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问题

2024-07-20

培育问题(精选12篇)

培育问题 篇1

继2012 年后,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公布再次强调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文件指出, 我国处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 务必以培养职业农民为核心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2 年, 广东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 正式运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 以高要市、阳春市、梅县、从化市和揭东区等8 个县级试点单位为示范区, 带领广东省进行项目的开展。广东省通过确定培育对象, 创新培育方式, 落实补助政策等一系列工作, 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要进一步推进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必须及时总结经验, 提高农民素质, 构建专业服务体系, 完善风险保障等相关制度。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

新型职业农民包含农民, 农民指的是长期定居在农村地区, 拥有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 且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民要符合以下4 个条件: 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占有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1]。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民的概念基础上还包括了将农业生产经营当做自身职业的农民, 且具备以下素质和条件:专业的生产技能、科技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涵养、市场竞争意识强, 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稳定[2]。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2.1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经途径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承载主体和主要推动力。农民的教育背景、文化素质、技术掌握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密切相关。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能否高效率地转变为农业生产力,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所必要的新技能、新知识的获取和吸收情况。获取新技能和新知识的必经途径之一就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2.2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的诞生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物。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促使大批农业从业者从土地中扩散开来, 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但也有一批农民以代耕代收为出发点逐步成为农业规模经营者、专业大户, 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在“三化”的综合作用下, 必然促使培养大规模、高素质、结构适宜的新型职业农民。

2.3有助于农村社会化大生产

专业生产和协作生产是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 高新技术必须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并作为主要引擎, 将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趋向分工精细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最后达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3]。实现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关键是科技创新驱动, 总的来说是要依靠掌握和使用先进科学技术, 承载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3 广东地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与问题

3.1确立培育示范区, 积极发挥带动作用

广东各示范区以各种形式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工作, 效果显著。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局、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以从化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立足点, 结合创建“广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针对蔬菜、砂糖桔、火龙果、蜂业4 个主导产业, 组织代表深入各街坊小镇、企业和合作组织进行仔细调查, 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村、镇推荐, 认真综合分析、严格筛选、审核, 最后确定为从化区2014 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有600 名。其中, 负责生产经营的有300 人, 包括蔬菜、砂糖桔、火龙果及蜂业等专业的人员;负责职业技术和社会服务的有300 人, 包括合作社骨干类、农资经营店销售类、农业机械操作类等专业人员[4]。

3.2培养对象的确定, 培育大量新型职业农民

2013 年5 月份出台的文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给各地区试点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依据指导意见要求, 各地区要全力加强力度, 以培养生产经营类职业农民为重点方向, 以保证试点期间每个地区培养500 ~ 1000 名新型职业农民[5]。在工作中, 阳春市、梅州梅县区等积极主动在实践中探索, 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 走在全省的领先位置。2013 年10 月, 阳春市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主张根据阳春市自身条件选择蔬菜、水产、生猪3 个主导产业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并计划从2012 ~ 2014 年期间培育500 名新型职业农民。梅县通过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办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让职业农民们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力量。

3.3广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组织实施不到位

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是推举出那些有一定数量生产资料产业、愿意定居在农村且有兴趣在农村进行创业的中青年人, 将他们集中起来然后根据从事的类别进行分类培训。在现今的政府展开的很多农民培训中, 在组织实施这方面做得欠佳, 没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分类培训对象,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为了完成培训任务, 把不相关的人叫来凑人数的例子。组织实施的不到位直接导致培训效果、质量跟不上, 培训偏于注重形式和表面, 培训的监督机制出现严重空缺。

3.3.2课程实效性弱

培训课程的设置是否全面关系到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可以使农民高效率的掌握职业技术和知识。培训对象新型职业农民很多是扎根农村, 以后的方向是在农村开展规模化经营活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是创业型农民, 在农村创业。但是在现今的培训课程安排上, 总体上以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 在有关创业意识、创业计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空缺很大。

3.3.3师资力量不够

培训的师资力量对培养了解知识、掌握技术、擅长经营管理的职业农民来说至关重要。目前的趋势是政府相关部门是培训项目的管理单位, 农业院校是项目的实施单位[6]。但在实践过程中, 农民更希望所获取的知识能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培训教师理论知识虽很丰富, 但没有相关的农村实践经验,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无法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 培训成效不显著。

4 培育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4.1提高农民素质

广东农村地区农民素质与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长远来看, 要培育广东新型职业农民, 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7]。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政策, 确保农村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对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 确保农村孩子有条件接受基础教育, 农民有途径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4.2完善培训课程的设置

职业农民区别于一般定义的农民, 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外, 还需要接受创业意识、创业计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因此培训的课程可以补充以下3 个方面: 意志力培训课程, 主要是通过严格的军训式的培训方式如站军姿、走军步、拉练等集体活动锻炼新型职业农民的内在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 让他们有毅力扎根于农村;创业相关课程, 主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在农村也可以实现创业的观念, 继而指导他们如何开始创业, 并鼓励扎根农村积极创业;经营管理类课程。职业农民将是农村的新的经营主体, 该类课程的设置将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4.3加强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经验成熟的实践教师队伍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条件。教师要有较强的农村经营管理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有相应的教学能力。相关部门也应该对此规范, 譬如只有满足相应的资格条件, 才能从事农业培训;也需成立专项资金来支持职业农业培训教师的实战技能强化培训。

4.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支持是发展新型农民培育的有力保障[8]。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兴未艾, 但也极力需要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保险的支持。广东对种粮大户、专业技术能手、龙头企业等新型职业农民有响应的扶持政策, 譬如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补助, 技术能手的评优等。但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种种风险很大程度上不能规避。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充分保护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新型职业农民代表, 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表彰奖励贡献突出的职业农民, 鼓励他们加入农村领导班子, 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参考文献

[1]盛子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实需求与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0) .

[2]郭智奇, 齐国, 杨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

[3]杨慧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4) .

[4]梁田庚等.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和成果转化[J].专题调研报告[R], 2011 (5) .

[5]陈良伟等.现代农业背景下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浙江现代农业, 2010 (3) :23-27.

[6]李文学.新型职业农民须具有四大特征[J].农村新技术, 2013 (3) .

[7]吴永胜等.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

[8]张耀川.关于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2 (4) .

培育问题 篇2

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 王留标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8月农业部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出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2015年又扩大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范围。各级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认真按照国家和农业部的要求,围绕建立教育培训制度,从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路径等方面,积极探索教育培训的有效模式;围绕建立认定管理制度,从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管理服务等内容进行有益探索,形成了认定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围绕农民需求,制定、创设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就试点工作情况来看,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100个试点县中,有88个县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73个县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61个县明确了扶持政策。同时可见,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想认识还不统一,有的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抓工作力度不够、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一些政策、机制和制度还不完善。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示范工作情况来看,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然而,1 党中央和国务院愈加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要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获得圆满成功,务必把握好培育对象遴选、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和培育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否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明确培育对象需要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 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具有较高收入,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 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一是搞好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留地农民是现实的生产经营主体,要通过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留地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二是搞好农业后继者培养,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为目标,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为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回乡务农创业提供免费全程培训,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三是搞好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 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来看,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认定管理还不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所以,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初、中、高“三级贯通”的认定管理制度;对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认定管理的好坏,将关系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成败,务必要建立完善严格的认定管理制度体系。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 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分产业确定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规模要与当前生产规模相适应,条件不能放宽,也不能太窄。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发布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为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寻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 的推动力和良好环境。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但是,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来看,对于现有政策的整合集成力度不够,很多已有的惠农政策未能及时向培养对象倾斜,突破性扶持政策创设不多等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还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因为良好的产业政策是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人才活力的重要基础。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将认定后未就业的新型职业 农民纳入失业人员统计范畴,给予相应的失业补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的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涉及众多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作主体支撑。只有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才能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引领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来看,绝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应大力加强培育体系建设,重点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体系,即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培训及管理机构,上下形成体系。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的优势,加强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因为,农广校具有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理解农民办学优势,具有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基层去的丰富经验,最适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机制。虽然有的地方农广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他们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深入乡村尽力为农民服务。同时,农业部一直强调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2013年又专门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有力促进了农广校体系的建设,多数农广校已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扛起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大旗。因此,要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迅速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一要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加强各级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和功能建设,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二要构建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支撑的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统筹协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规划、计划、规范、模式等基础支撑。三要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1”即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N”即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县级农广校要成为“N”中的骨干机构,“X”即建在特色产业专业村、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篇3

[关键词] 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 培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和性能等的竞争,而从本质上看是造就这种独特价格和性能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核心竞争力及其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持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不容易被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即便竞争对手可能获得包含于核心竞争力的某项技术,但是综合性的内部协调技术、整体配合技术等,尤其是与企业特有的文化相关的、不可言传的知识,则是不可能完全模仿得到的。正是因为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所以企业才能因核心竞争力而获得别人所不能获得的竞争优势。如微软公司的獨特性在于其提供强大的互动界面。

2.价值优越性

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包括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一方面,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能够持续竞争,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具有优越的顾客价值,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给顾客带来最大限度的效用,让消费者获得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这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本田汽车公司生产发动机的技能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该发动机节省燃料、速度快捷、操作简单、减少噪音及振动速度等,确实能为顾客带来高价值利益。

3.延展性

这是指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延伸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说,“它必须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这样的主导力和带动力。

核心竞争力是在全体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跨部门、跨产品的内在联系整合起来的。它有很强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向内可逐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员工,向外可将它组合到不同相关领域中,培育企业新的创造与发展基础,不断推出创新成果,从而显示出系统的竞争能力。如夏普公司的液晶显示技术,使其可以在笔记本电脑、袖珍计算器、大屏幕电视显像技术等领域都比较容易获得一席之地,而不是将其优势领域限制一个很小范围。

