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2024-12-15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共10篇)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1

借助网络载体

助推农廉工作

——全省党风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城厢区以落实“五要工程”为基础、加强“四项建设”为主线、创建“六好典型”为目标,积极探索“制度加科技”的监督制约机制,以网络为载体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纪检监察报》、《福建日报》、《福建方圆》等党报党刊上报道。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公开范围

城厢区在保留传统村务公开栏的基础上,全区先后建立了33个办事公开网站(网页),7个镇(街道)政务公开网站,以“老办法+新科技”拓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平台。

一是实行网上“三级”公开。整合网络资源,建立以城厢预防腐败网为龙头、镇(街道)政府门户网站为依托、村(居)农村财务监管系统为延伸的“三级网络联动公开”平台,按照“统一名称、统一域名、统一版式、统一管理”的目标要求,试行“业务流程公开和资金流向公开相分离”和“分级公开”的办法,由各单位将政策、项目、资金、程序在门户网站或网页进行联动公开,重点确定农业、教育、卫生等7类30项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在网络进行公开。截至目前,“三级网络联动公开”平台已发布各类信息16.3万多条,访问量达378多万人次。

二是开展网上“三资”监管。围绕群众关注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资产资源分布、处置情况等重点内容,委托电信部

门开发农村“三资”网络监管系统,依托区农业局经管站,建立全区“三资”网络监管中心,以“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和“资源管理”三大模块为主线,设立镇(街道)“三资”网络监管办公室,配备12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代理记账员专门负责全区119个村(居)的财务审核和原始凭证电脑录入,实现对农村“三资”的适时监控、远程查询和在线分析指导。截至目前,已对全区119个村(居)的财务收支、245个工程招投标项目运作和18宗山林、海域等资源开发处置情况进行网络监管,有效提升了监管水平。

三是抓好网上“三线”引领。针对农村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一抓就紧,不抓就松的问题,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以辖区福厦路(濑榜路)、笏枫路、城常路三条交通主干线为依托,整合全区7个镇(街道)22个农廉示范点、12个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33个办事公开示范点、6个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示范点,打造“中部城区”、“南部沿海”、“北部山区”三条廉政建设示范线,对纳入线路的示范点实行全程网络公开、评比、监管,建立滚动考评与观摩互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实现了网络公开与村级固定公开同步,解决了各自为阵、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二、实施远程参与,提高决策效率

网上参与是最直接的参与。运用网络载体助推农廉工作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城厢区先后建立了59个廉政网站(网页)、11个村级农廉网站,让在外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

远程互动。针对农村村民“在家的作不了主,能作主的大

多外出”这一现状,探索建立一个集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村民QQ群和村级农廉网站“三位一体”的“农廉网上行”互动平台,让更多村民参与村务事务。通过短信群发、网上公示重大村务,QQ群、网上听证获取民意,网上票决大厅审议票决,网上公示实施进度接受监督,网上留言、村委反馈,实时答疑释惑等5个主要环节12个可选操作栏目,引导村民从不同渠道参与本村民主管理,去年以来,全区4个示范村现有910多个村民的手机号码录入各村的“村务短信通”手机群发平台,470多人加入各村的村民QQ群中。截止目前,累计群发短信达6200多条,QQ群内最高峰在线率达81.9%。

远程听证。在村级农廉网站开辟网上“民主听证”栏目,将村(居)开展民主听证的实例、召开各类听证会的有关流程步骤、各级关于开展民主听证的制度规定全部上网公开,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道工程建设、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土地征用、卫生整治、村部改造等重大村务事项,全部进入网上听证程序。村民对拟听证的事项通过“网上留言”、“互动服务”发表民意,村委统一收集、整理村民网上建言。去年以来,全区11个村级农廉网共启动运行“网上听证会”89场次,议定拟票决的重大村务事项106个,网上互动交流信息累计达1.2万多条。

远程决策。为了实现让外出村民“要作主”,在村级农廉网站上开设民主决策“网上票决厅”进行投票表决,将各项需要讨论的重大村务事项提前挂到网上,通过村委会群发短信至户代表或村民代表,及时通知在外村民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村委会统一配发的账号、密码登入各村网站的网上票决大厅栏目参与

网上票决,把票决结果即时在网上进行统计公布,保障了外出村民的民主参与、民主作主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自去年6月份,全区4个农廉网网上票决厅运行以来,共决议了东青村三连组道路硬化工程、东青村上亭组道路硬化工程、下尾村花蛤塘承包和照车村旧观音桥翻建等重大村务事务6件,外出村民点击量达2.8万多人次,有67.3%的外出村民通过网络参与到各村的重大村务决定过程。

三、实行全程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群众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城厢区在村级监管实践中,让群众通过网上监督、查纠、评议等形式,以最贴近的角度监督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决策、实施全过程。

网上监督。为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和村级干部的权力监督,去年9月份,城厢区整合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各种监督机构和监督力量,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出一批有文化、懂财务、会电脑操作的年轻委员,明确职责权限,规范监督程序,对重大村务的实施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和及时收集、反馈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监督结果在网上公布。截止目前,全区已在22个示范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务监督委员会通报网上监督情况100多条。

网上查纠。区、镇纪检监察部门及时收集群众网上反映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查纠问题。如针对群众反映村级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混乱情况,督促区农业局制定了《城厢区开展清理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账、表、图“三位一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合

同电子台账,将除涉密外的经济合同,全部在三级网络上公开,接受村民举报监督。东海镇西厝村没有经过招投标,私自把本村约800亩的滩涂以低价发包给个人,群众在网上投诉后,通过及时介入调查,经核实后,取消了该承包合同。同时,加大对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主要责任人监督问责力度,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行为。2010年,共清理2007年12月31日前签订村(居)集体经济合同128份,不正常履行合同21份。查纠各类违规问题12个,对清理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济合同项目19个进行重新招投标,增加集体收入130多万元。

