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2024-11-28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通用8篇)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篇1

学校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每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构也成为每位校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校长在办学实践中,要落实好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课程教学论角度讲,它是学科与课程的全息回归。让每一节课成为撬动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和人生素养发展的全息概念。少即是多,核心素养少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撬大,撬动学科本质,撬动教育整体发展。它对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是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完善。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学段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从课程方面来说,核心素养还需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

核心素养是学校办学的战略指导,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上个月(四月二十四号),北京教育学院举办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认为,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既是校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要求。因此,基于办学实践来思考核心素养,有助于校长理解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对其科学办学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素养要贯穿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称之为核心,它就一定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是少而精,是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比学生“能力”的含义更为广泛,学生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也可是后天形成的,但素养却是可教、可学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的是,素养更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要有加工能力。因此,从办学实践来看,校长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并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实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好的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策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我们要立足“顺应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艺术素养、强健体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顺应”教育理念就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顺应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按照学生的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教育不但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还要顺应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进进“悦”文化之中。不但要构建科学与技术、人文与交流、艺术与欣赏、健康与运动等四大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而且还还紧抓学科整合、拓展实践活动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和学校都要有核心素养。在办学实践中,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天性来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点。在学校里,我们要带着童心和童趣去理解和关注孩子,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校长办学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校长的核心素养才能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是回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

纵观“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概念和理论研究始于国家层面,体系构建和丰富则需要校长通过实践实现,并且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校长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这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追求与担当,也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良知。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篇2

1 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所谓体育素养就是一个人平时养成的体育方面的修养。对大多数人而言, 小学阶段是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 是小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体育锻炼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1.1 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参加体育活动的爱好与兴趣。通过体育活动主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并且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确定出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 (2) 体育知识。在体育活动中穿插体育知识, 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基本规则, 增加学生对体育人文知识的了解同时, 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常识以及对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

1.2 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主要有体育锻炼技能与自我技能评价能力。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具备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掌握两种以上的体育技能,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养。自我技能评价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拥有自我认知能力, 在多种体育项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1.3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包括运动素质、健康素质两大方面。运动素质主要是指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让自己拥有体育活动的能力。健康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

2 目前我国小学体育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够重视体育教育

早在1982年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个性发展以及身体素质。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一直致力于素质教学的深化改革, 不断增加教学、教育支持, 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 对体育不够重视。很多学校对学生体育学科的安排并不合理。此外, 很多体育课堂被语文、数学等学科占据, 这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学习时间, 长此以往, 学生缺乏体育技能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2 师资力量有不完善

体育教师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关键, 他们是学校一切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指挥者, 例如:体育课的教学、学校早操的安排、运用等基础训练以及学校各项比赛的组织等, 这些活动都是体育教师的工作范畴。目前, 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教师数量较少。在体育教学方面, 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 体育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的比例失调, 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正常需求。根据教育部的规定, 在中小学中每位体育教师一周的工作量为12~14课时, 工作时间为8 h。然而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数量较少, 因此很多体育教师课时数量远远大于规定的标准。 (2) 缺乏专业知识。运动是体育教学的核心, 它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 然而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也可以给身体带来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影响是不可控的, 轻微的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严重的运动损伤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导致学生死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缺乏科学教学方法, 缺乏对运动强度的评估能力, 给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伤病隐患。

2.3 硬件设施相对缺乏

硬件设施主要是指活动场地以及活动器材。硬件设施是开展体育教育的物质保障。一些大城市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 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体育教学设施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很多地方在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大, 学生运动场地面积相对较小、运动器材配备不完善。硬件设施的缺乏使体育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因此在很多学校, 体育课程还是早操内容为主, 这也使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缺少趣味性, 最终导致学生缺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3 提高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每个学科来说, 师资力量都起到关键作用, 它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 在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达到了1∶400左右, 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的1∶350,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刻不容缓。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增加体育教师数量。增加体育教师数量可以让师生数量达到合适的比例, 让教师更好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其次, 在招聘体育教师的过程中, 要保障招收门槛, 保障每位体育教师都拥专业的知识水平。

