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2024-09-19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精选12篇)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篇1

一、公益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基于利他的意识和关怀心理, 对社会特定群体 (如弱势群体) 或人类的共同发展所关注的问题, 利他是公益精神的核心。公益精神中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内涵对化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公益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社会成本的节省、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近年来, 国内公益活动较为频繁, 已成公众关注的焦点。例如汶川抗震救灾中勇现出许多热心、冒着生命危险的人民群众到现场参加救援和灾后重建, 当然也有无数大学生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报名参与其中, 他们的行为无法用言语表达;又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 都离不开志愿者以美丽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 他们那种乐于贡献的精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与此同时向世人传播了中国社会文明……这表明了民间公益的伟大力量, 传播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 是国家间竞争的力量源泉, 所以培育当代大学生具备公益精神, 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梦想、有希望的下一代是我们不容置疑的任务。

二、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出生独生子女, 他们生活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他们身上展现了热情、自信、勇敢等优秀的品质,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自私、自我、排他等缺点。这当然源于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人们在经济上得到了丰富的发展, 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转型中经济利益的过度追逐造成环境污染、教育公平的缺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特别是贫富差距过大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市场经济强化了人的主体性, 确认和肯定着个人利益追求的合法性,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同时出现了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结果之间的冲突, 如“囚徒困境”、“搭便车”、“公共地的悲剧”等现象, 出现了漠视公共责任和社会正义以及“各人自扫门前雪, 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倾向。这样的极度追求经济利益化的社会环境无形中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 使得当代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个人利益至上、社会责任感缺失、国家、民族荣誉感缺乏等问题, 他们这样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进入社会后, 将会以几何倍数的增长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途径

公益精神所倡导的仁爱、利他主义、互助原则, 对于当前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 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 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抵制市场竞争中的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 能够为社会营造诚实守信、互助互爱、平等融洽的环境,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能很好的纠正人们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 在实践上创新当代大学生中国公益活动的开展模式,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度,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价值诉求, 指引大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创建和谐社会, 提供有力的支撑。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公益精神缺失的状况,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育。

首先, 学校管理部门应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公益文化的建设, 孕育公益活动开展的氛围。在学校开设的社科方面的专业课或者公共课中, 如思想史、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等, 教学的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培育正确的认识公益, 认识公与私、认识国家、集体、个人等公益认知方面的知识。在公选课的开设上, 鼓励多开设公益类课程的开设, 多进行公益方面的讲座等等。

其次, 创建校园公益平台, 开展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在公益活动开展方面, 更多的是在学校的各种激励机制下, 学生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如奖助学金、评优评先等参加公益活动, 由此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公益活动的参加上只是短时间的, 而不是长效的, 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 在某些节日加大对公益活动的宣传, 出现了网络上或报纸上所描述的在某些节日如雷锋活动月等有的敬老院、福利院等要接待无数次大学生, 而在平时则门可罗雀。在具体公益活动的实践上, 活动方式简单、单一, 无专业性和挑战性, 许多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兴趣而言, 仅仅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的态度, 所以, 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上, 应搭建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平台,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公益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有选择的范围, 同时又能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起来, 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 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社工专业的学生可以到社区去做义工或相关的社工知识的普及、医学卫生专业的可以到偏远的农村去讲解基本医疗保健等知识。在这样的公益活动中, 学生既助人又自助, 才能培养他们对公益活动的兴趣, 才能培育形成公益精神。

最后, 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 还需建立健全的公益活动长效机制, 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奖励, 如在评比奖学金、优秀班干、优秀团干、优秀大学毕业生等等, 还需从精神上给予奖励, 给予宣传, 树立典型榜样, 针对大学生每一年级学习生活中的不同侧重点设计多样化的公益活动, 与他们的不同时期的大学生活紧密联系, 使他们在不耽误学习的同时, 又能长时间的坚持投入公益活动,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培育出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 使他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公益活动,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 一个国家要走向强大, 一个社会要走向现代化, 对大学生的培育是不容忽视的。公益精神的研究, 对构建一个公平与正义、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映辉, 周艳华.大学生公益活动与公益课程育人效果的实证比较[J].教育与考试, 2012 (5) .

[2]王颖之.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12 (2) .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篇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构想,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主线和根本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客观现状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淡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一)价值追求的个体化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个人努力、个人拼搏、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等思想观念较以前更为浓厚、强烈。他们崇尚自立,追求独立的人格,在价值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选择,而不愿意处于依附地位,不愿意充当顺从的角色。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当前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得到了弘扬,开拓进取、相互竞争成为大学生所欣赏的生活态度。与此相联系,当代大学生以自我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向往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希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和有所成就。主体化走向表明,当代大学生正在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退避走向进取,从自我压抑走向自我表现。

(二)价值标准的功利化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君子言利”已成为校园较普遍的现象。许多大学生认为,现代社会既要讲义,更要讲利,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因此做出贡献得到报酬,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合法。他们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物质利益的追求,把个人利益和金钱的作用推向极端化,把“义”和“利”分割开来,以致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功利化,即将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能否有利于个人的前途发展作为价值评价标准。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把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而对新时期大学生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缺乏感情和理性上的认同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发展到“多贡献、少索取”,再演变为“多贡献、多索取”。甚至有少数大学生把“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作为人生信条。从而产生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蔓延。

(三)价值选择的矛盾化

[1]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传统的与现代的、理想的与世俗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如此,便造成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与冲突。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性的现象比较明显。他们大多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应具备的新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又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追随。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但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真善美的道德知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但自身又不愿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而又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但真正要他们为集体和他人做事情时,很多大学生却斤斤计较,不愿主动参加或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既有我国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衍生的各种消极因素以及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某些不良思潮的冲击,又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机制、途径、方法和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资源调节、利益刺激、市场导向和奖优罚劣的四大功能,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这种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旧的价值体系不适应现实的某些方面明显暴露出来,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正在构建之中。加上制度、管理、法制、教育跟不上,使得一些社会规范形同虚设、伦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评价标准出现混乱,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严重扭曲。同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经济至上的观念降低了人们的政治观念,青年人政治信仰呈现出淡化的趋势,注重物质经济利益,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淡化;推崇个性和个人价值,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日益淡化,存在着一种忽视精神力量的庸俗的、低级的物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就业机制使当代大学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制定政策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对国家意识、价值观念认同感的日益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减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侵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导致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的产生。此外,“市场是利用利益机制提供激励动力,运用货币职能促进经济运行,这必然会强化人们的利益观念,其负面影响会泛化金钱的功能,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3]

