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度

2024-09-19

水平角度(精选7篇)

水平角度 篇1

音乐既是心灵的语言, 又是美与高雅兼备的艺术, 还是每个人都应了解的内容。音乐欣赏课不仅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认知、学习和掌握音乐的重要途径, 更是提升他们素质修养的有效方法。在多年的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 笔者总结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兴趣教学法”。本文旨在通过三方面具体阐述。

一、教学目的

要明确教学目的, 就要明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具体有三点。其一, 他们的性格比较活泼, 思维相对活跃, 大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二, 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 因此, 比较喜欢流行音乐, 并乐于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其三, 他们的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弱, 综合素质不是很高, 对艺术的了解和认识相对缺乏, 需要强化。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若要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 获得教学实效, 就要把握学生的特点, 并注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基于此,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须包括三点。其一, 使学生对基本的音乐知识、不同类型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其二, 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充分理解音乐的思想内涵, 以舒缓压力、调节心情;其三, 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并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

二、教学策略

在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 就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内容涉及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其他音乐, 并且“兴趣教学法”贯穿始终。具体有三点。

1.流行音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学生对流行音乐最喜爱, 最感兴趣。也许, 有些人认为:流行音乐缺乏思想内涵和精神影响力, 不适合学生欣赏和学习。其实不然, 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 并且包含一定的艺术性, 更重要的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最喜爱, 最感兴趣, 因此, 教师应努力从专业角度为学生解析流行音乐, 以使他们从中受益。

在具体的流行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将流行音乐分为华语流行音乐、校园民谣、欧美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等若干专题。例如, 学生对华语流行音乐最为熟悉, 因此, 教师可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入手, 即通过港台音乐的引进、西北风音乐的流行以及原创音乐的浪潮等内容的讲解, 使学生具体了解华语流行音乐。

此外, 欧美流行音乐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虽然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对欧美流行音乐比较喜爱, 但了解较少, 而欧美流行音乐在世界流行乐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且创作水平和艺术价值较高, 因此, 教师应努力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据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着重从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歌手以及作品的艺术深度进行分析与讲解, 以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深层内涵和创作背景。例如, 从披头士的音乐中, 学生可了解到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流行文化;从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中, 学生可了解音乐对欧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和平精神;从席琳·迪翁的音乐中, 学生可了解爱的力量和爱的艺术;从雷迪嘎嘎的音乐中, 学生可了解丰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元素。

2.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音乐艺术的精华,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因此, 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 应对古典音乐有所认知, 并能较好地欣赏, 以从中汲取养分。诚然, 要深入了解古典音乐肯定存在诸多困难, 所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较好地学习古典音乐, 教师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 教师可按照历史的顺序, 将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和李斯特等一大批作曲家的名字罗列在黑板上, 并标注生卒年。接着, 请学生从中选择比较感兴趣的作曲家, 然后, 由教师讲解这位作曲家的生平与创作, 并带领学生欣赏其最著名的乐曲。这样, 学生不仅受到美的熏陶, 更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另外, 教师可以这些作曲家为基点串联起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史, 并划分若干专题, 逐堂为学生讲解。

此外, 在当今的流行音乐创作中, 往往借鉴古典音乐中的美妙旋律。例如, SHE的《不想长大》借鉴了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的旋律, 梁静茹的《暖暖》借鉴了舒伯特著名的艺术歌曲《鳟鱼》中的旋律。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 不仅能让学生将熟悉、喜爱的流行音乐与陌生、深奥的古典音乐相结合, 更能激发他们欣赏、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3.其他音乐

其他音乐主要包括电影音乐、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和爵士乐等。其他音乐也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了解和学习的音乐内容。例如,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和音乐艺术相结合的最好形式, 它既可增强学生对这两种艺术的认知, 又能通过电影语言使他们了解音乐语言的表现形式, 并且电影艺术的娱乐性也成为他们了解音乐的窗口, 便于提升他们学习、欣赏音乐的兴趣。又如,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应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 进而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音乐文化。据此, 教师可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分为“多彩的民歌 (学生熟知的民歌) ”“熟悉的旋律 (学生了解的民乐) ”等若干专题, 逐一讲解。此外, 近年来, 爵士乐也在我国的流行音乐创作中有所渗透, 因此, 引导学生熟悉和欣赏爵士乐, 既可使他们了解20世纪欧美国家的音乐文化, 又可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课堂实践

之前, 我们普遍认为, 音乐欣赏教学只应集中在讲解和欣赏两个环节中, 其实, 要使学生更好、更充分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 更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参与音乐活动, 因此, 教师可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合唱、才艺展示以及歌唱比赛等内容,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具体做法和作用有四个。其一, 在合唱活动中, 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和声的美妙, 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其二, 在才艺展示中, 学生可展示自己的音乐技能。例如, 很多学生展示了在吉他弹唱、口琴和葫芦丝等方面的音乐技能, 这不仅使他们热爱音乐, 更树立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其三, 唱歌比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并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其四, 每次音乐欣赏结束后,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和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表演, 这样, 教学内容便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 无论教学、欣赏什么类型的音乐, 都务必既让学生产生兴趣, 又使他们从中获益。总之, “兴趣教学法”的空间无穷无尽, 还须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从而真正提升音乐教学实效。

