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角度

2024-10-13

语文角度(共12篇)

语文角度 篇1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育初衷, 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对祖国语言文字达到良好的掌握, 而非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 除了对于语文课中生字、组词等基本语文能力的掌握外, 还要全面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进而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祖国母语的书面以及口头形式的规范使用和深刻理解, 并能在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过程中, 达到美的享受, 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从而发自内心地爱上祖国语言文字, 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语文角度,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教学科目, 也是主要的应试科目, 不仅占据着很大的分值比例, 同时作为祖国母语教学, 更是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而在当今教育实际中, 语文教育的效果仅仅局限于对课文字词等基本内容的了解, 并没有其他的课堂收获, 语文教育最终仅仅成为了应试工具, 完全背离了母语教学的教育初衷。深究其原因, 教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其中主要的因素之一, 教师往往没有基于“语文角度”进行教学。所谓“语文角度”就是指在对文章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时, 不仅要理解字面的表层含义, 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此种模式恰好与语文教育的教育初衷达成共识, 因此通过“语文角度”的阅读模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势必将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素养得到一定提升。

一、“语文角度”的含义

所谓“语文角度”主要由五方面因素构成: 第一, 是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工具方面因素, 语文教学中, 语言文字即为是主要的工具, 除此之外皆为辅助工具。第二, 是文体因素, 所谓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以及散文等几大文体类型, 基于不同的问题, 其阅读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学生必须先对不同文体特征进行了解掌握, 才结合自身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第三, 是内容因素。所谓内容, 即是文章或作品中主要的写作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关注的因素即为此点。第四, 是方式因素, 即为文章的表达方式采取何种形式, 主要分为记叙、议论、说明以及抒情等四种基本表达方式类型。最后, 是文章或作品的意义, 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 要明确本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 并追问作者这么写作的目的, 重点词句所表达的含义, 为什么要如此表达等。总而言之, 基于“语文角度”的阅读指导, 必须对通过不断地求真发问, 对文章做到详尽地分析掌握。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 因此很多学校在新课改的带动下, 进行了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 主要是通过设立预习、巩固的学案, 并在课堂中进行合作研究、纠正反馈以及启发等多种方式的阅读训练, 但在实际的阅读指导教学中, 教学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应该首先明确无论是设计何种形式的阅读指导训练, 小学语文都必须要保证语文教育的初衷, 突出祖国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阅读理解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 在读中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深刻内涵, 必须将多读作为设计的主要根本, 如果学生缺少对文章的“读”, 那么无论教学方案设计得如何科学, 学生仍然还是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因此基于“语文角度”的阅读指导要想具有良好的教育实效, 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

三、基于“语文角度”阅读指导的具体实施方案

( 一) 从学生具有阅读兴趣的内容出发, 带入“语文角度”的阅读指导教学

如果仅仅将阅读当作是学生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 那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 势必会显得枯燥乏味, 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如果在阅读中重视小学生对其的兴趣, 那么阅读指导势必将会进行得事半功倍。因此, 基于“语文角度”的阅读指导, 可以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的策略, 自然而然地将“语文角度”阅读指导带入其中, 让学生随着兴趣的源动力, 感受到以“语文角度”阅读文章的乐趣, 从而爱上阅读, 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通过相关调查得知, 95%以上的小学生都对带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包括古代故事、神话、寓言以及童话等类型的课文, 最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在注入这类课文的授课中, 加入“语文角度”阅读模式的指导。例如,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的授课中, 先将课文进行朗读, 可以采取一人一段的形式朗读, 也可以集体朗读, 当朗读结束后, 学生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表层含义, 接下来就由教师进行深层次的内容阅读指导, 对学生们进行提问: 课文开始时说的“蛋特别大”中的特别两字是什么意思, 加这两个字起到什么作用。之后文中所说的“除了妈妈疼爱他”的“除了”是什么意思, 丑小鸭离开家时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 这个故事为我们阐述了什么道理, 等等。总而言之, 就是通过文章重点字词句的深入理解, 达到体会全文内涵的阅读目的。

( 二) 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实效, 必须针对不同阅读内容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 可在阅读指导的实际教学中, 很多小学教师往往忽视阅读方法的教学指导, 仅仅将不断重复的单调阅读, 当作阅读的主要分析方法, 这种阅读方式也是导致学生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 教师在基于“语文角度”的阅读指导中, 应当加入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文章时, 可以采取整体的泛读、重点处的深读、精读等阅读方式进行理解分析, 在阅读的形式方面, 可以选择默读、自读、以组为单位接读、分角色扮演朗读以及全体齐读等多种灵活的阅读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的不断变化, 可以防止学生的阅读疲劳,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加阅读指导的教育实效。并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习惯养成时, 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会得到突飞猛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非是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 因为强制性阅读, 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降低阅读效率。因此,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培养, 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 加入感情, 通过此种方式更好地体会文中内容。

四、结束语

要明确阅读训练对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意义, 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仅仅将字词理解作为授课重点, 将无法使学生的语文潜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因此, 必须在以往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加入基于“语文角度”的阅读训练指导, 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学会如何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通过这种方式, 不但可使学生能够更加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准确深刻地表达自身情感, 还能在阅读的过程中, 陶冶情操, 提高文学素养,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真正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芳, 陈佳琪.阅读, 语文的魅力体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小学教学研究, 2011, (05) .

[2]黄筱蓉.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 (02) .

[3]李佳荣.关于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 2012, (12) .

语文角度 篇2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要有真情实感;

④600字以上。

解析:

作为半命题的作文考题,一般都具有相对灵活性。没有所谓的题目大框架限制,只要求考生在符合题目方向的基础上成就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积攒,从普通价值观来说一般体现在金钱上、能力上或广泛的物质层面。那么中考考生如何在审题过程中有所体悟,在没有局限性的题干之下写出新颖的题材和丰满的内容呢,这是对考生的一个考验。

积攒一词有别于积累,可能积累更贴近中考考生的生活,他们就会以学习知识和社会经验来作为文章的主线,而积攒一词更倾向于物质方面的累加,会让中考考生无从下手,而一旦他们选择将物质层面的积攒和精神层面的积累混为一谈时,也就是分数流失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应该把握作文题目想让你走的那个大方向,再从自己的经验里获取文章脉络的精髓。因此考生可以选择比较贴近生活的物质题材,或者走比较模棱两可的路线,将适合于积攒二字的精神内容也能进行筛选使用。

◎海伦·凯勒、上海慈善基金会、相机、礼物互换、回忆、平行线、真心、留言板、善缘恶果、剪刀手爱德华

作业:

语文教学创意的三个角度 篇3

一、品读——春雨润物细无声

无论是“品读”“素读”,还是“细读”“语文味”,都强调语文课必须是语文课的样子,首要的就是读懂文本。否则,所谓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而我们的很多语文课却是浮皮潦草,粗糙失语,要么望文兴叹、无从着手,要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思维散漫、随意解读。根本走不进文本,带领学生折腾半天,只得出几句空洞的鹦鹉学舌式的结论,始终不过是语文的“门外汉”。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咀嚼语言文字的能力,能感知语言文字的意味、情味、趣味,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方能血肉丰满;缺少了品读的语文教学,语言文字不能直达心灵,没有了清心涵泳、神遇意会的时机;学生听其美而不能尝其美,就不足为怪了。只有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进得去,出得来,我们才会获得新鲜的感受,嚼出语言香,品出语文味,获得重要的第一印象。

这就需要我们去揣摩语言,推敲语句,点拨疑难,启发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求我们将文章泡开来,煮起来,真正品出语文的滋味,成为我们的语文素养,成就我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我们走进文本,读懂文本,以心会文,我们才真正走进了语文的宝山,打开了语文的宝库,才会常读常新,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卡尔维诺曾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卡尔维诺《为什么阅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第229页)对我们而言,在引领学生的阅读中,与文本会面、交流、对话,得出属于自我的心得、心语、心情,要让学生发现越来越多的新层面,既能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能收获细读言语形式的经验、情绪和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力就能提升。关注文本,切入文本,才能将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道,更具语文特色,成为货真价实的语文。

我们且看1997年邓彤老师获得安徽教坛新星评比一等奖的课例《明湖居听书》品读重点段落的片段。

师:确实,王小玉相貌平平,“不过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却有一种非凡的神韵气质。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通过眼睛写她的气质。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啰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生①:我觉得可以写简单些,不是说简洁是一种境界吗?“眼如秋水”已经写出了王小玉眼睛的美,后面就不必再重复了。

师:你认为后面几句是画蛇添足?(该生点头。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发言)你的看法呢?

生②:我说不准。不过,既然刘鹗是大文学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

(学生大笑,该生有些难为情。教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这种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学大师笔下确实不会有太多问题。但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必须从语句本身去找根据。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组博喻,请你说说比喻的基本特征。

生: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

师:秋水与眼睛的相似处在哪里?

生:(顿悟)这句话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

师:(追问)那么,“寒星”有何特征?

生:非常明亮!

师:“宝珠”呢?

生:有美丽的光泽。

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呢?

生:黑白分明。

师:仅此而已?

生:(补充)圆润灵动。

师:分析得多好啊!(面向①)请你把他(指生②)刚才的分析综合一下好吗?

生①:这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

师:你还认定后面几个比喻是蛇足吗?

生①:(笑)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

师:是呵,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写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晴是最美的风景。

邓彤老师倡导“素读”,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品读语言。对于语言的妙处学生一时还不能完全领会,他就用反问法来启发学生思考,仔细揣摩。在学生思考不通的时候,邓老师又适时地搭了把手,提示学生关注“比喻的基本特征”,这时候学生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小说是用不同比喻从不同角度来描摹小玉眼睛的特点,从而达到传神写照。

二、构思——天机云锦用在我

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并不像理科教材那样能够给我们提供详尽的知识演绎与一定的教学思路。如果我们教师依注作解,照本宣科,那无疑是缴械投降,承认自己教学的失败。所以,我们语文教学更需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融入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而进行教学创意设计。怎么才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进行教学构思。这就像给了你一些材料,需要你去选材、搭配、烹炒,需要掌握火候,添加佐料,搅拌翻炒,才能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大餐。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与总导演,巧思妙想,剪裁布局,设计活动的具体流程,让这堂课有了骨架,有了肌理,有了精气神,赋予了这堂课鲜活的生命。

这种巧妙构思、设计剪裁的功夫正是教学创意所在,没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很难办到的。教学艺术必须具有创造性,诚如克莱德·E·柯伦在《教学的美学》中指出的:教学“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作性便是艺术”。它需要仔细考虑教学的切入点,教材的重构,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展开,教学的衔接等。特别是需要优化教材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架构。而这种创意主要体现在“角度”二字之上。因为“角度”好,“角度”与众不同,便有了个性、有了思想、有了智慧,于是就叫做“创意”。只有这样,教材才凿破混沌,得以突破;学习才找到抓手,得以落实;课堂才组织协调,得以和美。只有这样,这堂课才会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精彩纷呈,不期而至。这样才给了学生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天地。讲求教学艺术的人很多,像余映潮老师长期致力于教学艺术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一线串珠”“板块积累”“变角逆序”“多角反复”等一系列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在2012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谢飞老师的《苏武传》课例就是以独特的教学构思取胜,从而一举获得一等奖第二名。

《苏武传》篇幅较长,应该说可讲的东西很多,但谢老师将《苏武传》教学定位在人物传记上,教学的重点确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而这堂最大的创意在于巧妙的教学构思,机智地切入教学,以“贯穿全文的是苏武投降与不投降的矛盾”来总领这堂课的教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整个课堂的结构简洁明晰,为这堂课的成功提供了保证。因为,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正是优化教学设计,这也是提高课堂效能的前提和起点。

在简单课堂导入之后,谢老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提问“贯穿全文的是一对什么矛盾”。在明确是“降”与“不降”之后,进一步引导发问,为了让苏武投降,匈奴先后使用了哪些手段,然后和学生一起把匈奴用的手段一一概括出来——以死相逼、以利相诱、以苦折磨、故友劝降。在这样的整体感知之后,进入人物品读的中心环节。重点讨论面对这些手段,苏武是如何一一应对的。这个环节进一步明确都是怎样以死相逼、以利相诱、以苦折磨、故友劝降,苏武又具体怎样应对破解,最后归结为苏武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私情不动的崇高人格。其中穿插人物之间的对比,劝降的策略,字句的品读等,让学生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会读”。整个一堂课以主问题为线索贯穿,以把握人物形象为重点,删繁就简,从而举重若轻,有条有理,从容不迫,体现出较高的教学构思艺术。

三、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

一篇文章,无论有怎样华美的藻饰,炫人的技巧,如果没有充沛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都不可能成为传之不朽的好文章。也正因如此,同样的道理,我们常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说教学构思是“技”的话,那么教学立意则是“道”。进乎技矣,由技入道则是我们教学的必然追求。选取教学内容,决断教学立意,这是整堂课的灵魂,否则,不过七宝楼台、花拳绣腿而已,仅仅博人一笑,不足以感动人心,收获教益。所谓教学立意,它指向于课堂教学的目标意旨,包括教学的思想、采用的方法、设定的目标、选择的范式等。它是一堂课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定位,统摄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个人对教材及课程理念的认识与把握,对语文与教育的理解与建构。正是这种教学立意占领教学的制高点,决定了这堂课的高度,让整堂课站立起来,从而境界高远,兴味盎然,意味悠长。