(二)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纷传入中国,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消极的西方思潮曾一度在高校学生中传播,甚至成为时尚,致使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在文化及价值选择和追求上产生困惑和犹豫,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西方某种落后的或腐朽的文化观念产生认同,而排斥民族的优秀 文化,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出现。少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淡化,热衷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淡漠本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热衷于以西方好莱坞、迪斯尼、麦当劳、肯德基等为代表的大众消费文化,崇尚西方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文化,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这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和民族精神面临重大挑战。此外,以西方伦理中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的青年大学生。不少学生一味强调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追求独立的自我,要求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独立思考,自我选择,要求独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设计人生道路,出现了政治观念淡化,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的倾向,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个人主义。

(三)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上,既强调个人奋斗,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现在大学生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多为独生子女,面对的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在当代,独生子女因其“独”,在家中是“小皇帝”,是父母唯一希望的寄托着,因而也就抬高了独生子女在家中的身份和地位,进而强化了为人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于是,所有父母都想使自己的子女都成为有用之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导致对子女的爱缺少理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万般迁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还隔断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父母的这种过分疼爱,对孩子的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导致个性孤独,不和群,尤其是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他们阅历单纯,挫折承受力差,当发现思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时,价值观容易动摇。此外,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的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体会到对集体的责任,这样使部分大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主义较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把满足自己作为唯一的目的,从而导致这些人集体主义的淡化。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新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野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动力,既决定着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又决定着大学生勤奋学习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也是新时代的内在根本要求。

(一)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的资源和优势,认真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一是要从德育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来落实。二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组织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上不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教 学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三是定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与形势政策的考核评估,对教学成果及时评价,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真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确保思想政治课在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全方位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既要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又要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知识教育与理论灌输职能历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明特点和传统优势,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而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当前国情的理论灌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同基础和现实依据。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内容上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方针,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也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概念。”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进而树立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价值目标。再次,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要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高等院校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使大学生理性应对新时期的形势和挑战,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一方面,“大学教育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塑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说服力,也更能够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基本价值。” [8]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群体的性格特征、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思想品格,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精华。” [9]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既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柱,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的积淀。因此,“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其历史及发展的大河中留下了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伦理价值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

[10]

[7]

[6]

[5]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1]当代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塑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要大力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离开了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继承,民族精神的重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深刻的了解,就难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2]还要充分认识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发展中华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也包括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中合理的成分,是我们文明的内在要求。江泽民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文化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3]只有教育大学生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文明,才能真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情教育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国情教育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没有对国情清醒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深沉的民族责任感,就不可能找到报国之路。只有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国情教育,引导他们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倡导注重整体利益,始终把国家、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将自己的职责准确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做贡献。

(三)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大的、抽象的、理论化的观点转化为青少年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这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的成长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少年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因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它根本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 [14]“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 [1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并以此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实践出真知。“一切正确的认识的最终来源都是实践。比之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16]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于课堂教学,显得空洞乏力,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克服这一缺陷的重要形式。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接触到的就是具体的实物,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不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公益活动,也不管是勤工助学、还是科技推广,大学生都能得到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生动、具体的,是他们在课堂上、书本上所无法得到的。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会使大学生有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悟。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有机会进入社会各阶层,了解时代新信息。应该说,社会实践既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教育引导,也有负面的砥砺冲刷,这种正反两方面的思想教育都是直接的、生动的、不可回避的,是对学校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尽可能通过自身的角色体验、情境体验,让他们成为社会化成长中的主动者;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知晓乡情、国情、世情,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建立在现实之上,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政策、端正人生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的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朴素以及勤俭节约的意识,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心灵的精华、思想的熏陶、认识的升华、觉悟的提升。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和教育,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准确定位自己,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借鉴了近现代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阵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心田,使大学生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贡献。参考文献

论当代大学生广东精神的培育 篇3

摘 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具体凝结,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道德力量,是新时期广东改革开放,建设幸福广东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支撑。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广东精神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把广东精神的培育融入广东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使广东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主体追求和自觉行动。

关键词:广东精神;价值认知;价值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81-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问题以来,随着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引导的重要性,决定广东精神、广东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任何的价值观念,都要通过教育这个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内化进人的头脑。近年来党高度重视、强调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不断推进,国内社会又呈现重大变革,尤其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认同、价值选择,理想信念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强与改进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既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又要立足现实,适应教育环境与对象的新变化,如何适应教育环境与对象的新变化,对“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精神培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特殊性

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自然、社会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评判的总和,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价值观会随着主客体关系的调整而不断变化,或重新设定或再次建构。

当代大学生价值认知和选择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一,世界文化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的接触交融、激荡冲突,对处于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初成期的大学生造成多方面影响。外来强势文化侵入与民族文化主权弱化,造成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同时也激发了自觉意识,使民族精神重新崛起与凝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导向。第二,我国资源配置市场化转型期,新的经济组织模式、利益分配格局、就业方式促使道德意识、价值追求不断变化创新,大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日显突出,以更宏阔的眼界观察世界,衡量社会,思考人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凸显的个性化本位特征。第三,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从注重积累知识转向积极锻炼培养自身技能,其价值选择亦即从纯粹的精神世界过渡到现实的世俗社会,趋向务实性。第四,大学生思维敏捷,富于创造性,具有较强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是生理和心理正走向成熟的特殊群体,自身表现出极强的价值可塑性。

可见,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元性、个体性、务实性、可塑性的鲜明特征,这成为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核[1]。

二、确立当代大学生对广东精神的价值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决定了广东精神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确立当代大学生对广东精神的价值选择和认同奠定了科学的依据、客观的基础。

1.广东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们依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历史进程的逻辑性,构建理想信念。离开了客观规律和历史逻辑,理想信念的设计建构就失去了科学依据和客观基础。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设定价值标准与价值追求。理想如果脱离了价值的规定性,就丧失了为之奋斗的意义。任何关于价值观的认识,都包括对真理的探索和对价值的解读两部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价值追求,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确立完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创造和实现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能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的共同信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从更加具体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坚持与创新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广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凝练,是人们依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历史进程的逻辑性,构建理想信念,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2.广东精神是凝练的新精神、形成的新价值共识

