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2024-10-12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精选8篇)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篇1

谈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了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总书记在“十八大”上的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作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观念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各种主客观障碍,就必须从思想上、认识上找准影响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症结,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创新思想观念。

第一,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着力解决“一成不变” 的问题。基层党建工作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代合拍,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僵化地、静止地、一成不变”的观念对待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去思考,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适应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掌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权;必须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促进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放到维护团结和稳定的高度来考量,使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确保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的前提下去把握,放到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素质的要求上来谋划,充分发挥其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萧山区委、区政府的各项重大部署,服从和服务于萧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广大党员的需求,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第二,牢固树立继承创新的观念,着力解决“因循守旧”的问题。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发展,是促进党建工作常抓常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整体。继承传 统与开拓创新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多年来,基层党建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如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党内选举、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些都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结果,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第三,牢固树立虚实结合的观念,着力解决“空泛飘浮”的问题。坚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要牢固树立虚实结合的观念,正确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一方面,要以虚促实。由于基层党建工作是通过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如何准确地把握“虚”的思想,使之成为可调控、可引导的目标,就成了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与干部职工交心做朋友,才能真正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以实带虚。及时有效地化解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总是从高深和空泛的理论入手,简单地采取我讲你听的方式,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和 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决好了,许多思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定位,从何处入手?是基层党建工作能不能发挥作用、提高水平、增强效果的根本问题。党建工作的大量的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基层党建才可能大有作为。

第一,突出主业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按照局党委提出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严格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教育、管理和监督,着力解决软弱涣散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的作用。一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基层党建工作要着力引导和教育全体党员,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带头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拓展思想教育的内容、活跃思想教育的形式、创新思想教育的载体、完善思想教育的机制、健全思想教育的制度。二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基层党建工作要在局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基层党组织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按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要求,彻底改掉“四风”,强化工 作效能建设,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和勤政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四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党的制度建设,除了要进一步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还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使基层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履行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从实际工作出发,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做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常抓常新,永葆先进性与活力,同时也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实现我区的经济发展目标服好务。

第三,搞好结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基层党建工作要认真履行好协调监督职能,必须与基层党组织的职能职责和干部职工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切实搞好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方面,要与本单位本部门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助推器”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着力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融汇于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于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业务工作 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其动员、协调和组织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因素,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否则,基层党建工作就会与业务工作形成“两张皮”,基层党建工作也就必然陷入开展难、难开展的境地。另一方面,必须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充分发挥“减震器”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干部职工的愿望和需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努力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积极化解矛盾,切实收到稳人心的效果;要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好事谋实事、排忧事解难事,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理直气壮地维护公平正义,切实收到聚人心的效果。

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是基层党组织为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目标的要求,是对基层党建工作客观规律的具体把握与科学运用。要在着力传承和弘扬基层党建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是一项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全员动员、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宽松包容、真诚关爱的环境和氛围,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支部是 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者、组织者和策划者,也是基层党建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要认真按照党的章程、有关规定和局党委的要求,把支部工作寓于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之中,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活动,使支部真正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确保局党委各项意图在本支部得到贯彻落实。同时,还要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基层党建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采纳干部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认识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依靠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卓有成效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要切实按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务必把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监督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既要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接待接访制度、情况反映制度、民意调查制度,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内外监督的效果。

总之,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党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只有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形势下的时代特点,既要坚持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几十年基层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又要不断改 革创新。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在“创新”上大胆实践,推动党的基础组织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篇2

一、紧密围绕科技创新, 着力拓展党组织活动内容

(一) 思想建设工程

油田发展好坏不但取决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 更取决于领导干部与基层党员在思想认识上的协调一致性。必须首先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正确理解胜利油田战略定位, 正确理解“三大能力”、“四个统筹”、“五个突破”的含义。

(二) 素质提升工程

油田的发展关键在党和关键在人。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核心任务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 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重点抓好油田骨干培训工作, 开设专门培训课程, 大胆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 直接采取室外拓展、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等方式, 强化培训效果。

(三) 人心凝聚工程

创新关键在人才, 团结人才关键在于凝聚人心。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核心任务在于把党员职工紧紧凝聚在周围, 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为油田创新发展而努力拼搏。一是基层党组织要以人为本, 以开展党员职工“人文关爱活动”为载体, 实心实意地关心每个职工困难, 尽力帮助解决看病就医、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二是要组织条件较好党员与困难党员和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形成长期帮扶网络。三是要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以“有话向党说、有事找党帮”为宗旨, 建立群众谈心制度, 随时了解群众需求, 倾听群众心声, 融洽思想感情, 使群众遇事有人管、倾诉有人听、权益有人护, 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群众距离。

