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2024-10-17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共8篇)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篇1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总第32期 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杨巍朱正元

提要投资银行是美国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美国第一家投资 银行至今,这种金融机构在美国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其一直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曾经被喻为“证券市场的心脏”、“华尔街的法条”。然而,进入9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在不断扩展的同时也

面临着来自各方面日益加剧的竞争与挑战。本文拟对这些情况进行探讨。关健词金融投资银行发展历程

作者杨巍、朱正元均系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一、美国投资银行的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美国投资银行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两种看法。狭义看法把投资银行视作一个理

论名称,通常是名为xx公司,如美林公司(MerrillLyn。h吕一Co.)。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投资银行是

指专门在证券初级市场上从事证券发行代理业务(主要是证券承销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实质是长期资

本市场上的金融中介。他们将投资银行定义为“政府、商业证券发行者与投资公众之间的中介人’,①“在

私人资本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并帮助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相互敲定或相互落实的机构”

或“为客户筹集资金以资助新投资的项目的机构’,②;“证券推销商’,等等。狭义看法在西方颇有代表性,投资银行被简单看成了证券承销商(Se。盯itiesUnderwiter)的同义词。而持广义看法的学者则主要是从

那些被公认为投资银行的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具体业务出发对之作出质的规定性的概括。在他们看来,投

资银行是“以承销业务为中心,并从事法人金融业务的大型证券业者’,④;“主要从事证券发行与二级市

场交易的非储蓄金融机构„„帮助公司、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外国机构获得资金;帮助投资者在证券

市场上买卖证券„„还从事着保险、信用评估、资产管理和抵押贷款等项业务”⑤。美国金融学者罗伯特 ·

库恩(Robertkuhn)在他主编的《投资银行百科全书》中曾对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宽狭不同的四

种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银行下了四个定义。他所界定的投资银行业务,最宽泛者“包括国际海上保

险、不动产投资等在内的几乎全部金融业务;最狭义者“仅从事初级市场的资本保值和增值、二级市场的

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⑥。本文对美国投资银行的概念持广义的看法。结合当今美国投资银行的具体经

营特点,我们认为美国投资银行就是: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从事与证券有关的各种业务,提供较广泛的金

融服务,并不断进行金融市场开发或创新的金融机构。

二、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美国投资银行起步于19世纪初,在南北战争期间迅速成长起来。从19世纪70年代至1919一1933年大危机,它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曾经盛极一时。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影响深远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推行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的金融体制,高筑“防火墙”(Firewalls),使投资银行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美国投资银行遂还原成为.‘纯粹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但进入本世纪8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重新在国内外急剧扩张,实力与规模大为增强,目前仍不失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主角之一。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从19世纪20、3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中涌现出一大批

规模空前的新兴铁路公司、保险公司和公用事业公司。美国的证券市场因而迅速地扩容起来。这有力地

推动了美国投资银行在这一时期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在美国金融史上,第一家投资银行是成立于1826 年的普莱姆一伍德一金公司⑦。该公司首先从证券零售经纪业务中脱离出来,成为最早开展证券批发业

务的机构,亦即投资银行。南北战争期间,南北双方的各级政府发行了巨额政府债券以筹措战争经费。这给年轻的美国投资银

行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机会,从而为后者的起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19世纪60年代,美

国最大的投资银行家杰伊·库克就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而暴发起来的。他原是一名银行家,在南北战争 的第一年才进入投资银行业。1861年,他作为一个辛迪加牵头人成功地为宾夕法尼亚州包销了300万

美元的债券。在随后的数年,他又屡次牵头组建承销辛迪加,集结起一支2500人的销售队伍,运用报纸

广告等一切可以运用的推销手段,总共承销了3.6亿多美元的政府债券和大量的军费国债⑧。2.膨胀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1933年)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19世纪70 年代以后,美国工业迅猛地发展,只用30多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过程。与此同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美

国的发展达到顶峰,生产与资本集中在此基础上加速进行,以股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近代企业制度得到

普遍的推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投资银行迅速膨胀起来,并演变为美国金融资本的一翼。从19世纪70年代到1929一1933年大危机的这段时期是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鼎盛时代。当时的一

批投资银行首先在铁路公司股票的承销与投机活动中大获其利,有的甚至乘机谋取了不少重要铁路公 司的实际控制权。此后,它们又将业务和影响拓展到新兴的产业部门,业务内容从证券承销、经纪到信托

投资、企业创立与改组、企业兼并、培植新兴企业,乃至大额存放款、汇兑、外汇等几乎无所不包。美国国

会在1913年发表的《货币托拉斯调查报告》中就指出,摩根财团以摩根公司为核心,控制着美国钢铁公

司、通用电气公司等53家大公司,总资产达127亿美元,包括金融机构13家(资产30.4亿美元)、工矿

业公司14家(资产24.6亿美元)、铁路公司19家(资产57.6亿美元)、公用事业公司7家(资产14.4亿

美元)⑨。投资银行家摩根被时人喻为“单人联邦储备银行(one一manFRB)”,并被公认比当时的美国

总统更有影响力,而美国投资银行则被公认比美国政府更有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其他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也通过设立证券子

公司或投资银行部的方式承办投资银行业务。当然,投资银行也大量涉足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从

而使彼此之间的业务界限非常模糊。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29~1933年大危机。

3.调整阶段(1933年至本世纪70年代)1929一1933年大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金融

业体系受害尤重。1933年,作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的一个重要步骤,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一斯 蒂格尔法案》,将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界限明确地区分开来,规定商业银行仅限于从事政府证券

业务以及公司证券经纪、结算业务,除此以外不得从事其他证券业务,亦不得与投资银行联营或设立投

资银行子公司;投资银行也不准承办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如存贷款、支票等业务。其后,美国国会又先后

通过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1938年马罗尼法》、《1939年信托合同 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1964年(证券法>修正案》、《1970年证券投资保护

法》等重要金融立法,并依法成立了有关的联邦证券管理机构如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全国证券交易商协

会、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等,从而在原来就存在的各州《蓝天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投资银行的政

府管制。受其影响,投资银行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削弱,发展势头受挫并进入调整阶段。

然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首先,规模愈来愈大的美国企业

纷纷大搞负债经营,外源性筹资比重显著上升,筹资方式与筹资工具日趋多样化;其次,市场利率的攀升

促使了大量公众存款从商业银行“脱媒”,并转入证券市场投资来生息获利;再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 提高,个人对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增强了,并成为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投资主体;最后,为实行扩张性财政 政策,弥补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联邦、州及地方各级政府发行的公债规模逐年扩大,等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投资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与收益,美国投资银行亦不失时机地调整了经营战略与管理制

度,加紧推行金融创新,一些重要的创新金融工具如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现金管理帐户等均是由投资银

·41·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

行在70年代推出的。结果一度不振的美国投资银行重新扩张起来。

4.重新扩展阶段(80年代至今)进入8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重新急剧扩展,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

段,并呈现如下特点:(1)规模急剧扩大。1980年美国投资银行资产总额为640亿美元,仅相当于该年全美金融机构资产

总额的2%,而1988年其资产总额则增至4760亿美元,并占全美金融机构总资产的8%。⑩从个别资产

规模来看,1994年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是所罗门兄弟公司,它的资产额达172.73亿美元,在

1995年美国《幸福》杂志500家最大公司资产额排名中位居第8名,与商业银行相比,仅次于花旗银行

(第2名)、美洲银行(第4名)。从个别总收入来看,1994年美国总收入最多的投资银行是美林公司,它

以总收入182.3亿美元,名列1995年《幸福》杂志500家最大公司收入排行榜中的第40位,与商业银行

相比,仅次于花旗银行(第17位),而高于美洲银行(第46位)@。

(2)经营国际化。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里出现了资产证券化、金融自由化和证券市场国际化

(全球化)等新特征。美国投资银行趁机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突破国界与国内金融制度的限制,实行经

营国际化。当前,海外经营在美国投资银行的整体经营格局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以所罗门兄弟公

司为例,1992年该公司的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29.2%,而海外净利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重更高⑩。

美国投资银行还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拓展业务,并在国际同业竞争中拥有明显的优势。1991年,欧洲债

券市场上最大的20家牵头承销商中有6家系美国投资银行,所占市场份额最多;国际股票初级市场上

名列前6位的牵头承销商都是美国投资银行,市场份额高达70%⑩。目前,美国投资银行的优势地位仍

然存在。仅在跨国企业购并顾问(Cross一borderM乙AAdviser)业务方面,以所经办的购并成交额计,1995年前9个月间排名世界前10位的投资银行之中美国独占了6家,其中第一波士顿公司以其经办 的总成交金额268亿美元、业务笔数33笔而居于首位@。

(3)业务多样化。如前所述,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在历史上一度十分广泛,但在1933年后受到有关 的国内金融法规的诸多限制。为摆脱这些限制,不少美国投资银行选择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大力开展

金融创新,使其业务呈现多样化特征。80年代,这一特征愈益强化。现在,一般美国投资银行不但经营传

统的证券承销与经纪业务,而且拓展了证券投资、公司理财、资产管理、兼并顾问、项目融资、抵押贷款、风险投资、保险等业务。其业务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据统计,1973年美国投资银行的佣金收入占总收

入的比重为56%,1986年则降至21%。传统上,投资银行对公司股票的投资非常少,至多只保有少量的

股票存货而占用很少的资金。可是,目前它们投资、持有的公司股票规模仅次于养老基金,而超过人寿保

险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⑩。以美林公司1990年的业务收入情况为例,这一年该公司的传统投资银行

业务收入包括证券承销佣金、证券及其他经纪手续费等在内共约占其总收入的20%,而证券与货币市

场投资所赚取的收入则占总收入的59%左右;同时,其他的多样化业务如保险、资产管理与托管等在其

收入结构中也达到相当的比重。

(4)专业化水平较高。美国投资银行在互相竞争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各自的比较优势,业务专业化

水平较高。例如,所罗门兄弟公司长期以来就以专长于商业票据发行、公司证券私募及政府债券交易等

而著称;而摩根一斯坦利公司从70年起就崛起为尤其擅长巨额证券承销(包括独家承销)以及公司购并

顾问等业务的主要投资银行。不过,近年来随着业务多样化的发展,加上竞争的加剧,各投资银行提供的

业务种类比较趋同,各项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差异不再如过去那样突出。

(5)高度集中。高度集中是美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投资银行业亦不例外。1986年,所罗门兄

弟、第一波士顿、摩根斯坦利、美林、戈德曼一萨克斯、伦巴特、莱曼兄弟、皮波迪等8家最大投资银行拥

有美国投资银行总资产的71%以上⑩。由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最大的几家投资银行在力量对比 上常有变动,但个别投资银行的实力消长并不能改变美国投资银行业高度集中的特征。目前,美林、摩根

