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角度

2024-07-11

价值角度(通用12篇)

价值角度 篇1

体育教育的价值问题是最近人们不断追问的一个话题,也是体育人努力回答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何谓价值,什么东西有价值,不同的人由于思维的角度、认知的不同,答案和结果就有所不同。反映在对体育的评价上,就有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使用价值与伦理价值,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等等不同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价值是“物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1]。既指明了价值的基本含义,也指明了在价值中主客体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体育是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人类活动,是人的生理和精神的需要。对其评价应考虑它对主体人的意义和作用。既要评价体育本身形式特点,也要评价体育对人自然属性的作用和贡献,更要关注体育对人社会属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观点,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审视人的价值与体育教育价值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

1 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内容。探讨人的价值问题,实际上就是探讨满足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即人的微观价值以及人的宏观价值。

人的价值与一般客体的价值不同。一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在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永远不会成为主体;而人则既是产生需要的价值主体,又是以其创造性活动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客体。人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正确理解人的价值,就要从人的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入手对人的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第一,人的微观价值。人的微观价值的核心是人的生命。人出生之后到青春发育期有自我独立的理性意识能力之前是人的微观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是上代影响的重要时期。人的一切发展以及价值理念的形成均有赖于上代人提供和干预。家庭是孩子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2]。是人的最初生活环境,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伴随人一生。

第二,人的宏观价值。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们的集合,是人们用以达到自己目的的组织手段,社会的价值最终在于满足个人的需要。在微观价值形成的初始阶段,人们特别关注自己的周围世界,特别关注与自己密切联系的现时的周围世界。在这种外界“物”的驱动下的意识开始社会化,即在自身微观价值基础之上附加了具有巨大社会性的宏观价值。评判它的好坏标准就是看它对社会进步是否有利要完整地理解人的价值,还要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外在性与内在性。外化的宏观价值,称之为人的外在价值,而支撑人实现宏观价值外化的价值,则称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根据,外在价值是表现出来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只有客观化、对象化之后,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存在。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的转化,是通过人们积极的社会实践实现的,是把观念形态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客观实现的外在价值的实践过程[5]。

人的内在价值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人格。人格是指个体的内在倾向性,是道德、意志、能力、气质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本质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由社会关系规定的。完善人格的建立,必须符合社会的要求,对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责任不等于贡献,但比贡献更能体现人格。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尽相同,但有理由要求个人必须从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中去领悟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觉为社会做出贡献[6]。

肯定人具有人格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从发展的角度了解人,尊重人和重视人提供了根据。人在发展中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尽管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人的这种能力受到种种限制,也正因为此,强调这种人格价值才更有意义,才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个完整人格包含有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面对人生挫折的能力,个人奋斗精神,责任心和爱心。培养这种意识和能力,体育教育更适合在学校教育中担当此任;“体验式”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这也是体育化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体育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体育教育的价值在于满足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使人活得更有活力;更好地发挥人的创作才能,为社会服务,取得社会认同。为此,体育教学应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年轻一代的生理健康、心智健康、情绪健康、社群健康,灵性健康、职业健康上。

童年时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孩子对体育的价值观极易受到上代人错误观念的干预,例如:“体育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会有出息的”等等说法,尤其在应试教育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对体育的价值产生扭曲, 在孩子们眼里唯有“学奥数、学英语、学才艺”, 才会对社会有用。体育在多数人眼里仅仅只是用来增强体质的概念,为了追求孩子的强壮,免得孩子吃苦。许多孩子的家长用“营养品”所替代,导致“肥胖、体质差、合作能力差、不吃苦”的孩子大量涌现。

就个体的发展而言,以自然属性的人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并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中,体育游戏或者体育活动发挥了它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期正是在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中肌体得到了锻炼,身心得到了愉悦;同时在体验游戏时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掌握了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的技巧,学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拓展和扩充自己能力的本领,体会了用努力换来成功的道理。

教育是实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是有价值取向的,这个取向是由社会主导价值观所决定的。[3]毛泽东同志建国之初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道出了当时对体育的主导价值观念。今天面对各种竞争与压力,我们体育教育的理念应该丰富和发展,体育作为增强健康的手段应该放大,学会公平竞争、团结合作意识、抗挫折的能力、用努力换来成功的道理,这是今天体育教育人文价值的新取向。

学校体育的核心目标不应仅放在锻炼肌体,增强体质这一目标上,应加强公平竞争、团结合作意识等方面培养;学校体育在让学生躯体功能得到增强的同时,应让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从而实现体育化人作用——“做人”。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从事活动的动力。外国孩子的父母为什么允许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或游戏,不是他们的孩子没有学习任务,而是中国家长们难以理解的——体育活动或游戏中蕴涵有深刻的道理和珍贵的品质。体育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公平竞争、团结合作意识等做人的品质,提高孩子的社会生存力,好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

3 体育化人的价值

几十年来,我们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一贯是强身健体,学校体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虽然也经历了七次教学改革,但是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七次教学改革为推动课程建设,尤其是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助推剂作用,体育课程的建设由此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能不承认,由于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准,甚至经常变化,导致出现多达七种体育教学观念的误区。有技术教学观念、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增强体质的教学观念、快乐体育的教学观念、素质教学的教学观念、终身体育的教学观念、能力教学的观念等[4]。这其中的教育观价值取向是科学教育。即主要是通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开发智力,锻炼肌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忽视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即忽视了以个体的自我完善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按照教育价值的定义,体育教育的价值有两种:(1)体育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即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需要问题。体育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2) 体育教育的功能价值,用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体育教育中的内蕴价值。

体育教学里大部分项目都是团体合作性质的,所以团队协作训练在体育课内很容易做到。而这些团体项目中又有很强的规则要求,讲究的是公平竞争,同时在体育的竞技中随时你都在失败,也随时都可能成功,这就需要团队中的个人努力奋斗和面对挫折与痛苦,学会用努力换来成功的道理。有人讲:东方人的教育核心是科学技术,而西方人是体育。体育课被美国人认为是培养领袖阶层的唯一课程是不无道理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只是“ 心中有社会”, 却“ 目中无人”。教学内容枯燥,组织形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淡化,导致学生中小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远离体育课堂,使体育课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甚至落空。

4 结语

人发展的最终结果要表现在为社会服务上,年轻一代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责任感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强调人的价值和体育化人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忽视体育教育的社会价值。体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并不是脱离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因此人的价值和体育教育的价值均受到社会的制约。撇开社会的历史条件单独地讨论人的价值和体育教育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该文把人的价值放在突出位置来讨论,是因为体育教育是为不断进步的社会服务的,而体育教育的对象又是人,所以体育教育的社会价值是通过弘扬人的价值来实现的。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塑造体育在学生微观价值中的地位,构建中小学生体育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化人价值服务于社会和服务于人的双重功效。

价值角度 篇2

从科学哲学角度谈科学的文化价值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现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作 者:朱凤青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6(4)分类号:B08关键词:科学哲学 科学 文化价值

价值角度 篇3

一、背景及现状

一方面,美国的APPLE公司,利用工业设计将大量的成熟技术集成到设计当中,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取得了举世注目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中国专利的年授权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很低。诚如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所说: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距甚远。可见,在我国工业设计作为应用创新的主体没有发挥好桥梁的作用,与市场错位、脱节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对工业设计的价值形成和作用关系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提升工业设计的价值。本文所指工业设计是狭义概念上的理解,以产品设计为主体。

二、工业设计价值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

导致工业设计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的根源,除了思想上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和价值存在认识上的欠缺和不对称以外,在操作上也存在着脱节现象。

首先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还面临着“认识片面、机制不畅和政府缺位”三大主要问题。不少企业对创新和竞争力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对设计创新的认识停留在低层次阶段,未能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将创新简单地与科技创新相关联,片面追求单项技术指标的优化和突破。经营决策者缺少系统集成创新意识和对产品终极价值的深度思考,没有利用工业设计手段来打通以丰富的高品质商品去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之间的阻隔。