3.2 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还能避免体育运动中不必要的损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实践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 通过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理解体育教育的优点及其重要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2) 坚持以人为本。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对于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强度方面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采取强制性教育, 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对于体育强度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 体育内容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3.3 增加硬件设施建设

第一, 运动面积。学校应该保留一定的户外活动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第二, 场地、器材。活动场地与活动器材也是户外活动环境的硬性指标。在场地建设方面应该减少化学成分的使用, 避免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活动器材的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实际年龄与活动需求。第三, 营造绿色氛围。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空间, 学校应该保证植被绿化率, 为学生营造绿色的体育活动空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给学生德、智、体、美、劳创造合理的发展空间, 我国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 对学生体育教学也逐渐重视, 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也有着促进作用。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多种体育类型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出发点, 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论述, 并且针对目前我国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红梅.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 (32) :14-16.

[2]陈向阳.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技术认识论的省思[J].教育导刊, 2016 (2) :5-9.

[3]陈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 (2) :4-7.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拓展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

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

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

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

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 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

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

(一)理念 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

(二)阶段 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

(三)要素

1、角色转换:

2、教学内容

教授學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 ,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

3、教学目标

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

(四)实施步骤:

可结合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活动。在整个团队式训练过程中,从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到分工、采买、宣传、营销……乃至最后的盈利分配,基本由教练引导、队员自主完成。松散式的合作能使队员们在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自我认知、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篇4

利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新的课题,是原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数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吕传汉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三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校,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化,解决了这样研究的问题,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教学生充分学思考、学体验、学表达。教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后的感悟,用语言形式将他反映出来。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向,是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质疑批评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是指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化人格。

“三教”就是最多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法是将知识的结果告诉学生,而“三教”则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帮助引导确定的思考点,让学生去学思考、学体验、学表达。

“三教”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知识点起点的认识,形成过程,最终结果,如定义、规则、含义、公式等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初步研究,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思考中体验、思考越深,体验就越真切;在体验中思考,体验越真、感悟越深,思考也就更加深入;思考越深入,体验就越真切,在思考和体验中完善表达,表达就更加准确;在表达的不断完善中思考和体验就更加理性,更加符合逻辑。实现理性思考、真切体验、准确表达。

要利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教学生学思考,思考什么?

思考知识的逻辑、规律、形成过程、表现形式等,把它作为学生的思考点,作为学生学思考的载体。比如语文学科就是要思考语文元素,即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字的解读、理解及应用等;数学学科就是要思考公式、定理、推理等的形成过程;无论什么学科,都要引导学生确定思考点,利用思考点,让学生学会思考。

二、教学生学体验,体验什么?

体验对思考点的思考过程,比如语文学科就是要利用语文元素这个思考点,让学生反复在语文元素的理解及应用上反复体验,充分感悟。数学学科就是要利用思考点的逻辑、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亲身体验。

三、教学生学表达,表达什么?

让学生将思考过程、结果、体验后的感悟,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力求准确,总之,就是要利用思考点,让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体验,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加深思考,并把思考和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要让学生学思考、学体验、学表达,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质疑批评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化人格,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姓名:李桂兴,李禛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下面我先谈一下对我市组织的初中学段学科素养考试的认识:这次考试充分体现了对学科素养解读的深化,涵盖了语文学科素养的四个方面。本套试卷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审美性、思辩性、传承性的统一。考试是教学评价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一评价手段有助于教师对语文学科素养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试卷内容前面两位教师已作了全面、深入的的分析,在这里我就不做具体的解读了。下面,我再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以期与同行们共商共进。

