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培育

2024-08-16

素养培育(精选12篇)

素养培育 篇1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具备综合能力素质的人才需求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开始逐渐的关注对高职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高职教育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近些年,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办学方面越来越规模化,培养学生具有高技能、高素质已经逐渐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口号。但是,随着我国人口逐年增多,用工荒的现象越来越突显,导致很多的高职生在就业上造成了低质化的现象发生,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教学竞争也日趋激烈起来。加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打造教学品牌和走出困境的关键法宝。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体系来说,素质化的教育标准和教育要求对高职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和创新素质培育工作更加重视。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理念及重要性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理念。

劳动主题在从事某一个职位时,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技能和职业操守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劳动人民对特定的职位进行适应和了解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来说,其职业素养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以及职业行为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健全,针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也逐渐扩大到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吃苦意识、职业认同意识、抗挫败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品质。

(二)高职学生加强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等问题,还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其自身素养的提升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另外,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和落实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第一,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中包含着岗位要求。告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耕读具备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第二,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我国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部分[1]。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具备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也推进了其自身的建设,同时强调人本理念,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降职业素养的要求和具体的标准化内容真正的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当中去。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高职学生只有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的训练和操作,才能够真正认识和理解什么才是岗位要求和需要。从当前的高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高职院校未告知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平台的开发还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只依靠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模拟训练进行实践操作很难给学生真实职业的感受;再加上学生的模拟训练中,高职院校一般情况下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育[2]。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的社会实践开始,为学生创造更多能够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多锻炼学生,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创新评价体系,进行人性化的测试。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还应该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有效实现人性化的测试,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坚定自我职业素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考试和测试时必须的,但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等,适当的调整素养测试内容、方法、和困难程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测试计划,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测评的作用。就素养测试本身来说与一般的考试存在一定的差别。测评考试更侧重于实际职场的情景进行支撑,教师要通过交流和观察等方式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的测试。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就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来说,可以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际的训练环境。此外,高效输出、合理输入不仅能够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场景。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一定要注意的是:第一,构建合作机构,第二就是合理划分权利和责任。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不但需要校企双方达成共识,还需要第三方来证明、维系和支撑双方存在的合作关系,降低校企双方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为校企合作的落实和开展保驾护航,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3]。

结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育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等相关问题,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全面发展的实现是当前各高职院校及哦啊与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对此,应该以社会实践活动出发,为学生创造更多能够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同时还要对评价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最终实现人性化,为高职生提供自我职业素养水平的鉴定,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相应的依据。另外,还应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为高职生寻找更多能够进行实践的条件,让学生能够很是的感受到各个岗位的不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育工作,为国家建设和会社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高职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学龙,谢颖,朱宇华.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04-107.

素养培育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每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构也成为每位校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校长在办学实践中,要落实好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课程教学论角度讲,它是学科与课程的全息回归。让每一节课成为撬动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和人生素养发展的全息概念。少即是多,核心素养少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撬大,撬动学科本质,撬动教育整体发展。它对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是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完善。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学段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从课程方面来说,核心素养还需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

核心素养是学校办学的战略指导,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上个月(四月二十四号),北京教育学院举办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认为,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既是校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要求。因此,基于办学实践来思考核心素养,有助于校长理解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对其科学办学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素养要贯穿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称之为核心,它就一定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是少而精,是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比学生“能力”的含义更为广泛,学生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也可是后天形成的,但素养却是可教、可学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的是,素养更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要有加工能力。因此,从办学实践来看,校长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并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实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好的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策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我们要立足“顺应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艺术素养、强健体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顺应”教育理念就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顺应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按照学生的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教育不但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还要顺应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进进“悦”文化之中。不但要构建科学与技术、人文与交流、艺术与欣赏、健康与运动等四大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而且还还紧抓学科整合、拓展实践活动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和学校都要有核心素养。在办学实践中,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天性来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点。在学校里,我们要带着童心和童趣去理解和关注孩子,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校长办学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校长的核心素养才能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是回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

发掘科学天性 培育科学素养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幼儿园科学教育;趋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14-04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趋势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和推动中国当下以及未来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理应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指导。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幼儿园科学教育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1.科学方法论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科学发展观不仅蕴含了科学的方法,更把科学方法论提高到用以指导全局工作的高度。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方法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使幼儿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学习”,〔1〕既要在教育目标上突破“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陈旧思想,也要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科学方法去主动探索客观世界,从而促使幼儿在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科学探究是实施幼儿科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强调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就是要准确把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教育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教育是否与儿童天性发展规律相互一致。”〔2〕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和幼儿的认知活动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特有的规律。一方面,科学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幼儿的认知发展有自己特定的年龄特点,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通常是感性的、具象的,幼儿需通过主动探究,例如直接操作材料而获得新知。因此,科学探究是把幼儿与科学连接起来的纽带,它应贯穿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激发、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究,以促使幼儿经历从探究到发现,从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3.兼具科学性与综合性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幼儿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幼儿的科学天性,培育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设计要从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既不能离开科学学科内容来设计,也不能为科学而科学,从而把科学教育活动变成传授科学知识的活动。

4.科学兴趣、知识、方法、态度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此考察幼儿科学教育价值,应把幼儿的科学兴趣、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等统一起来,促使其内化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幼儿科学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实践探索也不断深入。但是,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实践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1.对幼儿的科学经验挖掘、开采不足

