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角度(精选12篇)
艺术角度 篇1
造成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奇特景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角度所致。在越来越开放的传播环境里,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下, 如果缺少视角选择, 就会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三种被动:其一, 一线记者采访效率不高;其二, 采编部门报道不易清晰;其三, 对重点、难点题材, 在有限时间内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只好绕着走。经济新闻要写得富有活力、富有特色、富有可读性, 同样要注意角度的选择。综观时下的一些经济新闻, 有相当一部分是从“领导角度”、“工作角度”、“行业角度”出发, 很难反映出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本质, 引起广大受众的足够重视。如何跳出单一的经济角度, 采写出一批既符合中央精神, 又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好新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从群众的角度落笔, 采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记得当时老百姓对传媒的各种经济新闻格外关注。有些外出赶集的农民把新华社播发的关于允许开放集市贸易的文章绑在扁担上, 如果有人不让他们出卖自己的农副产品, 割什么“资本主义尾巴”, 他们就会把这些报道拿出来跟他们讲理。现在我们的媒体每天都要刊发不少的经济新闻, 但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却不多。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我们有责任捅破改革措施同群众利益之间隔着的一层“窗户纸”, “及时准确地反映基层的呼声和愿望, 提供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
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关注是有强烈的选择性的, 比如银行利率的调整、物价起落的报道、再就业信息的发布、住房制度的改革等都能受到受众的重视和欢迎, 但对改革进程中的有些措施则不那么关心。这并不是这些措施不关人民群众的痛痒, 其实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 问题是我们的经济报道不善于揭示这一本质。比如说我们写农村的变化, 还满足于前几年那样写粮满仓、猪满圈、建新房、买新车等等, 就远远不够了, 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他们的心境, 把握人心所向、人心所盼、人心所思、人心所恶。对当前的农村政策, 他们是怎么看待其中的得失;对农村未来经济的发展, 他们是怎么想的;对农村基层干部状况, 他们是怎么分析的。如果经济报道能从这些方面选择角度, 就能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不但群众爱看, 各级领导也会感兴趣。
从群众角度去写, 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 而且有助于克服报道公式化、枯燥、干涩的毛病。2003年6月1日, 是南海伏季休渔开始的第一天, 粤港两地的电视台各报道了一条新闻, 同一题材的两条新闻采写的角度就完全不同。香港某电视台选取的是这个角度:记者来到海边的渔家, 渔民告诉记者, 伏季休渔一休要2个月, 收入减少了, 生活支出却不能少, 生活没有了着落, 他们决定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贴息贷款问题。而广东某电视台是这样报道的, 记者来到渔政部门, 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伏季休渔是国家的法令, 任何人不得违反禁令,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 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 严厉打击非法偷捕者。同一题材两位记者选择了不同的角度, 前者用平民的视角, 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报道伏季休渔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体现人文关怀,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后者单纯站在政府的角度, 对民情漠不关心, 这样太硬的新闻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 也很难起到上情下达的作用。因此从群众的角度下笔, 更能使政府新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深入人心。1993年5月, 新华社两名记者在湖南省衡南县采访时发现, 这个县一次印制的27万张“农民负担卡”, 真正发到农民手里的还不到40%, 大部分发到乡镇一级就卡了壳。于是他们撰写了《农民负担卡为何发不下去》的报道, 详细披露了这一严重违反国家政策的事实, 尖锐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新华社发通稿后, 被《光明日报》等12家省级以上大报相继采用, 读者反响十分强烈, 农民们看到报纸为他们说了话, 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都奔走相告。此后, 河南、山东等省发生的类似情况, 新华社分别以《怪哉:猪头税当人头税收》、《农民办张结婚证, 竟被收费千余元》为题一一曝光, 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新闻不但有助于体现经济报道着眼于实践, “敢为人民鼓与呼”的传统, 而且有力地提高了经济报道的威信。
事实上, 对中央的每一项决策, 老百姓、社会各群体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相应的反应, 既有积极的, 又有消极的。在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 以及重大经济措施, 包括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时, 我们的经济新闻要着力于从群众的角度, 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的报道, 提示出这些政策和措施, 会给老百姓带来些什么利益, 老百姓又需要如何抓住机遇,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积极参与开发建设。这样, 老百姓就会感到这些政策措施不再与己无关, 而是密切相关。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 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说到底, 是我国亿万人民亲自参与的一项伟大社会实践。记者要广泛深入地接触群众, 在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群众的首创精神中选择与群众利益相关、心理相关、认识相关的报道角度, 写出的报道就会合着群众的脉搏, 富有生活深度和思想深度。《羊城晚报》曾根据新华社的一条长电讯稿精编成一条消息《提醒记者……》, 则是一篇思想性强、影响力大的社会经济新闻。消息的内容是:辽宁大窑港湾的一批工人对来采访四个泊位竣工庆典报道的记者说, 写竣工剪彩的报道时, 不要都是“当官儿的名单一大串, 没咱工人的份”, 下工地“不要就爱跟着领导跑”, “工人见不到记者的影”, “搞好大中型企业关键是工人”, “不给工人鼓励, 政策再好也难见实效”。这篇从群众角度采写的报道, 写了事、写了人, 更写出了人的思想, 写出了工人自己的心里话, 也写出了许多读者想说而未说出的话, 说明了办好企业不能忘记工人阶级的道理。由此看出, 记者只有号准群众的脉搏, 摸透群众的需要, 从受众的眼光审视报道客体, 选择报道角度, 才有坚实的基础, 写出来的报道才有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采写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
市场同老百姓息息相关, 老百姓也离不开市场, 经济新闻要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组织报道的指导思想。记者要主动地去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研究读者最为关心的热点, 进而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从市场角度采写的经济新闻, 可以给政府的宏观决策、企业的经营行为、消费者的资金投向等方面以启示, 帮助他们从千变万化的经济领域中捕捉规律性的东西。西方传媒的采访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华尔街日报》有记者600人, 除一部分在世界各地当驻站记者外, 跑政府部门的记者仅十几个人, 其余均在各编辑部跑市场报道。这种“少数记者跑部门, 多数记者跑市场”的采访方式, 在西方传媒中屡见不鲜, 这是由市场经济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一位从事西方经济报道研究的学者曾写道: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寒暑表。市场又酷似一面镜子,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 高层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社会消费者都要按市场的指挥棒运作。这样重要的地方, 作为经济记者, 又怎能不深入进去采访呢?
市场经济要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通过市场。市场连接着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新闻源的这种变化, 要求我们把新闻的立足点及时地移向市场, 把采访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基层。1987年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苍山“蒜苔事件”, 是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中矛盾的集中体现。后来, 苍山县把教训变为财富, 围绕市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做了不少创造性的工作。记者在苍山实地调查发现苍山的变迁, 关键还是百万人民市场意识的觉醒, 大流通带动了大农业, 苍山被誉为山东的“南菜园”。为了进一步追踪苍山农民南下闯荡市场的脚印, 1991年, 记者到上海、浙江等农贸市场跟踪采访, 从全国大流通领域审视苍山局部的经验, 透过当年由于流通不畅引发蒜苔事件, 如今蔬菜却能渡江过海, 走向全国, 记者相继发表了《南菜园为何四季长青》、《走出山东方知市场无边》等探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战略性转变的思辨性新闻。1992年, 在惊涛骇浪中不断走向成熟的苍山农民, “把菜篮子挎到国际市场”去竞争, 在日本东京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苍山的路子对其他地方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闻作为上层建筑最敏感的一部分, 作为传播这场变革的媒体, 自然更应该顺其潮流, 与之适应, 为其服务。同时把经济新闻的立足点放在市场上, 正确地反映和引导市场, 适应这种变化, 经济新闻也应该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决定新闻价值的取向。
多年来, 许多记者习惯于跑领导机关、跑政府部门、跑各种会议来获取新闻线索, 不作深入采访, 不少生产、经济性报道成了正面表扬性的“黑板报”。这样的稿件往往大同小异, 毫无新意, 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经常深入到市场中去把握群众的脉搏, 把群众的情绪当作新闻市场的第一信号。湘潭电视台主创的经济新闻专题《抓大莫凑大》曾获湖南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角度选择就别具一格。该文没有过分关注作为湖南省七大企业集团之一的湖南湘潭电线电缆集团企业负责人如何贪污腐败导致企业破产的新闻角度, 而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反思这个大集团破产的原因。因为它的组建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搞“拉郎配”, 把原本分布在湖南省衡阳、娄底、湘潭三地的四家企业捆绑凑大, 这一行政行为有违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规律。这篇报道抓住事物发展变化中带方向性、苗头性的新闻事实作为宣传报道角度, 既触及了现实中的热点、难点、疑点, 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主流和发展趋势,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三、从大局角度出发, 增强宏观经济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经济报道本身有其特殊规律, 但不同经济现象相关性很强, 会连带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而社会问题又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当前经济报道较难把握, 关键就在如何把握好与经济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其核心就是要求牢牢树立社会稳定的意识, 在看待一些经济现象时, 必须有注重社会的观点和讲政治的观点, 概括说就是大局观。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指出, 经济新闻始终是我们报道的重点, 要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把握基调, 按照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重点宣传中央“双防”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成效;二是宣传亮点, 强调我们的经济在健康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虽遇到问题, 但没有伤及基本面;三是引导热点, 特别是对股市、粮价、房价、汇市等普遍关注的问题;四是分析难点, 统筹国内经济和世界的互动, 分析当前的不确定因素, 探讨如何确保经济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紧紧抓住“大局观”这个关键词, 用好用活高端资源, 以事明理、以小见大, 通过微观反映宏观, 体现经济大局与社会大局观, 往往是成功的探索。2007年, 猪肉、食用油和蔬菜价格走高, 市民对此反映强烈。CPI的涨跌, 很多人说是猪肉惹的祸, 但是猪肉价格的上涨为何会成为这轮农产品通胀的源头?2008年两会期间, 新华社记者采写了一组物价报道的稿件受到好评。《代表餐桌话涨价:一头猪不能承受的税费之重》、《重庆市生猪税费标准及实际征收表》、《“一头猪”的民生经济学———人大代表细算生猪利益账》。稿件以“一头猪”作为一个小切口, 通过一头猪的养殖全过程, 将围绕它的各种收费、利益链条等算了几本明白账, 使人们明白价格上涨背后蕴藏的深刻学问。稿件讲述养殖户的忧虑和困难, 反映中国物价变动和走向趋势, 以小见大的手法折射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问题。由人大代表来算这笔经济账, 通过他们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 拉近了人大会议和老百姓的距离。
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记者采写新闻的眼光和手法, 即采写新闻的视角应从追逐经济发展的大效益、大场面、大意义等, 转换到关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改变过去一味从政府部门角度去采写经济新闻的做法, 并深入挖掘新闻背后对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我们记忆犹深的是2004年的“江苏铁本”事件, 当时的大背景是国家针对金融、土地、项目审批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来控制投资过热。按照一般的思维, 这最多是个违规占地的典型, 无非就是占地规模更大些, 农民补偿更低些。报道中, 新华社记者没有过多关注“铁本事件”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上, 而是探讨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的特殊性, 就在于铁本项目的上马是连闯“红线”, 在土地审批、银行贷款等四个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稿件最终是将本是经济行为的铁本事件, 放在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 通过“以小见大”实现其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找到其中的典型性也就抓住了“七寸”。事实证明, 中央三令五申对钢铁等行业投资过热的预警是及时和正确的, 宏观调控的手段是有效的。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 “江苏铁本”事件的警示效应的确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陈芳.宏观经济报道的民生视角[J].中国记者, 2008, (12) .