实践无止境,理论的发展就无止境。新时期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继承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根据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变化的新情况、党要求的新内容,突出时代性、地域性的特征,梳理阐释在广东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生长、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育起来、影响广泛深刻,富有全新的时代内涵和崭新价值追求的广东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与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关系,丰富翔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重要和必要。

广东精神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质。“‘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2]一方面,广东精神源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源于全体广东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全体广东人民智慧的结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广东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能够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鲜明的实践性、人民性是广东精神教育的内在根据,也是引领广东精神的根本指向。

广东精神的创新性、开放性表现为,与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一致,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凝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体落实。广东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时代精神、地域特点结合在一起,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把远大政治目标与日常行为规范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广东精神的开放性、创新性能够始终正确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因而它才能够永葆旺盛的理论生机和活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广东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思想来源、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当代大学生广东精神教育的正确引导

实现对当代大学生广东精神教育的正确引导,坚持育人为本,充分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坚持重在建设,着力地造就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坚持包容多样,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坚持持之以恒,不断夯实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贯穿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内化升华,最后外化演绎成价值行为的展现过程中,努力寻找广东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切入点,并不断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当代大学生广东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把广东精神融入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讲清广东精神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讲清广东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认同的科学依据、历史逻辑,讲清广东精神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阐释在改革开放的“窗口”、“排头兵”的广东对学习、生活在这里的当代大学生进行广东精神的教育与引导的意义和作用。第二,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一是从纵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讲清广东精神提炼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二是从横向的理论内容的逻辑展开上,分析和把握“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的整体性和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广东精神的教育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阅读兴趣和理论思维素养,提升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领大学生建构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让理论立足、渗透生活实际,这是主体价值选择、价值认同的关键。大学生广东精神价值选择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而绝非来自外在的强迫与压力。针对当代大学生理性务实、关注自我发展的特点,广东精神理培育联系实际要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特点的表达方式,从关注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典型案例、学思并重,进行价值选择的引导,结合社会的热点,并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阅历有共振之处,能够引起思想、情感共鸣的人与事。如:当年义无反顾地奔赴西藏的“理想主义者”、现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胡春华,勇抗非典疫情的院士钟南山,扶起车轮下小悦悦的拾荒人陈贤妹,10年山乡义教义助的慈善老人廖乐年,“托举哥”、“夺刀哥”等。把“大道理”转化为他们乐于接受的“小道理”,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立大志、蓄德能、报家国。

参考文献:

[1]李斌,赵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规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自控力 篇4

一、透视大学生自控力的问题

笔者曾经就所在的高校做过一项大学生自控力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70%的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学生能够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情感、思想进行控制,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有一定的学习目标, 并尝试着努力去实现。然而, 还有约30%的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差, 容易受外界干扰, 学习无计划, 生活邋遢, 沟通交流能力缺乏。尤其是在互联网、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 大学生自控力差的问题更为凸显, 已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

据新华社报道, 近年, 吉林、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一些高校, 出台了类似高三临考前的“最严校规”:早上6点半出早操、统一上晚自习、夜间统一断网断电。各高校不约而同纷纷出台“最严校规”, 回归高中管理模式, 目的是要通过严格的纪律, 规范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不过, 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 高中和大学毕竟有着本质的差别,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培养的目标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教育阶段, 应该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所以, 这种“简单粗暴的约束”势必违背教育的规律, 影响受教育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部分高校存在着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差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自控力的影响因素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告诉我们, 环境因素、个人认知、人的行为三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决定行为的发展, 行为是三者交互最终的产物, 行为也会导致人的认知和动机发生转变。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 其自控力的变化受到外在社会因素及个体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自控力既受外在的环境的影响, 也受个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宿舍的环境, 对大学生的自控力有很大的影响。笔者长期做辅导员工作, 对此深有体会。根据多年的观察, 同宿舍的学生往往“习相近”, 他们更容易受彼此的影响, 形成同宿舍效应。同宿舍的学生, 要么大家都爱学习, 认真上课,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要么一宿舍的成员集体旷课, 一起玩游戏, 当然免不了集体挂科。近年, 媒体上报道的“最美宿舍”“最牛宿舍”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2015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竹园1号楼宿舍7名女生, 分别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南开大学等录取, 在网络走红, 被学子们称为“励志七姐妹”。她们在平时的学习中, 彼此鼓励、互相加油, 用她们自己的话说, “看到这样一个优秀的舍友比你还努力, 心里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压力, 才使得我们不断提升自己, 努力地向舍友看齐”。

反之, 如果一个宿舍有学生不爱学习, 不去上课, 待在宿舍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 那么, 其他学生可能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可见, 环境能够改变人的行为, 尤其对这些性格不稳定、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 影响力更大。

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自控力的内在因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客观, 越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 大学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 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还处于成长阶段, 对社会也缺乏一定的阅历, 认识事物肤浅, 很难把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 在前进的途中, 容易被一些外在的因素干扰, 消极、懈怠, 导致自控力变差。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提高自控力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 而行为又直接影响着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了, 又会直接影响着做事的方式。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这些好的习惯推动大学生提高自控力。

三、引领大学生自控力的培育

大学生自控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既需要培养良好的育人环境, 也需要提升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论素养, 培养大学生坚强、自信、乐观的精神品质, 同时, 高校还要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 让大学生在纪律的约束下, 形成良好的自控力。

(一)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的目光不仅要关注自身, 更要仰望星空, 成为有理想、有志向的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不仅如此, 高校教师还要利用网络、媒体, 以及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给学生输入正能量, 抵制一些消极、腐朽、低级、无趣味的文化干扰, 让大学生形成阳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

(二) 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是对自我行为、思想的监督约束, 自控力最终的推动力量仍然来自大学生自身。因此,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提升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提高大学生自控力的关键。

1.多读书, 多思考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方知天下事。引导学生走进书籍的世界, 读专业书, 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培养自己的专业自信;引导学生读人文方面的书, 在思想、智慧的书海里遨游, 修身养性, 开阔视野, 培养理论自信, 涵养精气神, 铸就强健肌体, 使消极颓废思想无机可乘, 一个专业自信的人、一个理论自信的人, 是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的。

2.多实践, 多探索

实践是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安排大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大学生可以到工厂里实习, 也可以到田间地头体验农民的辛苦。艰苦的社会实践生活会让大学生少一些象牙塔里的矫情, 多一些磨炼后的成熟;少一些不合实际的空想, 多些实干。实践的磨炼,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 让他们有效地控制自我。