网上评议。为了有效监督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履职情况,提高农村干部廉政勤政。城厢区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干部“双述双评双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制度运作,要求村(居)干部每半年分别向镇党委和党员、村民代表述职述廉,党员、村民代表和镇党委对村(居)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考核评定,村干部述职述廉报告、考核评定结果挂在农廉网站进行公开,村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村民QQ群和村级农廉网站参与讨论、评议。2010年底,全区所有村(居)全面开展了“双述双评双公开”工作,共收到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523条,其中村干部当场承诺限期解决456条,村干部满意度测评均在96%以上。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2

关键词:习近平,群众工作,经验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1.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积累了许多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必胜法宝, 同时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性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 党依靠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和平年代, 党依靠群众进行了改革开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 我们党依然将依靠群众取得全面的胜利。能否做好群众工作是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会不会做群众工作则是考评干部合不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从乡村到直辖市, 从贫困山区到经济特区都工作过, 积累了许多做基层群众工作的方法与经验、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对党员干部化解干群矛盾、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群众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给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挑战

群众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来一些新的特点, 激化了一些新的矛盾, 也面对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 群众的构成成分更加复杂, 出现多元化的现象。现在说的“群众”, 已经不仅仅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体, 还包括新兴阶层等社会各个阶层, 并且其中还有失地农民、下岗工人、返迁户等工作较难开展的对象群体。第二, 现在群众的思想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群众所谋求利益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原来, 只要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到满足, 老百姓就会说共产党好, 不会多想, 可是现在群众的利益诉求还表现为享受良好的医疗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的健康无辐射、享受平等的福利待遇等等。此外, 人民群众对于自身主体性地位的认识加强, 文化素质也提高了, 维权意识增强了, 对于“党员干部能不能为群众办实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 网络环境下干群矛盾易激化, 处理不好易失控, 极容易酿造成恶性群体性事件。网络的发展虽然为干群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赋予了群众更好地监督党员干部的权利, 但同时也有不少不良分子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利用网络造谣滋事、使党群矛盾激化煽动群体性对抗事件等, 这也给群众工作带来了一个“时代病”。第四, 群众对干部不信任感加深、对于党的认同感降低。由于党内存在极少部分“害群之马”, 态度傲慢、腐败、不懂得做群众工作, 有些老同志工作理念没有转变, 造成了群众对于我们党、党的干部不满、抵触情绪增加, 感恩意识变成了仇恨意识。

3.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低、方法少, 出现了“本领恐慌”

少数党员干部不能与时俱进, 思想观念还是老一套, “官老爷”的姿态还没有改变, 做群众工作也还是以前的对立布置命令式, 不懂得与老百姓对话交流, 打官腔老百姓听不懂, 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很好地解决, 存在本领恐慌的现象。

所以,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就要强化学习, 从善做群众工作的人身上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改进作风, 切实深入到群众之中。

二、习近平做基层群众工作的方法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接地气, 能够严于律己, “宰相必起于州郡, 猛将必发于卒伍。”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形成于他在基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做基层群众工作主要体现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等方面。

1. 思想上重视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人民群众思想上一定要重视。习近平同志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的第一个表现就是, 对老百姓的事从来不拖不等。1982年习近平刚刚到正定工作, 没有先给自己弄一间条件好的办公室, 而是先对全县学校的危房情况进行了统计, 发现有很多学生自己带板凳来上课、学校教室普遍老旧漏雨岌岌可危, 立刻做了批示改善校舍及办学条件, 自己还捐钱帮助改善。可是, 有些领导干部却在自己享受够了之后才想起百姓的需要和自己的职责。

习近平同志在思想上重视群众还体现在对于老百姓的事情不躲、迎难而上。在正定当县委书记的时候, 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是敞开的, 许多老农背着粪筐就进来, 并且习近平常常会在逢圩的时候走上街头, 摆个桌子听取群众的意见和需要。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就是, 现在有些地方的县政府是层层安防, 外面是保安、里面是警察、再里面还是警察, 老百姓要见个“当官的”, 真是比登天还难。思想上重视群众才能时常警醒自己, 职责何在、权力所使, 才会自觉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2. 感情上贴近群众

习近平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包子的情景感动了很多人, 在武汉考察时称呼群众为美女也让大家对习近平有了新的印象。无论在基层还是在中央, 习近平都始终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 把群众当成自己人。习近平和贾大山的交情让人震撼, 一个县委书记经常去一个平民百姓家里向他请教, 一起踩着肩膀翻过院子围墙, 为他写挽文表达自己的不舍让人感动。习近平在梁家河住在吕侯生的家里, 离开之后得知他生病了, 自己花钱为他治疗为他看病让人感动。习近平总书记教会我们, 感情上贴近群众就要将群众当亲人、当朋友。

习近平不仅柔情而且铁血, 在基层时就很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习近平在正定走遍了那里的每一个村, 在宁德、厦门等地也走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 习近平深刻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更没有决策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像习近平那样“老虎苍蝇一起打”, 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在宁德, 习近平查处贪官污吏、惩治利用权力以公谋私盖私房的官员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习近平不止一次地指出,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 任其发展下去, 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 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2]

3. 工作上为了群众

工作上为了群众就是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在正定工作时, 因为高征购使得正定的农民顶着高产的帽子到邻县买番薯充饥让习近平忧心忡忡, 他宁愿丢了官也要向上反映, 缓解了人民群众的困难。在宁德没有先新官上任三把火, 而是带领大家调查研究, 确定以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为中心工作, 一切都为了群众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领导为什么叫做领导, 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 就是身上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 工作上做的一切都必须为了群众。

三、学习与继承习近平同志做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 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习近平从中国最基层干起, 担任过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 再到中央, 治理过的地区人口累计超过1.5亿, 前后用了40多年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这些讲话, 提到次数最多的就是发展、中国梦、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 人民的梦实现了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些讲话不是脱离实际对我们空作要求, 而是真真切切来自于他内心对人民的热爱, 来自于他在基层遇到的、看到的现象。是习总书记在基层的经历使他可以由小见大、由点到面造福全中国人民。我们要学习与继承习近平同志做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 同时也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 结合变化了的群众工作的实际, 不断创新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1. 培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群众心相印情相连的高尚情怀”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题中之义。