4.长期持久性

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或资产,具有相对持久的属性。持久性主要是指其提供利润的持久程度。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大部分资产的持久性都大大降低了,这种降低主要影响有形资产提供可持续利润的特久性,而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团队精神等无形资产却并未受此影响。因为当核心竞争力被应用或共享时,不会因使用而削弱,反而还会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加强。

5.无形性

核心竞争力不是某一项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看不见的、结构性的、无形的战略性资源,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其经典性定义中则把它称作是企业的“学识”。这种无形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不像实物资源那样随使用而折旧,相反在不断应用和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完善和精炼。例如,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状况

1.人力资源匮乏

(1)企业管理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整体素质较差,其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环境,面对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

(2)高级技术人才缺失,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知识和技术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学习能力。

(3)人才流动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企业家队伍的职业化、市场化进展缓慢,企业通过市场获得合格管理人才的渠道不畅通。

2.企业战略意识滞后

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随波逐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旦市场出现某一热销商品,其他企业立刻闻风而动,不管自身在该产品的生产方面是否具有优胜,有无能力参与该领域的竞争,甚至不对市场需求做客观调查分析,新建的也好,转产的也罢,蜂拥而上。

3.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竞争手段原始单一。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行联合重组,成为实力更加雄厚的经济航母,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电子、通讯、汽车制造业等领域。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使我国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变化加快,在技术上使我国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没有能力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培植,企业缺乏能够支撑自己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我国企业竞争手段原始单一,很多企业对价格手段仍有过分的依赖性,降价似乎成了他们进行商品促销的必经之路。诸如彩电、VCD、空调业的价格大战。价格竞争只不过是市场竞争的初级手段,而且中国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本来就不大,如果仅靠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甚至出现产品价格比起边际成本还低,这样的竞争,成本太高,让利未必就能得市。采用价格战略,本身就反映出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4.经营管理水平落后

我国大型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规模仍很小,却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企业做大后,都毫不例外地存在着机构膨胀、层次增多、决策失误、管理失控、效率降低、沟通困难、执行不力、激励不足、约束不当等经营管理问题,多层的母子公司体系,极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传统落后的管理体制等诸多问题,大大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1.强化人力资源

(1)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虽然核心能力并不存在于单个人中,但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而人才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为此,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2)营造“学习型”组织。之外,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把企业培育成一个善于学习的集体。既包括理论知识的扩充,也包括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通过学习、培养企业的创新人才,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达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

2.战略创新

(1)明确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战略目标要数量化,便于号召动员职工群众,便于分解,便于检查。战略目标的指定必须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足够的信息,对企业掌握的资源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国大多型企业目前正处于转换机制和战略调整阶段,为适应市场经济和提高竞争力,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市场结构、资金结构等均需调整或重构,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是重大决策,因此,必须充分分析企业的需要和可能,科学地制定出企业坚实稳定的发展目标。

(2)实施组织战略控制。战略控制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基于信息系统基础上的监控活动。战略控制有很强的目的性,它主要是由战略领导者来组织实施的,组织的运作都应得到有效监控,以确保其能符合企业组织的战略意图和目标。战略控制的信息一般是反馈信息和前馈信息,反馈控制通过控制信息反馈回来与目标进行比较以做出调整和改变;前馈控制在决策初始衡量投入,它要考虑生产经营活动和那些可能影响战略计划的环境的改变。

(3)优化经营业务与运营体系。我国企业在發展过程中,应强化战略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在更广阔的经济背景下找到企业的比较优势,制定正确而不断“校准”的发展战略,精心构造核心业务、增长业务、种子业务的业务链,从业务安排上获得持续增长的业务框架。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注重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3.技术创新

(1)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平台,同时理顺科技管理体系,有效整合技术资源,完善科技激励政策,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培育科研队伍。

(2)瞄准国际先进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主导技术的发展方向,找出与标杆企业的技术差距,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规划,合理配置技术跟进和技术创新的科研力量。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技术引进和科技开发,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加强自主技术研发的力度,走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道路。

(3)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改变我国大型企业研发投入低的现状。加强高新技术研究,提升核心技术水平,不断开发适应和引领市场需求的产品。

(4)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联合开发水平,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同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尽快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5)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

4.管理创新

(1)加强管理创新,包括注重发展战略研究,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注重价值管理、知识管理,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组织创新和业务重组。

(2)运用信息的管理手段、管理工具,改变企业的内部构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信息中心建设,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运行效率、科学性和透明度,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改革企业管理体系,减少企业管理层次,实行企业管理集约化。

(4)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5)实行战略管理,通过对未来环境的把握,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产业战略升级方向,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规划,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独特作用,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精神的塑造。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作为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在企业管理中渗透观念的、精神的、感情的无形的因素,也即实行所谓的软管理,在企业员工中发挥凝聚、约束、激励、引导、协调的作用,使员工的教育和管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有句话说得好:“一年的企业靠运气,十年的企业靠管理,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企业领导要指导和支持。企业家是培养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应该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践行者,第一宣传者。第二要确定企业价值等核心理念,通过文化力塑造员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第三要建立实施机构,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第四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形成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

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没有既定的模式,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在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的前提下,须通过不断整合自身的资源和要素优势来逐步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取市场优势,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石谦:论企业核心竞争力[D].西南财经大学,2002,(11)

[2]胡楚图: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措施[J].北方经济, 2005,(5)

[3]潘兴强: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与培育[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5)

[4]醴陵民革:塑造企业文化,提升私营企业竞争力[Z].http://www.hnllmg.com2006-2-2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4

关键词:新农民,职业农民,农民培育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1.1 新型职业农民学员的选定

选好学员是办好培训班的基础, 它决定培训的成败。如果学员选的好, 选的是有主导产业的职业农民, 他们要学习、想学习, 培训班就能办好;如果学员没有选好, 他们的心思不在学习上, 硬让他们学习, 教学班就没有办法办下去。

1.2 对农民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

通过对职业农民进行分类, 可以将其分为3种, 在培养职业性农民过程中对这3方面人员的要求普遍较高, 而且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生产经营型的职业农民要求其具备专业的技能和资本复合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有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能力和持续经营的能力。通常情况下, 这类农民属于高级别的农业人才。而在现在已经成功运营的很多农业企业中恰巧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从农业收益的角度分析, 这类农民直接就业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而社会服务型的农民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这类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 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一定的协调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进行市场化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因此从事此类工作的农民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生存问题。专业技能型的职业农民是3种职业农民类型中, 要求最低的1种。因此, 这种农民的就业质量比较差。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过程中, 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现有各种主体中需要就急需解决的问题。

1.3 岗位类别多样性

按照农业生产对职业农民的就业方面进行分类。农民可以从事包括种植、林业、畜牧业以及农机等几个类别, 其中细分的各种小岗位是十分的繁杂。这就导致, 在农民就业过程中, 实现无法对某一个具体的类型进行合理的划分。在进行农民培训过程中, 课程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无法保证培训的质量。

1.4 农民培训机制还不能够满足新型农民的培育的需求

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培训的内容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以及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缺乏实践经验, 知识结构老化现象严重;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 培训效率不高。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解决对策

2.1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申报条件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申报条件, 采取个人自愿报名、行政村推荐、乡镇政府认可、县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的程序, 在会泽县范围内选出符合条件的学员, 并进行张榜公示, 通过审查后建立学员培训档案。

2.2 明确培训目的, 更新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设置上, 坚持以思想更新为主, 专业技能为辅的理念。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经营的现状看, 新型职业农民得不到最大的利益,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技术, 而是因为管理理念的缺失。用传统的方法管理现代农业, 用旧观念去生产实践, 走了很多弯路, 这也是制约职业农民发展的主要瓶颈。培训的首要目的, 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 用现代化的理念管理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决策者的思想达不到相当境界, 产业就会限制在一定的阶段。思想是内在的, 技术是外来的。技术不是问题, 思想才是关键因素。向管理要效益, 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2.3 改革培训模式, 调动参培积极性

培训将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教育培训要把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确定教育培训内容, 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 做到长期与短期、本地与异地、集中与分散、考证与学历、集中与分散、基础与实用相结合并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还要采取开放、业余、远程、网络教育等学习方式方便于农民比较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通过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农民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从而全面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4 加强培训管理, 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良好的培训、服务效果是培育工作的保障和促进。培训机构和农业主管部门不走过场, 不图形式, 真正按照农民的意愿和需求, 开拓农民的思想, 创新思维, 走现代农业管理的路线, 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 使职业农民得到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站在宏观的角度, 目标长远, 使认定的职业农民具有科学性、持续性, 把简单的小农生产与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别开来, 使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吸引性、长远性、发展性。培训专业设置合理。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传统型的农业生产者, 更要具有多功能, 全方位的发展能力, 要根据实际, 综合设置专业课程, 保证学有所获, 学有所成。

3 结束语

培育问题 篇5

内容摘要: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世纪。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就必须大力培育知名品牌,推动湖北的品牌经济发展。

关键词:品牌竞争 品牌发展 现状 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是注重创新的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企业将由原来主要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的竞争逐步让渡给主要以产品的品牌为重点的竞争。品牌竞争将成为产品及企业存续的生命线。知识经济时代下,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使得信息流通更加便捷、信息壁垒更易被打破、制约企业在竞争中的信息非对称性因素逐渐减少。其中包括的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信息、专有技术、原材料、产品售价等企业竞争的信息制约因素将会逐渐减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剧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激烈竞争。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相同种类的产品利润也呈现出“平均化”的趋势,企业产品品牌竞争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

