增长的载体, 大力实施扩量工程;把不断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质量为目标, 大力实施提质工程;把林业综合效益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财源, 大力实施增效工程, 不断壮大林业产业, 努力推动黔东南林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摘要: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转型时期。精心谋划, 创新思路才能引领林业发展。黔东南州从6个方面创新载体, 多轮驱动, 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转型时期,林业发展,创新载体

创新载体 篇2

高顺华蒋惠维

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钟楼区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来抓,努力在增强代表责任意识,切实代表人民利益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扩大了代表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树立了代表在群众中的新形象。

一、健全人大工作网络,构建代表活动平台

发挥代表作用的前提是为代表开展活动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在经2003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九个街道统一设立了钟楼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任命了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并下设办公室。人大工作体系的完善,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在有层次地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促进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了解民意、反映民情,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街道人大工委注重树立代表形象,展示代表风采,引导代表在学习上做表率,岗位上当标兵,为民服务上争模范,并普遍要求做到“三个一”: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建议或调研报告;为辖区选民办一件好事;与社区困难户结一对子。每年初,各街道人大工委都及早筹划好全年开展代表活动的内容,做到围绕重点难点监督有新突破,代表联系选民反映民意有新成效,从组织上确保代表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一些原为乡镇现改为街道的人大工委,围绕农村征地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安排了视察农民安置房配套工程进展情况;建筑工程安全情况;失地农民再就业情况;土地补偿和社会保障等情况,就这些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些原城区街道人大工委,围绕城区社区建设、社会治安、未成年人教育,弱势群体帮扶等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既代表群众利益同时也推动了政府工作。街道人大工委成立后,对接待反映社情民意的来信来访,人大工委主动衔接,并对居民意见综合分析,整理归纳,有根据地向上反映。特别是当前涉及城市改造,开发园区建设的一些拆迁安置问题,通过街道人大工委牵头协调,政府出面,使一些受到侵害的群众利益得到保护,维护了一方平安。

二、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增强了代表履职责任

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为了增强代表的履职责任,从2004年起在部分街道开展了代表向选民述职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落实在行动上,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履行好代表职责,深入群众听取呼声,搜集群众意见,通过形式向上反映,扎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其次,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要述职,要汇报代表工作实绩,这就促使代表要学会听取意见,学会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参政议政。再则,有利于促进代表工作,述职是对代表的有效监督,是对代表的考核,只有代表了群众,为群众说话办事,选民才会认可。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九个街道和一个镇全面推开了述职制度,并出台了述职试行办法,规定每年初要按20%左右的比例排出述职人员名单,述职前进行公示,让选民了解和参与,并规定了述职内容八条: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促进宪法和法律实施的情况;

(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情况;

(三)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认真行使代表职权的情况;

(四)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协助政府推行工作的情况;

(五)联系选民,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民办实事的情况;

(六)在本职岗位努力学习,带头奉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模范作用的情况;

(七)认真向大会提出有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情况;

(八)在执行代表职务中存在的缺点、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三、架起代表与选民沟通桥梁,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

人民代表是人民的使者,是联系人民与国家机关的桥梁。要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是要让

人民代表充分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交朋友,通过群众怨言、呼声以及新闻媒介等了解人民的心声,找到群众的所需,把群众所需加以系统化,以议案、建议的方式提炼出来,让群众想办的事得以解决,让群众的希望得以实现。为了让代表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去年个别街道开展“代表联系选民”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九街道一乡镇普遍推开以多种服务形式的载体建设。

1.代表服务联系点。由街道人大工委在下属的社区居委会设立代表服务联系点,并把代表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在社区公示,人大工委在社区设联系点,将服务窗口直接延伸到社区群众中,开辟了反映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2.代表工作责任区。按照选区以及代表分布情况,设立“代表工作责任区”,在代表自身责任区内,经常联系选民,走访征求意见,把广大选民的要求及时转达给街道以及政府。

3.代表亲民热线卡。印制了代表服务选民的亲民热线卡,并公开承诺“有难事,请找人大代表”。热线卡放在社区服务指南袋中,上面印有热线电话,社区居民随手可取,一卡在手,体现了代表们热忱服务群众的真诚情怀。

4.代表接待选民日。街道人大工委在街道政务中心设立了代表服务窗口,每周指定时间作为接待日,由代表轮流值日,接待来访选民。

5.代表活动进社区。组织辖区内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走进社区,零距离服务选民,将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提前一周进行公告,让选民有备而来,有市代表现场接待选民,反映问题和咨询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升了人大代表形象,提升了人大工作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一方面使选民看到人大向他们敞开了一扇永不关闭的大门,另一方面更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的热情,增强他们作为人民代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

从执行好代表职务的自身要求来讲,代表应做到言之有法、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行之有规。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首先,依靠街道人大工委,依托人大工作活动室,组织代表举办学习培训,一是学习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增强宪法观念,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章守法、维护宪法的意识。二是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熟悉掌握人大工作的各项程序、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三是通过听形势报告,进行工作交流,使代表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区域内的大事要事,做到知情知政,提高代表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代表们普遍感到这样的学习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充分利用人代会和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议,视察调查、开展评议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提高了建议意见的质量。如对某老新村2幢住宅小区无卫生设施的问题,代表提出将原封闭的住宅垃圾通道建成居民住户厕所的建议,得到区房管部门的重视,很快采纳该方案,解决了百余户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组织对辖区范围内企业执行《劳动法》、《工会法》情况的检查,针对检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通报了违法行为,使职工利益得到了维护;展开对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这一热点的调研,组织代表外出学习考察,深入社区走访调查,提出了“政社分开”的构想,形成调研报告,得到了民政部门的关注,并在社区实行试点。通过学习培训,代表们围绕中心,立足大局,既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又对推动政府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人大常委会要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细胞,只有细胞充满活力,这个机体组织才能充满活力。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要服务好代表,为他们履职创造条件。在新形势下,钟楼区人大除了在扩大代表参政权、知情权、监督权方面,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听取和审议重大事项,参与视察督查之外,更多地是要求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的派出机构,为选民服务,为代表服务,为区人大常委会履行职责服务。他们协助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选区联系走访选民,走访选举单位,帮助代表收集材料,处理事务和协助办理来信来访,做

了大量细致的幕后工作和组织协调联络工作。特别是对人大代表依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提出的解决建议意见,都能及时与街道、镇进行沟通,给予办理。通过人大开展的这些工作,有力地保障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作者:高顺华钟楼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蒋惠维钟楼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委主任

创新德育载体 开展影视德育 篇3

一、开展影视德育的必要性

1.多媒体时代的召唤

信息化社会决定着现代人的生存方式———读字成长的一代改变为读图成长的一代。虽然阅读文字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热衷“快餐文化”,学生阅读书本的时间在减少,但是观看影视的时间却在增加。大部分学生很少去书店购买书籍阅读,但几乎每个学生一个月至少都会看一次电影。

