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派小说

2024-09-02

美国现代派小说(精选10篇)

美国现代派小说 篇1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国家的文艺思潮。作为一个运动, 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发生在美国, 并构成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主流文学,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小说, 因此美国的著名的后现代派作家大多是小说家。与传统的美国小说相比, 美国后现代小说消解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 否定了小说话语的表意功能, 追求语言的差异化和多样化, 其随意性和矛盾性常常充斥整个文本, 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构成原则, 即不确定性和内在性。一些话语有时句法不规范, 语义不一致, 句子中断, 篇章破碎, 甚至无标点, 无大写, 任意分行, 用文字组成图案, 玩字谜游戏和文学代码。经常使读者不知所云, 为读者的文本解读带来了巨大困难。了解美国后现代小说话语的特点, 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美国小说提供一个切入点。

一、追求诗意化, 即力求简洁明快

后现代的美国小说在语言运用上力求简洁明快又充满诗情画意, 充满感染力和表达力, 这一特点是海明威的电报语言及其冰山美学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我们对当前美国小说的分析就不难看出托尼·莫里森、安尼·普鲁的小说技巧同海明威很相似, 安尼·普鲁的《船讯》中那大胆新奇的譬喻和意象, 简洁苍劲的文风给读者以强烈感受, 在整部小说中极少使用长句, 文字明快又充满诗情画意。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的创作, 更是被一种强大的语流冲刷着, 语音, 语义和隐喻通过联想机制把一个个不协调的物件聚合在一起, 形成几个特殊关系, 他在迷津遍布的作品《伟岸的火》中充分发挥揶揄模仿、隐喻暗讽的才能, 这部作品里, 它实际上运用把整部故事拆开重新组合的方式, 让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真谛, 整部小说近乎文字游戏, 充满了典故、寓意、双关语、多意词。全书的语言或庄重典雅, 或艰深晦涩, 或辛辣, 或诙谐, 都不乏诗意, 不同的风格交相辉映, 整部作品别具特色, 充满生机。

二、富有鲜明的时代性、经济性和科技性的话语膨胀

在后工业社会里, 科学知识已转化成一种话语, 科技与文学的联系已越来越深入, 在著名美国后现代作品《熵》中, 作家就运用了许多罕见晦涩的词, 把物理学概念引用到小说中, 揭示作品的主题。当人类社会进入后现代时期, “熵”的观念更是逐渐渗入许多敏感的文学家的创作当中。品钦借卡里斯托的口述, 整段讲解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学过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并借此预见到了美国文化的“热寂”。那时“理念将向热能一样再不能被传递, 以为每一处都是等值均衡的能量, 思想活动也将随之中止”。

伴随着广告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宠儿, 铺天盖地的商品广告是市场经济的鼓吹手和幸运儿, 也是后工业时代美国消费主义造成的困扰。在德里罗的长篇小说《白色的噪音》的叙事话语里反映了上述的特点。一些汽车的活龙活现的广告语言渗透小说的叙事话语, 使他富有信息时代的特色, 区别于德莱塞的《欲望三部曲》的叙事话语。《白色的噪音》也成为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另一方面许多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像多克托罗, 库弗, 加蒂斯等人却喜欢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融入他们的小说中。唐·德里罗在短篇小说里借用电影脚本的叙事模式, 即以人物为主体, 以动作为核心, 文学符号大幅度跳跃, 加快了叙事的节奏, 将故事情节推向新的层次。同时电脑的普及使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超文本的电脑语言引起了后现代派家的兴趣。总之, 美国后现代小说突破了现代派的美学准则, 消解了一统天下的精英意识, 并且适应传媒时代的需要, 从大众文化中吸收了有益的艺术手法, 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模式和叙事话语, 他们的小说创作超越了传统的边界, 进入其他题材的领域。除了小说叙事话语外, 他还有诗、歌曲、剪报、广告、小歌剧等等, 当然也有电传往来的商务英语, 播音员, 记者, 节目主持人的电视语言, 金融和财贸的广告语言以及大众的流行音乐。后现代派艺术特色浓烈。美国后现代小说把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甚至是非文学的话语纳入主流, 就构成了有些批评家的所谓“话语膨胀”的局面, 读者只有进入这些特殊而又陌生的语言代码中, 才能解构文本, 解读它的含义。

三、人物主人公与作者的双重视角并存, 构成“侵入式”的话语

冯内古特在《时震》里坦率地写道:“我的儿子写了一本关于自己在60年代发疯的经历的书, 书写的是一流的, 然后就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在传统的小说创作中, 几乎不会出现作者闯进情节之中的现象, 尤其是以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者的小说。但在后现代派小说中, 这种侵入式的话语则屡见不鲜。在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的长篇小说《欺骗》和《夏洛克在行动》里都存在着大量两个视角并存的语句, 他们既可被视为客观的, 又可被理解为主观体态, 如果仅就某一个话语与段落而言, 双重视角可以使读者对某一个动作或场面有立体的感受, 然而就整个故事而言, 作者则提供了不同的判断和态度, 在整个叙述中这种差异则增加了文本内在的张力。

四、抒情与叙述, 赞美与抱怨交织的“悖论式”话语

美国后现代小说经常用满不在乎的反讽形式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充满冷漠、戏谑、反讽和嘲弄。这正如美国批评家哈桑所说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公开的、玩笑的、移位的、和不确定的形式, 实质上带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第19章中有自相矛盾的修饰词, 它既成功, 又不快活, 既满足又不踏实, 既英俊又不好看, 此类例子在作品中俯拾皆是。而在威廉·加斯的小说《在中部地区的深处》中也处处体现出矛盾的语言。如“我的房子, 我的猫咪, 我的伙伴”, “我可以做任何事——又做不了任何事”。对于猫咪“迪克先生”, “你是机器, 又不是机器”这些是非虚实的同时存在, 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文本。

美国后现代派的小说家善于运用不确定的语言系统, 构建一个虚假的世界, 以揭示现实世界的混乱, 疯狂和零散性, 他们有时用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事件, 令人心酸苦笑;有时则用荒诞不经的形式设置层层谜团, 令人不知所云。这明显有违于传统文本的一致性原则, 这种手法为文本在逻辑上制造了广泛的混乱, 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使得文本的内部空间更加开放和开阔。有的小说为了达到增加可能性的作用, 创生了在句法上的“清单式”的格局, 这些人物也有形象和言语行动, 但却偏离了一切日常生活的现实逻辑, 只具有纸上的存在依据。但是在他们漫不经心的语言游戏里, 在荒诞不经的语言中往往展现了对社会道德沦丧, 政治腐败的揭发和批评, 其力度不一样, 可倾向性比较明显。

五、结论

总之, 美国后现代小说采用不同的创作模式, 各种叙述话语往往交叉出现, 不拘一格。后现代派小说家们放逐了一切具有深度的确定性, 走向精神的荒漠和不确定的平面。它以颠覆和解构传统的艺术形式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征:破坏、批判和不确定性。这也许是后现代派作家们对现实最真切的解读和能指。

摘要:美国后现代派的小说家善于运用不确定的语言系统, 构建一个虚假的世界, 以揭示现实世界的混乱、疯狂和零散性。了解美国后现代小说话语的特点, 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美国小说提供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后现代,叙述模式,叙事话语

参考文献

[1]程德培.当代小说中的“空白”意识[J].文艺评论, 1986 (03) .

[2]胡铁生.论美国文学的发展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1) .

[3]戈异.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举行第六届年会[J].外国文学研究, 1992 (4) .

[4]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在沪举行第一届年会[J].外国文学研究, 1981 (2) .

[5]王齐迠.存在主义与美国当代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 1979 (4) .

[6]冯亦代.用笔沟通两国人民心灵——致纽约董鼎山教授书[J].译林, 1985 (4) .

[7]王彬彬.民以食为天——当代小说中饥饿描写的文学意义[J].文艺评论, 1989 (1) .

[8]王彬彬.当代小说中的“做人现象”——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八[J].文艺评论, 1990 (5) .

[9]谢有顺.重返“孤独的个人”[J].当代作家评论, 2005 (3) .

[10]胡天赋.美国文学中的房子隐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 (5) .

