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

2024-07-26

美国华裔(精选12篇)

美国华裔 篇1

摘要:本文拟探讨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从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滥觞,至二十世纪中后期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有外向内从整体上综合分析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动因和写作特点。

关键词:创作动因,时代,种族,环境

美国主流文学从殖民地时期已经走过近四个世纪, 华裔美国文学只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然而其中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虽然起步较晚, 却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多变的写作手法, 在美国主流文学的舞台上粉墨登场。

回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亚裔作家伊迪丝. 伊顿独角书写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多层面,多声道的撰写;首先,唐人街女作家黄玉雪作品在二战末期闪亮登场,随后七十年代唐亭亭作品,八十年代的谭恩美,九十年代的任璧莲、伍惠明。 使人情不自禁要回望历史,从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淘金时代华人移民大潮到二十世纪初期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滥觞,这期间为何难寻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踪影?华裔美国女性文学有着独特的女性特点,那么,什么因素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力?

一、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动因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H.A.Taine)在他《艺术哲学》 中提出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1]即文学创作决定于时代、种族和环境。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 包括国家政策、政治斗争、宗教信仰等等社会环境,。因此, 接下来考证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种族和环境要素。

1、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反华势力禁止女性入境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最早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 多是开发美国西部的男性劳工。因美国社会排华势力-美国资本家、政客、种族主义者和白人劳工,不仅排斥华人劳工, 也禁止中国妇女入境。按照学者乔治.佩弗尔在他的《假如他们不把妇女带来——排华之前的华人妇女移民史》书中所述,“假如他们不把他们的女人带来”,不繁衍后代,美国就永远有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来源。[2]从1875《佩奇法》 到1882的《排华法案》及1888年的《司各特法案》 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排华势力的丑恶嘴脸,禁止所谓“妓女” 的华人女性进入美国。其实是以此为借口,阻碍中国妇女和劳工的妻女的移民。

中国妇女不仅在移民政策上受到的极大歧视和排斥,而且在入境前的“天使岛”滞留审问期间,更受到非人的待遇, 她们与一起来的丈夫或父亲隔离或被遣返。

2、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种族要素-种族主义、性别歧视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 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3]美国自称 “大熔炉”, 指的是单向的“异族同化”。而自称 “Chinaman” 的华裔具有中华民族异乎寻常的勤奋、勇敢、吃苦耐劳和温和、善良、恭敬、忍让的优秀品质。正是内在的这些优秀品质, 使得中国劳工在美挖矿井和修铁路中任劳任怨,却被白人工人认为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而遭受仇恨和排斥。

排华媒体或甚是美国作家,对华人的形象已经完全的程式化。如反华的旧金山报界,把男子定性为“苦力”,把华裔妇女诬蔑为“妓女”。[4]

3、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环境—边缘化、夹缝生存

对于在美的中国移民女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期,她们多是劳工、农夫、厨师的妻子和经营洗衣店、中餐馆的妻子。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管理家务。[6]由于当地白人排华和种族歧视,她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唐人街或华人居住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主流社会反华势力情绪高涨,种族歧视大行其道。在美华裔妇女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不仅如此,而且在美国的华人社区或居住区,仍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氛围”—以男权为中心的男耕女织的家庭观念,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为妻子、母亲的角色。并且在美帝国主义霸权势力下,美国当局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压迫弱势的华裔族群,在文化上,也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偏见的“东方主义”、种族霸权主义。

因此此时,在美国主流文化里,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还不存在发展的任何要素, 无论时代、环境还是种族,此时的失声状态,也正是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 1984)的“话语”与“权力”理论的佐证。

虽然被后来研究者称为北美亚裔女性作家第一人的埃迪斯. 伊顿(Edith Maude Eaton), 在1989到1913年,以“水仙花”(Sui Sin Fa)的中国人身份发表大量短篇小说,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拾零》 (1909) 和《春香夫人》(1912) 。但是,作品没有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也不可能在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横行和排华的思潮的主流美国文化下引起注目。 在1914年伊顿英年早逝后, 作品便无人问津,61年后,直到1975年才在《哎呀!美国亚裔作家作品集》确定了伊顿在华裔文学史上的先驱地位。

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中,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 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7]因此,种族、 环境、时代三者是一个整体,制约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影响着文学创作的走向。所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末期,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改善,美国大众对华裔的态度开始好转, 美国学者“大熔炉”论,提倡美国文化应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因子,着意打造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于是,华裔美国女性走出了家庭,冲破中国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和种族偏见,女性主体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她们得到了更高的教育机会,也获得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的权利, 其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家, 通过文学创作表达源自民族内在根源的内心独白。

作为第二代华裔女性及作家的代表黄玉雪, 创作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体现了中国的女性的勤劳正直、 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华裔女性在美国种族歧视下,摆脱了来自于父辈中国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取得社会成就的故事。正是种族要素的内部根源,社会环境的外部影响力和时代思潮的推动,使得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在主流文化中华丽转身,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这种种族特性是一个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标志,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力量或原始冲动,是第一性的不变的印痕,它隐藏在这个种族的变化着的语言、宗教、文学和哲学之中,隐藏在种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8]在这种历史进程的大潮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了反越战争运动、黑人民权运动、泛亚运动、女权主义运动,争取各种平等权利的社会活动非常活跃,在伴随而兴起各种文化思潮下,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也如决堤之大坝,呼之欲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如,唐亭亭,谭恩美、任碧莲,伍慧明等,他们对华裔先辈在美受压迫受歧视的历史刻骨铭心, 对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了若指掌。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有着和丹纳类似的关于文学创作要素的描述,厨川白村认为,正是“主的欲望”与 “社会压迫”这两种力的冲突,才产生了苦闷压抑的情绪,[9]正是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抑下的内心苦闷的呐喊,与 “社会压迫”成了文学艺术创造的“原动力”。

在新的时代文化思潮影响下,特别是,作家汤亭亭和谭恩美以及伍惠明在表现华裔女性美国文学创作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不同于初期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多是自传体的写实作品,有更多虚实结合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反传统、反中心,反霸权、倡导多元文化的特点;如作家任碧莲的反本质主义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并且,在写作手法上, 运用不同的“原型”,如“英雄”、“母亲”、“魔鬼”、“智者”、 “死而复生”、 “骨” 、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使得作品显得阴冷、多面、怪异、超凡,是古老幽灵在作家身上的还魂, 是中国 “魂”追寻中国“根”的“ 原型意象”, 是女性主义意识的“集体无意思”[10]表现。

四、总结:

以上首先从丹纳的文学创作三要素:时代、种族和环境, 诠释了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创作动因以及早期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兴起艰难之因。并且,进一步说明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在随着时代进步的推动下,伴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观念、社会思潮之社会环境的外部压力, 种族因素才是推动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内部根源。其次,回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发展同时也对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特点进行了不同时代的对比分析。