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产品功能和质量的日渐“同质化”,要求企业必须注重产品的品牌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和设备设施的获得已不是企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而,大多数相同种类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已经逐渐“同质化”。例如,海尔、长虹、TCL、科龙等家电企业产品的种类、功能、质量等方面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功能和质量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在竞争中的市场地位也相同呢?不是,功能和质量高度“同质化”的企业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仍然差别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依托的品牌的巨大差异。在我国,面对家电、IT、日化等行业的激烈竞争,企业和商家取胜的主要出路就在于品牌竞争中的优势。

产品服务水平的日渐“同质化”,要求企业必须注重产品的品牌竞争。产品的服务水平高低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相同种类的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相差无几时,产品服务水平的高低就成为竞争当中的决定性因素。仍以我国的家电行业为例,无论是海尔的“快捷”服务理念,还是长虹的以“中心城市为支撑”的服务体系搭建、还是TCL以“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一流的品牌”为核心的服务,它们在服务意识、方式、方法、水平等等方面,也呈现高度“同质化”的趋势。但是,服务水平高度“同质化”的企业及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千差万别。一般说来,质量和服务水平相近的产品,知名度、美誉度越高的品牌、名牌产品,竞争优势就越明显。

相同行业内部利润的日渐“平均化”,使得企业要获得高额利润或超额利润,就必须注重产品的品牌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伐的日益加快,特别是我国于加入WTO之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相同行业企业的生产规模、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等很容易“同质化”、“平台化”,表现为进入资金、技术、管理门槛低,赶超壁垒小。同时,产品功能、质量、服务水平的逐渐“同质化”又加剧了同行业内企业的激烈竞争,导致相同行业企业内部利润的“平均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高额或超额利润,不仅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更要依靠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

企业市场竞争“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必须注重产品的品牌竞争。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同时存在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方面,企业产品产销呈现出全球化、集中化、社会化、跨国化、一体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产品产销又呈现出区域化、分散化、个性化、细小化、小批量化的特点。这使得产品品种、类别呈现出几何级数量的增长。为实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差异化”战略,使消费者易于识别、接受不同类别的产品,产品产销必须走品牌化之路。

企业要想抢占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获取高额或超额利润,就必须将竞争的重心从传统的以产品质量和服务取胜的竞争战略转移到依靠品牌优势取胜的竞争战略上来。21世纪是品牌激烈竞争的时代,是品牌加速发展的时代。在品牌兴企、品牌立省、品牌兴国的品牌经济时代,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中部崛起”具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抢占先机、加快省内企业的品牌建设步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湖北品牌发展现状

湖北省与全国及其它省份相比,在品牌发展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标注册和续展数量少,品牌意识差

截至底,我国的商标注册数量已达到237万件,但是,在地区发展上,商标的申请与注册极为不平衡。据中国商标专网的统计,截至20底,商标注册总量位居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344567件、占全国注册总量16.24%,浙江240823件、占全国注册总量11.35%,江苏172650件、占全国注册总量8.14%,而湖北省为54358件、占全国注册总量2.56%,名列全国第12位,这说明湖北省企业的商标注册意识与发达省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湖北省企业主动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的仍然很少。湖北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的主要集中在东风、神龙、武钢、金龙泉等少数几个大企业身上,这对湖北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十分不利。此外,省内一些企业花了相当大的精力注册商标却不珍惜,在企业应当续展时不及时续展,最终丢掉了商标权。据省商标事务所统计,年,全省因未及时办理商标续展手续而被撤销的商标就高达300多件。湖北省商标注册和续展(包括国内国外)数量偏少的现状说明湖北省品牌意识差,品牌竞争的意识急需提高。

商标侵权现象严重,品牌保护不力

湖北省商标侵权现象主要表现为:在相同或近似商品上使用他人知名度高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擅自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及其组合,“傍品牌”所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擅自使用商标注册人的商标标识而构成的侵权行为;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商品名称使用构成的商标侵权行为。据统计,湖北省自以来的5年间,审理的涉及商标权、著作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案件数量为23636件,比前五年上升了40%。这说明,湖北省商标侵权案件将呈一个长期增长的趋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此外,湖北省培育出来的民族品牌的保护也存在着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力度不够的突出问题。在对外合作过程中,外资企业往往利用各种手段打压我国的自主品牌,致使我们多年培育起来的一些民族品牌逐渐消失。例如,德国美洁公司在与湖北省企业活力28集团合资时,对“活力28”品牌的雪藏行径。活力28集团在与德国美洁时有限公司合资时,签署的合资协议中规定合资公司享有活力28品牌50年的无偿使用权。但合资后,合资公司既未对“ 活力28”品牌进行过任何宣传和使用,也未开发活力28的升级换代产品,而是花大力气开发、包装和宣传自己的品牌“ 巧手”。最终“巧手”逐渐占领了“ 活力28”原有的市场,“ 活力28”几乎在市场上“ 销声匿迹”。民族日化的一块驰名品牌就这样被雪藏了起来。

知名品牌少,内在价值低

湖北省无论是在驰名商标的数量上还是在全国名牌的数量上都比发达省份要少得多,国际知名牌品数量更少。2005年9月,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授权公布了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海尔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华为公司生产的程控交换机榜上有名,湖北省企业和品牌入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截至2005年底,湖北省的驰名商标只有11件(全国总数为677件),只占全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6%,在全国排名第17位。不仅落后于浙江(68件,占10%)、山东(65件,占9.6%)、广东(62件,占9.2%)、江苏(52件,占7.7%)、上海(52件,占7.7%)等东南发达地区、而且落后于临近的四川(21件,占3.1%)、河南(20件,占3%)、湖南(19件,占2.8%)、安徽(15件,占2.2%)、江西(14件,占2.1%)等省,甚至落后于内蒙古(14件,占2.1%)。截至2005年底,湖北省仅有19个中国名牌产品,仅占全部925件中国名牌的2% ,拥有中国名牌的数量与辽宁省相同都排在全国第11位。而同期分列前4位的广东有166件,占17.95%;浙江有139件,占15.03%; 山东有119件,占12.86%;江苏有100件,占10.81%。可见,湖北省知名品牌数量不光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省份,甚至也落后于许多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中西部省份。在商标的价值上,湖北省商标与外省、世界著名品牌相比差距也很大。湖北省近年来评定的著名商标“ 同济”、“ZXY”、“ 中华”的品牌价值也仅为10亿元、2亿元和1亿元,而国内最有价值的三位品牌“ 海尔”、“ 红塔山”、“ 长虹”的价值分别为489亿元、460亿元和266亿元,而国外最有价值的三位品牌“可口可乐”、“微软”、“IBM”的价值分别达到了725亿美元、705亿美元和532亿美元。这说明,湖北省在品牌建设上存在着知名品牌少,内在价值低的问题。湖北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品牌,必须花大力气,努力提高品牌的内在价值。

加快湖北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提高商标注册和续展率,树立起全方位的品牌意识

企业应树立起全方位的品牌意识,及时在国内外注册商标,防止他人抢注。 东风、神龙、 安琪、 红桃K、武钢等企业都十分注重国际、国内的商标注册问题。如,东风集团去年申请150件国际商标,是目前湖北省在国外注册商标最多的企业,有效地保护了企业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防止他人假冒本企业的商标,企业在商标注册时最好注册防御商标、联合商标和证明商标。

所谓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使用的同一个著名的商标。防御注册不力,曾使省内的许多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例如,湖北福汉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福汉”木芯板,因其防御注册不力,市场上很快出现了“福汊”、“福汶”等品牌,造成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下滑、企业经济损失惨重的深刻教训。省内企业为了防止他人在其他类商品上随意使用该商标而造成品牌和形象混淆,应当在多类商品和多类服务上全部注册该商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可能产生的商标抢注现象。

所谓联合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 用的若干个近似商标。例如,杭州的“ 娃哈哈”集团在饮料及 类似商品上注册了与“ 娃哈哈”近似的一系列商标如“ 娃娃哈”、“哈哈娃”、“ 哈娃娃”等,有效地防止了商标混淆。所谓证明商标是指用以证明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原材料、原料、制造 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它可以使消费者更加信赖该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加强商品的竞争力。企业在商标保护期届满之前,应当及时向商标局申请续展。据调查,去年武汉市有500多件商标面临“二次续展”登记,但截至 3月份,仅有100多件商标进行了续展申报,这对于商标的保护十分不利,相关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对此有所重视,督促企业做好商标续展工作。

严惩商标侵权行为,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据统计,,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1,851件,其中一般商标违法案件11,680件,商标侵权假冒案件40,171件。严峻的形势表明,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勇于担负起维护商标知识产权的神圣职责,开展专项的打假活动,遏制商标侵权行为泛滥的现象,净化市场的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对侵犯商标权案件的审判处罚力度。按照《知识产权协定》的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以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以上要求,各地法院应充分根据《商标法》的具体规定,及时审理商标侵权案件,同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采取临时禁令措施。海关也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及时查缴侵权产品。例如,武汉市海关在20查获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案值高达2亿美元,有力地保护了受害人的权益。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品牌的内在价值

从根本上讲,品牌的价值高低是由该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决定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开拓市场的“通行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产品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优质服务是名牌的保证,更是产品质量的延伸。良好的服务已成为优质产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在买方市场时代,良好的服务是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打造名牌的需求。纵观国外品牌,如松下、索尼、摩托罗拉等进入中国市场后,之所以能立稳脚跟并深入人心,无不与其良好的服务紧密相连。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方式来不断提高产品品牌的内存价值。例如,“康师傅”集团和“ 统一”集团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管中心来控制商品的质量,使各地企业生产的商品质量一致,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其品牌形象。