一、教师角色科学定位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观,“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学习方式的倡导,国家、社会和学生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然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技能。但新课程改革的步子走得太快,教师培训又滞后,一时涌现的诸多新课堂模式。特别是学生学习小组建设的兴起,更是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很多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失守。要么固守教师本位,变成教育教学的主宰;要么仅是新浪潮迎合者,实则迷失自我;要么在变与不变中东张西望不知所措。究其根源在于新形势下教师缺乏对自己角色定位的真正领悟与坚守。

学生是成长的人,是学习的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而不会陷入唯分数论的学科本位观,仅成为学科专业知识的说教者。

所以,教师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领者、陪伴者。

二、领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是实施有效培育策略的关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 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理解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就能抓住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三、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浅尝

根据语文教材特点我们可以对现行教材进行文本的活化利用,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实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一)活用教材文本,变式训练学生掌握语文要素

1.人文类文本教学,变讲为论,以论促研,以写固学,夯实文本解读能力。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在教学人文类篇目中,师生一般是以泛读了解或教师讲授为主,往往忽略了人文类篇目的语文要素学习与训练。这些篇目又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

比如《我的母亲》《伟大的悲剧》《竹影》《背影》《信客》等文章,都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文章,都是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好素材,变讲为论,以论促研,既能让学生真正去领会文中的人文精神,又培育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求证与理性思维的品质。

2.以问导学激发学生文本探究,培养文本解读分析力与提升理解思维的品质。培育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能力及品质,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研究是关键,设计文本研究的问题是载体。一本书(教参)、一张嘴(讲授)、一支笔(板书)、一张片(课件)、一合作(小组讨论)的样张教学是很难培育学生对文本的理性思考的。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发现文本中最有思考价值,最具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帮助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逐步形成深入理解学习文本的思维与方法。

如《桃花源记》,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处处志之”却“寻向所志,遂迷”这一问题。学生要理解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但这个问题却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与兴趣。经过几番猜测,结合“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学生慢慢体会到这是陶先生有意为之,意在强调“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再如《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怎么能佩剑见秦王呢?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文本就能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3.以文为范,随文学习,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想象力与创新力。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现行教材没有写作课程设计,也没有写作系统知识。一些教师就以中考满分作文作蓝本让学生背,让学生化用,当然这就考试而言是有用的,但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文本,就能找到作文教学教材蓝本。以教材文本为蓝本,来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讲解,如从作文结构上讲:《背影》《春》就是总分总结构蓝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并列结构蓝本;从记叙顺序上讲:《最后一课》就是典型的顺叙,《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插叙;从写作素材来讲:《藤野先生》《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写人的蓝本,《范进中举》《杨修之死》就是写事的蓝本......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要发掘写作知识并讲解,教会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活用文本,进行情境体验与写作,训练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学生写作最困难的事就是没有多少真实的体验,没有多少真实的有效的素材。我们大可以发掘教材文本,利用教材文本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如《孙权劝学》,文中为突出孙权劝学,而略写了吕蒙的勤学情节。我就利用了这一素材,让学生补写吕蒙学习的情节。这一情节没有现实的素材,全在一个“勤”字上下功夫。学生交来的作文,构思了很多合理且有意思的情节,写得很生动传神。分类型随文学习,一课一得,让学生掌握写作基本知识。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开发了创新力。

4.用好文本特别之处,坚守语文教师本色,精读精讲、感染启迪学生对语言文字美感张力的熏陶。

精讲不仅是教学的绝招,也是语文教师的功底与魅力,它能感染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服,从而热爱语文学习;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更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记忆力的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力、感悟力的有效途径。

如诗词曲的学习;现代文中的精妙处、优美处;学生喜爱处、体会深刻处等,教师就要精讲,讲透。特别是学生知识与理解不够掌握的文本与文段,教师就要讲出自己的感悟与特色,去感染与熏陶学生,诱发启迪学生。这既是教师语文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榜样与熏陶,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语言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对语文的情感,对语言的热爱。

(二)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教材文本到普通读物等方式多元创生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力

