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角度(共11篇)
女性角度 篇1
摘要:石黑一雄小说《上海孤儿》中的两个女性角色戴安娜和萨拉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她们却常常被研究者们忽略。这两个新女性怀着远大的报复加入到社会活动中, 却以失败告终而从社会舞台上隐退。她们的悲剧命运反映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以及新女性自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上海孤儿》,石黑一雄,新女性,父权,萨拉,戴安娜
石黑一雄的《上海孤儿》自出版后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对它的研究已经包含了追寻自我身份、国际化写作、后殖民主义、侦探小说和写作技巧这些方面。在这些研究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很少被提及。然而, 这些女性形象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班克斯的妈妈戴安娜没有加入反鸦片活动, 那么他的爸爸也就不会逃出家, 班克斯也就不会变为孤儿。萨拉这个女性形象贯穿整个小说, 她常常让班克斯想起他的童年, 起到了将现在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作用。戴安娜和萨拉的理想与抱负与她们身边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她们都是有知识有抱负的新女性。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以及运用女性主义理论着重分析这两位女性形象, 透过表面现象寻找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1 新女性:戴安娜与萨拉
1.1 对新女性的定义
新女性是一个女性主义典范, 它出现在十九世纪末期并对二十世纪的女性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女性”这个词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来用于描述在欧洲和美国逐渐变多的受过教育又有独立职业的女性。
历史学家露丝·博尔丁对“新女性”的定义是“亨利·詹姆斯发明的, 用以描述富裕而又敏感的女性。这些女性由于有自己的财产而表现出独立的精神, 并且习惯于依靠自己。新女性这个词常常指那些掌控着自己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女性。” (露丝·博尔丁, 2)
作为“家中天使”的另一面, “新女性”意味着女性拥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意识。女性主义者将它定义为新女性特征的化身。新女性的特征强调追求政治权利和参与到社会事务中。这些特征意味着女性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女性自信。然而, “新女性”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形象, 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的。“新女性”与“家中的天使”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新女性极度重视她们在社会公众事务中的重要性, 而不是家庭生活。 (王萍, 118)
在《上海孤儿》中, 萨拉和戴安娜都是新女性。很显然相比于家庭生活, 她们更重视社会活动。她们有文化有抱负, 再也不是房间里的天使。然而, 随着情节的发展, 她们的抱负渐渐消失。最终, 她们都回归到最普通的生活中去。这是违背新女性的特征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始终都没有权利掌控自己的命运。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阻碍着女性追求理想抱负的道路。
1.2 戴安娜:从女勇士到女疯子
戴安娜是个帮助中国人民反对鸦片贸易的女勇士。她劝说英国官员们的妻子, 想通过她们阻止她们丈夫的鸦片贸易。她敢于挑战权威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的形象决不再是家中的天使, 而是一个全身投入到反鸦片活动中的女勇士。
然而, 不管她多么勇敢, 女性在社会上仍然是弱势群体。在她失去丈夫后, 她身边的男性开始压迫、攻击她。她被好朋友菲利普出卖而屈从于军阀顾汪。她同意嫁给顾汪做妾的原因不再是因为她想阻止鸦片贸易, 而是她想给儿子更好的生活。自此, 她的女勇士形象消失了。她再也不关心反鸦片活动, 她只为儿子活着。最终, 她还是回归到了普通女性的生活, 为了儿子而屈服于男人。在顾汪死后, 戴安娜被送到罗斯戴尔庄园, 她被残酷的现实逼疯了。然而在疯人院里, 戴安娜过上了独立而安静的日子。一个女勇士从此跌落到了谷底。
1.3 萨拉:从寻求者到逃离者
另外一个女性形象萨拉在《上海孤儿》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萨拉说:“我不想在白发苍苍的时候回收往事, 却发现自己虚度了一生。我希望看到能引以为豪的东西……我是个有抱负的人。” (石黑一雄, 27) 萨拉梦想着嫁给一个能够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男人。她所追求的不是有名有利的男人, 而是出类拔萃的男人。她寻寻觅觅, 最终嫁给了塞西尔这个“承担伟大使命的人”。
萨拉以为在上海她和塞西尔能够做一些大事。然而,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塞西尔大部分时间都在赌博。萨拉的梦破碎了。萨拉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了, 她决定逃走。她完全对塞西尔失去了信心, 她意识到她根本无法完成她的理想和报复, 所以她放弃了。这时她只想要“别的东西, 某种给她温暖、给她庇护的东西”。 (石黑一雄, 127) 她也回归到了普通家庭妇女的生活中。就像她那只在行李箱中被撕破的泰迪熊一样, 萨拉被深深地伤害。所以她选择离开。她将自己放逐, 想要寻找温暖而又安全的生活。
2 导致新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 这时候女性运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在那时女性得到了政治权利, 女性主义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地位应该是越来越高了。然而, 萨拉和戴安娜这两位新女性却始终不被社会所接受。她们都被迫回归到传统女性的生活中去。她们拥有理想和报复, 却无法实现。最终她们不得不放弃梦想过上普普通通的生活。她们这种悲剧命运是社会和她们自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2.1 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限制
男权思想是男权社会的主导, 也是男性控制女性的基础。女性主义者贝内特指出虽然男权主义来源于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但它已经逐步扩展到社会体制的各个方面。因此男权思想是性别歧视的根源所在。
男权主义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现象。它深入渗透到各种社会观念、体制和行为之中, 并且成为西方文化和知识的根基。女性主义学家米丽特指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就像马克思定义的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这种男女关系是西方文化中最常见的意识形态, 这也体现了它的权利概念。就像历史上所有的文明一样, 西方社会是一个男权主义体系。因此, 男权主义文化就是两性关系的一种特点。男权文化的普遍性导致了对女性的歧视扩散到了各种社会观念之中, 它就像是一张大网, 网住人们的手脚, 更是控制住了人们的思想。激进女性主义学家表明正是因为男权主义文化的印象以及男性权利的普遍性导致了男性比女性优越的社会现状。
在戴安娜和萨拉所生活的社会中男权主义早已深深扎在人们的心中, 女性无法摆脱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性别歧视。在大英博物馆里, 班克斯曾希望在报纸的报道中找到关于她母亲反鸦片活动的记载, 然而他没有找到母亲的名字, 只看到了对菲利普叔叔的记载。在那个时候报纸不允许刊登女性参加社会活动的报道, 女性仍然被期待成为家中的天使。无形之中, 女人们被圈禁在家中。
戴安娜和萨拉都受到了男性的压迫和虐待。顾汪被戴安娜的精神所吸引, 但是他并不尊重她, 只是想征服并且制服她。萨拉帮助塞西尔完成他的工作和使命, 而塞西尔却视萨拉为娼妓。不管女人对这个世界做出了多大贡献, 男性总是把她们看做是低级的。女性得不到她们应得的尊重。
2.2 新女性自身的限制
除了男权思想的影响之外, 新女性自身的限制也是导致她们隐退的原因。萨拉和戴安娜都具备新女性的特质, 但是她们又都无法摆脱传统和道德的束缚。有时候新女性是一个分裂的自我, 这体现了她们自身的矛盾和个人性格的二元对立。她们向往自由的生活, 追求独立并且拥有反抗精神。然而, 同时她们又容忍、服从、无私奉献。有时她们意志坚强, 然而有些时候她们犹豫、软弱。
在反鸦片活动中戴安娜非常的勇敢, 然而最终她还是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而牺牲了自己。为了让儿子过上好日子, 她不惜屈从于军阀顾汪。萨拉拥有远大抱负, 她一直渴望展现自己的价值, 然而她却没有发现她实现自己梦想的方式是依靠男人。戴安娜和萨拉都无法摆脱自己作为女人的职责, 因此虽然她们有新女性的思想但她们却不能听从自己的意愿。
从另一方面看, 戴安娜和萨拉的信仰都被击垮。虽然她们都有志向为创造美好世界献出自己的力量, 但是现实将她们的热情击退。戴安娜帮助中国人抗击英国的鸦片贸易, 她以为她同中国人民在统一战线上。然而渐渐地她发现有些中国人并不抵制鸦片贸易, 有些人甚至加入鸦片贸易并从中获取大量财富。顾汪就是其中之一。王岚教授在她的论文中指出无法接受任何一种文化的人就是局外者。戴安娜和萨拉想要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点什么, 然而现实让她们失望了。被错置在中国这个地方, 戴安娜无法接受英国文化也无法接受中国文化, 处于信仰缺失的状态中她们找不到为之付出的对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放弃了自己作为新女性的梦想而回归到普通的女性中去。
3 结语
作为一名国际性的作家, 石黑一雄在《上海孤儿》中反映了普遍存在的性别问题。小说中两个主要女性形象戴安娜和萨拉都具备新女性的特质。戴安娜是参与到反鸦片运动中的女勇士。在她看来英国在中国的鸦片贸易是邪恶的、不正义的, 因此她拒绝做家里的天使而积极投入到反鸦片活动之中。萨拉志向高远, 一心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她是一个追寻者, 不断寻找一个成功的、出类拔萃的男性与她共同完成她的远大志向。
然而, 她们都没都没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儿子的未来, 戴安娜选择屈从于中国军阀顾汪。萨拉抱着挽救上海的愿望嫁给塞西尔并与他一同去了上海。然而在上海萨拉不仅一事无成, 还被塞西尔虐待。最终她选择了逃离, 与一个普通男人结婚。
造成这两个新女性最终隐退的原因有二。一方面社会制度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决定了女性在社会上没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女性自身矛盾的性格以及信仰的缺失导致了她们的崩溃。
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文化妨碍女性实现她们的个人价值,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 女性和男性都需要作出努力。女性革命的道路已经走了很久但是终点仍然遥不可及。法律和制度对女性权利的保护不是最根本的保证, 只有当人们的思想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候女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平等, 否则这条革命之路将永无尽头。
参考文献
[1]Bordin, Ruth Birgitta Anderson.Alice Freeman Palmer:The Evolution of a New Woman[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3:1-10.