政企联手推动名优品牌战略工程的实施

一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的功能,继续推动企业品牌经营战略的开展和实施。企业推行品牌经营战略必须依靠市场机制的主导功能,还必须强化政府对企业品牌运作的调控。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品牌发展与保护的相关制度。湖北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认识到品牌发展和保护的重要性,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来保护品牌。如,《湖北省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湖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办法》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湖北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提升了湖北企业及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政府要引导、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政府要非常重视名牌的创设工作,不仅要制定和颁布省内驰名、著名商标认定办法,而且要对评上“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以及省级驰名、著名商标的企业及其产品给予奖励、保护,积极引导企业创设名牌。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实施企业名牌战略,争创名优品牌。名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反应。

在企业培育名牌时,以下七方面是企业必须考虑的:找准市场定位和确定目标市场;确定具有创名牌潜力的产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质量和服务保证体系。任何企业都要确立质量和服务是名牌“生命线”的意识,苦练企业内功;树立名牌培育中的现代营销观,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品牌战略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代理业、广告业、传媒业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创名牌;借鉴和开发宝贵的荆楚文化资源,推进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严格规范商标的使用和转让制度,合资时注意保护中方的商标权益。

湖北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湖北在国家实施“中部堀起”战略的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在中部地区实现率先崛起,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撑点。我们必须加快湖北品牌发展,加大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培育大量国内外知名的湖北品牌,努力使“湖北制造”成为“中部制造”乃致“中国制造”的一张重要“名片”,使湖北品牌经济成为加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

参考文献:

1.伍新木.创湖北品牌 树湖北形象[J] .政策,

2.邓锋.加快湖北品牌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江汉论坛,2000

3.刘纪兴.文化与品牌创建[J]. 企业导报,

4.王伟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

5.岳希杰.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J]. 决策探索,

中国对虾亲虾培育应注意的问题 篇6

1 暂养池的设置

暂养池充气石要保证3~5个/m2,分布均匀,水位0.8 m,充气要微小,排水口用硬塑管打眼封严,并用网筐盖牢。防止换水时因水流过大将亲虾吸入排水口处而受伤。以方便操作为原则用黑布于暂养池上作好遮光,控制光照强度,光照度要求500 lx以下。

2 亲虾的挑选

亲虾的来源一般有两个途径,海捕和人工养殖培育的越冬亲虾。大部分生产场家多用海捕的亲虾,其应挑选个体大,体壮,附肢完整,无外伤,体表光洁,无附着物;体色正常,甲壳色泽鲜艳,呈青色,活动有力,反应灵敏。拒绝红肢、红鳃、烂鳃、白斑等症状。当海捕亲虾用海鲜车运到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提前了解运虾车海水的温度、盐度。暂养池的水温应高于运输水温0.3~0.5 ℃,盐度差不应大于5个千分点;

亲虾运抵前应准备好水桶、大盆、网抄等工具,所用工具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消毒后用清洁海水洗净备用。每桶装5尾亲虾运至装有清洁海水的大盆中,在其中挑选合格的亲虾入装,然后再放入清洁海水大盆中,入池计数其间的操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动作要轻,亲虾的培育密度一般为10尾/m2左右。

3 投饵

亲虾入池后应及时投饵,投饵一般分为每天早晚两次,早上占投饵总量的1/3,晚上占投饵总量的2/3。以鲜活沙蚕为佳。每日投喂量:水温10 ℃以下时,体重的3%~5%;水温10~13 ℃时,体重的5%~10%;水温13~16 ℃时,体重的10%~15%。观察第二天的残饵量以稍有剩余为好。投喂方法:将活沙蚕用清洁海水洗净,去除污泥,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清水洗净后均匀投入暂养池中。

4 换水及清池

每天清晨6时开始换水清池,日换水量100%,原则上要做到“轻”和“净”,当池水排至30 cm时进行清池吸污,吸污时充气量要小,操作要仔细,动作要轻,避免亲虾受到惊吓。吸净残饵和粪便,捞出死虾,并冲刷池壁。换水时注意观察亲虾状态、成活率、摄食量、性腺发育情况等有无异常,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水口用200目网滤控制,加水要缓慢,恢复到原来的暂养水位(一般06~0.8 m),温差不能超过0.5 ℃,水温10 ℃以上时,每3 d一次用200 mL/m3福尔马林药浴3 min,以杀灭虾体及池底有害物质。

5 水温的控制

水温是对虾性腺发育的基础,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升温计划,控制亲虾的成熟和产卵时间。一般10 ℃以下为控制期,10~14 ℃为促熟期,14~16 ℃为催熟期。控制期升温范围在0.5 ℃左右,促熟期在0.5~1 ℃,催熟期在1 ℃左右。升温要把握先慢后快,先缓后急的原则,在13~14 ℃时维持2~3 d,有利于亲虾的营养积累和性腺发育的同步。升温时间在傍晚为佳,依据习性可促使集中产卵。为使性腺充分成熟而产出高质量的卵子,升温后观察摄食量灵活调整投饵量,投喂足够鲜活饵料。升温后的温差下降限应控制在0.3 ℃以内,每2 h测量一次暂养池水温,严格执行要求温度,日温差不应超过0.5 ℃,切忌暂养池水温大幅波动而影响亲虾的性腺发育。

6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应注意的是:依据水质情况每天换水后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5~10 mg/L,用温淡水溶解后均匀泼洒于暂养池。土霉素或新诺明1 mg/L,换水要严格保持温度和盐度一致性。工具的消毒要严格坚持,温度每2 h测量一次并记录,保持微量充气,切忌充气量的大幅变化,以利于暂养环境的稳定和安静。

亲虾暂养的成功与否是整个育苗生产的基础,当然影响苗种生产的因素很多,只有认真抓好每个环节,才能把生产搞好。以上是笔者在亲虾暂养方面的一些拙见,还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收稿日期:2015-02-04)

培育问题 篇7

大庆市委、市政府根据地区总体规划, 抢占发展制高点,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力度, 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 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大庆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 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产业上层次、项目上质量、建设上标准”, 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12年, 在大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167户 (其中新材料37户、高端装备制造40户、生物52户、新能源7户、新一代信息技术6户、节能环保25户) , 比2010年净增43户;主营业务收入501.4亿元, 比2010年增长1.2倍;实现增加值142.9亿元, 比2010年净增67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 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相对集中。大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于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3个产业。这3个产业的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的77.2%, 3个产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180.2亿元、56.2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4.2%、34.6%、10.8%。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省第一位。

产业增速稳中有升。2012年, 大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新兴产业增速“四升二降”。“四升”的产业分别是:新能源实现增加值7.4亿元, 同比增长2.8倍;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4亿元, 同比增长15.5%;新材料实现增加值64亿元, 同比增长6.8%;生物产业实现增加值45.9亿元, 同比增长4.2%。“二降”的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实现增加值0.9亿元, 同比下降15.6%;节能环保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 同比下降13.7%。

后发态势已形成。3年来, 新建、续建大庆华科有限股份公司5万吨C5加氢、大庆炼化公司5.2万吨聚丙烯酰胺、大庆志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20吨阿维菌素等千万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175个,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 年均增长28.9%。新兴产业项目的陆续投产, 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先后投入100多亿元辟建高端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生物产业园和服务外包等专业特色园区。这些专业特色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具备了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载体功能。

二、产业培育发展独具特点

一是科学规划, 抢抓机遇, 抢占高地。大庆市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关键时期, 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 用敏锐的思维和战略的眼光, 把握国内外的产业发展趋势, 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 科学制定规划。2010年, 制定《大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找准定位,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制定保障措施, 科学地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若干政策,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 形成产业规模。2013年, 大庆市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在投资项目中, 有59个项目投资亿元以上, 有176个项目投资千万元以上, 投资额达326亿元。大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增速全省第一。市统计局的一份监测报告显示, 2013年上半年,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亿元, 同比增长10.5%;实现增加值79.3亿元, 同比增长17%。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 居全省第一, 比第二位的哈尔滨市高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新兴产业企业167户, 居全省第二, 比第一位的哈尔滨市少39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比重为37.6%, 居全省第一, 比第二位的齐齐哈尔市高12.2个百分点。

三是集中集聚, 集约发展。大庆市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 充分调动企业作为产业主体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把区域专业化和产业集群化有机结合起来, 使产业集中度和集聚集约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集群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业向园区集中。2013年上半年, 在低碳光伏产业园、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兴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园区的产业培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加速发展。

四是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目前, 已有32家世界500强和49家中国百强企业与大庆市合作。其中, 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计算机生产领先企业联想集团在大庆市投资114.5亿元, 建设大庆联想科技城;世界500强企业、世界著名汽车公司沃尔沃在大庆市投资100亿元, 建设整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全球500强企业、世界第三大农机巨头、世界最大农机具专业生产制造公司挪威格兰集团将与大庆市合作生产新型农机装备;勒卡斯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大庆市高新区开工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使大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融入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链条中, 既具有联动合作功效, 又具有牵头快速优质发展的作用。

五是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没有市场需求, 就没有产业、企业、产品发展的拉动力。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决定了对企业产品的发展方向, 也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 需要市场培育, 培育消费者。大庆市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培育, 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培育。

六是创新产业融资方式。发动和激励风险机构、保险机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分工协作, 结成金融合作联盟,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三、产业培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规模和质量上看, 大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地区和企业发展相比也有很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少, 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还未形成在全国领先地位的企业, 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

产业集聚度不高, 产业总体规模不大, 产业层次较低, 经济总量偏小。多数产业处在产业链低端, 而且产业链短, 集中度低, 产业规模效应难以发挥。

尚未完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一些重点领域的研究整体实力薄弱, 研究方向与地方经济发展衔接不紧密, 研发成果难以突破。产业技术储备有待加强, 产业技术计划审批手续不完善、选址未落实, 导致进展缓慢, 难以支撑产业层次快速提升和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人才存量不足,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人才培育力度不够, 尚有人才外流现象。