—斯坦利、所罗门兄弟等主要投资银行仍几乎垄断着全美国的证券业务。

三、当前美国投资银行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八十年代,美国投资银行东山再起,发展引入注目。至今,它凭藉卓著的声誉、灵敏的信息、丰富的专

业经验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仍居于核心地位。然而,近十几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42·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

美国投资银行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与挑战。这主要包括: 1.来自美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互相都是对方的主要

竟争对手。在80年代商业银行不断要求取消对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到80 年代中后期,除公司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已能合法地从事其他大部分投资银行业务。

1991年初,美国政府提出《银行改革方案》,建议允许商业银行成为可以提供投资银行等各种业务服务 的金融超级市场。翌年,联储又授权30家银行持股公司建立证券子公司,承销公司债券、可转让银行存

单、抵押证券等,其中有3家还被准许承销公司股票。据有关资料,截止1995年上半年,美国最大的商业

银行—花旗银行持股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已占其业务总量的30%左右⑩。可以预计,一旦投资银行

业务对商业银行全面开放,后者以其庞大的经营规模、广泛的客户网络、关于客户及市场的充分信息、先

进的技术手段和全方位的服务,必将对投资银行带来极大的挑战。

2.来自公司内投资银行的竞争。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许多一流的非金融公司被金融业的较

高利润率和资产增殖速度所吸引,又出于经营多样化、减少筹资成本以及促进主业产品的销售和收益增 长等目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向金融业包括投资银行业渗透。它们利用已有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条

件组建公司内投资银行,甚至购并现存的投资银行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从而由投资银行的顾客变成竞

争者,不仅不再利用原来投资银行的服务,而且还相互争夺客户。如全美最大的百货零售商西尔斯公司

就兼并了曾是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的迪恩一维特公司而直接介入投资银行业的竞争。

3.来自新交易技术的挑战。如今,美国的证券投资者已越来越多地通过美国通用的POSIT;CAPI-TALINKSECURITES;INSINET;THECROSSNETWORK等高技术信息系统直接进行证券交易,这当然会使美国投资银行的经纪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

4.来自自身的挑战。随着美国投资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成本开支也越来越高,而激烈的竞争又造

成边际收入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银行若不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降低成本,吸引

住高级专业人才,则其发展必定受到制约。1994年,所罗门兄弟公司由于施行一项有争议的工薪计划而

导致一些高级人才流失,并引起管理层内部分裂与改组,结果该公司当年税前亏损达831亿美元⑩。投 资银行自身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对其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美国投资银行能否保住其现有的市

场地位和发展势头,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有利时机,继续有效地引进金融创新,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并在竞争中取胜。【注释】

①DOugall,H.乙Corrigan,F.Investments(llthEd;t旧n).Prentiee一Hall,Ine.,一954.②Kaufman,G.TheU.5.FinaeialSystem(3rdEdition).Prentiee一Hall,In。.,1986.③⑨参见贝多广等著:《证券市场与金融机构》,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版。④〔日〕井手正介、高桥由人著:《美国投资银行》,蔡辰男译,台湾国泰信托投资公司发行,1978年版。

⑤朱宝宪、赵家和编著:《当代金融市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⑥参见〔俄〕阿·康斯坦诺娃:《美国投资银行与初级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载于《世界经济译丛》1994年10月。

⑦〔美〕罗伯特·索贝杀著:《华尔街内幕》,周友皋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⑧Myers,M.AFinaneialHistoryofTheUnitedStates.ColumbiaUn,versityPress,1970.⑩⑩⑩何良桥:《美国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载于《世界经济》1994年5月。@参见〔美j((幸福》,1995年5月31日。⑩参见〔英〕《银行家》,1995年n月。⑩⑩参见王继祖著:《美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⑩⑩参见〔英〕《银行家》1995年6月。责任编辑邱玲

从国外大型投行的国际化实践来看,国际化程度和成效取决于三方面:第一、制度环境。经常项目开放— 资本项目放开—证券市场国际化;第二、产业环境。国民经济—证券市场地位—发达的国内投行产业;第三、产业竞争力。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拆除—投行效率提升— 比较优势。

美国投行国际化成效较为充分体现了以上投行国际化的发展逻辑。美国是战后少数资本项目没有加以管制的国家,这使得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要快于其他经济体。到世纪年代末,美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融资中心并保持至今。美国在年后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过程中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对英国的超越,工业化对金融依存度不断提升令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地位益显重要,美国投行业很快在这年的股市繁荣期成长起来,并在世纪初也成功实现赶超欧洲同行。海外投行国际化经验与教训

国内市场地位和资本实力是投行国际化的先决条件

英国与日本投行的国际化几乎同时起步,两国主要投行同样借助本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契 机参与国际竞争,但结局迥异: 短短年间,英国商人银行不仅未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席之 地,反而在本土市场亦遭受了全军覆灭的厄运(见表。

一个深刻的教训是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券商不能同时经营承销业务、经纪业务和做市商(交易)业务。因此,英国券商普遍市场份额有限、业务空间狭小、资本实力弱,这些因素导致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

日本券商与英国同行相比,先天缺乏英美文化同源优势,后天缺乏跨国经验。世纪 年代,国际业务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与日本政府在证券市场开放的态度较英国谨慎 有关,逐步放宽外国证券经营机构在本国持股比例限制,为日本券商适应国际化竞争争取了时间; 另一方面,日本四大券商(野村、大和、山

一、日兴)当时巳垄断了国内证券市场,仅野村证券一家在国内市场份额巳超过世纪年代初,野村资本金超过了美国五 大投行的总和,其国内业务迄今仍保持领先优势(见图。强健的业务基础和资本实力是 日本券商有能力走出国内的关键。

二)自建海外分支是独立投行的主流模式

国际大型投行在海外扩张时,独立型投行和混业型投行的组织结构模式选择是相异的,前者以自主发展模式为主,而后者通常习惯采用并购方式。

独立投行的国际化路径一般是先期通过建立海外联络点(非法律意义上的独立经营机 构)加强与当地证券经营机构的代理合作关系; 在国际业务规模发展起来后,则考虑设立独资子(分)公司构建自己的业务运营平台,只有在东道国对外国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有明确法律限制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合资公司的形式—危机前美国五大独立投行中除美林证券外其余四家均采用了自主发展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独立投行发展国际业务倾向于自主模式的原因有几个:

并购对资本金的消耗较大,后期整合成本较高,容易对独立投行脆弱的现金流构成压力。总部对子(分)公司的资源统筹、人员调派、业务协同方面具有高度控制权,能够确保国际战略贯彻的有效性。投行产业的特点是技术创新速度快,业务模式多变,这就使得自建模式相比并购模式顺应新的竞争环境下更具有调整灵活、退出成本低的优点。独立投行最初都从合伙制企业发展而来,在不断接纳理念相同的合伙人基础上才形成了各家投行特质性的管理文化,而跨国并购则很难保证企业文化的相承性和相容性。三三)国际分工定位是决定国际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投行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身在国际市场的清晰定位: 如果企业国 际化的愿景仅着眼于收人规模增长而非国际业务质量的话,就很容易为业务发展的难易所左右,被挤到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 从中长期的角度上来说,战略实施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高盛伦敦公司在年前后每年亏损超过亿美元,巨额的亏损由所有合伙人分担,但公司国际化的愿景并没有因此而动摇:“ 我们的挑战是在伦敦及整个欧洲复制高盛,使我们看起来更像高盛„ „ 我们只有一个选择: 公司必须在能力及承诺上都做到真正的国 际化。”

四)研究影响力确立投行国际市场地位 无论处于国际化的哪一个阶段,投行的市场形象都应该建立在: 对内应展示其精于国际市 场资本运作的一面,对外则应显示其国内市场地位的权威性和对业务地市场的深刻理解。投行进行跨国经营的初期普遍都会受到异域文化、法律、商业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面临市场开拓上的困难—从欧美投行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当地树立公司市场影响力最为有效的方式则是打造一支能力出众的本地研究团队,增强市场对业务能力的信任并高效获得业务资源。

高盛建立欧洲研究团队的“ 头雁效应”。高盛进入欧洲发展初期市场认知度较低,公司 通过打造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唯一一家名列欧洲研究实力前位的美国公司。绝大多数的顾问和行业专家都是顶尖的欧洲人才(见表这一团队对所在国市场了解的深度、业内人际关系和政府资源都帮助高盛在欧洲市场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① 査五)东道国区位条件将最终影响投行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效果 东道国的区位条件对投行国际化战略实施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对投行国际化扩张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东道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和容量;(东道国对证券经营机构的准人限制;(东道国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文化的同源性。欧洲和美国投行的国际化取得的成功,即与彼此文化背景相似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都选择了对方市场作为国际化首选目的地,实现了业务对东道国的成功融合。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篇2

之后的三十多年间, 美国的邮政快递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也在2006年终于迎来了第二次美国邮政业的重大改革。2006年是邮政系统的改革年, 国会多次召开听证会以听取多方意见, 在12月, 第109届国会终于通过了邮政改革立法,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 提出了新的结构体系调整。国会重新定义了邮政普遍服务和法定垄断的范围, 美国邮政也争取到了更多的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权利, 并且在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邮政产品费率制定, 邮政工人养老保险等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的改革。

法定专营权范围的变化

除却上述两次大的改革, 美国邮政的法定专营权的范围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更新调整。

1974年, 信函定义为“有名址的, 以语言或代码作为载体的信息记录或其他有形物体”, 禁止快递企业进行信函投递服务, 但限时12小时内和次午达的急件除外。进行急件投递的私人企业应向该地区邮政监管部门通告, 并接受其监管。

1979年, 因为从业人员, 竞争者, 国会的种种压力, 对信函, 包裹, 从业人员等等作了更加具体的定义, 也对可以私营的“急件”类业务增加了一些要求。

1980年, 在书面协定中, 确定放松管制, 允许私人企业在预收资费的情况下运送信函, 书籍, 目录等物品, 并对可由私营企业递送的信函, 书籍, 目录进行了一些限制。

1986年, 最近一次对邮政法定垄断经营权大的调整。在1986年9月19号, 在国际贸易企业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请求下, 邮政垄断豁免了国际性回邮一项。新的规定允许不经美国邮政干涉, 私人企业可以直接从美国本土将信函运送至海外目的地。这项举措大量节省了国际贸易企业在文件运送上的成本, 有力促进了那些对成本问题较为敏感的小企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 目前, 有承载信息能力的信函、书籍、商业文件和目录等的运送业务, 在符合一定前提下允许私人快递企业经营。