喜读《美国短篇小说集》 篇2

这部短篇小说集所选取的作家阵容是相当引人注目的。这里有美国独立后第一位重要作家华盛顿·欧文,还有在我国久已闻名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此外,脍炙人口的小说《汤姆·莎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等著名小说的作者海明威,《热爱生命》的作者杰克·伦敦,也都选入这个集子,他们都是中国读者早已熟悉和喜爱的作家。《美国短篇小说集》里还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过愤怒的揭发和谴责的作家斯坦贝克、德莱塞。这里还选进了许多美国现代作家,其中有不少是重要的黑人作家。这些作家对中国怀着友好的情感,有的曾来到我国访问。见到这些阔别多年的熟悉的名字,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

收进这个集子的作家,有的擅长短篇小说,如欧·亨利、布莱特·哈特等,也有不少作家既是长篇作品的大师,又是短篇小说的巧匠。短篇小说这种体裁有它特殊的优越性,能够迅速而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而这里选入的大多数作家并不是冷漠的旁观者,他们既有饱满的热情,又有鲜明的爱憎,他们的作品也就特别值得宝贵,故事中有血有泪,凝结着作者的同情和抗议。因此,这部小说集反映的社会生活,就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可以作为一百多年来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路标。

这部集子所选的作品,大致包括了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殖民社会直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小说集展开了一幅幅美国社会生活的图画:从城市失业工人的辛酸到乡村农民的破产,从资本家买空卖空的交易所到流浪汉徘徊的贫民窟,从淘金者的艰苦生涯到小人物的哀愁,从竞选州长演出的丑剧到只讲生意经的作家炮制的庸俗小说。小说形象地表现出在这个标榜“人人平等”、“富裕”的社会里,一小撮资本家是如何靠着吮吸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养肥的。美国资产者的发家史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他们像贩运牲口一样贩运黑人(《英勇的奴隶》),用欺骗和高压手段迫害华工(《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他们不仅压迫剥削黑人、印地安人和华工,普通的美国人民也同样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牺牲品。汉姆林·加兰的《在魔爪下》描写了逃荒的农民赫斯金斯一家含辛茹苦劳动了三年,他们双手创造的劳动果实却被不事劳动的资本家农场主攫为已有,从而刻划出剥削者的狰狞嘴脸,表现了劳动者的辛酸。欧·亨利在《没有完的故事》里几乎是用抒情的笔调倾诉了对金钱社会里受到物质诱惑而堕落的穷苦女工的同情,并且在小说开场“天堂审判”一节中表达了对剥削女工的资本家的极度鄙视。有的作品则是通过受摧残受毒害的劳动人民的形象来控诉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如《黄金的幻影》里,受投机商人愚弄,被黄金的美梦迷了心窍变成痴呆的老农,《巴特尔比》里被无休止的辛苦工作和贫困的处境折磨得麻木不仁,变成冷漠怪诞的“畸人”的小抄写员,都使读者精神上受到震动。它们发出的社会抗议是深沉的。斯蒂芬·克兰是个写实的作家,他以贫民窟生活为背景的《一次贫困的体验》描写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失业工人。他们在号称“富裕”的美国社会里,不但找不到谋生之道,而且贫无立锥之地,连晚上找个床铺休息所需要的几分钱也无处筹措,只有在冷风里瑟缩成一团,这使我们不禁想到我国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克兰对于贫民窟的逼真描写虽然带有自然主义的色彩,却给读者揭示了一个极端贫穷的美国的存在。

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垄断阶段,美国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突出,阶级矛盾愈加尖锐。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学技术曾有一度迅速的发展,因而被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誉为“黄金时代”。然而曾几何时,能源匮缺,社会动乱,企业倒闭,通货膨胀,一连串的矛盾接踵而至,经济的停滞徘徊更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这部小说集选了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美国的现代生活,揭开了美国社会虚假的“繁荣”纱幕,让我们看到纱幕下阴暗的灰色景象。马尔兹的短篇小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标题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一个失业工人找到一件运输烈性炸药的工作,随时都有被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欧文·肖的小说揭开了美国文坛的一角,描写作家为了养活一大家人,粗制滥造,编写低劣的通俗小说,并冠之以《美国思潮的主流》这样堂皇的题目,透露了美国文化生活的庸俗堕落。海明威的《杀人者》运用简练干净的笔法,讲述了一个杀人者追逐被杀者的故事,重点却放在对旁观者的主人公恐惧心理的渲染上,读了以后使人们觉得号称“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比原始的蛮荒丛林还野蛮万倍,从心底里对它感到厌恶和恐惧。这几篇作品虽然创作于二十世纪的前半叶,但对于我们了解美国今天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却是有帮助的。

这部短篇小说集收入的作品不但反映了有重大意义的现实生活,而且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具有各自的特色,代表着美国文学史上一些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例如,这里选了两位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华盛顿·欧文和霍桑的作品。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早期文学中曾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很好地表现了美国民族在开拓时期的健康进取精神。霍桑在《恩地科与红十字》里塑造了一个敢于冒犯英帝国虎威的浪漫主义的英雄形象。恩地科那种舞起大刀,一下戳穿英国红十字旗的壮举,有力地表现了美国人民爱好独立自由的性格。

另一些作品在揭露美国社会的冷酷现实时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不同的作家在运用这种方法上又有各自的风格。当代黑人作家阿那·邦当在《一个夏天的悲剧》里讲述了一对贫病交加的年老黑人夫妇坐上自己破旧的汽车开进河里自杀的凄惨故事,那细致入微的描写扣动着读者的心弦。弗兰克·诺里斯的《一笔小麦买卖》则采用了粗笔勾勒的画法。小说里揭露投机商人买空卖空的场面和描写种植小麦的农民破产以及粮价飞涨,失业工人挨饿的段落,像电影镜头一样穿插对比,笔墨不多,却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短篇小说要求情节精炼,人物性格鲜明。这部集子里的一些作品在人物描写方面常常是寥寥数笔,十分经济,却突出了主要的性格特色。同是写黑人,《英勇的奴隶》里麦迪孙·华盛顿的形象就高大坚定,足智多谋,《约翰回家》里的约翰却经过了曲折的成长道路和痛苦的探索才走上反抗的道路,而《一个星期五的早晨》里的黑人女孩南茜·李就显得性格单纯开朗,给人以清新之感。考德威尔的著名短篇《跪在上升的太阳下》是一部充满激情的作品,它用含蓄的手法描绘出南方地主对黑人佃农和穷苦白人骇人听闻的残害和蹂躏。作者对受害的小人物倾入了自己全部的怜悯和同情,就使得这部小说有比较强的感染力。小说里的穷苦白人朗尼是一个受尽侮辱和欺凌的佃户,他父亲为饥饿所迫,误入猪圈,被猪咬死。接着为朗尼抱不平的黑人克伦又在朗尼眼前惨遭杀害。朗尼受到极大的震动,使得“他想说一些他先前从未想说的话”,然而,他始终只是一个受害者,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起来反抗。这个人物是发人深思的,他在读者心里唤起的是痛苦压抑的沉重感。读者对于这个人物,一方面是怜悯,“哀其不幸”,另一方面却是惋惜,“怒其不争”。这个人物在刻划上的缺陷是和作者自己的思想局限分不开的。

这里有不少的作品采用了讽刺的手法,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揭露和嘲弄。其中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是别具风格的一篇。这是只有四、五千字的一个短篇,作者没有用多余的笔墨,没有进行性格刻划,也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其中又夹以大段新闻报道式的文字,却淋漓尽致地道出了竞选州长的黑幕,对美国的“民主”作了辛辣无比的讽刺。这篇短作的泼辣笔调,正适合表达作者激愤的心情。

美国历史西部小说概述 篇3

牛仔西部小说 (3) 在流行多年后, 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起初是单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有了某种独创性, 随着这种创新的受欢迎而使其被反复使用, 逐渐形成模式。同时, 一些陈旧的让人厌烦的因素也被淘汰。到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 这种新旧因素的更替达到了一定程度, 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一类新的西部通俗小说取而代之, 即历史西部小说。

历史西部小说在情节上没有太多新意, 依旧套用牛仔西部小说的情节模式, 即以牛仔式的硬汉为男主人公, 描述西部英雄与歹徒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暴力冲突, 再配以彪悍凶险的枪战故事和情意缱绻的爱恋经历。在创作主题上也沿袭固有模式, 肯定西部区域在塑造人的灵魂和道德观上的价值。不过从作品的总体基调和背景来说, 已经现实主义化。历史西部小说立足于西方, 强调给读者一个生动的西部故事的同时, 还要展现一个“古老真实的西部”。作者采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手法, 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山川资料和风土人情, 使作品既保持了原有浪漫主义色彩, 又增添了不少现实主义的魅力。

40年代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海科克斯 (Ernest Haycox, 1899-1950) 和卢克·肖特 (Luck Short, 1908-1975) 。

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 厄内斯特·海科克斯出版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长、中、短篇西部小说。这些小说率先打破了牛仔西部时期的代表作家欧文·威斯特、赞恩·格雷、马克思·布兰德的创作模式, 在保留传统的理想主义故事框架的同时, 添加了历史的视野, 增强了现实主义活力。此外, 他也是最早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塑造个性较为复杂的男女主人公的作家。海科克斯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仅1924年一年就发表了17篇作品, 此后更是佳作不断, 在接下来将近30年的时间里总共创作了25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是西部文学。较为经典的有《惹麻烦的枪》 (Trouble Shooter, 1937) 、《边界喇叭》 (Border Trumpet, 1939) 、《午后的冲锋号》 (Bugles in the Afternoon, 1944) 和《毁灭者》 (The Earthbreakers, 1952) 。这些作品后来都被改编成电影, 风靡一时, 其中以短篇小说《洛丁波格的马车》 (Stage to Lordsburg) 改编而成的电影《驿站马车》 (Stagecoach) 最著名。1931年对于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创作生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海科克斯创作的初期, 为了招来读者,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其作品的娱乐功能和商业效应上, 而并没有从纯文学的角度思考是否应使其创作本身更加灵活与全面。这一时期, 海科克斯的作品大多以传统的西部模式为蓝本, 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欧文·威斯特、赞恩·格雷等牛仔西部作家的创作风格。其早期作品中鲜见自身独创性的东西, 而在这一时期小说的场景、人物和语言中充斥着模仿的痕迹, 从1931年开始, 海科克斯的整个创作风格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区别于以往专注于对紧张刺激的格斗情节的描写, 他更强调实事求是地描写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 力求正确对待每一个细节以再现真实的场景。作品的构造日渐复杂, 人物的性格趋于细密, 而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充满对立与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创作上, 使得女性在西部小说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和智慧的个体存在, 而不再仅仅作为男主人公身边的附庸品或是为了顺应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存在。海科克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 但是他命运多舛, 51岁时, 就因患癌症过早地去世了。海科克斯在传统的西部小说日渐没落之时, 勇敢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 使得西部文学以一种更为严肃的方式继续发展。在海科克斯的带动下, 一大批作者开始效仿历史西部的创作风格和模式。从此, 西部文学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时代。