水平角度 篇2

关键词:两学一做;党建

一、阐述“两学一做”的相关含义

“两学一做”中的两学分别是指学习相关的党规党章,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的一做则是指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可见,“学”是“做”的内在前提,“做”是“学”的外在表现。只有深刻把握“学”与“做”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党员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基于此,我们应该从学与做两方面来提升每一个党员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党员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把党规党章的学习落实到实处。把这一原理运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来,就是要坚持“学—做—再学—再做”这样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把“学”与“做”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学做兼顾。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学和做必须同时进行,不能偏废。

二、基于“两学一做”浅谈企业的党建工作

(一)从根本上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需要让每一位党员了解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第一,党员应该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党建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企业党建工作从本质上讲是管理的方向,其基本任务就是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在企业的贯彻执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促使企业不断地培养和凝聚竞争力,让企业能够长远健康地发展。同时,党建工作在教育引导、凝聚人心、廉政监督、培育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要以“两学一做”为指导进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而贡献力量的热情与忠诚。

(二)把“两学一做”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从政治角度来看,“两学一做”为党员工作树立了风向标,指引政治工作的未来发展,同时还影响着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我国企业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为员工谋取更多的福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有的企业会发展壮大,甚至会走出国门;有的企业则会衰退倒闭,终结企业历史。企业思政干部在进行“两学一做”活动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最好制订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好的企业可以集中学习或活动,差的企业呢?也需安定情绪,谋求发展。这是企业思政工作的目的,也是“两学一做”的最好体现。

(三)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让工作更加符合人们的要求。另外,还需要学会掌控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创新的基础上予以扬弃,做到既要继承发扬,又要创新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把廉政风险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主题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重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职工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反馈,发现思想问题,运用座谈、交流、提建议等方法及时进行疏导,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同时更要注意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主题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重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群众骨干通过参观学习、参加党建知识培训、“七一”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使学习培训、党课党日活动,切实起作用、见效果,不流于形式。

(四)从根本上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影响企业党建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以下五点:首先,我们需要学会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树立正确的方向,还要学会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二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率先垂范、廉洁勤政、勇于奉献、不谋私利,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人,用自己的人格感动人、引导人,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三要坚持引导和交流。通过培训、座谈、经验交流、典型引路等方式方法,搞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四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为企业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发展局面服务。五要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面,营造有利于年轻政工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之成为懂业务、会管理的双向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慧广.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机关基层党组织延伸[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6,04:22-23.

水平角度 篇3

关键词:水平直肌,移位,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效果

在临床进行矫正共同性水平斜视的手术中, 会遇到一些患者拥有水平斜视且还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 并且未发生明显垂直肌的功能异常。通过分析研究, 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进行手术矫正水平斜同时对内外直肌行上、下移位, 从而实现同步矫正患者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的共同效果, 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次数与降低手术痛苦[1]。我院在对80例患者进行矫正时, 矫正其水平斜视的同时, 把水平直肌进行上下移位, 来矫正小角度的垂直斜视,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80例 (121只眼) , 男42例, 女38例, 年龄5~45岁, 平均年龄 (19.2±3.2) 岁, 共同性斜视71例, V型外斜者9例。行双眼手术的32例 (64只眼) , 单眼手术的39例 (39只眼) , 不伴有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的9例 (18只眼) 。水平斜视度为30°~80°, 垂直斜视度为5°~20°水平直肌的垂直位移范围是5~7 mm。

1.2 治疗方法

①一般检查:术前行常规检查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眼位、眼底, 裸眼与矫正视力, 采取三棱镜遮盖法和同视机法来检查眼位, 包括眼原在位和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对患者各眼位斜视度进行科学检测和评估, 排除麻痹性斜视。②手术治疗:在进行常规对内外直肌徙后或者缩短手术的同时, 把其附着点向上、下移位, 移位止端和角膜缘相平行, 通常在主斜眼做垂直的移位, 如果主斜眼为高位眼, 把附着点向下进行移位, 主斜眼为低位眼, 把附着点向上进行移位。手术移位量:对垂直斜度为5°~7°的患者垂直移位为5 mm, 对垂直斜度为8°~20°的患者, 垂直移位为6~7 mm。对于不伴有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患者, 把双眼的外直肌徙后, 并向外斜的V字开口的方向移位6~7 mm[2]。

1.3 疗效标准

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术后垂直度≤2°为满意, 术后垂直度≥3°~5°为欠矫。

2 结果

见表1。

所有的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眼球运球运动异常进而垂直性或者旋转性的复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3 结论

当人体眼球保持处于原在位时, 由于眼睛内、外直肌肌肉作用的平面和视轴相一致, 其水平直肌作用比较趋向单一水平作用, 若水平直肌肌止端沿着垂直方向进行移位, 那么肌肉作用的平面和视轴就不再一致, 很可能会改变眼睛移位肌肉正常作用。