美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目前, 美国的快递业2006年的行业总产值为676亿美元, 吸纳就业人员528033名, 活跃在物流市场中的市场主体达3370个, 其中大部分是小型快递企业——这些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的动态竞争中保有自己的稳定市场份额, 有的占特定地区的灵活范围优势, 有的占国际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 渗透到高端低端, 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各个市场。

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 美国国内快递市场的86亿件包裹的商业额有76.5%属于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到企业的商业模式) , 有23.5%属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直接到用户的商业模式) 。

美国政府的监管思想基本上是:贸易活动延伸到哪里, 物流运输业务就发展到哪里, 把快递/物流业这种贸易依存度高, 对贸易环境优劣极端敏感的服务性行业和国内国际市场的贸易活动联系在一起, 进行宏观性的考量。快递市场也配合着商品零售市场的准入状态, 是完全自由开放的, 基于客户满意度进行市场自主筛选和自主调节, 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不存在准入制度, 对企业设限。

也基于同种考虑, 私营快递业不受邮政监管委员会管辖。联邦公路管理局 (F H W A) , 联邦航空局 (F A A) 和联邦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局 (FMCSA) 负责运营服务和安全保障管理, 环境保护署 (E P A) 负责实施空气质量保护、危险废置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管理。上述四个政府机构各司其职, 对快递业进行协同管理, 邮政监管委员会只对企业形式的美国邮政进行监管。

为了确保邮政普遍服务的服务普及性和价格普遍接受性, 政府势必须对邮政系统的普遍服务进行补偿。但是, 对于同时也进行竞争性产品服务的邮政系统, 如何有效的补偿普遍服务, 又避免对竞争性产品进行交叉补贴, 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 是政府政策制定的一大课题。对此, 美国政府出于让政府机构效率最大化, 节约政府成本的考虑, 并没有对那些不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私营快递企业收取附加税费, 也没有收益率管制, 而是通过设定产品价格下限的规定和开发新的服务产品, 拓宽商业途径, 由市场本身承担大部分调节功能。

1979年, 关于所有信件是否由美国邮政进行专营的争论才算真正的尘埃落定, 在法律上将信函部分的“急件” (Express Mail) 豁免于邮政垄断之外。面对紧急立法将“急件”排除于法定垄断之外的情况, 邮局决定自己豁免“急件”。作为进行普遍服务的补偿措施是“价格限制”。美国政府规定, 私营快递企业经营的一般性信函业务 (亦即邮政在价格保护下的市场主导产品, 如普通一等邮件) 定价必须最少高于美国邮政同等服务价格3美元或者两倍, 让美国邮政利用价格优势排除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 美国邮政的一大收益是广告投递。美国邮政的主要收益和顾客认知度最高的服务是在价格限制下一等普通邮件 (First Class Mail, 占总业务额的54%) , 而并非竞争性的快递产品。虽然随着电子邮件的兴起, 一等邮件业务持续下降, 但是因为一等邮件邮费低廉, 且美国邮政服务覆盖面的广泛程度是任何一家私营快递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美国邮政充分利用了这项优势, 和众多企业进行合作, 进行从金融服务广告到当地农业服务广告的多种类广告的投递业务。相应, 企业也会对投寄广告的美国邮政服务交纳广告费。

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 活跃的市场主体主动结成行业协会, 进行行业内服务。在美国, 行业协会是由某一行业的市场主体所组成的, 是公认、免税的法律实体。现代行业协会 (行会) 的主要职能是:代表行业主体的声音, 就法律问题和政府进行互动磋商;为成员开具不同程度的信誉担保, 以便成员进行融资;提供网络论坛, 实现非竞争信息和行业新闻的交流, 信息共享;代表行业和其他行业或者政府合作开展社会活动, 举办会议和贸易洽谈交流, 向社会普及产业信息, 推广产品服务;研究行业统计和发展趋势, 和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行业信息沟通;发行简报和出版物。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主体自我完善、自主管理的一种形式, 一直在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 既有利于市场竞争保持有序性, 也有助于促进市场环境的公平性, 同时便于行业主体共享产业信息。作为行业代表, 快递行业协会与国土安全部, 运输部, 商业部, 国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相关其他协会和国际贸易集团保持密切联系。

行会作为一种行业力量, 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无权和竞争对手勾结定价;保持服务质量、价格和标准对所有成员的无差别化;保持成员权利义务的无差别化;行会不参与市场规划或生产计划;组织行业内公开的业务竞标, 禁止欺诈性竞争。

美国现代企业的诞生历程 篇3

美国人反对托拉斯的理由十分简单直接。按照斯密的理论,经济的发展源于竞争,而大企业近乎垄断的地位,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甚至限制自由竞争。在把“自由”看得无比重要的美国人心中,垄断是十分可怕的。但是,现实的经济发展,不是按照理论公式算出来的。按理,大企业的霸主架式,必然会降低竞争程度。既然美国经济已经被大企业控制,这些大企业已经取得了垄断地位,美国经济应该是没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美国经济在世纪之交获得了空前的蓬勃发展,1894年工业产量超过英国而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前后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5%,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已经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2%。

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就只有变革理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经济的起飞做出了各种解释。例如,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道格拉斯?诺斯,就提出了“一国三方”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北部为南方和西部提供工业品,南部为北部提供棉花,西部为北部提供粮食、皮革等。三方有如一个“三足鼎”,共同支撑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钱德勒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型理论。他认为,支撑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正是这些大型企业,因为这些大企业存在着速度经济以及管理协调的高效率,从而使美国经济获得了比斯密式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更高的发展速度。那么,美国现代企业诞生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是什么呢?它们诞生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大型工业企业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这些疑问,钱德勒—给出了解答。他认为,美国工业企业的诞生过程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基础设施的准备;分配与生产中的革命;现代工业企业的成型。

基础设施的准备

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版图辽阔,市场巨大,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19世纪中期开始的“西进运动”,人口从东部城市大量向西部偏远地区迁移。这种人口的迁移,使得人口的分布很分散,不易形成集中的市场,与此同时,多数人居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较低。这种市场状况,决定了在1840年之前,美国的商人们以一种原子状态的离散分布方式撒布在广袤的原野,犹如漫天繁星,不能聚汇为集中的经济枢纽。这是一种典型的斯密式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改变这种离散分布的重要因素,是运输和通信革命。铁路和邮政,对美国企业的兴起产生了划时代的催化作用。1830年,从纽约到芝加哥需要三星期的时间,到1857年只需要两天。运输革命的开展,不仅加快了物流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经济的可预期性,企业主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做出相关决策,大大增加了市场的确定性。除此之外,美国铁路的修建对经济还存在间接的深远影响。邮政与铁路紧密伴随。过去,通信靠的是驿站和马车,1847年,通过铁路递送的邮路占10.8%,轮船递送占10%,近80%邮路还是驿马递送。到1857年,铁路就成了邮政的主干。1852年,2.3万英里的电报营业线,把通信革命推向新阶段。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邮费的降低,准确性的增加,使企业主如虎添翼。

铁路管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企业管理,它要求必须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统一的协调经营,而不能进行简单的分散化处理。这对当时的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对此,美国铁路的管理者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铁路的管理开始进入正轨,各种制度规章(包括会计统计制度、管理协调流程等等)已经完善(参见本刊2007年第3期《管理学的先驱》)。这种新型的制度,基本上被后来的大型工业企业全盘采纳,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由于铁路管理的复杂性,所有者或者家族不得不雇用领薪经理进行管理协调工作,从而产生了美国历史上最早的经理人阶层。随着经理人阶层的不断扩大,美国铁路的所有权与管理权逐渐分离,这一点对于现代美国企业乃至美国整体经济的影响极为深远。

铁路的修建需要大规模的资金,适应这种需求,纽约资本市场担负起了为修建铁路筹集资金的任务。与此同时,各种现代金融制度规范逐渐完善,为日后美国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筹集资金创造了不可或缺的金融制度基础。

分销与生产革命

以铁路为代表的现代运输系统的发展完善是进行分销与生产革命的必要条件,但是,前者并非是后者的充分条件,只有在现代运输系统完善的基础上,并且相关行业突破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限制,分销与生产革命才会接踵而至。另外,美国现代运输系统的完善跟分销与生产革命在时间上并不是先后关系,而是随着铁路修建几乎同步展开的过程,尤其是分销系统的建立更是如此。

由于分销领域的技术限制较少,对管理协调的要求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第一批大型企业最早产生在分销领域。他们逐渐取代了长期以来占据分销领域的批发商,通过大规模经营降低成本,进而从小企业和批发商手中夺走市场份额。但是,钱德勒认为,规模的经济性和分配的经济性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速度。这种经济性不是来自建造更大的商店,而是来自提高库存周转率。这是大型分销企业(大零售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为了获得速度经济性,这些行业的企业家必须建立起合适的组织体系,并招聘必要的领薪水的管理人员,来对货物进行合理的协调安排,同时也有必要建立内部的财务会计体系。

相比之下,生产领域尤其是第二次产业革命诞生的资本密集型工业行业,它们进行技术突破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更多的专利发明积累,所以,这些行业(机械、电气设备、化工、金属)的大规模生产在时间上要略晚于分销行业。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需要进行协调的工序众多,所以,更有必要招聘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在这里,钱德勒认为,“通过能力”是衡量生产业绩的重要指标。所谓通过能力(throughput)是钱德勒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质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生产过程的速度和数量。对这一概念,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有明确的解释。通过能力越高,生产设备的使用率就越高,单位成本就会越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业者们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很严峻的,远比我们今天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为了协调复杂的工艺流程,美国掀起了后来风靡全世界的“科学管理运动”,诞生了泰罗、甘特、埃默森等一大批管理的先行者,管理学由此发端。

现代工业企业的形成

钱德勒认为,“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之为现代企业”。现代企业是在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完善之后,伴随着分销和生产革命的开展而逐渐成形的。换句话说,分销与生产革命的进程也就是现代企业形成的过程,这不是两个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分配领域,由于不需要过大的初期投资,企业生产扩大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留存收益,所以,股权(即所有权)仍然主要集中在个人或家族手中,创业者或家族代表仍然掌握着高层管理的决定权。在这些行业中,创业者只需要招聘必要的中层管理者来协调货物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即可,故现代企业产生的时间较晚。只有那些由于经营的原因遇到了财务困难的企业,才会吸收外部投资(主要是银行),客观上促使股权分散,两权逐渐分离。