[3]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心上, 感情上紧紧贴近群众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与信任, 这种平民情怀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形势如何复杂, 都是党员干部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关键。

2. 体察民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夯实联系群众的桥梁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所在。

前有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 有习近平踏遍山山水水造福百姓, 就时常会有干部们不断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要为群众办实事。

3. 树立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 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保障。

当官绝不是为了发财, 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 作风建设有助于时常警醒自己, 切实为民。

4.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普惠民生、创新实现群众利益的举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

群众的利益没有小的事情, 新的形势群众对于利益方面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得到金钱, 更重要的是要生活小康, 平等, 安居乐业。

5. 汇聚民力, 点燃群众热情, 向智者问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胜法宝。

群众参与进来的事一定更能代表群众的利益, 在群众工作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情况下, 能够向智者问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胜法宝。

参考文献

[1]互联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EB/OL]. (2012-11-15)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2-11/15/c_123957869.htm.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1-22.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党建 载体 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29日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他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高效的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能促进大学生高政治素养的培养,从而为国家提供合格的建设者,为党输送可靠的接班人。目前,新媒体在高校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關注和喜爱,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一、搭建党建互动平台

依托微信群、QQ群、SNS网站、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建立党建互动平台,教育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网络互动,拓宽学生党员政治思想交流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和接受反馈信息, 实现党务公开,交流畅通,从而起到及时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的作用。创新网络学习平台,丰富学生党员学习形式,开设手机微信党报,保证及时发布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实现互动,解答学生党员所提出的问题,使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时时处处都很到位,实现党员时刻自觉历练思想,提升政治觉悟;建立权威发布平台,让学校的声音出现在学生网络活动中,其核心是要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从敌我、你我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解禁,使党建时刻能够服务和影响学生党员。

二、建立党建微博、微信群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网络交互平台新名词接连不断地映入人们的眼帘,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当今 90后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所处的网络时代有所不同,微博、微信已与90后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网络活动的微观领域,充分运用这些微媒体。一方面,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要建立学校和二级学院官方微博,开通党建工作微博群,有效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建微博群,选派专人管理,全面实现党员教育、党员发展、政策宣传和特色活动等工作的信息发布;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微博、微博群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实时进行监控,对校内外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做到及时认真研判和处理,做到第一时间防控事态发展。另一方面,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微信在信息交流中的优势。微信通过手机传播,它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因而更易为学生接受,为党建教育进入手机提供了多样性。当前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高,几乎达到人手一部,可建立“掌上党员论坛”“手机党支部”等平台,实现党建工作者与学生随时随地的即时交流。

三、适时组建网络党支部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党员人数和基层党支部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任务加剧;修读年限和创新创业政策出台,以及毕业实践环节增多,致使高校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很大;随着国际办学形式的增多,部分学生党员选择了出国深造。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网上党支部的建立,有效地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和无地域性作用,方便快捷、随时随地把党支部的成员迅速联系起来,如开设“外出实习学生网上党支部”“创新创业学生党支部”“留学学生网上党支部”等,发挥网络功效开展日常党建工作。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身边有网络,就可以迅速和党组织取得联系。通过定时上网过组织生活,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定期交纳党费等,网络打破了空间上的距离感,使学生党员始终都能围绕在党组织的周围,接受教育,获取党的信息,参加各种支部活动,让学生党员有了“归巢”的感觉,同时也实现了高校流动党员的科学化管理。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给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问题与挑战,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从载体创新方面构建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以适应新情况,与时俱进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毕武春,柳博,付东然,等.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解决方案[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06):54-55.

[2]华星.浅谈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理论观察,2014(07):17-18.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4

围绕着国家XX事业高速发展,XX集团成立下的资产重组和人员划分等新形势新任务,联系企业实际,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深刻感到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紧迫,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更加深远。

一、从政治任务上,注重党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

XX公司党委站在保障XX安全的政治高度,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XX安全的初心和使命,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一)坚持各级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

公司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委理论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发挥学习的“龙头”作用,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创新措施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学习活动方式不断从纵深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提高党员素质为措施,以加强基层党建为目的。各个党支部采用“三会一课”、学习讲坛、专题讲座等方式强化党建政治学习效果。在**教育活动期间,领导班子带头学,支部书记督促学,青年员工竞相学。各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完成“**学习教育”主题知识答题X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X次,拍摄《我们都是追梦人》、《青春心向党,我爱你中国》微视频X部。

(二)持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公司组建初期,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深入各作业区开展多维度测评,识别处置隐患XX多处。在管道建设及运行安全升级管理期间,党员XX督促涵盖部门严格落实《XX建设及运行安全升级管理方案》,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根据不同阶段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各作业区党支部纷纷开展“学体系、用平台、规范我们的执行”、“让党旗飘扬在基层飘扬”等主题党日活动。20XX年,疫情再次爆发,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是一个严峻考验,更是基层党建更好发挥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最好体现。XX处党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倡议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领导干部勇于担责、克服自身困难站在战“疫”保供的第一线,带领本支部内的党员在战“疫”保供第一线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一座座堡垒凝聚力量,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

二、从制度约束上,规范提升党支部工作质量

(一)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清单

编制《党委工作要点》,制定《党建信息化平台管理使用工作清单》和《党支部落实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清单》,要求各党支部有效利用石油党建信息平台。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开展在线答题、党费缴纳等活动,严格规范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生命力、支部活动吸引力和党员参与主动性,引导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与此同时,坚持创新制度执行的方法和艺术,讲究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和实效。

(二)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好“领头雁”作用。首先对党支部书记进行择优选择。通过科学选择,保证任用的党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其次,举办党性教育和各类培训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学习培训,引导干部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培训是提高党支部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举办培训学习、演讲比赛和现场观摩活动,帮助基层干部增强工作信心,理清工作思路,促进学用结合,从根源上解决基层干部“不会干”的问题。

