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法问题

2024-10-13

涉法问题(精选10篇)

涉法问题 篇1

近年来,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多, 这不仅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 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 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 了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深入分析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提出切实有效的举措, 正确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以减少此类案件, 对于维护正常的司法工作秩序, 保持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 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涉法涉诉信访总的来说属于信访的范畴, 是信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访是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 它是党和国家了解基本民情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方法。信访工作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维持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涉法涉诉信访是指涉案当事人或厉害关系人及其近亲属, 对司法机关在侦查、起诉、审理过程中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处理意见或结果不满, 而向同级或上级相应机关反映问题, 要求重新处理的信访案件。

纵观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均有发生, 其中主要集中在两个高峰期。一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拨乱反正时期。在这一时期,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 任务重, 党和国家投入大量人力集中进行处理, 使多年来遗留的问题大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因此, 人民群众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比较满意的。二是2002年至今, 涉法涉诉信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2007年下半年至今, 涉法涉诉信访数量急剧攀升, 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 全国登记的信访案件高达97.2万件, 而百分之八十的信访案件与涉法涉诉有关。另据法院系统统计, 法院每审理12件案件, 就会有一件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因不满处理结果而去信访。

2. 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原因

近年来,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矛盾冲突的综合反映, 是改革与发展这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 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 既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问题,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因素。

2.1 各种利益冲突相互交织, 是导致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社会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 自改革开放30年来, 每一次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 必然涉及到某些领域、部门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 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触及到某些人群的切身利益。

在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受当时多种因素的制约, 各种改革配套措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人人满意。特别是在改革中切身利益受到冲突的部分人群, 仍抱有“靠政府”的传统旧观念, 一旦家庭生活出现困难, 便反复上访。

作者身为高校法律专业人士, 多次参加政法机关组织的上级交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具体评查工作。其中, 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涉法涉诉信访反映的是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 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在改革进程中遗留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的情况下, 必然导致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

2.2 个别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是导致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主观原因

这里所说的个别执法人员, 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

低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素质低。由于个别执法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有限, 很难达到公平、公正执法的要求。二是职业道德素质低。在执法过程中徇私枉法、办人情案、关系案。据统计, 因执法人员素质低下而导致信访的案件占所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百分之八左右, 虽然数量不大, 但社会影响极坏。

2.3 上访人自身素质不高, 是导致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内在原因

纵观涉法涉诉信访者, 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 (据统计,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5%) , 家庭生活困难, 缺乏谋生技能, 有些人甚至把上访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上访人自身素质不高, 在涉法涉诉信访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上访人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 片面地理解法律规定, 并顽固地坚持错误的观点。他们既不愿意接受执法处理结果, 又不愿意接受执法人员的答复和解释。

其次, 缺乏诉讼风险理念。有些上访当事人既不了解执法程序和法院裁判的终局性, 也不理解客观事实与主观愿望的差距, 更不知道举证责任与风险, 总是在主观上坚持认为自己有理, 自己有冤屈, 只要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就认为是办案人员徇私枉法, 执法不公, 就是司法腐败。

其三, 人治观念作祟。有些上访人自己不顾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却打着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的旗号, 信官不信法, 但凡有事便去找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只要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 便坚持不懈地找下去, 下级不行找上级, 甚至利用“敏感”时期冲击“敏感”机关。有些尚在处理程序之中的案件, 上访者便四处上访, 向执法人员施压, 以求达到有利于自己的处理结果。

2.4 宽松的信访环境是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另一客观原因

2003年, 公、检、法率先实行“大接访”制度, 随之在各级党政机关迅速推广开来。客观地说, “大接访”对于改变司法机关和党政机关工作作风, 快速高效处理民刑案件, 纠正误捕误判错误案件,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大接访”的正面积极意义虽不容置疑, 但也也给少数不良上访人以可乘之机, 使越级上访和缠访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作者认为, 信访环境宽松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 歪曲事实和捏造事实的缠访以及无视法律权威、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闹访, 得不到应有惩处和打击。其二, 过度的“信访责任追究制”, 使恶性上访难以控制。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 只有发生群体性恶性信访事件, 才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但实践中却实行“信访一票否决制”, 使基层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疲于应付和处理信访事件, 而无暇顾及正常的工作。

3. 涉法涉诉信访高发的预防及应对举措

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行政、司法工作秩序, 规范涉法涉诉信访行为, 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高发, 应采取如下举措:

3.1 整合接访资源, 完善接访制度

目前, 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被访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特别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 自上而下都成立了信访督察工作组和涉法涉诉信访督察工作组。这种各自为战的做法, 是接访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必须进行接访资源整合, 完善接访制度。

如何完善接访制度, 是学术界和行政界、司法界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作者认为南阳市政法委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 由南阳市政法委统一协调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避免公、检、法各部门各自为战, 浪费接访资源, 还容易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其次, 抽调公、检、法机关的骨干人员、法律专家、律师等组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组, 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一进行评查, 做出审查结论。对确有问题的, 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处理, 对已经签订息访协议和无理缠访的, 将意见明确告知上访者, 若再访不予接待。其三, 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 实行听证会制度。为确保听证会的公正性, 邀请法律专家、律师、新闻媒体、人大政协代表、基层村组干部、群众代表等组成评审组, 无记名表决, 从而确保处理结果的客观公正。其四, 建立上访人员信息网, 使接访单位、涉访单位及时掌握上访信息, 分别进行处理。另外, 作者认为不应将“信访一票否决制”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3.2 建立和完善涉法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制

涉法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制不是单方面追究责任, 应当实行双向追究。一方面, 对错案的承办人员和主管负责人要追究其责任。目前, 公、检、法及行政执法机关, 都已经实行了错案追究制。但是没有统一执行标准, 在责任大小的划分上也不一致。因此, 应制定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对于那些错案率高的办案人员, 要坚决予以严惩, 不能姑息纵容。另一方面, 为规范涉法涉诉信访行为, 对无理缠访、恶意闹访者, 要制定相应惩处措施, 分别情况给与惩处, 对于那些已经触犯法律者, 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坚决予以打击。

3.3 执法人员必须树立“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

目前, 我们正在开展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 具体到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中, 就是要坚持“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客观、公正、高效地处理各种案件。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如果处理不当必然引起当事人上访, 而纠正错案耗时费力, 是司法和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我们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 以人为本, 使司法和行政执法过程中, 尽量做到执法为民, 客观公正。

3.4 加强信访工作部门力量, 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

人民政府所属的信访局是信访工作的主要部门, 由于受体制、编制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信访局的人员配置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信访形势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为人员老化、专业人才匮乏。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增加编制, 信访工作任务繁重, 应该科学合理的增配工作人员, 已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 选拔年轻精干的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吸取各地的宝贵经验。其三, 面向社会招聘, 选用法律专业人才, 充实信访队伍。

目前, 信访局的工作主要是接访、审阅上访材料、批转信访信件以及其他日常工作。这种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信访形势发展的需要。作者认为信访局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信访材料的分析和督办工作上, 对上访人反映的问题, 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不能够一概批转了之, 应当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当前各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 可以抽调其他部门的专业人员参与案件的调查研究。

总之, 涉法涉诉信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需要学者和行政、司法工作人员认真研究探讨, 找出问题所在,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高发。

参考文献

[1]张文国.试论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2007, (2) :861.

[2]陈柏峰.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法律转型时期的缠讼问题[J].中外法学, 2004, (2) :26-35.