2.学生的身心特点

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语言、逻辑、数学、智能方面比较薄弱,而在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上则比较敏感,这类学生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所以,如果按学科体系式的德育内容或说教式德育形式来进行德育,终会因缺乏趣味性、感染力而让学生心理上排斥,难以真正地将德育伦理内化。而影视作品有画面有声音,变口头的说教为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在画面中欣赏,在情节中思考,在心灵上感悟。

3.传统德育的弊端

目前,许多学校开设德育课的宗旨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传播伦理道德,以便让学生规范道德行为。因此,“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外律,轻内修”,这样的德育是“唠叨德育”或“条款德育”,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反而使学生的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在德育主体上,教师往往处于管理者地位,掌握了话语权,学生处于被管理者地位,只能听从教师的教育。从课堂评价上来讲,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到的“道德知识”,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历程”。

时代的呼唤要求我们的德育课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消除传统德育的弊端,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仅仅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而在于是否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或活动中“明事理,通人情”。

二、影视德育的亮点

1.激发学习兴趣,影响伴随终生

很多人认为技校生是“学习的失败者”,学习较无兴趣,那么,这些学生的德育课是否也要像其他科目那样“传道授业解惑”,然后换来“睡倒一片”或是大多数人漠然地把玩着自己的手机不亦乐乎?其实,完全没必要。技校生不是没有学习兴趣,不是愿意在“度日如年”中消耗青春,关键是学校的课程内容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是否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实践探索发现:自从德育课堂引入影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被激发出来了,出现学生不愿下课的现象,甚至连课间十分钟也不休息了。通过与学生交流,学生说是因为选择的影片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和影视的主角一起体验人生百态,他们甚至跟随着影视情节或心情沉重或开心大笑。

传统的德育课堂往往是灌输伦理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只起到暂时的强制作用,或让学生产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一致的现象,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而影视德育通过影视文化长期、全面地渗透和辐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影响往往是伴随终生的。例如,学生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后,被影片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顽强上进的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锲而不舍的斗志而感动,在谈观后感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奋斗,这些感悟是唤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动力,也是他们学会看待人性真善美的出发点,是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2.走进学生心里,触摸学生心灵

为什么很多德育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为德育工作没有引起学生的心灵触动,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心理学认为,新颖多样的强化信号,对人们的刺激强度就大,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影视德育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它不是课堂的说教教育,而是呈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学生在画面的冲击下思考,在故事情节中进行道德判断,在道德认知基础上选择某种精神和价值观念。例如,在观看《南京,南京》电影时,学生不仅在日本在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的画面中了解了历史真相,更是在观看中油然升起对祖国的爱,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教育效果,比任何形式的爱国教育说教都更有成效。

影视德育正是因为它的“以情施教”,把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在影视中,让学生在影片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使他们获得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理满足感,引起心灵的震撼。这种方式的德育,用学校教师们的评价是:影视片让学生“流出的是眼泪,净化的是心灵”,学生的评价是:震撼的是心灵,外化的是行动。

3.师生互动,共话德育

在德育主体上,一直把德育对象定义为学生,学生总是处在“被教育”的角色。然而,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他们更有主体意识,更有“职业人”、“社会人”的意识,他们对教师、书本讲授的道德内容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不愿意被人轻易改变其价值观念。而德育的最佳境界是“自育”,“自育乃育人之本”。

影视德育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与影片中的人物、情境的“对话”,一方面则是体现在师生互动上。与书本上枯燥的德育内容相比,影视德育的人物是活灵活现的,甚至是学生自己体验过的角色,他们与影片中的人物有着相似的境遇、或者面临相同的选择,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时刻体验着“互动”。而与其他课程相比,德育课堂上引入影视,让学生更有心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使学生更愿意畅所欲言,与同学分享、与老师交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话德育现象、判断德育行为、引导学生将德育知识转化为德育实践。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撞击思维、拓宽视野、明辨是非、转化行为。这种课堂不仅改变了以往的封闭性和说教性,激活了课堂的气氛中,更重要的是改善了以往德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将教师的“德育”变成了学生的“自育”,更加有利于促使学生从他律的道德水平提升到自律的道德水平。

nlc202309011750

三、影视德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成为影视的播放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德育工作者要明确的是:教师不是电影的播放者,德育影视课程不是搬来多少部电影或电视剧播放给学生,更不是随意播放任何题材的影视。首先,教师要做好对剧情的初步宣讲,必要时辅之以问题设置来引起悬念,让学生对影片激发兴趣。其次,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干,更不能说暂时离开课堂,让学生自己观看。而是要在适当的时间暂时停止播放,让学生一方面视觉上消除疲劳,一方面让学生适时反思。这时要做的就是根据剧情发展,重新提示设置的问题,或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让学生猜想剧情后面的发展情况,或是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的选择是否合理。尤其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以此作为判断学生情感变化或是心理变化历程的根据,同时要思考学生或开心或沉重的原因。最后,在影片播放完,更要围绕影视开展相应的活动。

2.建立资源库,挖掘影视作品的德育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在影视课上播放是影视德育的又一关键因素。影视作品选择不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德育的影视进行筛选,合理规划,建立影视资源库。有很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可根据德育活动的主题确定影片范围,如爱国主义影片、家庭生活影片、校园生活影片、军事题材影片等;又如根据时间的意义来确定影片内容,三月是雷锋月,可播放《永远的雷锋》;五月是母亲节的日子,可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网络妈妈》等,六月是毕业实习就业的季节,可播放《喜剧之王》、《杜拉拉升职记》等影片。

不但要播放与德育相关的影片,更要挖掘影视作品的德育因素。优秀的影视作品将社会道德要求形象化、艺术化,对道德的内化有独特的作用。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解力有一定的欠缺,所以教师在影视德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影视中的德育因素,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最终领悟影视中的道德底蕴。

3.开展影视评论活动,引导正确德育观

经过选择的影视作品,包含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但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其对影视的领悟就有所差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影视德育过程中要开展影视评论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在影视评论活动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学生自身特点和人生经历的差异,在理解影视作品时,必然都带有个人色彩,也要遵循影视作品中的客观德育价值。

影视评论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去挖掘作品中的德育价值,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科学的评论能够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影视文化的负面效应,克服不当的德育思想,如拜金主义、不择手段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等;科学的评论能使学生吸取影视中的德育精华,如体会父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社会的真情等。这样,使学生在接受影视健康影响的同时,自觉抵制各种消极东西的侵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优秀的德育影视以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为载体,它以丰富、直观的画面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从而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不仅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更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感恩的能力和爱与被爱的感悟。要使德育工作更为有效,尝试将影视引入德育课堂,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但要注意一些开展影视德育的问题,并纳入到德育工作的整个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影视德育的作用。

创新活动载体深化艺术教育 篇4

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就是要全面贯彻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使学生做到基础知识扎实, 体魄健全, 心理健康, 情感丰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今天对他们的教育, 必须有助于促进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长。而艺术教育对他们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 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达到的, 更是无法替代的。那么, 如何有效开展艺术教育呢?

