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角度

2024-08-22

思考角度(共12篇)

思考角度 篇1

一般情况下, 我们遇到一个问题, 第一反应就是从条件入手, 顺着题意一步一步分析, 找出条件与结论的内在关系, 搭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桥梁, 进而解决问题, 我们称之为正向思维. 而当正向思维受阻, 思维活动进行不下去时, 我们则可以改变思维方向, 打破常规. 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也许转机就会出现, 问题随之迎刃而解.下面笔者以自身在一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为例, 谈谈如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例1】对于满足0≤p≤4的所有实数p, 使不等式x2+ px > 4x + p - 3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 .

分析:有的学生学习功底比较好, 提出了思路一:将不等式x2+ px > 4x + p - 3转化为p (1 - x) < x2- 4x + 3, 然后对1 -x的正负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可以达到分离参数p的目的.

解法一:当1 -x >0, 即x <1时, 不等式等价于恒成立, 所以

解得x < -1或x >1, 取x < -1.

当1 -x =0, 即x =1时, 不等式无解.

当1 - x < 0, 即x > 1时, 不等式等价于恒成立, 所以

解得x <1或x >3, 取x >3.

综上所述, 所求x的取值范围是x < -1或x >3.

有爱动脑筋, 喜欢钻研的学生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可以把p视为变量、x视为参量, 这样不等式可以理解成以p为变量的不等式, 再构造关于变量p的一次函数, 使其在区间上恒大 (小) 于零进行解题.

解法二:不等式等价于p (1 - x) - x2+ 4x - 3 < 0对于0≤p≤4恒成立.

构造函数f (p) =p (1 - x) - x2+ 4x - 3, 则问题转化为当0≤p≤4时, f (p) <0恒成立. 因为函数f (p) 是关于变量p的一次函数, 所以当且仅当时, 不等式恒成立, 解之得x < -1或x >3.

点评:思路一是大多数学生的思维. 通过分类讨论进行分离参数, 由不等式恒成立解决问题, 是常规的通性通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力求给学生传授这样的通性通法, 让学生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的常规思路. 思路二学生不易想到, 也不敢这样去想, 毕竟打破常规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但这样的思路恰恰也拓展了我们的思维, 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它打破了常规的思维定式, 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有一定的技巧, 不失为一种思维创新.

【例2】设x是实数, 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本题是由两个根号的差构成的函数, 显然用平方、换元的思想方法探究会因形式较为复杂而难以继续下去. 此时若换个角度进行思考, 仔细观察两个根号内代数式的结构形式后, 发现可以将函数转化为, 这样就可以看做是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动点P (x, 0) 到两个定点A (4, 5) 和B (1, - 2) 的距离之差. 作出点B (1, - 2) 关于x轴的对称点B' (1, 2) , 则由△PAB'中|PA - PB'| < AB' (当且仅当P, A, B'三点共线时, |PA -PB'| =AB') 知, 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 ( - 1, 0) 到两点A, B' 的距离之差最大, 且最大值为321/2.

点评:平方和换元的思想方法是解决带根号问题的常规思路, 但在本题中, 用这些方法寻求解题途径时却比较困难, 甚至无从下手. 故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针对根号的内部特点, 构造一个“距离”模型, 使得原问题在这个模型上变得直观且易于解决. 这种构造性的思想及其方法还可以体现在, 把题设条件所给出的数量关系进行重新组合, 构想出一种新的具体关系. 例如构造出与问题有关的函数、方程、数列、向量等模型.下面再看两例.

【例3】证明:cosπ/7- cos2π/7+ cos3π/7=12.

分析: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 思考了足足十分钟, 仍然无从下手. 有些胆大的学生偷偷地拿出了计算器, 悄悄地演算结论. 但在高考考场里, 数学考试禁用任何带有记忆功能的计算器, 考生必须徒手结合大脑思考进行答题. 所以对于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计算器的行为, 我及时进行了制止. 尽管该题的数据与结构并不那么复杂, 但从代数形式上看, 确实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既然代数形式难以入手, 那么能否从形的角度来思考呢?

证明:如图1, 作∠MON =π/7, 依次地, 在OM上取OA =1, 在ON上取异于O的B, 使得AB = 1;在OM上取异于A的C, 使得BC =1;在ON上取异于B的D使得CD =1.

在ON上取异于O的B, 使得AB = 1;在OM上取异于A的C, 使得BC =1;在ON上取异于B的D使得CD =1.

所以∠CAB =∠ACB =2π/7, ∠CBD = ∠CDB = ∠ACD=3π/7, 从而OC =OD.

因为OC =OA +AC =1 + 2AB·cos2π/7= 1 + 2 cos2π/7, OD =OB +BD =2cosπ/7+ 2cos3π/7,

所以cosπ/7- cos2π/7+ cos3π/7=12.

点评:仿此证法, 该命题可以推广为一般结论:

【例4】任意给出8个非零实数a1, a2, …, a8. 证明:六个数a1a3+ a2a4, a1a5+ a2a6, a1a7+ a2a8, a3a5+a4a6, a3a7+ a4a8, a5a7+ a6a8中, 至少有一个是非负的.

分析:本题有竞赛题的形式, 让人望而止步. 题目的条件给得过于简单, 让人无从下手, 但看看要证明的结论里, 信息相对丰富些. 那么这时就需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从结论里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新途径, 以达到破题的目的. 联想a1a3+ a2a4的形式等于向量OA = ( a1, a2) 与OB = (a3, a4) 的数量积, 那么其他五个数也可以看成对应五个向量的数量积, 所以可以构造向量, 尝试将六个数与六个向量的数量积进行攀连.

