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转型

2024-07-19

培育转型(通用7篇)

培育转型 篇1

一、培育资本运作能力, 加快商业模式的转型, 从半成品加工转向投资施工一体化

与同行企业在招投标市场上竞争项目, 就市场生存环境来说有其必要性, 但其本质上是以智慧和劳动为甲方“打工”;即使是品牌优、实力强的企业, 在市场规则大多为最低价中标的情况下, 参与这样“刺刀见红”的竞争, 也不同程度上带有一种不得已的被动。

相比“人生钱”的千难万险, 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钱生钱”, 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 而且带有极大的市场主动性。比较普遍的是:变以前的为房地产工程垫资, 为成立房地产企业自行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有时在双方具备合作基础的情况下, 与房地产开发商业主达成协议, 以项目垫资规模作为开发项目参股, 也不失为一条便捷可行的资本运作之路。尽管国家持续宏观调控, 但城镇化建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 二、三、四线城市、城镇的刚性需求仍将长期存在;相对于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4%左右 (2012年度江苏省统计数据, 其中大多为多元产业所贡献) 、一些经营结构单一的企业利润率只有1%左右的情况来说, 房地产业仍然是一个回报丰厚、大有可为的行业。进军房地产业,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有着人才、管理等诸多天然优势, 而且可以拉动桩基、装饰、安装、商品砼、园林绿化等整个产业链。目前集团除在扬州本地开发项目外, 在高邮、海安等四线城市也投资了房地产项目;由于定位准确, 销售情况逆市而上, 相当红火。

通过BT、BOT项目以资本换市场, 也是建筑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加快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来, 集团通过BT合作模式, 先后承建了泰州医药城商务1号楼、泰州医药城中试区四期厂房、泰州数据产业园综合楼 (二期) 、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等诸多泰州市大体量重点项目;由于为业主解决了资金难题, 因而这些项目让利不多, 且从工程设计到交工的全过程, 均由集团总承包。在资本运营的推动下, 集团迅速将泰州市场打造成为继扬州本埠市场之后的又一个以总承包模式为主、带动集团各高效产业同步发展的基地型市场, 为企业的良性发展、转型升级树起了新的重要支撑点。

二、培育工程总承包能力, 加快施工组织的转型, 从单一土建转向工程总承包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不管怎样转型升级, 总承包能力仍然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提升总承包能力, 要围绕各专业环节的需要, 发展好相关配套专业;否则企业过分倚重分包单位, 在市场上易受制于人———根据“木桶理论”, 诸多专业分包环节中, 哪怕只有一个“短板”, 都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工程总承包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 能够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 使之有机组织、统筹安排, 优化了系统, 减少了资源浪费, 达到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 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工程总承包对建筑企业而言, 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增强为业主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功能, 从过去的分阶段管理变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促使承包商通盘考虑、系统管理, 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近年来, 集团重点建设并完善了从工程代建、建筑设计、地基与基础、建筑装饰、建筑幕墙、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建筑智能化安装, 到环保、市政路桥、商品砼、设备租赁、建筑模架等一整套产业链, 产业链完整度及工程总承包能力在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为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培育产业链竞争能力, 加快经营结构的转型, 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态改善型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当前建筑业市场上单纯的土建施工几乎无利可图, 迫使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高效能专业的发展, 加快经营结构的转型, 才能保证企业盈利水平。尽管集团规模总量并不突出, 但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了许多同行的前面。

在桩基专业方面, 我们对原桩基公司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在集团控股的同时实行经营层持大股, 从而将集团的科技、人才、资本等优势和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开拓、专业施工、绩效管理等优势更好结合, 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发展。2012年度桩基公司生产规模率先突破5亿元, 为集团改制前 (2005年度) 的7倍以上;期间, 该公司顺利晋升专业一级资质, 并成立了渣土运输公司、贸易投资公司;获“鲁班奖”参建奖3项、国优参建奖3项, 规模、品牌在本埠市场继续独占鳌头。

在装饰专业方面, 我们对原华发装饰公司实施产权重组, 吸纳管理骨干参股, 充分调动经营层的创业激情。江苏华发装饰有限公司2012年度年产值达到3.52亿元, 7年来增长了487%;获得“鲁班奖”参建奖、国优参建奖各2项, 国家装饰奖4项;在原建筑装饰一级资质基础上, 获得了金属门窗一级资质、建筑幕墙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二级资质;无论专业资质、区域份额、质量品牌、科技成果、团队素质, 均在全市装饰企业中首屈一指。

在安装专业方面, 我们重点配置年轻专业团队, 推动机电安装、消防安装、建筑智能化安装先后晋升一级资质, 通过资本运作取得了环保工程安装二级资质;并充分发挥集团总承包平台优势, 加大力度做大该产业市场份额。2012年度该产业年生产规模已达3.3亿元, 为7年前的10倍以上, 在区域市场上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环保专业年产值规模达到了6, 500万元, 年增长率约50%, 2013年度有望接近1亿元。

在商品砼专业方面, 我们在全市最早成立了商品混凝土公司, 长期以来质量水平稳居全市第一, 产品质量多次获全市通报表扬;生产规模位居全市前三;连续5次 (10年) 保持“江苏省混凝土行业最佳企业”称号。

在市政专业方面, 多年来我们参与了文昌东路、文昌西路等本市多条交通干道延伸工程的建设, 以及各大重点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近期, 我们又通过BT运作, 取得了10亿元标的淮安市348省道项目承建权, 即将走上发展快车道。

四、培育科技进步能力, 加快生长方式的转型, 从外延扩张方式转向内涵增长方式

加快和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必须树立“科技强企”意识, 把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作为强力支撑, 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筑业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场所。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选传统产业和提升工程质量, 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企业应当以市场为导向, 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发展战略, 大力推广和应用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以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实践中,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是迅速把握行业动向, 以创建新技术示范工程、绿色示范工程为要求, 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相关规范、标准的培训、学习, 积极、主动适应绿色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目前每年创建省级以上新技术示范工程10项以上, 已创建国家及绿色示范工程2项。二是及时总结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积极申报相关工法、专利;并注重工法、专利的普适性, 使之迅速成为企业标准化技术流程, 切实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目前已获得专利11项, 其中发明专利2项;已创省级以上工法近20项, 其中国家级工法2项。三是投入重金强化企业信息化中心及相关网络建设, 不断深化信息化管理层面, 重点推进财务集中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项目远程管理系统, 务实提高企业运行效能。四是积极顺应建筑业工厂化发展趋势, 并利用好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的独特优势, 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来提升企业科研实力。目前占地120亩的建筑幕墙、钢结构生产基地已完成厂房建设;适应绿色施工、建筑节能需要的预拌砂浆生产线、外墙保温材料生产线均已建成投产;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已通过规划、即将开工。

培育转型 篇2

【关 键 词】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9-04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化育下形成的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是由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格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生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而言的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

但是,以实际情况而言,当下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2年我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进入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转型,不仅是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转型,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是一场广泛的社会领域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负面效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心理疾患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养的下降。以青少年而言,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想、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迷恋金钱,贪图物质享受,沉醉于感官刺激;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还由于单纯强调专业化的实用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文精神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在不断侵蚀文学的领地,挤缩着文学读者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大众传媒所存在的娱乐化、媚俗乃至低俗风气影响,文学艺术教育受到空前严重的削弱,导致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低,滋生了诸如价值混乱、道德失范、缺乏责任、理想消解、精神萎靡、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人文素质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如果不重视培育理性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不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未成年子女激增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质,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建设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文学作为人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人的全部生命要素,具有娱情悦性、育美启智、锻造品德、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建构人心的多重复合效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长久和全面的。因此,文学承担着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

