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2024-10-19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精选6篇)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1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成尚荣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谢维和

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柳海民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郑国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长、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温儒敏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方 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

■本报记者 汪瑞林

日前,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杂志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在清华大学大讲堂举行。

去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出基础教育领域41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带领的团队完成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何看待主题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如何看待课程整合的意义与价值?在成果推广会的高峰论坛上,几位嘉宾就此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优秀教学成果源于长期丰富的实践

成尚荣:今天的这个“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会”是富有中国意义的。推广会首先让我们回到事情的本身,那就是回到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但是回到本身还不够,还要超越,这个超越就是从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走向课程,走向课程的整合,还要走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柳海民:窦桂梅是我的博士弟子。她的语文主题教学相关成果获得了“东北师大优秀博士生论文”的荣誉。优秀的教学成果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第一个就是坚实的基础。优秀的教育成果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有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到目前我们依然在使用,依然具有勃勃的生命力,比如法国卢梭的自由教育、美国杜威的生活教育、中国孔子的启发教育,都是一辈子奋斗的结果。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的成果,经过了20年的时间积累才形成。

第二个特征是丰富的实践。我们通常认为理论生成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理论的演绎,一个是实践的归纳。清华附小的语文主题教学既有单篇经典的主题教学、群文主题的教学,还有整本书的主题教学;既有语文学科的主题教学、跨学科的主题教学,还有刚才大家看到的超学科消弥式整合。多种多样的素材,生成的主题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但窦桂梅没有忘记,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语文立人,先是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语文的核心素养,进而发展成语文立人,也就是形成学生发展的全面的核心素养。

第三个是持续的探究。成果处在教学和研究的一个互动的完整的链条之中,不懈的研究不仅不断地改善教学,也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四个特征是理论的升华。将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升华成带有普遍性、概括性的“道”。这不仅需要长期的教学经历,更需要开阔的视野,要能够知晓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以及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很好地凝练和生成这样的主题。

成尚荣:作为窦桂梅的导师,柳海民教授告诉我们,其实窦桂梅老师本身也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教师发展的主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是什么?就是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同时,只有经过长期的提炼才会形成实践模式。

母语教育应聚焦于培养完整人格

李方:我想从语文教学和母语教学的角度谈谈感受。母语是每一个孩子的启蒙者,是每一个孩子的言语之母、认知之母和学习能力之母。在当今信息时代,母语也是交流之母、传播之母,同时母语还是思想思维之母、责任之母,它有价值趋向,语言是有价值的。它也是文化之母。在小学阶段母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母语课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主题教学有目标,有序列,也有方法,还有价值,最终聚焦到家国情怀和完整人格的培育上,是非常完整的语言教学新的体系,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推广。

成尚荣:简单概括李教授的发言,小学语文主题教育的主题就是对母语的一种热爱。对母语,要理解和学习并重,而在母语的背后,站着一个完整人格的人。

主题教学是整合的开放的情境化的

郑国民:我对主题教学谈三个观点。第一,主题教学是整合的。我们原来的语文教学存在碎片化、知识琐碎化的问题,使得学生淹没在了字词句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练习当中。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会整体运用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主题教学是整合的,就是想突破原来语文教学过细的碎片化的训练。主题教学使得语文课程本身是整体性的,同时也整合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二,主题教学是开放的。一个教学单元一个主题,选择三到六篇课文,几篇课文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开。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这样的主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思考同样的问题,然后感受到不同的表述方式的力量。

第三,主题教学是情境化的。任何教育如果不和孩子的生命、生活发生关系,都是干瘪的、缺乏活力的。主题教学在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教育场地当中,承担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在主动地积极地发现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在真实的场地当中、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而不是老师简单地给他布置一个作业,简单地一个个知识点重复,简单地一个个能力点训练。我们原来语言教学更多的是让孩子模仿,实际上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是创造的过程,孩子书面的表达、口头的表达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成尚荣:主题教学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开放的,主题确定以后有不同的表达,它的核心是创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主题不是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己创造主题,说到底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主题,把语文的主题和儿童发展的主题两个主题重叠起来,语文才有希望,语文教学才有明天。

课程整合要在给定空间下有所作为

温儒敏:主题教学非常好,特别是在小学,但到中学用起来恐怕就比较困难,特别是科技整合,科技类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它有条件,对教师的水平要求非常高。整合不是目的,我们还要完成语文的基本任务。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最基本的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就是教会未来的公民熟练、通顺、得体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科设立、分科教学有它的毛病,也有它的道理。分学科这种教育形态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国际上都是这样的。有些任务就是要依靠学科来完成的,所以学科的设立与打通,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全面地看。

现在大家都讨厌语文讲得那么琐碎,那么死板,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但是大家都在做,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回避不了的现实——高考和中考。我们的改革只能在巨大的现实里面考虑。既让学生考得好,家长满意了,地方上也满意了,同时又不把他们的脑子搞死,能不能做到呢?我想这个是可以做点工作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学科的基点,在这个基点上扩展到主题教学,再到科技整合,而不是要颠覆以前的东西。