[3]毛泽东选集 (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72.

[4]余向阳, 吴彪.涉法信访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B/OL].http://www.dffy1com fayanguancha.sd.

涉法问题 篇2

首长和同志们:

官兵涉法问题关系官兵切身利益,影响官兵思想行为,危及部队安全稳定。正确把握和处理官兵遇到的涉法问题,把“难题”简单化,消除安全隐患和案件苗头,是预防犯罪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基层政工干部必备的能力素质。我认为,解决官兵涉法问题应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及时疏导,稳住情绪

官兵发生涉法问题,利益受到损害,工作分心走神,成天琢磨如何打“官司”,讨公道,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和过火行为,诱发事故案件。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对遇有涉法问题的官兵,要多谈心,有耐心,理解他们的苦衷和心情;对他们的困难要热心,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用大道理和小道理政策攻心,使他们保持清醒头脑,稳住偏激情绪,防止过激行为。我认为应首先帮助涉法官兵做到“三个认清”。

一是帮助官兵认清涉法问题的客观复杂性,缓解急躁心理。要向官兵讲清涉法问题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涉法

问题,牵涉方方面面的政策、规定,影响当事人双方的切身利益,解决起来要做大量的调查取证、审理协商工作,还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办理,这些都需要过程和时间。如果一味急躁,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意气用事、“私了”、“报复”还可能增加新的法律问题。引导官兵以辩证态度正确认识涉法问题自身。

二是帮助官兵认清法律的客观公正性,消除担忧心理。有的官兵认为当前地方风气不好,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又不富裕,担心即使自家有理也难于胜诉,所以要及时给官兵讲清我国法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使官兵明白,法律作为公众意志的体现,代表着公平和正义,不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变化,不会因任何人的权势、地位或好恶而偏转。同时,用身边官兵依法维权的鲜明事例教育引导官兵,增强依法维权信心。

三是帮助官兵认清解决涉法问题地方责权的决定性,消除埋怨心理。针对有的涉法官兵认为问题没解决就是组织没出力的片面认识,通过个别谈心或法律咨询,既给大家讲清解决涉法问题部队作用的重要性,也引导大家明白地方作用的决定性,以及涉法问题自身的“有理性”决定解决的有效性,消除官兵埋怨组织、埋怨地方的心态;通

过心贴心的交流,手把手的教诲,使官兵能自觉相信部队,依靠组织,依法办案,做好疏通工作。

二、多方了解,弄清实情

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纠纷,双方多少都有错。但了解情况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些官兵亲属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在给干部的电话、信件中,不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一味强调别人过错,误导了干部战士。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如果不做认真细致地调查分析,草率处理,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因此,对提供案情的官兵及其亲属,我们一是要告诫他们必须讲真话,吐实情,尊重客观事实。二是不偏听偏信,认真细致地分析他们提供的情况,通过找班排长、同乡、家庭、三互小组多方了解,查看有无矛盾之点,不符合常理之处,力求掌握情况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三是弄清法律依据。连可以依靠法律咨询小组,使涉法官兵及时了解掌握涉法问题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诉讼程序。还可以充分发挥军地“148”法律咨询服务热线综合协调功能,针对涉法问题类型性质,主动搞好法律咨询,使官兵依法维权。四是对问题复杂争议较大的,除了要与地方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外,必要时要派人去调查了解。

三、军地协同,依法处理

官兵涉法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解决。具体讲,在处理官兵涉法问题时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对官兵反映的涉法问题,要依据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做到不了解真实情况不轻易下结论;不一味满足官兵的要求发安慰信、义气函;不拿部队的名义“压”对方;不做官兵及其家庭逃避违法责任的“保护伞”。

二是依靠组织解决的原则。教育官兵要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依靠地方解决涉法问题。加强横向协作联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维权机制”作用,为官兵提供直接法律支援,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需要部队发函时,要协调政治机关统一办理,语气诚恳,不用指令性文字,提要求客观公正;连队要想涉法官兵所想,急涉法官兵所急,舍得出人出力,千方百计协调各方帮助官兵打赢“官司”。派人到地方处理涉法问题时,选派懂政策、懂法律的同志;处理问题过程中,尊重当地政府,注意把握政策,并及时反馈情况。

三是把握灵活处理的原则。在法律服务对象上,以官

兵本人和其父母、配偶、未成年的弟姐妹为限,对曾抚养过官兵或对官兵思想影响较大的其他直系亲属可视情提供法律帮助。在时限上,一般以官兵服役期内发生的涉法问题为处理范围。在内容上,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对一般性的涉法问题,以提供法律咨询为主;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以及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的涉法问题,部队视情派人到地方协助处理。在涉法问题没有弄清之前,官兵思想不稳定容易扩大事态的,不让单独回家;涉法问题棘手难处理的,不让单独回家。

四、经常关注,不留隐患

官兵涉法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经常关注,不留隐患是解决官兵涉法问题的重要策略。基层政工干部要切实搞好教育,严密监控,做到“四个确保”。

一是抓好政治素质的培养,确保官兵思想上不“混乱”。教育涉法官兵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涉法问题,以维护军队文明之师,军人良好形象为重,头脑清醒,敏锐性强,自觉做到有情况及时汇报,有困难组织解决。

二是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确保官兵追求上不“偏向”。要充分利用每月一课、经常性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时机对涉法官兵进行滚动式教育,引导官兵正确对待理

想、得失、荣誉、婚恋等人生课题,经得起涉法问题考验。

三是注重法纪素质培养,确保官兵行为上不“越轨”。涉法问题能否圆满解决,涉及因素多,需要时间长,要采取观看录相、出板报、旁听庭审、分析案例、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帮助涉法宫兵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强化法纪观念。“打好预防针,吃好定心丸”,“不靠武力靠法律,不靠个人靠组织”。

四是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确保官兵精神上不“颓废”。要把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引入经常性思想工作之中,对心胸狭窄、脾气暴躁、性格孤僻、患得患失等心理不健康的涉法官兵,搞好思想行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改变不良性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总之,解决官兵涉法问题,基层政工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本着为部队建设负责、为官兵成长进步负责的态度,细心观察、耐心说服、诚心帮助,把官兵当兄弟看,把工作当事业干,官兵涉法问题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涉法问题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涉法;法制教育,法律意识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更是将来和谐社会的创造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大学生涉法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涉法问题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受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高校青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呈上升的趋势。大学生涉法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涉及的法律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益复杂,涉法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

(一)在校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涉法问题层出不穷

许多公司企业看好高校在校学生这一高素质低报酬的群体,校园的广告栏中招聘广告、纳贤启示、合作邀请到处都是。一方面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缓解经济压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在校大学生切身权益易受侵害或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隐患。在校大学生对与公司、企业签订的各种协议的法律约束力没有正确认识,不注重合同中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对自身权益缺乏保护意识,以致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

(二)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就业过程中涉法问题不断增多

大学毕业生毕业实习、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但作为协议一方的毕业生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不了解相应的法律规定,不懂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毕业生法律意识薄弱,将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视为儿戏,无视协议的约束力,使用人单位蒙受损失,叫苦不迭,导致恶性循环,对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充满戒备,从而导致许多单位的内部规定侵害毕业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大学生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高校学生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犯罪领域涉及盗窃、抢劫、杀人、伤害等财产犯罪与暴力犯罪等领域,其社会危害性日趋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涉法现象原因考量