在钱德勒看来,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为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由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过程更为复杂,这些企业的创业者必须招聘更多的管理人员,组成等级制的管理团队,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同时,这些行业都需要较大的投资,单靠企业的留存收益不足以满足这种巨大的资金需求,故金融势力对这些行业的初期发展影响较大,这使得企业的股权日益分散。然而,银行金融家对工业行业的经营既没有经验,又没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招聘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总体管理协调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当一个企业的中层和高层皆为支薪的经理人员所控制的时候,现代企业的雏形就诞生了。钱德勒经过考察后认为,管理人员掌握了企业的高层决策权以后,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负责任,相反,经理人会逐渐将管理工作当做一种终生职业,而不是一种短期行为,与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单纯看重短期分红利益不同,经理人员更能够采取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即使短期内会损害股东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完善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的战略与职能的竞争,贯穿着企业生命的始终,没有孰先孰后的问题。战略与职能的竞争促使企业的结构随之改变,同时,企业的结构对战略与职能的竞争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战之前,美国企业最主要的竞争战略是横向合并与纵向一体化,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在这种战略下,几乎所有美国企业采取的是按职能分部的集权化结构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逐渐采取海外扩张和相关多元化的战略,而按职能分部的集权化组织结构对此不适应,导致了管理的混乱,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于是产生了对新的企业管理结构的需要。以杜邦、通用汽车为代表的美国大公司最早探索并发展了多部门企业结构(即管理学上常说的事业部制)。这种新的结构适应了战后的现实,进一步提升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至此,美国现代企业基本形成。

美国现代企业形成以后,与竞争对手在国内外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职能和战略上的竞争,二战后,其他国家的大型企业也逐步采取了多部门结构。随着时间的发展,多部门结构与刚刚诞生时相比,发生了一些完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层管理人员职能的逐步明确(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分配资源和制定计划)和研发在企业活动中地位的与日俱增。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篇4

印支半岛那片热带丛林上空,用血与火换来的教训表明:典型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空战模式,以重大代价突出设计的高空高速性能在实战中很少有发挥的余地。设想中的超视距空战主宰一切的时代尚未到来,近距空战仍然是现代空战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第三代战斗机自 60 年代末以来相继问世。由于有越南空战的前车之鉴,其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克服越南空战中遇到的问题。其典型特征是:最大速度 M2.0~M2.5,开始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以及涡升力技术;低翼载,高推重比;大部分采用放宽静稳定度设计;装备第三代中距、近距空空导弹,内置式固定航炮;全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统;多功能 PD 雷达。

美国先后研制出 F-

14、F-

15、F-

16、F/A-18 四种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四兄弟在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都有上佳表现,以航电设备完善、机动性良好著称。但敌我识别系统仍是美军隐痛,多次发生误伤事故。

F-

14、F-

15、F-

16、F/A-18

苏联直到 80 年代中,第三代战斗机米格-29 和苏-27 才相继服役。这是苏联三代机的代表作,也是苏联战斗机的绝唱。就气动设计而言,苏联三代机并不亚于美国同期产品。但航电水平始终是苏制战机永远的痛。80 年代服役的两种三代机,其航电只相当于美国 70 年代初的水平,严重限制其作战能力的发挥。

俄罗斯飞行表演队的米格-29 和苏-27

西欧各国(英、德、意)在 70 年代研制出“狂风”战斗机,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多用途战斗轰炸机,性能上和第三代机有较大差距。80 年代为了替换主力制空战斗机,西欧国家再次联合发展,这就是欧洲战斗机(EFA)计划。90 年代后,由于苏联解体,EFA 进度急剧放慢,并降级成为 EF2000。由于研制时期较晚,该机得以采用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作战能力超过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成为所谓的“三代半”战斗机。

“台风”的最新型号:带保形油箱和矢量喷管的“台风”2020

1978 年法国的三代机幻影 2000 问世,采用达索典型的无尾三角翼布局,但应用了放宽静稳定设计、电传操纵、复合材料等新技术,使得性能大幅提高。但该机 M53 发动机性能比同代的美国 F100 发动机差一个档次,严重制约幻影 2000 的性能,这是法国飞机的致命伤。80 年代初法国也曾参与西欧 EFA 计划,但因作战要求和研制主导权问题退出,自行发展 ACX 战斗机——该机后来演变成“阵风”。这也是一种三代半战斗机,放弃了达索传统的无尾三角翼布局,改用近距耦合鸭式布局,以期进一步提高机动性能。不过“阵风”的经历和 EF2000 差不多,进度严重拖延。

2011 年 轰炸利比亚行动中的法国空军“阵风”和“幻影”2000D

瑞典则研制了 Saab-37 的后继机 JAS-39,该机同样采用欧洲流行的近耦鸭式布局。其突出特点是廉价,多用途(只需更换软件和在必要时加挂吊舱,即可执行不同任务)以及良好的可维护性。因此尽管该机各项性能在三代机中都不出众,但仍然以其高效费比赢得不少用户。

JAS-39 的最新型号:“鹰狮”NG

1991 年,美国空军 ATF 选型竞争落下帷幕,设计较为传统的 YF-22(选装 YF119 发动机)中选——这标志着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的诞生。这种飞机按照所谓的“S4”概念设计,即超音速巡航、隐身、超机动性、可维护性。这一概念后来也成为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的判断标准。从性能上说,F-22 的确足以傲视群雄,但其高昂的价格也令美国空军倍感吃力。在这种背景下,JSF 计划出台。该机最大特点是在设计过程中严格考虑价格因素,开创了军机设计的先河。尽管 JSF 的性能和 F-22 这样的标准第四代战斗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它在设计中引入并完善的一些概念(如可操作性、可维护性、低成本等),却足以改变未来飞机的设计方向——这也是 JSF 的真正先进之处。

F-22 已正式停产,最终数量 183 架

轰炸机方面,70 年代以后只剩下美苏两国在研制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

美国在下马的 B-1A 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进,强化隐身性能,加强结构,主要以低空高速方式突防,发展出 B-1B。1978 年启动的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计划,最终发展成新一代隐形轰炸机 B-2,开创了轰炸机的一个新时代。同期的苏联图-22M 轰炸机以作战威力强大和准洲际航程一度成为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谈判的焦点。而其“多用途轰炸机”计划最终发展出图-160,该机隐身性能不佳,仍强调高空高速突防,与同期美系轰炸机风格迥异。

B-2 的理念和强调高速突防的图-160 截然不同

进入 90 年代后,俄罗斯已无实力继续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美国也没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其空军甚至计划让现役轰炸机群服役至 2030 年。如无意外,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将见不到轰炸机家族的新面孔了。

图-160

攻击机的发展呈现明显的螺旋上升趋势。1966 年美国空军启动 A-X 计划,研制专用攻击机,即后来的 A-10(参与竞争的 YA-9 被淘汰)。苏联则针对性地推出了苏-25。这两种飞机的共同特点是:装甲厚,火力强,强调低空性能而放弃了对高速性的要求(均为亚音速飞机),专用于近距空中支援。进入 80 年代,战斗轰炸机再度兴起,由于技术的发展,这一代的战斗轰炸机真正实现了双重用途——最典型的莫过于 F-15E,曾经强调“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的空优战机改型。不过,这时的战斗轰炸机重点是纵深遮断,而非近距支援。

F-15E 用于取代 F-111,作战性能大有提高

随着 F-117A 的出现,攻击机进入了隐身时代——尽管该机被称为“战斗轰炸机”,但由于气动性能不佳,这种飞机实际上就是一种专用的纵深攻击机。90 年代以来,防区外发射武器技术日渐成熟,从而大大强化了作战飞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并提高了其战场生存力。相比之下,厚重装甲对生存力的影响却明显下降。以 A-10 为代表的一代攻击机逐渐过时,美国空军开始逐渐将其淘汰(当然,这类飞机仍在其它国家继续服役),JSF 计划已经明显体现出这种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将进入一个战斗轰炸机大发展的时代。

F-35 更应该被视为隐身攻击机

说到这里,终于也该告一段落了。这实在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那片冰冷的铁翼上,不仅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也凝聚了太多的血色和沧桑。和平主义者也许希望军用飞机永远停止发展,但没有永恒的和平一样,只要人类还在这地球上,军用航空就永远不会停止发展。30 年来的技术发展 涡升力技术

年代末以来,涡升力技术逐渐成熟,进入实用阶段。由此诞生了两种先进的气动设计——边条翼和近距耦合鸭式布局。其根本原理都是利用机翼上表面的稳定涡流诱导产生涡升力,并为上表面附面层补充能量,推迟机翼失速。涡升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能,并成为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中,鸭翼可以兼作操纵面,在欧洲 80 年代战斗机设计中颇为流行。不过,近耦鸭式布局有两个固有缺点:配平能力不足,鸭翼偏转时 RCS 增大。因此美国 ATF 在方案论证时最终放弃了鸭式布局。

歼-20 打破了鸭式布局不隐身的神话

随控布局

“随控布局”设计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一思想实际是建立在业已成熟的自动增稳系统技术基础上的。但与之不同的是,飞控系统的设计不再是飞机外形确定之后的才考虑的事,而是在研制过程中与气动外形进行一体化设计。采用随控布局设计,不仅可以显著改善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还可以优化飞机外形、降低成本等。在 70 年代美国空军 LWF 计划中,通用动力公司率先将随控布局设计用于实践,研制出一代名机 F-16。此后,所有高性能战斗机都采用了随控布局设计技术。

使用线传操纵随控布局的 F/A-18E/F

涡扇发动机和收扩喷管

发动机自 60 年代以来,开始进入涡扇时代。和以前的涡喷发动机相比,涡扇发动机主要区别是增加了一个前风扇(低压压气机),从而获得更高的增压比,提高推力,降低耗油率。不过,在这期间,涡扇发动机也走过一段弯路。在为 F-15 研制 F100 发动机时,曾出现过只重性能和先进性而忽略其它方面的情况,结果导致早期 F100 可靠性极差,F-15 大批趴窝。此后,重视发动机可靠性成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不可动摇的原则。在发动机发展的同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喷管,也在 60 年代末有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简单收敛喷管适应性不佳,在某些情况下造成的推力损失严重到令人难以接受。而先进的收敛-扩散可调喷管则可以控制喷管的有效面积比,实现增推的目的。1967 年,在 F-14 战斗机上,这种喷管首次得到实际应用。不过,F-14 采用的是独特的光圈式结构,其后的大多数战斗机都采用了铰接鱼鳞板结构。

F100 的铰接式收敛-扩散可调喷管

推力矢量技术

进入 90 年代,新一代推力矢量技术开始投入实用。早在 50 年代,霍克公司研制 P.1127(即“鹞”的前身)垂直期间战斗机时就开始应用推力矢量技术。但当时的推力矢量设计严重影响飞行性能,因此始终未在主流战斗机上得以应用。而新一代的推力矢量喷管,则可以完全与飞机后机身融合,并不影响飞机性能,虽然付出了一些重量代价,但在操纵性方面获得的好处却是难以衡量的——特别是在超大迎角范围内,气动舵面都已失效的情况下,推力矢量控制更显出其价值。如苏-37 的“弗罗洛夫法轮机动”,正是借助矢量推力的帮助完成的。