其次是对工业设计概念理解上的错位。在学院的教学中,往往较多地从概念形成和方案表达的层面来理解工业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基本上以产品的造型设计为主,包含有限的概念设计內容,而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直接导致工业设计师在工程设计方面的整合协调能力跟不上,实践中只能为企业提供有限的解决方案;而企业则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理解工业设计,认为工业设计就是产品创新工作的承担者(或组织者)。工业设计要帮企业解决包括市场环节、使用环节、技术环节、生产工艺环节以及销售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解的差异直接造成企业和设计师之间的互认错位,导致实践中的对接不畅。

再有就是实际操作上的脱节。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设计部门,在具体实施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将产品的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这三者割裂开来。正如乔布斯所说:设计师完成了一个精彩的产品创意,而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却说:“这不可能,我们做不出这个,根本没有可能。”方案修改后,制造部门的人又说:“我们造不出来这个。”要求再修改设计方案。结果是“概念、造型和工程”之间形成了一种制约关系,事实造成工业设计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

三、工业设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及分析

为了深度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必要从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中来整体看待工业设计的定位,从工业设计价值链的角度,来理清其价值链的要素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性质等关系,进一步认识工业设计。

1、工业设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工业设计包含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到工程设计三个组成部分。“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工业设计的价值由价值链上各相关要素共同作用而构成,其价值的大小与其在价值链上成功获取要素信息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概念是对一个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性的描述。概念设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起始,概念设计的质量和成效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成败。支撑概念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市场研究、生活文化研究、用户体验研究、使用环境研究和产品的功能规划等内容;产品造型设计就是对产品的形态、材料、结构、色彩、肌理等进行美的加工,利用科学性和艺术性来处理这些造型要素,以其得到完美的产品造型。支撑造型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功能设计、形态设计、色彩规划、界面设计和方案效果表达等内容;产品工程设计是为产品生产加工而进行的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工作。支撑工程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技术实力、设备与工装、加工工艺、材料应用、生产制造以及品质控制等内容。这些要素就是构成工业设计价值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的研究和价值挖掘是提升工业设计价值的关键所在。

2、工业设计实力的构成基础分析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是构成工业设计实力的基础,依据它们在设计价值链上所起作用的差异,称其为“隐性软实力”、“显性软实力”和“制造硬实力”。“隐性软实力”主要作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方面,主导产品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显性软实力”主要作用于产品的造型设计方面,负责完成产品具体的结构、形态等内容的具体化。“制造硬实力”主要作用于产品的工程设计方面,为产品的最终实现和整体品质提供保障。三者的共同有效作用,是工业设计实力彰显的有力保障。片面强调单一或两种实力的作用,都会导致工业设计整体实力的不充分发挥。

单纯依赖“硬实力”支持的产品是不完善的产品;而仅有“软实力”支撑的产品,虽然有好的概念和好的效果,但缺少“硬实力”的有效支持,往往导致“软实力”不能充分发挥,事实上造成工业设计的价值不能得到完全体现;

只有全面理解工业设计,建立在“隐性软实力”、“显性软实力”和“制造硬实力”三种力量有效支撑基础上,工业设计的价值才可能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回归本位,工业设计要能够从市场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定义产品概念,围绕着概念的实现来统领全局,整合“软实力”和“硬实力”资源,以设计来引领技术创新,实现在设计价值链上的有效延伸。

3、工业设计价值链要素的价值属性分析

依据可见和增值方式,价值可以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两大类。从工业设计价值分析图(如图3)中可以看出,而各要素所形成价值的属性是不同的。“隐性软实力”和“显性软实力”所对应的要素部分,以感性的形式存在,属于“隐性价值”。而“制造硬实力”所对应的要素部分,以客观的形式存在,是产品价值形成的物质载体,属于“显性价值”。

从企业的角度看,“隐性价值”的形成过程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也很难进行简单的量化处理,操作上不易驾驭,容易被企业所时忽略;而“显性价值”部分直接作用于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其形成过程比较理性,可以清晰地进行成本、价格的量化处理,操作起来立竿见影,往往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四、促进工业设计价值提升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遵循价值链脉络,处理好工业设计“软、硬实力”之间的关系,使价值链各要素协同一致,促成“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有效发挥,是提升工业设计总体价值的关键所在。具体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工业设计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

APPLE品牌的成功,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天才式先验性用户体验的创新思想,能清晰地提出产品的概念;也是因为他非常重视工业设计,并将其摆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用工业设计来统筹产品的创新工作;更是因为他使APPLE的“硬实力”成为了设计“软实力”在产品创新中得到不折不扣体现的有力保障。

我们的企业经营者要向乔布斯学习,将工业设计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树立设计引领创新的指导思想。要摒弃片面强调“硬实力”,简单依赖设备的投入,规模的扩大以及单项技术指标的突破来建立竞争优势的做法,走出“低成本——低价格——高占有率”幻想独霸市场再意淫利润的误区。从实质上重视设计创新“软实力”,围绕产品整体价值提升和用户体验的优化,主动对“硬实力”资源系统进行整合,促成设计创新目标的实现,为消费者创造长远的价值和优质的服务。走“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利润”良性发展之路。

2、正确认识“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不同作用

工业设计最终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是由产品用户的切身感受所决定的。从企业的角度看,“显性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部分。而消费者正好站在另一面来理解设计的价值,“隐性价值”恰恰是消费者对产品价值感知的主体部分,“显性价值”则反而是藏在背后不易看見的部分。在“隐性价值”上的用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迁就“显性价值”而制约“隐性价值”,实际上就消减了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总体认同量,得不偿失。真正理解并重视“隐性价值”的作用,花力气做好价值链上前期要素的研究,让概念设计和造型设计充分发挥优势,是提升工业设计价值的关键。恰当处理“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工业设计价值获得成功延伸的保障基础。

3、整合设计“软、硬实力”资源实现工业设计价值的提升

创新可以多种多样,基于设计引领的创新,其价值才会落实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上来。要树立“设计引领创新”的观念,清醒地认识到“软实力”和“硬实力”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软硬兼顾”良性互动,取得消费者的最大认同,才能使设计创新的价值得到更充分地体现。

工业设计师的核心能力体现为,在设计价值链上以设计为主导,创新为主体的综合资源整合(协调)能力——设计引领创新的能力。如果工业设计师只能在价值链的一个点上实现局部突破,或者虽然“软实力”表现充分,设计很精彩,但受制于“硬实力”,使得创新“被瘦身”,那么设计创新的价值也就“被贬值”了。工业设计师自身不能仅仅停留在造型设计的简单状态,要实质性夯实设计创新的“软实力”基础,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用户体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要敢于重新定义产品概念,依此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工作,尽量寻求设计“隐性价值”的最大化;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硬实力”的客观作用,学会整合或协调相关资源驾驭并彰显“显性价值”,以设计来引领技术(或工艺)创新,使“硬实力”为“软实力”服务。实现在设计价值链上的有效延伸,成功实现产品价值的高增值。工业设计的价值也就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更广泛的认同。

五、结语

从学生角度评价教师价值的探讨 篇4

一、从学员角度分析教员的作用及价值

1. 教员在学员个体发展中作用

教员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学员的身心施加教育和影响, 促进学员个体的军事化和个性化, 最终完成培养部队所需人才的重任。教员在学员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促进学员个体的军事化。即教员按照军队战斗力和现代军事发展的要求, 把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军事知识经验传授给学员, 在学员身上形成一定部队所要求的规格和品质, 从而把学员培养成为一定部队所需要的人。其二是促进学员个体的个性化。即通过教员富有个性化的教育和影响, 发展学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重视培育学员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促进学员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其创造性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军事人才素质要求的核心。