(一)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对大学生起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像色情、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对学生有不良的影响,由此引起学生价值观念的剧变。大学校园已不在是纯洁高尚的殿堂,商业行为泛滥,大学生们热衷于谈论并追逐经济利益,导致大学生涉法问题不断增多。

2,教育存在偏差和失误。大学生涉法现象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家庭教育存在的偏差和失误主要表现在:一是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长对他们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因过分重视出现了一些误区:生活上过度顺从、行为上过度庇护,使这些子女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唯我独尊的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遇到挫折或受到刺激,极易引起情绪波动,难以控制,甚至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二是一部分问题家庭和残缺家庭的稳定性、完整性受到损坏,家庭功能受到削弱,往往不能正常地担负起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责任,子女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引诱而触犯国家法律。

学校教育的不力同样会影响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是高等教育的扩招,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素质不高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在我国应试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导向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加重,产生厌学思想,逃学、逃课严重,甚至混迹社会,不能自拔。二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培养不够。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低下、人文精神匮乏、法制和纪律观念淡漠,极易发生涉法问题。三是高校的法制教育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距甚远。目前高校法制教育主要通过公共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大约l/4的法律内容的课堂讲授来完程,这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法信仰的养成是远远不够的。

3,学校管理不到位、预防措施不力。近年来,大学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空前,许多学校可谓人满为患,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突显:一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违法犯罪歧途;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大学生文化生活单一、枯燥,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要,一些学生沉溺网络而荒废学业,一些不健康的黄色文化、暴力文化,更是影响着意志薄弱的大学生;三是校园周边环境恶劣,治理不力。

(二)主观原因

1,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高。相当多的大学生涉法问题是由于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造成的。许多大学生文化知识比较丰富,但法律知识十分欠缺,有些甚至是无知。据调查统计,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仰,虽然有85.7%的被调查者认为法治比人治好,但只有30%的人认为法律应当一律被无条件遵守。对情与法、德与法以及法中的权责关系认识不清,受传统法律观念影响很深。在问及“自己若有家人发生违法犯罪问题”时,选择“牺牲法律而保护亲人”的方式达70%。在法律诉讼意识方面,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中有42.6%的人同意“只有私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

2,道德修养偏差,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已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而是越来越多地走向社会,这对于开拓视野很有帮助。但是,社会的一些腐朽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对他们影响很大,久而久之,会使思想上还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心理发育不成熟,心理素质较差。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正处于青春期,从心理学来看,这一阶段属于心理断乳期,情感丰富、复杂且容易激动,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自尊心较为强烈,心理脆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同时他们又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学习、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就业的压力,加上大学生阅历较浅,而社会又比较复杂,如果没有科学知识的引导,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产生违法犯罪动机,进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三、大学生涉法现象的遏制与预防

(一)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成长,环境对人有非常大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法律秩序、法律环境,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氛围,这本身对大学生就是最好的法制宣传和教育。为此,首先要从制度上人手,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从宏观上为强化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其次要加强法律监督,改善执法环境,真正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实践,对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的形成和法信仰的养成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二)注重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教育报告会、法制展览会、有奖征文、模拟法庭等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从时间上要做到法制教育的经常化。同时学校应当加强警示宣传,对大学生身边已经处理的违法违纪实例,可以在保护其合法隐私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作为警示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这对大学生是最直观的教育。

(三)对大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自我保护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使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和实际案例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四)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家庭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各个家庭的具体背景不同,根据每个家庭所需要的具体教育方式和内容提供切实的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避免家长的盲目探索给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危害。指导家长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增多,针对大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特點,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保健与咨询,建立大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档案。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自觉控制情绪,消除其人格障碍,学会宽容,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文明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爱护、相互理解、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质。引导大学生创造一个团结、活泼的生活、学习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六)加强校园的内部管理,丰富校园文化

涉法问题 篇4

一、基层干部正确处理涉法问题的思路

官兵及其家庭发生的涉法问题, 最先接触的往往是基层干部, 涉法问题是否能够及时处理, 很好地解决, 与基层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问题, 以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有很大关系。

(一) 思想重视, 理性对待

一方面, 要正确对待基层发生的涉法问题, 思想上应重视。涉法问题的发生的确增加了基层管理教育工作的难度, 干扰了基层正常秩序。但应该看到, 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军队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利益纠葛, 发生事故或案件应该说是正常的, 因此, 作为管理教育者, 不要掩耳盗铃, 不要一厢情愿, 而应正视现实, 热心对待已经发生的涉法问题, 正确解决矛盾和纠纷, 不要牢骚满腹、骂骂咧咧, 更不能爱理不理, 放任不管。另一方面, 要充分认清涉法问题对基层管理教育的负面影响, 尽快处理。涉法纠纷不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好, 就会影响部队内部团结和安全稳定, 牵扯各级领导很大精力。当然, 作为基层管理者并不是专业的法律人士, 往往也不必直接参与法律解决的全过程, 但我们毕竟与当事人有这样那样的关系, 不能袖手不管, 任其发酵。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衡量纠纷的性质、认清矛盾的焦点, 协助当事人妥善处理纠纷。

(二) 依靠组织, 主动介入

基层的管理教育是长期的和经常性的工作, 需要及时发现苗头, 正确分析原因, 妥善处理涉法问题和纠纷, 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群策群防。一是要立足于依靠本单位的思想骨干队伍和军人委员会及时发现和解决普通的涉法矛盾和纠纷, 不要无事生非, 不让小事变大, 防止大事失控。二是要适时请求领导机关或专业的法律队伍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或直接参与。全军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省军区法律顾问处、官兵所在部队政治机关及法律服务组织都有责任有能力帮助处理涉法问题。基层干部不要勉为其难, 更不能隐情不报;对发生在基层的刑事案件、严重的民事纠纷及军警民纠纷或其它敏感事件, 必须及时上报, 请求指导, 而不能捂着盖着, 遮遮掩掩。三是要充分发挥地方维权机构的作用。地方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协调中心, 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社会团体等, 都有帮助官兵解决涉法问题的责任和义务, 要充分利用资源, 积极协调联系, 争取通过协商、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问题。

(三) 灵活应对, 依法处理

在解决各种涉法纠纷的手段中, 法律法规是最根本的尺度和最终的途径。解决涉法矛盾和纠纷的基本点是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不同的纠纷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争取在不影响军民军政和内部关系, 不影响训练、工作和正常生活前提下, 达到解决涉法问题的目的。涉法问题和纠纷尽管纷繁复杂、多种多样, 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解决模式, 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一点, 那就是都有法律的规范, 所以解决起来必须依据法律精神。

二、基层干部处理涉法问题的注意事项

基层干部往往年轻单纯, 阅历简单, 有理论无实践, 有热情无经验, 介入处理涉法问题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不要大包大揽

不管是简单的涉法问题还是复杂的涉法问题, 都有其特殊性。基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教育和思想工作, 不是专业的法律工作者, 没有足够的精力, 没有专业的知识, 因此, 对基层涉法问题不能大包大揽。根据总政治部颁布的《军队协作处理官兵涉法问题实施办法》的精神, 基层干部处理涉法问题宜坚持“三管三不管”的有限服务原则, 即:管官兵近亲属的涉法问题, 不管其他亲属的涉法问题;管官兵服役期内发生的涉法问题, 不管退出现役后发生的与服役无关的涉法问题;管处理涉法问题时的协调和反馈, 不管涉法问题最终的结果。对不属于“服务范围”内的问题, 要解释清楚, 能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也应及时出手, 热情服务, 不能“撂挑子”不管。