证明:构造向量OA = ( a1, a2) , OB = ( a3, a4) , OC = (a5, a6) , OD = (a7, a8) , 分别对应平面上的四个点A, B, C, D.

因为四个向量OA, OB, OC, OD两两所成的角中, 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90°, 不妨设OA和OB的夹角≤90°, 所以OA·OB≥0, 即a1a3+ a2a4≥0, 从而命题得证.

点评:本题巧妙地构造了四个共起点的向量, 将六个数表示成这四个向量两两组合的数量积, 突破了题目所给的条件少且抽象的障碍. 再根据抽屉原理, 确认四个向量OA, OB, OC, OD两两所成的角中, 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90°, 言简意赅地证明了命题, 具有较强的构造性和创新性, 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

一片落叶, 你也许会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惨命运, 但是只要换个角度思考, 你便会发现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节操;一根蜡烛, 不久便会“蜡炬成灰”, 但它却为人照亮了前面的路;一支粉笔, 只需三笔两画, 生命便会结束, 但它却在学生心中撒下了知识的种子.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 数学学习也将不再枯燥乏味. 只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迎难而上, 成功的大门将为你打开.

思考角度 篇2

换角度思考可以让我不钻牛角尖,得不到就不要,急不得的也不要。

我有一次要买一个游戏碟,叫妈妈帮我买,妈妈说“不行,上学读书买什么游戏碟!”我就开始求妈妈,后来还是给,我就想不给就算了,我就拿钱买吃的吧!我就跟妈妈拿了一百块钱去买吃的了。

这就是换角度思考,虽然没买到想要的,但却用买一样东西来代替,这不是非常好吗?这不就避免了一场矛盾了?其实换角度思考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

有一次,我正在苦思如何写周恩来的读后记,忽然我想到,我不如写他一些为人民做的小事吧,那样比较容易,我就提笔写了,果真非常好写,在我烦恼时我常常去想一些开心快乐的事,因为快乐是灵感源泉,开心了就会想到许多东西。

换角度思考在生活中,学习上对人都很有帮助,在不顺心的时候换个角度让自己好过点,在为人处事方面,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与人闹矛盾,可以换角度想一起或许就可以避免一场矛盾。

有一次,我在打篮球,一个人犯规了,我就说他犯规了,他没承认,还说我骗他。

后来他竟还恶言粗语起来,我刚想回报他,忽然想,算了,他与我都是为自己开心而玩,何必为了一点小事而吵闹呢?再吵就没有意思了,我就这样说服自己,不要生气。然后我笑了一下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就走了。 我居然有点开心。因为我“宰相肚里可撑船”!

有时何必觉得烦恼,只要自己开心,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呢!

转换角度思考问题 篇3

孙膑从魏国到了齐国,齐威王十分高兴。他早就从元帅田忌那里听说过孙膑精通兵法,有智有谋,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齐威王并没有亲自领教过,很想找机会试一试。

有一天,齐威王由元帅田忌和其他几个大臣陪着,与孙膑一块来到一个山脚下。齐威王对周围的人说:“你们谁有办法让我自己走到这座小山顶上去?”这道考题出得未免太怪了。大家端详了一下小山,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过了一会儿,元帅田忌说:“现在正叶落草黄,在周围点起一把大火,陛下就得往山上走。”“这是用火攻。”齐威王说,“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太笨了点。”“再就是用水淹。”一个大臣这么说。齐威王摇了摇头,没作声。“要引外国军队打进来,包围起这座山,不怕陛下不上去。”一个大臣心里这样想,不过没敢说出口。大家想来想去,都说实在没什么办法。

这时,齐威王问孙膑:“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走上山吗?”一直没出声的孙膑,见威王问,十分为难地说:“陛下,我没有办法让你自己从山脚走到山顶上去,可是,你要是在山顶上,我倒是有办法让你自己走下来。”“真的?”“陛下不妨试一试。”于是,齐威王由元帅、大臣们簇拥着往山顶走去。边走,他还琢磨:孙膑能有什么妙法呢?到了山顶,孙膑谦虚地对齐威王说:“陛下,请饶恕我的冒昧,我已经让您自己走到山顶上来了。”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孙膑惊人的智谋赢得了大家的敬佩更赢得了齐威王的赏识。

◎被撤的意见箱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胡以晃的起义军,在安徽境内曾遭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围剿。两军每次交战都非常激烈,却又总难分胜负,处于对峙状态。

一天,有人向曾国藩密报,说有些士兵心存不轨,劣迹累累,经常抢劫百姓财务、调戏民女。曾国藩听说后,便到乡间微服私访。他了解到很多良民对依仗权势欺压他们的贪官非常痛恨,对一些地主恶霸之行更是敢怒不敢言,人们怨仇在心却不敢向衙门举报。曾国藩将了解到的情况对下属们说了,有人建议他在营署前挂了一个大箱子,然后张贴文告:凡是想控诉某人,可以用匿名信的形式,写好控诉文字投入箱内,定时派人取出,即行究办。曾国藩觉得此法可行,便很快采纳了。

方法很快奏效了,文告贴出不久,就有很多检举信。曾国藩根据被检之事,进行调查后查办了不少人。没有被检举的人也将自己的行为收敛了不少。可是,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心地不善、心术不正的百姓,因与人存有私怨,就捏造事实,投书控告,以泄个人私愤,一时投告之风四起。甚至有高风亮节、行正品优的官吏,因秉公办事得罪了一些小人,这些人就借机诬告陷害,尽管最终都能查明,但审判质询,往往令人难堪,也极大的伤害了人的自尊心。而担任审判的官员,对这些申诉也很头疼,因为找不到原告,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于是,有一个官员向城中的诉讼师求教,该怎么解决此类问题。

这个老诉讼师沉思了一会说:“你放心,三天之内此事就会销声匿迹。”第二天。曾国藩突然下令,将营外的大箱子全部撤掉!