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尽管它具有增长知识、讽谏教化、锻造品德、开发思维的功能,但它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使人获得精神的支持,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给人提供的是终极关怀。因此,搞好文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全面、深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那种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等同于文学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的狭隘的功利化的认识和做法,弱化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功用,是十分短视和有害的。

2. 建构文学教育主体。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入手点是文学教育,目标指向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因此,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必须重视文学教育主体的建构。文学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建构主体性文学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教育者在文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主导性指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中起着组织、指导、引导作用。能动性是指文学教育者能积极主动进行文学教育,并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前瞻性是指文学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创造性是指在文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要不断优化文学教育内容,创新文学教育的机制、方式、方法、手段,取得良好的成效。文学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决定着文学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决定着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nlc202309031944

(2)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受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配合,文学教育是很难收到很好效果的。传统文学教育过分地强调教育者权威、过分强调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受教育者的思想,阻碍受教育者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克服传统文学教育模式的弊端,就不应只是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把受教育者视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学教育过程中来,从而使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收到更加理想的成效。

3. 提高文学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为青少年立表率。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既是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更是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既要使青少年学习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使他们得到人文精神的浸润滋养、感受到人文精神沉厚博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躬行实践,知行统一,将人文精神化为有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自己的人文修养。

这就要求文学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文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文学的性质、规律,深刻认识、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特殊规律和操作策略;深入领悟几千年来中外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内蕴,涵养人文精神,锻造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文学教育者的人格对正处于快速发展形成过程的青少年的人格起着感染、激励和垂范作用。因此,文学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启发、影响青少年,以自己的行为、做法感动、带动青少年。同时,在文学教育工作中要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融入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关心青少年生存、生活,尊重、关切青少年的需求、尊严与价值,让青少年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和成长。

4. 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不只是文学教育者的行为,要搞好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管理职能。

(1)确立明确的培养青少年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政策指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以产值及其增长率衡量发展成就,GDP成为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多年来唯GDP是论的畸形发展观,造成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诸方面的危机,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和谐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难以弥补的巨大伤害。要实现社会和谐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强化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以青少年为核心的全民人文素质,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和人民的文明程度,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根本性意义。为此,政府必须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以GDP为核心的落后的发展观,确立和落实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制度保障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文学艺术只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文学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具有深广的文化蕴涵,易于生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人以长远影响的特点和功用,决定了以文学教育为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是一种简便易行、低耗高效的方式。因此,党和政府应强化管理和引导职能,大力推进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繁荣,坚定不移地以文学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高尚人格的锻造,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

(2)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制度。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是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政府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安排和组织指导,构建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长效机制和考核制度。但是,相比经济考核,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成效的考核是软性、不易量化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全面、科学、完善、量化的考核体系,在当前情况下,要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使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这样才能真正使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常态化,使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通过文学教育得到全社会重视。

5. 多管齐下,加强以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所必需的基本建设。运用文学手段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既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需要场地、图书资料建设。要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家庭书屋的建设,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的购置。

(1)政府加大建设力度。政府作为社会事业的管理者和主要投资者,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诸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为服务经济发展,重视实用技能培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忽视文化类活动,特别是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活动的情况下,应优先弥补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的不足,并且从建设经费中划出较大份额,保证今后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为文学教育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

(2)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之外,也应广泛宣传动员,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慈善机构、个人捐助,单位、个人图书资源共享等,弥补政府投入不足,解决城乡、地区、部门或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改善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薄弱的局面,为进行文学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提供较好的条件。

6. 创新运用文学素质教育载体。运用文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除充分运用传统文学书刊及电视、广播外,在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大力发展、迅速普及的时代,应大力推进文学教育载体的创新,运用新媒体,增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IPTV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文字、图片、图像、视频、声音多媒体融合,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发布使用方便快捷,自主性、共享性、包容性、交互性强的突出特点吸引着广大受众,特别是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以互联网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电脑网民规模3.8亿,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其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50.8%,人均每周上网时长19.9小时;网络文学用户数为1.9亿,网民使用率为36.2%。[2]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方式。因此,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增强文学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nlc202309031944

同时,要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如吟诵地方名胜古迹名人名物的诗词文章、楹联及碑亭石刻铭文、地方作家作品,增强文学教育的生动感和亲和力。

7. 多方设法,提高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效果。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必须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必须多方设法。

(1)利用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乡镇、社区文化站,乡村图书室,家庭书屋等资源建立文学之家,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信息交流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方便多样的交流平台,使他们不仅各自含英咀华,而且能相互影响、感染和砥砺。

(2)聘请作家、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语文教师及具有比较深厚文学素养的青年志愿者担任辅导员,举办“文学鉴赏”、“文学知识”讲座,提高青少年文学阅读的积极性和鉴赏能力。

(3)精心组织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多样化的活动,如诗文诵读、影视评论和书评写作、文学创作,当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楹联、题诗、题词、石刻、碑文和相关文章以及地方民歌的调查、搜集和交流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地域文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4)积极利用传统墙报、手抄报、作文集等形式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Email、BBS、QQ、MSN、博客、微博等方式给青少年提供广阔的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展示文学才能的空间。

(5)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定期的诗文朗诵比赛、写作大赛等,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8. 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校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主导作用。大、中、小学是运用文学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革除传统文学教育的弊病,提高运用文学教育培育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成效。

(1)体系封闭,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传统文学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不重视认识、研究教育对象,忽视对教育对象精神需要、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的了解,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学生生活、思想实际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要突破统编教材的束缚,选用最新的文学作品,或自编文学阅读教材,特别是乡土教材。地方文学资源是弥足珍贵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教育素材。深入挖掘、合理利用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激发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2)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传统文学教育重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的学习,重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宣扬,忽视文学作品深广的文化内涵,忽视对学生综合人文学养、健全人格、人生境界的培养和提升。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语文知识教育的藩篱,把重心移到审美教育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文学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双向、积极的思想情感交流互动,教学注重细节分析而缺少宏观把握,丧失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感、鲜活感,学生缺乏兴趣。应抓住文学作品的特点,尊重文学作品教学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在诵读、品味中感悟文学作品的美,从而得到美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获得心灵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想象的驰骋和个性的张扬。

参考文献:

[1]谢振华.用科学的眼光看文化建设[N].湖南日报,2012-

07-2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r-

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2012-7-19.

[3]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如何成为培育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N].人民日报,2012-06-2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创业精神培育 篇3

一、资源型城市是工业化战略意义上的先发地区

对于什么是先发地区, 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 先发地区的确认应该遵从顺应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规律, 有文章认为, 先发地区不是单一指标先进, 而是多项指标处于领先地位, 并据此构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 以确认先发地区。显然, 这篇文章是从市场角度认识先发地区, 认为先发地区只是一个结果, 而不是一种发展策略。1958年, 赫尔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和法国弗朗孛瓦·佩鲁《新发展观》中认为,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 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 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 以带动经济发展。在这个理论以及实践过程中, 出现多种优先发展的思想, 如教育优先、沿海优先,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主导性理论, 它又形成了装备优先和资源优先两种思路。不同政策导向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结果, 带来了不同的先发地区现象。国内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多是以空间经济指标率先并持续领先作为判断依据的, 以人均收入持续高水平作为先发地区认定的根据。但是, 必须看到, 这种认定方法并不全面, 因为, 先发地区往往有历史背景, 曾经起到的作用并不相同, 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机理, 进而有不同的后续治理政策。

资源型城市被视为先发地区, 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有直接关系, 即使是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 往往也具有资源产业优先发展的特征, 而资源产业发展的过程必然会伴生出资源型城市, 这个区域成为先发地区是一个基本事实。