生活是语文,语文也是生活。所以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文活动,将学生的语文置身于生活中能更好地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动力与能力。1.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的读说训练,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感悟力。如课前3分钟演讲形式,每天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讲一则故事等,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同时锻炼其胆识。

2.朗诵表演或竞赛活动,提升的朗诵能力。它不是简单机械式的诵读,而是在学习理解基础上,在教学音像示范下,在教师指导后,在学生自已的理解下进行个性地朗诵。这就是读的威力。

3.开展新闻采访与班级小报等综合性实践活动,训练学生观察力与表达力。班级新闻报道会,班级风采小报是学生兴趣最大的语文学习活动。学生根据学校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安排下或自己对学校、班级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来作为当期新闻报道或小报的主题,在承办小组的筹划与实施下在校内、班级收集素材,最后制作成相册、视频、纸质等成果,最后在美术教师的帮助下绘制成册,供全班学习,还赠送其他班级同学欣赏。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健益其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四、积极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能力和精神。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要教师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创新教学策略,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更多的还要以教师的语文情怀去影响形成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从而形成语文情怀,那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篇6

1郭建平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开展人文素养培育,让文化内化为我国公民的自身素养,是推动公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源泉作用的重要路径。价值观建设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其指导作用,正确引领社会多元价值观,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关键词:文化 人文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重视文化的作用,从科的的视角认识文化,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以前瞻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当下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实现文化凝聚和融合民族的功能,增强国家软实力,除了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各种路径与手段,开展人文素养培育,让文化内化为我国公民的自身素养,进而推动我国自身的公民文化建设。在公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价值观建设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直接决定着人文素养培育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和社会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能够为我国建立现代公民社会确立基本价值取向和提供根本遵循的行为规范,进而能够明确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基本方向与有效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 1基金项目:200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070107

2郭建平,(1977--),男,湖北随州人,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讲师,文法学院博士生,从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关于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立足于对人类对象性活动、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尺度”的理解,用主客体相互关系的客观过程和结果,来说明价值产生的秘密和价值的本质。在马克思的视阈中,价值的本质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需要、能力与行为客体属性的有机统一,是客观物质存在对于人本身的意义。在人的实践劳动中,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由此价值这一范畴得以产生。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而后的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紧接着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也不能挽救中国。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现时的中国与历史是何其相似,改革开放之后,大力发展经济,引进外资与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步完成。然而伴随着改革,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突显,利益格局有待打破,出现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前些时温家宝总理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的讲话中提出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任何变革都将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打下印记。笔者认为现阶段在初步完成经济体制改革,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观念、文化”这一凌驾驭于“器物”、“制度”之上的事物需予以重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在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而现时期这个“尺度”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和思想的归属,是意识形态的内核,对社会主体行为的定向和引导,在现时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领域里对各种社会思潮起到引领和整合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实现成功,我们的人民能否得到全面解放、实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 3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54 2 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得到贯彻是最关键的问题。

二、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与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变化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文精神丧失的忧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自我审视”。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引发了一场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吸引了从人文学者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者纷纷参与讨论,持续3年之后进入尾声。主要参与者回顾该讨论时谈到,“大家当年讨论‘人文精神’,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人与人的利益平衡之外,还能有一种价值认同上的维系。中国这么大一个社会,要是没有精神的根据,都是被利益追求主导着,那就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出乱子,非常脆弱。”

1994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提出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并详细阐述了大学开展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此后,以杨叔子、胡显章、王义遒为领军人物,“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横空出世,一百多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地高校建立起来,形成燎原之势。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作是实践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今年正值文化素质教育十五周年,杨叔子院士又提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人的价值取向问题,其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是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解决好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世界的发展呈全球化的趋势,面对着中国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中国文明对於这个时代的人类历史能够作出怎样的贡献等现时性的问题,出于对当代中国现实和文化处境的关怀,国内民间组织中国文化论坛于2004年成立,每年都就某一具体问题举行一次或两次论坛和多次小型讨论会,围绕21世纪中国文明的历史处境,订立不同的主题,邀请各界人士,展开深入和跨学科的讨论,力求突出思想文化的内涵,提出前瞻的看法。中国文化论坛每年还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开办“通识教育讲习班”,在国内推广通识教育理 念。

