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角度

2024-10-20

新闻角度(精选12篇)

新闻角度 篇1

2012年1月13日搜狐首页以《汕尾市委书记谈拆迁: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这个颇具眼球效应的题目转载了一则郑雁雄采访记。所注明的来源不是这则原标题为《十八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建议赋权镇人大监督村委会》的采访记的首发媒体《南方都市报》, 而是已把采访记题目改为《广东汕尾书记谈征地拆迁:刁官让人变刁民》的转发媒体《重庆晨报》。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同一表达方式, 但仅因题目不同, 新闻点却从执政为民的论述, 变成了少数极端利益者的辩护词。这不能不引发人们对新闻角度和立场的思考和明晰。

众所周知, 新闻角度是新闻传播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所选择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客观事实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 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新闻立场则是新闻报道指向的利益目标人群, 是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处的特定位置和所持的基本态度的体现。新闻传播者的出身背景、阶层地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具体的立场。新闻角度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产生的, 是不断变化的, 是表达新闻的技巧和手段。新闻立场则是新闻传播者主观意愿的体现, 是相对固定的, 是传播新闻的初衷和目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混淆这种差异的结果对于报道本身来说就是失实, 对于社会效果来说就是误导。

这则采访记的主要内容是郑雁雄以十八大代表的身份就基层组织建设、征地拆迁、区域发展三个话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核心是如何更好地执政为民。郑雁雄的谈话内容以十八大报告为基调, 意见是铺垫, 建议是重点。第一个话题, 他从党代表的角度谈了镇一级的党委政府和村镇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镇一级的人大机构和党支部对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的顶层设计存在的盲区。第二个话题, 他以乌坎事件政府方重要代表的角度谈了转变观念, 尊重农民需求, 抓住农民最关心的环节。最后一个话题, 他从地方一把手的角度谈了发展思路、个人意愿和未来设想。这也是正文表达出来的新闻角度。

因为是采访记, 新闻立场只能从记者的提问和标题中体现出来。由于提问是互动过程中记者作为主导方所做的话题选择, 所以立场表现得含蓄而隐晦。而标题则是记者对谈话内容认识和评价, 所以立场表现得直接而明显。在南都首发稿中, 《农村矛盾多是因制度不健全》和《刁官害得人家变刁民》, 这两个一级标题作为因果关系配合《建议赋权镇人大监督村委会》这个以点带面的主标题, 关注公权顶层设计, 体现了记者超越“官、民”的“平等、客观”立场。这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因为, 人民的立场不是具体的个人和集团的诉求, 党和政府的立场也不是某个官员、机关的作为。在具体行政行为中, “官、民”诉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宏观上, “官、民”的诉求是趋同的, 终极都是对人类真、善、美、好的不懈追求, 这才是立场问题。新闻传播者作为社会的反映者和引领者, 所选择的立场只要是站在对真、善、美、好的终极追求上, 就是正确的。

但《重庆晨报》和搜狐网将主标题重新编辑, 这篇采访记的新闻角度和立场发生了混淆。造成这种混淆的源头是原文中郑雁雄说的“没有天生的刁民, 只有刁官, 害得人家变成刁民”这句话。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群体事件中, 只有合法和非法之分, “刁民”与“刁官”仅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褒贬。《重庆晨报》所拟的《刁官让人变刁民》这个标题, 问题有两处一是“害和让”的区别。害更多体现的是实际动作, 让则更多体现的是诱发动因。二是“人家和人”的区别, 人家是具体的人, 人则是泛指。这样就曲解了被采访者的原意, 是明显的失实。在社会效果上来说, 是为刁民寻找存在的理由。编辑的立场完全站在为私利对抗公权的“刁民”一方, 而不是材料取舍的角度问题了。搜狐网所拟的题目《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则是赤裸裸的断章取义。单纯分析这句话, 则是一个不完整的病句。要么是“没有天生的刁民, 只有天生的刁官”, 要么是“没有刁民, 只有刁官”, 但不论是哪种语义在逻辑和现实中都是说不通的。这不仅仅是语文水平问题, 更多地表现了编辑坚持“官民”对立分明的对抗立场, 而且完全与新闻角度无关的新说辞。历史多次证明, 坚持这种立场的最终结果就是撕裂社会乃至使社会崩溃。

新颖的角度可以使报道更具显著性、趣味性, 正确的立场可以使主题更鲜明、观点更有力。但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原则。新闻发布者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选择自己独特的角度, 表达公众认可的立场, 来彰显新闻的功能和社会责任。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的属性和涵义, 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选择臆测的角度, 坚持狭隘的立场, 最终导致社会整体误判。

新闻立场与新闻角度一样是新闻报道中不能人为剔除的客观存在。在目前新闻界, 由于受众观念多元化、媒体运营市场化和西方新闻理念的影响, 为了让新闻更“软”、更“新”, 极力把立场说成为角度, 用角度混淆立场, 进而出现了绞尽脑汁“调角度”、千方百计“去立场”的不正常倾向。重庆晨报和搜狐网就是典型的例子。用这种违背新闻规律的思维“去阶级化、去政治化、去党派化”无疑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新闻角度 篇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各异,效果各异。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把草拟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里的“战”和“败”两个字仅仅只是调换了个位置,看待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新闻报道作为文字交流的一种形式,其角度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新闻角度的选择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它把握得如何,是直接关系一篇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传播者对采集的新闻素材,总是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其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浅谈到新闻角度,有人以上就会同报道的主题选择联系起来,甚至把这二者划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它方面,这是不全面的,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乱扔烟头,引起一场火灾,由于广大群众的奋力扑救,保住了国家财产。这件事,可以反映这样两个主题:一是防火,二是赞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主题视角定下以后,就要以此为据来确定选材视角,如果以防火为主题,选材视角就要着眼乱扔烟头方面的事实;如果以赞主人翁精神为主题,就要侧重选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奋力灭火方面的事实。主题和题材一旦确定,就要设计好报道结构,考虑如何安排题材和表现主题了。可见,一堆新闻素材,摆在新闻传播者面前,从哪个方面写,写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都涉及新闻角度问题。另外,受众在阅读或收听新闻报道时,也有一个角度问题。受众站的角度不同,对报道的看法和反映也会不同。这就是经常出现的,同一篇报道,有时会引起不同意见甚至截然相反意见的缘故。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角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闻主题的选择;新闻的选材角度——报道所用题材的选择视角;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技法的运用;新闻的接受角度——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事实时所持的观点。前三个角度,是从新闻主体——新闻传播者这个方面研究问题的,而后一个角度谈的是新闻客体——受众的问题。

下面着重探讨一下新闻角度与新闻主体有关的三个方面。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立意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主题被视为报道的灵魂,因此,报道确定什么样的立意角度,即选择什么主题,是关系到给报道铸造什么灵魂的大事,是确定什么导向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新闻立意角度的正确把握,既是业务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是新闻报道活动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选择新闻的立意角度时,应该把握哪些东西呢?

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首先要把握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我们无产阶级的新闻报道在立意时,其角度就是要符合我们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为此,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便正确导向,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

紧扣受众心理是选择新闻立意角度需要把握的另一具方面。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引导性,还必须具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指导性、引导性就无从谈起。新闻应该面向大众,读者和听众有什么认识需要澄清,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报道的立意角度就要针对这些作出选择。新闻还应具有贴近性(或称接近性),即新闻必须贴近受众。群众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新闻如果不贴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也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和可听性。

紧扣新闻的价值,也是新闻立意角度必须把握的一个方面。事物是复杂的,人们观察事物也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客观地摆在那里,如何把它挖掘出来,并使立意角度与之紧扣,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这个主体的功夫。“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这两句哲理性很强的诗告诉我们:只有手指拨动琴弦,即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才会有琴声。新闻传播者应该做高明的琴师,去拨动新闻事实这根琴弦,使选择的新闻主题这首曲子产生出绕梁三日的动听旋律。

下面再来看看新闻的选材角度。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选择怎样的新闻题材,选择题材的角度如何掌握,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报道时首先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材是把原始材料变成表现主题的题材的提炼过程。这个提炼过程是报道写作的又一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报道内容是否充实、扎实、精当,关系到报道意图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主题犹如报道的灵魂,题材好比报道的血肉,一个人肌体健康与否与血肉好坏直接相关,一篇报道的成败与选材角度是否恰当密不可分。

新闻选材角度的把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与报道的主题需要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一旦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使稳定取的题材紧扣这个主题,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因此,新闻的选材角度一定要把住“主题需要”这一关。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方面的范例。这篇通讯的主题是要表现出铁人王进喜为迅速改变我国石油落后面貌而英勇奋战的崇高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者围绕这个主题,把选材角度对准了这样几个题材;没有吊车,就带领大家用绳子拉、撬扛推,终于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打井缺水,就用盆子端来;他腿被砸伤,仍然坚持上井场,指挥钻井;为了压住井喷,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拌水泥浆。这些题材,件件闪耀着王进喜铁人性格的光彩,件件表现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可见,选材角度吻合了主题的需要,就能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展现。

要瞄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表现报道的主题。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新闻的选材角度还应对准新闻的主角。

最后谈谈新闻的表现角度。新闻写作除了好的立意和题材,还必须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表现角度,就是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语言怎样表达才精美,结构怎样安排才合理,如何构思才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我们这里谈的表现角度,主要指构思方向的问题。

表现角度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与报道能否充分表现题材和深刻揭示主题关系极大。报道的主题定得再好,选择的题材再生动,表现角度不新,这个报道就会一般化;在题材一般,主题老套的情况下,表现角度的正确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表现角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外包装,是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主题和材料,外包装不同,宣传效果大不一样。