二、围绕增强活力, 着力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

(一) 坚持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活动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点。在创新活动形式方面, 应坚持贴近党心民心、贴近创新发展、贴近油田实际, 抓住重点。坚持开展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及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 以“爱国爱家爱油田”为载体, 组织党员开展以“五带五争”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 使广大党员做到党性最强、工作最好、作风最正,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二) 开展“我为创新做贡献”活动

以“践行‘科技兴油精神’, 为创新作贡献”为载体, 围绕提高广大党员参与改革发展、投身科技创新自觉性和创造性, 全面提升党组织“围绕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能力, 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 以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重点, 以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战略高技术问题为战略支撑点, 组织广大党员开展科技攻关、科学发现、科技发明、科技成果转换活动, 在活动中创造出一流成果、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人才, 努力为早日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作出贡献。

(三)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载体, 围绕加强党性修养、推进科技创新, 采取专题组织生活会、调查研究等方式, 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使广大党员加深对“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重想认识, 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强化党员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 真正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出来,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 危难关头能豁出来”。

(四) 开展党员志愿活动

以塑造党员形象为目的, 在单位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建立和完善党员志愿者队伍体系, 油田基层单位成立党员志愿者组织, 为广大党员更好参与四个文明建设、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搭建有效平台。党员志愿者要走进社会、深入群众, 常年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扶贫、义务奉献等志愿者活动, 不断拓展服务新领域, 形成“一个党员一盏灯、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面旗”的示范效应, 使党组织和党员形象在群众心中亮起来。

三、开辟党建阵地, 着力扩展党组织活动空间

(一) 对内挖潜, 建立固定活动空间

办公设施条件较好的油田基层单位要单独建立党委办公室, 党员活动室和恳谈室。办公设施条件有限的油田基层单位也要想办法、力所能及地建立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固定活动场所, 让党组织活动得到充分保障。

(二) 向外拓展, 建立流动活动空间

充分利用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各种党组织活动, 拓展党员活动空间, 增强活动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 要利用油田党委搭建片区党建协作平台, 加强油田各个基层单位之间横向联系和互助, 形成党建合力, 走一条“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刊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三) 向网络发展, 创造虚拟活动空间

借助网络化建设基础, 大力发展网络党建阵地, 不仅可以拓展党建活动空间, 而且还克服油田党员活动难以集中矛盾。因此, 应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筹建党建网络阵地, 将基层党建作为该网主要构成部分, 开辟党建之声、支部博客等栏日, 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全新宣传阵地, 发挥其快速、便捷优势, 及时、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文件会议精神, 介绍各地党建工作经验和做法, 树典型立标杆, 抒党员心声、架连心之桥, 为基层党建搭建宣传政策、展示成果、推介典型、共同提高的广阔平台。

总之, 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结合胜利油田实际, 围绕胜利油田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做好党建工作, 形成党建工作为科研服务、为职工解忧、为群众拥护、为党员欢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J].新西部, 2010.

小议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创新 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基层党组织工作 创新

引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创新党组织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通过多年的努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思想观念、组织设置、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诸多不适应。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的机遇。如何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保证基层党组织在新的形势变化中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仍然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和扎实的一项重要工作。

1.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执政党是一个有机体,而基层组织则是党生存、发展和执政的组织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队伍结构不够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建设推进难,社区党建的推广内容单一,党建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建设不平衡以及党建的人才储备、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2.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报告对党情变化的内容、特点和方位的论述,大大地深化了我们对21世纪中国共产党党情的认识,是我们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以往对党基层组织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依附和依赖已经发生了改变,基层党组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权力资源和工作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用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来迎接新形势下的新课题,新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坚强的领导地位。

3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基层党组织新的任务和职责。面对新时期下的新形势,基层党组织要及时调整工作职责和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成为党执政和领导国家建设的组织基础,承担起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责任。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增强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需要基层党组织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不能仅仅依靠行政的、命令的手段开展工作,必须更多地运用法治的方式、民主的方式和群众参与的方式。

3.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正确面对和认真研究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树立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目标,逐步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够有效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组织工作机制。要适应基层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治理模式的变化,规范党组织与经济、行政、自治组织的工作程序,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具有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职能的农村、社区、学校、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领导和保证经济、行政和群众自治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支持和保证各个组织依据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对于需要共同负责、共同决策、共同实施的重要事项和工作,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相衔接,由党组织牵头建立具体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