F-22 的推力矢量喷管结构

先进显示系统

战术信息的增多,使得平显早已不敷使用。于是,80 年代诞生了下视多功能显示器,取代了原来的仪表盘。多功能显示器可以集中并根据需要分别显示飞行速度矢量、飞行姿态角信息、机上功能系统、武器系统、导航数据等多种信息,而不是象传统仪表一样将所有信息全部显示在飞行员面前,由飞行员去选择并处理,从而增强了飞行员对信息的管理能力,提高了其作战效率。80 年代服役的苏-

27、米格-29 装备了头盔瞄准具,可以显示有限的武器和飞行信息,算是平显和多功能显示器的补充。美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未投入实用。到了 90 年代,头盔瞄准具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可以显示多种战术、导航、飞控信息,从而取代了平显,成为“头盔显示器”——在 JSF 的获胜型 F-35上,“头显”已经成为正式装备。

F-35 飞行员的头盔瞄准具

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这一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实际上,现代隐身技术的真正源头是在苏联。1962年,一位苏联物理学家发表了一篇关于衍射的论文,正是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美国在 70 年代开始启动飞机隐身多面体的研制工作。受限于当时计算机的能力,洛克希德只能对一系列三角形表面组成的二维外形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进行计算——其成果就是“海弗蓝”验证机,该机最终发展成第一代隐身攻击机 F-117。其特点是强调隐身,气动性能严重恶化。之后,计算机能力的增强使得设计人员可以计算曲率连续变化外形的 RCS,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第二代隐身飞机 B-2 战略轰炸机。该机仍突出隐身性能,但飞行性能明显改善。其最大问题是隐身性能维护不易,连续作战能力受影响。F-22 则是第三代隐身飞机,强调隐身性能与机动性能相结合,并大幅降低了隐身维护的成本和难度。F-35 则进一步改善可维护性,成为一种真正的“可用得起”的隐身飞机。时至今日,隐身已成为现代战斗机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使不能实现全隐身,至少也要降低 RCS。

美国黑人报刊的成长历程 篇5

本文所说的黑人报刊,特指在美国现有领土上由美国黑人主办的、内容面向黑人读者的报纸、杂志。

在美国的殖民地历史上,黑人长期没有文字,口头传播成为他们主要的传播手段,形式也主要是传道、灵歌、逃离南方种植园、获得自由的黑人的叙述。1860年以前,90%的黑人生活在南方种植园中,基本权利都没有,就更谈不上受教育和读报的权利了。10%生活在北方的自由黑人中也仅有1/3的人识字。

1827年,为了反击《纽约调查者》(New York Enquirer)编辑莫迪凯・M・诺亚对黑人的攻击,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大学生――约翰・拉斯沃姆(Hohn Russwurm)与塞缪尔・科尼什一道创办了《新闻自由报》(Freedom Journal),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黑人报纸。它被称作“彻底废奴的报纸”,它要让“公正遍及全球”。其内容主要是或自创的诗歌、黑奴新闻。?

遗憾的是拉斯沃姆与科尼什在是否应在非洲设殖民地遣返黑奴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结果在头六个月中起主要作用的科尼什退出该报。1829年拉斯沃姆远走他乡,去利比里亚一边做官,一边办《利比里亚先驱报》(Liberia Herald)。科尼什则重新掌握了《新闻自由报》,并把它改名为《人人权力报》(Rights of All),承诺为黑人争取公民权。但终因资金不足而于1829年10月停刊。?

此后,黑人报刊再度出现就是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事了。1835年出现了《时代精神》(Spirit of Times)。1837年,菲利浦・A・贝尔创办了《鼓吹周刊》(Weekly Advocate),后改名《有色美国人》(Colored Americans),由科尼什任编辑。它关注普通受众,为人权、正义疾呼,反殖民制,发行量最多时达2000份。1842年,它也没逃脱因资金短缺而关门的结局。?

如果说二三十年代黑人的著名报人是拉斯沃姆和科尼什的话,那40年代出现了一位真正的黑人报业英雄弗来德里克・道格拉斯。直到20世纪70年代他还有极大的影响力。?

道格拉斯系白人种植园主与黑人女奴所生,但他的身份仍是黑奴。1838年他逃出种植园,在威廉・劳埃德・加里森鼓励下受教育,此后开始为报刊撰稿。为逃避再次被捕沦为奴隶,他逃往英国,直至1847年朋友集资为他赎身才重归美国。回到美国后,他写了第一部自传――《道格拉斯一生自述》。由于他的作品,1847年被威利斯・A・霍奇斯任命为《牡羊角报》(Ram’s Horn)编辑。1847年通过该报,道格拉斯宣布他自办报纸《北极星》(North Star)诞生。?

在《北极星》的报头上写着“权力不分性别――真理不分肤色――上帝是我们大家的父亲,我们都是兄弟。”它主张“普遍解放,提高公众的道德标准,促进有色人种在道德、智力上的发展,以及加快我等三千万被奴役黑人同胞自由日的到来”。?

1847年11月1日该报发行时的销量便达到3000份,除在美国发行外,还在欧洲、西印度群岛发行。为了办报,道格拉斯房子被烧,与朋友加里森闹翻,但勇气和文字水平使报纸生存下来。1851年,《北极星》兼并其他报纸改名为《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报》。1860年由于经济原因周报暂停。1863年他又出版了名为《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月报》的杂志。1870年他受聘并投资《新时代》周刊,将其更名为《新国民时代》,此后一直是道格拉斯自行垫付资金维持该刊物的发行。

1843年因为匹兹堡的正规日报拒绝刊登黑人来稿,哈佛大学的第一位黑人毕业生马丁・R・德莱尼一气之下办《神秘报》。1848年它被非洲人卫理公会主教派教会购买,改名为《基督教先驱者报》。1852年迁至费城,改名为《基督教纪录报》,成为最老的一家黑人宗教周刊。?

1856年南方和西部才出现黑人所有的报纸。南方出现了《新奥尔良克里奥耳人日报》,这也是美国第一家黑人日报。1855年在萨克拉门托召开了加州第一届有色人种大会,结果决定在旧金山办西海岸第一家黑人报纸《时代镜报》。它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反对法律禁止黑人作证的规定。1858年因其主编搬离旧金山,报纸也随之中断。

与大众报纸发展趋势相同,在“新式新闻”时代,黑人报纸数量也一下从1865年的40家增加到1187家。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篇6

美国校长培训历程述评

[摘 要] 应该培训谁?培训什么?由谁承担培训?这几个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校长培训的核心问题。美国校长培训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然存在争议,未能达成共识。美国校长培训的历程对我国校长培训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校长培训;受训者;培训者

19世纪末,由于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得政府与学校改变了过去对校长能力标准的看法,逐渐出现学校管理的课程与校长培训的项目。综观美国校长培训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对于培训什么人,培训什么知识,谁来培训,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通过叙述美国校长培训的发展过程来展示美国校长培训项目的进步与不足。

一、校长培训项目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早期,以大学为本的教育行政人员培训计划就其本身的培养目的与目标并不确定,至1879年和1881年在此领域的最早的大学课程才出现。1881年,密歇根大学开设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门关于学校管理的课程。从1890年至1910年,因为公立中学的大量扩张,导致教育行政领域人才培养的课程达到了本科或本科以上要求,同时由于高中入学率几乎四倍的激增造成教师数量成五倍的增长,因此高中教育的迅猛发展成功推动了教育管理人员学历的提高。①

1900年,教育行政领域还没有学校能提供系统化的学校研究,仅存在一些课程。5年后才出现两个可以提供博士学位的高等院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25个学院与大学有类似的培养项目。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领导培训项目又增加了两倍,但自项目出现之始,教育管理和行政人员的培养模式就存在分歧。② 美国教师教育学院系主任詹姆斯·拉塞尔(James Earl Russell)认为,应该培养已经从业的有经验的教育管理者,半工半读,选取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有意义的科目作为学习内容。哈佛教育学院系主任亨利·霍尔姆斯(Henry Holmes)称,此想法至少表面看来对教学是不利的,更适合教书匠而不是教育者。因此他号召培养计划的模式应类似于法律学院与医学院。他提倡硕士培养计划,提供学术化课程,教育那些年轻的有能力而无经验的学生,让其在本科的基础上继续两年全日制的硕士学习。芝加哥教育学院领导查尔斯·贾德(Charles Judd)反对亨利的观点,认为那样培养的学生质量相对较低,但同时他也反对哈佛模式。在他看来,最好的方式是发展科学化的教育研究与领导培养,应从受训教师中选拔人员并鼓励其文理全面发展。③ 事实上教育学院的系主任们都认可这些分歧,因为分歧其实源于教育行政与管理的目的与目标,毕竟学术与实践何为重点是截然不同的两端。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应招何种学生?学生应准备什么?学什么?应雇谁去教?提供何种学位合适?教育行政与教学和研究有何种相关?还没有数据表明何种模式最为科学,因此各州存在差异。

虽然教育行政管理发展的方向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对管理者进行培训的项目却自上世纪始迅速发展。这些项目的产生满足了教育学院、教育行政管理者个体、学校系统和政府多方需求。

二、校长培训项目的发展

1.两次变革的出现

早期就教育学院的作用来看,教育管理者的培训项目更多地是一种标志,可为受训者带来

声誉与威望。培训项目为受训者提供了一条获得高职位高薪水的途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当然同时也教会他们行政责任方面的知识。但这也意味着处于基层的一般教师尤其是妇女很难成为受训者。即使如此这些培训项目还是有巨大意义的,取代了过去那种混乱的,指定学校领导的政治化过程。它作为一种理智的、拥有更多知识界精英参与的领导培养选拔系统,为未来学校领导者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也满足了国家对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这对教育学院、学校系统、具有潜力的管理者和国家都是有意义的,因此他们也就由此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伙伴关系。问题的产生首先始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社会变革运动——民权运动。在舆论的压力下,教授与教育学院的行政管理者允许妇女和有色人种进入教育行政与管理——这个原本只有白种男人的领域。法律、政治氛围与雇佣关系程序的变化意味着学校管理者不再只是教育学院推荐的候选者了。职位的空缺必须被公开宣布并刊登,新职位的任命必须通过更公开的固定化程序的选拔模式来确认合适者。