美国华裔 篇2

多年来美国名校在所谓的公平公正原则下,在录取新生时为了照顾所有族裔群体,设置了不公开的族裔限额。由于近些年亚裔人口在美国的增长,使得其子女报考美国名校的人数激增,结果越来越多的亚裔美国考生在申请名校时被拒绝。在相同资质情况下,名校会将白人考生置于亚裔之上。亚裔美籍考生在总体上比他们的其他族裔同伴,在标准化考试中都处于很大优势,在其他方面也表现优异,但在名校的整体评估系统下,却被合理的限额政策拒之门外。

对于上述的指责,名校们当然矢口否认。哈佛大学表示,对所有背景的优秀学生都持开放态度,包括亚裔。对申请该校的每一位考生都采用个体和全面的评估。普林斯顿大学也表明了类似的态度。

但在相关的网络公共论坛上讨论仍在加剧。更有人提出了深层次的问题:尽管比例很高的亚裔美国学生在学术上非常成功,但作为整体,亚裔在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声誉和地位。

也有人将亚裔考生被名校拒绝的原因归结于这个族裔群体学生申请名校的比例过高,几乎是其他族裔考生的两倍。而且亚裔除了学术上有特长外,在其他方面鲜有与其他族裔学生比试之处。甚至还有读者感叹,名校录取规则中的族裔配额是合理的。他们认为如果哈佛大学只盯着考分,该校肯定将被拿高分喜欢学理科的亚裔考生所垄断。而且校园附近的公寓很快会被亚裔学生的父母所占满,周末这里会变成这些家长为孩子洗衣做饭的场所。

从这些热闹的争辩中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其他族裔对于亚裔的态度,同时可以体会到,作为亚裔群体我们应当如何端正教育的理念和思维,如何真正将上名校和对社会的奉献结合起来,这才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深思的问题和共同的责任。

1.留学故事:那些美国名校的“诨号”

2.美国留学故事

3.美国留学故事

4.美国名校“牛人”黄珊励志看留学故事

5.留学美国打工的心酸故事

6.留学美国的精彩故事

7.美国使馆的留学故事

8.美国中学留学故事

9.有关美国的留学故事

华裔富豪“逃”离美国 篇3

在中国,坊间流行的是“在北京三环买套房就能赶上在纽约买别墅”,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在美国买房时要缴纳交易税,每年还有计价税和市政建设税,到了卖房时,还有资产所得税在等着他们。

吴女士的故事并不是孤例。对于部分华人富豪来说,美国国籍如今变成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这在十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移民美国还是许多中国有钱人的终极梦想,而现在,情况却大有不同。

在这变化背后,最大的决定因素是税。“你省下来的每一块钱,最后都落在了税务局手里。”税务律师马修·莱德维纳说,“这是人们放弃美国公民身份的原因之一。”

“唯有死亡和纳税无可避免”,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很好地形容了美国作为“万税之国”的情景。在美国,除了联邦税之外,各州还会自行收取五花八门的各种税,比如,纽约州便一度收取“假发税”。 除了税种繁多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收税依循“属人原则”。就连在美国居住时间超过一定限度的外国公民也需向美国政府交税。

当然,海外查账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所以在美国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对于海外账户的逃税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2008年后,经济衰退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来,美国政府赤字年年增加,狠抓税收就成为奥巴马在任期间的一个大问题。

2010年3月,奥巴马签署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目标就是为了防止美国公民和持绿卡的永久居民滥用离岸地避税。由于它可能对全球的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后来被延期一年执行,等到2011年12月,《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细则终于公布,其中规定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居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20萬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的外国人都需要在2012年4月15日前向政府申报。

惩罚措施也相当严厉:藏匿海外资产拒不申报被视为有意逃税,一经查出会被处以一万美元罚款。如果在国税局接连通告后仍不缴纳相关税费,最高罚款额度可达到5万美元。如果刻意少报并被查出,少报的部分将被课以40%的重罚,当事人还可能会面临刑事起诉。

法案一出,人心惶惶,其中以华人反应最大。有一说是因为华人最爱储蓄,此法的打击对象矛头指向华人;另外一说则指出,在中国大陆,偷税漏税的成本很低,那些在中国开公司以获得投资移民资本的新富豪们几乎不可能有人能提供“干净”的纳税记录,所以这在严苛的美国国税局面前都将成为罪状。

为了加强调查非法逃漏税,美国国税局在2010年于北京增设了调查办事处,并在包括香港在内的8个现有调查办事处增添了人手。与此同时,他们还大量雇请了华裔查税员,根据美国《侨报》报道,这些会说中文的税官相较其他族裔的税官来说,查起税来反而更加严苛。

越来越多富翁选择逃离美国。讽刺的是,由于美国税收体系是如此详细,就算要放弃美国国籍,你还是需要缴纳一笔“离境税”。

但华裔新移民还有更简单的办法。虽然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但文初提到的拥有美国国籍的吴女士并不担心自己会丢掉中国国籍,因为“拥有两本护照在中国是一件挺常见的事”。

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问题研究 篇4

Chine s e Am e rican Lite rature被翻译成华裔美国文学, 这一用法主要根据英语中的语法来结实翻译的, Chinese American作为英语中的定语来修饰Literature, 一般人看到英语单词会直接翻译过来, 变出现美国华裔文学, 类似于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黑人文学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犹太人文学等。随着华裔文学作品的深入和研究, 很多在国内兴起的华裔美国研究人开始用“华裔美国文学”。Chine s e Am e rican Lite rature被翻译为华裔美国人创造的文学, 但是由于译名太长, 久而久之被人们翻译成华裔美国文学, 其实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都有人在争论, 但是两者又都被大多数人赞同。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延伸, 我国大多数的翻译作家都有自己的译名, 像鲁迅、余光中等我国知名作家, 在当时的年代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译名被广泛使用, 不论是美国华裔文学还是美国华人文学, 都被赞同使用, 但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美国华人文学被赞同的还是比较多的。

二、理解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

教学我们在阅读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时, 经常记不住作者的名字, 但是简单的方法便是记住作家前面的单词, 文学研究表示, 很多华裔作家的的中文名字是用音译过来的, 音译的方式好记又方便。许多美国华裔作家也希望能用中文名字, 因为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 他们被第一批送往美国, 不能将自己的中文名字带到美国, 以后的子子孙孙都要使用中文名字, 其实这些人也很痛苦, 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够用中文名字, 著名作家汤婷婷在《孙行者》中大量引进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内容, 但是在她写里面的人名时不得不考虑中国姓氏的文化, 她在美国售书签字的时候, 在自己的书中签的是自己的中文名字。

由此可见, 美国华裔作家从心底是很希望能够用到自己的中文名字的, 也许这仅仅是她会写的几个中文汉字, 很多华人虽然去美国定居, 但是他们的美国名字仍然包涵中文的色彩, 例如Chew, 在中文汉字中是“赵”的姓氏。同样, 华裔美国历史作家Judy Yung, 他的父亲本来姓谭的, 但是他却以杨姓进入美国, 并用杨姓生活很久, 但是父亲去世之后, 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谭姓, 后人称他的也不一样。至于华裔美国人怎样将自己的姓氏变成中文名字的, 我们有用音译的, 也有一直流传下来的姓氏直接翻译成英文的, 有些作家对自己的英文名字并不是很讲究, 但是翻译成中文名字却考虑很久, 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之处。