(三)开展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

为党员创造学习教育的场所和思想交流的平台,让职工群众也从基层党支部身上获取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20XX年,XX公司党委先后在XX三个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作业区建成了党支部阵地,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唤醒党员意识,强化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20XX年,各党支部充分利用阵地资源,开展党群工作,收效很好,得到了员工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开展一系列基层党建创新举措让基层党组织变强、党员队伍变优,让广大员工深切感受到党的“旗帜”的巨大力量。

(四)创新形式、深化学习教育

创新党组织活动,丰富扩大活动内涵。借鉴原来乡村地头广播喇叭的经验,开展“**学习教育”主题教育讲坛、《中国共产党章程》解读等“小喇叭”活动,即在作业区驻地餐厅和集中办公区安放音箱,利用就餐时间和工间操休息时间播放党的政策文件学习,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让党员群众接受教育。改进基层党支部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方式,如利用手机多媒体,将党章党规、党的理论性文件资料录入到手机上,然后利用掌阅软件将其转换成可收听的朗读版文件,使党员随时随地随身收听、学习。

(五)开展党建工作考核

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结合实际情况,对各个党支部工作考核设计具体化、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对定性的考核指标适当减少,对定量的考核指标适当增加,提升基层党支部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党建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统一进行考评。每季度派专人到各党支部进行实地考核,与党员群众交心谈话,了解党支部的工作,从员工群众口中心中感知支部工作成效。

三、从思想宣传上,发挥党建工作新优势

(一)加强党支部文化建设

总结提炼和丰富各党支部的文化内涵,围绕着中心文化,改进基层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新问题。XX公司党委推出并提炼了海河品格,号召全体党员群众攻坚克难,携手奋进,为新时代奋斗者“加油打气”;XX党支部建成党支部阵地展馆,彰显所辖分输站“七进十处”的工艺布局,体现陕京枢纽、青春永清、锐意进取、勇立标杆的作业区枢纽文化;XX党支部仅有3名党员,但是却团结带领其他员工群众立足岗位做贡献,抱团成长共同发展。这种潜移默化中的文化精神与石榴文化不谋而合,被作业区提炼后总结推广应用,石榴籽精神激发了党员群众工作的热情,开创了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二)宣传优秀共产党员风采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5

——2012年广东省“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总结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2012年7月自接到参赛通知起,我校认真选拔教师参加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各部门组织得力,教师热情参与,本次竞赛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校最终在计算机类、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运用与维修、商贸类、语文、财经类、德育类等七个类别的决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有两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下面我校就备战本次竞赛的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措施得力

学校成立了以主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为副组长,各专业部长、各科组科长为组员的教师说课竞赛领导小组。学校多次组织召开专业部长、科长会议,研读竞赛相关文件,确定备战计划,探讨各专业说课的方式方法,指导各专业部、科组组织开展说课演练。各专业部、科组也集中所属部门、科组全体教师的力量,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选拔赛。经各专业部、科组层层筛选,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初赛,最后有9人入围省决赛,2人入围国家总决赛。

二、踏实备战,敢于挑战,勇于前行

我校参赛的教师均是各科年轻的教师,都没有参加说课大赛的经验。再加上有的教学经验少,有的要参加继续教育的提升教育,有的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繁多的实际困难,每位教师都对自己能否参赛,并取得好成绩产生过怀疑。就我校来说也是第一次组织教师参加如此规模大的说课比赛活动,缺少说课的指导、组织能力与经验,但为了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为培养青年教师成长,也作为示范校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学校决心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说课大赛。最终在全校教师们的支持下,克服困难,顺利并出色的完成了说课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精心准备,注重方式方法

首先,确定选题。参赛的教师,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本地人文环境等条件,结合各科综合实践活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大方向,分别确定了各参赛教师的选题。

其次,教学设计坚持理念先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求设计的完整性和可实施性。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教师们查阅、学习大量资料,包括课文的解读,教案,上课课件,情境教学法、实践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图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求参赛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这些方法,不要把教学目标只停留在理念上,而是具体落实到某个难点问题和某个重点知识的教学上,让知识点落到实处。

还有认真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时,教务处会同专业部、科组与参赛教师细致研究大赛组委会关于“说课评分标准”,反复阅读,认真推敲,归纳出本校的说课要求:一是普通话准确、流畅、生动、形象;适当的幽默,富有节奏感,讲究说课的风度。以讲述语言为主,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和朗读语言。二是内容正确、完整、系统,衔接有序、联贯;详略恰当,重点突出。三是说课内容与课堂教学相统一,有创造性。如我校刘松林老师、钟晓华老师在说课中结合本地生活与文化底蕴,突破了课文的局限,受到评委的特别赞扬。

四、本次活动的成效

1.获奖情况。我校14为位教师参加省“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的初赛,9位教师顺利进入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刘松林,何小霞老师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总竞赛。最后刘松林老师师荣获全国计算机组一等奖第一名,何小霞老师荣获计算机基础组二等奖。

2.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的风采。对参加本次省说课大赛,学校提出了明确的组织原则。教务处把说课活动定位为培养青年教师学习、帮助、提高的过程,目的是形成促发展、促学习、促研究的教研氛围。因此,整个过程教务主任全程跟踪、指导,提供资源,各专业部、科组教师给予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把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组成“军师团”,为参赛教师出谋划策,指导、修正。在参赛教师训练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议,提供了大量可行性建议,为参赛教师赢得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3.促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参赛教师的说课稿均从课标的要求出发,分析教材的的编辑意图以及各课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说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编者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设计。说课活动的开展使教师掌握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而设计的方法,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并结合教材内容、知识联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

4.更新了教学观念。说课活动让教师们改变了过去那种盲目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成能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方式,可以说学情分析更加全面了。教师能对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学习方法、差异、心理认知等方面作详细分析,设计的导入式情境,符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更具有趣味性。

五、不足与差距

对本次说课我们也进行了反思:

1、教学理论的利用还不够,特别是说教学过程中没有仔细地指出说怎么做及这么做的依据,所以各科教师还需要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2、教学资源库还不够丰富,尚不能为教师参加说课提供足够可用的资料。

3、说课应当体现较好的实践性活动,各科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不足,需要更多地开展课内与课外的实践活动。

4、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深度。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