表现角度的选择应把握住两点。首先是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其次是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创新,是新闻传播者应该着力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传播者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新鲜的东西,而新闻的性质又要求报道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这样一来,就给新闻传播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新意。

如何选择新闻的报道角度? 篇3

新闻报道角度选择中打破常规,寻找新颖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报道角度。 2011年以前,我们的很多新闻都是围绕领导在转,围绕部门在转,尤其是旗县级电视新闻几乎都是领导包场,不少报道成了工作总结,成了部门的“黑板报”。对人民群众企盼什么、关心什么、呼吁什么,报道的甚少。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报道领导、报道中心工作是我们的职责,不能不报。但变领导视角、部门视角、工作视角为平民视角,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方面去提炼主题,就能吸引观众,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0年全国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为出发点的基层新闻走上前台,一个个普通人成为新闻界的主角。2011年,《内蒙古日报》记者在扎赉特旗采访后刊发的稿件——《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童年》,记者就是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入笔,报道了扎赉特旗腰山村贫困小学生闫立伟的不幸童年和艰难生活处境。介绍了当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关心帮助小立伟的情况。这篇富有感染力的新闻报道,既树立了政府形象,又反映了群众呼声。当新闻见报后,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小立伟的行列中来。随后进行的跟踪报道《小立伟就要搬新家了》,更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条消息选用的是从群众角度入手,突出了新闻价值。由此可见,抓住了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寻找角度,提炼主题,新闻报道就能出奇制胜,多姿多彩。

第二,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 现象和本质是提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第三,从指导工作所需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 党的新闻宣传,一个阶段、一个时期都是围绕某一项中心工作,或某一项重大任务展开的。因此,新闻报道必须研究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并且步步紧扣宣传的节拍。要有节奏、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最需要什么,先宣传什么,后宣传什么,哪些宣传了,哪些还没有宣传,该怎么样去宣传,这都要我们认真分析,认真研究,认真琢磨。然后,从“独家新闻”的角度去抓新闻,从指导工作最需要什么稿件的角度去写新闻。

近几年来,扎赉特旗旗委、政府把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作为富民工程,不断加大力度,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当地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2011年,扎赉特旗将原来数量型劳务输出向数质并重型转变,“建筑工”“焊工”“大货车司机”等工种成为当地输出的品牌工种。一个个农民工变成了持证工人,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实现了由农民向城市工人的转变。《扎赉特旗6万外出打工人员带回2.5亿元收入》、《打工妹当老板了》、《带领乡亲去打工》等新闻稿件,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对群众受益得实惠进行了充分展示,更对全旗的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宣传。

掌握报道角度的有效方法,才能从一般的事物中提炼出与众不同的角度。

第一,从同中求异。由于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要重复报道一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免报道的“千人一面”,就要善抓特点。

第二,从一般中找特殊。许多事物既普通又平凡,本身没有新闻价值,但在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新闻价值,甚至会产生很大的新闻价值。比如说下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在通常情况下构不成新闻,但在持续久旱无雨的特殊气候条件下,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变成了甘露,于是这场雨便有了报道价值的新闻,它解除了旱情,滋润了禾苗,复苏了万物。我们只有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平凡的事,放在特殊条件下去分析,去认识,才能发现它特殊的一面,从中看到它的新闻价值,从而确定从什么角度去宣传报道。

第三,从正常中找异常。一些看似很正常的事,在其运动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这种正常下的异常情况,很可能就是一條新闻,甚至是一条比较有价值的新闻。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看似正常但又异常的情况中,去确定报道的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

第四,从偶然中找必然。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因果相关的,两者相互依存。因此,对某些事物的偶然现象,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而要找出它们必然联系的因果关系。

第五,从比较中找亮点。比较,是对比事物优劣、好坏的一种手段。新闻报道中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于增强新闻敏感,识别新闻价值,显得非常重要。

第六,从逆向去思维。新闻作品多数是顺向思维,即从下面观察事实,顺向谋篇布局,但如果变换一下角度,效果就不一样。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一般的浮光掠影的报道,也不要老是跟着别人跑。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当下面思考作不出文章来的时候,要想到来个逆向思考,说不定会发现很有创意的大新闻。

创新新闻报道角度,是与一般报道角度比较而言的,在选择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突出一个“新”字。新是新闻的特征,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新闻是以事实为主要基础,离开了它就难以构成新闻。新闻要新,选择的报道角度也要突出新。因此,对于一些经常而又反复宣传的工作,反复宣传的主题,就要研究新的角度,从新的角度中再去选择好的角度。

二是要注重一个“引” 字。新闻报道的职能之一,是对工作的引导。因此,在选择报道角度上,要考虑主题的需要,要考虑对工作的引导和启示作用。如果离开了引导作用,一味去追求“新、奇、特”的角度,就失去了新闻报道应有的意义。

三是禁忌一个“偏”字。选择好的报道视角都应该从新闻的基本事实出发,切忌离开最基本的新闻事实,搞人为的“贴金”,甚至依“气候”选择角度。有的工作明明是过去做的,但一个时期上级强调某一精神,这时为把过去的工作报道出去,硬是把新闻事实贴上某一精神“标签”去宣传。因此,选择报道视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禁忌乱贴“标签”,禁忌“移花接木”。

(作者单位:兴安盟扎赉特旗旗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邰山虎

论新闻角度的选择 篇4

选好角度, 使新闻主题体现时代性

体现时代意义和特征, 高扬时代主旋律, 是新闻报道的内在使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念。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闻报道角度, 能够主导社会舆论,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注重和谐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这些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能够使新闻作品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就会使新闻传播范围更广, 影响更大, 也更有生命力。

笔者在《中国平煤神马报》 (原《平顶山矿工报》工作, 平时接触到煤矿上许多重大的科技研发项目。2007年, 笔者了解到, 平煤四矿与科研部门合作, 通过引进和研发, 研制出一台热-电-乙二醇降温系统, 用于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降温, 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需要说明的是, 这套制冷降温系统在技术上有许多亮点或者说是“卖点”, 其技术之先进、系统之复杂、设备之庞大, 填补了多项同类产品国内外的空白, 被专家称之为“世界第一空调”。按常见的报道角度, 比较多的是选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题, 大篇幅渲染技术如何先进、填补了某某空白, 最后如何促进煤炭产量提高, 云云。这样的报道角度, 尽管是合理的, 但给人的感觉比较陈旧, 缺乏时代性。笔者通过下井采访、体验, 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以后, 在确立主题时, 不拘泥于过去的常规“套路”, 而是以当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主题。理由是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一项发明, 都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 而最终都是用来为人类造福的。基于此, 笔者以《世界第一空调:造福井下职工》为题, 写了一篇消息, 并很快在一版头条刊登, 并最终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选好角度, 使材料搜集具有典型性

选什么样的角度, 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来表现和支撑。选取新颖、典型、有特点的报道角度, 其素材搜集必须是相应和同步的。那些与表现角度无关的素材必须学会放弃。

一个重大新闻事件, 因为角度选择不同, 所要搜集的素材也会大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 选好角度, 就是一种素材取舍。角度选好了, 紧紧围绕报道角度, 有选择地搜集素材, 与报道角度有关的使用, 无关的果断放弃。这样, 选择的角度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和表现载体。2001年, 笔者在跑基建口的时候, 遇到这样一个人:他叫仝洪昌, 时任建井一处副处长, 大学矿建专业毕业, 年轻有为。他在对外承包工程时结识了北京金诚信公司的老板, 老板对他的才干非常赏识, 就以年薪十万重金许诺, 想把他从平煤集团挖走。当时, 由于基建行业不景气, 他的工资并不高, 可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却没有动心。笔者听说以后, 就想写一篇人物通讯。于是找到他采访, 搜集到大量的关于他如何从一个技术人员干起, 并如何钻研业务、加强管理、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素材, 当然也包括他如何在金钱面前不动心的细节。面对繁杂的素材, 经过提炼, 笔者选择了《责任更比金钱重》这个报道主题。因为采访时, 主人翁说到“是企业培养了我, 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效力尽职, 把工程干好, 让工人都有饭吃、有钱挣”。选择这样的报道角度, 既新颖独到, 又暗合了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深刻时代背景。角度选择以后, 笔者把与“责任”无关的素材果断放弃, 紧紧围绕角度选择了他如何体现“责任”, 如他拒绝金诚信老板的一些对话细节、为了把工程干好尽职尽责的典型事例, 等等, 着力去支撑和表现主人翁对企业、对职工、对社会的责任感。经过素材取舍以后, 《责任更比金钱重》这篇只有2000字左右的通讯, 虽然篇幅不长, 但角度新颖、主题深刻、素材集中, 后来获平顶山市好新闻一等奖。

选好角度, 使新闻价值具有显著性

一篇新闻稿件有没有显著性, 一定程度上是说稿件写得有无新意和特色, 即是否抓住了新闻内在的闪光点。稿件的显著性, 是靠好的角度来体现, 不是大而全、空而泛。因此, 要使新闻有显著性, 必须选一个好角度。角度选择好了, 新闻就更有分量、价值就更显著。