通常认为由于水平直肌的附着点异常, 会导致一定程度垂直斜视, 如进行手术把内、外直肌的附着点进行上下移位, 也能产生或者减少眼睛垂直斜视, 由于眼外肌作用是由肌肉牵引的方向和视轴所成的角度决定, 当眼睛水平直肌的附着点移位之后, 肌肉牵引方向不再和视轴位于同一平面, 产生了一定的夹角, 这时的内、外直肌不仅有内转向的作用, 还能有一定上下转作用。向上移位能够加强上转的作用来矫正下斜视, 向下移位能够加强下转的作用来矫正上斜视, 而且其移位量越大, 矫正的垂直斜视作用越强[3]。我院的80例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 把单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 (5.82±0.68) °, 治疗效果很好, 28例的垂直斜度8°~20°, 把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6~7 mm,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度为 (7.13±0.86) °, 其中8例的垂直斜度16°~20°, 欠矫。对于垂直度>20°的患者无法完全矫正, 要另选其他手术, 水平直肌进行垂直移位对矫正垂直斜视作用上有一定局限性。9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者, 其垂直斜度为8°~20°, 把双眼的外直肌进行徙后并向上移位6~7 mm, 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手术简单容易操作。

因为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改变了视轴和肌肉之间的夹角, 在产生上、下转的作用时, 还可能产生旋转作用。相关的研究提到V型斜视在进行手术中, 单眼水平直肌的垂直位移不会使旋转斜视出现, 可能和其垂直移位量比较小有关, 因此在小角度垂直斜视中, 不用担忧水平直肌垂直移位可能带来旋转斜视而产生不适感[4]。

总之水平肌移位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度数垂直斜视和不伴下斜肌功能异常V型外斜视, 经过临床应用, 效果良好, 水平直肌肉移位量都在5 mm以上, 平均矫正的垂直斜视度数非常明显, 而且安全可靠, 值得在医学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夕, 牛兰俊.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 26 (11) :1247.

[2]吴河坪.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 2010, 42 (10) :883-884.

[3]龚淑贤, 戴鸿斌, 黄华林, 等.应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18 (18) :99-102.

[4]Roma no PE.T he dow n slde of[too much]f reedom a nd liberty:chans.Plus V-exotropla, screening in France, slipped muscles, a new test for torsion[J].Binocul Vis Strabismus Q, 2004, 3 (2) :542-543.

[5]余新平, 麦光焕, 余焕云, 等.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J].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 (7) :585-589.

水平角度 篇4

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城市建设水平。今天的城市和中世纪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风貌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风貌也大相径庭。可以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美学的基础。

1 为了安全而发展出城市

城市既是阶级对抗的产物,又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它既有阶级对抗的政治性,又有集中发达工商业的经济性;它是政治和经济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形成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而且还必须是一定意义上的经济中心。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早期的“城”是为防卫自守所设的军事设施,即城堡。它最初的作用是驻扎人马,防止敌人侵害,具有单纯军事政治中心的意义,是为了安全而发展起来的。

2 社会经济进步而发展出城市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期的“市”是买卖交易和买卖交换的场所。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的存在对“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市”的发展带来“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城市由一个最初以安全而发展起来的城堡逐步演变成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经济的兴盛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

3 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

3.1 春秋战国时期——秦朝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种设计思想强调城市布局的方正与形体规划,且在“宫室”外廓建有为防御和揭示政令所用的“阙”。封建社会随着武器进化及战争方式递变,城防作用更显重要。

秦咸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都城,受帝王思想支配,迫求建筑形体的博大峥嵘(见图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可见其规模之大。秦都咸阳的建设发展始终注意吸收和借鉴各诸侯国国都建筑技术的优点及风格,取其各自所长,融合相异建筑艺术与不同技术风格于一炉,创造性地建造都城的宫观苑囿,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建筑技术的高水平,而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和发展规律考察,秦都咸阳约自秦昭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0年)时期开始,逐步从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城”(政治军事中心)向以发展经济贸易为主的“市”(兼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转化。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嬗变中,秦都咸阳属于从奴隶社会国都向封建社会国都,由战国时期诸侯国国都向以汉唐长安城为代表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典型国都过渡的类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规划意识的提高,使得后来发展起来的唐长安城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高峰。

3.2 隋唐时期

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的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它的最高使用价值。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隋唐时期的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建筑技术的提高,不仅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更为细腻而有特色,在建筑组合体、群组布局乃至城市规划上都更为成熟,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唐代风格。院落式布局的特点和优点在隋唐时期已完全形成,并沿用到明清,成为我国古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隋唐时期在城市规划中已全面考虑城市的艺术风貌问题。这时城市都辟“方格形”街道网,网间之格建成里坊。在布局上的共同手法是以“丁”字形街为纵横主轴,纵向的南北街为城市的最主要干道,在主街北端布置皇城、宫城。在皇城、宫城前多有条东西横街,与南北主街“丁”字相交。在主街两侧纵深处是整齐一律的里坊作为壮丽街景的反衬,这种规整有序的布局也是形成中国古代城市风貌和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唐长安主街朱雀街中段有高地,在此特建大兴善寺和玄都观两所全城最大的寺观;城西南角地势低,特建高三百余尺的木塔,起了城南的界标作用。这些高大建筑对城市主体轮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已发展到对城市规划、群组布局、建筑组合体、单体建筑统一考虑的水平,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