“生活即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能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课程就不可能是生活化的课程。”〔3〕但要将这一共识转化为实践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很多教师往往依据教科书或教学参考资料来设计幼儿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完全吻合;另一方面,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生活经验的关注普遍不够。例如,有一个叫“小路不怕水”的科学活动,教师试图通过让幼儿做一个在白纸上涂石蜡然后滴水的实验,引导幼儿感知石蜡和水不相融的特性。尽管幼儿对涂石蜡的活动很感兴趣,但幼儿生活中并不常见到石蜡,终因缺乏生活经验,对这一科学原理的认识仍较模糊,因此很难说这样的科学活动能达到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目的。又如,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一个“瓶宝宝的比赛”活动。教师先出示装有相同重量的水、米和黄豆的瓶子,然后引导幼儿在相同坡度的坡面上进行滚动比赛,以期让幼儿获得水是液体,对瓶子的内壁摩擦较小,所以滚得最快;黄豆、大米是固体,对瓶子的内壁摩擦较大,所以滚得慢的经验。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还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黄豆和大米的不同,让幼儿看到,黄豆因表面较光滑,相互接触面积较少,摩擦力相对小些,所以会比装有米的瓶子先滚到终点;而米的表面较粗糙,相互接触的面积较多,摩擦力相对大些,所以最后滚到终点。但是,幼儿因缺乏相关生活经验,要理解物体内部摩擦力这一概念和现象并不容易。另一位老师设计一个叫“有趣的鞋底花纹”活动就较好,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观察汽车和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了什么是摩擦力。

2.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整合性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则。”〔4〕目前,很多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形式是科学小实验或小制作,难以形成科学主题活动或向区域活动等延伸。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相对封闭,幼儿获得的往往是零散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

3.活动设计流于粗放

科学探究主题的选择和科学活动与步骤的设计一直是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选择主题盲目、忽视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幼儿的探究过程缺乏层次性等是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流于粗放的基本表现。教师通常习惯于根据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来确定科学活动主题,注重给幼儿做操作演示和讲解示范,偏向于按预定的线性过程组织教学活动,只关注符合常规的“正确”,而忽视不符合常规但值得探究的“错误”。例如,在“有趣的滚动”科学活动中,教师关注的是预设的球体滚动现象,对于幼儿提出并观察到的圆柱体和锥体也能滚动、但线路有所不同的现象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活动只是根据教师的预设程序进行,幼儿的主动探究被教师忽略。

4.与家、园及社会的互动不够

“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一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5〕幼儿科学教育强调对幼儿科学兴趣、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培养,需要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支持。单一的幼儿园教育难以完成幼儿科学教育的全部任务。很多幼儿园没有与家庭、社会建立有效的联系,家庭、社会的有关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三、创建幼儿科学教育新体系,全面引导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发展观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笔者所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幼儿园近些年来坚持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握科学教育新趋势,整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建立了包括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科学主题探索、区域科学角以及家、园、社会科技活动四位一体的科学教育活动体系,丰富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1.通过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

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是我园基本的科学活动,它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为前提。活动设计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充分挖掘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并观察生活中随处可观察、可感受的科学小现象;二是尽量利用幼儿常见、常用的材料;三是把相关的科学现象或知识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在“落下来”的科学活动中,除了引导幼儿重温物体上抛会下落这一经验,还引导幼儿使用空纸杯、泡沫积木、树叶、软球、丝巾、绳子、空饮料瓶等一系列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操作,感知不同材质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发出的声音等的不同,进而帮助幼儿初步理解物体下落与物体重量、大小、形状等的关系。

2.以科学主题探索活动为重点,丰富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形式

在开展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基础上,设计了富有特色的科学主题探索活动,努力捕捉幼儿感兴趣、教育意义突出的科学现象,以幼儿生成、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结合两种方式选择科学活动主题。通过师幼共同收集、制作相关图片和科学材料,编织主题网络,创设主题活动情景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使用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精神。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这些生动具体、形象可见的“科学技术”,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有益于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拜。〔6〕一方面,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协助幼儿收集相关资料或材料,引导幼儿提问、思考与合作,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学教育与研究资源,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例如在有关火灾的主题活动中,邀请火灾科学知名专家来现场演示“火焰燃起——报警器响起——水炮射击——火源扑灭”的全过程,并为幼儿简单讲解灭火器工作的科学原理;在“机器人家族”的主题活动中,邀请屡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小组的大学生来现场揭示机器狗、机器七星瓢虫的小秘密。在活动中幼儿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奇与渴望。

3.向科学区域活动延伸,提升幼儿的探究水平

富有乐趣和特色的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们围绕科学主题活动衍生、拓展出科学区域游戏活动,把科学主题活动的主题和科学区域游戏活动联结起来,把幼儿相关的科学经验和知识与幼儿产生的新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科学区域活动游戏,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们创设了“地球妈妈怎么了”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有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动手变废为宝,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小装饰品;有的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制作了“污水过滤器”;有的不亦乐乎地开展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活动,有的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服饰并举行时装表演活动。在丰富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积极探索,还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探究中加深了对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社会的认识。

4.家、园、社会互动,营造科学大氛围

“改变幼儿园封闭式教育结构,走进社区大课堂,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契机。”〔7〕重视对家庭和社会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家、园和社会互动,营造科学大氛围,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并加深对社会与科学关系的认识,进而实现科学教育与全面教育的统一。如,充分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丰富的科技资源,带领幼儿走进国家火灾实验室、国家微尺度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请院士爷爷讲述个人的科学研究经历和科学小故事,请从事量子通讯研究、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爸爸们讲讲科学现象和科学研究小故事,让幼儿聆听极地科学家讲述的南北极动物趣事和“北极”科考知识……让幼儿从小与科学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启蒙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同时,请家长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科学发现亲子游活动,如开展科技馆亲子游、农作物采摘、“六一科学游戏乐翻天”等活动,让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踏上科学探索之旅,从而为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

〔2〕胡碧雪.自然主义与幼儿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73.