[2]熊先志.经济新闻初探[M].香港:亚洲出版社, 1993.
艺术角度 篇2
2美声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2.1情感之美
在声乐领域,在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表演的时候,表演者首先需要对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行深入的领会。进而在表演的过程中,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表演技巧,将作品所富含的感情传递给观众。在美声声乐中,丰富而充沛的情感也是其在表演过程表现出的十分鲜明的特点。而情感之美,也是美声声乐所具备的十分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美声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类型,在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但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美声演唱技巧,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作品情感展示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美声声乐作品,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需要表演者在深刻理解、用心体会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虽然不同个体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不同的听众而言,只要表演者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演唱技巧,来将美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便可以使听众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内涵,以及美声声乐所具备的情感特质。因此,表演者便需要用心体会美声艺术中所包含的众多的情感,在用心领悟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所学到的歌唱技巧来使表演达到情感的深处。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实现技巧与情感的双重结合,需要演唱者对美声声乐技巧与情感展示进行合理的安排。美声声乐的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到作品的情感内涵,并结合合适的表演的技巧,进而更好的将作品中的情感完全的展现出来。
2.2声音之美
在声乐艺术中,无论何种类型的声乐,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寄托载体都是声音。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利用自身美好的声音对各种声乐作品进行表演,可以很好的吸引听众们的注意力,将阻品众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于美声声乐艺术而言,同样对声音有着极高的关注,并充满了声音之美。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美声声乐对演唱者的声音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一名合格的美声表演者需要经过长期、严格、标准的演唱和表演训练,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能够凭借着肌肉的力量来表达出声音的色彩。同时,还可以在演唱过程中借助美声演唱技巧,利用充沛的气息体积华美的.音色,借助声音的综合性和宽广性来,使相应的声音具备一定的音响效果,获得不同凡响的表演效果。另外,美声的声音审美特质还表现在咬文嚼字方面,在美声声乐艺术当中,还十分注重咬字技巧。从唱法角度进行分析,美声在气息上具有较为浑厚的特点。演唱中在腔体发出声音以后,需要演唱者依靠唇部的肌肉来对咬字情况进行控制。而美声的咬字来源于拉丁语系,要求其在保障连贯性的同时将咬字清晰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利用美声声乐技巧对各种中文艺术歌曲进行演绎的时候,便需要对相应的咬字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除艺术歌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普通歌唱者难以把握这一因素之外,在技术层面,中文的咬字断句方法与适用于外文歌剧的美声唱法并不契合,因而用西洋美声的演唱技法来演绎中国艺术歌曲难度极高,即使很杰出的美声歌唱家在演唱中文歌曲之时,听众也往往难以分辨其演唱的歌词内容。因此,还需要演唱者在表演中不断探索,逐渐摸索适合自己的美声演唱方法,以更好的展现出美声声乐的声音之美。
2.3内涵之美
美声艺术当中所具有的包容性特质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美声声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拥有极高的水准,是其他的艺术无法比拟的。在歌剧当中,美声的表演就占据了很重要的表演成分,在其他的艺术当中,也会借鉴美声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具体的美声声乐表演中,还需要结合不同声乐作品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美声技法,以更好的展现出美声声乐的内涵美特征。例如,中国美声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汉语语言完善结合,能够完美演绎中国声乐作品、体现中华民族音乐灵魂和韵味的歌唱方法。因此,在对各种中国美声作品进行表演的时候,还需要演唱者在对西方传统美声经过充分学习、消化、吸收并经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美声演唱。以实现美声声乐与中国汉语语言的良好结合,符合外国观众歌剧审美习惯的美声歌唱,又能够被中国人广为接受和喜欢的美声歌唱。
3结束语
总之,美声声乐艺术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但涉及到各种艺术理论和演唱技巧,也具备鲜明的美学特征。从审美角度进行分析,其在声音和情感以及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审美特征。在对美声声乐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从审美角度出发,掌握其艺术本质,进而更好促进美声声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东.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J].人民音乐(评论版),(01):52-55.
[2]滑静.聆听文化的声音文化审美意识形态下的中西“歌剧”唱腔音色比较研究初探[J].音乐创作,(03):158-160.
[3]张璨.民族审美习惯之差异对美声发声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05):6-7.
多角度创设语文阅读教学艺术 篇3
一、渲染阅读教学的艺术氛围
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创设与所教学的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营造课堂阅读教学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体验领会课文的同时,获得艺术感染得到美的感受。在教《三峡》一课时,课前播放《长江之歌》音乐及长江山峡的风光辑录片,用激昂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引到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它那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哦山峦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揣摩妙点,感受课文中的优美画面,体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拓展视野
语文学习仅凭课内的几十篇课文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广泛涉取,拓宽视野,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优秀数目,供学生课外选读,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在同学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在每周的教学课时中抽出一课时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评析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课文,品评中外名著,吟咏诗歌;开展语文小课堂,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典故、诗歌、格言、警句等,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展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出不同的感受,如:文学能陶冶人情操,可以感受到其中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不会忘记《红岩》里江姐的坚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的顽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水浒》中的鲁智深的嫉恶如仇。这样做的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课堂内外初步形成了“与书同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中用到的语文知识非常多,教师要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社会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把課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和传播功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感到语文的有用,在生活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自编手抄报和黑板报,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写借条、假条、倡议书、招领启事等。这有利于学生愉快活泼地学习,并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训练,讲究语言的运用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典范,对学生在语言的应用和修养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终身受用。
四、尊重学生差异,树立阅读自信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时间长了就会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太多考虑就能回答出来,这时对他们而言也没有成功的喜悦同样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设置提出问题要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阅读的自信,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五、强化“读”的训练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读书的机会并不多,课堂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支配,多是带领学生就课文就行分析讨论,如分析句子,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概括写作特点等。这样的课堂,教师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读书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金口未开,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多练,自己少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让学生把书读好,再学习课文时,时常采用同学们自己喜欢阅读的方式读课文,用“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交流自学成果”这一过程,指导学生用心去读,读悟相融,然后通过发问,同学们都能找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从美术角度谈艺术美 篇4