[2]王萍.现代英国社会中的妇女形象[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3]Ishiguro, Kazuo.When We Were Orphans[M].New York:Vin-tage Book, 2000.
[4]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钟良明,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5]王岚.解构“身份”——简评《当我们是孤儿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2 (00) :129-136.
[6]王岚.公正地再现“他者”——简评石黑一雄的《当我们是孤儿时》[J].外国文学, 2001 (1) :83-87.
[7]Cheng Chu-chueh.The Margin without Centre:Kazuo Ishiguro[M].Bern:Lang, 2010.
[8]Toma, Irina.Contemporary Exile in Kazuo Ishiguro's NovelWhen We Were Orphans[J].Gas University of Ploiesti Bulle-tin, Philology Series, 2009, 61 (2) :61-66.
女性角度 篇2
——电影《sunny》之观后感想
最近刚刚看完韩国2011最热的电影《sunny》(译名:阳光姐妹淘),电影讲述了7名女性高中时激扬的青春和25年后7人各自的悲欢和重聚的喜悦。电影的情节很简单但非常感人和温情,但剧中的七公主,sunny的两名主要成员各自的不同人生也让我思考了许多,它不明显但也反映了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女性在家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委屈。夏春花,高中sunny队的队长,一位非常帅气洒脱坚强的女性。她在给20年后的自己的视频信说了这样一句话:“奋斗在只有男人能战胜的险恶的世界里,真辛苦你了。”而这句话我觉得也很深刻的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现实,虽然我们社会一直都在提倡男女平等,相较于以前,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性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宽广了许多。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走到社会顶层女性大大少于男性,甚至这些优秀的女性还往往因为优秀而受到丑化和攻击,比如女博士=第三性?这个社会给女性走向成功设置太多障碍,而且很多是隐藏在底下的,不易察觉的,“Just because you can’t see the barriers women face doesn’t mean they’re not there.”(我们不知道女性所面对的障碍,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但春花成功了,用她不懈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可以因为过度的劳累,她年级轻轻的就患上了癌症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且有些人觉得她特别可怜,因为她一生都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这是为什么呢?这么优秀的女性最终以这样的结局落幕?是她不愿意结婚吗?我想应该是她太好强了她不愿意输给别人所以拼尽全力,在男强女弱的传统思维下,女强人一词本应该是褒义的,但在一些男性看来这是带有着讽刺意义,他们不愿意选择比自己厉害的女性,而这也导致了许多身居高位的女性无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事业和婚姻无法兼得。
任娜美,本片的女主角,一名美丽而且很有才华的女性。高中时候的她成绩优秀,还多次拿到写生比赛的奖项。她在给20年后的自己的视频信中寄托了许多许多美好的愿望:画家、音乐茶座的DJ、开一家漫画店、演艺人、歌手„„但25年后的她完成了自己的愿望了吗?她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每天细心的照顾丈夫、孩子,曾经的激情和梦想被遗落在黑暗的角落,丈夫的冷漠、孩子的叛逆使得她身心俱疲,她变得空虚落寞,失去了曾经的自我。很多时候,当女性选择了婚姻后往往被迫放弃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在传统的思维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需要事业,女人需要家庭”,以及“家务的女性化”使得许多女性被束缚在家庭中无法走向社会,无法拥有平等的机会和男性竞争,无法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电影中的另外一名女性,金玉,曾经的文艺女生,结婚后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每天累死累活的做家务还常常被婆婆责骂,忍气吞声。我的母亲原来也经营了一家餐馆,生意很好,每个月的收入比起我父亲在外经商稳定许多,但当我高三的时候,因为需要一个人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以保证我能顺利考上好大学,没有任何商议,我的母亲放弃了工作转为全职太太照顾我。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当家庭与事业出现冲突的,当需要一方照顾家庭的时候,往往都是女方被迫放弃工作。
从女性悲剧的角度解读《祝福》 篇3
祥林嫂的一生充满着坎坷与不幸。她首先是以一个婚姻不幸者的童养媳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嫁给一个小十岁的丈夫;丈夫死后,受到婆婆的虐待且面临被卖的厄运……精神彻底崩溃而惨死雪夜。祥林嫂的一生是不幸的、悲剧的。
她屡次遭受生活与命运的无情折磨与摧残,那么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不幸命运的?第一次,不愿被卖,冒犯婆婆权威勇敢逃出;第二次,对于再嫁,一路哭嚎又撞香案,不甘别人摆布;第三次,虽夫亡子丧仍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选择活下来;第四次,再次来到鲁镇虽受到百般歧视,仍力图捐门槛为自己赎罪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尽管这一切都是在遵从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但读者分明感到祥林嫂的一再挣扎与生存的努力,这种努力源于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渴望,因此可以说,祥林嫂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最能活下去,也最该活下去的人。
但祥林嫂最后的悲惨死去却宣告了顽强生命力的无助、孤独与毁灭。那么,祥林嫂的毁灭源于什么?我们应该从——“环境”这个要素去分析。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从时间上说是20世纪初叶,从地点上主要在鲁镇。所以这个地方与祥林嫂的死有着直接联系。而鲁镇的环境风貌首先通过鲁四老爷这个人物及其书房这个特定地点得以集中体现。四老爷的身份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通过书房摆设刻画出四老爷是一个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而鲁四老爷这样一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人代表了鲁镇绝大多数人的意见,鲁家即鲁镇社会的缩影。
对于祥林嫂再嫁再寡的特殊遭际,四老爷皱眉、讨厌她是个寡妇,对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又坚决阻止其插手祭祀。正是由于四叔、四婶对祥林嫂的彻底隔绝,才使其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使遭受丧子之痛的祥林嫂完全失去精神支柱,绝望离开世界。四老爷的态度与看法缘于祥林嫂违背了妇女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贞洁观,要求妇女“一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祥林嫂恰恰失了节,违反了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并且也破坏了“夫为妻纲”的封建夫权秩序,再寡使其更背上不祥不净、扫把星的罪名。所以鲁四老爷是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元凶。
而生活在鲁镇的以“柳妈”为代表的一般人们间接充当了四老爷的助手,一起将祥林嫂推向死亡的深渊。集中体现于阿毛事件与额角风波。对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生活在鲁镇的一般民众只是咀嚼和赏鉴,甚至百般嘲讽和歧视,这里体现了鲁迅先生作品的一贯主题——对麻木、冷漠、自私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得出,鲁镇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深深扎根的封建思想与国民劣根性是造成祥林嫂悲剧之根源。
从女性角度简析民国婚恋背景 篇4
一、女性解放和婚恋自由
自太平天国运动起, 女性的社会地位便逐渐凸显, 对自身权益的要求也走向自觉。女性婚恋自由的实现正是伴随着女性解放进行的。首先, 若女性不能得到解放, 其家庭权力及自我人格就不能实现, 何谈婚恋自由?陈独秀在《我的妇女解放观》中说道的:“所以首先应该把女子看作是个——‘人’。……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 然后才能说到别的问题。“ (1) 其次, 婚恋自由, 取消包办婚姻, 一直是女性运动所争取实现的目标之一。1912年4月8日, 妇女们在南京组织起新的女子参政同盟会, 通过的九项决议中就包括:实行自由结婚, 禁止无理离婚, 禁止蓄妾和买卖妇女。 (2) 第三, 女性运动对教育和经济独立的要求促使了具有新思想和更高追求的独立新女性的出现。教育丰富了女性的知识, 使她们对人生与婚姻进行独立思考并产生自觉追求, 更使女性具备了可以深入社会, 参加工作相应的技能。经济的独立让女人不用一味依赖男人与家庭, 这也是民国女子实现婚恋自由的经济基础。被称为“女界卢梭”的金天翮在《女界钟》讲到:“妇女首先必须恢复⑴上学的权利, ⑵交友的权利, ⑶经营的权利, ⑷掌握财产的权利, ⑸出入自由的权利, ⑹婚姻自由的权利。为了恢复这些权利, 要求女子先有学识。”。 (3) 关于经济独立, 陈独秀在题为《女子社会主义》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妇女伦理上的信条, 是三从主义, ……究其原因, 就是经济上不独立。因为经济不独立, 遂生出人格的不独立, 因而生出无数痛苦的事情。 (4) 第四, 女性只有实现婚恋自由, 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从而要求自我解放。设想, 一个在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下嫁为人妻的传统妇女, 受着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约束, 如何实现自身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二、民国多形态婚姻产生的社会背景
时代中的东西, 将其放到时代背景中分析才更易寻得个究竟。民国时期婚恋形式多样, 正如唐老所说, 这是转型时期特有的。
太平天国时期女军的出现就反映出女性社会作用的转变。鸦片战争后,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进一步把反对妇女缠足, 兴办女学推向高潮, 形成社会运动。光绪年间相继出现了不缠足运动和女塾的兴办。戊戌变法后, 上海等发达城市女学增多。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至第五次的教育统计图表记载, 民国一至五年, 女生总数为14万~18万左右, 这个数字很可观。要知道, 教育不仅有开化人心的作用, 还是构成妇女经济独立的基础。
“五四”大变革中, 受西方文明洗礼的知识分子在《新青年》等众多杂志报纸上就恋爱和婚姻问题展开了讨论。胡适的《终身大事》, 冯沅君的《卷葹》, 鲁迅的《伤逝》等作品为打破封建传统婚姻的枷锁起了推动作用。思想家们就婚恋家庭问题作了新思考, 吴虞的《家族制度是专制主义根据之论》成为了旧思想的“道路清道夫”。高铦批判了结婚制度的伪善, 提出结婚必须以恋爱为基础, 女子要能养活自己, 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婚姻。此外, 西方的婚恋思想也影响着中国社会, 特别是爱伦·凯, 她的思想观点击中了中国传统婚姻的要害。当中西, 新旧思想的较量进入白热化时, 激进观点由此产生, 与打倒孔家店同在的有废除婚姻制度和打破家庭的呼声, 施存统, 恽代英便是这类思想的代表者。相比之下, 这期间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妇女观和婚恋观则更理智, 李汉俊在《妇女问题的关键》中强调:“女子丧失经济独立的结果, 产生了政治上, 法律上, 教育上, 职业上以及与男子的不平等。……我们所主张的经济独立, 是指每个男女都有生存权和劳动权, 任何人在生活上不能支配别人, 也不受别人的支配。” (5) 与此同时, 女性自身也参与到了斗争中:赵五贞用自杀来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 李欣淑为反抗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并登报声明:“我于今决计尊我个人的人格, 积极地同环境奋斗, 向光明的人生大道前进!”她们对旧式婚姻的反抗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鼓舞了其他身处逆境的女同胞。妇女还积极参与到五四爱国运动里, 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法律关乎婚姻制度的最终确定, 《中华民国民法典》的第四编《亲属》就是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法规。同旧律和历次民法草案相比, 它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但仍保有浓厚的封建性条款, 这是当时社会残留的旧婚恋制度的反映, 同时又为复杂的婚恋形式的形成提供了法律基础。