从三次产业发展看, 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和两种剩余的要素——人力和土地, 在农业获得发展以后向工业转移要素, 同时农业为工业提供市场。这里忽略了工业的原料这个重要的要素, 一些理论认为, 把农业作为工业的原料产业, 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初期发展的主要是轻工和纺织, 但是,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一些以重工业化为先导的国家, 则面临着以快速的原料、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保证工业体系建立, 进而以强大的工业体系来快速提升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能力。即使是以轻纺为工业化, 也需要在进入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快速发展能源与原料业, 这些资源型城市仍然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一时期优先发展的空间。

这只是一个时间次序上的表现, 而非经济指标上的评价结果。按赫尔希曼的不平衡理论, 先发地区需要有较强的经济关联作用, 资源型城市总体上是单向关系, 它们为下游提供资料, 却难以从下游获得利益, 特别是在优先发展战略的约束下, 往往它们成为“国计民生”产业, 以其低廉的价格来推动和保证下游产业自主开发, 而低廉价格带来的后果是其不可能在指标上具有先发地区特征。它们人口和劳动力增长速度可能较快, 甚至实物产量与产能也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真实的经济实力, 特别是财政收入却无法与之相应增长。而低廉价格约束又会造成资源型企业成本约束, 使工人工资、福利缺少增长的动力, 成本约束又往往形成透支型生产, 环境与资源的掠夺行为以及相应的产业体系也容易形成, 又因为财政收入不足, 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福利均可能落后于下游地区。这种情况, 不仅发生在中国, 也发生在曾经的老牌发达国家。也就是, 只有存在着政策被认定为优先发展的上游产业, 这个地区就可能被优先投资, 并且成为受到约束的, 鼓励下游进入的政策工具, 进而会形成一系列的先发资源类城市的特征。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看, 早期仍然沿袭着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战略, 以有水快流的思维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 以此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资源型城市在经济体系中处于快速却是有约束的发展, 其制度背景是资源企业为国有企业, 因而可以受到国家价格体系的控制, 形成了资源品与工业品的不平等交换, 让这些城市成为资源净流出地区。国家区域协调战略出台以后, 以资源品定价让位于市场为起点, 形成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财富回流, 但却因为资源开发的高利润, 引起了新一轮投资浪潮, 使财富向投资者集中的同时, 也带来了资源快速枯竭。

资源型地区优先发展和资源会枯竭这两个特征相迭加, 往往带来资源城市的重要特征——成为经济率先衰退地区。当其他地区正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 这一曾经为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地区却不得不过着贫困的日子, 形成了一个政策性的问题。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理论及其有效性

因资源而生也因资源而衰的地区经济现象, 往往是因为产业结构周期与资源储藏量的双重影响。当某种资源被产业大规模利用, 资源储藏地会成为经济的重心, 资源开发使这个地区获得经济发展, 但是如果使用这一资源的产业衰退, 或者出现了替代性资源, 或者完全因为资源枯竭, 这一地区经济开始衰退, 而接近枯竭期以后, 出现了开采成本上升, 又加剧了这个地区的竞争力减弱。正因为如此, 在进入资源枯竭以后会面临整体性就业困难, 而城市中的就业压力进而衍生出的许多社会问题, 让这些地区变得十分脆弱。

一些国家, 特别是那些市场经济国家, 选择了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 发挥市场作用, 任凭产业迁徙和人口迁徙, 因此出现了城市的兴衰和经济重心的转移。美国经济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历史既是产业兴衰演变历史, 也是资源发现、利用与枯竭、替代的历史;而另外非市场经济国家, 则采取援助的方式, 通过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重新振兴, 欧洲一些矿区性城市, 在开采十年、上百年以后, 出现了资源产业严重衰退, 国家通过政府支持或者援助方式支持地区产业转型, 但是, 总体上少有成功的案例, 城市没有出现再度的风光, 呈现越来越衰落的迹象。

为什么资源型城市会在资源枯竭以后不能顺利实现产业转型, 而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使经济出现了大量资源浪费。从本质上说, 这是一种市场失效。或者说, 即使市场可以调节, 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市场不能自发调节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兴城, 形成了围绕资源产业的产业体系, 形成了产业体系的自我锁定。

一方面, 产业体系是由要素结构决定的, 长期从事单一产业的资源开采, 所有产业体系均围绕一个产业形成, 自发地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要素结构, 只有这样的要素可以在本地顺利就业, 从而排除了其他要素的进入。个人要素禀赋的转换需要学习, 但因为这里要素单一, 缺少被学习的对象, 个人要素转换存在阻碍, 由此形成了人力要素的锁定;另一方面, 社会资产, 不论是有形的生产性资产与基础设施, 还是无形的生产性资产都与资源生产相关, 这种资产也不容易退出市场, 形成类似强迫症一样的表现, 无论市场需要什么, 产业体系都只会生产一种东西, 形成了由资产迫使的产业锁定。

2. 缺少足够的自我转型能力。

市场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公共品作为前提, 它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保障。但由于资源型城市的财政能力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其财政属于受援型财政, 当资源枯竭时, 本应用于转型的财政能力却无法产生支撑作用, 相反, 却因为前期财政存在亏空和举债度日而后期变本加利地紧张。缺少转型的财政能力, 无法从产业体系之外提供足够的转型动力, 克服不了由于产业体系锁定的巨大惯性, 也无法使用市场机制获得新生。

3. 区域性经济衰退, 使本地区缺少了外部要素进入动力。

在供求机制发挥作用过程中, 空间通常也会成为要素, 在衰退到一定程度以后, 会因为要素 (主要是土地) 价格下降而降低了投资成本, 进而出现新投资者, 并成为未来新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然而, 资源型城市因为资源枯竭而衰退, 土地资源破坏相对严重, 矿产资源不能恢复, 以资源要素来引进投资者的机会很小, 区域性衰退形成的信号却会对投资者带来整体性信心不足。

由资源枯竭引起的区域性衰退是持续的、非周期性的, 它甚至比宏观经济中具有周期性的市场失灵对社会的破坏作用更为巨大。如果说宏观经济衰退具有周期, 可以通过短期阵痛完成市场化调整, 可以重新进入新运行轨道, 而由资源枯竭引起的区域性衰退却无法自我实现这种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表现出来的市场失效比宏观经济中的市场失效更为严重。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 在崇尚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 不断出现死城, 这是资源城市衰退以后, 大规模要素流动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人类在资源城市发展过程付出的巨大代价, 不仅发生在市场机制下, 也发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难题。它以大规模要素流动, 特别是人口大规模迁徙的资源浪费, 或者以严重的社会动荡为代价, 成为令人恐惧的社会疾疴。

为此, 出现了转型支援的理论, 如路卓明、沈桂龙、于蕾《短缺与可持续双重视角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兼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一理论认为, 因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困难, 阻碍着要素禀赋转换, 所以, 需要有外部力量给予支持, 最重要的方法是“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一些重要的研究, 秦晓伟《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从金融角度提供了支援方案。这些研究参考了国外的制度与做法, 为中国资源枯竭城市问题解决提供了分析与发展思路。但是, 将这些支援理论加以外延, 会发现, 它常常会演变成为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 也就是会通过援助变成政府责任。人们普遍认为, 如果不给予援助, 则巨大的社会动荡将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最后结果将是政府承担。所以, 即使援助需要巨额花费, 政府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这等于是在在动荡带来的损失与援助花费之间进行权衡。这些分析充满了感情, 援助更具有人性化, 是理性选择, 更有社会效率。