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缺少, 在财政、金融、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支持等方面滞后, 有影响力的技术市场尚未形成, 投融资市场没有建立。产业投资不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大、风险高, 社会资本对新兴产业投资热情不高, 风险投资少, 政府资金支持有限, 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 导致一些优秀项目融资困难, 资金瓶颈制约明显。

四、产业培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应继续推进以“两化融合”为牵动, 以构建全产业链、集群发展为重点, 育龙头, 重创新, 强载体, 优环境,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强化产业培育, 延伸产业链条。一是立足全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优先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3个产业, 重点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3个产业。二是对产业链生成进行深度研究, 明确补链、强链项目, 锁定招商目标企业。三是通过招商引资、自主研发、技术改造等措施, 延伸汽车、铝业、玉米、光伏发电等25个产业链, 提升产业链规模和质量效益。

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产业层次。一是加快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改造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 提高企业研发、生产水平。二是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引导优势产业、主要行业、龙头企业,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组织结构整合重建, 实现规模经营和抱团发展。三是运用政策约束, 限制和淘汰“三高三低”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项目和落后产能。

加快项目建设, 做强龙头企业。一是依托重点项目库, 发挥招商载体平台作用, 集中推介一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不断创新项目推进方式、方法,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三是着力推进沃尔沃、忠旺铝材、光伏产业园、山参不定根等大项目建设, 促进项目变企业、企业变龙头。力争到今年年底, 新建续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175个新兴产业项目有30个以上建成投产。

突出科技引领, 构建创新体系。一是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 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合机制, 定期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 推介科技项目,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应用新技术, 采取新工艺, 开发新产品。三是大力支持中环电控、射孔弹厂、麦伯康等企业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指导大广、杏山、铁人等园区建设创业孵化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载体功能, 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制定出台“飞地经济”实施细则, 指导各县区按照“飞地”模式开展区域合作, 促进产业集聚、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二是通过加大投入、省市共建、政企合建等措施, 加快经开区、杏山、光明、德力戈尔等园区基础、公用、环境等设施建设, 为新兴产业项目摆放创造条件。三是优化产业生态, 引导规划设计、科研开发、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入驻园区, 构筑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提高整体竞争力。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加大“十路县区”督导和“十个产业”推进力度, 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二是成立新兴产业大项目专题推进服务组, 协调解决安评、环评、消防、土地等问题, 集中全市资源和力量, 做大做强一批具有重大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大项目。三是通过向上争取、银企对接等途径, 帮助新兴产业项目、企业扩大筹融资渠道。

摘要:大庆市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 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业培育发展仍存在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少, 产业集聚度不高, 产业总体规模不大, 未完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所以, 今后, 应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产业层次, 做强龙头企业, 构建创新体系, 搭建发展平台, 提升服务水平。

营林绿化苗木培育技术的相关问题 篇8

嫁接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常见的嫁接法有切接法、插皮接法2种。切接法主要用于苗木直径小于2cm及树皮不分离的情况。接穗可以选择与苗木嫁接处一样大小的接穗, 在接穗下端芽背面削斜面长4cm以上的斜面, 另外, 在其背面斜切长约1cm的斜面。嫁接位置选择在砧木离地面20cm光滑处, 剪断并清理削平横断面伤口, 在横断面1/5或1/4处垂直下切深3.5~4cm, 将削好的接穗削斜面长的紧靠苗木, 短削面靠外, 插入砧木切口中, 使接穗的长削斜面形成层和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靠紧并露白0.5cm, 由下到上用嫁接膜包扎紧密。插皮接法则主要用于实生苗相对粗大, 一般直径在3cm以上的苗木可采用此种方法接, 在开春萌芽前后, 砧木皮层可从木质部剥离时嫁接。嫁接时, 在苗木离地面20~40cm光滑处可以将砧木锯断, 将断面清理削平, 在断口平滑一则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 将接穗大削面向里插入并露白0.5cm左右后包扎紧密。

2 加强苗木培育过程中病虫害的预防

苗木培育到一定的阶段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病虫害, 病虫害对苗木的生长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一些幼苗, 如果不能加强苗木培育过程中的病虫害的预防, 则会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 应加强病虫害的生态预防,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是化学防治, 各种化学药剂对一些其他有益的植物也有一定的损害, 为了不断加深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应积极加强生态防治力度, 实现传统的药物防治向生态防治转变, 尽量减少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量, 加强生态防治手段的应用, 比如加强对病虫害的研究, 可以引进一些对病虫害具有防治效果同时不影响植物生长的虫害天敌, 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也有利于对病虫害的治理。在当前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摒弃药物防治, 因此在药物防治时应该要对各种药剂的配置比例进行确定。

3 加强苗木培育过程中的土壤的选择

绿化苗木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一般说来, 土壤基本呈弱酸性至中性就可以栽种绿化苗木。强酸性或盐碱质地的土地不能种植绿化苗木。土壤要湿润、肥沃, 而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因此在绿化苗木的培育过程中, 对土地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选择适合的土地之后, 还应整地处理, 整地是植物栽种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一般采取全垦整地的方法, 在整地过程中需清除各种杂物, 而且要根据绿化苗木的体积, 确定穴的深度。

4 加强绿化苗木的运输管理

苗木培育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需要更换培育地的情况, 需运输苗木, 绿化苗木的运输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率的一个重要步骤, 如果运输过程中对苗木的保护不当, 则很有可能导致苗木死亡, 在苗木运输过程中, 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减少晃动, 防止对绿化苗木造成损伤, 绿化苗木应该用潮湿的麻袋、草席包裹, 然后再运送到造林地, 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湿润, 避免长时间日照, 减少水分蒸发。

5 加强绿化苗木培育过程中的养分管理

绿化苗木的栽种过程中, 对于其苗期和幼龄树, 每年都要定期施肥, 一般说来, 每年可以施用2~3次氮肥, 施用氮肥可使绿化苗木的枝叶更加繁茂, 也可促进绿化苗木的生长。对于不同的苗木, 应根据其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施用合适的肥料, 确保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水分管理, 定时对苗木进行浇水, 防止苗木生长过程中缺水。

6 加强保健苗木的培育

由于很多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城市绿化苗木的培育过程中还应加强保健苗木的培育和栽种。其中, 很多芳香植物都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效果, 对人体的各种疾病具有的很好的疗效。保健苗木的栽种和培育时必须保证能散发有益的物质, 以进行杀菌和消炎等功能, 可以治疗人体的各种疾病。比如栀子花香可以治疗肝脏的疾病;樟树的香气可以治疗风湿疼痛等。在保健苗木的栽种和培育过程中, 这些芳香植物不仅具有美丽的外形, 还能使人心情变得愉快, 预防疾病, 因此, 在保健苗木的栽种和培育过程中应该为保健苗木预留位置, 加强保健苗木的培育。

7 结语

为了提高绿化苗木的成活率, 需要在栽种和培育的过程中加强管理, 对于不同的苗木往往有不同的培育方法, 但是有一些通用的培育方法可以用于所有的苗木, 比如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加强苗木栽种土地的选择、加强苗木的运输管理、加强苗木的病虫害预防管理、加强苗木的水分以及肥料的管理等, 是促进苗木存活率不断提升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 聂志琴.苗木培育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园艺, 2013 (20)

[2] 张永禄.浅析林业育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 2012 (13)

[3] 石立柱.探讨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17)

培育问题 篇9

一、中心责任使命的有限性

从“2011计划”实施的意义和背景看,是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的战略行动,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而形成的现有机制体制障碍的突破,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协同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之所以选择高校作为协同的第一单位,本质上是为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发挥高校的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以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以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带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使得“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高校基本职能之间在本质目标上形成一致。然而,这是一种虽不矛盾但有所区别的目标,区别在于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和形式上。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强烈而直接的需求导向和任务驱动,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和模式时,就是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产业行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作为协同单位的高校所面向的这些问题和需求,更多的体现为高校所承担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从这一点看,协同创新的目标使命与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根本职责和第一要务之间是有着内涵上的差别的,地位主次关系是有所侧重的。长期以来,高校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都基于学科和专业两个体系。面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组织结构形式并没有主动而广泛形成,而是作为社会相关体系中的一部分,或者说依然依托于学科和专业这两个体系之内,组织管理体系、资源配置模式、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都清晰地指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内涵指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及其相关组织体系是从属于其中的。

再从实现途径和形式看,前者侧重于协同校内外的资源完成在国家和社会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承担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可然使命;后者侧重于协同校内外的资源完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作用,是将高校应然的组织使命置于一个开放而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换言之,高校的基本职能和组织使命的实现途径和形式依然是按照教育规律运行的,而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更多地体现科学研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不同规律指导和引领下的组织构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体制机制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建设不能简单地混同于高校的组织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创新中心的责任和使命是有限的,无限扩大其责任和使命,使得协同创新中心的职能内涵几乎与高校的基本职能一致,显然是对“2011计划”的一种误解。不可一厢情愿地寄希望于通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而部分代替或者覆盖大学本来的职责,这种泛化和扩大化的倾向非常值得注意。如果这样,协同创新中心注定承载不起,最终也实现不了。这种困境将最终影响协同目标的实现。

二、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度性

“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就需要高校在人员管理、团队建设、评估激励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以适应这一要求和变化。