俗话说, 文似观山不喜平。角度选择是否恰当, 决定着新闻的显著性。恰当、合理的新闻角度, 会使平庸的事件变得新鲜, 肤浅的内容变得深刻。从人们的心理特点来说, 一般喜欢变化。一种观点、一种形式, 第一次出现, 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倘若经常重复出现, 人们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在人们的这种认识习惯条件下, 要把一件新闻事实写出显著性的确很难。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一件看似普通的新闻事实写出新意和特色呢?这还是一个角度问题。“活鱼不活”, 原因是多方面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关键还是对新闻角度选择的忽略。一般来说, 角度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稿件有无深度。2008年, 笔者在平煤七星公司了解到, 该公司一采煤队班长白国周20年安全生产如一日, 不“三违”, 而且还带领班组实现了安全生产。这件事, 其实在平煤已经“不新鲜”。因为在他之前, 报纸上多次报道过一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的先进事迹, 他甚至比白国周安全生产的周期还要长。那么怎么报道白国周的事迹呢?笔者在角度上动了脑筋:吴如是靠奉献精神实现安全生产, 而白国周是靠“安全就是幸福”的理念实现的安全生产。这个角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 有它的独到之处, 也有深度有新意。所以, 角度选好以后, 笔者重点写他的理念, 写他的思想, 写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取得的安全生产成绩, 以及实现安全生产以后给他本人及家属和全班的人带来的幸福, 使作品有了显著性, 并很快被报社头版头条采用。

《惊爆内幕》新闻角度分析 篇5

迈克尔·曼在1999年讲述的《惊爆内幕》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影片的内容是关于美国烟草业的,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一宗烟草诉讼案。由忠诚与背叛两个关键字构成,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新闻自由正义与法律自由正义的体现,很不幸的是我们看到了新闻自由存在的虚假也看到了法律正义的虚假,当然,我们还是很庆幸,我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做为一个学新闻的人应当明白“你不是一个商人,而你是一个作新闻的人”,做为一个学法律的人也应当明白“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与正义。”很高兴的是,我作为一个新闻的学习者,又一次看到了正义,又一次摸索到了自由的痕迹。

Michael Mann执导的这部The Insider决不是普通的商业片,同样是关于对大众揭露被蒙蔽了的事物真相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有着跟JFK一样的现实意义,只是JFK针对的是政治,而本片针对的对象则包括了托拉斯企业、媒体以及个人道德。

本片的主角分别是Al Pacino扮演的某知名电视台拳头新闻栏目Sixty Minutes制片人Lowell Bergman和Russell Crowe扮演的前烟草集团科研部门负责人Dr.Jeffrey Wigand,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以这两个人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事件的进程,同时摄影机(其实是导演和编剧)作为记录这两人行为以及互动的工具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带着观众以一种泛会性的眼光看待整个事件的进程,在客观上成为了剧中人物与

他们所在社会互动的见证者,而正是这两个人物三种关系四种视角构成了这部发人深省的电影!

首先要澄清一件最显而易见的事情——本片虽然矛头直指香烟的危害(尼古丁的成瘾性),但是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影片阐述的重点是事件背后的诸多社会问题,事件充其量也就是个导火索而已!

Bergman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新闻制片人以他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到了可能的问题所在,无论是出于职业本能还是社会公德都促使他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揭示事情的真相,而他也凭借自己的诚意和能力打动了Dr.Wigand得到了新闻但是又因为上司在权衡商业利弊之后压下了这条原本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新闻,他的强烈反应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心血落空了,严重一点说就是这种对新闻的打压是对言论自由的严重亵渎,是对民众知情权的无耻践踏,也是自己对Jeffrey承诺的落空甚至是无情的背叛(即使并非本意),这种原则性的打击无异于信仰的轰塌,所以当我在看到两个无比落魄的男人通过电话互相鼓励的场景时,那种热血沸腾并不亚于子弹横飞血流成河的奥马哈海滩,正如Shawshank的Red所说的那样——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对于其他人来说他对整个烟草行业的挑战只是螳臂当车而已,对于他的老板来说保住电视台才是新闻自主权的根本,对于他的老搭档来说他的这种做法过于激进没有退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战并非只是为了自己或者单纯的为了新闻事业,甚至还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度,既然有了打压新闻的前例那么篡改或者捏造新闻也就不远了,即使这

显得很荒诞但是

Dr.Wigand作为一个从春风得意事业有成薪水丰厚的颠峰一下子跌到了失业的谷底的中年科学家,对于家庭的责任感让他无地自容,而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付出,在这种人生交叉路的当口他遇上了无孔不入的Bergman,也许是被他的坦诚和慷慨激昂所打动,也许是做为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报复,他同意了揭露并指证自己前东家的谎言,事实的真相意味着利润丰厚的烟草行业的大地震,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踌躇,但也正是这些压力最终把他推到了事件的最前台,随着他揭示的举国哗然的真相他发现先前遇到的那些压力相形见拙了,甚至在说出所知道的真相之后自己反而成了人人喊打的骗子,仿佛一下子被整个世界抛弃了,那种茫然无助和绝世的凄凉感让他感觉度日如年„„虽然到最后真相最终还是战胜了谎言,但是在经历过这种精神上的绝对放逐和与世隔绝之后他还能对人生寄予多大的期望呢?

难怪有人说Russell Crowe在本片中的演出比在Gladiator更应该拿奥斯卡影帝,虽然自从我知道他甩了Meg Ryan之后我就对这厮的审美和人品有双重质疑,但他在本片中的表现还是让我不得不赞同以上观点!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被一直相信着的人或事其实从来都只是个谎言的时候,我们是愿意继续生活在Matrix里做一颗有着瑰丽梦境的生物电池还是前往真实但无比艰难的Sion呢?真实和虚幻其实也不过是一个难以辨别的悖论而已!

1.根据电影剧情的发展原理,两个角色之间必定有一个要陷入绝境,这样故事才能曲折地向前发展。Lowell Bergman这个角色是在开头就出现的,在国外制作一档专访节目,并且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个段落以AL PACINO取下面罩,猛地拉开窗帘,阳光直射而入,电话拨通,一句“我们有戏唱了”而结束;随后Russell Crowe饰演的Lowell Bergman开始登场,他的登场与前面的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镜头中首先出现的是一群正在狂欢的科学家,随后Russell Crowe在镜头的边缘淡入,他与那群身穿白衣的科学家不一样,西装革履,默默地将文件塞入自己的公文包中,没有告别的离开,通过电梯来到底层,慢镜头,离去。这一组镜头暗示我们——他被解雇了。

回到家中的Dr.Jeffrey Wigand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Russell Crowe的表演相当出色,通过脸部肌肉的抽动以及嘴角强装的微笑将一个刚刚被解雇的成功人士表现地淋漓尽致。他的妻子问到:“今天有点早,不是吗?”,他只是沉默,他不知道如何来告诉自己的妻子自己已经被解雇了。一个有哮喘的女儿紧接着出现在观众面前,一个混乱的家庭,迈克尔·曼就这么三言两语,呈现了一个家庭即将迎来的危机,有点类似于《盗火线》的开头。

Dr.Jeffrey Wigand与烟草公司之间是签署过保密协议的,他不能泄露公司的内部秘密,否则他将失去相当重要的医疗保险、车贷、房贷。这些是生活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所以当他鼓足勇气告诉妻子自己失业的时候,他的妻子首先就哽咽地问到“我们该怎么办?”幸好公司会依旧给付。如果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太多,他就会有危险,这是一个常理。握有强权的人往往会在一个秘密地场合悄悄告诉他“你知道的太多了。”这意味着你必须消失才能保证自己永不背叛,保证自己的忠心。当然,这是黑手党的手法。烟草公司的正人君子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当他们想进一步确保这个高级科学家不会背叛他们时,他们拿出了一份保密条款的补充条例,威胁他签署。于是Dr.Jeffrey Wigand开始反抗了,他决定开始自己的背叛行为,忠诚地向公众公布那些鲜为人知的烟草业内幕。

Lowell Bergman是忠诚的新闻战士,专职是争议性话题。在AL PACINO的演绎下他俨然就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就是为了告诉大众一个真相。他勇敢无畏。但是Dr.Jeffrey Wigand不一样,他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从他拒绝签署条款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危险包围着,跟踪、监视、恐吓电话,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精神的重大打击,被迫搬家,弄得妻离子散。

对于一个已经失去了一切的人来说,再多的安慰也是没有用的,Dr.Jeffrey Wigand的回答是“我已经失去了一切,而你,什么都不用失去。”的确,Dr.Jeffrey Wigand对于保密条款的背叛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背叛使他彻底摆脱了原位,投向了未知。他甚至会因为出庭作证而要饱受牢狱之灾。但是有一种美德叫做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自己作为高级科学家的忠诚,他讲出了烟草业的惊爆内幕。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是Russell Crowe占据主要部分的话,那么影片的后半部分则完全是属于AL PACINO了。老戏骨在影片后半段中爆发出的力量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后半部分是Lowell Bergman的个人战斗,片子惨遭CBS上层封杀,在办公室中的雄辩,表现地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坚韧。这种爆发从“什么时候开始,高层准许律师也可以决定《60分钟》的新闻内容?”的质问中正式开始,PACINO的大动作表演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了,淡化了《热天午后》中的年少张狂,增添了一分老道稳重。所刻画出的是一个为着信仰而艰苦奋斗的新闻人。大有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我自己投降的英雄气魄。

通过各种渠道以及关系,当新闻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一刻,面对着背叛了自己的同事,PACINO告诉了他原因:“因为我说道做到,说话算数。我未曾出卖过任何一条线索,未抛下任何人,直到现在。当初我到任时未曾食言过,而我离开时也是如此,去你的游戏规则。”