课改已经搞了13年了,有巨大的成就,一些新的理念、先进的理念,普及了,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甚至与搞课改之前相比,学生们的负担更重了。为什么?原因不在老师、不在学校,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使然。作为小学老师、小学校长,应该思考,在给定的空间中能做什么,能改一寸是一寸,能改两寸是两寸。对于课改,也应该总结一下,现在的课改也好,修订课标也好,要进两步退一步,要不然制定出来的课标也好,先进的理念也好,大家只能欣赏不能运用,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成尚荣:在当今大环境之下怎样变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很多问题不是出在课改本身,而是我们整个体制和环境,但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温儒敏教授还提醒我们,主题教学课程改革要有基点,出去了还要回来,在某种场合我们进行课程整合,但在整合时不要忘记学科本身独特的价值。

小学阶段教育要突出“顶灯效应”

谢维和:我个人觉得,清华附小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有两点是非常值得重视和肯定的:一是校长和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教育是要有个人魅力的,窦桂梅老师的个人魅力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二是这样的一种主题教学,包括在这个主题教学基础上形成的“1+X”课程体系,特别符合小学教育的专业性规律。

前面四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多次听到一个词叫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大家想想看,当一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中学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不要笼统地讲基础教育,我们要把基础教育分成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的层次和阶段。而小学课程的特点也就在于这种“直接的完整性”,就是这种“顶灯效应”。而中学教学是分科教学,恰恰具有一种间接的完整性,或者说是探照灯式的教学,帮助每一个中学生走进一个个具体的房间、一个个具体的学科。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课程和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非常好地体现了小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小学生成长的规律。

成尚荣:谢校长讲了窦桂梅老师的个人魅力,但是谢校长更强调的,还是个人魅力背后的东西,那就是教育规律。谢校长进一步说,不能笼统地讲教育,只有把这个规律把握好,个人魅力才是真正的魅力。主题教学正是窦桂梅校长把个人魅力、个人天赋与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整合在一起,体现出真正的魅力。谢校长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那就是探照灯和顶灯。我们的“顶灯”在哪里,我们的直接的完整性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后的主题教学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让我们的小学教育永远在孩子们的头顶上亮起照亮学生未来道路的那盏“顶灯”吧!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如何才能顺利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 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 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 “核心素养体系” 这个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 “关键”因素。

因此,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 培育核心素养, 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思想的具体化、 明确化与深化, 同时也吹响了整个课程、 教学和评价从 “学科本位” 到 “学生发展” 本位转型的号角。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 培育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追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为一门以育人为主旨的学科, 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初中生的三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整合, 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表现出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立场、 有理想的中国公民。 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国家在情感上和理智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及 “情为祖国动、 情随祖国动” 的自觉行为。 具体来说, 就是初中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 要热爱祖国, 忠于祖国, 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有中国立场、 中国情怀, 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中国的国情, 理解和自觉拥护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拥护中国共产党及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 能关注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 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确立为中国的发展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的志向,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增强民族自尊心、 民族危机感和民族责任感。“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对于国家、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政治上的认同, 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 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 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培育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思想、 有理智的中国公民。 21 世纪,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 信息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时刻处于一个多元文化、 多种思潮、 多种价值观的漩涡之中。 初中学生要成为一个具有 “理性精神” 的中国公民,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分清善恶、 是非、 美丑,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坚持原则, 坚守底线;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 看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自觉抵制腐朽思想、 落后思想的侵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弘扬正能量。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育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自尊、 守规则的中国公民。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 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中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因此, 培育学生的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对初中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 积极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够促进初中生依法自律,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担当、 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一个积极的社会参与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如: 诚信友善, 自律自强, 言行一致, 孝亲敬长, 富有同情心, 对人对事负责等, 需要处理好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群体、 个体与社会、 国家乃至国际等多种社会关系, 需要有家国情怀, 能心怀天下, 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包容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人,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里, 我们时刻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成果, 关注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动态, 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建设的迫切心情。因此,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是促使初中生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保证。

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这四个核心素养在内容上相互交融, 在逻辑上相互依存、 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有机整体, 对促进和推动学生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其中, “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灵魂, 是 “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的共同标识, 决定学生成长的方向。“理性精神” 是达成 “政治认同”、 形成 “法治意识”、实现 “公共参与” 的主观条件。“法治意识” 是 “公共参与” 的必要条件, “公共参与” 是 “法治意识” 的必然表现, 是 “政治认同” 和 “理性精神” 的必然结果。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渠道, 对学生进行本学科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 和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对于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健全人格修养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 思想品德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也是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

三、 思品教师在培育核心素养中的应对与担当

思品教师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培育者的重要角色。 思品教师要积极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在改革中勇立潮头、 有所担当, 在专业发展中需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做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 就要做一辈子学生。 教师职业注定要 “活到老, 学到老”。 思想品德教师应把终身的学习 “内化” 为自觉的行动, 在学习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增强教育的慧心。 教师应积极学习党中央文件和重大会议精神, 树立立德育人理念; 主动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理念,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细心观察学生学情,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做创新行动的学习者。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不付诸于实践, 势必出现教育教学中 “穿新鞋走老路”, 说一套、 做一套的 “两张皮” 现象。 唯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勇于尝试、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 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 提升自身的教学品味和教学品质, 炼就教育的智慧, 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此, 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 教法, 更要关注学情、 师情、 班情、 校情, 还要通过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课堂观察技能、 群体合作技能、 情感交流技能、 课堂纪律组织管理技能、 组织学生活动技能、跨学科互动素养、 媒介素养等等。