协同创新的重点和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刘佳[1]运用同素异形体结构的原理形象地论证了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的基本原理,认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就是要在基本元素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元素之间的排列结构和相互作用实现质变。这些元素也就是各种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散在于处在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协同单位,而当这些单位的组织属性、隶属关系、利益体系等没有发生改变的前提下,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实际上就在于人事评价制度,而对人的评价是最本质的评价。

从高校内部看,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完善以岗位绩效综合评价为重点的人才考核与评价体系,可以在协同创新中心先行先试。多数高校明确赋予了协同创新中心在人员聘用、薪酬待遇、考核评价制度方面的自主权,如中心建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岗位聘任制度,自主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中心人员采用校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选聘,待遇根据所在岗位、人员聘用性质确定;中心人员的薪酬待遇与工作绩效挂钩,其责任和义务均按合同约定进行规范管理,考核工作由中心按有关规定进行。

这种制度设计的出发点集中于两点:一是用人自主权;二是自主考核权。事实上,尽管一些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和主任负责制等类似制度,但理事会及其主任并不具备一个独立单位的法人资格,并不能合法、有效地实施人事自主管理。这就给在完整的社会体系中聘用一个人带来了诸多现实的问题。人事合同、合约关系、社会保险、人员退出,这些现实问题都会使协同创新中心与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制度之间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用人自主权在这样的体制中先天受限。再来看看自主考核权。相对于正式的实体机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架构是非正式的甚至是虚拟的,其中的人员身份多数是兼任的,而非固定岗位或第一岗位人员。在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中,上述人员仍然受着原有的人员考核和评价制度的制约和束缚。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职务评聘制度,而这又是高校相关人员最为看重的。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制与以论文、课题、获奖为主的考核方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客观地说,以协同的理念、制度和文化推动高校深化改革工作是一种共识,但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试点和突破口,必须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所在。协同创新中心所面临的体制机制改革其实有一个自身局限性所带来的适度性。这种适度性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深刻的创新变革,甚至拒绝、拖延、阻碍改革,而是说当改革的可承受性已经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保持趋同,并且改革创新获得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心理预期和行动支持后,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当予以现实的审视和检阅,应当不受到体制机制内其他相关制度的束缚和牵扯。当然,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引起重视的,从这一点上讲,协同创新中心的先行碰壁正是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可以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政策的落地提供更多的细节参照。

三、协同主体利益的相关性

对于通过知识分享机制达到共同组织目标的协同创新参与者来说,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既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有关,更在于显性或者隐性的预期获益,包括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从这样的角度看,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方面自然都是利益相关者[2],最广泛的、最大公约地照顾各方利益,是保证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目标实现和培育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

但是,围绕协同创新的共同一致的总目标,还有不同协同主体和单位各自的具体目标和利益,存在着多目标重叠并存的特点,这是由多利益主体协同攻关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各个协同主体的不同组织属性和宗旨决定的。协同总目标指引下不同单位的利益诉求是不一致的,从组织的社会属性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校院所、国际力量的最终利益诉求是有所区别的。作为牵头协同单位的高校必须认识到,协同各方具有利益的相关性或者说具体利益的差异性,这在本质上是由各个协同单位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不同要素的特征决定的,因而利益的分配和实现形式应当是多元的。人员、知识、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和制度等要素都可以成为推动协同创新的活力源泉,推进这些要素实现协同的现实的途径是:项目为依托、任务为导向、人才为核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协同创新的实质性基础,高校在其中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更要避免自身的劣势,以防止出现既往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在突破了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体制机制障碍后,打破高校与其他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机制壁垒,就要在理事会主导、中心主任负责下设计更多的现实制度来实质性地将散在的要素和资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高校需要通过自身主动的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和制度空间,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实现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目标。必须现实地客观分析协同主体各方的利益诉求,建立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整合的机制,充分考虑各类资源的风险分担、产出效益和利益分配。一盘散珠如何成为一根项链,关键就在于创新中心所设计的那根制度主线。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的政策理论和组织实践形式,对中心责任使命的有限性、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度性、协同主体利益的相关性这三点做了深刻思考,集中反映了协同创新中心在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和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不可回避但是有限的责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注意克服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风险,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最终达到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2011计划

参考文献

[1]刘佳.“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管理保障与政策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0):1-6.

竹林丰产培育及生态经营中的问题 篇10

1 竹林丰产培育及生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将竹林丰产培育作为竹林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执行,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竹农对丰产培育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 虽然我国政府发动了多次规模较大的竹林丰产培育群众运动, 以深翻施肥为代表的竹林丰产措施已经做到了初步的普及,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竹农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育竹观念的影响, 并没有真正的认同竹林丰产培育这一科学的方式。许多竹农在砍伐竹林时, 还是集中于对高竹、壮竹进行砍伐, 将老竹、病竹留下来, 这种严重违背竹林生产规律的传统砍伐方式制约了竹林丰产培育措施的发展。这种问题在对竹林丰产培育的统计数据上更能体现。数据显示, 截止2013年, 浙江省集约进行竹林丰产培育的毛竹林只占全部竹林面积的68%, 传统粗放型的竹林生产培育经营方式依然客观存在。

1.2 对竹林资源的经营缺乏生态经营理念

随着竹林丰产培育的面积不断的加大, 丰产培育的力度不断的增强, 竹林的生态经营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 这表现出竹林经营者缺乏对竹林培育的生态经营理念, 形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经营承包责任制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农业的生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目前, 随着我国竹林产业化的推进, 以前的分户承包的经营形式已经无法激发出更大的竹业生产力, 分散的经营方式也很难估计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1.2.2 商品竹林与生态公益竹林关系不清

竹林资源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 也能很好的保护森林园区的环境。竹林资源分为商品竹林与生态公益竹林两类。在实际的经营中, 经营者往往更加注重对商品竹林的开发, 而忽视对生态公益竹林的培育, 有时甚至直接将生态公益竹林进行商品化销售, 严重损害了竹林的生态保护建设。

1.3 长期施用化学氮肥使竹林土地退化

由于市场对竹类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 使得竹林的经营者不断采取各种手段来提升竹子的产量, 在实际的经营中, 要保持竹林较高的生产力, 就必须通过人工行为向竹林土地输送养分, 以弥补竹林生长对土地养分的消耗。目前, 我国的竹林对土地输送养分的形式主要以浇灌化学肥料为主, 而所有化肥中, 更加经济的氮肥占据主体地位。由于氮肥的大量施用, 使一些竹林土地中出现了氮饱和的情况, 土壤酸碱值不断加大, 氮毒害现象使土壤的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 水分呈现富营养化, 土地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退化现象。这种现状若不及时制止, 必将严重的影响到区域的生态环境。

1.4 笋竹制品加工效用低下导致竹林利用率低

当前, 我国的竹业加工体系刚刚开始建立, 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笋竹制品加工业中, 问题更加的严重, 笋竹制品加工效用低下的现状使得竹林的利用率不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 一是笋竹加工的范围相对较窄。当前我国笋竹制品加工主要是对竹席、凉席的制作, 产品较为单一, 而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 由于空调的普及, 凉席的使用率不断降低。另外, 很多藤制品、皮革制品的凉席也不断的蚕食竹席的市场份额。二是加工收费环节较多, 利润率较低[1]。在当前毛竹的生产加工环节中, 收费环节过多, 育林基金、资源培植费等费用都严重稀释了笋竹制品的利润率, 致使笋竹加工企业缺乏生产的动力。

2 提升竹林丰产培育质量及经营的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竹林资源的价值在未来一定能取得飞速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提升竹林丰产培育质量, 建立科学完善的竹林资源经营机制, 解决当前竹林资源培育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2.1 完善竹林土地生产责任承包制

为了解决当前竹林经营承包中存在的问题, 加大竹林丰产培育的力度, 完善竹林土地生产责任承包制。一是通过土地流转使竹林土地集约化管理。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 使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离, 个体竹农的土地承包权依然存在, 但不参与直接经营, 竹林资源经营权统一交由专业机构, 实现竹林土地的集约化管理, 这样便可在不损害竹农利益的前提下更好的落实竹林丰产培育政策。二是明确竹林丰产培育经营中的各方职责。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将竹林丰产培育及经营中的各方职责确定下来, 使得竹林资源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让经营者在经营中兼顾各方的利益。

2.2 对各竹林品种的培育与经营区分对待

在对各竹林品种的培育与经营时, 要严格按照商品竹林与生态公益竹林的差别区分对待。

2.2.1 商品竹林的培育与经营

在对笋用竹林的培育与经营时, 应尽量选择交替好, 土壤厚, 坡度较小的地区培育, 在改造时可以适当的种植阔叶树木。在对笋竹两用林的培育与经营时, 可以选择土壤养分不高且坡度较大的地区种植, 在对土地改造时可以保留其他的一般木种。在经营时, 应该避免全垦, 以带状垦复为最佳方式。在对材用竹林进行培育与经营时, 可以选择竹制品加工条件较为发达的区域种植, 并材用集约的形式规模化的培育, 在培育之时, 要注意提高毛竹的立竹度。

2.2.2 生态公益竹林的培育与经营

在培育生态公益竹林时, 可以选择立竹条件较差的山壁, 以及土层较薄的地区, 在培育的过程中不用太过于人工管理, 只需采取铣山管理的形式就能很好的保护当地的水土环境。

2.3 科学防范竹林地的退化

2.3.1 减少垦复强度

土壤的高强度垦复很容易引起竹林地的养分流失, 因此不能为了一时的提高产量而增强垦复强度, 可以采取免耕技术的形式[2]。

2.3.2 科学的施肥措施

不科学的使用氮肥是导致当前竹林土地退化的关键原因, 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竹林土地施肥措施, 均衡土壤中的氮、钾、磷的含量;同时, 对愿意使用有机肥的竹林培育经营者给予补贴, 鼓励绿色肥、有机肥的使用。