原来,老诉讼师写了十几张匿名控诉文字,都是控诉曾国藩本人的。曾国藩对此不能置之不理,可又实在查不出是谁写的,找不到诬告的人,他开始反思自己,为官以来,总是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却遭到这样的指责!想到自己所管辖的官吏,也会无缘无故地被诬告,那么这箱子便违背自己的初衷了,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下令撤掉了文诉箱。

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条道走到底,转换考虑问题的角度,同样也可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诉讼师的方法成功了,文诉箱成功的被撤除,既然不能解决它,那么就加剧它的矛盾,让它自己去退缩,这就是换位思考的结果。

从不同角度思考可能性 篇4

一、比较辨别, 发现错误。

首先, 我们可以来思考这样一道题:王强和李刚所在班级有54名同学, 每人都必须参加并且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 现有6个兴趣小组可选, 问王强和李刚在同一个兴趣小组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两道题作比较, 你会发现情况是不同的, 原题是把54张牌平均分成6份, 每份是9张;后一题是54个人自由选择, 每个兴趣组参加的人数是无法确定的。因此两道题如果用同一种思路来解答得到的答案是站不住脚的。

二、化繁为简, 获得结论。

那原题到底应该怎样想呢?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有4张牌 (大王, 小王, A, 2) 平均发给2个人, 每人发到2张牌, 大小王在同一个人手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可以一一列举: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大王和小王在同一个人手里的可能性是。“6”表示4张牌中选2张牌的情况有6种, 其中只有1种情况大小王在一起的。甲乙两人都有大小王的可能性, 答案应该是

如果是6张牌 (大王、小王、A、2、3、4) 发给两个人, 情况又会怎样呢?

那么出现情况共有20种, 其中 (1) 至 (4) 种, 甲同时拥有大小王, 那么大小王在同一个人手里的可能性是。

因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关于m张牌发给x个人, 若可平均每人分得n张, 那么其中a张牌在同一个人手中的可能性K可 (n-a) C以这样表示 (x、m、n均为自然数,

换个角度思考作文 篇5

“叮铃铃,叮铃铃。”轻快的铃声已经响起,老师还在布置作业,突然,有一项作业吸引了我的眼球,“怎样一笔画成一点一圆,点在圆内。”这个挺有意思的。

终于放学了,回家途中,我一边走一边揣摩。握在手心上画画弄弄,可就是解不出来,怎么回事呀?不知不觉中,已经到家了。我飞奔到书房,找来几张纸,开始钻研。

“恩,不行,这样不行的!”我嘀咕道,“换个角度试试看。”要画一点一圆可真难!半天过去了,还没结果。对了,可以上网查呀,我赶紧开启电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我生气极了,破口大骂:“什么破题目呀,这么难解!”“怎么了?”妈妈闻声进来,看见我气红的脸蛋,笑着说:“看看你,气得都成什么样儿了!”

突然,我的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让妈妈来试着解决,也许她会!于是,我拽住妈妈的衣角,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我把她拉到书桌前,用哀求的口气说:“妈妈,求你帮我解决一到问题!”“好吧,我试试。”听到妈妈的回答,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妈妈一开始在稿纸上涂涂画画,时间正一分一秒得溜走,我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小汗珠。一小时过去了,可妈妈还没解出来。“对不起,我做不出来,你再找找别的办法吧!”妈妈的回答是我失望透顶。

我懊恼极了。我随便折了一个角,画一个点,再画一个圈,等一下,我刚才好像一笔画成了,我赶紧重试,折一个角,画一个点,再画一个圈一笔画成!我竟然成功了!

高中语文作文思考角度研究 篇6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找到作文写作的突破口,就需要准确定位对于作文的思考角度。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作文开头的开展方式;作文素材的选用类型;作文评价方式。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作文 思考角度

在升学压力下,很多高中生对语文作文的恐惧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表示:“作文在语文总分中比重那么大,我作文那么差,可怎么办?”带着这种恐惧心理,使得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上加难。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考察学生语文“听说读”三方面能力,对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能力也要求非常高。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钉子”,对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不利影响。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找到作文写作的突破口,就需要准确定位对于作文的思考角度。例如,作文开头的展开方式,作文素材的选用类型,以及作文评价的方式等,只有综合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才能实现迅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目标。

一、作文开头的开展方式

作文写作中好的开头可以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激发出读者的阅读欲望,使得作文写作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没有表现力的作文开头,即使正文内容非常吸引人,也会使作文整体质量大打折扣。所以,高中作文教学中,对于作文的思考角度,需要重点思考作文开头的开展方式。对学生作文开头写作方式的集合可以看出,学生常用的开头方式主要包括倒叙、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方式,也有学生会适当增加题记,提高作文的层次,增加作文的吸引力。如何在作文写作中发挥出开头的重要作用呢?