3.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是积极拥护党的执政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主张党的政治领导和实现执政为民宗旨有机结合起来,做党的政策的坚定实施者和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二是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上,坚持以党员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激励和监督党员履行义务。培养造就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加强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清除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队伍,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精神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队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

[2]陆侬,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的工作总结 篇4

一年来,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以“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创特色”为工作重点,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进万家”、农村基层干部“心系百姓 惠农为民”等主题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村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多,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领导。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镇直机关干部包村工作制度,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行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真正做到了每名乡镇干部都包村,村村都有机关干部联系,强化了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逐步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包村干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责任。一是创新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将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11个村全部升格为党总支,并成立了相应的党支部25个,创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体制机制。二是明确责任人。建立了镇村两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明确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三是实现责任制。结合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把镇村两级党组织以及普通党员的责任联在一起、目标联在一起、任务联在一起,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责任制度。四是突出乡村责任。强化村支部书记在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抓后进村班子建设中的责任,强调把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作为考核村支部书记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使用重要依据,从而在全市牢固树立了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的观念 。

(三)强化督导。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要求,我们多次召开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调度会,对全镇农村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健康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后进村整治力度。 我们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年初都倒排出2名双薄弱村进行集中整治。

(一)抓“龙头”,发挥直接责任人的作用。村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龙头”。在工作中,坚持抓点带片,重点抓责任人,促进了村支部书记“龙头”作用的发挥。一是明确职责,增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明确村支部书记对直接责任人自身建设、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六项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切实解决了责任“虚化”问题。二是提高素质,强化直接责任人履行职责的能力。镇党委高度重视村书记的选拔配备,注重从优秀中青年干部中选任支部书记。同时,根据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和形势要求,对村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全镇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抓基层组织建设优秀党支部书记。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直接责任的内在动力。我们把村支部书记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情况同经济实绩考核相结合,每年一考核,一排序,连续3年考核在前3名以内的提拔重用;没有完成考核任务且位次靠后的村支部书记被就地免职,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抓难点,切实加大综合施治力度。一是领导干部包村帮扶。镇党委书记对问题多、矛盾突出、治理难度相对较大的村进行了包村整治。二是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整治。区委组织部选派2名优秀副科级干部到双薄弱村李营村和庸墩村任第一支书,联合镇包村干部按照“班子、治安、经济”一起抓的思路,对后进村进行集中整治。

(三)抓典型,不断推动工作上新台阶。坚持典型带动、抓点带面,是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我们对发现的新典型,在新闻媒体开办专栏,以及采取召开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进行推广,发挥好典型的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了农村党建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篇5

雷锋社区党委 大山中人

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的通知”和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我们社区党委致力于创新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现将前一阶段的创新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会精神,明确方向

首先,我们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学习市委“关于开展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的通知”精神,明确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提高党员素质是当前社区党组织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其次采取大会小会、黑板报墙报和QQ网络平台等方式,向社区全体党员宣传开展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党员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投身到当前创先争优活动和保障亚运、服务亚运活动中去,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第三确立创新实践为动力,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增强党的感召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责任明确,领导到位。

我们一是制定了“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方案”和落实措施,做到开展工作方向明确。二是成立“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 X(社区党委书记);

副组长:大山中人(社区党委副书记);

组员:X X、X X 、X X 、X X 。

社区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大山中人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做到责任明确。

三、以“整治环境迎亚运”为当前创新工作主线展开行动。

我们社区结合当前“迎亚运”拆违整治工作,重在贯彻执行街道党工委关于“定好人”、“选好点”、“布好局”、“说好话”、“探好路”的“五措并举”工作方案,做好整治工作的路子探索,形成推进创新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

在街道党工委书记和有关部门领导的亲临指导下,我们一是逐家上门宣传“拆违整治工程”的好处和意义;二是及时了解和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三是重点抓好环境整治和信访维稳工作;四是成立治安巡逻队加强防范,确保社区平安和顺利进行“拆违整治工程”。

经过前期时间的整治,我们共清拆不规范防盗网面积49171平方米、窗户铁雨蓬26758米、路边花基网29300米,免费复修新网15630平方米。修筑地下排污渠4条,最大限度满足了居民群众的需要,办成实事、做了好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组织活动多样化,创新工作呈现趣味性和有亮点。