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艺术教育

艺术点燃火花, 艺术点燃激情。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靠单纯的书本、课堂、校园封闭的环境已难以完全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必须与学生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扮演好艺术实践者的角色, 给他们提供一些展露才华、表现自我的实践机会。

比如, 我校经常性地组织以“感受家乡自然美”为主题的艺术教育游览观赏活动, 使学生通过“游览”感知美, 到大自然中去感知自然景物的和谐与美;通过“观赏”等形式寻找美、发现美。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美和收集创造美的资料, 通过“操作”创造美, 即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艺术加工处理, 通过写作、绘画、剪纸、摄影等多种形式表现美;通过“评论”欣赏美, 即学生通过对作品进行相互间的点评, 以评论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通过感知美, 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通过表现美,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通过欣赏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二、在创建班队特色活动中激发学生艺术情趣

艺术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在学校的最小单位班队进行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到娱乐的感觉, 能自觉地、快乐地融入活动中。学生通过活动前的勾画, 活动时的协调合作, 活动中尽情展示的过程去感受艺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这种活动方式更易于学生特长和创造力的培养。

比如, 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现场设计”、“电脑设计图画”等大赛, 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协调配合, 共同发展。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还让学生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从主题、色彩、设计、书写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而且还体现了一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同时学生通过书法、绘画等竞赛或展示活动, 在竞赛中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激发了兴趣, 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 提高了才艺水平。

再如, 每当少先队队日活动来临之际, 我校少先大队都要求各中队组织开展“才艺展示”为主题的队日系列活动。在活动中, 学生们非常踊跃, 有小品、舞蹈, 还有诗朗诵和表演唱等节目, 学生在活动中充满了自信, 展现了自己的特长。

三、在有效落实学校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艺术才能

把课外活动上升到学校课程的管理层面, 大大提高了课外活动的实效性, 使学校艺术教育形成了一个新的保障机制, 是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发展兴趣特长的一块新沃土。学校课程弥补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能为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因此, 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发展及能力与特长的培养。

创新载体 扎实推进 篇5

一、企业基本情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峪煌煤业有限公司行政划隶属于沁水县中村镇辖区境内,东北距沁水县城约12km北距中村镇约2km,沁水—中村公路在井田外北部约2km通过,向西可通临汾市,向东可通阳城县,北东距侯(马)-月(山)铁路沁水火车站约8km;沁水—中村公路与阳(城)-翼(城)高速公路相接,向西66km可至霍(州)-侯(马)一级公路及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矿井交通运输条件非常便利。

矿井始建于1993年,1995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300kt/a。2009年,经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8号)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峪煌煤业有限公司由沁水县峪煌煤焦化有限公司下峪煤矿1坑口和2坑口兼并重组整合而成,建设性质为单独保留,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提升为45万t/a。重组前后矿井批准开采煤层和井田范围均未发生变化,生产系统方面关闭1坑口,保留2坑口。

矿井批采2#-15# 煤层,保有储量1325万吨,井田面积2.1263km,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

二、开展“安康杯”生产竞赛以来安全工作情况

(一)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安康杯”竞赛是推动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有效途径。竞赛活动启动后,得到了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公司上下形成共识,科学安排,把竞赛纳入党政行为。一是每月定期召开由煤矿副矿以上领导参加的安全办公会,安排活动中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每周召开由主管安全副矿长主持,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安全例会,通报安全隐患落实情况和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二是我们把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作为约束我矿全体干部职工安全工作行为的主要手段,通过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等形式,把企业的安全目标分别落实到科室、队组及班组。结合我矿生产实际,不断完善公司《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工作管理奖罚细则》、《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等,实现了安全管理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过渡。从而实现了“两个提高,三个加强,两个为零”的竞赛目标。即:提高了管理者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安全管理、加强了群监群管、加强了安全生产知识应用;保证了全年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事故为零。“安康杯”竞赛活动形成了内容丰富,手段创新,运作有效的新格局。

(二)强化现场安全监管,提升事故源头防控能力。

从开展“安康杯”生产竞赛以来,我们从分析事故规律、摸清薄弱环节、细化安全监察,落实超前防范措施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了严密的隐患排查网络,一是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纠正和消除“三违”行为,特别是从解决员工意识形态和思想根源入手,消除员工习惯性违章,避免一切图省事省力、简化程序、冒险蛮干等不良行为。最大程度的降低“三违”的发生。二是在加强

2#### 1

生产现场安全监管的同时,强化干部员工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生产一线基层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切实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纠正和制止生产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行为,明确安全是实现促进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保障。三是加强与各科室、队组协调联动,加大现场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把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实施跟踪监管,增强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推进重大隐患整治,增强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从开展“安康杯”生产竞赛以来,我们以防控重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艺、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一是坚持定期组织安全自检自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全省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安全隐患自检自查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安全隐患整改进程,在所有作业地点安全隐患排查后,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措施、资金、责任人、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排查到位、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四)以提高安全素质为着眼点,提升安全管理的预控力。

从开展“安康杯”生产竞赛以来,我们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在“预防为主”提高培训质量上狠下功夫,始终把思想隐患作为安全工作的最大隐患着力进行治理,既采取硬性约束手段,也实行温情引导的办法,重点抓实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必知必会、安全技术培训和岗位行为规范养成。一是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干部、特种作业人员等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培训,实现了员工培训率100%、特种作业持证上岗100%的双百目标。二是通过“安康杯”生产竞赛与“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百日会战”、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竞赛等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加强在岗员工的安全教育及生产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控制“三违”、“四超”现象,充分发挥主题教育的作用,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更加广泛深入人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积极开展,在全公司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春节”、“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安全生产。三是采取“每日一题、每周一例、每月一考”教育形式,利用典型事例,对员工进行直观教育。通过活动提升了员工的业务素质,引导员工积极投身于“安康杯”竞赛之中。

(五)强化关键工序监控,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从开展“安康杯”生产竞赛以来,我们为应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故或紧急事件,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应急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细化紧急情况下的各项应急措施,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织落实应急救援队伍,保证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处置及时、救援有效。我矿每年六月份进行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每年雷雨季节,随时可能影响安全生产和造成企业财产损失的实际情况,我们重新制订了《防汛应急预案》,保证企业特殊时期安全生产。二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调度值班和汛期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切实加强值班、值宿和防火、防汛工作;加大人防、犬防和技防的控制力度,加强矿区的安全巡查,杜绝了火灾事故及失盗、袭击事件的发生;

加强人员、车辆管理,认真执行登记和巡查制度,确保监控无缝隙,管理无漏洞。提高了我矿事故预防和管控能力。

创新载体 篇6

一、围绕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

近年来,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桑蚕丝、汽车制造等八大科技重大专项和特色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过程中,我们按照“出产业、出人才、出专利、出标准、出能力”的目标,以科技项目为纽带,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专项中挑大梁、唱主角,支持他们创新发展,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依托重大科技专项,我区在桥梁建筑、工程机械、微车制造、有色金属、水牛胚胎生物技术、精密数控机床、水稻育种、蔗糖产业、亚热带水果种植、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领域,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前沿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极大提升了我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

