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性(共12篇)
美国女性 篇1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是当今文学界一支盛开的玫瑰, 文学界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笔者在本文中将从几个方面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更新的视角和见解, 从而加深对黑人女性内心世界的理解。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主要内容
前言
在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劣势, 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地位处于下层, 其心理世界被人们所忽视,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中出现了黑人女性作家这一群体, 她们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黑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地位的逐渐提升, 同时也标志着黑人女性自身社会意识的觉醒, 她们通过自己的小说作品来进行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意愿。
1.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产生与发展
1.1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初期
美国女性文学起源很晚, 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在那时候部分黑人作家对于处于战争中的女性的性格身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这些在小说中的简单描述对于在70年代黑人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盛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安吉洛的处女作《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这篇小说主题主要是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生存生活的思考, 以此想要美国黑人女性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 清楚和发掘自己的想法。同时作家想要以自己为榜样唤醒其他女性作家一起进一步发展女性文学。
1.2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中期
对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美国女性文学有了初步发展, 形成了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群体, 在她们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她们试图用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去表达自己, 进而影响别人。经过多年发展, 在70世纪中期时, 美国黑人文学中出现了美国黑人女性批评这一种文学方式, 在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凯德《黑人妇女》, 这本作品中对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以及自我看法。在80年代初期, 美国女性文学中的批评文学进一步得到发展, 沃克率先提出“妇女主义”这一文学批评术语, 这一情况是其发展的重要表现。
2.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现状
2.1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主要内容
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大的角度, 第一是黑人女性小说、诗歌等具体作品, 这一方面主要是作家通过塑造黑人女性人物形象和内心想法来对于黑人女性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再次深思;第二方面主要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文学, 这一方向的兴起对批评界在分析作品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角度, 是批评界前进的动力。
2.2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正式兴起, 起步晚于其他文学形式, 因而国内外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 目前仍然是文学界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考虑的角度就是性别、阶级以及种族等诸多国外敏感性话题, 这种研究不仅会使我们对于妇女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 具体作品分析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在上文中笔者主要从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现状方面对其进行讲解,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理论上有一个很好的框架, 知道其的来源以及特点, 为读者在进行阅读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时候可以更加深刻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小说的精髓, 接下来笔者将以具体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为读者详细认识黑人女性文学。
3.1《苏拉》研究
小说《苏拉》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所创作的,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苏拉是一位全新女性的形象, 女主人公从小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长大, 面对白人恶少, 面对求学生涯困境, 面对外祖母和母亲的身上美好品质等这位苏拉并不是屈服于现境, 没有旧女性的软弱和娇柔, 苏拉对待这些生活中困境时反映出来的冷静与坚强是作家想要表现出来的。莫里森通过《苏拉》这一小说中对苏拉这一人物的塑造就是想展示一个全新女性形象, 与人们心目中的黑人女性进行强烈对比, 突出新女性的勇敢、乐观以及敢于追求幸福的品质, 同时也深深透漏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3.2《她们眼望上苍》研究
《她们眼望上苍》这部作品是赫斯顿的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主要是叙述主人公珍妮的故事, 珍妮的外祖母和母亲在年轻时都被强奸过, 得知这一信息的珍妮决心一定不要再经历她们的惨事。在这之后珍妮经历了三次婚姻, 前两次是非常不幸的, 在这两次婚姻中珍妮都是被动, 处于弱者地位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地位所言, 但是珍妮对于婚姻还具有美好的幻想, 在这种心境下, 珍妮经历了第三次婚姻, 在第三次婚姻中虽说结局不完满, 自己丈夫因病去世, 自己的人生也没有很好的结局, 但是我们读者至少知道了珍妮找到了真爱, 我们了解到了珍妮的勇敢与自觉意识, 在这部小说中实现了男女平等, 其中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 笔者主要通过两部具体作品《苏拉》以及《她们眼望上苍》来对于前文中提及到的有关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理论有了具体的介绍, 使读者不仅仅认识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理论, 同时对于具体作品也有所了解, 这样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刻理解小说中蕴含的深意。
结束语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主要是通过对于美国黑人女性的形象和心理进行详细描叙, 从而起到唤起黑人女性平等自由的社会意识的作用, 这一方向的发展不仅仅对于黑人女性本身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对于整个世界在对待女性观念上也是一个大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姜霞.对职业学院学生文学作品教学的思考[J].职业时空, 2012 (06) :31+33.
[2]崔改君.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J].中外企业家, 2010 (04) :242-243.
[3]浮伟忠.怎样营造文学作品的美[J].商品与质量, 2012 (S6) :77.
[4]林永祥.邹议汉语教育中的文化底蕴[J].知识经济, 2013 (08) :164.
美国女性 篇2
这项研究的作者总结道,大学专业的选择是造成薪资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男生更有可能去学习能够带来更高收入的专业,如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而女生更可能选择导致未来收入较低的专业,如教育和社会科学。然而,还有三分之一的收入差距仍未得到解释,可能是挥之不去的性别歧视以及薪资谈判中不同表现的结果。
“尽管女性不能完全避免薪酬差距,但她们可以做出提高自己赚钱潜力的选择。”AAUW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安妮・科比特(Christianne Corbett)和凯瑟琳・希尔(Catherine Hill)如是写道。“首先的关键一步是关注与各专业以及各职业相关的薪资情况,并明白这些决定会在经济方面带来怎样的长期影响。”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大学无疑还是值得读的。根据乔治城大学教育和劳动力中心(CEW)出具的一份报告,学士学位持有者的收入比那些只有高中文凭的人高出 84%。此外,你所选择的专业对你的收入也有很大影响。当衡量收入中位数时,对两性来说最高薪的大学专业(石油工程,12万美元)要比最低薪的专业(咨询心理学,2.9万美元)高出314%。
由于两性间的收入差异一直存在,CEW的研究人员对171个大学专业进行分析,看看它们对女性而言回报如何。也许并不奇怪,女性十大高薪的专业与最近刊出的女性高薪工作排行榜极为接近,药学排名最高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些男性高度集中的专业也在本榜单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1. 药剂学制药学和管理(Pharmacy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nd Administration)
女性所占比例:42%
女性中位收入:10万美元
男性中位收入:11万美元
2. 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s )
女性所占比例:26%
女性中位收入:7.5万美元
男性中位收入:6.5万美元
3. 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
女性所占比例:23%
女性中位收入:7.2万美元
男性中位收入:9.2万美元
4.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
女性所占比例:22%
女性中位收入:7万美元
男性中位收入:7.9万美元
5. 电气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女性所占比例:7%
女性中位收入:7万美元
男性中位收入:8.6万美元
相关阅读:美国留学五大高薪职业排行榜
1.软件规划师--平均年薪:11.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0万元)
高薪原因:是产品和工具设计的灵魂,在世界各地都极欠缺。
推荐学校:克莱蒙森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
2.财务经理--平均年薪:12.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2万元)
高薪原因:承担管理财务风险的重责,须做出精准的财务预算。
推荐学校:雪城大学,丹佛大学,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
3.精算师--平均年薪:1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8万元)
高薪原因:精算错误可能对产品价格或现金存量造成重大影响,事关公司存亡,而且专业精算师养成需十年以上,并需通过多重考试。
推荐学校:爱荷华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4.销售经理--平均年薪:1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5万元)
高薪原因:负责招募、训练和管理销售团队,是公司的摇钱树。
推荐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
5.保险经纪人――平均年薪:11.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万元)
高薪原因:有口碑的资深保险经纪人往往成为客户主动咨询的对象,可以达成高额交易。
美国女性捐赠新特点 篇3
女性捐赠的方式不同于男性。针对美国妇女基金会1999年女商业强人奖的得主做的一项调查表明,400名女强人中,基本上都有做慈善的习惯。大多数女性在一年内至少为慈善机构捐赠2.5万美元或更多,其中19%的女性捐赠超过10万美元,并且大多数人都是志愿者。超过半数以上的人(54%)在决定捐赠之前不咨询任何人有关慈善机构的情况,更多的人(86%)是根据慈善机构的效率和负责的领域捐赠。而一半以上的捐赠者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是因为与慈善机构有情感联系。
凯·S·格雷斯是美国旧金山非营利团体的顾问,她同意女性捐赠者与慈善机构在情感上是有关联的,她们更倾向于支持她们喜欢的慈善机构。她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关于女慈善家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长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来说,女慈善家们先跟某个慈善机构建立联系,获得好感后再进行捐赠,此后她们会给这个慈善机构一笔大的捐赠,并与此慈善机构保持长久的联系。”
几年前的《时代》周刊也曾经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女人们已经不再只爱参加学校慈善拍卖和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参加慈善舞会了,她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她们喜欢的慈善机构和她们的捐款是怎样被利用的。
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妇女慈善家联盟也给出了男性和女性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不同。据此联盟几年前的一项调查,71%以上的女性将善款捐给非营利组织,相比之下,男性捐助慈善机构的只有65%。有些女性的年收入只占男性收入的75%,但她们却将很大一部分收入捐赠给了慈善机构,女性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善款总数是男性捐赠的93%。
研究有关女性与男性的捐赠习惯,通过调查1000个人,得出这样一个结果: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帮助慈善机构解决困难,给予善款捐助,是个让人相信的理由。同时男性比女性更在意的是,参与到这个慈善机构中并要对此慈善机构财务实施问责制。
透视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篇4
关键词:创作动因,时代,种族,环境
美国主流文学从殖民地时期已经走过近四个世纪, 华裔美国文学只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然而其中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虽然起步较晚, 却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多变的写作手法, 在美国主流文学的舞台上粉墨登场。
回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亚裔作家伊迪丝. 伊顿独角书写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多层面,多声道的撰写;首先,唐人街女作家黄玉雪作品在二战末期闪亮登场,随后七十年代唐亭亭作品,八十年代的谭恩美,九十年代的任璧莲、伍惠明。 使人情不自禁要回望历史,从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淘金时代华人移民大潮到二十世纪初期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滥觞,这期间为何难寻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踪影?华裔美国女性文学有着独特的女性特点,那么,什么因素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力?