摘要:鸦片战争后, 一拨拨思想和革命的浪潮冲击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其中就包括婚姻恋爱及女性解放。这是新旧掺杂、中西碰撞的时代, 是中国婚姻家庭由旧到新的转型期, 正是这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婚恋形态:旧式婚姻、半新半旧式婚姻、自由婚姻、跨国婚姻和非婚同居。对于被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来说, 她们的婚恋自由构成了妇女解放的一部分。
关键词:女性解放,背景,婚恋形态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文章选编》 (中) , 三联书店, 1984年版, 104~106页。
[2]高大伦、范勇编译:《中国女性史》1851~1958,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7年2月第一版, 89~90页。
[3]高大伦、范勇编译:《中国女性史》1851~1958,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7年2月第一版, 61页。
[4]张希坡:《中国婚姻立法史》, 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一版, 79页。
从女性的角度看家庭暴力的防治 篇5
从女性的角度看家庭暴力的防治
■曾世红
家庭暴力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防治家庭暴力,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家庭暴力中,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文章主要以受侵害的女性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及现有的应对措施,重点从家庭权力结构和法治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从预防、惩治、救济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效防治家庭暴力。
早在1995年的世界第4次妇女大会上,家庭暴力便被列为全球12项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暴力屡见不鲜,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女性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全国妇联200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有16%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文章主要以受侵害的女性为视角,试着探究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及现有的应对措施,分析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寻求一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及现有的应对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限制在家庭成员之间,主要针对的是身体暴力行为,强调造成一定伤害后果。而且,该定义也是比较笼统的,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是家庭暴力形式的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等没有被明确提出来,这造成了实际断案中对家庭暴力的认定有争议。笔者认为,家庭暴力的内涵可适当扩大,将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包括其中,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设立反家庭暴力网,如2005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增加第46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又如2007年开始公安部拟将家庭暴力案件单列查办。各地则作了更为具体的努力,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条例、意见或办法。
二、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男尊女卑的历史根源,个人文化水平较低、心理不健康等。而笔者认为经济因素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从古至今,女性的附庸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独立而造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在家庭中也行得通。现在很多家庭中男性仍是经济支柱,女性经济不独立,依附于男性,男性为一家之主,容易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在人格上高于女性,可以随意支配女性。另一种情况是“妻管严”家庭的逆反。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人格意识逐渐加强,到现在男女平等的社会,有的家庭中便是妻子比丈夫强势,要么是经济上强过丈夫,要么是脾气比较凶悍,当达到一种不正常的程度时,丈夫长期处于一种压抑之中,不能正确解决,便容易将这种抑郁转化为对妻子的暴力,寻求发泄和扭曲的自尊。
三、家庭暴力的系统防治
要有效防治家庭暴力,我们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机制。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国内各地方的尝试,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具体着手,逐步遏制家庭暴力。
1.完善前置的预防措施。家庭暴力总是伴随着伤害,发生之后就算惩治再严厉,有些伤害也无法弥补。所以,事前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增加对家庭暴力的规定,让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其次,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让人们正确认识家庭暴力的错误性和危害性,形成全社会抵制家庭暴力的氛围。
2.加强对施暴者的惩处。在惩处时,要区分一般家庭暴力行为和家庭暴力犯罪、偶然的家庭暴力和持续的频繁的家庭暴力,采取不同的惩罚方式。对于较轻的或偶发的家庭暴力,按其情况可给予教育或判处一定时数的社会服务令。可主要安排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在此过程中也可让施暴者感受人和人之间的关爱,增强责任感。对于严重的家庭暴力犯罪,则应当参照伤害罪、虐待罪等严格处以刑罚,并可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部分省市的尝试,施行保护令,以防止施暴者因愤恨或报复心理而继续对受害者实施暴力。
3.完善对受害者的救济。分级建立统一的家庭暴力处置机制,让受害者能及时寻求到有效帮助。要加强对受害者的物质、精神、法律等各方面的救助。可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对受害者提供收容庇护、法律援助等,同时关注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帮助其疏导家庭暴力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免发生受害者因不堪压迫转而走上犯罪报复道路的惨剧。
总而言之,防治家庭暴力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预防、惩治和救济的有效结合,需要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来支撑,需要医疗、鉴定、庇护、心理康复、妇联、社区、执法司法等的联动。家庭暴力不仅给个人带来身心伤害,严重影响家庭幸福,也是社会的毒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特别是关注女性这一最大的受害群体,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她们强有力的保护。让家庭远离暴力,充满爱和温暖。
[1]陈敏著.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
[2]郭义贵.美国社会的家庭暴力及其法律对策[J].法学评论,2005(4).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黑猫》 篇6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自然
1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
生态女性主义 (Ecofeminism) 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 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 (Francois d.Eaubonne) 提出, 又以美国的研究为最前沿, 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 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 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它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 令人耳目一新。
埃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爱伦·坡在西方世界是个尽人皆知的名字, 其作品在中国影响也很大但对坡的研究大多数聚焦在坡的创作理念核心—“统一效果说”的研究, 对坡笔下的女性角色研究少之又少, 特别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这位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本文将以女性形象为切入点将坡的短篇小说置于西方父权文化的大背景中, 便可以发现其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鲜明地表现了一种趋势和事实:女权主义萌动和兴起下仍然强势的父权制文化。坡的作品往往给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其作品似乎在刻意张扬女性的死亡和疯狂, 而我们又不难在文中找出女性角色的无声反抗。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坡的短篇小说重新进行阐释, 揭示出蕴含于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以及作者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之间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思考, 从而对坡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解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对自然的掠夺和对于妇女的统治与压迫在思想文化背景上是同源的, 这就揭示了女性与自然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天然的同一性。瓦伦 (K.J.Warren) 明确指出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都是在同一种体制下运作的, 这个体制就是父权中心体制, 推翻这个父权体制是女性运动与环保运动的基本工作。因此, 生态女性主义者把自然与女性受压迫的遭遇相提并论, 把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反对压迫一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女性与自然的角度来重新解读传统的文学作品, 无疑具有一种全新的革命意义, 而我们将坡的作品置于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无疑可以挖掘出新的内涵, 它的伦理色彩体现在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一方面它承认非人类存在物 (如动植物、河流、山川等自然资源) 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 另一方面它反对各种社会统治形式 (种族歧视主义、阶级歧视主义、年龄歧视主义、帝国主义等) , 声援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 (女性、黑色人种等) , 代表底层的利益。而《黑猫》作为坡其代表性短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父权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直至造成她们的悲惨命运。本文将从《黑猫》中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动物黑猫的描写来发现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共性从而揭示出蕴含于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女性主义意识以及作者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之间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思考。