二、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

立足于我区产业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全区7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采取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大力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组建研发团队,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利用重点实验室,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我们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集聚人才的“洼地”效应,通过完备基础设施、扶持科技项目等措施,吸引了大批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向重点实验室汇聚。重点实验室通过整合科研力量,形成了广西师范大学药物化学分子工程、广西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等10个创新团队。基本构建起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较合理、创新能力强、学科特色明显、能够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任务的研究团队。

四、依靠各类科技园区,打造创新型人才创业基地

我区有南宁、桂林、柳州、北海4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40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我们充分发挥这些园区和基地的科技孵化、示范带动和辐射影响功能,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支撑,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创业基地。如广西软件研发人才小高地从2004年成立至今,人才总量增长了27%,经济总量增长了145%,园区软件企业技工贸总产值突破了20亿元,对区内外软件企业产生了较强的“磁场”效应。

五、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提升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2002年,我厅开始组织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2009年联合自治区经委、教育厅、人事厅、国资委、广西科学院和自治区科协,共同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工程”。通过选派科技人才深入农村、深入企业,运用自身掌握的科学技术,帮助企业、农民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發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打造创业创新平台,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帮助广大科技人员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六、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产业创新团队创业能力

师德建设内涵和载体创新研究 篇7

1 师德的科学内涵

所谓师德, 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它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念、情操和品质, 是调节教师与学生、与同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师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行为作风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师德作为一种的职业道德, 有很强的社会性、他律性和规范性。但通过不断的强化, 也可以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需求, 成为教师个人品德的一部分, 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教师职业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共同性, 不同时代的教师都负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后代的责任, 因此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职业道德, 也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 大多数高校教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继续传承师德, 应对挑战, 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敬重, 但是不可否认,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所以在肯定高校师德建设所取得成绩之时, 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 个别教师身上还存在着一些“师德失范”现象。

2.1 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高效一少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存在着问题, 表现为平时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不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疾苦, 缺少对时事政治和国际形势的了解,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信心等。还有些教师片面的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专业教育、学术科研, 又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 与政治没有关系。

2.2 职业价值观模糊

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职业理想, 是人民教师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多种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决定人们的利益多元化, 价值多元化, 高新教师曾经追求的理想信念受到冲击。有些教师放松或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淡漠了。部分教师把从事教师职业只是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 而不是当作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 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义的浮躁。

2.3 育人意识淡薄

教书和育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单靠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耐心细致的教学工作是不够的,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求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上的熏陶。然而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 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4 突显学术功利倾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 学校对成果与人才过度量化, 在管理上, 重数量、轻质量, 不恰当的制定了将项目、论文等与物质利益直接、密切挂钩的分配制度, 导致了学术价值和科学评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失衡。有些教师认为学术成果是教师获得名利双收的重要途径, 所以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 轻理论, 重科研成果, 轻学术道德等倾向。

2.5 敬业精神不强

敬业, 是衡量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最基本标准。在教学实践中, 有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热爱不够, 不认真备课, 教案老一套, 不更新授课内容。个别教师甚至没有教案, 教学纪律观念淡薄, 误课、缺课、随意调课现象严重。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 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 一些教师淡忘了自身的本职要求, 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他们事业心、责任感较差, 纪律松散, 对教学工作不投入, 抱应付态度, 对教学内容不认真钻研, 对教学方法不认真研究。

2.6 合作精神欠缺

大科学时代, 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绝非某一位教师可以单独完成的, 需要教师群体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 才能完成。但是一些教师被功利主义占据了头脑, 热衷于单打独拼,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科研工作中, 不能正确的处理同事间的关系, 不能做到互相尊重, 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3 师德内涵建设载体创新的主要途径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与教师职业和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师德体系, 使教师明确师德的方向、师德的核心及师德所具有的责任性、知识性、先进性、创造性、典范性、民主性、自律性。加强师德修养, 就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 激发高校教师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

3.1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思想品质素质的有力手段, 是搞好师德建设的基础。主要应通过大力宣传教育, 加强对师德修养理论和有关师德的法律、法规的学习,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复兴都要求广大教师牢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形成知荣辱、立师德、铸师魂的良好师德局面。

3.2 制定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学习,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制定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教师行为。依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 制定出以依法治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为主要内容的, 适合各自高校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3.3 建立科学的教师业绩考评机制

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长期性工作。建立符合校情的师德考核制度、评价标准、奖惩制度、聘任制度、监督机制等一整套管理办法, 对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

3.4 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

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开展高校师德评价活动, 能够推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全面促进校风和学风以有及校园文化建设。

3.5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是通过激发与鼓励, 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使其自觉遵循职业道德, 而且自觉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并在些基础之上积极推进师德建设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改善高校师德建设, 还有许多的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需要理论工作者与高等学校管理工作者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才可能将这一问题逐步推进。

摘要:对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等7个加强师德内涵建设的创新载体途径, 对高校师德内涵建设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

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与思考 篇8

关键词: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创新载体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 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有力地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创建和谐校园, 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

互联网作为继传统的图书、报刊、广播、影视之后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 它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拓展党建工作领域、超越时空界限, 成为促进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载体, 促使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党建工作在创新过程中应积极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创新支部活动方式和组织发展载体, 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效率高的优势, 不断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 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1 研究网络传播规律, 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要利用网络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创新力度, 就要加强对网络的研究, 探索其传播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建工作要适应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 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对策, 充分利用和发掘信息网络对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丰富党建教育内容和形式, 改进党建教育手段, 增强党建教育效果。

1.1 网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广泛的空间

在科技高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通过因特网涉足网络文化, 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2010年7月 15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6 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截至2009年12月, 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 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 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人。这表明, 在网络应用的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 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不仅在网民年龄构成中占据最大的比例, 普及率也最高。在学历结构方面, 中国网民仍以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可见, 大学生仍然是上网用户的主流, 这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不同地域、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教育资源, 家庭、学校、社会联为一体, 使原来的相对狭隘的思想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开放式的空间, 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能有效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1.2 网络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全新的宣传教育平台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 能够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有利于抢占网络宣传的主阵地, 开辟学生党建网络新领域。同时, 互联网具有内容丰富、可选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 使其成为极具感染力的传播工具, 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核心是要让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网络突破了传统党建教育时空的限制, 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丰富的教育内容, 增强了党内教育活动的吸引力。网络上的党建工作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天地, 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2 强化网络阵地建设, 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 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课余活动, 信息传播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面对网络大潮, 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宣传党组织的先进性,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让党建工作占领网络阵地已刻不容缓。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先进文化和先进组织进行宣传,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率先在学生组织中设立“网络文化与管理部”, 在各班设立“网络委员”。网络委员成为班级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标兵, 重点负责班级的网络文化建设, 协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 根据学生的专业优势, 引导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网站制作、管理与维护, 建立一支学生自助、助管队伍, 使学生既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 又达到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目的, 将单向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互动的自我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党建工作进网络的重要体现。

网络是教育的信息源, 同时又是传播工具和通信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自我教育”, 已成为思想教育的一种崭新途径。由于党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部分由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承担, 他们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提高运用网络知识的能力与水平的同时, 也提高大学生党员自我塑造的自主性, 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