今年7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笔者认为当下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对文化的重视,对培育人文素养的提倡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从制度上给予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点,即文化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涉及到上层建筑的稳定性。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深化改革,需要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正确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建设公益文化事业和经营文化产业时强调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我们在从事人文素养培育时,更要注意方向上清晰明确、行动上坚定不移,因为这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更直接关涉到公民自身素养的培育,关涉到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文化的内涵建设。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根本依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文素养培育的三个维度 1.奠定人文素养培育的精神内核

整个人才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除去智商是天生的,其他一切非智力因素都是后天培养的、具有可变性,属于推动人才成长的动力系统,具有动力功能。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载体,无论素质教育或是文化素质教育,其教育效果实质上都是培养了人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促使人所天生具备的智力因素与后天所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推进人才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构成十分复杂,概况起来有两类:一类为内驱力,它是由有机体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这种倾向一般 是可以意识到的,另一类为情动力,同时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及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这种倾向既可以是意识到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4原初的行为诱因会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一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与行为主体的一定目标相结合,就产生了主体实施具体行为的动机。行为原初诱因既可以来源于主体外部的环境,也可以来源于主体自身,诱因必须经过内化的阶段转化为始动力量,才能驱动行为主体从事各种智慧活动。具体而言,在实现一定的目的、主张、任务的过程中,意识通过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形式,对人们的行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起着推动、激励和规范、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可见,任何智慧活动的产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和启动的。因此,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慧活动具有定向和引导的功能。人在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劳动时,面临实践对象和实践路径的选择问题,人的动机、兴趣、情感、理想的倾向影响着实践劳动的方向。

我们进行人文素养培育,提高公民素质,应当重视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定向和引导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这样他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才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努力、奋斗,他们也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发挥作用。具体而言,首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矛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需要有效转化为个体需要 ,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过程的实质是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习惯。这样一个过程并非简单而直接,其间必须经过情、信、意等三个中介。其中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行的内在能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体现,行的杠杆。为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教育促进了知、情、信、意、行的协调和统一发展。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所选择的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赋予了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所取得巨大成就,包括经济领域里的成果,也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发挥导向功能的结果。2.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引领社会多元化价值观

4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 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内的思想界之中,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保守文化和开放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等交织在一起,从而在社会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并可以成为不同的价值主体,从而使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价值多元化是时代与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它的实质就是容纳不同的价值标准与追求。

然而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的精神文明领域之中,价值观的变迁也是为热门话题。特别是改革三十年尾期,价值观的混乱成为众多学者眼中焦点。客观看待,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并因而引发一些冲突,实属正常现象。然而因为价值观的多元化,殃及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是非常危险的,上世纪苏联和东欧的社会裂变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物。作为社会正常稳定发展需要该社会多元价值观念有序并存,诸多价值观中存有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价值观念即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其余多元价值观念予以正确导向。而价值观问题本身又属于社会意识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社会的意识形态又与国家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联系紧密。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引发的冲突,需要一种理性的反思。如前所述,社会要稳定发展,多元价值观必须有序并存,需要处于核心位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会多元价值观。当下我们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强调和谐,实质上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价值观的有序性,也是作为执政党在社会转型期,强调提高执政能力,对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的一种理性自觉。