我们将过去单纯在书桌上的“三会一课”学习制度转变为多样化的趣味性、教育性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如今年七一期间,我们遵照街道党工委关于做好“庆祝建党89周年活动”的指示,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习市委关于党员要“当先锋、作表率”和“保障亚运、服务亚运”的通知精神,于六月底开始至七月中旬,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1、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2、召开“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动员大会。

3、组织巡逻队进行拉网式治安巡逻活动。

4、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座谈会、茶话会。

5、召开党员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大会。

6、开展一次“创建绿色社区、营造绿色生活”活动。

7、根据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讲话精神,召开一次“保障亚运、服务亚运”党员专题座谈会。

通过开展上述系列活动来实践“三会一课”,党员们都说:“好,工作有创新和亮点。”

五、开展创新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工作中,我们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探索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工作方法,寻求适合党员特点、富有生气的活动方式,努力实现“要我参加”向“我要参加”的转变。

如我们在组织社区义务巡逻队时,开始碰到了许多阻力。一是在职在岗的党员或居民要工作无法参加。二是退休党员或居民普遍认为各家各户均已缴纳了社区治安管理费,社区的治安巡逻工作当然是由治安联防队员负责,与他们无关。在此思想支配下,许多退休党员和居民对我们组织社区巡逻队持观望态度。我们连续组织了四、五次的治安巡逻活动,结果到场的党员只有几个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社区两委成员碰头开会,展开专题调研与讨论,找出问题所在结症,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我们在党员骨干中进行“我是党员我带头”的学习教育和开展党员“争当先锋作表率”的活动,要求党员骨干觉悟比别人高一点,眼界比别人宽一点,做好一列火车头。

50多岁的越战退伍军人李大海同志,下岗失业并没有打垮他的党员精神,得知社区组织义务巡逻队后,他立即要求报名加入,并且坚持每星期在社区义务巡逻一次,在他的模范作用引导下,社区许多党员居民都积极要求加入义务巡逻队,如今,社区拥有一支65人的常规化党员、居民义务巡逻队,每天巡视社区内街内巷,实现了由“要我参加”向“我要参加”的转变。

其次,“三会一课”学习活动采取多样化、不守旧。如“七一”这一天,我们一是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二是举行庆祝建党89周年茶话会。同时我们还邀请部分居民群众参加,庆祝活动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有现实性和成效性。许多党员都说“这样的组织生活有特点、有亮点,好。”

六、挖掘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进创新工作。

开展创新工作过程中,我们注意分二个层面进行:

1、我们社区退休党员占党员总数65%,由于年老体弱,要求他们全身精力地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去和创造出较大的业绩,好像有些不切实际,也难于实现较好成效。对这一部分退休老党员同志,我们一般采取学习宣传,让他们知道这一回事,并且能够参加社区组织的一般性、力所能及的工作就行了。

如70多岁的骨干老党员周书木同志,思想觉悟高,多次向社区党组织要求参加义务巡逻队,每次开展巡逻活动他都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始终站在治安巡逻活动的前头,坚持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积极巡视大街小巷,督促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宣传文明礼貌用语,巡查社区环境卫生,严防各类案件发生。在创文明活动中,他不服老为社区和谐建设多做贡献的事迹,深受大家的嘉奖,也为社区党员和居民树立了榜样,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亮点。

2、在岗在职的党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直接生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以这一部分人群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群体,就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如1976年出生的年轻党员曾一富同志,下岗失业后他并没有气馁,反而以此为奋发图强的动力,不断激励自己斗志,凭着大学本科的知识水平和敢想敢干的拼搏闯劲,创立了广州市大善行展览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打拼,公司逐步起色并步入正轨,业务蒸蒸日上。而今曾一富同志真是小富了,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和回馈社会的责任,于是乐善好施,经常慈善捐款帮助贫困的人们。去年社区组织开展为灾区人民募捐活动时,曾一富同志积极响应并慷慨解囊捐款10000元,今年初又为灾区捐款10000元。在其带动下,社区党员群众也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赠物,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来帮的良好互助现象。