3.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不仅城市数量更加增多,而且层次复杂,大小不等的城市星罗棋布杂列于全国各地。

明清时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建筑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获得不少新的成就。北京宫殿成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沿海地区城镇建筑也有较大发展。民族间风格技术的互相吸收与融合,中外之间的交流推动建筑艺术领域的发展。明代砖的生产量增大,并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州城府县的城垣,甚至千余千米的长城,都用砖包砌。琉璃瓦生产的数量、质量、色彩、装饰也超越前代,建筑上的砖雕彩饰等亦日趋丰富,即使是朴素的民居也常在灰墙白壁及简朴的造型中取得雅素明净的艺术效果。

建筑经验的长期积累使这一时期的建筑趋于标准化、定型化,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是建筑艺术技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优秀的民间匠师常在造型布局上加以变化,特别是园林设计及地域性建筑上出现了新的面貌,为建筑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美学的发展。

3.4 近现代时期

19世纪一场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因素,带来了新建筑运动。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建筑诞生了,代表作品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见图2,图3)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这就是“后现代主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阶段下,以西方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异常顺利。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的兼容并蓄特点更是给予了后现代主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国家大剧院到奥运主体育馆“鸟巢”为代表的多元化大型建筑的兴建,给予了中国建筑美学极大的震撼,而没有相当的社会经济作基础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见图4)。

4 基本生活需求发展到审美需求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场所,是实现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的环境和工具。当其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之后,另一种需求出现了——“美”。不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设计,抑或是建筑设计,都会涉及到许多美学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市设计”被引入我国规划建筑界以来,对城市各地段的整体面貌、建筑群体形象、环境风貌等均起到了较好作用。然而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趋同现象也日益严重,更有甚者,东施效颦现象比比皆是,模仿之风盛行不衰,这使得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

每个城市都具有其地域性,我们不能胡乱照搬别的城市的建筑和景观,应该创造出符合地域特色的景观。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苍白的,城市是渐进式演变的。城市设计要延续历史文脉,建筑要与周围环境相衔接,体现出延续性和创造性的结合。城市美不美不在于建筑个体有多漂亮,而在于它所具有的特色,在于它带给人们的那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晰的历史文脉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4]马武定.城市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杜忠潮.试论秦咸阳都城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思想[J].咸阳师专学报,1997(6):5-6.

[6]李令福.隋唐长安城规划与布局研究的新认识[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2-33.

[7]朱熙.反思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意义[J].科教文汇,2008(3):10-11.

[8]肖箭.建筑美学赏析[J].山西建筑,2007,33(34):58-59.

水平角度 篇5

养老金替代率 (R) , 是衡量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社会角度来讲, 养老保险金替代率是指一定地区当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 (P) 与该地区当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W) 的比率, 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R=P/W。但是, 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养老保险保障程度, 应当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分母计算因子W进行修正。养老金替代率的分子计算因子P是退休人员每年所得的纯粹收入, 既不需要扣除三险 (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一金 (住房公积金) 费用, 也不用缴纳所得税, 真实地反映了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而其分母计算因子W并不是纯粹性收入, 需要缴纳三险一金和一定的工资所得税, 并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在职职工的生活水平。因此, 本文采用去除三险一金的纯收入工资 (W1) 来计算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经过修正后的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公式为:R=P/W1。

那么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在什么水平呢?这既可以从社会角度总体分析养老金替代率, 也应该根据不同收入群体, 以群体或个人角度来分析养老金替代率。从个体角度分析, 我们将养老金替代率从家庭结构角度分析, 以三口之家为例。如果是双职工带一个小孩, 所获工资性纯收入全部用于三人生活, 那么可以简单的认为每口人的生活消费比例为家庭总收入的67%。退休后子女已经工作, 所以其退休后用于个人生活的收入为在职时的纯收入的67%即可保持原有生活水平, 即其养老金替代率应为67%;如果是单职工的三口之家, 所获工资性纯收入全部用于三人生活, 那么可以简单地认为每口人的生活消费比例为家庭总收入的33.3%。退休后单职工要负担两人的生活, 所以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其养老金替代率仍应为仍为67%。

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

根据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做了相应的改革。具体的计发方式总结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年标准=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参保人员本人指数化年平均缴费工资) ÷2×全部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年标准=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的计发年数

(一) 不同收入群体的养老金替代率

在职职工甲2007年时25岁, 其工资为当地平均工资, 60岁退休, 假设:今后35年当地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8%;在职职工个人账户记账年利率4%;按该省平均余命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年计发额。

以上海数据为例, 2007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9310元, 平均预期寿命为81岁。通过计算, 甲在2041年 (退休前一年) 年平均工资为675060元, 2042年 (退休年) 的平均工资为729064.8元, 个人账户累计金额达1068967元。因此:

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参保人员本人指数化年平均缴费工资) ÷2×全部缴费年限×1%

= (675060+675060) ÷2×35%=236271.1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年数

=1068967÷ (81-60) =50903.21元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36271+50903=287174元