2. 从学员角度认识教员的价值

教员价值的体现不外乎两大方面, 一是如何对军队发展产生多少价值。二是如何在学员的发展中体现多少价值。对于教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其最终还是归结于对军队发展的产生多少价值, 以及在学员的个体发展中发挥多少作用。现实中如何量化评价教员的作用, 不同角度看, 评价出优秀程度多少也不一样。对于管理层, 从学员角度教员价值的体现是从单个认知主体学员在个人业务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来看的, 具体是从各科课程成绩等方面来表现。从学员角度来评估教员劳动价值体现, 有现实中的弊端。因为教员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 而是具有长期性的特殊劳动过程, 教员对学员的影响不会随着学员学业的结束而消失, 而是会在学员长期的实践中趋于完善和成熟。教员对学员在德智体多方面打下的基础, 往往会影响学员的一生, 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教员影响学员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分析

1. 知识传递

教学内容是指教员对学员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其它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员是社会文化及专业知识的传递者, 是学员在某一方面成才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传递过程中, 教员是一个核心角色。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 其传递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只要学员个体发挥正常接受能力, 其在该方向的成长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从学员个体而言, 学员的受教性、可塑造性和“向师性”决定学员应该且必须接受教员知识传授过程。以上导致教员在促进学员个体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

2. 教员行为感染力

行为感染力的定义为:“在现实中体现个人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 是除了客观环境之外影响其他个体行为的个体自身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是人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情感、信仰、作风的共生体。”作为士官院校专业教员, 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感染力是教员为胜任专业教学岗位而必须具备的人格特征。

从学员角度, 教员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人, 在学员个体成长过程中从知识、能力、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等各方面施加影响。而教员行为感染力在此培养过程中所施加的影响力是无形的, 不像知识教学那么明显。行为感染力是一个教员在工作中的工作风格、毅力、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一个严谨的工作风格、坚韧的工作毅力、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员以后形成自己的良好工作作风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而且良好的工作作风形成与否还与个体的其它因素有关, 如学员个体的性格、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等。

3. 师德

教员工作的特殊性必然首先要求其端正品德言行, 树立“身正”形象。教员以自身最佳的师德境界和师德行为, 成为遵纪守法、践行师德的模范, 并以模范行为“无声胜有声”为学员做出表率, 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员。

当前教员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出现了一些教员在师德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的甚至还很严重, 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淡薄, 育人意识不强, 示范作用降低。教员敬业意识淡薄, 他们把从事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表现出极端的功利性, 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缺乏协作精神。有的教员只顾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 并以此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 忘记了自己承担着重要的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的责任。这样, 任课教员的师德示范效应不仅没有得到发挥, 而且起了极坏的负面效应, 影响教员的形象和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现有教员价值评价机制模式现状

评估一个教员的价值, 现行比较常见的做法主要是看教员授课水平的高低、授课量的多少、科研成绩的多少, 因为这些在现实中是好量化计算的, 便于促进教员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评估优秀教员的依据, 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这些做法忽略了一点, 就是从学员的角度评价教员的功用———培养学员。固然这些工作都要对学员的成才产生作用, 但是同样工作量不同风格教员所产生的学员影响力是不同的。如何将教员的“软实力”作为评估教员的价值指标, 在现实量化工作量过程中不好操作的, 但是教员“软实力”的高低又确实影响到学员个体成才快慢, 学员个体成才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员未来在社会中的价值大小, 最终从侧面也间接反映了从学员角度评估教员在培养学员个体过程中的价值的大小。这种影响因素不但要看教员的授课多少、科研成果多少, 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员在与学员共存的教学活动中投入的“心血”, 这种“心血”是通过教学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软实力”强的教员是高素质和高品位的教员, 不是用知识育人, 而是用思想育人, 知识只是手段和工具, 是育人的载体和工具, 应当特别凸显教员“软实力”因素的影响作用。

所以从学员角度评估教员价值, 不但要从最基本的知识传递这个作用衡量, 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软实力”对学员的影响。但是“软实力”在实践中有衡量指标的模糊性, 如果从学员在社会中的价值中来反过来衡量教员的价值, 显然不符合时域性的要求, 如何在一个时期内从学员角度评价教员, 需要从多方面做起。

四、教员价值体现评价机制模式改革探讨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完善合理的教员价值体现机制关系到士官学校的发展, 关系到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 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重视教员“软实力”在评估过程中引导作用

作为学校, 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宣传在“软实力”方面默默奉献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可以在网站、报纸等途径进行宣传;在年度的评选优秀教员过程中, 作为决策部门不但要看教员完成的工作量, 更要侧重于其在学员中所成就的公认度, 提高学员对教员岗位任职敬业精神方面认可度的权重, 也就是关注教员工作在学员成才质量方向的倾斜。如果学员学习专业业务水平很高, 但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做指导, 在未来工作中很可能误入歧途。

2. 建立完善从教员“软实力”影响学员成长方面的评价机制

应当形成从如何让学员个体成才的导向机制, 加强注重教员“软实力”在培养学员过程中的作用。健全教员“软实力”评价体系, “软实力”评价体系主要由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奉献岗位、人格魅力等多方面指标组成。在加强对教员教学工作量考核的同时, 注重对教员的各项软实力表现进行考核, 各部门要把教员软实力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和工作目标之中。建立除学校督导组听课、校系领导听课、教员互相听课、学员评教“四位体”的课堂教学考评体系之外, 还要建立由学员定期评选的先进教员, 主要侧重于学员自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除知识以外的东西。同时对教员的教学水平和师德状况进行广泛评议, 使学校能够把握每位教员的工作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在学校校园网内建立“师德监督网站”, 鼓励学员对任课教员、任课教员之间甚至教员自我进行评价, 督促任课教员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3. 从教员角度倡导不仅要注重短期荣誉, 更要注重长期奉献教育岗位精神的培育

全社会在关心教员自身各方面的问题的时候, 要倡导作为教员, 特别是年轻教员, 在满足成绩荣誉的时候, 不能急功近利, 要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个部分、每个细节, 要鼓励教员思考教学中各细节的每一次轻微变动可能产生什么的教学效果, 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效果, 需要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的总结, 这就要求每名教员都能耐下性子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工作能够应付就行, 这需要长期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作支撑。全社会及校园内的方方面面要倡导安心做事、踏实做人、耐心工作的氛围, 尽可能使每名教员都能做到这一点。“环境造就人”, 不能否认一个良好工作环境氛围对教员及学员成才的影响。

4. 健全认知主体对教员价值评估的体现机制

在传统教学中, 教员通过课堂教学、辅导、交谈、作业和考试等多种教育方式帮助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者从认知和实践中得到真理, 这需要在方方面面的教学环节中投入教员的心血, 而不能仅仅以课时等看得见的考核标准来衡量, 更重要的是从很多看不见的身心投入等方面来体现, 而作为教学的认识主体是可以感觉到和体会到的。因此更应到从学员主体来衡量教员价值的体现, 但这又需要避免从学员个人喜好的缺陷, 特别是由于教员教学风格的严厉而导致增加学员个人情感对老师否定。每个成年人在自己一生成长过程中都碰到过很多老师, 但回想起来肯定有自己认为优秀的老师, 不免有当时的个人情感对老师的否定, 在若干年后才能对老师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样学校就应当建立从认识主体的学员角度的评价机制, 更重要的是增加毕业学员对当年授课教员的评价专栏还原教员评价的公正性。

教员价值体现评估要以教员为基础, 加强教员“软实力”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激励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帮助教员调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疑惑, 帮助每名教员反思和总结自身的优势和薄弱之处, 形成长期的奉献教育工作中的氛围。加强认知主体对教员价值的评估, 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员价值体现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一个完全合情合理的教员评价制度, 现实中可能还不存在, 但是, 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去改革, 这样的教员价值体现机制也就足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大大促进;使广大教员踏实安心投身教育工作的热情会提高。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军队士官院校普遍存在教员工作价值评估量侧重于所工作的量化、硬指标等现象, 探讨以学员角度为出发点, 引入教员教学过程中软实力概念, 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员价值体现评价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

关键词:教员,学员,软实力,价值体现,行为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余祖伟, 何光耀.教师作用的再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 2002, (5) .