(三)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的品质、思想、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着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室、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 也是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学生宿舍, 学生生活的一多半时间在这里度过, 同寝室、相邻寝室的交往, 如同邻里、同事之间的相处, 实际上是小社会的浓缩。宿舍虽小, 表面上看仅是学生休息之地, 却是大学生自由生活和互相交流的场所, 也是大学生众多矛盾集中的多发区域, 高校要以宿舍为阵地, 发挥好宿舍的作用。学院要制定宿舍文明公约、宿舍管理制度, 规范不文明行为;要定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树立模范宿舍, 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针对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宿舍沉迷游戏等不良现象, 学校要通过定期召开宿舍会议, 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 积极开展室友、班友、校友传帮带活动;通过举办宿舍才艺大赛、宿舍文化长廊展示、核心价值观标语等形式,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涵养团结友爱、整洁美观、舒适温馨的宿舍文化。

大学是大学生形成优秀品质的场所, 活泼、健康、昂扬向上、拼搏奋斗永远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是校园文化的底色, 高校要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为榜样。相信在良好的氛围下, 大学生的自控力会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

(四) 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高校教育者要走到学生中去, 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 弄清楚大学生自制力差的表现, 弄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摸清了情况, 才能够有的放矢, 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自控力。

摘要:自控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基本素质。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是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项基本素质。笔者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 对影响大学生自控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要想培育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控力, 需要从个人认知、育人环境、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生,自控力,培育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篇5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完善自己,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而奋斗。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有很多。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一代生力军,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二、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挺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我们要努力奋斗,为将来把国家建设得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打下坚实基础。并且我们要追求人民民主,并做到在大学生活民主。此外,在大学里做好个人文明,校园文明,便是构建文明社会的小缩影。古语以和为贵,在今天和谐更是重要,它不单单指人际和谐,更是指社会达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而我们大学生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奋斗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价值取向蕴藏着制度正义的驱动力。制度正义是对制度安排是否公平合理的价值评价。制度只有符合社会的道德目的,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大学是一个平等绚丽的舞台,身为当代大学生可以在大学自由的振翅高飞。校园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有机会,才会有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奋斗。公平竞争能激发我们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使每个人都能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该至死不渝的贯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本价值

四、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信条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总是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大学生应热爱祖国,捍卫祖国权益。大学更是我们培育敬业观念的一个绝佳地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去树立自己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古语言:“诚信者赢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当今社会存在不少诚信缺失的现象,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诚实守信。对外宣扬诚信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大学里,人人都有个性,大家要相互包容;人人都有难处,大家要互相帮助。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相互学习、提醒、包容和帮助,便于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试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篇6

关键词:民族精神;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一、从教学内容方面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民主富强的光辉历程。从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每次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除了丧失大量主权外,还大量赔款,多达14亿两白银。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领土被割占的达1/6多,大片国土成为“势力范围”,许多重要港口被租借,许多大城市都设有“国中之国”的租界,开放100多处通商口岸,加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

中华民族屈辱史的教学,一方面激发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使其意识到一个国家丧失独立和主权,当他不能捍卫整个民族的尊严时,人民也不能拥有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下定“知耻而后勇”的决心,为了使中华民族的悲剧不再重演,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列强的侵略、压迫中國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侵略、压迫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生存,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后期与外国侵略者的洋枪队的战斗、台湾人民和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以及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充分说明正是由于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这一座座爱国主义的丰碑,是民族魂的象征。通过中华民族抗争史的教学,大学生把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之情,自觉地转化为立志成才,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奋斗的豪迈气概。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而列强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失败,也迫使中国人对民族出路的思考、探索。地主阶级代表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统治,抵御外辱。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举办洋务以图振兴;农民阶级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要求建立“人间天国”,但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变法,实行君主立宪,但其“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归于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辛亥革命,虽推翻清朝,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

由于中国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胜利,先进的中国人需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步骤、道路、纲领等重大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对民族出路探索的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民主富强的光辉历程,这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在革命年代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威武不屈的红岩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是激励广大大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一定会牢记历史基本经验,继承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自觉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从教学手段方面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纲要”是一门政治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实现其教学目标。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很好地创设历史情境,生动、直观、高效地为大学生接受,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强教学的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历史人物的照片、历史事件的形势图、历史遗址图、文献资料和思考题目等。比如,讲上编综述部分,可以展示代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辉煌成就的古代建筑、雕刻、青铜艺术、绘画、书法、诗词等图片,让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有直观的认知,内心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再如,讲到北伐战争一节时,可以播放一段北伐军进军的视频片段,当时军队的装束、神态,以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英雄气概得以充分展现,显示出北伐军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在“纲要”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其民族精神。比如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章,首先以课件的形式列举日本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先后制造的一系列侵华史实和事件: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出兵占领青岛、济南惨案等,进而展示日本为扩大侵华,发动局部战争罪证: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在讲到日军在沦陷区残暴统治和侵华严重罪行时,恰当地采用图片和音像资料,把日军在侵华期间制造的惨无人寰的大屠杀、对中国资源和财富疯狂掠夺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面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产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强烈民族意识。

在“纲要”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纲要”课下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要正视探索中的曲折,理性分析其不利影响。在讲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时的相关纪录片,以及当时报纸和图片资料,形象地再现当年历史情景,使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学生认识到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在讲授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时,可以从这一时期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制成课件,通过展示,学生领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伟大,同时结合时事政治,如我国于2010年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对比100年前的历史,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其民族精神。

三、从理论层面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纲要”课要求大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掌握基本史学理论和方法,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就要解决好如下几个理论方面的问题。

首先,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在讲授时,让学生弄清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必须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为什么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呢?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不会自动倒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利益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才能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通过教学,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从而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理解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是使大学生的困惑的一個理论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已经丧失了通过发展资本主义使自己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机遇;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很弱,而且对外国垄断资本有相当的依赖,同本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密切。同时结合第三章讲辛亥革命的流产、第七章讲第三条道路的幻灭等,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有说服力的阐述和论证,最终使其认识到历史和人民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进一步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同时也使其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通过努力,必定能够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再次,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当时的国内外的政治环境,讲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再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结合自己今天幸福生活,就会加深他们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从而牢固树立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

刍议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 篇7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近年频发的社会法律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社会法律信仰缺失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1 对法律缺乏理性认识