艺术的外在形式可以是事物, 可以是声音, 也可以是行为。美术的表现方式则是通过实物呈现的视觉艺术。“美”是美术作品生存的根本, 一件作品失去了“美”, 则毫无价值。美学家说过:“美术作品一定要美。”这个“美”正是艺术美。艺术美是一种独特的美, 它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一种思想、理念并引人思考, 使作品从形式上, 内容上达到完美的结合,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优秀的艺术作品虽然令热爱艺术的人爱不释手, 但它不一定是“美”的东西, 它或许看上去很难看。很美的东西不一定具备艺术美。拉非尔的画可谓“二美”结合 (艺术上的美和世俗中的美相结合) , 他的作品总是给人甜美的感觉, 波提切利的作品亦多以“美”而著称, 他们的作品因“美”而打动人, 而梵高笔下吃土豆的农夫, 割耳朵的自画像, 毕加索“解剖”的妓女, 抽烟斗的男人等, 看起来给人以恐怖或悲悯, 不会使人想到美。而他们的作品则更能打动人, 给人以震撼力, 打动观者的心灵, 这便是艺术“美”之所在。现代艺术往往不能以美术称之, 但它们能引导人们的思考, 它们依然很“美”。
艺术上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始终被人们闹得喋喋不休, 偌大得一个中国, 大部分艺术作品都是千片一律。形式和内容居然都有不成文的“规定”, 山水画必然是“斧劈”、“披麻”, 要有山有水有云有树有房屋, 否则不是山水;油画则要讲笔触, 讲肌理……, 中国人习惯于守程式, 讲法则, 笔笔皆有出处, 说《芥子园》害了几代学国画的是有些道理。设计行业亦然, 凡是“祖国”、“中华”题材的, 长城、故宫、天安门等。艺术上最忌程式化, 公式化。本来前人的法则自有前人的道理, 但一定成为定理, 便会失去生命力。一般都说内容决定形式, 但也不一定, 有时有了好的形式, 未必是先有内容的。艺术本无定法, 没有固定的程式, 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 也没有定法。艺术需要感情, 美需要感觉, 一切艺术类都是作者和观者心灵之间感觉的交接和碰撞而来的。
我们看到一副绘画作品, 被其深深地吸引, 沉浸在艺术的美妙之中。而旁边有人在解释:什么颜色大胆, 笔法朴拙, 构图奇特, 黑白处理得当, 这画似乎是哪儿哪儿的山水……说得愈是具体, 愈是显得不美。真正的美是模糊的。美往往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因为美来自情感, 人的情感是微妙的, 抽象的, 模糊的。我们看达利的画, 会被深深地震动, 但我们说不出到底“美”在那里, 一旦说得仔细, 达利的画也就失去吸引力。达利自己也拒绝解释他的作品。他说:“我和你们一样看到我的画感到惊讶。”艺术往往毋需太多的解释, 艺术是感性的, 它的美是属于感觉的, 是“从心造境” (郭若虚语) 的。千万不要把本来模糊的东西说得十分具体。
既然美是情感产物, 那么产生艺术美的唯一源泉是真情实感而非技术。技术可以帮助表现情感, 但技术绝非艺术。伟大的艺术品并非技术性都很高, 相反, 真正的艺术品, 其手段往往是笨拙的。而技术上相当高妙的, 艺术性往往不高--因为他缺乏感情。原始社会留下来的朴拙的岩画、石刻, 虽然手段极其落后, 然而并未丝毫影响其艺术美, 相反增加了艺术性。汉、唐雕塑, 洋洋大气, 气魄宏伟, 充满时代的激情。其手法质朴、古拙。而明清的雕饰品, 大部分虽技法精熟, 雕饰精到, 技法上远胜于前代, 但大都流于程式, 过分的雕饰必然导致庸俗, 让人看了并不觉得很美。罗丹说, 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同样, 真正的技巧是忽视技巧的。为艺术而艺术, 为技巧而技巧, 必然难以产生艺术的美。梵高在绘画时, 自己被深深地感动, 他富有激情的笔触完全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不会想到要用如何如何的技法等等。一切服从于艺术家的情感。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艺术家, 中国只有徐渭, 西方只有梵高。艺术家是因情感而激动而创作, 而非为创作而情感。
艺术作品因有艺术美而生存, 但现在艺术品是可以复制的或用人来复制, 或用机器复制, 艺术品被复制了。艺术美被复制吗?这当然要看被复制的程度。复制的与原作越接近, 其艺术美则会被复制一部分, 但作品可以复制, 作者的感情是不会被复制的, 即使作者本人复制本人的作品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这样做的) , 也不可能复制的一样, 因为很难再达到当时那种情境了。这也是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会有高峰和低谷的原因之一。北大美学家彭锋先生认为当艺术家作品被复制得一模一样时, 艺术品本身显得不重要了, 判断一件作品是否为意识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是艺术家创作的。我有不同的看法, 其一是艺术家如果没有艺术作品, 何以为艺术家?一个被认为是“艺术家”的人, 其生活方式又何以判断是不是艺术家?其二, 难道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任何“作品”都是艺术品吗?例如有一件作品的作者是一位普通人, 时间久了, 那位普通人成为知名的艺术家, 那么那件作品是不是艺术品呢?即便是伟大艺术家, 也有失败作。看来判断一件作品是否为艺术品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有“美”, 罗丹说:“在艺术中, 有‘性格’的作品, 才算是美的”。所谓“性格”, 就是不管是美的或是丑的, 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 甚至也可以叫做“双重性的真实”;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 就是人的面目, 姿势和动作, 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 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要使自己的作品有“性格”, 艺术家本人必然是有“性格”的, 艺术品永远是艺术家个人的表现。在艺术家的眼力, 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性格, 因为艺术家所看到的, 是他心灵的滤镜所透过的, 事物蕴藏得意义。艺术发展到今天, 呈现出近于混乱的局面, 什么样的形式都有, 打乱了我们原有的艺术欣赏习惯, 人们感到艺术欣赏今天很难有一个标准, 但什么样的才叫有“性格”呢?似乎又很难确定, 尤其是西方的一些“现代艺术”, 有的像是再做游戏。因为古典艺术是以和谐为美的, 而现代艺术的特点是不和谐。不“美”, 但往往令人思考。在当今杂乱的“艺术游戏”中, 我们应该冷静地去看, 如果在其“游戏”的内部传达了某种内容和趣味, 那就值得我们欣赏, 如果“游戏”里还透露出一种人生的体验, 一种生命的体验, 而且很巧妙, 引人深思, 这个游戏便是一件作品了。--艺术如何变, 是不会脱离感情的。“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 (狄德罗[法]语) 改变的只是表现方法和形式艺术表现的是站在自然前面的人的情感。吴冠中提出的“风筝不断线”也是这个道理。
摘要:本文从美术方面谈谈对艺术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供同行参考。
艺术角度 篇5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文化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然而对艺术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感官原理等基础研究相当滞后,知识的系统化与规范化不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造成艺术于行业理解的意识混乱。因此,在人类意识角度对人体感官的正确认知,对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发展和意识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叙述艺术和感官的基础概念,再通过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精髓进行感官与意识的创新分析,以人体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为基础,探究客观世界的规律与表现方法,为运用感官原理进行艺术表现和文化意识传播提供借鉴与方向。
关键词:文化艺术;人体感官;人类意识
“智人”是生物学分类中人属类的一种,是现今地球上全体人类的一个共有名称。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思想意识与创造力,而智人更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创造基础。探究人类自身原理和周边环境关系,有助于人类更好的认识自己与自然,掌握生命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改造新的事物与关系,发展和谐美好的文明。为了能更好的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从艺术角度需分析以下几个概念。
一、对文化艺术的概念分析
文化的概念比较广泛,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艺术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通过感官接受与表现人类生理与心理和外界事物之间的规律关系,并升华与改造。
二、对人体感官的认知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是一切感官的中枢。人体五大感官分别是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身体触觉。(一)艺术根据五大感官进行划分,又可以分为五大艺术类型,分别是:1.视觉艺术:通过人的眼睛感官及相适应的审美表现手段来传播和体验的艺术,是人体感官中最为灵敏与复杂的,也是人类最直接且主要的获取信息来源。视觉是人类对能量光的感知,能量以光的形式出现作用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中不同能量间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被视觉感官接收,进而有了光影色彩、造型空间、视觉审美等诸多视觉艺术要素,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2.听觉艺术:通过人的耳朵感官及相适应的审美表现手段来传播和体验的艺术,是人体感官中最为细腻和富于情感的,是仅次于视觉艺术中的第二大艺术形式。听觉是人类对能量振动的感知,客观世界中不同能量间呈现出不同的声音效果被听觉感官接收,进而有了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音调和力度等诸多听觉艺术要素,作用雨人的思想意识。3.嗅觉艺术:通过人的鼻子感官及相适应的审美表现手段来传播和体验的艺术,相比较感官中的视觉与听觉艺术,嗅觉艺术显得不易传播,更多时候是辅助其他感官艺术形式加强体验与传播力。如酿酒、烹饪等。中国古籍《黄帝内经》亦在嗅觉上根据五行进行“臊、焦、香、腥、腐”“五气”分类,区分气味的不同种类。嗅觉是人类对物质分子化学方式的感知,与味觉同属一种感官原理类型。能量以原子分子结构作用于鼻腔内嗅觉系统,进而有了气味的不同与强弱的体验。4.味觉艺术:通过人的舌头感官及相适应的审美表现手段来传播和体验的艺术,与嗅觉一样味觉艺术也不易于传播,“五行”中亦分成“酸、苦、甘、辛、咸”五种味觉,交替刺激人们的味蕾。味觉是人类对物质分子化学方式的感知,与嗅觉同属一种感官原理类型。能量以原子分子结构作用于口腔内味觉系统,进而有了味道的不同与强弱的体验。5.触觉艺术:通过人的身体感官及相应的审美表现手段来传播和体验的艺术,如按摩、性爱等。触觉实人类对能量物质化的感知,物质在不同气压和环境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物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等)与样式(软硬、湿滑、燥粗等)。能量以物质形式作用于人的触觉感官系统,给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体验。(二)针对感官在人体内部构造不同功能类型的划分,感官运行可以归纳整理为以下五个部分内容:1.接受系统:接受器官与神经系统等生理构造系统,负责感知外界事物刺激。2.存储系统:大脑和细胞等记忆存储及能量存储系统,负责感知信息的存储。3.识别系统:识别信息与能量等存储的系统,负责信息的整理、识别和分类。4.分析系统:信息整理与分析系统,负责对识别和分类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与判断。5.反馈系统:感官反馈与神经系统等生理构造系统,负责大脑等神经系统对信息判断后的反馈与执行,与外界实行互动。接受系统与反馈系统主要是以人体的五大感官等为主要媒介,而存储、识别和分析系统主要是以人体的内部构造与神经系统和生命能量为主要媒介。
三、感官与人的生理、心理和意识的联系