现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向青春举杯”专题为例,在结束本章教学之后,某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本章主题进行写作。有学生在作文开头增加了题记,直接应用了教材中“相信未来”一文的原内容,在作文中写到“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也有学生采用倒叙的方式,在作文开头写到“当我的青春只剩一丁点尾巴的时候,我开始怀念已经逝去的青春……”作文开头不长,但采用的倒叙的方式,以及用词中蕴藏的深刻含义,使得读者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作文开头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学生对于作文开头的展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写作质量。

由此可见,缺乏出彩的开头,会使作文失去色彩。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写作中找不到切入点的问题,将作文的开头作为学生写作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加强对作文开头的重视,深层次思考作文开头的表现形式,不断提高作文开头的写作水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整体写作水平。

二、作文素材的选用类型

素材是一篇作文的灵魂,而学生恰好不愿意花时间积累素材。很多学生表示:“高中学习压力太大了,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没有阅读何谈积累素材”,缺乏新颖的素材,使得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经常出现素材不具代表性或者素材缺乏新意的情况,对学生作文整体质量形成了不利影响。高中作文教学中,应该重点审视对于作文素材的思考角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素材积累形成足够的重视,提高素材的新颖度,使作文可以充满生命力。

再以“向青春举杯”专题为例,在这篇作文写作中,某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作文素材的选用类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有学生选择了业界精英的故事,有学生阐述了青春偶像青春勃发的故事,也有学生选择了幼苗破土而出的故事等等,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擅长或者自己内心真正想表述的内容,例如有学生针对当代年轻人总喜欢宣称“我为自己代言”,在作文中讲述了聚美优品CEO的故事。学生将素材的类型扩大化、多元化,而不在局限于爱迪生、居里夫人的经典案例中,为作文注入了新鲜的能量。

由此可见,新颖的素材可以为作文注入活力和能量,使作文更加新颖和具有阅读性。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作文素材的选用类型,不断拓展学生对于作文素材的视野,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评价方式

作文的评价不仅是简单的查阅,而需要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通过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从作文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重新唤醒他们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思考角度问题,就需要教师着重优化作文评价方式,提高作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再以“向青春举杯”专题为例,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为了在评价环节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求学生先对作文进行自改,然后交换作文进行互改,通过自改的方式和互改的方式,在于他人作文对比中,发现学生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印象。再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总结性评价,选取出优秀作文作为典范,在课堂上进行阅读,使得学生从作文写作中获得成就感,更加激发出了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作文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对学生作文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促使学生从作文写作中获得成就感,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重要作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多作文评价方式的优化进行深入思考。

【结 语】

当前我国高中作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形成了非常大程度的制约作用。语文是我国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和未来语文教学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志贤. 如何打造作文教学高效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12(25)

【2】梁延红.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10)

【3】陈萍萍.合作,与表达结伴同行——合作学习让作文教学更高效【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4】丁春明.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 中小学电教,2004(03)

换一种角度思考排列组合问题 篇7

很多“数数”问题的解决, 如果能跳出题设所限定的“圈子”, 根据题目的特征换一种角度去构思分析, 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格局.

1 具体向抽象的转换

例1 某人射击7枪, 击中5枪, 问击中和未击中的不同顺序情况有多少种?

分析 设击中用“1”表示, 未击中用“0”表示, 那么我们考虑的问题就转化为下列问题:

数列a1, a2, a3, a4, a5, a6, a7中有5项是1, 两项是0, 不同的数列数目有多少个?

解 本题只要在7个位置选出两个位置安排“0” (或选出五个位置安排“1”) 就完成这件事情.故有C72 (或C75) 种.所以, 击中和未击中的不同顺序情况有21 (种) .

练习 某城市的交通道路如图1, 从城市的东南角A到城市的西北角B, 经过十字道路维修处C, 最近的走法种数有多少种?

2 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转换

例2 连结正方体8个顶点的直线中, 为异面直线的有多少对?

分析 正面求解或反面考虑 (利用补集) 虽然可行, 但容易遗漏或重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每一个三棱锥对应着3对异面直线, 因而转化为8个顶点可以组成多少个三棱锥?

解 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4个, 有C84种取法, 其中4点共面的有12种 (6个表面正方形, 6个对角面长方形) .将不共面的4点构成一个三棱锥、共有C84-12个三棱锥, 每个三棱锥确定了3对异面直线, 因而共有N=3 (C84-12) =174对异面直线.

3 情景迁移的转换

例3 在 (x2+3x+2) 5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 ( ) .

(A) 160 (B) 240 (C) 360 (D) 800

分析 本题表面看, 题目并非要求“数数”, 但如果我们将情景迁移, 便可转化为“数数”问题.

解 由题意, 不妨将

看作是5个相同的口袋, 每个口袋都装有3个不同颜色的球:x2, 3x, 2;依次记为黑、白、红球, 于是可得下面的做法:先从5个口袋中的一个口袋取出一个白球 (3x) , 有C51种取法, 然后从乘下的4个口袋中各取出一个红球 (2) , 有C44种取法, 则得含x的项为C51·3x·C44·2·2·2·2, 其系数为3·C51·24=240, 故选B.