诗史的节奏,人文的情怀,造就了《惊爆内幕》的精彩。节奏感,157分钟的片长,中间却没有一个冷场的地方,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困难。我们始终为Dr.Jeffrey Wigand而感叹,又始终被Lowell Bergman所震撼。两个原本陌路的男人为了“忠诚”这个共同的信仰而走到一起,那一刻他们是世界上最相似的两个人。

当AL PACINO在海边寻找信号,不知不觉地走入齐腰的海水中时,我们彻底被他感动了;当他在电话中喊到“GET ON THE FUCKIN PHONE”的时候,他把我们彻底震撼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从AL PACINO口中说出的FUCK总是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使一部又一部的影片成为影史上的佳作。

当Dr.Jeffrey Wigand的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了那部历经艰险得以播出的片子,看到自己的父亲为了忠诚而背叛的时候,Dr.Jeffrey Wigand知道自己成功了。咏叹调在这一刻再度想起,但是这一次的咏叹调并不伤感,并不忧愁,是一种由于看到期盼已久的光明而产生的兴奋,神经在那一刻瞬间得到放松。

文体学角度分析英语体育新闻特点 篇6

关键词:文体学;英语体育新闻;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99-01

前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在广大受众喜爱的体育新闻节目当中,运用英语播报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英语体育新闻特点的研究至关重要。在现阶段的英语体育新闻研究过程中,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特点的角度,以及图标和字体等形式特点角度对英语体育新闻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一、从文体学语言特点角度分析英语体育新闻特点

(一)词汇方面。

首先,英语体育新闻当中存在很多专用术语,在进行此类新闻阅读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详细掌握这些术语,而可理解性是这些体育术语最主要的特点。现阶段,每一项体育项目都拥有众多的观众,同时都拥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因此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同其他领域的英语相比,英语体育新闻词汇方面没有较强的技术性,阅读中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如足球比赛当中,“点球”可以用“penalty Kick”来表达,“第二回合”可以用“second Leg”来表达等。

其次,英语体育新闻当中还存在很多新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同体育项目容易激起人们的热情具有重要关系,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创造很多新词。例如,“which Shevchenko headed powerfully goalwards but Barcelona keeper Victor Valdes made a good diving save.”一句当中,体育新闻报道这即兴创作了“goalwards”以此,充分表达了场中的赛事,表明球正向着球门前进。同时,英语体育新闻当中还包含很多的复合新词,例如在表达“遍地都是”的含义时可以应用“wall-to-wall”。

(二)语法方面。

同日常使用的英语具有相似之处,体育新闻当中的英语在使用过程中,同样拥有多种时态、省略及简单句的要求。但是,将二者进行对比英语体育新闻播报过程中的主要语法特点表现在非常规使用复数动词方面。通常情况下,单数动词需要应用于单数名词以后,复数动词需要应用于复数名词以后,然而英语体育新闻当中,复数形式的动词会出现在球队及体育俱乐部等名词以后。

例如,Needing six games to oust Chicago, the Heat face the New Jersey Nets in the Eastern Conference Semifinals. 和Chelsea were disappointed with the Champions League again.

在这两个句子当中,在单数名词后都使用了动词的复数形式,这是因为Chelsea和the Heat都是常见的体育俱乐部名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运动员,因此需要应用动词的复数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当中,如果某个俱乐部或球队的名称以州名或地名来代表,那么动词仍然需要应用单数形式[1]。

二、从文体学形式特点角度分析英语体育新闻特点

(一)经常使用图表。

通常情况下,在对某事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应用图表能够给予人们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感觉。体育比赛和项目当中,在对不同代表队、运动员及俱乐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也需要应用图表。同时,每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按照一系列详细的规则进行,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性使用图表成为英语体育新闻播报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点[2]。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现阶段英语体育新闻当中应用多种格式的图表技术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不同的功能存在于图表当中,通常可以将英语体育新闻图表氛围三个种类,diagrams of game course, diagrams concerning athletes和tables。分别代表进程图表、运动员图表和排名表。

(二)非常规使用的字体。

这是英语体育新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灵活应用字体的大小、颜色等能够促使英语体育新闻更加清晰的表达中心思想。例如,在某次足球赛中,两队分别为尤文图斯和AC米兰,因此英语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运用书名“Red and Black”来代表两队,在印刷过程中,将前者用红色字体,后者运用了黑色字体[3]。这种字体的非常规使用是拥有原因的,因为AC米兰队在比赛中经常使用红色队服,而尤文图斯队在比赛中经常使用黑色队服。同时,还存在英语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将标题全部用大写的字母,这种异于常规的字体能够起到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近年来,英语体育新闻的特点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出发,对应用体育新闻的特征展开了论述在词汇方面,体育新闻播报过程中,拥有一定的专属词汇,同时还在不断产生新词,而语法方面,英语体育新闻同样拥有多种语法要求,并在文体学形式特点角度,对一些非常规使用的字体及特殊表格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英语体育新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卫芳芳. 基于语料库对网络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征的文体分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79-81.

[2]罗文敏. 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英语体育新闻翻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新闻角度 篇7

一、从信息学, 控制论, 以及传播学的角度看, 信息的内涵与外延均大于新闻。

“information”一词传入我国普遍认为是在二十世纪中期, 被译为“信息”。而“信息”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 目前可查最早出现唐代诗人李中的《暮春怀古人》:“梦断美人沉信息, 目穿长路倚楼台”。此处的“信息”有音信、书信之意。宋代陈亮的《梅花诗》:“欲传春信息, 不怕雪埋藏”, 此句中的“信息”有消息、讯息之意。“信息”一词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作品中大多是“消息、音信”之意, 而在当代学术界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 信息并不简单的等同于消息或音信。信息的外延与内涵远远大于消息, 只能说二者是一种属与种,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看, 宇宙是由物质、信息、能量三部分组成的, 整个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信息不等同于物质, 也不等同于能量, 它是抽象的, 它存在于变动的物质世界当中, 借助能量发生或传递, 是物质世界的表征, 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可能。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 是新闻的一种形式。而新闻同时又包含在信息之中, 信息可以充当消息的内容。新闻实践活动是对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的能动反映。控制论奠基者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 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觉到的过程中, 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975年意大利学者朗戈提出:“信息就是表征差异或关系。”无论是“同外部世界的交换”还是“表征差异”都充分说明信息依赖于不断运动的客观物质世界。物质是运动的, 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信息。四季循环、生命演变、斗转星移、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物种变迁、宇宙变幻……等都会产生信息。物质世界是通过信息表征出来的, 人类通过一定媒介获取信息。从传播学角度看, 信息依附于媒介, 通过特定的符号得以传播。媒介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信息以媒介为载体, 以符号来表现, 在传播学中, 符号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方式或形构, 媒介是传播或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而信息则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和媒介相互交换的特殊内容。 (1) 当然, 从传播学的角度界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狭义性, 信息同样还包含未经符号和媒介传播的部分。信息广泛存在于客观事实当中, 人类借助现阶段历史条件下所掌握的各种科学技术、技能知识去挖掘对人类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人类所获得探知。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受生产力发展、社会条件等客观现实的制约。

二、新闻包含于信息之中, 是传播者作用于客观事实, 通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借助一定媒介传播给受众并接受受众反馈的一种信息。

信息理论的问世, 对我国的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引发了学者们对于新闻界定的重新思考。在我国, 最早的新闻信息传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而“新闻”一词的出现早在唐朝就有。晚唐诗人李咸用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中:“旧业久抛耕钓侣, 新闻多说战争功。”此诗句中的“新闻”就含有时事报道的意思。由此可以判定, “新闻”一词由来已久, 但对于新闻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界定始终说法不一, 仅国内对于新闻的定义就有一百七十余种, 就从对“新闻”理解的角度来看, 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四种观点分别是“事实说”、“报道说”、“传播 (布) 说”、“信息说”。我国最早对新闻提出界定的是徐宝璜先生在1919年出版的《新闻学大意》中所提出的:“新闻者, 乃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这是“事实说”的源头与代表。“报道说”的典型当属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81年王中教授在《论新闻》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属于“传播说”。徐宝璜先生为代表的“事实说”强调, 新闻的来源在于客观事实, 这是从新闻本源角度来界定“新闻”一词, 认为新闻的客体即为客观事实。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遵循认识的本源在于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 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 辩证唯物主义同时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性的反映。新闻作为一种意识, 在实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从新闻客体转化为新闻, 传播给受众, 中间需要传播主体对传播客体的一个能动反映传播报道的过程。显然, 将新闻等同于新闻客体即客观事实是不恰当的。陆定一先生从新闻实践活动出发, 在承认新闻的客体即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强调了新闻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应该说, 这是目前对于“新闻”的一个比较全面的界定, 是在理论界、学术界获得普遍认同的观点, 也是我国许多新闻学专业教材普遍采用的一种定义。

但随着信息理论的问世以及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国内学者对信息系统理论逐渐接受, 由此引发关于“新闻”界定的新一番争论。从信息论角度解析新闻, 同样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 的新近事实信息”。还有人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将信息论的观点引入到新闻理论研究中, 在把握新闻与信息关系的基础上, 同时融合传播学的观点, 给新闻以科学的解释。由于新闻同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所以“信息传播说”应运而生——“传播者作用于客观事实, 借助一定媒介 (如广播、电视、报纸) 通过特定符号 (语言、图片、文字) 传播给受众并接受受众反馈的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