做反思研究的学习者。 俗话说,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新形势下, 思想品德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要走出原有的惯性和禁锢, 有所突破进, 推陈出新, 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更应有永不停步的反思和持续研究探索。 学习 ———行动———研究, 再学习 ———再行动———再研究, 唯有这样,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享受教育的快乐, 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和核心素养, 丰富教育的智慧。 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或教育教学细节的追问、 审视、 推敲、 质疑、 批判、 解剖, 对课堂问题的追根溯源、 剖析思考、 改进完善,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从蒲公英课程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3

关键词:课程基地;大数据;实证研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A-0086-05

2012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薄弱初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根据要求,课程基地建设要体现课程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结合,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以学生为主体,在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简言之,通过优化学习平台和环境,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13年9月,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蒲公英少年内涵养成课程”成功申报为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于2015年3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优秀项目。

一、理性思考,明确课程建设定位

课程基地建设涉及“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培养怎样的人”,既有短期目标,是学生升学的现实需求;更有长期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培育。“怎样培养人”既包含课程实施的结构确定,也包含课程实施的策略选择。

至此,蒲公英课程就关涉了“薄弱”、“课程”、“核心素养”三个关键词。

就“薄弱”而言,我们必须自问,是学生薄弱、教师薄弱,抑或是学校薄弱?一般理解,更多的是学生薄弱,那么学生究竟薄弱在哪里?是否也有优势存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学生今天薄弱,是否就意味着他们将来也是薄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课程”而言,我们需要为这些所谓的“薄弱”学生设置怎样的课程,而使得他们的未来不薄弱呢?显然,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指向短期的升学目标,更应该关注长期的“核心素养”;也只有培育提升了他们应对未来生活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得他们在未来成为国家、社会的合格甚至优秀公民。

就实施策略而言,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在考察了全球人类发展历史后提出,人类思维历经了神学冥想、玄学推理最终应该走向科学实证[1]。也就是说任何措施和办法,只有经过实证研究,才能成为一种规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在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学校办学同样也不能仅停留在感性经验、玄学推理的层面上,而更应向数据分析、理性思维、实证研究转变。只有深入细致了解学生背景、思想动态、个性特点、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环境适应、家庭支持等诸方面情况,学校才能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先生领衔主导的“青浦教学实验”,正是通过近30年的时间,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才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学校综合运用了各个数据平台,采集了约75万个基础数据,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分析汇总,结合国内外先进理论成果,构建并实施了“蒲公英课程”。

二、了解学情,厘清课程建构本源

1.多元的学生来源,薄弱的小学基础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学生历年保持在900名左右,目前学生的构成情况为:男生占58.1%,女生占41.9%;非本市户籍占97.1%,其中安徽34.2%、江苏外市25.2%、河南14.7%、四川11.2%,共涉及全国21个省(市、区)、122个地级市、263个县级市;学生来自9个民族;学生幼儿园阶段来苏州占33.1%、小学低年级来苏州占32.2%、小学高年级来苏州占30.1%、初中来苏州占4.6%。从学生毕业的小学来看,36.7%为本地公办小学、53.2%为本地简易民办小学、10.1%为外地小学(大多也以简易民办小学为主)。18.8%的学生有过转学1次的经历,12.9%有过转学2次及以上的经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来源呈多样化状态,其文化背景构成也呈多元化状态,但他们中的97.1%有留在苏州升学和发展的愿望,这相对来说又是一种一元化倾向。

再来观察几所简易民办小学的办学状态,其人均占地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师生比、班容量、持资格证教师比例、学历达标教师比例等几项主要指标,大多不太符合一些底线标准,其中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与标准还有约20%左右的距离。从课程开设和设备师资情况看,这些学校艺体教师缺乏,艺体课程开设不足,专业室场基本没有,教学难度系数偏低,其中英语仅为约0.2(最高为1),其余科目在0.3—0.5左右,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未开设。从教学状态看,该类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同时也难以提高,这些情况也是由学生多次转学而导致),加之设施设备相对匮乏,在教学过程中机械训练方式约占92%、拓展思考和实验探究仅约占6%和2%,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相对比较陈旧,对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学习圈理论”,其应有的“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基本断裂,因此他们能主动完成作业仅占22.1%、基本能完成作业占57.3%,20.6%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习惯。学校历届初一学生入学调研成绩也与上述情况相互印证:2010、2011、2012级学生总分合格率仅分别为28.5%、17.9%、16.9%,其中英语合格率仅分别为24.9%、15.5%、14.5%,语文、数学略好。

2.缺失的家庭教养,较高的心理预期

考察学生的家庭环境发现,62.8%的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81.7%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20平方米,且77.4%的为多子女家庭;60.1%的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元,教育支出一般只占家庭支出的2%(约1500元左右);45.2%的学生居住地距离学校大于5公里,70.3%的交通方式为公共交通,因此上学用时比较多,35.1%上学单程需要近1个小时;父母回家的时间也比较晚,40.4%左右于7:30到家,对子女的关心相对也较少,只有2.5%的父母回家后会陪伴子女读书,每天翻看子女作业约仅占15%—35%(年级不同略有差异)。可以发现,由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居住距离较远,下班时间较晚,教育投入偏低,客观上能够在教育上给予孩子帮助的资源比较有限,而且孩子的学习、思想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及时在家庭教育中被发现并被纠正,容易降低学校的教育效果和孩子的学习效果。但调研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却并不低,97.1%希望他们在苏州升学,64.8%希望他们在苏州参加中考和高考,并考上理想的四星级高中和大学。这使得学校在正确引导、家校共建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更大。