受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影响, 卢克·肖特在同一时期也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西部小说。这些小说的艺术质量在总体上不及厄内斯特·海科克斯的作品, 但依旧融入大量生动的历史现实主义描写。尤其是, 他善于描写边陲小镇的历史、地理风貌。而且, 他所塑造的少数民族的女主人公形象也很有新意和特色。1935年, 肖特在《史密斯》和《街道》这样的大众杂志上连载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一枪之仇》 (The Feud at Single Short) , 此后他笔耕不辍, 以每年3到4本的速度不断创作出卖座的连载作品, 获得了巨大成功。从1936年开始接下来的10年是肖特事业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 他不仅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而且开始逐渐脱离大众杂志界, 投入层次较高的严肃杂志界, 写出很多有思想有深度的巨作。代表作有《勇敢的骑手》 (Bold Rider, 1936) 、《柯特枪王》 (King Colt, 1937) 、《血汗钱》 (Hard Money, 1940) 、《将他打下马》 (Ride the Man Down, 1942) 、《纸警长》 (Paper Sheriff, 1966) 等。和厄内斯特·海科克斯一样, 肖特的很多作品都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 深受观众的喜爱。其中较著名的有1947年上映的《枪杵》 (Ramrod) 及1948年的《月亮上的血光》 (Blood on the Moon) 和《科洛那的溪流》 (Coroner Creek) 等。50年代开始, 肖特渐渐厌倦了西部文学创作, 这以后鲜有作品发表, 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职期间, 他仅发表了6部西部作品, 甚至少于1940年中一年发表文章数目的一半。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由于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965年到1975年间, 肖特每年只出版一部书, 他早年在西部文学界赢得的金牌地位也逐渐为路易斯·拉摩尔这样的后起之秀所取代。卢克·肖特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他进一步发展了历史西部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模式, 为整个西部文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引进了新的视角。他对西部小说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战后历史西部小说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约翰·福德 (John Ford, 1894-1973) 、威廉·博伊德 (William Boyd, 1898-1972) 等人的历史西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持续引起轰动,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历史西部小说也屡见不鲜, 而1952年美国西部小说家联盟 (The Western Writers of America) 的成立, 又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 进一步促进了历史西部小说的繁荣。这一时期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路易斯·拉摩尔 (Louis L’Amour, 1908-1988) 和杰克·谢弗 (Jack Schaefer, 1907-1991) 。

路易斯·拉摩尔以创作生涯长、作品数量多、艺术质量高而著称。他的许多小说融入了大量的西部历史知识和自然风光, 有“历史风光小说”的美誉。而且他是战后全球最畅销的小说家, 曾被授予“美国国会金质奖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拉摩尔的九十五本长篇小说在全世界创下了总发行量一亿八千万册的最高纪录, 并且每一部作品发行量均在一百万册以上, 其中三十多部作品被搬上电影和电视屏幕。除上述长篇小说, 拉摩尔还出版了一部诗集和包括四百多个短篇在内的若干短篇小说集。他是公认的当代西部小说明星。其代表作有《杭都》 (Hondo, 1953) , “萨克特” (Sacketts) 系列小说, 以及《风从集市过》 (Fair Blows the Wind, 1978) 等。无论从作品的销量还是官方与民间的评价上, 路易斯·拉摩尔的声誉都是其他通俗小说家无法比拟的。

与路易斯·拉摩尔相比, 杰克·谢弗没有那么多的作品, 也没有那样高的荣誉。但他在战后西部文学领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这种定位相当程度上来自他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沙恩》 (Shane, 1949) 。该书不但是商业上的成功之作, 而且是历史西部小说的经典, 其将充满浓郁原始西部风味的山川风貌和民俗传闻描写十分传神、逼真。1975年, 他被西部小说家联盟授予“杰出成就奖”。《沙恩》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杰克·谢弗源源不断地出版关于美国西部的作品。从50年代中期至1991年逝世, 他一共出版了二十多本长篇西部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53) 、《大牧区》 (The Big Range) 、《一群懦夫》 (Company of Cowards, 1957) 、《蒙特·沃尔什》 (Monte Walsh, 1963) 、《牲畜》 (Mavericks, 1967) 等。这些小说与《沙恩》相比, 情节结构各异, 但均有类似的历史现实主义风味和西部挽歌式情节。杰克·谢弗自己最喜欢的是《峡谷》 (The Canyon, 1953) 。该书的主人公名叫小熊, 是个印第安人, 因为不愿参加战争, 逃离了部落。为了弄清自己的行为的对与错, 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煎熬, 在山谷静候神灵现身。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 他支持不住, 从山顶一直滚到山脚, 并跌断了腿。当他挣扎爬起时, 开始领悟到自然力的不可抗逆。他从谷底爬回部落, 赢得了爱情, 并试图将妻子带回峡谷过田园生活。但新生儿的猝死, 妻子的哀伤让他留在部落。最终他才彻底明白人生的真谛。这些作品的问世, 反映了杰克·谢弗不满意战后美国西部的现状, 试图通过自身的种种努力提高艺术创作水准。正如他1961年对记者所说:“如今许多作家都在炮制西部小说, 但他们没有什么写作能力, 常常是重复那些老掉牙的模式。这种捡西部垃圾的作家比六年前多了一倍。从整体水平上来讲, 即便是那些有点写作能力的人, 其作品质量也明显不如以前了。”

杰克·谢弗绝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 在路易斯·拉摩尔、杰克·谢弗等几位西部小说家之后, 美国以“再现古老的真实西部”为己任的历史西部小说已经逐渐没落,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艺术水准低下的“色情加暴力”的成人西部小说。这种小说自70年代由花花公子出版公司推出后, 即蔓延到整个西部小说的创作领域。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退出了历史舞台, 浪漫主义的低劣虚构再次成为时尚。历史在重复, 在廉价西部小说的基础上延续。

摘要:美国历史西部小说是美国西部通俗小说演绎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主要阶段。美国历史西部小说连同其他通俗小说都是模式小说, 其模式可分为两方面:文化模式和情节模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历史西部小说的模式, 概括了该类通俗小说的起源和衰落, 并介绍了其代表作家。

美国当代元小说与后现代主义 篇4

实验性小说家如约翰•巴斯和威廉•加斯等常常被冠称“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但他们自己并不完全认同“后现代主义”的提法。加斯坚称自己的写作技巧应该属于晚期现代主义的特征,称自己并不清楚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本质。虽然巴斯后来对“后现代主义”一词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他最初也曾一针见血,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很别扭,还有点跟风,与其说它表达的是在旧的叙事艺术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充满活力或有趣的新方向,倒不如说它表达的是一种反主流的,极其艰难的跟风行为。”[3]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元小说”一词。在巴斯看来,“元小说”是指小说家成为批评家,在小说中表述小说形式的“枯竭”,或创作模仿小说而非模仿现实世界的小说。[4]同样热衷于“元小说”一词的还有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斯格尔思,他认为“元小说吸取批评的所有要素,并将其融入小说创作本身。”[5]

那么,“元小说”是否就是“后现代小说”,二者之间意义涵盖到底如何?美国批评家拉里•麦克卡弗雷认为,元小说应该是指那些在小说创作中审视创作本身的小说,或对已有的小说形式和语言进行评述和思考的小说,不仅如此,那些检视小说体系的运作,方法,动机以及主观臆断的文本也应该纳入元小说的范围。因此,在他看来,元小说是后现代文学重要的一支,“元小说这个概念是总体性讨论后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6]而且,“这种元小说性也正是将后现代小说同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的小说区分开来的决定性特点之一。”[7]另一位元小说批评家帕特里夏•沃也赞同麦克弗雷的观点,“元小说是用来指那些有自我意识地、系统地关注自身作为人造物品的地位,从而对小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提出质疑的小说创作。在对自身的创作手法提出批评时,这些文本不仅剖析了叙述性小说的基本结构,也探讨了对小说文本之外的世界可能的虚构。”[8]沃认为,元小说其实是把创作和批评合在一起进行了阐释与解构。她明确指出,“元小说是一种写作模式,它隶属通常冠称以后现代主义的更为广泛的文化运动。”[9]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沃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观点, 那就是,“尽管‘元小说’这个词本身可能是当代的新产物,但作为一种‘实践技巧’却是与小说本身共存的,”也就是说,“‘元小说’是所有小说固有的一种趋势或功能。”[10]这一说法,就使得元小说的涵盖范围超过了一般的后现代小说的定义。无独有偶,另一位美国批评家保罗•莫尔比也提出,“元小说”所指涉的范围要比“后现代主义”小说广泛得多。他认为“元小说”指涉的是任何具有系统的自我反思性的小说作品。 因此,塞万提斯,斯特恩,巴塞尔姆和巴斯都可以称作是元小说家,但只有后两者才是后现代小说家。“后现代主义被看作是将小说和后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性联系起来的产物,而元小说,作为一个名称,就完全没有社会历史指涉性。”[11]也就是说,只有“当代元小说”才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支。加拿大批评家琳达•哈琴也曾认为“后现代主义”一词难以涵盖“元小说”,认为“对于元小说这一广泛的当代现象,(后现代主义)这个标签有些过于有限。”[12]她认为元小说分为构建叙述的元小说和强调语言结构的元小说,当代新的实验小说就是元小说和历史编撰的结合体,即“历史编撰元小说”,在她看来,这个词重新定义了历史和文学的关系,正好满足了“后现代主义诗学”。