三、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注意的问题

首先, 要多了解华裔美国历史, 尽可能多的查阅美国资料文献和参考书, 尽可能少的避免在阅读华裔美国文学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有很多参考文献中, 很多的单词解释有上百种, 但是翻译本人要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按照作者的意思进行翻译, 一个地方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会跟着出错。例如, Burlingame Tre aty不是《柏林盖姆条约》而是《蒲安臣条约》, 仅仅一个书的名字就会被翻译出错, 一个书名的错误会是很大的失物, 美国英文单词有很多类似能够有出现错误的单词, 一不小心翻译失误, 就是闹出很大的笑话, 意思就会差出很多, 英语很多单词也有这样的翻译失误, 例如, que ue tax不是排队税而是“辫子法案”。很多语言习惯会造成在翻译中的失误, 尽可能阅读多的美国参考文献, 多了解美国的文化历史, 避免造成严重失误。

例如在《喜福会》中, 作者直接把名字用英文拼写出来, 在对整个文章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解释。“Jing like excellent jing.Not jus t good.it’s s om e thing pure.e s s e ntial, the be s t quality......”“suyuan, she says.......”。

其次, 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家乡文化和语言方言。有些作家是美国纽约城市的, 英文翻译可以按照单词内容翻译, 而有些是美国某一城市乡村作家, 我们就应该阅读相关属于这个作家的家乡的作品, 作者的家乡不同, 所用一样的单词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英文单词应该按照作者的家乡方言来翻译, 更能表明作者的真实想法。认真阅读原文也会对翻译有所帮助, 从原文的上下文解释中, 我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成比较完整的句子, 并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从翻译作者的文章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意思, 只有完全掌握全文的思想情感内容, 才能更好地翻译出原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最后, 其实华裔文学作品的翻译很广泛, 涉及到的外国文学教材也很多, 所以翻译本人不仅要对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了解, 而且还要多多向更资深的老学者请教, 有很多对于华裔美国文学作品颇有研究的老学者阅历十分丰富, 很多单词和意思迎刃而解, 还有就是多向一些媒体学习, 例如电视台广播互联网站等, 有时候经常出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出现, 还有对一些华裔作品的解释, 很多美国作家的译名和现实中书中的译名还不是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书中获取知识, 还要懂得运用身边的多媒体科学技术, 学会多方面掌握更多的有效资源, 很多在现实中没有解释出来的, 在媒体网络上有一部分都会公布出来, 所以, 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是十分颇深的, 要求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翻译每一篇的文学作品中能够不断收获更多的文学内容, 为以后的翻译做基础准备。

四、小结

综上所述, 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出现过很多的问题, 虽然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时间较短, 但是仍然很繁荣, 很多美国文学作品被翻译之后, 意思表达的不是很明确, 作者的译名翻译的千奇百怪, 但是根据国家的文化习惯等, 又有很多参考的地方, 很多外国文学的原著我们无法看到, 只能从翻译的文章中慢慢品味, 这就要求翻译人的个人文化知识水平。随着中国文化的强大, 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华裔美国文学也会不断有着新的变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文化也相应的发展起来, 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走向世界。我国对美国文学的翻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对于美国的一些宗教文化、爱情文化等有了进一步了解,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增多, 华裔作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的研究, 进一步深入国家文化、美籍华人下的文学作品的研究。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作家

参考文献

[1]金丽华.花木兰传奇的另类改写[J].时代文学, 2010.

[2]侯梅.回译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吴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

美国华裔 篇5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往是以牺牲女性形象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又是以主流文化中“男性中心主义”为批判对象的.这样,在美国华裔作家中出现了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作 者:杨洁 YANG Jie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7刊 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年,卷(期):200723(1)分类号:H712.074关键词:华裔美国作家 男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二元对立

美国华裔首富的“平衡”之道 篇6

他低调到很多人搞不清他的名字。他出生在南非,因为南非人误把他的名“Soon-Shiong”当作了姓,于是他的英文名成了“Patrick Soon-Shiong”。又有人根据他和妻子米歇尔·陈建立的“陈馨祥家庭基金会”,误认为他姓陈。再加上他的低调,所以这个美国华裔大富翁的名字简直成了“一笔糊涂账”。

黄馨祥本人可一点都不糊涂。他是生物医学界“奇人”,开创了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目前在试图攻克癌症。他本人拥有近百项专利,他发明研制的一种抗癌药物非常热销,由于多国批准使用,2016年预计销售额达10亿美元。他在过去十几年里创办的两家制药公司也分别以数十亿美元售出。如今他又创办了一家新公司,研究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精准治疗”。

他攻的是西医,但对于一个出生在华人家庭、对中医针灸和草药并不陌生的华裔西医来说,将中国传统医学理念与西方先进医学科学相结合并非难事。

“中医所讲的阴阳平衡对人类治疗癌症、维护健康非常重要,”63岁的黄馨祥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千真万确的。免疫系统失去平衡意味着人失去了保护系统,就可能患癌症。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恢复平衡,使免疫系统能消灭癌细胞。所以减少压力、锻炼身体、正确饮食,这些以前人们认为并不重要的事,实际上从科学角度讲对于维护免疫系统平衡非常重要。”

黄馨祥不会讲中文,自称为“3A俱乐部的”,因为他是“非洲来的美国亚裔”。但像追求生活平衡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髄却被他很好地继承了。

直到2011年他从“魔术师”约翰逊手里买来NBA湖人队4.5%的股份,美国当地英文媒体和华文媒体才开始注意到他。

除了买湖人队股份能让人感觉到他的“豪”情,从黄馨祥的谈吐中几乎看不到富人的影子——完完全全是个科学家。无论接受专访还是公开讲话,他绝大多数谈的都是医学,似乎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治愈癌症。?笪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解析 篇7

一.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

华裔美国作家是美国社会的一分子, 他们的语境在美国, 他们生活在美国, 他们的读者群主要在美国, 因此他们作品的呈现方式美国化是必然的。无论用英文或中文写作, 他们的作品都不能被看作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也没有弘扬中国文化, 正如成就斐然的华裔美国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 (中文名汤亭亭) 所言:“实际上, 我作品中的美国味儿要比中国味儿多得多。我觉得不论是写我自己还是写其他华人, 我都是在写美国人。……虽然我写的人物有着让人感到陌生的中国记忆, 但他们是美国人。再说我的创作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 对这点我很清楚。我是在为美国文学添砖加瓦。评论家们还不了解我的文学创作其实是美国文学的另一个传统。”[Paula Rabinowitz, “Eccentric Memories:A Conversation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eds.Skenazy, Paul&Tera Martin (Jackson“UP of Mississippi, 1998) 71-72]。