拓展 利用此法可准确、迅速地解决如下列一般的问题: (ax+by+cz) n展开式中含xm·yk·zl 项的系数 (其中m+k+l=n) 是CnmCn-mkambkcl.在这里, 精巧的构思转化发挥了令人振奋的作用.

4 分解 (分组) 转化

例4 从集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中任取3个元素作为直线ax+by+c=0中的a, b, c, 其中a>b>c, 那么不同的直线共有多少条?

解 考虑到ka∶kb∶kc=a∶b∶c (k∈N, 构造行列表如下:

第1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2行:2 4 6 8 10 12

第3行:3 6 9 12

易知第2、第3行中任三数作出的直线必与第1行中对应的三个数作出的直线相同, 故不同的直线共有C123-C63-C43=196条.

5 数与形的转化

例5 a2+b2>25设A={-8, -6, -4, -2, 0, 1, 3, 5, 7, 9}, 从A中任取两个元素作为虚数a+bi的实部和虚部 (a≠b) , 则能组成模大于5的不同虚数的个数为多少?

解 由题设知且a≠b, b≠0;根据复数模的几何意义, 结合补集思想, 只需求出以O为圆心, 5为半径的圆上及圆内以A中元素为横纵坐标的点的个数, 然后从A中所有元素组成的不同复数对应的点中去除即可.

如图2所示, 圆内及圆上的点有C41C31+5=17 (个) (不含实轴上的5个点) .

则圆内圆外及圆上共有C91C91=81 (个) 点 (不含实轴上10个点) , 所以, 满足题设的虚数共有C91C91- (C41C31+5) =64 (个) .

从“责任”的角度对全民健身思考 篇8

这些年,针对劳动力人群体育锻炼不足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花了不少心思去解决,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体育设施越建越多,各种健身场所也是遍布人口聚居的区域,体育组织不断完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但是,近日发布的《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缺乏体力活动率为32.7%,70岁之前缺乏体力活动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18~29岁组缺乏体力活动率最高,男性为41.8%,女性为52.2%。[1]这些数据再次印证了我国一直存在的劳动力人群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那么,造成劳动力人群体育锻炼不足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总结了学界对全民健身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理论研究不足、缺乏用责任的理念分析全民健健身运动这一系统工程,最后提出应运用责任理念来建构未来的全民健身运动。

1 责任的内涵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责任相对国家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系百姓,情牵民生,让自己的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真真切切为民服务。责任相对劳动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上的责任,即对赡养父母承担的责任;二是对下的责任,即对抚养子女的责任;三是对外的责任,即对宣传体育锻炼知识和科学方法所承担的责任;四是对自己的责任,即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责任。

2 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的责任

党和政府有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责任结合不同人群特点,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即:对于青少年学生,党和政府有责任强制学校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对于农民,党和政府的体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与农村生产活动和文化生活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有责任组织免费健身指导服务,公共体育设施有责任向公众免费开放。

2.1 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有规划的责任

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有责任运用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大众体育制定详尽的制度性发展的“规划”。我国全民健身已经颁发10年之久,至今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运行机制也尚在摸索之中,其中重要的技术原因,是因为没有硬指标,“无规划”、“弱管理”和“缺机制”。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制订由全社会各个有关方面都能积极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然后成立国家各有关部门参与实施这个规划的领导协调机构。

2.2 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有制定法律法规的责任

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的责任在于着重解决影响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实际问题,明确了政府及全民健身体系中各有关主体的责任,建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学校体育开放、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等制度,进一步确立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地位,丰富和完善了全民健身的法规体系,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2]

2.3 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有宣传、组织的责任

党和政府有责任利用媒体,加大全民健身和全面了解体育纲要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的宣传教育,使健身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党和政府有责任提高不同人群的健身观念,增强健身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党和政府还应组织体育科研人员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开发研制一些功能、造价、应用范围符合实际需要的大众体育健身器材和科学实用的健身方法,满足人们日益对体育的需要。投资兴建一些社区性的中低档的便捷式健身中心,开放体育场馆,充实和完善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积极争取社会投资兴建各种体育设施,提高辖区内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特别是高校及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共惠互利,为居民参加健身提供条件。

3 学校对全民健身的责任

3.1 学校有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责任

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健身活动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相应的体育设施又是健康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学校有责任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把占全国体育场地的65.6%的学校体育设施向学生和公民开放体育设施;民办学校也应该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为荣。学校不应该以安全问题和经费问题,把公民拒之门外,把公共财产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当然,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应该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学校也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

3.2 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健身应当成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学生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对学生来说,并非不清楚健身的重要性。只是,很多学生总会拿没时间等借口为自己不积极参加健身开脱。其实这样的托辞,不过是学校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已。

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对锻炼身体的认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体育项目不要单从兴趣出发,要考虑磨练自己意志的体育项目,在身体锻炼中培养能吃苦,勇担责任心的习惯。通过多年的学校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也会自觉的锻炼身体,视身体健康为己任。

3.3 体育院校要勇担服务社会的责任

体育院校应在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训练、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开辟新的学科、专业、课程和项目,同时,注重质量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几大功能方面的协调发展。另外,体育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坚持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相结合,积极开展开放办学和联合办学,协调各种积极因素,努力提高办学效益。体育院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国际声誉和国际竞争力。