一、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动因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H.A.Taine)在他《艺术哲学》 中提出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1]即文学创作决定于时代、种族和环境。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 包括国家政策、政治斗争、宗教信仰等等社会环境,。因此, 接下来考证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种族和环境要素。
1、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反华势力禁止女性入境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最早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 多是开发美国西部的男性劳工。因美国社会排华势力-美国资本家、政客、种族主义者和白人劳工,不仅排斥华人劳工, 也禁止中国妇女入境。按照学者乔治.佩弗尔在他的《假如他们不把妇女带来——排华之前的华人妇女移民史》书中所述,“假如他们不把他们的女人带来”,不繁衍后代,美国就永远有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来源。[2]从1875《佩奇法》 到1882的《排华法案》及1888年的《司各特法案》 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排华势力的丑恶嘴脸,禁止所谓“妓女” 的华人女性进入美国。其实是以此为借口,阻碍中国妇女和劳工的妻女的移民。
中国妇女不仅在移民政策上受到的极大歧视和排斥,而且在入境前的“天使岛”滞留审问期间,更受到非人的待遇, 她们与一起来的丈夫或父亲隔离或被遣返。
2、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种族要素-种族主义、性别歧视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 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3]美国自称 “大熔炉”, 指的是单向的“异族同化”。而自称 “Chinaman” 的华裔具有中华民族异乎寻常的勤奋、勇敢、吃苦耐劳和温和、善良、恭敬、忍让的优秀品质。正是内在的这些优秀品质, 使得中国劳工在美挖矿井和修铁路中任劳任怨,却被白人工人认为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而遭受仇恨和排斥。
排华媒体或甚是美国作家,对华人的形象已经完全的程式化。如反华的旧金山报界,把男子定性为“苦力”,把华裔妇女诬蔑为“妓女”。[4]
3、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环境—边缘化、夹缝生存
对于在美的中国移民女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期,她们多是劳工、农夫、厨师的妻子和经营洗衣店、中餐馆的妻子。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管理家务。[6]由于当地白人排华和种族歧视,她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唐人街或华人居住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主流社会反华势力情绪高涨,种族歧视大行其道。在美华裔妇女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不仅如此,而且在美国的华人社区或居住区,仍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氛围”—以男权为中心的男耕女织的家庭观念,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为妻子、母亲的角色。并且在美帝国主义霸权势力下,美国当局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压迫弱势的华裔族群,在文化上,也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偏见的“东方主义”、种族霸权主义。
因此此时,在美国主流文化里,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还不存在发展的任何要素, 无论时代、环境还是种族,此时的失声状态,也正是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 1984)的“话语”与“权力”理论的佐证。
虽然被后来研究者称为北美亚裔女性作家第一人的埃迪斯. 伊顿(Edith Maude Eaton), 在1989到1913年,以“水仙花”(Sui Sin Fa)的中国人身份发表大量短篇小说,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拾零》 (1909) 和《春香夫人》(1912) 。但是,作品没有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也不可能在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横行和排华的思潮的主流美国文化下引起注目。 在1914年伊顿英年早逝后, 作品便无人问津,61年后,直到1975年才在《哎呀!美国亚裔作家作品集》确定了伊顿在华裔文学史上的先驱地位。
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中,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 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7]因此,种族、 环境、时代三者是一个整体,制约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影响着文学创作的走向。所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末期,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改善,美国大众对华裔的态度开始好转, 美国学者“大熔炉”论,提倡美国文化应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因子,着意打造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于是,华裔美国女性走出了家庭,冲破中国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和种族偏见,女性主体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她们得到了更高的教育机会,也获得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的权利, 其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家, 通过文学创作表达源自民族内在根源的内心独白。
作为第二代华裔女性及作家的代表黄玉雪, 创作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体现了中国的女性的勤劳正直、 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华裔女性在美国种族歧视下,摆脱了来自于父辈中国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取得社会成就的故事。正是种族要素的内部根源,社会环境的外部影响力和时代思潮的推动,使得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在主流文化中华丽转身,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
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这种种族特性是一个民族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标志,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力量或原始冲动,是第一性的不变的印痕,它隐藏在这个种族的变化着的语言、宗教、文学和哲学之中,隐藏在种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8]在这种历史进程的大潮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了反越战争运动、黑人民权运动、泛亚运动、女权主义运动,争取各种平等权利的社会活动非常活跃,在伴随而兴起各种文化思潮下,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创作,也如决堤之大坝,呼之欲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如,唐亭亭,谭恩美、任碧莲,伍慧明等,他们对华裔先辈在美受压迫受歧视的历史刻骨铭心, 对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了若指掌。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有着和丹纳类似的关于文学创作要素的描述,厨川白村认为,正是“主的欲望”与 “社会压迫”这两种力的冲突,才产生了苦闷压抑的情绪,[9]正是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抑下的内心苦闷的呐喊,与 “社会压迫”成了文学艺术创造的“原动力”。
在新的时代文化思潮影响下,特别是,作家汤亭亭和谭恩美以及伍惠明在表现华裔女性美国文学创作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不同于初期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多是自传体的写实作品,有更多虚实结合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反传统、反中心,反霸权、倡导多元文化的特点;如作家任碧莲的反本质主义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并且,在写作手法上, 运用不同的“原型”,如“英雄”、“母亲”、“魔鬼”、“智者”、 “死而复生”、 “骨” 、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使得作品显得阴冷、多面、怪异、超凡,是古老幽灵在作家身上的还魂, 是中国 “魂”追寻中国“根”的“ 原型意象”, 是女性主义意识的“集体无意思”[10]表现。
四、总结:
美国女性 篇5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往是以牺牲女性形象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又是以主流文化中“男性中心主义”为批判对象的.这样,在美国华裔作家中出现了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作 者:杨洁 YANG Jie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7刊 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年,卷(期):200723(1)分类号:H712.074关键词:华裔美国作家 男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二元对立
美国女性争当家庭理财“超女” 篇6
更多女性成为家庭财务长
今日的美国女性在对待家庭和婚姻上与老一辈女性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们的收入增加、教育程度更高,当家庭主妇的人数量减少,晚婚和不婚也变得流行。独立抚养子女的女性越来越多,赚钱超过丈夫的女性人数也不断增加。美国女性越来越成为真正的一家之主,她们不仅要在外赚钱,还得规划家庭财务。更多的女性发现,不论她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擅长还是不擅长,她们都需要家庭理财的知识和技能。保证家庭财务的稳定和制订长久规划,已成为美国女性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一部分。经济衰退对许多人的生活带来困扰,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经济衰退的同时也促成了一些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钱包。尤其对女性,更是打开了她们的精明理财之路。
美国安联人寿的2013年“女性、权力和金钱”研究项目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家庭由男人主外、女人主内的情形已成了过去时,这种变化强化了女性在家中的话语权,特别是对财务的控制权。今日的美国57%的女性比上一代女性更具有赚钱的资本和能力,而在受访女性中,有60%的女性称她们是家中赚钱的主力军。在家庭财务决策上,夫妻间不见得是以聪明才智来决定谁说了算,反而是谁钱赚得多谁的话语权就越大。在调查中,49%受访的女性表示她们在家庭主要财务决定上承担拍板定案的责任,50%的女性表示她们是家庭财务计划的主要决策者。
比较有趣的是,50%的已婚女性将自己形容为家庭的财务长,而家中的大男人对财务的决策影响力开始下降。三分之二的受访女性认为家庭的投资不能依赖男人,家庭主妇既然是财务长,对投资就需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有近三分之二的女性认为在家庭理财上,男人不如女人,因为他们从自己身边男人处学不到太多的理财知识。调查的结果显示,57%的受访女性表示家中的主要投资和退休计划是由她们制订的,55%的受访女性表示她们是家中主要的新型投资方式和退休计划的研究者,60%的受访女性负责家中每年的报税事宜,59%的受访女性则成为对子女进行理财教育的主要启蒙者。由此可见,女性在家庭投资和理财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吃重,被称之为家庭财务长可谓是名至实归。