生物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的环境,人类生存也是一样,依赖于地球稳定的气候温度、空气湿度、水源食物链、磁场声波和能量辐射等。在生理和心理上,虽然个体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是生活在地球上有着相同环境的影响,地球人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不大。从物理学角度,地球处在太阳系相对稳定的环境,地球磁场与星际磁场间关系稳定,声波震动频率相对均衡,自身能量辐射和宇宙能量辐射相对较和谐。人类生存在此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谓“日用而不知其所用”,感官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影响人类生理与心理的舒适度。人体的结构是长期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而形成的,通过人体感官作用于人类的生理与心理,而舒适度是感官影响最为直观的一种方式,亦是文化艺术研究探索与传播的方向。舒适度可以概括为三种感知状态:舒适、不舒适、无感。1.舒适可以理解为各机能间流畅运行,身心愉悦的一种状态;2.不舒适可以理解为各机能间运行不流畅,身心抑郁痛苦的一种状态;3.而无感不从属于舒适与不舒适范畴,各机能基本正常运行,感官却难以感知的一种状态。舒适度可以分为生理、心理两种类型:(一)从生理角度,人体感官与人体结构在客观世界中都有一个承受范围1.感官上有感知范围:在一定范围内感官接受比较舒适自然,超出则不舒适,而超出最大接受范围则难以感知。如视觉的颜色敏感度、运动感知等,自然光的颜色和风扇高速旋转的扇叶人类就难以感知;还有听觉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16~20000赫兹等,低于和超出人类也一样难以感知;味觉中味蕾对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感知阈值各不相同等,感知也是一样;嗅觉与味觉会整合和相互作用,对不同的气味嗅觉神经系统对其嗅觉感知阈值又有不同等,也难以感知;触觉实为六种基本感觉,触觉、痛觉、冷觉、温觉、压觉及痒觉,其感知阈值亦有所区别。所以在感官感知上有舒适区与不舒适区,也有感官难以感知的部分。2.人体结构的承受范围:人体内和外界间承受的气压力,肌肉与骨骼等组织的承重力,肌肉与皮肤等组织的拉伸力,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能力,神经与脉管系统能力,内分泌与运动系统能力,生殖与泌尿系统能力等等,虽然每个人身体机能略有不同,但是各种调节能力都受限于环境与内在构造,如气压、温度、湿度和磁场辐射等。3.人体生存需求范围:所谓生存需求范围,是人体生理构造中,对特定方向上的本能需求,如饥饿口渴感、性欲、平衡感和抓痒等,在舒适度范围上就好比抓痒,太轻等于没抓,太重皮肉疼痛,只有位置和力度把握准确,才能即止痒又舒适。(二)从心理角度,人的情绪、情感和思维意识亦有舒适区域1.从人的情绪角度,“五行”亦划分“五志”,分别是怒、喜、思、忧悲、恐惊。情志又是性格塑造中很重要的特征,同性相惜、同感相知是情绪中舒适区域。2.从人的情感角度,喜好、厌恶是两种情感极端,普通人对于自己喜好的东西会产生舒适感,对于自己讨厌的会产生厌恶感,虽然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因特殊原因喜好发生转变,甚至对两种极端情感能成熟的平和理解,但是不能忽视个人情感。3.从人的思维意识角度,意识广度无限,但是意识可以归纳为探索与学习两种形式。探索是意识的好奇心,学习是意识的本能,而这是意识的舒适区。人的思维意识又可分为三类:潜意识、自我意识、高我意识。潜意识是人类的.DNA原始编码,是人的生理反射与原始本能,亦是生命诞生之初的所有安排;自我意识是人类个体自我感知和表达,有独立的自主逻辑思维;高我意识是诸多个体的不同选择和结果的集合,理解每个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使命,区分人的思想意识的三种阶段类型,更利于舒适区的掌握。
四、感官对人类意识的影响
感官,人类通过感官来感受外界事物,是意识与外界事物沟通的桥梁。如果人类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了感官,意识将变成虚无的纯粹能量和客观存在。人类意识通过大脑活动不断的收集信息,也不断拓展意识本身的界限,经验着身为个体所经验到的感知体验。(一)在感知层面,感官是人类生存并经验客观世界的一个载体保障。通过感官人类体验着个体所体验的独立感知,并让个体从客观世界中有所区别,并且感官让人能保护身体免受危险,更好的生存并经验客观世界。(二)在体验层面,人类通过不同感官感知,从不同的渠道和方向中经验着唯一的客观存在,使人对客观世界有了多方位的立体式体验与认识,探索不同面向的存在。(三)在学习层面,人类通过感官感知来了解和学习客观世界。通过感官的接受系统、存储系统、识别系统和分析系统,帮助人类体验个体的经验、感知意识的存在和促进意识间的沟通与转变,进而为后续的意识互动做好准备。此层面就是人类思想意识与情感逻辑的形成。(四)在互动层面,人类通过感官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客观世界借由感官感知把信息反馈给人的意识,而意识再通过感官感知作用于客观世界。这种互动就是人类创造的基础。(五)在意识创造层面,人类通过感官系统感知客观世界,体验意识的同时促进着意识提升,而人类意识亦通过感官系统作用于客观世界,适应环境的同时并改造这环境。借由感官,人类经验着个体意识的创造,然而人类在非感官系统感知领域亦感知到感官感知不到的存在,这种意识的突破与创造让人类更加体验到客观世界的伟大存在,为人类探索新的境界与高度提供方向。
五、结束语
感官是人体结构中最重要的系统,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离不开对感官系统和人类意识的探索。艺术是人类文化中精粹部分,通过感官系统探索人类内部生理与心理和人类外界事物之间的规律关系,并升华与改造。从艺术角度探究感官系统对人类意识的作用具有深刻意义,帮助人类认识自己与体验个人经验的同时,促进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与理解,提升人类意识的广度与深度,为人类未来的发展与探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本文研究着重艺术本身与东西方间哲学文化精粹思想结合,探索新的模式与概念研究。帮助人类意识的体验与感受,拓展意识感知的同时,为现实世界中人类集体意识回忆其忘却的记忆。
参考文献:
[1]袁立.易经[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02-01.
[2](上古)黄帝著,(商)伊尹等注.阴符经集释[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07-01.
[3](春秋)老子.道德经[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6-01.
[4]姚春鹏译.黄帝内经[M].中华书局,2014-12.
[5](唐)杜光庭,吕纯阳等注.清静经集释[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07.
[6][美]德隆瓦洛默基瑟德.生命之花[M].方智出版社,2013-05-23.
艺术角度 篇6
六世纪的格雷戈里大教皇说:“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表明了当时的绘画在朝图解概念的方向发展。服务于宗教和王权的主题性绘画,摆脱不了为了宣扬、教化的目的而重精确描述、再现的写实性的记录属性。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用图画向人展示他可占有的东西”——约翰·伯格。他们借助油画能精确再现实物的特点,用艺术作品来保留自我形象、炫耀财富。例如霍尔拜因的《两大使》。因此这时期,绘画注重真实和镜像再现的记录属性不可改变。这就是绘画的形象时期,绘画是对世界的再现,以世界呈现的样子如实记录、真实描述,绘画人物、风景以及事件是完全遵照眼睛所看到的样子去如实描绘。
“当画家感到自己不满于绘画作为物质财产的象征,以及由此而显扬其社会地位时,必然发现……挣扎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之中”——约翰·伯格。伦伯朗晚期以困苦老人的自画像,夺取了传统的艺术语言,绘画的题材开始了转变。
随着社会进步带来科技的发展,照相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观看事物的方法。印象主义以17世纪牛顿从白色光中分出光谱为理论依据,自觉地利用光学的理论来创作,他们关心的是光线照射在自然物品表面形成的颜色和光反射,画下看到事物最初的瞬间印象,实际上还是把瞬间反映进行自然的记录。
“19世纪中叶,欧洲古典资本主义趋于衰落,前卫艺术的发生正是基于对这种没落文化的批判。进人20世纪,取代古典主义精英语言的就是艺术‘纯形式’的创造,是秉创造者的艺术‘知觉’表现而对原有艺术秩序的拒绝。具体来说就是以抽象绘画为特征的前卫艺术,是在反对没落资产阶级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是在历史转变时期文化批判的标志”。绘画进入到形式时期,再现的条件自身成为作品的核心,所以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其自身的主题,它不再去单纯记录事物的表象,而是寻求绘画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将绘画艺术从其记录、再现的动机转向新的目标——再现的手段变成了再现的对象。绘画关注平面性、颜料与画面构成的非模仿特性,也就是非记录性。取代了作为发展顺序标志解剖、透视、明暗法,转而注重绘画的纯粹性。格林伯格称:“并非绘画自身必须成为非客观或抽象,而是因为绘画的再现特征在现代主义当中是第二位的。”现代主义纯形式的创造是主体为了实现与现实的对立和超越而创造一种非具像的结构。
观念艺术是在艺术家批判当时的西方艺术及其存在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状态下出现的。这阶段的画家阿里卡认识到依据现实描绘的意义在于:“……它实际上会重新塑造现实,并提供对现实的新的视野……它既反思生活又轉变现实。”艺术成为记录观念的载体和产物。不再由一个主导的模式统领艺术发展的后现代主义,通过差异性、选择性来表达多元主义的特质,对艺术品的欣赏从感官经验转向引发思考的观念。后现代艺术混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艺术成为观念的表达途径和记录。
在记录——反记录——再记录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可看到形象、形式和观念的深度发展带来的对绘画技法和方式的探究和演进:
1、形像——记录时期。绘画的起源即源于对物品的描绘性的记录。绘画的前期是作为宗教和神话的诠释、记录、宣扬者而存在。
艺术家的作用就是真实记录,追求的艺术目标也是真实原所见所想,此时期的绘画是供人们阅读的,绘画起到了和文字相同的作用。绘画在这时期具有文学性、描述性和形象再现性。所以绘画的目的还是成为宗教描述、真实生活和场景的逼真再现也就是记录。
2、形式——反记录时期。隐藏在自然主义手法之后的形式因素变得异常重要。画家追求清除主题后,只剩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纯绘画”。绘画形式本身就有存在理由而无需模仿任何主题形象。自然主义的大厦开始坍塌,模仿自然的理论分崩离析。绘画的题材和手法只关注个人感受和画面效果,通过放弃记录具像来实现形式,追求个人表达。形式成了绘画的追求,画家赋予形式以独立的价值和功能。绘画已经开始关注画面自身而不再是把它作为一个单纯记录世界的方式。艺术不再受到外在的影响,人们感觉不到作品有任何的叙事方向。绘画进人了反记录时期。
3、观念——再记录时期。绘画形式、手段多样、又有写实的回归,但这种写实是艺术家通过个体思考而取舍选择的主观写实,表达了画家对所描绘事物的个人认识。艺术成为解构正常态的表现手段,不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模仿或再现,而是加进艺术家思考的对现实的重塑的再记录。
从绘画角度浅析植物造景的艺术 篇7
植物造景, 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植物题材, 通过艺术手法, 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 来创作植物景观[1]。绘画, 是运用笔墨颜料、在二维空间描绘平面形象的艺术[2]。因此, 从绘画的角度进行植物造景就是把植物种类作为“笔墨颜料”, 把大地作为“纸”, 描绘三维空间景观的艺术。
1 植物造景的材料选择
作画前要了解画纸的特性, 选择合适的颜料和画具。如果不了解纸张的特性就开始作画, 在宣纸上使用油画颜料肯定是不伦不类;如同进行种植设计前, 不对景观场地做了解考察, 在哈尔滨的室外广场上种植椰子树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 在植物造景中, 第一步就是对“画纸”即景观场地的水文、地质、气候、地形的了解, 根据适地适树的生态原则, 选择合适的景观植物作为“笔墨颜料”。同时, 绘画中单一颜色和笔法会使人审美疲劳, 作为三维的空间景观艺术, 景观植物的选择要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选择不同植物种类, 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而且满足了景观的多样性。
2 植物造景的构图艺术
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绘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作为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指导, “三远论”同样可以指导植物造景。
2.1“高远”
景观设计中需要堆地形使空间变化多样, 植物造景需要配合地形的起伏并突出地形的变化, 为了使景观堆的“山”看起来更为“高远”, 根据绘画中冷色收缩后退, 而暖色膨胀前进的原理, 要选择叶色较深、树形高大的乔木作为“山”的植物造景材料, 例如:圆柏、侧柏、香樟、广玉兰等, 其树冠的高度可以增加“山”的高度, 深绿的颜色能够使视距拉长。
2.2“深远”
景观设计中从“山”到“湖”、从广场到平台, 从码头到茶室等中间, 都会存在平缓的地形与穿插在其中的园路, 如果没有植物, 所有的地形变化和硬质景观全部一目了然, 失去了情趣, 所以植物造景需要遵循“深远”:在狭长幽静的曲折园路两侧种植竹子或水杉, 如:北京紫竹院和北京植物园樱桃沟, 狭长的空间拉长了园路的感觉距离, 使游人对前面的景观充满了期待;在“山”坡上种植开花小乔木或者大灌木, 例如:樱花、山桃等, 远观山花烂漫, “山”脚下的平地铺设草坪或者种植低矮的花卉, 豁然开阔的景观拉长了观者到山脚的视觉距离, 使游人身心放松;在“湖”对岸种植瘦高的乔木, 如:水杉、池杉、落羽杉等, 远观岸上植物与水中倒影, 视觉上使湖面更宽广, 使游人心旷神怡。
2.3“平远”
绘画中讲究远、中、近景的配合, 近实远虚, 即为“平远”。植物造景与绘画相同, 需要做好做细近景, 才能对比出中景和远景。因此, 近视点的植物材料要选择具有姿态细腻、颜色柔丽的植物, 可供游人近处赏玩。例如:南天竹、牡丹、鸡爪槭等。
3 植物造景的构成艺术
绘画构成分为点、线、面, 绘画者通过组织这些元素使画面具有美感。植物造景就是利用植物形成的点、线、面这些构成元素进行空间的组织过程, 使植物景观空间富于变化, 形成一帧帧连续变化并充满美感的画面。
3.1“点”
植物造景中的“点”即为孤植, 孤植要求植物个体或群体具有一定体量才能成为视觉的焦点, 并保证视觉焦点的孤立, 背景和前景有大比例的对比关系, 才能突出孤植植物的美感。可以作为孤植材料的植物如:景观场地中原有的古树名木或者雪松、广玉兰等。
3.2“线”
植物造景中的“线”即为列植, 列植要求植物相似、具有强烈的序列性才能引导视线, 塑造线形的空间或围合线形的空间, 引导视线和人流的同时, 体现了列植植物的序列美感。列植用做行道树, 随着道路的转折而变化, 加强道路的通道作用;列植用在场地周边, 强调场地的线形, 加强场地围合感。常用作列植的植物材料可以是乔木如:国槐、银杏、千头椿、钻天杨、白蜡、悬铃木等, 也可以是修剪成绿篱的灌木如:大叶黄杨、珊瑚树、侧柏、木槿等。