对于元小说和后现代主义之间联系的解释,更为细致的当属美国批评家马克•居里了。他认为用虚构的自我意识来形容“元小说”并不合适。在居里看来,“元小说”是“边界话语,是一种将其自身置于小说和批评之间的边界,并以边界为主题的创作。”[13]换句话说,居里认为“元小说”应该是那些将小说和批评之间的边界戏剧化的小说。这个定义使得那些以戏剧化的叙述者或小说家为元叙述工具的小说和通过互文文本达到自我意识的小说都包括在“元小说”范围之内。[14]因此,元小说既不是后现代小说唯一的种类,也不完全是小说的后现代种类。在他看来,元小说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种小说,它可以存在于文本有意识和无意识层面上。

尽管众说纷纭,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们对“元小说”的关注,更多来自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实验性小说的关注。因此,人们一般将这个时期的“元小说称作“当代元小说”,是“实验性的”,不是“解释性”的,它惩戒读者传统平庸的预期,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艺术,转向文本的现实,而不是自然或现实世界,从而具备了詹姆逊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成了“后现代小说”重要的一支。当代元小说十分关注小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它强调语言的任意性、小说的虚构性、作者的矛盾地位,以及互文性,以威廉•加斯为代表的元小说家运用了各种技巧来展现这些观点。

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影响,当代元小说家认为,现实世界的知识是通过语言作为媒介的,因此语言在形成和保持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上的作用就受到质疑。“语言被动地反映一个连贯的、有意义的客观世界的说法不再可靠。” 于是,他们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就刻意地袒露文本的虚构,炫耀和夸大现实世界的不稳定性,指出小说语言总是内敛而有自我意识的。虽然小说语言表现得模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但却有着本体性的区别。这些元小说家采用相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排版、各种符号、页边注等,将文本从传统的语法、措辞、和标点中解放出来,让读者注意到文本就是人造物而已。加斯的《威利•马斯特的孤妻》就是语言任意性的最佳例子。当代元小说家还擅长将小说人物和历史人物并列,过分编排情节展示历史谜团,以各种方法阐释历史,或将情节降至次要地位,着重展现语言/交流或语言游戏的功能障碍,在库弗的《公众的怒火》里,历史只是临时的构建,也是个人再构建。为避免读者产生传统的对小说的预期,当代元小说家夸大作者和故事或信息的关系,真正作者也许会踏入小说世界,跨越本体分界线。纳博科夫常戏谑地让自己出现在小说之中,还不停地以颠倒字母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名字。当代元小说家还特别关注从已有的作品中收集特性,或戏仿特性,其互文性无所不在。譬如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和拉什迪的《午夜孩子》,都是互文性文本的典型例子。

美国当代元小说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最具特色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关注的对象,它以其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相辅相成,在美国后现代文学领域占据了独具风格的一席之地,也为后期的美国作家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创作空间。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它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William H.Gass, Fiction and the Figures of Life.Boston:Nonpareil Books, 1971, p.24 - 25.

[2]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4, p.2

[3]John Barth, “The Literature of Replenishment:Postmodernist Fiction.”Atlantic.1980.P.66.

[4]Mark Currie, Metafiction.London:Longman Group, 1995, p.161.

[5]Robert Scholes.Fabulation and Metafiction.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9, p.114.

[6]Larry McCaffery, Metafictional Muse:The Words of Robert Coover, Donald Barthelme, and William H.Gass.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2, p.254.

[7]同上,第265页。

[8]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4, p.2

[9]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4, p.21.

[10]同上,第5页。

[11]Paul Maltby, Dissident Postmodernists:Barthelme, Coover, Pynchon.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1, p.20.,

[12]Linda Hutchon, “Narcissistic Narrative:The Metafictional Paradox.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0, p.ii.

[13]Mark Currie, Metafiction.London:Longman Group, 1995, p.2.

[14]Mark Currie, Metafiction.London:Longman Group, 1995, p.3.

参考书目:

【1】Barth, John.“The Literature of Replenishment:Postmodernist Fiction.”Atlantic.1980.

【2】Currie, Mark.Metafiction.London:Longman Group, 1995

【3】Gass, William H..Fiction and the Figures of Life.Boston:Nonpareil Books, 1971

【4】Hutchon, Linda.Narcissistic Narrative:The Metafictional Paradox.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0

【5】Maltby, Paul.Dissident Postmodernists:Barthelme, Coover, Pynchon.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1

【6】Waugh, Patricia.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1984

【7】McCaffery, Larry.Metafictional Muse:The Words of Robert Coover, Donald Barthelme,and William H.Gass.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2

文化语境与美国小说标题翻译 篇5

1 历史专有名词的翻译

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 美国的小说创作曾长期效仿欧洲, 即使在逐渐走向成熟后仍难以完全摆脱欧洲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化的影响。例如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的小说All the King’s Men在我国被译为《全是国王的臣民》或《国王的全班人马》, 这两种译法似乎都忽略了“the King’s Men”这一专有名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the King’s Men”一语源自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 指的是当时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御用戏班, 莎士比亚曾是该戏班的所有人之一并在其中兼任演员。佩恩的这部小说以大萧条时期路易斯安那州州长休伊·朗为原型讲述了青年律师威利·斯塔克从不满美国金钱政治的黑暗与腐朽, 立志改变现状到在权力的诱惑下, 与利益集团同流合污, 逐渐蜕变为一名贪婪自私、不择手段的虚伪政客的故事, 深刻揭露了权力对人类心灵的巨大腐蚀作用。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威利能言善辩,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他经常在公众场合对选民发表极具煽动性的演讲, 宛如一名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而小说中的其他主要人物也同威利一样被欲望所驱使:或为威利挖掘对手隐私, 或因父亲被逼自杀而一心复仇。他们在这出人间悲剧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自己却浑然不知。纵观全书后我们难免顿生“人生如戏”之感。如果我们将书名译为《全是国王的臣民》或《国王的全班人马》则会彻底失去原文标题中所蕴藏的深邃内涵与意境。倒是有人把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译为《国王班底》, 这一译名无疑能比前两个译名更好地传递出原文想要传达的信息。

美国另一当代作家罗伯特·库弗的代表作The Public Burning在我国有《公众的怒火》和《火刑示众》两种译名。究竟哪个译名更接近原文的主旨呢?小说以夸张戏谑的手法重现了五十年代初期轰动全美的罗森堡间谍案。罗森堡夫妇是一对美籍犹太人, 他们被指控向苏联提供有关美国核武器研发的重要机密并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被送上电椅。在小说中, 作者刻意将罗森堡夫妇受刑的地点从纽约新新监狱转移到大众传媒和娱乐中心—纽约时代广场。当局对“异端分子”歇斯底里的迫害, 官方舆论与传媒机构的推波助澜, “殉难者”的义无反顾都使得整个行刑过程与中世纪时欧洲流行的“火刑示众”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很明显, 作者以此暗示五十年代横行美国的“麦卡锡主义”与中世纪欧洲宗教法庭对异端分子的迫害如出一辙, 而被主流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罗森堡间谍案也不过是美国政府导演的一场闹剧。如果我们将书名译为《公众的怒火》就将会不可避免地割裂标题与外部语境间的内在联系, 弱化原文讽刺与鞭挞的力度。而《火刑示众》则能起到表明立场, 烘托主题, 使内外语境形成互动的作用。