虽然作为美国人, 他们不可能以中华文化为依归, 但另一方面, 华裔美国作家与生俱来的中国血统和长辈潜移默化中传授给他们的中国文化, 又使他们看待中国的视野、观点和传统的西方人有所区别, 他们习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 在作品中大量借用或演绎中国的神话、传说, 展现汉语拼音、文物、叙述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乃至思维方式等。他们之所以喜欢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题材, 一方面华人血统使他们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兴趣,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他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同时, 生活在多元的美国社会, 他们希望以自己特有的身份, 特有的书写内容和方式赢得话语权, 另外, 多元化的美国读者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感到很新鲜, 这样, 他们的作品能吸引大批读者, 促进自己的创作。

二.华裔作品特点分析

华裔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借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传说等, 而事实上, 他们作品里的这些中国文化许多都是演绎品或象形杜撰的, 如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大量引入《三国》、《水浒》中的人物, 她把关云长写成了关长云 (Gwan Cheong Wun) ,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成了“Ku San the Intelligent”, 让唐三藏对孙悟空说“我敢打赌你翻不出我的掌心”等;赵健秀把《水浒传》看作是《三国演义》的续编, 并认为两部作品反映的是报仇和反腐败的道德观念, 而且认为这两种观念正是孔子的基本思想。他还认为《西游记》的“齐天大圣”表达并发展了《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的精神。赵健秀认为:孔子和孙子有着共同的观点。不难看出, 他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是通过改造了的华裔美国文化, 他眼中的孔子是华裔美国人的孔子。足可见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但一知半解的了解。

演绎中国古典神话故事是汤亭亭重要的写作手法, 有些学者曾批评她歪曲了中国神话, 可她的回应是这样的:“……他们不明白神话必须变化, 如果神话没有用处就会被遗忘。把神话带到大洋彼岸的人们成了美国人, 同样, 神话也成了美国神话。我写的神话是新的、美国的神话。”[Maxine Hong Kingston, “Personal Statement, ”Approaches to Teachi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ed.Shirley Geok-Lin Lim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1) 24],

笔者认为, 既然作品是虚构的, 那么真实与否自然不那么重要, 美国华裔作家使用了许多的中国母题, 但它们是在脱离了母语语境之后在一种新的语境中被表现出来的, 因此, 中国读者和学者应该在美国的语境中理解华裔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 不应该用衡量中国文学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三.美国语境中中国文化的另类合理表现

华裔美国文学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处在一种文化传统守成与变异、现实与心灵之间, 从中国文化传统体认的角度看, 文明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 文化需要调整、补充、运用与发展才能生生不息, 原僵的传统与现实往往不协调, 现实生活中, 传统是要发展的, 以动态的状态存在着, 那些通过典籍与考古式的发现而存在的东西是静态的余留传统, 而从这些传统中衍生出来得以应用的为发展传统, 允许有不同的形式, 因此, 时代不同, 环境不同, 人群不同, 传统文化也就以不同的形式被加以认同, 因此传统文化在实现着自我的建构, 中国神话传说为作家提供了灵感, 而灵感形式的表达是各异的。因此, 大多数华裔作家对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利用不能被看作是歪曲, 至多只能算解构。他们是以美国华裔的身份在美国语境中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说明华裔文学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上的。

华裔美国文学, 既有不同于中国文学的本身独特性, 又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方面, 华裔美国作家身上积淀着中华文化, 而他们头脑中的中国文化, 多半是道听途说或由家中长辈的口耳相传获取的, 另一方面, 他们自幼生长、受教育在美国, 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因此, 他们的身份是特殊的, 正如谭恩美所言:她既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特殊的生活环境、阅历和体验, 使他们在作品中展现的文化是中美文化的杂糅, 是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元。

四.正确理解华裔美国文学的意义: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 华裔美国文学除自身的文学价值以外, 他们还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 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 人们可以把华裔美国文学当作一面镜子, 正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体会美国开放思维的方式和总体价值观。

参考文献

[1]Kingston, Maxine Hong.Woman Warrior.Trans.Li Jianbo.Guilin:Lijiang Publishing House, 1998.-汤亭亭:《女勇士》李剑波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

[2]吴冰:《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3]胡勇:《文化的乡愁:论美国华裔文学对文化中国的认同》“中文摘要”博士论文2001年南京大学

[4]曾理:《两个世界, 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华侨华人历史》2002年第1期

东方主义面纱下的美国华裔文学 篇8

1、“东方主义”的含义

“东方”原本是个表示方位的概念,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在洲际观念的影响下,“东方”的含义逐步由方位概念向地域概念转变,人们习惯上把亚洲称为”东方”。19世纪西方一批学家者对东方社会文化进行研究,建立起一套关于东方的体系框架。作为后殖民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东方主义”,是西方研究东方的一个社会学科,包括“其一那些专门写作或研究东方的西方人 ; 其二指一种受经验论和现象学影响并建立在东西有别基础上的有关东方的思维方式 ; 其三指那种施权于东方,并将其客体化,使之沦为被动、屈服地位的西方做法”[1],由此可见,当今西方研究亚洲相关内容的人员、机构团体,以及试图使东方西方化的行为都可以囊括其中。有学者反对这样的笼统划分方式,提倡应当把政治因素考虑入内,部分研究机构是政府授意的, 但还有一些是出于纯粹的学术目的。然而, 我们应该看到的事实是不管是政府直接投资的还是自发建立起来的专门研究东方社会的类似于研究机构、学术讨论会,其所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 都会成为西方政界决策的依据, 为他们实施东方战略提供帮助。

2、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

近年来, 随着各方的综合努力,美国华裔文学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如此,亚裔美国人的复杂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决定了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界定并非易事。巴宇特认为 :“国家的政体、民族、种族以及语言地理上的意义在‘留洋文学’及其相关的‘海外文学’中是极其混乱的。这在用外文写作的作品中尤其明显。”[2]美国华裔文学家金伊莲将美国亚裔文学理解为美国亚裔作家用英文创作的关于他们美国经历的文学作品。赵健秀把华裔文学概括为出生和成长均在美国的亚裔作家通过新闻媒体与书本获得对自身所属民族的所在国的了解用英文创作的文学作品。后来, 他又补充说明认为那些出生在美国之外、但对美国文化有感性认识而对亚洲人生活无实际记忆的亚裔作家的作品也应列入其中。

中国学者对美国华裔文学也提出了多种不尽相同的界定但他们一致认为,语言不应成为划分美国华裔文学范畴的依据, 也就是说美国华裔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无论中文版还是英文版都属于美国华裔文学。但考虑到用中文创作的作品在美国的读者数量和影响力有限, 而国内学者研究的“海外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可将美国华裔作家用中文创作的作品囊括之内, 因而我们可以将美国华裔文学定义为具有中国血统且持有美国国籍的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