七、以人为本,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我们认为,以人为本,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是党组织生活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28号大楼60户住家有三分之一是出租房,前段时间下水道堵塞了好几天,原住户指责是外来人员乱丢东西造成下水道堵塞,要求他们出钱去疏通。而租房者则发驳说:“这是没有道理的,谁都有可能造成下水道堵塞,为什么单要我们出钱去疏通?”于是,双方相互扯皮、相互对骂、相互推卸责任,就是没有人愿意去疏通下水道。如此一来,不但形成大楼上下住户之间不团结、不和谐,而且造成楼下地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大家实在是顶不住了,就纷纷前来社区投诉、反映情况和求助解决。我们了解情况后,马上召集各住户代表会议,指出不管是谁,凡是在此大楼的住户都有责任去维修下水道。并提出以集资方式请施工队去疏通,要求住户党员首先做出表率。大家对我们的意见表示赞成,在住户党员带动下,很快凑齐疏通下水道维修费,由社区出面聘请施工队,一天就疏通了下水道,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问题,大家不但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融洽生活,而且还连连夸奖我们的工作做的好。

八、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多种社区服务。

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创办了“社区之家”,设立了社区图书室、社区法律咨询调解室、社区国防教育基地、社区青少年教育中心和社区救助站等。同时与个别商铺合作,共同创办了社区便民服务点。如“社区便民服务超市”、“ 社区便民服务缝补店”、“ 社区便民服务理发店”、“ 社区便民服务电器维修店”等11家,并规定:社区较为贫困的居民户得到特别优惠服务或免费扶助;社区便民服务超市所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均来自辖区内大型超市和商家的捐赠或资助。目前我们社区已经直接受益居民达到858人次,得到实惠的居民都乐呵呵、笑融融地呈现出高兴美满的精神状态。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街道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社区内的一块空地,建成露天健身场所,添置了许多健身器材,无论白天黑夜,都有不少居民前来健身活动,大家都说:“保障亚运,也需要健康的身体。街道和社区真是为我们想得周到。”

提供优质社区服务,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将社会矛盾化解在社区,将居民问题解决在社区,将和谐的文明生活构建在社区,是我们雷锋社区党组织创新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广州市雷锋社区党委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篇6

万全乡地处将乐县最南端,与泰宁县、明溪县毗邻。该乡下辖9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1859户,7258人;设1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32名(其中农民党员252名)。今年来,万全乡党委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壮大珍稀食用菌特色产业,结合开展“双培”

活动,着力培育食用菌大户,并由食用菌大户成立食用菌产销协会,依托将乐县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走“公司+协会+大户+农户”发展路子,并因势利导,在公司组建了党总支,在食用菌协会中组建了党支部,通过公司在乡镇建立基地,基地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协会组建党支部的经营思路,增强党建的内在活力,提高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扩大了食用菌产业的规模,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产品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

万全乡食用菌生产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多年来一直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质量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在乡党委组织指导下,一批有经验、懂技术、善经营的食用菌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食用菌产销协会。协会按照自愿、民主、互利、平等的原则运作,成立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并明确了会员的标准、责任和权利。会员以家庭为单位,以食用菌种植大户为主体,依托惠民公司,发展订单生产。会员的标准是: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诚信度好、经济实力强以及勇于开拓进取的年青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宣传、组织、协调以及生产发动能力;必须是多年里都是食用菌生产的典型大户和具有一定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会员每批必须种植4万袋以上,带动种植20万袋。2002年,首批入会的18名会员,户均食用菌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有8户达4万余元,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为结构调整树立了样板。为了使万全乡食用菌产销协会的合法性,今年上半年,在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申请注册了万全乡食用菌产销协会,发展会员30名。

二、组建支部,开展灵活化活动

食用菌协会30名会员中,有党员15名,组织关系在5个不同的党支部。为了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协会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协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于2004年6月,在食用菌协会中组建了党支部,推选出支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由一名有着丰富食用菌产销经验的党员大户担任支部书记。协会党支部成立以来,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协会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促进协会健康发展。二是根据食用菌生产的不同季节,利用电化教育、现场观摩等形式,组织协会党员学习食用菌生产的先进技术,提高协会党员素质。三是深入开展“创大户”活动。协会党支部一方面要求会员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争创大户,一方面努力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增强了会员对食用菌产业的创业热情,目前30名会员食用菌生产规模都在4万袋以上,成为乡党委“双培”活动中的典型大户。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协会+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6月,乡党委报请县委组织部批准,在三明健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原将乐县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组建了党总支部,食用菌协会支部隶属于党总支和乡党委的双重领导。通过公司在乡镇建立基地,基地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协会组建党支部的经营思路,创新农村工作的新机制,增强党建的内在活力。党组织通过一手抓市场,一手抓基地,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互相结合,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村会协作,完善社会化服务