3.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弱的心理能力

考察学生的各项心理特质、心理适应以及情绪能力等维度,我们发现,由于小学阶段原有基础较差,生活多变,家庭支持较少,成功体验较少,带来了心理适应能力较弱,低分等级占85.6%,高分等级仅占2.3%;自信心为3.6分(满分5分,下同),明显不足;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仅为2.5分。

但同时学生的责任心为4.2分(由于生活在多子女家庭、负有照顾责任)、进取心为4.2分(受父母在苏打拼影响)、实践能力为3.8分(需要承担家务劳动甚至有时还需要帮助父母)、情绪智力为3.6分,相对较强;而对应上述较弱的心理适应,学生对学校的适应能力则较强,低分等级仅占16.9%、高分等级占25.2%,显然这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利条件。

三、尊重规律,关注课程实施要素

1.蒲公英课程的目标确定

什么是课程?纵观国内外各种流派,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界定都是描述性的,却又是在不断地从描述走向实践、从现象走向本质;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课程是经验或内容的总和;二是课程包含内容的传递进程。由此,可界定为:课程是学校根据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总和及其传授过程。这一界定其实也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了“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蒲公英课程的教育定位在哪里?97.1%的学生毕业后有意留在苏州发展,这就是定位。苏州当下的情况怎样,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会是怎样、可能会是怎样?这都需要在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因此,蒲公英课程融合了苏州城市精神,它基于教育事业、社会、家庭、学生自身发展等多重需求,以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苏州公民为目标,力求以实际有效的课程来帮助学生融入苏州,逐步体验、理解并塑成苏州城市精神——崇文、融合、创新、致远。

2.蒲公英课程的总体构成

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泰勒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2]。其实,对于一所学校的课程建构而言,重要的不在于选择哪一种定义,而是要研究各种定义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要研究学校中不同类型的学生情况以及由此确定的育人目标。

以往,教育工作者在潜意识是将学生看成为一类人、一群差不多的人[3],而面对未来,当下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能倾向,知识也是在不断接近真理过程中可变的。同时,基于各种社会需要,应该把这些需要转化成不同的课程目标,以活动为取向,注重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基于此,蒲公英课程在构成中,以学情为基础,认真分析,不断改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我们看到,学生实践能力、情绪智力、责任心、进取心、学校适应能力都相对比较高。为力求顾及每一个不同学生,促进和帮助学生形成探究、体验周围世界的手段,蒲公英课程通过活动来获得学与练的感知,获得学养、思想、心灵成长的感悟,以积极心理促发自我修习、内省,构成素养认知体系,促进文化内涵的养成,达到做中学、做中悟、做中乐的多元目标。实践中,蒲公英课程以文化适应、文化探究、文化传播三个层次,紧扣学科、德育、综合实践三个维度,同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业实情,从兴趣、能力、习惯等角度出发,设置多样的活动课程和激励措施保证学生获得科学、智慧、有效的辅导,实现提高学业质量的高效率、高效能。就学科课程,蒲公英课程提炼学科课程中实践活动的内容,将知识融于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个性等多方面素养;就德育课程,蒲公英课程整合各类专题活动,形成德育立体化课程,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公民素养、城市文化等德育内容融于活动中;就综合实践,蒲公英课程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根据学情、校情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目标,给予学生体验、历练、实验的平台。经过近2年的建设,一共开设了思维训练、艺术熏陶、网络技术、特色文化等十大门类近60门课程,有效提升科学、人文素养。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蒲公英课程将课外活动以及能潜移默化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学校文化、校园环境、班级文化、环境布置等囊括进来,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价值观起到积极正向作用。

3.蒲公英课程的基本特色

考察我国历次课程改革所归纳的课程分类,有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分科与综合课程,知识与经验课程,显性与隐性课程等不同的分类方式[4],概念上越来越丰富,结构上在不断走向复杂,而走向复杂的另一面才是越来越接近本质、特色更为明显。

狭义的课程就是“学科内容”,侧重于以学科为中心,关注学科、体系、知识、逻辑;从广义上来讲,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感悟”[5],这是关于人生观的论述,侧重于关注人的经验,尤其是关注经验获得的过程及其对于未来生活的作用。应该说就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显然后者更应该受到关注与实践,这就是“授人以鱼”抑或“授人以渔”的差异。

“蒲公英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儿童中心”为理论基础,以综合实践为抓手,整合国家、校本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并优化重组原有学科知识体系,更多以主题教学为呈现形式,重整各类课程中内涵养成的要素,重建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形成了“活动养成”的基本特色。如蒲公英课程中的“网页制作”、“品绣江南”、“身边的植物”、“魔术气球”、“无人机”、“光华国学”、“光华音乐”、“光华美学”等课程,均由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心性、品德与知识。在近60门实践课程、287项德育活动课程中,以“活动养成”为特色的课程占了近75%左右。其实,不论何种形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跑道。