三、建立在真实事实基础之上的、有价值的、可公开传播的、具有异常性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信息作为客观世界的表征, 只有人类作用于信息时, 才会和新闻产生关联。二者作为一种非物质实体, 都具有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可供人们加工处理并加以传播共享的特性。新闻作为信息的一种, 除具有与信息的共性之外, 还有其自己的特性。这就是新闻与信息不同之所在。

首先, 新闻是加工后的信息。新闻的本源在于事实,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在于人类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事实。新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真实的信息。信息的分类很多, 有主观信息、客观信息之分, 有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之分, 有自然信息、文化信息之分, 有人类可利用信息、人类不可利用信息之分, 以及还有历史信息、现在信息、未来信息之分……个人的喜怒哀乐, 通过大脑传达给身体器官的信号同样是信息, 但它来自于个人的主观意念, 是一种主观信息, 不可以称之为新闻。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在掌握大量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深入调查研究, 经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加工之后, 对事实的整体的本质的反映。

其次, 新闻具有时效性, 信息具有历史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是新闻存在的价值之所在。此处的“新”不只是时间上的新, 还有内容上的新。新闻属于时间上的易碎品, 今日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对于受众来说同样已经失去其价值之所在。新闻反映事实越及时, 其价值性越高。没有人愿意去重复已知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兴传播媒介的产生, 如互联网技术的成熟,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周期急速缩短,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 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 时效性成为竞争的焦点。“今天”的新闻已经逐渐演变成“刚刚”甚至“现场直播”的新闻。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是新闻时效性的最好见证。时间上的“新”我们都可以理解, 此处更在于内容上的“新”, 对于历史信息的一种新的认识也可以成为新闻。众所周知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一般认为无法确切考证, 而现有学者认为, 古诗十九首多为曹植与甄氏互赠的情诗。就此事实而言已不是新事物, 但对其的新认识, 却是新闻。由此可将新闻与信息区分开来。新闻是经传播的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有价值的现在信息, 或者是对信息的一种新认识。

再次, 新闻具有差别价值性, 信息具有无差别价值性。新闻的价值在于告诉人们他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从而引起人们的思考, 进一步把握与认识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新闻的价值存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 未经传播的新闻是没有价值的。同时, 新闻的价值性还受某种接近性的制约。所谓接近性, 就是与受众最为密切, 熟悉的信息。但我们不应该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定其价值, 而是应该以一种普遍关注为标准来进行衡量。对于整个社会的股民来说, 股市涨跌就是新闻, 而对于一般受众来说, 它只是一个信息。由此, 受众的普遍关注则成为新闻价值的着眼点。任何客观事实都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 信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 新闻从业者对信息的能动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 传播者在选择信息时, 只选择有那些具有趣味性, 与受众密切相关的并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最后, 新闻具有异常性, 信息具有普遍性。所谓异常性, 就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 一种“新”“奇”“特”的不平常的信息。西方有句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实践活动中, 新闻主体是选择那些有价值的异常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传播给受众, 而并非不加选择的将自己看到的信息通通塞给受众。由此可见, 新闻是一种异常的新鲜的信息。信息与新闻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 从新闻特性的角度将新闻与信息的不同, 归结为以上五点, 这就是新闻与信息间“度”的把握。二者间没有完全绝对的界限, 新闻与信息在这个“度”的范围内相互依存。建立在真实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有价值的、可公开传播的、具有异常性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国内还有学者从二者的语言要素, 反映的精确度、超前度, 不同侧重点等角度加以区分, 都有其研究的借鉴之处。恰当地分析新闻与信息的不同之处, 可以促进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的发展, 使其向更加合理、科学、充分的方向迈进, 从而推进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张敬安.试论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新闻界》, 1996年第3期

[2]吴丁全.试论新闻特性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5年第11期

[3]肖保航.试论新闻与信息[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 (3) .

[4]姚远铭.新闻是异常活动的信息—“新闻”定义之我见.《新闻传播》, 2003年第08期

浅谈新闻写作的角度 篇8

伴随着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每个新闻记者都会从不同角度写出风格各异的新闻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是不同角度的新闻,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反响,有着不同的社会效果。为什么有时在采访同一新闻事件中,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不仅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获大奖,而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却没滋没味,引不起读者、听众与观众的兴趣呢?选择好新闻写作的角度,应当是揭示其奥妙的原由之一。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是比较好的:

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窗口,选择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更加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角度一般分为挖掘角度和表现角度,前者以采访为主,后者则是偏重写作采集,二者互相关联,互为补充,进而使角度变得独特和鲜活起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善于把握正确的方向。

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挖掘新闻角度。围绕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搞综合报道,反映事件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注意从中挖掘新闻角度,事件再重大,也不会搞出深层次有影响的报道来。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应该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要深入挖掘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力求揭示其内在的思想价值,从而赋予整组报道以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拓展“新角度”,深入生活,捕捉闪光点。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一定非要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中去寻找。有的好新闻题材就在我们的普通生活之中,关键在于能否深入生活,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捕捉生活的闪光点。有些在生活中发生的事虽不大,却体现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反映着时代的大主题,即“一滴水可见太阳”的道理。

新闻媒体的看家本领就是抓新闻,而好的新闻,从来离不开好的角度,而再好的角度,如果观念陈旧,也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说到创新,首先要突破“自我”,突破个人占有知识的局限和社会实践的局限,不断否定“自我”。这样在全新的状态下,才能以最新的视角,选准最新的写作角度。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生活,深入实践,通过知识和经验大量的积累,激发出新的创意,实现新的角度。应当不断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用政治家的头脑,科学家的严谨,新闻记者的敏锐,突破思维上的局限性,克服过去那种高唱“四季歌”的模式化报道思维,变指令报道为循循善诱的报道;改单纯经营性报道,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双重报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达到求新、求活、求好的目的。

从法律角度透析新闻侵权 篇9

一、导致新闻侵权的原因

总的来说, 造成新闻侵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采访不踏实, 不够深入全面

只有深入全面地采访, 才能把握事实的真相。要深入探查新闻事件, 采访就不能流于表面, 流于模式化, 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第一线,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多角度地观察、采访, 杜绝肤浅片面。但由于新闻特殊的时效性, 要如何做到既快速又准确深入地报道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的严格考验,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素养和基本功, 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洞察力和敏感性。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进行深入采访, 对于一些事实尚且没有完全把握的新闻, 不应该发表, 以避免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

(二) 报道内容虚假不实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和报道必须具备的基本原则, 灵魂之所在。真实的新闻报道, 其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都必须清楚明白并且真实可靠。然后, 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如有引用也必须准确无误, 并要载明出处, 新闻的观点、认识也必须基于事实基础之上, 客观全面, 切忌主观臆断。有的新闻从业人员, 对于新闻材料的来源不加仔细的验证, 证明其真实性, 就草率地发表;或是对于一些新闻实践中缺失的关键性细节想当然地加以猜测和虚构;或是干脆杜撰虚假新闻, 如果在新闻发表前, 这些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往往就会因为不实报道而引发新闻纠纷。

(三) 非故意地泄露公民的隐私

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的个人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一章第二条将隐私权列入其中, 表明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身权利, 受到法律保护。由于隐私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所以, 公民的隐私应该受到尊重, 不得随意披露。而对于公众人物 (明星与社会知名人士等) 的隐私权问题, 因为社会的关注程度高, 他们从社会公共资源中获得利益, 也对社会造成比普通人更大的影响, 因此他们的言行活动有的已经超出个人范围, 属于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 而他们的隐私权相对普通人范围较窄, 受法律保护的时空相对而言要小。对于在公开的场所, 除了公众人物郑重声明, 不允许报道的内容, 其他讲话、谈话、言论, 新闻界都可以公开采访报道。而与社会利益不相关的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则不应该随意报道。有的记者专门披露公众人物的隐私, 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有的记者在报道犯罪过程中, 缺乏尊重受害妇女, 其受害过程描述得过于详细, 无异于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 造成了对受害者的精神打击, 因而引起新闻侵权纠纷。

(四) 主观故意损毁公民的名誉

名誉是社会对公民或组织的品行、思想、道德、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人的名誉是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凡败坏他人的名誉, 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 都是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有的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 出于种种原因会故意对公民或者组织的名誉造成损害。例如某记者在一篇名为《如此女人》的报道中将一名女工描写为“见利忘义”, 为了罪犯的“财色引诱”便“离家出走”成了他的“情妇”。然而根据法庭调查, 该名女工未婚, 在旅行中认识罪犯, 偶有联系, 并且她积极提供线索帮助公安机关破案, 但在报道中却被主观臆断为“罪犯的情妇”, 这对其名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发布这篇报道的媒体因为审查失职, 未能核对事实, 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 评论不当, 过度表扬或贬低

新闻批评是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内容。媒体对于社会生活中有违背法律、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和事, 有公之于众并进行批评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舆论, 对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在对新闻进行批评、评论时, 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恰当, 不过分贬低或过度表扬, 掌握好评论的尺度。有的新闻工作者陷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 认为批评报道对象就容易造成侵权, 引发纠纷, 那么表扬被采访对象总不会造成侵权了。但新闻报道褒扬过度, 脱离了事实基础, 同样也会造成新闻侵权。比如一篇报道夸电影演员李某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因主演电视剧《湘山之恋》中的男1号”得过“飞天奖”, “还自费到国外某某著名高校学习表演”等……其实, 这些并不是该演员的真实经历, 都是记者自己虚构猜测的。报道发表之后, 引起了该演员的亲朋好友的误会, 有的认为该演员“炒作自己”, 甚至有的评价她“厚颜无耻”等等, 对其精神造成严重的损害。于是该演员将撰写报道的记者和发表的媒体、转载的媒体一并告上了法庭, 媒体败诉。