[2]金华.教师评价制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4) .

[3]张燕军, 张永强.专业教员行为感染力在士官业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 2011, (4) .

[4]刘晓冬.对教师作用于价值的再认识[J].大理学院学报, 2006, (5) .

[5]李霜.民办大学教师评估机制对教师作用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1) .

[6]姜会, 田辉, 马玉玲.加强评价督导机制, 发挥任课教师的师德示范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 2007, (3) .

价值角度 篇5

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从经济人类学角度分析价值理论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案的不断兴起,国内掀起一股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讨论.试着先解释什么是价值理论、知识产权价值,然后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娃哈哈、光明集团与达能商标纠纷一案来分析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中国的知识产权应从中吸取的教训.

作 者:徐维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企业导报英文刊名:GUIDE TO BUSINES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价值理论 知识产权 经济人类学

从语用角度展示文脉梳理的新价值 篇6

[关键词]语用 文脉梳理 价值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41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本结构,梳理文章脉络,一直以来都是阅读教学的传统教法。随着“语用”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聚焦语言学习,提升语用水平”的教学取向日渐清晰。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梳理文本脉络就显现出更为充足的实施价值。那如何才能让文脉梳理衍生出新意,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一、顺势而导,在交融中提升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作品提出了“了解事件梗概”的要求,而对于说明性文章则要求“能抓住要点”,而这些要求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段落大意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上。从这个角度审视,梳理课文的文脉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初步阅读感知后知道了课文是按照地点的转换从沙滩到公园,再到街市的顺序进行文本创作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描写的香港各处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在课文的阅读中,或直接提取信息,为己所用;或适当加以概括,加以提炼,从而感受到了香港沙滩的迷人、公园的热闹、街市的繁华。

这种形式的文脉梳理就成功地与学生提取信息、提炼大意的概括能力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概括段落大意,甚至是文本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妙用,提升了学生的语用水平。

二、溯源而下,在悟法中习得习作技巧

语用理念下的文脉梳理不仅仅要让学生懂得文本的创作思路,更要让学生依循这样的文本脉络,不断地深入到文本的语言内核之中,共同探寻文本语言的内在形式和秘秒。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学生已经读懂了课文按照四季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此时教师提出了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为什么这篇课文没有按照惯有的“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进行创作呢?学生在仔细阅读思考中会发现,这其实蕴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烟台冬季的海最具特色,作者在开篇就将凝重、暴怒和壮丽呈现在读者面前,形成了激荡的情感之潮;而在结束时,选用秋的高远辅以悠远的意味,并将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镶嵌其中,让读者原本激荡之心归于平静,契合了读者张弛有度的阅读心理。

不管结构如何安排,文脉如何设置,都是作者出于表达需要的精心选择。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对“为何要这样写”的思考深度领悟“怎样写”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文脉梳理的过程中转变写作的理念,习得写作的技巧。

三、由悟而写,在运用中发展言语生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厘清文本脉络的同时,引领学生向语用表达层面突围,从而让学生经历体悟、悦纳、内化、运用的思路历程,借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1.在反复感知中领悟规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文本的特质选用其他相关的文本,进行同类文本的渗入,让学生展开互文阅读,促进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掌握。

例如,教学《“东方之珠”》时,学生感受到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谋篇布局,分写内容与总起提及的内容一一对应。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引入了与此相关的其他文本,如《北大荒的秋天》,让学生在阅读感知中进行比照辨析,在众多文本的共同浸润下,强化学生对相同语言规律的体悟,促进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

2.在语境创设中内化运用

在学生习得具体的语言规律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语境中进行扎实的言语实践,真正在感知文脉的过程中历练学生的语用能力。

如《钱学森》一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开头,以钱学森克服种种困难踏上回国征途的意气勃发开篇,通过简洁精练的白描式语言勾勒出了人物鲜活的人格魅力。教学中,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颁奖仪式上学生上台领奖时的得意开展练笔,并让学生将这段文字放置在习作的开头,继而引出其比赛的过程,引导学生将“倒叙+白描”的布局之法运用到自身的习作中。

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综合课程,仅仅停留于感知体悟这一内化层面,是无济于语用能力提升的。而必须借助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效益。

总之,语文教师要积极从“梳理文脉是感知文本内容的铺垫”这一局限认知中跳出来,充分意识到厘清文脉更是学生感知语言形式,提升语用能力的又一重要契机,并积极付之于语用实践中,这样才能让文脉梳理这一老策略凸显出全新的价值。

价值角度 篇7

关键词:剩余价值,利润,农民工,工资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背景的。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 时代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面临着新的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 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剩余价值”的界定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剩余价值, 并对剩余价值下了明确地定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 凸显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 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除此以外, 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 这几个剥削集团都是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的基础的。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 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 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马克思站在资本主义这一背景下科学解释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和分配,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 还要在流通中才能得以实现, 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换为投资, 成为积累, 实现扩大再生产。可以说, 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国家就无法正常运行, 进行社会建设。那么,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是否存在剩余价值呢?如果没有, 那么这个国家是靠什么来进行积累的呢?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在资本主义这一背景下来研究的, 根据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定义, 可以发现在这个定义中, 与社会主义国家相比, 有些字眼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 例如:“资本家”这些专门词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不存在的。不仅从表面来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 就从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归属来看,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 从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出发。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呢?我们来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来看劳动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第一, 劳动者是自由人, 它能够独立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并且享有人身自由, 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可行的;第二, 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 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由于现阶段的公有制存在方式多种多样, 所以, 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程度亦表现出多样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使得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都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使得在这个集体范围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占有该集体的生产资料, 成为这部分生产资料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股份制中, 持有某一股份公司股份的成员, 都是该股份公司的股东。总之, 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使得劳动者不同程度地占有生产资料, 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而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所以这个前提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存在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不是商品。

(二) 从剩余价值的归属来看。

从前面的论述当中,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 剩余价值被各个资本家瓜分完毕, 但是在社会主义是没有资本家的, 因此,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剩余价值。这样看来就又引发了一个问题, 既然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剩余价值, 那社会主义国家用什么来进行社会建设呢?

二、社会主义的利润问题

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要存在市场, 就存在盈利, 投资者就要追求资本的增值, 进行扩大再生产都是无可厚非的, 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而要达到这个目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中, “每一个生产者, 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 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 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时间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自己领回, 称作为自己的劳动或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被社会扣除, 称作社会的劳动或剩余劳动。后一部分当然也直接或间接地用于为劳动者谋利益。但只有前一部分可以由劳动者自己领回去消费。社会主义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主要的手段就是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财富。可见, 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任何社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这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产品的合理存在成为必然, 把在剩余劳动时间里为社会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叫做利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然要承认剩余劳动创造的利润, 任何商品生产都要追求这个利润, 没有这个余额, 劳动产品的交换无法进行, 财富的积累失去源泉, 扩大再生产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利润的来源主要有: (1) 全社会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财富; (2) 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其中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3) 生产力系统效应形成的价值, 即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联合劳动和分工协作的范围就越大, 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水平就越强, 生产效率就越高, 利润越大。

在社会主义制度里, 国有企业利润中约有一半作为税金上缴国家, 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事业、文化科学卫生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另一半作为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私人经济中的雇员直接获得了工资, 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扣除部分 (上缴税收) 的主人;业主一方面通过经营管理劳动取得了收入, 一方面还要为国家上缴税收。利润的分配和去向, 大部分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三个有利于要求, 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会被流失、被剥削、被侵占。由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心理的复杂原因, 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和剥削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 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与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 作为新时期进城务工农民的特殊称谓, 有它的时代性和现实局限性。中国13亿人口中, 农民工到底有多少?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 全国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4亿人。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 不仅决定着他们的生活状况, 还反映着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正, 决定着我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农民工工资远远低于劳动力价值。