教师要准确定位语文本体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文本的意图,就等于要把开水中的白糖又拿出来,太难!我想,这或许是不少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的真正原因。如此难学的语文,如此难行的“旅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拣取“旅途”中最美的“贝壳”。而这一切,必须从教师的“教学立意”开始,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教学立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视野、情趣、思想。首先是我们教师要与文本对话,与教材碰撞,与学生相遇,才能有教学立意的确立。如此,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就能围绕一个中心,具体规划教授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传达怎样的情感态度,传递怎样的价值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2002年程少堂老师执教《荷花淀》公开课,他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去立意教学,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

程老师希望在名著重读(“生”读)方面提供一种新的理念,一条全新的可资借鉴的“陌生化”(此处借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术语,指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不断更新,要使熟悉的变得陌生,给人以新鲜的刺激)思路,并企图借此机会给既有的小说教学模式来一个建设性的冲击。在教学《荷花淀》时程老师打破小说惯常的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等的分析,给大家提出一种新的视角读小说:从孙犁的小说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的精神。“企图让学生通过《荷花淀》的欣赏,学会用一种新的即文化学(包括语言学)的眼光读孙犁的小说。情节、环境、人物性格当然是要分析的,但是在文化的视野之下分析(当然仍然必须是文学分析)。尝试把文、史、哲真正打通。”

教学之初,程老师从日常生活看中西文化差异谈起,巧妙地导入新课,引出学习目标。程老师说:“我今天就跟大家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讲《荷花淀》,我教给大家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读《荷花淀》,乃至来读其他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很浓郁的小说,我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就在这里。”“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紧接着教学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三个层次对课文进行文化解读,其中渗透中西比较、替换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关系和谐的特点。最后程少堂老师小结道:中和(适中和谐)精神与中和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状态,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应该说,程老师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立意教学,解读文本、沟通文哲,的确是高人一头,开出新境。

一堂有创意的好课,应该是饱含了情感,活动了手脚,运用了智慧,从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真实有效,学得实,教得活,想得深,真正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彤.《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J].太原:语文教学通讯,1999(2).

[2]谢飞.《苏武传》教学实录[J].太原:语文教学通讯(A版),2013年(10).

语文角度 篇4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转变观念

从传统意义上讲, 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 而目前语文教学除了肯定其工具性之外, 更多的是强调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 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思想, 而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 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 本人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是必须扬弃的, 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 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 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省略, 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省略。

二转变角色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单向地传输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 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得学什么,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 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诚然,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全盘否定,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教师一讲到底, 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师生一问一答, 剥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结果造成了费时较多、收效较少的局面。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逐步地转变角色: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 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自始至终都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较为科学的教案。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现代语文教学要求转变角色, 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 力求参与某项活动, 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 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 并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 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他们能认真思索、钻研, 直至攻破;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意志力, 而在这样的力量的支配下, 会使他们迸发出无穷的智慧, 促其成才。语文课教学之初, 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个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 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 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四快乐教学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这是两千多年前《论语》里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表述, 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 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 实施快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快乐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氛围分不开。首先, 提倡教师微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 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教学, 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再次, 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地巩固、发展, 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式。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 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悦的心情, 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帮助。也可用故事、表演、挑刺、幽默等趣味性措施, 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更深刻、更全面。

总之, 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只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改革才能真正做到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才能在时代潮流中与时俱进,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语文学科的性质, 由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性、思想性, 到80年代的工具性, 进而发展到现代的人文性。语文学科性质的改变, 使语文教学也相应地发生了改进。面对当前语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本文将从转变观念、转变角度、激发兴趣、快乐教学四个角度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从职业角度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5

教师要教书育人,要为人师表,从职业角度的层面看,注定了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即与其他职业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本身要用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服务对象。教师本人言谈的谦和,举止的端庄,仪表的朴素整洁等各方面都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所以我们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找到、找准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圆满而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交流思想、传承文明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在学生所有的求学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头脑几乎还处在知识空白期,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语文教学此时的任务就是传授基本知识,引导他们学会思维,让他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一些高尚思想、基本道德的教育也几乎是语文开始,所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主要在传道授业,为学生奠基美好人生。

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一定要确保正确、清晰、严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具有鲜活的源源不断的长流之水才能不断地滋润求知若渴的孩子们的心田。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重视培训,不断“充电”,终身学习的从业理念,多渠道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扎扎实实地提高业务水平。

多角度创设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篇6

一、渲染阅读教学的艺术氛围

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创设与所教学的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营造课堂阅读教学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体验领会课文的同时,获得艺术感染得到美的感受。在教《三峡》一课时,课前播放《长江之歌》音乐及长江山峡的风光辑录片,用激昂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引到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它那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哦山峦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揣摩妙点,感受课文中的优美画面,体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拓展视野

语文学习仅凭课内的几十篇课文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广泛涉取,拓宽视野,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优秀数目,供学生课外选读,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在同学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在每周的教学课时中抽出一课时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评析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课文,品评中外名著,吟咏诗歌;开展语文小课堂,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典故、诗歌、格言、警句等,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展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出不同的感受,如:文学能陶冶人情操,可以感受到其中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不会忘记《红岩》里江姐的坚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的顽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水浒》中的鲁智深的嫉恶如仇。这样做的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课堂内外初步形成了“与书同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中用到的语文知识非常多,教师要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社会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把課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和传播功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感到语文的有用,在生活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自编手抄报和黑板报,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写借条、假条、倡议书、招领启事等。这有利于学生愉快活泼地学习,并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训练,讲究语言的运用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典范,对学生在语言的应用和修养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终身受用。

四、尊重学生差异,树立阅读自信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时间长了就会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太多考虑就能回答出来,这时对他们而言也没有成功的喜悦同样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设置提出问题要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阅读的自信,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五、强化“读”的训练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读书的机会并不多,课堂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支配,多是带领学生就课文就行分析讨论,如分析句子,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概括写作特点等。这样的课堂,教师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读书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金口未开,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多练,自己少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让学生把书读好,再学习课文时,时常采用同学们自己喜欢阅读的方式读课文,用“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交流自学成果”这一过程,指导学生用心去读,读悟相融,然后通过发问,同学们都能找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浅谈语文课堂的常见切入角度 篇7