2 男权制度下的女性与大自然
19世纪正是女性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女性们渴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自由, 而坡作为19 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无疑会体现当时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的变化,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主义的影子。坡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受到其生活的影响所以坡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在其作品中都有一定的共性:无论是作为坡小说的主角还是配角, 坡通常所树立的女性形象大多数为柔弱、虚弱形象, 但往往在小说的最后通常又会发生一些逆转例如死而复活等, 实际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出坡小说中女性主义的影子。另外在坡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自然存在物的描写, 而这又正是坡作品中生态主义的彰显。在小说《黑猫》中坡对文中角色的描写大致分为两条写作线索:对女性角色---妻子的描写和对自然角色——黑猫的描写, 这无疑是对生态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将女性与自然紧密相连。下面我们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读《黑猫》从而发现其中带给我们对女性、自然界的一个全新思考。
(1) 妻子——父权制的牺牲品
《黑猫》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贯穿全文也只有一个女性角色——“我”的妻子并且作者只用了极其少量的笔墨来提及“我”的妻子, 坡没有对妻子这个女性角色进行过多的描写, 既没有外貌描写也没有台词对白, 更多的是依靠读者发挥想象,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仅有的描写当中看到妻子卑微的地位, 而这也正与坡的写作手法不谋而合即用最少的文字渲染最大的效果, 例如:“我很早就结了婚, 并欣喜地发现妻子与我性情相似。”“她见我豢养宠物, 便从不放过能弄到优良品种的任何机会。”“我那位内心充满迷信思想的妻子……”“我居然容忍自己对妻子使用污言秽语, 后来甚至对她拳打脚踢”“我毫无怨言的妻子则是最经常、最宽容的受害者”……。小说从头至尾几处仅有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妻子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一味的附和和容忍丈夫。并且在文中妻子的死更是“随意”——因为妻子的一个阻拦动作让“我”火上浇油, 一斧子砍进了她的脑袋……。“我”对妻子的命运掌控如此的随意, 她就在我的随意中被砍杀。在《黑猫》中, 可以说妻子就是父权制的一个牺牲品:她没有与丈夫平等的地位, 一直深受丈夫的压迫直至最后“随意”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而父权制正是造成其悲剧的真正原因。而这种女性角色无疑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的女性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小说的最后妻子的尸体与黑猫的共同出现揭露丈夫的罪行无疑又是对父权社会中传统女性的改变。妻子作为当时父权制社会背景下的女性缩影, 其一身命运与文中的自然代表黑猫极其类似——被男权统治和压迫直至最后失去自己的生命让人深思。
(2) 黑猫——女性与自然的无声反抗
与此同时, 《黑猫》中对自然角色的描写分为对黑猫普路托以及一只酷似普路托的黑猫的描写。相比于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 坡对黑猫的描写可谓是倾注较多笔墨, 在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坡描述了较多“我”和普路托以及黑猫的日常, 并且对于黑猫也进行了较多外貌上的描写。但无论是普路托还是后面出现的酷似普路托的黑猫, 它们都是命运多舛备受父权制的迫害和压迫。起先, 普路托是我宠爱的动物和朋友, 而后来随着我的性情大变我挖掉了它的一只眼睛直至最后无情的吊死它。随着情节的发展, 出现了一只酷似于普路托的黑猫, 因为普路托的原因我一直厌恶和恐惧着它直至它在我杀死妻子之后无故地消失……而在文章的最后黑猫又报复性的和妻子同时出现揭露“我”的罪行这也正是对父权制的一种批判和反抗。因此通过比照两条写作线索我们可发现女性与自然的命运惊人的相似从而注定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3) 自然与女性的联系和相似性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 自然和女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源, 女性和大地在创造在生命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 女性孕育生命、哺育后代的性别角色使他们对养育万物的大地产生特殊的亲近。自然与女性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在《黑猫》中我们可以找到多处妻子对黑猫的宠爱和庇护直至最后妻子为了庇护黑猫而殒命, 例如:我举起一把斧子, 对准那只猫就砍……但这一斧被我妻子伸手拦住了…, 而这正是基于女性对自然的特殊性——女性与大自然更加接近, 女性就是大自然的保护者。与此同时, 无论是妻子还是文中出现的两只黑猫她们都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她们都生活在父权制的压迫之下, 她们的命运随着“我”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 自然和女性都被男权统治和压迫。女性被等同于自然, 男性对待环境或自然的方式与其对待女性的方式是相同的, 即把二者皆视为可掠夺、占有的资源, 女性和自然对于男性来说, 都是它者, 这也正是坡的小说中的女性结局都是悲剧的根本原因。自然的悲剧, 正是对父权制对自然破坏的有力声讨。我们对父权制背景下的女性的同情和自然的怜悯, 借助女性和自然的悲剧命运, 说明在男权制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 自然和女性一样都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 而《黑猫》中的女性和自然正是这最好的体现。
《黑猫》中最后对于黑猫发出的哭声的描写可以说是坡对渴求男女平等的最好的阐释, 而对于这个哭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作自然与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呼唤。坡对黑猫的哭声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声哭声, 开始低沉压抑且断断续续, 就像一个孩子在抽噎, 随之很快就变成了一声长长的、响亮的而且持续不断的尖叫, 其声之怪异, 非常人所发。那是一种狂笑, 一种悲鸣, 一半透出恐怖, 一半显出得意……在文章的最后壁墓里黑猫发出的哭声以致我的犯罪行径暴露, 与其说是黑猫对“我”的报复, 不如说是自然与女性对父权制的反抗。并且对于哭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哭声的一些变化:从最初的低沉压抑转至响亮……这实际上也是在描述着女性与自然界在父权制压迫下的一种转变:觉醒——探求——解放。另外, 在文章的一开头, “我”就道出写出此故事的原因:我要在今天卸下我灵魂的重负……正是由于这些琐事, 我一直担惊害怕, 备受折磨, 终至毁了自己……表面上看属于一个将死之人的忏悔, 而这也正间接的表达着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即使在父权制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也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因此从坡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生态女性主义的影子。
3 结语
《黑猫》正是从女性和自然这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使女性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寻找她们的共同点和相似性从而挖掘出男性对其所造成的双重压迫以及直至造成她们最后悲剧的原因, 这是对生态女性主义最好的阐释。坡的作品可以说是对当时父权文化的一种挑战,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父权制的大背景下, 男性对女性、自然的种种不公和压迫, 但又可以发现他对男性与女性及自然共生的一种期待。因此研究坡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既让我们从全新领域来重新审读坡的作品又有利于建立男性与女性、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爱伦·坡短篇小说《丽姬娅的不可靠叙述》[J].世界文学评论, 2008 (6) .
[2]李昕潮.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陈良廷, 等,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女性角度 篇7
多丽斯·莱辛 (Doris Lessing, 1919—) 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英国女作家之一。英国男作家约翰·韦思曾说过:“我简直不能设想读现代小说的人会不知道多丽丝·莱辛作品的重要性。” (转引自孙宗白, 1981) 她的小说题材广泛, 涵义丰富, 而其基本的主题是政治和妇女命运。虽然莱辛不愿意把自已定义为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 但是她的很多作品以其罕见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妇女的精神世界和生存境况, 曾受到女权主义者的热情赞扬和欢呼。一般而言, 她的作品受到关注最多的是长篇小说。其实, 莱辛也非常重视短篇小说创作, 自称为“短篇小说创作的瘾君子” (Contemporary Authors, 37) .而且, 她的短篇小说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而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许。
《十九号房》 (To Room Nineteen) 发表于1963年, 收在莱辛的短篇小说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 (A Man and Two Women) 里面, 是莱辛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这篇小说仍然以莱辛一直都关注的女性问题为主题, 着重于女性心理世界的开掘, 真实地反映了知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和陷入的困境。作品以细腻的笔调讲述了一位知识女性苏珊在家庭生活中因迷失自我而开始找寻自我, 并最终在男权的压抑下走向了死亡的悲惨故事。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来探析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揭示其在男权社会禁闭中自我的迷失和自我意识的苏醒及最终的崩溃。
二、男权社会的禁闭