我国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也使劳资矛盾激化, 其中, 农民工工资过低、被拖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劳资矛盾的根源在于企业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农民工追求福利最大化之间的矛盾。首先, 我国劳动市场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 表现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供给大大超过市场对它的需求, 表现为较高的失业率。这些劳动力面对稀缺的就业岗位展开了激烈竞争, 为雇主压低工资提供了条件。我国的非公经济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 一些企业主无视劳动法律法规, 不与农民工签订合同, 把农民工的工资压得很低, 没有保障。最后, 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欠缺, 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 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 所以他们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 长期沉淀于低层次劳动者群体中。

(二)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的低工资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 而且容易加深劳资矛盾,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农民工的工资, 使广大农民工享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重温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用于分析、指导、干预劳资分配关系, 使农民工获得比较公正的工资收入, 对于缓和劳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加强教育。

农民工工资低首先有一个内因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低,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无论社会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 让农民工自己素质不断提高, 职业技能不断进步, 技艺日益精湛, 这是一个根本的出路。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或没有掌握某门技术, 比如焊接, 即使劳动力市场再缺焊工, 这群农民工同样会因为自己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而面临失业。所以,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技能的培训, 而且要免费, 这样就要求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兴办专门用于培养农民工的技术学校。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可以在一些城市先办几个试点, 然后再在全国展开。其次, 要加强法制教育。农民工在法律面前是胆怯的, 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法, 在面对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他们还没有意识, 或者是有这个意识, 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该去找谁。所以, 我们要加强法制教育, 加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相应的机构来为农民工提供援助, 选拔一批真真正正把农民工的问题当做问题来解决的、有责任心和担当的负责人, 这样农民工工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2.政府干预下的工资市场定价。

在我国, 劳动力市场是雇主垄断的竞争性市场,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压低工资是雇主单方面的意志强加于农民工头上的, 如果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 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就长期定位在低点上。各级政府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 介入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定, 制定工资增长指导线, 实现工资增长指数化。因为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 劳动力市场不能以“充分竞争”为目标模式, 放任市场竞争不可能确定出合理的工资水平。

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应大力培育和发扬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政府应积极建立并完善工会组织, 大力发展区域性或行业性劳资集体谈判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只要有政府的支持, 地方和行业工业的干部就能独立地面对雇主或雇主组织, 可以凭借组织、社会关系、人才、信息等优势, 与雇主组织平等谈判。这样就能促进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妥善处理劳资之间的利益关系。

4.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

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尽管农民工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 但比起在农村经营小块土地的务农收入还是比较多。务农收入越低, 和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差距越大, 就越推动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 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恶性竞争, 农民工工资越容易被压低。相反, 农民务农收入提高, 和城市打工收入差距缩小, 农民工就会退出城市返回农村。因此, 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各项政策, 增加农民务农收入, 减少劳动力供给, 从而推动农民工工资提高。

参考文献

换个角度看教育目的及其价值取向 篇8

一、现行教育目的定性的不足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以上对教育目的的定性来看,《教育法》对教育目的的定性是举例式的,这种定性有以下不足:

第一,全面发展的定性存在不确定性,其定量也缺少明确的标准。所谓“全”就是完整、不缺少的意思,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发展有多少“面”就要发展多少面。全面发展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并无统一意见,不过,从实际看来,多数人通常把德、智、体、美、劳这五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但这种举例的方式能穷尽人类发展的所有面吗?“五面”能叫全面吗?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可能会出现“六面、七面……”。并且,从推理上看,全面发展有多少“面”就会有多少种标准,问题在于,它连“面”的多少都不能确定,现在公认的“面”也缺少具体标准,因此,要回答谁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一个难题,全面发展的可操作性令人质疑。

第二,史上就没有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流行多年,历史或现实中总该能够找到实证的例子。孔子是吗?按照全面发展的理论,他的体育和劳技根本就不达标!毛泽东是吗?当年他的数学课是一塌糊涂。霍金是吗?他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上面的三个例子,一个是圣人,一个是伟人,一个是巨人,都是相当成功的人士,如果用全面发展理论去衡量,都称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连圣人、伟人、巨人都无法达到全面发展,我们这些普通人更不用再说了,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自信地承认自己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例子不需多举,如果以全面发展来衡量历史上的大人物和当今的成功人士,没有人能达到优秀,顶多混一顶“偏科”或“怪才”的桂冠!这样说来,世上本来就没有全面发展的人存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我们都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又凭什么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呢?我们为什么要设立一个所有人用终生的努力都实现不了的目标呢?

第三,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来看,没有一个人可能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内容不管包含什么,都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前提,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的总量是无限的、发展的,但一个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人用一生的全部精力也无法掌握人类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只能选取其中一部分适合自己的加以掌握,以达到生存的目的。从人的精力和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的总量对比来看,人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

第四,从社会分工来看,人也没有必要全面发展。社会分工是指人按不同技能或社会要求分别做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的工作,承认社会存在分工,人就没有必要全面发展,相对社会分工来说,全面发展是一种“浪费”。全面发展的目的是培养“全才”,限于人的精力,它只能换来“全面”的平庸,使人在社会分工中处于“非专业”的欠位。从社会分工及专业角度看,人能掌握一门技艺,且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就足以在社会中立足,限于精力和社会分工,全面发展既没可能也没必要。

第五,全面发展是“补短”教育。强调全面发展的另一种隐喻是,教育必然是要在弥补每个人的“短板”上倾注力量,因为只有拉长了“短板”,才能实现所谓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扬个人之长是容易的,补短是最困难的,有时是不可能的。一个下肢缺陷的人连正常的自理都是难题,别说让他在运动才能上有所突破了。再如,一个先天失明的人我们无法让他成为文物鉴赏人才。就一个人发展来说,教育首先应该是扬长而非补短,孩子扬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寻找兴趣、放大兴趣的过程,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可以无限放大优势,放大优势必然滋生信心,有了信心就不担心孩子不发展。

第六,全面发展是强调人的共性,抹杀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肯定学生的共性,否定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使教育成为生产统一规格产品的“流水线”,是典型的共性教育。问题在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自己,我们首先要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才能发展他们的共性。今天,教育已经进入了个性化时代,好的教育必然是倡导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而非空泛的全面发展,好的教育必然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全面发展不可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个性,是对个性的“摧残”。

第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来不用全面发展的标准去衡量和否定人才。纵观社会的人才标准,都是各自领域的专业标准,只要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我们就认为他是该领域的顶级人才,至于他该领域外的能力大小人们不会计较,因此,现实社会中,人才的评价标准是专业标准,而非全面发展标准,如果用严格的全面发展标准衡量人才,相信很多成功人士都会被排除在外。

二、教育目的的重新定位

既然全面发展的定性存在以上不足,那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定位教育目的,举例式难以穷尽教育目的的方方面面,是不可取的,概括式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必然选择。

(一)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无论以往教育目的的表述如何,从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看,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二是实现人的专业化。人的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成员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教育是人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专业化则是指普通人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教育也是人专业化的主要途径。社会化是一个人成为社会成员的手段,是人的社会准入过程;而专业化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谋生的手段,是人的生存过程,每个人主要通过基础教育实现社会化和专业化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全面发展内容的分析

先说“德育”,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完全符合人的社会化的内容,人要在社会中生存,没有对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的遵守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的,因此,德育就是指人的社会化。再说智、体、美、劳等等,不管再列举多少它们都属于人的专业化的范围,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生存,而智、体、美、劳等等则是实现人专业化的手段。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可以全面概括全面发展的所有内容,比举例式更能完整、容易地理解全面发展。

(三)教育目的重新定性与定量

教育目的的定性: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教育目的的定量:达到“又红又专”的标准,这里的“红”是指在人的社会化中,要达到“尊德、守法”的好公民标准;“专”指的是人在专业化上达到某个专业的较高标准,要有一技之长。只要达到以上两标准,人就能很好地在社会中立足。