4.蒲公英课程的学科关联

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往往会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诚然,两者是学校教育中基本的课程类型,也便于操作,但我们更应该把两者看作是一种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但由于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学科教师往往只关注本学科的逻辑知识体系,当面对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则是片面的,也容易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尽管活动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这一缺失,但由于活动课程本身也是依靠学生兴趣、需要而定,往往又缺乏严格的计划,甚至还会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因此不易使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课程的短期目标实现就会出现困难。那么,如何使得两者更为紧密地结合呢?这也是现实需求对蒲公英课程的拷问。

蒲公英课程在实施时,提炼学科课程中可以采取活动形式的内容,将知识融于活动,同时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丰富学科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目标,要求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必须同某一门、甚至几门学科的某一个、甚至是某几个知识点作对接,勾连越多则越有利于弥补学生的学科知识。同时,蒲公英课程注重采取“主题式教学”的方式,以主题为依托、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课程要求、以活动形式来加以呈现和实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前述2010、2011、2012级学生在中考时,总分合格率由原来的20%左右分别达到了85.1%、80.5%、73.9%,英语合格率也从原来的15%左右分别达到了50.4%、57.3%、50.8%。,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

四、深入实践,指向核心素养培育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OECD经合组织等提出以素养(competence)为核心,来推进未来课程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OECD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指标,指标本身不构成一套独立体系,它们是整合在一起的,素养应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项指标表现的程度不同。[6]近年来,国内理论工作者也在讨论核心素养的构成,大致归纳出了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三大类。[7]于是产生了大量不同的命题,如:“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那么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8]。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笔者以为,核心素养应该是“可教、可学”的,可以先天获得,更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且是可以通过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的课程教学来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且一经习得,应该可以终身受用。

或许,基层学校、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还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关系,以及和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关系。或者说,通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怎样的核心素养以使得他们终身受用呢?更为直接的老师则会提问:面对人的生存生活需要,有哪些核心素养起作用呢?核心素养究竟由什么构成呢?在我们的蒲公英课程中是否能够培养呢?

面对当下和未来生活,我们必须考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蒲公英课程将其转化为相对可理解、可操作、通过学与习的方式可获得的“品德与修养、思维与思想、情绪与情感、行为与实践”四个方面。面对学情,蒲公英课程将能力目标设定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团队合作、组织规划、信息处理、动手操作、沟通表达、观察、反思与自我管理。这八个方面正是学生面对当下和未来生活所缺乏的。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珍视自我、融入集体、善于学习、热衷探究、热爱生活、保护自然、服务社会、国际理解。而这八个方面,同样是学生面对当下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蒲公英课程由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三个类别所构成,教师在认真实施过程中,同样会以相对专业的方式进行教授。在专业化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蒲公英课程的内涵被窄化了,又会产生类似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脱节的现象。毕竟,专业以狭小立身、以界线自守。因此,蒲公英课程要求,在实施中必须注重文化的渗透,尤其是校园文化、学科文化等的渗透,毕竟文化以广阔为业、以交融为本。因此课程重点关注了三个类别课程的融合,其交集即应为浅层意义上的“核心素养”(如图1所示)。而在深层意义上,蒲公英课程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求每一门课程应同各种思维品质相勾连,对接越多则越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各种核心素养定义或构成命题中,其中心亦可归结两个共同认识,即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那么,就学生而言,当下所缺失的,也是可以培养的,更是未来终身学习、生活所必需的是什么呢?蒲公英课程建设采取了大数据环境下的实证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经过两年的实践,在蒲公英课程的十大门类中,其核心素养分别指向了阅读、思维、信息、文化、实践、交流、体质、创新、艺术、品质十个构成要素。诚然,这十个要素并非孤岛,而更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融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更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来统领各学科教学,更应站在人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9]。唯有如此,才会让蒲公英课程富有蓬勃的生命和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有光,著.张森根,编.百岁新稿(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1.

[2][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9-50.

[3][4]季苹.什么是课程[J].中小学管理,2002(09).

[5]周采.外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5-310,337-338.

[6]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7]褚宏启.21世纪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人民教育,2014(10).

[8][9]成尚荣.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N].中国教师报,2014-11-19(12).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4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素养提出挑战。迎刃教育时代难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剖析化学学科本质,立足于课堂教学,可采用聚焦核心知识、建构思想观念、注重宏微结合、引导实验探究、启发科学思维等策略。