去除三险一金的退休年工资 (W1) =729064.8×82%=597833元

养老金替代率 (R) =P/W1=287174÷597833=48%

甲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替代率为48%, 和本文前面所讲的能够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的67%的工资替代率还有将近20%的空间。假设在岗职工乙、丙、丁的工资分别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50%、200%、300%, 在其他假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根据类似的计算可得:乙的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为41%, 丙为38%, 丁只有35%。可见在职时收入水平越高, 退休时从社会养老保险获得的养老金越显不足, 因此也可以推出高收入人群对商业养老保险有着更大的需求。

(二)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调整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家也适时的调整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各省市颁布的基本养老规定中, 都强调“基本养老金实行正常调整制度”。下面我们仍以上海的数据为例, 分析若干可能的“调整制度”带来的后果。

第一种“调整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保管理部门负责“保值增值”, 增值部分用以增发养老金。

我们先计算个人账户的增值对退休后各年养老金的影响:设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了W, 个人账户余额记账利率为i, 领取养老金年数为n, 第1年领取W/n, 剩余W-W/n=W (n-1) /n, 计息后为W (n-1) (1+i) /n, 从而第二年可以领取。同样, 可以计算第三年领取, 第n年领取。

同理可知基础养老金部分每年以 (1+i) 的比例增加。所以第二年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

第一年个人账户养老金× (1+i) +第一年基础养老金× (1+i)

= (第一年个人账户养老金+第一年基础养老金) × (1+i)

=287174×1.04=298661元

由于与甲持相同工资水平的在职职工在甲退休第二年的工资为675060×1.082=787391元, 扣除三险一金后为645660元, 从而甲退休第二年个人养老金替代率为46%。按照同样的办法, 可以计算甲退休第三年、第四年…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并发现它们逐年下降, 如果甲能够活到80岁, 那时他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23%。

三、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和预期寿命延长下的养老金替代率

目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社会统筹部分支付的基础养老金, 因此可以说, 中国当前的养老金体系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从国际经验看, 这种体制的重要条件在于合理的人口结构, 也就是说, 中国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之比不能过低, 否则将会严重影响这种制度应有的效果。全国1990-2005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人数以及两者之间的比例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 我国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与退休人员之比,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5:1下降到2005年的3:1, 而且根据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预测,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3-2015年达到峰值, 之后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下降。这种比例的下降势必会使基础养老金的支付产生巨大的压力, 从而进一步使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下降。

四、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 可以通过养老金替代率具体数据看出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程度无论对于高收入人群还是中等收入人群都是十分有限的, 即使国家适时的调整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在未来养老保障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问题。因此政府提出要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将商业保险补充进来, 与社保共担养老重担。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禇福灵.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3) .

水平角度 篇6

一、纵观当地信息技术的发展, 细析多媒体课件大赛产生的背景

纵观当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十几年的工作者, 见证了当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起初简单的硬件配置到如今建成教育城域网, 网络深入到农村每一所中小学, 条件优越学校达到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 教室班班通, 校局域网通过教育城域网出口与互联网相通。与硬件配套的相关培训也随即展开, 教育局响应全市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开展了计算机考级达标活动。全市以学校或以县 (区) 、乡 (镇) 为单位围绕考级内容开展了各种信息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涉及日常软件 (Microsoft office套装、wps office套装) 、操作系统 (Win98) 、网络技术以及各种课件制作软件 (Authorware、Flash) 的使用及制作技巧。一系列培训和考级达标活动迅速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

紧随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地也相继开展了教育系统自上而下的各种信息技术活动, 如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项目涉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脑网页、电子报刊以及高中程序设计;面向一线教师的电教优质课比赛、电教论文比赛、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以下简称课件大赛) 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课大赛, 众多活动的开展及相关教师考核政策的制定, 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和激发了教师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二、从课件大赛活动的指导思想看其举办意义

课件大赛的指导思想:“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教师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

大赛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 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二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大赛的成功举办切实做到了这两点, 尤其举办初期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每年做工精美、内容翔实的参评课件和网页中尤其看得出, 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在逐步提高, 且每年都有新生力量的加入。活动举办最终值得肯定的有四点: (1)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师参与面每年都在扩大; (3) 推动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4) 积累了大量精雕细琢的辅助教学课件, 成为庞大资源库体系的来源之一。

三、从教师考核的相关政策出发, 激发其参与热情

从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考核政策出发, 把课件获奖纳入考核、职称等各种教育评审的加分项。其政策的出台, 使课件大赛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不仅是一项活动, 它成为与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评比。促使教师为了在考核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或参评高一级职称, 不得不积极学习课件制作知识, 参与课件大赛。政策的出台, 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学教师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达到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

四、从教师参与课件大赛的历程看其意义

活动举办的宗旨和教师相关考核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教师参与过程真实情况如何呢?