3.3“面”
植物造景中的“面”即为群植, 群植要求植物的量和密度, 只有植物具有一定量和密度时, 才能成为面。植物形成的“面”可以是密闭、紧凑的空间之后设置的开敞、宽阔的平面空间效果;也可以是建筑、雕塑或者植物等主景的背景, 起到烘托突出前景的立面空间效果。因此, 群植可选择植物的种类较为宽泛, 可以选择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本植物, 可以是一种单一的植物, 也可以是一个植物种群, 需要设计师根据不同的视距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
4 植物造景的色彩关系
植物造景要遵循绘画艺术中色彩配比的原则:既变化又统一、既对比又协调、既均衡又具有韵律。植物虽然大部分是绿色的, 但根据叶色的深浅不同, 不同的季节植物开花、结果等可以划分出很多质感和颜色。植物造景要求植物色彩既变化又统一, 在种植设计树种规划时, 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树种, 基调树种种类少、用量大, 可以作为前文提到的“面”进行使用, 起统一的作用;一般树种种类多、用量少, 可以作为前文提到的“点”或“线”使用, 起变化的作用。植物造景要求植物色彩既对比又协调, 植物色彩的变化和差异可以产生对比的效果, 对视觉有强烈的刺激, 形成产生兴奋、热烈、奔放的感受, 例如:乌桕与枫香秋色叶的红、黄对比;银杏与圆柏秋色叶的黄、绿的对比;紫叶小檗与金叶女贞常色叶的紫、黄对比等。相反, 如果对比过多, 变化繁杂, 强烈的刺激过多视觉就会疲劳, 产生烦躁、厌烦、不安的感受, 这时就需要色彩的协调, 柔和平静的色彩使人获得舒适愉悦的美感享受。因此, 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要均衡并且有韵律地相间出现, 会带给游人时而兴奋时而平静的感受, 同时让人产生愉悦舒适的美感。
5 植物造景的设计过程
清代画家郑板桥提出“胸有成竹”的绘画创作过程: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笔下之竹。就是指绘画要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同样也要师法自然, 如果单纯追求艺术效果, 而不顾植物习性的要求, 生硬拼凑成地违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群落, 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植物造景首选要学习自然, 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了解植物种间的共生和寄生的关系, 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理、生物化学关系等。其次要模仿自然植物的群落种类和比例, 遵守自然群落发展的规律, 进行满足艺术的美学要求的植物配置设计。最终才能获得生长良好的植物群落, 同时也给人带来愉悦的美感享受。
6 植物造景的完善与维护
植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不断地生长, 因此, 植物造景是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与维护。小到一个盆景, 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修剪、捆绑、造型才能慢慢生长成一幅三维的图画, 大到一个公园, 更需要不断地养护, 修剪、梳理等, 才能保持步移景异、帧帧如画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植物造景是和绘画一样的艺术, 而且它是比绘画要求还要高的三维艺术, 植物造景艺术已和绘画艺术一样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出色的艺术之一。植物造景艺术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也是园林景观中的最引人注目的景观。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 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绿色, 因此对设计人员具有更高的艺术水平, 要按照“大地绘画”的思路实现植物造景的美好理想。
摘要:由于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 简单的绿色不能满足植物造景需求, 植物造景在世界上已成为和绘画一样出色的艺术。本文从绘画的角度解析植物造景的艺术, 试图从合理选择植物材料、精心打造构图艺术、巧妙搭配构成与色彩、循序渐进设计过程、连续性完善和养护等诸多方面诠释植物造景的艺术, 按照“大地绘画”的思路实现植物造景的美好理想。
关键词:植物造景,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 1994:1
从修辞角度浅析网名的命名艺术 篇8
1 命名要素倚变和缺失
网名, 是一个人网络生存的标志。网名所使用的语言符号是一种开放性的符号, 这与现实中的命名符号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用自己独有的方式, 从以“文字”符号为单一的意义载体的传统命名方式中解脱出来。
从网络世界中看网名的命名, 我们很难发现传统命名要素的存在, 但是, 在发现网名中命名要素发生倚变情况不尽相同的时候, 我们也可以找到他们命名的规律的。所谓倚变, 指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大环境下, 网名作为人类语言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所以网名奇形怪状使得命名要素大量缺失。网名的命名要素发生了大量的倚变和缺失, 但从修辞学命名理论角度看网名的命名, 它又存在着修辞要素。
大量网名的命名存在着修辞要素。网名命名吸纳修辞因素除了追求简洁明了, 易读, 易懂, 易记, 易用等语用功能之外, 更重要的是追求音韵美, 辞格美, 创新美, 组合美等审美功能。
1.1 音韵美
在网名中, 86%是汉语网名。汉语的语音具有音节分明, 抑扬顿挫的特点, 这与汉语音节的声、韵、调都有密切的关系。
如:“天上飞的猪”多是阴平, 高昂的声调与网名含义本身和谐统一, 表达网名主人想飞上天的愿望, “告别过去”则多仄声, 对网名含义有着很好的补充效果;“颠三倒四”平仄相错, 抑扬起伏。利用字音和字义的巧妙组合, 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牛仔短酷”, 改“裤”为“酷”可谓点睛之字, 的确是个很“酷”的网名;“喜之狼”, 此“狼”非彼“郎”, 又幽默了一把, “皇尚”则多有哗众取宠之嫌。
1.2 辞格美
恰到好处地运用修辞手法、使网名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如谐音、借代、仿词等, “淹死的鱼”、“嫁给狼的羊”“红玫瑰妹妹”等是比喻, 而“一脸的美人痣”则是借代 (用相貌特征代替本人) 。成功的网名不仅达到了音、形、意皆佳的表达效果, 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刺激, 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1.3 创新美
“酸奶+咖啡=?”
这个网名一看也很吸引人眼球的, 算术方程式也可以成为网络通行证了。酸奶和咖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 从味道上讲, 酸奶酸, 咖啡苦;从颜色上讲, 酸奶乳白, 咖啡棕黑;从饮者角度讲, 酸奶多为女性所钟爱, 咖啡则多为男性所喜欢;从营养角度讲, 酸奶营养丰富, 可以美容, 咖啡小资情调, 可以提神。总总这些想加起来, 到底有个什么结果呢?最后的一个问号, 给了读者见仁见智的机会, 于是有了“一个观众一个哈姆雷特”的成功效果。
1.4 组合美
充分利用混搭、缩略、写意、灌装等语言现象。如:“1000%的爱”、“火泉” (混搭) ;“熬拜”, 不是历史上奸臣“敖拜”的谐音, 而是“熬夜熬了一个礼拜”的简写;“我是美女我怕谁”套用“我是流氓我怕谁” (王朔名言) 等。这样的命名方式已经不纯粹使用修辞格本身, 更多的是借助这种形式来追求在原型母本光晕下的影响效应和表达效果, 也就是说, 更多的是追求时尚的表现。
2 命名方法的趋同与创新
虽说“网名”具有内容的随意性, 形式的多样性特点, 但“网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命名方法既趋同又创新。网民为了使自己的网名达到完美的表达和交际效果, 无不在语言运用上精心策划, 然而, 他们在追求个性网名的同时, 又面临着许多困惑, 在语言运用的同与异, 文字的繁与简, 内容的雅与俗之间应该如何取舍, 把握适度, 网名可以鹤立鸡群, 失之偏颇, 网名也许无人光顾。
2.1 语言的异同
命名方法虽然各有不同,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 也会导致趋同的结果。之所以这样, 主要是语言材料的局限性和网名内容的相似性造成的。从语言材料来看,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 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 但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也有它的局限性。虽然汉语有着丰富的字、词, 但能用于网名的也是有限的, 能做到音、形、义皆佳的则更少。网名中叫“轻舞飞扬”的就不少于几百个, 而叫“熏衣草”的更是不胜枚举。
网名语言的异与同, 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当代网民的社会文化心理, 网民大多是80后出生的一代人, 他们在相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下, 形成了一种不约而同的文化心理。
2.2 文字的繁与简
进入网络世界, 每个人都拥有给自己命名的权利, 想叫什么就叫什么, 全凭自己的喜好, 在掌握了命名的主动权后, 人们满心欢喜, 挖空心思为自己命名, 为的是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吸引别人的目光, 结交同道中人。网名字数多少笔画繁简, 哪一种更合适, 网名中还出现了英文, 阿拉伯数字, 汉语拼音混用等新情况。
字数, 这里主要指网名用字的多少, 一个单独汉字网名中含有汉字最多达十几个, 最少仅一个。如:“爱, 我觉得我的名字不是很长”等。字体, 本文指网名用字的是繁体还是简体, 当代网名中许多都用繁体字, 有的甚至让人看不懂。字类, 指网名使用文字的种类, 本文主要涉及汉字与英文;这在当前网名中出现为数不少, 如:“U-FO、V宝贝”等。语言运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体现了它的象征意义。
2.3 内容的雅与俗
网名是网民社会文化心理的外化, 也是时代的具体体现, 更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和传播窗口, 因而, 内容上应提倡健康、文明、高雅的格调, 如果网民在注意网名合法性的同时, 还能运用汉语独特的表义手段, 使网友得到审美愉悦, 提高文化品味。
有的网名恰倒好处地运用了修辞手法, 但修辞的运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比如, 有的网名在结构上仿得粗俗, 在语义组合上没有什么意义, 看了让人作呕, 如音仿网名“千呼万唤‘屎’出来”, 好端端一句雅诗就这样给糟蹋了。有的网名仅仅为谐音而谐音, 没有多少修辞价值。如“COOLBOY、NETGIRL”等英文网名。还有一少部分网名流漏出“黄色”信息, 比如“处男杀手、在线猛男、”等, 明显与性有关。这些网名的出现, 说明还有些网名低级粗俗, 反映着负面文化的糟粕, 这些“语言垃圾”所造成的语言污染和文化污染是特定的修辞功能。
在众多的网民网名中, 有一些是属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者, 有一些则纯属胡言乱语。是不折不扣的语言垃圾, 。然而, 语言自身有一种极强的自我“清洗、排污”能力, 好的、积极的、有利于语言健康发展的东西, 自会表现出长久的生命力, 而那些语言垃圾, 在大浪淘沙过程中, 自会退出网域, 销声匿迹。但是, 我们有必要对网名进行一定的规范和引导, 使网名既符合语言规律, 又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网名的出现, 给汉语传统的命名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而且, 凭借着不拘一格的命名方式, 语言符号的多样化 (汉字、数字、字母、图形、符号等) , 以及各种辞格的广泛使用, 那些匠心独具, 新颖奇特的网名不仅成了网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也有利于丰富和推动汉语词汇的发展。网名的自由和随意, 尽管为网民释放心灵, 展现智慧和个性提供了多种可能, 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问题。比如部分网名的质量难尽人意, 存在着滥用修辞格、语义上胡乱搭配的现象, 一些低级粗俗的网名造成了“语言污染”和“文化污染”。伴随着社会的进步, 网名也从简单的“代号”嬗变为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美学、音韵学等内容的“综合文化”, 网名的命名研究也为这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建议, 让网名在当代网络世界里扮演更精彩的角色。
摘要:当代网名具有两个特点:命名要素出现了明显的倚变和大量的缺失, 修辞要素大量的存在于网名命名中, 命名手段在网名用字, 用语和内容三个方面既趋同又创新。网名的创新尽管重要但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和网络活动, 应遵循语言规律以及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
关键词:网名,命名要素,修辞要素,命名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殿芳, 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莉.网名的语言调查及社会文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7.