绝大部分大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对法律的认识停留在处于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系统认识。或是仅将自己看成社会中举无轻重的个体,认为法律与自己很遥远,从来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法律,没有信仰,甚至在事情发生时,不能及时的反思,反而有着持事不关己的心态。

1.2 对法律缺乏信任

现实社会中常常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应有的尊严,削弱了法律的权威。也弱化了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导致大学生不信任法律,不愿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甚至会采取“远而避之”的态度。

1.3 法律不能指导行为

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还是会有大学生拿起法律,针对性地了解某项法律法规,希望通过解法律、法规,解决自身的现实问题,有但是这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仅仅把法律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并未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

2 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注重礼治的国家,处理问题时,首先会考虑如何使用礼治教化,忽略法律的作用,导致重礼轻法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中国人缺乏法治的人文精神,缺少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根基。第二,当前市场经济不完善、民主政治不健全,我国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缺陷,导致缺乏培育法律信仰的社会基础。

2.2 学校因素

大学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地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法律信仰塑造的关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与我们高校法律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前许多高校只仅仅对大学生浅薄的法律知识教育,学生是否掌握,能不能自主运用,学校对此并不关注。或者注重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重视课堂讲授,缺乏法律实践的锻炼,教育单一等等,都使得法律信仰并未深入学生的心中,大学生缺乏法律信仰。

2.3 自身因素

第一,法律知识匮乏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获取,这门课虽然也讲授了一些法律相关知识,但也都是法律的入门知识而已,并未对法律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所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也就停留在一般的理解中,缺乏理论系统的知识。第二,法律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很多都对法律存在厌烦心理。在受到侵权行为时,很少会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凡事讲求以和为贵,忍忍就过去了,更甚者,会认为一些小事不值得动用法律,不合算等等,就放弃了维权。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本身就存在侥幸心理,因为种种原因,法律意识淡薄,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自己还认为不会被查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扭曲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尚未深入学生的心中。

3 解决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

优化法治环境,树立法治观念。“现代法治观念的树立是法律信仰的信念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行动。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法治思想,才能进一步引导其树立法治信仰,进而执行法制活动。

3.2 健全法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制度环境,我们的法治建设要跟得上,在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中更有利于大学生法律修养的塑造。法制意识的树立和完善需要现实良好的文化土壤。

3.3 提升自身素质,培养法律情操

首先,自觉学习法律,培养守法精神。当代大学生现只有经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法律相关知识,才可能信任法律,从而对法律产生信仰意识。其次,自觉遵守法律,培育权利意识。高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从而达到真正树立法律信仰的目的。最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提高法律能力。

让大学生认真务实的学习法律、崇敬法律,进而信仰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对于大学生的法制修养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冲击,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法律认识浅薄,很多高校不注重对学生的法律教育。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修养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而本文重在阐述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原因,提出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意识,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一些力量。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探析 篇8

1. 顺应社会形势要求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顺应社会形势发展下的基本教育要求。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社会内部出现了很多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状况,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形势而生的。为了积极应对经济改革,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尽快提升,做出更为突出的社会责任表率,成为我国社会价值观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2.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以大学生教育为支柱,提升全民素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全国公民责任感的教育过程中起到模范示范带头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3. 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关键一步,高素质的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科学技术能力之外,还必须有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毅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形成美好品质,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挫折,用自身的力量感染社会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现状

1. 过度重视个人价值

当前,大学生过度重视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忽视个人价值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后,很难转变个人的思想观念,无法从个体联系到集体,乃至社会,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当责任与利益发生冲突时,更多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2. 忽视优良传统文化修养

我国的高校教育是比较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者无一不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强调思想道德的培养,以讲求情感修养为前提来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他们重视情商的培养程度同现代西方情商教育家相比毫不逊色。

3. 急功近利或淡漠懒散

当前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还表现在个人急功近利、懒散淡漠的心理表现方面。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成功急功近利,还没迈出校园,他们就开始为企业出谋划策,还未踏入社会,他们便开始谈经论道。活跃和成熟的他们因此世故而功利。另一部分人则是终于考上大学了,心理上会有所放松,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懒散形成了风气,没课的时间很多,闲着没事做就歇着,歇着歇着就变得懒散了。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没有生活目标,也没有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心态,会对社会弱势群体感到淡漠,影响责任感的形成。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与措施

1. 加强网络阵地监管,应对网络负面效应

为了应对网络的负面效应,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尽快加强网络阵地的监管。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常态化、制度化管理,关闭各种有害信息的进出路径,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对在网上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大学生要及时给予警告,要教育大学生懂得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维护网络秩序。

2. 搭建实践平台,完善学校教育

强化学校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搭建行之有效的实践平台。一方面,从小事着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大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的意识与行动,让大学生先发展好集体关系,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走入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家校一体化,构建教育体系

为了更好地获取家庭教育的扶持,高职高专院校要推行家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要了解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对特殊家庭环境的学生要特殊记录,重点辅助。

当代大学生作为责任的主体,具有公民的权利和意识,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要加强网络阵地监管,应对网络负面效应; 搭建实践平台,完善学校教育; 家校一体化,构建教育体系。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责任的主体,应当具有公民的权利和意识,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探索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篇9

1 高校贫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现状

中学时期的应试教育模式, 要求对学生自身的评价标准是各门文化课成绩的考核, 部分贫困学生的学业优势遮盖了心理的劣势;而在大学时期, 则更侧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测评。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贫穷、边远地区, 受当地文化环境影响和教育条件的限制, 贫困学生普遍都高分低能, 除了学习成绩, 在其他方面 (如知识面、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贫困生的心理劣势就逐渐地暴露无遗。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 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 难以悦纳自我。[1]

1.1 贫困导致综合技能缺乏。

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偏远落后地区,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实力有限, 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面狭窄, 导致贫困生自身技能单一, 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当前由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不断提高, 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要求已经成为招聘录用人才的考核指标, 在面试求职方面, 贫困学生的腼腆怯弱导致难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造成与其他同学之间在择业上的不平等。

1.2 贫困导致心理能力缺失。

法国诗人、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可见,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对人生是至关重要的。贫困学生由于长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 除了物质层面上的贫困, 更多的表现在心理精神层面上的贫困, 长期自卑和自我封闭, 导致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 不愿意过多展示自己, 容易产生出自卑、孤僻、敏感、焦虑、自我封闭等不良心态, 难以达到真正的独立。方黛春认为,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突出、交际能力比较弱、学习压力大, 学习成绩不理想”。[2]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比一般人强得多, 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不愿向别人袒露贫穷真实的一面, 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 对前途和未来看得异常悲观。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质和较强的心理适应承受能力。