2 源自西方文化经典的标题翻译

文学具有传承性,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 它必定与其他文本相互对照, 形成张力。正如罗兰·巴特所说:“作家只能模仿前人的姿态, 他的文本永远不会是原创的。他唯一的能力就是把不同的作品融合在一起, 使它们相互对抗。” (Barthes, 1977) 文学作品的标题也是如此。例如纳撒尼尔·韦斯特的另一部代表作的标题The Day of the Locust就源自《圣经·出埃及记》中的一个故事:因饥荒寄居埃及的以色列人不堪忍受埃及法老的压迫, 准备离开埃及返回故土却遭到法老的阻挠。为迫使法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上帝使埃及人遭受了包括蝗灾在内的一系列灭顶之灾。法老无奈之下最终只得允许以色列人离开。韦斯特正是想借用圣经中的这一典故揭示以好莱坞演艺圈为代表的美国社会正因物欲横流、道德失范而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危机, 为美国社会书写一部盛世危言。这部小说的中文译名是《蝗灾之日》, 这一译名的成功之处正在于译者没有简单地依照原文的字面意义将其翻译成《蝗虫之日》, 而是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考量。当然, 我们也应当考虑到中文译本的受众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群体, 他们中有许多人对西方文化典籍尤其是圣经并不熟悉, 况且他们也很难从小说中找到与蝗灾有直接联系的内容, 这样的译名难免会使他们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妨在允许的情况下对书名进行一些解释和说明, 这样既传达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 也便于普通中国读者理解。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欧文·肖的小说The Young Lions。这部以二战为背景, 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的小说由于其独特的视角, 跌宕起伏的情节, 一出版就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 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二战小说之一。它从犹太裔美国士兵诺亚和德军士兵克里斯蒂安的角度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克里斯蒂安被纳粹的宣传所蒙蔽, 狂热地效忠于法西斯德国。诺亚虽作战十分英勇却依然受到美国军队中反犹主义者的凌辱与迫害。最后, 诺亚在解放一座纳粹集中营中的犹太同胞时被克里斯蒂安射杀, 而克里斯蒂安也被另一名美军士兵迈克尔击毙。小说标题来自于《圣经·旧约·那鸿书》, 其中记载愤怒的上帝在摧毁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时将那里的幼狮也一并斩尽杀绝。欧文·肖引用这一典故比喻二战时在欧洲战场上相互厮杀的美军与德军士兵虽浴血奋战, 血染疆场, 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只不过是被本国政府所利用的炮灰而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 这部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被先后引入我国, 分别被译作《幼狮》和《百战雄狮》。《幼狮》这一译名相对较好, 而《百战雄狮》则从商业化的目的出发, 割裂了标题与文化语境的联系, 热衷于吸引观众眼球, 制造感官刺激, 从根本上背离了原著的主旨。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小说中, 一对贫困潦倒却又彼此相爱的青年夫妇在圣诞前夜卖掉各自心爱的怀表和头发为对方换来再也使用不上的表链和梳子。这个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曾令无数中国读者为之唏嘘动容。许多读者在为男女主人间公忠贞不渝的爱情而感动的同时, 不禁会对小说标题产生这样的疑问:麦琪是谁?是女主人公吗?可是女主人公的名字并不叫麦琪。那么麦琪究竟是谁呢?如果我们能认真研读一下英文原文并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话, 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小说的英语标题是The Gift of the Magi, magi一词源于波斯语意为教士或术士, 而the gift of the Magi这一说法则出于《新约·马太福音》中三位来自东方的博士见到一颗明星冉冉升起后带着黄金、乳香和没药三件礼物来到伯利恒向出生不久的耶稣跪拜的故事。很明显, 这里的magi指的是三位向耶稣朝拜的博士, 而不应译为麦琪;标题The Gift of the Magi自然也不应译作《麦琪的礼物》而应译作《圣诞礼物》。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The Centaur描写了一名对工作、生活失去信心, 但求一死却难奈父子情深不忍抛下爱子的中学教师的苦闷、彷徨和困惑。这部小说的中文译名是《半人半马》, 乍看上去这样的译名似乎无可挑剔—centaur是古希腊神话中一种半人半马的怪物, 将The Centaur译成半人半马当然没错。但厄普代克所说的centaur并不是泛指所有的半人半马的怪兽, 而是指人马怪兽之王——客戎。在古希腊神话中, 客戎是一位心地善良的神, 他博学多才, 乐于助人, 奥德修斯和阿喀琉斯等英雄也都曾得到过他的帮助。但在一次战斗中, 客戎不幸被毒箭射伤。在极度痛苦中, 他恳求宙斯赐他一死使他早日脱离苦海。小说的主人公考德威尔与客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善良宽厚却屡遭命运的捉弄, 来自工作、家庭的种种压力已使他不堪重负。厄普代克使用这一标题, 目的在于影射主人公备受生活煎熬, 生不如死的生存状况。笔者认为应将标题译为《客戎》, 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效果即形象地表现出小人物在社会转型时期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

3 俚语

美国俚语是美式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鲜明的美国特色, 许多美国作家在为小说设计标题时常常会有意识地使用俚语。例如, 在英语中cukoo一词的本义为杜鹃, 但在美国俚语中它指的是行为怪诞或精神失常的人, 因而以疯人院为背景的小说One Flew over the Cukoo’s Nest被译成《飞越疯人院》而非《飞越杜鹃巢》。著名作家冯尼格特的小说Jailbird在我国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译为《囚鸟》, 笔者认为这一译名值得商榷。Jailbird是一个美国俚语, 它指的是囚犯尤其是那些屡屡作奸犯科, 多次光顾监狱的惯犯。小说主人公斯塔贝克曾在尼克松政府内任职后因水门事件受牵连而锒铛入狱。出狱后, 斯塔贝克邂逅过去的恋人玛丽·凯瑟琳。此时的凯瑟琳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她通过鲸吞其他企业积累了巨额财富。凯瑟琳去世后, 斯塔贝克藏匿了她的遗嘱, 继续以她的名义经营公司。在小说结尾时, 斯塔贝克因罪行败露再次身陷囹圄。作者冯尼格特巧借主人公的人生遭遇抨击了当代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荒诞离奇、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如果将小说译为《囚鸟》就无法表现主人公从入狱到获释到再入狱的荒唐人生经历, 更无法表现作者对美国式商业文化和成功哲学的质疑与反思。因而小说的标题应该按美国俚语的含义译为《惯犯》。

关于美国俚语, 另一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罗伯特·斯通的Dog Soldiers。小说中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越南战争后期, 驻西贡的两名美国记者康弗斯和夏米安伙同海军陆战队士兵希克斯向美国走私毒品。不料, 希克斯却与康弗斯的妻子马琪带着毒品远走高飞。康弗斯追踪二人直至美墨边境。在激烈的枪战中, 希克斯被击毙, 他手中的毒品则落入一名参与毒品走私的联邦特工之手。有的译者把这部小说的标题译为《狗士兵》, 但是整部小说与狗没有任何关系, 况且英语单词dog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等同于汉语中的“狗”。另外, 小说的主要人物中只有希克斯是士兵, 而小说标题中的soldier后却加上了复数形式s。值得注意的是, 在美国俚语中dog的意思是卑鄙小人, 而soldier则指的是秘密犯罪组织中的小角色或小卒。也有译者将其译为《亡命之徒》, 考虑到小说的内容和标题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一译名要比《狗士兵》更加准确。

犹太裔小说家纳撒尼尔·韦斯特的成名作Miss Lonelyhearts的中文译名是《孤心小姐》, 这一译名是否准确呢?首先, 在汉语中原本并没有孤心小姐这样的称呼, 这个词应该算是译者的创造。其次, lonely hearts一词指的是征求异性朋友或征婚者, 美国的一些报刊设有名为lonely hearts column的专栏, 这类专栏除提供一些征婚信息外还为读者提供各种情感咨询。小说的主人公Miss Lonelyhearts其实是一家报社的一位男性记者, 他负责该报的lonely hearts column即情感咨询专栏, 专为那些精神上孤立无援的读者们提供帮助。由此看来, 与其把该小说名译为《孤心小姐》, 倒不如将其译为《知心小姐》。

对文学作品的译者来说, “译者翻译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化” (Riccardi, 2002) 。对小说标题翻译而言更是如此。优秀的小说译名必定是结合文化语境的翻译, 惟有如此才能掌握作品的精髓, 了解作者的情感, 促进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从而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 对整部小说的翻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脱离文化语境的翻译则会使读者感到味同嚼蜡, 甚至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而译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透过文字表象抓住作品的精神实质。当代美国小说标题翻译中的种种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中的各种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Barthes, Roland.Image-Music-Text[M].Trans.Stephen Heath.London:Fontana, 1977.

[2]Riccardi, Alessandra (ed) .Translation Studies:Perspectives on an Emerging Discipline[M].Cambridge, 2002.

美国文学中的哥特小说(英文) 篇6

Gothic fiction has its root in England.The English author Horace Walpole’s The Castle of Otranto (1764)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rue gothic novel.Thus is born the gothic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not only limited in England, but widespread in continental Europe, such as in France and Germany, and soon it gains popularity in America.Up to 1790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 (1794) and The Italian (1797) by Ann Radcliffe and Matthew Lewis’The Monk (1796) , gothic fiction has been created in its standard form as an important genre of literature and gradually begins to exert its influence on writings in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Germany and in America.

With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sources, gothic fiction flourishes rapidly and develops everlastingly in America.On the one hand, the early immigrants in America Continent often struggle for hunger, cold, plague and death.American history witness them explore and conquer in such a strange and dangerous environment.On the other, American fiction springs up at the very time that gothic fiction is at its peak in England and Europe.Thirdly, realism doesn’t have important effect until 1870s in America, nor does it enjoy supremacy as in England.Therefore, romanticism is prevailing for a long time.Above all, the most significant reason attributes to the Puritanism tradition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Most of the early settlers are puritans who flee to America in order not to be persecuted.Thus puritans are greatly enhanced with the best examples of Salem Witchcraft Trials of 1692 and the Great Awakening led by Jonathan Edwards between 1703 and 1745.As far as to 19thcentury, Puritanism continues to develop,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which, fundamentally accounts for the growth of gothic fiction in America.

The first influential novelist is Charles B.Brown who sets gothic fiction in American surroundings.His best-known work Wieland (1798) , also the fist gothic novel in America, shows“sensational violence, dramatic intensity and intellectual complexity”.Compared to gothic fiction in England of 17thcentury, an obvious difference lies in that people’s inner fear is deeply rooted in their heart rather than out of external horrible things or environment which is often showed in England.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American gothic novel goes on a distinctive way.As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eople’s inner and psychological beings after 1830s, in England it turns to be more realistic and socialized.

Washington Irving, the first American author who gains real fame in Europe, creates the scarifying Headless Horseman in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He is inspired by Sir Walter Scott and German gothic novels, and in turn his works encourage authors such as Edgar Allan Poe and Nathaniel Hawthorne.