在家庭财务上有影响力的女性
虽然经济衰退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但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它也促成了很多人开始更加关注家庭投资理财。安联人寿的调查数据显示,经济衰退以来,更多的妇女对财务规划表示出兴趣,更多地参与到家庭财产事务中,一部分女性专门学习了家庭理财模式以及如何投资金融产品和不动产的策略。这项研究发现,女性在投资决策时所承担的责任和金融产品理解能力方面,五分之一的女性被认为是“在家庭财务上有影响力的女性”。 安联人寿所定义的“在家庭财务上有影响力的女性”考核的指标包括:女人比家中男人收入要高、在家庭主要投资上有决定权、了解主要的理财产品、对获得新的投资理财知识有兴趣、在经济危机后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庭理财规划。被称之为“在家庭财务上有影响力的女性”往往具有更强的赚钱能力,她们的平均年收入为57000美元,大多数人接受过研究生教育。这些女性年龄在45和54岁之间,从事白领工作而且很多人是企业或部门的主管。她们在经济上的安全感较强,在投资决策上有信心,与一般的调查受访女性相比,她们往往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
从事调查的专家认为,“在家庭财务上有影响力的女性”是一个精英群体,她们几乎像金融事务中的“超女”。这些女性比一般受访者对她们的财务未来更容易感到有所准备,更有可能在财务规划上表现活跃。例如只有1%的人说,她们还没有开始为退休储蓄,对比所有的受访者,没有开始为退休储蓄的人数比例为12%。当然并不是在家庭财务上有影响力的女性才是家庭投资理财的“超女”,事实上对大多数女性而言,她们如今对家庭投资和理财知识更加感兴趣。她们不仅仅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这类的生活理财,而且也把眼光放到投资理财大的方向上。在对财务知识最感兴趣领域,受访的女性中有85%称对如何能够拥有令自己满意的退休生活财务规划最有兴趣。85%受访女性在理财上最有兴趣的是如何保证一生有稳定和足够的收入,而75%的受访女性则关注在中等收入的情况下如何投资和做好退休财务规划。
更多女性对家庭投资理财兴趣浓浓
美国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财务观并使她们更多地介入家庭财务的管理。在安联人寿调查的受访女性中,24%的女性为单身,39%的女性是已婚,32%的女性为离婚,9%的女性配偶过世。很多女性在离婚后成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子女的单亲妈妈,三分之二离婚的女性承认离婚后意识到家庭理财和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而对于失去配偶的女性而言,八成以上的人感觉到家庭理财和经济独立是如此的重要。如今更多的女性普遍显示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对金融活动的参与在增加,即使是家庭收入较高的女性也对家庭理财兴趣浓浓。有研究表明,女性的金融知识和投资感觉往往落后于男性。但安联的调查显示,从2006年到2013年,有兴趣学习财务规划、退休规划、投资活动的女性几乎翻了一倍,从35%增加至62%。
经济衰退和现代家庭结构变化的双重因素推动了女性在个人财务管理上扮演更积极角色的需要和愿望。费城一财务策划师丽莎说,她主要面向单身女性客户。她说,妇女单身时间更久、更频繁离婚、平均寿命超过男性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她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个人财务上,经济衰退则担任了最终的推动力。丽莎表示,几年前美国的经济状况不佳,但它激励了一些人,特别是妇女。女性比男性要长寿,因此她们更加关注财务的安全。对她们而言,有一种安全感很重要,而安全感的获得是和家庭能否有效理财密切相关的。美国有67%的女性认为有效的家庭理财可以改变生活质量,持这种观点的女性在单身和离婚人群中的比例更高。比如单身女性中有71%的人认为有效的家庭理财可以改变生活质量,离婚女性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为70%。
女性家庭理财值得注意的要素
美国的理财专家认为,由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在家庭投资和理财上担负的责任比以往更重,因此有一些要素值得注意。首先女性在财务安全上要独立,不能把财务安全寄托在家庭另一半身上,女性要了解财务管理和投资的知识,并能够有效地运用。有关的调查发现,女性比男性对财务安全更加关注,近一半的受访女性担心会失去经济来源成为穷人。即使在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的女性人群中,也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女性担忧会成为一无所有的“纸袋女郎”。
女性理财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设立财务目标,这是能够保证财务安全的关键。女性在花钱上比较感性,喜欢逛商店几乎是每一名女性的嗜好。因此避免花钱买快乐是女性理财的一个诀窍。树立自尊、提高自信,而不是靠奢华的服饰、珠宝来表明自己的地位,这样不仅可以将钱花在刀刃上,而且也可以摆脱乱花钱的习惯。在积聚财富上有个小门道,那就是花的必须比挣的少。美国人习惯借债过日子,这实际上是弥补花的比挣的多的漏洞,而一旦债务缠身,很容易陷入债奴的境地而难以脱身。当然要想花钱提高生活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增加收入,而对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寻找高薪工作是一个好的出路,也是保证人生长期财务安全的一个渠道。
美国人不大储蓄是有名的,银行账户没几个钱,花钱就刷卡。在家庭理财上尤其是单身和离婚的女性,经济上是独立的,但遇到个天灾人祸身后却也没有撑腰的,家庭很容易遭遇经济和财务危机。设立应急账户对女性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的女性既然成了家庭的财务长,就应当对家庭日常的财务勤打理,随时平衡开支,以保证家庭财务能有规划。虽然说现在女性不婚的人越来越多,但女性一旦选择嫁人,有一点一定要狠下心来,即老公的债务绝不分享。婚前另一半欠下的债务,谁欠的谁还,这样做听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谁能保证婚姻不会触礁。一旦离婚,为另一半偿还的债务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做“嫁衣裳”了。而在投资上,女性一般会比较谨慎,这是优点,但女性不应因担心投资失利或对市场不了解而放弃投资,从失败中获得教训和经验,女性照样会成为优秀的投资者。
《美国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篇7
一.霍顿斯———物化的本我
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 是遗传本能和基本欲望的体现者, 它缺乏道德观念, 甚至缺乏逻辑推理, 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身。“本我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快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兴奋, 本我的这一功能是实现生命最基本的原则。”本我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寻求欢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霍顿斯是在克莱德初次踏进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后, 第一个令他心魂摇曳的对象。霍顿斯的身上有着本我高度的张扬, 追求一种享乐主义生活。克莱德从一开始就知道“此人不过是某家大商店一个喜好风流的女售货员。她皮肤黝黑, 模样俊俏, 自以为了不起”, 他也反复告诫自己“结交的这位姑娘, 不过是飞蛾一般的庸俗人物。她不过是刚刚登上社交舞台, 发觉利用年龄相仿或稍大的男孩子去寻欢作乐或获取心爱的衣服, 既方便又合算罢了”。
“她一身俏丽的打扮……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像往常一样, 她表现出那种洋洋自得的神态”, 她的身上永远洋溢着充满肉欲的活力。克莱德“迷恋的正是这一切。她的手势, 她的身姿, 她的撅嘴, 无不充满性感, 令人想入非非”, 对于自小在宗教信仰强烈的家庭长大的克莱德, 他真正迷恋的是霍顿斯的青春、欢乐、自由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 在这个实际上是由男人和金钱主宰的社会里, 自由对她如同虚无:她有自由、却没有目的。自由的手段是通过与男人调情获得金钱, 对于生活所有的热爱被物化为一件裘皮大衣或一个钱包。
当出车祸撞死一个女孩以后, “霍顿斯突然摸了一下脸, 意外地发现左脸颊和前额不但破了皮, 而且正在流血。她一想到自己的眉毛可能因为这场车祸永远地毁掉, 心里马上产生了一种恐惧。她是如此替自己担忧, 以致将同伴的不幸受伤、警察追捕的危险、小孩惨死、豪华轿车的撞毁, 忘得干干净净。事实上, 她除了她自己和自己的美貌可能被毁掉之外, 一切都忘记了。对于克莱德、斯帕塞、拉特勒和其他女孩子, 她根本没有考虑。此时他们算得了什么”。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霍顿斯唯一关心的是她自己的美貌。这个与克莱德同样身处下层贫困家庭的女孩, 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没有道德、宗教的概念。她依靠自己的青春美貌捕获男人的心, 目的是从他们身上得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饰品来打扮自己, 之后再投入物欲横流的生活之中, 周而复始。她的本我逐渐被物化了, 因而失去了最原始的生命力。
二.罗伯达———迷失的自我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自我遵循“唯实原则”, 它的作用即是调节“真实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之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这种对立”, 每个人都有满足本能欲望的要求, 但社会又不允许本能的任意性行为, 自我就指导着人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纪秩序, 在这个前提下去寻求满足本能欲望的方式, 从而使个人的本能欲望的满足与社会规范达到一致。
罗伯达“长得俊俏、富有魅力”、“富有人情味, 热情洋溢, 待人宽厚, 心地善良”。最重要的是, 克莱德敏锐地发现“她身上还洋溢着一种愉快和欢乐。它不仅有情感上的因素, 而且有高雅优美的肉欲成分。这未免使他吃惊, 尤其是他原先认为她是那么娴静、脱俗”。
这表明罗伯达的自我尽管压抑控制, 但本我的活力仍充沛淋漓地展现。“她的家境及其生活同克莱德无不相似……罗伯达的父母恪守传统道德和宗教教义———诚实、正直、敬畏上帝, 备受尊敬”, 形成了她对于道德、社会评价的恪守标准。另一方面, “她生性热情、敏感, 富于想象力, 长至十五六岁时, 脑中充满了有关形形色色的女人的原始的玄想, 认为不久的一天, 她的美貌或魅力必然会奇迹般的征服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一个或几个男人的心。她虽然在幼年和少女时代耳闻目睹着极度贫困, 但由于固有的想象力, 总是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也许将来有一天, 她能进入奥尔巴尼或尤蒂卡之类的大城市, 过着一种新的幸福生活”。可见她有属于自己的“美国梦”, 无法像父母一样在田间生活。
在与克莱德交往的最初, 她认为克莱德属于上层社会, “权势和经济实力实际上比她原来想象的大得多”, 这使得克莱德成为她心目中的罗曼蒂克情感的对象。在后来深入的交往过程中, “她的心里总离不开一个朦胧的想法……她这一切是在引火烧身;也许她还会弄得身败名裂”。当克莱德要求她献身于自己的时候, 她曾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和她出自本能的欲望形成了两股争锋相对的强大的力量使她摇摆不定。“一会儿, 她想让步、屈服于他, 可是在道德观念和社会风俗上, 她又觉得十分痛苦”, 她一直处于自我对本我不断的谴责之中。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爱情在女子面前显得最美, 因为她把全部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 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罗伯达最大的悲剧在于, 她把实现自己梦想的所有筹码都压在了与克莱德的爱情上。“她的未来已经完全依赖于克莱德的旨意及狂想了, 所以她常常向他献殷勤并百般地恭维他, 处处为他提供方便。确实, 按照罗伯达对生活秩序的看法, 她已属于克莱德了, 而且仅仅属于他的人了, 就像任何一位妻子属于他的丈夫一样, 做其丈夫希望她所做的一切”, 未婚先孕的母亲不为当时的美国社会所接纳, 社会偏见和内心固有的女性从属于男性的观念, 消磨了罗伯达自我的意志力, 在爱情的悲剧中迷失了自我。
三.桑德拉———成功的自我
桑德拉是克莱德求而不得最后导致其走上歧途的女子。克莱德“感到所遇到的这位来自上流社会的姑娘, 对他来说, 是上流社会所具有的全部意义的化身”。
桑德拉是名门淑媛, 第一次遇到克莱德的时候就对他很有好感, 但得知克莱德贫苦的出身与她并不相称, “脸上露出了非常惋惜的神色”。其实最初桑德拉钟情于克莱德的哥哥吉尔吉伯特, 但是“吉尔吉伯特对她很冷淡, ……他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而这对爱好虚荣、自视甚高的桑德拉来说,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她不能原谅他”。出于这个原因桑德拉想扶持与吉尔吉伯特酷似的克莱德, 并与他发生异常罗曼蒂克的恋爱关系, 使克莱德鸡犬不宁进而报复吉尔吉伯特。