(二) 注意有礼有节

处理问题的态度往往影响问题解决的结局。一方面, 基层干部在介入涉法问题处理时, 姿态上要坚持热情诚恳, 不卑不亢, 方法上要注意讲究技巧, 以理服人。说话办事要有法律依据, 处处用事实说话、用法律说话, 争论时不要态度粗暴或进行人身攻击, 即使有理还须有礼, 坚决摒弃“寻求报复, 以恶对恶”的观念, 以防产生新的矛盾和纠纷。另一方面, 基层干部介入涉法问题的处理, 是作为“第三者”、局外人、非专业人士, 主要工作是控制事态、协调立场、反馈和建议等, 不必提出不合时宜的指导意见, 尤其不能强迫或命令当事人接受某些观点或意见, 防止涉法问题复杂化或激化矛盾。在解决问题时尤其要摒弃“军人至上, 高人一等”的观念, 把军人保家卫国、爱国牺牲的奉献精神作为解决涉法问题的筹码, 与对方讨价还价或提出过分要求。

(三) 重视善后工作

涉法问题和纠纷, 往往不好解决, 即使解决得相对圆满, 对当事人思想和情绪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基层干部应及时做工作。一般来讲, 当家庭出现涉法问题时, 当事人都会比较激动, 很难使情绪维持稳定;涉法问题的处理有个过程, 而官兵在等待消息时, 往往都很焦急, 一旦等待时间稍长, 便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错误地认为问题无法解决, 从而影响了训练和工作, 甚至导致一些事故案件的发生。在涉法问题处理的同时, 应就案件的性质、解决的难度、目前部队所做的工作和处理的进度, 向当事人作一些入情入理的分析和介绍, 以稳定其情绪, 不要顾此失彼, 以防发生意外。涉法问题的最终处理不管是否满足当事人的意愿, 都应及时关注当事人本人、家庭动态及相关的舆论反馈, 化解消极影响, 控制官兵情绪, 防止因思想工作不到位而引发新的矛盾或问题。

摘要:涉法问题的处理是基层管理教育工作中经常面对的难题, 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经验阅历有时并不能充分应对。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所持的态度, 工作的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基层干部正确处理涉法问题的关键。

涉法问题 篇5

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从而引发了各种上访事件,特别是进京上访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地干扰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自2004年以来,按照区委政府和上级政法委的部署,我们开展了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专项活动,处理了一批案件,妥善解决了一突出些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形势仍然严峻,涉法涉诉信访量总体稳中有降,但处理难度增大,当事人久访不息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政法各部门当前面临和必须解决的严峻课题。因此,建立预防和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经常性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一、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特点

1、信访范围广、人员多,带有趋利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涉及的法律范围广,涉及刑事、民事法律、行

政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不仅有刚处理完毕的案件,还有时隔多年的案件甚至是历史老案,部分案件上访人因为来访未能解决或达到自己的要求目的,就转化为越级上访或进京上访。

2、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类型多样,反映的问题较为集中,涉及法院判决、裁定执行问题的案件突出。这些涉法上访案件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法院判决、裁定不服,控告执法人员执法不公,违法办案两个问题上。

3、涉法涉诉信访呈现出“四个增多”。即群体性上访增多,重复上访的增多,越级上访的增多,无理缠访缠诉的增多。一些上访人因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及时处理,或虽然处理了,但对结果不满意,便出现反复到多个机关、部门上访。甚至进京上访,以期引起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的重视,达到上访目的。

4、上访形式多样,要求过高,对抗性明显增强,有的行为偏激,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性。一些上访人员决心大,要求高,不达目的不罢休,导致行为过激,严重影响了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性。

5、息诉工作难度大。由于大部分上访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谈薄,对法律理解存在盲区,他们都是多年来四处申诉,虽然很多问题经过多家机关解决,但未达到其理想的目的就一再,缠访缠诉。尽管办案人员对他们做了大量的解释、说服工作,但部分上访老户固执己见,不听办案人员的合理劝解,导致久诉不息。

二、涉法涉诉信访高发的成因

1、刑事诉讼法没有把申诉纳入诉讼轨道来调整,使其不受约束。申诉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状子满天飞;

2、缺乏有效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机制。一是缺乏预防机制。二是信访接待部门有责无权,对接待后转给有管辖权的部门的案件,相关部门不重视,信访部门催办无力,使初级的、简单的上访案件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造成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增多;

3、因法院判决、裁定执行难而引发的上访。这一问题在近来的涉法涉诉信访中较为突出。法院判决成为一纸空文的因素很多,有当事人无执行能力的,也有被执行人在逃的,受害人一方转而到检察机关寻求司法救济,而法律对于检察机关对法院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有无抗诉权没有规定,出现了法律监督的空白。

4、执法主体工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个别执法人员为民执法意识不强,不能设身处地的为案件当事人着想,一些部门对上访人反映的问题互相推诿,导致案件不能公正、及时处理、久拖不决;二是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不能及时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案件;三是部分案件质量不高,侦查工作不扎实,错过了搜集、固定证据的最佳时机,导致证据已不可能弥补。

三、建立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经常性工作机制的对策

(一)狠抓办案质量,建立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要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的发生,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从实体上、程序上两方面确保执法办案的质量。健全并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数量、质量、效果有机统一的办案工作综合考评体系,加大对办案质量和效果的考核力度等措施,有效促进司法机关的办案水平提高,保证案件质量,提

高办案效率,使涉法涉诉信案件明显下降。这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实现信访信息共享。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及时掌握和互通涉法涉诉信访群众的相关情况,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各有关部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涉法涉诉信访动态情况,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涉诉信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

(三)建立案件多元化处理调处机制,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坚持“四长”接待日制度。政法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接访、批示和督办案件,包案到底,既能够增强来访群众的信任感,更便于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二是建立预约和约访制,一方面便于群众监督,增强办案人员的责任感,保证案件质量;另一方面

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使上访人心服口服。三是建立巡回下访制。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接待上访为主动了解民意的下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可利用赶集、节假日等时机深人乡镇、社区巡回接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四是建立反馈回访制。对于己经处结的案件要定期回访,防止矛盾反复、上访反弹;对正在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反馈,告知案件进展情况,防止矛盾激化,导致越级上访的发生。

(四)建立对上访老户、缠访缠诉户的特殊处理机制。一是建立和推行公开听证、公开答询的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和缠访缠诉、闹访案件,可以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律师和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公开听证和答询,依靠社会力量做好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达到息访息诉的效果。二是建立信访惩戒制度。对以上访为借口缠访缠诉的,或者在正常信访中冲击国家机关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应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予以必要的行政和刑事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予以必要的法律制裁。

涉法问题 篇6

关键词:法院信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然而,信访部门如何科学厘定涉法涉诉问题的本质并精准区分信访事项是否确为“涉法涉诉”已属不易,且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自身亦可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在我国现阶段,所有涉法的事项并不一定均具有可诉性,特别是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的情况下,更要警醒信访部门从“揽权”的泥淖滑向“弃权”的极端。鉴于此,从运行规范上研究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问题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运作的基本原则