〔3〕虞永平.生活与幼儿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68.

〔4〕唐淑.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

〔5〕陶金玲.做中学与幼儿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43-44.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36.

〔7〕蔡菡.生态变迁与幼儿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13.

Explore Scientific Curiosity, Foster Scientific Capacity: The Trend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from the Outloo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Zhang Shanshan

(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2)

【Abstract】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s of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is to organize specific,multi-layered, systematic and children’s-experience-based science inquiry activities with the i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so as to explore children’s scientific curiosity and foster children’s scientific capacity.

聚焦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 篇4

所谓素养,通常指的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也认为是一种平素的修养。在学校,学科素养的培育是教师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尽管这种素养是多元、多维的,但只要抓住其中的主要方面,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在课堂中加以落实,积累起来就是对学生发展的保障与支持。

一、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意义

我校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并熟练准确地解题,或仅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占有量(复述或再现)和解题的能力上。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更习惯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充满抽象的学科术语的教科书上,学生似乎只需要通过教师的传递来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并储存起来。然而,事实上,学生更需要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懂得科学文化的发现与创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探究知识对社会的发展和自我适应的价值,掌握从观察、探索、处理日常的社会生活各种事物现象规律、特征和问题过程中而获得的一般方法。学生要在自我观察、猜测尝试、独立探究、反思调整与融合重组中去建构新的文化,以面对来自今后社会的各种无法预见的问题的挑战,进而获得创造性的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提升。

我校提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个体的人格。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复制,更在于创造;不仅在于学会知识,更在于学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因此,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成为了我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二、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途径

1. 在基础型课程中加以渗透

小学作为培育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提出要充分借助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其不仅学习到知识,更能从中体会到学科精神与学科思维方式,进而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我校利用语文课程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静心倾听他人的能力、写作能力等,利用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利用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利用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2. 在校本课程中加以引导

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篇5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

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价值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引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内核),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亲、仁爱、勤奋、礼让谦逊、恪守诚信等。(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第三,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学校里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学科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文,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小学数学中讲时间,讲时、分、秒。我们通常会觉得时间是最无情、最客观的。但数学中讲的时间,不是时间本身,而是计时的单位和方式,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计量方式。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讲1 小时等于60 分钟,1分钟等于60 秒,要求孩子识记这样的换算公式,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只是在时间概念的表层开展的教学。如果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觉:1 分钟有多长,60 秒可以做哪些事,如可以写几个字,可以读几行书,我们唱一首歌要用几分钟,上一层楼的台阶要几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那么,学生所学的时间概念,就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尺度,可以用来计量他的生活,帮助他安排生活内容。如此,这个数学知识就成了他生活中的管理性要素,他不仅有了时间的数学知识,也有了时间的生活感甚至生命感,这会影响到他行动的迟缓与紧迫,生活的从容与匆忙。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起到了规范生活甚至生命意义的作用,因而具有了价值的意义。

(二)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

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力:第一,从客观性、科学性的角度讲,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论语》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勿必”是指对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有辩证思维。“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第二是从主观性、主体性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阉割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 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言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

第三,要注重原生态的问题。一是根据提问概念的性质不同,提问可以分为“生活提问”和“逻辑提问”。前者主要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后者则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教科书知识本身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于“逻辑提问”。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知识内容。二是原始问题与课本习题。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描述。而课本习题则是把科学现象和事实经过一定程度抽象后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

(三)品格塑造(优秀、良好品格的培养)

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答记者问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

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

从广义的角度讲,品格可分为: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风范)三大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个“品”字,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质、有品位的人,这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说的话语;“诚信、宽容、感恩”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怀的意识。

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张扬个性的必要性,但决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礼让仁和、合作共进的为人智慧。值得强调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有特殊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这是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风貌、学识、才能、作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学生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所以,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总之,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巧设趣味探究培育核心素养 篇6

一、杠杆与摩擦力的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是基于生活情境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获得认知对象的一种定性或定量简要描述的过程。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杠杆》一课时,借助拍摄到的生活情境:农宅主要在楼房旁临时拉一个篷布,三方都找到了拉绳栓挂处,独有邻居屋角处要外撑固定最后一个棚角。如果在墙上钻孔插杆会有伤墙体。到底该怎么办呢?一个懂得力学原理的大叔顺手取了一根带拐角的棚架钢管、一个树兜,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学生据此建构杠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模型图(如图1),并分析如下:树兜夹在墙体与钢管之间,在自身被挤压的同时对杆产生一个垂直于钢管向墙外的弹力F3。篷布一角对钢管产生的拉力F1和系在窗户上的绳对钢管产生的拉力F2会形成一个斜向墙体的合力F12。F12、F3对于钢管ABO形成一个杆杆平衡系统,即F12×lA=F3×lB。有趣的是当篷布所需的拉力F1增大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F1会随之增大,F12相应增大,杠杆对树兜的作用力F3增大,其反作用力F'3增大,再次维持杆杆系统的平衡。