新时期高校党建网络阵地, 应当是生动、丰富、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的网络阵地, 要精心策划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活动, 努力将教育方式由一般号召型向真理感召型、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 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3 创新组织活动载体, 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3.1 创新支部活动方式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能丰富教育形式, 交互及时, 是创新学生党建工作载体、拓展学生党建工作新领域的需要。传统的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内容容易流于单调陈旧, 方法往往单一枯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信息交流的多元性、交互性、即时性可以让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一种新的教育载体, 提升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的预期效果。

我校信息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忻晴静同学由于意外导致了高位截瘫, 受伤期间, 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 多次安排师生党员和班级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宁波探望她, 并通过QQ和手机短信经常鼓励她积极振作, 勇敢面对挫折。躺在病床上的她, 在组织的关心帮助下, 更加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以顽强的毅力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 她的病情逐步有了好转, 也使她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为了让忻晴静同学跟上学习, 信息技术学院党支部不仅在生活上关心、鼓励她, 还安排同专业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网络不间断地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她。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各课程的学习资料, 通过QQ等网络通信工具与忻晴静同学共同分享。多媒体专业的老师也开设了相关的网络课程, 并采用了相应的网络方式对她进行考核。有了他们的帮助, 忻晴静同学通过网络圆满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 在宁波医院以第二现场的形式全程参加了毕业典礼, 成为一名多媒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通过网络开展相关主题的党员教育活动不仅能以活动潜化教育功能, 增强教育活动的亲和力, 增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增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活动中, 由于互动及时, 提高了党员的主体参与性和能动性, 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活力。

3.2 创新组织发展载体

党建工作进网络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 树立了党建工作新形象。除开展党员的网络思想教育外, 我们还实践了网络党建发展工作。运用网络化党员发展手段, 开展网络党建发展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时效性, 使传统党建工作增添新的活力。

忻晴静同学自入学以来, 一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党组织靠拢, 是组织培养考察的重点对象。在她卧病在床期间, 有了支部党员的关心和鼓励, 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入党志愿, 仍然坚持不懈地趴在病床上写下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和战胜病痛情况。组织上全面考察了忻晴静同学的入党动机、思想觉悟及学习方面的情况, 支部讨论一致同意将忻晴静同学列为发展对象。

在组织发展进程中, 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创新组织发展方式, 忻晴静同学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同步参加了党支部大会的所有流程, 她趴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地向组织表明了自己的入党志愿, 并全票通过了表决, 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被深深地震撼了。校党委组织部、信息技术学院党总支、学生支部的老师和学生党员代表专程赶赴宁波忻晴静的家中, 为卧床的她举行了一个人的入党宣誓仪式。

通过组织发展载体的创新, 突破了传统组织发展形式, 创新了支部活动和组织发展的载体, 帮助特殊学生, 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充分体现了党支部的和谐与温馨, 凸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同时, 创新载体形成了“多渠道、全覆盖”的新模式, 突破了传统组织发展的形式, 丰富了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并且在创新过程中注重培养、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活力。

在创新网络党建载体的实践中,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党建工作进网络不仅仅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党建新领域、构建了党建新格局, 进而推进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党建工作进网络要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为指导, 以支部创新活动为契机, 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重点, 在创新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着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努力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彰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效应。

参考文献

[1]焦涛.拓展网络党建的“六个平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6) :17-19.

[2]林江梅, 农贵.广西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6) :290-292.

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建设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载体,载体建设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点到面、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各高职院校通过丰富和搭建创业教育载体和平台,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但在载体建设中也出现了主次不清、顺序颠倒、重复建设等现象。为进一步发挥创业教育对高职教育教学与就业工作的提升效应、促进效应、倍增效应和溢出效应, 积极构建“层次合理、运行有效、特色鲜明”的高职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1) , 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创业教育的载体与平台进行梳理、创新、优化和再造。

一、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的基础载体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载体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机构、制度政策、创业教育经费与创业实践场地等基础性软硬件条件。

1. 建立工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包括工作机构和政策制度。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彰显时代特色、需要长期坚持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工程, 学校要落实“一把手”工程, 成立由教务、学工、科研、设备、财务、团委、就业等职能部门参与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各部门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建立协调机制, 共同推动创业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 成立创业创新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负责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创业咨询、创业基金管理以及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入住项目的审批, 并在各二级院 (系) 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出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教育工作奖励制度》《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评审制度》等配套系列文件制度。创新管理, 探索运用项目管理、目标管理、信息平台管理等手段方法, 加强创业教育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

2. 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职创业教育工作的关键, 高职院校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 跨院系、跨专业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 制订创业工作人员培训规划, 组织创业教育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培训, 鼓励教师持有“KAB创业讲师”“SYB创业培训讲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等证书。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为重点, 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创新创业实践。

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 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青年创业英才、创业成功的校友、风险投资家、专家学者等联合组建教学团队, 提高授课水平。同时, 通过校、行、企之间的人员交流, 给教师提供实习实践的工作机会, 以及用于案例研究的公司项目来促进教师的持续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3. 落实经费与基地

创业实践基地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技能训练和创业实战演练提供了强大平台。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园、创业园等校内资源以及校外社会资源, 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 开设一批使有志创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实践项目, 促进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训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加大创业教育资金投入, 单独列支创业教育工作年度预算资金, 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和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 用于扶持重点创业项目。免费配备网络、电话等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或设备, 支持学生创业实践。拓展创业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 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培训、成功创业案例等信息。整合校内外资源, 充分利用产学研基地以及学院工程研发中心、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 帮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遵循校企共建原则, 突出专业特色, 建设结合教学、创业和专业实训的创业实践基地。

二、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

创新创业教育要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应根据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 为具有不同需求及发展潜力的学生搭建不同类别的立体化载体和平台。

1.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环节和主渠道[1]。高职院校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明确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 对所有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置于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精英式创业教育, 设立KAB、SYB、GYB等创业课程培训班, 同时开设创造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商务礼仪、投资理财等公共选修课。

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或创业学院, 统筹协调和组织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制定专门教学计划, 加强教材建设, 优化教学内容, 建立教学资源库, 提供有力教学保障。加强教学研究,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引入互动教学、情景仿真、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开发网络教学平台, 实现课程体系与就创业信息平台、创业实践平台的相互支撑。

2.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竞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创业相关大赛包括省市级以上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科技创业大赛等。高职院校要制定大学生参加大赛的管理办法, 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系列竞赛活动, 以竞赛促教学, 以教学带竞赛, 使大学生受益面不断扩大;通过竞赛遴选创业项目, 并给予重点扶持;让大学生在竞赛中增加创业体验, 熟悉社会环境, 增进社会交往, 为学生今后真正投身创业实践积累宝贵经验。

合理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教学活动, 使创业大赛惠及到每一位学生。课程教学围绕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团队项目研讨、撰写《创业计划书》为主题展开, 课程考核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创业团队成员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创业项目的陈述和答辩;二是创业团队递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通过这种教学安排, 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创业竞赛, 在此基础上, 推荐参加院 (系) 、学校、市、省、国家举办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3. 开展专业技能大赛