第二次改革始于1983年的一份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紧接其后的学校改革运动使学校领导力也处于热点之中。在学校的成功、学生学业成就与学校绩效的测量方面,学校领导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至少学校领导力应对这些结果负责。白宫与国会的报告认为,美国学校是失败的,那么学校领导力也是失败的。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四方关系的完全瓦解,只是国家不再干预教育管理和行政人员的培训项目,并给培训提供多样的选择。受训者拥有多样的选择权而且不仅限于在学校中谋求职位。学校委员会可雇佣那些非教育学院的毕业生来担当他们的领导,同时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领导培养计划。不过教育行政人员培养项目对于此领域的职业化还是具有把关意义的。④

1987年,教育行政卓越化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校领导者》的报告。它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在国家505个教育管理和行政者培训项目中,只有不到200个符合必须的标准。委员会认为其余的应该被停掉。紧接着的几年里,批评声从专业领域发展到公共媒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纽约时报》刊登的两位杰出教育家的评论:他们争辩在过去30年里,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之所以会呈螺旋式向下滑落,主要是因为一些低声誉的学院与文凭制造小作坊式的学院造成的,它们的入学要求低,课程陈旧再加上低期望值的培训过程使得培训结果自然很不理想。许多同时存在的培训项目,除了申请者支付学费的能力外,毫无其他入学资格要求,这导致培训的质量下降,甚至一些教育学的博士学位都失去了意义。⑤ 委员会报告公布16年后,学校领导力培训项目的声誉跌倒了低谷。甚至有批评指出这种一直由大学进行的培训项目应完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学校、地区或州政府自行发展设立的各式各样的灵活的项目。直到2003年,基础教育委员会与福特基金会发表了一份报告《为美国学校寻找更好的领导人:一份宣言》⑥,其将教育领导力的危机归结于学校课程的无效与国家资格证书里所列条例的误导性,并将此看做是导致优秀青年离开教育领域的祸源。诸多教育学院的教授们不断地就此问题进行争论,但最终也未能得出合理的令人满意的答案。后来大家不得不回到问题出现的开端:那就是最初那三位学者的争论,学校领导培训项目应该选择谁去参加培训?应教授什么知识?应该由谁去教?

2.受训者与课程

美国校长的选拔与任命一般都是由地方学区自主决定,因此资格标准、能力考察与人事推荐都十分重要。几乎2/3的州都要求校长职位的申请者必须具备:(1)校长资格证书;(2)完成教育管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培训的学历证明;(3)在学校全职从事二到五年教学或其他工作的证明;⑦ 同时这也表明,学历、资格证书与工作经历是校长选拔标准中的核心。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美有41个州要求基础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工作,才能授予其管理资格,26个州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完成硕士学位后才能获得管理执照。到了1993年,45个州要求校长必须至少具有硕士学历(或同等学历),到2003年有75%到90%的校

长都是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同时那些倾向于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或者已经在职的教师也希望通过参加这些项目提高学历从而提高职位和薪水。学校领导力培训项目主要培训三类学生:(1)当前或未来的学校管理者;(2)为了提高薪水待遇而提升学历的教师;(3)立志于学校领导力方面的研究者。

因为培训者众多,所以课程存在差异,但据亚瑟·莱文(Arthur Levine)所提供的一份校长调查报告称,在那些毕业于大学或最近参加过培训项目并获得学位证书的校长们中有80%以上的人都称自己的课程中有这样9门:教学领导力(92%)(指参加此课程的人数比例)、学校法律(91%)、教育心理学(91%)、课程开发与发展(90%)、研究方法(89%)、教育学的历史和哲学基础(88%)、教学和习得能力(87%)、儿童与青少年发展(85%)、学校领导力(84%)。只有63%的校长认为这些课程是有意义的。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课程是:学校法律(80%)(认为课程在工作实践中有价值的人数比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79%)、教学领导力(78%);而最没有价值的课程是那些比较抽象与实际工作联系较少的,如教育学的历史和哲学基础(36%)、研究方法(56%)。其实,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在美国并没有受到共同的认可,很多接受培训者认为课程并没有提高他们的实践管理能力。他们更倾向学习与实践更相关的课程,如实践一线成功校长的指导,最新的高科技教学运用能力,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与相关课程编制能力,金融资助的获取和管理能力等。⑧

3.培训者与服务者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垄断了学校管理人员培训活动,形成以州为基地、以学分为导向的“一种最佳模式”,从而出现了全美50个州400多项培训活动大同小异的情况。随着要求改革大学控制校长培训的呼声不断增强,部分联邦和州政府开始寻求在没有大学介入的情况下提高在职校长培训的质量,并寻求其他的校长培训基地。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全美提供学士程度的培训机构数量相对稳定:1976年有375所大学,1986年为372所,1994年为371所(这些统计数字不包括那些只为取得校长资格证书服务的机构)。⑨ 培训的名称一般是“学校管理”、“学校领导”之类。虽然有些培训机构是独立的,但多数是与其他部门联合办学。

美国还存在诸多的学校领导者协会,包括美国学校管理委员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AASA)和全国中学校长委员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NASSP)为提高校长培训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美国学校管理委员会主要致力于行为目标和培训指南,以及校长在职的培训工作。1989年,其为校长的专业发展设计了一个五年计划,分析校长的需要和专业发展过程,几年后,在肯塔基形成了一个监督及评估计划。1993年,美国学校管理委员会在关于学校区域文化、政策和统计、交流和社区关系、组织管理、课程制定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制定了8项评价指标,被广泛采用。2003年,全国中学校长委员会与全国小学校长委员会联合成立全国校长协会,致力于完善全国校长资格认证过程。⑩

全国教育管理教授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Professor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CPEA)和教育管理大学委员会(University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UCEA)是两个定位于专业人员的组织,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人员的集体努力来提高校长培训的质量。全国教育管理教授委员会成立于1947年,首先通过大学与教育领导人员建立联系。教育管理大学委员会创立于1956年,就博士层面的校长培训与美国、加拿大约50所大学建立了联系。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这两个组织通过发行出版物、举办讨论会以及其他一些方式,达到了吸引公众注意力,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教育管理行为等诸多效果,对校长培训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87年以来,教育管理大学委员会每年集会一次,并与全国教育管理委员会的年会一起发展成为校长培训论坛。{11}

全国教育管理政策委员会(the 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PBEA)成立于1988年,该委员会的成立结束了校长培训专业协会分离20多年的历史。1994年,委员会组成工作小组,修订原有课程指南并形成新的统一的课程指南。1997年起,这些指南成为校长培训计划的指标。1994年其与各州学校主要官员协会(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CSSO)联合设立管理人员资格标准。随后在1996年,学校领导资格证书颁发联盟在提取联盟中24个州的意见后,制定出6条标准,即形成和维持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和教师特点发展学校文化;确保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学校环境;联合家庭和社区,有效利用社区资源;行为公正且合情合理;理解并能适应大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背景。{12}

4.存在的争议

亚瑟·莱文(Arthur Levine)在他的《学校领导者的培训》中写道,在2003年大约有500所师范类院校、教育学院或一些培训机构有资格为学校行政人员提供保障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教育培训计划。2003年,在教育行政领域中有1.5万个硕士生,占全教育领域在此年获得硕士学位人数的1/8。有2300个博士生,占全教育领域在此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的1/3。大多数学位的授予都是在那些最高仅能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这些数字显示了在美国存在许多学校领导力的培训项目。今天在美国有55%的教育类学校提供校长领导力的硕士及其以上的学历培训,其中有32%同时提供副校长或其他行政职位的学历培训。当然也有一些非学历的培训项目,学历与非学历的项目大概共有600多个。这比文献中所记载的2001年的参加者要多出许多。这意味着自从1987年教育管理卓越化国家委员会关闭了3/5的国家级别的学校领导力学历培训项目后,民间就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的数量却巨增。

教育领导力培训项目被认为是“可以挤出现金的奶牛”,因此在此培训领域有四个问题一直都很麻烦:第一,那些在高校外提供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不断激增,理论上来说这些项目是需要的,但是在实践中他们比那些以高校为基础的培训项目质量要低,同时培训者只是一些良莠不齐的顾问教授。第二,许多研究型大学开设的教育领导力博士点的培养并不是因为他们擅长,而是因为这一领域最易获得政府支持,因此一些原本没有资格培养博士的院校积极争取,利用这个项目提升院校声誉。第三,由于受训学生增多造成就业出现危机,而高校为持续收益不得不降低入学标准,这就造成了一种处于底部的竞争。同时会出现参加培训的人一味追求学校培训费用低和培训时间短,只求学历不求质量的现象。第四,今天在50个州96%的公立中学,如果教师获得学位的提升则其薪水就会得到提升。教育学院这个文凭制造机器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上低入学要求与各种培训机构的竞争,使得培训学校更不愿在课程改进上花精力。

因此,美国一些学者认为,入学标准低、课程的过时与脱离实践、各种教育学院和培训机构的恶性竞争使得美国教育领导力培训项目是失败的。

三、借鉴意义

虽然美国校长培训不是完美的,甚至还有许多不足,但是美国校长培训革除教育学院的培训垄断性,同时加上存在的诸多为培训服务的协会、诸多客观的衡量标准以及对校长资格严格认证,都使得学校管理领域的准入及校长的选拔显示出极大的公平与公正性,对我国校长培训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比如在培训对象上,既要培训有经验的教育管理者,也要培训无经验的未来的教育管理者;培训内容上应该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重;培训机构应该多元化,鼓励竞争,而不应该由某个机构垄断培训,与此同时政府应该监督培训机构,使其培训教育达到预设标准。

注释

① Arthur G.Powell.University Schools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1976(1):3-20.② Josephy Murphy.Preparation for the School Principalship:the United States Story.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1998(3):362.③ Arthur G.Powell.University Schools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1976(1):11-15.④⑧ Arthur Levine.Educating School Leaders.The Education Schools Project,2005:17-18,38-40.⑤ James W.Gutherie and Tedn Sanders.Who Will Lead the Public Schools.The New York Times,2001-01-7.⑥ Broad Foundation and Thomas B.Fordham Foundation.Better Leaders for America’s Schools:A Manifesto.www.edexcellence.net/manifesto/manifesto.html,2003.⑦ Browne-Ferrigno T.,& Alan Shoho.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leadership preparation selection criter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p.7.⑨ 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editor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nd)[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s,1999:122-123.⑩{12} 姚霞.影响美国校长培训发展的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1):61-62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篇7

一、美国技术教育发展的简要历程

(一)萌芽期(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

美国的技术教育在源头上受到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被誉为“手工教育之父”,他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儿童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认为二者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1]这一思想为美国将手工教育归入普通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此影响下,美国兴起了“裴斯泰洛齐运动”。