六、展望,速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通过本次比赛,我们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多听课,多写课后反思。

听后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就是反思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是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教师要以活动为契机,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缩短公开课与平时教学的距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不仅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多学习、多交流。向同行学,把学习交流的重点放在新课改的研究、教学设计的交流、典型问题的研讨等方面;与学生多交流。关心我们的学生,研究我们的学生,走到我们的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

以上是我校组织备战本次“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的总结,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6

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同志们和朋友们全面准确了解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上阿图什乡位于阿图什市西南部,距市区35公里,总人口4.25万人,总户数1.02万户。土地总面积7.8万亩,耕地面积4.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全乡有16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有2个农场(牙孜路、阿克买拉)和1个羊场,20个站(所),25所中小学(其中,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21所)。2004年,全乡生产总值为8310.1万元,人均收入1634.52元。乡党委下属19个村级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0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学校党支部。有55个党小组,党员总人数1342人(预备党员67名),其中男党员1066人,女党员276人,农牧民党员669名。全乡团员总数1826人,团委下属35个团支部,党团比例为1:1.36。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一)抓班子自身建设,造就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1、抓好乡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五个好”的标准,在总结过去“六好”乡建设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首先,我乡选准了一个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有很强党建意识、能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班长。其次,我乡对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合理调整。使一批政治上强、学历高、懂政策、熟悉农村工作、能用“三个代表”指导工作的干部进入党委班子。现在乡党委班子成员由11人组成,班子成员中有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妇女领导,结束了我乡领导班子中没有妇女干部的现象。党政班子成员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其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达到99.2,成员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6岁,下降为现在的35岁以下,50的党政领导在35岁以下。切实优化党委班子结构,建立起了一支由老、中、青相结合的党政领导队伍,增强了工作合力和工作能力。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培训,95以上的党政班子领导均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实现了班子成员年轻化、知识化的目标。1999年,我乡被自治州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我乡在“六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中,重点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创建机制。乡党委高度重视“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乡党委书记亲自参与、亲自过问创建工作。二是进行责任分解,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部门。明确了纪检、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了“一把手”抓创建责任制,与各村、站(所)签订了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量化、细化目标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细则,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五个“好”的标准狠抓创建工作。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7

一、精心组织, 营造人人参与行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 也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风正才能气顺, 气顺才能和谐, 和谐才能发展。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重要意义, 采取多项措施保证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广泛宣传和扎实工作, 全校上下达成共识,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行风评议、投入行风评议、接受行风评议。

1. 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

要做好行风评议工作, 领导重视是关键, 机构健全是保证。为此,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纪委书记、副校长和正校级调研员为副组长, 各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本单位的行风建设工作。学校认真落实评议责任制, 实行行风评议工作“‘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谁主管, 谁负责’”的领导工作机制。每年在广泛开展调研、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制定《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对全校的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目标明确, 要求具体, 责任到单位和具体负责人, 使学校行风评议工作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只有认识到位, 广大师生才能自觉行动起来参与行风评议工作。为使行风评议工作深入人心, 学校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等多种平台, 积极宣传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等, 及时报道民主评议的有关活动, 扩大和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面和知晓率, 做到“人人了解行风评议工作、人人重视行风评议工作、人人参与行风评议工作”。学校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 强化党性教育、法制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 增强宗旨观念、法制观念和诚信观念, 提高干部职工对行风评议工作的认识, 增强参与行风评议工作的自觉性。

二、注重实效, 保证行风建设的积极成果

行风评议工作的目的就是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群众满意。在行风建设过程中, 学校始终把查找问题和整改落实工作贯穿行风评议工作的全过程, 坚决摈弃形式主义, 防止行风评议工作走过场, 做到“边查边改、未评先改、以评促纠、纠建并举、寓纠于建”;注重实效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把行风评议工作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行风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不断推动行风评议工作向深层发展。

1. 紧盯关键部位, 深入查摆问题

紧紧围绕办学行为、招生行为、收费行为、教师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师德师风建设等具有行业特点的重要方面, 采取自查、内评、外评相结合的形式, 每年5月下旬和10月上旬分两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涵盖各个学院、专业, 调查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0%以上;9月中旬新生报到期间, 现场征求新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每年有1000余人次;开通行风评议电子信箱、电话, 设立多个行风评议征求意见箱;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加强学校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征求家长意见、开通电子信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 从各个方面征集意见和建议, 全面准确地掌握学校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加强督促检查, 保证整改效果

在整改工作中, 学校坚持把“事实调查清楚、问题处理到位、整改措施落实、师生真正满意”作为标准。对查摆出来的问题, 学校行风评议工作办公室 (以下简称“行风办”) 及时反馈给校领导, 由校领导责令有关单位进行整改;个别单位解决不了的问题, 行风办负责协调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集中多方面的力量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学校以落实责任制推动部门主动改、以建立督办机制监督部门自觉改、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部门积极改, 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最突出的问题作为自查自纠的重点;对查出的问题认真梳理分类, 分析产生的原因, 深入整改;对行风评议期间已整改的问题进行定期回访, 巩固成果, 防止反弹;对尚未整改到位的要依据整改方案分期分批整改到位, 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学校行风办, 由行风办向师生反馈。

3. 寓评于建, 重在治本

行风评议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评议是手段,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才是目的, 因此, 学校一直重视把评议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行风评议这个载体,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把评议效果体现在问题的有效解决上, 体现在行风的不断好转上, 推动行风建设整体上台阶、上水平。学校坚持“寓评于建”, 用发展的眼光巩固行风评议的工作成果, 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长效机制建设, 先后出台了《河南师范大学质量工程建设奖励办法》《河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这些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的制定, 逐步形成了“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推动行风建设、以制度巩固行风成果”的长效机制。