专业技能大赛是加快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各级大赛都要经过层层选拔, 大赛惠及的不仅仅是少数参赛的学生、教师, 大赛同时为更多的学生、教师展示和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舞台。高职院校要倾心为学生打造各种展示技能技艺的平台,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武和技能大赛。

积极探索创新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模式, 以技能大赛为舞台, 突出职业技能导向, 全面展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推动学院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 积极开展各种人文知识竞赛、艺术汇演、创意作品展示、体育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身技艺的舞台, 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社会交往沟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等。对参加大赛的同学, 从课程、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4. 组织创业模拟培训

自行或委托开发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 真实再现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通过模拟大学生创业较为集中的初创型企业的经营环境, 为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并富有实战效果的学习和训练的平台, 为日后真实创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创业实训系统可设计为创业前期准备、创业能力塑造、创立我的企业、经营我的企业等板块。系统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 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 循序渐进的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 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体现了“自主学习”和“体验式”的教学设计理念, 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业需要而针对性学习和训练的平台, 使学生可以把原有所学的各种创业相关知识渗透到创业实训环节, 成为继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培训教学模式。

5. 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创新是创业的源头, 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基础。“十二五”期间, 教育部和各省将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 大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 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 做好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落实。健全组织机构, 制订配套政策,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加强研讨交流和成果展示。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规范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加大院级、系级创新计划项目支持力度, 使得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一次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为加强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效性, 使创新训练计划惠及更多的学生, 扩大影响面, 各专业要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着力推动项目化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建设和开放创新实验室, 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 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支持高职学生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等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加强创业项目的申报与运营管理

组织力量加强创业项目的搜集与研究, 采取学校开发、社会资助、申请加盟、征集推荐等多种方式, 建立与学科专业背景相互映衬的优质创业项目库, 为大学生参与高层次创业实践提供帮助。在遴选入住创业基地的项目时, 注重项目负责人专业背景与项目的契合度, 着力提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将大学生文化节、科技节以及各类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作品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 使得大学生的创业不仅是基础销售型, 而更多的是产品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等高质量创业类型。

规范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与审批程序。申请入驻创业基地的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 由创业者提出申请, 经所在院系初审同意后向创业指导中心申报, 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创业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入驻项目的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审核, 择优确定入驻项目。实行创业项目业绩季度统计、年度评估制度, 对入驻企业进行考核, 满期限的企业或经营不佳的企业, 按要求离开校创业园地。

搭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落实全程递进的创业扶持。协助入驻创业项目 (企业) 免费使用学院各级研究实验室 (平台) 从事研发活动, 为创业项目提供法律、会计、专利、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等一站式咨询服务, 帮助创业大学生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贷款及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政府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对创业基地学生, 通过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外出学习参观、免费开设创业技能专题培训, 提升创业大学生综合能力。

三、优化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载体

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载体是引领、优化、整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平台, 高端载体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 促进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结合, 促进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

1. 促进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 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创业教育, 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有促进、强化的作用。创业教育不但不排斥专业教育, 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要渗透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中, 与专业教育要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 包括教育理念的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课程体系的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考核方案的融合等。专业课程教学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 各高职院校要立足专业教育实际, 探索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新途径, 鼓励广大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激发创业灵感, 在专业知识背景下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

2. 促进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积淀, 是学校学风、教风、校风、作风的集中反映, 是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广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当今时代, 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的元素, 才能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更加深远而卓著的影响。各高职院校要广泛开展关于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和讨论, 引导广大师生共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理念;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中渗透尊重科学、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增强自信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2]。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 重点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论坛、创业人生访谈、网上创业、创业社团等工作, 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建设KAB创业俱乐部、淘宝协会、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创业社团, 做好创业社团的支持服务工作, 对社团活动给予支持, 扩大社团的影响, 发挥创业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一线服务作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民营企业家和成功创业的校友, 围绕创业教育的重要热点课题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结合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 举办科技节、文化节等活动, 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扩大活动影响, 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3. 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

做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 要积极构建政府、高职院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与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依托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目前, 全社会已形成了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 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孵化基地不断建立, 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兼备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内外优势。

整合校内资源。高职院校要统筹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各种科研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充分调动发挥二级院 (系) 参与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完善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责任的机制;促进师生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学生创业项目。

整合政府资源。积极宣传各级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安排专门人员指导帮助大学生落实和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与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等, 拓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各级创业园、创业实习基地等项目申报, 争取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投入。

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吸引企业在校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和创业竞赛奖励基金;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合专业特点、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发挥行业协会优势,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推荐和创业咨询服务;开辟社会经济组织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渠道, 帮扶毕业生创业等。

4. 研究与激励考核引领

秉持“创业教育要发展, 研究开发要先行”的理念[3], 发挥研究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成立创业教育研究室,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特别是创业教育具体经验的设计研究, 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整合相关专业和创业中心等专业研究队伍, 集中攻关, 切实推进创业教育研究和创业课程开发, 推出适合学院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研究系列成果。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研究, 积极申报各级课题, 发表研究论文。

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在校生和毕业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 建立创业数据库, 把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反馈指导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制定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的激励措施, 鼓励教师从事创业教育教学以及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制度, 探索出台弹性学习制度和替代学分制度, 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训练的教学制度及大学生先进评比激励办法等, 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管理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马林.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1) :112-115.

[2]崔艳丽.构建创业文化:大学提高质量与塑造个性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2 (5) :41-44.

创新载体 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高中政治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是国家兴旺发达不歇的动力。新一届政府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要用创新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唯有创新才能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才能迎接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何实现高中政治教学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科技创新教育要与高中政治教学理念创新结合起来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对知识的获得做了三个比喻: 一种像蚂蚁一样,只知道搬运材料;一种像蜘蛛一样,只知道从自己的肚子里吐丝布网;科学知识的获得应该像蜜蜂一样,对采集来的百花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再酿制成蜜浆。培根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启示我们要树立“传承科技创新、创造合适教育”的理念。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 要主动适应教学观从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创新本位的积极变化。因此,树立高中政治教育的科技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树立了高中政治教育的科技化意识,才能自觉地把最新科技成果、科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于高中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使之符合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思想,把高中政治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增强高中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科技创新教育要与高中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相结合

科技的发展必然促进高中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中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是高中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实现高中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 并善于用紧跟科技进步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另一方面,要不断充实高中政治教育中有关科技进步的内容,不仅要加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宣传教育, 而且要增加高政治教育中有关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内容, 开发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高中政治教育的内容更生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用科学态度与科学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技创新教育要与高中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结合起来

邓小平同志曾说:“时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科技的不断创新改变了人们认知的方式,要开发出新颖、启发性强的教学办法,让学生感到新奇、新鲜、有意思,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政治课经常给人留下枯燥、乏味、单调、无聊的印象。高中政治教育的方法只有与最新科技成果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实效。笔者认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高中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善于依靠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设备,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录音、幻灯、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把高中政治教育的阵地从课堂拓展到家庭和社区, 延伸到学生活动的各个角落,扩大高中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渗透力。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各地科技馆和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参观,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科技实践,增加科技知识。开展一些和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小发现、小发明、小制作、小种植、小养殖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四、科技创新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创新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尝试变换视野, 打破原有心智框架, 改变方法和施行措施;让学生学会制定目标、途径和有效的活动措施;让学生学会检查、记录、评价和总结创新实施效果,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落实到让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的课题上。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要在实践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适应高中生要求参与、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特点, 为高中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条件。主动与社会实践结合,是尊重高中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演讲、主题班会、辩论大赛、科技制作等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锻炼和增强他们的创造意志,增强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进一步刻苦学习。化知为智,把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带着创新课题到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探索新知, 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进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