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技术教育还受到俄国的影响。1868年,莫斯科建立了“帝国技术学校”,该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工艺劳作”,包括一系列的金属加工和木材加工,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操作性知识与技能、建筑知识。1876年,在美国“费城百年博览会上”,[2]“帝国技术学校”展示了其发展成就与工具作品,给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带来强烈的震撼。来自华盛顿大学的伍德沃德(Woodward)在此次博览会后认为将手工艺引入普通中学是极为必要的,并于1879年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手工训练学校——圣路易斯手工训练学校(St.Louis Manual Training School)。该校除提供传统的学术性学科外,还提供绘图、木工、浇注、锻造、模具制造和机器维修等方面的课程,这是美国将手工艺课程引入普通中学的开始。

(二)发育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期)

1906年,美国兴起了职业教育运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于是普通中学开设的“手工艺”课程受人关注。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的中学课程在传统的学术性基础上得到改造,增加了如消费、家政、金工、木工等与生活和职业有关的课程。加之受杜威(John Dewey)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手工艺劳作课被接受为普通教育领域的一个学科。

在这期间,随着加工材料的改变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技术教育的名称也由“手工艺教育”变为“工艺教育”,标志着美国技术教育的实施发生了重大变化。1947年,技术教育家沃纳(William Warner)提出改革传统的以手工艺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教育,主张工艺教学内容应转变为主题更为广阔的动力、运输、通讯、建筑和制造领域。这是美国现代技术教育的一个雏形。

(三)成长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震惊美国朝野,对技术教育产生重大冲击,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计划随之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着重于改善工艺教育的课程品质,确保工艺教育在中小学得到实施,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成果是“马里兰计划”(The Maryland Plan)、“美国工业计划,”(American Industry Project)和“工艺课程计划”(Industrial Arts Curriculum Project)。这一时期的技术教育体现出很多不同导向,如技术导向、工业导向、生涯与职业导向、整合导向等,逐渐形成了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逻辑,为现代技术教育奠定了系统的课程基础。

从1979年至1981年,美国21位工艺教育专家对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提出“杰克森坊工艺课程理论”(Jackson’s Mill Industrial Arts Curriculum theory)。[3]其最大成就是将人类技术分为传播、营建、制造和传输四个子系统,以这四个子系统为基础构建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1990年,美国提出“技术教育的概念性框架”(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它延续了“杰克森坊工艺课程理论”对技术系统的分类与技术课程构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动态性的利用技术教育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4]美国工艺教育在这个时期已经大致确定了技术教育的走向,本质上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工业色彩,转向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四)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1985年,美国工艺教育协会(AIAA)正式更名为“国际技术教育协会”(ITE),标志着“工艺教育”进入“技术教育”时代。1990年,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颁布《技术教育的概念架构》一书,将人类的技术知识分为生物、传播、生产与运输四个子系统,按照人类发展技术的模式去开设学生技术教育的课程,这标志着技术素养教育的开始。

为提高美国国民的技术素养,国际技术教育学会于1994年启动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项目”(TFAAP)。该项目于1996年出版《技术学习的原理和结构》,提出所有公民都应获得使用、管理、理解技术的基本技术素养。该项目第二阶段的主要成果是2000年出版的《国家技术教育标准》,该书阐明了有技术素养的人应知应会的具体内容,将技术教育内容分为技术的本质、技术与社会、设计、应对技术世界的能力、设计世界五大板块。[5]该项目的第三阶段是颁布四份标准以确保前两个阶段政策的实施,其内容分别是评价学生的技术素养、构建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课程、配备技术教师。2006年,该协会颁布《面向所有人的技术素养—技术学习的原理和结构》,对技术的意义、技术教育的内涵做了更加详尽的阐述。历经三个阶段十余年的发展,“面向所有美国人的技术项目”胜利实施,美国技术教育体系得到完整合理的构建,进入全新发展期。

当前,美国的技术教育随着教育思潮、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稳步前进。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在2010年3月改名为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协会(ITEEA),旨在将技术教育融入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在STEM方面的综合素养。[6]

二、美国中学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技术教育的目标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提出技术教育的目标是,“指导学生为一个技术世界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并将“技术素养”定义为“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7]具有技术素养的人善于解决技术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将技术问题与不同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能以系统的观点和思考方法来整合人文学科、数学、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并解决技术问题;能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选择和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能安全的运用技术方法和技能,保证生涯的发展、健康快乐的生活;能创造性地加工与生产,并准确意识到自己的技术行为给社会与人类带来的影响,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能正确地理解与评价技术的价值,认识到人类技术活动是人类的才智与自然资源和谐组合的结果。[8]以技术素养为教育目标突出了技术教育对人的教育功能,这符合现代教育对人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技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实施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教育项目”将技术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的课程内容和标准参见下表。[9]

在分权管理体制下,该课程内容与标准的设置给各州实施技术教育提供了参考框架。在具体实施时,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用基于标准的课程项目,或者由技术教师依据标准自己开发课程。美国技术教育课程在内容上注重技术教育课程的连贯性,重视课程的完整性和渐进性,内容很系统、结构很完整。美国的技术教育将学习的要素扩展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空间上包含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与世界,时间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课程实施模式方面,各州有所不同:有的独立设置课程,有的为活动课,有的为学科渗透,但在实施技术教育后学生所达到的成就目标必须与《技术素养标准》一致。在技术教育课程设计模式方面,主要采用了“目标模式”,因为该模式有明确的准则供参考并且易于评价。为了弥补“目标模式”的缺陷,在设计过程中也采取“过程模式”做弥补,主张关注技术教育的内在价值活动。

(三)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

美国技术教育教学大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的项目中亲历设计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强调技术探究、技术设计和试验。通过成果展示与实验过程来评价学习,注重过程评价。例如,在美国的Licking Valley高中进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有一个“假肢设计”项目,[10]要求学生设计出一个实用的假肢,并制作出能运动的假肢模型。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只在学生寻求帮助时给予指导。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活动,将制作步骤、设计图、产品照片等保存在设计档案中,这样便于开展评价。评价的内容包含设计图、设计产品、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学生的努力程度与团队合作能力。由于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门学科知识,如人文社科知识、数学知识、科学知识等,因此美国技术教育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有时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到技术教育的课堂中来。

(四)技术教育的课程评价

在技术教育领域,美国有国家层面的技术教育标准,但没有国家层面的技术教育评价标准。全国教育进展评估(SAT)与大学招生考试(ACT)均没有有关技术测验的内容。只有少数的州对技术教育的结果进行单独测试,例如马萨诸塞州。[11]但在不久的将来,由美国全国评价管理委员会(Na 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资助的“2014年技术和工程素养框架和考试说明”项目将改变这一现状,技术教育素养将首次成为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估的一部分。该项目在2010年已经完成评估用的框架和考试说明,首次评估将于2014年使用电脑评估,评价的内容包含科技与社会、设计与系统、信息与通信技术三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课程评价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运用技术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三、对我国技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更新技术教育的理念,加强技术教育的舆论宣传

在我国的普通教育领域,人们对技术教育的理解尚存在一些误区。我国现阶段有“技术教育即技能训练”、“技术教育即职业准备”、“技术教育即劳动教育”、“技术教育即计算机教育”等不恰当的认识,这些认识并没有关注到技术教育的深层价值,严重阻碍了技术教育的发展。有些地方甚至存在“技术教育缺乏学术性”、“技术教育不是高考科目,因而不重要”等片面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技术教育的轻视。因此,应更新技术教育理念,加强技术教育的舆论宣传。在宣传对象上既要包括中小学技术教育工作者,还要涵盖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各科教师;既要有一线教师,还要有学校领导直至各级政府;不仅在校内宣传,还包括向家长、企业做宣传,让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技术教育理念。在宣传内容上,强调技术教育的地位、意义和价值,突出素养取向,让人们认识到技术教育旨在发展学生应对技术世界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宣传渠道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媒体,并深入广大中小学校。

(二)重视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用整体的理念开发技术教育课程

任何一门学科要稳定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做支撑,目前我国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大多依赖于翻译国外的技术教育理论,不能很好地体现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具体情境。理论工作者需要探究的问题包括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影响学生技术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评价学生技术学习的结果、技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价值是什么、技术教育如何有效实施等。在研究方法上,参与实践的研究应该是最好的研究取向,国外学者通常采用的是课堂研究(classroom research),它可以使研究者“看到”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操作步骤,了解学生在技术教育的课堂上所发生的改变。

另外,在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方面要体现系统性和整体性。应该以整体的理念设计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课程框架以及教学活动,保证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如果内容上缺失、目标上偏颇,则无法体现技术教育的精髓,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目标。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循序渐进地完成技术教育的目标。还要重视技术教育的连贯性、完整性,从幼儿园至中学的课程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学习阶段之间应彼此衔接。

(三)强化技术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加大对技术教育的投入

美国高校专门设有技术教育专业用以培养技术教师,在教育水平上有些高校甚至还培养技术教育博士。尽管通用技术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多年,但是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开设了培养技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目前,我国中学中担任通用技术课的教师专业背景复杂,有计算机、物理、电子技术等学科,有些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任职教师做替补。这导致了师资整体水平偏低,无法满足技术教育的发展需求。专门培养合格的技术教育教师是技术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必然要求。除了职前培养,还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2届大会上颁布的《关于技术于职业教育的建议》提出,技术教育教师在授课之前都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以使其教学能力与技术能力胜任技术教学。教师培训的方式有:专门机构全日制入职培训;课余时间选修性质的学习;作为在职技术教师的教学助理;专家讲座等。

此外,只有物质上有保障,技术教育的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美国在技术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用于技术教育的研究、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技术教师的待遇、建设技术教育专用教室、购买实施技术教育所需的设备与材料等方面。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专门的实践场地、设备、工具与材料,要满足技术教育实施所有的物质条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方面可以通过国家的资金投入,另外可以联合企业提供资助,还可以整合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教学用的设备资源进行教学。

总之,美国作为教育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其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技术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增强国际交流与借鉴,促进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使学生为技术的世界做好准备,这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瑞士]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7.

[2]Patrick N.Foster.Lessons from History:Industrial Arts Technology Education as a Case.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997.13,(2).

[3]Hales,James A.Snyder,James F.Jackons'Mill Industrial Arts Curriculum Theory:A Base for Curriculum Derivation.Man/Scoitey/Technology,1982,41,(5):6-10.

[4]Savage,E.&Sterry,L.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Reston,VA:ITEA.1990,21.

[5]ITEA.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A Rational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Reston,VA:Author,1996.6.

[6]陈向阳.美国技术教育课程百年变革的历史考察[J].海外纵览,2011,22(4).

[7]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14.