起初, 经过教育部门一系列培训涌现出一批计算机佼佼者,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 对此充满好奇、参与热情高。参与课件大赛中的作品虽略显生涩, 但皆为原创。此时课件大赛对信息化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件大赛与教师考核及职称评审制度的挂钩, 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更加推动了一线教师参与到课件大赛中。尤其伴随硬件的普及, 条件优越学校每位教师逐渐达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 教师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参与面在迅速扩大。

这种多管齐下的激励制度促成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和应用氛围。但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的心理驱使, 参赛作品中出现网络下载现象, 甚至由于互联网的刚刚兴起、资源相对匮乏, 众多参赛作品中竟然有完全相同的作品。但就整体大局来说还是好的, 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的热情迅速蔓延, 各级优质课评选中逐步增加了课堂课件使用评分标准, 甚至有的评比课中限定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大环境的良好氛围促使课件大赛成为业务教学中一项如火如荼的火爆评比活动。

通过几年的活动, 教师课件制作技巧越来越专业, 评比标准也随之提高, 教师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理智。现在一般的课件很难再获奖, 只有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制作的界面精美、内容翔实、课件设计水平高的课件才能获奖, 普通教师却对课件大赛望而却步, 参与的积极性被压制, 致使教师参与面在急速下降。同时部分优秀课件制作高手在经过多年的打拼后已经取到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该获得的证书也获得了, 课件制作费时费力, 致使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在逐年递减。

五、从获奖课件再利用的价值分析大赛的意义

每件获奖的课件都是参赛者精雕细琢的优秀作品, 设计和制作者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获奖作品大多界面设计精美、操作直观、知识点的设计及理念有其先进、独到之处, 而其大多内容丰富详尽, 容量不仅涉及到一堂课甚至整个单元, 更有甚者是渗透到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 如:课堂的导入、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巩固训练等等。

那究竟像这样的课件在日常教学的推广价值如何呢?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 教学设计的情境、理念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获奖课件的制作更多体现了适合参赛者自己的教学风格, 像这样课堂中面面俱到的课件很难适合更多教师使用。这种费时费力制作出的优秀课件, 推广性让人感到惋惜!同时, 获奖课件大多采用Flash等软件制作完成, Flash课件制作要求专业性强、美工设计水平高, 课件的再加工、利用难度大, 造成课件难以再加工、再利用率低的现象。

六、从参赛教师的现状分析大赛的意义

现在有哪些教师在参与课件大赛呢?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参加课件大赛的教师有大致以下几种:一种是坚持不懈致力于课件资源库建设的课件制作高手, 像这种教师已经为数不多, 如果长期坚持下来除了极大的个人兴趣外, 也与学校采取的鼓励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另一种是最近几年要参与职称评选或其他教育类评选需要课件加分项的教师, 这部分教师不见得是课件制作水平高, 会请本校甚至跨校课件制作高手帮忙, 由个人设计脚本, 他人制作完成, 或完全由课件制作高手完成;最后一种是参加各级优质课评选的教师, 为了取得理想的讲课成绩, 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一般这种课件制作精美, 融入了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 便顺水推舟被推选参加课件大赛。但是此类课件大多也并非授课教师制作, 往往是由课件制作高手帮忙完成。

七、多方调动教师参与大赛的积极性

面对课件大赛出现的众多问题, 应该如何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改变。

其一, 提倡积件比赛。1997年华东师大黎加厚教授提出了积件理论。积件是一个完全开放型的软件系统, 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制作工具的简单相加, 而是由师生根据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是在课件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包含了课件的特殊性, 是“散装”的课件元素, 是“活”的课件。那积件是什么?哪些素材可以作积件?根据华东师大黎加厚教授的积件理论, 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均可称为积件。平时计算机上常用的图、文、声、像、动画均可作为本软件的积件。

笔者认为课件大赛应该提倡针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某一个知识点的积件比赛, 而不是大容量、满堂灌或设计整个单元的课件比赛。这种积件可以仅仅针对课堂中的课题导入、重点、难点或课堂巩固练习等一个环节而设计。也只有这样的积件才容易被一线教师再加工利用或组合成适合于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件, 课件的再利用和推广性才能得以实现。假以时日, 通过课件大赛形成庞大的积件库, 会为一线教学做出重大贡献。

其二, 开发优秀的课件系统。课件开发系统资源仍然短缺, Flash、Dreamweaver虽然功能强大, 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软件制作水平, ppt软件是现在众多教师课堂中使用率最高的软件, 但它功能上仍具有局限性, 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课件。建议开发商应该多开发像几何画板这样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的课件制作工具。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的参与才能得以普及。

其三, 面向新教师开展培训。全员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已告一段落, 最近几年教育队伍又扩充了一大批年轻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信息技术底子较好, 网络应用能力比较突出, 但课件制作能力尚显不足。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接受能力强, 运用信息技术的愿望强烈。建议教育系统的培训应坚持不懈, 每年对新教师都要开展相应的培训, 促使他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课件大赛历经多年, 其积极性有目共睹, 随着时代的变迁, 应据情况及时调整评比规则, 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百家争鸣, 愿此文能引起共鸣, 让课件大赛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的通知》.http://www.ncet.edu.cn.