一、从文本背景角度切入

许多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定是在历史上的某个特殊时期产生,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也会孕育经典文学作品,在很多教学设计中,会将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单独作为一个版块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积累和巩固。但在很多经典篇目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着眼于全局,以历史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方能体会作者、文本的情感,而且阅读的前提便是投入语境,没有背景环境的营造,直接进行文本阅读,或许会事倍功半。有一些篇目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将文本的背景、作者的相关信息直接作为切入角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长恨歌》的教学,诗歌教学需要审美情趣,也需要营造情景,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从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入手,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再加以深入,可以联系各个时代人们对这一爱情悲剧的不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也慢慢加入自己的体会,也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的动机和本文独特的魅力。

二、从文章中的关键词切入

诗歌有诗眼,文章有文眼,皆为语文教学中必须把握的重点,也是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关键点。在很多作品的解读中,这些关键词本身便独具吸引力,也可以成为课堂切入的良机。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俄国文学本身便有独特的魅力,更何况出自短篇巨匠契诃夫之手,优秀作品本应很好教学,但由于本文描写的时代和我们当今相距甚远,学生本来就不太好把握其主旨思想,再加上学生接触国外小说较少,很多作者语言背后的深意难以体会,因此,在导入时,我们就可以抓住一个关键词“套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围绕套子提出一些问题,在阅读中逐步解答这些问题,自然形成课堂的几个充分衔接的组成部分,如:“这是怎么样的套子?”“为什么要置身于套子中?”“这样的套子有什么危害?”“作者为什么将矛头对准套中人?”等等,很容易让学生抓住本文的重点,进行有序有效的文本阅读。

三、从课后习题切入

课文本身有许多的重点、难点,究竟哪些是课标考纲中明确规定的,又有哪些是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之匙其实可以在课后习题中发现。教材编写其实已经把重要的问题、关键的知识点明确在课后习题中,把握住课后习题,也就把握了文本学习的重难点,从而达到这堂语文课的学习目标。

如《蜀相》的教学,课后的思考题便有: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这几个问题其实已经明确诗文的学习要点,且本身便带有趣味性和思想深度,以此为切入点,能让学生快速找到鉴赏该诗的角度和方法。

四、从课下注释切入

课下注释在文本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资料,是自主学习的好工具,更可以作为教师授课的切入点。充分运用课下注释来质疑、解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了解本文的背景,作者的相关信息,把握本课学习的重点。

如《项羽之死》一课的课下注释1: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是编者加的。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起兵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乘虚从黄河以南,攻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并派兵据守函谷关。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相见,不久,双方展开军事斗争,项羽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本文记载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注释本身已经将时代背景、人物信息、故事内容基本交代清楚,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本文的重点内容,借助这一点,我们从注释出发,可以提炼出几个很好的切入点:1.回顾《史记》相关信息;2.了解项羽的生平经历性格特征;3.概括本文的几个场景;4.体会本文悲剧性是如何营造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注释出发,将本文的学习要点明确,事半功倍。

当然,文本切入角度有很多,课堂导入方法也是百花齐放,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特定的学习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准切入角度,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打造出实效、高效的课堂。

摘要:新课切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切入是一种艺术。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文本内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护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本文通过从文本背景角度切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切入、从课后习题切入、从课下注释切入四个方面浅谈了语文课堂的几种常见切入角度。

高中语文文本要注重多角度解读 篇8

(1) 以教参为本。教参, 只是教学参考, 资料汇编, 或提供教材编订者的一家认识, 不是文本的最终解释, 唯一答案。但有的教师现在却离了教参便无法进行文本解读。教参字字珠玑, 对教参不作深入的探究、分析, 照搬照套, 现买现卖。其实, 生活即教育, 那么生活即教参, 社会即教参, 有字书是教参, 无字书也是教参, 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可称之为教参。因此, 教参的参考价值应该是永恒的、鲜活的。

(2) 简单化、标签式。所谓的简单化、标签式, 就是对文本的理解缺少鲜活、生动的人生体验, 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的过程, 总是用一种相对单一的观念给定论, 用相对简单的善恶、对错、优劣来区分。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解析, 许多老师简单地认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 不值得同情。虚荣心又岂是玛蒂尔德所独有, 不是人类的共性吗?十年中的玛蒂尔德能够勇于面对生活的转变, 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 她的达观, 她的诚实, 她的善良与质朴, 不是又很可爱吗?

那么, 如何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扩展文化视野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曾说:“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 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已呈多元化趋势, 老师渐渐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地位。因此想让学生信服或尽职地引导学生学习, 老师就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就要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书籍来充盈自己的心灵。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 要融入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 不要指望解读有标准答案, 不要指望有固定的模式, 不要指望通过“捷径”来求得文本解读的“正确”, 要做到“入乎其内, 入乎其外”。正如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如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不能入得书, 则不得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于言下。唯知出知入, 得尽读书之法也。”

二、找准突破口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能力, 要读进去, 又要走出来。这样他才能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才能引领学生有效地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一个好的突破口, 不仅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身”入文本, 形成“人文”对话, 实现文本的有效多元解读。首先, 以文章标题为突破口。许多文章的标题或与文章内容或与文章主旨有关, 抓住了标题, 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的纲。在教授《我不是个好儿子》一文时, 可先就题目设问:我为什么不是个好儿子?从你的角度评价, 作者到底是不是个好儿子?在教《套中人》时, 可先就题目设问, 谁是套中人?为什么把他称为套中人?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以这些问题导入正文的学习, 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把握课文内容, 而且更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来解读文本。其次, 以关键人物或关键片段为突破口。比如, 以文章细节为突破口。《宝玉挨打》中, 在讲到如何理解贾

重温经典, 感受颇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揭示了杜十娘和李甲的爱情悲剧, 刻画了美丽、聪敏, 热情, 机智沉稳, 颇有心机、心地善良, 轻财好义的杜十娘形象。她早有从良之志, 见李甲忠厚老成, 便把从良的希望和爱情幸福生活寄托在李甲身上。她抓住机会, 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完成从良心愿。当她满怀憧憬幸福生活随李甲返家时, 途中却遇孙富, 他被十娘高超的技艺和婉转亮丽的歌喉吸引, 目睹十娘美貌, 便起祸心, 诱使李甲出卖十娘, 彻底粉碎了十娘的美梦。她怒斥奸商孙富和负心汉李甲, 怒沉百宝箱, 投江自尽。李甲归家后, “终日愧悔, 成为精神疾病, 终身不愈。孙富闭眼就见杜十娘围随身旁, 痛骂淋漓, 他郁郁身亡。”看过之后, 不禁佩服十娘的心机和智慧, 感叹十娘的谈吐不凡, 怒恨李甲的负心与孙富的奸诈。冷静之后便有几点感慨, 想与大家交流。