创新载体 篇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在提倡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一个班级,一个教师所践行的德育模式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相适应,因此,“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个目的叫做‘促进人的社会化’……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要走上社会,必须在受教育期间教会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从‘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学校必须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工作中有所作为”。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探索实践中,学校乃至班级的德育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开拓新的思维路向,才能把德育目标落在实处。尤其是远城区农村学校,在居民流动性大,家庭结构复杂多变,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下,如何创建和谐团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构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发展的评价机制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是课改的关键,在评价的原则、尺度、过程与方法上,必须破除“唯分数论”的传统束缚,不能固守一把尺子,而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状况,给予客观性评价,也就是说,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点上进步了,哪怕是一点点,也应不吝啬地对其鼓励,让其在学业的进步中逐步增强自信,完善人格,从而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所以,无论是班级德育工作或者是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让评价机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怎样激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和主动展示的欲望呢?笔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班级整体素质提升与尊重学生个性评价统一起来。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个体潜质的不均衡性,在学业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诸方面其进步和发展的曲线存在差异性。作为班主任,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前提下,依据进步、发展的程度给予学生激励性质的客观、公正评价,并把这些评价分门别类以A、B、C三个等级加上简约的文字点评,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学困生,则必须具体明确提出下阶段要注意改进的一点或两点意见,要求不能过高过快,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把学生评价制成表格,通过不同形式与家长沟通,然后装入学生成长袋。

2.充分了解学生,构建“五知五帮”的学生评价机制。学生素质评价,只囿于教师及班主任是不够的,必须组织和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形成评价的教育、激励作用。因此我在班级中提出了“五知五帮”的要求。即知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基础,帮他们找准努力方向;知学生行为习惯,帮他们规范言行;知学生优点长处,帮他们展现自我;知学生学习兴趣,帮他们规划发展;知学生家庭困难,帮他们走出阴影。实践证明:只要落实了“五知五帮”的措施,就能使评价更具体、更公正、更具有激励作用,从而使学生评价能够建立在事实的依据上,也使评价更具针对性,有效地避免了评价的模糊性和笼统性,同时更好地促进了班风、班貌的改变,更有利于创建和谐团队。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个体的素质提升和发展,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本的,是以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为前提的,所以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坚持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价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在评价中激励学生,让其不断地改过扬善,不断地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最终成人成才。

二、拓展班级德育工作的思路和实践平台

由于社会结构多元,转型期社会生态发展进步有失平衡,社会上的一些腐败,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抵消着学校教育,给学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构筑学校德育的“防火墙”,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笔者认为,首先是拓展转型期学校或班级德育工作的思路,必须让学校、班级德育从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创设出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德育模式;其次是搭建适宜学生素质展示的平台,如校外观览;时政热点辩论;学校、班级举行的大、中型赛事;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班主任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捕捉一切可能出现的教育转化契机。

开拓思路,搭建平台是一项很严谨而又细致的工作,它考验着每位教师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准,对此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深刻体会。

1.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沟通。九(5)班学生小天,聪明、内向,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迟到、早退、旷课是家常便饭。一次,我偶然间检查了他的书包,发现书包中只装着一块砖头,书本早已弄丢,为了欺骗家人和教师,他每天不得不背着一块砖头佯装上学,后来,我把小天的情况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悲切地叹道:“这都是电脑游戏惹的祸啊!”面对母亲无奈的表情,我暗下决心帮助小天。我替他找齐了教科书、作业本,一有机会就找他谈话,给小天讲家里父母的艰难,也讲网络上的事情。可他对于网络而言,除了游戏,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给他作出了如下规定:每周允许上网一次,并且要将老师给他的网址内容记下来(当然是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就这样,我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而不是给他下死命令,一刀切,让他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淡化网络游戏,把兴趣转移到与学习成长相关的方面上来,渐渐地,小天同学的学业成绩提升起来了。后来,我又在学科辅导上花了一番工夫,中考时,他发挥出色,顺利地被重点高中录取。暑假结束后,小天的妈妈感激地告诉我:小天暑假里还打了短工,筹到了上高中的短期费用。事实上对学生的教育转化大都存在一定的反复性,这就需要班主任和教师时刻准备着做反复工作的思想准备,教育转化不能一蹴而就,要有热情、要有耐心,这样才能融化学生情感世界中的冰川,让他们理性地回归集体生活,与“旧我”诀别,实现和谐成长。

2.用爱心去接触,用真诚去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尊重,教师与之沟通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去情绪化、随意化,因为选择教育的时机也是一种教育者具有的职业智慧。七(4)班学生小美,刚开学不久,我发现她上课时眼神怪怪的,是抑郁,还是沉思,或是敌意……一天中午,小美爸爸骂骂咧咧地来学校找小美,我本能地一边护着小美,一边尽力劝说小美的爸爸。原来小美在家偷着拿了400元钱。后来我询问个中缘由,小美才告诉我:她父母离异,随父亲一起生活,而父亲忙于生计,顾不上她,她不想回家了。

我把小美领到了自己家里,向她表明当时父亲的做法有些欠妥,有些不尊重她的人格和面子,可在心眼里父亲是真心爱自己的女儿的。这时做女儿的一定要体谅父亲的苦衷,千万不要让父亲伤心。我陪伴小美到了她父亲的住处,当着父女两人的面耐心细致地帮他们解开心灵中的疙瘩,他们以后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和谐。

对一些暂时有不良行为问题的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真诚与爱心,只有老师的点点滴滴总系着爱,一举手,一投足总关着情,学生才会与你拉近距离,倾诉心声,老师也才能够全方位了解学生,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

三、遵循教育规律,践行教育科学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理论、模式通过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专家、教授们的各种途径引入到国内,给传统而沉闷的中国教育注入了活力,开阔了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眼界,随之而起的便是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和反思后,我们逐渐感觉到,我们愈是用现代化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后,愈是感到教育绩效的困惑,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中国的具体国情使然。再好,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与具体国情,具体学情出发,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关注差异性研究,不能机械套用,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选择的“拿来”为我所用。要知道,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理念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良好企盼,它不等同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则要求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它包含了教育规律、原则等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元素。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科学理论的掌握和实践是一项十分迫切和现实的专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教育的科学既体现在教材的精品性上,又体现在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学生心理的形成,外因与内因间关系,以及知识的迁移与拓展等方面,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实践动作工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对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则要求在原有基准上的提升和发展,改革与探索的着力点应放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与过程上,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与学两者的互动关系。“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任何教育影响的效果都以它落在什么样的‘心理基地’上为转换,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也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任何仅停留在教育理念的层面上,津津乐道者,无疑是纸上谈兵,只能使听者糊涂,操作起来感到茫然,做一个明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是对教育规律和原则能运用得左右逢源的人,时下学术界的腐败之风,正印证了信息网络时代衍生的功利化倾向。