在交往的过程中, 桑德拉也的确爱上了克莱德, “这不仅是因为他足以大大满足她的虚荣心”, 更重要的是她“热切希望能够有克莱德这样的年轻人, 生得漂亮, 出身又是上等, 并经她一手调教”, 桑德拉的英雄梦想就是亲手塑造一个成功的男人。当克莱德要求她与他私奔的时候, “在一段时间里, 她的眼光表明了她本人的愿望, 甚至是她的决心, 决议按照克莱德的建议去做———离家出走, 让她那炙热而纯洁的爱情引发一场热闹非凡的乐趣……”, 但是转念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地位, “刚才那种大胆冒险的喜悦神情在她的眼里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她那一贯注重实际与物质的品格”。在与克莱德相爱的过程中, 桑德拉的自我意志强有力地控制着本我的欲望, 使本我按照道德标准和上流社会的准则行事, 追求一种利己主义的生活。
当她最终知道克莱德杀死了人, 桑德拉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这样一件事……克莱德在大毕腾湖杀害了一个姑娘, 他被捕了, 被抓走了, 而大家, 至少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都知道她有意于他……”。在桑德拉清醒之后, “她央求朋友和所有人不要疏远她, 别把她晕倒、大哭的事说出去, 省得人家风言风语。她一直在想,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 怎样才能把她写给克莱德的那些信拿回来……万一这些信落到了警察手里, 或是在报纸上登出来呢?……在她年轻的一生里, 她看到的都是快乐和虚荣。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冷酷严峻的现实生活, 使她的心灵第一次受到了震动”。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资产阶级上流社会里, 女人必备的素质是迷人的姿态:她具有的美貌、头脑、魅力和高雅, 也成为丈夫的财产的表现, 就像他定做的轿车外壳一样。”桑德拉很讲究实际, 体现了一种成功的不逾矩的自我准则。然而这种自我准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却是失败的, 因为她的“自我”是属于他人的, 所以并没有自我。
四.格里菲斯太太———坚守的超我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 是理想的东西, 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达到, 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 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的, 它是“一个从自我内部的分化”出来的“自我理想”。超我是人类理想的源泉, 一切完美的追求都产生于超我。
格里菲斯太太是克莱德的母亲, 一位笃信上帝的传教士。在嫁给克莱德的父亲之前, “她不过是一个天真的乡村少女。她是在缺乏任何宗教意识的环境中长大的。可是她爱上阿萨后, 便将他周身传播福音和劝人悔改的真菌移接在自己身上, 不顾一切地跟着他到处流浪, 过着种种非正常人所过的生活”。
她是超我的化身, 首先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一位母亲无私伟大的爱。自己的女儿被别人抛弃未婚先孕, 虽然这与她自身的宗教思想格格不入, 但她仍然尽己所能给予女儿最大的庇护。其次她的身上具有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 穷苦的人都会向她寻求帮助, 尽管自身生活艰难, 她也会给予更穷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格里菲斯太太身上有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仰, “她有好几次趁无人的时候站在房间中央, 仰起头, 闭上眼, 那张坚毅的、长相一般的棕色脸庞露出笃信和虔诚的神情, 仿佛置身在六千年前上帝创世之初的时代”, 对于“这位作证上帝主宰人世的美国女人”, 尽管“生活的磨难、命运的残酷打击使她贫困不堪、生计维艰”, 她依然虔诚、安详。
正因为有着这样强大的超我力量, 当克莱德犯罪以后, 她为了帮助儿子而成为了一个报社记者, 她还承担起为儿子演讲的传教工作。母亲的爱使得克莱德感到“母亲那破旧的外套, 古怪的帽子, 呆滞的大脸盘, 笨拙、粗俗的举止, 不再像不久以前那样令他心烦苦恼了。她是他的母亲。她爱他, 相信他, 拼死拼活地搭救他”, 克莱德的两位律师“起初怎么也没料到会遇到这么一个粗俗、没有文化、却又十分自信的人”, 但过了一会, “她对儿子的诚挚、信任和慈爱, 她那双坚定、好奇、清纯的蓝眼睛露出的非凡的信念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 不知怎的就把两位律师给征服了”。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人们信奉的不再是上帝和美德, 取而代之的是压榨、金钱和享乐。格里菲斯太太像一首呼唤信仰的挽歌。在救助克莱德的过程中她追寻到了自身的价值, 在信仰上帝的过程中她超越了情欲, 神话到英雄主义, 她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量就展现出彻底的奉献精神。然而她并没有理解真正价值的源泉是人的心灵, 在禁欲的实践过程中, 她扭曲了克莱德的天性, 也扼杀了自己。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是本我、自我、超我的集合体。当这三方面不平衡时, 人格就会扭曲, 就会感到痛苦。德莱塞的《美国悲剧》中描写的女性也不例外。女性这一身份与人格结构的三方面相互交织, 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美国, 展现了女性“美国梦”的破灭。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女性
参考文献
[1]德莱塞著.《美国的悲剧》 (上下) .燕山出版社.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苑出版社, 2009.
[3]朱维之、赵澧、崔宝衡《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篇8
痛苦的奴役经历和世代传承的非洲族裔文化,以及长久以来遭遇到的种族与性别偏见塑造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意识形态和鲜明的群体特征。这使得她们被主流文化排斥在族裔和性别的边缘,无法寻得身份认同。当代学者大多将“身份认同”界定为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劳动协作中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知和自我定义。从广义上讲,“身份认同”可以理解为某一意识主体在主流文化与边缘价值观念之间的有关自我属性的定位。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伴随不同思想意识与价值主张的碰撞与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主体所遭遇到的巨大精神迷茫和挣扎。美国黑人女性群体同时被白人霸权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排斥在种族和性别的边缘,她们既是族裔上的“他者”,又是性别上的“他者”。面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同化,黑人女性一方面难以避免地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时刻用本族裔的文化警醒自身的独特文化身份。事实上,正是根植于思想深处的民族文化给予美国黑人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主义与父权文化,追求自我身份价值的勇气和力量。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种族经历使得身份认同这一主题长期以来占据美国黑人戏剧的创作。受奴役、受压迫的悲惨经历和根植于白人主流文化中的种族歧视观念将美国黑人群体排斥在“边缘”地带,使他们成为无身份的“他者”。美国黑人群体在白人文化的同化影响下,在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意志的同时,积极探寻群体的身份认同。黑人女性戏剧是美国黑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凄惨困苦的奴役经历、来自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的双重压制和排斥,使得自我身份认同成为美国黑人女性戏剧创作的重要主题。黑人女性剧作家将切身的精神困惑、生存境遇和身份迷茫展现在创作中,讲述作为少数族裔女性群体所遭遇到的性别歧视和族裔压迫,表达出希望改变命运,确立身份的愿望和诉求。洛林·汉斯贝利的《阳光下的葡萄干》、吉布森的《重聚》及阿德里安娜·肯尼迪的《黑人的开心馆》都是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中的代表作。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黑人女性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和困惑、挣扎与反抗。美国黑人女性戏剧通过讲述身为少数族裔边缘群体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将真实的黑人女性的情感诉求、精神疑惑、生存境况和思想迷茫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他者”的身份认同途径和策略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洛林·汉斯贝利的《阳光下的葡萄干》获得了纽约剧评界奖,是第一部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认可的黑人女性戏剧。剧作以主人公杨格一家在得到一笔数额巨大的赔偿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主线展开,反映了黑人群体在白人霸权文化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以及他们为改变自身命运所做的反抗与斗争。丈夫的死使黑人妇女丽娜获得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赔偿金。这笔钱成为原本拮据的一家人改变困窘现状的最大希望。丽娜希望在白人居住区置购一处新居,女儿柏妮莎借助这笔钱终于能够支付医学院高昂的学费,儿子沃尔特也有了做生意的本钱,可是一切并不像他们理想的那样顺利。由于遭到生意合伙人的欺骗,沃尔特的生意投资连同妹妹柏妮莎的学费都石沉大海。沃尔特的生意梦化为泡影,妹妹柏妮莎渴望从医的愿望变为乌有。原本满怀憧憬的一家人只能把改善生存境况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购置位于白人居住区的环境优质安沃的新房上。但令人愤慨的是,社区的白人居民竟然集体抵制杨格一家,甚至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下他们的房子以阻止他们搬入。面对白人社区的打压和排斥,一家人没有妥协。凭借坚忍的意志和勇于反抗的决心,母亲丽娜带领家人抵抗住金钱的诱惑,无畏白人的威胁和恐吓,勇敢地搬入新居,开始全新的生活。
在白人中心主义的社会中,黑人作为少数族裔群体被排斥在社会机制的边缘,是没有身份、不被认可的“他者”。他们无法获得与白人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因此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迫切地希望改变自身的命运。“在《阳光下的葡萄干》中,作者汉斯·贝利洛林提供了两种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一是通过改善经济条件而提升社会地位,以获得自我肯定及社会认同;二是通过追溯黑人自己的历史,以求在历史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以获得一种确定的而非飘忽不定的身份”[2]。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自产生之初就将身份认同作为创作的核心主题。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讲述自身群体在美国白人霸权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压制下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疑惑,积极探讨摆脱“他者”身份和边缘处境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确立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策略。文化批评视角下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黑人女性身处异质文化中所经历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以及力图改变命运,确立身份的愿望与渴求。
关键词:文化批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张学祥.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鸟瞰[J].电影文学,2008(14).
[2]王军,孟庆娟.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中的身份批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2).