2.3.3 绿色防治竹林的病虫害

在防治竹林的病虫害的过程中, 尽量减少通过农药的方式, 而转向以物理防治为主, 生物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措施, 科学的防范病虫害的发生。

2.4 鼓励和扶持笋竹加工企业

竹林丰产培育措施质量的提升, 不仅要从生产种植环节入手, 更要从加工销售环节着眼, 不断提升市场对竹林资源的需求量。首先,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当地笋竹加工企业, 尤其是笋竹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税收与政策的支持, 不断的降低笋竹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营积极性[3];其次, 笋竹制品加工企业也应该不断的创新自身的产品形态, 结合竹子这一绿色资源的基本特性, 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竹类资源使用特性, 不断的拓宽竹类制品生产销售渠道, 增强笋竹制品市场的流动性, 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 各方共同努力做大“蛋糕”。

3 结语

竹林丰产培育作为我国竹类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面对竹林丰产培育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工作者应勇于面对, 通过不断的完善竹林丰产培育中的各项机制、建立生态经营的理念, 为我国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力支撑。

摘要:作为我国新兴的战略资源, 竹类资源其绿色环保的特性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及社会的重视。为了不断发展竹产业的生产力, 我国提出了竹林丰产培育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竹林丰产培育及生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希望为落实好竹林丰产培育的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丰产培育,生态经营,氮肥,笋竹加工,商品竹

参考文献

[1]刘尔平.毛竹林丰产培育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65-66.

[2]曾小洁, 曾永东.竹林丰产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 2014 (2) :37-41.

稻田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篇11

1. 蟹苗的质量鉴别与选购

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因其一对复眼生于长长的眼柄末端,露出眼窝之外,眼睛显得大而突出。蟹苗的质量决定着蟹种培育的成败和效益高低。蟹苗的来源主要有3方面:一是工厂化育苗(俗称恒温苗),二是沿海土池育苗(俗称模拟天然苗),三是长江天然苗。目前,以选购沿海土池苗培育蟹种为主。

选购蟹苗时要掌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求亲本纯正。亲本蟹最好是原种场提供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雌蟹规格125克/只以上,雄蟹150克/只以上。二是考查育苗全过程。最好详细了解抱卵亲蟹的挂篓、幼体的变态发育、饵料投喂、病虫害防治、水质调控等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综合评价。三是掌握幼体各阶段个体大小与活力情况。四是掌握各阶段幼体的摄食情况;五是观察大眼幼体的体色与体表清洁度。一般来说,优质大眼幼体体色呈淡黄色或姜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个体粗壮,7日龄规格为13万只/千克左右,镜检体内无细菌,体表无聚缩虫、丝状细菌等异物。大眼幼体如体表洁净,淡化3天后就能在纯淡水中安全生存,出池前要用抄网捞起、甩干水。

2. 性早熟蟹种的产生与控制

性早熟蟹种是指当年培育的蟹种中,部分较大规格个体的外部形态、副性征已与成熟个体相同,性腺已完全或接近成熟。性早熟蟹种不适宜养成大规格成蟹,因其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造成蟹种性早熟的主要原因是池水浅、水温高、养殖面积太小,以及投喂方法不当。投喂的蛋白质饵料过多、水质较肥,也会导致蟹种早熟和半早熟。

控制蟹种性早熟的措施:一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在苗种池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浮萍等,其所占面积可为水体面积的1/3。水生植物不但可供蟹苗摄食、隐蔽、附着脱壳,而且还可促进水生动物繁殖,为蟹苗提供更多的天然饵料。此外,水生植物还可吸收肥水,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二是掌握好投饵方法。大眼幼体下塘时,水要肥,以培育适量的浮游生物。投饵要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即前期和后期投饵要精,中期以青饲料为主。三是搞好水质调控。定期加注新水,不断改善水质,尤其是高温期间要加大水位,增加溶氧,控制肥度。四是调节好池水pH值。蟹苗生长的最适pH值在7.5~8.5之间。一般每月施生石灰2次,每亩每次10~15千克,这样既可调节水质,又可预防疾病。

3. 懒蟹的产生原因与预防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常有一些仔蟹在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或觅食,且个体较小,这就是懒蟹。懒蟹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养殖水体溶氧量太低。蟹种培育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升时,河蟹就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二是养殖水位变动频繁。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三是水中缺少漂浮物。水体溶氧量较低时,蟹种往往爬到水中漂浮物上吸氧气。如果水中无漂浮物,蟹种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四是饵料投喂不均匀。蟹种培育过程中若饵料投喂不均匀,部分蟹就无法觅食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

预防和控制懒蟹产生的措施:一是定期换水。每隔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2。二是控制水位。夏天适当提高水位,以保持水温相对稳定。三是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饵料,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投喂。根据池塘大小、蟹种数量合理确定投喂点,布点力求均匀。四是增加水中附着物。面积较大的蟹种培育池,可在池塘中设置水花生群落。五是适当控制放养密度。

4. 饵料的选择与投喂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饵料的选择与投喂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保证其营养,防止营养过剩出现性早熟蟹,也要防止营养不足,蟹种规格偏小(200只/千克以上)影响成蟹养殖;另一方面要考虑蟹种培育的饵料成本投入。①饵料种类。饵料有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两大类,天然饵料有水蚯蚓、蠕虫、底栖生物、浮萍和水草等,人工饲料主要有鱼糜、豆粕、小杂鱼、南瓜、全价颗粒饲料等。②饵料分配。育成规格蟹种1千克,约需动物性饲料(小杂鱼等)1~2千克,精饲料(豆粕、颗粒饲料等)2~4千克,青饲料(水草等)1~5千克。③投喂方式。蟹苗下池后用煮熟的鱼糜并辅以适量豆浆全池均匀泼洒,日投饵量占池中幼体体重的200%,每隔3小时投喂1次。如果池水中有足够的浮游动物,可减少投饵量和投喂次数。一期幼蟹开始营底栖生活,以煮熟的鱼糜或颗粒饲料为主,日投饵量占池中幼蟹体重的100%,每隔4~5小时投喂1次,全池泼洒,重点在池塘四周。五期幼蟹昼伏夜出的习性突现,主要投喂颗粒饲料、豆饼和少量的小杂鱼,并辅以浮萍等青饲料,精饲料和小杂鱼的日投饵量占池中幼蟹体重的10%~15%,一般傍晚投喂1次。要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幼蟹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饵量。五期幼蟹后以豆粕、颗粒饲料为主,辅以浮萍、南瓜、水草等青粗饲料,日投饵量占池中幼蟹体重的8%左右,高温季节幼蟹摄食量下降,要适当减少投饵量。越冬前要增加小杂鱼等精饲料的投喂量,以增强蟹种体质,使其安全越冬。

5. 蟹种的病害防治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病害控制的关键是预防,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要保证投放的蟹苗健康,不能带病菌和寄生虫。其次,饵料要优质、投喂要合理,霉烂变质饵料不能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要高,以保证幼蟹吃饱、吃好,体质健壮。最后,水质调控要科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7月份水质易变肥,可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一般可在五期幼蟹以后的培育过程中使用微生态制剂3~5次,可有效降低池底的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但微生态制剂不得与杀菌药物和生石灰同时使用。蟹种培育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化学药物,但发生纤毛虫病时可使用硫酸锌等进行杀灭。还要坚持早晚各巡查1次,防范水蛇、老鼠、青蛙、鸟类等敌害侵袭。

培育问题 篇12

1 竹林营造方式的选择问题

莲都区竹林培育由修山、抚育、营建基地到开展林地追肥, 竹林地结构大部分是以毛竹纯林为主。经调查, 这种常规的竹林培育方法, 在5年内, 林地土壤养分下降, 毛竹对N、P、K的吸收量与归还量不足65%, 土壤微生物总量下降20%, 竹林病虫害危害严重, 造成生态脆弱, 生产力下降。竹纯林经营削弱了竹林的生态功能。毛竹纯林经营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和频率, 对竹林水土保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加剧了竹林养分的流失和地力的衰退。因此, 要慎重选择竹林的营造方式, 对竹林纯林经营要扬弃, 要采用更合适的方式发展竹林。

1.1 混交林栽植

新造毛竹林, 采取竹木混交, 能有效地形成较为良好的生态小气候环境,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抑制杂草生长, 特别是大量的落叶可增加林地土壤肥力, 保持林地湿润, 利于新竹发鞭发笋。同时中、长期结合, 又能加快经济收益。但无论哪种方式造林, 都应尽量选择交通相对方便、立地条件良好、上层深厚的林地, 以提高竹林的经济生态效益。目前, 各地主要采用采伐迹地造林、有林地造林等经济生态型竹林混交栽植法。

1.1.1 采伐迹地造林。

采用竹木混交, 对树种的要求是要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深根性树种, 结合莲都区情况比较, 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 (1) 绿化树种和毛竹混交。如枫香、木荷、桂花等绿化苗木, 通过3~4年时间的培育, 苗木可达到中型绿化苗, 带土移植;而此时竹林已成林, 其结构趋于合理, 竹木混交的经济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2)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和毛竹混交。工业原料林缺乏是当前许多林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林农可以采用混交的方式提高中长期收益, 减少风险, 一般竹木比例以3∶7~4∶6为宜, 7~8年后采伐大部分原料林, 适当保留少量的林木。 (3) 木本药材和毛竹混交。如套种厚朴、杜仲等木本药材, 可在8~10年达到采收期, 而竹林也基本成林, 形成“双赢”的可喜局面。