一、合情合理地考验对方

当她抓住老鸨一时气话, 达成口头协议, 300两银子为自己赎身时, 十娘兴奋异常, 她终于有摆脱苦海的希望。可300两银子对于囊空如洗、借贷无门的李甲来说, 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而对于京都名妓的杜十娘来说, 却是小菜一碟。但十娘却让李甲四处奔波借贷, 也是考验李甲是否对自己真心诚意。百宝箱迟迟不露面, 直到最后自己被李甲卖给孙富, 才拿出自己的百宝箱, 让李甲悔恨不已。百宝箱是自己今后生活的保障, 也是考验李甲的工具, 更是自己想得到李甲父母同意的法宝。假如杜十娘刚开始就把百宝箱让李甲知道, 她就判断不出李甲在乎的是她的容貌、还是自己积蓄八年的财富, 最后可能是人财两空。双方谈恋爱时, 是应该真诚, 但并不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合情合理地考验对方, 是认识对方、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

二、幸福建立在家庭能否接受的基础上

故事从头到尾都交代李甲害怕父亲, 只要想起父亲, 便会心里不安, 一方面自己钱财用尽, 科考无名, 无法向父亲交代;另一方面, 常出入妓院, 怕辱没门风。也就是说李甲和十娘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能否得到家里的承认。十娘也看透李甲心事, 想暂居苏州让朋友帮忙从中周旋, 再以财宝相助, 最终让家里承认他们的婚事。后来卖十娘还是担心父亲不接受妓女出身的十娘。所以, 父母能否承认自己, 是十娘进入李家的障碍, 是她今后能否幸福的基础。女孩子的幸福, 除了两人情投意合外, 还建立在男方家庭接受与和睦的基础上的。造成陆游与唐婉的婚姻悲剧是陆游的母亲不能接受唐婉,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是因为焦母不能接受兰芝, 贾宝玉与林黛玉终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因为贾府不能

政打宝玉时, 学生始终浮在表面, 不能深入理解。我让学生抓住贾政的三次流泪的细节, 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经过这一点拨, 气氛活跃, 学生不仅把贾政的内心世界剖析得很深, 而且也挖掘出宝玉挨打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另外, 还可以以评写、续写、补写各种写作形式为突破口。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驱遣学生大胆想象, 从而在作者、文本、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刻全面而又个性鲜明, 可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为杜十娘写一个颁奖词, 痛惜鲜花的凋零;为项链续写结局, 感受构思的精巧。《最后的常春藤叶》中, 老贝尔曼是如何将常春藤叶画到墙上的情节, 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出来, 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 笔者尝试过以写作形式让学生把空白情节写出来,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感悟人物的精神。

接受林黛玉。他们固然是情投意合、情真意切, 家庭不接受, 纵然是相伴成婚, 最终还是爱情悲剧结束。

三、幸福建立在对方能力、真心基础上

(1) 咱们再看看李甲。十娘见李甲忠厚老成, 才把幸福之宝押在他身上。他有钱时挥金如土, 手头十分阔绰;穷困时, 一点主意也没有, 单靠十娘接济。出身于官宦之家, 没有真才实学, 遇到老鸨的嘲笑和奚落只是羞愧气愤, 却无言辞反驳。看看十娘:抓住老鸨一句气话, 便做好从良的打算, 精心筹划。知道老鸨会反悔, 提前做好打算, 面对老鸨赖账言辞坚决, 让能说会道的老鸨无从辩驳抵赖。国子监的太学生、父亲寄希望顶立门户的李甲, 和十娘相比更显懦弱无能。这种靠家里养, 靠女人养的男人, 家庭富裕时还能度日, 贫困时一点主意技艺也没有。即便他们的婚事得到李父认同, 但如果李甲家庭败落、十娘积蓄用尽, 再有一双儿女, 李甲该如何养家呢?十娘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2) 十娘惊喜自己有赎身之日, 李甲借贷无门。面对柳遇春的分析劝解, 疑惑不定, 半晌无言, 连日不露面。“想起十娘对他的深情厚谊, 只是割舍不下”, 却无实际行动。直到十娘寻来, 拿200两银子, 李甲只是“惊喜过望”。而朋友柳遇春见十娘自献赎金, 钦佩、赞叹, 劝李甲不可辜负十娘一片真情。

(3) 面对孙富巧舌如簧的诱惑, 李甲忘记了十娘的情意、忘记了与十娘的海誓山盟, 忘记了十娘寄予他的深切厚望, 便全然相信孙富的分析。像这样无头无脑、懦弱自私的人, 卖十娘是早晚的事。

(4) 当十娘打开百宝箱, 李甲看到满满的一屉猫儿眼、祖母绿等奇珍异宝, 李甲抱住十娘双腿, 痛哭流涕:“十娘有此宝物, 事情即可挽回!”看来得到父亲的认同不是很难的事, 由此看来十娘的幸福之路有望实现。但李甲却因惧怕父亲, 影响自己的前途功名而卖掉十娘。没有真正去考虑让父母承认他们婚事的具体办法, 怯弱无能至极。

有人说是孙富毁灭了李甲和十娘的幸福, 有人说是李甲父亲挡住了他们幸福的天路。在我看来, 毁灭他们的幸福的是李甲自己, 是李甲没有真正把十娘放在心上。虽木已成舟、拜堂成婚, 但李甲没有真心把十娘当作自己的妻子来对待。

许多文学史上, 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 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但我从中悟到以上几点, 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 仅供交流, 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三、明确解读边界

理解提倡个性化, 可以多元, 但是必须有界。但究竟界是什么?干国祥《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中认为: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意义涉及六种要素, 一是阅读者, 二是文本, 三是思维假定, 四是其他阅读者意见, 五是互文性文本, 六是作者无意识。而俞发亮则在《多元有界, 界在哪里》中认为:解读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为前提, 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语境”和文本的关键语句, 解读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和文学艺术的审美。

语文角度 篇9

一、多元阅读, 激活学生思维引擎

(一) 自主阅读

小学生学力基础较低, 教师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时, 要给出必要的引导和帮助。首先, 教师要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目标, 为学生画出清晰的思维路线。其次, 是给出阅读示范展示, 让学生有可以模仿的榜样, 这样可以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再次, 要做好自主学习检查, 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检测验收, 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 提升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如教学《西湖》时,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的美景图片, 然后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 给出阅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听配乐朗读音频, 矫正读音, 总结每一个部分的大意;阅读课文, 说说课文描写了西湖哪些美景。学生自主学习结束,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表现, 给出下一步教学安排。教师给出具体阅读要求, 是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进行规范, 为学生指明了行动方向。