二、重力和弹力的趣味探究

有探究才会有发现,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呢?课堂语言创新是途径之一,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和讲述重要物理知识时,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做些文学和艺术化的处理。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重力》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是否听过四个苹果的故事?”学生一脸诧异,只听说过三个苹果的故事,怎么还有第四个苹果呢?笔者解释道,第一个苹果砸着了夏娃,便有了人类(夏娃偷吃禁果);第二个苹果砸着了牛顿,发现了重力;第三个苹果砸着了乔布斯,诞生了苹果公司,推进了计算机与娱乐界的创新与跨越式发展。这第四个苹果嘛?也许会砸着你!想被砸中吗?那就需要有敢为人先、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持续思考的执着。诙谐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又如,在执教《弹力》一课时,笔者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类比,这样既生动,又有利于学生明白压力和弹力的关系、搞清弹力的方向。

课堂语言的创新可以凸显相关物理概念的典型特征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眼睛和眼镜的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又称类比或类推,是根据两个事物有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与眼镜》一课时,引导学生将眼睛与眼镜类比,根据眼睛的成像原理推导出眼镜的成像原理。眼睛的成像原理是: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会出现近视和远视等眼科问题。其中,近视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使得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的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使得成像在视网膜后。为矫正此类眼疾,眼科专家特地发明了近视眼镜和远视眼睛。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它将来自物体的平行光进行适度扩散,再经过已经变厚,折光能力较强的晶状体,使得物体刚好成像于视网膜上。而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它先将来自物体的平行光进行适度会聚,再经过已经变薄,折光能力较弱的晶状体,使得物体的成像也能刚好落于视网膜上。根据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合理类推,使得学生对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面类型和成像原理有了清晰的认知。

(作者单位:宜都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孙爱蓉

挖掘课程资源培育道德素养 篇7

一、评价融入法规章程, 感知做人要讲规矩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小至约定、规则大至法律和宪法, 它是所有活动开展的保证。走进学校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教室里有“班规班训”, 实验室有“操作规程”……规矩性课程资源十分丰富。而合理的评价有引导规范、矫正错误和激励反思与进取等功能。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的法规章程, 参与制订活动相关的规则, 运用规则评价活动的开展情况, 这是培养学生讲规矩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学《我们要遵守规则》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这一主题时, 我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倒垃圾要到指定的地方”等规则案例进行研读理解, 再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回忆等拓展活动寻找规则;接着又引导学生对“踩线就输了”等规则产生的案例进行探究;最后, 组织各小组围绕“写硬笔字比赛”这个活动, 展开了从学习相关章程、制定评比规则、交流规则、写字比赛、用规则评价比赛过程和比赛作品等环节的活动。在评价一幅比赛作品时, 一个同学这样说:“这个同学的作品虽然达到了横平竖直、结构匀称, 但我发现他在写字时的眼睛没做到‘离桌面一尺’的要求, 最多只有三寸远, 这样虽然有了好字但没保护好眼睛。”

在交流感悟中, 学生了解到什么叫规则, 感知到社会生活处处有规则, 感悟到规则要服从相关章程和法律法规, 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体会到规则是参加活动的全部成员或部分代表共同制定的, 是活动开展的保证。这样, 学生做人讲规矩的道德意识在快乐的活动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二、明理植入身边事例, 体会做人要有责任

责任感是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而培养学生有责任感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历代革命先驱、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视振兴中华为己任, 他们是担当责任的楷模;在生命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乘客的安全的普通客车司机吴斌等, 是履行职责的榜样;用自己行动默默践行着平凡岗位职责的人和事有很多, 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因此, 在组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时, 要适当注入身边平凡人的一些平凡事例, 让学生体会做人要有责任。

我在教学《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感知了课本里李大钊、周恩来和地方志里的罗化成、廖海涛等革命先辈和先烈为民族解放不怕牺牲的精神, 也感悟了当代“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用生命践行职责, 接着还植入了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女环卫工人用手指抠起路沟纸屑的事例, 继而鼓励学生寻找身边这样的人和事。于是学生们说, “我和妈妈共同制止了爸爸喝酒后想开车的行为。”“李老师改作业特别负责, 不仅找出我们的答题错处, 还跟踪我们对错题的订正情况。”“我邻居刘叔叔是民警, 大家过节最快乐的时候他却在派出所值班。”

这些鲜活的事例, 是源于学生眼里的见闻, 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 正是学生对责任的个性诠释和理解、敬重与羡慕。这样, 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价值在交流、碰撞中萌发、形成。

三、处事渗入名言古训, 感悟做人要有修养

做人处事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而修养讲究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炼。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处世智慧, 《三字经》《弟子规》和凝聚了正能量的一些家规家训等都是小学生文明和道德修养的重要课程资源。

教学《邻里之间》时, 一教师把“六尺巷”的故事冲突讲得让人揪心, 把平息冲突后的和谐关系描述得让人如释重负、如沐春风, 然后话锋一转, 知道他们是怎么平息这个冲突的吗?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极快地在短文中找到了答案, 是当朝礼部尚书张英家书中的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家父在儿子的诗书中得到深深的启发, 马上用让出三尺地皮的姿态感动了对方, 化解了矛盾。

学生们被这个故事感染了, 也纷纷讲述了身边的“张英”和自己的经历。有的说, 他叔公的一句张化孙家训“敦和睦言, 捍忠御灾, 协办同心”让全族人有钱的出钱, 有力的出力, 有物的出物, 帮助了一个流浪多年的叔叔建起了家;有的说, 他用“将军额上能跑马, 宰相肚里好撑船”的俗语开导自己, 原谅了同桌的过错……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 学生体会到名言古训是为人处事的灵魂, 体验到渗入名言古训处理问题能达到雁过无痕的效果, 感悟到善用名言古训处事的人显得有品位有修养, 进而领悟到人要不断读书积淀, 不断进行道德修养。