水平角度 篇7

一、创新扩散理论、服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创新扩散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介绍一项创新成果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由最先开始的少数几个人使用到最后绝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会详细讲述创新扩散理论对微时代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的作用。

而服务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服务业发展起来的,格朗鲁斯(Gronroos)和阿尔布里奇(Albrecht)他们两人认为服务管理就是“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驱动力”。通过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本文中,笔者将建设内涵式的文化校园当成是面向师生的一项服务管理,但它和企业的管理目标并不相同,它是为了实现其社会效益(物质上和精神上),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润。

二、以创新扩散理论、服务管理理论为依据认识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

(一)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的涵义

作为高水平大学,首先应该是一个全方位育人的文化场所;其次,要回归大学本质,将表象化的校园文化整合、凝练,系统化,通过消化、吸收转变成文化校园的内在物[1],因此,笔者认为:

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是集中表征着一所大学所体现出来的具有顽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文化积淀、历史特征以及办学理念的场所,能够自觉和自信引导师生内在升华的文化服务平台。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内涵式文化校园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创新性。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高水平大学的使命。以浓郁学术氛围和探求精神的大学精神为目标,以独具特色的跨学科、多元融合的科技、创业活动为平台,从这个角度上说,创新就是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二是开放性。大学内涵式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媒介,努力打造助人成功、成人之美的人文生态环境,能够做到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在借鉴办学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不忘思考现实因素,在引入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创造自身的特色。

三是包容性。作为高水平大学,以师生为本,以求真知为宗旨,在抱着质疑心态的基础上接纳、包容、理解、尊重各种不同的意见,形成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同时又富有历史内涵、时代风格的学校特色。

四是辐射性。大学自身积聚和创造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等文化成果自主和自觉地向外界传播与扩散,以期形成高水平、高姿态的校园文化本体服务于本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达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二)当前内涵式发展面临的瓶颈

1. 客观上缺少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大学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在这过程中具有联系性、传承性、可融合性和长期性等规律,但在文化建设实际中,却难以认识和把握。在联系性方面,文化校园建设未能很好将办学经验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文化创新成果不能广泛应用于师生的工作与学习;在传承性方面,时常“易帜”,一代领导人一代政策,不能形成连贯持续的建设策略。在可融合性方面,部分大学对来自国内其他院校和国外大学的优秀文化成果表现出不适应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文化功能的退化现象,难以始终保持先进性;在长期性方面,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脱节,缺乏突破与创新,忽略了文化建设历时的长期性和不同阶段的内容特殊性的变化本质。

2. 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相对滞后

健全的制度文化是保证建设有序的内涵式文化校园的重要前提条件。制度文化是将学校积淀形成的道德要求、师生间礼仪文明、正式规章制度融和为一体的有机系统组合。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倡导立德树人的人本理念,但大部分制度文化的制定是自上而下,广大师生在制定过程中的缺席使得制度文化的建设缺少民主和民意。至今校园的管理依然存在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局面,制度文化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部分大学制度建设缺少规范的程序,操作性差,大大降低了制度文化的权威性。大学的制度文化应体现其教育功能,实施过程人性化,不是当做惩罚和约束个人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校园文化的活力。

3. 文化校园建设工作未能贯彻到学校建设的全过程

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纳入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从文化建设的主体来看,教师这一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文化建设热火朝天时,教师文化活动却无人问津。此外,基层单位和后勤保卫文化建设也相对落后于同期的文化建设,出现职能部门积极参加,基层单位冷眼观望,后勤保卫文化无人关注的情况。文化建设未真正纳入到大学全局性建设中,“文化校园”还没形成,对学校的教育事业不能起到积极的整体推动作用。

4. 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建设工作的创新性、自身环境的特色性不突显

美国伯顿·克拉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界作为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是它的基本职能。根据创新扩散理论,一项创新成果最先只为少数人接受和使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将有越来越多人通过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接收到关于这项新成果的信息。一方面,微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微平台进行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因为微平台的存在,扩大文化影响范围的同时对内涵式文化校园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大部分大学的文化建设缺乏学术性、创新性、特色性。其一,关于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比较匮乏,鲜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支撑建设工作,更多是从经验层面或管理层面来推动工作;其二,在教学体系中,未能形成以特色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学术文化以及专业和院系文化的个性化趋势;其三,大学还没有形成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创新精神和素质,至于创新成果更是纸上谈兵[2]。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片面强调实用主义,高校在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的同时,还是应当有它的矜持和超脱,有自己的品味和品格。

(三)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建设的对策

1. 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培育大学精神,努力践行创新文化理念

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学校的决策管理层要重新认识文化建设,制定一份长期的战略和战术计划;其次创新办学理念,治学育人既要以积淀的校园历史文化为基础,又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变化,走出一条鲜明特色、符合实际的文化校园建设之路,最后反映在大学精神层面中[3]。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对稳定且明确的教育理念,表现在校训或办学宗旨之中,为师生和社会所认同,融入进学校的大学精神。大力培育大学精神是高校建设内涵式文化校园的关键,其中蕴含大学的“价值判断”,更是直接影响师生的价值观,教人明辨是非、学会正确取舍。当然,在共同点之上,每一所学校的大学精神都是该校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学校特色和品格。我们应该积极营造融“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坚持科学严谨精神和人文创新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抵制一切伪科学及急功近利,学术抄袭与伪造等不正之风,使得纯正的校风、学风、大学精神及它们在校内文化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汇聚成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在历史上生生不息,永葆活力和特色[4]。