科技出效益。食用菌协会始终把科技兴菌、科技兴业,依靠科技致富作为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和产业经营理念,积极通过深化“村会协作”,为会员提供服务。一是“村会协作”常指导。在县、乡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食用菌协会按照“村会协作”的科技服务方式,主动与三明真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三明真菌研究所按协议要求,在食用菌各个生产季节,派技术员到村里对会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了会员的生产技术水平。二是聘请专家传帮带。在每批订单签订后,协会根据不同品种聘请省内外专家到乡里传授技术。近年来,三明市食用菌研究所黄年来所长、龙岩市食用菌试验站饶益强站长等一批专家应邀到万全乡现场指导、授课培训,提高了协会会员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水平。三是优化品种出效益。有了技术支持,协会在不断扩大订单生产规模的同时,大量引进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目前,国内的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杏孢菇、阿魏蘑、白灵菇等十数个品种,都已在万全乡试种、推广

四、帮带小户,走共同富裕之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协会实施了“大户带小户”战略,延伸了“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公司+协会+大户+小户”的新模式。大户会员在发展珍稀食用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一般种植户发展生产,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形成了以党

支部为核心,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大户带小户为纽带的新型党群“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党员起核心作用,起扶持帮带作用,群众在协会会员的带领下发展生产。协会会员从带头致富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过程中,通过技术交流,结对互帮,共闯市场等多种途径,加深了感情,密切了关系。如竹舟村会员黄德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食用菌技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户提供服务,优惠供应菌种,帮带、指导20余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在协会的带动下,竹舟村目前有80以上的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业村,仅食用菌发展一项,全村年均收入达4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2000余元。

经过积极努力,我们协会 支部,发展食用菌产业化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打破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局限性。协会支部在组织党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时,能够根据食用菌生产的不同季节,利用电教播放的形式,搜集了大量的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提供给会员观看学习,又能结合实际组织会员现场观摩学习,提高了协会党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在农村支部普遍存在的因党员生产项目不同、素质不一,党员对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难以形成统一的问题。

二巩固了农村党员“创大户”的成果。在农村党员“创大户”活动中,有些党员大户常因为生产项目的改变或生产规模的缩小,达不到大户的要求和标准。协会支部一方面要求会员要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争创大户,一方面努力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增强了会员对食用菌产业的创业热情,目前30名会员食用菌生产规模每年都在4万袋以上,成为了乡党委“双培”活动中的典型大户。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搭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舞台,密切了党群关系。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化过程中,协会党员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把风险留给自己,把成果留给群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协会党员从带头致富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过程中,通过技术交流,结对互帮,共闯市场等多种途径,加深了感情,密切了关系,从而使党员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党组织的活力得到激发,党建的基础也得到夯实,促进了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效融合。好范文版权所有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篇7

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成为了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 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与精神状态。利用网络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既是工作理念、工作手段的创新, 也是工作领域、工作层面的拓展。近几年来, 高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探索毕业生流动党员网络管理新模式, 努力打造师生党员交流互动的平台、自主管理的园地、学习生活的课堂, 党建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

1 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网络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网络党建是指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 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及其日常工作管理, 实现党的工作网络化。网络党建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领域的拓展, 工作手段、工作方式的创新, 是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提出的新的党建研究课题, 对于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现代化建设, 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高校网络党建创新了党建模式, 促进了党建工作

在传统的党建工作中, 思想建设主要是以文件、会议精神、党课理论的传播等方式来进行, 在日常管理上主要是采用印资料、送文件、发通知、打电话等形式来完成, 费时费力、覆盖面窄、信息量小、时效性不强。而网络媒体信息传播迅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交互性强, 且传播形式灵活多样, 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拓展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管理的高效性, 极大地简化了日常党建工作操作流程, 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1.2 高校网络党建丰富了教育方式, 增强了教育效果

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便捷性, 使传统的听报告、发资料、读文件、念报纸等单向性灌输教育方式向吸引、参与、渗透、互动方式转变, 师生党员在积极参与之时实现了自我教育。网络先进的影像、传媒技术增强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声像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 使师生党员能在多维感官感知中接受党的熏陶, 升华思想觉悟, 提升理论水平, 其效率与效果是传统党建工作无法比拟的。

1.3 高校网络党建畅通了联系渠道, 密切了党群关系

网络的虚拟性弥补了传统党建工作直面式思想理论教育与交流的缺陷, 消除了师生党员在许多场合下不愿袒露自己真实想法与意愿的心理顾忌, 大大改进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 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沟通方式, 为师生党员、党员与党组织、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便捷之桥, 缩短了心理距离, 增强了交流、沟通和联系, 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及时、准确地把握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 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提供了方便。