二、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程

美国华裔文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多以类似歌谣、故事之类的口头文学的形式出现。现今大多批评家认为,中英混血儿艾迪丝 ? 伊顿是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驱,她的短篇故事集《春香太太》被诸学者认为是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粗略地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是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人大多只是出于猎奇的心理阅读华裔作品,读者数量有限。华裔作家以“他者”身份遭受美国人的排挤,华裔作家的作品徘徊在美国主流霸文化的边缘。以汤婷婷为例,许多美国评论家拒绝承认她的美国人身份,否定《女勇士》的美国价值,汤婷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表声明 :“事实上,我是一个美国人,一个美国作家,我和其他美国作家一样,够希望能写出一部优秀的美国小说。《女勇士》的的确确是一部美国小说,然而,很多评论家都看不见其中的美国性,同时也看不见我身上拥有的那些美国特性。”[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阶段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转型期和觉醒期,是美国华裔文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的一个重要阶段。美国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引发了社会中各种力量的冲突,反传统、反权威的思想潮流广泛蔓延,政治、经济、文化、种族、阶级等各方面都要求美国社会做出相应调整。国际上,冷战趋于尾声,尼克松与中国建交,中国在美国及国际社会中地位提升,华裔作家在美国的影响力增加。国内、国际形式的发展为美国华裔文学提供了发展契机,在唤醒了在美少数族裔人民对身份意识和自身权利同时,也催发了学术界对少数族裔的关注。这一时期,华裔作家用笔将华工修建横贯美国大铁路做出了巨大贡献却被白人无视的事实真实描述出来,将被白人扭曲的历史重现,抗议美国白人的主导传统。其中《哎呀!美国亚裔作家文集》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文集,是“新亚裔美国文学意识的催化和根本的文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时期是美国华裔文学走向繁荣阶段,华裔文学逐步从“边缘”角落走出,在小说界、戏剧领域以及诗歌方面,华裔文学无论是从数量或质量上看,还是从受关注的程度或影响上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出现了一批任碧莲等知名度较高的作家,这些亚裔作家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试图在摆脱对白人权威话语追随的同时避免以东西二元思维制造出新的对立形象,以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建立一种新的话语模式,将亚裔美国人多姿多彩的文化与生活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来。经过数辈华裔作家的努力抗争,华裔文学逐步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的认可,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裔文学优秀作品被编入美国中学、大学课本,进入学校课堂,受到美国大众读者的欢迎,打破了华人作品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期“失语”的状态。

三、“东方主义”影响下的华裔文学

带有对东方蔑视、误解的东方主义,是西方文化强权的真实写照,在东方主义被西方学者构建过程中,对居于异地的美国华裔作家在心灵、写作及其所著作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对华裔作家的影响

据记载,华人抵达美洲大陆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第一代华人在远离家园来到美国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但他们并不能摆脱过去的烙印,仍旧是黄皮肤,并受以往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第二代、第三代华人,仍然带有这种“中国性”。长期生活于美国文化氛围中的他们同时又受到美国气息的影响。正是这种双重文化背景与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产生无所适从的孤独感和疏离感。他们代代生活在海外,一方面在大洋彼岸的祖国距离他们有万里之遥,在他们心中变得比较陌生,他们无法再称自己为中国人 ;另一方面在美国人眼里,他们是客居此处的“异人”,是抢白人饭碗的外国竞争对手,因而遭到歧视与压迫,只能蜗居在唐人街的狭小的空间中,被拒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

随着美国民权运动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华裔的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许多华人走出了唐人街,但他们如同沙子一样散落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大环境中自愿或不自愿地被同化了。华人的这种双重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大多具备双重意识和文化身份,在对中美文化的了解和冲突中,产生一种矛盾心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正如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许多美国华裔作家都经历了从对自我身份的迷惘、文化冲突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失落到重新定位自我、寻找自身价值、寻求文化沟通的再觉醒的过程。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有意或无意地担当起消解中美文化对立、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任。

2、对文学创作主题内容的影响

早期华裔文学作品大多属于自传或自传体文学,主要表现的是华人在中国与美国这两个世界之外的迷茫。如果说“自传为(美国)黑人作家开了一道门,使他们的作品得以进入文学的殿堂。”[4]美国华裔文学的历程也可以说是由自传或自传体文学拉开的,这一传统甚至一直延续至今。这些早期作品往往以个人或家族的经历为题材,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原因之一是“亚裔美国人叙述者的角色、美国的市场和‘他者 ' 的故事,这三者对她们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5]在西方读者的眼中,他们特殊的身份“能够”代表东方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幻想,市场运作要求他们以“他者”作为写作题材。

随着民权运动等形式的发展,华裔作家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以及对奋力力争解构东方主义,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作家发出呐喊,“生活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我们的信仰是 :任何人,不管是男是女,生来就是战士。我们生来就是要维护个人的尊严,所有的艺术都是战斗的艺术。写作就是战斗”[6]这些作家在自己的笔下展示出中国社会文化原本的真实面貌,扭转白人心中东方人愚昧、懦弱的形象,借助文章故事中主人的形象塑造宣扬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主义,抗议美国社会的不平等。

3、美国华裔文学的属性

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围绕多元文化和族裔等问题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988年《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专门设置章节论述“亚裔美国文学”,权威文选《希斯美国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天使岛诗集》中的十四首诗以及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白虎”一章。在美国的“重建文学史”运动中,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被写入文学史,这意味着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身份成为正统,真正进入了美国的学术建制。虽然美国华裔文学的地位发生质的提升,但是现实中,华裔文学更受读者关注的却是其中的“中国故事”,华裔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华裔文学中中国故事的“改写”等往往是学者们的研究的热点。这种差异性的研究为推动华裔族群和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的确立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忽视华裔文学所具有的美国身份,又形成了新的隐性遮蔽,引发了新的问题。

在东方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华裔作家及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烙印,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由消音到逐渐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它的发展史也是美国华人艰苦奋斗史。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真实形象越来越真切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美国华裔文学正逐渐打破在主流话语中的“失语”状态,在世界文学领域熠熠生光。

摘要:用东方主义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是研究者对东方文化及人文的带有偏见的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产生的东方主义,对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裔作家身份的认同、文学创作的心理以及美国华裔文学的属性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华裔文学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东方主义正由构建向解构的方向发展。

美国华裔 篇9

华裔美国文学指的是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 被认为是跨文化文学的众多分支之一。在淘金热盛行的时代, 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移民一直挣扎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 其中一个在美国文学中被刻画得最多的典型的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就是一个柔弱的女性, 这样的局面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南北战争开始才有所改变。也即从那时起,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亚洲—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开始在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新的领域, 很多华裔美国作家也开始被美国读者所接受, 他们独特的见解连同他们的写作技巧使得他们深受美国读者的青睐。早期的华裔美国代表作家有汤亭亭和谭恩美, 她们作品中反映出的深刻的中国历史和文明深深地影响着美国读者, 使他们对华裔美国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女勇士》和《喜福会》分别是她们的代表作, 在文学界为她们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近年来, 国外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多, 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相对匮乏,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状做出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汤亭亭和谭恩美的代表作《女勇士》和《喜福会》中反映出的自我认识和代沟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华裔美国人生活中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进而希望能够丰富国内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成果。