(二) 互动阅读

学生展开多元文本解读, 需要集合集体的力量。合作学习不可或缺,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师生互动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 不仅有益于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而且有效规避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部分弊端, 使得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1]合作学习的广泛开展, 为课堂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学法选择。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形式进行适度优化, 小组辩论、小组竞赛、小组检查、小组调查、小组操作、小组演绎等, 都属于合作学习形式, 如何做出合理选择, 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调研。

在教学《蒲公英》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展开阅读赏析, 并给出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角色朗读训练, 先分析角色性格特点, 然后分配角色, 展开朗读训练, 准备参加班级展示。学生进入合作学习, 讨论角色特点, 确定朗读基调, 并进行朗读彩排训练。在班级展示时, 学生表现非常积极, 合作互动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分角色朗读训练, 这是典型的合作互动学习。小学生对分角色朗读有特殊的敏感性, 在合作互动中, 自然表现出足够的参与热情, 其学习思维顺利启动。

二、连续设疑, 促生学生思维动力

(一) 主动质疑

设置疑难问题, 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学生大多有好奇心, 对悬疑问题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 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进, 用多种多样问题设计,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展开质疑活动时, 教师也要有必要的引导和启发。

如教学《小露珠》时,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活动, 并根据阅读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给出具体要求:阅读课文, 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同桌可以合作, 共同研究这些疑难问题, 要提升疑难问题的含金量。设计疑难问题不能刻意追求难度, 要针对学习思维实际。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质疑活动。学生很快就给出一系列的疑难问题, 经过教师筛选, 形成问题集锦:小动物和小露珠的对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小动物喜欢小露珠呢?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植物也喜欢小露珠?学完课文, 你想对小露珠说点什么呢?教师将疑难问题进行集中展示, 并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 很快便达成学习共识, 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 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引导, 帮助学生快速厘清思维方向, 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到位, 学习成果极为显著。

(二) 连续追问

在语文教学中,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基本形式, 特别是师生互动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不妨用追问形式展开教学引导, 促使学生学习思维逐渐走向深刻、走向多元。“师生互动是新课程改革下涌现出来的教学方法, 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互动不再流于形式, 是小学语文互动的目的。”[2]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式设疑、释疑, 都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崭新的动力, 学生学习思维自然启动, 课堂教学异常活跃。

在教学《石头书》时, 教师利用连续追问的形式, 对学生展开思维启动。如“刨根问底”这个词语, 教师问学生:什么是“刨根问底”?这个词语说明什么?这个词语在文本中是如何运用的?你平时会用这个词语吗?如果你会运用这个词语, 能否举例说明?学生针对教师的追问, 及时给出自己的见解:刨根问底就是从根本上进行询问, 要问到问题的实质上, 弄清事情的原委。这个词语说明科学探究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 要彻底弄清所有内情。这个词语在课文中说明川川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有探究的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平时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这个成语, 如:这些好东西你吃就是, 不用刨根问底是从哪里来的。教师针对一个成语展开典型追问教学, 有效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探究学习节奏之中。

三、读写结合,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读思结合、读写结合, 秉承的都是多元教学意识, 教师利用听说读写多种思维训练方式, 对学生展开训练, 势必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选择。

(一) 读思结合

所谓读思结合, 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利用问题引导、意境感染、案例解读、互动探究等方式, 促使学生展开深入阅读探索, 成功启动学生的思维, 形成读思结合学习成果。“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展开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思考活动, 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展开学习行动, 以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时, 读思结合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如《金子》, 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时, 给出具体的思考问题:课文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人公是如何获得真金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针对教师设问展开思考训练, 并达成认知共识:故事情节很简单, 人们听说萨文河畔有金子, 纷纷来挖掘, 可是都没有找到金子。彼得苦干了几个月, 也是没有找到金子, 但他无意间发现, 这块土地非常肥沃, 可以用来栽花。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 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是找到真金的人。主人公不懈努力, 利用土地种植鲜花, 最后获得了真金。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真理, 辛勤劳动, 一定可以获得丰硕的劳动成果, 只有脚踏实地努力, 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 读写结合

“思维是人的智力核心, 思维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思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要保证思维教学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持续发展, 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确实有效的教学策略。”[3]读写结合是最为基本的学习意识, 语文学习尤其如此,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教师要摆正读写关系, 不可出现认知偏差。读是写的前提和条件, 写是读的结果和体验。读写有机结合, 代表崭新的学习方向, 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

《每逢佳节倍思亲》涉及乡思话题, 教师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一个读写训练任务:认真阅读课文, 仿写一段习作, 体裁不限, 体现乡思主题。学生自发阅读文本, 并展开讨论。习作展示时,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元评价活动, 激励学生习作热情。有学生这样写:“人在佳节生乡思, 不知亲人可知否?他日回得故乡去, 登高方解乡思情。”三年级小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韵味, 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教师给出积极评价, 并让更多的学生展开习作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追求教学效度, 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是关键, 优化课堂互动学习是重点。教师对教学设计展开多重优化活动, 根据教学生成调整教学程序, 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思维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刻板走向灵动、从肤浅走向深刻。

参考文献

[1]余利燕.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保障小学语文学习效果[J].课外语文:下, 2015 (3) .

[2]王开梅.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上旬, 2016 (3) .

谈多角度开展乡村学校语文教学 篇10

山野乡村, 很多孩子是“野”惯了的, 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还不够强烈, 这给我们教育者的语文教学带来障碍。在乡村学校的语文教育中, 如何改变这些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除德育课负有重任以外, 恐怕就要数我们的语文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比较大了。那么, 语文教学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心态?怎样在这一基础上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怎样才能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 让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这是乡村学校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要培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多面手”, 其教学方式也应当多角度。具体来说, 多角度的语文教学有如下几点重要作用:

第一, 多角度的语文教学能改变思想守旧落后的隋性, 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笔者执教过的班级中, 曾经有两位学生, 理科成绩特棒, 但是语文成绩平平, 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特差, 说话很得罪人, 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融洽。他们自己和父母抱着“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陈旧的观念, 根本不在乎语文学习成绩怎么样。作为教育者应当及时纠正这一错误的看法。但笔者一直找不到恰当的理由说服他们。

有一天笔者在学生家中搞家访时, 电视上正在播放“神六”上天的镜头, 笔者忽然有了一个主意。笔者指着正对着话筒侃侃而谈的杨利伟对学生和家长说:“你们知道航天局为什么会选他上天的三个原因吗?”他们回答说:“不知道”。笔者接着说:“第一, 熟悉并通晓航天科学, 第二, 有适应太空环境的身体素质, 第三嘛”, 笔者欲言又止。他们追问道:“第三是什么?”笔者立即回答“第三是要有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显出不屑的神情, 说:“关这个什么事呀?”“假设说话不流利、通畅、没有条理化, 这怎么能面对全世界的观众呢?你们要知道他是经过1600—300—14—3人的淘汰竞争最后入圈的”。笔者接着趁热打铁:“虽然你们现在不是杨利伟, 但谁能保证以后谁没有杨利伟第二的机会呢?”