美国女性 篇9
出版于1899年的《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第二部小说, 也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女性小说。在这部小说出版之前, 肖邦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乡土文学作家。当评论家们理所当然地期待着她的再一部具有乡土气息的小说时, 她却给读者带来了《觉醒》——一部给美国评论界乃至世界文学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力的小说。该作品反传统的观念也给其作者带来恶评, 甚至《圣路易邮报》发文称其“不适合遵守道德的女性们阅读”, 并强烈建议小说“应贴上毒药的标签” (Killeen, 2003) , 肖邦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 第二波妇女解放运动的胜利才使《觉醒》成为文学评论家们的新宠, 一跃成为美国文坛上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
到上世纪70年代, 国外评论家的视角开始集中在地方色彩、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这四个方面;随后的二十年间, 评论家们则更多地运用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批评方法对《觉醒》进行分析 (郭磊, 2007) 。近年来的评论视角更加宽广, 如象征主义、神话原型批评和种族主义, 以及哲学思想如社会达尔文主义、存在主义和超验主义等。与此同时, 中国学者对《觉醒》的研究兴趣也与日俱增。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其深度和广度并不逊色于国外。以CNKI为例, 从2000年到2012年间发表的关于《觉醒》的论文超过两百篇, 大部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 也有少量学者受国外研究的影响, 开始把研究的视角转向精神分析、自然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等等。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不难发现, 对《觉醒》的研究大多运用理论或者文本细读的方式。而本文将综合运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文本细读, 结合作者的经历以及19世纪美国的社会背景, 通过解读这部小说里的三位主要女性各自的优缺点, 探讨凯特·肖邦眼中的“理想女性”。
2 传统的拉夫人
在《觉醒》这部小说中, 拉夫人是作者刻画的第一类女性形象——传统的母亲式的女人, 而她所扮演的角色象征着被礼赞的圣母——玛利亚既是耶稣之母, 也是他最虔诚的信徒之一, 以爱德、谦逊成为母性、慈爱、与宽容的象征。拉夫人也是如此。在外貌气质上, 她的魅力一点儿都不微妙含蓄, 在艾德娜的目光中她就像“一尊完美无瑕的圣母雕像” (肖邦, 1997:12) , “动人”且“光辉灿烂” (肖邦, 1997:13) 。在言行举止上更是如圣母般将守护丈夫和孩子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首先, 她崇拜自己的丈夫。只要有丈夫在场, 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围绕着拉先生, 对他说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真心感兴趣 (肖邦, 1997:70) ”;其次, 她宠爱自己的孩子。她总是为孩子们忙碌着, 甚至在夏天就开始准备孩子们过冬的睡衣;连吃糖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 生怕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纵观全书对拉夫人的描写, 她始终把丈夫和孩子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 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欲求。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 即使是她有较高的音乐天赋和技能, 若不是为了“让家庭温馨、甜蜜” (肖邦, 1997:29) , 她弹的那一手好琴恐怕也会被当做无用之技而荒废。她的生活全景恰好符合女权主义者西蒙·波伏娃的描述:“无论她 (妇女) 有多么非凡的天赋, 她不得不将自己奉献给丈夫, 并且将养育孩子作为她职责和命运的安排”。 (徐嘉, 2009:51)
然而, 她对家庭全身心的付出更加反衬出她在家中低下的地位:一味牺牲却没有任何权利。可是, 拉夫人却受到了几乎所有克里欧人的推崇, 认为她“象征着女性一切的优雅与妩媚” (肖邦, 1997:9) 。这种被“圣母化”的肯定的评价在当时的社会也是必然的。从作品反映的社会背景来看, 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南半部分的克里欧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父权社会。身处这个父权世界里的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和看管佣人, 她们不能出门工作, 更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 因此她们的生活只能依附于她们的丈夫。《觉醒》一开始就表现出妇女作为丈夫附属品的地位:庞先生看着游泳归来的妻子, “好像心疼一件遭到损坏的财产” (肖邦, 1997:2) 一般。自然, 这样的女性是没有任何地位、权利甚至保障可言的, 她们从言谈举止到身体属性的一切都在迎合父权社会的霸权意识, 她们的身体所能发生的作用仅仅是为了吸引丈夫和生孩子 (韩化冰, 2009:235) 。但是这种女性形象在19世纪的美国被称为“真正的女性”, 虔诚、贞洁、顺从和持家是她们必须具备的美德, 她们的个人价值只能通过家庭来体现。社会对这种形象的宣传和提倡, 实际上是主导一切的男人们想要让所有的女性始终被禁锢在一个被动的、一切以男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之中。 (1)
但是, 对自己的角色“甘之如饴” (肖邦, 1997:9) 的拉夫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隐忍实则是对自我意识的抹煞, 她对自我的认识完全来自于《圣经》的教义。虽然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 美国社会面貌开始发生变化, 妇女们得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并积极参与各类社会事务, 她们掀起妇女解放运动为同伴争取更多的权利和保障。然而, 拉夫人沉浸在自己的那一片小天地里, 丝毫没有感觉到外面世界随着时代改变而正发生的悄然变化, 她不仅不能理解“自我”, 以为“生命”就是“自我”, 甚至也用她自己的这种理解去阻止追寻自由的艾德娜。在她看来, 妇女的位置只能在家庭中, 她们所需要的唯有“熟练地操持家务以及在社交场合应付自如”的能力 (金莉, 秦亚青, 1995:58) 。婚姻和家庭的掩埋了她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对生活追求, 尽管她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也仍然不过是家庭中没有任何权利的、不拿工资的仆人的角色。她就像一件家俱, 永远和房子绑在一起, 只有在婚姻和家庭中才能体现出一丁点价值。拉夫人的传统美德在时代的更替中沦为了保守。她的幸福和家庭的和谐在刚刚开始觉醒了的芮芝小姐和艾德娜看来, 不过是自我心神的沉迷和怠倦。
3 独立的芮芝小姐
芮芝小姐是作者塑造的第二类女性形象——独立的单身女人。芮芝小姐没有像传统社会对女性所期望的那样步入婚姻, 成为依靠丈夫而活的附属品, 而是选择了职业女性的角色而自食其力。小说第33章提到芮芝小姐有时候会出门教琴, 由此可见, 芮芝小姐的职业便是钢琴教师, 以上门教授阔太太们弹钢琴来维持生计。在英美普法中, “单身女人”在法律上享有独立的身份和地位, 有权拥有和支配自己的财产, 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与他人签订法律文件或合同。当然也有权依靠自己的劳动所获过活 (叶英, 2012:102) 。虽然与受丈夫“保护”的拉夫人相比, 她的生活很辛苦, 但是她微薄的收入能为她提供不被任何人任何事所干扰的空间:一个看似“昏暗肮脏”, 却能容纳“所有的阳光和空气” (肖邦, 1997:77) 的住处。如同弗吉利亚·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里所论述的那样, 芮芝小姐因其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和经济上的自立, 而拥有了真正的独立。这份独立为她带来的是行为上的自主和精神上的自由, 芮芝小姐也因此能够掌管和支配自己的财产, 可以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她的事业上, 也可以一个人上街去买日用品或者参加朋友的聚会, 不必像艾德娜那样专心于绘画忽略了家庭而受到指责;也不会像拉夫人那样按照《圣经》的指示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孩子。简言之, 她可以脱离于当时社会所鼓吹的“女人的领域”——家庭,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由的生活。
然而这种自由是相对的。她依旧不能触碰社会赋予女性的道德底线:当天色越来越晚时, 她也会问艾德娜什么时候回家;当艾德娜以“那座房子还有维持它的钱都不是我的” (肖邦, 1997:99) 为由要搬出去住时, 芮芝小姐说“可那是你先生的” (肖邦, 1997:99) , 她也问过庞先生对这件事有何反应;当她知道艾德娜不会将她对罗伯特的爱付诸行动时, 她没有反对这段恋情。从她与艾德娜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芮芝小姐清楚地明白这样几点:第一, 已婚的女性必须以家庭和丈夫为先;第二, 已婚的女性不可能有自己的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 她生活上的一切都要靠丈夫的支持, 凡事都需询问丈夫的意见而不能自己做主;第三, 已婚的女性没有“自由之身”, 她的身体只能属于丈夫而非他人, 哪怕是她爱的人。总之, 婚姻和自由不能共存。这位貌似独立的“单身女人”, 骨子里却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这充分说明芮芝小姐未能免俗, 同样是寻求女性自身的独立与自由, 她与艾德娜有着质的区别。她对艾德娜的提醒与对话, 恰好证明了她对传统道德的服从和维护, 或许正是由于她能认识到婚姻的本质——婚姻让妇女们失去自由和权利, 从而囿于家庭, 被迫服从于男性权威, 才使得她最终选择单身。