依法终结原则。依法终结原则是指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必须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把群众反映的法律问题、政策问题、实际问题解决好,努力做到法、理、情三者相统一,切实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依法终结原则要求办理信访终结案件应依据现行法律和政策进行,绝不能突破法律和政策的底线,同时在依法的前提下把握好“法、情、理”三个要点,真正做到言之以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实现法、情、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确保质量原则。确保质量原则是指以明确的责任、严密的程序和严格的审查来保证信访终结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果,使信访终结案件在实体和程序上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这要求申报信访终结的责任单位对拟报终结处理的案件的实体、程序和信访诉求解决方案进行认真评查,切实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证据充分、程序完备、结论公正,确保信访终结的质量。对于反复缠访闹访、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信访案件,一般应组织公开听证,听取有关各方意见,评判是非曲直。

公开公正原则。公开、公正既是人们衡量民主法治社会的标准,也是人们评价制度文明的尺度,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实施信访终结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原则,即要求在三级信访终結程序中根据信访终结案件的具体情况,实行公开听证、公开答复、公开质证等工作机制,并深入开展释法说理活动。在终结决定作出后,应通知原办案单位,由终结机关或原办案单位书面告知信访人。终结决定可在有关信访场所公布;影响较大的无理信访案件,可将案件事实、政法机关的解决方案、信访人的不合理要求,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布。增强信访终结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认可度,确保信访终结决定的公信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有序退出原则。在信访工作实践中,部分上访人长期在各级政法机关和重要场所重复上访、无理缠闹,既加大了自身的经济负担和精力消耗,给个人生活造成了更多困难和痛苦,又占用了大量司法和行政资源,扰乱了正常的信访秩序。对于这些案件,如果不能通过健全的信访终结机制实现有序退出,就会形成错误导向,影响社会风气,增加信访工作的困难,降低信访工作效能。因此,上述信访案件在依法终结后即应从信访工作程序中退出。但是信访终结不是工作的终结,还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继续做好信访人的教育疏导稳控工作。

二、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路径

1.信访诉求的诉权化

信访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之一,但是涉法涉诉信访中掺杂了太多涉及诉讼领域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公民政治权利这一公权利领域的问题,而主要是维护私权领域的问题。明确区分以下三种信访诉求:诉讼法上有明确依据的信访诉求、法律没有直接规定但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权利、属于法律规定漏洞的权利,并加以诉权化,为其提供切实法律保障,是解决诉访分离的首要问题。

2.诉权实现的程序化

法律对一些诉求类型赋予了权利性质,但没有提供救济渠道,没有救济渠道的权利则相当于无权利。只有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救济,这样的权利才具有实现可能性,如法律规定举报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做出的不立案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但对复议程序缺乏规范,这就导致这一复议权利形同虚设。就先行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处理方式而言,行政方式和商谈方式基本是非程序化的,而终结方式则是一种程序外的程序化。因此,将已经存在的程序化解决方式进一步转化为诉讼程序,或者尽可能与诉讼程序相衔接。这是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通过以上改革,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一方面,不合理的诉求都普遍不予受理,因而无所谓终结;另一方面所有的合理诉求都诉权化了,而诉权都有程序保障,穷尽程序的决定和裁决都是终局性的。

三、涉法涉诉的信访终结制度

各级政法机关要按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坚决依法办事,坚持司法程序穷尽原则,严格认定无理信访,充分保障信访当事人正当行使合法权利,使其避开信访怪圈。

与原有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正确衔接。对于信访人签订过书面息诉罢访承诺书事后反悔仍不断上访的,则参照上述第二小点的做法。对于经听证会认定并由省高院及省涉法涉诉问题工作小组批准为无理访的,则应尊重无理访的终结结论,认可其终结效力。

要建立信访公开听证制度。运用公开听证的方式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受案单位、当事人公开陈述问题,出示证据,各界代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公开评议,最终形成听证结论。

建立信访终结公示制度。对合理诉求确实解决到位、实际困难确已妥善解决的问题,经过公开听证、公开质证、公开答复,可以由省级以上政法机关审核后,按有关规定作出终结决定,各级政法机关不再受理、交办、通报,除有新的事实和证据外,应当依法终结受理,以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终局性。对上诉终结的涉法涉诉信访将处理结果公布于信访网络平台,供公众查阅、接受媒体等的社会监督。

建立对无理缠访的惩处机制。对经省级以上政法机关作出终结决定,当事人仍然无理缠访的,要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动员上访人亲属、基层组织,共同做好停访息诉工作。对经过法制教育和批评劝导,仍然违法闹访,到重点地区进行非正常上访,或采取极端方式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处理。

建立滥用终结机制的处罚机制。在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中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要防止政法机关随意使用终结机制,利用终结机制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不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此上级政法机关要定期评查各地的信访终结案件,各政法机关定期自查自身的信访终结案件。

信访案件终结但信访工作不终结。基层法院对于仍不肯息诉罢访的信访人来访应做好一般接访性工作,做好解释劝导工作,在重大敏感时期则协助镇街做好属地维稳工作。对于信访案件终结后违法上访的,则应做好教育批评工作,对于暴力上访、缠访闹访扰乱公共秩序的,则交由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理,触犯刑事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对于违法上访的,应给予有效打击,以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胡夏冰.如何实现诉访分离[N].人民法院报,2014.01.30.

[2]陶杨.疏通诉权渠道破解涉诉信访迷局[N].光明日报,2013.05.30.

[3]曹斯.立法完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N].南方日报,2014.01.10.

[4]宋心然.涉诉信访中“诉访循环”的形成及其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2,(6).

[5]周珍珍.涉法涉诉信访的困境及规范[D].2011年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涉法问题 篇7

一、建立案件质量保障机制, 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

办案质量是执法部门的生命和灵魂。案件质量不高, 不但影响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形象, 而且可能直接侵害涉案群众的合法权益, 诱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从当前涉法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 涉法上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机关不依法办案, 甚至越权办案。如侦查机关、司法机关插手办理经济纠纷案件, 受利益驱动, 在法院还未判决的情况下, 先行扣押、没收涉案款物, 造成被告人利益受到侵害, 产生上访, 要求给说法, 使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很被动。二是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办案。手续不完善、甚至不合法现象时常出现, 如:在没有立案手续的情况下办案, 办案过程中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 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虽然随着修改后“两法”的颁布实施, 此类现象大幅度减少, 但执法部门以前办案中遗留下的问题至今难以解决。要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案件的发生, 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案件质量保障机制, 加强实体和程序上的监督力度, 确保执法办案的质量, 正是从这个目的出发, 全国许多检察机关成立了案管中心, 对办案流程和办案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由此使查办犯罪工作的重心逐步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果转变, 从实践效果来看, 由于完善办案制度和流程, 对于赃款赃物进行备案, 督促办案部门完善手续, 有效地保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在源头上出现了涉检信访案件减少的好局面。

二、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 及时掌握涉法上访动态

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群众的情况, 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因此, 控告申诉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 便于及早采取措施, 争取工作主动。一是建立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 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 使有关部门提前了解情况, 开展工作, 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控申部门把每月涉检矛盾派查表上传到每位领导的手里, 同时控申部门及时与本院其他部门联系, 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 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 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三是建立外部信息通报机制。每月向上级院汇报涉检信访情况, 同时也积极与政法部门取得联系, 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对于接待的应由其他机关和部门管辖的来信来访问题, 应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移交和反馈, 防止出现漏管失控。对于涉检信访人员建立档案, 每次来访诉求, 记录在案, 录入微机, 建档造册, 并及时向政法委和信访部门报告情况, 使自己掌握的信息能够为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 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使命。近年来, 随着检察机关接访工作日趋规范, 工作人员接访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各界反映较好, 许多群众由于对检察机关信任度增加, 把本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也上访到检察机关, 因此, 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 使此类案件能够得到及时移送、妥善处理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和紧迫。一是建立外部案件移交分流机制。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进行移交和分流, 不积案、不压案, 并及时对信访群众进行反馈, 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二是建立内部分流调控制机制, 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涉法上访案件, 应当按照“分级负责, 归口办理”的原则, 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 形成全院抓信访工作大格局。首办责任部门对于本部门承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应当及时指定首办责任人, 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办理, 并按时限将办理情况反馈控申部门。