笔者发现这个故事对他们启迪很大, 他们后来自发的写日记评论, 课堂上主动请缨训练题目, 作文一丝不苟地完成, 并对语文表现出空前未有的激情, 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假设仅凭课堂疏导, 也许效果不会这么佳。

第二, 多角度的语文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他们稚嫩的人生阅历。

乡村语文教学不能搞纯文学的课堂教学, 应当是融合各方面知识内容的综合课。有两位教师在授《苏州园林》 (语文版7年级) 这一课时, 第一位教师以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入手, 以当时的教学大纲为思路, 再用这一课为样本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解。而第二位教师则先以“才子佳人”“运河古今”娓娓道来, 地域纵跨南北, 知识内容上至天文, 下涉地理。通过他多角度的内容丰富的诱导, 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扫第一位教师学生课堂晕晕入睡的沉闷景象, 最后很轻松地完成了《苏州园林》的教学任务, 就连听课教师也被他多元知识的教学所征服。在讲解的内容中获得许多闻所未闻的生物景观以及有关人文科学的知识, 事实上这位教师普通得连省都没有出过, 仅靠平时的广泛涉猎而临时充分运用罢了。两相对比, 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 多角度的语文教学能从某些德育细节上感化学生, 取得令人异想不到效果。

多角度的语文教学在德育上有好的互补作用, 这点笔者深有体会, 历史上也有很多成功人士被点化的事例, 笔者执教的班级在进入毕业班时, 综合三个班的学生, 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为小事互相扯皮, 笔者并没有像德育教师那样找其谈心通知家长, 而是找了汪国真的一首诗抄给学生并要求他们背诵, 并让他们对其中的“对于朋友、除了背叛, 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这句话说说体会。过了不久, 那些有意见的同学纷纷在日记中表达自己错了。今年电视台播出“洞穴之光”后, 笔者就把课堂搬到了电视机旁边, 让那些爱上网的学生观后说一下心得, 平等地和他们交谈, 让他们作自我认识, 这一教学方式不但感化学生, 也锻炼了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真是两全其美, 还有一个例子是平时劳动委员很难安排卫生, 于是笔者专门设计让爱逃避劳动的几个同学到低年级去当“临时教师”, 让他们自己体量命令得不到实施的滋味。笔者在语文教学上设计了许多这种新颖的不同寻常的多角度的教学, 尽最大限度地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充分地弥补德育所欠缺的空隙。也发挥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功用。

语文角度 篇11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反思;作文教学

一、高考作文题受到批评所引起的反思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一出,总会招致骂声一片,尤其是作文,似乎全社会人人都可以参与批评。批评多并不代表试卷的质量不好,相反,能引起争论与思考,本身就是高考的社会效应,这也恰恰说明了语文试卷在人们心中的分量。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拒绝平庸”出来以后,引来无数的批评。笔者整理了以下几种情况:

1.批评作文主题先行

江苏卷的命题者可谓煞费苦心,生怕学生审题偏差,误了人生十分重要的一场考试,因此给了学生明确的指向性,希望扶着他们走路,让他们走得更稳一些,然而这却成了诟病最多的地方。

其中不乏幽默的调侃,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把《拒绝平庸》评为“最平庸的题目”,有着“最便宜的思维和最不费吹灰之力既安全又保险的诸多特性”。

也有中肯的分析与期望。北大教授温儒敏就指出:有些省区市的作文题“指向性”太明显,例如:《拒绝平庸》《总有一种期待》《时间在流逝》等,考生可能早有准备,容易套题,也容易落入“文艺腔”一路。我赞成高考作文尽量往理性思维和开放性方面靠一靠。

2.批评文体倾向性过强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情况来看,写记叙文的得分普遍高于写议论文的。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也经常呼吁学生写体现高中生真实生活、感受和思想的记叙文。

但诚如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所说:“拒绝平庸”这个题目文体倾向性过强,常规记叙文很难操作。“平庸”指“寻常而不突出,平凡”,一个人是否“平庸”,非一时一事所能显示,而要“拒绝平庸”也非一朝一夕可见效,故而以叙一人一事为主且以描写见长的记叙文很难承载这样的过程。这就逼着考生一窝蜂扑向议论性文章,而议论性文章因为立意的限定也很难见出考生认识的深度。

3.批评引导学生说假话

不得不承认,“拒绝平庸”的思想确实能够代表很大一部分考生的心声,他们渴望不平凡的生活,因此三年来苦苦奋斗,为的就是金榜题名,出人头地。然而主题已定,必然限制另一部分学生的思想,为了谋求一个安全的分数,势必有大量的学生在“拒绝平庸”的大帽子下,不敢显露自己的真面目,只能说些违心的套话,大话,夹起尾巴做人,最终,我们的考生不过就是“平庸”的考生。

吉林卫视“天天五味评”栏目主持人梁宏达一针见血地指出:“拒绝平庸”就等于让学生里边一部分相对来讲承认自己很弱小,承认我自己不愿意去经历大风大浪,我愿意老老实实过一辈子的学生,写出“拒绝平庸”这种假话,这就是标准化答案!这样的捆绑,捆绑不出优秀学生,相反只能捆绑住他们的自由和想象力,这样的做法,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二、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拒绝平庸”

社会对于语文高考作文题的关注与批评,恰恰让我们语文教师有种深深的使命感。我们要学会批评,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面对高考考题,我们也确实有资格批评甚至谩骂,但是这之后呢?我们不能只图口舌之快,面对问题是否更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语文教师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呢?

首先,仔细审视这些批评,实际上指出了很多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一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力求保险而毫无创新的教学意识;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问题;三是知识教育的僵化导致学生思想僵化的问题。这里固然包含着体制的问题,但作为整体中重要环节的语文教师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平庸的语文教师必然培养出学生平庸的语文水平!