时下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点,正体现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则通过“人的类特征”的实践活动予以体现,即“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点,表征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时代特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层面上变化和发展的方向,已然赢得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同,在最大限度上形成了社会的和谐共识。作为多元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体现人文精神本质和被群众认同两个基本品格特质,必然能对多元价值观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号称文化、价值最多元化的美国,其繁华表象背后会发现核心价值极其坚强。比如好莱坞的电影拍得相当精彩和有剧情感,但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永远是不会死的,好人也是不会死的。其“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我国文革期间的电影套路如出一辙。整个美国看似极为民主、自由,没有官方的话语和主旋律,但仔细深究会发现,其主流媒体和美国的 6 整个中产阶级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核心价值观,都在为实现“美国梦”而努力奋斗,无论是居于庙堂或是江湖。再看看欧洲社会,类似的情况层出不穷。当下的中国有个别学者积极推崇西方的“普世价值”,笔者认为他们恰恰忽视了“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时所表现出来的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等表象,更不惶论“普世”是否“普适”?他们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已经发挥了惊人的能量,比如“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之后的国人以举国之力赈灾与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的发展,让我们认识了诸如肯德基、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西方文化符号,我们极力汲取着着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文化,享受着种种使人向往的文明,似乎感觉我们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愈走愈顺。于是有人说文化是文明与历史的沉淀,具有普适性,在文化领域里不要添加过多的政治色彩。笔者认为恰恰是持此言论者没有能够领悟马克思关于文化深刻的阐述,培育人文素养是不能忽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论述,实际上说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他们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恩格斯还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阐明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的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对这一定的经济、政治发生影响。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当前世界处于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状态,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融合中又存有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的声音在国际环境中激荡环绕,亨廷顿所言的“文明的冲突”在现实中实是有着相当程度的表象存在的。各个主体国家在竞争中都先后认同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要发展并在国际上立足,重建大国地位,必须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切实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历史上苏东剧变之后,意识形态终结论曾达到高峰,福山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成为了西方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结和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人类对于其他 7 社会制度的尝试已经失败。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彻底崩溃,自由民主的理念是为普世价值的核心,适用于整个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到达终点,构成了历史的终结。在普世价值的覆盖下,世界将走向大同,意识形态从此终结。亨廷顿则强调冷战后世界政治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不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文化的区别和差异将成为引发冲突的新的根源。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在中国的泛滥,不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也衍生出大量的奇谈怪论,比如,马克思主义终结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论、意识形态多元论等,这就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

培育人文素养,为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而努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中有些学校在推行人文素养培育的时候,力主全盘采用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认为学习人文经典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不包括两课教学的内容,甚至主张去政治化,这是一个很片面的认识。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工作,又是一门学科,也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我国在探索社会和人类进步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开发的文化知识,其意义和价值已经经过了现实论证,我们不应该将其排斥在文化的范畴之外,并且要足够重视,因为这是我们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次,切忌在介绍、宣传各种文化作品时不加选择,特别是在对西方经典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带有批判的眼光,不能言必称希腊,倡导西学但是不能主张西化。在修习我国传统文化时同样也要有选择性,对于正面的,宣传民族精神的作品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对于那些落后的,与时代不相符的糟粕及时剔除,不能一提“国学”,似乎所有封建时代的东西都是“国学”的范畴。西方的通识教育始终强调的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教育,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优越论的色彩,这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爱国主义、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三,时下中国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健康有益文化与腐朽文化共生,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的文化我们要大力提倡,与历史发展相悖的文化则必须坚决摒弃。由此要引导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实践中开展培育人文素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教育素材的选取问题,既要不能过于强调政治挂帅,鼓励多元的优秀文化形式进入教育领域,同时又要对于那些庸俗卑下的文化形式进行认真筛选、将其拒之门户之外。那些不讲影响,不符合人民群众健康有益的文化需求的文化形式,在某些方面管 8 理疏漏的情况下,即使暂时在社会上流行,赢得浅薄的掌声,最终会被边缘化直至被逐出受众的视域。时下抵制“三俗”之风 提高主流文化影响力的浪潮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著,张国清译:《事实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著,王枚等译:《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张宏毅:《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1期。9.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1.潘维.玛雅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2月版。

12.韩迎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非智力因素的视角分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王威孚 武汉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论文 篇7