2. 营造宽松、活跃的文化氛围,建成有利于培养学术大师的高水平大学制度环境

学术大师的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和人类生活有重大意义,他们可以弥补学术文化的空白,成为内涵式文化建设的领头羊,所以要想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首要一点就是要拥有世界公认的学术大师。而这当中除了研究者自身的能力特点和水平,构建有利于文化创造的高水平大学制度也是成就学术大师的关键因素。第一,构建一个既有规则要求但又探索突破、既享得起成功后的荣耀又能容忍研究时的孤寂,既有原则上的坚持又能做到对多元的接纳的现代大学文化制度。学术大师不仅要有世界性的经典成果,还要有理解与尊重科学的学术严谨精神、比常人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直珍贵的人品,可是人无完人,学术大师有各自的个性和缺陷,我们在接受由他们的创新成果带来的成功喜悦的同时,更要懂得以宽容的心包容他们失败时的错误,让他们成为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模范和学习的良师益友,为所在的大学在社会上获得品牌荣誉和治学的重要资源。其二,构建一个立足于本国实际,又超越国界的科研方向,既关注短期现实需要,又着眼长远突破,既追求显化成就又没有俗世功利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术大师的研究立足于本土的实际需求,但不限于本土的应用。研究者具有国际视野,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世界典型性,通过使用世界相应学术领域的共同语言推动本土对象的研究成果走出国界,掌握领域的主导话语权,成为世界顶尖的研究成果。

3. 服从大学精神价值导向,提升内涵式人文生态环境建设

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校园建设也是一种“以文化人”的潜移教育活动,这不仅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更是大学文化尊重、发掘人的价值的最好表现。外部人文生态景观空间作为校园中最具活力的地方,优美的环境可以启发想象,引导思维进入新的领域,发现心灵之美和理论之美,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校园的物质载体。可见,内涵式人文生态景观建设承载着大学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是营造内涵式文化校园的基础。通过师生和内涵式人文生态环境的沟通,师生得以解读文化校园中蕴涵的大学文化精神。因此,把校园生态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事业来抓,从学校文化精神层面吸取力量,积极推进“美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把传统雕刻、雕塑、绘画、历代名人书法作品融入到园林、假山、亭台、楼阁和桥梁,着力打造人文生态环境,实现人文设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活区进行规划整理,提升生活区的文化内涵;为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添置文化设施,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而建设成规划整齐、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功能设施齐全的学校环境,提升文化校园内涵和品味。

4. 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不断推进微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使得师生个人都享有公共话语权和极大的信息发布权,而信息的传递速度更是随着沟通交流技术的进步以秒计算。校园文化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充分体现新媒介时代微力量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把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开来,强化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积极的传播观念,严守伦理道德的底线和遵守法律规定,自觉和自主地传播高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把首善之区的高品位文化辐射到社会。

5. 积极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文化校园三维实景导览与校园文化漫游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积极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主动探索文化校园三维实景导览与校园文化漫游系统建设,从而达到构建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校园互动平台的目的,使其在基本使用层面上具备对外展示校园风光、介绍学校信息、弘扬大学精神的窗口作用;信息服务层面上具备校园信息服务功能的可视化虚拟体验信息服务平台;物联网控制层面上,通过虚拟校园平台对设备的信息建立数据连接,达成实地情况的实时信息调用;系统扩展层面上充分利用可视化平台的多媒体属性深入开发平台的多种功能,并创建友好的外部扩展开发协议,以扩充虚拟校园平台的辅助功能。从而使文化校园互动平台形成多层级、多功能、可扩展的具有高水平大学自身属性和创新性,逐步把虚拟文化校园建设成具有情感化、实用化、可控化、成长化的大学校园公共信息服务文化平台。

6. 积极建设文化馆群,发挥集群效应,提升高水平大学文化内涵

按照“特色鲜明、馆藏丰富、彰显文化、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建设以校史实物馆为龙头,科技文化馆、环境生态园为两翼,相关学院学科分馆为支撑的文化馆群,依照文化馆群建设功能的分类,充分展现高水平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效和学校历史文脉,如建设科技文化馆,主要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史、学校科学研究发展脉络、学校校企合作科技产品、产学研用产品等,从而达到集群效应,使之成为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基地。

摘要:内涵式文化校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高水平大学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品味、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管理者在建设内涵式文化校园时需要关注它的创新性和服务性。文章从创新扩散和服务管理角度研究在微时代下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校园建设的内涵、所面临的瓶颈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内涵式文化校园,创新扩散,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真,肖磊.关于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24.

[2]郝晓玲.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43.

[3]王晓真,肖磊.关于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225.

【水平角度】推荐阅读:

诗学角度07-15

受众角度07-19

推广角度05-14

逻辑角度05-15

政府角度05-26

专题角度06-19

转向角度06-20

几何角度07-05

价值角度07-11

话语角度07-13

上一篇:主题教学下一篇:小儿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