然而, 纵使援助有效, 也仍然存在着何时援助、援助的方式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会让政府承担巨大的管理责任, 这种成本事先并不容易估计。更为重要的是会激发援助依赖症。对资源城市来说, 资源的依赖具有文化性, 在政府援助背景下, 资源依赖文化很容易通过社会思潮演变成对政府援助的依赖症, 进一步, 形成了政府援助的无限责任, 并在无限责任体制下培养了无法转型的锁定机制。

在实践上, 的确存在着这种现象。一方面, 当地政府学会了要钱的方法, 通过要钱获得成功, 而激励了这种知识的进展;另一方面, 公众也会按要钱谋取福利的思路, 而不是改变要素禀赋结构, 因为不改变, 可以获得援助, 而要素改变却会失去援助, 显然, 要钱的行为会获得激励。加上政府管理援助体系缺少国际经验, 存在各种漏洞, 这造成了代表地方利益向中央官员的包装获益、哭穷获益, 甚至寻租等行为, 这些行为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与犯罪也会随之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援助机制有效性, 但更为重要是援助机制对依赖文化的锁定和对要素更新的瓦解作用更大, 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显然, 单纯的援助机制并不能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机制, 于立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的研究认为,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才会产生社会稳定, 它否定了单纯从社会稳定出发的援助机制的作用, 唯有转型才是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方向。然而, 这些实证性研究并没有在机制确认转型的动力来源, 笔者认为, 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要素禀赋转变, 抑制社会对要素禀赋改变排斥的文化与制度变革, 以破除传统要素禀赋的制度建设, 从培育新的要素禀赋出发进行援助, 可能更有意义。

三、用创业精神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要素内生发展

获得新型要素禀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并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 没有或者缺少这种要素, 会形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自我锁定, 但是, 要素往往又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内生培育的, 因而形成了一个死结:因为缺少新型要素所以无法产生新型产业, 不能实现产业转型;而没有新型产业, 所以无法培育出新型要素。这个死结, 仍然需要外力给予破除。既然政府是资源枯竭城市的最大责任承担者, 仍然需要政府作为这个外力角色, 借助于政府援助机制, 从培育新型要素入手, 以本地各种可能利用的资源为基础,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以内生机制为主培育新型要素。

内生要素禀赋增长过程是一个传统要素裂变并积极参与新兴产业探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政府通过产业支援要素禀赋增长的过程。这样, 合理援助政策设计的标准应该是能否对新型要素形成给予足够的激励。这一标准可以通过新兴产业探索与政府产业政策支持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实现, 而市场对新兴产业的积极探索又由社会的创业精神决定。

产业转型是一个探索未来产业的过程, 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 所有现存的产业都将面临着完全竞争的压力, 因此, 如果以外部力量建设成为一个已知产业, 会加大市场的竞争强度, 多会因为竞争过于激烈而不能获益, 并破坏了市场秩序。在资源枯竭背景下, 继续围绕资源发展新的产业, 会面临缺少资源支撑而无法持续发展。所以, 推动转型必然依靠具有探索能力的机制, 市场机制可以保证充分的探索, 因为市场分散决策与试错能力是其他机制无可比拟的。

创业是纯粹的市场活动, 而且经常是全新的探索, 在本质上是分散决策。创业是增量改进, 不会破坏原来产业存量, 可以避免过大的社会动荡, 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为创业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创业作为增量的探索, 不论是否成功, 都不会对原来经济造成损失, 却可以在成功以后, 成为后续的接续产业。

创业的增量改进也是经济转型的要求。如果以存量破坏的方式转型, 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过大, 但如果以培育增量的方法转型, 则可以在不减少产业存量的前提下, 获得结构的调整, 或者增长方式的调整。尽管最后仍然会存量衰减, 但这却是缓慢的, 因此, 可以让社会产生适应性的存量, 而增量转型的成功却可以为衰减的存量带来期望, 引导存量转向增量。这种边缩减、边培育的调整, 是难度最低的转型, 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想状态。

创业是培育内生转型动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内生转型以自发市场行为作为转型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既不是发生在现有资源型企业内部, 也不是由政府通过上大项目的外部强制推动, 而通过市场的自发探索, 实现未来发展方向的确认。这种探索的主要方式是创业。即使这种探索发生在现有企业内部, 也需要有创业精神和内创业行为, 所以, 在很大程度上, 创业精神是推动转型的重要内生动力, 创业也是推动转型的重要途径。

用推进创业的方法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关键在于培育全社会的创业精神。创业行为是市场行为, 也是社会行为, 充分的市场自由和广泛普及的创业精神是个人创业精神的重要来源。这会形成一个悖论, 个人没有创业精神, 则社会也就没有创业精神, 社会没有创业精神, 则很难培育出有创业精神的个人, 这就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通病, 而这种通病又与两个依赖有重要关系, 转型仍然离不开传统资源的资源依赖与为推动转型不断给予扶持政策的政策依赖, 形成了全民的依赖文化, 这种文化与创业精神在根本上相背, 成为瓦解创业精神形成的重要原因。

创业精神是指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 它由独立性、开创性、主动性的心理因素构成, 具备创业精神的个人, 这些心理特征都相对明显, 在社会中, 具备这样的心理特征的人占比较大, 则社会整体有了创业精神, 也会影响着其他人具有创业精神, 形成社会的精神同化。

创业精神决定着创业行为, 对创业者来说, 除这种精神以外, 可能在其他方面均无优势, 而这种优势却经常是稀缺的, 对资源枯竭城市而言特别如此。培育创业精神成为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起点, 但是如何培育全社会的创业精神却经常缺乏答案。

创业精神本来应该内生形成, 因为具有创业精神的人获得成就, 树立了标杆, 就会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他身上的品质会为他人所学习, 从而创业精神得以传播。但是, 如果社会缺少了这种传播机制, 市场自发进行精神培育可能会受到阻碍。因此, 建立并维护避免两个依赖文化的创业精神传播机制, 让创业精神获得有效传播, 应成为培育创业精神悖论的破解之策。以这一原理为基础, 政府可以有较大的作为, 由政府约束或者直接参与的创业榜样的赞扬, 利用可控的渠道开展创业精神教育, 以社会教育和政府引导来培育社会的创业精神。

四、政府在推动资源枯竭城市中转型的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 政府在推进资源型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是培育资源枯竭城市创业精神, 所以, 政府行为都应该以此为准则。由此需要清理和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

1. 规划作用。

在资源城市开发初期, 应该以多元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 以生产性服务和创业精神, 培育以资源为主体产业的产业体系, 在获得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以后, 形成多元产业体系。

2. 新型要素提供作用。

因资源处于枯竭边缘状态, 需要加大外生性新型要素培育投入, 特别是通过创业型教育、创办创业型大学, 寻找新的要素培养单元, 这不仅仅让要素独立进入市场, 白手起家创业, 而是有组织地推进地区经济转型。创业型大学对转型的作用已经取得重要试验结果, 它对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如果本地已经有大学可以依托, 最佳方案是将这一大学主动转型为创业型大学;或者由政府投入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创业型大学, 来培育新的要素生产体系。

3. 政策性援助。

对于市场失灵需要由政府纠正, 对资源型城市而言, 政府援助不可避免。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到, 不正确的援助会助长依赖并会破坏该地区的转型机制形成, 所以, 政策性援助需要优化。其基本原则是政策援助应围绕新型要素培育, 以新型要素培育为前提进行救助, 例如, 鼓励创业的补贴专款或税收减免, 对参加培训的社会失业人员给予差额救济, 对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补助等, 政策性援助还可以不直接针对要素, 而针对整体, 如对大学教育支持、对研究机构的支持等, 特别是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4.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府自身创业精神的培养。