2. 两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汤亭亭于1976年完成了她的处女作《女勇士》。一经出版, 这部作品就得到了众多美国著名报纸和杂志的广泛认可。书中共有五个部分, 其中前三部分讲述了老一辈华裔美国人的故事, 后两部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出生在美国并接受美国教育长大的主人公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幽灵, 因为她无法摆脱由于自己的相貌而被贴上的“外来者”的标签。通过讲述发生在姑姑和母亲身上的奇异的故事以及自己童年时代的不愉快的经历,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生活的窘境、代沟、文化冲突以及女性为寻求自我身份所作出的抗争。

《喜福会》自1989年出版就迅速畅销, 是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作品。该小说获得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作者以其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当时在旧金山背景下中国移民中的母女关系。它讲述的是发生在四组华裔美国母女之间的一系列的生活和情感故事, 几位母亲分别是苏圆、Lindo、莺莺和安梅, 她们都出生在解放前的中国并经历了当年的困苦。苏圆死后, 她的女儿June加入了“喜福会”来代替母亲的位置, 而这个俱乐部的另外三个成员就是她母亲生前的三个好朋友。June、Waverly、Lena和Rose是年轻的一代, 在美国长大的她们不理解她们母亲的过去, 甚至无法认同她们母亲的某些观念。面对June对母亲的思念和母女关系的不和谐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老一代开始向June讲述起她们与自己的母亲曾经在中国生活的故事以及她们与自己美国化了的女儿们之间紧张的母女关系。这其中每一个故事都透露出代沟问题、跨文化交际的迷惘以及由误解和缺乏沟通而给她们带来的痛苦。

3. 对两部作品的分析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了相似的主题—华裔美国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找寻和存在于两代华裔美国人之间的代沟问题。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自我身份”的定义就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自我形象。在汤亭亭和谭恩美的作品中, 所有的华裔美国女性, 无论老少, 都在努力找寻着自己的身份。例如, 《喜福会》中的Rose怎么也不能摆脱对丈夫的依赖, 尽管她一直被教育要独立。而关于代沟问题, 除了《喜福会》中常常发生在四组母女之间的误解, 《女勇士》中的女主角Maxine也深受中国文化, 尤其是她母亲所讲的鬼故事的困扰。

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在几乎每一个华裔美国人家庭都会存在呢?这也是一直备受文学界关注的话题。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 华裔美国人有着他们自己的缺陷和困惑, 尤其是年轻一代华裔美国人。对于美国文化而言, 他们其实就是遵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人;而面对中国文化, 他们又是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美国人。父母一方面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很好地适应美国的生活环境, 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具备一些典型的中国的传统美德, 如尊老爱幼和谦虚谨慎。如此一来, 孩子们就必须不断地把他们生活的各个部分澄清分类。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也就渐渐迷失了自己的身份。对于那些只是从父母那里了解到一些中国文化却从来没有机会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孩子们来说, 那些所谓的中国文明在他们的脑子里只是一些邪恶的观念, 因为他们的父母教给他们或是常常赞扬的诸如儒家的道德规范等与美国的生活习俗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于是, 年轻一代华裔美国人就与他们的父母产生了代沟。

此外, 这两部作品最终都以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而结束, 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大家广泛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母亲与女儿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最终会征服由文化不同而造成的代沟。然而, 这里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就是:是敞开心扉的交流和长时间的互相理解才最终打破了母女关系的尴尬局面, 因此, 两代华裔美国人要想最终达到和谐相处, 还有很长很艰辛的一段路早走。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华裔美国文学是国内外正在成长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汤亭亭和谭恩美的代表作《女勇士》和《喜福会》中揭示的共同的问题的原因在于华裔美国人独特的生活背景, 而最好的解决两代华裔美国人之间的代沟问题的方法就是更多的耐心的交流和理解。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作为我们中国人更好地理解由西方人反衬出的中国人的形象的一面镜子, 而且教育年轻一代华裔美国人要更好的理解她们父辈的文化和他们的过去, 因此我们还需要在这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和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Li Xiao.Chinese-American Lit er-at ure:Progress and Dilemma[J/OL].Chi-na.org.cn January11, 2003.

[2]Tian Qing (t rans.) The Joy Luck Club[M].谭恩美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2.

[3]卫景宜.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华人英语作品中的话语功能—解读《女勇士》—花木兰[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11) .

美国华裔 篇10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全球化,汤亭亭

引言:

毋须置疑,全球化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这一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文化身份等问题已成为人文科学的热门话题。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爆发后,黑人、少数族裔、女性和同性恋等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政治领域,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美国的少数族裔作家,不仅开始有机会出版文学创作,也遇上了能在美国文学界出人头地的重大机遇。汤亭亭、谭恩美等一批杰出的美国华裔作家也顺应时代而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涌现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使美国承认并接纳多元性文化 , 汤亭亭的作品适逢多元文化被接纳的社会背景 , 以主流社会的语言 ( 英文 ) 来据用、转化、改编、重组甚或扭曲主要是听自母亲的、具有异域色彩的故事□□换言之 , 相对于美国白人男性霸权的主流社会及文学典律 , 汤亭亭的作品提供了异域、异族、异性、 异文化的色彩。[1]汤亭亭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书写风格,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等被美国文学界视为典范,也成为美国多所大学的教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较多从种族、性别和少数族裔等领域对汤亭亭的作品加以研究,评论不一。但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对作者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却尚嫌不足。

一、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危机

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探讨的深入,美国的各少数族裔都开始意识到他们种族的历史对构建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性。而文化身份这一问题已在众多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并有跨学科讨论的趋势。文化身份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仍需重视。正如英国教授Paul Gilroy所说,“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identity matters. It matters both as a concept,theoretically, and as a contested fac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life.The word itself has acquired a huge contemporary resonance,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2]文化身份在国内外的学术界、政治界等诸多领域仍是争论热点,易引发争议或危机,故不可忽视。英国作家、评论家Kobena Mercer认为,“identity only becomes an issue when it is in crisis, when something assumed to be fixed, coherent and stable is displaced by the experience of doubt and uncertainty.”[3]只有当人们的文化身份陷入危机,产生质疑和不确定性时,文化身份问题才会凸显出来。人们逐步意识到“美国身份”的肤浅特性, 因为它掩盖了美国文化的多样化特征。美国历来推崇文化熔炉或文化同化,其用意是希望通过消除弱势支流文化来巩固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化主义思潮开始在美国高涨,例如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主张的 “the American salad bowl”,代表了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多元文化共存的理想。许多美国华裔作家认同这一观点,主张中西文化融合,并希望消除族裔间主导性和边缘化差异,促使不同种族和文化能在美国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但现实是,少数族裔在美国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是所有移民到美国后都将面临的问题。而美国各族裔间一定存在文化交流和融合。因此,典型美国人的一大特征就是 :无论在美国定居多久,移民及其后代都会陷入文化身份的危机之中。美国华裔作家承受着中西文化的多重挑战和压迫。