一般说来,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中, 男性是主体, 而女性是他者;女性是作为男性的对立面而被动地存在, 男性正是通过不断排除、压抑这个他者, 来巩固自已的中心地位。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 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整体, 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 (波娃, 1997:345) 而伊丽莎白·A·赛曾指出,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中, 非常盛行的“贤妻”标准有两条:一是妻子负责管理好家庭事务, 安排好仆人们的工作;二是在家庭生活中做出道德及修养方面的表率。 (Say, 1990:11-25) 这种标准是男权社会对婚姻中的女性提出的要求。在这一标准下, 婚姻中的女性得遵从男权社会的理想和标准, 做“贤妻良母”和“家中天使”。女性在男权所强加的“贤妻良母”和“家中天使”的社会角色中没有自我, 只有对家庭毫无条件的牺牲。《十九号房》既深刻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思想和自由的禁锢, 也反映了现代家庭主妇生活压抑个性和人性扭曲的一面。小说女主人公苏珊就是男权社会中被压抑的典型。
叙述者一开始就告诉读者, 罗林斯夫妇的婚姻是以理智为基础的, 这里的“理智”实际上指的就是男权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的价值体系。男权社会价值体系下的“理智”要求苏珊要做“贤妻良母”和“家中天使”, 必须懂得为了家庭作出自我牺牲。《十九号房》中女主人公苏珊婚前是广告画画家, 有自己舒适的公寓和比较优厚的收入, 后来她和马修·罗林斯结婚了。结婚后, 两人度过了一个浪漫的“蜜月期”, 之后苏珊怀孕, 于是他们打算开始过稳定的家庭生活。苏珊和马修似乎实现了理想, 两个相互理解、彼此爱慕的人建立了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家。但不难看出, 这里的“幸福”生活是以男权社会的标准来衡量的。“稳定的家庭生活”是以苏珊放弃干得不错而收入也不错的工作为代价。正是男权社会价值体系下的“理智”使得苏珊牺牲自我, 辞去工作, 成为专职的妻子和母亲。为了丈夫、小孩、房子、庭园, 苏珊绞尽脑汁, 尽心尽力。可是她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为了照顾小孩, 苏珊不能陪丈夫参加宴会, 结果马修在一次聚会后送一个女孩回家并和其发生了性关系。尽管内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苏珊并没有大吵大闹, 她还试图说服自己, 马修和别的女人上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她决定继续过他们以往正常的生活。因为她的“理智不允许她吵架、闹别扭、发脾气、冷战、恶言相对、哭闹、尤其不准她哭” (lessing, 1963:226) 。苏珊的“理智”实际是以长期以来, 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价值体系在女性的意识中打下的“烙印”。它是以男性价值观为基础的, 是维护男性主体地位的。男人可以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作为女人应该接受男人所做的一切事情, 女人无权也不应该有任何不满和反抗精神, 否则就会成为男权社会的敌人。自从有了外遇后, 马修心中并无充实感, 反而忧心忡忡。苏珊成了他的精神负担和累赘。孩子们时常也烦得苏珊受不了, 她常累得要命。多年的忙碌让苏珊觉得灵魂不属于她自已, 似乎整个附在小孩身上。苏珊嫁给了马修, 就是嫁给了永远没完的家务劳动和单调乏味的生活。马修却“总是给她精神支持, 称赞她, 安慰她”。 (lessing, 226) 莱辛认为, “长久以来, 妇女被赋予一系列的职责, 而男人的职责就是称赞女性使她们处于照料孩子的从属地位和无权地位。” (Fishburn, 1985:89) 男权社会歌颂母亲对孩子的付出, 其用意并不是要在男权社会给女性一定的地位, 而是利用母亲这个角色, 维护男权社会的中心地位, 给女性树立一个符合男权社会统治秩序的典型形象, 以此来教育一代又一代女性, 使她们恪守妇道, 依附男权, 从而为社会打造贤妻良母的“合格”女人, 维护男权统治。在男权所强加的“贤妻良母”和“家中天使”的社会角色中, 苏珊迷失自我, 肉体和精神都被禁锢家庭狭小的范围内, 逐渐与社会脱节, 无论在生活情趣上和经济上都不得不依赖丈夫。为了摆脱“贤妻”和“良母”的枷锁, 让自已的灵魂得到片刻的安宁, 苏珊只得到外面去寻找属于一间自已的房子, 可是付房租的费用她都没有, 只能向丈夫讨要。苏珊丧失了自我独立的存在, 囿于“枯燥平淡”的家庭生活之中。
长久以来, 作为男性的附属物, 女性的存在既没有自我的价值意义, 也没有独立的个性, 更没有话语权。女性的需要、自身的价值和个性自由, 都处于男性视域之外, 都被这个社会湮没了;女性所看到的、所说的, 都是对男性话语的重复。在男权社会中, 女性失语了。每天晚上, 当罗林夫妇肩并肩躺在床上聊天时, 丈夫马修告诉妻子白天发生的, 所做的事, 所见的人;妻子苏珊告诉她一天所做的。可是苏珊的事情不如丈夫的有意思。在孩子们不在家的属于自己的“清静”的时间里, 苏姗脑子里也只有孩子和家庭, 没有自我的容身之地, 她已经失去了自我。“理智”是苏珊夫妇本人以及他们婚姻生活的信条。“理智”的要求使苏珊不能也不敢如实地表达她内心孤独不安的感受, 因为它是不理智的。她提出的对自由的正当地要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当她提出她要更加“清静”, 她说出她感到不自由的时候, 她的丈夫马修的反应“是怀疑, 不相信和恐惧”。 (lessing, 234) 由此可见, “理智”实际上就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是对女性的漠视。“理智”要求她把自已塑造成男权社会所认可的形象来获得家庭婚姻的稳定和幸福。以男性价值为中心的“理智”在她的思想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这种男性为主体的价值标准与她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意识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成为了苏珊最终走向精神崩溃和肉体灭亡的主宰力量。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绝望地挣扎
苏珊的思想是不平静的。她的本质中有一种潜在的对自由的本能渴望。苏珊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与朦胧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觉醒。她开始反思和检讨她的生活, 反思她向往的自由究竟是什么?苏珊一直把“自由”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上学以后, 那个时候她可以脱手, 好好享受自由。可是当孩子们都上学之后, 她却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苏珊发现即使孩子上学, 家务有佣人白太太照料, 她并没有摆脱为妻为母的责任, 她的灵魂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已。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现实的冲突, 常常使她坐立不安, 灵魂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安宁。她故意不停地找事做, 不让自己闲下来。直到她是明白“她需要一个地方, 或者说一种状况, 从而没有必要不停地提醒自己:十分钟后我必须给马修打电话, 说……三点半我必须早些出发去接孩子, 因为汽车需要擦洗。” (lessing, 232) 她开始试图摆脱男权社会强加给她的“贤妻良母”的职责, 她渴望找回属于自已的时间和空间。苏珊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自我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传统女性角角的质疑与她的理智冲突愈演愈烈, 她极度渴望找到一份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安静, 不用去考虑作为妻子与母亲的职责, 想找到真正的自我。
对自由的渴望让苏珊渐渐失去了所谓的“理智”。评论家林恩·苏克尼克指出, “莱辛认为理智是解放的核心, 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精神崩溃就是因为失去了理智。理智是不稳定的, 它被向往快乐的非理性所困扰。” (sukenick, 1986:111) 她不愿意再作男权社会所规定的贤妻良母和天使。于是她开始寻找失落已久的女性自我, 对传统的男权中心进行反叛。这首先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淡。在孩子们的假期里, 一向文静的苏珊突然对孩子们又叫又吼, 只是因为他们要她参加玩游戏。此时的苏珊没有了往日“贤妻良母”的形象, 而是一个“恶母”形象。法国女权主义作家西蒙·波娃 (Simone Beauvoir) 在其《第二性》 (The Second Sex) 中指出, “母爱不是直觉、天生的, 在任何情况下, 天生这两个字眼均不适用于人类。母亲对小孩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处境以及对此处境的反应。” (Beauvoir, 97) 由“慈母”到“恶母”形象就是苏珊对男权社会对母亲定义的挑衅。之后, 她作了一系列的斗争。先是试图在家里为自己安排一间自已的房间, 结果这间“妈妈的房间”变成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道具, 她无法找到渴望已久的自由;后来找到一间小旅馆, 但旅馆女经理十分饶舌, 认为像苏珊这种身份的人要到小旅馆去十分奇怪, 呆在苏珊房里不走, 试图与苏珊交谈, 而她根本无法理解苏珊内心的痛苦, 苏珊只好编织故事来敷衍她。苏珊越来越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彼此分割成两个不同的自我在履行着苏珊以及罗林斯夫人的职责, 而内心的自我却被魔鬼困扰着。于是她独自外出度假, 她挑了一个她所知道的最偏远的地方去徒步旅行, 可是即使去度假, 虽然远离家庭, 但还是被无形的线牢牢地缚在家里。后来, 她要求丈夫找一个家庭女教师在照看小孩、料理家务, 代替她的角色, 以便她有时间外出去找一间真正属于自已的房间。很明显, 苏珊想要彻底摆脱“贤妻良母”的角色, 这一要求是对男权社会直接反抗。当她提出这个要求时, “她看到马修仰卧在床上, 双手枕在头下, 眼睛瞪视上方, 脸部僵硬、哀伤, 她觉得自己的心 (过去的苏珊的心) , 开始软化, 向他呼唤, 但她迫使它冷却下来。” (lessing, 245) 这是苏珊在和过去的自我做着激烈的斗争, 最后, 觉醒后苏珊战胜了以前的苏珊。她不再向丈夫妥协。最后苏珊终于在“浮德旅馆”找到了自已的自由和灵魂。虽然旅馆简陋不堪, 无法和她的大房子相提并论。但是苏珊认为她属于这个地方, 而不愿意回那个禁闭她的大房子。她独自一人与世隔绝地度过白天几小时安详的时光。在“理智”与自我意识的激烈冲突中, 苏珊成了一个精神分裂者。每晚回到家中, 她都敷衍地扮演着妻子与母亲的角色, 而真正的自我是留在浮德旅馆的十九号房间里面了。而莱辛在莱恩的影响下认为, “精神分裂症者是某种意义上的幻想家、预言家, 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愿意墨守成规, 打破制度的约束;人人都有获得精神分裂感受的潜能。” (刘雪岚, 1997:134) 由此可见, 莱辛把苏珊塑造成一精神分裂者, 正是为了表达女性为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终于危机出现了, 马修开始怀疑她, 并雇佣了一名侦探察出了旅馆, 他想弄清楚苏珊白天在外租旅馆是否因为有婚外恋。这种窘境让她感到毫无希望, 因为在别人看来无疑她是疯了, 苏珊最后一次回到了浮德旅馆里, 她在无比清静的愉快中过了最后几小时, 她躺在十九号房间里硬硬的木板床上, 打开煤气, 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安心。最后, 她只有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最终的解脱和自由, 找回真正的“自我”。我们从苏珊追寻自我的旅程中看到, “理智”最终被一种无法理解的力量打败了。苏珊以死亡无声地向她丈夫、向整个社会、向寂寞空虚的魔鬼呐喊。苏珊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有自己的意识———妇女意识。这个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女性悲剧。
四、结语
莱辛在这篇小说中用女性主义手法细腻地描绘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痛苦挣扎, 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的心理压力和剧烈的心理冲突, 揭开了以女性的牺牲为代价的“幸福”生活的真面目, 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中现代家庭主妇压抑的身心状况和生存处境。莱辛在作品中体现的对女性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的关注, 也表达了她本人对中年妇女的生活处境、婚姻状况以及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
摘要:《十九号房》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多丽斯·莱辛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讲述了一位知识女性苏珊在家庭主妇生活中因迷失自我而开始找寻自我, 并最终在男权的压抑下走向了死亡的悲惨故事。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 分析文本, 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 探析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反叛。
关键词:女性主义,男权社会,压抑,女性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Beauvoir, Simone.The Second Sex[M].New York:Vintage, 1989.