对资源型城市而言, 城市转型是必然出路, 而内生新型要素是基本方法, 需要有创业精神来培育新的社会文化与运行机制, 包括以政府的创业精神欣赏社会的创业精神, 评价那些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行为, 特别是有助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创业行为;政府要培育宽容失败的文化, 不以成败论英雄;地方政府需要将中央政府援助资金有意识地引导到创业扶持之中, 普及孵化器和加速器, 进行创业辅导。这要求, 政府不以金钱-纳税论英雄, 而只以是否转型, 做增量产业的创业成功论英雄。政府还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放松市场探索新事业的欲望和动力, 即使在扶持生产性服务产业作为未来主导产业过程, 也需要有市场精神。

摘要: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形成过程及其性质的分析给出了资源型难以转型的基本机制, 即过度援助和错误的援助导致了资源型难以转型, 主要机制是新型要素难以在这样的机制下获得培育。进一步提出了以培育内生要素生长机制为目标的援助政策, 以推动创业为中间政策目标, 用创业活动培育新型要素, 再通过创业活动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本文还给出了这种机制下新的政府援助作用机制。

培育转型 篇4

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战略构想

新时期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需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因素,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的产业体系,使全省经济纳入由主要依靠资源优势转向主要依靠结构优势,由单一支柱产业转向多元支柱产业,由资源效益为主转向结构效益为主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轨道。

总体思路

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接替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一方面,要深化传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和医药产业等的新型化改造,延伸传统产业链条,再造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推进接替产业培育成长,扶持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接替产业规模化,铸就新兴产业后发优势,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发展格局,构筑经济总量翻番和转型、赶超与跨越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结构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形成以洁净能源生产、基础原材料深加工、重型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基地。调整能源原材料行业结构,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及转变,通过等量淘汰和能力置换,推进洁净生产和循环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工度,控制煤焦生产总量,延伸煤焦产业链;提升电力行业技术及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低能耗、轻污染、节水型、大容量的新兴电力;加快发展特色煤化工、新型化工、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冶金产品,重点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兴建全国重要的不锈钢和铝工业基地;全面提升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内联外引,军地结合,资源整合,兴建新型装备工业基地。与此同时,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并促其规模化成长,加大研发创新,大幅度提升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兴建“数字山西”为契机,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创新经营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发展旅游业;以推进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为重点,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由此推动传统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接替产业成长层次和发展规模跨越式前进,进而实现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目标[1]。

战略重点

基础原材料深加工。基础原材料产业作为全省结构调整重点扶持的领域,尤其是不锈钢和铝镁合金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和市场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明显,开始成长为接替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太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不锈钢设计能力300万t。随着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首都钢铁集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的钢材生产配套改造项目的完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渐成气候。其发展重点是:建设不锈钢管材、型材、制品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市场,围绕扩大特殊钢生产规模和完善品种系列,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特殊钢产品。在铝工业方面,由于铝矿储量、氧化铝产量位居国内首位,煤电资源相对富集,具有成本优势,需要提高加工度。其发展方向是:实施煤电铝联产,大力发展铝材后续加工,使铝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镁工业方面,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全国第一,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其发展重点是:高纯度镁合金及镁合金板棒带、镁合金压铸件和镁制品。同时,加快以纳米材料、高岭土和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主的新材料的规模化发展。纳米材料行业,重点放在搞好产品应用,发展橡胶、陶瓷、涂料、高效抗菌等功能、复合材料;高岭土行业,着重发展精制高岭土,加快产品应用由无机向有机方向延伸;钕铁硼材料行业,以提高中档产品一致性、实现高档烧结磁体批量生产、微特电机等下游产品为主攻方向。

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作为全省结构调整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成为接替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装备制造业应立足比较优势,以提高工业装备水平为目标,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手段,以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体产品为重点,开发和生产一批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产品,为其他行业提供更多先进、适用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其发展重点是:整合培育铸件、锻件、汽车零部件、铝镁合金及深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重型机械、铁路机械、基础机械、电子通信五大优势产品,推动取得汽车整车,煤机成套及系列两大突破,加快推进汽车行业战略性重组力度,带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发展;加速提升煤机行业创新及研发能力,依托太重煤机等龙头,集中力量突破0.5 m以下薄煤层采煤机、新型安全生产装备等技术,形成集采煤、掘进、输煤、井下基础配件为一体的煤机设备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企业整体发展,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产业基地,实现由煤炭装备购入省向制造省、输出省的转变。

洁净能源生产。新时期的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传统产业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着力深化以洗选煤、型煤、煤化工、煤层气、电力为主的洁净能源生产。在煤炭洗选上,重点采用干法和节水型洗选技术,实现深度降灰脱硫,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与效益;在型煤产销上,充分利用粉煤、焦粉、煤泥等做原料生产型煤,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攻克技术难关,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在煤化工产业上,重点发展以煤层气、焦炉煤气、劣质煤为基础的节水型煤化工,加快推进潞安集团煤制油、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电力工业上,深化城乡电网建设改造与厂、网分开体制改革,倡导采用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煤气化联合循环等高效、洁净燃烧锅炉,燃烧中煤、煤矸石发电,加快环保节能发电机组项目建设,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增加电能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围绕电源点,延伸煤电铝、电镁、电铁合金等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规模化发展。

现代服务业。适应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化、标准化、国际化趋势,加大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含量和渗透,结合山西特点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先发展吸纳就业强、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大的现代服务行业,以物流、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发展壮大接替产业,并注意不同行业的交叉和融合。在物流业发展上,瞄准建设环渤海、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煤炭优势构建整体物流产业链,整合提高物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配置能力,将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入物流业,推进物流中转无缝链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在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中提升山西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在旅游业发展上,主要致力于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旅游大省的产业转型基础。推进重点景区建设,突出搞好五台山和平遥古城两大旅游区、太原和大同两大旅游中心城市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大同—运城)黄金旅游通道的旅游区(点)建设,使五台山和平遥古城成为山西整体旅游形象的代表和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根据《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在形成强势文化人才、强势人文学科、强势文化活动、强势文化产业、强势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及其产业对全省GDP增长贡献大,文化及其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用大的“五强两大”战略目标,立足山西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推进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为重点,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十二五”时期全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可达4万亿元。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项目,大力发展清洁技术、环保服务、环保装备、环保产品等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顺应静脉产业暨环保、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潮流,按照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探索节能减排的新产业、新工艺、新服务。推进对蓄电池和电子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综合利用,回收城乡生活垃圾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利用垃圾进行绿色发电等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扶持节能环保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加山西在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例[2]。

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与接替产业培育的政策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制,推进绿色GDP核算,把资源、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规范资源开发、减少资源浪费、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坚持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的生态化目标,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的有机结合。其次,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补偿制度。再次,完善环境保护监督制约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制环境生态破坏行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围绕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为手段,以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培育为切入点,大力提升基础原材料深加工、洁净能源生产、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聚,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一批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大、经济效益高的支柱产业群。同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比较优势,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振“不锈钢(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富士康(太原富士康工业园区)”等各类专业园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动工业优化升级和快速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区域经济规模。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力度,尽快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与置换,扫除产业创新的产权禁区。一是以开放式的重组改造思维推进国企改革,鼓励国内外优、强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以国有资本基本退出的理念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改造,彻底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三是加快资不抵债企业的脱困进程,全面盘活国有资产;四是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在产业转型、企业转产、资产重组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是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确保改革的顺利展开,深入推进,取得成效。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让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放宽市场准入,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扶持优势民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树立各行各业各类民营企业先进典型,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激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发展民营经济,让非公有制经济在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发展壮大,迅速成长为接替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的有生力量。

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产业外向度。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就是高起点、深层次、宽领域地融入国际化大环境,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和协作,整合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大开放带动大调整、大合作和大循环,从而破除封闭体制,赢得后发优势,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依托国内外市场,加快产业的渗透扩张和聚集辐射能力。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创优发展环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切实转变职能,优化综合服务,形成有利于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按照“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体系”的要求,加快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在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发展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及时协调解决影响重点产业和重点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优化环境工作做得更具体、更扎实、更有效,创造“支持改革、鼓励干事、保护创业、注重服务”的软环境,使三晋大地成为投资的沃土、创业的热土、发展的厚土。

优先创业就业,强化社会保障。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劳动力平稳转移是转型成败的关键。一方面优先创业就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推进“全民创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财政、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另一方面,强化社会保障,以巩固“两个确保”和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为突破,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力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键在于转换思路[J].求是,2004(1):41-42.