1.3 贫困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偏低。

在人际交往方面, 大多数贫困生为了维护自尊, 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没有勇气或不愿意参加学校、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 放弃了在其它方面发展的机会, 认为改变现有的家庭贫困状况是自己的首要任务, 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闷头读书, 封闭自己, 在人际交往过程和群体生活中, 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敏感, 即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 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 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 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 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常用回避与别人交往的方法, 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常以失败告终, 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2 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和谐校园从根本上讲就是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应当从逐步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着手, 帮助这一年轻的群体走出理想与现实碰撞中产生的心理障碍的误区, 使他们成为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3]部分贫困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如果他们不能正确面对困难、挫折和荣誉, 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 在当代市场经济体制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 很容易就会出现为工作而上当受骗、诚信缺失等事件, 破坏了校园的稳定安全, 引起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紊乱, 造成校园的不和谐状态。各高校要认真处理对待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关系, 确保形成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

2.2 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继承党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到高校而言, 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实现高校协调、可持续发展。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要真正地解决贫困, 除非我们能更普遍地确信在人身上———因而也在穷人身上隐藏着种种能力, 这些能力对那些知道如何使用它们的人来说是用之不尽的财富。贫困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与其他生活富足的同学相比明显偏弱, 高校有必要采取多项措施, 提高贫困生的综合技能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尽可能确保贫困学生能够稳定就业, 促进学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 提升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对策与思考

高校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的高级阶段,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各种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 学校应根据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各方面能力水平, 注重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解决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问题。

3.1 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有效结合。

面对贫困大学生的“双贫”现象, 在给予物质资助的同时, 也要帮助他们进行精神脱贫。引导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 多数贫困学生都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美德, 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着攀比心理,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部分贫困学生存在着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要进行思想上的疏导, 引导克服逃避思想, 教育学生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贫困, 采取积极的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要加强自立自强的人格教育, 鼓励贫困生积极走向社会, 面对现实, 敢于参与实践, 自主创业, 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走自食其力、努力拼搏的道路;自我接纳, 接纳现实, 接纳自己, 以乐观、坚强的态度正视自己的困境。

3.2 助学与育人有效结合。

进一步完善学校现有的“勤、奖、贷、助、减、补”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充分发掘每一个要素的育人功能, 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经济保障, 减轻部分经济压力,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的关爱, 并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拓宽与社会的接触面, 提高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自强自立精神, 坚忍不拔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

3.3 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大学生个体健全人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 人人都有“隶属与爱”的基本需要, 也就是每个人都需要集体的接纳和关爱。贫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自身的发展和成才, 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关心与帮助, 社会学上认为, 邻近性、交往频率等都是影响人际交往发展的因素。[4]从学校的层面上看,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文艺活动、体育运动和各种学术活动等, 为贫困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 增加贫困生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 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丰富贫困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锻炼贫困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班级的层面上看, 要营造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化、科技、娱乐、体育等各项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帮助每个人认识到团结的作用,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 和善友爱, 使贫困生不受歧视, 富裕生不感到优越, 形成一种平等团结和谐的气氛。从宿舍的层面上看, 宿舍是一个特殊的团体, 多组织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娱乐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使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加深了解, 增进友谊, 培养乐观上进的性格, 锻炼能力,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改善适应能力。

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指导和资助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鼓励他们勇于实践, 努力探索, 不断提高应对社会竞争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水平,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自强、自立意识, 走“实践、奉献、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戴晓英.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其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9 (1) .

[2]方黛春.高校勤工助学在实践育人中的功能及实现探索[J].新西部, 2007 (22) .

[3]曾庆璋.析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教育[J].前言, 2004 (5) :103-106.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篇1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水平不容乐观, 问题主要在大学生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 那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 现状如何呢?在当今社会和经济背景下, 应该着重从哪些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程度, 2011年10月对合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1, 000份问卷, 收上389份。问卷从“对爱心活动的看法、学习和工作目的、形成社会责任的原因、对舍己救人的态度、对社会责任感降低的观点、对感动中国人物看法、对国家大事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反映当代大学生中以支持爱心活动的占主体, 但同时也反映出对于爱心活动不理想的支持率, 达11%持反对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对于当代大学生自己学习及以后工作的目的, 选择自己的占48%, 此项数据反映大学生回报意识亟待提高。回报社会的意识是我们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要素之一, 通过此项调研内容体现我们在教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要提高其回报意识。

首先, 调查内容还包括当代大学生对舍己救人的看法, 这不但可以反映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 而且可以体现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现实事件的思维角度。80%的调研对象表示高度赞扬, 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对当今舍己救人的事件持认可观点较多。另外, 调查还把“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价”列入调研内容, 有72%的认为很伟大, 其余的包括感觉还好, 一般和不关心的, 等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大事件, 而那些当选的人物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广大大学生对于该社会事件积极关注, 并得出当代大学生对这一社会事件有良好的反映,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还缺乏这种价值取向。

其次, 样本还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进行了调查,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30%归于家庭教育因素, 27%归于学校教育, 21%归于自主实践, 14%来自社会影响。这四组数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方向, 因此, 我们认为, 必须主体上从以上四个方面紧抓教育, 通过多渠道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以达到整体上提高未来接班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另外, 样本还调研了当代大学生对当今时事及社会动态的关注情况。从积极的角度看, 有78%的调研对象选择关心, 因此, 我们认为, 当代多数大学生对当今时事还是很关注的。

通过对问卷及学校现存现象的分析情况, 通过查询资料总结得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有以下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

(一) 社会的多元化。

多元社会是一个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关注于自己的利益, 社会整体的背景变得越来越不清晰, 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 人们因此也难以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产生认同。

(二) 惯性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上大学, 而不是通过上大学来确定自己所要承担的专门职责, 虽然他们表面上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自愿地选择其所学专业, 但实际上是根据哪种专业有更丰厚的经济收入来予以选择的;二是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已经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 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 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义务, 进入大学以后, 他们认为自己是出钱读书的, 因而有权决定自己是否上课、是否遵守各种纪律, 有权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教师 (有大学生轰走非专业课教师的现象) , 有权要求修改教学计划, 而从未考虑自己还应该履行遵守纪律、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等义务。