(六) 编辑审查核实失职

编辑在新闻发表之前对其内容进行把关, 对事件的真实性有审查核实的责任。如果编辑审查把关不严, 经验或者常识不足, 对于具有破绽和疑点的新闻或明显夸大其词、主观臆断、虚构猜测的新闻不予核实, 就很容易引发新闻侵权, 对报道对象和媒体自身造成严重的损害。如, 某电视台记者随警察到酒店查禁卖淫女, 由于没有严格核实被拍摄对象, 错把一个正当住宿的女青年拍到镜头里, 并在电视台播放, 对女青年的名誉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电视台也被女青年起诉, 要求赔礼道歉并恢复其名誉, 赔偿精神损失。

二、新闻侵权的主要表现

(一) 侵害名誉权

侵害名誉权是新闻侵权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名誉权是我国法律保障的一项重要人格权利。在现代社会, 名誉作为公民人格的重要内容, 社会各界普遍都很重视, 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一方面, 新闻侵害名誉权事件频发;另一方面, 随着法制的健全, 法律意识的加强, 当名誉被侵害时, 更多的公民和法人开始诉诸于法律, 维护自己的权利。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虚构或捏造报道内容, 诽谤他人。《艺人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著名歌星某某接受本刊采访》的报道, 提及“以一曲民歌名噪大陆的某位歌舞团领导”、“不知心怀何意但却明显险恶”地“向在座各位愤愤宣告了一个大胆的谣言:唐某得了艾滋病了。”该文内容涉及对某某歌星的名誉权侵害, 她认为该报道纯属捏造, 遂起诉《艺人周刊》及作者。经过法院审查, 某某歌星胜诉。在这起案件中, 虚假新闻内容是引起诉讼并导致败诉的主要原因。

2.采访片面武断, 仅依靠他人片面之词, 未向报道对象核实, 导致报道的重要事实失实。《民主与法制》杂志刊登了记者沈涯夫、牟春霖的文章《二十年“疯女”之谜》, 称:杜融 (文中化名为杜勇) 为了达到从武汉调回上海的目的, 采取欺骗、毒打手段, 诱逼妻子狄振智 (文中化名田珍珠) 装疯, 并先后多次将田送进精神病院, 致使田戴了20年“疯女”帽子。根据这篇报道, 杜融起诉沈、牟二记者侵权。经审理,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诽谤罪判决沈、牟两人。这起侵权案件的发生, 就是由于两位记者采访时不够全面, 没有多角度地观察、核实, 采写的报道主要事实失实, 极大地损害了被报道对象的名誉。

3.报道内容基本属实, 但在报道中含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 对他人的名誉构成诽谤。如武汉女作家池某在某杂志上发表自传性质的回忆文章, 其中写到她在上课时因在课堂上传纸条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的往事, 不仅指责老师“不懂文学”, 而且说:“我永远直呼其名:陈某或狗。”老师陈某根据这篇文章起诉该作家, 法院判决池某对陈某的名誉权造成侵害, 陈某胜诉。

(二) 侵害隐私权

在新闻报道中, 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应该受到新闻记者的重视。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隐私权问题的不重视, 使隐私权成为仅次于名誉权的最容易受到新闻侵害的人格权利。

新闻侵害隐私权, 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披露他人隐私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新闻报道的原则是向受众传达受众所需要知情的真实信息, 但是, 并非所有受众想要知情的信息都能够报道, 例如涉及公民的隐私信息的内容。对于公民隐私的新闻报道, 越是客观真实全面, 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就越严重。

新闻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形式主要为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事务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中, 有可能会了解到采访对象或其他人的一些隐私信息, 采访对象同意披露这些信息并不就意味着同意在报道中提及, 而有可能是作为事件情况的额外说明和辅助证据。新闻工作者未取得对象的同意就擅自公开发表这些信息, 通常有三种原因:一是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人的隐私信息, 不能随意披露;二是新闻工作者想当然地以为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就等于同意这些信息被公开发表;三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 或以为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 就可以不顾法律的规定。

基于按照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不受侵害这一基本原则之上, 同时还需要兼顾新闻媒体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在一些新闻媒体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高于某些个人 (如公众人物) 隐私时, 或者是取得采访对象的同意的条件下, 公布个人隐私应被认定为不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 侵害肖像权

在新闻活动中, 公民的肖像权是经常被损害的一项民事权利。造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的要素, 一是未取得本人的许可, 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这两个要素同时具备时, 就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

普通的新闻报道通常并不涉及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假如需要新闻拍摄的图片、影像中的每个人的许可才能发布新闻报道, 而每个没有征得本人同意就被拍摄的公民都要求他们的肖像权得到维护, 那么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也无法播出。因此, 一般的新闻报道并不在法律上构成侵害肖像权, 但不合理地使用肖像, 就有可能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害。

1.没有取得本人的许可便以非法手段获得并使用其肖像。有的肖像并不适合被发表在新闻报道中, 例如通过非法授权获得的他人私生活的画面、影像。

2.随意丑化歪曲并使用他人肖像。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图片、影像, 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了故意改变、丑化、侮辱等, 即使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 也已经造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

3.出于与新闻宣传无关的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打着新闻报道的旗号而实际上是在做广告的行为日渐增多, 特别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杜绝“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的情况下, 这时候对肖像权的侵害行为就更难避免。如《上海画报》曾发表《青春与美丽的诱惑》为题的图文, 报道了进口化妆品在上海的销售情况, 其中一幅照片涉及原告陈雯小姐肖像。法院查明, 上述这组图文已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证实, 属于新闻宣传。原告认为上海画报社是出于营利的目的擅自使用其肖像, 但并没能提供确凿证据。法院认为, 公民的肖像权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该图片虽涉及原告的形象, 但并不构成侵权。法院判决主要依据的一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青春与美丽的诱惑》一文属“新闻宣传”作品的认定, 二是原告未能提供该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的证据。但是若仔细阅读该文, 要定义为新闻却很勉强。因为文章的开头就是五条化妆品的介绍词, 文中也难以见到相关的新闻要素。因此, 这样的图文在法院判决后引起法律界和新闻界的广泛争议。

(四) 侵害姓名权

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公民的姓名应该得到尊重, 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不被侵犯。

新闻报道中, 无论报道的是人或者事件, 都涉及到人的姓名, 公民的姓名权被侵害的事件常常发生:一是盗用或者冒用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署名, 即充当新闻作者;二是盗用或冒用他人姓名或名称充当新闻的来源。未取得本人的同意便随意盗用冒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作为作者署名或充当新闻来源, 这是构成新闻对公民姓名权或名称权的侵害的事实依据。此外, 还有干涉他人的姓名权。如一篇报道中提及一位叫李陈晓月的美籍华人, 《天津早报》在发表时想当然将“李”字去掉而变成了“陈晓月”, 这里显然构成了对李陈晓月女士姓名权的侵害。

三、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一) 常规方法

1.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造成新闻侵权, 往往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政治素养、业务水平不够, 对可能造成侵权的内容不够警惕, 或是新闻工作者从主观上故意为之。所以, 必须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具体而言, 新闻媒体应该严格执行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的规定, 实行新闻编采人员准入制, 只有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获得了上岗证, 才能被允许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同时, 根据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不定期地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终身培训, 加强思想业务上的学习, 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

2.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水平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切事物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编工作也是一样, 必须加强对法律的学习, 强化法律意识,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知道哪些行为应该或者不应该做, 在哪些情况下新闻应当或者不应当发表。同时, 随着我国完善法制建设的进程加快, 新闻工作者更应该要加强学习与新闻有关的法律法规, 以确保新闻工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 具体做法

1.要保持良好的主观愿望, 改进工作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无论是舆论监督或者正面报道, 都应保持善意, 同时反省自身, 这样即使出现轻微的侵权, 受害人也比较容易谅解。

2.坚持真实, 依法报道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许多新闻侵权往往就是因为不真实, 胡编乱造。因此,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不仅需要讲究事件的真实性, 还需要事件细节的真实性。同时, 也要切记, 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 也要注意不能侵害采访对象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3.事实为准, 文风朴实

叙述事实, 客观评价, 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更是舆论监督铁的纪律。职业记者的报道“第一是事实, 第二是事实, 第三还是事实;第一是叙述, 第二是叙述, 第三还是叙述。”新闻报道, 事实才是首位的, 评论则是第二位的。新闻记者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 但不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夹带私人情绪, 否则, 便会导致新闻侵权的出现。

4.公平客观, 不妄下结论

追求公正客观的评论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 任何人都无权对任何公民和事件随心所欲地妄下判断, 新闻媒体不是法院, 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真相而非裁决, 只要以事实说话, 相信受众对人和事会有与事实相符的判断。相反, 如果妄下判断, 就会误导受众, 也可能会导致侵权。

5.审稿从严, 不偏听偏信

新闻媒体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审稿制度。审稿制度是预防新闻侵权的最后把关。在可能的情况下, 新闻的采访、编辑和审稿都要力争全面地听取他人 (或有关部门单位) 的不同声音, 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