虽然单身的芮芝小姐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小心地维护传统的道德, 但她却不被大家所接受。从性格上来说, 她个性傲慢, “脾气强, 又爱蔑视别人的权利, 所以几乎和每个人都吵过架” (肖邦, 1997:30) ;因其如此, 当艾德娜回城之后四处打听芮芝小姐的住所时, 鲜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连杂货铺老板也说他“但愿不认识这个人、不知道任何跟她有关的事”, 还说她是这条街上“最讨人厌、最不受欢迎的女人” (肖邦, 1997:73) ;从外貌气质上来看, 她“容貌丑陋, 小小的一张皱缩的脸。干枯的身子……她的衣着完全没有品位……” (肖邦, 1997:30) , 总是穿同一件“老旧的蕾丝衣服” (肖邦, 1997:77) ;当她坐在钢琴边弹琴时, 她躯体的线条和角度弯曲得很不优雅, 看起来有点畸形” (肖邦, 1997:79) 。这样的形象若与拉夫人一同出现, 毫无疑问会在拉夫人如圣母般完美的光辉下遁为无形。这说明她辛苦所得的薪金不仅不能为她的“女性气质”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更因脱离了“女人的领域”而受到排挤和孤立, 从这点上来讲, 她是孤独的。
4 开放的艾德娜
从肖邦对拉夫人和芮芝小姐的描写可以看出, 生为女人大抵两种选择:要么如拉夫人那样选择婚姻, 成为众望所归的家庭主妇, 在“强烈的意志”下逐渐失去自我, 要么像芮芝小姐为了相对的自由和自主权而放弃可能的舒适生活, 只要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 便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在社会的底层艰难谋生, 这两种生活模式只能选择其一。然而艾德娜的觉醒, 打破这种既定的生存范式, 然而作者在她的小说中设定了第三个女性形象——艾德娜, 一个已婚却希望得到自由的女人, 她的觉醒打破了女性固有的生存范式, 因此与她同时期的拉夫人或芮芝小姐相比, 艾德娜无论在观念还是行为上都更加开放。
体现在观念上, 首先是对宗教的反感。艾德娜“来自肯塔基州一个很健全的长老会家族” (肖邦, 1997:83) , 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的艾德娜理应像她的姐妹那样成为虔诚的长老会教徒, 但是她总是在做祷告的时候偷偷溜走。后来在格蓝岛上她与众人一起去望弥撒时, 她再次感受到了教堂里阴沉的气氛, 最终不得不离开。其次是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艾德娜对孩子的感情很不稳定, “有点冲动式的” (肖邦, 1997:22) , 她不会像拉夫人那样整天把孩子挂在嘴边, 相反, 当孩子不在身边时, 她“有如释重负之感” (肖邦, 1997:22) , 好像卸下了一个重担。她也曾告诉拉夫人, 她“可以放弃不一定必要的事物, 可以为孩子放弃金钱, 放弃生命, 但是不可以放弃自我” (肖邦, 1997:59) 。
体现在行为上, 首先是对“家长”的反抗。从作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 艾德娜嫁给庞先生的动机之一是因为“她父亲和姊姊玛格丽特都极力反对她嫁给天主教徒 (肖邦, 1997:22) ”[克里欧人都信奉天主教 (樊英波, 2009:48) ];而婚后逐渐意识到自我的艾德娜, 开始拒绝像往常那样遵守家庭惯例, 甚至决定搬出丈夫提供的大房子独自生活。其次是对待姐妹的态度的转变上。小说第三章写到艾德娜拿到丈夫递来的钱时兴高采烈地说她可以用这些钱“给妹妹珍妮德买个漂亮的礼物”, 而当他们回城之后, 艾德娜又拒绝参加妹妹的婚礼, 并为此和父亲发生了一场“近乎激烈的争执”, 她父亲认为她“不够孝顺, 对他不够尊敬, 更缺乏姊妹情谊及女人应有的体贴” (肖邦, 1997:89) 。
美国的传统观念里, 女人的身份被等同于母亲、女儿、姐妹和妻子, 她们的个人价值只能从这些特定的角色中得到实现;家庭生活则是“强迫性的权威统治和对统治的残酷的维持” (徐明, 2004:89) ;而宗教的意义在于规范女性的思想使之合乎伦理道德, 进而约束她们的言行举止, 以保证她们能够认真履行这些角色赋予的责任。已婚的女性就如同小说开篇时的鹦鹉, 有着华丽的羽衣, 但只能被关在笼子里任人摆布。艾德娜的这些“古怪”且“不太正常” (肖邦, 1997:82) 的行为和想法正是她主体意识对传统观念的反抗, 希望通过“独立”来摆脱强加在身上的责任, 过上自由的生活。
的确, 与拉夫人相比艾德娜意识到了作为女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肖邦, 1997:82) , “下定决心除了自己之外永远不再属于其他任何人” (肖邦, 1997:99) , 她主动搬离了丈夫的大房子, 也像芮芝小姐那样靠自己挣了一些钱, 然而艾德娜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她的悲剧源于她的幻想与大胆。一方面, 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她想要抛开丈夫给她的施与, 却在自己的告别晚宴上向大家炫耀丈夫赠送的昂贵的生日礼物, 请丈夫代付宴会的账单;她搬出了丈夫的大房子, 而她独居的房子并不远, “就在转角的地方”, “两步路远而已” (肖邦, 1997:98) , 更为讽刺的是她的小房子被称为“鸽楼”, 鸽子则是艾德娜形象的暗示——一只被驯化的鸟, 不管飞到哪里, 不管飞多远, 都能回到自己的笼子。同时, 对阳光的过分依恋也暗示了艾德娜无法完全独立于男性世界——太阳被看成是男性的象征:每当天气沉闷她便无法绘画, 她需要阳光来滋润心灵。另一方面她低估了传统道德的力量:罗伯特企图与艾德娜成婚的念头说明他是父权制度和传统道德伦理秩序的捍卫者, 而他的最终离开说明纵使能得到爱情, 也不可能拥有自由的婚姻。社会不允许一个女人超越它的规矩, 当她既要爱情又要自由, 既要保持自我又要为人母, 而此时的艾德娜最终游离了家庭, 游离了丈夫和孩子。她游得太远了, 便不能再回到这个曾经束缚她的世界中去了。 (张丽, 2009:65) 终于, 艾德娜忘记了自己 (也是社会) 的道德底线, 最终她不仅没有了家庭, 更因为生活不检点而失去了仅有的几个朋友, 最后只能带着她“孤独的灵魂”沉入海底。而父权制度的大厦依旧稳固。
5 结语
在小说《觉醒》中, 作者刻画了三类处于不同生活状态的女性形象:拉夫人和芮芝小姐都生活在社会划定的道德范围内, 前者作为贤妻良母的主妇代表, 放弃了个体的自由, 臣服于家庭的责任;后者没有家庭的束缚, 但她满足于相对的独立和权力, 对生活没有更高的要求, 她们的生活是静止的, 没有任何改变。而艾德娜的生活是动态的:以庞太太身份出场, 后被改称为艾德娜, 称呼上的改变说明她对自我认识上转变, 她行为上的变化证明了她对自由的渴望, 但她对传统道德的摒弃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由此可见, 三人各有优点, 也有身为女人的不足之处, 作者对三人的态度也是批判大于肯定。这种批判暗含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以及对美国社会理想女性的呼吁, 而这来源于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
肖邦所处的19世纪, 美国的社会改革使得女性将注意力转向了自身的反省和内观, 妇女解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1848年召开了首届女权大会, 随后在北方成立了好几个妇女组织, 如“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全美妇女选举权协会”和“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等。她们要求妇女在政治、宗教、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独立, 讨论孩子抚养、城市卫生及禁酒等社会问题。 (甘文平, 2004:513) 生活在这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肖邦的个人成长经历同样与众不同。肖邦自幼由她的女性长辈们抚养, 她们的能干和开朗促成了肖邦坚强独立的性格;婚后的肖邦得益于丈夫的包容, 生活上得到了比其他已婚妇女更多的自由。在丈夫去世后, 她便勇敢承担起庄园的经营管理责任, 后来为了母亲回到家乡, 独自抚养6个孩子, 并在经济窘迫时通过写作赚钱以补贴家用, 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可以说肖邦除了承担家庭的重任之外, 还实现了她的社会价值。应该说, 作者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践行者。她的生活经历说明, 女人应该拥有家庭但不能囿于家庭, 在完成社会赋于女性的家庭责任的同时, 依然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作者希望读者通过《觉醒》中三个不类型的女性形象的回味与思考, 将三位女性的优点结合起来, 去平衡独立、自由和责任之间的关系, 实现个体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双重价值, 实现真正的“觉醒”。从这一点来说, 《觉醒》不仅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真实, 更在美学和哲学的基础上增添了现实意义。尽管它的出版距今已经一百多年了, 但它对女性身份、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依然是进一步实现现代社会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摘要:《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在出版伊始受到诸多非议, 但最终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得到肯定评价, 并成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本文将通过分析三位主要女性形象, 从三位一体的角度来揭示凯特·肖邦对女性身份、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以及对美国的社会理想女性的呼唤。
关键词:《觉醒》,三位一体,女权主义,理想女性
参考文献
[1]Killeen, Jarlath.Mother and Child:Realism, Maternity, and Catholicism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J].Religion&the Arts, 2003 (12) .
[2]樊英波.艾德娜的女性意识与克里欧社会——简析克里欧社会对艾德娜女性意识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4) .
[3]甘文平.艾德娜觉醒了吗——重读美国小说家凯特·肖邦的《觉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4]郭磊.分裂中的统一[D].云南师范大学, 2007.
[5]韩化冰.女性自我意识的三部曲——解读《觉醒》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0) .
[6]金莉, 秦亚青.压抑、觉醒、反叛——凯特·肖邦笔下的女性形象[J].外国文学, 1995 (4) .
[7]徐嘉.从肖邦作品看传统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9 (8) .
[8]徐明.温情下的陷阱——浅论《觉醒》对父权主义话语的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1) .
[9]叶英.是社会规范的叛逆者还是遵循者?——从文化视角看《觉醒》中单身女人赖茨的生存模式[J].四川大学学报 (这些社会科学版) .2012 (6) .