[8]国际技术教育协会(TIEA)[EB/OL].http://www.itea.www.org/,2012-09-28.

[9]顾建军.我国技术教育的学科发展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80.

[10]管光海.美国K-12阶段技术教育:背景、现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9):19.

美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破窗理论 零容忍政策 教师惩戒权

一、美国零容忍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严格、公平且及时的管理政策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准则,破窗理论正是美国严格管理政策的基础理论之一。破窗理论本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最初由美国学者彼得曼(Biderman)于1967年提出,彼得曼在研究犯罪者的恐惧心理感时认为即使轻微的不检点行为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也会给市民心里留下如同发生重大犯罪行为时一样的恐惧感[1]。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偷车实验”[2]。实验准备了两辆一模一样的车分别置于加州的帕洛阿尔托社区和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唯一的区别是布朗克斯区的汽车被取下了牌照和顶棚。结果,放置于布朗克斯区的汽车当天就被偷走,而放置于帕洛阿尔托社区的汽车一个星期后还是原样。

在此实验基础上,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家威尔逊(James Q.Wilson)和犯罪学家凯林(George L.Kelling)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破窗”——警察与邻里安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Theory)[3]。这篇文章以“破窗”来比喻被破坏的环境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假设一个公共建筑的窗户被打破了却没有得到治理,那么其他的窗户也会被人损坏,原因在于先前的破窗户被人打破后并没有人加以管制,因此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破坏其他的窗户也不会有人管制他们。

将该理论运用到教育环境中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做出失范行为时教育管理者没有对此做出管理教育,这种失范行为就很有可能被其他学生效仿,可能会滋生更多扰乱教学环境的行为,也会养成更多“调皮”的学生,甚至可能诱发学生的犯罪行为和学界的无序环境。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教师惩戒权、帮助教师管理学生这一问题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美国政府出台了“零容忍”政策的教学管理办法。

二、美国零容忍政策与教师惩戒权

1.美国零容忍政策的出台

“破窗理论”为零容忍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持,指出了无序环境下不治理造成的危害,据此零容忍政策出台。至今学界对于零容忍政策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王世洲认为零容忍政策是指对各种反社会的行为和犯罪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哪怕是对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毫不犹豫、决不妥协地进行彻底的斗争[4]。

零容忍政策最早被美国政府海关用在控制毒品的管理上,出台之后被广泛运用到诸如环境污染、种族歧视、性暴力等不同领域的违法行为的治理上[5],但是严苛的治理政策背后随之而来也有许多问题。美国海关在1990年取消了该政策的使用,但是早在1989年,零容忍政策已经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学区应用到学校里。最开始是为了禁止学生使用和携带毒品,到1994年运用到对枪支使用的管理上[6]。一路发展至今,零容忍政策已经被逐渐运用到学校教育和课堂管理中来,甚至在某些学校,学生的逃课、逃学、不服从管理等行为都被纳入到零容忍政策的管理范围。

2.零容忍政策视域下的教师惩戒权

对于教师的惩戒权,美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法律细则来规范教师的管理权限和保障学生的权利。美国将公立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划分为学区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学区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停学、转学等重大问题的管理,并且这些问题的处理结果都受到上级法院的制裁,不允许有模糊或者不公平的处理方式;学校管理者主要指的是校长和教师,他们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在校的一些失范行为,并且教师的权力受制于校长,校长的权力受制于法律,环环相扣,不存在随意处罚学生的现象。

美国中学对学生惩罚条款规定十分详细,几乎囊括学生各种违规失范行为,从出勤率、违纪、忤逆教师、使用电子设备、迟到、没带教材、旷课到使用不良语言的惩罚,还有细致的分类,使得教师的惩戒权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7]。对于学生权力的保障,美国政府主要从学生的实体权利和学生权利的程序保护两方面出发,公立中小学学生的实体权利分为教育的财产权利、自由权利和名誉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学生的这几项权利。对于程序的保护上,主要是指惩戒学生时必须有正当的实施程序、适用范围、监督体系等[8]。

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教师惩戒权遵循零容忍政策的原则,一旦学生有失范行为,绝不姑息、严格管理、绝不拖延,坚持做到“有法必依、违纪必究”“及时惩罚、惩罚公平”的原则。零容忍政策也就逐渐被泛化为:为了师生的安全,学校当局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无论其轻重,只要违反了就要一律严厉处罚,或者移交警察及司法系统的政策[9]。不难发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零容忍政策推出的目的在于通过惩罚手段来控制失范行为,并减少犯罪,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

3.零容忍政策对教育的双刃剑作用

零容忍政策对教育的影响是相对的,既有有利的一面:零容忍政策的出台,对于治理学生的不法犯罪行为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研究发现,零容忍政策对于控制学校的毒品使用情况、枪支使用行为以及帮派事件都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学校暴力事件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6]。对恶性事件的治理和严格规范是维护校园秩序乃至社会环境的重要一环,因此零容忍政策由于治理学校恶性事件所取得的显著效果而得到了许多支持。另外,零容忍政策的出台也加强了教师管理权力的可操作性,对于学生的失范行为的管理也更加明确便利,解决了不少教育教学上的问题,许多崇尚“严师”教学的教师对于零容忍政策十分青睐。

但是,零容忍政策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首先,部分群体认为动辄停学、退学的零容忍政策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许多家长对此感到不满,认为零容忍政策的实施过于草率、过于严苛,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许多人认为过于严苛的法律制裁使得学生处于一种高压的管理环境之下,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严苛的管理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许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行为。

4.零容忍政策的灵活改善

由于零容忍政策惩治学校恶性事件的效果显著,零容忍政策也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校,正因为如此,零容忍政策的负面影响也逐渐被发现、被放大,零容忍政策的严苛和极端使得家长和学生对该政策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的一些州区以及学校逐渐意识到零容忍政策固然有效,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失范学生,对于无意犯错或量刑较轻的学生,一视同仁的零容忍政策的严苛之处也显而易见。于是许多学校在吸收零容忍政策精华的同时开始改良该政策,主要改良的方法有:严格限定零容忍政策的使用范围、给受到排斥性处罚的学生补偿教育、灵活处置失范学生、减少司法部门对学生违规事件的干预以及运用早期应对模式在源头对违纪行为进行预防等[9]。

三、基于零容忍政策对我国教师惩戒权的反思

对比美国学校零容忍政策和教师惩戒权的发展之路,我国教师惩戒权仍显稚嫩,而且问题重重。我国教师对于惩戒权普遍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由于自身专业素质限制而滥用惩戒权,二是畏于大众媒体的压力,不敢使用惩戒权,教学管理流于表面。

1.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防御:规范治理,杜绝“破窗”

相较美国的教师惩戒权,我国教师惩戒权在实施方面的最大困难在于立法的不明确性。在我国并没有关于教师惩戒权使用的明确法律法规,这使得许多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不得要领”,经常出现教师“不敢惩罚”或者“盲目惩罚”学生的现象。而在学生权利日益被重视的当下,一旦出现类似新闻便会造成轩然大波,引起学界的一片恐慌,教师对于惩戒权的使用更是如履薄冰。由此可见,在我国,政府制定教师惩戒权的相关立法已是迫在眉睫。规范对教师惩戒权的立法和管理,就是保护“新窗”,杜绝因“破窗”而造成的一系列失范行为,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不被侵犯,明确教师惩戒权实施的细则更是对教师和学生权利的双重保护。在尊重我国教学方式、教学规律的情况下慎重制定教学惩戒政策,零容忍政策固然可取,但是必须考虑其负面影响。

2.发挥社会的作用——理性认识:公正看待,防治“破窗”

社会大众的监督是保证教师合理使用惩戒权的最佳利器,然而现在很多社会人士对教师惩戒权是“谈虎色变”,甚至认为支持教师惩戒权就是肯定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这样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也为教师惩戒权的推行增加了不少阻力。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因其严苛残酷遭到社会大众及家长的全盘否定,但是后期由于学校的努力和对零容忍政策的改良,加之对社会大众的宣传和引导,改良之后的零容忍政策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美国教师惩戒权的体制也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惩戒权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必须被社会大众理性认识,公正全面地看待教师惩戒权使用的优劣,防治“破窗”,社会大众一起携手监督教师,帮助孩子不再“破窗”。我国教师惩戒权的发展也需要与社会大众携手,让大众公正看待教师惩戒权,对教师惩戒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社会环境也是为教师惩戒权的发展埋下滋润的土壤。

3.发挥学校的作用——防微杜渐:规范管理,禁止“破窗”

教育行为大多发生在学校,学校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到底具备怎样的惩戒权利,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性质的不同将其细化到底。例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惩戒权应该在言语责备、身体惩罚、作业惩罚以及留校等问题上有严格的区别。各学校细化教师惩戒权,既能够在保证教学管理中实现教师惩戒权的可操作性,实现教师的教学权利,也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彰显学校特色。但是学校政策和规范必须有区别性,对于学生的重大失范行为,例如吸毒、暴力、酗酒等行为必须严格管理,可以效仿并学习美国的零容忍政策,严厉禁止“破窗”问题发生。而对于轻微的失范行为,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教师惩戒措施,其目的在于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教导而不是惩罚学生。

4.发挥家庭的作用——见微知著:家校合作,修复“破窗”

教师惩戒权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家长的合作,在美国,学校和家庭沟通十分密切。首先,中小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仍处于心智成长阶段,心理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也处在形成阶段,对于许多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明确,因此许多失范问题的产生也情有可原,而这种情况的处理就需要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以及沟通,共同教育学生成长。其次,家长能够起到监督教师惩戒权使用的作用,对于零容忍政策的实施,家长能够及时关注到孩子的态度和变化,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逐渐修复学生的“破窗”问题。家长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汇报和理解功能,因此家校合作也是保障学生权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小波.破窗理论与社区治安[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5).

[2] Philip G.Zimbardo.The Human Choice:Individuation,Reason,and Order versus Deindividuation,Impulse,and Chaos,in W.J.Arnold and D.Levine,eds[M].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69.

[3] James Q.Wilson,George L.Kelling.Broken Windows: The 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N].The Atlantic Monthly,1982(3)

[4] 王世洲,刘淑裙.零容忍政策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4).

[5] Martin Innes.“An Iron Fist in an Iron Glove?”the Zero Tolerance Policing Debate[J].Howard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Oxford:1999,4(39)

[6] 姚计海,张彩云. 美国学校的“零容忍”惩罚政策述评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3 (12).

[7] 贾秀峰.管窥中美中学教育惩罚之不同[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

[8] 李美锟. 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惩戒中的学生权利保护[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9] 张俊友. 美国学校零容忍政策:涵义、问题及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14(3).

上一篇: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下一篇: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