三、人的社会化特性及价值取向

(一)社会化的本质

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只有掌握了社会规范,个人才会成为社会的一员,没有社会规范的学习,个人就会游离社会之外,人对社会规范的学习是其成为社会成员(公民)的必要程序。

(二)社会化的特性

首先,社会化的标准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个个人确定。社会是所有人的社会,不是某个个人的社会,社会化的标准位于个人之外。其次,社会化是强制的准入过程。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首先要成为社会的成员,社会化是人成为社会成员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这种唯一性决定了社会化的强制性。

(三)教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价值取向

从社会化的特性来看,在人的社会化中,国家的教育起着决定作用,教育通过法律的强制形式保证个人的社会化进程,教育是人社会化的工具。在人的社会化中,教育起着“控制和加工”的主导作用,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个人的能动因素较小,因此,人的社会化适用于社会本位论。

四、人的专业化特性及价值取向

(一)专业化的本质

人的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要求和表现,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按社会要求掌握不同技能做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的工作,以完成社会的职能。

(二)专业化特性

首先,专业化是人能动性的表现。人的社会化是指人对社会的适应及对社会规则的服从,是人被动的一面,人的专业化则是人能动的一面。人的能动性与无机物、有机生命体、高等动物的能动性有别,称为主观能动性。其特点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是部分对整体的反作用。虽然人的社会化是人成为社会成员的唯一途径,但一个人成就大小不取决于人的社会化程度,而是取决于一个人专业程度的高低,一些伟人的专业(行政专业)能动性甚至可以大到改变整个社会进程的程度,正是人的能动行为推动了社会与历史的前进。其次,专业化不是社会的强制“规定动作”,而是个人“自选动作”,社会为所有人的专业化提供平台,个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创造专业位置。

(三)教育在人的专业化中的价值取向

从人的专业化的特性来看,社会的职能只是为人的专业发展搭建制度平台,为人的专业化服务,人的专业化是“自选动作”,人的专业化的最终决定权属于每个个人,而不属于社会。用社会强制手段干预人的专业化只能是对社会分工的干扰,对个人“主权”的“侵犯”。在人的专业化范畴,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社会为人的专业化服务,因此,人的专业化适用于个人本位论。

五、人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

首先,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在人的一生中缺一不可,没有人的社会化,人就不能成为社会的成员,没有人的专业化,人就失去了在社会中生存的手段,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且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二者虽然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但二者总是“进行时”,会随着生活、工作等的需要发生变化,直至生命的终结。其次,人的社会化代表社会对个人的约束,是人共性的范畴。人的专业化是人的生存手段,是“自选动作”,是能动性的表现,代表着人的个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统一,代表着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可用下边的示意图表示:

人出生时处在圆心位置,出生后就开始社会化和专业化,每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都是不同的,但不管二者所占的比重如何变化,人都是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合金”。

六、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冲突

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致命缺陷:它们割裂了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辩证关系,社会本位论只从社会的需要,强调社会对人的制约,忽视个人的能动因素对社会的影响,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个人本位论则只强调人的能动因素对社会的改变,忽视社会对个人的制约,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它们都犯了片面的错误。

正确的认识是:要弄明白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适用范围,也就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是有条件的,在人的社会化范畴要承认社会对人准入的强制性,坚持社会本位论;在人的专业化范畴,要承认个人是人专业化的决定因素,社会只是为个人的专业化服务,在人的专业化范畴要坚持个人本位论。在人的社会化中坚持个人本位论,或在人的专业化中坚持社会本位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是对教育目的的定位偏差。

七、全面发展与“又红又专”的区别

从人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来看,全面发展注重的是“一红多专”,且是强制的“规定动作”,全面发展没有考虑人的个体差异,对无力“多专”的人来说是一种“强人所难”。而“又红又专”中,“红”是必修课,“专”是必选课,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红一专”,或“一红多专”,“又红又专”是对人个性的充分尊重,同时,它并不排斥全面发展,是能者为之。

价值角度 篇9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 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 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 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 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 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 作为第一生产力, 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 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入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 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 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 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 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 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 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 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 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 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 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 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看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 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 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 绝不会超过, 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 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 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 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 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 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 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 在买方市场的今天, 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 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 振兴民族产业, 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 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 远远高于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 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 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 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 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 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 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 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入的劳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入, 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 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 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赋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 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 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 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 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 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 (包括生理和心理) 。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 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 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 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入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 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 后者值较小时, 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 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 后者值较高时, 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 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 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 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效用 (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

3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意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 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 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 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 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 制度因素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 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 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 最重要的发展基础, 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 其他因素的介入, 或许在某些情况下, 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 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 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 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 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 (1) 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 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 (2) 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 (3) 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 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入资源, 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 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 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 开放国家外交资源, 扶植企业走出去, 塑造国家形象。

3.3民族品牌文化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民族品牌文化是民族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核心。民族品牌物质文化是民族品牌文化的实物体现, 民族企业通过产品、品名、标示、包装等方面体现民族品牌文化的是想和品牌价值观。民族品牌文化战略是民族品牌精神贯彻、品牌价值提升和顾客品牌忠诚的实现过程。

那么, 作为文化“三层次”中的制度的文化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 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 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文化的这种两面性质促使了价值观共意在民族品牌文化中的实现和创新。制度要素在强化或淡化因民族文化差异而致使的经济主体出发点差异上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民族企业内来看, 经济主体成员对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努力程度及其效率大小的状况, 依赖于制度要素的动力机制塑造, 因此, 一个落后的制度模式, 在强化民族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创新出发点差异的同时, 也就压抑了人们的经济努力, 闲置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和对随机因素的利用可能, 使整个民族品牌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呆滞的特征。因此, 政府应给予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民族品牌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品牌的国际化更具有时代特征。

摘要:随着民族品牌一个个被国外企业并购于旗下, 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品牌价值的思考。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 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从人类学角度给予解释并阐述民族品牌发展对制度的依赖性。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民族品牌,经济人类学

参考文献

[1]郑怡然.有效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解释[J].江汉论坛, 2002, (2) .

[2]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价值角度 篇10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使公允价值计量的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有些学者甚至怀疑公允价值计量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幕后推手”。这场灾难不仅由金融系统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 而且冲击到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务, 主要是公允价值会计 (孙再凌, 2010) 。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明确将公允价值纳入会计计量属性, 并给出公允价值定义: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按照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进行计量。王乐锦 (2006) 认为公允价值运用意义深远: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黄世忠 (2009)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应分别从会计层面和监管层面进行应对。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加深了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原理以及实务影响的理解。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对样本公司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其他利润项目进行相关性检验, 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是否成为管理层调节利润的工具。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变动存在相关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采取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价值变动;而营业收入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两者核算范围存在明显差别、核算内容也不存在交集。但企业的营业收入对企业的最终净利润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管理层为了维持与上一年度相当的盈利水平, 在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会先考虑企业当年营业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变动情况, 对当年真实的盈利水平有基本了解, 然后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调整当年净利润, 使原本不存在相关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形成“人为的相关性”。

假设二: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较上一年度变动存在相关性。

与假设一类似, 管理层为了维持与上一年度相当水平的盈利, 会先比较当年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与上一年度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变动情况, 接着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 使当年度最终净利润维持在管理层可接受水平。

假设三: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上一年度净利润存在显著相关性。

上一年度的净利润额是企业上一年度经营成果, 并且每年年末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无期初余额, 所以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上一年度净利润之间应该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管理层进行利润调节的目的是使当年度净利润维持在一个“目标”水平, 本文假设管理层在考虑当年净利润目标水平时, 可能会参照上一年度的净利润额, 以上一年度的净利润状况为基础来“安排”当年度盈利水平。

假设四: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依据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提, 因此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应该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企业可能从当年的营业收入状况和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的利润总额情况出发来调整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调节当年净利润, 从而使得当年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失去相关性。