三、拓展载体, 增强行风建设的科学性

1. 重视理论研究, 促进工作创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是学校行风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高校是人才汇集的地方, 智力资源丰富, 结合高校实际进行行风建设理论研究, 借助理论的引导作用切实推动工作创新, 进一步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促使行风建设真正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 已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责任, 也是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者的愿望。为此,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 成立了“河南师范大学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 紧密联系上级纪委, 依托校纪委, 整合政治、历史、法学、管理、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 汇聚人文社科研究力量, 深入开展高校行风建设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努力工作, 理论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 研究论文和调研成果频频获奖。在调研课题方面, 主持并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省社科联2008年重点调研课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廉政文化建设”、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河南高校学术规范状况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多项课题。理论研究的加强为学校开展行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推动了工作创新。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 学校创新了行风宣传教育工作, 树立了“大教育”理念, 努力构建教育平台和网络, 不断改革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增强行风教育的针对性。推动了制度创新, 出台了《河南师范大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河南师范大学校务公开实施办法》《河南师范大学在建工程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指导了监督工作实践, 促使认真查找学校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 加强了对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大宗物品采购、人事调整、招生收费等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的监督管理。

2. 采取多种形式, 推进党务、校务公开

一是充分利用校园网, 面向全体师生, 全方位公开党务、校务信息。校园网设有“校内公告栏”, 对师生开放, 同时根据不同的传播范围, 采用不同的形式有效传递校务信息。二是制作“宣传栏”和“告示栏”, 张贴纸质材料, 向广大师生公开校务信息。学校共设置“告示栏”20个, 凡关系学校发展、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工作都公示, 保证信息的大范围公开, 使每一名师生都能享有学校信息的知情权。三是学校定期召开由各类人员参加的会议和不同形式的座谈会, 及时研究、通报学校各项工作。

3.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规范教学计划制订和管理, 指导专业课程改革,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多轮研讨, 修订了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适应社会需要, 设置了特色课程模块, 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等人才培养原则,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良好的师德师风。一是为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交流和对接, 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和从教能力, 邀请省人大代表、省管优秀专家、特级教师、省中学生奥赛高级教练到学校作报告。二是为表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和作出的突出贡献, 学校每年都会召开隆重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三是为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感受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弘扬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 学校每年都承办河南省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行风建设, 广大师生从思想上、行动上增强了建设和维护良好行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校的收费行为更加规范, 校务更加公开透明, 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明显, 教学改革扎实推进, 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党风、政风、学风、师风、校风明显改善, 优良的行风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比、赶、争、超”的氛围越来越浓, 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某县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材料 篇8

近年来,**主动顺应新时代基层治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五大路径”,不断推进山区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组织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架起干群连心桥,催生治理内生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打造“阳光村务”监管平台,提升组织公信力

村(社区)“两委”换届后,书记、主任实现“一肩挑”,村级党组织书记相比过去权力更加集中,为避免村务“不会公开、不敢公开、不愿公开”和群众“看不到、看不懂、不愿看”的问题,**打造“阳光村务”智慧平台,做实“线上+线下”双线监督,推动基层干部阳光行权、规范履职。

晒出阳光村务。线上实时发布村级资金收支、余额等情况并同步上传原始凭证;整理惠民政策,公开每项政策申报条件、程序,让群众看得见、弄得懂。线下依托村级公示栏定期公布村级事项,村组干部和村务公开“明白人”常态入户宣传讲解,有效保障使用智能手机有难度的群众信息知情权。通过“三资”“三务”在网上全面公开,群众线上即可查阅本村(社区)所有财务票据、账目清单,并全程可追溯。

强化智慧监管。建立民生项目、“一卡通”惠民资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等34类政策数据资源库,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设置风险预警阀值,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三公经费、财务支出、数据票据等进行在线交叉对比,若发现异常情况,平台及时预警提示上级部门加强监管。

规范履职行权。梳理形成组织决策、管理、服务3大类“小微权力”清单和村“两委”成员职责清单,推动实现小微权力进清单。按照“一事一流程”的形式,厘清每个事项的权力框架和运行轨道,最大限度减少村干部随意用权。2021年以来,已通过平台对小微权力运行开展监督567次,核查处理问题线索20个。

二、开发“民情诉求”办理系统,增强群众满意度

**从县城到南部乡镇,最远的需要3-4个小时车程,群众办事“距离远、时间长,来回跑、成本高”是一个现实困境,**创新开发社情民意全流程收集办理分析运用系统,实行“群众出题、平台派单、分级办理、部门督办、阳光公开、反馈评价、逗硬考核”闭环运行模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线上线下收集。线上开发“群众有话说”微信小程序,群众实名注册登录,随时随地反映心声、表达诉求;同步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长信箱等政务热线整合并入系统,拓展民情诉求收集范围。建立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定期收集民情诉求机制,通过平台动态提交群众诉求。

高效办理反馈。实行“村级—乡镇—县级部门”分层分级办理,咨询类事项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他事项根据难易程度确定办结时限。对群众反映的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解释和答复。同时,通过公示栏、村(居)务公开“社情民意”专栏,对办理结果、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动态更新、全面公开。

从严考核评价。建立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的“三率”考评指标体系,将考评指标与单位、个人绩效挂钩,从严兑现奖惩,确保诉求高效解决到位。今年以来,已办理群众诉求3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5.48%,对办理质效不高的5个单位、12名个人进行了处理。

三、开展“联网联户”走访行动,架起干群连心桥

走基层、听民意、解难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探索建立“干群连心”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察民情、办实事,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融洽干群鱼水情。

针对性重点包联。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开展乡镇干部联系网格、村组干部联系户、党群干群连心的“联网联户”行动,党员干部每年为联系户办1件以上实事好事,落实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纠纷调解等职责,确保作用发挥到位。

常态化入户走访。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户,通过院坝会交流、走访慰问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分类梳理困难诉求,提出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贴心式为民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结对联系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道路、社保、低保、安全饮水等民生问题3000余起,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四、实施“凝心聚力”善治工程,催生治理内生力

针对一些群众对基层治理缺乏正确认识,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积极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载体,不断完善群众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积极推动构建多元协同治理共同体。

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加快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创新形式载体。探索村(居)民“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好人好事、志愿服务、“最美家庭”等列入正面清单对应加分,将“乱搭乱建”“大操大办”等列入负面清单对应扣分,加快培育文明乡风。