美国女性 篇10
一、艰辛历程
在文学这个长期以来都是由男性掌握着绝对权威(在黑人中更是如此)的领域,女性一直处于被忽略、被压抑、甚至被贬低的地位。文学作品里传统的黑人妇女形象要么是南方主流文学中缺乏性别特征的黑人保姆———见诸于福克纳(Willliam Faulkner, 1897-1962)、Mo米切尔(Magrret Mitchell, 1900-1948)等南方作家的小说,要么是黑人文学中红颜薄命的黑白混血女子———见诸于查尔斯·切斯纳特(Charles Waddle Chestnut, 1859-1932)、杰茜·福赛特(Jessie Fauset, 1882-1961)等黑人作家的作品。这两种形象尽管各有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没有自我,任人摆布,因而都是消极的。即使是在黑人广泛争取精神解放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男性作家笔下的黑人女性也大多是被悲苦的生活折磨得麻木了的普通黑人妇女,保守落后,思想狭隘,唯心宿命,不但无法担当民族解放的重任,还会成为黑人男性的拖累。这在“抗议小说”创始人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Native Son, 1940)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别格的母亲托马斯夫人软弱而迷信,女友贝茜只会用酒精麻醉自己,而妹妹维拉则胆小懦弱,逆来顺受地忍受生活中的一切痛苦。显然,主流文化从种族主义立场和黑人男性从父权思想出发,片面、武断地代为言说的形象定位是无法取得黑人女性的认同的。黑人女性的特殊处境要求她们为自己的抗争找到合适的语言,走自己的道路。因此,早在奴隶叙事里,她们就塑造了第一个理想的黑人女英雄形象加以反抗:《一个女奴生活中的事件》(Incidents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 1861)中智勇双全、不屈不挠地与白人男主子抗争的女黑奴哈丽特·雅各布(Harriet Jacobs)。她推翻了男性奴隶自述中没有思想、没有勇气、逆来顺受的女黑奴模式,树立了黑人女性第一个经典形象,成为黑人女性反抗种族与性别双重歧视的先声。哈莱姆文艺复兴期间,杰茜·福赛特(Jessie Fauset)的《楝树》(Chinaberry Tree)等作品创造了新时代黑人女性形象:风度翩翩、富有才情的中产阶级混血女子。虽然福赛特笔下的人物因过于理想化而被批评为脱离生活,但她们毕竟是对传统黑人妇女形象的一次有力挑战。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on the God, 1937)第一次以黑人女性寻找自我、争取解放为主题,表现了黑人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被认为开创了黑人女性文学反抗种族主义、反抗性别歧视的传统。黑人女作家保琳·马歇尔(Paule Marshall)对格温多琳·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 1917-2000)《莫德·玛莎》(Maud Martha, 1953)一书的评价可以概括20世纪前半期黑人女性在寻找自我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黑人妇女是“既复杂神奇又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而不是保姆、仆人、混血儿或被蹂躏的牺牲品。”
二、深刻原因
对于黑人女性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双重压迫、双重歧视的原因,黑人女性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即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带来的双重束缚和双重压迫。种族歧视除了给她们带来直接的伤害,还带来间接的伤害:由于种族歧视下的黑人男性无法胜任性别角色赋予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家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极大损害。但作为弱势种族的一员,他们又无法向施加这些伤害的主流社会讨还公道,因此只能转向比他们更为弱小的群体――黑人妇女,把他们从现实、从白人那里所受到的侮辱统统在黑人妇女身上找补回来。黑人女作家的创作对这一社会现象作了深刻的反映,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进行了愤怒的声讨。《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中科普兰家的两代男性都是这样的典型:老科普兰不能保护妻子不受白人的性骚扰,不能为儿子提供足够的父爱和满足儿子的物质需求,只能借酒浇愁,打骂妻子,虐待儿子,或者找妓女发泄情欲。儿子布朗菲尔德与父亲相比更为无知和堕落。种族主义的窒息让他感到丧失了男性的尊严却又无力反抗,转而疯狂地虐待妻子,从中获得片刻的轻松和愉快。另一方面,男权中心的思想还向黑人女性灌输这样的观念:黑人女性应该为黑人男性受到阉割丧失雄风负责。这让黑人女性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长期以来默默忍受着黑人男性的转嫁过错、发泄愤怒,把这当成自己的责任。《她们眼望上苍》里贾妮的外祖母南妮被白人主人奸污,一世在种植园为奴,年迈时叹息自己的一生“是只破了的盘子”;《紫色》中遇到莎丽以前的茜莉,结婚前受继父的欺凌和侮辱,结婚后又被丈夫奴役,受尽折磨,却从没想到过反抗;玛格丽特与梅姆(《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是丈夫发泄内心郁积的不满和愤怒的出气筒,是他们唯一能够显示自己男子气概、找回男性尊严的对象……赫斯顿曾这样概括过黑人妇女所受到的压迫:白人把包袱扔在地上,要黑人男人捡起来;黑人男人就叫他的女人捡起来顶在头上。“黑女人是世上的骡马”。
三、抗争之路与理想自我形象的塑造
因此对于黑人女性来说,要实现理想的自我形象,就不仅需要反抗种族主义,还要反抗男权中心。事实上,黑人女性文学以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作为反抗的对象,正是由于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正如玛亚·安琪萝(Maya Angelou, 1928-)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1969)中说过:“黑人女人从她们幼年开始就受到来自自然的普通妇女所承受的压力,而且更被置于男权偏见、白人无端的仇恨以及黑人软弱无助的三重交叉火力的煎熬之下。”在美国社会中,她们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在两性世界中,她们又被男人踩在脚下。这也正是秀拉和奈尔(莫里森《秀拉》Sula, 1973)少年时就已经得到的认识:她俩“多年以来就已发现,她们既不是白人又不是男人,一切自由和成功都没有她们的份”,因此,黑人女性们渴望“把自己创造成另一种新东西”。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也从抨击男性和社会的压迫,解构男权中心体系,转变为讴歌理想女性形象,建构新的女性价值,也正体现了“把自己创造成另一种新东西”的愿望。她们通过笔下的人物完成了一条艰难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解放自我的道路。从沃克的梅丽迪恩(《梅丽迪恩》)、茜莉和莎格(《紫色》),到莫里森的克劳地娅(《最蓝的眼睛》)、秀拉(《秀拉》),再到玛亚·安琪萝(Maya Angelou, 1928-)的系列自传体小说中的“我”,这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逐渐完成了黑人女性对自我的角色定位———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成熟女性。
正象黑人女作家声称的那样,她们写作的目的是要让白人社会对黑人,特别是对黑人妇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她们的小说要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美国社会中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对黑人妇女的深刻影响。黑人女作家独特的身份(既是黑人又是女人)给了她们独特的经历和视角,使她们能够描述黑人女性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和她们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完整的自我,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奉献自己的才智,也为美国黑人文学以及整个美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黑人女性的觉醒意味着黑人种族更彻底的觉醒。
摘要:作为身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特殊群体, 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知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 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 反抗种族及男权社会强加给她们的不公共形象, 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 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身份
参考文献
[1]翁德修.美国黑人女性文学[M].
[2]刘英.论艾丽斯·沃克笔下女主人公形象的演变[J].外国文学研究, 2001, (2) .
美国女性 篇11
女人该多大结婚,多大生孩子?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社会竞争越发激烈,这一问题越发找不到标准答案。20岁、30岁、40岁……“单身女子”的年龄线正越扯越长。
不结婚能怎样?大批单身女子潇洒宣言:真爱可用一生等待。可不生孩子又会怎样?对于大多数渴望成为母亲的单身女子而言,黄金育龄终有限,自然法则不等人。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正选择“升级”为单身母亲。至于“另一半”,她们则瞄准了精子库。
生,还是不生?
现年39岁的洛里·戈特利布是一名普通的洛杉矶女子。一天早晨,她从妇产科医生口中听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消息。她一边冲出医院,一边拿出手机联络自己的私人医生。接下来,她又拨通了阿米、琳达等一干好友的电话,几乎所有相识的人都知道了戈特利布的喜讯:她怀孕了!
或许有人会问,那个应该“负责”的男人跑到哪儿去了?可戈特利布真的“不知道”。这个正在孕育中的小生命的确不是她与伴侣的爱情结晶,也绝不是一夜情的产物。
没错,戈特利布正是从精子库实现了自己最大的愿望——要个孩子!与因生理问题而不得不求助精子库的已婚女子不同,戈特利布目前单身,近期也无结婚计划,选择精子库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成为母亲的心愿。而精子库就是实现心愿的途径中最为“自助”的一种方式。
2003年年底,戈特利布听说了“自愿单身母亲”这个群体。当时她36岁,有一个相处了两年的男友。男友英俊又聪明,但戈特利布就是感觉两人性格“犯冲”。“难道是我要求太高?”这名“大龄单身女子”反复问自己。
戈特利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就嫁给眼前这个男人么?她不甘心。连自己灵魂都无法互相理解的对象还能叫“灵魂伴侣”么?更何况,带着任何压力去约会、谈恋爱,绝非戈特利布所愿。
带着一肚子疑问去找同样单身的好友阿米时,戈特利布才获知,阿米已经加入“自愿单身母亲”组织一年多了。生,还是不生?戈特利布似乎看到了一点光亮。
好爸爸,坏爸爸
2004年,她终于下定决心,要做一名“自愿单身母亲”,并预约了“加利福尼亚生育伙伴”机构的医生。这是她找到的最不妥协的妥协方式。
交了400美元,戈特利布听医生讲了半个小时。利用“鲜活精子”,孕龄女子平均有30%的受孕概率。但使用冷冻精子,受孕概率则降至10%。前者能在女性体内存活3天,而后者解冻后在女性体内的寿命也就几个小时。
更何况,保险公司不为试图怀孕的单身女性投保险。因此,这一群体必须要自主承担一切经济风险。如果选择普通授精方式,一次费用为100美元。如果选择更高技术含量的方式,一次最高须交纳2万美元。这还不算上一次750美元的“精子费”。看着价目表,戈特利布越发觉得,“捐献精子”一说措词实在不够准确。
如果选择不付费方式,戈特利布可以在精子库网站上查阅到捐精人的简短介绍,包括眼球颜色、头发颜色、体重、身高、种族、宗教、健康状况甚至兴趣爱好。网上交费19美元,她可以得到更为详细的介绍,比如对方上几代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对方撰写的答卷。设置的问题包括“你身上发生过的最有趣的事是什么?”、“如果你能和地球上任何一位女性共度一星期,会选择谁?”诸如此类。如果再付33美元,她就能听到对方的录音材料以及一幅孩童时期的照片。
最让戈特利布头疼的问题是,究竟该给自己的孩子选哪个爸爸?她无奈表示,“自己实在不是网上购物的行家”,在网上订一个“孩子他爸”真难。她甚至觉得,扑面而来的信息过于详尽了。比如,单单面部特征介绍中就涉及眼睛、鼻子、颧骨、嘴、牙齿等各个环节。仅以鼻子为例,就又包括形状、宽度、长度、鼻梁、鼻孔等指数。至于爱好方面,选项从食物、汽车、动物到电影、书籍、季节、歌曲乃至冰淇淋口味,简直让戈特利布看花了眼,可她又怎能知道“卷发”是指小卷毛还是“大波浪”?