[关键词]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标志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立足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1]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聚焦核心知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魂,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根,是化学教学评价的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化学学科应有的贡献。化学学科知识就其重要性而言,可分为核心知识、次要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就是指那些在整个知识系统、学科结构中处于轴心地位,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关联作用,发挥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2]化学核心知识犹如植物的根系和经脉,具有内核性、统摄性和生长性。加强化学核心知识教学,有利于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集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硫的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硫,从知识主线上看,它位于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知识链的节点上;从化学性质上看,它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又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等特性;从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上看,它与日常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护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素材;从它所处的课程模块上看,它属于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看,它几乎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涵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关二氧化硫知识应当作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来组织教学,而三氧化硫则属于一般性的次要知识。教学中可通过物质分类、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和宏微结合等,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建构,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建构思想观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以及绿色化学观念等,多个条目均与化学学科思想或学科观念相关联。化学学科思想是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集合体[3],例如物质变化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以及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等。而化学学科观念是个体对化学研究对象、化学研究过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的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具有超越具体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4]例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等。长期以来,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的区别模糊不清,事实上它们是化学研究者基于不同角度做出的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共同体在头脑中构建的学科观念等同于学科思想,而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达成与学科思想相一致的观念。[5]所以,笔者以为在化学教学中不必刻意地区分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重要的是要通过无痕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自觉领悟与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氨属于必修模块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内容,喷泉实验是学生学习氨的溶解性和氨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喷泉实验的原理上,而将氨与水的可逆反应简单告知。笔者认为,喷泉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应放在基于实验现象的证据推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虽然必修模块中没有出现化学平衡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应对平衡思想有一定的认识。相反,锦程论文之家服务因为只有部分学生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就更应该在必修模块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平衡思想,以满足国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此,可在喷泉实验之后提出3个问题:(1)通过喷泉实验,了解到氨有哪些物理性质?(2)氨溶解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3)氨溶解于水后得到的溶液(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微粒观,并建议再补充一个实验:用吸管在喷泉实验的圆底烧瓶中吸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上套一个气球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冷却后再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此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实验现象的变化却可以让学生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有具体的感性认识,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化学必修课程学习中也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注重宏微结合。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宏观辨识要求,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探析要求,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符号表征要求,了解化学符号的蕴涵,使符号表征成为概括、提升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重要环节。[6]有专家指出,化学学习存在三种水平:宏观水平、微观水平、符号水平。[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把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置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条目之下,一方面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层级要求(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求对化学符号表征有所了解,能从基本的化学符号表征中解读出它们的宏观意蕴和微观意蕴。

例如,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时,要求学生从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宏观现象入手,推断出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能从乙烯与溴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和理解反应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正确书写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推测乙烯与氯化氢、乙烯与水、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教学中注重了宏微结合,化学方程式就不再是冰冷抽象的符号,而是赋予了灵魂的宏微结合的载体,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富有意义的建构活动。

四、引导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与实验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问题解决,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信息加工并获得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所以说实验探究既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又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学习苯酚的酸性时可采用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8],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观察苯酚样品及分子结构模型,展示苯酚软膏,阅读说明书有关条款,从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引出问题。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还是弱?

[猜想与假设]根据苯酚、乙醇、水分子中均含有羟基,猜想苯酚能电离产生H+,可能具有酸性。

[制订计划]设计苯酚与指示剂、Na、NaOH溶液作用,判断苯酚能否电离产生H+;设计苯酚在非水、非醇条件下与钠反应。设计苯酚钠溶液与HCl、CO2反应,进一步判断苯酚酸性强弱。

[进行实验]

(1)将少量苯酚溶于热水中,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

(2)将少量苯酚溶于苯中,向其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3)将少量苯酚晶体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振荡。

(4)将制得的苯酚钠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的一份中滴加稀盐酸,另一份中通入CO2.[收集证据]苯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钠缓慢反应放出H2,能与NaOH溶液反应,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或通入CO2,均出现浑浊。

[推理与结论]由于受苯环的影响,苯酚分子中的羟基变得活泼,能电离产生H+,表现出酸性,其酸性比H2CO3弱。

五、启发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科学推理、科学论证、模型建构、质疑创新等要素。

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表述为证据推理,上述苯酚的酸性探究实验中,学生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做出猜想,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苯酚具有酸性的结论,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基于证据推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一则教学案例。

模型建构源自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因而模型认知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它是在已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化学事实进行近似、形象和整体的描述,进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方式。化学教学中借助于模型认知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加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复杂联系或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例如,原电池教学时就可以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很好地体现出来。首先组织学生实验,通过铜丝与锌粒在稀硫酸中接触,铜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发猜想锌失去的电子转移到铜上去了.果真如此吗?学生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原电池的概念。猜想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过程。然而,这一装置具有普遍意义吗?将铜片换成石墨、稀硫酸换成乙醇试试?在此基础上建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模型,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否属于原电池?就需要借助模型认知,学生尝试从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做出判断。借助于模型认知,不管遇到怎样陌生的情景,只要将复杂的反应、陌生的装置与模型中的要素一一对应,就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必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渗透社会责任教育,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5

我校为了迎接12月份市教研室深度学习的培训,更为了有效提高所有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组织全体教师读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和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教授郭华所著的《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本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最近有幸的拜读了这本书,对于教师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获益匪浅。

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我们教师要有哪些转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我有以下认识:

一、思想品质要高尚,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身为一名教师,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体育教师本身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并忠诚于教师事业,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举止文明,以身作则,要有积极上进的思想,抵得住享乐主义的诱惑。热爱体育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够做好这份职业,如果体育教师能够真真正正的热爱体育和体育教学,就能很好的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够更加喜欢上体育,进而有兴趣去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融入学生中去,去上体育课,事半功倍。

二、体育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体育教师要寻求新思路,积极主动的把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比如在水平三前滚翻教学中,由于滚动过程要流畅,教师很难清晰的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我们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把技术动作过程慢放,学生也就很容易的观察到每个细节,大大缩短了掌握技术动作的时间。体育教师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互联网+”的时代,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尽最大努力掌握好现代化信息技术,真正的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三、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师更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储备,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时时刻刻不断进修,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这样不但会让学生更加尊重你, 使学生产生依赖感,而且还能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得到激励和鞭策。此外,体育教师还得要有宽厚的知识储备,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四、体育教师要提高备课意识。日常工作中,很多体育老师备课很松懈,不太重视,认为体育课就那么回事。其实并不是那样,通过我的体育教学经历发现,没有充分备课的体育老师课堂教学往往效果差,学生不仅不能好好掌握技能技巧, 而且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导致教师威信逐渐丧失。因此我认为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在备课中要吃透教学大纲, 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处理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篇6