四、关爱送入弱者内心, 体验做人要有爱心

《课标》告诉我们, “学校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以及周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弱势群体是社区人员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生存状况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 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个教师在教学《关爱爷爷奶奶》一课时, 学生们在“讲述爷爷奶奶的过去和现在”的活动中, 用晒照片和讲故事的形式展示了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萧洒和美丽, 歌颂了为国为家贡献的业绩, 可现在常说腰酸腿痛……孩子们的内心在对老人产生自豪、敬仰和崇尚之情的同时, 也升腾起一股关怀的冲动。当真实的几位爷爷奶奶走进课堂时, 孙子孙女们分别献上了一份份有个性的真情关爱, 那贴心的话儿和娴熟的动作确实让老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老师肯定了孙子孙女们的孝心之后, 推出了孔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接着学生把自己的才艺和关爱的情怀融入到了自己的言行里, 分别把故事和笑话、轻柔的按摩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关怀送给了老人, 送入到老人的内心。最后老师又强调, 做人要有爱心, 不仅要关爱老人, 还要关爱残疾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

这样, 学生的智慧、才艺和个性得到了发展, 同时体会到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 懂得了关爱和尊重弱势群体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懂得关爱弱势群体除了要有物质上的关爱, 还要注意精神上的关爱。

培育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篇8

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所谓数学素养,就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学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包括数学双基、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与文化等几个部分。其中,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基础,数学思想与方法和数学能力是形成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意识与文化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升华和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学生跨出学校大门,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慢慢忘记,但是那些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与数学能力,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为此,我校从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着手,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学习中形成的,是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和培育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同时,我们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在上课、听课、研讨活动中深化认识,并做好相关的经验总结,促使教师在教材解读、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设计、看课评课、自我反思与改进、教学机智等方面有所突破。我们鼓励教师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位置的表示方法”一课时,教师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座位图这一具体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交流,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来表示位置的需求,自主探索出可以用两个数表示位置。然后由座位图抽象为点子图,再由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两次建模,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原来“列”所对应的数在横轴上,“行”所对应的数在纵轴上,以此渗透建立平面坐标模型。整个过程,借助图形,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又如,在教学“周期问题”一课时,教师提问:3种颜色的气球,按照红、黄、绿这样的规律将气球从左往右摆下去,第13个气球什么颜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结果,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这个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研究,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想到了画图法、列举法、算式法等,通过多角度思考,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创新思维被激活,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再如,“鸡兔同笼”问题,在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均有所涉及。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直观的列表枚举法。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略有发展,因此,教师采用假设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五年级则让学生用方程解题,体会方程在理解题意上的优越性。无论是哪个年级段,教师都努力地变“教解法”为“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境中解读数学信息,注重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和解决问题方法的积淀,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场”“智趣数学”进行再开发,构成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既能补充和完善“课程目标”中“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又能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问题解决策略。

1. 低年级“趣味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

低年级段的《趣味游戏》校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首要前提,而游戏是小学生极为喜爱的活动。通过此课程的开发,在促进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自制能力。到目前为止,在我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已为该课程配套了好几本教材,分别是《拍手对口令》《找规律》《扑克游戏》《七巧板》《图形的规律》等。

2. 中高年级“魔‘数’世界”校本教材的开发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靠一两节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它必须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实践、探究、体验、感悟而得以逐步提高的。我们的校本课程“魔‘数’世界”的开发,正是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为学生创造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促进个性发展,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该课程主要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场”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目前,已完成研发并在课堂中予以实施的有以下内容:二年级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三年级的《搭配》《周期问题》、四年级的《位置的表示方法》、五年级的《编码》等教学内容。我们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力求做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有序思考等方法学会新知。比如二年级的《枚举法》、三年级的《植树问题》、四年级的《谁围的面积最大》等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再如二年级的《点图与数》《幻方》、四年级的《计算比赛场次》、五年级的《相等的角》等内容,旨在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培训

教师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石,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我们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如我们开展了专门的理论学习,厘清了“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哪些”等。如此一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避免了学生的活动仅停留在表面而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体现。在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以下内容:教材内容中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全体数学教师对每一本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深入领会编者意图等,然后再进行扎实的教学实践研讨。在每本教材的背后,我们都要经历数次实践研讨活动,研修过程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思考更有深度。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除了教师个人的努力钻研,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我们在知识的共积共享、资源的共建共用、团队合作共建等方面做了深入细化的工作,形成常规机制,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团队组织、共同研究的专业成长团体,利用好年轻成员较多的有利条件,搭建各种教学平台,鼓励教师人人参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育实践,我们的学生进步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当教学到逻辑性比较强的内容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的声音:“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只要有序地进行列举计算,就不会有重复、有遗漏。”“老师,我们来画个草图分析一下吧。”“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日益高涨,课堂逐渐向着高效、优质方向转型发展。

劳技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的探索 篇9

一、以实务培训提升教师本体专业素养

1.开展校本实务培训

校本实务培训以初高中学段内劳技学科通用技术为主要内容,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由一线的教师担任主讲及辅导,每位受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讨论与交流,增强了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对话;二是受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一同参与并完成学习和产品加工的全过程,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去发现学生在学习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所以说,实务培训既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进一步强化了其对学段内、学段间内容的了解,也加强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交流与沟通、互学与启迪。近年来我们主要实施以下实务培训:高二电子技术与电子控制项目的单片机培训;高一机械设计与加工项目的车工、钳工、caxa培训,摄影技术培训。