激发群众参与。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一约五会”机制,成立村级“自协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群众矛盾化解等专项行动,全面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力。

五、推进“产业提质”振兴计划,激活发展新动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深入实施,**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发展布局、提升产业质效,深化利益联结,以产业提质助推治理效能提升。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

深化村建制调整改革成果,优化村庄产业发展版图,切实增强特色村辐射吸纳和带动能力。目前,已规划形成巡场镇三合村“三个万亩产业基地”,上罗镇代家村“一环一带一中心”,孝儿镇双油村“千亩黄金茶示范带”等特色产业空间,为村级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推动产业提质。

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提质”行动,深化实施“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村民集体土地流转、整合各类闲置资源,推动产业连片发展,实现强村富民。

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9

努力推进党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共进

物资公司组干科王华芝

(2011年11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物资公司在册职工1581人,共设置党支部23个,党员970名。近两年来,在集团党委和物资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工作以“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促和谐”为中心,以“五好”党组织创建工作为总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要载体,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注重经验吸收,注重思路创先,注重“一抓手”和“一载体”工作实效,努力推进党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共进。

一、以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为目标,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 一是抓组织设置。逐步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先后在14个驻矿站增设党支部个,基层党组织在保证供应、做优服务、树立形象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得到了良好体现。

二是抓阵地建设。创新中心组学习模式,不断延伸中心组学习范围,坚持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常态化。结合实际自制课件,开展“解读十二五”、“何平九论”、胡锦涛“七一”讲话等形势任务教育大党课6次,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3次,实现了学习

资源共享化,知识提高同步化。坚持开展党抓安全工作,在60个部门中建立“党员安全岗”69个,“党员先锋岗”14个,党员安全岗累计排查整改隐患上千条,创新开展了党员“双保”(党员保证当班的安全、保证当班的工作质量高效完成)和“双带”(党员带头反三违、党员带头提高周围职工安全意识)活动,使党组织抓安全工作有了实质性内容,支护材料厂被集团评为党员安全责任区先进单位。注重先进典型引领,注重挖掘、发现、宣传身边的典型,以点带面,全面争创。对支护材料厂连续16年被集团评为“红旗区队”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学习交流,对驻高大庄供应站支部书记李全志吃住矿上的劳模精神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激励两级党组织赶超先进、党员争做先锋。

三是抓工作机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五好”党支部和“先进区队”考核办法,总结提炼有效党建工作经验,使之固化形成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在每季度的考核验收中,公司基层党建制度日趋完善,效果明显;

二、以教育、管理、服务为重点,建好三支队伍

一是抓好干部队伍。紧密围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强化领导干部职责履行,创造服务满意业绩;坚持“与时俱进强素质,开拓创新谋发展,民主集中增团结,求真务实抓作风,强化监督促廉洁”的工作方针加强班子建设。开展了基层支部书记学习培训班,以《如何做好支部书记工作》为主题,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抓好党员队伍。紧贴物资供应第一责任,在广大党员队伍中积极开展“争三优、做模范”活动,并以“创优挂星”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金星党员”评选活动,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情。坚持按照“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今年吸收新党员14名,发展预备党员17名。

三是抓好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物资供应分公司人才管理办法》,积极推行首席工程师(政工师)公开选拔工作,选评了6名首席经济师、工程师和政工师,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正视不足,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通过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组织建设工作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党员干部作风有所松懈,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与实际工作有机融合不够,三是部分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方法单一,支部书记工作能力亟需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

强化“三个到位”:

强化服务到位。牢牢把握主旋律,多元化开展工作,服务于集团实现“三个跨越”、服务于保障物资供应、服务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于广大职工根本利益。

强化协调到位。围绕中心工作,做到善于协调内外部关系,善于处理难点焦点问题,善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善于凝心聚力促和谐。

强化执行到位。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指导、监督和保证上级政策和公司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突出“四个注重”:

注重融入发展。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源和发展活力,融入到中心,进入到管理,渗透到基层,积极凝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注重工作创新。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职能和履职方式,努力使党组织工作更加贴近保供应、保安全、保稳定、保民生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进一步促进和谐稳定。

注重责任落实。面对保证物资供应首要任务,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常思责任之重,常做分内之事,真正做到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切实承担保障供应责任、保证物资质量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党风廉政安全等责任。

注重团队建设。大力发扬相互配合、共同负责的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创建、引导和培育,着力打造出一批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一流团队。

具体工作就是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统领,抓好先进区队建设工作,加大党员电教化力度,每季度组织一次全体党员电教学习,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重点抓好支部书记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抓班

子、带队伍工作能力。继续开展好“党员安全(先锋)岗”和技能比武活动,严格把好“入口关”,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大干部岗位的交流,每年使干部轮岗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力争是党组织建设工作在上新的台阶!

基层组织创新工作载体经验材料 篇10

一、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现状分析

(一) 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取得的成绩

随着信息网络大潮的冲击,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竞相在网络海洋抢滩设站。高校从事党建研究的理论教育者、党务工作者和各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为巩固马克思主义阵地,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构筑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营地, 大量的党建网站建立起来。除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党组织建立的党建网站外, 最为宏大的党建网就是高校党建网络。高校利用网络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向师生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广大师生党员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 拓展了新空间, 注入了新活力。

(二) 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建轻管

各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的过程中, 都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建设网站的初期热情高涨,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 网站就没人管理了。网站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 师生就慢慢对网站失去信任, 甚至遗忘, 不再问津。

2、形式单一

网站的内容不够丰富, 形式单一, 页面严肃, 师生也没有兴趣, 避而远之。

3、网络应用能力不足

伴随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驾驭网络的能力明显不够。一是利用网络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不强, 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二是对网络知识与技术掌握不够。

4、高校间沟通不够

高校各自发挥才智, 党建网站各有特色, 造成高校党建网页建设水平上的参差不齐, 良莠相杂, 高校党建信息也不能做到在网上互通有无, 在党员信息, 组织关系查寻等方面依然采取传统方法, 手续多、费时费力, 没有利用好网络信息流通方便的优势, 没有真正实现党建工作网络化。