[3]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从人文艺术的角度探讨建筑设计 篇9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已经有意或无意识地创建了建筑物,这相当于生产的一般意义,因此我们的建设话语往往侧重于外部形式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但很少有人参与生活状态和存在的意义。即使建筑“满足一个人的需要”,“适应一个人的活动”等等,也不主要指人们的内在需要和生活活动,而是指建筑人适应一些外部法规,如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甚至世俗功利主义力量对人类的影响和法规。
面对这场危机,人们期待着一个真诚和真正的建筑文化,实际上,是期待建立文化朝向人类的回归和生成方向的性质,这是当前建筑文化的地位抵抗,也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追求,其本身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建筑之间的基本与永恒的关系与人本主义的精神。
如今,由于建筑文化的多重演变,人们的生活活动及其价值实现产生了许多实际的谜题和知觉和理性方面的问题。人类的文化状况和人类的长期文化利益,永恒追求人类价值观的活动的实践,始终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建筑文化批评,其核心任务是永恒,最终关注建筑价值体系的本质,以当代生活活动的实际文化环境相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文化批评反映了它的深刻和唯一性。
2. 建筑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所有建筑活动,无论是历史,现在还是未来,都应被视为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活动直接相关的一种活动,因此是人类最常见,最常见和最微不足道的活动。这种建筑观并不意味着“突出”和“重要”的建筑和建筑事件被排除在我们的愿景和关注之外;相反,正是给予这些建筑和建筑活动一个人的性格和财产,而不是我们习惯的,因为只有一个他们孤立,“超越”和我们,生活与“建筑”现象无关。它的目的是在建筑和人类生活之间建立一个根本的和内在的联系,这对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使建筑文化真正具有人类生存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先恢复建筑与人类日常生活之间的真实关系,也要与世界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理解建筑物在自己的生活活动中具有真正意义,因此可以非常真诚地投资建设活动。
建筑文化作为生存策略的核心,是建设一个全面的人类和人类文化。当今社会建设活动的人本主义取向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障碍,这本身就直接关系到人性主义和价值理性对人们建筑思想的漠不关心。在当代建筑活动中,人们倾向于使用一些外部非终极价值和目标来取代内在价值和最终目标,例如,虽然我们一直主张,强调追求建立所谓的“国家”“本地”,“时代”,“个性”等等,但不太了解建筑的这些“特征”,归根结底应该导致建筑的人性化的结果。正是在今天,大量的创意作品和作品,尽管使用了广泛的手段,并以各种最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突出了建设的“特征”,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而且也无法打动人心的原因。对于中国建筑文化在当代条件下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和令人鼓舞的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国家的“阴影”。这主要意味着我们倾向于外部,最初作为一个目的的手段和手段,忘记真正的文化,基本目标和方向,以及人类价值观和标准的性质,导致当前的在建筑中的未受欢迎的追求。
与此同时,随着当代建筑活动领域和范围的快速发展,其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技术和手段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发展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人们日常的非日常沟通活动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沟通方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益融化的非日常生活和沟通方式。因此,在与人们生活和沟通密切相关的建设活动中有很多新的限制因素和追求目标。社会文化力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对施工活动施加新的控制或影响。这些因素和力量主要与非日常生活和沟通方式有关,往往伴有强迫,胁迫和非情感特征,是异化的力量。外在和纯粹的功利价值和目标的内在和最终价值和目标被外在和纯粹的功利价值所取代;追求物质性和最终目标和最终目标;操作取代了生命的信念和理想;原来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活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被剥夺了。这是当代建筑文化面临的严峻现实背后的繁荣。面对这一现实,强调回归世界日常生活,重新关注和建立日常交流和思维模式,为建筑重新填充诗意,充满人类的情感和生活兴趣,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3 结语
总之,建设活动和人类生存与生活活动与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类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外来因素,不同因素和力量将在建设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过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建筑活动与其他艺术和美学活动,也面临着抵抗人类退化和异化,重塑人类情感世界的历史责任,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它正日益成为一个新的主题和建设活动方向。当代建筑文化回归到真正的目标,为了避免无意义的思维和行为,我们必须首先回到生活的世界,基于生活的世界。回到生活的世界是回到科学和前逻辑,情感的世界;基于生命世界是基于人类,现实世界。事实上,人民提供的建筑应该是一个感性,个人和现实生活的世界。因此,建筑回归生活世界,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生活活动的内在要求,他们的关注和深入。
摘要:建筑活动与人类生存和生活活动密切相关。与其他艺术和美学活动一样,建筑活动面临着抵制人类退化和异化,重塑人们感性生活的历史任务。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日益成为建设活动的新主题和方向。
从审美角度谈陶瓷艺术的婉约美 篇10
中国传统美学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犹如狂风暴雨与风和日丽,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阴柔之美给我们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阳刚之美给我们的感受却是无限的力量感觉,两者可以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据我们对中国陶瓷史及现代陶瓷艺术的粗略考察,属于阴柔之美范畴的陶瓷作品婉约美跃然映入我们的眼帘,给我们以深刻的美的享受,成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为中国陶瓷艺术增添了深刻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特质。本文的目的就是在于关注具有婉约之美的陶瓷艺术,将其审美意味作一清晰的梳理和凸显。这对于发扬传统陶瓷文化,繁荣现代陶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陶瓷作品的婉约美源于对中国艺术意境美的刻意追求
意境说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文艺家们进行创作的理念与追求,也是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谈及:“有境界自成高格”,“文学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或浅”,意境俨然是中国艺术成就高低之标准。《周易》就是通过“立像以尽意”来阐述事物的奥秘。中国的陶艺家们根据瓷土的材质,釉料的性能及装饰手法,在创作中刻意追求一种含蓄、淡雅、清丽、细腻的婉约之美,以实现作品的最佳境界。可以说婉约美就是意境美的一种表现。
“婉约”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这样的:(1)和顺宛转。《国语·吴语》:“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2)柔美。张彦远《远书要录·梁庚元威论书》:“敬通(孔敬通)又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婉约流利。”“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由此从美学范畴来看,婉约应是属于阴柔之美。陶瓷艺术的婉约美不但体现在造型的温婉,纹样的细腻,同时,亦贯穿于整个陶瓷文化的发展历史中。这一美学特质已经深深地扎根于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中,作为中国特有的审美崇尚和文化特征,源远流长。
2“婉约”之风由来已久
如前所述,所谓婉约之美,就是在艺术作品中反映出幽静、清雅、静谧、含蓄的意境。陶瓷艺术作品的婉约之美即在于用富有文学气息的叙事方式,将作品产生格调清雅的文学情境。纵观陶瓷历史的发展,本人认为,宋瓷和青花艺术具有这种内敛而清雅之美,并将其概括为“素淡而细腻”、“清丽而含蓄”的婉约美。
2.1 素淡而细腻的釉色
谈及宋瓷风格,离不开宋代文人士大夫。以宋词为例,我们既能看到少年英杰、醉卧沙场的气魄,又更能感受到闲云野鹤、红烛美酒的情趣。因此,宋代词学主张:“词不用雕刻,刻则伤气、务在自然。”宋代统治阶级推崇“程朱理学”,以程颐和朱熹而认为代表,其思想影响了宋代宁静淡泊的审美特征。表现在陶瓷艺术上,主要反映在五大名窑对釉色的追求和宋瓷的造型上(如图1、2)。
宋代瓷器艺术风格追求文人气质,对瓷器釉色追求清新淡雅的“类冰”、“类玉”。无论是雨后初晴般的天青色,抑或是柔和而纯真的天蓝色,都带给人们一种素淡而深邃的美感。有人说:“观赏宋瓷,其实就是在悟道”。说青瓷素淡而细腻,我们从宋代五大名窑的青瓷特色中即可窥见一斑。汝窑最为精美,天青温润带有玉质感觉,色灰而不暗,青儿不翠,似天空的蔚蓝色;官窑以粉青为上等,哥窑属厚釉青瓷,呈粉青、月白、米黄等色调,有乳浊感;钧窑釉色多彩,工艺精美,有如鬼斧神工。最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粉青“含蓄温藉,精光内敛”,梅子青有如梅子初青似的色调,滋润而凝重。同时,宋瓷造型中的梅瓶、玉壶春、斗笠碗是典型的实用性器皿。以玉壶春为例,造型修长玲珑,曲线柔和秀美,犹如一位从画中走出的优雅仕女,将婉约美中的阴柔之美表达的恰如其分。在宋瓷的陶瓷艺术中,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将宋代理学思想中崇尚自然朴素、鄙薄雕琢伪劣的“理学”思想,表现得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因此,宋瓷作为婉约之美的陶瓷艺术,向世人展示出“素淡而细腻”的意象世界。
2.2 清丽而含蓄的青花
青花艺术无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质,是其他艺术形式无可复制和比拟的。青花瓷经历了从元代至今的六百多年的历史洗礼,经久不衰。青花瓷运用钴料为着色剂,呈蓝色纹饰,属釉下装饰。青花装饰的婉约美是清丽而含蓄的,这一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2.2.1 独具特色的分水装饰手法让青花瓷呈现出“清丽”的艺术韵味
坯胎上纹样勾线后,在纹样的轮廓内以浓淡不同的料水分出深浅不同的块面,这一过程称作分水。分水用料,根据深浅不同色彩的要求,分为五色: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这一点与中国水墨画的“焦、浓、重、淡、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青花艺人在笔韵、墨韵及青花的料韵方面也很注重从国画艺术中吸取养料。因此,青花艺术具有中国绘画的文化精髓—充满意境。同时,青花却又拥有国画艺术所不具备的艺术特质,这一特质即是陶瓷这一媒介所独一无二的“清丽”感。由于青花是由高温烧制而成,瓷面光润,青白相间,色彩清新秀丽,分水晕染的视觉效果跃然瓷上,丰富而淡雅,蕴含富有诗意的美学特质。被誉为“青花大王”王步先生的作品,将这种清丽的艺术语言更加表现得恰如其分(如图3、4)。王步先生在分水上有独到之处。他继承和发扬了清代康熙青花分水上的优良传统,独具匠心,大胆革新,创造了“勺淌水”的分水方法,从而丰富了青花的表现技法。他作品中的大块荷叶或葡萄叶等,常运用淌水方法,使作品具有水墨画中之泼墨韵味。青花艺术与国画艺术的相得益彰,是青花分水技法独特的表现手法,这种清丽的艺术气质是其他任何装饰手法无法达到的。