一、物理观念与应用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基石,要求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

德国物理学家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剩下来的东西”呢?应该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的概括性认识,即物理基本观念,如自然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守恒观、物理价值观等。清华大学宋心琦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学生能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物理观念,应当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该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那么又该如何进行“观念构建”的教学呢?通过“体验”加“感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观念,而“体验”加“感悟”最好的载体便是精彩纷呈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等。这样的教学学生主动性强、参与度高、合作性强,对概念建立、规律理解更加深刻,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是回归物理科学本质的教学。

比如,一个具备“运动观”的学生,当他面对运动问题时,会自觉地观察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并加以分析,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例,教学最后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研究小车的运动———分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先演示小车下滑,设置情景,继而提问学生如何研究小车的运动?

学生:小车的运动快慢和s、t有关,只需测出s和t即可,再由v=s/t求得速度。

教师:有无其他方案可以研究?比如,假想把小车加长,某人在某位置每隔1s作一标记点(在小车经过的位置上)。那么这些点能否反映出小车的运动情况呢?

学生:把小车加长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不过,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只要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即可:在小车的尾部拖上一条纸带———“你走你的路,我打我的点”。这样,小车的运动信息就在纸带上“记录下来”了。

练习:甲同学用手代替小车,匀速拉动纸带;乙同学左手拿秒表,每隔1s打一点;右手手腕紧靠桌面,并且笔要拿竖直;打第一个点标上0,后面依次标上1、2、3…,求出1到6计数点的速度v。还可以改变拉动纸带的速度,如加速、减速、忽快忽慢,再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

教师:刚才练习中,同学们其实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只不过,是“人工”的。如果我们用交流电做电源,利用电磁原理,每秒打50次,就可以改进为“电磁打点计时器”。

二、科学思维与创新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中心,要求物理教学以思维为中心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从哲学层面理解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时,应该是旧有理论中合理的部分,而不应该盲目地完全摒弃或全盘收纳;创新时,也不是空手起家或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对旧有理论持有正确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纵观物理学史,每一次重大创新都是建立在此前的认识之上的,在明确问题之后,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进行新的观察和理论研究,提出新的模型和假说。而新的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接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学说。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八章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例,枣糕模型不能解释卢瑟福发现的α粒子散射实验,于是卢瑟福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鉴于此,本课教学应该抓住“四个环节”以“问题为驱动、思维为中心”开展教学:电子的发现→汤姆孙枣糕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核式结构模型。以“α粒子散射实验”环节为例,驱动教学的四大问题为:

(1)为何用?阐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动机;

(2)如何做?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的操作过程;

(3)有何得?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

(4)有何获?展示“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成果。

显然,以“问题为驱动、思维为中心”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经历创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科学探究与实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求物理教学以过程为主线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重在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感悟自然界的和谐美和统一美。否则就是假探究、伪探究,实验于是也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了。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为例,科学探究的主要分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显然,编者想着重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在学习各类实验探究或思维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探究”理念,二是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渗透“守恒”的思想。就本节课而言,首先从车厢碰撞挂钩、台球碰撞变速、粒子碰撞转化等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规律的欲望———碰撞前后是否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此时学生虽有较大好奇心和积极性,但毕竟因为知识有限、能力欠缺等,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实验,教材在适当的环节给出了提示或明确说明,如“实验的基本思路”、“需要考虑的问题”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活化、深化科学思维。学生根据对实验器材的熟悉程度和已有知识将会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此时只需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实验中的科学思维进行因地制宜的实验。“不变量”不是“守恒量”,从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才能走向普遍性,才能成为规律。这是本节课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关键所在。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灵魂,要求物理教学以育人为目标