在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教育理念、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时,要学会反思,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对诸多的理念、模式要善于“过滤”,合理地“拿来”为我所用,这样才能获得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会成为可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由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诸多环节与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存在着诸多的不匹配,不相衔接的部分,这就要求广大工作、探索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教育工作者潜下心来调查研究、探究和实践,我们只有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只有坚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认真实践、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探索绩效,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问题和矛盾的本源,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才能把素质教育变成现实,从而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创新载体 篇12

一、客家文献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客家文化典籍是客家民系之基,文明之源,涵盖客家民系演变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过程等丰富信息,是中国历史移民的产物。中国几千年发展历史产生的客家文献凝结着先人的智慧与经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长河里,客家人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存方式,在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的激烈碰撞中,创造出有别于其他民系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宝库,成为客家人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客家民系共同的精神家园[2]。

客家文献博大丰厚,涵盖了客家人经济、思想、习俗、变迁、发展等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占据重要一席。通过对客家文献资源进行系统化建设与创新,可让客家人更直观地了解客家族群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对研究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展现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客家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来搭建一个认知历史文化沉淀和实现当代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二、多元载体下客家文献资源的构成

客家文献是反映客家地区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客家人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内容涉及客家地区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客家文献[3]123。客家文献载体不仅仅包括记录文字和音像的简单有形载体,而且包括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一切知识的有形及无形载体。客家文化文献资源从记录形式上划分,有文字文献、图片文献、音像制品文献、数字网络文献;从文献载体上划分,可分为纸质文献和非纸质文献。

1.纸质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图书馆、研究机构等比较系统收藏的正式出版物,这类文献主要是研究客家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法学、文学、教育、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门类。二是客家地区官方机构出版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地方志、地方文史资料、内部期刊和会议资料等等,征集时应厘清文献的渊源,文献的分布状况、密级等级及获取渠道,保证文献的可持续性。三是散落在民间的由私人收藏的家谱、族谱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的纸质记载,如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闽西客家山歌等的乐谱、戏谱。四是现代关于客家历史、文化、典籍、科技、宗教、风俗等内容的研究资料,包括国外研究客家文化的各种学术成果,这部分文献资料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翔实,如现代编纂的客家文化典籍联合目录等。

2.非纸质文献。

(1)多媒体资源。主要包括以缩微胶片、磁盘、网络等形式保留下来的客家图书资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缩微胶片是为了保护历史典籍,对文献采取的一种复制形式,文字和图片资料是其主要内容。磁盘和网络形式保留的资料内容则形式多样,既有文字和图片资料,又包含音像视频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也有新的形态出现,既可用数字化形式复制保留的古代典籍,也有用电子书的形式出版供读者阅览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多数是现代产生的资料。音频包括原始的录音资料和代代相传的口述资料,视频是用影像记录客家传统工艺、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客家特产等特色浓郁的客家文化。近年来,政府或文化机构拍摄的记录客家独特的节日或节庆活动的纪录片,在网络上传播的一些客家艺术作品制作方式和展示,也属于客家的非纸质文献。

(2)实物资源。这部分资源包括客家文物古迹、客家建筑与装饰、客家服饰与饰品、客家生活用具等,这些历史遗存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形式上属于文物的范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献,但通过对实物的记录、分析、研究、形成的图片、文字资料有利于研究客家文物的构造、沿革、历史价值,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

(3)无形资源。这部分资源指散布在民间,无特定载体,仅靠口手相传保留下来的只存在于一种文化的传承之中。如客家语言、客家饮食、客家音乐舞蹈、客家民间美术、客家民俗民风等,这些资源都是以自然的形态而存在,如无后人的挖掘、传承与发扬,极有可能濒临失传而消失于无形之中。因此这些资源急需通过录音、录像、摄影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加以整理、标注,然后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处理。

四、客家文献资源建设及创新

赣南师范学院地处客家文化的摇篮——江西省赣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客家文献资源。笔者就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客家文化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从当前客家文化传承状况的实际出发,围绕客家文化自身特征和新媒体优势,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资源建设创新。

1.文献资源建设创新思路。传统资源建设以纸质资源收集为主,在当今信息时代,资源建设的重心逐渐转到资源的数字化上来。在资源数字化的初始阶段,是将传统方式下收集的纸质文献进行扫描处理,数字化加工不够深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和不断变化的电子资源利用方式,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上要寻求突破和创新。

(1)思想理念意识上的创新:图书馆要持续发展必须有突破有创新,创新包括四个方面: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资源建设创新。纸质资源建设是基础,是立馆之本,数字资源建设是核心,任何创新都必须围绕资源建设这一主题,没有资源,图书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图书馆还必须抛弃传统的旧观念:即资源建设就是购买资源,拥有资源的自主权。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数字资源的使用权也是资源建设很重要的一部分。

(2)技术手段的创新:不再局限于纸质资源的简单数字化,要运用当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全文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各类载体资源进行加工、包装和整合,在数字资源的呈现方式上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图像,还可实现资源三维动态的展示,并辅以多媒体环境,以实现载体多元环境下光、电、3D虚拟的资源实景再现。

(3)建设方法和途径的创新:文献资源建设可采用多样化形式,如创建具有较大影响的客家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民间工艺品、建筑、风土人情、服饰、饮食、旅游、土特产品等文化艺术品牌;制作优秀的客家题材的影视作品;征集和收藏客家文物、建立客家实物资料数据库等。因此,客家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宜放在激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给珍贵客家文献一个舒适的“家”。同时,在馆藏、保护、修复等环节下功夫,应秉承“在保护中传承,在研究中创新”宗旨,将蕴藏在故纸堆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力图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客家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

2.资源建设途径的多样化。资源建设不应受建设经费、人员和技术等的制约,可以广开门路多种途径开展资源建设,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采用的途径有:(1) 紧张的客家资源采购经费用于满足学校客家研究人员提出的有高度研究价值和迫切需要的客家文献。(2)充分利用本校自身科研力量,结合科研课题,共同合作开发自建资源以弥补经费的不足;每年一度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绝佳的客家资源收集机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5]。图书馆派出人员参会可以收集到各种客家资源素材。(3)采取版权共享、利益共享的方式,图书馆提供客家资源素材,借助专业公司的科技力量和市场能力合作开发数字资源。(4)和各地客家研究机构、民间组织进行资源交换,共建共享。

为了保护、传承、宣传客家的优秀文化,必须科学挖掘、协力整理客家文献资源,进行多层次、系统化、网络化建设,把客家文献纳入到资源共建共享的数学化技术服务平台之中,以此促进客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推动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图书馆人的神圣使命。

摘要:客家文献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体现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蕴含着极珍贵的史料价值。本文结合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客家文献建设过程,探讨载体多元环境下客家文献资源建设创新的举措。

上一篇:护理电子病历信息化下一篇:未来派的快速自行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