1.1.2 混交造林。

通过带状间伐林木套种毛竹、林窗套种毛竹, 可利用林地适宜的生态环境。如利用林内温度相对低、湿度大、蒸发量少、土壤疏松等良好的条件, 提高造林成活率。以造林密度300株/hm2左右为宜。等到毛竹基本成林之后, 逐步调整林木, 适度保留阔叶树。在山沟、阴坡等较荫蔽处适当少保留, 在山顶、阳坡、陡坡等向阳部位多保留。应当大力提倡林地混交造林。

1.2 裸地栽植

传统的裸地造林, 采用全面炼山整地的方式栽植毛竹, 往往使林地干燥、杂草滋生、土壤板结、成林速度慢。可套种农作物, 如西瓜、豆类、花生等, 以耕代抚, 既可使林地土壤疏松、湿润, 利于行鞭, 又可节省投资, 增加收入。同时, 裸地造林, 也可采用丛植的方法, 1丛2~3株, 在林地中形成小生态环境, 利于提高成活率和成林速度。

2 竹林经营管理问题

毛竹林是一种典型的永续经营的森林类型, 实行在“培育中更新, 在更新中培育”的独特经营方式。由于毛竹年年更新和挖笋、砍竹, 生物产量高, 地力消耗大, 竹林结构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如何维护地力和林地可持续利用, 成为竹林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采用生态经营, 走分类经营之路。其核心就是充分利用毛竹的自然生产力, 坚持生态经济原则, 实施分区指导和分类经营, 建立协调稳定的竹林生态系统, 使竹林生态环境最适宜, 不断提高竹林生产力, 取得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在经营改造过程当中, 特别是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地区, 应当结合当地的市场、社会经济状况,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能完全照抄竹业开发先进地区的模式, 以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现。同样, 竹林按分类经营的要求也可分为商品竹林与生态公益竹林2类。

2.1 商品竹林

2.1.1 笋用竹林。

交通条件较好、土堆深厚、坡度小 (低于25°) 的低产林竹山, 以经营冬、春笋为主的笋用林为宜。改造时要注意保护山顶、山脚的树、灌、草作为水土保持带, 林内适当保留阔叶树。由于多年老竹山, 地下鞭层层叠叠, 纵横交错, 不利于新鞭的生长, 应当劈山去杂、伐除7年以上老竹, 并选择适当的季节对土壤进行翻土垦复 (20cm为宜) , 一般以春笋母竹开枝发叶后的夏季或冬季垦复为好。同时, 要逐步调整竹林结构, 各度竹的比例为Ⅰ∶Ⅱ∶Ⅲ=1∶1∶1, 适当提高竹林密度 (2 200株/hm2左右) , 采取集约的方式经营。

2.1.2 笋竹两用竹林。

土壤相对瘠薄、坡度较大的低产林竹山, 在各地所占比例最大, 以经营春笋、竹材为主的笋竹两用林为宜。采取“山顶戴帽、山腰扎带、山脚穿鞋”方式建立水土保持带, 在保持带内保留树木、杂灌等。坡长或陡坡较大的竹山, 在山腰设立多个保持带, 以拦截水土。在经营过程当中, 避免全垦, 宜采取带状垦复、施肥。竹林结构以Ⅰ∶Ⅱ∶Ⅲ∶Ⅳ=3∶3∶3∶1为宜, 竹林密度逐步达到1 800株/hm2左右。

2.1.3 材用竹林。

交通条件较好、土壤深厚、当地竹加工业发达的地方, 可采取集约的方式培育大径竹的材用林, 坡度大 (35°以上) 、经营不便、立地条件差的低产林竹山, 也可培育中等竹材。以材用林为目的的竹山, 除了注意保留必要的水土保持带外, 关键是提高毛竹的立竹度, 一般立竹逐步达到2 700~3 000株/hm2左右。在施肥技术上, 以竹蔸施肥为好, 见效快, 成本低, 养分流失减少, 促进竹兜腐烂。

2.2 生态公益竹林

立地条件差的石壁山、峰顶山, 坡度大 (35°以上) 、土层薄、交通不便, 以保水土、涵养水源等防护为目的公益性竹林, 只能采用低度经营方式进行管理。宜采取铣山管理, 铣山时间以冬至春笋出土前为好, 通过劈山、清除杂草等较小的人工辅助方式, 改变竹笋生长环境, 以利春笋留养成竹。在坡度较大的林地, 注意保护林下植被, 防止地表侵蚀。

3 竹林地退化问题

3.1 产生的原因

3.1.1 竹纯林经营。

竹纯林较竹阔混交林竹子生物量相应提高, 而林下植被和其他树种生物量急剧下降。以3 900株/hm2立竹度毛竹纯林为例, 林下植被 (地上部分) 生物量为1588.1 kg/hm2, 枯枝落叶累积量为3 533.8kg/hm2, 均不到竹阔混交林的60%, 竹子生物量为30 978.4kg/hm2, 增加25%。竹子生物量是作为产品形式大部分输出林外利用, 竹林自身养分循环系统结构链被打断, 在得不到有效补充情况下, 地力衰退趋于必然。

3.1.2 林地垦复。

林地垦复是竹林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短期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清除制约竹子生长的其他植被, 具一定的增产效果, 尤其在低产林改造初期。但有些竹区盲目夸大垦复的增产效果, 连年进行无相应保土、保肥措施的大面积连片竹林地垦复, 致使清除了地表植被的土壤裸露、疏松, 地表径流量显著增加, 富养分的表土层随地表径流而流失。土层逐渐薄化, 养分流失, 导致竹林整体生产力下降, 表现为出笋成竹少, 立竹长叶或换叶质量差, 蒸腾作用弱, 地下鞭系总鞭长和鞭径减小, 土壤固土持水和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被物的清除和表土的流失, 使土壤中益虫、微生物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 影响参与养分循环的有机物的分解与有效利用, 间接影响竹林生长。垦复后造成的水土流失, 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3.1.3 施肥。

经营竹林是以竹笋、竹材、竹枝和竹叶等收获形式向外界输出大量物质的, 要维系竹林较高的生产力, 必须人工补充林地养分的消耗。目前竹业栽培中普遍施用化学肥料, 其中以氮肥为主。竹林长期施用化学氮肥所表现出的林地衰退特征, 对竹林地土壤所造成的负面生态影响, 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氮饱和”, 致使除氮素以外的必需养分元素亏缺, 形成氮毒害, 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系富营养化, 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3.1.4 病虫害化学防治和化学除草剂使用。

竹子病虫害发生时主要的防治方法有物理、化学与生物防治等,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但在竹子病虫害猖獗或大面积发生时, 常常依赖于化学防治。因此, 产生了污染环境;竹林产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超标;农药存留土壤, 土壤质量达不到无公害产品生产的要求等问题。实践表明, 多次施用化学除草剂的竹林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 固土持水、涵养水源、贮存养分功能大为削弱, 竹林抵御灾害能力差, 易诱发各种病虫害, 最终导致林分持续生产力下降。

3.2 竹林地退化减缓或解决措施

3.2.1 降低林地垦复强度。

竹林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地及高山峻岭的地方, 坡度陡峭, 加上降雨量和暴雨强度大, 任何土壤垦复都会引起水土冲刷和养分流失。过分强调土壤垦复, 即使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也是短暂的, 而负面效应则是缓慢的、长久的。因此, 竹林的立地改良必须采取生态营林, 特别是免耕技术。例如, 竹林内间种绿肥或固氮植物 (如套种杨梅等) , 也可适当留养耐阴性杂草, 以草代肥;险坡、急坡更需要保护林下植被, 保水固土、涵养水源、维护地力。已过度垦复的竹林, 可在林地内建立水土保持带, 在带上除挖笋外, 停止垦复、除草等高强度的经营活动, 有意识地保护杂草的生长。林地边缘或陡坡的山脚, 可适当栽植牧草、茶等作物, 以阻止雨水的冲刷。

3.2.2 合理土肥管理。

在土肥管理过程中, 应当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和目标产量, 确定N、P、K均衡施肥配方和施用量。同时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 如厩肥、饼肥、绿肥等替代化肥补充地力, 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养分, 改善土壤环境;同时通过带状开沟施肥、竹兜施肥等方法, 减少垦复面, 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3.2.3 以生物、物理方法为主的病虫害防治。

要彻底改变以往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如甲胺磷竹腔注射、呋喃丹土施等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实行以生态营林技术和生物、物理防治为主、低毒高效农药防治为辅的方针, 通过合理的立竹密度和立竹年龄, 合理施肥, 保持竹林生长强势。同时做好清除林地内病枝病株、保持林内卫生和光照的工作。利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 如挂黑光灯物理防治刚竹毒蛾、竹螟等害虫的成虫;采用绿得保生物农药喷粉和白僵菌粉炮预防低虫口下的竹螟等害虫的幼虫;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用瓢虫、寄生蜂等害虫天敌来防治, 从而达到生态高效的防治目的。

4 结语

在竹业经营过程中, 应当确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竹业发展理念。在竹林栽植方面, 提倡林地混交造林, 提高成活率和成林速度;低产林改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退化林地建立水土保护设施, 提倡多使用有机肥;病虫害多发地区, 以营林技术和生物、物理防治为主, 低毒高效农药防治为辅, 把病虫害降低在最低的范围内。总之, 一切技术措施必须有利于竹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萧江华.我国竹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竹子研究汇刊, 2000, 19 (1) :1-5.

[2]陈存及.毛竹林的生态培育[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6, 1 (2) :188-192.

[3]陈存及.竹木混交林的科学经营[J].竹子研究汇刊, 2001, 20 (1) :5-9.

[4]林瑞荣, 陈存及, 郑兆飞, 等.毛竹丰产林生态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 2002, 29 (2) :65-68.

上一篇:在京留学生下一篇:电视摄像构图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