二、汤亭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在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不再被看成是单纯对现实的复制式描写,而被放在了“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关系中来进行研究。[4]所以,从这一视角研究汤亭亭文学作品的重点是她对异国“他者”的想象和幻想,以及这些“他者”形象是如何产生的。 可见,为更深入研究汤亭亭的文学作品,必须把作者纳入研究范围,尤其要考虑作者的文化价值观念。身处华裔被边缘化的美国,汤亭亭意识到自己进退维谷,但又希望各族裔及其文化能够在美国和平共处,没有主次之分。一方面,作为美国华裔,她应当争取达到中西文化间的平衡,使两者达到融合。另一方面,作为中西文化夹缝中挣扎的一代,她又时常对自我感到疑惑,即她到底算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她已陷入文化身份危机。深陷文化边缘人的困惑和思索后,汤亭亭从美国华裔的视角,利用中国故事,创作出既有文学性, 又有幻象性的中国形象。这是她“自我”与“他者”(即中西文化)间互动关系的探索。她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既体现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也反映了她对“自我”的探究和定位。 例如,在《女勇士》中汤亭亭幻想自己就是中国女英雄花木兰,透露出她希望把自己变成独立的女超人。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女勇士》是汤亭亭改编和想象的、但又真实的自传。她试图在双重文化背景下重塑自我。通过小女孩多重自我的叙述,作者把中国传说、母亲的鬼故事及美国华裔的真实生活都呈现给读者。她刻画中国女性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自我形象。

文学创作是汤亭亭为推进中西文化融合的尝试和努力。 她通过文学作品与中西文化三方直接对话。她反对强迫文化被同化。中国集体文化意识与美国个人主义的精神如何融合成为其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她的文字书写表现了她对中西文化都坚守和忠诚的决心。她一方面巧妙地把中国故事改编后赋予其美国背景,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国华裔更广阔的视野展现美国种族和文化问题。在《女勇士》中,汤亭亭使文化边缘人美国华裔成为了中西文化积极对话与沟通的桥梁。作为多元文化主义先驱者之一,汤亭亭希望中国文化能在西方得以延伸和渗透。她用文学作品呼吁美国社会改变多种文化共处的问题,也警示美国华裔要依托中国文化才能实现自我和构建美国华裔文化。

三、汤亭亭对文化全球化的渴求

结合美国华裔作家身份及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汤亭亭的文学创作透露出她的个人文化理想。她渴望多元文化主义能得以发展,同时,文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主义能和而不同, 共促世界文化发展。身处中美两个世界之中,汤亭亭时常被中西文化边缘化。一方面,她对拥有厚实文化底蕴的中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她又渴望被美国主流文化认可。只有在中西文化找到平衡点,她才能找到自我。当追溯完祖先的中国文化遗产时,她也确认了自己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美国的尴尬地位和真实的生活让她对异国他乡的中国及其文化更有感触。以《女勇士》为例,汤亭亭基于“他者”视角对中西文化加以反思和批判,通过中国女性形象的文字描述, 确定“自我”。该书中,小女孩对妈妈说 :“现在我们属于整个地球了 , 妈妈。如果我们和某一块土地切断了联系 , 我们就只属于整个地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 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 , 这块地方也就属于我们 , 和属于其他任何人一样。”[5]汤亭亭道出了心声,终于意识到美国华裔可以像其他族群一样在美国找到自我,因为有根的文化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都能立足。显然,汤亭亭拥护文化全球化的到来,肯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她坚信随着各国文化冲突和整合,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必成事实。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因此,美国华裔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从不同维度体现全球化时代下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两种文化发展趋势会让更多美国华裔像汤亭亭那样抓住好机遇。

结语:

美国华裔部长的中国之行 篇11

骆家辉和朱棣文似乎比以往任何美国官员的到来更加引起关注。首先,二人联袂访华,用一些美国政界官员的话说,如此“巧合”的行程,没有奥巴马总统的首肯或支持是不可能的,况且同行的还有奥巴马的“军师”——白宫内阁秘书卢沛宁。其次,历史上美国政府中的部长级华裔高官只有布什执政时期的劳工部长赵小兰,奥巴马上台后,两位华裔入阁,一些重要职位也都是由“知华派”担任,可见其施政重点和隐含的政策走向中“中国因素”的分量。

骆家辉和朱棣文一行备受关注,这和他们访华期间的公关策略有很大关系。朱棣文7月17日访问了天津大学,接受了天津大学赠送的礼物——外祖父在北洋大学留下的珍贵历史资料,拉近了与中国知识界的距离。骆家辉本人在发表演讲时说:

“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进了州长官邸。”更是引起了出于国家上升期的中国人的强烈共鸣。尽管骆家辉和朱棣文在两人唯一一次共同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我们为中国血统感到自豪,但代表的是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利益。”但是在媒体和很多普通人看来,他们首先是华裔,其次是部长,最后才是美国人。

美国能源部发布的公告称,“寻求中美两国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共同利益”将成为此次访问的主题。分析人士指出,二人联袂访华是为奥巴马下半年的访华计划铺路,也将凸显美国在新能源与气候等问题上的战略思路。

骆家辉眼睛盯住美国的贸易机会

美国深陷金融危机泥潭,失业率持续上升,国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中美贸易关系也随之面临重大考验,贸易摩擦山雨欲来。不久前,美国刚刚做出了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的初步决议。此外,美国正对中国产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此案涉及金额32亿美元,有关专家认为,按照目前的美国国内氛围,该案多半将以中国产品受制裁告终。

在这样的背景下,骆家辉此行任务艰巨。

骆家辉来到中国的前一周,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就显示:美国的出口自2009年4月开始以1.6%的增速上升到了1230.3亿美元,货物和服务贸易赤字下降到10来的最低水平。对于这组数字,骆家辉说:“这提醒我们出口对推动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下个星期我将访问中国,为美国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寻求贸易机会。”

骆家辉7月6日在访华声明中也表示,随着中国遭遇气候变化的挑战,美国的绿色科技企业有望在满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时,抓住机遇创造就业机会,“这对中美两国来说可谓双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沈丁力教授说,此前美国只愿意卖清洁能源产品给中国,而不愿意卖技术。美国《侨报》认为,这表明美国正由“卖国债”向“卖技术”转变。中国在能源效率技术和能源管理专长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技术进口,在建筑节能、碳捕捉和可再生能源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技术合作。骆家辉将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当成“美中关系史上益处最大的合作领域之一”。“美国公司有大量可以帮助中国实现向清洁能源转换的先进技术,我承诺将尽一切努力为这种合作创造便利。”在沃尔玛超市,骆家辉还反复强调该超市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都是美国公司提供的。

但是情况似乎并非那么简单。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对发展新能源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新能源振兴规划》即将出台,政府也开始重点扶植国内的新能源工业,今年春天,中国政府推出供应风力涡轮机的25大合同的标书,中标的全部是7家本土公司。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资想涉足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今年初,德国西门子公司已经在上海开工建设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美国想分一杯羹绝非易事。对于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帮助国内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在华企业家们也都十分关注。7月17日上午,骆家辉出席在上海波特曼酒店举行的早餐会,他对在场的将近200家美国在华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更自由的市场准入和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灿荣说,美国一直希望按照市场化原则转让他们的新能源技术,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认为,在此方面其只能遵循“普遍而有区别的责任”,要求发达国家以一定的优惠进行技术转让。事实上,骆家辉不断提到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燃料”等技术并非可以大幅度推高中国技术水平的核心技术。有媒体报道,朱棣文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结束后,一位清华物理系的学生也说,他很想问问朱棣文,“美国能不能把一些已有的技术无偿传授给其他国家?”