二、结果与讨论

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研究结果, 本文认为遵循以下研究决定的可行性方法是体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一) 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上占主要成分, 主要作用在营造良好校园气氛上。“首先,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将之作为主导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抓出实效。其次, 学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把如何做人、如何树立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再次, 学校要让大学生在各项校园活动中学会承担责任、管理自己”。

(二)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 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 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终帮助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直接的道德需要和行为, 把社会准则转化为个人行为准则, 通过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 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 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可以说, “社会实践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学校, 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切实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学校应组织一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活动。

学校通过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讲座, 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义务活动等, 都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得以体现, 并在此过程中提升。

综上所述, 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此, 呼唤大学生的责任心,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是作为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全员动员起来,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 潜心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 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使大学生逐渐做到对自己负责, 对家庭负责, 对社会负责, 最终培养出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结构, 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而作为社会栋梁的大学生正是社会责任感的主要承担者。本次调查研讨通过问卷的形式, 客观地反映了建工学院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认识状况。本次问卷调查显示社会责任感现状总体较好, 但在很多方面仍需加强。同时, 我们也针对调查体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问卷提出加强部分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可行途径, 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制定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价值观 培育路径

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人均消费值也日益剧增,然而,在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主力军,质量却在逐渐下降。大学生作为中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世界的未来,是不容小觑的。而爱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面对国际发展的严峻趋势和高要求的教育水平,我们必须把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让当代大学生充满理想和抱负,充满朝气与活力,有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一、培育爱国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爱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1、培育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爱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党的18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引方向。培育大学生爱国价值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远大理想的同时,要坚定崇高的信念。在大学期间,同学们都会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确立人生目奈,丰富知识才能,确定发展方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作为指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今天的努力学习和明天祖国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理想变成现实!

再者,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炎黄子了孙。国家利益的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达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好知识,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黄金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影响一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推认上,第一个提到的,便是爱国。如果不爱国,大厦将倾,土崩瓦解,人心散漫。一个国家,抵御不了外国,保护不了自己。而“兄弟阋于墙”、“祸起萧墙之内”,便是从内部瓦解、外敌不攻自破的开始。所以,爱一个国家,就是爱护同胞手足,爱护国家安定,守护国家兴亡。“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

2、培育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项根本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爱国价值观涉及到什么是国家的问题。国家是国际体系分配全球存量资源的一种制度安排。现代的国家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总的说来主权历来有一个不断加强的趋势,也就是说有一个表面弱化但是实质加强的现象。就以我国为例:秦始长城,汉代丝绸,唐代盛世,宋元明清,八年抗战,改革开放。我国主权不断强化,我国逐渐呈现出政局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外交活跃的局面。

爱国价值观是一个组织原则,他的目的是对抗帝国主义的,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爱国志士代代传。爱国之心,上至权贵下至黎民,从不设限,就像清代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虽然这句话成型得很晚,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全民爱国情怀却很早就形成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一首《秦风·无衣》就坚定地表达出了上下一心、共御外敌的爱国精神,诗里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爱国,就如爱自己的身体那般重要,像爱惜身体那样爱惜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方山河;就像痛惜自己的身体那样痛惜每一份沦丧,称其爱国。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称其为爱国者。也就是说,爱国价值观是指有着爱自己的祖国并且效忠于自己国家的公民的精神。

二、培育当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目标

1、更优质高效地为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力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对社会,对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大学生明白:坚持爱国价值观,才能科学地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劳动力的积极性,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家,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更大幅度地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增强中华文化底蕴

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价值观,是每一位大学生不可犹豫的选择,首先要深刻了解我们中华之优秀文化,发扬并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必修课,在深刻了解、发扬、继承的同时,需要更进一步深度挖掘优秀中华文化底蕴,发现她的独特魅力和不朽价值,来指引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提升人文修养。在此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发浓厚,不久的将来,就会使每一个当代大学生成为谦谦君子,大家闺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更优质地为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储备人才做足准备

具有爱国价值观的高素质大学生会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在并肩发展的国家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辱。增强在学生的的忧国忧民意识,在外国列强面前,表现出优秀的民族本色,使大学生心怀祖国的繁荣与昌盛,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三、当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在国家危难与民族兴亡之时,在国家落后与进步时,大学生需要自醒。历史中曾多次崛起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一举脱掉了贫困的帽子。遵从历史文明,理解爱国价值观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以大学生人生观驱动爱国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必须建立大学生爱国主义人生观并加以引导。实践出真知。处在大学生活的大学生,多是虚度光阴。他们的脑中充斥着游戏带给他们的欢愉,被物欲所迷惑。将近麻木至空洞。不明如何引导大学生建立爱国主义人生观,是目前高校迷茫与不知所措的问题所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较深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高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動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模式践行爱国人生观的教育与引导。潜移默化,渐渐将使受教育的大学生转换为传播与自主践行爱国人生观的主体,这才是正确的建立与引导。

在自然界中,正确的人生观无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阶级社会里和制度下,人生观有进步和落后之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然而,爱国主义人生观是无阶级与先后之分,是为思想之重,为人之本。

2、以大学生道德观激发爱国价值观

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的关系的系统认识。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像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也在网络上不负责任的指责中国不如欧美日,还有辱骂发表爱国言论的人。为一己私利在网上公开毁国家尊严。为了利益就损害国家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一个对自己祖国都可以出言不逊的人,可想而知这个人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可想而知,一个正确的道德观是多么重要。不能让当代大学生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鞭策荒诞的“事实”,更不能让大学生萎缩在人性的最低点任人欺负。应让大学生多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加大思想的教育力度,多接触爱国志士的人文故事,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能够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使以自己国家为底线的爱国主义道德观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观,从而推动一个正确的社会秩序,从而使国家得以向正确的道路发展。弘扬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观,以期唤起大学生的良知,净化大学生的灵魂。

3、以大学生社会观牵引爱国价值观

社会观与世界观大同小异。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不言而喻需要形成一个正确的社会观。当代大学生总是高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对社会没有贡献,对自身没有提高。正确社会观的建立于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必须要有社会公德,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协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大学是培养成熟社会人的教育场所,大学生有义务为社会整体和谐与进步尽到责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就是全民族的公德意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创造主体,如果他们的公德意识没有提高,那么社会的进步就可能成为空想。不能让我国处于一个混浊的,慌乱的,无序的社会秩序。要引导大学生兴盛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现象。爱国,便是要渺小如尘埃,壮丽如大海。