周一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体系。它把我国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关系到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此,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战略主题,其关键便在于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深度推进,靶向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是学生在面向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脚点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决胜环节在课堂。这是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过程和效益,最终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承载、实行,并落实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课堂”与“教室”是两个联系紧密但又截然不同的概念。确切地说,“教室”只是一个建筑空间,而“课堂”却是生命共同体同成长共发展的一个神奇圣坛,诸多大脑在这里产生了各种矛盾的冲突,引爆出多样奇妙的联想,闪烁着多少智慧的火花„„于是,教育质量从这里落实,办学效益在这里体现,未来人才从这里起步,名校名师在这里铸就,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十三五”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方向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新格局,它必然昭示着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因此从“十三五”元年始,如何建立当下课堂教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体系,无疑是目前探索如何真正把提升儿童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实践的重大命题。

一、课堂需要“创新”发展

把创新纳入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理念体系,并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过去我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建设,更多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和效率。然而今天,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创新的意识去培养创新的人才,又如何在未来的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创新”是它的第一动力。课改的不断深化,带来了教育的诸多新常态:教育发展提速,课堂结构升级,必然带来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改变。“以生为本”“以学为重”正在不断颠覆传统课堂片面强调教师掌控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的时代转型能获得成功必然要呼唤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这不只是理念要创新,课堂教学的资源开拓、教材选配必须同步创新。更不容忽视的是在实践层面上至关重要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导学方式等,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方能使创新发展真正落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处。特级教师季科平的一课“《窗边的小豆豆》家校共读交流会”,比较充分地显示了语文课堂全方位创新的特色,颇值得关注。《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本小朋友爱读的书,淘气的小豆豆被迫退学后,来到小林校长主持的“巴学园”上学。在那里,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阳光般灿烂的天性,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课前,季老师已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和家长,展开了“亲子共读”的活动。同时又把孩子的课外阅读、家庭的“亲子共读”引入到课堂作为阅读的交流指导课。在课堂上,不仅有学生,还有部分家长和听课老师。大家一起快乐地聊读书感受。孩子聊的自然会更关注小豆豆在巴学园里那阳光灿烂的童年,家长更关注是豆妈的那份耐心,听课老师则更关注小林校长的学生观、教育观。大家一起回忆内容,链接内外,都有自己的获得感。从中,教师引导大家重点聚焦之后,让学生当堂写了“好书推荐语”,家长写“心愿卡”,并继续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家庭的“亲子共读”。显然这是一堂很有创新特色的语文阅读指导课,把家校连动、亲子共读引进课堂,深度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狭隘、单调、僵化的局面,学生、家长、执导老师和听课老师都成了充满活力的课程资源。

二、课堂需要“协调”发展

“协调”在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课堂教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时空、同发展的综合体。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存在,如师与生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人与物的矛盾、讲与练的矛盾、思与行的矛盾、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内与课外的矛盾等。这是因为课堂教学关乎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诸多的矛盾并不是坏事,正是课堂教学存在价值的本质呈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我们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存此去彼,甚至也不能过分的厚此薄彼,而是要亦此亦彼,在“对立”中看到其中的“统一”,在“共生”中求得融通的“互惠”。这种课堂哲学的灵动视角,应当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公共理性。这其中得以融合的关键便是“协调”。《现代汉语词典》对“协调”的解释是“配合得很好”,可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矛盾,不是两者之中选其一,而是要讲矛盾双方的“配合艺术”,求得平衡点,从而达到课堂的“协调发展”。

《特别的作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说的是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带到教室里来。于是同学们带来了有紫丁香的花瓣、有杨花、有柳枝、有青草、有画下的画„„“为什么课题叫‘特别的作业’,它指的是谁的作业?”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让小朋友去读、思、议。不料,同学们争论十分激烈。有的认为当然是小丽的作业,她不摘花,用画来代替,体现了她对大自然的爱护;有的说是小龙的作业,他带来了一只装在纸盒子里的蜜蜂,准备展示后放回大自然„„不料,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争论。执教老师在众说纷纭的当口,找到了一个争论的原点:老师布置的“特别作业”(课题)是什么?学生齐答“找春天”。现在我们不妨仔细读课文,深入思考一下,同学们的作业有不是“春天”的吗?对呀,既然找来的都是“春天”,就都是“特别的作业”,为什么只能是其中的一个呢?小丽的作业固然完成得很特别,小龙的作业也与众不同,但其他的作业难道就不特别吗?何况课文中老师还说“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大家都找到了春天”。由此看来,语文课堂的协调发展,关键还得牢牢抓住语文课程之本,即语言和思维,对课文的语言做深入的合乎逻辑的思考,这不仅是抓住了语文之本,也是获得了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课堂需要“绿色”发展