如在机械设计与加工的校本培训中,每位受训教师需完成一个“镇纸笔架”的模型制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进行机械设计与加工的通用技能培训,有图纸的识读、车床加工、钳工等。这期间每一位教师都要自己动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其次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从功能、造型上对笔架进行设计,形成个性化的方案,并生成设计图纸。第三是按图纸要求,选择相应的加工工具、按加工的顺序进行加工与检测,最终完成作品的制作。

2.与高校、企业合作开展STEM课程培训

劳技学科技术素养强调基于生活经验,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发现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并转化成技术问题,并用技术方法进行解决,将技术方案化成技术产品”。因此,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加强工程与技术的结合,而在这方面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校与上海交大工程训练中心、上海师大教育技术系等高校合作,通过项目开发、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措施,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比如正在开展的与上海交大合作的“无人机的设计与制作”,让参与教师从学习者角度介入,不仅经历“设计一制作一控制”全过程,同时也从学习者的角度反思课堂教学。此外,学校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教师从工程师的角度审视教学,比如与诺凡特公司合作开展设计软件类培训,从基本的设计入手,通过软件设计、3D打印等环节,最终完成设计制作。学校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技术教师的学科素养。

3.引入英国D&T教育,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我校与英国“D&T”课程上海总代理上海诺凡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英国D&T教育,全体教师参加了英国“D&T”课程中一个完整的技术项目——以氢氧为动力的新能源小车制作,使参与培训的教师完整体验了该活动。每位教师以一名学生的角度通过团队合作,经历头脑风暴、思维导图、设计拼装、小车竞速等环节,体验了“新能源小车”的整个设计与制作流程,亲身感受了来自英国的技术教育,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技术教育。

二、以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网络课程开发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我们借助2015年、2016年上海市网络课程建设的契机,开设了“指尖上的翻新术”“中华陶瓷艺术”等四门网络课程,通过让教师实际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身创造能力的机会。每门课程的开发都经历文稿撰写、校本讲义编写、课程资源的创设与整理和相关信息技术制作,如影视的拍摄与编辑、脚本的撰写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专家的审核。由于网络课程的选课是全开放的,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所以设计中需要更多地思考内容的呈现、学习活动方式等。又如文稿的撰写,不仅涉及专业内容知识,还涉及学习方法,教师需要思考采用什么表达形式、什么样的活动能够让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并且喜欢,教师还要独立地分析和概括学生的特点与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把握课程的表现形式,研究课程设计方案。这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能帮助教师进一步内化专业价值、认同专业规范,从而培育其专业精神,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从校际合作中获取专业成长

我们与大同中学合作开展“CEI创新素养”研究型项目研究,开展了“我为老师设计制作一件办公家具”活动。中心组织2~3人的教师团队参与,在共建项目开发中,指导学生完成调研、设计与制作,并在后期开展产品发布会。在“大同校园模型的制作”的活动中,为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教师常常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课程资源的挑战和建设,这些经历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以主题式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近年来,我校围绕“有效教研”的主题,先后开展了“有效学习方法”“经验的获得”“教材校本化”等教学专题活动,通过专题活动不断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技术教育的经验获得方法。

如在“教材校本化”专题活动中,要求教师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讨、教材的把握、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并对一周目标框架进行修订,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实现对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整个专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是“研读新课程标准、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单元”。首先,各备课组对比新旧课程标准,逐条研读,寻找变化,重点分析新增内容、删减内容、要求有变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备课组分析项目现状,明确方向,思考变化。在活动过程中,各备课组根据各组实际情况从模式探索、载体选择、方法优化、结构梳理等方面开展教研活动。然后选择一个单元切入,结合研究方向积极探索单元设计,适应变化。

第二阶段是“完善教学内容、修订一周教学目标框架、撰写展示课教案”。各备课组结合研究方向针对研究单元进行内容研究与目标修订,并在单元内选择2节课进行教案设计。

第三阶段是“教学实践、说课展示”。教师首先在组内进行说课、听课、磨课,提前提交教案与说课稿,在校内展示时统一进行录像,由教导处与备课组组长组成的评审组对录像进行评审,期末总结时由教学实践前三名教师进行现场说课展示与答辩,当场投票评选。

在整个活动中各备课组明确活动主题,按时开展活动,每两周围绕专题组织一次备课组教研活动,上下半年各拍摄一次有主题的教研活动;聚焦研究单元,形成6个项目的一周教学目标框架;形成一批教学交流成果,包括展示课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听课体会26篇、教研活动视频及专题相关论文等。

“教材校本化”专题活动带动了教师集体研修的热情,新课程标准学习、确定研究单元、修订一周目标框架、撰写教案及说课稿、教学实践、说课展示,充分地展现了备课组的教研情况与教师们各自的教学能力。“教材校本化”专题活动推动了课程内容的建设,以高二电子控制项目为例,“遥控技术”的研究与实施令电子技术与控制的内容得到了完善,形成了“电子控制、红外遥控、自动控制”的技术链。专题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对劳技教学的深度思考,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高职院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析 篇10

什么是“人文”?“人文”一词, 《辞海》的解释:“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贲卦》曰:“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看来人文的内涵是很宽泛的。人文的各种文化都涵盖其内, 这绝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 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如果要给人文精神一个简明的定义, 那就是可促人奋进的、内心深处的一把火光。我们今天的教育, 应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 更要点燃学生内心的那把火”。