维持社会公德,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践行爱国价值观的必经之路。

总而言之,爱国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而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永恒的可图,祖国在发展,大学生就不容懈怠。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是最重要的。要让我们的中国在历史与未来中让人心生自豪,要让爱国价值观践行到每一个大学生的行动中。

【参考文献】

[1]顾炎武. 日知录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

[2] 吕思勉. 中国简史[M]. 群言出版社出版,2015

[3] 周国平. 人生哲思录[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4] 唐志龙. 培育爱国价值观的三重维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第3期

当代大学生心理培育 篇12

一、大学文化观点举要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 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从现代大学创立之初, 大学文化就与其相伴而生。当前, 在关于大学文化的研究中, 人们对大学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 先后出现了“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主要观点。

有的学者定义从要素角度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必须包括四个方面:即大学是一种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创新型组织, 大学文化是其基本属性;大学文化是社会不断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大学文化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 其核心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再造;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影响和贯穿于大学发展的各个方面。

有的学者从大学的文化属性上认为, 大学即文化, 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有的学者以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大学文化:大学文化, 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 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 这就是万世不朽的大学文化。

有的学者从文化的组成角度上对大学文化定义为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几个方面构成的。如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 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 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原国家教委高教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教授认为, “大学文化的灵魂是精神文化, 它包含价值体系、教育观念、人文氛围。”南京师范大学王长乐博士认为, 大学文化在我国就是高教文化, 因为, 如果按国际通行的标准, 我国真正称得上大学的学校并不多。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认为, 从广义上讲, 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整个大学教育;从狭义上讲,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 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

笔者基本同意以文化的种属和大学的类属两方面来理解大学文化, 这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大学文化概念主要偏重于精神文化层面;而广义的大学文化概念则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等视为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它们的各自特点,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是理解大学文化的根本出发点。概而言之,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 在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而逐渐积淀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学术氛围、大学制度、价值观念、学风校风、科技成果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行为模式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本身之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基本内容包括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当代大学文化的生成机理

大学文化并非自在自为的产物, 大学文化的生成, 是一所大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和实践, 并非一日之功, 需要一代人, 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精神培育。

1.“人化”与“化人”——大学文化的实践生成。

我国最早的“文化”概念来自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因此, 在汉语系统中,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 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是一个“化人”的过程, 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同样, 文化的生成也是一个实践过程, 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学文化的生成也是一个“人化”的过程。由此可知, 大学文化的生成首先是教育教学等一系列教育过程的积累, 同时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大学生活、学习等全部活动的总和。

2. 共性与个性——大学文化的民族生成。

在大学文化的生成过程中 (无论是西方大学, 还是中国大学) 都有一些固有的、本质的共性特征需要培育:追求真理、思想自由、精神至上。也正是这种特征, 决定了大学文化应该走在社会前列, 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 由于东西方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历史进程、意识形态、个性追求等一系列的差异, 也使得大学文化天生就会打下民族的烙印。西方的希腊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孕育了西方大学实证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当代大学虽然主要承袭了西方大学的建制, 但孔孟哲学和书院传统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文化的生成。中国当代大学的鼻祖北洋大学和京师大学堂等, 无一例外都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格局, 蔡元培先生等教育先驱既是旧文人又是新学者。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既体现了面向世界的开放胸怀, 也包含了“道并行不相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中国内核。

3. 冲突与整合——大学文化的时代生成。

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 (Huntington·Samuel·P) 撰写了著名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 书中把世界的冲突归结为多个主要文明之间的冲突, 现在看来有其合理性和重要的借鉴价值。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使包括大学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世界互通互融的洗礼, 冲突在所难免。大学文化的生成既要以“六经注我”的姿态主动吸纳和整合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信息化时代的最新理念, 又要以“我注六经”的方式在冲突中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文化自觉性。

4. 继承与创新——大学文化的功能生成。

传统大学以科学研究和培育人才为两个基本功能, 与社会的联系并非如现在这样紧密。教师和学生穷经皓首终其一生地研究和学习, 仅仅是为了理性、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大学再也没有了以往象牙塔般的宁静, 而更多地投身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 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强大, 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指挥棒引导着大学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笔者认为, 脱离社会的一味追求理想状态固然不切实际, 但我们更应看到, 大学的本质还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分类别的“专门技术人才”, 更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体。因此, 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是大学文化生成中的最关键因素。

三、当代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培育方式

大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要遵循其基本特征, 即在本质属性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在目标定位上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基本理念上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科学发展;在核心要求上要以师生为本。

1. 彰显精神, 打造核心。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征, 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 是生生不息而又与时俱进, 永恒照耀大学天空的理性之光。凝炼独特的大学精神, 是大学文化培育的核心。一要在总体设计上对大学精神进行深入弘扬, 真正做到“校园景观里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二要在媒体文化上, 加强对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名师、名家、学者的宣传力度, 必要时可成立典型事迹宣讲团, 典型引路, 促进宣传。要建设好校园主页, 增加大学精神展示窗口, 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三要在环境文化上, 进一步挖掘大学办学历史中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事件的文化内涵, 突出大学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努力做到每处景点都是精品, 每处景观都有故事, 为大学文化提供持续精神动力。

2. 顶层设计, 科学规划。

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广泛调查研究制定大学文化培育与发展规划, 提出分步实施的具体措施。要对制度文化、网络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相关大学文化建设问题, 统一制定意见并协调、指导各单位、各部门, 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师生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3. 载体推进, 文化育人。

一要在治学方面, 大力提倡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学术风气, 反对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风气, 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培养体系中。二要在育人方面,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弘扬大学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 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人心, 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三要在队伍建设方面, 围绕教书育人,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最大限度地释放管理和服务人员文化育人的职能, 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 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四要在文化活动方面, 精心设计, 创建直观的静态文化;培育精神, 创建高雅的活动文化;打造品牌, 创建高水平的竞赛文化;强化引领, 创建可控的网络文化;拓宽外延, 创建活跃的体育文化;从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对待人生, 融洽人际关系, 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桂芝等.探寻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学习与探索, 2007 (1)

[2].李晗龙, 高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学术交流, 2010 (2)

[3].唐家玮, 李晗龙.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9)

[4].李晗龙, 高军.中俄青年自组织现状及特征比较研究.中国青年研究, 2011 (12)

上一篇:加强城市污水管理下一篇:中学英语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