离开北京时,骆家辉尽管没收获合作协议,但他告诉媒体记者,通过与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中国领导人的交流,他已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朱棣文兜售碳关税的部长

朱棣文是奥巴马内阁能源部长的不二人选。奥巴马称,朱棣文在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看法上与他有相当的一致性。朱棣文宣誓就职被视为美国环境政策转变的标志。

美国众议院6月28日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该法案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法案规定如果其他国家企业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美方将对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始作俑者就是朱棣文。今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曾在美国众议院科学小组会议上称,为了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美国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

这种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做法,立刻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许多国家对这种发达国家本位主义的做法表示愤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碳关税”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

7月15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与骆家辉举行会谈时说,中方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认为此举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事实上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借口。因为无法达成谅解,在访问的后两天,骆家辉和朱棣文开始避谈碳关税。“考虑到参议院还没有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现在并不是讨论具体条款的最好时机。”骆家辉说。

除了沟通碳关税,朱棣文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中国能做出一个减排的承诺。在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人开场便积极评价访问收获,“中国政府正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兑现节能减排承诺。”为了敦促中国做出减排承诺,朱、骆两位部长此行竭力在各种场合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拉到同一条船上”。朱棣文承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导致了气候变暖,但也强调发展中国家加剧了这一状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共同面对,并敦促中国做出中长期减排承诺。

气候变化是全球事件,应该全人类共同应对,这没有错。但在应对过程中,我们也应看到历史。历史上,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气候变暖。这也就要求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实际上,在《京都议定书》实施期间,多数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增长,其中就包括美国。

据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前国家环保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夏堃堡介绍,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要求发展中大国也承担具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指标,而两位部长来访正是游说中国接受这个提议。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坚持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2012年以后气候变化的安排不应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夏堃堡说:“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发达国家技术、资金支持下,中国将尽最大努力,采取适当的有效的减排措施和行动,降低碳排放增加的速度。”

朱棣文此行还得到了一个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中国科技部、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于15日宣布成立的启动资金为1500万美元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三方将在节能建筑、清洁煤和清洁能源汽车三个领域展开研究合作。

美国华裔 篇12

《喜福会》是华裔美国女性作家谭恩美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它的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小说曾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曾获“国家图书奖”、“港湾地区书评奖”和“英联邦俱乐部金奖”等全美多部小说大奖。1994年《喜福会》成功改编成电影,后又译成多国语言,赢得了东西方读者的广泛喜爱和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内外对《喜福会》的研究较多,褒贬不一,但身份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中西主流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在小说中,谭恩美以细腻的笔触、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描述了四位移居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她们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在中美文化的碰撞下华裔美国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追寻的历程。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通过对文本的分析重点关注华裔美国女性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之下的自我身份的危机和构建。

二、华裔美国女性的身份危机

在美国多元文化特别是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华裔美国女性的身份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在《喜福会》中,四位母亲在旧中国历经磨难,逃亡美国寻求新的生活,然而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固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四位母亲依旧沿袭中国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拒绝接受美国白人的主流文化。她们严格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贤”、“孝”、“顺”的标准来管教自己的女儿,并因女儿的成功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小说中母亲吴素媛为了把女儿培养成出色的钢琴家不惜做钢琴老师家的清洁工;母亲龚琳达借女儿获得象棋冠军而登上《生活》杂志来大力宣扬女儿光宗耀祖,而她本人却对棋艺一无所知。母亲的这种行为遭到了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白人文化的女儿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离开故土远赴美国寻找幸福港湾的母亲发现:华人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下的卑微地位和失语现象使得她们变成了边缘化的他者形象;她们原有的身份受到否定和冲击,而在美国新的环境里又找不到应有的位置,因而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三、华裔美国女性的身份觉醒

在美国多元文化冲击下,华裔美国女性经历了迷惑中寻求自我的心理历程。面对语言、文化、种族及性别的多重差异,她们逐渐增强自我意识,建构自我主体。在《喜福会》中,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们费尽心思极力迎合美国主流文化。她们吃西餐、穿西式服装,拒绝讲中文,她们使用英文名字,长大都嫁给白人男子,以此来证明她们是“地道的美国人”。然而,在她们与丈夫的婚姻生活中,矛盾和冲突屡屡发生。露丝对丈夫的安排言听计从,丽娜的整个生活在“AA制”的游戏规则中走向崩溃。

实际上,她们无从适应自己的美国丈夫和美国式的家庭生活方式。尽管女儿们生长在美国,但是在母亲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她们耳濡目染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她们的潜意识里有着中国女人的谦虚、温顺和贤妻良母的形象。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双重文化身份的影响下,她们发现无法完全融入到美国白人的主流文化中。于是,她们开始觉醒,开始寻求自我来获得多元文化下的美国社会的认同。

四、华裔美国女性的身份建构

随着20世纪70年代民权运动的发展和“族裔”热潮的出现,通过文化寻根的方式来寻求身份的建构和认同成为一种趋势。《喜福会》中,无论是移居美国的母亲还是生长在美国的女儿,都深深感受到了双重文化间的冲突给她们带来的痛苦经历和尴尬境地。母亲们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重拾记忆,继承中国文化传统,来重塑自我;女儿们在经历了事业和婚姻中的各种挫折后也渐渐成熟,开始倾听母亲的故事,体察母亲的苦心,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同时也看到了美国文化中存在的缺陷。这也是女儿们回归母亲、回归自我的一种体现。

土生土长在美国的女儿们直到中年才发现自己身上的族裔特征,她们终于意识到在白人文化主流中建构自我身份的重要性。吴精美在母亲去世后返回中国,与中国两个同母异父的姐姐见面。当她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的时候,她感觉自己又看见妈妈了,两个“妈妈”向她挥手,此刻她的内心涌现出了强烈的亲切感。紧紧拥抱之后,吴精美发现,自己和两个姐姐都像极了妈妈,一样的嘴唇,一样的眉目。女儿对妈妈的认同超越了时空、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这也体现了女儿们部分地认同了中国的文化,最终回归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

五、结语

华裔美国女性的主体建构离不开族裔、文化与性别的身份认同。谭恩美以明朗洒脱的笔触为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具有现代个性的华裔女性新形象。《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最终摆脱了社会和文化的羁绊,而且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时代女性。

《喜福会》中华裔女性去异国他乡生活的艰难经历和华裔美国女儿们的人生境遇,说明在白人主流文化下,华裔美国女性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被接受的文化意义上的华裔美国人,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Hall, E.T.Beyond Culture.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1966.

[2]Nancy Chodorow.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Sociology Go Gende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203-204.

[3]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9.

[4]张京媛.新历史主义和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5]程爱民.中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辅助下一篇: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