假设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企业当年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盈余管理是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计提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手段, 因此本文假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企业当年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三、样本与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了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 (2007~2009年) 沪市上市公司, 剔除了年末报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零或为缺失值的上市公司数据。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 主要运用EX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数据变量包括:营业收入 (ret) 、净利润 (val) 、交易性金融资产 (p) 、投资性房地产 (q)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r) 、利润总额 (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V) 、营业收入变动额 (Bret) 、利润总额 (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变动额 (b V) 。

四、描述性统计

以下分别以年末报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为0的样本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实施。在2006年, 样本公司将符合准则要求的投资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缺乏年初数据, 所以2006年没有公司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核算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以及直接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各类资产。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衍生金融产品流动性下降, 价值大幅下跌, 对我国刚实施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也产生了巨大冲击。表1中, 2008年末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平均账面价值减至2007年末的一半, 反映在2008年当年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平均亏损73 811 973.49元。

五、相关性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 2008年、2009年样本公司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 (r) 与当年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较上一年度变动额 (b V) 以及上一年度净利润额 (val-1) 在1%、5%、10%水平上显著相关, 2009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营业收入额较上一年度变动额 (Bret) 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而样本公司在测试年度 (2008年、2009年) 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p) 、投资性房地产 (q) 账面价值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而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一、假设二、假设三、假设四。

注:*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六、盈余管理模型

西方实证会计已经发展了许多盈余管理模型, 本文选用De Angelo模型进行样本研究。De Angelo模型假设当期可控应计利润部分为上一期总体应计部分, 因而本期非可控应计利润为当期总体应计利润减去上一年总体应计利润。

在林舒、魏明海的《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中提到传统的De Angelo模型没有考虑企业当期正常成长带来的总体应计利润部分的变动。衡量一个公司正常成长的指标一般有两个:总资产规模变动以及营业收入总额变动。本文从营业收入总额变动对De Angelo模型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De Angelo模型如下:

根据调整后的De Angelo模型, 本文对2008年、2009年样本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结合假设五, 将当年盈余管理与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额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如表6所示:

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 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当年的盈余管理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 验证了假设五: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相关性。

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回归分析

在前述相关性检验结果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样本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额的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模型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模型回归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假设, 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当年营业收入变动额、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变动额、上一年度净利润额以及当年的可控应计利润额存在显著相关, 而与当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缺乏明显相关性。模型在2008年拟合优度为39.6%, 2009年拟合优度达到58%。

八、结论与不足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公司针对符合准则规定的资产或负债, 年末应当按照该资产或负债现行公允价值进行账面反映, 并将现行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然而通过对样本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其他利润表项目的相关性检验以及回归分析, 本文认为样本公司在当年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并没有完全按照准则要求以该资产、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进行反映, 而是先考虑当年度营业收入实现状况及其变动状况、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及其变动以及上一年度净利润状况, 以使本年度最终净利润维持在管理层“可接受的水平”, 成为利润调节器。此外, 本文只是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来分析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有效性不够全面, 研究面还有待扩大, 全面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实务中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后续计量模式, 即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模式计量, 本文在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相关性检验时, 未剔除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样本公司, 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剔除这一部分样本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建成, 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研究, 2007;5

[2].王海.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会计研究, 2007;8

价值角度 篇11

摘要:由一个例子引发出的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思考。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将近一半是美国政府的国债。中国外汇储备遭到蚕食的可能性犹如当年日本一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外汇储备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规避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计量货币价值外汇储备蚕食思考

0 引言

对于货币的计量和货币价值的分析,社会上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都有做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课堂上,我们得知,货币的计量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怎么计量?又应该用什么来计量?如果说单从我们国家自己的货币——人民币的计量来看,若仅仅是人民币对美元或者世界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动,或仅仅是从人民币的升值贬值与否来看我们的货币计量研究,我们认为:这实在是幼稚,而且眼光狭隘,仅仅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况且,在如今的这个世界,经济变化如风卷云涌,今天还是世界上坚挺的硬通货,明天却说不定如同废纸一张,分文不值。因此,受主客观两个方面的限制,我们决定从我国的外汇储备这一备受争议的时政问题来阐明我们对货币计量和货币价值的观点。并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1 引例:中国外汇储备价值遭蚕食

美元兑欧元不断创出历史新低,美元在国际上的信心已渐渐减弱,不难想像此时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台湾、韩国及香港等等,长年以来积累共逾万亿美元之美国债券及股票等,心中会是何等滋味儿?1999年欧元面世后,盛传中国增持欧元储备,但可惜欧元兑美元汇价由面世初期之1.18美元一直贬值至2000年的0.9美元之下,便随即传出中国减持欧元资产並增持美元资产的消息;但可惜恶运未改,美元那时就由盛转衰,一直贬值至今,一来一回,如果传闻属实,中国所持之外汇储备,在这两个一跌一升的大浪中,起码损失逾千亿美元的资产值,对于心系中华的爱国人士来说,岂能不痛心?想到当年的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失去的十年”,时至今日,这个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依旧在高风险的经济中徘徊。而我们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多年来经济成功改革下的珍贵成果,是每一个国民的努力贡献,如此轻率流失,怎能不令人惜叹!中国人的财富,很易成为外国奸诈货币政策下的牺牲品。

2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及其当前的问题

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2.1 币种构成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根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的报道,据我们的粗略估计,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约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

2.2 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 约占70%比例、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受到中美关系、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的威胁。前段时间,温家宝总理甚至在记者会上就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国政府国债的问题向奥巴马提出,希望美国保持其汇率稳定,确保中国持有债券的安全性!

2.3 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截止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460.30万亿。

3 人民币的价值计量——升值?贬值?

我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美元等一篮子货币为参考。央行是制定汇率政策的机构,所谓有管理的浮动就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如果他国货币都贬值,那么就会影响我国,这个决定因素在于人民币的购买力。如果同样的东西,在美国1美元,在我国要7元,那么汇率就是1:7。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3.1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 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额货币则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本国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这将会促进相对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外汇汇率将上涨。

3.2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影响货币计量和价值)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该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该国货币。

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要减少,从而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3.3 利率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有利于利率较高国家的国际收支。要注意的是,利率水平对汇率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从决定汇率升降趋势的基本因素看,其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汇率的变动起暂时的影响。

3.4 其他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各国汇率政策对市场的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和政治与突发因素,国民收入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4 我们关于中国外汇储备遭蚕食的建议

由以上的理论知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庞大工业及贸易国,拥有外汇储备是绝对需要。

4.1 减持债券,尤其是以美元计量的债券 如果中国外汇储备的决策人士认为美元汇率会持续偏弱,其实可考虑将美国债券减持,转入一些优质管理,有跨国企业之大蓝筹公司股票。因为美元若持续偏弱,有利美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及盈利增长,股价上升之幅度应可超逾美元汇率之贬值。

4.2 当增加进口、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专门贷款购买外汇,用扩大进口数量拉动国内需求。充分利用手头比较宽裕的外汇,增加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寻找平衡点,而不是去迁就旧的发展模式。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财政税收、商贸服务政策等方面帮助企业完成从粗放式经营向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转变。而不是因为企业困难就降低要求,走回头路。货币政策要推动企业积极求变,而不是维持现状。

4.3 均衡资本流动,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 这当中,至关重要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由于外汇储备中短期资本流入占有较高的比例,这些资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其人民币升值和其他领域资产升值而进入投机的。这样消除投机空间,防止经济的泡沫化就成为必然。

4.4 分散投资,使外汇储备多元化 分散投资及每间公司之股权不超逾3%至4%,应不会引起美国一些敌视外国投资人士或传媒之不满,在资金套现时亦很方便。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资金储存地方,若把美元储备调汇至欧元、日圆、英镑,亦同样可能出现后者贬值的机会,而且后者的套现难度比美元更差,实在不值得作大量的调换。再者,转汇的成败很视乎决策者的眼光,这方面中国的成绩並不理想。