Edgar Allan Poe, a black-feathered literary master of the macabre, reinterprets the Gothic innovatively in his period.With the idea that“terror is not of Germany, but of the soul”, he goes deep into the inner self and searches the individual for himself.In his creepy short stories, such as The Tell-Tale Heart, The Fall of the House Usher, The Premature Burial and Black Cat, he explores the“terrors of the soul”and revisits classic gothic transition of decay, death and madness.The great contribution he has ma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thic fiction is that he associates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ities with soul searching.He places characters in certain surroundings he has created, exploits the power of terror to enter into their spiritual mind, and then reveals primitive instinct and basic needs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conflict between good and evil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t is the same case with Nathaniel Hawthorne to uncover moral and spiritual conflicts in his works.Descended from Puritans, he appears to be more direct than Poe in reflecting and criticizing Puritanism.Moreover, his feelings about Puritanism are mixed as expressed in those works of gothic flavor, such as Young Goodman Brown,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and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As a Puritan, he reveals the evil which does exist universally in human beings.In addition, he also criticizes that humanities are destroyed by Puritanism.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mbrose Bierce and Robert W.Chambers are two notable writers in the Gothic tradition.Bierce inherits the horrific and pessimistic tradition of Poe and Chambers indulges himself in decadent style of Wilde and Machen.

The 20th century sees a much more prosperous gothic fiction in America than in England.Writers of different schools, such as William Faulkner, John Hawkes, Thomas Pynchon, Toni Morrison, H.P.Lovecraft, Stephen King, Thomas Harris and Anne Rice all employ gothic tradition or create gothic fiction.A subgenre of the Gothic writing style, Southern Gothic comes into being combining some Gothic sensibilities with the setting and style of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Famous Southern writers include William Faulkner, Harper Lee, and Flannery O’Connor.Tennessee Williams described Southern Gothic as a style that captured"an intuition, of an underlying dreadfulness in modern experienc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the 20thcentury, William Faulkner, focuses his works on his native state of Mississippi to uncover the decline and decay of the aristocratic South.His works, including A Rose for Emily, As I Lay Dying, Sanctuary, Light in August, Absalom, Absalom!and Intruder in the Dust all bears Southern Gothic tones.He rank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Southern writers and deeply influences his followers such as Richard Wright, Carson Mc Cullers, Flannery O’Connor, Toni Morris and Anne Rice who further develop the distinctive Southern Gothic.

Besides Faulkner, Southern black writers find gothic style a strong tool to condemn and criticize slavery and racism.For example, Richard Wright’s Native Son, the first book of an AfricanAmerican writer to enjoy widespread success, sees the terrible result of racial inequality and social injustice by using gothic horror.Toni Morris, in her masterpiece Beloved, paints a dark and powerful portrait of the dehumanizing effects of slavery through ghost story, violent scenes and haunted houses.

Modern gothic writer Anne Rice chooses Vampire, the otherworldly beings rather than human to explore sexual and romantic desire and the spiritual world.Her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is the best selling vampire novel, in which she observes and expresses the modern world from the vampire’s perspective and then emphasizes that the modern world and the morally degraded people are more horrible than vampires.

Gothic novel is the roots from which modern horror fiction takes.What’s more, it hold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cience fiction to show people’s fear towards what they have created;it enters into other media as well such as the theatre, the films and the music.In recently years, with the widespread internet, the gothic tradition enjoys a broader stage to continue its exciting, thrilling, weird and grotesque stories.However, whatever the story it may be, the theme is always the same, that is to portrait the confrontation of good and evil and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ity with soul searching.It always reveals the evil which destroys humanities, threatens or degenerates human beings.Unfortunately, people have become used to it and often turn a blind eye, sometimes even take the evil for the good.Only by the shocking gothic novel can wake them up to be aware of the evil and danger around them.Where there is evil, there is gothic fiction.Its future can be seen not only in American literature, but also in all literatures.

摘要:哥特传统广泛地存在于英美文学中。该文首先探讨了英美文学中哥特小说的起源, 进而分析其在美国文学中发展壮大的原因, 而后梳理出美国文学中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最后指出, 哥特小说致力于揭露人类如何去面对善恶以及深刻的道德探索。

关键词:哥特小说,美国文学,恐惧

参考文献

[1]http://www.answers.com/topic/gothic fiction.

[2]金莉, 秦亚青.美国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2) .

美国现代派小说 篇7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和凯瑟琳·安妮·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两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在这两篇短篇小说中, 两位创作手法高超的小说家分别向读者呈现了两位令人同情的悲剧性女性人物, 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通过对两篇小说的对比分析, 笔者发现, 两位作家的写作目的尽管都是为了塑造悲剧女性人物, 但是他们在人物塑造技巧和手法的运用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二.两篇小说的故事梗概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讲述了一个美国旧南方社会中的没落贵族女子艾米莉不同寻常的婚恋故事。艾米莉住在美国南方一个叫杰弗逊的小镇里, 她美丽动人, 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南方淑女”。她的父亲清高傲慢, 专断地拒绝了全部向艾米莉求婚的男子, 使其错过婚嫁时机, 致使艾米莉年过三十仍独守闺房。父亲去世后, 艾米莉结识了来小镇筑路的北方人荷默并发生恋情。可是他们的恋情遭到众人的指责与非议;而且荷默生性放荡不羁, 无意与艾米莉结婚。结果艾米莉毒死了荷默, 并将尸体藏于自己的房间并与之共眠近四十载。其间她终生未嫁, 将自己与世隔绝, 直至去世。人们在其葬礼之后才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 威廉·福克纳通过塑造艾米莉这一被扭曲和被毁灭的悲剧女性形象, 深刻表现了南方贵族的没落和腐败的生存状态, 强烈谴责了各种非人道的道德观、宗教观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女性的无情摧残。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凯瑟琳·安妮·波特将主人公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心理活动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 生动刻画主人公临终前的悲愤心理。主人公一生虔诚地信仰上帝, 但是两次遭到遗弃:第一次是在新婚之夜她的未婚夫乔治弃她而去;第二次是在弥留之际她的精神支柱上帝也弃她而去。小说的物理时间只涉及到主人公临终前的一天时间, 而随着主人公意识的流动, 故事的心理时间涵盖主人公六十年的生活历程:未婚夫的无情遗弃, 丈夫的英年早逝, 独自一人养育孩子的艰辛, 生活富裕、儿孙满堂时内心深处潜隐的失意和遗憾……而临终前上帝的冷漠导致主人公心灵的顿悟:在她坎坷的一生中, 她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的磨难, 全靠她坚强刚毅的内在力量。于是主人公坦然地接受了死神的降临。小说塑造了韦瑟罗尔奶奶这一悲剧女性形象, 表现了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

三.两篇小说人物塑造技巧对比

正如笔者在本文的引言部分所提到的,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与《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在人物塑造技巧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一) 描写侧重点的差异

由于《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所以波特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手法, 侧重人物的心理活动, 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手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整篇小说中, 心理描写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则着力渲染外部环境、外界因素对人物性格的毁灭和扭曲。在小说中, 北方工业文明的入侵, 南方贵族社会的没落与崩溃, 艾米莉的父亲对其婚姻的干预, 荷默对感情的轻率, 都导致了艾米莉的悲剧命运。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艾米莉的内心世界, 而是描绘艾米莉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言行举止, 让读者通过艾米莉的言行举止来透视其被异化和被扭曲的性格, 这种写作手法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正是由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着力渲染外部环境、外界因素对人物性格的毁灭和扭曲, 所以福克纳在小说中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 勾画主人公所处的令人窒息的压抑环境。而且, 福克纳频繁运用象征手法, 暗示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各种外部因素。而这一特点, 是《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所不具备的。

(二) 叙事角度的差异

小说的实质就是讲故事, 每部小说都会涉及到叙事人称和角度的问题, 叙事人称和角度不仅决定小说的内容也影响小说的效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的叙事角度较为单一, 作者直接描写主人公的行为举止, 进而深入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从心理意识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角度较为复杂, 时而为“我们”, 时而为“他们”;在需要表达对人物的同情时, 出现的叙事者总是“我们”, 而在表现小镇居民对艾米莉的冷漠、无情与偏见时, 出现的叙事者总是“他们”。但不管是“我们”还是“他们”, 两类叙事者都是集体意义上的、生活在杰弗逊小镇的人民。两类叙事者与艾米莉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有着对立的矛盾。两类叙事者明晰地共存于同一文本中, 更加突出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复杂性。

(三) 故事时序排列方式的差异

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 叙事的时间顺序分为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叙事时序, 也叫文本时间, 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先后顺序或者是读者文本所依照的顺序。它是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 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而故事时序是被讲述的故事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时间顺序, 其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中世界的时间关系。叙事学家将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的不一致称为“时间倒错”。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大体吻合, 小说开始时主人公开始走向生命的终结, 结尾主人公坦然面对死神的降临。只是在这一过程所涵盖的一天的物理时间中, 作者借助“时间蒙太奇”, 让主人公的意识活动跨越时空的限制, 自由地来往于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故事的心理时间覆盖主人公的大半生。主人公的意识碎片不断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主人公的饱经沧桑的生活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 一位历经磨难、命运坎坷的女性形象便留在的读者的记忆深处。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 作者运用了“时空跳跃”的技巧。

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 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明显偏离, “时间倒错”的特征非常明显。小说以艾米莉的辞世开始, 又以艾米莉的葬礼结束, 中间插入倒叙, 而倒叙涉及的众多故事情节也是杂乱无序, 呈现出支离破碎、颠倒错乱的非线性结构。例如, 按照叙事时序,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主要描写了以下事件:1) 艾米莉的去世;2) 税收风波;3) 房子里的恶臭;4) 艾米莉父亲的去世;5) 艾米莉与荷默的恋爱;6) 艾米莉购买毒药。而按照故事时序, 上述事件应如下排列:4) , 5) , 6) , 3) , 2) , 1) 。