培育转型 篇5

一、深刻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要求, 认真抓好“三项任务”落实

发展现代农业, 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职业农民, 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 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才能呈现健康快速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体制创新和人才创新的有机结合,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着力抓好三项任务:一是积极推进建立完善的培育制度。按照“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抓好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机制, 划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开展培训, 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对经过系统培育符合条件者, 组织开展资格认定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对获得认证资格证书的农民, 落实好享受地方政府创设的相关配套扶持优惠政策, 加大对其发展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2014年培育工程实施调研来看, 张掖市大部分县区培育资格认证颁证工作滞后, 对此, 要按照农业部提出的制度框架,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容, 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机制健全, 抓紧认证颁证工作。二是切实抓好示范培育工作。各示范区县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培育工程进展, 并取得地方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 通过已建立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 深化部门合作, 强化工作合力, 逐级落实责任, 建立起职责明确, 分级负责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机制, 切实开展好示范培育工作。各培训机构要创新培育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 规范培育各阶段工作, 认真开展跟踪服务指导, 推动培育由点到面不断拓展、从规模到质量不断提高, 并及时总结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断深化提升, 逐步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培训体系。2013年7月, 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文件, 对构建“一主多元”新型体系, 在建设构架、机构设置、运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但至今, 农广校体系与农民培育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 其管理体系不顺、机构无编、短缺师资、必备设施缺少等现象仍然存在。各示范区县农广校机构要主动向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及时汇报工作, 在农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 积极参与谋划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统筹利用好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 搭建专业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 整合以田间学校、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实训基地资源, 逐步建立起符合地方产业发展, 有关部门机构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体系。

二、明确培育工程实施思路, 坚持原则重点做好“四项”创新工作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 明确培育工程实施工作思路, 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 抓好培育工程实施。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含从对象遴选、技能提升、制度机制、资格认证、扶持政策等, 是全程分段式系统培训的工作流程,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既要通过教育和培训去“培”, 又要通过认证和扶持去“育”, 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 着重抓住培育工程的创新点, 重点做好“四项”创新工作:一是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 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系统培训、全程服务, 通过开展经常性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政策扶持服务等后续跟踪服务指导, 了解学员情况, 解决学员问题, 提升学员技能;二是实现从“培训”到“育人”的创新, 实现培训一个、扶持一个、成就一个, 打造面向职业农民的“全程保育式”新课堂。根据“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要求, 针对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科学划分培训阶段, 适应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安排课程, 以方便农民和贴近生产为原则, 大力推广应用农民田间学校模式, 送教下乡提高培训成效;三是实现从培训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的创新, 要将培训过程检验与结果检验相结合, 将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生产经营考察相结合, 将培训效果和农民满意度相结合, 应用“培育倒推法”, 通过农民对培训指导是否满意、技能是否提高、收入是否提高来进行绩效考核;四是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和移动终端学习应用联系, 探索通过电脑、手机“互联网+农业课堂”开通网络课堂, 方便农民灵活自主学习。

三、科学合理实施培育工程, 贯彻抓好“一点两线”的培训模式

各示范县区要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意见和培训规范要求, 围绕当地产业、工种和岗位划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培育类型, 抓好培育对象遴选, 制定培训计划, 科学合理实施培育工程, 注重抓好“一点两线”的培训模式。“一点”是以新型职业农民从事产业为立足点, 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两线”:一是技术技能路线, 即从种到收, 依据农业生产技术环节和农时季节开展全程培训;二是经营管理路线, 即从生产决策、成本核算、过程控制、产品营销到资金回笼, 依据时间节点和产业需求开展全程培训。特别是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要增加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政策法规等通用内容, 增强其质量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 要强化“一点两线”, 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目标, 开展专业化培训, 突出从种到收全程技术培训, 深化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全程经营培训。根据不同类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 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的办班原则。在培训课程设置上, 各类型通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内容、专业技能课、拓展课和实习操作课四大部分, 在拓展课中增加农民精神培养内容;在培育学习环节上, 抓好课堂讲授、现场操作、岗位锻炼与参观学习相结合, 突出生产实践, 组织学员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应用, 到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体验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 在实践生产中通过学用结合, 熟练掌握提高操作技能, 增强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在培育教学模式上, 注重“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方法的综合应用, 使生产与学习、操作与指导、交流与互动等培训环节相互融合, 在实践学习中注重有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 让培育农民对学习有兴趣、思想理念有转变、技术技能有提升, 逐步实现培训对象由千家万户向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转变;在培训时间上, 从短期的生产各环节培训, 逐步向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连续性、系统性的中长期培训发展, 使农民通过培育逐步成为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落实, 营造培育工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培育转型 篇6

我们到政府、科技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对宁波市产业工人培育机制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1. 1宁波产业工人暨高技能人才现状及发展规划

1. 1. 1宁波产业工人暨高技能人才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体制建设。截至2014年9月,全市已有技能人才101. 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5. 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由2009年的19% 上升到如今的24. 9% ,高技能人才总量、年培养规模均居全国前列。经过几年的扎实工作,宁波市技能人才建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快速成长的工人队伍与制造业升级所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两难境地。

1. 1. 2宁波市“十二五”产业工人暨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宁波市发布《宁波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宁波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表1) 。

本规划强调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旨在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重点建设企业人才优先开发的五大体系; 2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的六大政策; 3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五大平台; 4统筹实施人才整体开发的十五大计划。

1. 2宁波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工人培育的做法

1宁波市人社局每年发布年度紧缺专门人才和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培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确定中标单位。

2制定出台了高技能人才岗位补贴制度。

3参加省“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

4“精细化”专题研修

宁波市精心实施“培训服务进企业”“优培训服务、助人才强企”等专项活动,主动走进企业了解需求,过去两年为宁波港集团、吉利、贝发等近50家重点骨干企业送去“点对点” 培训服。

5“菜单式”内训服务

从2013年初开始,市人才培训中心陆续召开企业人才培养座谈会,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让各大中小企业开始重视转型创新过程中的人才培养。

1. 3宁波产业工人暨高技能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

1企业大学

2师徒制。师傅带徒弟,师傅传授技术使得徒弟更快接手新技术。

3内部培训。企业仅靠引进人才是不够的,必须自己培养人才。

4高校合作。我们采用邮寄信件的方式调查高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调查的71家企业,62家企业提出愿与高校合作的意向,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希望和国内211与985院校合作,小部分愿意和宁波本地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1. 4产业工人培育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

1培育机制无法顺应产业工人的特点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部分年轻人对蓝领这个概念与传统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定义蓝领又苦又累,没有社会地位。 他们不愿意去从事这份职业。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工厂缺人严重。2企业对员工培训意识不强: 现在大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未来长远发展,他们只顾眼前的产品利润多少,企业有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他们没有考虑到一个企业的壮大需要员工技术方面的提升。3政府培训激励机制尚且不足。

2当前宁波产业工人培育的瓶颈及成因

我们发出调研问卷110份,回收有效86份。86人中有微型15人,11人为大型企业,60人为中小企业。调研显示大型企业的继续教育开展的较好。我们主要对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调研。