二、部分高校党建网站建设案例分析

通过对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四所高校的党建网站进行分析, 总结出以下一些特点。四所高校各自发挥才智, 党建网站各有特色。 (如表1所示)

(一) 特色分析

从创新特色来看, “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和“上海财经大学思进网站”都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互动交流功能。如“红旗在线网站”通过开通专门的频道为学生党支部营造了一个网络空间。学生工作部、学生党支部通过红旗在线网站可以成功开展党支部学习和工作, 可以实现党支部内部、党支部之间资源的共享、发布、交流;学生也可以在红旗在线网站上营造属于自己的空间, 发表学习心得、发布自己观点等等。“思进网站”开设虚拟班级、以虚拟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 配合通讯交流工具, 开展辅导员与学生间的思想交流;班级可以将照片、文章上传到班级主页供大家欣赏交流;辅导员可以在网上开班会, 收集同学们的意见;还可以在网上集体平台进行党建内容的学习交流及讨论。

有反馈、有交流才能让同学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而理论的深化和学术上的发现也都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够碰撞出火花。通过在交流中的互相切磋, 可以让彼此吸收对方正确、新颖的观点, 弥补自身的错误与不足。通过专业教师或优秀党员与普通同学的交流, 可以帮助普通同学走入误区, 正确、快速地学习党建理论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大学天外天网站”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改进传统党校学习时间和授课方式等限制, 给予学院学习时间的自由选择, 利用多媒体党课内容, 通过互动方式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另外, 天津大学创造性推出的网上政治理论学习和考试活动, 利用网络资源保证了政治学习的广泛性和连续性, 这种学习方式非常灵活, 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天外天网站建设的一批广受欢迎的精品栏目, 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寓教于服务”。

“复旦大学人文复旦网站”创新地将思政宣传与网络时评有机结合。这样能够将教育引导师生的目的蕴含在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之中, 避免空洞无物的说教。这种紧跟时政的专题宣传报告, 往往能够吸引众多师生的关注。

(二) 管理模式比较

从管理模式来看, “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天津大学天外天网站”、“上海财经大学思进网站”都是采用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维护的管理模式。网站的一切日常事务基本都是由学生自由解决的。相较于“复旦大学人文复旦网站”由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建设和维护, 网络宣传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的管理模式, 这种自主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三) 建设经验比较

从四所高校网站建设的经验来看, 首先它们都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严肃性的话题寓于到丰富有趣、活泼生动的网上教育形式上去, 将网站设计成直面读者、设身处地, 而不是高高在上, 远离人间的。对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采用“灌输”方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才是比较好的方法。其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现实联系起来, 网上活动虽然可以帮助网下活动更好地进行, 却不能“以网代行”, 网上交流不能代替面对面的直接沟通, 对于学生思想和管理的个别问题, 还需要深入实地地去了解和解决。网络思想政治宣传应与学校具体情况、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再者, 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觉探索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实现教育目的。

三、探索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平台建设

(一) 主题网站与党建工作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各类党组织都建立了党建主题网站, 承担起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 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重任。通过党建主题网站可以使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的工作动态。

(二) 易班与党建工作

“易班” (E-CLASS) 是一个以高校师生为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 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 是市教委在全市高校中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 被昵称为“易班”。易班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其中包含了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邮箱、网盘、掌上易班。通过该网站, 高校辅导员。教师及学生可以在线互动交流、交换各种信息及资源、上传照片、撰写博客等。

在“易班”上建立学习型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可以成功开展党支部学习和工作, 可以实现党支部内部、党支部之间资源的共享、发布、交流, 学生也可以在“易班”上营造自己的空间, 发布学习心得、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 校园网与党建工作

近几年高校在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各校基本上都建立了通过教育科技网与互联网链接的校园局域网。校园网的建立为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实现党务公开, 使师生及时了解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 实现高校党务工作的透明化。

四、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思考

(一) 网上平台建设内容的思考

1. 入党导航

随着年龄的增长, 青年大学生思想觉悟越来越高, 很多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非常关心入党的问题, 尤其是入党的流程。将入党导航作为网上党建平台建设的一项内容还是很必要的。

2. 组织活动

通过网上平台开展党支部学习和工作。网上在线学习文件精神, 发布信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3. 书记博客

建立“书记博客”, 及时了解相关动态, 广泛听取广大青年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并由专人负责及时回应学生的疑问。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4. 党建社区

通过党建社区积极为学生党员和全体学生服务。服务着眼于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等不同方面, 还探索提供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等服务。

5. 红色艺术

该栏目主要是推出党和国家发展史上经典的影片和革命歌曲以及当前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和影片, 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对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

6. 思想交流

通过“思想交流”模块, 开找网上论坛和个别交流形式, 提高学习效果, 领会文件精神;学生可以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和教师、同学交流看法, 促使学生党员和其他同学建立起一种“跨时空、开放性、平等性”的沟通桥梁。

(二) 创新管理模式的思考

任何一个机构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高校党建网站的管理应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二是技术支持与网站维护管理;三是日常工作管理。第一部分由校党委宣传部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承担;第二部分由信息技术和思想水平高的部门或者大学生来负责, 网站的维护、更新;第三部分由各院系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参与到日常内容的充实和更新。

(三) 党建工作网络化发展的思考

首先, 党建网站的更新频率必须提高。必须做到新闻及时上新, 保持网页的鲜度;其次, 要使网页有较多的兴奋点, 不能简单地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著作大批量地搬上网, 要抓住师生的兴奋点, 让他们有兴趣去点击和关注, 使他们在浏览党建网站中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党的教育;再次,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栏目和内容设置上充分围绕师生网友的需要, 提供人性化服务;最后, 党建网站必须继续充分发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虽然互联网对高校党建提出了很多挑战, 但只要我们善于分析网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规避网络风险、利用网络优势, 找出新对策, 我们一定能使网络党建发挥得更具时代性和时效性, 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网站建设创新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10

[2]钟树杰.高校党建网络化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上一篇:年学生会欢送会策划书下一篇:电子商务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