“时间倒错”有利于深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艾米莉的行为是变态的, 而她的变态是由于这一个个杂乱无序、颠倒错乱的故事情节造成的。小说的首尾都表现艾米莉的死亡, 构成封闭的环型结构, 似乎在暗示主人公所处的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 也暗示着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的难以突破。深受意识流风格影响的福克纳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将“时间倒错”的叙事技巧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然而, “时空跳跃”与“时间倒错”是有区别的。

四.结语

美国女性主义小说中的生态关怀 篇8

一、生态关怀:美国女性主义小说的精神使命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 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形成了人类“唯我独尊”的局面, 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的需求, 自然生态不堪重负, 早已经千疮百孔。生态女性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 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并在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中将生态关怀作为写作的精神使命。尤其在20世纪以来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中, 更将生态理念与性别问题并置对待, 她们认为自然界是美丽、神奇并充满不可知性的, 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类精神家园。所以, 其作品通过对自然界的真实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态问题的关怀以及背后深厚的生态伦理判断。

如美国女性作家爱丽斯·沃克就曾不止一次的在作品中表示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深深忧虑。她在作品《我亲人的殿堂》中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远古时代的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膜拜和敬仰, 男性对待具有生产能力的女性同对待自然一样怀着崇敬之情, 那时的男女之间平等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自然界已经不再具有神秘感, 于是人类对自然无止境的剥夺开始大行其道。在她的作品中, 生态问题与女性问题有着直接的关联, 同时也表露出了她对生态遭到破坏的沉痛心理。而在其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中, 所谓的“文明人”鲁滨逊将本来与自然世界融为一体的男女强行拆散, 并将“未经教化”的女子培养成文明社会中世俗眼光里的淑女, 从而扼杀了女子的天性, 断送了女子本该幸福美满的人生。这里, 作者进一步说明了自然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关联性, 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欲望, 才产生由原始的自然界向文明的社会界的进军, 那么此时以男性为主体的“文明人”势必将压迫转向异性群体, 在力量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就面临着被“改造”的命运。

左拉·尼尔·赫斯顿在其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 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的黑人女性珍妮。珍妮常常与自然对话, 她懂得树木和风的语言, 大自然的养育使她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并有着独特的价值判断。珍妮不羡慕充裕的物质条件, 选择贫困潦倒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甜点心”, 与枯燥乏味的社会生活相比, 原始生态的自然生活对她的精神世界有着更深层次的滋养, 使她摆脱前两任丈夫的歧视和任意摆布, 最终追逐自尊、自立、生机勃勃的生活状态。所以, 在赫斯顿笔下, 在大自然中生存成长起来的珍妮有着动人的天性, 一旦步入社会中, 寄居在男性丰满的羽翼中就很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伤害。赫斯顿同样将生态关怀与女性主义完美结合起来, 来探究二者之间必然的联系。

从这两位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女性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和谐的关系, 由于女性自身的生育本能与大地的养育经验如出一辙, 所以女性只有在自然中才会得到最安全的庇护, 可以免受男性的迫害, 甚至得到男性的崇拜。同样作为孕育母体的女性和自然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伦理上都如此靠近, 她们共同抵抗着男性世界的侵犯和歧视。所以, 在美国女性主义作家的笔下, 作者几乎都痛恨、谴责那些破坏自然、歧视自然的状况, 随时准备与这种恶势力进行抗争, 其作品也对那些侵犯自然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报复。

二、女性与男性/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关系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在作品的叙述中往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到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男性与自然等多种维度, 从而在研究中赋予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意义。概括起来就是对“女性歧视”与“自然歧视”问题的探究, 追本溯源后发现两种歧视关系都源自男权社会为主体的人类社会, 所以在批判两者歧视关系时, 矛头都指向男性中心主义。

在人类的思维观念中, 女性具有如大地一般的“母性”本能和特征, “母性”一词是对女性奉献精神的概括。男权社会中似乎养育、哺育、陪伴、教育等都是母亲的天然职责, 因此在社会分工体系中, 男性从事的事业能够得到很高的报酬和认可, 而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是不计报酬的分内之事。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都是如此看待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分工的, 而男性也有权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对女性进行支配, 甚至是歧视。直到20世纪, 女性主义者就此提出质疑。

最初呼声最高的作品, 如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女儿国》, 这部小说与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同时出现, 是女性主义作家假想的摆脱男权社会控制、重归自然的理想国。在女儿国中, 只有女人和孩子, 不受男权社会的任何规约, 女人们追求着自然的、和谐的、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 三个男人带着枪支弹药闯进了这个国度, 企图用男权社会的思维来统治女儿国。他们本以为靠着男人强劲的力量可以轻易征服这些女人, 并占有这个国家, 最后享尽风流, 但万万没想到女性世界所爆发出来的力量难以抵抗。这里的女人没有传统思维中男性所期望的特性, 如温柔弱小、体贴入微、顺从懦弱等, 而是个个都思想敏捷、身手矫健、才华横溢。除此之外, 这个国家的社会体系尤为完善, 几乎不存在杀戮、战争、尔虞我诈的残酷现象, 这让三个外来男子甚为吃惊, 同时也意识到男权社会的种种弊端。

《女儿国》为女性开拓了全新的疆土, 是一种依托于自然界而远离社会的存在。这里,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潜意识里已经将女性与自然放在同样的位置, 来共同对抗男权社会的欺压。因此文本表层是女性世界与男性世界的对立关系, 实则暗含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对立, 并且作者最终给出了答案, 即女性战胜了男性, 自然界战胜了人类社会, 最后达到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妇女们将自然视为自己的朋友, 努力与自然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关系, 她们认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 而应相互交融, 文明化的自然是现代化的花园”。即使出于生存需要不得已要对自然进行索取, 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和前提, 同时利用女儿国里的科技使生存环境更加符合自然规范。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对自然的关注和对自然价值的肯定, 使她们的作品总是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自然与人类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自然与女性有着本源同构的关系, 自然之所以遭到破坏、女性之所以受到歧视是出于人类社会的错误认识。女性与男性、自然与社会的对立关系并非永恒存在, 如若男性社会打破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逻辑, 势必会迎来双方的和解, 继而呈现出最符合人类发展的生态局面。

三、对重建人类与自然、科技与生态平衡关系的诉求

18世纪以来, 继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启蒙运动以理性姿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启蒙主义者宣扬“人”的绝对力量,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是合情而又合理的, 人类对自然有着无限的权利。这种观念的确立将人类引向了极端的境地, 人类对自然的无限控制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界无情的报复, 人类险些走向自我毁灭。科学与理性得到的最终结局与人类最初的设想恰恰相反, 失衡的状态很难再次得到矫正。

在这样的状况下, 女性主义者似乎幡然醒悟, 举起对男权社会与强权人类的批评大旗, 谴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倾轧, 谴责一切对自然进行掠夺的现象。但是, 这种反抗似乎又出现了偏颇, 女性主义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认为只有消除两性之间的差异才能达到最终的平等状态, 如此桥枉过正的方式只会将问题变得愈加棘手。因此在强调性别平等的过程中, 几乎否定了女性的一切天性, 漠视普遍人性, 强化了女性霸权的思想, 从而使原有的道德评判标准出现紊乱。但是女性主义者的确让人们开始对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科技与生态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并试图找出使二者和解的办法。

娥秀拉·勒瑰恩的代表作《黑暗的左手》讲述了行星之间的纷争, 地球作为宇宙联邦的一员具有特殊的意义, 小说意图消除性别差异, 并用科技解决问题。其中格辛星人的高科技是用来抵抗严寒肆虐, 达到全民供热和保暖。他们星球的科技发展尤为缓慢, 但是他们并没有去侵犯科技发展比他们快10倍的地球, 格辛星人崇尚科技, 却并不被科技所左右, 一直保持着一种独立自我的姿态与自然界进行平等的对话。同时, 《黑暗的左手》中不存在明显的性别界限, 这里的人既可以是男人, 也可以是女人, 既可以做父亲, 也可以做母亲, 在固定的性别期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者大胆的假设是对追求男女平等关系的一次努力, 她认为男女之间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 二者都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因此娥秀拉·勒瑰恩的这部《黑暗的左手》提出性别问题的同时也就科技对自然和生态的态度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的美好景象,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始终在做着探索和努力。

四、结语

美国女性主义小说中的观念虽然存在不成熟的问题, 但她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怀, 对女性地位的关怀值得借鉴, 她们在作品中设想的平等民主的和谐社会无不是人类的理想追求。美国女性主义小说中的生态关怀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 为看待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既是社会的良知, 也是人类理想家园的守望者。

摘要:美国女性主义小说通常以历史理性的光辉, 观照人类本身的自然生存状态, 凭着悲天悯人的关怀之情倡导一种平等的、环保的、和谐共生的社会生存样态。她们从独特的观察视角来探讨自然的现状, 剖析着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关系, 从性别与环境的角度审视女性的自我意识, 审视两性之间的平等关系, 既透着女性主义的基调, 又涵盖生态伦理的判断。本文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女性主义小说作家, 来分析她们作品中的生态关怀。

关键词:美国,女性主义小说,生态关怀

参考文献

[1]麦茜特.自然之死[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普伦·斯普瑞特耐克.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点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 1997 (6) .