(三) 走出“真实即正确”的误区

1.不能将信息源的真实可靠等同于新闻事实的真实可靠

新闻侵权案件一旦发生, 新闻媒体和采编人员往往仅凭对信息提供者的采访笔记或通讯员来稿存档的原件, 作为所谓的真凭实据。其实, 这些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新闻从业人员不能以“有人提供”作为不失实的依据, 而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去识别他人提供的事实。特别是在涉及批评揭露的报道中作为反衬的事实材料, 除权威部门提供的意见和材料外, 如法院的判决书、政府质检、工商、物价等部门依法行政所出具的书面结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有义务有责任对未经核实的材料予以多方核实。坚持“与当事人见面”的原则, 最好能取得相关的书证、物证等材料, 以确保这些证据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2.并不是新闻报道属实就不涉及侵权

“只要报道真实, 官司打到哪里都不怕。”这恰恰说明是不懂法的一种表现。新闻报道属实, 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涉及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文章基本内容真实, 个别情节不够准确, 个别词句不够妥当, 但没有侮辱他人人格或泄露他人隐私的内容, 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换句话说, 如果新闻报道中有侮辱他人人格或随意披露公民隐私的内容, 即使报道基本属实, 也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的侵害。

3.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真实就以为对事实的评论不会构成侵权

有许多新闻侵权的纠纷并不是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假的, 而是因为新闻中对事件或人的评论与结论失当。新闻同样要对言论负责, 要防止因为言论不当而造成侵权纠纷。如, 不能把某人举报不实一概说成是“诬陷”;不能把欺骗行为写成是“诈骗”;不能把一作品与另一作品的个别情节相似说成是“抄袭”等等。为此, 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 编采人员要认真审查核实, 还要强化法律意识, 警惕言论的不当。

寻找最佳角度写出“靓”新闻 篇10

一、结合时代的特点选择新闻角度。

新闻报道, 需要通过大量的典型事实和先进人物事例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有当前中心工作的重点, 我们作为党报记者采写新闻时一定要及时了解掌握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 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在吃透精神的前提下紧跟形势进行广泛宣传, 在特点上下工夫, 在特点上选角度。2000年, 大兴安岭组织绿色食品展销团去北京参加全国绿色食品周博览会, 我社记者郭均伦随行采访。当时, 国家已经在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 曾经奉献大量木材却因为经济体制单一而逐渐落后于其他地市的大兴安岭, 借国家政策助力, 开始奋起直追, 一方面迈开保护林区生态和资源的步伐, 一方面加紧探寻替代产业的建设和崛起。结合这一时代背景, 郭均伦在北京的博览会现场, 虽然看到了大兴安岭绿色食品受到北京人欢迎的热闹场面, 但是他并没有沾沾自喜, 急于写出报喜的新闻稿件。他细心地观察到, 和其他参展产品相比, 大兴安岭的绿色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模式和规模上都存在很多问题。于是, 他根据采访的大量新闻事实, 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写出了一组探讨式的纪实通讯, 提出了“大兴安岭绿色食品产品规模小、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成批量生产”、“品牌杂, 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产品包装粗糙、精品少”、“产品知名度太低, 有的身藏山中无人识”等一些中肯意见, 并提出了“应扩大生产规模”、“统一品牌”、“实行精品包装”、“实施品牌战略”等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这组报道见报后,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不但得到了上级主管领导的表扬, 而且报道中提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大兴安岭以后的绿色食品生产和发展中都依次得到了实现。

二、从新闻事实的侧面选取报道的角度。在日常的采访

报道任务特别是对会议的报道中, 记者如果从正面直接考虑构思新闻报道的内容, 往往不容易有所突破, 写出的稿件也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换个角度从侧面采访和报道, 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力。在一次传达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大会上, 黑龙江日报记者刘荣升听会时, 发现省委书记宋法棠离开了座位, 过了一会儿又返回。这一举动引起他的注意, 后来得知, 书记离席是去接见一位打算到双鸭山投资70亿建钢铁厂的客商。当时正是北京非典流行, 对方曾问书记:“我从北京来, 你敢不敢接见我?”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 刘荣升突发灵感———离席迎宾, 还有什么比这一举动更能彰显黑龙江人亲商、安商的开放形象和时代主题呢?于是, 他根据捕捉到的这一细节顺藤摸瓜, 以《省委书记离席片刻》为题, 把会议作为背景来写新闻, 将省委书记会上“闲话”、离席片刻与双鸭山市某企业家签订合同以情留人的实例通过侧记形式写出来, 报道了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消息。这篇报道与读者见面后, 引发喝彩声一片, 省委领导给予热情赞扬。双鸭山市委在当天召开的常委会上, 专题读报学习, 并在第二天的《双鸭山日报》一版头题全文予以转载。这个例子充分说明, 在吸引读者眼球和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上, 实施侧面突破也许会更胜一筹。

三、以小见大选角度。

所谓“以小见大”, 即记者通过对一个具体的“点”上的新闻事实的报道, 从中挖掘出大的主题。新闻不必写得面面俱到, 如果选择到了最佳的角度, 切开一个小口就可以展示出整个大西瓜的甘甜清冽。如《光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稿件《南瓜做“客”记》, 通过写一群部队战士精心照顾邻家庭院里南瓜藤上伸过来的一颗南瓜并专程送还的小事, 格外新颖地表达了军民鱼水情深这一深刻主题。

四、根据实际调整新闻角度。

有些记者在实际采访中, 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 不能按照原来预订的计划完成采访。这时, 就需要记者发挥灵活性, 根据实际情况来变换调整新闻角度。比如一位着名记者去杭州大学中文系采访吴雄和教授, 同吴教授约了几次, 最后终于见到了本人。但采访中, 吴教授十分谦逊, 避而不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师德, 只谈系里的工作。为了打破这种僵局, 这位记者采取了迂回战术, 他从资料室找到许多吴教授的学术文章, 又从侧面采访了他的学生及同事, 记者转换原先采访吴教授本人确定的新闻角度, 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题, 写了别人眼中的吴雄和先生, 对此, 吴教授本人也感到非常满意。“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新闻角度的选取本无定法, 但不变的原则是实现更大的新闻价值。无论确定哪一个新闻角度, 都要树立起读者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 精心创作“靓”新闻, 使读者从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中不仅得到信息, 还能领略到一种美的享受。■

新闻角度 篇11

议论文的素材总是有很多,我们得将它整理好,使它们在逻辑上有条理性,有说服力。下面结合一个2016热点新闻素材来谈谈同一则材料如何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2016年2月12日,常州游客陈某發布微博称,春节期间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北岸野生渔村”吃饭时“被宰”“被打”。一行20人共消费10302元,其中“鳇鱼中段铁锅”单价为398元/斤,14.4斤共消费5000余元。这一事件被舆论称为“天价鱼”事件。

但游客陈先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称,调查小组出具的调查情况“漏洞百出”。最终,在哈尔滨市政府的要求下,调查组经进一步深入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调查确认:“北岸野生渔村”把人工养殖鳇鱼当野生鳇鱼售卖,欺诈消费者;《餐饮服务许可证》到期未按时申请延续,无证经营;双方发生过肢体冲突,陈某被打情况属实;民警张某某出警存在不规范、不文明执法行为。

剧情反复逆转的天价鱼事件,你怎么看?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分析论证。

一、用“例证法"

论点:对旅游宰客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对发展旅游业寄予厚望,期待其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是,有些地方不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而是将旅游当成了“摇钱树”、“提款机”,除了在景点门票上大做文章、经常念起“涨字诀”外,还将景区及周边的商店、宾馆等配套服务设施高价对外租赁。利益驱动之下,只要是景点卖的饭菜、饮料等游客必需品,远超市场正常价格。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售假卖假甚至强买强卖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对此,有的地方不仅疏于严格管理,甚至对宰客事件听之任之。以“天价鱼”为例,调查组起初给出的结论是涉事饭店明码标价,并无违法违规之处。后来在公众质疑之下,相关部门才一步步还原事实真相。而对于因低价团费引发的导游辱骂游客、强制消费,几乎成了云南旅游市场上的一个顽疾。但直到国家旅游局专门出台相关规定,每次受到处罚的也只是导游,鲜有旅行社受到处罚。旅游市场管理失之于松,可谓一大病因甚至是病根。

[技法解析]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上段中作者以“哈尔滨天价鱼”与“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为例来证明“旅游市场管理松懈”的观点,论据恰当,有说服力。

用好例证法,还须注意以下四点: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高度概括,所叙述事例的重点部分要突出,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4.切忌例子加论点,没有具体分析,叙事之后要有精当的分析论述,从而将摆事实和讲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用“喻证法”

论点:比“天价鱼”更可恶的是带出的泥。

如果说“天价鱼”是此次挖出的萝卜,那么由此而来的“经营许可证”过期、高达60%的提成,就是由此带出的泥。泥背后所折射的正是当地市场监管的失序,以及市场秩序的荒诞。而这,恐怕要比“天价鱼”本身要可恶得多。景区再好,如果暗含一个信誉丧失、暗藏杀机的消费市场,游客也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据说这家涉事店已经无人问津,我们甚至可以想见,这家店将遭受严厉的惩罚,但是,如果不能把由此带出的泥彻底清理,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下一次坑人的“天价鱼”呢?