四、建立案件多元化调处机制, 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

据调查分析, 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 80%以上是有一定道理, 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当予以解决的;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 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单位应该解决也是能够解决的, 其中不少是由于在初信初访中, 由于调处工作不扎实、不到位造成矛盾激化引发越级上访的, 所以当前建立案件多元化调处机制十分必要, 以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坚持检察长接访制。信访工作是领导干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检察长亲自接访, 是重视信访工作的反映, 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径, 检察长接访能够增强来访群众的信任感, 能够减少工作环节, 更便于协调有关部门力量, 合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增强接访的社会和法律效果。二是建立预约接访制。涉法上访案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有些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 集体访、告急访等案件, 控申部门往往难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准确地给予解答, 因此有必要建立预约接访制度。将上访群众的诉求和基本案情提前上传, 预约主管业务的检察长接访, 这有助于针对性地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三是建立巡回下访、带案下访制。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上访,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防止因接访空档而发生越级上访, 有必要在信访部门建立巡回下访制度, 尤其在节假日, 深入街道社区巡回接访, 以及时解决信访问题, 化解矛盾, 消除不稳定因素。四是建立反馈回访制。对于正在处理或处理结束的上访案件, 应当建立反馈回访制度。对已经办结的信访案件要定期回访, 防止矛盾反复、上访反弹;对正在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反馈, 告知案件进展情况, 防止矛盾激化导致越级访。五是建立涉法信访人的档案。对于集体访、告急访等建立案件档案, 对于每次来访的诉求、接待人、答复等都作详细备案。这既是对上访群众负责, 又有助于规范信访接待人员的言行, 还有助于保存言词证据, 防止在出现无理缠访、闹访时, 检察机关处于被动局面。六、建立有政法委、公、检、法等部门的信访协调小组。对于一些证据不足, 不捕的刑事伤害犯罪案件, 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受害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和补偿, 就有可能造成告急访、越级访、缠访、闹访, 就有可能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严重的有可能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 损害司法机关形象。如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检察院在处理一起胡某伤害案时, 受害人虞某为重伤, 由于证据不足嫌疑人未被批捕, 赔偿费未及时到位, 因此受害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而且随着后期的治疗费用增加, 受害人病情不断加重, 其精神和肉体受到的伤害更大。在其多次来访中, 出现过要上访、轻生的苗头。检察机关一方面做好安抚工作, 一方面积极与政法委、公、检、法协调, 敦促胡某把后期治疗费补偿到位, 督促公安机关把证据补充齐全, 此案才得以圆满解决。

五、建立上级指导协调机制, 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制

加强对涉法信访工作的领导, 是做好涉法信访工作的重要一环。基层院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 时常遇到法律政策把握不准、息访息诉工作需要协调、不属于自己主管的案件难以移交等问题, 迫切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和协调,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方面, 指导和敦促基层单位加大信访工作力度, 严格落实“五包一”责任制, 及时调处涉法上访案件,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另一方面, 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 使本不属于检察机关主管的案件, 能够及时得到分流和处理。

六、建立对无理缠访缠诉的处理机制, 加快涉法信访工作法制化步伐

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的研究 篇8

一、涉法涉诉信访

(一) 概念

涉法涉诉信访最初诞生于2004年, 是最高法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其定义为:与具体的案件有密切联系, 针对法院作出的审判结果, 请求司法程序给予执行或实施诉讼行为的人民群众来访或来信。从其概念可知, 涉法涉诉信访具有两大要素———“涉法涉诉”和“信访”, 前者包括信访中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执行行为, 后者则包括写信和亲自上访两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二) 特点

1. 问题特定化

就存在争议的问题而言, 无论是法院作出的执行行为, 还是审判行为, 都可以是信访的对象。虽然审判是司法机关的基本行为, 但依然可能存在着“违法行为”, 国家本应使用司法程序对审判结果的对错进行判断, 但我国的特殊国情使得人们通过信访的方式来表达对“违法行为”的反对。当然, 对于存在争议的行为, 必须要特定化对待, 否则法院所有行为都会被“信访”, 司法机关将无法正常工作。

2. 主体特定化

纠纷的解决在我国有非常典型的特色, 即一旦走法院程序, 就很难轻易结束。这是因为法院除了要进行审判, 还要从司法行为之外的角度来化解同时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信访, 即使法院中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其承担的多元化职能也会降低其信访终结效率。

3. 争议法律化

对于信访人而言, 争议的焦点多集中于法院作出的判决。信访人因对其存在争议而通过信访将原有的纠纷升级到法律评价的层面。因此, 这类争议问题所具有的专业性使其自身无法通过非司法部门去解决, 只能将高度法律化的问题交由更高的层级来解决。

4. 表达传统化

涉法涉诉信访诞生于2004年, 但是信访制度却在建国之初的1951年便被确立下来。这项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纠纷得以被解决, 公民权利也受到良好的监督, 公职人员因此而在司法方面做得更好。而涉法涉诉信访的出现, 使得朴素的语言呐喊升级到法律语言层面, 给人以一种传统的表达印象———有纠纷找法院。

二、建立健全终结制度的必要性

(一) 法律效力低, 终结制度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了信访条例, 并以其为中心制定了一些更加详细的规定。但是, 无论是在信访条例中还是在相关规定中, 都没有涉及到终结制度。随后的数年来, 我国各地都在信访方面留下了大量的积案。虽然各地的地方部门为了缓解日益增加的信访压力而出来了许多终结方法, 却因这些方法在法律文件上没有足够的位阶而无法彻底解决信访案件积压问题, 许多信访文件依然处于久拖未决的状态。

(二) 缺少终结机制的约束, 信访权被滥用

许多信访人对信访存在着错误的认知, 认为只要许多人一起上访, 带来的影响越大, 领导便会给予相应的重视, 问题将会得到迅速的解决。事实上, 这种滥用信访权的行为只会给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带来干扰, 不仅浪费了司法资源, 还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处理部门虽然在前期会迫于压力进行积极的应对, 后期却会因此而消极对待。由于没有终结机制的约束, 矛盾纠纷将难以被良好的解决, 最终落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三) 终结机制的欠缺使得三方主体压力失衡

中央机关、地方机关以及信访人是信访机制的三大主体。当前, 我国在这三方主体上存在着不平衡的压力表现。以信访人为例, 在多次进行信访的过程中, 信访人必须要承担着越加沉重的心理压力与经济压力;信访人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 可能采取闹访、缠访等行为, 地方机关因此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再加上上级机关对其给予的政绩考核, 使得地方机关可能因此而采取极端的方法对信访人进行压制;至于中央机关, 其面对的信访事件是非常多的, 不及时解决将会给社会大众以一种缺乏公权力、公正性的不良印象。