2.2.2 温润而典雅的色彩感是孕育在青花艺术中“含蓄美”
青花装饰是一种单色装饰,画面中只有蓝白两色,这种装饰手法貌似单调,实则是含蓄美在中国陶瓷艺术的最好表达。含蓄美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前面提到,意境的表现被称作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核心,在青花艺术中,蓝白色彩的表现手法,则是含蓄的将温润而典雅的色彩感充满意境的表现在陶瓷作品中。
首先,蓝色在所有的色相中属于冷性色彩,具有平和、理性的色彩语言。然而,青花的蓝色是由钴料发色高温产生的,此种蓝色非一般之蓝。由于原料中含少量锰、铁等发色元素,所以青花的发色是带有绿味的蓝色,是典雅、含蓄而不单调、不肤浅的色彩。这也是为何青花艺术受到历朝历代文人雅士、民间人士的爱好与追捧的原因。它既能够满足文人对“含蓄”、“味外之味”的艺术追求,又迎合了民间人士对稚拙、淳朴的青睐。
其次,从视觉欣赏的角度来看,青花的蓝白搭配在色彩设计中,会产生宁静、淡雅、深邃之感,经久耐看,有一种朱光潜先生谈到的“无言之美”。相比较于五彩的“华丽、殊鲜逸气”,青花蓝白之色则显得“幽靓、隽逸”。“文已尽而意有余”是对含蓄最为典型的概括,是构成意境表达的标准。青花的隽逸之美是含蓄美最为合适的美学语言。
2.3“婉约”之美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表达
现代陶瓷设计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一件好的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不但让人爱,而且引人思。”现代的许多优秀的陶瓷设计师们在创作意识上都会将民族审美特征进行强化。他们深知: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陶瓷作品才是充满内涵而又能经受历史洗礼的精品。纵观现代陶瓷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婉约”风格亦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纵观现代日用陶瓷的设计,越来越多具有婉约风格的陶瓷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陶瓷餐具、陶瓷饰品,甚至是建筑陶瓷,我们都可以看到婉约美的存在。这些日用陶瓷,从纹样、造型上沿袭中国传统陶瓷的风范,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融合中华传统民族审美思想中“素淡细腻、清丽含蓄”的婉约风格,为现代陶瓷设计的发展又提供了一种可能和空间。以作品《水云间》(图5)为例,作品吸取明代民窑青花随性而自由的表现方式,通过线条的流动性表现水纹,透露出一种优雅而含蓄的美。作品名称为水云间,由此可以感受到作者清雅、静谧的设计理念,希冀透过作品传递”一种在水云弥漫的空间里的欣悦悠闲之感”。而这种浪漫而诗意的情怀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婉约之美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如花器作品《夫妻树》(图6),将花器由传统单一的形体转变为配对的表现方式,产生了不同角度陈列时的玩味性与附加价值。这件花器作品灵感取材于阿里山上“夫妻树”的布依族传说故事,以瓷表现夫妻树神木的伟大挺拔,木质底座则象征恋人相依相偎的亲密性。“夫妻树”是生长在台湾阿里山上的两棵红桧巨木,四十几年前遭森林大火焚毁,枯枝却依然相依而立,仿若牵手伴侣,共渡山中无限寒暑岁月。凄美的爱情故事与神木的伟大精神,编织出这件作品的美丽典故。以上两套现代陶瓷设计作品,将婉约美在陶瓷作品中进行了很好地表达,让我们在欣赏陶瓷作品的同时,又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因此,可以认为,在现代陶瓷设计的发展空间中,婉约美的艺术表达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它与“创意”这一设计中缺一不可的元素具有同样的表现魅力。
3 结语
中国陶瓷艺术之美博大精深,非只言片语能阐述清晰。本文并不能将这一问题做很好的表述,只是希冀从婉约之美的角度进行一番梳理,这亦是本文所撰写的初衷。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认为:“素淡而细腻”、“清丽而含蓄”之婉约美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这一审美特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它不但彰显出陶瓷艺术的独特性,同时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摘要: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引入点,由古至今,试图从“婉约”之美分析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以釉色的素淡细腻和青花的清丽含蓄为例,阐述了这一美学特征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土壤,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陶瓷艺术与设计中的“婉约”之美。
关键词:婉约,陶瓷审美,素淡细腻,清丽含蓄
参考文献
[1]熊廖.陶瓷美学与中国陶瓷审美的民族特征.杭州:浙江美学院出版社,1989年11月
[2]谭镇中、何彬.论陶艺作品中的含蓄美.中国陶瓷,2008(4):70
艺术角度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网络直播;娱乐创新
1 网络直播与新媒体的概念
1.1 网络直播的概念
网络直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在网络环境中观看例如各类体育赛事和娱乐节目等现场直播的“网络电视”。另一类是指利用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进行直播或录播,通过连接摄像头的手机或电脑,直播唱歌、吃饭、聊天等自主性的表演形式,屏幕下方滚动直播观看者的文字,实现观众与主播实时交流互动。本文分析的就是此类创新娱乐的网络直播。
1.2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应用新技术或者新思路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环节特征而形成的新的具有非线性,交互性,个性,虚拟性等特点的媒体形式。所以相对于传统明星见面会、传统娱乐秀电视节目,网络直播就是它的新媒体。
2 分析网络直播的特征
2.1 用户广泛,受众地位产生变化
网络直播的门槛非常低,打破传统电视节目主体是明星或社会精英这一局限性,任何一个草根都可以进行网络直播拥有属于自己的粉丝,开启全民直播狂欢。每一个人既可以是观众也可以成为主播,来营造以个人为中心的审美空间。
2.2 方便直接,成本低廉
随时随地,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一部手机或者一个平板或者一台电脑都可以进行直播与观看。在各大商场、餐厅、公园甚至路边,经常能够能看到在进行直播的主播们
2.3 交互性强,反馈迅速
在传统明星见面会或者明星活动中能与明星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很少。与偶像进行交流诸如写信之类的方式能够得到反馈的概率很小,并且得到反馈的时间很长。而网络直播可以即时与明星进行全方位直接双向交流,零延时瞬间得到反馈,活动性很高。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游泳健将傅园慧,因被采访时直爽坦诚的性格受到全国人民的热捧,一时间成为各大新闻娱乐版面的头条,所有人都想再进一步了解这个可爱的运动员。所以在奥运会还没有结束,她还没有从里约回国的时候,就通过直播平台与喜爱她的粉丝进行非官方线上即时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交流的迅速性和乐趣是新闻发布会远不能及的。
在心理角度上来讲,无论是明星还是平民主播,通过手机或电脑屏幕这一方不同于公众现场和电视屏幕的窗口来观看直播,似乎主播是在和我一对一进行的交流,打破镁光灯下遥不可及的距离,就像和远方亲人视频聊天一样亲切。更有一种窥视心理,他在明处,我在暗处,这种窥视极大满足了某些观众的心理感受。
2.4 雇佣关系改变
在传统媒体下明星必须得听从经纪公司安排,收入得和经纪公司分成。现在通过自主直播,可以直接收到粉丝送的虚拟物品并可以兑换成现金。更有许多草根百姓通过网络直播迅速走红,成为小有名气的人气主播,相关网络主播月入过万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
2.5 粉丝黏性变弱
从明星主播的角度来看。追随网络直播主播们的粉丝黏性是相对较弱的,时时刻刻都会有一夜爆红的草根吸引走一大批“过气”网红粉丝。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思考方式和深度更加的丰富多元化,网红会给明星带来压力,草根网红也会给老牌网红带来压力,这样能够刺激各类明星不断的地学习和增长自己的技能,带来整个行业的进步。
从直播平台的角度来看。在粉丝黏性变弱,时常更换追随的主播的情况下,直播平台并不会丧失这批粉丝,而是始终拥有几乎固定的粉丝量,收入也不会有所下降。而在传统娱乐行业,艺人会签署各自的经纪公司,在某位艺人丧失一批粉丝的情况下,经纪公司也会同样流失这一部分带来的经济来源。
2.6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网络直播看似是一个个人自主进行的活动,但其对一些行业有一股潜在的推动力。例如餐饮行业:当主播在一家环境舒适的咖啡馆里直播时,粉丝会受到此咖啡馆的环境、美食或者只是对主播的喜爱而慕名来到这家店进行消费,会增加咖啡馆的收益。如利润较大化妆品行业:美妆主播在直播中直播使用或是推荐某些品牌,也能带动粉丝去追随购买。
3 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
3.1 依旧只是传统娱乐媒体的补充成分
网络直播制作相比于音乐mv、电视节目等而言视觉呈现效果略显粗糙、不精良。
追捧网络直播的用户群年龄层普遍偏低,而且不同年龄层有不同对娱乐节目的需求。所以不管新媒体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同个体的爱好需求都不同,它的用户群不可能包括所有人。有人喜欢网络交流,方面快捷随时随地。不过仍有人喜欢传统见面会, 因为网络交流的普及依旧不能代与偶像面对面交流的“仪式感”。所以网络直播不会成为娱乐的主流,只会是传统娱乐媒体的补充成分。
3.2 内容浅层化
网络直播千篇一律的吃饭逛街、卖萌搞笑、甚至直播睡觉,这种同质化的内容或形式,不仅是主播为了经济利益而刻意模仿“成功”主播,想要快速“吸粉”的选择, 更是受众审美同质化的结果。网络直播的泛娱乐化导致了个人审美心理的扭曲化、单一化与浅层化。同质化的内容带动不了直播平台的良性发展,受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是媒介内容创新与提升的关键。
3.3 缺乏管理机制
网络传播实质是一种匿名的形式,使得直播者不需要承担责任,以至于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良视频,这些不良视频严重的会影响到绿色网络环境。但是还尚未有具体措施来对此进行管控,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监管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缺。规避审美糟粕是直播平台的义务,也是受众需要自我警醒的。
4 结语
网络直播所展现的特性中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突破,也有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侧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造成威胁。不过,在分析网络直播后可以发现:新媒体从实时互动、非线性、超链接等多个方面拓展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从字面意思看就能看出一个直观的特点“新”,它是新兴的事物,而传统媒体并不意味着被抛弃或者被替换,而是根深蒂固、日积月累。“新”的总会成为“旧”的。新与旧之间,两者关系十分紧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任何内容和形式的艺术创新,都与旧内容、旧形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传统之所以能“传而统之”,不仅在于对旧事物的传承和扬弃,更有赖于对新事物的亲和与统合。
参考文献:
[1]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J].东南传播,2009(5).