人文素养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 是从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沟通中演化而来的, 它深刻地体现了本民族物质与精神的观念形成。与世界上一些伟大民族的科学思想和创造精神相比, 与我们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相比, 当代大学生在科学思想与精神方面的弱势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二、当前高职院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今天, 大学教育理念已逐渐淡化了其作为社会的文化思想中心和科学思想中心的地位, 逐渐漠视传统文化。个别大学生在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中, 表现出拒绝传统、技术至上、智慧欠缺、道德低落的现状。这种现状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文化精神的失落。

1. 技术核心的重视导致了人文素养的缺失

我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导人教育, 而较为忽视对学生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本思想方面的塑造与启发。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事情, 并不是要使青年人精通任何一门学科, 而是要打开他们的心智, 装备他们的心智, 使他们有能力学会这门学科。”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国际化格局的形成, 单纯技术型的人才逐渐显现出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很多大学生已习惯于有例可循, 不善于独立思考, 缺少创新, 不愿接受多元共存。一些大学生没有个性、独立性, 没有科学思想与创新精神, 更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

2. 学科知识优先使得人文智慧错位

我国高校教育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前苏联教育模式相类似的专业知识集约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强调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深入掌握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大学生科学思维的单一、狭隘和短视。崇尚“一流”, 追求“卓越”, 无疑是当今高校最流行的口号。走进大学校园,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所追求和崇尚的是与科学思维、人文艺术无关的学科知识。然而真正的“卓越”和“一流”从来都绝非单一的知识累积, 其中蕴含着深厚而独特的哲学理念与科学智慧。目前大学流行的是“短平快”的热门专业和业务,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被漠视:知识关乎事物, 智慧关乎人生, 知识并不等于智慧,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智慧的教育。

3. 应试的功利阻碍了人文的发展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 需要人文素养的培育, 这一需求深深触动了教育界。当前, 许多人都在呼吁将中学生从堆积如山的重复性、滞后性教材中解脱出来, 处处在呼吁“减压、减负”、“素质教育”。然而, 社会却没有发现如今大学教育也充满了应试教育下的功利性色彩。教师们围绕着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 周而复始地教育着一届一届的学生。学生则拿一届一届沿用着的教材, 读完四年大学课程。许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 教材上留下的只是考试范围和一些要点下的划线, 考试前的笔记复印与重点答疑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特风景。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教授和博士生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我们的教育却仍然缺少一种脚踏实地追求科学、人文与创新精神的务实理念, 人文主义被淹没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当前高等教育缺失了思想自由、批判精神、人文关怀的理念。

三、高职院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我们的教育理想应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 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 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有智有能、乐观进取、求实创造、能在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关心他人幸福的人。

1. 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向大学生系统介绍人文精神和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两课”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经常性地举办相关系列讲座, 介绍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在学生中建立相关社团组织, 并加强对研究会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同时向大学生推荐一批好的书籍, 指导他们读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方面的优秀著作和历史名人的传记, 以提高人文素养。

2. 规范舆论传播

舆论宣传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常用手段, 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但舆论宣传所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它既可以传播积极的、健康的观念, 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又可以传播一些消极的、庸俗的信息, 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规范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舆论传播途径和内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 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

3. 强化实践体验

教师要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 必须建筑在大量的、有充分说服力的例子或事实上。利用近几年来, 高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到农村、到厂矿、到革命老区去体验社会中的人文需求。

4. 重视教师示范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把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而且要身体力行, 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大学生。

四、结语

社会在进步, 人类在发展,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 让我们用人文的心灵唤醒人类的良知, 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教育环境, 使孩子们快乐幸福地生长, 我们期待着他们自己创造出天堂。

摘要:受功利性、技术主义等的影响, 高职院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需从加强课堂教学、规范舆论传播、强化实践体验、重视教师示范等方面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构建

参考文献

[1]欧阳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高教研究, 1999年第6期.

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文素养

中职学校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才竞争程度的加剧,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然而,在中职教育中却明显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为满足短期的社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导致中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如何加强中职教育的人文素养培育,已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人文素养培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从一般意义上讲,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养则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通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现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具备的最起码品性,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人文素养教育,也就是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优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人文素养培育对中职培育的意义和价值

中职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育具有人文素养教育的普遍意义,还具有中职教育自身需要的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中职生的现实选择。

中职教育是以满足职业技术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指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应包括一般专业能力、特定技术能力和适应职业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后两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相当的人文素养。中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掌握学习接受新技术的方法,才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成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对中职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中职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创新能力受到阻滞。当今社会,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撞变得日益频繁,如果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就很难恰当地对各种文化成分进行合理的取舍,甚至在文化浪潮面前迷失方向,造成理智与情感的分离和科学认识与审美情趣的分裂,影响着中职生的发展。

(三)有利于克服中职教育中的功利倾向,有助于中职教育的长远发展。

当前的中等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不少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本行业、本部门的需要,而不考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长远性,导致教育的社会本位窄化为行业本位、专业本位。在中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避免功利化,为中职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当前中职学校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正处于外延扩张、内涵发展的特殊时期。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开始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职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急功近利,把进中职学校看作是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寻求谋生的一种手段,从而助长了重职业教育、轻人文社科的价值取向。

(二)教师普遍缺乏人文教育意识。

一些中职学校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中职学校的体制建构基本上是以职业技术领域之分工为原则,教师以专业教学为其最主要工作,参与人文教育活动被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牺牲,所以人文教育就成为最被忽视的环节。

(三)学生人文素养匮乏。

中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偏差,加上缺乏重视和引导,对人文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人文素养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少部分学生文化素养浅薄,审美情趣偏位,根本无法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人文素质匮乏,价值取向迷乱,以致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