2. 1中小企业对产业工人“重用轻培”

大型企业的继续教育开展的较好; 而中小企业对培养产业工人兴趣不高。大型企业11人参加过继续教育1次的6人,2次的3人,3次的2人。

2. 2中小企业大多数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预算

中小企业60人7家企业有专门的教育经费预算,53家没有专门预算,根据需要实报实销。

2. 3培训内容比较单一

从培训的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采购和物流、领导团队及其他职业能力方面,即主要集中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态度培训、思维培训和观念培训较少。

2. 4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目前宁波中小企业的培训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培训工作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一个既定的、合理的规划程序来进行,因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3培育产业工人的对策建议

我们分别从政府、各级学校、企业和产业工人自身各方面进行阐述; 着重研究政府如何营造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政策环境,全社会如何形成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3. 1政府政策建议

建议政府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面对产业发展新形势,深化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 开展产业工人的培育。1政府应该大力加强产业工人在社会上的荣誉感,增强产业工人在社会的地位。2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完善相应社会保障制度。3健全政府培训机制,要加大对企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财政补贴与支持力度。

3. 2高等学校要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工人

建议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大力集聚重点培育发展产业和转型升级急需的产业工人。同时各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增强工人的职业吸引力,寻找失落的技术工人的价值,让更多大学生能够意识到产业工人的优秀之处。

3. 3对企业方面的建议

1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企业上下学习的氛围使得产业工人不断进步,企业不断发展。2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和人才评比制度。实行收入与职业技能挂钩制,建立外来工工资增长机制、共决机制,提高工人地位,以便长期留住高技能人才。3健全产业工人激励机制。通过管理中的激励理论,通过企业内部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企业管理层,提高产业工人的地位。

3. 4产业工人自身要与时俱进

1产业工人不能安于现状,应该主动去接触新技术,学习新技术,勇于创新,将自身价值发挥极致。2产业工人要树立乐观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业工人自身需要明白虽然我们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如他人,但是不可否认自身的社会贡献,要摆脱心理上的自卑感才能鼓动自己去摆脱生活中的窘境。

摘要:文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对宁波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产业工人现状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客观评价当前宁波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工人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宁波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工人培育机制的政策建议。

培育转型 篇7

现有文献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城镇化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一是关于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如罗应光(2010)从推进城镇化的角度,提出了以特色小镇为载体推进西南边疆地区(云南、西藏、广西)城镇化进程,并提出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原则、类型及保障措施等。李亚卿(2013)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以苏南地区小微古村镇为例,分析了其生存现状,提出了恢复居住、开发旅游、形成产业集聚三步走的城镇化路径。李海阳(2013)从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海南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天然优势,提出了科学规划是旅游特色小镇成败的关键。二是关于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如秦光荣(2006)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介绍了云南建设旅游小镇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模式、初步成效及进一步推进的措施等。吴培达(2012)从城市文化内涵的角度,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圈内镇为例,分析了城市文化与特色小镇规划之间的独特关系,为特色规划表达城市文化提供了有益探索。段亚琼、侯全华(2013)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陕西庙店优美小镇为例,提出了在特色小镇打造中要兼顾文化传承与特色旅游。田家莉、张叶青(2013)从打造特色文化的角度,以老唐山风情小镇为例,提出了特色文化小镇建设、运营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韦绍兰、王金叶、吕华鲜、黄华乾等(2013)从生态旅游的角度,通过分析桂林市大圩特色小镇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特色小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策略。张永军(2014)介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照金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通过成立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实现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及一次性全面转型。三是关于生态文明和特色小镇建设:如汤宇彪(2013)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以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南溪镇为例,对农业型特色小镇的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运用环境美学进行小镇建设的建议。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多通过个案分析(规划)或经验总结介绍等方式,从城镇化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单一视角探讨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路径,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鲜有学者围绕产业升级主线,融合旅游和文化发展、人居生态等重要内容,对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开展多维度研究。本文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探讨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明确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上虞e游小镇为研究对象,探讨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有益路径。

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打造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2015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同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特色小镇已然成为打造浙江未来新产业的全新平台,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特色小镇以来,绍兴市上虞区结合本区“一江两岸”特色街区的打造,选择了具备一定市场主体积极性的信息经济产业,重点培育和建设e游小镇,现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它并非行政区划单元,而是一个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相对独立的区块,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浙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特色小镇是推动传统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培育了一大批集群产业,其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然而,在集群快速发展的同时,集群低端产业和产业链低端的“双重锁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路径依赖、低水平增长陷阱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1)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影响严重等问题使其在推进浙江经济前行的进程中渐显乏力,在旧有路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倡导“产城融合”理念,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叠加好旅游文化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集群、新产业,是传统集群产业的提升改造、转型升级的有效助力。

(二)特色小镇是打造浙江未来新兴产业的全新平台

特色小镇建设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选择问题(2),每个特色小镇都要以独特的产业定位为核心,主要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作为一个全新平台,发挥全省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和新业态发展中的领先优势,通过项目整合、资源优化、功能集合助力新产业的培育、新生产力的生成,从而占领未来产业的新高地。

(三)特色小镇是促进创新创业、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

2013年,浙江省委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浙江的核心战略。当前的创业主体正趋向大众化,特色小镇正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空间。打造特色小镇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是激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也是打造集产业链、投资连、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要素支撑的众创生态体系(3)的重要途径。

三、上虞打造e游小镇的实践举措及存在问题

e游小镇是上虞重点培育和建设的特色小镇之一,位于上虞经济开发区沿曹娥江西北段,规划面积约2.8平方公里,核心建筑面积约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63.5亿元,地处城乡结合部,空间结构相对独立,在特色小镇的打造上有一定优势。课题组专门就小镇的相关情况在上虞区区管领导干部中做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5份,有效率为87.9%,81.3%的被调查对象对e游小镇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上虞在e游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上虞打造e游小镇的实践举措

1. 科学定位产业。

e游小镇致力于打造引领全国的网络游戏之都、长三角数字内容创意产业中心和全省互联网应用示范小镇,集聚发展以游戏为主的信息经济产业,产业定位符合全省7+1产业要求,相对较有特色。同时,游戏产业是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产业链丰富,2015年全球游戏市场总值915亿美元,国内游戏市场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产业空间优势明显。目前长三角及国内具有特色品牌的网络游戏专业平台较少,布局游戏产业平台合时合势。

2. 合理布局规划。

结合上虞区“一江两岸”特色街区重点平台曹娥江景观带的打造,将小镇的功能布局分为四类:(1)产业集聚功能。优化“一带、两区、一走廊”的产业功能布局,形成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带,创业创新孵化加速区和“互联网+”新业态集聚区,曹娥江滨水生态走廊,推进惠普网络游戏广场等7只产业大项目。(2)生活居住功能。规划建设创客村、人才公寓、创新孵化中心等,强化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营造宜居宜游的怡人环境,打造吸引游戏产业创业人才和就业人员居住的高品质生活小区。(3)文化旅游功能。规划建设游戏博物馆、极客天堂、游戏梦想工厂等一批功能性设施,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和游戏产业文化,形成以游戏体验、竞技、展示、节会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且小镇临近高速、高铁,距杭州、宁波机场40分钟车程,位于上海一个半小时交通圈内,具有较为优越的区位比较优势。(4)社区服务功能。规划建设小镇客厅、小镇门户、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体系,体现社区服务功能。