3.4 体育院校应承担为行业科技进步提供智力支撑的责任

体育院校应注重自身优势和潜能的发挥,坚持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提供智力支撑。通过为社会服务,突出学校的优势,提高学校的地位,赢得学校的发展。大力增强为体育产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支持各个层次的科技创新,坚持产学研结合。[3]充分发挥学校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引导教师将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原始创新,多出成果,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4 公民对全民健身的责任

一人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世界动则世界强。每个公民应把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文化素质渗透到爱国、关爱家人之中,把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的活动中去。[4]这需要我们每个公民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勇于实践和承担责任,为自己的国家、家庭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能做好健身工作,才能拥有良好的身体。这是做人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事应有的态度。

4.1 公民的健身对国家的责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归根结底决定于人民体魄的强健。而人民体魄的强健,除了改善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之外,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则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来就有倡导公正、强调规则、平和心态、陶冶性情的社会功能,它本身就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与推动力。因此公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公民为国家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4.2 公民的健身对家庭的责任

现今谈健康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能重视健康的人却了了无几,往往以工作忙,没时间健身为借口,从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孰不知真正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则更应重视和关爱自身的健康。因为,为了有精力去照顾自己的亲人朋友,让你所爱的人不为你担心,为你操劳,你有责任锻炼身体;为了有能力做好本责工作,不能由于身体的健康让你失去经济来源,让你家人饱受饥饿,风餐风宿露的日子,有责任锻炼身体;为了有体力从事家庭作业,煮饭、洗衣、扫地,避免家里一片狼藉,你有责任锻炼身体;为了给家庭带来和谐快乐的气氛,你有责任锻炼身体。

5 运动员对全民健身的责任

作为一名运动员,能够在奥运赛场上取得成功,与中国的培养和人民的哺育密不可分,所以,运动员有责任以己之长,服务大众,为人民健身和体育事业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即:运动员不但肩负着祖国的重任,人民的期望;而且,有服务于全民健身志愿活动,推动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也是运动员的责任。运动员应在竞技体育之外,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技能,拓展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和参与面,推动群众体育深入发展。首先,运动员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明白他所从事的活动的重大意义。其次,要在不计报酬情况下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延续性。

6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的责任

新世纪的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参加体育运动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积极参与并投资于健身消费是有较强的健身意识。但缺少全民健身指导人员和健身常识以及科学锻炼方法,影响了其健身的效果和积极性,不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普及和推广。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没有公开的传播,没有成为普及的健身方法。这时怀着无私奉献社会,热心服务大众,给人民带来健康和快乐,和广大群众同在一片蓝天下,广泛组织各种体育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发展、社会体育发展、社会体育组织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中国开展社区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从事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传授,指导锻炼活动和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和带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指导居民科学健身,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引导和帮助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投资。体育指导员有责任加大传统体育宣传和开发;有责任,讲解全新的健身思想和锻炼方法,给予健身者较全面的指导,减少盲目性,使健身者正确的认识健身的意义,从而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有,[5]“全民健身宣传者、群众健身活动组织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和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的管理者”的责任和信念。

7 体育用品企业联合会对全民健身的责任

我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除了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建立更直接、更广泛的联系,展示会员企业风采和高科技体育器材外,更有责任、有义务引导行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宣传全民健身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因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是健康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和体育用品产业息息相关。没有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体育用品产业也就缺少了依托,同样,没有完备的体育用品产业链,全民健身也将失去推广的物质基础。

8 新闻媒体对全民健身有舆论宣传,营造体育生活化的良好氛围的责任

新闻媒体责任向社会、大众宣传:“健康第一”理念,健身是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指导、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技能、方法;提供健身的各类信息。新闻媒体责任向政府有关领导宣传:群众体育的社会功能,对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宣传政府保障大众基本体育权益和提供改善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宣传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实施全民健身综合服务的现状、经验、好的方式方法等。

9 结论

全民健身是全民的事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事业,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工作娱乐的需要,是实现小康、加速现代化生活节奏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有责任为全民健身制定指导性计划,全民健身要依靠每位公民、运动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共同努力,全民健身既需要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的指导,还需要每位公民在潜移默化中履行为国、为家、为自己强健身体的责任,才能真正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真正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7.

[2]张朝霞.提高国家公务员体育健身意识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2008,(12)24,70-72.

[3]张江南.面向21世纪体育高校改革的战略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49-454.

[4]侯珂珂.国运盛体育兴———回眸新中国六十年全民健身事业伟大成就[N].光明日报,2009-08-08 07:55.

一道立体几何试题的多角度思考 篇9

立体几何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 处理方法很多, 下面以2009年高考数学理三 (立体几何) 为例, 从多方面、多渠道来解决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题.

(2009年理18) 如图,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B⊥AC, D, E分别为AA1, B1C的中点, DE⊥平面BCC1.

(1) 证明:AB=AC.

(2) 设二面角A-BD-C为60°, 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

(1) 解法1 取BC中点F, 连接EF, 则EF12B1B, 从而EF瘙綊DA.

连接AF, 则ADEF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AF//DE.又DE⊥平面BCC1,

故AF⊥平面BCC1, 从而AF⊥BC,

即AF为BC的垂直平分线,

∴AB=AC.

解法2 连接DE, 因直三棱柱ABC-A1B1C1,

∴侧面BCC1B1是矩形.连接BE,

又 ∵E是B1C的中点, 从而BE=EC,

∵DE⊥平面BCC1,

∴DE⊥BE, DE⊥EC, ∴△BDE≌△DCE,

∴BD=DC⇒△ABD≌△ADC, ∴AB=AC.