科学态度是指个体具有的以符合科学的方式待物做事的心向、意识等内心准备状态和行为意向,它包含理性态度、实证态度、质疑态度、非功利态度等。态度是可以学习的,积极的科学态度是学习的结果,具备科学态度方可担当,才有责任心。广西师范学院吴晓莉教授曾说过,科学态度是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目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它表现为追求真理的勇气、尊重规律、习惯于理性思考等特征,它们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最关键部分。正如温总理在《仰望星空》中所说,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人类破解地球各种危机、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法宝和希望。因此,物理教学不能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而是用物理核心素养来梳理物理培养目标,真正承担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担。

培养科学态度的基本问题是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转化为相应的科学习惯。在这方面,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以良好的示范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不搞现代迷信。比如,做演示实验或解题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律或解题步骤进行,不拼凑数据,不弄虚作假,对误差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解释。这些对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探究》为例,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的角度看,本节课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从宏观角度审视本节课教学中应该培育的科学态度,如下表。

总而言之,科学态度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物理学史的典型事件,不断为学生创造培育平台,如此日积月累,一定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2]杨小华.核心素养研究进展及其前瞻[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9).

如何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篇8

一、审视语文地位

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精神力量主要是靠语文学科来支撑的。语文可以积淀文化、丰富内涵、陶冶情操和激发进取心。对语文教师来说,学科有了地位,教师才有地位。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要赢得他尊,必先自尊。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对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吐气若兰,是因为心香如蕙,能让美丽的面庞焕发知识的光晕。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核心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高考的首场,是人生的奠基,是立校的根,是育人的魂。

二、反思语文教学

现实中,不乏灵动的生本课堂,不乏高效创新课堂,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过分强调解题技巧、机械训练、套用术语、硬搬方法,企图以不变应万变,用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过度强调字词句法,忽视整体感知和品悟文本。

三、抓住语文的关键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要求学会表达交流,侧重“语”;人文性要求具有思想情怀,突出“文”。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阅读和写作,而不是字词句法和解题技巧。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在于训练听说读写能力,这既是能力目标,也是方法途径。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是学好语文的要害。

阅读要让读,写作要让写,就是说要在读写实践中感悟和提升。阅读,尤其是朗读,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不要生讲硬灌。写作,应追求个性化地表达,吾手写吾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启迪思维,多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不能让课堂处于半哑、全哑的状态。而且阅读和写作也是相互作用的,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关键。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是学,写作是用。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实践,用是最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地用。

四、培育核心素养

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重在做好如下几点。

1.促进教师成长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由谁指导,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学习,加强研究,深入反思。用丰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对语文教师来说,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在净化着自己的心灵,使自己飞翔的心时时享受着纯真的牵引。

2.打造生本课堂

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学而教,能学不教。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和学得更好。以知识第一转向能力为重,学生的表现和收获应成为课堂评价的首要因素。教师少直接讲解,多启发品悟;少填鸭灌输,多多元互动;少包办代替,多放手实践,努力打造生动活泼的开放性、生成性生本课堂。而现实中,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更多的是控制,而不是激发;是自问自答的讲解,而不是师生互动的对话。教学的内容(即教什么)基本能把握,而因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却打了折扣,甚或大打折扣。教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给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逐渐具有我们所期望的素质和能力。教师应多让学生去说去做,而不能抢夺学生成长提高的机会。

3.注重氛围营造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和理科不同的是,语文学习是一个慢热的过程,需要静养浸润,需要熏陶浸染。如果理科是用“教”的方式,那么语文则需多用“育”的方式。就像种子和幼苗一样,给以适合的水分、土壤、温度和阳光,它就可以自己生长,并不断强壮。如果企图完全用“教”的方法来教语文,则可能事与愿违。所以就需要教师加强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育”的环境,打造书香校园,让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校园里书香弥漫。这些就需要学校倡导支持、年级积极推动、教师主动作为。具体的载体可以有:建立图书角、开设阅读课、推荐美文章、创办文学社和举办读书会等。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一点体会,和各位同仁分享,期盼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改进实践,对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微薄的作用。

上一篇:小课题研究汇报材料下一篇:亲子试听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