[2]Contemporary Authors[C].Gale Research Company.Michigan, 1998.
[3]Fishburn, Katherine.The Dialectic of Sex: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Five.The Unexpected Universe of Doris Lessing:A Study in Narrative Technique[C].London:Greenword Press.1985.
[4]Lessing, Doris.To Room Nineteen.马建军编著, 英语短篇小说选读[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5]Say, A Elizabeth.Evidence on Her Own Behalf:Women’s Narrative as Theological Voice[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 1990.
[6]Sukenick, Lynn.Feeling and Reason in Doris Lessing’s Fiction.Doris Lessing,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arold Bloom[C].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6.
[7]波娃, 西蒙.第二性.朱立元编,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孙宗白.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J].外国文学研究.1981, (3) .
女性角度 篇8
有着“黑皮肤的弗吉尼亚·伍尔芙”之称的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曾因《紫色》一书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项大奖而蜚声文坛。一九九八年, 艾丽丝·沃克又推出新的长篇力作《父亲的微笑之光》。小说有力地抨击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摧残, 进一步深化了两性和谐这一主题, 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生态女权主义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女权主义者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在她的两部著作《女权主义或死亡》和《生态女权主义:革命或变化》中首次提出的。生态女权主义指的是:那种认可性别压迫的意识形态同样也认可了对于自然的压迫。生态女权主义号召结束一切形式的压迫, 认为如果没有解放自然的斗争, 任何解放女性或其他受压迫群体的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 对女性和有色人种的控制和对自然的控制是由一种观念决定的, 那就是人类/男人中心。它包括个人中心, 男性中心、白种人中心、欧洲中心,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掠夺和破坏自然;在人类社会内部具体体现为极端个人主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沃克在她的作品中已经意识到:男权社会对于自然的掠夺与榨取和对于妇女的统治与压迫在思想文化背景上是同源的, 即基于二元对立的统治逻辑, 同时女人与大自然有极大的亲近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笔者认为沃克采取了一种生态女性主义的立场。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一个关于忏悔与宽容的故事。为了研究孟多人的文化历史, 黑人人类学家鲁滨逊以牧师的名义, 带领妻子和两个女儿来到墨西哥山区布道。在那里, 率直任性的大女儿麦格德琳娜在情窦初开之时与孟多部落的青年马努列多偷尝禁果。鲁滨逊发现后用马努列多送给她的皮带对她狠狠地进行了惩罚, 将她打得浑身血迹斑斑。这使得父女之间产生了隔阂, 也给目睹这一切的小女儿苏珊娜心灵留下了阴影, 在情感上疏远了父亲。这一家庭暴力事件给两个女儿带来了一生的伤痛。为了弥补心灵的伤痛, 大女儿麦格德琳娜郁郁寡欢、暴饮暴食, 并在身体上多出强制性穿孔, 并通过单身生活以示对父亲一辈子的惩罚。父亲的暴力导致了小女儿苏珊娜对整个男性世界的恐惧与不信任, 只能在同性恋爱中寻找快感和温暖。
在书中, 沃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孟多部落, 象征着未受到人类入侵的自然世界。在那里, 人们亲近自然, 由于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女性备受尊崇, 人们过着自由、和谐的生活。然而, 在代表西方社会的鲁滨逊眼里, 孟多部落是愚昧无知的, 是需要被西方文化所教化的。
沃克描写了三个家庭中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在这三个家庭中, “父爱”时常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标签出现, 父亲都充当了伤害女儿甚至摧毁女儿幸福的角色。波琳的父亲和家人合谋灌醉了波琳, 把她推向了她并不爱的温斯顿的怀抱。侏儒艾琳的母亲被强奸, 她一生下来就被送到教堂做苦力, 过着凄惨的生活。作为一位体面的黑人牧师, 鲁滨逊先生对女儿似乎是有爱的, 然而实际上是假爱之名的“所有权”。这位父亲虽然没有像《紫色》中茜丽的继父那样通过强奸实施对其的性占有, 但是他漠视女儿日渐成熟的正常性欲, 严格按照西方文明社会的价值观, 按照西方上流社会淑女的标准来约束女儿, 做一个衣饰典雅、循规蹈矩的洋娃娃。而当鲁滨逊发现大女儿与马努列多的越矩行为后, 他勃然大怒, 用一场血迹斑斑的鞭打终止了女儿融入自然的过程。对于大女儿麦格德琳娜而言, “鞭打”事件如梦魇般萦绕她的一生, 她将父亲定格于拿起鞭子的那一刻, 无法原谅父亲, 也无法接受每一个试图与她接近的人, 即使是妹妹苏珊娜也不例外。带着破碎的心, 麦格德琳娜慢慢滑向死亡的边缘。
鲁滨逊在晚年意识到自己给两个女儿造成的悲剧, 死后, 他依然无法释怀生前对女儿们的伤害, 他的灵魂密切关注着两个女儿, 寻找一切机会来弥补这一过失。通过与马努列多的灵魂进行交流, 鲁滨逊接受了孟多族的精神信仰, 尊重小女儿的性选择并真诚祝福大女儿。女儿们也原谅了父亲, 并接受了父亲真挚的祝福, 沐浴在如月光般的慈爱的父爱之中,
几位女主人公通过隔绝男性世界以摆脱压迫, 获得独立。然而, 决绝的抵制是不应该的。秉承生态女性的思想, 应该以爱为原则, 以忏悔和包容为前提, 实现男性与女性, 人类与自然的最终和解。
通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父亲的微笑之光》进行解读, 可得出以下结论:沃克向全世界宣布了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致力于抨击导致女性和自然受压迫的大男子主义和人类中心论思想, 重建一个爱与平等共存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Alice Walker:In Search of Our Mothers'Garden.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3.