1.4 高校网络党建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的管理难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的实习生与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大、分布广、工作地点多变、作息时间无常规。流动党员要在支部集中学习, 进行面对面谈心、交流等存在一定困难, 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由于工作不稳定等种种原因, 组织关系一直寄放母校又与党组织联系甚少, 形成了大学生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甚至到严重“脱党”的局面。高校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上的“党员之家”, 充分利用平台不受时空限制, 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特点, 开展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 使流动的大学生党员无论何时何地, 都能通过党建网络平台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并按时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随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 定期进行思想汇报, 使大学生流动党员真正做到“流动而不脱党”。

1.5 高校网络党建增强了党务工作的公开透明度, 促进了党内民主和监督

高校党的监督网络化, 使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权利的行使有了便捷的通途。如在平台上进行党员发展与预备党员转正公示, 将党员、群众意见作为审查参考依据, 进一步扩大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选择权, 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透明度与监督力度, 使党内民主和监督落到实处。

2 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网络党建创新实践的内涵

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网络党建工作, 要致力于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加强对广大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的影响。党建网络平台上的“党员之家”应真正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窗口, 成为党员学习、交流、探讨的天地, 成为基层党组织之间交流经验、做法的园地, 成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有效载体。

2.1 创新高校党建理论学习方式, 实现红色理论学习网络化

高校网络党建平台提供了一个使用便捷、内容丰富的红色理论学习平台。高校基层党组织可在“党员之家”上开设“时政要闻”栏目, 通过摘录发布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新闻等, 使登陆网站的每一位党员及时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时事, 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 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党在网上的“喉舌”作用。可在“网上党校”以专题教育等形式, 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普及党的理论知识, 有计划适时地发布党的学习内容, 传达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信息, 使入党积极分子、建党对象、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都能在“网上党校”自主学习, 自我提高, 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水平。此外, 网站还应建立多层次的党建网链接, 让广大师生党员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及时、主动地参与学习。

2.2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管理方式, 实现流动党员管理动态化

高校党建信息管理系统是集党务工作的统计分析、日常管理、信息输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率的党务管理系统。近几年来,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办公自动化, 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网上管理机制, 提高了日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部分高校的流动党员管理系统都记录了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 包括入党时间、毕业院校、专业、毕业时间、现工作单位、组织关系转入时间、转出时间、联系方式和党费缴纳情况等, 既方便基层党组织了解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情况, 又方便党务工作人员对流动党员实施动态管理, 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2.3 创新高校党建思想汇报模式, 实现思想汇报网络化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打破传统思想汇报以书面形式仅向组织汇报的做法, 应在“党员之家”的“思想汇报”专栏设置相应功能, 让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直接将自己的思想汇报向专栏上传, 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共享;同时使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也能通过网络递交思想汇报、转正申请, 接受党组织的考察, 接受群众监督, 更快地走向成熟, 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干部。

2.4 创新高校党的组织生活模式, 实现党的组织生活网络化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打破传统的党的组织生活方式, 利用“党员之家”开设的“组织生活”栏目, 让分散各地的“流动党员”通过网站平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应在“组织生活”栏目中, 上传丰富详实的学习资料, 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影像资料, 以供支部党员学习、讨论和交流。基层党组织应以所属党员为群成员, 创建实名制QQ群, 约定统一的时间在网上过党的组织生活。在QQ群里畅所欲言, 既可传达党的有关会议精神, 统一学习相关文件, 对时事政治发表看法和进行交流, 又可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使党的组织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2.5 创新高校党建监督模式, 实现党建监督网络化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开放性, 进行党务公开, 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进一步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要在“党员之家”中开设“通知公告”、“情况通报”栏目, 将更多的党建公告性信息上网公示, 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要设立“留言板”和“党委信箱”, 方便党员、群众在线留言, 发表建议和意见, 或通过电子邮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 促使广大党员“有见解网上发表、有疑问网上提出、有困难网上求助”。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 使“党员之家”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解难之家、服务之家和信息之家。

3 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网络党建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利用其优势发挥作用之时, 又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对此,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网络党建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是高校做好网络党建工作的前提