其次,这些批评意见以及2011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作文题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起到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做一个不平庸的语文教师,努力教出不平庸的学生?这才是看过批评之后我们应该做的事。

1.如何做不平庸的语文教师

(1)用广泛的阅读开阔视野

“语文老师把精力都放在做题目上了,书也不读了,教出来的学生能好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题海战术不仅把学生卷进了习题的漩涡,更把语文老师也拖进了那个黑洞。学生科目繁多,而教师是教育教学以外的杂事众多,将师生推到了阅读的荒原。而一个不爱阅读的语文老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老土的一句话,却是真理。读书的过程,就是用前人的头脑充实自己头脑的过程,便是提升智慧甚至再造生命的过程。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灵体悟,那力透纸背的情感,那飞扬的文字,任你驰骋想象,极尽冥思,于是我们才能得到新知,颐养性灵,茅塞顿开。

语文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来自于生活的体验,也不仅仅来自于科班学习的知识,更来自于阅读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要做一个不平庸的语文教师,就一定要为自己腾出阅读的时间,去开阔自己的视野。

(2)要用深刻的反思提升自我

以研促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途径。但铺天盖地的教育教学论文,究竟造就了多少个高水平的教师呢?

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盛产博士,却出不了大师?根据媒体披露,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们成了最盛产博士的国度。可是,随着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大师的辞世,下一个大师又在哪里?

其实两个问题的根本是一样的,功利化的思想主导了博士教育,也主导了教师发展方向。为评职称、为晋级……无非是追名逐利。

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教师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但要我们有深邃的目光,平静的心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反思。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反思,一次作业的批改也可以反思。不做大而空的高谈阔论,只从小处入手研究,也许我们也可以走出平庸的行列,在教师的岗位上散发出哪怕一点点的光与热。

2.用有效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题的好坏固然能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但是再平庸的作文题也可以写出不平庸的文章来!

有很多语文教师主张作文“無为而治”,认为与其乱作为,不如不作为。这话确实不错,所以作文教学一定要有效地作为。

(1)加强文体规范训练

因为过去几年很多创新形式的文体在高考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使得许多学生想要投机取巧,寄希望于别出心裁的文体,如书信体、寓言体等,殊不知创新的前提是要懂得规范。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文体规范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两种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

但作为高中生,如果只会写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文显然是不行的,在训练中,笔者特别强调要学生学会写复杂记叙文。

所谓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再局限于只叙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而通常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组成;第二,使用的表现手法更为复杂,即要求运用各种描写手段,使人物或者事件生动活泼起来;第三,在表达方式上的复杂了,要求做到记叙、抒情和议论综合运用,即所谓夹叙夹议兼抒情。

用形象的说法,复杂记叙文更像是“主题照片墙”。围绕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片断,采用适当的顺序,加以不同的点评与说明,重新构成画面丰富、主题鲜明的内容。这里最重要的是片断的结构。首先,要有贯穿始终的线索,这样材料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是片断的顺序,可以是层递式也可以是并列式,以层递式为佳,辅之以情景交融式和点面结合式。

议论文的训练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的形式,却忽视了议论文本身是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是存在现实意义,而不是摆一个议论文的架子的。事实上,议论文的思想性要远远高于形式的价值,即便用最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也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来的。当然一些技巧也是要注意训练的,比如论证的方法,大多数学生熟练运用的是例证法,一例一议的文章十分多见,如果能够变化使用喻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等,文章就更具阅读性,也自然能够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

(2)注重“三读”

所谓“三读”,是读书、读生活和读内心。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好文章的关键还在于思想内容,而来源就在生活中,书本里和自己的内心。读书,丰富自己的人生,开阔自己的视野;读生活,用一颗懂爱的心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读内心,让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我。

参考文献:

[1]盛玲.复杂记叙文的结构调控[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9).

[2]郭凤霞.重视文体规范,关注现实生活[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2).

[3]路军.作文文体教学的重要[J].教学交流:下半月,2008(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从学生角度初探语文教学切入点 篇12

吕叔湘说 过: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 而且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切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要从学生角度入手, 以学定教。教师在设计教学切入点时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和情感认识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 , 确定教学 方式 , 找准学生 学习的最 近发展区 , 以最优化的 教育策略 , 恰当切入 , 架起学生 、文本和教 师互动的桥梁。

二、语文教学切入点的具体运用

1.抓 住 学生 感 兴趣 的 点 切 入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从教学内容中捕捉到学生“好之”甚至“乐之”的“点”, 投其所好以切入课文, 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达到以趣促学的效果。

某些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头大, 尤其是写议论文。我在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上与学生这样对话:“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 ”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安全问题 , 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 , 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我的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

“其他班都去了! ”

……

学生群情激奋, 吵吵囔囔, 有的敲打桌子, 有的涨得满脸通红, 有的趴在桌上直生闷气。

“我更想知道, 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 ”我巧妙地将话语切入正题。“那么就将每个人的理由写出来吧! ”

此时的学生, 无不带着自己的意愿, 带着自己的希望, 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 写下情感激荡的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切入点如果使用了“最好的老师”的魔棒———兴趣, 就能点石成金。

2.贴 切 学 生的生活 切 入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回归生活, 倡导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生活是学生熟悉的, 如能从学生生活中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定会达到“引生活之水来浇灌教学之花”的效果。

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前, 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 然后用“文中的父亲与你的父亲相比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这一问题引入。因为课堂教学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始的, 所以学生感到熟悉而温馨, 调动生活中的感情积累通过比较、归纳等形式理解并学习课文, 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审美境界。

3.从 学 生的 疑 问 处 切 入

“疑”是学习的需要 , 是思维的开端 , 是创造的基础。古人云:“学贵有疑, 疑则进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 而是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 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自己去解决问题。”

《孔乙己 》写的是 一个悲剧 故事 , 而文中有 十多处写 笑或笑声, 颇令人费解。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置疑:我们生活中的喜剧往往能让人开怀大笑, 悲剧往往让人悲伤不已, 可以说戏剧和笑声、悲剧和泪水总是分不开的。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孔乙己》本是一篇悲剧, 却充满了笑声。那么悲剧里怎么会充满笑声呢?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哪些人在笑孔乙己? 笑什么? 为什么笑? 不同人的笑有什么独特内涵? 为什么以笑写悲? 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 用情感作催化剂 , 在风光旖 旎、芳草鲜 美、惊奇迭 现的精美 文字景观 中感性地滋养自己文学的灵性, 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感受文学的灌顶。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教师才能高屋建瓴, 占领教学的制高点, 学生才能揭开分析课文的“红盖头”, 才能少走弯路, 及时进入阅读主阵地,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时效性, 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的生命观点看待语文课堂教学,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从学生角度入手, 以学定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 确定教学方式, 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 恰当切入, 架起学生、文本和教师互动的桥梁。

上一篇:设计课程考核机械结构下一篇:涉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