[2]爱丽斯·沃克.|《父亲的微笑之光》[M].周小英译.南京:译林出版, 2003年。
女性角度 篇9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印度妇女地位的大概现状。据相关数据统计, 在印度每三分钟就有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 每个22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 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女性曾经遭受过强奸, 从1971年至2011年印度强奸案增加百分之八百七十三, 强奸案总数达两万四千二百零六件。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印巴分治之后, 以印度教徒为主体建立了这个今天的印度, 但是印度也有少数伊斯兰教徒生活。强奸案多发生在印度教徒之间, 印度教男教徒因为宗教原因而认为这是合理的, 相反伊斯兰教徒由于宗教约束相对而言很少做出这种出格的行为。印度是个复杂的社会, 由于宗教信仰不同, 往往婚姻约束也不尽一致。下面我将分别加以论述。
一、伊斯兰教婚姻法
伊斯兰教法由《古兰经》、穆罕默德对婚姻的论断、伊斯兰教法官的意见、个人的理解和解释、类推五个部分构成。所有的宗教都是反对离婚的, 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伊斯兰教法关于离婚的规定主要有先知穆罕默德对离婚的几个论断“真主周围最可憎的事是离婚”、“缔结婚姻不要解除他它, 真主憎恨哪些为了追求快乐而改变床上伙伴的男女”、“无论哪个妇女请求她没有过失的丈夫离婚, 不能享受天堂之芬芳”。对于一个有信仰的教徒而言“不能享受天堂之芬芳”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伊斯兰教在理论上是禁止离婚的, 但是我们必须确定一点, 社会生活之中离婚的事情仍然是存在的。那就涉及离婚权的问题。伊斯兰教离婚前主要有四种, 分别是:夫妻双方共同提出 (Mubara、at) 、妻子提出丈夫同意 (Khula) 、丈夫提出 (talaq) 、妻子同意丈夫宣布 (talaq-e-tafwiz)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丈夫提出的“特拉格”权利。我们以往存在一种误解, 那就是认为丈夫只要说连三次“我不爱你了”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婚姻, 由此得出结论:伊斯兰教妇女地位很低。其实不然, 伊斯兰教妇女的地位比印度教的妇女地位高出许多, 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更多的宗教保护。四种离婚权中三种都要求有妻子同意, 只有“特拉格”权为丈夫特有, 侧面也反映出伊斯兰教妇女地位是比较高的。
根据伊斯兰教法规定, 丈夫在行使“特拉格”权利的时候也是受到限制的, 在愤怒、醉酒、监禁、恐怖、他人引诱情况下禁止使用这种权力, 即使行使也是无效的。另外关于“塔拉格”权力也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规定。首先行使“特拉格”权力三个月内可以撤销, 没有撤销或者已经撤销第一次“特拉格”的不得再念。此处应该说明的是三个月内丈夫只能行使一次“特拉格”权力, 而且是可以撤销的, 撤销之后丈夫在这三个月内的“特拉格”权力被剥夺了。并不是我们以前所认为的, 一个丈夫只要在某一个时候连说三次就可以废除了婚姻。其次, 当第三次“特拉格”不可避免时候, 不得撤销前面“特拉格”。这一条也是要求丈夫慎重使用前面的“特拉格”权力, 因为第三次的不可撤销性是所有有理智的人应该慎重考虑的。最后, 那就是如果丈夫在使用“特拉格”权力解除婚姻后, 在三个月内如果反悔, 得到妻子同意可以恢复婚姻关系。伊斯兰教关于婚姻制度规定, 是有很大的合理成分的, 而且设置的缓解都是力求避免轻率的离婚行为。深入研究过伊斯兰教的人认为伊斯兰教婚姻的规定优于印度教的规定, 印度国内也有学者企图改变印度教婚姻法仿效伊斯兰教法规定。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 伊斯兰教还是没有能够在法律上实现男女平等。首先是把单方面的婚姻解除权赋予了男方这对女性是不公平。其次, 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 女性对男性出于从属地位。
二、印度教婚姻法
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12亿印度人中, 伊斯兰教徒只占有7000万, 百分之六不到, 大部分是印度教徒。所以印度教徒是印度的主体, 印度教法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远比伊斯兰教广。印度教法主要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婚姻的规定。他们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 是没有价值的, 然而男性由于生殖器被认为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 是主宰。女生甚至不允许读宗教经典《吠舍》。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也保留下来, 四个等级不允许相互通婚, 只允许顺婚不可以逆婚, 即只可以高级种姓男子可以取低级种姓的女子, 低级种姓的男子不可以取高级种姓的女子。女性没有任何宗教地位, 丈夫死后只有儿子的祭祀可以使他进入天堂, 妻子和女儿则不能。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男性对女性特别鄙视看低的重要原因, 宗教因素使得他们认为他可以对女性为所欲为, 女性不能拒绝男性的要求。由于独立后印度政府力求把印度教法加以汇编成法典使之世俗化, 所以我把它们的一些规定放到世俗法里面加以论述, 此处从略。
三、世俗婚姻法
印度独立后世俗法律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法律的继承, 二是对印度教法律的世俗改造。在以上两个来源的基础上印度也在逐步制定相关的世俗婚姻法。印度在独立之后其宪法第三百七十二条规定:对英国之前统治时期制定的法律全部继承和有效, 直到有关制定修改和废止为止。所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制定的法律是独立后法律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了解印度现在的婚姻法有必要追溯一下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婚姻的法律。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制定的法律之中和婚姻有关的法律有两部。1929年制定的《萨尔德法典》提高了最低结婚年龄, 男性最低为18岁, 女性最低14岁。改变了印度教规定的父母必须在女孩子8岁之前必须给她找对象结婚的规定, 一直以来在印度教看来, 父母在女孩子八岁之后还没给她找到对象结婚是犯宗教错误的。这个法典一定程度保障了幼女的地位。1938年对《萨尔德法典》进行了修改, 规定不到法定最低年龄结婚的, 双方父母要付法律责任的。1940年进一步提高最低结婚年龄, 女性的最低结婚年龄提高到了15岁。最低结婚年龄的提高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是有益的。这部婚姻法虽然提高了最低结婚年龄但是女性的地位并未得到实质的提高, 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的生存环境, 相对印度教法是一种进步。另一法典是1939年制定的《穆斯林解除婚姻法》, 首次赋予穆斯林教徒女性通过诉讼解除婚约的权利。
印度独立之后首先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宪法第42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就包括女性的婚约自由权, 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等权利。在宪法上确立了男女地位的平等, 但是在拥有悠久宗教历史传统的印度, 妇女地位并未因为宪法的规定改变。印度婚姻制度之中体现女性地位地下的主要体现是嫁妆制度。印度教家庭生育女儿是很不情愿的, 在他们看来“生女儿是一件赔本的买卖”。嫁女儿往往要准备大笔的嫁妆, 有很多家庭因此而倾家荡产, 有数据统计印度新生婴儿中的, 女孩出生比率明显低于男性,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产前检查, 人为的堕胎。印度独立后加强了婚姻立法, 以保护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1949年颁布了《印度教徒婚姻认定法》规定破除婚姻障碍, 肯定外婚制和高低种姓之间的通婚, 反对内婚和顺婚。1954年颁布了被认为是印度教法世俗化的标志的《印度教特别法》此法中关于婚姻的规定, 对提高妇女的地位有很大的意义, 但是不幸的是受到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徒的共同抵制。同年还根据特别法制定了《印度教徒结婚和离婚法》进一步调整男女在婚姻之中的关系, 提高女性地位。
印度由于嫁妆制度对印度的婚姻产生了极其不利于于女性地位的影响, 所以印度十分注重嫁妆方面的立法, 先后制度两部专项的禁止嫁妆制度的婚姻法。第一部制定于1961年全名《全印度禁止嫁妆法》, 对索取嫁妆的男方规定了严厉的处罚。索取嫁妆会被判处6个月至2年的监禁, 和最高10000卢布的罚金。但是由于这部法律执行效果令人不太满意, 于是在1984年有制度了另一部《禁止嫁妆法》。不仅加重了处罚力度而且进一步, 给与妇女与男性相同的家庭地位。印度嫁妆制度为什么屡禁不止呢?主要的原因是男性在配偶选择中的主导权, 男性往往根据女方提供的嫁妆多少而决定娶谁。社会地位越高索取的嫁妆越高, 嫁妆从最低的七千卢布 (相当于1400美元左右) 到最高的数百万卢布不等。这对女方家庭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有很多适龄的女孩因为家庭无法提供更多的嫁妆而嫁不出去。反嫁妆法之外, 印度政府在追求男女地位平等方面还做了很多有益的举措。1956年印度女性第一次取得了与男性对等的财产继承权。同年印度政府正式将《印度教法典》整理成世俗法典, 开始了期正式世俗化的旅程。1976年进一步整理《印度教法典》, 世俗化历程加强。在印度教法世俗化的过程中, 为了解决婚姻中不可避免的离婚问题, 在立法过程中先后引入了“协议离婚原则”和“感情破裂原则” (未通过) 。在这个过程中, 针对在印度国内居于少数民族地位的伊斯兰教徒制定了一部婚姻法《伊斯兰妇女离婚权利保护法》, 这部法律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于1939年制度的《穆斯解除婚约法》的继续和深化, 给予伊斯兰教妇女离婚后享受基本生活费的权利。由于伊斯兰教仍然实行一夫多妻制, 一个丈夫可以取四个妻子, 所以伊斯兰教徒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7000万的人口在印度总人口占地比例小, 但是他们集中居住在印度北部, 人口和现在的巴基斯坦总人口相当, 印度害怕第二个巴基斯坦出现, 所以一直企图禁止伊斯兰教徒一夫多妻的传统。但是受到抵制。印度教原本也是可以一夫多妻的, 婆罗门作为最高等级可以在本阶层里取一个妻子, 在下面各个等级一次可以取一个, 所以婆罗门可以娶四个妻子, 以此类推刹帝利可以娶三个妻子, 吠舍可以娶两个, 最低的首陀罗只能娶一个。印度独立后这种制度在印度教内部被禁止了。
四、小结
印度政府为了男女平等提高印度妇女的地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印度妇女的地位并未有实质的改善。有很多法律并未得到严格执行, 有的则由于受到抵制根本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被忽视了。印度《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将致力于对全印度领土范围内所有公民实施统一的民法典。婚姻法属于民法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印度并未制定出统一适用于全印度的婚姻法, 只是制定了很多针对特殊全体的单行的婚姻法。习惯法和宗教法仍然起着决定作用, 伊斯兰教法适用与伊斯兰教徒, 印度教法适用于印度教徒。但是从客观上来讲, 伊斯兰教虽然实行一夫多妻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比印度妇女高。印度的社会异常的复杂, 消除印度婚俗文化中的低俗成分制定统一的民法典提高印度妇女的地位印度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永辉.印度的“特拉格”[J].南亚研究季刊, 1990 (4) .
[2]吴宏阳.殖民地时期印度社会世俗化进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
[3]秋水.论印度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J].百科知识, 2013 (4) .
[4]谢振玲.种性制度对当代印度的影响[J].传承, 2010 (6) .