4.5 变化投资形式,降低风险 在投资保本功能上,债券之风险远低于股票,但在长远资本增值上,债券的总回报却是远逊于股票。其实理解这个原因不难,因为美国债券的保证人是美国政府,而其兑现价值只取决于利率方向及汇率之变动;债券本身除了利息外,是完全没有额外创富能力。相反,企业的管理层素质直接影响公司股票之长远价值,因为管理层会因应政府政策及外围情况而调改自己的营运策略,这种适应效能远远高于官僚架构,故此资本的创富效果一定比政府更好。中国由八十年代开始经济改革,民企占经济增长比率一直在增加中,中国的经济便一直稳步上升,这便是一个明证。

4.6 变化国家储备货币形式——超主权货币 正如在早些时候于伦敦召开的G20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指出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报纸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以解决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问题。

此番言论表明了我国外汇储备陷入了美元困境,要突破美元,必须找到新的结算办法和外汇资产保值办法。

5 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社会上专家学者已分析很多,然而在目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我们从货币的计量和货币价值这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提出影响货币计量是多方面的,外汇储备值的增减是一国货币价值的晴雨表。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应对之策。希望,我国经济可以在这场危机中,外汇储备摆脱受美元汇率影响的命运,早日度过难关!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王松年.国际会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成本管理角度解析剩余价值的创造 篇12

一、生产中的价值增值过程

生产商品, 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 而且要生产出大于该商品所需的各种要素的成本的商品的价值。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 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 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 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2)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再加上劳动力成本, 就构成了该商品的成本, 生产的过程就是价值形成的过程。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劳动时间为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的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的增值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的过程。这个点, 可以称作是临界点, 在达到该点以前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 是与投入的成本相等的。临界点之前, 商品所具有的价值就是所有投入的成本, 这样的商品在市场当中, 无论其销量是如何, 都无法为资本家带来资本的增值。

那么, 如何使得价值得到更多的增值呢?

马克思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3)

从资本角度来看, 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这部分资本称之为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则成为可变资本。 (4) 不变资本不会为商品带来增值, 只有可变资本中的部分才能够为商品带来增值。不变资本中, 我们一般用直接材料来计量所投入的资本, 它是在基本生产条件下, 生产商品所需的必须的投入以及必不可少的损耗。

想要在这个生产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价值的增值, 那么就只能改变可变资本的投入量与效率。

从成本管理角度来看,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是属于改变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基本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而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商品售价的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以及由于工作方法的改变引起的效率的变化等, 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这是因为, 在一家企业中, 单个工人工作方法变化引起的效率的提高, 缩短的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然而生产技术的变化, 则是可以使同一类企业效率提高, 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 起着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 从而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 在相同的工作时间下, 劳动力所赋予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以前八小时能够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加上剩余价值, 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之后, 可以用7小时, 或者6个小时就能够使预付价值得到补偿。或者说在缩短必要劳动之前, 8小时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只能达到临界点。在缩短之后, 6个小时就能达到临界点。那么,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不改变原有的工作时间, 就是相对延长了价值增值的时间。

二、流通中的价值增值过程

一个价值额投入流通, 是为了从流通中取出一个更大的价值额。这个更大的价值额的实现过程, 是资本的流通。 (5) 在流通过程中, 资本家衡量其资本增值的指标是利润率。在此我们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所讨论的利润率为息税前利润率。

流通过程中会涉及到商品的销售价格, 这个商品价格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总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浮动, 这是商品价值规律所决定的。有的企业会采取高价销售, 有的则会采用低价销售, 这些销售策略是根据企业的自身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战略而定的, 不是反映商品的价值的。所以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外在反映商品价值的价格。

1.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 我们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流通过程中, 我们则需要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两组词听起来很像, 而事实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生产量范围内不受生产量变动的影响, 一定期间的总额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固定成本之中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约束性成本或者承担固定成本, 也就是属于不变资本的部分, 这部分就是维持生产的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另外一部分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也是可变资本部分, 这部分之所以可以划入可变资本, 是由于该部分的投入, 它不是生产产品的成本, 这部分的投入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力, 影响商品的价值, 能够创造剩余价值。这部分划入固定成本中, 是因为在成本管理分析下, 可变资本的投入是企业必须的, 尽管投入资本量的多少可以酌量考虑, 但是由于它是在一定时期的投入, 不会因为生产量的改变而改变投入量, 所以它是固定成本, 不是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 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生产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在变动成本中, 也是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技术变动成本, 由技术或者实物关系决定的。例如, 生产一个台灯需要一个灯泡、一个外壳、一段电线等, 该部分的投入是不变资本。灯泡的成本, 在台灯中并没有增值。另外一部分的变动成本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这部分的投入是可变资本, 例如按照商品销售的比例开支的工人——销售人员的佣金, 该部分资本的投入构成了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 是可变资本, 为企业创造出剩余价值。

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生产量增加时固定成本不变, 只有变动成本是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那么, 总成本的增加额就是由于变动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那么变动成本是如何为资本带来增值, 在流通中如何为资本家创造利润呢?

2. 边际贡献率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可变资本为价值带来增值, 商品的价值在外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即销售收入, 该部分销售收入对应的生产量即为销售量。此时我们所谈论的销售量以及其创造的销售收入, 都是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正常的市场情况之下的销售量。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如果用单位产品来表示:单位边际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是商品在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给资本所做的贡献, 它首先用于收回投入的固定成本, 剩余部分则形成利润。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价格。

利润的表达式如下: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流通过程中, 一部分生产的产量达到盈亏临界点之前, 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不会带来利润, 达到盈亏临界点时, 利润为零, 只有超过盈亏临界点, 才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利润。超过盈亏临界点的部分达到正常情况下的生产量这一部分, 成本管理之中称之为“安全边际”。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资本家提供利润。用销售量来表示,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销量/正常销售量。用销售收入来表示,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销售收入/正常销售收入。

因为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所以, 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利润率=安全边际/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即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6)

3.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

以上是以总资本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 它和生产过程中一可变资本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剩余价值率, 计算的标准不同。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和总资本之比。 (7) 从这个比例中可以看出, 剩余价值率是大于利润率的。正如上文中所分析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都是有一部分是属于可变资本的, 该部分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 但是在计算利润的时候, 这部分是作为初始投入成本从总价值中减去了。

三、剩余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假定: (1) 商品是按照他的价值出售的; (2) 劳动力的价格有时可能比它的价值高, 但从不比它的价值低。在这种假定下, 我们看到,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取决于三种情况: (1) 工作日的长度、或者劳动的外延量; (2) 正常的劳动强度、或劳动的内涵量, 即一定时间内耗费一定量的劳动; (3) 劳动生产力, 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的不同, 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三个因素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是三因素变动的结果, 在此不再过多叙述因素对剩余价值影响的方向。从成本管理角度来看, 只考虑劳动生产力——改变生产基本条件, 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只有改变生产基本条件才能能够带来相对合理的剩余价值的增值, 如果通过增加劳动强度, 延长工作日, 改变这两种因素, 这就是属于对劳动者的剥削了。

对于现在阶段,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已经不再像旧工业时代那么赤裸裸的了, 在各种法律规章的约束之下, 增强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都是有极限的。只有改变劳动生产力, 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剩余价值的提高。

摘要: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 总是流向投资报酬率高的行业和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的权益净利率经常高于其他企业, 就会引来竞争者。为了在竞争中能够长久保持优势, 获得利润, 就需要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提高剩余价值率。因为资本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 实质上也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关键词:剩余价值率,不变成本,可变成本

注释

11马克思.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译.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07.

22马克思.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译.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18.

33马克思.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译.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366.

44马克思.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译.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43.

55马克思.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译.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49.

66闫华红.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77马克思.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译.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59.

【价值角度】推荐阅读:

诗学角度07-15

受众角度07-19

新闻角度10-20

力学角度10-21

推广角度05-14

逻辑角度05-15

政府角度05-26

专题角度06-19

转向角度06-20

几何角度07-05

上一篇:价值澄清法下一篇:教育是一座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