四、中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教育者更新观念,克服功利主义影响,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的统一,是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统一。只有这样,中职教育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课题,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人们用全方位的思维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解决。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摒弃中职学校传统的培养模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上来。中职学校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花大精力去抓,而不是仅仅将人文素质教育当成“软任务”,流于形式主义。

(二)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优化教育方法教育模式,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学习。相比于本科和高专的学生,中职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从生源结构看,有初中毕业的,有应届高中毕业的,生源质量差于本科和高专学生,因此存在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知识和能力有较大差异以及人文底蕴总体不强等特点。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材施教。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中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因此要特别讲究教学方式,吸引住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应首先安排人文基础知识课程,以弥补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课程,使学生素养逐步提升。

1.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一方面,教师自身的高尚的人文素质,诸如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性格志趣、气质修养以及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

2.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

根据中职教育理论教学时间比较短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增设文化素质课的选修门类来加以弥补,可通过开设艺术、伦理、哲学等方面的选修课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如哲学,尤其是人生哲学,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当学生沿着知识、方法和人生观的路径由浅入深地对人的哲学探究时,人生的目的意义、行为准则、终极关怀、价值尺度以及善恶标准等等便进入学生的思考之中,并通过哲学来体味人生,通过思考无限来反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这样的思考可以使人胸怀宽广。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人文教育能力。

职业人文精神与教师的经历和学识密切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对教师的培养中,有必要把人文素养及人文教育能力作为必要条件,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的培训,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促进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实训为主,但同时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样一种实训教学课程带有一种综合性质,其外延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公共关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一系列学科。

(四)建构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的作用,而人文素养中许多都是缄默性知识,必须突出感受体悟和养成。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是结合中职职业性特色,营造建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 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如定期的人文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人文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兼备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崔相录.迎接21世纪的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3-1.

[3]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培育探讨 篇12

一、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1、信息识别素养低下, 沉溺虚拟空间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促成了网上信息的超地域传播, 不受国家、社会制度、语言和意识形态的约束。面对网络上汹涌而至的良莠混杂的信息, 由于缺乏规范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些网众对信息的接受、鉴别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不理性的态度。还有些网众不能区分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别, 过分沉溺网络虚拟空间, 产生了非社会化倾向, 导致正常的交往能力下降和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

2、信息传播素养不高, 随心所欲发布信息

数以亿计的手机和网络用户、数以百万计的博客用户都掌握着自己的“媒体”, 他们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日记、BBS、DV短片打破了传播媒体长期以来集中在少数人、特定阶层的局面,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于是画面不够清晰的DV片《清华夜话》在网络上受到欢迎, flash《大学自习室》搞笑的方言在网络上掀起旋风, 木子美的“性爱日记”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感受到了有异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媒体构筑起来的另一个世界。越来越多的“草根”通过手中的媒体, 随心所欲地表达着自我的感受, 成为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次文化, 严重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3、网络伦理素养缺失, 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有些网众陷入网络纯虚拟化的误区, 无视网络世界的基本规则, 滥用虚拟世界的自由, 网络发言缺乏伦理, 在博客、论坛上随意造谣诽谤、恶意攻击等。

4、网络法律素养薄弱, 法制观念失衡。

部分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网络的使用与满足中成长, 在潜移默化中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部分原本是虚拟的价值取向会衍变转化为现实取向。

二、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培育

1、培养大众的“传播能力”

大众提升自我“传播能力”的途径很多, 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课程, 系统学习音视频剪辑、图片图表的制作技术, 以及采访写作技巧, 创造健康而富于新意的个人作品, 在博客、播客、论坛中一展才华;把握学校、媒介机构等组织提供的学习、参与机会, 可以丰富自我的传播知识, 不断砥砺, 进而可以掌握媒介信息的编码与解码规律。值得注意的是, 网民在自我娱乐时应传播符合社会公德的作品, 而不能利用Photoshop制作“很黄很暴力”的传播物, 如漫画影射小凡, 极其侮辱小凡人格, 就背离了培养“传播能力”的初衷。因此, 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是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的“最短的桶板”, 在提升大众“传播能力”的同时, 必须相应地提升大众的媒介道德水准。

2、培养大众的“批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对文本如何定位读者或观众的批判性理解力。”大众经过磨炼, 逐渐增强“赋权” (通过媒介教育授予受教育者一种分析判断媒介的能力值, 由此加深了对媒介传播批评内涵的认识, 可取得多方面的提高。加深对文本与社会文化语境的认知, 藉此可重新审视大众媒介的信息实质, 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可明察许多信息都是包装后的产品, 媒介信息大多含有强烈的商业信息;可知晓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以及节目时段、内容编排、广告宣传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技巧, 如黄金时间段, 商业广告插播于精彩影视片而对公众产生的无孔不入的“轰炸”, 等等。大众“批评能力”得到提升, 对抗击负面信息大有作用。

3、培养大众的参与能力

大众通过“赋权”形成“批评能力”, 目标并非仅仅指向“指责媒介的不是”。媒介素养第四代范式的主要内涵, 即是培养大众参与社区行动的能力, 因而, “赋权”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健康媒介社区运动。在此, 大众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实践不断提高参与能力。“教育行动网络”是自我教育的外在环境, 而觉醒的自我意识方为自我教育的内环境。大众应自觉将外界提供的知识、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参与能力, 使用所掌握的话语权、使用媒介表达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心, 民主参与社会进程, 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裘涵、虞伟业:《日本媒介素养探究与借鉴》, 《现代传播》, 2007年第5期。

[2]卡门.卢克, 张玲:《新时代的批判媒介和文化研究》,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年第10期。

上一篇:曲线顶管下一篇: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