如果选择那些“受欢迎”的捐精人,她不免担心与太多人“撞车”。这种案例在“自愿单身母亲”组织里发生过,两名单身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聚会时惊讶发现,她们都选择了“3165号先生”,孩子自然也成了同父异母的兄弟。
一些精子库声称会将同一捐精人的“获选率”控制在10~25次之间。但戈特利布认为,在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自愿单身女子”的人数可能更多,这就加大了这些同父异母孩子遭遇彼此的概率。“万一我未来的孩子上高中时爱上了自己的同班同学却不知道那是自己的手足……”她都不敢继续往下想。
然而,如果选择那些“获选率”小的对象,戈特利布又的确不情愿。她总是禁不住想问:这人为什么没人选?这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还好,尽管不知道选择谁,她至少还知道不该选择谁。一名要搬来洛杉矶搞电影的哈佛学生被排除掉,戈特利布担心会碰到他。一名父亲自杀的男子也算了,遗传这回事不得不小心思量。因此,更不用提那些长辈患过某些病症的候选者。
大海捞针般的筛选过程终于迫使戈特利布明白一个道理,选择孩子的父亲与选择结婚的对象有不小区别。她最终挑中了一个人,只是心中还在暗暗祈祷,未来的孩子千万别遗传这人的“鹰钩鼻”、细头发和那差劲的视力。
现在是寻找爱情的时候
终于,“加利福尼亚生育伙伴”中心的电话来了。
和一般医生办公室不同,中心的授精室内一片漆黑,医生只在戈特利布骨盆上方点亮一盏灯。紧张得一身冷汗的她还在盘算着这种受孕方式未免太不浪漫,只听医生轻声说:“完成了。”前后过程还不到1分钟。“这就完了?!”戈特利布脱口而出。这句话后来被那位女性研究专家好友点评为“太不浪漫”。
这就是戈特利布的第一次人工受精经历。她在第二次尝试后成功怀孕。没过多久,戈特利布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养成与肚子里孩子说话的习惯。她真不知道孩子会如何回应,不知道孩子有一天会不会追问“我有爸爸吗?”
但无论如何,戈特利布觉得,选择成为母亲这一过程让人有机会思考更多。她并不是唯一一名对爱情和婚姻抱有矛盾心理的女性。她所熟悉的单身母亲没有一个是独立自主的“女超人”。她们中的大多数其实只需要一个男人陪在身边、一起付账单、修一修洗碗机、给自己按摩一下后背,当然还有换一换尿布,还有什么比这更浪漫的事?
美国女性 篇12
1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产生与繁荣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曾经掀起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 受民权运动的影响, 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产生使得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受到了影响, 并掀起了轩然大波, 更使得美国华裔文学得到了发展的新契机。20世纪的70年代, 更多的华裔作家投入了作品的创作。这些作家将双重身份、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创作的源泉, 这些在夹缝中成长的艰苦经历为他们提供了无数思维的火花。他们的作品逐渐吸引了美国读者的眼球, 还有的作品被美国主流文学所接受。在当代的美国华裔作家中, 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的华裔男性作家。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多元文化语境背景。身在美国的华裔女性作家当自身的族裔文化——东方文化, 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时, 巧妙地从自身的切身经验出发创作出了极富女性经验、女性意识、女性写作的文学体系, 这种东方文化与西方经典文化的结合, 使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自足的新兴学科, 在美国文学史上开辟出了新的领域。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与其他族裔的女性文学一样, 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国这一经济超级大国中很多社会问题的思索, 从文学作品中折射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下, 华裔女性为当代美国文学注入的多元文化的新元素。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和悠远的文化, 华文文化经过中国走向世界并在海外形成华裔文学, 是历代华人在海外不断地迁徙、拓展、研究的结果,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著名的华裔女性作家艾迪丝·茂德·伊顿的短篇小说《春香夫人》曾经被称作是美国华裔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开篇之作。例如:华裔文学中的优秀女性作家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是20世纪70年代影响力最大的华裔女性作家。汤婷婷的作品《女勇士》就是根据向殖民主义的经典名作《鲁滨逊漂流记》来改写完成的。它的问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颠覆西方殖民主义的优秀作品。同时, 这部作品的问世出版更是意味着美国华裔文学走向了繁荣时期。谭恩美书写的关于中美母女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两代人在两种世界观上的严重分歧与某些共识的作品《喜福会》一上市就连续九个月在美国的《纽约时报》蝉联热销冠军。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进一步绽放
当代男性华裔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汲取了我国经典文学作品《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 塑造出了很多英勇无畏的勇者形象, 改变了传统的美国主流文化作品中对黄皮肤男性低贱无能的形象描述。随着华裔男性作家在塑造华裔男性英雄形象的同时, 华裔女性作家们则以温柔、委婉的声音将中国悠悠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美国西方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做了全新的展示。她们要么以作品中单身女性的身份出现, 对华人在美国种甘蔗、修建铁路的种种辛酸历程娓娓道来, 要么就是以母女两代人的生命传承来坚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契合。任碧莲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又一个吸引美国读者眼球的华裔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典型的美国佬》描述了一批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的第一代中国移民, 为了在美国更好的生存, 当年他们克服种族差异、不畏艰难的融入到美国文化中, 最后这一代移民终于成为一批“典型的美国佬”。这部作品中中国人成为“典型的美国佬”的艰苦经历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中美文化、中美文学的不同与剧烈撞击。
著名的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1993年其成名作《骨》 (《Bone》) 中将对族裔身份的认识发展得更加多元化。《骨》中描述的是一个居住在唐人街的华裔家庭的故事, 这个家庭是一个痛苦的、不幸的家庭:作品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叫杜尔西的母亲, 她移民美国后被自己的前夫抛弃, 为了生存她带着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利昂, 并为他生下了二女儿安娜、三女儿尼娜。他的第二个丈夫利昂是一名远洋轮船上的工作人员, 长期的远航使他们夫妻聚少离多。杜尔西带着三个年幼的女儿住在唐人街, 并作车衣工, 以此来赚取微薄的收入维持她与三个女儿的日常生计。在这样拮据的环境下, 引发的各种生活琐事和窘困使三个女儿感到了无比的痛苦和压抑。面对如此的生活压力, 三个女儿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逃离现实生活:大女儿选择了吸食大麻来麻痹自己的思想和神经, 逃离窘困的生活现实, 从此也走向了堕落;她的二女儿因无法忍受生活的拮据与窘困而选择了自杀;她的三女儿由于自身的条件选择了当空姐。杜尔西的这三个女儿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来逃离她们在唐人街的生活环境, 虽然他们在空间上已经离开了唐人街, 但是她们的母亲杜尔西说:她们的心从未离开过 (heart never travels) 。是啊, 她们虽然已经从身体上、空间上摆脱了唐人街家庭中不堪的生活环境, 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永远无法摆脱。伍慧明作品中对逃离方式的描写是一种突破, 是对汤婷婷、谭恩美族裔塑造风格的一种延续与变革, 是华裔女性文学的又一次绽放。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中逐渐加大了对“美国化”、“全球化”的描述力度, 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不再是中文名, 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地道的英文名、讲地道的英语的主人公形象, 这些作品中的美国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中国文化背景被逐渐淡化。例如:任碧莲的作品《梦娜在向往之乡》中的主人公说着一口流利的、地道的英语, 汉字只是会讲几个简单的, 同时主人公具有同美国人一样的“想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的美国梦。再例如任碧莲的作品《典型的美国佬》 (《Typical American》) 中对主人公的族裔烙印也逐渐淡化。
3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碰撞
当华裔移民一踏上美国的国土, 中国传统文化就与美国的主流文化产生了碰撞。第一代移民中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隔膜问题, 对美国文化有着苛刻、偏颇、独断专横的态度。中国的母亲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与美国人结婚, 自己不愿意讲英语, 把自己封闭在华人的圈子里, 她们简单的认为只要是说母语就是在抵制西方文化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表现。这种文化的碰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华裔人逐渐融入到美国社会而发生了变化。在踏上美国国土之初, 强势的美国主流文化就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欺凌与排挤, 特别是那些刚刚离开故土, 在异乡飘零的华裔, 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中这种排挤被无限放大, 正是这样的文化差异才迫使华裔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我是谁”深深影响着第一代、第二代华裔移民心中扎根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华裔女性是一个边缘化的群体, 她们所经历的是更加艰辛、更加困苦的生活。但是, 这也成为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源泉。她们不畏艰辛、不甘沉寂、勇敢的向美国社会发出了呐喊——争取平等与自我。她们的作品中, 出现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自己的真是写照、有的是前辈的生活经历, 她们通过对族裔矛盾的描写彰显出本族裔的女性形象, 通过这些试图改变在美国白人心中的华裔女性。与华裔男性的创作角度不同, 华裔女性在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时, 基本都是以其细腻的、独特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力来进行抒情表达,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这些作品中有辛勤劳作养育子女的母亲、有在异乡渴求平等的女儿, 这些形象很好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作品中没有出现社会场景的恢弘描述、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那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与艰苦奋斗。在汤婷婷与谭恩美的作品中有很多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元素, 例如:汤婷婷就在其作品《女勇士》中将蔡琰、花木兰的故事成功的引入其中, 以一种梦境的方式向美国人诉说着一个个坚强的“她”的故事, 但是这些具有中国文化印记元素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这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肯定, 更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吸纳。
4 结束语
总之,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多维度的视野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她们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进行了融合。她们以多元文化语境为切入点, 运用含蓄的叙事手法纠正了西方人眼中被歪曲的、程式化的东方女性形象。经过几代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努力, 使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在保留中国文化精华的同时接受了美国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J].国际观察, 2005 (4) .
[2]王建会.性别/种族之解构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 2008 (2) .
[3]赵令霞.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自我”书写——以黄玉雪、汤婷婷、谭恩美为例[J].文教资料, 2009 (25) .
【美国女性】推荐阅读:
美国的职业女性10-09
美国英文在职证明-商务-女性08-25
女性健康与女性保险06-16
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论文07-17
女性法律07-15
女性技术10-20
女性运动05-09
女性艺术05-14
女性特点05-22
高危女性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