[4]张文娟、王承柱.对近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版) , 2006 (3) .

美国现代派小说 篇9

詹姆斯·米切纳:他的一些小说如《夏威夷》、《百年》(庆祝美国建国二百周年的历史小说,从地壳变动形成科罗拉多州一直写到1973年的水门事件)等都是畅销书。他的新作《切萨皮克》,也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巨著,作者为了写此书,特地搬到马里兰东海岸居住四年,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部小说主要描写切萨皮克湾近四百年(1583—1978)的虚构历史,再现了一些历史人物如华盛顿将军、尼克松总统等,叙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等,反映了许多重要社会问题如宗教自由、奴隶制、民权运动、环境保护等。小说的人物纯属虚构,故事富于戏剧性,该书已连续畅销二十多个星期,在畅销书中一直名列前茅。

赫尔曼·沃克:他是著名的战争小说家,二次大战后以战争小说《凯隐号上的兵变》闻名。1971年出版描写二次大战欧洲战场的长篇小说《战争风云》,深受读者欢迎,曾连续畅销十个多月。1978年出版《战争风云》的续集《战争与回忆》,也是长达百万字的巨著,内容跟《战争风云》衔接,主要通过海军上校亨利·帕格一家的遭遇,对珍珠港事变后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那段历史作了生动的描绘。小说描写了中途岛、塔萨法隆加等战役,揭露了纳粹集中营里的恐怖暴行,还穿插了一些爱情插曲,内容丰富多彩,目前已跃居畅销第一位。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他是波兰裔犹太作家,今年七十四岁,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获奖的消息刚一宣布,刚出版的长篇小说《萨沙》销路就激增,立刻成了畅销书。《萨沙》是作者的第八部长篇小说,带有自传性,内容主要写一个叫埃伦的年轻犹太作家对孩提时的情人萨沙忠贞不渝的爱情。小说对三十年代纳粹进攻波兰前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生活有真实的反映。

约翰·厄普达克:他是当前最著名的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如《马人》、《夫妻们》、《兔子回家》、《跟我结婚》等都畅销。他的小说有较多的关于性爱的自然主义描写,但反映家庭生活很深刻,文笔也很生动,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有名的风格家。他的新作《政变》,以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为背景,写独裁者埃莱路上校推翻国王后当了总统,推行一条亲苏路线,想把他的国家建成一个马克思主义穆斯林国家。但国内连续干旱五年,民不聊生,独裁者不顾饥荒,竟把美国救济物资连同押运的人都烧掉了。他的倒行逆施终于促使他垮台。小说是以独裁者流亡国外时的回忆方式写成的。

戈尔·维达尔:著名的讽刺小说家,最著名的是讽刺华盛顿政界的长篇小说三部曲《首都华盛顿》、《布尔》和《1876年》。他的新作《卡尔基》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的“启示录”式小说。卡尔基是印度大神维希转世(第十世)后的名字。故事主要讲美国一个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退伍士兵凯利因贩毒去尼泊尔首都,在那儿自称卡尔基,收罗了一批年轻美国信徒,并预告了世界末日。他在一次电视广播中被暗杀,但到了他预告世界末日来临那天,又突然出现,身穿死神服饰,开始跳死亡之舞,地球上所有的人立刻纷纷倒在地上死去,只剩下卡尔基和他的四个信徒,其中三个还是美貌的年轻妇女。这五个人或神在空荡荡的地球上遨游,很象是飞到另一星球上的宇宙飞行员。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的讽刺寓意是人类已堕落为无价值的渣滓,全部毁灭了毫不足惜。

约翰·契弗:他的两部长篇小说《瓦普肖特记事》(1957)和《鹰猎者监狱》(1977)都得到好评,不过他的短篇小说写得比长篇更好。1978年首次出版他三十年来写的短篇小说全集,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评论家斯蒂芬·贝克称它是“美国文学中的里程碑,值得一辈子一读再读”。这个集子共包括短篇小说61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精神苦闷,刻划了一系列道德败坏、内心空虚、生活放荡、一事无成的所谓“反英雄”。纽约时报图书评论》在畅销小说栏介绍此书时把内容概括为“在家庭生活的混乱中关于消失了的道德秩序的几瞥”。

除了名作家的新作外,在1978年畅销书中还有两位惊险小说作家值得介绍。一位是1951年从英国迁居美国并加入美国籍的女作家海伦·麦克英纳斯,她丈夫原是驻美国的英国情报人员,曾向她提供过不少素材。她的小说往往描写美苏之间的激烈间谍战,主人公往往是个与情报机构毫无联系的正派人,在卷入斗争时激于义忿能与敌英勇作战,所表现的聪明、机智和本领往往使敌我双方的职业间谍咋舌。她的新作《恐怖的前奏》是她的第十八部长篇小说,写一个能鉴别古画的美术家受聘到维也纳收购古画,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苏联、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构之间的激烈间谍战。另一位著名惊险小说家是阿里斯特·麦克林,他迄今已出版了二十多部惊险小说,其中有不少已改编了电影(如《恐惧是关键》)。他的新作《再见吧,加利福尼亚》,主要描写一伙穆斯林恐怖分子阴谋使氢弹爆炸引起强烈地震,从而使整个加利福尼亚州沉到海中,在破获此案时还揭露了一批政府高级人员的贪污。

1978年畅销的犯罪小说中值得一提的有两种。一本是《教父》的作者马里奥·布佐写的长篇小说《傻瓜们死去》,内容主要描写好莱坞的名流、文学界的名士以及风流少女们在美国西部赌城拉斯维加斯与命运赌博。另一本是洛杉矶警察出身的小说家约瑟夫·万鲍写的第五部畅销小说《黑弹子》。此书象作者的前几部畅销小说如《蓝衣骑士》(1973)、《合唱队员们》(1975)一样,描写洛杉矶警察的生活。主人公瓦尔尼可夫是俄裔警探,一个堂·吉诃德式可笑人物,会冒着生命危险冲到失火的房子里抢救一缸金鱼。小说主要描写他跟一个看不起他的十八岁女助手娜塔丽一同侦缉一桩可笑的绑架案(某贵夫人有一只名贵的狗被绑架),在侦查过程中娜塔丽逐渐增加了对他的了解,她的蔑视也逐渐转化为爱情。

最后介绍青年作家约翰·欧文的新作《加普所生活的世界》。这部小说采用一种新的艺术手法,主人公加普的生活经历与作者本人一模一样:三十多岁,写过四部小说,在维也纳呆过一阵,有两个孩子,甚至也写了部长篇小说叫《本森哈佛所生活的世界》,但作者矢口否认该书带有任何自传性质。他认为写小说的技巧就是幻想与现实相结合,通过虚构情节反映生活,因此他的小说混合着暴力(两次暗杀、几次强奸)、色情(主人公家庭生活虽很美满,但夫妇都与人通奸)、妇女革命(主人公母亲是鼓吹男女平等的狂热分子,为了搞绝对的男女平等,甚至不嫁丈夫,通过人工受精生下加普)等他认为是美国社会中最本质的东西。评论家们认为这部小说写法新颖,构思巧妙,故事生动,阅读时老是想知道下一页写的什么,能给读者带来无穷乐趣。

美国现代派小说 篇10

今天上教育心理学,教授给我们看了一段美国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的视频,内容是马克·吐温的小说阅读欣赏,内容是一个小孩落水,另一个小孩下去救人,结果……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地看着、读着,然后老师让每人读一小段,一段、二段、三段,其间有人默然,有人抽泣,更有甚者泣不成声。老师却温柔地说:“That's ok!”然后开始了他的引导和启发,他说:“这就是主人公的选择。然而,可爱的孩子们,你们也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你们就可以变成那样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像是上帝的礼物,是那样的独特,所以选择权在你们手中,去做上帝的宠儿吧。”

视频课堂里面的孩子,流着泪,点着头。我想,他们此时此刻真正领悟到选择的真正含义了吧。其实,这个教学场景在美国小学课堂里是非常普通的,这才让我猛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情景教学了。原来真实的教育是可以也能够让学生自然感受的,学生、老师和作者可以共同拥有欢乐与悲伤。哭过、笑过之后,学生才会成长,自然间拥有难忘的经历和记忆。

我开始努力反思,自己教育实习时是否也对教学内容倾注过如此激情?好像没有。我想其实中国教材中令人动容的故事绝对不会比美国少,但是,我们的孩子们怎么了?现在有几个孩子读到烈士舍身为国会哭泣,读到英雄主人公去世的故事而心生悲戚?现在又有多少四年级的孩子会抱着名著和别的孩子们一起拜读?难道他们已经在各科作业压力下百炼成钢了?那一颗颗天使的水晶般纯净的心灵已慢慢地冶炼成了不锈钢?虽然依旧晶莹清澈,但是变得尖硬犀利,里面有清晰的公式和答案,但里面已很难容得下动容和眼泪。我们的孩子们不应该这样的。他们也应该有自己柔软的心,在动容的时候流下晶莹泪水,在开心的时候放怀大笑,在party里疯玩,去拔老师的胡子……

走出教室,我被外面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心里暗想:下次一定要记得戴墨镜。但是,心里竟然开始叹气起来,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渺小到无力去改变我们孩子的境况,渺小到无法完全读懂他们的纯真笑脸和眼泪。那些厚重的作业、重复的抄写和一次次的考试排名,我不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吗?

上一篇:校内勤工助学下一篇:大豆耐盐性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