三、具体措施

(一) 建立信访终结联动机制

无论是中央信访机构还是地方信访机构都有各自的职责, 彼此之间应加强沟通与配合, 通过良好的协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整体力量。以信访的三级终结程序为例, 相关机关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复查机关和处理机关要对信访问题进行处理, 对于复杂疑难问题要特别关注, 向上级复核机关及时汇报, 从上级机关处获得指示, 并在其监督下利用合理、合法、规范的程序, 运用恰当的法律政策为信访事件做好复查与复核的基本工作。在这一联动机制的运行下, 复查机关、处理机关以及上级复核机关实现了群体协作。

(二) 推动终结机制的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高信访积案的解决效率, 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应建立关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数据库, 对其中的终结案件进行登记、归类与管理。中央机关定期将书面形式或电子文本形式的终结报告下发给地方机关, 以实现信息的全国共享。这样可以避免已终结的案件被重复交办或多头交办, 减少了司法资源的浪费。

(三) 加强培养, 为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

信访工作人员直接与信访人接触, 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工作能力, 并对信访事件的处理效率带来间接影响。因此, 信访工作人员应加强法律知识与工作能力的双重培训, 提高其工作水平。

(四) 改革领导干部的信访接待日制度

这种制度具有非常强烈的“人治”特色, 与当前社会的“法制”要求是相悖的。领导干部不应将大多数精力集中在对日常琐碎信访事件的接待, 而是应该将其专用到解决信访事件中的突出问题上。如此做, 即使有突如其来的重大信访事件, 也不会做出随意的指示, 信访事件在解决的过程中, 不再出现“领导批示漫天飞”的现象, 也杜绝了“领导无批示则无人重视”的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 这种制度改革不会令信访人对领导的接待存在着盲目的期待, 人民群众对于法制的信仰将会更加坚定。

(五) 建立公开听证制度

对于信访复查阶段, 为了确保复查效果, 应该实行公开听证制度, 以听证会的方式来收集信息。若实行传统做法, 则是遵循“当面接洽→调查、阅卷→个别驳回→事后争执”的过程, 这样不利于复查结果的准确界定。在听证会上, 信访人阐述自己的问题与需求, 被上访对象则进行辩论, 如此公开公正地进行评议, 可以充分发扬出法律的民主特色。

四、结语

信访是一种民意的表达形式, 具有权利救济功能与解决纠纷的效用。在我国, 涉法涉诉信访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信访的终结制度。当然, 我国在信访终结制度方面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同时笔者也总结了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的具体举措, 仅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参考。

摘要:对于现阶段存在的社会尖锐问题或社会矛盾, 中国采取了一种特殊、独有的处理方法——信访。这种处理方法事实上也是一项得到宪法承认的民主权利。在信访中, 涉诉信访又是一种可以化解各种各样纠纷的重要途径。事实上, 涉诉信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纠纷、缓解了矛盾, 但是涉诉信访也给司法机关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困扰, 如涉诉信访目前在我国缺乏完善的终结处理机制。而缺少终结处理机制便会令信访重复、无限地出现, 给司法资源带来严重的浪费。本文试对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进行如下研究。

关键词:涉诉信访,司法资源,司法机关,民主权利,终结机制

参考文献

[1]袁周斌.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运作中的问题探究[J].人民论坛, 2014 (11) .

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纳入法制轨道 篇9

当前群众的信访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求决申诉类, 即涉法涉诉信访;二类是投诉举报类;三类是咨询建议类。在这三种信访种类中涉法涉诉类信访占信访总量的70%。这种现象极不正常, 这说明信访已演变成解决具体矛盾、实现具体请求的主要途径, 严重冲击了司法的权威, 信访在事实上已变成了一个不是终审法院的终审法院, 成了解决纠纷矛盾, 化解处理问题的最后渠道, 这完全背离了设立信访制度的初衷。信访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权救济方式。这种制度的设计的本意:一是将信访作为反映社情民意、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二是将信访作为一种正常司法救济渠道外的一种公民权利行政性的补充救济渠道。而当下的信访事实是:信访取代了司法的最终裁决。所以, 必须将涉法涉诉访从信访体制中剥离, 地方党委、人大、政协不再介入信访工作, 从而实现《信访条例》第十四条所设计的“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 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的制度安排, 彻底改变过去集中交办、行政推动、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 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 由政法机关依法受理。

二、提高政法机关涉法涉诉信访司法救济能力

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后, 政法机关不但要应对信访量大幅增加的新形势, 及时回应上访群众诉求, 维护上访群众合法权益;还需通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 发现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不足, 及时弥补和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涉法涉诉信访, 如果符合行政复议条件的就应当通过行政复议来解决;如果符合司法诉讼制度的就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定, 走司法程序, 通过司法裁判来解决。对于具体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各级政法机关具体受理部门要及时审查、甄别。对于正在法律程序中的, 继续依法按程序办理, 在法定时限内公正办结;已经结案, 但符合复议、再审条件的, 依法转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对经复议、审理、复核, 确属错案、瑕疵案的, 依法纠正错误, 弥补瑕疵;应当启动国家赔偿程序的, 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对经复议、审理、复核未发现错误的, 依法维持原裁判, 并及时告知当事人;对于已经结案, 但不符合复议、再审条件的, 做好不予受理的释法说理工作, 有关处理程序和结果, 及时告知当事人。

三、建立涉法涉诉的信访终结制度

各级政法机关要按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修改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 坚决依法办事, 坚持司法程序穷尽原则, 严格认定无理信访, 充分保障信访当事人正当行使合法权利, 使其避开信访怪圈。

第一, 要建立信访公开听证制度。

运用公开听证的方式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受案单位、当事人公开陈述问题, 出示证据, 各界代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公开评议, 最终形成听证结论。

第二, 建立信访终结公示制度。

对合理诉求确实解决到位、实际困难确已妥善解决的问题, 经过公开听证、公开质证、公开答复, 可以由省级以上政法机关审核后, 按有关规定作出终结决定, 各级政法机关不再受理、交办、通报, 除有新的事实和证据外, 应当依法终结受理, 以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终局性。对上诉终结的涉法涉诉信访将处理结果公布于信访网络平台, 供公众查阅、接受媒体等的社会监督。

第三, 建立对无理缠访的惩处机制。

对经省级以上政法机关作出终结决定, 当事人仍然无理缠访的, 要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 动员上访人亲属、基层组织, 共同做好停访息诉工作。对经过法制教育和批评劝导, 仍然违法闹访, 到重点地区进行非正常上访, 或采取极端方式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法处理。

第四, 建立滥用终结机制的处罚机制。

在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中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要防止政法机关随意使用终结机制, 利用终结机制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不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此上级政法机关要定期评查各地的信访终结案件, 各政法机关定期自查自身的信访终结案件。

四、建立和完善司法救助体系

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的必要保证和配套制度。司法救助一方面能有效地化解个案, 充分保护信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要遵守当事人的平等救助原则, 维护社会的整体正义。

第一, 在救助原则上各级政法机关要在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下, 统筹解决信访群众的法律问题和实际困难。对于因执法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或损失的, 依法补偿;对于刑事案件丧失破案条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赔偿不能到位、民事执行案件无财产可供执行, 造成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生活困难的, 给予司法救助。

第二, 对于法院司法程序已经用尽, 给予司法救助后仍然存在实际困难的, 就不能再完全由司法救助来解决, 而应当纳入社会综合统筹管理, 纳入政府救助、社会救助, 确保信访当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 加强对司法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当事人救助后又执行到位的, 执行到的款项扣除申请人应领取的款项和相关费用后的剩余部分, 原则上应纳入涉诉信访案件司法救助专项资金, 继续用于涉诉信访案件司法救助。同时, 申请人、领款人弄虚作假骗取司法救助资金的, 依法撤销救助决定并追回已发放的救助资金;情节严重的, 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潘跃源.中国信访制度在法治背景下的困境与出路[EB/OL].ht-tp://www1studa1net/faxuelilun/080314/101544191html1.