3. 大力推进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地。

e游小镇已呈现大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的“磁场”效应,民营企业投资游戏产业兴趣浓厚,已呈现产业集聚、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等现实开发优势。小镇充分发挥项目建设主体和本地上市公司世纪华通、龙头企业浙大网新和国际知名企业惠普公司的吸引作用,2015年引进落户中手游等游戏企业21家,意向企业20家,在谈企业7家。同时,积极推进以游戏制作运行功能为主的惠普网络游戏广场、以研发发行功能为主的浙大网新e游科中心和以游戏体验功能为主的余坤“互联网+”创新中心等7只产业复合型平台大项目,2015年完成投资13.85亿元。

4. 出台鼓励扶持政策。

针对游戏产业、从业人员创客特殊性,制订出台《关于加快上虞e游小镇培育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涉及企业引进、人才引进、公共服务三方面政策共16条意见,其中游戏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给引进的游戏人才给予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创业资助和贡献奖励)。推行“产业+政府基金+社会风投”的模式,成立50亿元世纪华通游戏并购产业基金,设立5亿元政府游戏产业扶持基金,引进游戏产业风险基金———熠美投资公司,筹建e游小镇银行,积极打造一流的投资创业软环境。

(二)当前e游小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高端要素聚合度不足。

县域经济最大的局限就是很难集聚高端要素(4),尤其是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上虞e游小镇的总体定位是“集聚发展以游戏为主的信息经济产业”,信息经济产业属于高端技术产业,其持续长远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集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人才,还要有与之配套的投融资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需要金融、法律等专业人才。同时,还需要计算机软件研发、动漫设计制作等较为前沿的先进技术。然而,区(县)城市在工资福利等待遇方面,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娱乐等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方面较一、二线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高层次创新型、设计型人才的软硬件吸引力不够,而高端人才又往往是先进技术的掌握者,人才和技术的短板造成信息经济产业在区(县)城市的发展普遍都较为困难。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人才和技术是目前e游小镇较为不足的要素,占比分别达到54%、31%。

2. 信息产业基础较弱。

上虞区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照明电器、汽车零部件、通风制冷、电机、机械仪器、伞具、童装、铜管、手套袜业、消防压力容器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多停留在LED照明、智能电机、光伏设备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甚少,2015年上虞区软件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仅2.26亿元。而e游小镇旨在发展游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属于新兴领域,前期涉及不多,意向企业并未实际落地,暂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总体而言产业基础还十分薄弱。除此之外,产业基础不强还体现在产业文化上。一个产业的诞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根基,而文化也是产业活的灵魂。游戏产业本身就属于一个兼具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而上虞区显然缺乏相应的品牌营造和文化铺垫,与e游小镇所致力于打造的“全国游戏之都”相比还有不小距离,正如问卷调查所显示的,品牌与文化要素被普遍认为是e游小镇目前较为不足的方面,占到38%,仅次于人才要素。

3. 创业创新环境欠佳。

一是从上虞的创业创新文化来看,创业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停留在淘宝网店等项目,技术和创新含量较低,真正的创意型创业项目不多。二是从小镇引入的项目来看,虽集聚了本地上市公司世纪华通、龙头企业浙大网新和惠普公司等大企业,但从游戏产业年轻化、个性化的特殊性而言,e游小镇还较为缺乏创业型潜力企业,缺少将创意设想变现为成果的个人或团队。三是从小镇公共服务上看,上虞区虽已出台了相关创业扶持政策,推行“产业+政府基金+社会风投”的模式,但相较于梦想小镇等品牌小镇而言,还未形成较为有效的创业项目选拔平台及专业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政策的有效落地、资金的有效支持和项目的有效评估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四、推进e游小镇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融入大都市圈,提升城市整体格局

按照《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全省从以县域经济为重点转变为以城市经济为重点,从区块经济带动转变为都市圈经济带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圈初显雏形,“一核多点”、“一核一片”等空间形态及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市)一体化发展已然成为趋势。上虞区要在积极融入绍兴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接轨杭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借助杭甬两大都市圈的辐射功能,大力发展同城同体同业的都市圈经济,依托大都市推进县域城市化。在硬件上,大力提升城市形象,从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接轨一线城市,在软件上,塑造城市文化,从历史传统、市民素质、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丰富城市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格局,成为更加开放包容,在软硬件上都宜居宜业的现代文明城市。

(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

高端生产要素之于信息经济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区(县)城市在综合影响力趋弱的情况之下,更应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来吸引高端生产要素。一是要搭建吸引高端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小镇与区内即将入驻的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市内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本地高校的合作,扩展与杭州、上海等著名高校之间的交流,引进真正有助于小镇开发建设的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同时,做强本区职业院校的相关匹配专业,内外结合,培养内生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优化扶持激励政策。如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构建人才梯队,针对起步型、成长型、稳定型人才、团队、企业,科学拟定资助条件,实现扶持政策与人才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三是着力建设有关先进技术发展的公共设施体系。引进或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第三方服务平台,如专利申请与代理机构、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与合作、金融服务等全面且专业的技术增值服务。

(三)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产业链思维运作小镇

项目是特色小镇的前提与基础,是支撑小镇建设的核心细胞。项目是小镇建设发展布局中的点,产业则是总体布局中的线,点线结合才能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面。(5)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在招商选资过程中,要注意内培与外引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一致、经济与生态并重等原则,积极推进签约项目、意向项目早日落地,增强招商引资的有效性,着力推进龙头型、基地型、创新型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实际运行,强化小镇的产业特色。另一方面,要增强产业链发展思维,以产业链思维运作特色小镇的各个建设项目。在e游小镇的游戏产业培育发展中开阔思路,提升把项目做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意识与智慧,围绕网络游戏这一特色产业,通过纵横联系,或新建链条、或做强链条、或补足链条、或拉长链条、或延伸链条,从而把产业链的触角延伸到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文化等各个行业。结合上虞伞艺、童装等制造业及四季仙果等现代农业积极开发游戏产业副产品,如,将游戏形象融于伞艺、童装等形成旅游产品,设计“四季仙果之旅”游戏形象、开发系列游戏产品等。借助区位优势,带动上虞传统产业实现新发展,从而也有助于提高e游小镇产业化的集聚、配套、融合发展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品牌与文化建设,营造创业创新氛围

特色小镇的品牌和文化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产业的品牌和文化建设。做深小镇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培育小镇自身的特色文化,注重现代文化与本土特有文化的结合,在小镇的空间布局、建筑造型、雕塑小品以及道路、广场、公园建设中注入更多的文化要素,打造特色小镇的标志形象,塑造个性特色,利用展会经济影响力,举办动漫展会、游戏赛事等,引入或培育游戏公会组织,打响e游小镇“全国游戏之都”的品牌,使文化成为特色小镇的金名片。二是营造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依托特色小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根本。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借鉴梦想小镇创业大赛、创客集市等活动载体,培育和选拔年轻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摘要:特色小镇是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长远决策。文章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打造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结合上虞e游小镇的培育和建设,通过实践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在高端要素聚合度、信息产业基础、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加快融入大都市圈,提升城市整体格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产业链思维运作小镇;加强品牌与文化建设,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等。

关键词:特色小镇,转型升级,信息经济

参考文献

[1]郑健壮,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其路径选择[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兰建平,建设工业特色小镇加快转型升级发展[J],浙江经济,2015(19)

[3]于新东,以产业链思维运作特色小镇[J],浙江经济,2015(11)

[4]绍兴市委党校课题组,推进绍兴特色小镇建设调查研究[J],绍兴研究,2015(3)

【培育转型】推荐阅读:

优化培育07-17

培育问题07-20

鱼种培育05-11

培育品牌05-12

品德培育05-15

培育方向05-17

培育工程05-20

情感培育05-20

林业培育06-01

关键培育07-01

上一篇:供应商能力评估下一篇:数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