[技法解析]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巧喻而理至”,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上段中,作者将“地方保护主义”比喻成拔萝卜时带出的泥土,这一比喻非常形象。萝卜是离不开泥土的,宰客一定有保护伞的存在,所以这一比喻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如《劝学》就用了大量生活化的比喻来论证论点。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三、用“对比法”

论点:是该到给“天价鱼”除掉“腥味”的时候了。

“天价鱼”事件,之所以充斥“腥味”,其实是值得相关部门反思的。如果一开始就迅速介入调查,快于媒体的调查披露,并及时公布真相,不至于引起公众疑虑,错过了有效引导舆论的时机。一旦“腥味”未除掉,公众自然不知晓鱼虾“真滋味”,尤其是不及时除掉“腥味”,甚至让少数地方形象惹上一身“腥”,消费者嗤之以鼻自是必然。不可否认,盘活地方资源、开展旅游开发,尤其是一些充满乡土特色的旅游项目越来越成为搞活地方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新兴项目。但一旦地方政府变身为“保护伞”,加上市场监管的缺位,短期内似乎“帮”了经营者一把,可这种放任“宰客”的行为蔓延,实则恰恰砸了他们的招牌。

[技法解析]

所谓对比论证,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对比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上段中作者认为“盘活地方资源、开展旅游开发”值得点赞,但倚靠“保护伞”恰恰是在自砸招牌、自毁形象。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一对比,读者立刻就会觉得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两方”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论证是一種综合性的思维,如果仅仅使用一种论证方法,论述就可能显得有点单薄。为强化说服力,不妨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当和道理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编辑:于智博)

新闻角度 篇12

一、英语新闻编译与英语新闻翻译的差异

英语新闻编译是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开展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它属于英语新闻翻译的范畴,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求编译工作者对原文内容作出加工,因此英语新闻编译是以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者为桥梁的二次传播活动。由此可见,英语新闻编译具有着英语新闻编辑与英语新闻翻译两个层面的内涵,在开展英语新闻编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情、受众情况等对原文作出适当的理解,其中编译内容的选取与编译语言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两项基本内容。当然,由于英语新闻编译工作需要对原语新闻作出一定的改动,所以也会承受关于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质疑。事实上,英语新闻编译工作需要强调受众需求和新闻信息传播效果,虽然,经过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英语新闻的原始形态会产生变化,但是,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者会在最大限度的客观性与最好的传播效果方面寻求平衡。由此可见,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与一般的英语新闻翻译工作存在一定差异,在对两者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来对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作出单独研究,有利于通过优化英语新闻编译工作来推动我国英语新闻网站的发展。

二、优化英语新闻编译,推动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发展

(一)选择合适的英语新闻编译素材。.我国英语新闻网站要做好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不仅需要对原文作出透彻理解,而且需要在对文章命脉作出把握的基础上明确主题与重点。在开展编译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没有必要对英语原文作出逐字逐句的翻译,这要求编译工作者能够根据主题选择重点,并使用与原文主题相对应的话语来对原文作出总结与概括。影响英语新闻编译素材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读者群体所具有的审美情趣、新闻内容本身的价值。对这两种因素作出认知并合理选择英语新闻编译素材,对于提高英语新闻网站内容的吸引力以及英语新闻网站的竞争力具有着重要意义。

从英语新闻编译素材对读者群体审美情趣的适应性方面来看,我国英语新闻网站要通过优化英语新闻编译工作来提升自身吸引力与竞争力,就必须关注读者群体所具有的审美倾向与阅读需求,并用最快的报道速度为读者群体提供趣味性与价值性兼备的英语新闻信息,事实上,受到时间以及资源的制约,大部分英语新闻网站都无法通过英语新闻编译满足所有读者群体的需求,因此,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应当针对自身所具有的潜在消费者对自身英语新闻编译素材和内容作出具体定位,如我国财经类英语新闻网站,所面对的潜在读者群体为财经领域的专业人士,因为,英语新闻编译过程中必须使用财经类专业术语,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提升英语新闻编译效果的专业性,而且也是为了迎合读者群体对英语新闻编译效果所持有的心理期待。相反,一些面向普通社会大众的英语新闻网站,如果在英语新闻编译中使用过多专业词汇,则会令读者群体产生枯燥无味的阅读体验。因此,这些网站应当选取一些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新闻素材开展编译。由此可见,在英语新闻编译过程中,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应当对读者定位、读者群体审美情趣等内容作出考虑,从而确保英语新闻编译素材的选取能够适应读者群体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期待。

新闻本身的价值对我国英语新闻网站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中,新闻本身的价值是编译工作者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体现在时效性、真实性与可读性三个方面,其中,时效性对于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者而言是最大的挑战,面对新闻时效性所提出的要求,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者必须在立足于还原原文主题与传播事实内容的基础上,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编译并对编译内容进行传播,其中所涉及到的工作包括对英语原文的理解、预处理、编译与校对等。事实上,编译工作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所有的信息作出翻译与传递,因此,编译工作者需要在预处理阶段就决定需要保留哪些信息以及需要删除哪些信息,从而在保证新闻主题与主要内容得以传播的基础上提升英语新闻编译工作的效率。在英语新闻编译实践中,可以删除的信息一般包括图表、举例说明等部分。其中图表在一些数据分析类新闻中十分常见,但是在新闻编译工作中,新闻编译工作者却可以直接通过论述图表所表明的分析结构和规律来实现节省篇幅与编译时间的目的,所以,在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中,图表可以进行省略;举例说明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思维注重细节,而中国人则重视整体,因此,在西方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案例与个体采访等内容,而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也只有特稿、特写以及评论等会涉及到这些内容,其他新闻稿件不会出现太多举例说明甚至不会出现举例说明。况且,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举例说明与中国读者生活所具有的关联性并不明显,因此即便是进行翻译也难以得到较高关注,所以,在英语新闻编译过程中,适当省略举例说明内容比较符合中国新闻报道思维习惯,并且能够提升编译效率和读者阅读效率。

(二)使用合理的英语新闻编译语言。在新闻报道中,语言承担着传递信息、表述事实的重任,同时也是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元素。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新闻语言中产生偏差,则容易导致新闻信息传播不通畅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引发误会的产生,所以,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在开展英语新闻编译的过程中,应当以实现良好的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为出发点,对英语新闻编译语言作出优化,从而使用地道且符合受众阅读习惯的语言来提升新闻网站内容的吸引力,继而推动我国英语新闻网站的发展。而为了实现英语新闻编译语言的优化,在英语新闻编译过程中,编译工作者有必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避免中国式英语的出现;二是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式英语指的是在文法方面并不存在错误,但是却不符合英语母语国家表达习惯的中国味英语。中国式英语具有着语义晦涩的特征,因此国外受众难以读懂,并且中国式英语也会让英语新闻读者轻易了解到英语新闻传播者的身份,这并不利于英语新闻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导致英语新闻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当前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中的工作者大多是受过正统英语教育的中国人,因此在英语新闻编译过程中会对一些语法习惯进行强调,而对这些语法习惯的过分强调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表现为叙事方式具有中文化特征、单词重复、中国式名称未加注释和进行缩略等。如在英语新闻文章的结构方面,英语新闻的导语会对时间、事件、地点以及人物作出交代,即导语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文章呈现为倒金字塔结构,但是汉语新闻写作却存在插叙、倒叙等不同于英语新闻叙事结构的模式。为避免中国式英语产生的英语新闻编译应当从原文中挑选出精华元素,并使用英语新闻结构方式来进行叙述。当然,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英语新闻网站也可以采用国外工作者终审以及国内编译工作者外出进修等形式来改正新闻编译中存在的细微偏差。

在语言表达方式方式,英语新闻编译与其他翻译工作一样都需要遵从“信雅达”的标准。当然,英语新闻编译与其他翻译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即要求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能够使用通俗的语言向受众传达新闻事实,让读者对英语新闻编译成果作出很好的理解与接收,是英语新闻编译工作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英语新闻编译工作实质上属于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因此,在这项工作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语言文化、语言措辞和语法等问题,受到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即便是在导语和标题的语言表达方面,也需要重视措辞的合理性。在英语新闻编译的标题处理工作中,汉语新闻标题包括主标题、副标题、因标题等多种形式,标题内容则包含了新闻事件的起因、结果以及造成的影响。然而在英语新闻中,单层式标题是一种主流的模式,即仅仅使用主标题来构成标题部分。这种标题处理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受众更有效率地了解到新闻的核心内容,并调动受众阅读兴趣。因此,在标题处理方面,英语新闻编译工作者需要选取与国际标题规范相适应的标题,并选择与国际新闻受众阅读习惯相适应的标题形式开展编译工作;在英语新闻表意的导语处理工作中,英语新闻导语具有着多样化的形式,如描写性导语、概括性导语等,导语形式的合理选择对于体现新闻内容和吸引受众注意力具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主要面对国际英语新闻读者,因此,在英语新闻编译工作中,需要让导语编译适应国际新闻写作规则。在编译实践工作中发现,硬新闻与新闻读者的生活具有着紧密的关系,新闻读者也迫切希望能够了解新闻内容,所以导语需要突出重点,因此英语新闻多使用主要事实导语和概括性导语。而软新闻则具有着娱乐性、趣味性等特征,因此,软新闻导语编译需要带给受众活泼轻松的阅读体验,因此软新闻则多采用引语式导语与描写性导语等。

三、结语

随着国际社会对我国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英语新闻网站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并能够在新闻信息的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英语新闻网站需要认识到英语新闻编译与英语新闻翻译的差异,并通过合理选取英语新闻编译素材与英语新闻编译语言来实现英语新闻编译能力与成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我国英语新闻网站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并不断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莉.新闻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及编译原则[J].科技视界,2015,4:236~306

[2]牟英梅.新媒介下英语新闻网站的竞争力提升策略[J].新闻战线,2015,1:158~159

[3]袁婷.网络英语新闻特点探析[J].青年记者,2015,5:35~36

上一篇:实验经济学方法下一篇:农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