[2]李玮, 刘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预防及应对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 2008, (10) .

[3]吕亚丽.对我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J].网络财富, 2009, (9) .

[4]刘化雷.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09, (16) .

对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调查与思考 篇10

一、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形势及特点

涉法涉诉上访事件的发生和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矛盾积累、激化后造成的, 究其背景及成因, 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的问题:

(一) 从反映的社会问题看, 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国有企业改制、国家赔偿、举报国家公职人员和村官贪污腐败、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现象, 带有一定数量和规模, 易发群体性的涉法上访事件, 且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面大。以醴陵市检察院近四年来受理的205起信访举报案件为例, 除去重复举报案件线索28件外, 其中举报村、支两委主干职务犯罪案件线索49起, 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贪污腐败举报线索18起, 乡镇干部贪污腐败举报19起, 医疗卫生系统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线索11起, 学校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线索举报8起, 国土规划部门职务犯罪线索举报5起, 政法干警违法犯罪案件线索8起。

(二) 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的瑕疵是导致信访增多的主要诱因

告状难、执行难、申诉难, 是当前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其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司法人员违反程序办案, 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瑕疵, 致使案结事未结, 矛盾纠纷再现, 引发申诉上访不断。近年来, 醴陵政法各家均在提升执法公信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不公正、廉洁办案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例如醴陵市检察院2010年查处的醴陵市林业法官李某等2人滥用职权案, 加之网络上充斥的全国各级时常见诸报端的政法干警腐败案, 使得当事人一叶遮目, 对政法干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持怀疑态度, 导致上访不断。因执法办案瑕疵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主要集中在民事、刑事审判方面。

(三) 部分涉法涉诉案件是行政、司法机关自身推诿扯皮、久拖不决造成的。有的单位和部门, 对上访人提出的问题不是以权力小、管不了为由将矛盾上交, 就是以无依据、超时效为由一推了之。例如, 醴陵市检察院今年受理的村民杨某举报其所在村村书记胡某贪污粮食直补款一事, 后经查实, 是因为村支书胡某在上报粮食直补款花名册时漏算了杨某家责任田面积, 导致其直补款少领, 该举报以镇村两级干部登门道歉并补发杨某及另外6户村民的直补款, 并重新核定直补面积为结局。有的上访案件需要多个有权部门共同协调解决, 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 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因而当事人只能上访不断。另, 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明知处理不当的情况下, 怕揭短亮丑, 怕影响单位形象, 怕影响和有关部门的关系, 不能正确采取补救措施, 严格依法追究, 致使当事人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上访。

(四) 答复不满意, 制约不到位

有的上访者对上访问题的查处结果不满意, 也是造成涉法上访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有关单位和部门没有认真调查上访者的问题, 或者上访者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要求过高亦或是无理要求, 因而上访者对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答复意见不满意, 对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置之不理, 蛮不讲理, 引发上访。例如, 醴陵市检察院今年在办理清水江乡某村村民杨某等36位村民继续举报其原村主任刘某一案中, 经调查发现, 认为该院以贪污罪对刘某进行立案且最终被法院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案件处理合理, 引发信访的原因是杨某等人对法律法规和相关事实的误解造成, 后通过公开答疑, 对杨某提出的12个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最终使该起信访案件圆满解决。

(五) 对涉法涉诉案件不正确的评判标准客观上助长了缠访、闹访事件的增长

当前,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均把控制和化解涉法涉诉案件数量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 往往在面对信访案件中, 不加区分, 只看重信访案件最终处理结果, 在面对涉法涉诉案件中被迫法外开恩, 使得部分信访对象在“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意识支配下, 不断闹访、缠访。

二、处理涉法涉诉上访问题的对策

处理涉法上访问题, 最终要落实到息诉上。对此, 应当区别性质, 分类处理。

(一) 反映的问题有理或部分有理的

这类案件能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或能通过加大执法力度解决的要尽快予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或解决进程较长的要向信访群众耐心解释, 冰释前嫌, 求得群众理解。

(二) 执法工作确实存在错误的

对这类问题, 要勇于直面现实, 主动承认错误, 做到有错必纠, 正视矛盾, 本着积极的态度, 彻底解决问题。该赔礼道歉的赔礼道歉, 该经济赔偿的经济赔偿, 该对有关人员追究相应责任的也要予以追究。总之, 要给上访者一个心悦诚服的说法。

(三) 对纯属无理缠访的

极少数信访人吃准了当前要以维护稳定压倒一切的“软肋”, 使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手段在实践中屡试不爽, 并为许多信访人所效仿, 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对此, 先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 劝其息诉停访;不听劝阻、无理纠缠的, 该批评的要批评, 该训诫的要训诫。问题要尽量稳定在当地。对借上访之名, 无理取闹、扰乱上访秩序的违法行为, 则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处理涉法涉诉上访问题的建议

我们处理涉法信访案件, 必须以预防和控制相结合, 以预防为主线, 控制涉法信访问题的发生, 从根源上找问题, 从源头上给予彻底杜绝。

(一) 领导重视, 部门配合, 齐抓共管

涉法信访案件的解决, 关键在领导重视。在新的形势下, 涉法信访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难度越来越大, 有的案件涉及到许多部门, 这就要求部门领导充分重视, 并坚持统筹协调, 加强配合, 加强信息沟通, 形成合力, 在逐步消化老的涉法信访户的基础上, 避免出现新的涉法信访。

(二) 坚持排查和消除不安定因素, 超前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初发状态

作为控申接待部门应坚持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排查,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 及时分工, 明确职责, 进行化解处理。对涉法上访人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 用疏导和说服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妥善处理好涉法上访的问题。

(三) 严格执法, 必须从每一个执法环节抓起

首先, 要有责任心。关键是执法单位要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 杜绝麻木不仁的心态, 杜绝官老爷作风, 要依法公正办案, 不徇私情私利, 不逃避矛盾, 不推诿扯皮。其次, 要提高执法水平, 只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 按法定程序办、按政策规定办, 公平公正地办, 力争把每一起案件都办得干净利落, 补漏后遗症的事少一些, 上访的群众就会少一些, 涉法信访案件就会少一些。再次, 要改善工作方法。在处理问题时要公开、公平、公正, 要秉公执法, “阳光操作”, 言行上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耐心地聆听、询问、开导, 消化矛盾。

(四) 加强管控, 规范上访秩序

要向涉法上访群众认真宣传《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教育他们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讨回尊严和损失。劝告他们有合理要求的要依法上访, 没有合理要求的更要依法上访。对上访者在上访过程中的偏激言行要严肃指出, 及时训诫, 坚决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对长期无理缠访、扰乱信访秩序的行为, 对借上访之名破坏社会秩序、扰乱机关工作秩序的行为, 要依法处理。

(五) 执法公开, 增强执法公信力

上一篇:语文角度下一篇:农产品网络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