[2]牛任重.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的审美心理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346.
[3]马紫涵.从网络直播看新媒体发展趋势[J] .参花(下),2015(04):151.
[4]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艺术角度 篇12
一、何谈艺术美
艺术美是从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作为美的形态之一,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中人的精神力量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显现而出的。指的是所有艺术作品中的美, 是艺术家在特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的指引下, 依据美的规律创造而出的一种全面的美。
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下文来简介《教父》这部影片。
二、浅谈佳作《教父》三部曲
《教父》三部曲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黑帮电影, 他为黑帮片做出了全新的注解, 它当之无愧为黑帮电影的巅峰之作。
《教父》第一部剧情摘要:迈克是一名在美国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乖乖的大学生”。他的父亲维克多·柯里昂是有名的黑社会头目, 因不肯参与其他帮派合作贩卖毒品的行当, 险些被人暗杀身亡。为了给父亲报仇, 看似文弱的迈克竟在谈判中先后杀掉其他帮派的代表和涉黑的警察局长, 然后回到故乡意大利西西里岛暂避风头。后由于继承家业的大哥被杀身亡, 迈克继而回到美国成了黑手党新一任的领导人。
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第一代教父的发迹史非常传奇, 在影片第二部中侧重描写。电影中着重表现了家庭对于老考利昂的重要性, 他经常会提及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儿女, 第一位的应该是家庭之类的话语。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考利昂家族发迹以后男人无限膨胀的野心逐渐取代了家庭第一的信条。迈克随后的发迹史和父亲的路线十分相似。两代教父在经历一生坎坷后, 最终心都还是回归于家庭之爱的。二人同样都是在故乡西西里岛告别人世, 相比于老考里昂去世于和孙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情形下, 迈克独自离开人世还是显得较为凄惨、孤独。电影总还是在意大利男人深深的故乡之爱处落下帷幕。而这份浓厚的家庭归属感又似乎在这以男性为主的影片中更添了几分韵味。
教父一词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中是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 赐以教名, 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人。而在影片《教父》中, 本意中婴幼儿的身份似乎变为了整个黑暗包裹下的地下社会。这形成了一种富含深意的反差, 让人充满想象。每次谋杀似乎都在一次宗教仪式之后, 这也形成了一种非常具有冲击性艺术效果的反差。
另外影片的音乐与场景也非常值得一提, 体现出一种完整性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美丽浓郁的气氛, 古典而亲切。
三、结合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来欣赏《教父》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把《教父》奉为心中的经典, 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因为《教父》而领略到电影的真正魅力。那在落地窗前沉默不语的教父、那在剧院台阶上无声恸哭的教父, 一幕幕经典画面总能让我们念念不忘。那么观众的积极的主观感受到底能不能说明《教父》就是一部具有艺术美的优秀艺术作品呢?下面我们来结合艺术作品论中的艺术美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 从根源上讲, 艺术美并不是人的主观意识中固然存在的, 更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来源于自然与社会状态下的现实美, 是由此经过艺术家审美意识的处理与筛选最终形成的产物。正如本片的取材不正是来源于对当时背景下意大利黑手党帮派行事作风的描写;对西西里人浓郁乡愁的刻画;以及对男子汉一心为家族奋斗却又想追求自我、追求梦想野心情形的真实反映吗?总之从本片与艺术美结合的角度来看, 好的艺术作品, 其艺术美的根源必定是来自于普遍的日常生活。
接下来, 从条件来看, 创造艺术美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和根本要求, 那么创造它有哪些条件?首先, 美的艺术作品必须完整性较高, 其内容与形式必须做到和谐的、统一。而《教父》三部曲似乎正是这样一部完整性颇高的艺术作品。内容方面, 三部片子, 原班人马贯穿始终, 这就首先保证了在人物表现上、主体立意上的一致性。片中几位主角的性格刻画虽有成长、变化, 但依旧鲜明、细致、始终如一。再从形式上讲, 三部片中均常利用配乐上的细节变化来暗示剧情的发展, 如:年轻迈克枪杀仇敌前后的两声火车汽笛轰鸣、每次坏消息传来前树上乌鸦的叫声以及贯穿始终的主题曲旋律等。除音乐外, 镜头的切换及蒙太奇的使用, 也在形式上时刻体现着情节的变换与主人公的情感。这些准确到位的艺术语言从各个角度保证了本片在内容与情感上的传达。
创造艺术美的条件第二条, 即是与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如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与格调等。即比如一件艺术作品若能创造出一种意境, 来描绘现实生活的故事, 又做到情感上的融合, 就会有一定吸引人的力量;而若能创造出一种风格, 能够表现出与独特的意境相应的气派, 就能加深欣赏者的印象和感动, 这样的作品就具备了艺术美的条件。《教父》三部曲无疑又具备了以上的条件。重点从“格调”来谈, 一件作品如果只为迎合世人的普遍喜好, 或以奇巧、刺激来作为噱头, 就会很容易流俗, 成为肤浅的创作。如果作品在构思立意上和形式表现上不但能为观众所乐于接受, 更能助人净化心灵, 反思人性, 这样的作品才有资格被誉为格调高雅的作品。在这里并不是要说黑帮片高雅, 而是想说其中的精神内涵。拍黑帮片稍不留神就会变成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粗口打斗等所谓表现男人粗野与义气的豪放片子, 这样一来便成了对街头黑社会的实况记录。而本片, 虽是帮会乱斗、虽是黑手党杀人不眨眼, 但屈指算来, 三部片中的血腥镜头并不会超过十处, 音乐和枪声从侧面就可以表现这方面的剧情需求, 这是从画面控制上看格调。在精神传达方面, 除了黑帮人都有的义气、粗犷, 本片想表达的恰恰不是这些陈词滥调, 其着意表达的是作为两代位于黑帮家族顶端的人物, 对于家庭、亲情的爱护与向往, 也许一度男人的野心与强硬曾拉着他们向前飞奔, 但几乎每一部的结尾, 都是教父本人 (不管新老) 对于家庭、情感的深沉思考。比起黑帮老大就应该杀人到红眼, 片中的帮会首领总是要落到反思自己、顾及家庭之上, 这便是其精神主旨的走向。这便是本系列片子的格调, 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讲, 这就做到了格调高雅。
最后再从艺术美的特征来分析本部佳片。艺术美的特征包括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 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 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教父》很巧妙的基本完全符合以上这些特征。教父只表现了两任就戛然而止, 这便是其永恒性;在坏人堆里求忏悔的教父并没办法成为某一个地域的具体的黑帮首领, 这只能是作者对该形象的普遍性设定的表达;几乎全世界的观众都会深深记住“教父”这部片子的名字, 这便是其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方面, 可以问问到底有多少观众将之誉为男性的圣经;独创性, 再没有哪部黑帮片子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能超越《教父》三部曲了吧。
虽然像如上般逐条对应书中的理论不免显得有些死板机械, 但是笔者想表达的是, 对于像《教父》之类的优秀艺术作品, 就算书中理论再列举出更多的特征点, 人们总能发现好作品竟都能与其逐一相合。这再次说明, 观众的貌似武断的普遍性判断, 竟真是会有理论知识来为其撑腰的。如此说来, 便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拥有积极健康的审美, 以助将来的杰出艺术作品迅速脱颖而出, 并使无趣庸俗的艺术作品迅速离开人们的欣赏视野。
以上便是结合艺术作品论中艺术美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经典佳片《教父》三部曲的欣赏与分析, 得出结论是观众对于作品的普遍性判断看似主观武断, 其实是可以得到理论上的支持的, 是与普遍的审美规律暗暗相合的。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10.
[2]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