如果说自然界或社会是个“大生态环境”,那么课堂就是一个“小生态环境”。有人说课堂是由三个“四十几”构成的“圣坛”,即四十几个个体(师生)、四十几分钟(一节课时)、四十几平方的空间面积,但这三个四十几构成的特殊环境,却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因为那是未来人才的成长之地,称其为“圣坛”,自有它的意蕴。课堂的绿色发展乃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所以不能以为强调课堂的绿色发展理念,就只是要加强生态教育,美化课堂环境。当然,这也是应有之义,但不能仅仅于此。绿色发展的实质应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应突出育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真正让教学回归本质,让儿童站在正中央。教学的以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在自主、真实表达见解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认知度和思考力。这样适合学生生命发展需要的课堂才真正是“绿色”的。教学《珍珠鸟》一课(人教版),学生对冯骥才写于文尾的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提出了不少异见。有的说,小珍珠鸟不是因为作者的呵护而对他产生了信赖,原因是小珍珠鸟根本不知道人类会伤害他,当然就不会害怕。有的说,为什么笼里的大珍珠鸟一定要召唤小珍珠鸟回笼子,难道它和作者之间没有信赖吗?还有的说,既然作者这么信赖珍珠鸟,喜欢珍珠鸟,为什么不把珍珠鸟放了,还他们自由呢?把珍珠鸟关在笼子里,这也叫信赖吗?„„当然,这些问题很复杂,关系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人类关养宠物的价值考量等,教师一时也回答不了,就说:“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很深刻,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做深入的探讨,之后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说到底,学习就是学生的质疑,学生的探究,学生的成长。教师一时答不上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再探究,直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有了“绿色”的生命意蕴。

四、课堂需要“开放”发展

开放是大国崛起和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课堂教学品位提升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根本点。现代课堂教学的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中华传统教育的诸多精华,不应妄自菲薄,要让华夏文化的血脉,在现世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此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则要拓宽国际视野,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类教育资源于课堂教学,把全球优质的、前沿的课堂教学理念、策略、模式、方法引进来,为我所用。在课堂教育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探索双层面,引入先进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当然,在开放发展的大格局里,有时会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去有选择地吸收,有创新地运用,寻求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让课堂教学获得健康发展。

《北京晚报》2015年10月13日有孙乐琪同志的一篇文章《这是什么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京革新里小学六(4)班的教室里传来了邓丽君的歌声,家长们以为这是音乐课,猜错了。曲罢,老师问:“孩子们,让你想起了哪个传统节日?”大家异口同声:“中秋节。”“那你们有哪些词语和诗句可以描写中秋节呢?”„„听到这里,家长们断定今天上的是语文课,结果又猜错了。老师又问:“不错,从月亮你会想起了什么平面图形?”学生齐声回答:“圆!”老师接着说:“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所有的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最美的‘圆’。”老师说到这里,大家仿佛才明白,原来这是数学课!可这时老师打开大屏幕说:“美丽的圆也是美术家们的最爱。大家来欣赏这幅梵高的名作《星夜》,大家数一数有多少圆形在里边?”

其实这是革新里小学“构建课程文化,师生乐学科学”课改推进的研讨会。开展学科间的有效联动,可以让学生在统整中超越传统课程间过度僵化的边界,从而在更加灵动、鲜活的情境中学习,学会整体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需要开放,课堂才能在开放中发展前行,为未来造就新型人才。

五、课堂需要“共享”发展

“共享”既是新发展课堂的基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发展过程的必然展现。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课堂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之任务担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共享”已是现代课堂“以生为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是教育发展的公平、民主、均衡的主要象征。课堂应当“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每一只鸟儿都歌唱”,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可以自由、自主地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课堂教学的共享发展,实质上体现了课堂教学必须有高位的学生参与度和话语权,实现真正的“民主”“对话”与“合作”“共享”。这也只有在学生拥有了充分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方能实现。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当代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人教版),课文记叙了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一位年轻的父亲安置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坚持不懈地对倒塌的房屋进行挖掘,一个人经历了38个小时的奋斗,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在一起的13位同学。教师的讲析解读,自然把主题集中在“亲情无价”“父爱伟大”,但学生不是这样想的,一位学生问:“怎么其他13位小朋友的父亲都没有父爱呢?只有一个父亲有父爱?”“课文中的警察是无情的,救火队长也是无情的,他们为什么劝父亲不要再挖了?课文中说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这些人也是无情的吗?”„„老师觉得孩子们说得有道理,便说:“好,那就让我们再仔细读课文,找一找原因。”不一会,大家发现了决定父亲坚持挖下去应该是课文中的这一处“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有的说,“前面还有一句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还有的认为:儿子之所以坚信能被救出,他没有忘记“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老师很开心,同学们学得真好,便说:“大家说得对,这种父子亲情正集中表现在他们的相互承诺上‘永远在一起’!”谁说学生只能听老师的,老师也可以听学生。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才是共享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是构成21世纪面向未来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靶向的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五个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理念,也体现了我们在“改革课堂教学”方面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瓶颈问题和短板问题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新发展的靶向,瞄准的正是学生面向未来世界挑战和社会生存需求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定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综合表现为6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显然,我们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五大发展,会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人文特征,究其根本是关乎学生的发展;精神家园的建设。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课堂新发展理念具有长期的意义,也是改课的方法论指导,是今后一个时期课堂教学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时代在前进,课改在深入,语文课堂育人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监控下一篇:碰瓷串词