首先,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认识到网络党建、传统党建之间的关系:传统党建是网络党建的基础, 网络党建是传统党建的拓展和延伸;网络党建、传统党建二者缺一不可。为此, 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在继续做好传统党建工作的同时, 要冲破旧的思维方式与运作模式, 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 并充分认识网络党建的重要性及其成本低、覆盖面广、系统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党建工作,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开辟党建工作新的领域, 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其次, 高校党委要加强网络党建领导工作, 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负责网络党建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建设, 要将网络党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 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每年经费预算之时, 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维护和建设党建网络平台, 为广大师生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3.2 强化管理, 健全制度是高校做好网络党建工作的保障

网络的开放与自由, 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慎重考虑党建网站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要确保党建信息的权威性, 使党建信息资料不被篡改, 必须严格按照党建工作的原则、性质、范围、保密程度等要求, 由高校党委直接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管理, 切实加强网络党建工作的政治性、组织性、严肃性、科学性、保密性、安全性。要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网络党建工作管理制度, 包括网络工作队伍管理与培训制度、网络信息安全制度等, 确保网络党建工作规范化。要不断提高网络系统的管理应用技术, 不断提高对网络的管理、监控水平, 严防不良信息的侵入和传播。

3.3 加强团队建设, 提高工作水平是高校做好网络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 离不开网络党建工作团队的建设。建设一支既有党建理论素养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党建工作队伍, 是当前高校建设网络党建阵地的关键。就高校党务机构而言, 网络党建工作团队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专职党务工作人员, 二是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前者与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接触多, 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丰富, 培养利用好这些人员, 对高校做好网络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后者多为青年群体或曾经也是流动党员, 他们学历高、思想活、热情高, 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 对流动党员群体具有亲和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让他们广泛参与党建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更新、网站建设和管理, 既可壮大流动党员网络党建工作队伍, 解决专职党务工作团队人员不足的问题, 又可让流动党员在网络党建实践中不断磨砺提高, 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综上所述, 网络党建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网络时代党建的迫切要求。当前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尚处在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阶段, 党建网站的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党建网站的有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络党建只有紧随时代潮流, 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内容, 并把现有党建网站办精、办活、办实、办出特色, 才能使网络党建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延华, 沈东华.简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 (2) .

[2]焦涛.拓展网络党建的“六个平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6) .

[3]黄庆桥, 白杰.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3) .

[4]曾海军, 范新民.基于数字化学习港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3) .

[5]杨晓宏, 郝建华, 杨平.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2) .

[6]姜维, 刘勇.加强电子党务创新高校党建:以电子党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高校党建的新思路[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 .

[7]陈小曼.实施高校党建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1) .

谈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 篇8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才能顺利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基层党组织成员要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一是要以服务于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地搞好党建。二要坚持把党建融汇到矿进建设的生产活动、经营管理中,把党建延伸到企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去,这样,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发展生产力就融为一体。党的事业的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没有止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须不断地研究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身党性修养不够重视。个别党员注重工作上的积极表现,但却忽略了自身党性的修养,因为时间或者精力各种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缺乏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影响了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提高。

党支部活动缺乏创新。支部在组织活动时,仅限于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发展党员等。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造成了在所内影响力不大,难以发挥堡垒作用,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人数的发展。

党建工作不扎实。表面上党建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实际上却存在着战斗力不强,完成硬任务、应对政治考验不坚定等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好与坏,党建工作扎实不扎实,党员队伍风过硬不过硬,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意见

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同时,更不应该忽略自身党性修养的提高,应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理论学习。基层党支部应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本企业实际工作,边学习,边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必须创新党建形式。党支部的活动不应仅限于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发展党员上,更应深入职工群众,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员干部为表率,鼓励职工群众们积极参加党支部的各项活动。

必须健全“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制度。抓好“三会一课”的落实,不断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是健全党内生活,严格党员管理教育,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措施。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

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而且还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继续以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上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要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创新文化氛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增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上要突出创新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就是要围绕这些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把十八大报告中的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学懂弄通,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二是把党的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新举措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去。三是善于抓住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拓展视野,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只有抓好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个党的建设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必须要注重工作实效

在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应当注意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要注重工作的实效。首先,必须坚持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围绕基层单位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取得实际效果。其次,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第三,积极支持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大胆实践,开拓创新。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以推动面上的工作。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必须要丰富党建载体

在基层党建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党建工作必须内容丰富,载体多样,避免枯燥,要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手段,促使工作载体的多样化,确保党建理论研究和党组织活动“有声有色”。要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开展理论研究会、党课、报告会、党员活动日、主题实践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歌咏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形式的党建活动。

上一篇: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作文下一篇:素质拓展训练抢渡金沙江 培训师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