女性角度 篇10
关键词:女性语言 语用学 礼貌原则
一、性语言
关于性别语言的学习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人种学者最先发现了两性语言的不同,性别语言的不同最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调等方面。在20世纪初,许多知名语言学家也参与到了研究性别差异的行列中来。叶斯帕森是第一个研究性别语言差异的语言学家,在他撰写的《语言:它的本质、发展和起源》一书中,叶斯帕森从词汇和句法的层面阐明了性别语言的不同。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许多学术界的学者们也开始投身于性别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中来。
二、礼貌原则
在1983年,利奇提出了一个新原则,叫做礼貌原则。礼貌原则分为六个核心准则,他们分别是:Tact Maim, Generosity Maxim, Approbation Maxim, Modesty Maxim, Agreement Maxim, Sympathy Maxim(Leech, 1983)。礼貌原则关注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参与者的礼貌行为。他发现人们时不时的会违反合作原则,并且因为一些原因人们会间接的表达,大部分人会为了表现得礼貌一些而违反合作原则。利奇假定礼貌原则可以看作是合作原则的一个必要的补充,这样就能摒除礼貌原则的一些缺陷。他从两方面来制定礼貌原则: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最小化不礼貌的信念以及最大化礼貌信念。
三、遵守或违反礼貌原则的女性语言
利奇的礼貌原则在日常人际交往,特别是在礼貌用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用学中礼貌原则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交际中时常违反合作原则。学者们发现女性比男性更能够保持礼貌原则。女性更倾向于向听众显示她们的尊重以及避免造成冲突。相反,男性为了个人自尊更易于违反礼貌原则。
(一)遵守或违反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
得体准则被广泛应用于口头交流,因此它被看做最显著的一个准则。得体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化他人的损失和最大化他人的利益,而慷慨准则要求说话者最小化自己的利益和最大化对自己的损失。简言之,如果一方的利益越多,则另一方的损失就越多。
(1) Carrie: If big had any class, he would have moved away. I was here first.
Miranda: You are giving him too much power. You broke up with him. Remember?
Carrie: Yeah, all right, and that makes me what, happy? (Season2, pisode1)
这里,Carrie因为某种原因要和Big分手,将近一个月她觉得很沮丧。她的好朋友Miranda试着安慰她并且让她从分手的悲痛中脱离并振作起来。Carrie说她害怕在路上遇见Big,Miranda通过说“You broke up with him”来鼓励她。这个对话与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相关联。很明显,Miranda最小化了对Carrie的损失,目的是为了让Carrie感觉好一些,同时也维持了她们之间的关系。
(二)遵守或违反赞扬准则和谦逊准则
赞扬准则和谦逊准则要求说话者最小化对他的贬损和最大化对他人的赞扬,而慷慨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化对自己的赞扬和最大化对自己的贬损。毫无疑问,在把赞扬准则和慷慨准则联系放在一起的时候,赞美就被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到交际中。
(2) Man: Hey, pink lady, can I buy that for you?
Samantha: Maybe, if you promise never to use a lame line like that again.
Man: It worked, didnt it? Jeff Fenton.
Samantha: Samantha Jones.
Man: You are damn attractive, and that is not a line. (Season3, Episode2)
这个场景发生在一个酒吧,Samantha独自一人坐在吧台,一个看起来很绅士的男人走到她的跟前想要认识Samantha。这个男人从头到尾都要使用一些恭维的话如“You are damn attractive”来讨Samantha的青睐,并且最后他也成功了。Samantha感觉很好,因为吧台前有很多美女而Jeff却选择认识她。从这个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喜欢被别人赞美,这也是Samantha同意与这个男人进餐的原因。
(三)遵守或违反一致准则
一致准则要求说话者最大化与与他人的一致和最小化与他人的不一致,这样做目的在于维持必要的人际关系。利奇认为一致性对说话者提出了要求,它要求说话者尽可能的减少与听话者的争论,争取做到求同存异。如果说话者想要提出异议,那么说话者可以使用一些委婉的表达方式,让听话者感到多些舒适少些尴尬。
(5) Samantha: Give me a 20.
Carrie: You must be joking.
Samantha: Do you think I should make it a 50?
Carrie: If I had 50 dollars on me, do you think Id give it to that girl?
Samantha: She can not do this to us. We are leaving. (Season1, Episode4)
这个对话都发生在一家几乎客满的高档餐厅,Samantha和Carrie在外等候排队多时,这惹怒了Samantha,于是她走到服务员跟前要求服务员立刻给她们安排一个桌位。显然Samantha没能如愿以偿,她便向Carrie要20美元来贿赂餐厅服务员以得到餐位。Carrie并没有直接的表达她的意见,相反,她用“If I had 50 dollars on me, do you think Id give it to that girl”来回绝了Samantha,这样并不会让Samantha觉得尴尬。于是她们决定离开这家餐厅。尽管这个对话中双方意见存在分歧,但是女性依然更注重她们与他人的交流,尽最大可能来达到一致,由此来维护巩固她们的人际关系。
(四)遵守或违反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要求说话者最大化对听话者的同情、最小化对听话人的憎恶,即说话者应该考虑和体贴他人的情感,特别是考虑到他人的悲伤和愤怒。女性是比较情绪的,所以她们常常会为了维持关系而寻求共同感受。此外,女性易于在日常对话中分享个人经历来安慰听话者,这预示着女性有着同情这一特性。
(7) Samantha: Where is Mr. Big?
Carrie: Oh, he could not make it.
Charlotte: What do you mean he couldnt make it?
Carrie: I dont know, it is a work thing.
Samantha: But this is your bus party!
Charlotte: I told you, you shouldnt have…no, never mind.(Season1, Episode 6)
这个对话发生在Carrie两周前拍的照片即将登上巴士两侧的广告作为她的专栏宣传,这一天到来时,Carrie和她人朋友们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她曾想让Big也参与,但是Big拒绝了她,所以她有些失望。Charlotte说“told you, you shouldnt have…no, never mind”来试图安慰Carrie,这表明了Charlotte很体谅Carrie并且她不想伤害到Carrie。
四、结语
欲望都市这部剧在美国受到了大众的追捧,同时,它反映了这个世纪女性对爱的渴望以及当前的社会显示。作者主要从礼貌准则来分析剧中四个女主角和其他角色的对话,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女性在每个社会都扮演着弥足轻重的角色,女性的语言有其独特之处。女性在日常会话中是一个健谈且善于倾听的人群,她们倾向于挽救别人的尊严,常考虑他人的感受。她们有着强烈的维持人际关系的意愿,从而,她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提升。
参考文献:
[1]Brown R. and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Holmes,J.Women and Men and Politeness[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95.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New York:Longman,1983.
女性角度 篇11
一、夏米娜德与她的音乐创作
夏米娜德出生于一个上流社会家庭,在幼年时期就表现出对音乐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在她8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创作钢琴曲,并得到了著名音乐家比才的赏识。然而,她的音乐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父亲的阻碍,她未能顺利进入音乐学院,大多时候是私下拜师学习。18时的夏米娜德已经以一个钢琴家的身份进行巡演,她擅长沙龙形式钢琴曲的创作,活泼、欢快、优雅的节奏蕴含着女性主义的特征, 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然而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夏米娜德的钢琴创作不免也会遭到质疑,传统的男权主义观念对夏米娜德的作品大肆批判,使其作品备受争议。好在夏米娜德坚持了自己的钢琴创作之路,以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表现她的音乐思想。
二、夏米娜德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女性主义体现
夏米娜德的钢琴音乐除了体现浪漫主义色彩外,也不乏女性主义思想。她在进行钢琴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善于从女性的角度进行叙事,将这些故事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 融入钢琴作品中。比如,她的作品中常使用“ami”,也就是“男朋友”一词,将叙事的视角限于女性。作品中表现士兵的故事,常常是从一个妻子的情感出发,进行彰显,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另外,夏米娜德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旋律优美动人,在当时社会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追捧。她将自己的作品列了一个等级,供爱好者学习参考。对女中高音进行了难度的划分,同时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音调版本。夏米娜德的钢琴音乐创作之路遭受了极大的阻碍,处于一个女性备受歧视的社会环境下,她的作品也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评价。欧洲的男权社会将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 认为女性就该服从男性,以男性的事业为重,甚至他的父亲也是这种想法。尽管这些言论对她的音乐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对音乐的挚爱使她能够坚持钢琴音乐创作,并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她勇敢追求自己的音乐创作梦想, 常常在各地进行演出,使自己的音乐作品被人们所熟知。尽管到了后期,夏米娜德逐渐远离了舞台表演,但她仍然录制了大量钢琴音乐小品,这些她亲自创作的钢琴作品是她留给世界的一笔宝贵艺术财富。随着各种钢琴音乐形式的不断兴起,夏米娜德的作品逐渐被淹没,只留下一些比较著名的诸如《长笛小协奏曲》等作品,在舞台上的演奏机会也逐渐减少,然而,这些都不能掩盖夏米娜德钢琴音乐的艺术成就。 她独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女性主义气息,为她的钢琴创作注入了生命力与活力,每一个音符每一段节奏都配合得恰到好处,柔美中又不乏刚毅之气。如《Chanson Slave》这部作品, 具有极强的地方色彩,艺术性比较强,另外还蕴含了女性主义特征,增添了煽情、悲伤之感,使听者为之动容。夏米娜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钢琴创作中,彰显了女性音乐的独特魅力,在男权社会环境下,显得格外耀眼,至今为人们所赞赏。
三、结束语
夏米娜德出生的时代,是一个备受男权歧视与压迫的时代,她的钢琴音乐创作之路是艰辛的,她的才能与贡献尽管遭到了社会评论家们的争议,却始终无法掩盖她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光辉。她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诠释音乐,彰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也奠定了她在世界音乐史上的独特地位。
摘要:作为世界一流的女性钢琴音乐作曲家,夏米娜德以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为人们呈现了无数珍贵的音乐作品,不仅奠定了她在法国乐坛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其作品更是被传向世界各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她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主要以沙龙性质的钢琴曲为主。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夏米娜德的钢琴音乐创作进行深入解读,发掘其钢琴音乐创作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