解法3 以A为坐标原点, 射线AB为x轴的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xyz.

B (100) C (0b0) D (00c) B1 (102c) , E (a2b2c) .

DE= (a2b20) BC= (-ab, 0) .

由DE⊥平面BCC1, 知DE⊥BC,

DEBC=0, 求得a=b, ∴AB=AC.

解法4 ∵DE⊥平面BCC1, 又∵B1C⊂平面BCC1,

∴DE⊥B1C.

∵E为B1C的中点,

∴B1D=DC, ∴△A1B1D≌△ADC, ∴A1B1=AC.

∵A1B1=AB, ∴AB=AC.

(2) 解法1 作AG⊥BD, 垂足为G, 连接CG, 由三垂线定理知CG⊥BD, 故∠AG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由题设知, ∠AGC=60°.

设AC=2, 则AG=23.

AB=2BC=22, 故AF=2.

由AB·AD=AG·BD, 得

2AD=23AD2+22,

解得AD=2.故AD=AF.

又 ∵AD⊥AF,

∴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

∵BC⊥AF, BC⊥AD, AF∩AD=A,

故BC⊥平面DEF, 因此平面BCD⊥平面DEF.

连接AE, DF, 设AE∩DF=H, 则

EH⊥DF, EH⊥平面BCD.

连接CH, 则∠ECH为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

∵ADEF为正方形, AD=2, 故EH=1.

EC=12B1C=2ECΗ=30°,

即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

解法2 设平面BCD的法向量AΝ= (x, y, z) ,

AΝBC=0AΝBD=0.

BC= (-1, 1, 0) BD= (-1, 0, c) ,

{-x+y=0-x+cz=0.

令x=1, 则u=1z=1cAΝ= (1, 1, 1c) .

又 平面ABD的法向量AC= (0, 1, 0) ,

由二面角A-BD-C为60°知, AΝAC=60°,

AΝAC=|AΝ||AC|cos60°,

c=12, AΝ= (1, 1, 2) CB1= (1, -1, 2) cosAΝCB1=AΝCB1|AΝ||CB1|=12AΝCB1=60°

∴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

解法3 ∵AC⊥平面ABC,

∴△ABD是△BCD在平面A1B1BA上的射影.

AB=AC=aAC=cBC=2a, DF=c2+a22, SABD=12acSBCD=22ac2+a22.cos60°=SABCSBCD=12ac22ac2+a22=12a=2c.

以下解法同解法2.

对中考体育的多角度思考与建议 篇10

1.落后地区和边远农村的多数学校无力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体育场地和购买体育器材, 造成一些中考项目不能正常开展。

2.自从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成绩以后, 很多学校担心体育中考成绩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于是给体育教师下达任务, 要求中考评价分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否则……教师们迫于学校的压力, 只能考什么就教什么, 甚至在七、八年级的体育课中就开始上体育中考内容, 毕业年级的体育课更是完全被体育中考内容占据。

建议:

1.学校要为体育中考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政策指导;各校应利用现有条件, 因地制宜, 创造出一些简单的器材。如, 没有单杠, 可以在相邻的两棵树上绑上横杆代替;没有海绵垫子, 可以用稻草包代替等。

2.学校应要求体育教师按照现行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开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 只要教学方法得当, 学生同样能够在体育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和练习, 使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体育教师的角度

1.多数体育教师迫于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 围绕中考项目进行教学, 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甚至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 这偏离了学校体育教学应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在练习过程中, 很多体育教师只注重练习的运动量, 却忽视了技术上的指导, 造成学生在技术动作上的缺陷。如, 50米跑全程用“全”脚掌跑、终点冲刺时采用跨大步或减速冲线等。

建议:

体育教师应抛弃“体育中考唯一论”的思想, 以现行课程理念为指导,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将中考项目合理地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健身手段, 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为体育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家长的角度

1.很多家长错误理解体育中考, 认为平时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孩子的学业。

2.有些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 怕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吃苦, 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有些家长袒护孩子, 一旦孩子在体育教学、锻炼中出现一点小伤, 他们不管什么原因就找学校和教师理论、赔偿。

3.有些家长提前“走后门”, 希望考试时学校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开绿灯;有些家长甚至为子女办假残疾证、假诊断证明以逃避中考。

建议:

1.家长要充分认识到体育中考的重要意义, 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准备。

2.家长应该为孩子长远考虑, 督促孩子在平时重视体育锻炼, 坚持参加体育活动。

3.支持孩子走到户外, 积极参与锻炼, 认识到体育中考不仅仅是一个分数的体现, 更是对孩子身体素质的一个综合评价。

四、学生的角度

学生迫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压力, 被教师和家长牵着鼻子走, 始终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突击、强迫性的强化训练, 在被动的情况下把体育中考当成一门应试科目, 从而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但没有提高, 反而又增添了几分“恐惧感”。

建议:

学生应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性,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认真学习各项体育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 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五、测试项目的角度

在很多地方的体育中考项目中, 多为田径内容, 且都是体能类项目, 缺乏技能类项目。因此, 一些学校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中大部分都是田径项目, 体育课也成了田径专项课或素质训练课, 而其他项目如球类、武术等都是作为介绍性内容, 有的甚至都不开设。

建议:

从幼儿的角度思考探究活动 篇11

一、什么样的科学经验是幼儿需要的

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幼儿接触的种种现象。有些教师总期望“教”给幼儿很多科学知识,但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启蒙,重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而不是一定要“明白”某一知识点,特别是和他们生活相距甚远的知识经验。

二、什么样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幼儿主动参与的

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不是靠外部传授和灌输的,而是通过探索活动自主建构起来的。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该是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感知、操作、思考和交流等,发现、探索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的活动。教师在其中只是起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而不是替代幼儿学习,将答案或结论直接告诉幼儿。幼儿主动参与的探索活动不仅能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建构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什么样的操作是幼儿能够完成的

思考角度 篇12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年鉴显示, 2006年农村人口数量为73742万人, 不管是扩大内需还是增加就业, 农村的广阔天地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2008年2月21日, 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普查数据公报中, 全国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仅占0.2%, 是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真的不需要高学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吗?

1.1 乡镇企业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

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促进农村产业链条化发展, 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作为农村、农业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窗口, 乡镇企业的做大做强, 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 拥有现代经济贸易知识的专业人才。

1.2 农村综合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2006年末, 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其中, 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平均占全国农业从业人口的0.003%, 平均每371人1名农业技术人员, 如果能够达到每200从业人员中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 即比例达到0.005%, 则会新增80.37万人的就业机会。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其中去, 除了能够壮大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之外, 还能给农村带去更多新的知识和技术, 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

1.3 农村制度建设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

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 需要一大批接受高等教育, 懂经济、会管理、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带头。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的加入, 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理念的注入, 更能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 全国目前有68万个行政村, 按照每个行政村2名大学生村官的配置, 广大农村就可给大学毕业生提供136万个就业的机会。

1.4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需要懂经济、法律、外语的人才

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 制度完善了, 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走向国际, 普遍开展国际合作和竞争, 这时就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外语的人才。

1.5 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农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全科医师紧缺, 农民文化生活单一、设施不健全, 农村的教育也刚刚起步, 很多地方的连学校都是空白。这些无疑又是一个增加就业的良好机会。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的进一步发展, 对具有相应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亟迫的。对具有这些方面专长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施展自己才华, 实现人生目标的绝好舞台。

1.6 大学生农村创业前途光明

农业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的兴起, 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足的创业机会。种植、养殖业, 农产品深加工, 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服务产业的开发, 农业机械、消费品市场, 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等等。可以说随着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将会形成一个绝大的充满商机的消费市场, 这自然也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业平台。

2 面对到农村就业的机会, 毕业生心态的调整

三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先进思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加入, 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真正能够做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在农村开辟一片天空。如今的大学生, 需要克服一下心理上的障碍。

2.1 城市本位意识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认为只有在城市发展才算是有出息, 只有摆脱农村, 走出黑土地才算是成功。特别是很多农村学生, 他们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走向城市。“宁肯要城市的一张床, 不要农村的一座房”的观念很深。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 是国民经济的根本, 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如果人人都摆脱农村走向城市, 国民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根据, 那么在漂亮的大厦也是会倾倒的。作为大学生, 更该及时调整自己的错误意识, 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毕业后积极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2.2 逃避的心态

近几年,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毕业生没有积极地去面对竞争, 而是选择逃避。

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变得更强大, 掌握知识只是我们生存的工具和力量, 而不是仅仅为了一纸文凭让自己苟且地在城市里活着。当就业的压力来临的时候, 要勇敢地面对, 坚强地去迎接挑战, 利用自己对知识能量的储备来创造机会, 赢得人生的辉煌。

2.3 农村不如城市, 喜欢享受而不能吃苦

很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城市而不去农村,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不如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好, 有漂亮的商店, 便利的道路和花花绿绿的世界。而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卫生条件跟不上, 交通不便利等等。但是正是因为目前城乡的差距比较大,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中央才决定加大农村发展力度, 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同步发展。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要摒弃舍不得吃苦的心态, 投入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正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有差距才需要大批大学生人才去建设, 去发展。没有好的条件和资源, 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好的条件、发掘新的资源出来, 而不是选择无数人去挣强已经很有限的现成的资源。真正的人才善于创造, 没有创造便没有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而创造和垦荒势必要付出多处常人及倍的艰辛和努力。

3 实现毕业生到农村去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3.1 学校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从错误的就业误区中走出来, 向大学生做好中央对农村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 积极倡导广大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农村, 到三农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广泛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同时, 要注意结合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开展, 注意发现大学生心理上的不良苗头, 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但不管就业形势如何, 学生们都要避免产生恐慌心理, 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还是要调整好心态, 积极面对, 争取各种机会。要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勇敢面对, 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彻底抛弃对农村的偏见, 抛弃不能吃苦的心态, 让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和迎接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3.2 政府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三农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 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创业,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能和激情的平台。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除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挫折承受能力不强之外, 主要还有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 开办企业后贷款难, 政府收费项目多, 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等问题。那么针对对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政府应该有有效的长期的激励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3.3 社会舆论要为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城市情结”的产生, 很大一方面是社会舆论造成的。那么在新时期新的环境下, 正确引导舆论, 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对顺利、快速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 实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媒体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在树立三农经济发展成功典型并广泛宣传的同时, 真实向社会反映农村发展的政策和需求, 努力改变社会对农村的不正确认识。对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支持, 使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摘要:通过对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分析, 提出金融危机下,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毕业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和方向, 实现顺利就业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三农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草莓育儿经下一篇:功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